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形势

形势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形势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形势问题。

分享

浏览

858

作文

81

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心得体会

全文共 928 字

+ 加入清单

“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八方面要求,其中深刻阐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对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作出明确要求。

就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的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主题正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党内政治生活,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不断扎紧制度笼子。经过这几年持续用力,党内政治生活出现了许多新气象。

然而,有了新气象,并不意味着“老毛病”“污染源”已经得到彻底解决,祛病疗伤、激浊扬清可以画上句号了。从现实看,奉行一团和气的好人主义、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骑墙善变的功利倾向在党内政治生活中仍有市场,民主生活会上不闻“炮声”,没有“辣味”,“批评与自我批评”变成“表扬与自我表扬”;有的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走过场,以读报纸、念文件的政治学习为主,满足于人来了、会开了、记录了,形式化、随意化、平淡化乃至自由化、娱乐化、庸俗化让党内政治生活变了味、走了调;有的党员、干部对中央要求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遇到问题“低头走”“弯弯绕”,遇到矛盾“和稀泥”“打太极”,遇到困难当“鸵鸟”、做“缩头乌龟”。

俗话说,开什么样的花,结什么样的果。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对党员具有教育、改造、管理和监督作用,对党的组织具有凝聚功能。而非正常、不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则会使党的组织涣散、纪律松弛,是党员不讲政治、不守纪律、不敢担当的“源泉”。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全文

全文共 8263 字

+ 加入清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就业事关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大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坚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积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进一步释放,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但也要看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富民之道、强国之举,有利于产业、企业、分配等多方面结构优化。面对就业压力加大形势,必须着力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创业和就业结合起来,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为促进民生改善、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新动能。现就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一)坚持扩大就业发展战略。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将城镇新增就业、调查失业率作为宏观调控重要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合理确定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模式,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以稳增长促就业,以鼓励创业就业带动经济增长。加强财税、金融、产业、贸易等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的配套衔接,建立宏观经济政策对就业影响评价机制。建立公共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就业评估机制,同等条件下对创造就业岗位多、岗位质量好的项目优先安排。

(二)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创新服务业发展模式和业态,支持发展商业特许经营、连锁经营,大力发展金融租赁、节能环保、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旅游休闲、健康养老、家庭服务、社会工作、文化体育等生活性服务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服务业就业比重。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附加值;结合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引导具有成本优势的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具有市场需求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挖掘第二产业就业潜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鼓励有文化、有技术、有市场经济观念的各类城乡劳动者根据市场需求到农村就业创业。

(三)发挥小微企业就业主渠道作用。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小微企业经营特点和融资需求特征,创新产品和服务。发展政府支持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完善风险分担机制,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加强市场监管执法和知识产权保护,对小微企业亟需获得授权的核心专利申请优先审查。发挥新型载体聚集发展的优势,引入竞争机制,开展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中央财政给予综合奖励。创新政府采购支持方式,消除中小企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面临的条件认定、企业资质等不合理限制门槛。指导企业改善用工管理,对小微企业新招用劳动者,符合相关条件的,按规定给予就业创业支持,不断提高小微企业带动就业能力。

(四)积极预防和有效调控失业风险。落实调整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稳定就业岗位。将失业保险基金支持企业稳岗政策实施范围由兼并重组企业、化解产能过剩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等三类企业扩大到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企业可通过与职工进行集体协商,采取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弹性工时、协商薪酬等办法不裁员或少裁员。对确实要裁员的,应制定人员安置方案,实施专项就业帮扶行动,妥善处理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险接续,促进失业人员尽快再就业。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依据兼并重组政策规定支付给企业的土地补偿费要优先用于职工安置。完善失业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应对失业风险的就业应急预案。

二、积极推进创业带动就业

(五)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落实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坚决推行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年内出台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意见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方案,实现“一照一码”。继续优化登记方式,放松经营范围登记管制,支持各地结合实际放宽新注册企业场所登记条件限制,推动“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等住所登记改革,分行业、分业态释放住所资源。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的服务和监管。依托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实现政策集中公示、扶持申请导航、享受扶持信息公示。建立小微企业目录,对小微企业发展状况开展抽样统计。推动修订与商事制度改革不衔接、不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全面完成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再取消下放一批制约经济发展、束缚企业活力等含金量高的行政许可事项,全面清理中央设定、地方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减少投资项目前置审批。对保留的审批事项,规范审批行为,明确标准,缩短流程,限时办结,推广“一个窗口”受理、网上并联审批等方式。

(六)培育创业创新公共平台。抓住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机遇,适应创业创新主体大众化趋势,大力发展技术转移转化、科技金融、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科技服务业,总结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加快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综合服务平台和发展空间。落实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适用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优惠政策。有条件的地方可对众创空间的房租、宽带网络、公共软件等给予适当补贴,或通过盘活商业用房、闲置厂房等资源提供成本较低的场所。可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前提下,或利用原有经批准的各类园区,建设创业基地,为创业者提供服务,打造一批创业示范基地。鼓励企业由传统的管控型组织转型为新型创业平台,让员工成为平台上的创业者,形成市场主导、风投参与、企业孵化的创业生态系统。

(七)拓宽创业投融资渠道。运用财税政策,支持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等发展。运用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支持创业活动,壮大创业投资规模。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的原则,加快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带动社会资本共同加大对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的投入,促进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支持新兴产业领域早中期、初创期企业发展。鼓励地方设立创业投资引导等基金。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加快创业板等资本市场改革,强化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融资、交易等功能,规范发展服务小微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推动多渠道股权融资,积极探索和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发展新型金融机构和融资服务机构,促进大众创业。

(八)支持创业担保贷款发展。将小额担保贷款调整为创业担保贷款,针对有创业要求、具备一定创业条件但缺乏创业资金的就业重点群体和困难人员,提高其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明确支持对象、标准和条件,贷款最高额度由针对不同群体的5万元、8万元、10万元不等统一调整为10万元。鼓励金融机构参照贷款基础利率,结合风险分担情况,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对个人发放的创业担保贷款,在贷款基础利率基础上上浮3个百分点以内的,由财政给予贴息。简化程序,细化措施,健全贷款发放考核办法和财政贴息资金规范管理约束机制,提高代偿效率,完善担保基金呆坏账核销办法。

(九)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实施更加积极的促进就业创业税收优惠政策,将企业吸纳就业税收优惠的人员范围由失业一年以上人员调整为失业半年以上人员。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创办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的,可依法享受税收减免政策。抓紧推广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税收试点政策,将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试点政策、企业转增股本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试点政策、股权奖励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试点政策推广至全国范围。全面清理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具有强制垄断性的经营服务性收费、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落实涉企收费清单管理制度和创业负担举报反馈机制。

