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头号

头号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头号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头号问题。

分享

浏览

6195

作文

4

杨利伟成为中学生头号偶像作文

全文共 1536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我国自己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中国第一位太空人杨利伟更是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人物。16日清晨,当杨利伟镇定自若地走出返回舱,历史已经将这一刻永远定格在我国的航天史上,杨利伟本人则成了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成了人们的头号偶像

10月16日《信息时报》报道,从15号上午开始,羊城百姓陷入了热烈的“科技追星”。上至年逾花甲的老人,小到7岁小学生,满嘴离不了“宇航员”、“飞船”、“火箭”。天河区龙洞89中学初三(五)班的55名学生看完了新闻转播后,宇航员杨利伟立马上升为大家的第一号偶像。更有甚者,杨利伟8岁的儿子也已经成了其所在学校的偶像。

杨利伟成为学生头号偶像,是一桩令人欣慰的事,作为学生家长和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将学生的这一份热情和兴趣不断地予以强化和巩固。青年学生尚处在人生的初始阶段,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极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他们心中的偶像通常就是那些公众人物尤其是歌星影星还有体育明星。

考之青年学生的追星现象,当会发现,他们崇拜明星的理由很简单,要么歌唱得好,要么人长得帅,或者就是上镜率高,很少去关注明星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品质的高低。所以说,学生的追星常常是盲目的,不加选择的,因而也常常是有害的。有关学生追星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人们已经说得够多了,在此不再多言。

杨利伟的出现适逢其时,青年学生开始把对歌星影星的崇拜转到他的身上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苗头。在这当中,不仅是家长和教师,也包括所有媒体,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好学生对杨利伟的崇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引导:

第一,把对杨利伟的崇拜热情引伸到对科学事业的关注和热爱上来。青年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强,兴趣爱好容易建立,杨利伟的太空之行一定会激起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无穷兴趣。杨利伟为什么会成为我国第一位宇航员,他在这一天一夜里到底做了些什么,科学家们在航天飞机上安装了哪些科研设备和仪器,杨利伟是如何从事这些科研活动的,他在太空看到了什么,从太空看地球又是怎样一副景象等等,这些与科学有关的内容一定会激起他们极大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从而有助于他们从小就树立起爱科学用科学的理想志趣。如此,就能在民间形成宣讲和学习科普知识的群众性活动,我国的科研事业也就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

第二,把对明星的外形崇拜转到对杨利伟内在品质的挖掘和模仿上来。学生们对酷哥、靓妹的热情和疯狂,我们已经见识得多了,我们可以原谅孩子们的肤浅和单纯,但我们也有责任提醒学生:人的内在美远胜过外在美,真正不朽的是人的精神。

从电视上,大家都看到了,杨利伟长得并不英俊,身材也不是特别高大,但从他出征的那一刻起,其全身上下洋溢着的沉着镇定、坚毅自信的精神信号,即使厚厚的宇航服都无法掩盖。他的每一个表情,每一句话,无不体现出一个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人格魅力和高贵的精神气质。

谁说,杨利伟走出返回舱的那一副英姿不是世界上最美的男人才具有的吗?那一刻,杨利伟是世上最美的美男子,最了不起的伟丈夫。

接下来,我们就要思考,是什么力量成就了杨利伟的人格造型。对学生来说,杨利伟绝对是一个迷人的谜。他的身体为什么这么棒,人为什么这么聪明,经验为什么这么丰富,意志毅力为什么这么坚强,科学知识为什么掌握得这么精深,等等等等,这一切需要新闻记者帮助我们来解决,也正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地方。

如果我们能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和了解杨利伟这一切的内在美,那么,对杨利伟的崇拜将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一方坚实的精神基石。

感谢杨利伟,他在把我们的目光引向深邃的太空的同时,也让我们思考该如何把学生的目光引入到人的内心世界来。但愿杨利伟的横空出世,会给中学校园带来一派全新的追星气象。

[杨利伟成为中学生头号偶像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你营造的努力感,才是成功的头号大敌的作文素材

全文共 1821 字

+ 加入清单

前两天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查分的日子,我收到了几位在校大学生的留言,其中有一个就说,自己那么努力了,为何还是没通过考试呢?难道真的是努力不够吗?

