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宋庆龄

宋庆龄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宋庆龄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宋庆龄问题。

分享

浏览

949

作文

31

宋庆龄实现夙愿

全文共 207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于1958年正式提出了参加中国共产党的要求,党考虑到革命事业的需要,将她暂时留在党外。1981年5月上旬,她在重病中又提出入党要求。当看望她的彭真同志说到“党一直把你当作党的一位领导同志看待”时,她的眼泪夺眶而出。后来,邓颖超同志来看望她,叫她“宋副委员长”时,她深情地说:“别叫我‘副委员长’,叫我‘宋庆龄同志’!”5月15日。中央政治局开会一致同意接收她入党,她终于实现夙愿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高考作文素材素材本:遵守诺言的宋庆龄

全文共 909 字

+ 加入清单

新中国诞生后,有一天,一个幼儿园接到上级通知,说宋庆龄副主席要来看望孩子们。大家高高兴兴做好了一切准备。谁知到了那一天,天气骤变,飞沙走石。大家纷纷议论:“宋副主席可能不会来了”,“也许,风停了再来……”正在这时,只听大门外汽车喇叭声鸣,宋奶奶冒着漫天的沙尘来了。幼儿园老师很感动,一位老师歉疚地说:“天气不好,您就改个日子再来嘛!”宋副主席摇了摇头,认真地说:“不,我不能失信,我应该遵守诺言。”

宋庆龄从小就注重养成遵守诺言的美德,答应的事,一定去做,从不失信。

一个星期天,宋庆龄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做客。

小庆龄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得跳了起来。她最喜欢到这位叔叔家去了,叔叔家养的鸽子长着尖尖的嘴巴,红红的鼻子,黑黑的小眼睛,漂亮极了!叔叔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小庆龄想到这些心里就高兴,她急急忙忙跑到自己的房间,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找出来穿上,准备和爸爸宋耀如一起去叔叔家。

她刚跟着爸爸妈妈走出门,突然想起今天上午小珍要来跟她学叠花篮,于是就不知不觉地停住了脚步。小珍和小庆龄的年龄差不多,两人可要好了。

父亲见小庆龄站在那里不动,就问:“庆龄,你怎么落后了,难道你不想去看鸽子了吗?”

小庆龄说出原委。父亲说:“没关系,明天你到小珍家里教她。”

她为难地说:“不行,我们已经约好了,不见不散。我走了,会让她失望的”

姐姐说:“小珍不会怪你的,明天见到小珍,解释一下就行了。”

可是小庆龄仍然站在那儿不动:“爸爸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我忘了,明天见到她,可以道歉;可是现在我想起来了,我就得在家里等她,不然就不守信用。”

宋耀如同了女儿的话,心里很高兴,于是就对其他的孩子说:“庆龄做得对,你们都应该向她学习,做个讲信用的孩子。”

父亲到了朋友家,把这件事跟他的朋友讲了,那位叔叔还让父亲给庆龄带回两只鸽子,算是对她的奖励。

宋庆龄从小就养成的诚实善良的品格一直伴随她一生。她是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妻子,孙中山先生去世以后,她一直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虽然孙中山创立了国民党,但是蒋介石统治下的国民党已经腐败,脱离了孙中山先生创立时的宗旨。于是宋庆龄始终站在共产党一边,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被尊称为 “国母”。

展开阅读全文

宋庆龄诚实守信的故事

全文共 924 字

+ 加入清单

一次,妈妈给小庆龄讲了“自食其言”的故事:春秋战国时,鲁哀公的身边有一个重臣叫孟武伯,他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说话不算数。因此,鲁哀公对他很不满。一天,哀公举行宴会招待群臣,孟武伯和哀公的宠臣郑重也参加这次宴会。孟武伯向来不喜欢郑重,在宴会上借机出郑重的洋相,便问道:“郑先生怎麽长得越来越胖了?”哀公听到后,便插嘴道:“一个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诺言,当然会长肥呀!”在座的大臣一听就知道哀公并不是批评郑重,是在暗中指责孟武伯说话不算数。

妈妈的故事是教育她说话要算数,要谨守诺言。对此小庆龄铭记心间。

一个星期天,宋耀如准备带着全家去朋友家作客,孩子们大都穿好了礼服就要出发了,只有宋庆龄仍在钢琴前弹奏着那动听的旋律。

母亲喊道:“孩子们快走吧,伯伯正等着我们呢!”