(十)调动科研人员创业积极性。探索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创业、离岗创业有关政策。对于离岗创业的,经原单位同意,可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与原单位其他在岗人员同等享有参加职称评聘、岗位等级晋升和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权利。原单位应当根据专业技术人员创业的实际情况,与其签订或变更聘用合同,明确权利义务。加快推进中央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政策推广。鼓励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研机构、普通高校、职业院校,通过合作实施、转让、许可和投资等方式,向高校毕业生创设的小微企业优先转移科技成果。完善科技人员创业股权激励政策,放宽股权奖励、股权出售的企业设立年限和盈利水平限制。

(十一)鼓励农村劳动力创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依托现有各类园区等存量资源,整合创建一批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强化财政扶持和金融服务。将农民创业与发展县域经济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依托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等公共平台,提供创业指导和服务。鼓励各类企业和社会机构利用现有资源,搭建一批农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和见习基地,培训一批农民创业创新辅导员。支持农民网上创业,大力发展“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积极组织创新创业农民与企业、小康村、市场和园区对接,推进农村青年创业富民行动。

(十二)营造大众创业良好氛围。支持举办创业训练营、创业创新大赛、创新成果和创业项目展示推介等活动,搭建创业者交流平台,培育创业文化,营造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氛围,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对劳动者创办社会组织、从事网络创业符合条件的,给予相应创业扶持政策。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对政策落实好、创业环境优、工作成效显著的,按规定予以表彰。

三、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

(十三)鼓励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完善工资待遇进一步向基层倾斜的办法,健全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鼓励毕业生到乡镇特别是困难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对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按规定给予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结合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的推进,在基层特别是街道(乡镇)、社区(村)购买一批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优先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对小微企业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1年社会保险补贴。落实完善见习补贴政策,对见习期满留用率达到50%以上的见习单位,适当提高见习补贴标准。将求职补贴调整为求职创业补贴,对象范围扩展到已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整合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完善管理体制和市场化运行机制,实现基金滚动使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支持。积极支持和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现代农业建设。对高校毕业生申报从事灵活就业的,按规定纳入各项社会保险,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提供人事、劳动保障代理服务。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可参照高校毕业生享受相关就业补贴政策。

(十四)加强对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合理确定就业困难人员范围,规范认定程序,加强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坚持市场导向,鼓励其到企业就业、自主创业或灵活就业。对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一定期限内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一定比例的社会保险补贴。对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实现就业的,可通过公益性岗位予以托底安置,并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及适当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对初次核定享受补贴政策时距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人员,可延长至退休。规范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管理,科学设定公益性岗位总量,适度控制岗位规模,制定岗位申报评估办法,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安排就业困难人员,不得用于安排非就业困难人员。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在岗情况的管理和工作考核,建立定期核查机制,完善就业困难人员享受扶持政策期满退出办法,做好退出后的政策衔接和就业服务。依法大力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加大对用人单位安置残疾人的补贴和奖励力度,建立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公示制度。加快完善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扶持政策,推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和灵活就业。加大对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等困难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对就业困难人员较集中的地区,上级政府要强化帮扶责任,加大产业、项目、资金、人才等支持力度。

(十五)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进一步清理针对农民工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完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加强农民工输出输入地劳务对接,特别是对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的老少边穷地区,充分发挥各类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积极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加强对转移就业农民工的跟踪服务,有针对性地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外出就业和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工作,在制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时,要明确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的具体措施。

(十六)促进退役军人就业。扶持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就业创业,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组织实施教育培训,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搭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对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官、义务兵,要确保岗位落实,细化完善公务员招录和事业单位招聘时同等条件优先录用(聘用),以及国有、国有控股和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企业按比例预留岗位择优招录的措施。退役士兵报考公务员、应聘事业单位职位的,在军队服现役经历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服现役年限计算为工作年限。调整完善促进军转干部及随军家属就业税收政策。

四、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和职业培训

(十七)强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提高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和专业化水平。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创业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中小企业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等机构的作用,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服务,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切实将县级以上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机构和县级以下(不含县级)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将职业介绍补贴和扶持公共就业服务补助合并调整为就业创业服务补贴,支持各地按照精准发力、绩效管理的原则,加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能力建设,向社会力量购买基本就业创业服务成果。创新就业创业服务供给模式,形成多元参与、公平竞争格局,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十八)加快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按照统一建设、省级集中、业务协同、资源共享的原则,逐步建成以省级为基础、全国一体化的就业信息化格局。建立省级集中的就业信息资源库,加强信息系统应用,实现就业管理和就业服务工作全程信息化。推进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各类就业信息统一发布,健全全国就业信息监测平台。推进就业信息共享开放,支持社会服务机构利用政府数据开展专业化就业服务,推动政府、社会协同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

(十九)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残疾等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形成有利于公平就业的制度环境。健全统一的市场监管体系,推进人力资源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和标准化建设。加强对企业招聘行为、职业中介活动的规范,及时纠正招聘过程中的歧视、限制及欺诈等行为。建立国有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推动实现招聘信息公开、过程公开和结果公开。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规范发展人事代理、人才推荐、人员培训、劳务派遣等人力资源服务,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完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方面人才顺畅流动的制度体系。

(二十)加强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顺应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水平、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需求,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利用各类创业培训资源,开发针对不同创业群体、创业活动不同阶段特点的创业培训项目,把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重点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和失业人员转业转岗培训,增强其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尊重劳动者培训意愿,引导劳动者自主选择培训项目、培训方式和培训机构。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支持企业以新招用青年劳动者和新转岗人员为重点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强化基础能力建设,创新培训模式,建立高水平、专兼职的创业培训师资队伍,提升培训质量,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合理确定补贴标准。推进职业资格管理改革,完善有利于劳动者成长成才的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畅通技能人才职业上升通道,推动形成劳动、技能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使技能劳动者获得与其能力业绩相适应的工资待遇。

(二十一)建立健全失业保险、社会救助与就业的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的作用,鼓励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尽快实现就业或自主创业。对实现就业或自主创业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在核算家庭收入时,可以扣减必要的就业成本。

(二十二)完善失业登记办法。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处于无业状态的城镇常住人员,可以到常住地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各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为登记失业的各类人员提供均等化的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和普惠性就业政策,并逐步使外来劳动者与当地户籍人口享有同等的就业扶持政策。将《就业失业登记证》调整为《就业创业证》,免费发放,作为劳动者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及就业扶持政策的凭证。有条件的地方可积极推动社会保障卡在就业领域的应用。

五、强化组织领导

(二十三)健全协调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就业创业工作的领导,把促进就业创业摆上重要议程,健全政府负责人牵头的就业创业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就业形势分析研判,落实完善就业创业政策,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各项就业目标完成和就业局势稳定。有关部门要增强全局意识,密切配合,尽职履责。进一步发挥各人民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促进就业创业积极性。

(二十四)落实目标责任制。将就业创业工作纳入政绩考核,细化目标任务、政策落实、就业创业服务、资金投入、群众满意度等指标,提高权重,并层层分解,督促落实。对在就业创业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有关地区不履行促进就业职责,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对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负责人及具体责任人实行问责。

