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弟子规

弟子规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弟子规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弟子规问题。

分享

浏览

6613

作文

85

《弟子规》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弟子规》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心的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自己的意愿任意胡为,那他不会被别人接受,他的人生不会快乐。我在学习了弟子规后,就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在正确理解古老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将这块文化瑰宝传承下去。真心希望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从我们班级教育的一点一滴做起,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每一个人都随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毕竟,文化是一个连续的传递过程。就好比一位语文老师讲的“无论世家子弟还是山野村夫,无论略识文字还是一字不识,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显现儒家文化的教养”。这句话,我的感受越来越深。一种思想理念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几千年,这里的人民哪里还可能不会受到影响呢?虽然传统文化在近代屡遭浩劫,她还是在中国大地上有很强的生命力。传统文化将是我们的立人之本,它将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繁荣、富强。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弟子规》读后感

全文共 2098 字

+ 加入清单

《三字经》、《弟子规》可真是两篇宝贵的好文章啊!今日我读了一遍,才知其中蕴含着天地间的哲理是我们这些“90后的青年男女”所不懂的。今天,我就把我看过的《三字经》、《弟子规》的感受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不错,我们在童年所养成许多习惯都与父母的平日里的习惯息息相关。比方说有的父母喜欢随地吐痰,被他们熏陶出来的孩子也是喜欢随地吐痰的,又比方说有的父母喜欢读书,被他们培养出来的孩子也喜欢读书。可见,父母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孩子,好的影响将让你走上正道,坏的影响将让你走上邪门歪道。每个家长都希望子女成才,仔细想想平日里你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父母在人的一生中最重要,是启蒙老师,而老师则是父母之后的又一重要人物,他们教我们读书,教我们算术,教我们孝敬父母,教我们明理。他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无时无刻地鞭策你,督促你,让你拥有一颗明智的心和聪慧的大脑,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会让你拥有纯洁、高尚的灵魂。老师是我们心中最美的太阳。

既然他们赋予了我们本来所没有的才能,磨练了我们的意志,我们为什么不孝敬、尊敬他们呢?孝敬父母,不能总让父母操心、生气,因为气大伤身啊!谁不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平平安安、长命百岁呢?孝敬父母,要听父母的话,父母吩咐的,如果合情、合理、合法,那我们就应该积极努力、不遗余力的去做,因为父母不仅赋予了我们生命,还对我们有恩惠,这样的恩惠不应该忘记,而应刻骨铭心,牢记一生!孝敬父母,我们更应关心、体贴父母,父母劳累了,我们应该主动端茶送水,父母生病了,我们要把药亲自端给他们。古时候有个黄香为父温席、扇凉,难道现在的我们为父母做一点点小事都不愿么?

在学校应该好好学习,这不仅是一种尊敬师长的表现,更是一种孝敬父母的表现,好好学习不仅回报父母,还回报了社会、国家。老师赋予了我们许多,我们更应好好对待他们。有的学生总是和老师对着干,唱反调,上课起哄,无故旷课。你们怎么不用大脑想想,你们这样做对得起老师么?老师一心只想叫同学们学好,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我们更应尊敬老师啊!首先见到老师要问好,这是最起码的、一个高中生必备的礼貌和涵养。我们更要为老师着想,将心比心。别看老师平时对我们严厉,但要明白严也是爱,娇惯反而是害!对于以上的父母、老师,我们都应当把他们看做圣人,用圣人的眼光和方式去对待自己的父母、老师啊!

《三字经》中曾说过:“少不学,老何为?”的确,现在不为将来的幸福奠基,那我们的将来应该怎么办?未来的日子怎么过?这些问题我们想过不止千次百次了,尤其是我,常常一个人呆坐在夜里,仰望茫茫的星空,心里成百上千次地问我自己:“未来的日子怎么过?将来的幸福我该怎么创造?”想破了大天,去终于言归正传,归到一句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啊,成功正是由每一天的“向上”积累起来的,只有每一天的“向上”,我们才会攀上成功的高峰,而“向上”的原动力正是刻苦。不刻苦学习,敷衍了事,又怎么会成功呢?