听到妈妈的喊声,宋庆龄立即合上琴盖,跑出房间,拉着妈妈的手就走,刚迈出大门,突然又停住了脚步。

“怎麽呀?”一旁的宋耀如看到庆龄停住了脚步,不解地问道。

“今天我不能去伯伯家了!”庆龄有些着急地说。

“为什麽不能去,孩子?”倪桂芝望着女儿说。

“妈妈,爸爸,我昨天答应小珍,今天她来我家,我教她叠花。”庆龄说。

“我原以为有什麽非常重要的事情呢?这好办,以后再教她吧!”父亲说完,便拉着庆龄的手就走。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呀!”庆龄边说边把手从父亲的大手里抽回来。

“那也不要紧呀!回来后你就到小珍家去解释一下,并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叠花不也可以吗?”妈妈说。

“不!妈妈,您不是常说要信守诺言,我答应了别人的事,怎麽可以随意改变呢?”宋庆龄不停地摇着头说。

“我明白了,我们的罗莎蒙黛是一个守信用的孩子,不能自食其言是吗?”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接着说:“好吧,那就让我们的罗莎蒙黛留下吧!”

宋耀如夫妇放心不下家中的小庆龄,在客人家吃过中午饭,就提前匆匆地回到家中。一进门,宋耀如高声喊道:“亲爱的罗莎蒙黛,你的朋友小珍呢?”

宋庆龄回答说:“小珍没有来,可能是她临时有什麽急事吧!”

“没有来,那我的小罗莎蒙黛一个人在家该多寂寞呀!”倪桂芝心疼地对女儿说。

“不,小珍没有来,家中虽然只有我一个人,但是我仍然很快活,因为我信守了诺言。”宋庆龄辩解道。

听了小庆龄的话,宋耀如夫妇满意地点了点头。

展开阅读全文

孙中山与宋庆龄:革命伴侣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志同道合最容易成伴侣孙中山宋庆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为一代革命先驱,孙中山得到了不少挚友的支持,宋庆龄的父亲就是其中的一个。1913年八月,“二次革命”失败,革命派在国内失去了立足之地,大多随孙中山流亡日本,宋耀如一家更是举家迁避扶桑。从美国读书归来的宋庆龄到日本与家人会面,终于见到了她所敬仰的孙中山,并开始接替父亲和姐姐的工作,于1914年9月起正式担任孙中山的英文秘书。这是在患难中生长出来的爱情:革命失败,心灵的创伤和流亡海外生活的孤寂,孙中山赌阶段宋庆龄的帮助和抚慰中得到了补偿;而宋庆龄追承孙中山革命的愿望得琶了满足,并发出了这样的肺腑之言:“我的快乐,我唯一的快乐是与孙先生在一起。”这遭到宋庆龄父母尤其是母亲的坚决反对:他们的年龄相差28岁!1915年10月,在得知孙中山已与前妻离婚的消息后,22岁的宋庆龄冲破父母的“软禁”,赴东京与孙中山成婚。他们的情深谊笃,令人感动:1922年6月16日,广州发生陈炯明兵变,在危难之际宋庆龄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孙中山:“中国可以没有我,但不可以没有你!”而1925年3月11日孙中山弥留之际,特别嘱咐儿子、女婿要“善待孙夫人”,听到何香凝保证尽力爱护宋庆龄之后才放心。短短10年聚首,胜过人间无数。此后,宋庆龄孀居终生。

展开阅读全文

中国名人宋庆龄为何表明不愿与孙中山合葬的故事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研究中心原常务副主任、宋庆龄故居原主任何大章与我们一同缅怀宋庆龄女士伟大的一生。

宋庆龄为何表明不愿与孙中山合葬?