(二十五)保障资金投入。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就业状况和就业工作目标,在财政预算中合理安排就业相关资金。按照系统规范、精简效能的原则,明确政府间促进就业政策的功能定位,严格支出责任划分。进一步规范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强化资金预算执行和监督,开展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着力提高就业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二十六)建立健全就业创业统计监测体系。健全就业统计指标,完善统计口径和统计调查方法,逐步将性别等指标纳入统计监测范围,探索建立创业工作统计指标。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全国劳动力调查制度建设,扩大调查范围,增加调查内容。强化统计调查的质量控制。加大就业统计调查人员、经费和软硬件等保障力度,推进就业统计调查信息化建设。依托行业组织,建立健全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状况定期发布制度。

(二十七)注重舆论引导。坚持正确导向,加强政策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大力宣传促进就业创业工作的经验做法,宣传劳动者自主就业、自主创业和用人单位促进就业的典型事迹,引导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就业创业工作,引导高校毕业生等各类劳动者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大力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落实本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制定具体方案和配套政策,同时要切实转变职能,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率,确保各项就业创业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以稳就业惠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国务院

2015年4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

全文共 2357 字

+ 加入清单

开设《形势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阵地,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丰富“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改进“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高校培养目标为依据,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它的草本任务是通过适时地进行形势政策、世界政治经济、国际关系草本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使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有较强的分析和适应能力。

基本形势和热点问题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基本理沦,对于掌握形势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基本形势是变化的,但在一个时期内,形势的发展有其规律性和必然性,如当代世界格局、主要大国之间的关系、国内改革开放的总趋势等,在一段时间乃至更长时期都是相对稳定的,把国际形势、国内形势中相对稳定、具有一定必然性和规律性的内容进行归纳,可以构成基本形势的框架。

热点问题是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有时形势(尤其是国际形势)受偶然性囚素影明而发生突然性的较大变化,由这种变化引发的、产生一定程度影响的问题,我们称之为热点问题这一部分内容业然也遵循形势发展变化的大趋势和总的变化规律,但由于时问的不确定性、突发性及受偶然因素的影响.因而在一段时期内有其自身的特点。

首先我们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很多方面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例如神舟六号飞天成功。这都是值得我们高兴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取得积极进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从总体上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经济发展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如旱灾害,森林退化,空气污染,党的十六大五中全会提出,“十一五”时期必须统一规划,实施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逐步提高,想要取得大的发展就要了解国际局势,当前国际处在深度复杂的变化之中,总来说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我国又是WTO的成员国,给我国经济发展和我们大学生就业提供了难得机会,同时也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大学生要抓住机会。但是我国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在一些偏远的地区,在的孩子还没有上学念书,有的人还过着原始人的生活,有的人均收入还不过百元,还没有摆脱贫困,这就需要我们大学生努力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去,要不断努力创新,实现现代化建设。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形势,但这并不表明我国大学生绝对过剩,数据统计说明,美国和日本接受高等教育和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比重为25%和23%,而我国仅为5%,显然我国大学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大学生就业困难其实原因有二:其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增长速度超过了社会新提供的比较理想的岗位的增速,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竞争加剧,获取同样岗位难度与过去相比明显增大,例如有个高校辅导员岗位竟然有1000多个大学生去竞争。第二,一些大学生择业时“高不成,低不就”,陷入选择性的怪圈子。所以要从根本改变大学生选择性失业问题,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更好地符合国际形势趋势,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展开阅读全文

新形势,新常态,守纪律是对党员干部最好的保护

全文共 367 字

+ 加入清单

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以之作为从严治党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到加大反腐惩恶力度,从强化巡视监督,到狠抓执纪问责,一系列扎实有力的举措,刷新了党风政风,赢得了人民群众普遍赞誉。从严治党没有休止符,随着形势发展,制度层面上也将不断完善健全。《准则》和《条例》的修订完善和贯彻落实,又一次吹响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号角,必将为党的建设注入强大正能量。

作为一名党员,作为纪检工作人员,不仅要逐条逐项认真学习《准则》和《条例》,把个人成长进步融入党的事业发展,无论在任何岗位上,都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作出表率,还要在思想上做到“零污染”、生活上做到“零侵蚀”,对工作做到“零懈怠”,对群众做到“零距离”,最大限度保障群众利益不受侵害。

展开阅读全文

谈判断: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拿出必胜信心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党中央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决心没有变,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的目标没有变。”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表述,在中央纪委委员当中引起强烈反响。

中央纪委委员、内蒙古自治区纪委书记张力多年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他说,这几年,伴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始终有人认为“差不多了”“该松口气了”。总书记的两个“没有变”,直指党内各种“杂音”,把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心中的疑虑一扫而光。

张力认为,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管党治党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没有歇一口气一说,必须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也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

中央纪委委员、中央纪委驻住房城乡建设部纪检组组长石生龙认为,狭路相逢勇者胜,进一步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拿出必胜信心

“中央的态度,给全党同志吃了一颗‘定心丸’,使我们对党中央在反腐败斗争上的决心有了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绩有了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带来的正能量有了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的光明前景有了足够自信。”石生龙说。

展开阅读全文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全文共 2408 字

+ 加入清单

一、当前国际形势浅析

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是国际形势的主要基调,是人类社会的主题,但国际安全问题从来不能掉以轻心。

从当前国际形势的大环境来看,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个是发展中国家的集体崛起,不仅仅包括我们经常谈到的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这样公认的金砖四国,还包括其它在经济或政治上追求独立,追求平等发展的国家。这样国家不追求挑战现有的国际关系,而是更多在现有框架内寻求发展;这些国家普遍不结成军事同盟;这些国家有类似的利益,又存在着不同的诉求;这些国家发展的背景是世界财富和权力向着更均衡的方向发展。

第二个特点是经济全球化进程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格局变化的最基本的动力。各国之间相互依赖不断加深,逐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同时,用武力追求国家利益不易为国际社会接受,越来越成为与时代潮流背道而驰的事情;和平崛起是明智的选择,更是自然的途径。

第三个特点是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以全球治理应对全球挑战。全球目前面对着自然灾害、疾病、资源、恐怖主义、贫困等多方面的困难,全球治理需要制度,但在安全威胁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国际体系出现了制度赤字,现有制度明显不足,需要合理构建,同时需要对现有制度进行合理改革;新兴国家在现有国际制度框架下的发展,发展权利需要得到承认,诉求具有合法性。

二、中国的外交政策主要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这个原则立场一直没有变化。从目前主要的外交关系来看,有如下几种情况。

从中俄关系来看,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提升,十年前两国签订了中国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把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以条约的形式确定下来,并在近些年解决了共同边界问题。

