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庸俗

庸俗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庸俗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庸俗问题。

分享

浏览

7336

作文

6

成熟就是渐渐庸俗_1000字

全文共 982 字

+ 加入清单

朋友又叫去吃饭。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说是吃饭,其实更多是为了喝酒;说是喝酒,其实每一次都是打牌到深夜。说不去吧,似乎不给人面子;真去了吧,又觉得对不起自己。

不仅仅是吃饭,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得不硬着头皮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但要做,有时候甚至还必须装作兴高采烈。生活就是忍受,是融入,是适应;是韬光养晦,是深藏不露。从前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不醉不归;现在却谦逊得像个君子,明明能喝半斤,不到二两就想装醉。从前到朋友那儿混吃混喝天经地义,临走时不顺人点东西走就是学雷锋、焦裕禄;朋友之间从来不用请客送礼往来应酬,有好事空着手带一张嘴就去了。现在成熟了,稳重了,讲面子了,繁文缛节多了。说话开始讲究“艺术”,习惯拐弯抹角声东击西,说一半留一半在肚子里让别人琢磨。再也不像从前那样想到啥就说,处处小心谨慎;说粗话的毛病倒是改掉了,做“文明人”的感觉却不怎么痛快。虽然都不是混得有头有脸的人物,却装得一个比一个像回事———明明每天上班都看报纸,却总说自己忙得要死。

从前交朋友没多余的心眼,现在交朋友不但要看表现,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表面要看到内心。从前兜里没几个钱,却从没有为吃饭埋单的事操过心;现在吃完饭人人都争着埋单,其实没几个是真心的。从前口袋里有100元生活费也要先给兄弟救急,不会考虑自己一个月的伙食没着落。现在朋友要借1000 元,推说早被媳妇接管了,其实兜里就揣着8000元。

开始听领导的话了,领导说什么都习惯性地猛点头(听懂了点头,听不懂也点头),再不去想这话对不对,合不合理。从前听领导在台上作报告,觉得恶心;现在自己饭桌上讲段子,觉得恶心。思想趋于单一,头脑趋于简单———对利害总是反复权衡,对是非常常无动于衷。

穿西服了,擦皮鞋了,梳得油头粉面了;假装谦卑,逢人就带三分笑,转过身:这人是谁呀?开始迷上打牌了,和领导打一般都会输,和同事打每次都想赢———从前觉得挺无聊,现在觉得,好像还有点意思。

甲主任又要做寿了,又得出血,先别急,问问别人出多少;乙科长又买了一套房子,哼,凭他那点工资;丙副主任升了主任,空出来的位置是不是……?老丁的老婆又闹到单位上来了,哈哈,总算有人过得比我差……

分不清是庸俗的生活爱上了我,还是我爱上了这庸俗的生活。常常提醒自己不要活得太累,可一到现实面前就立即变得卑俗起来。也许成熟的过程,就是一个渐渐庸俗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洒脱的反义词:庸俗拘谨拘束

全文共 414 字

+ 加入清单

含义

1.自然,不拘束

“沐诗文洒脱,晚著《易》颇契奥旨。”(《四朝闻见录·胡纮李沐》宋·叶绍翁)

“教谕展先生,洒脱有名士风。”(《聊斋志异·鬼令》清·蒲松龄)

“他的风度,庄重而又洒脱。”(《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周总理》冰心)

2.犹摆脱。

引申

1.潇洒脱俗。

2.利落;利索。

“十四娘为人勤俭洒脱,日以絍织为事。”(《聊斋志异·辛十四娘》清·蒲松龄)

3.自由不拘。

“将清浄者喜其无情,圆活者忘其诡随,遂非者假口洒脱,而放肆者遂至於无忌惮。”(《读龙惕书》明·徐渭)

4.摆脱开。

“若能洒脱此种奴性,不作古人的诗,而惟作我们自己的诗,则决不致如此失败矣。” (《文学改良刍议》胡适)

造句:

1.作为答复,他也自鸣得意,洒脱大方,曲意奉承。

2.嘉莉从前没有和这样洒脱的人相处过。

3.威尼斯小艇划起来就象蟒蛇一样洒脱自在。

4.为数不多的几个洒脱超群的是彻头彻尾的纯种法国人。

5.他的马裤,那双雪白橡胶鞋,以及洒脱地甩在肩上的雨衣,都焕发着青春。

展开阅读全文

反义词:庸俗,低俗

全文共 907 字

+ 加入清单

基本解释:纯洁高尚,不慕名利,不同流合污。现多指不愿合群,孤芳自赏

人物列举:屈原, 陶渊明(不为斗米折腰),文天祥,周敦颐,岳飞,朱自清

“清高”,这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知识分子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如今已难见踪影,试看时下的行文,不论是长篇、短论、散文、随笔又有哪篇、哪句言清高? 时过境迁,无可奈何花落去,“清高”已经随着岁月流失了。