在谈到宋庆龄为什么没选择安葬在南京紫金山中山陵与孙中山一起合葬的问题时,何大章解释说,宋庆龄曾经讲过,紫金山是为真正伟大的人物服务的。言外之意就是她是一个普通人,是人民的一员。虽然是孙中山的夫人,但她不愿意用这种身份去分享伟人的光辉。所以,她觉得普通人要葬在公墓里。这是宋庆龄为什么不葬在紫金山的一个原因。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宋家有一个约定,就是活着的时候不管有多少矛盾,死了一定要葬在一起。宋庆龄曾经在一封信里写到,记得我家有八穴地,所谓八穴地就是八个墓穴。这八个穴地就是给她的父亲宋耀如、母亲倪珪贞,以及他们的六个子女:宋霭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宋子良、宋子安。八个人要葬在一起,这是早就说好了的。

1931年宋庆龄的母亲去世以后,子女就商量给他们的父母建一个合葬墓。因为她父亲早就去世了,所以做合葬墓之前,宋庆龄和她的小弟弟宋子安去给父亲扫最后一次墓。扫墓的时候他们照了一张照片,在照片背面宋庆龄写了八个大字,“树长万代、叶落归根”,就是说要尊重家族的这种约定,渴望家族团圆。

何大章认为,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宋庆龄对父母有一种内疚。因为她坚持要嫁给孙中山,这件事伤了她父母的心,她是逃出来的。当时她的父亲就病得很重,她肯定心里很难受。可能她想当时使父母伤心了,死后一定要陪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一、宋庆龄入党的故事

全文共 1520 字

+ 加入清单

宋庆龄,海南省文昌县人,1893年1月27日生于上海。宋庆龄青年时代追随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致力于民主革命事业,1915年与孙中山结婚。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国家领导人职务。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在北京逝世,终年88岁。

宋庆龄早年追随孙中山,致力于民主革命事业。孙中山逝世后,她作为孙中山理想和事业的坚定继承者,同国民党右派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她“在荆棘里潜行,在泥泞中奋战”,通过不断摸索、对比、鉴别,终于找到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她坚定地和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竭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为发展中国与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宋庆龄很早就向往加入中国共产党。那还是在1937年,一次,在和上海地下党派到她身边工作的李云谈话时,她突然放低声音,轻轻地问李云:“我现在算不算党员?”李云心里很热,但不能回答,就说:“我回去问问。”宋庆龄期待地点了点头。过了一天,李云按组织的交待回答她说:“你和共产党员一样。”她听后微笑地点点头。据李云回忆,那天她特别高兴,一定要留李云吃饭,并且要给她做一个最拿手的凉拌紫菜头。

1957年的一天,刘少奇和夫人王光美一起去看望她。宋庆龄正式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刘少奇很高兴,但慎重地表示:“这是一件大事情,我将转报党中央和毛主席。”不久,刘少奇、周恩来一起到上海看望宋庆龄,告诉她说:“党中央认真地讨论了你的入党要求,从现在的情况看,你暂留在党外对革命所起的作用更大些。我们党的一切大事,我都会随时告诉你,你都可以参与。”宋庆龄听了心情很不平静,她服从党的决定,尊重党的意见,以同党密切合作的非党人士身份开展工作,在许多方面的确起到了共产党员所不能起的特殊作用。

事实上,中国共产党也一直把她当作一位可亲可敬的特殊党员来对待。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共中央就决定专门送中央文件和外交文件给宋庆龄阅读。遇到一些重大事件,中央领导同志总是当面通知并征求她的意见。长期以来,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都对宋庆龄给予了高度信任和万分尊重。1957年,中共中央决定派宋庆龄、郭沫若、沈雁冰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各国共产党代表会议。刘少奇曾对王光美说过:“历次关键时刻,宋副主席一直是支持我们党,同人民在一起的,她的贡献甚至超过了我们党的一些负责同志。”但宋庆龄从来没有这样想过,她追求党,只是为了奉献自己,想为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用她自己的话来讲:我虽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但是我参加了中国革命。

时光荏苒。自1957年宋庆龄向刘少奇正式提出入党要求算起,在以后的20多年里,由于十年浩劫的影响,这件事就一直被搁置下来,而当年直接了解与处理此事的刘少奇和周恩来,也已先后辞世,但这些都没能影响宋庆龄积极要求入党的信念。

当宋庆龄患白血病的消息传出后,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彭真去看望她,宋庆龄又一次向他提出了入党要求。1985年5月15日早晨,彭真、邓颖超等同志一起去看望宋庆龄,她在病榻上向他们再一次提出了入党要求,一连重复了三遍。彭真和邓颖超同志告诉她,党在考虑她的入党问题,她听后高兴地说:“好,好。”

下午3时,邓小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一致决定接受宋庆龄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16日上午,邓小平去看望宋庆龄,祝贺她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日下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八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建议,会议通过决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5月29日,宋庆龄静静地闭上双目,与世长辞。

