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年糕

年糕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年糕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年糕问题。

分享

浏览

6146

作文

70

切年糕作文400字

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大姐姐送来了几根年糕,我一看,哇,一根根年糕软软的,长长的,闻一下还略带香味,看着就让人口水直下三千尺啊!经妈妈同意,我受命要求“切年糕”这个任务。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了菜刀,先把“头”切了下来,然后一片片地切,我越切越起劲,可没想到菜刀像故意和我玩一样,不按我的规律切,一下厚,一下薄,有时干脆切下一大截,有时又干脆没切到,妈妈看到我狼狈不堪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你就别切了吧!再切我们家没得吃年糕了!”“不行,我一定要切好!”我嘟着嘴说!

妈妈看了看我的样子,再一次笑出了声,说:“好,我来教你吧!首先用指甲估算好两片年糕之间的距离,然后用刀切下去。”妈妈一边说,一边演示了一下。我惊讶地望着她,向她竖起了大拇指,说:“真是名不虚传的切菜高手啊!”

我按照妈妈的方法切,果然厚度差不多了,然后越切越快,都快赶上妈妈的切菜速度了,不一会儿,我便切好了,我满意的向妈妈交上了我自认为满意的“答卷”!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杭州人一天三顿吃年糕

全文共 235 字

+ 加入清单

杭州人喜欢在冬至这一天吃年糕来庆祝。每逢冬至,都会制糕来祭祖或者馈赠亲友。在饮食上,三餐都会做不同风味的年糕,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肉丝炒年糕等等种类繁多。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图吉利,寓意年年长高。

中华大地上的各种冬至饮食风俗至今依然广为流传,足以见这一天对于百姓农耕劳作以及生活作息带来的重要影响。的确,冬至是阴极之至,阳气始至,在此之后又有小寒、大寒和数九接踵而至,预示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即将到来。因此从冬至之后冬季要多注意保暖,在饮食上也要多食温热食物,增强御寒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蒸年糕、过新年[200字]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年初七,人日,人人过生日,吃过早餐,我帮妈妈蒸年糕

在厨房里,我和妈妈一起蒸年糕,我负责开粉,妈妈煮糖水,我们分头工作,搞好之后把糖水和粉倒在盘子里顺方向搅溶后就开始用火蒸年糕了。这时候,妈妈对我说:“一层年糕要蒸6分钟,我要蒸九层需要多少时间?”我想了想说:“蒸一层年糕要6分钟,蒸九层一共是:6*9=54(分钟)。”妈妈说:“答对了,亮仔真聪明。”

过了一段时间,年糕蒸好了,一盘共有九层,闻起来十分香,吃起来味道好极了。吃完之后,妈妈又要考我了,她说:“在年糕上开2刀,会分成几份?变成多少层?”我想了想说:“在年糕上开2刀会分成4份,一共是:4*9=36(层)。”答对了,真聪明。

在蒸年糕的过程,让我学会了一个道理,只要付出代价,才会有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过年吃年糕

全文共 775 字

+ 加入清单

即将过年了,人们过年有许多活动,有的吃年夜饭,有的吃汤团,有的吃春卷,还有的吃年糕……许许多多,这些都象征团团圆圆。今天,我们就来吃年糕,怎么样?你们一定会说:“好!”的,那就来吧!让我们一起吃年糕,然后晚上再放些烟花,让我们一起过年吧!

今天,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两块每个重两百克的小年糕,它的形状是一个像烟盒形的小正方体,它的包装上有几行字,分别是“桂花糖年糕”,这几个字让我知道了它是桂花口味的,它很甜很甜。还有“小苏州”我在这可能是苏州产的,而且这是它的牌子。年糕的包装上有“ I SO ”的英文字母,我才这是本食品的食品安全标志,我想大家也猜到了吧!我很想吃一口这个年糕,可惜老师只带了两块。唉!吃不到喽!只有眼口水得分喽!

咦?老师还真有办法,让同学把两块年糕切成片。这位同学切得时候:险一只手握着刀,一只手按着年糕,生怕年糕跑掉。他第一刀只切了一条薄薄的线。他发现年糕太硬了,就用两只手来切。他切得时候,应为第一次切得的太用力,没力气了,他手都在抖,但他没有放弃,仍然咬紧牙关,眼睛紧紧地盯着年糕,眉头皱了起来,终于切好了。他切得薄薄的一片,老师让我们闻了闻,那香味真是诱人啊!让人忍不住就想吃一口。那位同学吃了一口,便悠然自得地赞叹道:“这真甜啊!有一股淡淡的桂花味道在嘴里荡漾,这可真好吃呀!”

