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寒衣

寒衣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寒衣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寒衣问题。

分享

浏览

7806

作文

52

关于寒衣节的习俗

全文共 1225 字

+ 加入清单

寒衣节又称秋祭、鬼头日、十月朝、祭祖节、烧衣节、授衣节等,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中国三大鬼节。那么他和其他鬼节一样,也是用来拜祭亡人仙灵的日子,所以寒衣节的意思也相当于祭祖的节日。

据考证,早在周朝时,农历十月初一是腊祭日,这天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礼记.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腊祭的情形:以猎物为祭品,天子在社坛上祭祀日月星辰众神,在门闾内祭祀五代祖先,同时慰劳农人,颁布新的作息制度。

十月一日送寒衣。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

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 祭祖节。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奠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

寒衣节的习俗

烧寒衣

与清明节、中元节不同的是,十月初一除以烧的形式为死去的亡灵送纸钱外,因为正逢进入寒冬季节的第一天,由生者的御寒加衣,想到死者的防冷需要,所以传统的寒衣节还要送去五色纸做的寒衣,以表达后人对亡者的纪念。

在民俗学中,这一活动归于社会风俗中的“宗族·祭祀·墓祭”类中。主要习俗有煮红豆饭以夜奠(亦有以乌糯饭祭墓的),在门前焚烧纸糊或彩印的衣裤鞋帽,也有去坟头祭焚并用新土覆墓取意"保暖"的。奠祭时,还有男磕头不哭、女哭不磕头等规矩。清佚名《燕台口号一百首》云:"寒衣好向孟冬烧,门外飞灰到远郊。一串纸钱分送处,九原尚可认封包。"正是这种情景的写照。

各地寒衣节的风俗

山东淄博习俗:农历十月初一日,是人们上坟祭祖的传统日子,多供以秋季丰收之物,意在报告祖先全面收成完毕。这天上坟除了烧纸以外,还用彩纸剪做衣帽,焚于墓前,有“十月一,上坟烧寒衣”之说,意为祖先捎去过冬衣服。桓台居民多是用“煎馅食”祭祖。淄川除了上坟祭祖以外,还于傍晚到野外路口,为没有后人的死者祭祀,添“御寒衣”。

老北京人的习俗:过去北京有句谚语叫“十月一,送寒衣”。这种风俗早在明代就有了。刘侗的《帝京景物略》中写的很详细,所谓“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等等。意思是天气冷了,一家都穿新衣了,也应该给死去的亲人寄点寒衣去。每年到十月初一,人们总是预先糊好“寒衣包”、“金银包袱”,在包袱外面写上地址,某某人收,然后再焚化了。十月初,送了寒衣之后,据说在清代,还要颁发历书,各处书局刻印出售。旧时的北京,大小胡同中,常看到有人背一个布包,手中拿一叠子历书,一边走一边叫卖:“卖皇历,卖皇历。”这也算是旧京的一景吧。

老南京的“寒衣节”:是日,人们把各色彩纸糊成的冥衣,装在一红纸袋里,上写亡者的身份和姓名。初一当晚,把纸袋供在堂上祭奠一番,然后拿到门外焚化,以示对亡人的记挂,祈求赐福保佑,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尝新。

山西寒衣节习俗:晋南地区送寒衣时,讲究在五色纸里夹裹一些棉花,说是为亡者做棉衣、棉被使用。

晋北地区送寒衣时,要将五色纸分别做成衣、帽、鞋、被种种式样。甚至还要制作一套纸房舍,瓦柱分明,门窗俱备。这些纸制工艺品除体积缩小之外,看上去比真房院还要精致漂亮。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一;寒衣节

全文共 244 字

+ 加入清单

因先秦的迎冬礼仪脱胎而成。

据《礼记·月令》记,农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这一天,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举行迎冬礼,礼毕返回,要奖赏为国捐躯者,并抚恤他们的妻子儿女。已经死去的人怎么受赏呢?为他们"送寒衣"当是题中应有之义,上行下效,遂相沿成习。不过这种观点只能停留在推论上,因为有关汉族民间于十月初一"烧献""冥衣靴鞋席帽衣段"的记载,直到宋代才出现于文人的风土记述中,如果说寒衣节是先秦时就形成的,那就很难对这么长一段时间内的记录空白作出合理解释。所以,也有人推断寒衣节俗的形成不会早于宋代。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寒衣节的英语作文及翻译

全文共 1247 字

+ 加入清单

Woolies section, is one of Chinas traditional festival, on this day people memorial of dead loved ones and send it for the winter with the paper cut into clothes pants and shoes, socks, etc.