宋庆龄终于以自己的一生证明了对党的事业的忠诚,也终于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夙愿。

展开阅读全文

二、宋庆龄急中生智

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1922年6月,陈炯明在广州叛变,要逮捕孙中山。一天晚上,他派出部队包围了总统府。

凌晨两点钟,孙中山接到秘密报告,叛变的部队要攻打孙中山住的越秀楼了。孙中山要宋庆龄跟他一起撤离,宋庆龄想:如果和孙中山同时撤离,目标太大,很容易被敌军发现,于是她坚持自己留下,使敌军误以为孙中山还在,不会过早冲进府来.这样就能掩护孙中山秘密撒离。孙中山坚持要宋庆龄一起走,宋庆龄却坚定地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先生。为了中国,你先走。”

孙中山只得忍痛和宋庆龄道别。他身穿长衫,头戴礼帽,肩背药箱,化装成去急诊的医生,由护卫带着出了总统府,避过叛军,平安地登上了永丰兵舰。按照和宋庆龄事先约好的信号,鸣炮三声,表示平安到达。炮声传到了越秀楼,宋庆龄放心地对身边的人说:“先生平安了。”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凌晨两点半,叛军果然开始向越秀楼进攻,枪炮声不断。越秀楼上的五十余名卫士奋勇抗击四千余名叛军。一直坚持到早上八点钟,宋庆龄认为自己再留在这里已经没有意义了,才决定冲出包围圈。这时,叛军杀进了总统府,府内士兵向外冲,一片混乱。宋庆龄化装成士兵由卫士护卫冲出大门。

遇到叛军阻拦,宋庆龄急中生智,打开手里的包袱,把钱物撒在地上,叛军立刻哄抢起来,宋庆龄和卫士乘机逃了出来。他们刚走不多远,忽然发现前面街道拐弯处过来几个敌兵,宋庆龄和卫士们立刻躺在街上的死尸中间,骗过了敌兵。等敌兵走远后,他们连忙爬起来,藏到一户人家去,才躲过了这次危险。

最后,宋庆龄和卫士们也终于安全到达了永丰舰,和孙中山会合了。在场的人无不佩服宋庆龄的机智勇敢。

展开阅读全文

宋庆龄联考孙中山

全文共 402 字

+ 加入清单

一九二八年四月,孙中山先生与宋庆龄女士,婚后半年的一天傍晚,他俩到公园散步,谈论着讨伐袁世凯的事情(当时袁世凯复辟称帝)。宋庆龄兴致勃勃地说:“逸仙,我想起了一个讨袁对子的上联,你来续个下联好吗?”中山先生微微一笑说:“庆龄,你居然仿效苏小妹,三难新郎来了。好,请读出你的上联来。”

宋庆龄吟了上联:

或入园中逐出老袁还我国;

中山先生轻轻念着上联,深感妻子才思敏捷,出此佳联。他想:联中句子一语双关,园出“袁”,入或则为“国”字,而“或”的解释是:有人也。显然,庆龄对我“逐袁”是抱有殷切期望的,我岂能辜负她的一片苦心,因此,下联既要对得工整,更应把自己的意愿表达清楚。孙先生沉思片刻,下联便对了出来:

余行道上不堪回首瞻前途。

下联妙语连珠,“道”字无首,添“余”即为“途”字,对仗工整,意思亦紧紧呼应上联。宋庆龄连声称好。

同年六月六日,妄图复辟帝制的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强烈声讨中,忧愤交加,终于一命呜呼了。

展开阅读全文

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民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缩双眉,耐心地听者美国同学的发言。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了起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的沉睡下去。总会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中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宋庆龄

全文共 322 字

+ 加入清单

她在长达70年的政治生涯中奋进不已,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她在一生的言论和实践中始终把国家与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她捍卫、继承和发展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她始终高擎孙中山的旗帜,将国内不同阶层及不同意识形态的爱国主义者发展成中国革命大中不可缺少的一支力量。她组织救国会,支持开展工合运动,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她积极组织妇女参加斗争,注重培养妇女人才,为保障妇女的正当权益作出了巨大贡献。她始终关怀着亿万中国儿童,视他们为祖国的未来,在条件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她倡导和兴办了儿童文化教育场所和机构,她是中国"希望工程"的先驱。

宋庆龄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女人,她一生无私无畏、艰苦奋斗、执着追求,为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遵守诺言的宋庆龄