每人都品尝了老师切得的年糕,这年糕真甜啊!这个年糕的甜都是老师对学生的爱,我不由自主地说:“想要步步‘糕’,就要吃年糕。”我还编了许多,比如:新年吃年糕,就能步步“糕”。想要长得“糕”,就得吃年糕。……只要吃一口年糕,就能体会老师对学生的爱。后来我又咬了一口,一股带有桂花味道的年糕流入我的口中。我情不自禁地说:“啊!可真可口啊!真像走在百花园中!”

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在咽口水吧!那就来我们班尝一尝着香喷喷而又可口的年糕吧!让我们一起来品尝吧!

展开阅读全文

蒸年糕

全文共 287 字

+ 加入清单

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各地年糕做法也有不同,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而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年糕也成了人们的最爱。

展开阅读全文

学生作文:外婆的年糕

全文共 855 字

+ 加入清单

年糕,客家人称之为甜粄。每逢过年,每家每户都有蒸甜粄的习俗。古时候就有“不蒸甜粄不过年,没有甜粄不成礼”的说法。

小时候,爸爸妈妈因为工作忙,就把我交给外婆照看,这让我有机会领略外婆做甜粄的过程:到了腊月二十七,外婆就把早早准备好的糯米和粘米浸在水里。这糯米可不是一般的糯米,是外婆在当年晚稻中特意挑选的上好糯米。那浸泡的水,也不是普通的井水,是外婆专门去山里挑的山泉水。糯米泡软后,第二天一大早,外婆就起来磨粉了,对我们小孩子来说,这可是我们最喜欢玩的游戏了。外婆把浸好的糯米捞起来提到石磨旁,把石磨洗干净后,就把米倒进石磨里。外婆在最前头推着,我们这些小孩子就跟在外婆的后面,使劲儿地推着,边推边催外婆:“快放米啦,快放米啦!”在石磨嘎吱嘎吱的转动声中,糯米磨成细腻的粉末。看着这辛苦努力的成果,外婆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米粉磨好后,外婆又把米粉放在粉筛上慢慢转圈,慢慢筛下细粉。粉筛好后,外婆把煮好的红糖水慢慢加入,边加入还要不停地搅拌,直到搅拌成浆状,再放置半小时。半小时过后,再把米浆倒入专门装甜粄浆的透明胶袋,用塑料绳系上,最后把装好的桨放入大锅里蒸四个小时。蒸好后,如果马上吃,那不是最美味的,因为它还是软的,不成形,切不成一块块的甜粄,真可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待它放置两三天后,方可切成片,蒸软吃,那才爽口滑腻呢。

甜粄角,我最喜欢吃了。它的外表特别光滑,吃起来不仅光滑而且有嚼劲。外婆每次切甜粄的时候,都不忘把光滑的那部分留给我。年三十的晚上,我们吃完年夜饭,外婆就把煎好的甜粄端上来。煎好的甜粄外焦里嫩,金黄金黄的颜色让人看了就特别有食欲。全家人细细品尝着外婆做的甜粄,又尝到了久违的味道,让漂泊的心安定下来。

就这样,每年我都和外婆一起磨粉,看外婆做甜粄,直到到外面去读书。每逢到了年底,我回到外婆家,外婆都会把香喷喷、外焦里软的甜粄放在我面前。我细细品尝着外婆做的甜粄,把它吃得干干净净。每次看着我吃完,外婆都很高兴。我愿年年吃到外婆的甜粄,看到外婆露出满意的笑容。

[学生作文:外婆的年糕

展开阅读全文

幸福是一块醇香的年糕初三作文

全文共 1215 字

+ 加入清单

忘了是什么时候,喜欢上“糕”这个字的,读来让人有糯糯香香的感觉。一个“米”一个“羔”,就是带着米香的洁白小羊嘛,从前,对此大抵也是这样的感觉。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开始忙活了起来,炸菜、炸鱼……而我就会缠着奶奶做年糕吃,在我看来,这是必不可少的年的味道呢。