要说“清”字,中国人对此情有独钟是毫无疑义的。在中国人的词汇中,许多美好的称誉,往往是清字当头: 卓越的才能是清才,志行高洁的称清士,儒雅的文章称清文,廉洁奉公的官员称清官,纯洁的友情为清交,还有清秀、清名、清醇等等,凡属令人敬重的人品、举止,物性、事理,几乎都要冠上一个“清”字。“清”字再加上“高”字当属顶量级的称誉吧,不然,它曾是压在知识分子精神上的重负。

清高 ---心比天高,不会阿谀奉承,自认人杰,把自己当作道德、思想上的君王。不追求物欲,终身探索真理,同时完善自己的人格,达到一种伟大的思想境界。他们不会只看到人生在世几十年,目光会很遥远。

详细解释

释义1:纯洁高尚 汉 王充 《论衡·定贤》:“鸿卓之义,发于颠沛之朝;清高之行,显于衰乱之世。”《孔丛子·抗志》:“夫清高之节,不以私自累,不以利烦虑,择天下之至道,行天下之正路。”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若夫孝友仁义,操业清高,可谓立德矣。”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五:“ 诸葛 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邹韬奋 《学校与商场》:“一般人都承认教育是清高事业,也是立国之本。”

释义2:指不愿合群,孤芳自赏 《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天子知 李白 清高,不忍相强。” 巴金 《谈》:“这个人自命不凡,眼高手低,自以为比什么人都清高。”

释义3:职位显达高贵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其馀文义之士,多迂诞浮华,不涉世务,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於清高,益护其短也。” 宋 苏籀 《栾城先生遗言》:“ 张文定 死而复苏,自言所见地位清高。” 明 归有光 《耐斋记》:“故当时号博士官为清高。”

1.高尚的反义词

2.欺骗的反义词

3.高傲的反义词

4.忐忑不安的反义词

5.著名的反义词

展开阅读全文

我有个“庸俗”的目标550字作文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从小就有一个庸俗,而又伟大的理想:我想做个非常有钱的董事长。因为那样可以把高楼筑起;可以把陡坡铲平;可以看到更多的微笑。

这个理想是从五岁开始的……那时候我经常和妈妈一起看[暖春]这部电视剧,其中的女主角小时候因为家穷,但家里又有一男一女,因为当时农村重男轻女,只有男孩去念书,女孩在家做做些杂碎活。但她很渴望读书,,一有空闲便跑到学堂“偷师学艺”。最终女孩成年了也没能接受过正规教育。还有现在经常在电视或电脑上能见到那些山区上不起学的孩子清瘦又惹人怜爱的小脸蛋。从此就让我有了这个“庸俗”的目标

我希望在最偏僻的地方盖最好的学校;请最好的老师;用最好的设施。我不希望那些明亮的小眼睛再憧憬地遥望着校园。我要让这一切成为现实,而不再是一场梦。在那时走过山区的人都能听见这娓娓的朗读声,听到这与山区最和谐的声音。有一句话这样说:“少盖学校,就得多盖监狱。”我希望在那时世界上再没监狱!

每一个目标背后都会有辛勤的汗水;每一个最清晰的脚印都是印在最泥泞的路上;登上最高的山的人永远会有一根最长的绳索悬挂在那里。我一定会为我这个庸俗而又伟大的理想插上一对最庞大的翅膀,让它飞过云端!

[我有个“庸俗”的目标55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要么孤独,要么庸俗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74 字

+ 加入清单

叔本华写下:要么孤独,要么庸俗。倘以孤独低到尘埃再开出花,那么盛开的瞬间,应是万丈光华,伟大而独绝。

赫胥黎说:“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这句话在历史中无数次被证明其正确性。人是社会性动物,而当有人的目光看向更高远的地方,他势必将一个人历经成就伟大与独创精神的过程,因为倘若有人并肩前行,那么就将不再是独创,而他势必将陷于孤独。