我们是“90的青年男女。”雷锋精神在许多青年心目中已被淡化,焦裕禄的形象或许大多数青年已经从记忆上抹去,取而代之的却是“月光族”和“韩流”。路边常常有人行乞,可现在的青年又有谁去关心一下他们呢?青年们已经忘记了本国的一些节日和文化,反而去追逐那些“非主流文化”啊!不禁教我寒心在非主流的世界里所有的人都是十分怪异,讲话怪异,造型怪异,着装更怪异,一切都怪异到了极点,真不知道现在的青年男女到底在想什么啊!看看我,多么单纯、朴素、老实,真的可以为《弟子规》做形象代言了!

一人随便往地上吐了一口痰,一口痰事小,传染疾病事大,更影响市容!难道真的就以为吐一口痰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么?错了!很多人不只是往地上吐一口痰,而且用脏话骂人,随地小便,这样的事屡见不鲜,屡禁不止,难道我们的世界就应被那些没道德,没修养的人糟蹋?唉!或许只是由于地点不同罢了!他们并没有把外界当做自己的家,他们再没有修养也不可能在自己家里吐痰、大声骂人和便溺的!他们并没有想过该怎么融入这个社会,一个人的修养总是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

仁义、礼智是儒家所宣扬的传统,唉!只可惜现在社会中的仁义、礼智已经在青年男女中淡化了,自私愚昧却淡淡表现在了青年男女的身上,捡到别人财物会主动归还失主的毕竟是少数,这少数人还有些良知,而那些没有良知的,早将财物挥霍一空。同学中有人受欺负了,同学们顶多会关心安慰一下,又有谁去想过为那个受欺负的学生讨回公道呢?我总会赶紧向老师报告或者去找那个欺负学生的学生,去找他理论,要相信人间有正义,公平尚存啊!要有爱心,要仁爱啊,同学们!

做人要诚实,有信誉,别人才会信得起你,我们有许多人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好,古人就遵循着诚信这一优良传统,到了我们这代反而让这宝贵的文化遗产淡化了!平日里我们总是不能按时参加约会,这让举办约会的人很尴尬,所以我们必须按时,古人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我们不能否认,做人守信到永远是一个人必备的品德啊!谁也不能将这一品德淡化,要知道一个人无信誉,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

“90后的青年男女”希望你们看了本人这篇读后感可以反省一下,改变一下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国学经典书籍:《弟子规》读后感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

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同事、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次谨信,告诉我们做人要谨慎,要讲信用,也就是要诚信为本。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企业,如果不能诚实待人,那么他依靠什么立足社会呢?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习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习,要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国学经典书籍:读《弟子规》有感

全文共 1889 字

+ 加入清单

弟子规》这本书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弟子”是指一切圣贤人的弟子,“规”“夫见”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解。所以是每个人,每一个学习圣贤经典,效仿圣贤的人都应该学的。《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仔细阅读《弟子规》就会发现从中得到的东西会使我们受益一生。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悌”,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信”即诚信待人,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另外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看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义举,要立刻想到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的行为,要反躬自省,检讨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缺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惕励奋发图强。至于外表穿著,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

“泛爱众”即众人平等,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当他人有困难时,应尽自己的全力去帮助他,不要自私自利。另外要尊重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设身处地为别人著想。

“亲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最后是“余力学文”,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它值得我们全心全力去研读,读书的时候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不耻下问,要心平气和,要温故知新,如此才能读好书并从中取得最大收益。

读完《弟子规》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有一定的差距。单在孝方面就觉得做的远远不够,虽然没有做过对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对我千衣百顺,照顾到家,我想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地满足我。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觉得应该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自己,哆嗦了几句,反而责骂他们,讨厌他们,那多不应该啊!作为子女,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成人的父母。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弟子规》的实质是孝在先,友爱兄弟姐妹,对己谨信,对人仁爱,有能力在学习知识。至于其中的实际做法,我们能做的,去做,不适应现在社会的方式,我们不求表面,但求心安。因此,《弟子规》的精髓不是多么的让我们一般人望尘莫及,而是时时刻刻在我们周围,时时刻刻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你不按照这个方式做事做人,一定寸步难行。因为这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文化,是我们传统道德观。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