小时候,奶奶总会应下来,先带我去买大枣,每每我总是十分开心,把枣子一股脑装进袋子里,而奶奶只是笑骂着拍拍我的头,然后全倒出来,专门挑个大饱满的红枣,每个都仔细地掂量一遍才放心。

回到家,她先用水冲洗掉枣子表面的泥沙。烧一锅水,然后把红枣倒进去,在水里游泳的枣子们,活跃极了,各个把身子舒展开,圆润可爱。我更是经不住诱惑,在炉火旁边不停地转悠。等枣子熟了,奶奶便捞出控干水分,再教我用筷子一个一个地把枣核去掉。我虽然手脚笨拙,却也是乐此不疲地忙活着。

她时不时地和我聊几句:“小时候,你爸可是特别爱吃这个,大伙都夸我手艺好呢。”我笑嘻嘻地点头。

奶奶用葫芦瓢把黄米面舀到盆子里,放入红枣,它们一个个都像穿上了黄外套,在沙滩上调皮地打着滚。不一会,面就和好了,奶奶取一个面团,将小面团握在左手掌心,右手拇指和食指将面团中间捏成一个窝。她说:“握得越高越好哦,越高,意头越好。”

在我看来,她就像一个音乐指挥家,所有的食材都跟随者她的双手跳舞,美味被烹饪得满屋留香。她手脚麻利地把年糕装入蒸笼,叫我乖乖坐好等着。小孩子哪有那么多耐性呢,三十多分钟,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幻想着。

蒸笼上方已经冒了水蒸气,我在一旁,不住地探过头去,淡淡的芳郁萦绕鼻尖。奶奶把它们端下来晾着,不久,香甜、醇香便溢满了整个屋子。

爷爷和父母亲是从不参与这些的,而此时,却也都围绕过来。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年糕,咬了下去,口感软化又略带韧性,红枣香甜绵软,米香丝丝渗出。

一家人团坐在一起,在温暖的夜晚,开一盏橘黄色的灯,父亲笑着回忆说,小时候每当过年,没有好的吃食,奶奶就会为一大家子人做年糕吃,那时候,偶尔没有面,奶奶便向邻居家借,做好的年糕,也会留下一部分,让父亲分送给村子里的玩伴。虽不易多吃,但每人能分到一块,来年的日子就一定甜甜蜜蜜的了。

多么温暖啊,难得的分享、祝福、甜蜜,仅用一块年糕,就把一村子人紧紧地聚拥在了一起。

这份美味,是我的独家记忆,此后的成长,无论我去了哪些地方,吃了哪的年糕,都没有这份奇妙的感觉,那种温暖环绕、舒心踏实的感觉,大概,这就是家的味道。

点评:这是一篇颇让人暖心的文章。亮点有三。其一,文化内涵之美。文章以美味的年糕作为年味的点来写,选材新颖,写出了年的文化内涵。其二,细节描写之美。“她就像一个音乐指挥家,所有的食材都跟随者她的双手跳舞,美味被烹饪得满屋留香”,细腻生动,充满温馨之美。其三,人物香气之美。“偶尔没有面,奶奶便向邻居家借,做好的年糕,也会留下一部分,让父亲分送给村子里的玩伴”,奶奶向邻里分年糕,不但写出了奶奶的优雅,也写出了邻里之间的和谐。

[幸福是一块醇香的年糕初三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春节风俗年糕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吃年糕,步步高。”自家做的年糕更是好吃。

奶奶家就做了年糕。先把糯米放到锅里蒸,蒸了好一大桶。糯米蒸好后,叔叔把糯米拿到了一个小房子里,小房子里有用木头做的“设备”。爷爷先把手洗干净,然后把糯米倒进用石头做的缸里。那个设备好似一头马正在吃饭。叔叔们站在马背上,就像玩翘翘板似的,马头是一块长方形的大石头固定在木板上。做年糕行动开始了,叔叔们踩着木板,另一端的木头上的石头就捶向那缸里的糯米。一直捶当然不行,所以还要加放了盐的温水,以防米粘在缸上。

屋外的雨下着,屋檐的雨滴着,工具上的石头敲着。石头捶下的声音让我感到害怕,总有不好的预感。不一会儿,果真出现了问题,爷爷在翻转糯米时,差点捶到了手。这令更加害怕了,如果捶到了手那岂不是要断了吗!做爷爷这行可真危险,所以不是“老师傅”万不敢揽着活儿!