This is my grandmas fourth section woolies. At 10:30 in the morning, my brother and I go, mother, father, aunt, uncle BaLing festivals, grandma soon we came to the grandmothers grave, my mother and aunt after the tombstone clean first, dad to buy plastic flowers hung on grandmas grave, looks very beautiful.

Memorial ceremonies began, my brother and I offer the flowers, mother and aunt fruit and cake, then dad and uncle lit a wick scent inserted into the incense burner, everybody show particularly solemn.

After three bows, missing father and aunt said: "mother, weve really had a good, dont worry! We sent you clothes and money, please enjoy it!"

Memorial activities soon passed, and let me know the woolies section filial piety parents, be thankful to them!

寒衣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人们祭奠死去的亲人并送去过冬用的纸剪成的衣服和裤子鞋、袜等。

今年是我奶奶的的第四个寒衣节。早上十点半,我、哥哥、妈妈、爸爸、姑姑、姑父一起去灞陵祭奠奶奶,很快我们来到了奶奶的墓碑前,妈妈和姑姑先把墓碑清扫干净之后,爸爸把买的塑料花挂在奶奶的墓碑上,显得格外漂亮。

祭奠仪式开始了,我和哥哥献上了鲜花,妈妈和姑姑献上了水果和蛋糕,这时姑夫和爸爸点燃一炷清香插进香炉里,大家都显的格外庄严。

三鞠躬之后,爸爸和姑姑念叨地说:“妈妈,我们过的很好,放心吧!我们给您送去了衣服和钱,请您享用吧!”

祭奠活动很快就过去了,寒衣节让我明白了要孝顺爸爸妈妈,对他们要有感恩的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寒衣节话伤悲

全文共 1107 字

+ 加入清单

人只有活在精神的层面上,才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完整的人。我们无法与过去进行残忍的分割!

但是,今年的寒衣节让我有了太深的悲伤:如果另一个世界的季节和我们一样紧紧相连,我的亲人们就要受冻挨饿了!有多少在另一个世界的人们没有收到御寒的衣物呢?那么,我们还有必要为我们的后人们无私地做些什么吗?如果怀念已经被喧嚣的浮世情怀完全替代,我们就不必去抱怨父母的“怠慢”,因为,我们怠慢他们的时间会更长更长!

几天前下了一场大雪,在农历十月初一的清晨我上坟为逝去的亲人祭典的时候,一眼望去,一切都笼罩在白茫茫的雾霭中,初升的太阳就像一盏红色的灯笼默默地挂在东南方的天际,和厚厚的雪一样隐隐地透出逼人的寒意——今年的寒衣节赶不上季节的变换了!

在我们这儿,一年之中有三个重要的祭典先人的节日: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这些节日基本上与天气的冷暖相关联,使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在季节变换的时候不至于忘记了我们已经逝去的亲人们,不至于忘记曾经给予我们最无私关爱的亲人们,不至于忘记了我们的故乡,我们深深的根。每年的这些节日,我都要上坟去祭典他们,我想让这些在现代人看起来有些“愚昧”和“作秀”的仪式能给予我什么启示,能在我逐渐迟钝和略显麻木的神经上不断注入新的思考:我们为什么活着?人生真的有另一个世界吗?那一个世界也和我们的世界一样有季节的轮回吗?那些季节和我们的季节真的相对应吗?那些逝去的亲人们在那个世界还是亲人吗?我觉得我得不到哪怕一点真实的印证,除了偶尔在梦中会见到逝去的亲人,但是大多时候都在醒来以后模糊掉了。许多时候我又嘲笑自己的天真:这些问题不是有人已经回答过了吗?不是无法去验证吗?有谁能够行走于生和死之间呢?常常感怀那首日本歌曲《北国之春》:“城里不知季节变换,不知季节已变换,妈妈犹在寄来包裹,送来寒衣御严冬……”但是,在这个早来的冬天,我们及时为逝去的亲人们送去寒衣了吗?

我来了,但是有些太迟了!