展开阅读全文

《弟子规》读后感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当我读了弟子规以后,使我感受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读弟子规的同时,使我学到了很多。比如,孝敬父母。尊敬兄长,他告诉了我善百孝为先,做人应当知恩图报。

在对待父母的责备时,我们因当顺从的接受,而不是理直气壮的顶撞父母,当父母有什么过失时,作为子女应当耐心地劝说,而不是大声的责备父母,如果父母不肯接受,就等父母性情好了再劝。

对待兄长时,因用尊重的态度来面对兄长,称呼兄长时不能直接称呼兄长的姓名,这样使我们很没礼貌与对兄长的不尊重。长辈见识多,阅历深,我们因当多听他们说话,不要自己夸夸其谈,好像什么都懂一样。人生短暂转眼间我从少年变成青年,从而使我懂得珍惜此时此刻的宝贵时光,在卫生方面,早上起来一定要洗脸。刷牙。衣服整齐干净,这种良好习惯因从小养成。

对于食物我们不要挑食也不要偏食,因为偏食会使我们营养不良,但吃东西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过量,过量会损伤脾胃,而在我们年轻时,千万不要喝酒,因为喝酒会使我们丑态百出而丢脸。

对别人说话,要真是不虚,讲求信用,如果对别人说话不真实,别人就不会与你说话。远离你,多说话不如少说话,因为言多必有失,所以说话要合理恰当。符合实际。不能花言巧语,否则别人就会讨厌你,对我们来说,最要紧的是自己的道德。学问。才能。和技艺,这些方面不如别人就要不断磨砺自己,尽力赶上,在我们无意中做错了事,这就叫“错”,而故意去做,这就叫“恶”。

读了弟子规以后,使我感受到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去做,有什么不足就补足什么,从而使自己的道德、素养得以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学习《弟子规》有感的作文_800字

全文共 798 字

+ 加入清单

学习弟子规》有感一直以来,我的字都写得不好,所以老是被妈妈批评,甚至撕本子。撕的我都有点恨她了,心想:干嘛老撕我本子?我已经尽力去写好了,只是手老是不听话,总喜欢歪来歪去。看看对错不就得了。

可我却不敢说出来,因为说了怕挨妈妈的拳头。唉,怎样才能写好字呢?今年以来,我们学校开展了诵读“经典”的活动,全校同学都在诵读《弟子规》。只因平时学习时间紧,我的《弟子规》断断续续地,一年了还没背完。趁这个暑假,妈妈要求我坚持继续往下背。

每天早上15分钟,在妈妈的监督下,我终于背完了,而且还能从头到尾背出来呢。还别说,《弟子规》里的学问还真不少,而且都是前辈们生活、实践经验和智慧的总结。其中,最让我感触深刻的是“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意思是:如果把墨磨偏了,说明学习时心不在焉;如果字写的潦草、不整齐,说明思想不集中。

这里说的不正是我吗?原来,我写不好字的原因是因为平时写字时精力不集中!仔细一想,也的确如此:每次写作业时,我脑子里总想着布娃娃、折纸、小零食、、、、、、总不能安静,难怪字写不好。为了提高书写质量,我开始集中精力练习钢笔字和毛笔字。妈妈让我把“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几个大字用电脑打印下来,贴在我的书桌前,每次写字时,我都要先大声地读上两遍,妈妈说这是为了提醒我注意。然后开始写钢笔字,再练毛笔字。

不管是天阴、下雨还是天晴,每天早晨30分钟的写字课我从未间断过。每次写字,我都记着《弟子规》里的那句话。一个假期下来,我的字大有进步,妈妈看了很开心。她把我的作业本前后进行了对比,我看了后觉得很羞愧。

妈妈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她注视着我,语重心长地说:“孩子,记住: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有心,没有什么做不好的,只要坚持练习,你一定能写好字。”我答应到:“嗯,我会的。”写好字是小学生的义务,这也是我对妈妈的承诺,我一定会坚持下去。

[关于学习《弟子规》有感的作文_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弟子规》读后感作文_[第七单元]写读后感600字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

“凡出言,信为先”这句话在这么多道理中,是对我印象最深的,。它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只要是说出口的话,就要讲信用,不能食言。这让我想起了博玄说过的一句话:“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意思是:对人诚心诚意,本来不相信,也会相信了;但对人虚伪无信,就是本来相信的,也再不敢相信了。看,他说得多有道理啊!

