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底数

底数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底数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底数问题。

分享

浏览

3478

作文

2

我国将首次摸清留守儿童底数

全文共 1447 字

+ 加入清单

留守儿童问题已是我国重要的社会问题。全国究竟有多少留守儿童?一直缺乏权威数字。3月26日民政部发出声明,今年将首次摸清留守儿童底数

今年1月27日部署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说,当前中国处在特殊发展时期,大量外出务工人员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特殊贡献,但也因多种复杂的现实原因,形成了数以千万计的留守儿童,这种现象短时期内恐怕难以消除。他说:“决不能让留守儿童成为家庭之痛社会之殇!”

我国将首次摸清留守儿童底数 估算有1亿人左右

26日,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倪春霞在天津大学一场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的研讨会上透露,我国今年将首次摸清留守儿童底数。全国究竟有多少留守儿童?一直缺乏权威数字。倪春霞表示,此前使用的都是估计的数字,民政部已与教育部、公安部等决定今年开展留守儿童全面摸底排查工作,从而实现精准帮扶。

天津大学法学院刑事法律研究中心昨日成立,并举行“留守儿童、流动儿童面临的社会问题与法律对策研讨会”。在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宋英辉说,关于我国留守儿童的规模一直说法不一,有说法是6100万,也有说法是6800万。6000多万留守儿童,加上3600多万的流动未成年人,总数在一亿左右,大约占了全国3亿未成年人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我国3个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是留守或流动状态,为国家治理、社会管理带来很大挑战。

“大数据一定要科学,如果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所有的对策分析和对策提出都是不能对症下药的。”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副秘书长牛凯在研讨会上表示。

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其中指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的深刻反映。”

在这份意见中,国务院要求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建立翔实完备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台账,一人一档案,实行动态管理、精准施策”,为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供支持。要通过党员干部上门家访、驻村干部探访、专业社会工作者随访等方式,对重点对象进行核查,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照料。

适应未成年人保护新形势的需要,今年2月,民政部首次设立未成年人(留守儿童)保护处。未成年人(留守儿童)保护处的主要职责中就包括“开发管理未成年人保护和留守儿童、留守妇女信息系统”。该处还将具体承担起成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各地建立党委政府领导的协调机制、开展全面摸底排查、完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功能以及协助国务院开展专项督查等工作。

据倪春霞介绍,由27个部门参加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即将开始运行。各级政府也要在国务院文件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工作措施。

昨天,来自全国人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民政部、团中央、全国妇联以及高等院校的20余位与会者在天津大学发布了一份“全社会都来关爱农村留守、城市流动儿童倡议书”。

与会代表在倡议书中指出,我们对留守、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问题的社会治理还处于较低水平,强烈呼吁各界人士对此持续高度关注。他们倡议完善现行儿童保护法律,尽快建成我国儿童保护的法律体系,特别倡议出台专门的《儿童保护法》《社会救助法》等,为留守、流动儿童的特别保护、社会救助管理提供清晰明确的法律框架;呼吁建立社会力量参与留守、流动儿童管理机制,鼓励成立为留守、流动儿童服务的社会组织;倡议建立从省级到社区的四级留守、流动儿童保护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摸清留守儿童底数之后如何进行改进?

全文共 103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布十分集中,而且多数居住在中南各省。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和江西6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总量中所占比例超过半数,达到52%。中国的留守儿童到底有多少呢?要怎么解决留守儿童这一问题。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倪春霞26日在天津大学一场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的研讨会上透露,我国今年将首次摸清留守儿童底数

倪春霞表示,民政部已与教育部、公安部等决定今年开展留守儿童全面摸底排查工作,从而实现精准帮扶。

这无疑是国家层面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迈出的实质性一步。社会更关注的是,后面的“N步”如何走,如何将这一“福音”持续下去?

2016年全国两会前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要从源头上改变“儿童进不了城,父母回不去乡”的无奈现实,实现“到2020年儿童留守现象明显减少”的目标。各地也结合实际制定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实施方案。留守儿童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工程,在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同时,必须依靠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力量三方同时发力。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应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应当建立起孩子身边的救助体系,发挥村级组织的力量,动员村级妇联工作者、学校、留守妇女等多方面参与,拓宽留守儿童向身边人求助的渠道,尤其是留守女童,要确保她们在遇到突发状况时能及时获得有效帮助。同时,可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支教留守儿童、心理咨询等志愿活动常态化。

另外,有法学家建议,创新我国立法建设,对留守儿童的保护尤为重要。

“现在,无论是政府的扶持政策,还是共青团、妇联、学校、社区以及群体社会组织、企业等,对留守儿童的工作都是零散个案性质的,尚未建构起完整、完善的留守儿童福利体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陆士桢说。

陆士桢指出,儿童福利服务是一项社会性的事业,有赖于国家强有力的政策和法律支持。有必要通过制定儿童福利法这样完整系统的儿童基本法律政策来保障儿童的权利,这对改善儿童福利分散化管理现状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必须制定针对留守儿童工作的专门法规。

目前人们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已从前些年的生命安全、生活温饱、身体健康等,深入到了精神生活、心理健康。系统、有操作性的精神关爱方案,成为新诉求点。

最后,从长远看,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还需要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引导扶持返乡创业就业等多项措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使更多留守儿童能在父母身边健康、快乐地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