从中美关系来看,目前中美关系总体处于积极、合作、全面的关系,机制化越来越强,第一次战略与经济对话也取得成功,但总体发展中有起有伏,如售台武器问题,会见达赖等问题也对双边关系造成了负面影响,同时中国的快速发展也引发着美国的不安。

从中日关系来看,日本政局的变动对双边关系也有所影响,钓鱼岛也一直是双方问题集中的焦点,从08年开始,随着胡主席的破冰之旅,第四个政治文件是中日关系的新起点。

除此以外,台海问题、南海问题、朝核问题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方面。

从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来看,和平发展,平等发展,权益均衡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成为发展的主流,同时,我国周边局势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矛盾,国家安全还是比较严峻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壮大国力的同时,根据我国的外交政策,运用外交智慧去进行妥善解决。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3】

有权必有责,权责须对等。事实反复证明,哪里责任落实不好,哪里问题堆积如山;哪里责任落到实处,哪里工作进展顺利。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这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反腐败体制机制建设的重要部署。抓住“两个责任”,就抓住了我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牛鼻子”。省委书记王儒林在动员部署讲话中,将从严落实“两个责任”放在“六个突出工作重点”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的首位,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为此,各级党委和纪委务必把“两个责任”扛在肩上,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到严字上,在依法管党治党上取得新成效。

正风先立学,治弊先醒脑。反腐倡廉净化政治生态,为什么要严格落实“两个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为数不少的省级厅级县处级官员涉腐因贪落马,呈现系统性、塌方式腐败。腐败产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省委没有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各级党委和纪委对“两个责任”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尽责尽力担起应负职责、不敢不想不愿严管干部、制度措施落实不力等,将党纪国法的刚性约束变成了稻草人、橡皮擦。目前,在打“老虎”拍“苍蝇”正风肃纪“新常态”下,仍有一些领导对形势认识有误,存在诸如“箍得太紧反腐过头”“反腐刮一阵风”等错误思想。认识有了偏差,行动到位即难。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统一思想认识,深刻认识腐败问题损害的严重性,深刻认识落实“两个责任”的重要性,尽职尽力勇于担当,抓住这个“牛鼻子”,种好这片“责任田”。

落实好“两个责任”,首先要树立理念。各级党委和一把手要树立“抓反腐倡廉,是各级党委的本职,不抓紧是失职,抓不好是渎职”的理念,强化党性观念、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把“两个责任”牢记心头,把落实好“两个责任”作为当前大事要事,抓住抓紧抓实抓好,自觉肩负起党风廉政建设的政治责任。

落实好“两个责任”,根本在于担当。有责任就要担当。党委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者、执行者、推动者,党委要把反腐倡廉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总体工作中,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考核,发挥好以上率下、为纪委撑腰壮胆的作用。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的监督责任更加直接,所以有更高更严的要求。各级纪委作为反腐倡廉的专门机关,要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把更多力量调配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主业上来,强化对同级党委(党组)的监督,积极协助党委开展反腐倡廉,不断提高执纪监督的实效性、震慑力,构建不想、不能、不敢腐的长效机制。

落实好“两个责任”,坚持严在当头。一处弛则百处懈。有权必有责,权责要对等。国法是所有公民的行为底线,党纪是对党组织和党员立的规矩。落实“两个责任”,简单表态、唱唱高调肯定不行。没有严格落实和追责,刚性制度就变成了软性约束。要加大对各级党委和纪委落实不力、落实低效的追责力度;要以更严的标准要求党员、更严的措施管住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确保党的纪律不能成为一纸空文;要狠抓惩治腐败,有腐必惩、有贪必肃,特别要坚决查处那些顶风违纪、不知收敛、群众反映强烈的贪腐案件,形成有力震慑。

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集中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已紧锣密鼓开展起来,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破除认识误区,有担当重行动,切实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真正让党风好起来、政风清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形势与政策活动心得体会

全文共 1043 字

+ 加入清单

小组全体成员围绕形势政策课的要求,观看了人物传记电影《钱学森》;畅谈了学习十八大的感受;并且开展了“我眼中的十八大”问卷调查,受益匪浅。

一、观看了人物传记电影《钱学森》

近期,小组全体成员观看了人物传记电影《钱学森》。通过影片我们深深地被钱老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感动,从中获得了真真实实的精神力量。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所有的荣誉集于一身,却又被他抛之脑后。对于钱学森来说,祖国和人民永远是他选择时的唯一标准。爱国情怀,是支持他度过难关,取得辉煌成就的源泉。在他身上有许多可贵的精神品质,时时刻刻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是他的爱国情怀,他在美国时已经是很有名气的科学家,在航天科技领域的才华十分卓越。但是他回到中国,报效国家的信念没有动摇,他最终克服种种阻碍,放弃已有的名利,回到在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他的精神气节和他在异国他乡说出国语时的铿锵有力,也深深感染了我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学习他对科学孜孜不倦的探索,对科学工作严谨的工作态度。当科研人员对他表示佩服时,他说:“不要服我,要服科学”,在东方二号因为技术问题发射失败时,他说:“不就是个东二吗,今天它下来,明天我们就把它射上去。”他也因此得到启示,“决不能让带着疑问的火箭上天”。科学容不得儿戏,我们读书,就应该像钱老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钱老身上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品质,就是感恩,当他学有所成,即使已经成为大科学家时,他感谢自己的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师,从不因为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就而骄傲。当他成功发射中国的两弹一星,成功开创中国的航天领域时,他感谢一直在他背后默默支持着自己的太太。当然,他更感谢自己的祖国,是祖国的的信任,和国家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支持,才使得他能充分达成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学习他严谨的科学态度,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报效祖国。

二、学习十八大精神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已经闭幕了。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上胡锦涛同志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阐述了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十八大中提出了许多新政策理念以及热点。另外,我们还针对社会不同职业和年龄的人群进行了社会调查问卷(见后附件),了解他们对十八大以及相关问题的感受和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形势与政策活动心得体会

全文共 993 字

+ 加入清单

这一天,我和几位同学一起组织参加了形式与政策课的社会调查活动。我们的活动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我们观看了爱国主义教育电影《钱学森》;之后我们又进行了社会调查活动,主题为《我眼中的十八大》。其中电影的传统爱国主义和社会调查中关心时政的精神相结合,共同阐述了爱国主义的精神和同学们的爱国热情。下面我来分别介绍我在这两个活动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们来到物理系楼422观看电影《钱学森》,这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电影。这部影片讲得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加州理工学院终身教授钱学森因为美国兴起的反共言论而备受打击。他的尖端技术研究被迫中止,并被责令出境。钱学森心系祖国,归心似箭,而意识到钱学森的巨大价值的美方又对其归国 设置了重重障碍,甚至以间谍罪逮捕钱学森。最终,宣告无罪的钱学森被长期软禁在家中。钱学森写信辗转与祖国取得联系,周恩来授命用11名美国战犯飞行员换回了钱学森。面对新中国技术、人才、工业等各方面的空白,钱学森带领科研人员从仿制入手,根据现有技术和条件逐步研究、完善,奠定了中国导弹的基础。1960年11月,第一枚导弹试射成功。1964年10月,第一枚原子弹试验成功,钱学森又承担起了研制火箭运载原子弹进行远程攻击的任务,他带领科研人员克服了天气地理等困难,完成两弹对接,1966年10月在罗布泊靶场成功试射新中国第一枚核导弹!整个影片结构紧凑,内容尽力还原当时的真实场面,最重要的是在导演的精心安排下,钱学森对抗艰难险阻的不屈精神最大限度地彰显出了他的爱国热情,与观众产生共鸣。