我们应该讲信用,这样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记得在思品书上,有一篇文章,是写宋庆龄的。宋庆龄小的时候,折纸折得十分好看,栩栩如生。有一天,她又在折纸了,她的同学小珍看见了,羡慕地说:“你折纸折得真好看,明天我到你家去,你教我折纸,好吗?”“没问题”宋庆龄一口答应下来。第二天,宋庆龄一家本来要去一位老奶奶家的,但宋庆龄想到了昨天答应小珍的事情,便没有去老奶奶家,一个人在家里准备了许多纸等小珍来,然而,小珍却没有来,她失信了。但宋庆龄一点儿也不后悔,她说:“小珍虽没有来,但我做到了一个讲信用的人!”从小就有着优良品质的宋庆龄,长大后成为了一代伟人,受到人们的爱戴。

最后,我奉送大家一句:人而无信,万事皆虚。

展开阅读全文

我喜欢读《弟子规》作文500字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新学期开始,我们就学习了《弟子规》,读《弟子规》有许多好处。一是让我们懂得了知识,二是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然后做人要守信用。这些都是做人不可缺少的。所以我深深爱上了这本书。

《弟子规》这本书上都是做人的道理。比如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告诉我们:父母叫我们,要马上答应,不能迟缓。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立刻行动,不能推辞;“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告诉我们:父母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育时,应当虚心接受,不能强词夺理也不能让父母生气;“凡出言,信为先。诈为妄,奚可焉。”这教育我们:开口说话,诚信为先,对自己讲出的话要放在心上去实践。

在生活中,我一开始不听爸爸妈妈的话,惹父母生气。我读了《弟子规》,知道了父母不容易,以后我要好好孝敬父母。和同学们相处好,同学们有困难,我要去帮助他们。做一个有孝心、有爱心的好孩子。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这样的品质,所以我们要多读《弟子规》。要孝敬父母,好好学习,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如果全世界都是按照《弟子规》做的,那就是一个和谐的世界。

《弟子规》这本书让我爱不离手,我要天天读这本书。

展开阅读全文

读《弟子规》有感800字

全文共 801 字

+ 加入清单

读了我们的国学经典《弟子规》,从这本书中我受到了许多启发。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让我感到十分惭愧。记得有一次,妈妈在染头,不小心染膏进眼睛里了,喊我帮忙。我却只顾玩,很久才慢吞吞地应答。害得妈妈的眼睛得了眼病,打了好多天的点滴。现在想起来,我实在是太不应该了。要知道,妈妈头上那一丝丝银发是因我而生的。“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清晨要早起,晚上要迟睡。人的一生很短暂,转眼间从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此时的宝贵时光。我们所知道的鲁迅先生,一生都在与时间赛跑。他在课桌上刻的“早”字至今还印在我的脑海中。地球上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经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要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就是我的座右铭,所以我会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和时间赛跑的人。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做姐姐的要爱护弟弟,做弟弟的要尊重姐姐。姐弟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对父母的孝心也就包含在其中了。知道了这些以后,每次我有好吃的和好玩的东西,我都会惦记给我的小表弟留一部分的,从不一个人享用。家里人都我夸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妈妈也一直以我为荣。在和表弟相处的时候,我还学会了宽容别人,学会了体谅父母。

“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平时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轻易改变。以前我去哪里玩,都不告诉父母,回来的时候也不声不响的。自从我知道了这句话后,决心改掉这个坏毛病,做一个让父母放心的好孩子。

《弟子规》是一面镜子,我每读一句都能找出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啊!《弟子规》真是我的良师益友,我要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读弟子规深有感,圣人指引我向前,尊老爱幼应在先,亲情友情记心间,孝敬父母无怨言,兄妹和睦一家欢,家庭和谐国平安,为国为民做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我和《弟子规》作文350字