全文共 912 字

+ 加入清单

新中国诞生后,有一天,一个幼儿园接到上级通知,说宋庆龄副主席要来看望孩子们。大家高高兴兴做好了一切准备。谁知到了那一天,天气骤变,飞沙走石。大家纷纷议论:"宋副主席可能不会来了","也许,风停了再来......"正在这时,只听大门外汽车喇叭声鸣,宋奶奶冒着漫天的沙尘来了。幼儿园老师很感动,一位老师歉疚地说:"天气不好,您就改个日子再来嘛!"宋副主席摇了摇头,认真地说:"不,我不能失信,我应该遵守诺言。"

宋庆龄从小就注重养成遵守诺言的美德,答应的事,一定去做,从不失信。

一个星期天,宋庆龄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做客。

小庆龄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得跳了起来。她最喜欢到这位叔叔家去了,叔叔家养的鸽子长着尖尖的嘴巴,红红的鼻子,黑黑的小眼睛,漂亮极了!叔叔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小庆龄想到这些心里就高兴,她急急忙忙跑到自己的房间,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找出来穿上,准备和爸爸宋耀如一起去叔叔家。

她刚跟着爸爸妈妈走出门,突然想起今天上午小珍要来跟她学叠花篮,于是就不知不觉地停住了脚步。小珍和小庆龄的年龄差不多,两人可要好了。

父亲见小庆龄站在那里不动,就问:"庆龄,你怎么落后了,难道你不想去看鸽子了吗?"

小庆龄说出原委。父亲说:"没关系,明天你到小珍家里教她。"

她为难地说:"不行,我们已经约好了,不见不散。我走了,会让她失望的"

姐姐说:"小珍不会怪你的,明天见到小珍,解释一下就行了。"

可是小庆龄仍然站在那儿不动:"爸爸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我忘了,明天见到她,可以道歉;可是现在我想起来了,我就得在家里等她,不然就不守信用。"

宋耀如同了女儿的话,心里很高兴,于是就对其他的孩子说:"庆龄做得对,你们都应该向她学习,做个讲信用的孩子。"

父亲到了朋友家,把这件事跟他的朋友讲了,那位叔叔还让父亲给庆龄带回两只鸽子,算是对她的奖励。

宋庆龄从小就养成的诚实善良的品格一直伴随她一生。她是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妻子,孙中山先生去世以后,她一直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虽然孙中山创立了国民党,但是蒋介石统治下的国民党已经腐败,脱离了孙中山先生创立时的宗旨。于是宋庆龄始终站在共产党一边,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被尊称为"国母"。

展开阅读全文

议论文作文素材.宋庆龄的执著

全文共 272 字

+ 加入清单

宋庆龄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宋庆龄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分析:没有一颗热忱的爱国之心,宋庆龄能七十年如一日为祖国的解放和富强而殚精竭虑吗?

展开阅读全文

四、宋庆龄的执著

全文共 289 字

+ 加入清单

宋庆龄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宋庆龄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分析:没有一颗热忱的爱国之心,宋庆龄能七十年如一日为祖国的解放和富强而殚精竭虑吗?

话题:"忠贞""持之以恒"

展开阅读全文

参观宋庆龄故居作文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宋庆龄故居主体建筑为一幢乳白色船形的假三层西式楼房,宋庆龄于1948年底迁到这里居住,故居内陈设保持宋庆龄生前原样。在这里,宋庆龄接待了53位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国外元首和贵宾,是宋庆龄长期居住和从事国务活动的地方,里面收藏了许多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文物,已被列为上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学校地处市中心,周边有很多小型的历史博物馆,它们承载了武汉的很多历史,很多馆都是这些年才翻新的,有些我都没去过,一个个去看看吧,起码增加点儿关于武汉的知识也好!

上个学期本来定的是周五的下午,但是我去联系宋庆龄故居的时候,保安说下午4:30闭馆,只能利用中午的时间了。而且上个学期的时间没有选好,1:00钟在校门口集合,结果有人迟到(对这些不守时的人恨得牙痒痒),1:15才到宋庆龄故居。

参观了5分钟后保安说楼上有微电影,意外的收获,结果我们看了一场15分钟的微电影。回学校的时候都13:50了,好险,差点儿迟到!

