0

声名狼藉

声名狼藉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声名狼藉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声名狼藉问题。

分享

浏览

2382

作文

4

声名狼藉成语故事

全文共 55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小编收集整理声名狼藉成语故事,大家可要好好欣赏。

秦始皇在世时,十分信任大将蒙恬、蒙毅兄弟。朝中有一个大臣,名叫赵高,此人身体强壮,并对法律很有研究。秦始皇提拔他为中车府令,并命他当自己的小儿子胡亥的老师。

有一次,赵高因为受贿舞弊,犯了大罪,刚好蒙毅受理这个案件,蒙毅对赵高一向有不好的看法,就按照法律判处赵高死刑。可是,秦始皇却念赵高是个人才,并且教子有功,就赦免了他的罪,还为他恢复了官职。

赵高因此对蒙毅及其兄蒙恬大将军恨之入骨。后来秦始皇出宫巡游,在途中染疾病死。此时本应由公子扶苏即位,可赵高却乘机串通丞相李斯,立胡亥为秦二世,并用阴谋手段将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害死。

赵高掌握了朝廷大权后,对胡亥说:“先帝在世时本打算立你为太子,蒙毅不赞成。于是立了扶苏,我看定得除掉此人,否则会有后患。”胡亥听了,就把蒙毅抓起来,逼蒙毅自杀。

蒙毅知道自己逃不过劫难,便大骂了赵高一通,说道:“从前秦穆公杀了三位良臣殉葬,秦昭襄王杀白起,楚平王杀伍奢,吴王夫差杀伍子胥,这四个国君都因杀了良臣,他们的名声在诸侯各国间非常坏。希望皇上要引以为戒,不要受奸臣的蒙蔽。”

说完,蒙毅自杀而亡。

◎成语释义

形容名誉坏到极点。

◎故事出处

《史记·蒙恬列传》司马贞索隐:“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出处译文

名声在诸侯各国间非常坏。

展开阅读全文

声名狼藉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392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声名狼藉贬义词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成语基本信息

【成语】声名狼藉

【色彩】贬义

【拼音】shēng míng láng jí

【基本解释】声名:名誉;名声;狼藉:传说中狼群垫草而卧;起来时把草踏乱以消灭痕迹.后借以形容散乱;引申为破败得不可收拾.形容声望和名誉败坏到极点;不可收拾.

二、成语造句

1. 全怪他自己到处拈花惹草,才弄得声名狼藉。

2. 那个人声名狼藉,你还想跟他交朋友?

3. 厂长因渎职,被公安局收容,弄得声名狼藉。

4. 我想你也会去厌恶那些摇曳身姿声名狼藉的女人。

5. 这个人作风不正,声名狼藉。

6. 他们的武装力量装备差,未经训练,有时甚至声名狼藉。

7. 他因为嗜赌酗酒,弄得声名狼藉。

8. 小王给人的印象一直不错,前不久却因偷盗入狱而声名狼藉。

9. 他无恶不作,在这地区早已声名狼藉。

10. 这份杂志老是报导一些八卦消息,无怪乎声名狼藉。

展开阅读全文

声名狼藉造句

全文共 289 字

+ 加入清单

1. 全怪他自己到处拈花惹草,才弄得声名狼藉

2. 那个人声名狼藉,你还想跟他交朋友?

3. 厂长因渎职,被公安局收容,弄得声名狼藉。

4. 我想你也会去厌恶那些摇曳身姿声名狼藉的女人。

5. 这个人作风不正,声名狼藉。

6. 他们的武装力量装备差,未经训练,有时甚至声名狼藉。

7. 他因为嗜赌酗酒,弄得声名狼藉。

8. 小王给人的印象一直不错,前不久却因偷盗入狱而声名狼藉。

9. 他无恶不作,在这地区早已声名狼藉。

10. 这份杂志老是报导一些八卦消息,无怪乎声名狼藉。

11. 在未成名之前,她曾在一个声名狼藉的色情酒吧驻唱过。

12. 富豪人家的公子哥儿,大多数是声名狼藉,没有什么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故事:声名狼藉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典出《汉 司马迁 史记 卷八十八 蒙恬列传第二十八》:“昔者秦穆公杀三良而死,罪百里奚而非其罪也,故立号曰‘缪’。昭襄王杀武安君白起。楚平王杀伍奢。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四君者,皆为大失,而天下非之,以其君为不明,以是籍於诸侯。”

《柯劭忞 清史稿 卷三二二 列传一百零九 尹壮图传》:“各督抚‘声名狼藉’,吏治废弛。臣经过地方,体察官吏贤否,商民半皆蹙额兴叹。”

秦国大将蒙恬与大臣蒙毅,祖父子三代屡为秦建功立业,出谋划策,深获秦始皇赏识,并委以重任。始皇死后,幼子胡亥继位,即秦二世也。亥轻信谗言,令毅自杀。毅心不服,便列举史上君主误杀良臣之事,及其覆灭与亡国之命运。盼亥能以史为鉴,引以为戒,以免“声名狼藉”,为天下所不齿。胡亥不听,终杀蒙毅。尔后,复以君命迫恬,后恬亦服毒自杀。

狼藉:据传狼群常于草地卧息,离时常将草地弄乱以灭其迹。后常以此语形容凌乱不堪。

“声名狼藉”。本据蒙毅之言而改编。以喻人之声望与名誉极其恶劣,或行为不端,不守法纪,常用此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