全文共 36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的作业又是背《弟子规》呀,我太讨厌背这些我认都不认识的古人留下的这些莫名其妙的话。

爸爸看着我皱着眉头嘟着小嘴的样子,过来摸着我的头说:“你看妈妈今天胃痛,躺在沙发上呢,《弟子规》里教导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这还能难倒我吗?我迅速地说出:“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爸爸又问:“那你应该怎么做呢?”我连忙从爸爸手里接过了胃药和开水,送到妈妈面前,喂妈妈喝下了药,然后坐在旁边陪着妈妈,妈妈夸我是能干的小伙子,我太高兴了。

爸爸说我是个一表扬就活蹦乱跳,一批评就不高兴的人,真的吗?那我不就是《弟子规》里说的“闻过怒,闻誉乐”的人吗?那我可一定得改正了。

咦,我怎么忽然发现《弟子规》里古人的话其实一点都不莫名其妙,而且还很实用呀?我赶紧拿出了《弟子规》,对它说:“我一点都不讨厌你了,让你成为我快乐成长的好伙伴吧。”

展开阅读全文

《弟子规》读后感600字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国学,是我们中国智慧的宝藏。《弟子规》这本书,分为七个部分:即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前六项属于德育修养,后一项属于智育修养。列述弟子在家、外出、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两句,他们告诉我:事情虽然很小,但不可以擅自做主。自己有什么喜欢的东西,就算很小,也不能自己偷偷藏起来。有一次,我和妈妈去水果店里买水果,我们挑好了后,妈妈正在买单,我偷偷拿了两颗提子吃掉了,当时我还很不以为然。后来读了《弟子规》里的这两句话,再想到那天吃的两颗提子,突然有如鲠在喉的感觉,我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它告诉我要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有一天早晨,我六点多就起床了,爸爸说:“早上这么好的时光,你读会英语吧!”当我正要磨蹭找个借口不想读时,忽然想起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于是马上动身,拿起了英语书,兴致勃勃地读了起来。以前早上我都要七点多才起床,现在每天我都会六点半左右就起床了,这样可以读半个小时的书呢。

《弟子规》这本书,不仅告诉我们怎么做事,更教会了我们怎么做人。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源远流长,更是博大精深。身为当代的小学生、未来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一定认真品读《弟子规》,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弟子规》读后感650字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弟子规》这本书就像国学经典这众多繁星中最亮的一颗,照亮心灵,使我感触颇深。

这本书对我感触最深的是孝亲、诚实守信这两部分。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是啊,父母生我们养我们,每天早出晚归地为我们奔波,我们应该感谢他们。当父母回到家还在做家务、劳动时,他们叫你帮忙做一下,我们要立刻行动帮忙,不能拖拖拉拉。有一次我在看书,看着看着,妈妈忽然在厨房喊我去洗菜,我十分不情愿,心想:为什么叫我去,不叫姐姐去洗。妈妈又提高声音叫了我一遍,我这才慢慢地离开书本,慢慢地走过去。妈妈生气极了,脸色苍白:“你怎么拖拖拉拉的,我叫你做一下事情都不情愿!”事后我想了想,觉得自己错了,妈妈那么辛苦,叫自己帮一下忙都不愿意。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诚实守信在生活中非常重要。你向别人借东西,借钱,要及时还给人家;对待别人要坦诚相待,说实话;聚在一起要准时到达,不要让别人等你很久。这些都是诚实守信的基本要点,如果做到了,你与别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和谐,别人也会信任你;如果你不守信用、不诚实,别人就不会再信任你,寻求帮助是也不会再有人帮你。只要人人都诚信,那人与人就会更加和谐,生活更加美好。

《弟子规》的句子虽短,但句句都是精华,都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关的问题,我们要用上面的句子来规范自己。弟子规所讲述的每一个道理,都给我带来了启示。“孝、悌、谨、信、爱、仁”就是每个人应拥有的,我一定要努力去爱做学习孔圣人对我们的教育与引导!