这学期进一步改进,12:30就在校门口集合了。(但是还是有同学迟到,还有两个不乐意去)管不了那么多了,12:40出发。

这次又有收获了,原来这个馆还有讲解呢。不过吵着她午休了,中午不是她讲解的时间,只好说抱歉了。她还是很耐心的给同学们讲解了很多关于宋庆龄的历史,辛苦她了!

展开阅读全文

参观宋庆龄故居作文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学习了《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后,宋庆龄故居就成了我心心念念的景点。最近,我终于圆梦了……

刚进入景区,我就看到了宋奶奶的雕像,她的面容是那么慈祥,仿佛在用温柔的目光注视着我们每一个人。接着往前走,一块大理石牌匾嵌着几个大字:宋庆龄纪念馆。这里有着详细的宋庆龄毕生故事,从她和孙中山那忠贞的爱情,到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保卫世界和平而做出的牺牲和努力,让我不得不为这位坚强伟大的女人鼓掌!

出了宋庆龄纪念馆,就看到了一个车库,那里的车可是当年宋奶奶坐过的,每天都有人去保养它……“咕咕咕咕”一阵鸟叫传来,我走到一个鸽屋旁,小鸽子们并不怕生,在我面前跳来叫去,仿佛在欢迎宾客们的到来。导游告诉我,这里的鸽子都是宋奶奶当年养的后代,奶奶非常喜欢鸽子,还赠送给当年的美国总统一对白鸽。看着这些可爱的“小精灵”,我不禁想到了宋庆龄那热爱和平的性格,那对待爱情专一的性格……

后来,导游带我们去了宋庆龄的别墅。别墅四周都种着香樟,深深吸一口气,你就会闻到一股清淡且雅致的香气。走进别墅,我们看到了许多房间。其中,也包括一直陪伴在宋奶奶左右的保姆——李姐的房间。她被奶奶当做亲人看待,据说去世后葬在了宋庆龄父母的墓地旁,也成为了宋氏家族的一员。在李姐晚年时,宋庆龄对她更加关心照顾。为了不打扰她休息,年事已高的宋奶奶竟搬着打字机到厕所里工作,这些平等待人的细节让人感动。由此可见宋庆龄同志的平易近人、懂得感恩。

祖国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像宋奶奶这样的工作者。她用那一颗温暖的心,去帮助和呵护老百姓,她的一生清正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付出,为祖国付出。她就像一棵樟树,不畏强权,她也像一只鸽子,热爱和平,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有这么多的人爱戴她,敬仰她!

展开阅读全文

给宋庆龄奶奶的一封信优秀作文

全文共 1011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宋奶奶

您好!

今晚我在家找杂志时发现您一张留学时的照片,戴着博士帽,您那双眼流露出坚定的神采,小嘴抿成一天缝,是我们这个时期少有的坚刚英气,谁能想到您几年后会成为中华民国的副主席,我们心中的国母呢?即使我们素不相识,就冲着我心底对您的那份敬爱,似乎把自己和您的距离又拉近了一层。

读起您的一封《愿小树健康成长》,当“爱祖国高于一切,人生是花蜜,以耕读为本,以勤俭为德……”这些熟悉的字眼慢慢涌入我的眼睛,拿下眼镜仰头一望,从模糊的视线中看着您的照片觉得特和蔼、慈祥,透过轻薄的纸张,就如同一个慈母般望着我:“孩子,你们好了,我们中国这十三亿大国才能在世界有一头顶立之处!”我似答非答地点点头,我想,这应该是一场梦,因为您已经永远地离开我们了。对了,忘记跟您说了,“在三月五日的‘学雷锋树新风’的活动中,我们谨遵您的教诲,向雷锋学习,认真学习雷锋精神。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广泛地阅读《红色雷锋》、《雷锋的故事》等书刊,并用自己所学、所知出了一期黑板报,真正做好善动手、善动脑的理念,并在活动中深深感受到民族英雄对我们青少年的影响力。”听到这些消息您开心吗?您说我们幸不幸福?我们因为有您这样的因慈爱而著称的国母,我们的生活才渐渐走向小康,小学生的课外生活才越来越丰富。