就在说话间,糯米已经被捶地没有米粒了。我们也应该回家了。外面下着倾盆大雨,虽然我们没有带伞,只能跑回家,但并不影响我们的心情,反而多了一些有趣。

回到家后,叔叔和爷爷把手洗了,又开始了。先弄一些茶油擦到桌子上,然后拿一些糯米团把它搓成年糕。有三角形的,有长的或短的,多种多样。

爷爷捏了几团给我们吃,大家吃得不亦乐乎……

展开阅读全文

春节风俗年糕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哎!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快过年了,我还记得去年一起去和姥姥做年糕呢!在我们这,每到快过年的时候都要做年糕,年糕的寓意是一年比一年高,例如:生活一年比一年高,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学习一年比一年高……

今年,村里又开始做年糕了,我和姥姥早早的就把浸泡好的用三轮车骑到了做年糕的地方。“哇——”这里的人可真多呀!真是所谓的“人山人海”一个接着一个排队做年糕。在这里我闻到了“年”的气息,看到了热闹的过年景像。

过了许久,终于轮到我们了,师傅们的身手可真利落呀!看着年糕一节一节的滑出来,我和姥姥都来不及排年糕了,这一节一节的年糕一个接着一个滑出来,几乎没有一点停留的时间,慌得我们不知所措,都乱了阵脚。终于,年糕排好了,姥姥告诉我,年糕要凉了才能放进筐里,要不然年糕会粘在一起。回家后还要把年糕排在没有风的地方,要不然年糕会裂开。

今天真是有意义的一天!不仅我学到了关于年糕的知识,还听到了关于年糕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家乡的美食——炸年糕

全文共 43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xx说它色、香、味俱全,得先从外表说。炸好的年糕片摆在盘子里,一个个金灿灿的,油光满面,不断地发出嗞嗞的响声,亮闪闪,切面鼓着大肚皮,散发着袅袅的热气,让人大饱眼福,想迫不及待地吃一口。

走近闻一闻。啊!一股甜香钻进鼻孔,沁人心脾。再仔细闻一闻,黄米香渐渐滋入鼻孔。这更加深了品尝炸年糕的想法,更馋化了味蕾。

轻轻咬一口炸年糕,咔嗞一声,咬破了炸年糕金黄色的脆皮,咬到了香糯可口的年糕,外酥里嫩,甜香无比,轻轻一拉,年糕柔韧的身体拉长了,粘粘软软。炸年糕里面的颜色是淡黄的,虽然年糕不是那么细,那么有颜有味,但是它拥有一种特殊的米面香。咽下一口,好像处于在仙境一样,所有的内脏器官都被泡在这年糕香里。咽下一口,还想再吃一口,就这样,一盘年糕就不知不觉地下了肚。

年糕有黄、白两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如金。”

家乡的炸年糕非常美味,你快来这里尝尝呀。

展开阅读全文

快乐的年糕节作文800字

全文共 87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来到了河上的一个村里,年糕会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虽然今天下着雨,但我的心情丝毫没有被破坏,反而觉得异样的舒适。

我们一进场,村民们就敲锣打鼓,热烈地欢迎我们,我在优美的音乐中慢悠悠地走进了祠堂。

“嘭,嘭,嘭”,这是什么声音?原来,是叔叔们真在努力地捶年糕啊!只见一盆盆煮熟的雪白的糕花“扑通”一声统统倒在了石盆内,叔叔就拿起巨大的木锤,用力地敲击糕花,只见糕花马上就变成了白白胖胖的年糕,好诱人啊!我马上就去抢了一块吃了起来。这年糕就是跟我们常吃的年糕不一样,不像我们城市里的一样软绵绵的,而是又糯又劲道,像加粗的面条一样,外糯内劲道……说白了就是三个字:真好吃!

