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废除

废除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废除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废除问题。

分享

浏览

6343

作文

5

建议废除嫖宿幼女罪并入强奸罪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俞金尧介绍,自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被媒体曝光的案件就高达125起,平均2.92天就曝光一起。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认为,嫖宿幼女罪是将幼女作为卖淫女处理,实际上幼女未成年,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

据悉,近年来我国已发生数起适用嫖宿幼女罪造成巨大负面影响的典型案例,每次全国两会期间,都有代表委员呼吁废除嫖宿幼女罪。2013年7月,最高法答复人大代表建议时,明确表示完全赞成废除嫖宿幼女罪,希望能与各界共同推动全国人大法工委尽快立项废除该罪名。因此,不少参与本次政协会议的委员强烈呼吁废除嫖宿幼女罪,并入强奸罪

展开阅读全文

2024两会热点解读废除嫖宿幼女罪呼声再起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晓静,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再次呼吁废除嫖宿幼女罪。同时,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防性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

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相关言论一经公开,引发网友们“一边倒”支持点赞。截止到3月9日,相关报道超过1600条,微博评论共计3467条。对于普通公众来说,对“嫖宿幼女罪”的印象大多是一种对不法分子的变相开脱和对幼女身心的二次伤害。网易网友“jiyingdoctor”指出,“嫖宿幼女罪这一定义把真正的受害者幼女的身份定位成了‘娼妓’!”腾讯网友“@一生何求cx”表示,“代表、委员的提案、议案很好,不要只担心国民经济问题,孩子的教育问题、儿童性侵问题、安全问题,都是需要关注的。”

展开阅读全文

嫖宿幼女罪存在18年被废除

全文共 235 字

+ 加入清单

1997年,我国刑法增加了嫖宿幼女罪名。然而,嫖宿幼女罪在司法实践中一直受到诸多质疑。在处罚上,根据强奸罪条款,奸淫幼女多人的可处死刑,而根据“嫖宿幼女罪”条款,即使“嫖宿”幼女多人,最重也只能判处15年有期徒刑。

发案于2007年、2008年的贵州习水县公职人员嫖宿幼女案,7名犯罪分子中,竟然有5名政府官员、教师等公职人员,此案还涉及3名幼女、7名少女。最终,这7名被告人都是以嫖宿幼女罪定罪,最高被判刑14年,最低判刑7年。

如今,刑法修正案(九)把嫖宿幼女罪废除了。

展开阅读全文

与强奸罪相矛盾应予废除

全文共 205 字

+ 加入清单

徐松林一直主张废除嫖宿幼女罪。他认为嫖宿幼女罪与强奸罪中的奸淫幼女罪冲突比较大。他说,以前刑法曾有“奸淫幼女罪”的单独条文,后来被合并到了强奸罪当中,按照条文,与不满14周岁的幼女发生性关系,不管幼女是否同意,不管有没有使用暴力和胁迫,都应当认定为强奸。然而嫖宿幼女罪,又跟强奸罪区别,规定嫖宿幼女不满14周岁,以金钱交易为目的,没有受到强迫,自愿发生性关系的,认定嫖宿幼女罪,为此这两个条文在逻辑上是矛盾的。

展开阅读全文

苏俄两次宣布废除不平等条约,但都落空

全文共 1234 字

+ 加入清单

俄国十月革命后,1919年7月25日,列宁的苏俄政府发表了《第一次对华宣言》。宣言中提出废除的中俄条约仅指19世纪末至十月革命前夕沙皇政府单独与中国政府订立的《中俄密约》(1896年)、《辛丑条约》(1901年)和俄日签订的侵华条约,并不包括19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订立的不平等的中俄条约。1920年9月27日,苏俄政府又发表《第二次对华宣言》,明确宣布“以前俄国历届政府同中国订立的一切条约全部无效,放弃以前夺取中国的一切领土”。这一次对待中俄历史遗留问题的立场似乎较第一次宣言进了一步,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在以后的中苏磋商和谈判中,苏方代表始终坚持维持旧的不平等的中俄界约的立场,只是在“不坚持江左64屯归俄国保有”上表现出唯一的一次让步。1923年,苏联政府表示要以“完全承认中国在其领土上的主权”为重新签订条约的基础,但这里的“领土”指的只是中东铁路沿线地区及中国政府向旧俄政府提供的租界。面对中方代表提出的“取消中国与旧俄帝政时代各约”的要求,苏方代表表示赞成,但其中有关中俄界务的应予除外。

在1924年3月的中苏谈判中,北洋政府要求废弃旧约,苏方拒绝。苏方代表认为,旧约对于两国疆界极有关系,若即废止,则疆界无所依据。只是同意在新约未订以前,旧约中有违反1919年、1920年两次宣言精神及有损中国主权的概不实行。致使中方代表在给北洋政府的报告中指出:关于废弃中俄旧约问题,苏方代表“态度甚为强硬,甚至于决裂而不肯让步”。这实际上表明,苏俄第二次对华宣言中废除一切中俄旧约的声明并未超过第一次对华宣言所提出的条约范围,中俄界约未纳入废止之列。1924年5月31日,中苏正式签订了《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其废止旧约与划定疆界两项均同于草案。此后至1926年,中苏双方举行会谈,商议重新划界,订立新约。谈判无果而终。这样,两国疆界未能重新划定,两国平等新约未能签订,中苏边界问题成为悬案保留下来。

民国历届中国政府都没有再正式提出这个问题。但苏联政府却在20年代末至40年代期间,乘中国国内混乱之机,又在乌苏里江和黑龙江地段,把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七百多个中国岛屿划去六百多个,面积达一千多平方公里;中苏两国还在1929年由于中东铁路利益冲突的加剧,爆发过一次中东路战争。是年10月,苏军攻陷中国边陲重地同江,11月猛攻札兰诺尔和满洲里,中国军队连连败北。12月,南京政府与苏联政府签署《中苏伯力会议议定书》,几乎全部采纳了苏方的意见。其后中东铁路恢复原状,苏方停止了军事行动并撤军。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侵略导致远东国际关系发生重要变化,1932年12月中苏恢复邦交。时至二战结束,在1945年《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缔结的过程中,中苏双方虽在东北、外蒙、中东路等问题上发生重大分歧,但未涉及两国边界问题。总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虽然中苏边界呈现中俄界约线、两国地图线、实际控制线交错并存的复杂状态,但是边境形势尚属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