在听爸爸讲历史时,几乎每个故事都会提及奶奶您和孙中山爷爷。我们全家都说:“别看庆龄奶奶是位女性,但她丰富的知识和独特的一针见血的见解,使她在当时的政治协会是有一定地位的。”爸爸讲的最多的就是您在威斯里女子大学的事,看来您还是一位心思慎密的学者。从您不以为然地摇头,紧锁双眉,但还是耐心地听讲完,这一点是我最敬佩您的地方,要是别人如此诋毁我们的国家,按我暴怒的性格,以骂服人,以打服众也是常有的。虽然,我知道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但怒火就像一颗定时炸药,随时都会点着爆炸。宋奶奶请您原谅我的这种行为,这样反而会起反作用。您当时说的每一个字都震撼人心,每当爸爸讲完一句我都会发自内心地大叫一声:“有气势!”“好!”……您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如小树苗深深扎入我们的心中,久久回味,久久思考。久久……

听说,一生投身革命事业的您还喜欢养鸽子,孙中山爷爷生前认为鸽子在国外称为和平鸽,您放养鸽子是不是对他的一种思念、牵挂,还是对世界和平、祖国团结统一的一种期盼!我说得对吗?宋奶奶。

宋奶奶,信已告落。谢谢您为大家所做的一切!我爱您,宋奶奶!

[给宋庆龄奶奶的一封信优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名人小时候的故事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

全文共 1507 字

+ 加入清单

一、宋庆龄诚实守信

一次,妈妈给小庆龄讲了“自食其言”的故事:春秋战国时,鲁哀公的身边有一个重臣叫孟武伯,他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说话不算数。因此,鲁哀公对他很不满。一天,哀公举行宴会招待群臣,孟武伯和哀公的宠臣郑重也参加这次宴会。孟武伯向来不喜欢郑重,在宴会上借机出郑重的洋相,便问道:“郑先生怎麽长得越来越胖了?”哀公听到后,便插嘴道:“一个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诺言,当然会长肥呀!”在座的大臣一听就明白哀公并不是批评郑重,是在暗中指责孟武伯说话不算数。

妈妈的故事是教育她说话要算数,要谨守诺言。对此小庆龄铭记心间。

一个星期天,宋耀如准备带着全家去朋友家作客,孩子们大都穿好了礼服就要出发了,只有宋庆龄仍在钢琴前弹奏着那动听的旋律。

母亲喊道:“孩子们快走吧,伯伯正等着我们呢!”

听到妈妈的喊声,宋庆龄立即合上琴盖,跑出房间,拉着妈妈的手就走,刚迈出大门,突然又停住了脚步。

“怎麽呀?”一旁的宋耀如看到庆龄停住了脚步,不解地问道。

“这天我不能去伯伯家了!”庆龄有些着急地说。

“为什麽不能去,孩子?”倪桂芝望着女儿说。

“妈妈,爸爸,我昨日答应小珍,这天她来我家,我教她叠花。”庆龄说。

“我原以为有什麽十分重要的事情呢?这好办,以后再教她吧!”父亲说完,便拉着庆龄的手就走。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呀!”庆龄边说边把手从父亲的大手里抽回来。

“那也不要紧呀!回来后你就到小珍家去解释一下,并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叠花不也能够吗?”妈妈说。

“不!妈妈,您不是常说要信守诺言,我答应了别人的事,怎麽能够随意改变呢?”宋庆龄不停地摇着头说。

“我明白了,我们的罗莎蒙黛是一个守信用的孩子,不能自食其言是吗?”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之后说:“好吧,那就让我们的罗莎蒙黛留下吧!”

宋耀如夫妇放心不下家中的小庆龄,在客人家吃过中午饭,就提前匆匆地回到家中。一进门,宋耀如高声喊道:“亲爱的罗莎蒙黛,你的朋友小珍呢?”

宋庆龄回答说:“小珍没有来,可能是她临时有什麽急事吧!”

“没有来,那我的小罗莎蒙黛一个人在家该多寂寞呀!”倪桂芝心疼地对女儿说。

“不,小珍没有来,家中虽然只有我一个人,但是我仍然很快活,因为我信守了诺言。”宋庆龄辩解道。

听了小庆龄的话,宋耀如夫妇满意地点了点头。

二、从留意怀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这一年,她被父母送到美国留学,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宋庆龄是个文静而爱沉思的女孩子。她学习十分勤奋,尤其是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时,她就更加刻苦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收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礼貌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民的期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那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缩双眉,耐心地听者美国同学的发言。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了起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礼貌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的沉睡下去。总会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状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中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期望!”