当我吃完年糕时,感觉手上粘粘的,怎么回事啊?原来,是年糕渣黏在我手上了呀!就在这时,一个问题随之而来:刚才在叔叔蒸年糕的时候,为什么倒出来的时候不会黏在锅里呢?我仔细看了看蒸笼的形状:从外形上看,与普通蒸笼没什么两样;但里面可是大不相同,中间有明显的突起,沿着四面八方低下去,形成明显的圆锥形;为了发挥更好的效果,村民们还会在里面撒上盐、糖、面粉等小颗粒状的物质,才使得年糕不会粘锅。

这里还举行了各种比赛。先是捶年糕,只见两位选手沉着地操纵着锤子,向年糕砸去。正当一号选手略占上风时,由于锤子太干,把年糕黏在了上面。更糟糕的是,他又一不小心把年糕从锤子上甩了出去,全场爆发出阵阵欢笑。那位选手只能红着脸捡回年糕继续打。接着是做团子比赛,两位选手从容不迫地搓着揉好的面,要求是只做六个,按各方面来打分,分数越高越好。不料,二号选手摔了一跤,把他搓好的的五个团子都压成了饼子,只好硬着头皮再把饼子搓成团子了。

用过鲜美的午餐,外面的雨仿佛也小了很多,我们乘着车,来到了一处古老的房子里,观看板龙。板龙的头绚丽多彩,十分美丽,大约有六个成年人堆在一起这么大;龙身大约有个十多米长,太不可思议了!导游说这龙会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呢!我们还在墙壁上了解了一些关于板龙的资料。

今天,我们的旅行就圆满结束了。这次旅行不仅让我知道了年糕是怎么做成的,还让我尝到了美味的农家菜,让我永生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

第一次做年糕作文400字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吃年糕,步步高。”我们家乡的人在过年的时候,总要去加工厂做年糕。

今天,我和哥哥妹妹一起回到乡下奶奶家做年糕。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去做年糕的地方。

做年糕的地方在一个用砖头搭的房子里,我一进年糕厂,一眼就看到了在水里浸了好几天的大米。一筐一筐的大米排成一条长长的队伍。几个工人齐心合力,一起把一筐筐大米倒入机器里。“呜呜呜——”没几下子,一粒粒白白胖胖的大米就粉身碎骨,变成了洁白的米粉。工人们再把磨好的米粉放到蒸笼里面去蒸,蒸熟以后又倒在石板上。机器一开,“突突突……”转呀转,这些蒸熟的米粉就从机器的一个小洞里慢慢出来,变成了一条长长的年糕,好神奇哦!工人叔叔手起刀落,“咔——咔——”熟练地把它们切成一节一节。我们几个手忙脚乱地用塑料袋把年糕一节节套起来。哇,刚做出来的年糕真的好热,我们的手都被烫红了。我快速地拿了一点刚出炉的年糕塞进嘴里,又香又糯,味道真不错!

做年糕太有意思了!今天,我大开眼界,终于知道年糕是怎样做出来的了!

展开阅读全文

年糕赐福作文900字

全文共 923 字

+ 加入清单

妈妈告诉我,年糕是用大米做的。我不相信,大米怎么能做成年糕?机会来了,小记者活动将组织我们去临浦通二村看做年糕,这真是太好了!眼见为实,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清香扑鼻又年味十足的年糕制作现场吧。

1月14日上午,迎着暖暖的冬日,我们来到通二村娘娘庙。刚进门,就看见院子里人来人往,两口大锅热气升腾,还不时传来沉重的“咚——咚——”声,一片忙碌景象。透过人群,仔细地看每一样工作,我终于明白了年糕是怎么做出来的,太神奇了。现在就让我来告诉大家吧。

做年糕,首先要准备好原材料,那就是大米。正在淘米的奶奶告诉我,做年糕要用两种大米,一种叫晚米,一种叫糯米。把两种米按相等的数量掺在一起就可以了。接下来,要把淘好的大米磨成面粉,再把面粉烧熟,这样做年糕的一个重要步骤就完成了。