在此之后,我们又展开了问卷调查活动。问卷问题由浅入深,对十八的内容和常识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涉及到住房保障,食品安全等诸多问题并询问人们对他们的重视程度。之后又请被调查者填写了自身的身份,生活情况等个人问题来对问卷调查进行各阶层的汇总。整个问卷调查在轻松和愉快的氛围下进行,被调查者在看到问卷时都能积极配合,这也体现出我国在爱国主义教育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通过这次社会调查,我更加体会到社会主义的优越特点,大家在党的领导下大多都能关心时政,并做出自己的判断,这更加坚定了我爱国的决心。此外,我还通过此次活动与陌生人进行沟通交流,极大地促进了我提升与人交流的能力。有了这方面能力的提高,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不仅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还锻炼了自身的能力,增强对祖国和人民的信心,这都让我受益匪浅!

展开阅读全文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全文共 894 字

+ 加入清单

为更好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连理工大学化英***班社会实践小组一行十人在大连旅顺各处革命圣地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进行了一次富有革命传统教育意义的红色之旅和转变思想观念的革命洗礼。

很幸运能成为社会实践小组的一员参加社会实践。说实话,自从进入大学校园以来,我已经多次参加学校系举办的各种校园活动,但是这种深刻的社会实践活动还是第一次参加。随着日历一页页被撕下,我的心越来越激动。旅顺革命圣地的模样不时的在脑海里构筑。当踏上开往旅顺的汽车时,我们心潮澎湃,激动万分,因为无数个为什么都将在几个小时候彻底解开。

首先我们一行十人来到了旅顺军港公园。军港公园占地面积约5200平方米,位于白玉山南麓,旅顺口北岸。公园呈带状,靠海一侧有大堤,驻足大堤放眼前方,著名的旅顺口近在咫尺。园正中,正对港口矗立着巨大的“旅顺口”石碑。,《旅顺口》三个大字是模拟郭沫若先生字体雕刻而成,远远望去,格外醒目。园西端,建一尊铜雕塑《醒狮》,巨大的铜狮,昂首伏卧在长方形镶有黑色大理石的基座上,雄姿威武,象征着昔日“狮子口”,今天的旅顺口。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海面上翱翔的海鸥。即使面对如今风平浪静的旅顺口,它们矫健的英姿与活力也总能令我遥想军港当年军事要塞的雄壮。

后来我们又参观了日俄监狱。旅顺日俄监狱旧址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是1902年由沙皇俄国始建,1907年日本扩建而成。它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有各种牢房275间,可同时关押2000多人,还有检身室、刑讯室、绞刑室和15座工厂。许多中国和朝鲜、日本、俄罗斯、埃及等国家的人民曾被囚禁和屠杀于此。这是帝国主义列强侵华和反人类的铁证,其野蛮和残忍程度在世界上是罕见的。现场陈列着60年代被发掘出的木桶,里面只剩下卷曲的白骨。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目睹了日本人对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作为中国人我们要永远铭记在心。

经过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经过了红色革命之旅的深刻教育,要我切实的了解了我党革命的艰辛历程,让我们深刻的知道了一个道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心中, 没有革命烈士的英勇牺牲,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应该谨记历史,勿忘国耻,以革命烈士。

展开阅读全文

浅谈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全文共 1391 字

+ 加入清单

形势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首先,蒋老师上课非常生动,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听,而老师的思维更是睿智敏捷,素材也丰富多彩,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大学教师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陶醉。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我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为了更好的把握住自己,必须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学习好《形势与政策》课,这样在我们才能更好的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

最后,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有必要。因为,高等学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中国,了解了世界,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也为我们走出学校进入社会提前上了一课,让我们感受到社会的形势和国家政策,好让我们更有准备的为人民服务,为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全文共 119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何院长给我们上了堂《形势政策》课后,我对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使我认识了什么是《形势与政策》,弄清楚了他们关系,我想这形势就是我们面临无形的推人前进的压迫感吧!而政策就是我们的按照客观事实制订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吧!它们的关系就是互补互促进的关系吧!

现在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应该就是我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和我们大学生毕业就业带来的形势问题。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很多方面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例如神舟六号飞天成功。这都是值得我们高兴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取得积极进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从总体上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经济发展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如旱灾害,森林退化,空气污染,党的十六大五中全会提出,“十一五”时期必须统一规划,实施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逐步提高,想要取得大的发展就要了解国际局势,当前国际处在深度复杂的变化之中,总来说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我国又是WTO的成员国,给我国经济发展和我们大学生就业提供了难得机会,同时也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大学生要抓住机会。但是我国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在一些偏远的地区,在的孩子还没有上学念书,有的人还过着原始人的生活,有的人均收入还不过百元,还没有摆脱贫困,这就需要我们大学生努力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去,要不断努力创新,实现现代化建设。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形势,但这并不表明我国大学生绝对过剩,数据统计说明,美国和日本接受高等教育和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比重为25%和23%,而我国仅为5%,显然我国大学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大学生就业困难其实原因有二:其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增长速度超过了社会新提供的比较理想的岗位的增速,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竞争加剧,获取同样岗位难度与过去相比明显增大,例如有个高校辅导员岗位竟然有1000多个大学生去竞争。第二,一些大学生择业时“高不成,低不就”,陷入选择性的怪圈子。

所以要从根本改变大学生选择性失业问题,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更好地符合国际形势趋势,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应该做好以下几项:

首先,学校老师,家长,社会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帮助我们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社会。我们要努力寻找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切合点,到祖国西北部支持大开发。其次,我们要熟识创业和就业的政策体系,看清社会形势。再次,提高自我就业、创业能力,不断调整自己学科和专业化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结合国际形势选择就业方向。

所以我们要看清内外形势,认清方向,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我们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献出自己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心得体会

全文共 1189 字

+ 加入清单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从严治党“严”字当头。“严”就是严管理,严落实。做好警示教育工作,补精神上的“钙”,除“四风”之害。严格管理,重在从严管理党员干部队伍,切实把党员干部管紧、管严、管好。严厉惩处,筑牢反“四风”和反腐败的高压线,形成威慑力,让党员干部常怀敬畏之心。严格规范,对照先进典型找差距,对照党纪国法而自省,常思不足之处,常改不良之风。严明责任,增强角色意识和政治担当,积极开创聚精会神抓党建的新局面。