在这个纷扰的世界里,有多少人还记得自己的故乡呢?有多少人还会怀念已经逝去的亲人呢?有谁还会在这样的寒冷中为逝去的亲人们做些什么呢?也许,我们太过于平凡,我们逝去的亲人们活着的时候也和我们一样默默无闻,可能有人会想:做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呢?是的,现实中没有意义的事情很多很多,可是为什么他们还会乐此不疲呢?虽然亲人们逝去了,但是他对我们的爱没有消失,他对我们的期待没有消失,他的精神没有消失。如果说为逝去的亲人的祭典真的是一种无谓的仪式,那么,你为还健在的父母做了些什么吗?哪怕也只是简单的思念!由此我想到白居易的《慈乌夜啼》:“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展开阅读全文

一:寒衣节祭奶奶

全文共 297 字

+ 加入清单

寒衣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人们祭奠死去的亲人并送去过冬用的纸剪成的衣服和裤子鞋、袜等。

今年是我奶奶的的第四个寒衣节。早上十点半,我、哥哥、妈妈、爸爸、姑姑、姑父一起去灞陵祭奠奶奶,很快我们来到了奶奶的墓碑前,妈妈和姑姑先把墓碑清扫干净之后,爸爸把买的塑料花挂在奶奶的墓碑上,显得格外漂亮。

祭奠仪式开始了,我和哥哥献上了鲜花,妈妈和姑姑献上了水果和蛋糕,这时姑夫和爸爸点燃一炷清香插进香炉里,大家都显的格外庄严。

三鞠躬之后,爸爸和姑姑念叨地说:“妈妈,我们过的很好,放心吧!我们给您送去了衣服和钱,请您享用吧!”

祭奠活动很快就过去了,寒衣节让我明白了要孝顺爸爸妈妈,对他们要有感恩的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二:寒衣节的由来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故人们也在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 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气候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又称为“烧衣节”。

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旧时,十月初一日为寒衣节,亦称冥阴节,是一年中的三大鬼节之一。老北京人照例要给亡故的祖先“送寒衣”。明《帝京景物略》载:“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清《帝京岁时纪胜》亦载:“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

展开阅读全文

高三关于寒衣节祭祖的习俗作文

全文共 813 字

+ 加入清单

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

汉族民间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故人们也在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

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气候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又称为“烧衣节”。

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因先秦的迎冬礼仪脱胎而成

据《礼记·月令》记,农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这一天,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举行迎冬礼,礼毕返回,要奖赏为国捐躯者,并抚恤他们的妻子儿女。已经死去的人怎么受赏呢?为他们"送寒衣"当是题中应有之义,上行下效,遂相沿成习。不过这种观点只能停留在推论上,因为有关汉族民间于十月初一"烧献""冥衣靴鞋席帽衣段"的记载,直到宋代才出现于文人的风土记述中,如果说寒衣节是先秦时就形成的,那就很难对这么长一段时间内的记录空白作出合理解释。所以,也有人推断寒衣节俗的形成不会早于宋代。

朱元璋“授衣”传说

农历十月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月份,此时正是稻谷收获进仓之际,“是月也,天子始裘”(《礼记·月令》),天子以穿冬衣的仪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经来临。相传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为了显示顺应天时,在十月初一这天早朝,行“授衣”之礼,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尝新。南京民谚说:“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寒衣节”由此而来。人们还在加衣避寒的同时,也将冬衣捎给远在外地戍边、经商、求学的游子,以示牵挂和关怀。

展开阅读全文

寒衣节的由来说明文

全文共 237 字

+ 加入清单

蔡伦刚发明出纸时,买卖很好。蔡伦的嫂子慧娘就让丈夫蔡莫向蔡伦学习造纸。回来开了一家造纸厂,但蔡莫造的纸,质量不好,卖不出去,二人很着急。后来,慧娘想了一个办法,摆脱了困境。

某天的半夜,慧娘假装因急病而死。蔡莫伤心欲绝,在她的棺材前悲哀不已,他边烧纸边哭诉:"我给夫人烧纸钱。"他烧完了又抱来纸烧,烧了一阵之后,只听见慧娘在棺材里喊:"把门开开,我回来了。"这可把人们吓呆了,人们把棺材打开,慧娘装腔作势地唱道:阳间钱能行四海,阴间纸在做买卖。不是丈夫把纸烧,谁肯放我回家来?