我突然想起自己当年考大学英语六级的那段过往。

也就是那段过往,让我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做任何事情,一厢情愿地死干蛮干并不值得效仿,那种状态会被很多人认为很“努力”,但其实只是一种“努力感”。

真正的努力,其实恰恰是最不值得一提的,因为只有你自己清楚,你不过是顺应了成人世界里的游戏规则,弄懂了这个规则里具体的玩法,你的努力才会奏效。

如此说来,其实在成功的所有因素里,努力往往最容易被人误解,甚至一度被人为夸大,乃至于成为很多人失败的万能归因。

一、

十多年前的今天,网络并没有如此普及,那个时候我们大学英语六级的分数要通过打电话的方式查询。

没有抱任何希望的我拨通了查分热线,在输入了一长窜号码之后,电话的那头报出了一个成绩。

“我竟然通过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于是又拨了一次,确认自己过了之后,不禁雀跃起来。

这对我而言不亚于一个意外。

说起来,我在六级考试上就没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我根本看不进去厚厚的那本牛津词典,也没早起过一天背诵该死的英语单词。

要说我那个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跑到英语角和学校里的英语大牛们聊天,虽然经听常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每次也会点头微笑,以至于对方总会说的很爽,然后慢慢地他们对我就有些印象了。

在适当的时机,我向这些英语大牛们诉说了我的烦恼,就如何准备六级考试询问他们的经验。

其中有个大牛直接给了我一本辅导书,具体名字我忘记了,但整本书的中心思想简单而粗暴,就是教人如何应对六级考试的,而编写辅导书的人更牛掰,据说但凡英语考试,什么四级六级雅思托福GRE,这位编者都能应对自如,并且每次都是高分。

我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啃完了这本辅导书,最后的结果就是,我可以做到对着选项根据书中总结的规律进行判断选择,而自己对原文一无所知。

我就这样上了考场,在没有背诵一个英语单词的前提下,本着能答就答不能答就蒙的原则,根据一个月的时间潜心研究的考试规律,稀里糊涂就答完了题目,考完试整个头脑都是懵的,我想,如果这次真没考过,真的一点也不亏,如果真不幸要补考,我早已下定决心要老老实实背单词了。

结果一查分,我不仅过了,并且分数还不错,我的三观得到了洗礼和刷新。

我第一次认识到,原来学霸真的不是靠一味苦学出来的,他们都有个特点,那就是特别擅长总结规律,所以常常能做到举一反三,在学习上真的比只知道用功不懂得方法的学生轻松许多。

二、

有了那次经历之后,我突然对“努力”这件事产生了怀疑。

仔细想想,如何界定“努力”呢?是不是每天晚睡早起捧着书本就是努力?是不是停用朋友圈不刷微博就是努力?

后来我渐渐发现,我们所谓的努力多半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叫“努力感”。

“努力感”有两个孪生兄弟紧紧相随,一个叫“满足感”,一个叫“负罪感”。

考会计证的梅子有阵子天天发朋友圈,她发朋友圈很有规律,通常在晚上十点和晚上十一点,先是晒一下台灯下摊开的书和笔记,接着就是晒每天夜里加餐的食物。

有一天我禁不住好奇问她,为何每天晚上发完书和笔记要晒吃的呢?

她倒也坦诚,说每次看到自己书和本子的图片,艾玛感觉自己实在太努力了,不吃点好的感觉都对不住自己,可每次吃完又无比愧疚,隐约感觉身体又开始贴膘了。

这种感觉每个人或许都有过。有段时间我喜欢发自己练瑜伽的图片,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多厉害,只有我清楚自己是有多心虚,但每次只要看到自己练瑜伽的照片,我就感觉自己好辛苦,然后总是情不自禁找一处好吃的大快朵颐,可吃完之后自己又懊恼不已,满满的罪恶感涌上心头,于是就在这几股力量的撕扯下,我像上瘾一般,每天磨皮美图发瑜伽照,然后大吃一顿,接下来继续后悔……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一个无情的真相,那就是,我之所以热衷于发照片,是因为我很享受自己看起来很努力的样子,为之后的胡吃海喝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三、

前不久我去外地学习的时候才明白,原来能力的修炼有四层,第一层是无知无能,第二层是有知无能,第三层是有知有能,第四层叫做无知有能。

基本上在我们有意识感觉自己很努力时,这种状态大多停留在第二层,有知无能阶段。

所谓的有知无能,是指我们停留在获取知识的阶段,后面还需要继续实践,才能将这些知识转化成能力;而能力的最高阶,就是“无知有能”阶段,那个境界的人早已忘却了努力这回事,他们把能力化作