待面粉熟了,负责烧面粉的爷爷捧起木桶直往前冲,来到真正的年糕制作现场。那里有两样工具十分醒目:一个是叫臼的石器,一个是搡年糕用的木棰。待爷爷把熟面粉整个倒入臼中后,站在臼旁的另两位爷爷就举起木棰,一上一下地搡起来。还有一位爷爷专门负责给臼里的年糕翻身,只见他每次翻身前都要给年糕抹些水。爷爷告诉我,抹上去的水必须是开水,如果用冷水,做好的年糕会一块块掉下来。不一会儿,两位搡年糕的爷爷收起工具走开了。年糕这么快做好了?我还来不及想清楚,又一位爷爷拿起一个新的木捶来到臼边。啊,这个木棰比起先的木棰粗多了,看上去非常沉重。只见爷爷举起大木棰起狠狠地敲向年糕,感觉地面都在震动。真功夫啊!“咚——咚——”不停地搡。经验丰富的爷爷感觉年糕硬度差不多了,就停止了工作,捧起臼里的年糕走向下一个环节。

接下来工作叫“焊糕”。刚从臼里拿出来的年糕,又厚又胖,不好看。现在这位爷爷用一个焊棰把年糕压平,一会儿功夫,原本胖胖的一坨年糕变得又平整、又光滑。此外,爷爷还要给年糕美化下。只见他用一根竹条在年糕上压下十字,再在分割出的四块区域各盖上一个印——原来是个大大的福字,然后再给每个年糕编上号。就这样,一块又白又圆、散发着阵阵香气、寓示着新年火红、幸福的年糕做好了。

最后,我们每位小记者都领到了一块年糕。捧着年糕走上回家的路,我的心里好开心啊。从没想过好吃的年糕还有这么多学问,这次活动真让我长知识了。

展开阅读全文

年糕乐作文400字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天下午,阳光明媚,我和郑博文、朱建贤兴致勃勃地去做年糕。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一直在讨论:“做什么样的年糕好呢?”

一到年糕厂,我们就争着往外挤。跳下车,一看到年糕,我的口水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不停地往下流。妈妈看见我这馋样,情不自禁地笑了。她给我拿了一块年糕,好烫啊!但是狼吞虎咽的我早就把这块年糕给消灭了。

开始做年糕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包粉倒入磨粉的机器中磨碎,然后再把这些粉倒入蒸锅里蒸15分钟,蒸熟后放入年糕机,这样就能做出又香又长的年糕了。最厉害的要数剪裁机了,年糕出来后就可以平均地裁成一根根的,又白又软,看着就想咬一口。

最好玩的就要数捏年糕了,我一会儿把年糕捏成一只可爱的小兔子,一会儿把年糕捏成一只调皮的小猴子,一会儿把年糕捏成一头凶猛的老虎……再看看旁边,郑博文正在捏一头庞大的大象,朱建贤正在捏一只又白又胖的小肥猪。一只只的小动物被我们灵巧的小手都捏了出来,可爱极了。

不知不觉年糕做完了,但我的心还沉浸在这欢乐的气氛中。

展开阅读全文

我烧年糕之三大绝招作文600字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决定为自己烧一顿年糕炒青菜,烧出来肯定很香,和奶奶的一模一样。我先洗好菜,把菜抱到砧板上,一看这么多的菜跟小山似的堆在那里,到底该从何下手啊,又要切多少年糕呢?这时我的小马达一转,一个绝招就闪现了:

叠叠高

我把菜都摆放好,再一个一个地往上叠,当叠到一半的时候,开始摇摇晃晃,好像快要倒了了,还好只是虚惊一场。等到叠完了,我用刀先横着切下去,清爽的声音在我耳边回荡。切完后,我把菜盛到盆里,准备下一步工序了。

我把油倒入锅中,等油沸腾的时候,我拿起才正要往里倒,突然想到溅出来的油会把我的手“烧焦”的,所以我只能使用第二大绝招。

投箩筐

我拿着菜盆走到离锅1米开外的地方,抓起一把菜叶,往锅里投,居然还百发百中,身旁的妈妈提醒我一个一个投菜会烧焦的,毕竟还开着大火呢。我便投几片菜叶,就用锅铲搅拌一下。妈妈等得不耐烦了,一把抢过菜盆全部倒进锅里。只听见“刷啦”一下响起,接着又是“兹啦”一声,犹如暴雨前的雷暴声,我吓得只能戴着帽子出场了。

等响声渐渐平息下来,我把年糕和火腿肠倒了下去,放了一勺盐,接下来得放一点酒了,我知道油的沸点很高,我怕酒倒下去,就会“油花四溅”,所以现在就是第三大绝招出场的时候了。

人工降雨

我左手拿着锅盖,右手拿着酒瓶,把锅盖挡在胸前,再把酒往锅里洒,确实挺像人工降雨的。

经过的我的三大绝招,我和妈妈吃到了香喷喷的炒年糕!