展开阅读全文

寒衣节的习俗

全文共 1321 字

+ 加入清单

寒衣节,俗称“十月一”、又叫“腊冥阴节”、“烧衣节”等,这一天,是合葬、迁坟、烧纸等祭奠的节日,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中国民俗节日中的三大鬼节。寒衣节里,人们要为亡人烧寒衣,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家人试穿;男人们则在这一天整理火炉。寒衣节吃什么?人们吃饺子、面条等食物来度过寒衣节。

面条

民间在十月一日,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民间改善生活,山区兴吃荞面、莜面。寒衣节吃面的习俗习俗由来已久。冬季中午吃一碗营养搭配合理的面条是不错的选择。平时应酬较多的人,喝酒后最宜吃碗阳春面,不仅解酒,还能起到养胃补身的功效。

冬天是吃兰州拉面最好的季节。炸酱面是几种风味面中营养搭配最合理的。刀削面由于制作工艺的差别,面较硬且不易消化,所以青年人可以多尝试,而老年人就不该多吃了。吃面条应该多搭配一些蔬菜、蛋类食品。

红豆饭

后人把十月初一当悼亡节来过时,以红豆饭为奠。迄今江苏大丰一带还有个传说,大意为:从前有个放牛娃,因与地主抗争,被地主砍死,鲜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饭染得通红。这一天正是十月初一。此后,穷人在十月初一都要吃红豆饭纪念他,尚有童谣为证:“十月朝,看牛娃儿往家跑;如若不肯走,地主掴你三犁担子一薄刀。”

红豆的表皮致密而坚实,需要提前浸泡处理一下,否则蒸出来会很硬。传统的红豆饭做法是将红豆事先泡水数小时,让其喝饱水后,有时候还需要提前煮一下红豆,然后再与大米一起蒸煮。现在可以稍微提前泡一下红豆(也可不泡),然后用高压锅直接蒸煮,半个小时,软糯香甜的红豆饭就可以出锅了。

逆糍

在惠州传统的风俗中,“十月朝”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是牛的生日,也是惠州传统的祭牛节。在这一天,惠州人要吃一种叫“逆糍”的传统食品。惠州人认为,牛为人类辛勤劳动了一年,要慰劳慰劳牛。

除了做些逆糍供奉牛神外,还有一些农户将菜叶包裹着逆糍来喂牛,祈求它身强体健。剩下的逆糍除了自己吃外,还会送给亲朋好友。久而久之,这逆糍就成了惠州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传统食品之一。

糍粑

“十月朝,糍粑碌碌烧。”这是一句客家俗语,说的是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糍粑。十月初一恰逢秋收完毕,勤劳的客家人会把新收的糯米打成粉,搓糊蒸熟后,以糯米为皮,加入花生、芝麻、糖等馅料,做成应节食物糍粑,以慰劳一家老少,庆贺丰收。

吃糍粑最过瘾的吃法就是吃烤糍粑,冬日的山区阴寒潮湿,为了取暖,一般人家都会燃起火炉,大伙围坐一团。将糍粑放在火盆木炭上烤炙,糍粑在炭火中渐渐鼓胀,叽叽作响,表皮微微隆起后像个大包子。此时将表皮弄破,会有一股白气腾出,用口撕咬外酥内软外黄里白,似一个“金包银”的糍粑拿在手里软乎乎的,但千万要注意避免烫了口舌。

饺子

洛阳有话云:“十月一,油唧唧。”意思是说,十月初一这天,人们要烹炸食品,剁肉、包饺子,准备供奉祖先的食品。桓台居民多是用“煎馅食”祭祖。

民间有“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的说法,来源于医圣张仲景,他看到严寒中百姓耳朵被冻坏,故用面包了驱寒药材,煮熟做成“娇耳汤”治好了百姓的耳朵。通常饺子馅料有荤有素,这种合理营养搭配,能起到进补养生的作用。除了必须的肉类和蔬菜,大蒜等调味料也能起到提高肌体抵抗力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寒衣节有什么讲究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常常在这一天祭奠祖先,除了常见的祭拜供品之外,还会给他们送去“寒衣”,那么在这个祭拜祖先的日子里,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1、送寒衣的祭奠,家祭、墓祭都是可以的,家祭可以在家门口或是附近的十字路口,但需要注意天气干燥,谨防火灾。一般来说,今年新丧之人,最好采取墓祭。墓祭时,最好选择中午之前,本来这时节阴气就比较重,适当规避,特别是老人、孩子以及身弱之人要更为注意。