《弟子规》,这就是学生的传统,学生的文明,魅力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春节践行《弟子规》

全文共 522 字

+ 加入清单

蔡雨欣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也是一年当中最盛大的节日。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挂灯笼、贴对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热闹非凡,到处洋溢着吉祥、喜庆的节日气氛。我最喜欢过年了,因为可以吃那么多好吃的,还能穿上新衣服,还能得到压岁钱。

今年的春节是在姥姥家过的,我和妈妈年前就到姥姥家了,大姨和舅舅是年根儿才到的,他们刚进门,我就上前大声问好,大姨直夸我有礼貌,我十分开心。开饭的时间到了,小弟弟不懂事,早早就上桌了,我却没有像小弟弟那样,坐在桌旁静静地等着,大人们都说我喜欢吃什么可以先吃,放在原来我就开吃了,可《弟子规》中的一句话一直提醒我,就是:“长者先,幼者后”这句话,等大人们都入座了我才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我先给姥姥和姥爷夹了菜,自己才开始吃,家里人都夸我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并说,现在这样懂事的孩子不多见了。

我和家人们一起看春晚、吃饺子、放鞭炮,让我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也正是《弟子规》让我在家人们面前彬彬有礼,是它让事实我改掉了许多小毛病、缺点,我才会变得越来越懂事,一天天在长大,在进步。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虽然没有完美的人,但我们可以借《弟子规》来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变得优秀。

谢谢你——《弟子规》,是你让我发生了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弟子规》读书笔记400字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读完《弟子规》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有一定的差距。单在孝方面就觉得做的远远不够,虽然没有做过对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对我千衣百顺,照顾到家,我想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地满足我。

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觉得应该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自己,哆嗦了几句,反而责骂他们,讨厌他们,那多不应该啊!作为子女,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成人的父母。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弟子规》的实质是孝在先,友爱兄弟姐妹,对己谨信,对人仁爱,有能力在学习知识。至于其中的实际做法,我们能做的,去做,不适应现在社会的方式,我们不求表面,但求心安。

因此,《弟子规》的精髓不是多么的让我们一般人望尘莫及,而是时时刻刻在我们周围,时时刻刻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你不按照这个方式做事做人,一定寸步难行。因为这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文化,是我们传统道德观。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

展开阅读全文

《弟子规》读书笔记400字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弟子规》共分为总叙及其它七大部份,分别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规范和礼仪,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学习它首先对孩子们是必需的,因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祖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厚德则中国才会更加兴旺发达。尤其是德,如果孩子没有德,纵然他(她)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将来也未必会成为社会的栋梁。其次,作为大人,学习《弟子规》也是大有脾益的。

因为我们要培养的是德才兼备的好孩子,俗话讲“打铁尚得自身硬”,何况是为人师长。而另一方面,我们现在的社会普遍强调和遵循的都是急功近利型的竞争模式和发展思路。若以这个作为行为准则,有利可图的,大家就争先恐后、趋之若鹜;没名没份的,大家都退避三舍、恐及其身。那么久而久之,在利益面前人们将道亦无道;大而推之,则国将不国。

所以就大人和孩子一块学习《弟子规》来说,我觉得倒不失为一次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不断进步的有益尝试。大人自己通过学习和力行《弟子规》,每一条都和孩子一起学,一起做,不论孩子说什么、做什么,大人都坚持原则不动摇。久而久之,孩子必将在学习生活、待人接物和尊老爱幼等方面有一个可人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弟子规》诵读感悟

全文共 217 字

+ 加入清单

我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弟子规》,《弟子规》教我孝敬父母。因为父母他们给了我们生命,养大了我们,记得在幼儿园时老师就讲给我们:我是怎样来到世界,我就知道我来到世界爸爸妈妈付出了很多,严重的会失去生命。从那时我就想我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现在读了《弟子规》我更加坚定要孝敬父母了;《弟子规》还教我有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即使遭到训斥或打骂也应该拿出勇气面对。妈妈说,读了《弟子规》我改变最大的就是吃饭再也没有挑挑拣拣了。现在我的身体越来越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弟子规》读书感悟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学龄前,我和其他小朋友们就一起诵读过《弟子规》很长一段时间,那时候的我是“多了记性,少了悟性”:我虽然把它全背完,但是却并不知其义。妈妈告诉我这是中国传统的文化,需要我们去传承的,《弟子规》就是这样一个载体。