展开阅读全文

打年糕作文700字

全文共 694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年糕,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快过年了,我们这里有几户人家聚集到一块,要开始打年糕啦!我和奶奶迫不及待地到邻居家看打年糕。

那儿的人可多啦,大人、孩子、老人都簇拥在一起,有说有笑地聊着年糕。小朋友们蹦蹦跳跳,这里看看,那里看看,充满了好奇心。

首先是搓粉。只见几位大妈把糯米粉放在扁里,加入一定量的水。这放水很有讲究,放太多不行,放太少也不行。究竟放多少,全凭老师傅们的手感了。原本一粒粒的小颗粒被“凝聚”在一起,真像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雪娃娃。

接下来,就要把粉倒进大木桶里蒸。一个大伯熟练地操纵着,周围的几位大叔忙上去帮忙。有几处粉可调皮了,赖在上面不肯下锅,但最后经不起地震似的摇拽,纷纷滚了下去。一位老爷爷负责把火。这时,人们纷纷转移“阵地”,跑去看老爷爷蒸粉,“年味”和粉混在一块儿,跑进木桶里啦!大约过了半个小时,粉就蒸好了。大伙儿把充满香味的粉放到一个大碗似的石臼里,准备打年糕了。

终于等到这一刻了,旁边的大人和我连忙拿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忘的一瞬间。

只见大伯用手拨了拨粉团,拿起一把大锤子开始打。“咚!咚!咚!咚!”每一下都那么有力,带着浓浓的年味,仿佛是礼炮敲醒了“年”,迎接新年的到来。“咚咚!咚咚!……”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一刻!这声音敲进了每个人的心房,告诉大家:新年要来了!

打年糕是个力气活,每打会儿,就换得个人继续。换人的过程中,一个大叔就马上过去把粉团翻个身,生怕粉团硬了。轮了几个人后,粉团渐渐成型了,变得越来越糯了。大家又急忙把粉团搬到木板上,两人一拉线,粉团就切成了一块一块的。年糕诞生了,香气四溢!

我们吃着又香又糯的年糕,心里开心极了!它预示着大家新的一年“步步高”!

展开阅读全文

品年糕作文600字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了,家家户户团聚在一起包饺子,放炮竹。其中最少不了的就是吃年糕,年糕,同音“年年高”,寓意在新的一年里步步高升,今天老师就带着我们提前过个早年,和我们一起品年糕。

我一眼望去,白胖胖的年糕尽收眼底,在年糕的外表能看见一些小黄点,那就是风干过后的桂花。年糕的包装袋也别具一格,包装袋上有一些桂花的花纹,跟年糕相称,看起来好看极了,年糕的正中间有一块红色的标志,上面写着“上海糖年糕”。它的品牌叫作“万寿斋”,旁边有一位百岁老翁笑眯眯地站在一旁。在包装袋的最下方有“桂花”两个字。这块年糕的生产日期离今天很近,是2018年1月27日生产的。

我们把年糕打开,一股清香味就飘了出来,我闻了闻,先是闻到了一阵糯米的香味,随后就是桂花的清香。这块年糕很大,外表十分光滑,就像一块玉石,而那些桂花,就像镶嵌在玉石里的金粒,这些桂花的形状也很独特,有些就像一只活蹦乱跳的小兔子。

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块年糕品尝,我凑近一看,这块年糕上有一些桂花,哈,我可真幸运啊。我迫不及待咬了一口,我的牙都快被咯掉了。我不甘心又使劲咬了几下,这下才有一丝丝甜味从我的舌尖散出。我起劲了,把整个年糕放在嘴里又咬了几下,甜味越来越浓了,哦,原来年糕是越嚼越甜呀。

年糕有许多美味的吃法,可以煎、炒、炸、煮,味道都相当不错,今天我品尝了年糕,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里节节高。

展开阅读全文

做年糕的日记二年级

全文共 464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的第一个星期天,我跟爸爸到年糕店里去做年糕。