2、祭拜送寒衣,首先需要的是香蜡纸烛、供果、供品、酒水、纸做的衣服、布匹,还有讲究的找烧活铺里做的房子、柜子等等。

3、这是一个传承中华民族孝道孝行的好时机,可以借此机会对孩子们进行教育,宣讲家族传承、先人的故事,让自己行孝的行为给子孙后代做一个好的表率,一个推崇孝道的家庭才能成为一个和谐的家庭。

4、祭拜送寒衣之时,大家要心怀感恩与缅怀之情,不要睹物伤情,忧伤悲痛,因为这个时间正是阴气旺盛的时间,你的伤心难过,容易招来阴邪之气上身,影响身心健康,不得不防。反而应开开心心,让冥界先人也感受到你生活的很开心快乐,这种和谐的气氛是最好的。

5、送寒衣的步骤:如果到墓地去,首先要清理墓碑和附近的灰尘、杂草及不洁之物,然后选好地方画个大圈,摆上贡品、点上香烛,焚烧纸钱、寒衣,边烧边祷告,汇报一下家里的喜事与好事,让先人在那边安享太平。烧完寒衣后,鞠躬,静默给先人致哀,灭掉香火,一起回家(烧的时间别忘记在圈的外面也要适当的烧上一点,送给附近的灵异一些,希望他们和你的先人们能和平相处)。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寒衣节的四大禁忌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1、不要在床头挂风铃,即便是从前就挂着的也要在寒衣节这一天摘下来。因为风铃是容易招来鬼怪的器物,人们在睡觉的时候又往往是最容易招来鬼怪入侵的时刻。

2、不要在非特定场合烧冥纸,冥纸自古以来就是烧给好兄弟的,在非特定场合烧冥纸,容易招来更多的好兄弟。(这里的好兄弟指的是鬼怪)

3、不要在晚上将衣服晒在外面,因为如果晚上你将衣服晒出去,鬼怪觉得你的衣服好看,就会借去穿,这样子衣服上就会留下他的味道,导致你的流年不利。

4、不要在夜晚轻易的回头,因为当你走在路上的时候,尤其是荒郊野外,很容易就招引来鬼魂,而这时候四下就你一个人,如果出现有人叫你而你又毫无戒备的回头了,那么叫唤你的人毫无疑问就是鬼魂。毕竟,寒衣节是鬼节之一,是鬼魂在人间活动最为频繁的日子。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寒衣节典故传说

全文共 747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祭祖节还有这样一个蔡伦造纸和蔡莫烧纸的故事。

汉族民间传说蔡伦刚发明出纸时,买卖很好。蔡伦的嫂子慧娘就让丈夫蔡莫向蔡伦学习造纸。回来开了一家造纸厂,但蔡莫造的纸,质量不好,卖不出去,二人很着急。后来,慧娘想了一个办法,摆脱了困境。

某天的半夜,慧娘假装因急病而死。蔡莫伤心欲绝,在她的棺材前悲哀不已,他边烧纸边哭诉:“我跟弟弟学造纸,不用心,造的纸质量太差了,竟把你气病了。我要把这纸烧成灰,来解心头之恨。”他烧完了又抱来纸烧,烧了一阵之后,只听见慧娘在棺材里喊:“把门开开,我回来了。”这可把人们吓呆了,人们把棺材打开,慧娘装腔作势地唱道:阳间钱能行四海,阴间纸在做买卖。不是丈夫把纸烧,谁肯放我回家来?

慧娘唱了很多遍说:“刚才我是鬼,现在我是人,大家不要害怕。我到了阴间,阎王就让我推磨受苦,丈夫送了钱,就有许多小鬼帮我,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三曹官也向我要钱,我把全部的钱都送了他,他就开了地府后门,放我回来了。”蔡莫装作糊涂:“我并没有送钱给你啊?”慧娘说:“你烧的纸就是阴间的钱。”这样一说,蔡莫又抱了几捆纸,烧给他的父母。

在场的人们一听,便以为烧纸有很大的好处,都向蔡莫买纸。慧娘慷慨地送给乡亲,这事一传十,十传百,远近的乡亲都来买蔡家的纸,烧给自己死去的亲人。不到两天,积压的纸被抢购一空。慧娘“还阳”那一天正是农历十月初一,因此,后人都在十月初一祭祀祖先,上坟烧纸,以示对祖先的怀念。