上了小学,我又开始重读《弟子规》,我渐渐感悟了它的涵义,真是受益非浅。妈妈说现在的我是“多了悟性,少了记性”:从书中让我知道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们传承的不仅仅是文化,传统美德也需要我们传承。

《弟子规》不仅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还是我人生的启蒙老师。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我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鞭策自己的行为准则有了尺度、增进了自己为人处世能力。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它还教了我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使我成为有用之才。

读《弟子规》的同时,我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还有一定的差距。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品位,这才会赢得别人的赏识。今后我还会深入内心地反复诵读《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提升自己的修养,何乐而不为呢?

展开阅读全文

《弟子规》读后感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如流水,一晃大半个学期都过去了。孩子的弟子规也背诵了一大半,即将进入尾声。犹记得,开篇的“弟子规,圣人训.......”,因为朗朗上口,孩子记得特别快。可到了后面,越来越难,越来越拗口,还有很多生僻字,有的我都不认识。通常都是我先读一遍,然后教孩子读。接着,给他讲解意思,然后再附上一个小故事,这样加强他的记忆,最后我和孩子都背会了。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 这一段孩子不仅熟读成诵,还落实到了行动。

《弟子规》这本书是少儿诵读的经典之一,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是教育子弟养成优良品质的最佳读物。它使我和孩子受益匪浅,让孩子改变良多。

展开阅读全文

《弟子规》读后感

全文共 387 字

+ 加入清单

当我重新回味《弟子规》时,发现自己有好多地方做得还不够好。

看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时,我羞愧得无地自容。这句话告诉我们:父母叫我们,应当第一时间去回答;父母有事交代,我们不能偷懒、怠慢。而生活中,妈妈叫我时,我却拖拖拉拉,极不情愿地做,还老想着偷懒。有一次妈妈让我打扫卫生,结果我过了半晌才听到,还极不开心地嘟囔:干吗?真是的!烦死人了!扫地时,我胡乱扫扫就完事了,现在想起来可真是愧疚啊。

“言语忍,忿自泯”是说要容忍别人不好的言语,愤恨仇怨自然会消失。我回想起上次我和哥哥吵架的情景,现在静下来好好想一想,真是不该啊!直到这时我才真正意识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真正意义。

“尊长前,声要低”是说在长辈面前说话要轻声细语,而我上一次在外婆面前大吵大闹,惹得外婆脸色很不好,真是惭愧啊!

仔细阅读《弟子规》后,我会不断提醒自己,做一个孝敬长辈、对社会有用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弟子规》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在二年级时,老师发给我们一本《弟子规》,我爱不释手。

我有时爱发脾气,虽然平时不爱生气,但不代表我不会生气,性情十分暴躁,想快一点写好,但又快不了。下载,我想到了《弟子规》里的“事虽小,勿擅为”。脑中就幻想除了我当时发脾气时的情景,如果我当时冷静一点,就不会为这些小事情来生气了。

在我周围的一些同伴,经常会做出一些不文明的举动,或是出口粗话,这是坏的一面,好的一面是可以让我不孤单,我又想到了《弟子规》中这样的一句话“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意思是:我们都是人,但是素质不同,经常大人,骂人的很多,但是懂得谦让的人却很少。

读《弟子规》时,我最忘记不了的就是“父母乎,应勿缓,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求时要赶快做,父母命令时不能懒。我还记牢一句“亲有疾,药先尝,昼夜待,不离床。”意思是:父母有疾病了,应该赶紧给他们吃药,不管白天还是晚上都要不停地服侍,不离开他们半步。

还有很多如“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等等,词和句我都牢牢记在心里,从而每时每刻告诫和提醒自己,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要听从他们的话。

在世界上,父母吧我们养大,那么疼爱我们,我们一定要孝敬他们,听从他们,服侍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