展开阅读全文

写给宋庆龄的一封信

全文共 928 字

+ 加入清单

敬爱的宋庆龄奶奶:

您好!

我是高淳县实验小学一名六年级的女学生,名字叫赵皓玥。

当我学习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课文后,我怀着敬佩之情查阅和收集了关于奶奶您的人生经历和故事,很受感动。

宋庆龄奶奶!您是女性中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您刚走出校门,就站在中国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爷爷的身边,献身民主革命事业;孙中山爷爷逝世后,您继承他的事业,保护他的旗帜,战斗不止;篡权者夺走了革命胜利果实,您站出来,怒斥叛徒,无私无畏,百折不挠;法西斯逆流在世界泛滥的时候,您维护正义,泾渭分明;开国以来,您荣居高位,却从不骄矜,始终虚怀若谷,文质彬彬;您精心培育儿童,就像爱护春天的花朵,无微不至……您始终跟着时代的步伐,随着人民的战鼓,从一个伟大的民主主义者,走进了共产主义战士的行列。您的一生中,把全部的爱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献给了世界和平事业,献给了广大少年儿童。

读了奶奶您的故事,让我明白了您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战士,是一位永葆革命青春的特殊女性,您一生革命了近七十年。正如樟树一样永远“蓬蓬勃勃”。您一身正气,为了营救革命志士,无所畏惧,大义凛然,终究让敌人害怕,就如樟树一样无畏“拒虫”;宋庆龄奶奶您虽然平静地离开了我们,但您的高贵品质永留人们心中,就如樟树一样“香气永久保存”。

奶奶!我跟您说。

而今,我们的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的建设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昔日的平房都不见了,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过去的泥泞小道不见了,宽阔的柏油马路四通八达;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不见了,哄鸣的收割机开进了稻田;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同学们的朗朗读书声充满校园……今天的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的富足,浪费、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时有发生,与奶奶您的行为相比,他们是多么可恨、可耻、可悲啊!

但我一定会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一定不能忘记过去,不能忘记奶奶您和老一辈革命先烈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与奋斗。

我要向奶奶您学习,学习你大公无私、勇敢无畏、坚强不屈、宽容博爱的高尚品格,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建设祖国的美好明天贡献自己的一生。

敬爱的宋庆龄奶奶!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写给宋庆龄奶奶的一封信作文400字

全文共 445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宋庆龄奶奶

我是三年级的一名小学生。我看过一个关于您小时候的故事。那天,您全家要去一个伯伯家做客。您为了等朋友小珍,没有去成,可是那天小珍没来。爸爸觉得很惋惜,但是您不后悔,您说:“小珍虽然没有来,但是我很高兴,因为我守住了自己的诺言。”看完这个故事,我很佩服您。

告诉您吧,在我身边也有像您一样的人,那就是我的姥姥。大年初二那天,我们全家八口人和四位客人一起去西贝莜面村吃饭。大家说说笑笑,十分开心,商量好吃完饭去公园玩。姥姥听了,马上说:“哎呀!我不能去公园,下午2点我还得到居委会值班呢。”舅舅劝姥姥说:“大过年的,晚去一会儿没关系。”姥姥坚定地说:“不行,我是党员,必须要守用,既然约好了时间,就不能迟到。”舅舅只好说:“那好吧,我送您。”姥姥急忙说:“不用,不用,你们接着吃吧,我自己坐公交车回去。”我看到这个情景,心想:姥姥真是个守信用的人呀。

讲诚信,守信用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虽然我现在还小,但我会学习您们的好品质,做一个守信用的好孩子。

此致

敬礼!

×××

20××-2-16

展开阅读全文

名人宋庆龄信守诺言的故事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宋耀如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

宋耀如的二女儿宋庆龄显得格外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

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鼻子,美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但她刚走出门口,忽然想起,今天上午,小珍要来学叠花篮儿。小珍和庆龄的年龄差不多,两人可要好了。

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

庆龄说明了原委。父亲不以为然地说:“没关系,以后再教吧!”

“不行,我们已经约好了。我走了,她会扑空的。”庆龄为难地回答。

“那也不要紧,明天见到小珍,解释一下就行了。”父亲又说。

可庆龄仍然站在那儿不动:“不,你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我忘记了,明天见到她,可以道歉,可既然我想起了自己的诺言,怎能不守信用呢!”接着,她又向父母、姐妹挥了挥手,说:“你们去吧,祝你们快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