十月初一,有的地方还有祭牛王的习俗。相传这一习俗起源于春秋秦国。某日,秦文公命人砍倒一棵梓树,梓树忽然化为一头牛。秦文公令人追杀。牛一下跳入水中,再也没有上来。人们就立“怒特祠”祭祀此牛神。怒特,是高大健壮、威风凛凛的公牛。这样的公牛,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驱疫辟邪、保护牛类的功能。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孟姜女送寒衣传说

全文共 244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寒衣节”的来历,各有千秋,说法各一,最经典的说法源于“孟姜女”的民间故事传说。据传说,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就被抓去服徭役,修筑万里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为丈夫送衣御寒。谁知丈夫却累死在工地上,并被埋在城墙之内。

孟姜女悲痛欲绝,指天哀号呼喊,感动了上天,哭倒长城40里。她最终用咬破手指“点血入骨”的方式找到了丈夫尸体,并用带来的棉衣重新装殓安葬。由于这样一个故事,长城内外便将农历十月初一这天称作“寒衣节”。“十月初一送寒衣”,也因此成为北方凭吊已故亲人的风俗。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寒衣节是几月几日

全文共 258 字

+ 加入清单

寒衣节是我国的鬼节之一,2016年的寒衣节是什么时候呢?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寒衣节的日期,希望对你有帮助。

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上巳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节”。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2016年寒衣节是几月几日

寒衣节日期:2016年10月31日,星期一,农历十月初一。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寒衣节来源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1、寒衣节源起于古代新收时祭祀祖宗的习俗。

古代,秋天新收后,为缅怀先人,祈求来年丰收,民间有祭祀祖宗的习俗,这一习俗与秋天的很多民俗节日均有联系。古人在十月初一,用黍等农作物祭祀祖先,后演变为家祭、墓祭等多种形式。现今江南部分地区,犹存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十月初一烧送寒衣,祭祀亲人的风俗,现多见于北方民间。

2、寒衣节为传统节日——“下元水官节”的前移。

“三元”是“三官”的别称,《五杂俎》载:“道经以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元节”为道教的传统节日:上元节称“上元天官节”,系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诞辰;中元节称“中元地官节”,系中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诞辰;下元节称“下元水官节”,系下元解厄水官洞阴大帝诞辰。水官生日,作为节庆,是为了求取水官保佑,能够解脱无法预料的厄运。始于汉代的“下元水官节”,在民间流传了一千多年。清代,此节被前移到十月初一,成为寒衣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寒衣节为孟姜女传说衍生的节日。

“十月里,十月一,家家户户缝寒衣,人人都把寒衣换,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千百年来,孟姜女寻夫送寒衣、哭倒八百里长城的歌谣,唱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凄婉的歌词,悲伤的爱情故事,深深打动着一代代男女老少的心,长城内外的父老乡亲,约定成俗,把农历十月一日孟姜女寻夫送寒衣的日子,称为“寒衣节”,孟姜女的传说也成为华夏久盛不衰的经典传说。

一个凄美动人的传说,竟衍生了一个中国民俗节日——寒衣节!这不是神话,这是一个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奇迹!

展开阅读全文

寒衣节

全文共 1329 字

+ 加入清单

瑟瑟的秋风

给十月的日子

捎来了一位秦朝女子的故事

远走的身影

夜夜里在梦境里亲临

一摞摞寒衣

裹不走吨位的思念

两柱檀香

灼疼儿女肝肠

纸钱遍布的山野

悲声凄凄

虔诚的膝盖啊

碾碎了半世纪的骨肉亲情

今天是公历十一月三日,农历十月一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可能同学们都不是很清楚,但是老年人都知道:今天是给逝去的亲人送寒衣、烧纸钱的日子。

活在阳世间的人们感觉到寒冷了,活在阴世间的灵魂也会感觉到寒冷;阳世间的我们冷了知道拿钱去消费,买衣服御寒,而阴世间的亲人们只有等他们的子女给他们烧送寒衣和纸钱来过冬。所以人们大都选择在这一天之前就给阴世间的亲人们烧送寒衣和纸钱,好让他们早点御寒。