习总书记说过:“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从严治党,不严不足以惩腐,不严不足以治乱,不严不足以风清气正,不严不足以长治久安。全面从严治党效果如何,一个“严”字见分晓。

立“严规”。国有国法,党有党规,没有规矩难成方圆。从严治党就得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不守规矩,就会乱了方寸。新出台的《准则》和《条例》坚持以党章为统领,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把从严治党的实践成果转化为纪律和道德要求,开列了负面清单,划出了不可触摸的底线,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是非标准,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定“严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全方位扎紧制度的“笼子”。所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从严治党的关键。靠制度管党,靠制度管人,靠制度管“关键少数”,才靠得住。编织好“制度的笼子”,是从严治党的前提。建章立制就是防,防患于未然。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制度在先,招呼在前,靠制度切实筑起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防火墙”。要敬畏、坚守制度的刚性,始终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不因人因事一会儿紧一会儿松,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抓“严实”。“严”字当头,从严从实。把纪律建设作为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就要不折不扣抓好制度落实。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党纪党规不能挂在墙上、说在嘴上,更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抓落实要严,就是踏石有印、抓铁有痕。从严就必须始终保持惩腐的高压态势,从严就必须坚持对腐败现象的“零容忍”,从严就必须坚持“老虎苍蝇”一齐打。

严“律己”。“从严治党,关键管好自己”“管得严更要自身严”。从严治党贵在从严“律己”,老百姓常常用身边党员的质量来衡量整个组织的形象。从严治党是组织管理、外在制约,从严律己是自我约束、内在自觉。离开从严治党,从严律己就会缺少外力推动,成为无源之水;没有从严律己,从严治党就缺少内在支撑,变为无本之木。从严治党谁也不是局外人,尤其是当领导的,既有“律人”的任务,更有“律己”的责任,严于律己,以上率下,身教常常胜过言教。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心得体会

全文共 1382 字

+ 加入清单

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性工程。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与1980年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既相互联系、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系统总结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新举措、新经验、新成果,形成了新的制度安排。《准则》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方向、目标、原则、任务、举措,从12个方面作出具体规定,为我们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让这个熔炉“热”起来提供了基本遵循。

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的问题依然存在,我们要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胜利,就必须用好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这个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根据时代发展和管党治党的新要求制定《准则》,是完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需要、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解决党内存在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需要,是我们党的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贯彻落实《准则》,让党内政治生活的熔炉“热”起来,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按照六中全会提出的“四个着力”要求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努力在全党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一篇大文章,既要谋篇布局,又要抓细抓实。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首要任务,坚定“四个自信”,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把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立起来;要抓好纪律严明这个重要内容,把纪律挺在前面,用铁的纪律从严治党,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要按照坚持根本宗旨、保持血肉联系的根本要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当好人民公仆;要用好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这个组织保证,认真落实好干部标准,大力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以用人环境的风清气正促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严格党的组织生活、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使党内政治生活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使之成为煅炼党性、提高觉悟、强身治病的熔炉;要着眼反腐倡廉的重要任务,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既模范遵守党章党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又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认真履行管党治党责任,才能作出表率、树立标杆,为开展好党内政治生活提供上率下行、层层传导的强大动力。

磨砺锐锋芒,百炼始成钢。让我们行动起来,在贯彻落实《准则》的实践中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心得体会

全文共 158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创新的党。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改革开放,从一国两制到一带一路,中国共产党95周年的风雨历程和伟大实践无不显示这个一个勇于创新、善于创新、鼓励创新的政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此次十八届六中全会制定《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正是中国共产党借鉴优良传统、与时俱进的典例。

继承传统合理性。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尤其是在中共七大上,全面总结了处理党内关系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逐步确立起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党员和领导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民主集中制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全党同志严格遵守这些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在革命和建设中保持了良好的作风,最大限度的团结和凝聚了力量,创造了中国革命和发展的奇迹。可以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标志,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所以,1980年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严肃和规范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弘扬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作风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适应现实需求性。1980年《准则》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制定的,主要解决的是当时党内存在的特出问题和矛盾,随着执政环境和执政条件的变化,现在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当时尚未遇到,当时比较突出的一些问题现在已经不突出了。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新的问题和需要,比如,党内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纪律松弛、脱离群众、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等,同时我党还面临着“四大挑战”、“四种危险”的考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势新背景下,完善党内政治法规和制度,团结和凝聚全党、人民继续前进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深刻总结我们党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深入分析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就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作出全面部署,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提供了基本遵循。

传承态度扬精神。为了医治“文化大革命”给党的建设造成的巨大创伤,恢复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党在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平反冤假错案的同时,使党内政治生活逐步走上正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五次全会通过1980年《准则》。这显示了我党敢于直面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敢于从严治党、纠正不正之风的勇气、信心和决心。此次十八届六中全会上我党站在党和国家的高度,在建设取得新成果、新经验的基础上,在综合分析现实需求和问题的前提下,审议通过了新《准则》,这既是我党勇气、信心和决心的彰显,也显示了我党善于根据党的建设的任务和需求不断推陈出新,善于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增强党的团结,善于完善党的组织和纪律,不断提高党的战斗力。显示了我党具备自我认知、自我革新,自我发展的能力。

革扫旧弊立新象。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党的建设状况、党的领导和执政水平、抵御风险和防腐拒变的能力与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总体上是相适应的。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下党内存在着一些与党的先进性不适应的问题:部分党员、干部不讲党性讲关系,不讲原则讲圆滑,不讲正气讲和气、不讲程序讲惯例,不讲纪律讲情面,不讲实效讲过场,甚至出现理想信念动摇、纪律意识淡薄、脱离群众、贪污腐败等问题。此次新《准则》是一次除弊立新之举,为革扫腐朽、兴利除弊,营造风清弊绝的政治生态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心得体会

全文共 2146 字

+ 加入清单

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基本出发点,是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强健体魄的重要制度保障。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大家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此,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摆在了党的建设的突出位置。

我们党从1921年成立之初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今天拥有8800多万名党员的党,一路走来,走过了95年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所取得的这一切成就归根结底在于规范的党内政治生活及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这也是仅属于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这其中揭示出来了世间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当前,世界格局瞬息万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运用更加唯物辩证的眼光来审视问题。“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习总书记已经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这也就要求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清晰认识到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才能不断地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无疑成为这一个系统工程里面最为直接又最为关键的一环。

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需要坚持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作为《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执政根基所在,必须长期坚持,绝不动摇。当前,我们的工作重心依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把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统一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大胆试验,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胸中有了大目标,泰山压顶不弯腰”,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心里面树立起“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崇高信仰,坚定不移,忠实实践,做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坚定的“明白人”。

现阶段,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就越发需要深入系统地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保持对“远大理想”、“共同理想”的清醒认识和执着追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提升党性修养,提高素质水平,增强“四种”意识,真正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尽责。