比如卢梭,法国自由三剑客里最激进的卢梭,被称为自然之子、真理之子的卢梭。和伏尔泰不同,卢梭是孤独的。他不被法国上流人群所接受,不为平民群众所爱戴,甚至与其他启蒙思想家针锋相对。迟暮之时,他离开巴黎,去往圣皮埃尔岛。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喜欢孤独。”当他成为了一个真正孤独的人,他才真正获得了自由的心灵。“我常常想,若是把我囚在巴士底狱或一间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室里,我也仍然可以悠悠幻想。”他仗剑浴血,孤身一人,遥遥望见法国大革命的血光。他无疑具有独创精神,他站在时代的最前端,偏执浪漫桀骜而孤独。

他成为浪漫主义之父也由此成为了必然。那个时代,大师辈出,而他独一无二,只有他能够开创这样一个崭新的流派。从一问世,就带了无法言说的张狂与恣意。浪漫主义,罗曼蒂克。当浪漫的乐章声消退,它渐弱的尾声里,我们捉到了孤独的一点影子。

再比如托尔斯泰。他是享誉世界的文豪,他的生平事迹被写尽,往事一一被翻出,陈旧的历史里我看到更多的是他的孤独。

托尔斯泰的身上,或多或少带了一点苦修的色彩。他生于钟鸣鼎食之家,却对物质的需求降到最低。他亲自参与劳动,一生过着清苦的生活,最终在阿斯塔波沃车站逝世,孤独地走向了死亡。他一生孤独,来时孤独,离去时孤独。

他不为世人理解,甚至不为妻子索菲亚理解。但是,他写下了《安娜·卡列尼娜》,彪炳史册的一部巨作。他的名字,从未沉沦。

孑然一身的梭罗在瓦尔登湖畔时,他是孤独的,但他却看到了云朵与蔚蓝的天;《肖申克救赎》里的安迪在暗无天日的囚室中时,他是孤独的,但他有莫扎克陪着他;五十年代的巴黎街头,马尔克斯是孤独的,但他看到了海明威,自此,又宣告了一个时代的交接。

里尔克在《秋日》里写:谁此刻还孤独,就永远孤独。孤独是一个太过常见的命题,你此刻视孤独为孤独,势必永远孤独。孤独者亦会庸俗,庸俗者亦会孤独。而真正伟大的,具有独创精神的人,他们能够享受孤独。

孤独是酿了一坛好酒,蕴藏春秋,只敬爱酒之人。

展开阅读全文

中考满分庸俗的色彩

全文共 709 字

+ 加入清单

风,呼啸而来,袭卷故乡;雨,绵绵落下,轻抚故乡,而那久违的阳光却迟迟不愿再与我们相见。树木枯黄落叶,大地面露土色,而就在这死沉沉的冬季却依然存在生机:鸟儿依然飞翔,动物依然欢畅,溪水潺潺流向远方。自然的一切都那么和谐、美好。

有的人总认为:灰白是凄凉的;金黄是土气的;黑色是阴暗的,冬季的自然在他们眼中是庸俗的颜色,于是他们开始穿上艳丽的色彩,试图改变周围所谓“庸俗”的环境。大红大绿,姹紫嫣红的颜色纷纷出笼,人们互相攀比着自己的“新潮”时装,然而事实却截然相反。

秋的黄代表丰收的喜悦,落叶小道的浪漫与高雅之美;冬的白是“丰年”的瑞兆,是纯洁的境地;春的绿代表新的希望,万物复苏,是生的喜悦;夏的蓝是清凉的湖水,沁人心脾。大自然把各种色彩给予了四季,有时浓妆艳抹,却又妩媚动人;有时淡洁素雅,却又不失高贵。无论什么色彩都是那么美丽,哪怕是最凄凉的风景,也有它别具匠心的设计。大自然我行我素,它不顾任何人的指点,依旧按它的意愿挥洒手中那纯净的颜色,让四季各有特点,百看不厌。

最神奇的,是大自然的丰富想象力:海南的终年皆夏,阳光沙滩;漠河的常年积雪,松柏挺立;昆明的四季如春,百花争艳;北京的秋色潇洒,遍山红叶……组成一幕幕奇幻而美丽的图画。在这些天然无雕琢的图画面前,人类只能惊讶叹惋,却遥不可及,而庸俗的人流却把这最高层次的杰作付之东流,建设起古板呆滞的大楼,工厂也无情地撕毁一张张在它眼中“不值钱”的图画,满身的铜臭已成为庸俗人流的代名词。尽管自然在抗议着一切,他们却仍不为所动。戴着面具,穿上花枝招展的外衣,他们在城市中穿梭着,试图模仿大自然中那最不起眼的蓓蕾,可是,却永远做不到,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自然的本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