农历十月一日,是上坟烧纸给冥人送礼的迷信节日,因此亦称鬼节。十月一上坟烧纸,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古时无纸,至东汉蔡伦才发明造纸,人争购买,造纸获利甚厚。蔡伦的嫂子慧娘见有利可图,就叫丈夫蔡莫向蔡伦学造纸。那时蔡伦正在官府造纸。临去时,妻子嘱咐蔡莫少学几天,快回来赚钱,蔡莫学了三月就回家开纸厂。因纸质粗糙,货堆满屋,无人购买,两口子望纸发愁。

慧娘倒底是个聪慧的人,向丈夫耳边一阵咕哝,就这样办。半夜,蔡莫放声大哭,邻人夜起往视,说是因吵嘴慧娘寻了短见,天明她娘家来人,就请邻人帮忙说是病死的。

次日,蔡莫在慧娘棺前哭得悲哀不止,娘家的来人,一看他哭得这个样子,又一问邻居,也不起疑心了。他哭了一阵子,抱来一捆草纸烧起来,烧着哭着,说着:“我跟弟弟学造纸不用心,造的纸没人买,把你气得茶饭不进得了病,这些草纸气死的你,我现把它烧成灰,给你出出气,解解恨吧……”他烧着哭着,烧完又抱,抱来又烧。不一会儿,只听得棺材里冬冬作响,蔡莫装没听见,仍是烧着、哭着。又一会,只听得慧娘高声地喊叫:“把门开开,我回来了。”这下可把人们吓呆了,只好壮着胆子把棺材打开,慧娘坐了起来,装腔作势地唱道:“阳世银钱行四海,纸在阴间做买卖,不是丈夫把纸烧,谁肯放我回家来?”她唱了一遍又一遍,定了定神说:“刚才我是鬼,现在我是人,我到了阴间,罚我去推磨,丈夫给我送来钱,小鬼见钱,争着帮我推磨(这就是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来历)。三曹地府官知道我有钱,就向我索贿,我把钱全给了他,他暗暗地开了地府的后门,让我跑回家来”。

蔡莫假装不明白的样子问:“我没有给你钱呀!”

慧娘指着烧的纸堆说:“那就是钱啊,阳间是铜钱,阴间是纸钱。”

于是蔡莫又抱了两捆草纸,一边烧一边祷告,“三曹官,我再给你送些钱,请优待我的父母,叫他们少受苦,以后只要你没钱花,我就给你们送。”

亲邻一听,烧纸有这些好处,便都掏钱向蔡莫家买纸,不到两天,堆积满屋的草纸就卖完了。

慧娘还阳的那天正是农历的十月一日,因此,后人每年的十月一日都上坟烧纸。

十月一日,亦为送寒衣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

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就被抓去服谣役,修筑万里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为丈夫送衣御寒。谁知丈夫却屈死在工地,还被埋在城墙之下。孟姜女悲痛欲绝,指天哀号呼喊,感动了上天,哭倒了长城,找到了丈夫尸体,用带来的棉衣重新妆殓安葬。

由此而产生了“送寒衣节”。

展开阅读全文

寒衣节祭祖

全文共 50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我们回老家的第三天了,爸爸和妈妈一早就叫我起床,说是回乡下祭拜。

我们到街上买了很多一合一合的纸、香、大蜡烛、鞭炮和烟(爸爸说烟是给乡下的邻居们)后,就坐上摩的回乡下了(到乡下没有通公交车哟)。 到了老家的房子前,只看见一座十分破旧的房子在我的面前。进了屋,就看见祖祖(也就是我们这儿叫的老爷)们和奶奶的照片了,看见奶奶的照片,就使我想了奶奶对我的照顾,心里就感到特别难受。往四周一看,摆放的简单的家具还算整齐,但抬头一看,房子上的瓦片有些已经掉了。爸爸说老家已经有十几年没人住了,我们走了以后,大伯、三爸和我们就准备凑钱修老家的房子,下次回来就能看见新房子了。

接着,爸爸就带着我、妈妈和三姐一块到祖坟了。我帮着把香、蜡烛点着,分别在祖祖、奶奶的坟前插好,又帮忙把合纸一张一张分好,爸爸和妈妈在点合纸时对祖祖和奶奶说了好多话,什么每年都会来看他们、保佑我的身体和成绩好、让全家每个人平安等等。其实,我最想对奶奶说:“我想您,我也会回来年您的!”烧完纸后,爸爸和我在每个坟上都放了鞭炮。

在坟前,我的身上被蚊子咬了好多疙瘩,但我没有叫,也没有嚷,我知道,对祖先,除了尊敬,还有他们的爱!