坚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党的组织建设作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其遵循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路线,为党的各项事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发扬党内民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组织积极作用,确保在党的规矩面前人人平等。加强党的组织建设,首当其冲,就是要加强党内民主,坚持民主集中制——这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既要民主,又要集中;既有自由,又有纪律,营造即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生活环境。另外,在一些原则问题上要进行思想斗争,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怕犯错误”——我们党始终坚持追求真理,正确的就坚持,错误的就改正。开展好批评和自我批评,就是为了“防范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袭”,及时发现和纠正自身存在的缺点,促进党的组织健康发展。

坚持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从严治党”,关键在“严”,最根本的是要严格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切实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和战斗性,使党内政治生活真正发挥“党要管党”的作用。坚持严明的纪律和规矩是保持我们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在这里,党的纪律和规矩是刚性约束,是治党“利器”,而目的就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道私者乱,道法者治”——纪律不严,规矩不明,从严治党就无从谈起。而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最重要最关键的在于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党的领导,时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这是一个重大政治原则。在原则问题上,决不允许“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身为党员,就必须遵守和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有党性、守纪律、讲规矩、听招呼,廉洁自律,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群众是什么?群众是“水”,共产党人是“鱼”;群众是“土地”,共产党人是“种子”——毛泽东同志已经深刻阐明了人民群众和共产党人之间的血肉联系。党的事业发展离不开群众。我们的立党宗旨决定了我们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党,走群众路线,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联系,是我们党的工作作风,也是最大的政治优势。而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同群众的密切联系,首先体现在共产党员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我们以群众的利益为最大利益。我们要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其次,开展党内政治生活,要接受群众监督。政治生活开展在党内,要把监督扩大到党外。为了保持密切联系,必须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党内和党外相结合的方法,加强群众对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监督。再次,开展好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好党内政治生态,最终是体现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真切感受上来的。工作好不好,百姓说了算。这就是评判我们党的工作好坏的标准。习总书记说过:“我们工作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不仅要对上面负责,而且要对群众负责,为人民做主”。“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只有牢牢守住这条党的生命线,才能把新形势下的党的事业推向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形势与政策论文:南海问题的现状分析

全文共 2989 字

+ 加入清单

自古以来,南海从来都是属于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形势政策论文:南海问题现状分析的内容,欢迎查看!

摘要:南海问题中牵涉到了诸多国家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在南海的维权问题显得相当复杂。南海问题涉及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如何妥善处理好各国之间的利益关系是首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南海问题 现状 成因 对策

一、南海问题的历史

自古以来,南海从来都是属于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此后又发现了南海蕴藏着数量可观、价值连城的“可燃冰”。此项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真正的南海问题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才真正把南海问题摆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二、中国南海的基本现状及问题

(一)中国南海概况

南海是世界著名的热带大陆边缘海之一,以闽粤沿海省界到诏安的宫古半岛经台湾浅滩到台湾岛南端的鹅銮鼻的连线与东海相接。整个南海几乎被大陆、半岛和岛屿所包围,南海与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海疆边防。

(二)南海问题的界定

“南海问题”是指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围绕南沙群岛的岛屿和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划分而引起的国家间的主权争端,包括领土和海洋划界所有权两个内容。

(三)中国南海问题

近年来,南海争端逐步国际化,南海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我国在南海的合法权益遭破坏。在大国插手干预与群国集体发难的同时,南海问题产生矛盾频率和爆发冲突的概率越来越大,昭示着南海问题有不断升级的趋势。

如今,南海周边各国对南海问题之争愈演愈烈。越南继前几天刚刚在我国渔民传统作业

海域抓扣我国渔民之后,于6月13日举行专门针对中国的军事演习,其野心和动机已昭然若揭,而且这些都已经严重侵犯我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美联社就此评论称,越南此举的目的显然是为了“回应”中国,因为中国此前要求越南停止在该海域的所有石油勘探活动。

三、中国南海及南海诸岛问题的成因

(一)南海地区资源丰富

南海地区的气候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南沙群岛上灌木繁茂,海鸟群集。底栖生物极为丰富,水产种类繁多,是中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鱼场。南沙群岛海域蕴藏着大量的矿藏资源,其中尤以油气资源极其丰富。

(二)南海争端的历史因素

二十世纪,日本和法国人曾来这里进行经济开发和殖民活动。当时,中国政府提出了交涉。1951年,美国主持草拟、制定《旧金山对日和约》,明确规定日本放弃其对西沙和南沙两群岛的“权利、权利根据与要求”,却没有明确两者的主权归属,也没有明确中国收回主权。使中国在南海问题中陷入被动。法国、日本对南沙群岛的侵略也是导致后来南海争端的一个“历史因素”。

(三)争夺南海资源与航运安全加速了南海的争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南海和南沙群岛的战略地位日益显现出来,许多国家觊觎南海石油资源是南海争端激化的主要原因。越菲马等国也正是看中了南海丰富的油气和渔业资源,近年来不断强调对南沙群岛拥有全部主权或部分主权,并依靠南海油气资源获得的巨额财富不断扩充军备,加快在南海未来战场上的建设步伐。

(四)国际海洋法因素

1982年制定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对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享有主权权利,并规定专属经济区是指从测算领海基线量起200 海里。但在确定“专属经济区”界域时,却忽视了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进行明确的界定。如此,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就可以存在多条分界线,这为那些专属经济区重叠的国家产生冲突埋下了隐患。据此,在本国利益的驱动下,南海周边国家大多采用有利于本国利益的解释方式,提出非法的主权要求。

(五)中国在南海的治权长期无法落实

二战后,当时的国民政府收回了南沙群岛的主权,但是,国共内战到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大陆和台湾都缺乏全面驻守南沙群岛的实力。到目前为止, 我们虽然有足够的实力保卫南海,但我国大陆占领的岛屿面积小,无法大量驻军和修建足以保卫南海的军事基地,即使我们能够通过武力夺取被其他国家占领的岛屿,在没有强大远洋海军支持的情况下,南沙群岛

也很难长期坚守。

四、中国解决目前南海问题及应对周边的国家安全形势的对策

维护南海权益是我国突破第一岛链的重要一环。从现实情况分析,中国解决南海问题必然是一个长期、渐进而复杂的过程。因此,采取正确的维权路径就显得非常重要。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可以采取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切实加强国家经济建设

从总体上看,要通过大力发展本国经济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经济实力,一是可以为国家进一步壮大自身的军事力量提供物质基础;二是可以增加我国在东南亚各国的地区影响力。从局部来看,要认真研究我国经济建设对东盟具有制约性的因素,有选择有重点有突破地发展地区性经济,从而增加东盟一些国家在经济建设方面对我国的依赖性,进而增强我国对东盟一些国家的制约能力。