年糕店的设备很简单。一台磨粉机,一台年糕机,一眼大灶。但来做年糕的人却排起了长队,米箩从屋里排到屋外。大灶上的年糕蒸里正冒着热气,还不时飘出糕花的香味儿。终于轮到我们做了。只见师傅把米倒进磨粉机里,经过两次滚压,米变成了很细的粉。然后把粉倒进糕蒸里去蒸,把粉蒸熟,变成了糕花,再放到年糕机上去挤压。挤压出来的年糕是连在一起的,再有机器上的一把剪刀把年糕剪成一段一段的。这就成了平时我们所吃到的年糕。

听爸爸说,过去做年糕都是手工制作的。把蒸好的年糕放到捣臼里捣,很费力。因此,往往是十几家拼起来做,很热闹。做年糕,要过年了。小孩子特别开心,都要去看热闹,有时还能吃上一块年糕团,香喷喷的,很好吃。那时,还有谁家年糕做得多,谁家的年成好的说法。做年糕也就成了“年糕年糕年年高”的象征。难怪现在的农民要做几大箩米的年糕。

现在,虽然一年四季都能吃上年糕,年糕已不再是过年特有的食品。但从年糕店米箩排成的长队和来做年糕的人们那喜气洋洋的神情中可以看出,农村处处飘溢着“人乐年丰”的祥和气氛。

展开阅读全文

做年糕的日记二年级

全文共 507 字

+ 加入清单

上星期五,我来到妈妈同事小陈阿姨家做年糕

来到年糕坊,只见热腾腾的蒸气充满了不大的年糕坊,熊熊烈火在炉里跳跃着,发出木材、竹筒“嘭嘭砰砰”的爆裂声。坊内,人们满头大汗地干着、笑着,不时用嘴吹吹因传年糕、垒年糕而烫得通红的双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轮到我们啦!一位师傅熟练地将打好、蒸好的米粉倒进机器,另一位则用刀认真地将超长的年糕条切成年糕段,再扔给我们。这下可有得忙啦!这头,我“奋战在第一线”,不顾手上的烫痛,红扑扑的脸上面粉、米粉和汗水搅在一起,糊满了脸上每个角落,仍将年糕一排排码好,送到“大后方”。

那头,老妈和阿姨可就轻松多了。她们只需将码好的年糕搬到车里就行了,剩下就是吃!心灵手巧的老妈将年糕拍成一个“大饼”,夹上小菜,再用手细细地将“大饼”包成一个球,以此类推,便成了人手一个的大年糕团!

既然如此,我又开始采访其他阵地。只见村民们面色红润,干得汗水飞流直下三千尺;而老爸居然左右手各一个年糕团,吧几吧几吃得欢。真可谓“村人汗流浃背,市民肚皮溜圆”哪!

玩尽兴,吃尽兴,看尽兴,做年糕真让我快活了一把,也让我体验到农民生产食物的辛苦与劳累,教育我懂得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切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做年糕的日记二年级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吧唧——吧唧——”真好吃。我们义乌有个习俗,是吃年糕。吃年糕,年年高。

“做年糕了!”奶奶大叫,我就像狂风一样飞到奶奶身旁,观察奶奶是怎样做年糕的。只见奶奶把糯米拿出来,放在水里泡。等糯米像个白色的大娃娃的时候,就可以不泡了。

“奶奶,我看不清你了!”这时厨房里热气腾腾,白气娃娃在跟我玩“蒙眼睛”的游戏。原来,奶奶在蒸糯米,过了一会,糯米变的透明无暇,变得更白了,还流着“汗”呢!真是越来越可爱了。

接着,是碾碎糯米,从漏斗上倒下来,“白娃娃”争先恐后地从漏斗上掉下来,飞进大机器的肚子里,不一会儿,变成了“粉身碎骨”,“白娃娃”好像在说:“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哈哈!可爱的年糕,我来了!

“老头子,快来帮忙!”奶奶大声地说,爷爷正在晒太阳,被吓了一跳,险些从躺椅上滚下来,说:“好好好,我来了。”只见爷爷拿来了大铁锤,奶奶连忙把糯米放到捣臼里,爷爷抬起大铁锤,用力砸了下去,奶奶又把糯米翻了个身。就这样,糯米被砸得好惨。

糯米像一个个身受重伤的士兵。看!闪亮的大刀又来了,啊!“士兵”被切得一片片的。

哇!好香啊!真好吃。我迫不及待地冲向年糕,真美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