奶奶,我还会回来看您的!

展开阅读全文

寒衣节祭双亲帖

全文共 224 字

+ 加入清单

文/黄治文

当季节枯萎最后一朵野菊花的时候

还有哪种形式的祭祀超越这样的庄重

立冬后的第一场风扬起的黄土

揭开了思念中,一张张亲人的脸谱

我以一颗奔跑的心跪在父母的坟前

点燃亲手拓印的纸钱和泪笔写就的祭文

空中掠过的一只乌鸦,我已无法用

苍白的语言描述它凄凉的呼喊

墓地里野草凄凄,只有西风呜咽

眼前火苗忧伤,乌鸦依旧哀鸣

我被置于世间最孤独的境地

突然间,我想亮开嗓子喊爹,喊娘

此时,化为灰烬的寒衣

爹娘还能御寒吗?

尘封多年的记忆,隔世的温暖

突然间,我想肆无忌惮地大哭一场

展开阅读全文

《寒衣节的夜》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

漆黑幽静,阴气森森

十字路口升起了火光

照亮了天堂的幽经

我给父母焚烧寒衣,纸币

灰烬随风飘零

天空眨眼的星星

不知道哪一颗是我的娘亲

隔着燃香烟的云帘

看不清仙境

奉上一盏心灯

祈求安宁

画圈外洒散些冥衣纸币

施舍给无助的孤鬼寃魂

北方的十月一

已经是寒冷如冬

漆黑的幽谷

行走着无数衣衫单薄的鬼魂

冥界里没有贫穷救助

也没有精准扶贫

莫非是凡间毙命的老虎在此作怪

莫非是阴间腐烂的尸体

招惹了更多的蚊子苍蝇

腐败平常

天上人间犹如一般

报不了多少指望

奈何桥上

孟婆脚下

被阴魂偷洒的迷魂汤

流成了河

谁也没有喝下孟婆汤

还记得官场上龌龊丑恶的一幕

魂魄在十字路口游荡

寻讨些施舍的冥衣纸币

借着寒风飘回天堂!

展开阅读全文

十月一送寒衣

全文共 971 字

+ 加入清单

十月初一送寒衣农历十月初一,为送寒衣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

民间传说,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就被抓去服徭役,修筑万里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为丈夫送衣御寒。谁知丈夫却屈死在工地,还被埋在城墙之下。孟姜女悲痛欲绝,指天哀号呼喊,感动了上天,哭倒了长城,找到了丈夫的尸体,用带来的棉衣重新装殓安葬。由此而产生了“送寒衣节”。

春夏秋冬往复循环,农历十月为孟冬。十月初一是进入寒冬季节的第一天。由生者的御寒加衣,想到死者的防冷需要。

晋南地区送寒衣时,讲究在五色纸里夹裹一些棉花,说是为亡者做棉衣、棉被使用。 晋北地区送寒衣时,要将五色纸分别做成衣、帽、鞋、被种种式样。甚至还要制作一套纸房舍,瓦柱分明,门窗俱备。这些纸制工艺品除体积缩小之外,看上去比真房院还要精致漂亮。

凡属送给死者的衣物、冥钞诸物,都必须焚烧,只有烧得干干净净,这些阳世的纸张,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绸缎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银铜钱。只要有一点没有烧尽,就前功尽弃、亡人不能使用。所以十月初一烧寒衣,要特别认真细致。这种行动虽然看来好笑,却也反映了生者对亡人的哀思与崇敬,属于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民间送寒衣时,还讲究在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用意是救济那些无人祭祖的绝户孤魂,以免给亲人送去的过冬用物被他们抢去。

焚烧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坟前进行,讲究在太阳出山前上坟。有的地方习惯在门前焚烧祭物。雁北许多地方及晋中的平遥等县,傍晚妇女要在门外放声大哭。临县旧日传有一诗:“粘纸成衣费剪裁,凌晨烧去化灰埃。御寒泉台果否用?但闻悲声顺耳来!”既描述了送寒衣的情景,又对其传说效应提出了质疑。

儿女们守孝,穿三年孝服。孝满之年的十月初一换穿常服。

先人的迁坟合葬等仪式,民间也总是习惯在农历十月初一进行。

民间在十月初一,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

十月初一这一天,我省部分地区妇女忌出行。大部分地区民间要改善生活,山区兴吃荞面、莜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