[关于你营造的努力感,才是成功的头号大敌的作文素材

展开阅读全文

我们村里的头号新闻

全文共 1009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的一天晚上,照例是全家吃西瓜的时候。这一天,爸爸从里屋抱出一个大“三白”,我们娘仨不约而同地围了过去。可是爸爸没有像往常那样开始切西瓜,却对我们说道:“现在各处都不吃‘大锅饭’了,今天咱们也来个‘成绩考查’怎么样?”爸爸忍不住笑了一下,又接着说:“我出个题目,你们娘仨好好转转脑子,谁答对了,整个西瓜抱走,答不对的看着别人吃。”妈妈听完一边抿着嘴乐,一边说:“试试看吧。”弟弟使劲儿摇着小脑袋儿,连说:“不好,不好。”我出于好奇,表示赞成。

爸爸看了看我们,笑着说:“既然多数同意,我就出题。你们好好想想,这两年来,咱们村里头号新闻是什么?每人只许答一次。”弟弟高兴起来,抢着举手说:“我知道,我知道。头号新闻是咱们村有名的‘馋毛’、‘李大懒’变成了万元户,受到了区委表扬。”弟弟答完题,先看了看旁边的大“三白”,又去看爸爸的脸。爸爸一边笑,一边轻轻地摇了摇头。

弟弟一屁股坐到妈妈身边,噘起小嘴儿生气了,妈妈把弟弟搂进怀里,用商量的口吻说:“去年夏天,咱副业队跟日本厂商合资兴建大化肥厂,这是不是头号新闻啊?”爸爸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他沉思了一会儿,然后不紧不慢地说:“这算是一件大新闻,可是还算不得头号。”妈妈有点沉不住气了,瞥了爸爸一眼,说:“看来,今天这西瓜是舍不得给我们娘仨吃啦!”

“那怎见得?”咱女‘秀才’还没开口呢。”爸爸说完,用期待的目光看了我一眼。我想:自打三中全会以来,村里一天一个变化,家家户户想着法儿地干,比着赛着致富。有办加工厂的,有搞养殖场的,有开代销店的,有自家买汽车搞运输的,还有几家联合经营贸易公司的。过去想都不敢想,听都没听过的事,一桩接一桩,该把哪条排成头号新闻呢?

爸爸见我也有些为难,便启发说:“头号新闻嘛,就得是与咱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有关系的大事。”我心里一亮,回答说:“爸爸,今年开春,一部分先富起来的社员集资盖教学楼,招聘优秀教师,大办教育。是不是这件事呀?”

爸爸点了点头,又追问道:“你为什么把这件事排在头号呢?”

“前些日子,开学典礼时,镇长不是说过吗,建设学校,发展教育,进行智力投资,是最有眼光、最符合广大农民根本利益的大事啊!”

爸爸高兴地使劲把大“三白”拍了几下,像发大奖杯一样捧给我。妈妈也冲我笑着说:“行,女‘秀才’快成女‘状元’啦!来,妈沾闺女点光!”说完,站起来到柜橱拿菜刀去了。弟弟呢,还是噘着小嘴不说话,只是一点点地蹭到我身边,直和我套近乎……

展开阅读全文

我们班的“头号人物”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我们班的“头号人物”,非周飞莫属。周飞是我们班的大班长,他长着浓眉大眼,嘴巴红红的,真像是女孩子的玲珑小嘴。而他最有特色的还是他的发型,头发长长的,密密的,可真像一个鸟窝。

周飞是个多变的人。一开始,他是我们班最文静的男生,上课时,他总是沉默无言,一看他这样子,就像个白面小书生。可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一下课,周废旧和他的铁哥们葛泽煜,追来追去,玩来玩去。一下子,他又成了我们班最顽皮的一个人说到这儿,你们一定要问了:“周飞这么顽皮,怎么能当选成班长呢?”告诉你们吧,他虽然顽皮,但却“四海之内皆兄弟”,人际关系可是好得不能再好了。一下课,就有一大群人找他玩,如果那天他生病不来上课,那这天的下课时肯定安静极了。

他最大的特点还是常常“同流合污”。

有一次,老师不在,班中的温度一下子升高了许多。陈佳敏急了,拿起一本同桌的本子就往地上摔,想让我们安静下来,可这招没用。一会儿,周飞实在忍不住了,装出生气的样子,大喝一声:“安静!”班中不仅没安静,还闹了许多。周飞见状,灰溜溜地回了座位,不一会儿,周大班长竟“同流合污(玩)”起来。

这就是我们班的“头号人物”——周飞,我们的一班之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