(二)合理开展地缘政治斗争

主要是处理好和东盟内部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东盟十国虽有宪章约束,但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与我国亲疏不一,利益矛盾时有发生。我国需要选准时机与重点,集中力量加强与其中一国或数国的合作,重点争取缅、老、柬。其次,积极谋求和台湾达成谅解,应该积极谋求和台湾联手合作。

(三)提高对南海海岛的控制力度

首先要巩固我国在东沙和西沙的地位。中国南海由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组成。南海问题主要不是东沙和西沙群岛的问题,因此,我国应该首先扎实做好对东沙和西沙群岛的实际控制,其次是加快对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实际控制。

(四)积极准备,以待时机。

目前我国国防战略格局有所调整,我们要立足于能够打赢一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性战争的思路,加快军事斗争准备,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抑制对方。要长远打算、积极准备、以待时机。从军事斗争准备来看,由于解决南海问题必须依靠海空军力量,所以,我军建设重点应该是提高航空航天、海空军现代化建设步伐,同时通过灵活措施积极进行军事控制尝试。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根据这一精神,中国已同一些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友好地解决了领土边界问题。这一立场同样适用于南沙群岛。对于我国与周边一些国家围绕南沙问题的争端,我国政府从维护地区稳定的愿望出发,奉行“主权归我,搁臵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主张通过双边途径以和平协商的方式寻求问题的解决。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搁臵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和平解决领土争端的新思路。针对现在南海的现状,中国提出南海问题是自己的核心利益,提出来是没有问题的,但前提是首先要有能力去保护。目前看来,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和对策没有错,没有失效,没有走到死胡同,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南海争端符合中国最大的国家利益、符合东南亚国家最大区域利益、符合亚太地区和平发展的最大国际利益。总之,南海作为我国国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在各个方面的重要性不允许我们随意忽略,对于南海的主权的维护和管理是当务之急。

展开阅读全文

形势与政策论文:我国财政形势的问题探讨

全文共 5699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形势政策论文我国财政形势的问题探讨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

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如何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稳固、规范、高效、健康的财政体系和财政运行机制,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在此将理论界有关这一问题的观点综述如下。

一、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形势展望

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收支测算应包括“九五”最后一年即2000年,和“十五”规划期间。

有的学者认为,我们对2000年的财政收入预测暂不考虑费税改革的体制因素,对政策因素、征管因素以增减持平处理, 经济增长方面按7%考虑,物价方面按3%考虑,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按此测算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将达到11890亿元,比1999年预算增长10%, 绝对额增加1000多亿元。关于2000年财政支出,按照1999年全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14.0%测算,2000年全国财政支出将达到13350 亿元, 比1999年预算增长10.1%,绝对额增加1200多亿元。2000年支出与1999年同比增幅和增量都有所减少。收支相抵,2000年中央财政赤字为1660亿元,比1999年扩大157亿元。

“十五”时期的预算。收入测算应从几个因素来考虑和处理。

(1)费改税。尽管“十五”期间费改税将使财政收入大大增加,但解决不了国家可支配财力增加的问题,因为增加的收入大多已有明确的用途,只是管理方式的改变。费改税的意义主要不是直接增加国家可支配财力的数量,而是治“乱”,是规范政府分配行为的制度建设,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

(2)宏观调控所需的财政政策取向。 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等因素导致的国际、国内的经济环境,“九五”末期以至“十五”初期在政策运用上不可能成为增税的时机。

(3 )财政体制。1994年新财税体制运行几年来,通过不断的磨合与完善,一个稳定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已初步形成,机制本身保证了“九五”时期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4)经济增长。 据当前一些机构的研究报告及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我们按照7 %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国家计委物价预测中的3%的价格方案考虑,“十五”的gdp现价增长速度为10%。几项因素中,我们认为直接影响“十五”期间国家可支配财力的数量主要是经济增长,因此收入测算中以经济增长作为主要参数。据此,

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将达到19150亿元,平均每年增加可支配财力1400 多亿元。支出的考虑主要从需要与可能两个方面来分析。“十五”期间是否需要继续扩张支出规模,主要取决于中期经济形势的发展,关键在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动趋向和近两年来采取的扩张政策刺激国内需求的效果。从经济周期的调控运行来看,财政政策从扩张到收缩都应有过渡,需要保持相应的连贯性,不可也不应该大起大落。因此不管形势如何发展,财政支出的压力是很大的。主要反映在社会保障补助(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补助、贫困人口生活补助等等)的增加,扩大内需政府增加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的后续资金压力,以及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各种社会成本等,都需要财政增加支出。

另有学者认为,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将面临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1.“九五”时期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持续提高,2000 年估计能够继续保持在12%左右的水平上。但“九五”时期财政收入的增长很重要的在于一些临时性、政策性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十五”时期将很难继续发挥作用。“十五”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将主要依赖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增长。

2.当前我国财政收入与经济协调增长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长期以来影响我国财政收入提高的因素依然存在。

3.从预算内财政收入支出的角度看,经济的宏观税负(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很低,1998年也只有12.4%。 而从整个政府分配活动看,把预算外、制度外等政府活动赖以维持的资金来源考虑在内,经济维持整个政府运转的负担估计占gdp的比重在25%以上。所以, 从全口径的政府收入角度看,经济的税负并不算低。“十五”面临的困境是:如果在不能减少经济中不规范的政府分配活动的同时,采取措施增加财政收入,必然将加重整个经济的负担水平;如果仅仅把预算外、制度外转化为预算内进行管理,又不得不维持这部分资金原有的支出格局,并不能增加财政可直接支配的财力,从而也就不能有效缓解财政当前的收入困难。

4.1998年和1999年,我国已经连续两年实行增加国债发行、扩张政府需求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从目前看,在“九五”末期和“十五”初期,继续实行相对扩张的财政政策仍然难以避免。普遍的看法认为,我国经济需要比较长的结构调整时间。根据世界银行有关专家的分析,在这个期间里,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下降到4.5 %左右,这个速度显然是我国社会现状所难以接受的。因此,财政政策面临着技术扩张的压力。

5.造成财政政策自我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财政基础薄弱,财政可调控财力严重短缺。初步测算,考虑物价因素,如保证法定支出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十五”时期仅支农、科教文卫支出、价格补偿等因素即可占去财政每年新增财力的50%左右。如果考虑到近年来大量下岗职工的生活保障问题、粮食收购等资金需要,财政(尤其是中央财政)的可调控财力极为有限,“十五”时期财政收支矛盾将更加突出,作为宏观调控主体的中央财政无疑将要面对更加严峻的考验。

6.在我国财政调控经济手段缺乏的情况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最终体现为财政赤字和国债的增加,但财政赤字的扩大和国债规模的增加,也相应增大了财政的风险。很显然,不论从财政赤字还是国债角度看,联系到我国脆弱的财政基础,财政风险都不是一个让人可以放心的问题。

还有学者认为:对“十五”时期我国国债规模的预测主要基于“九五”时期经济运行情况,特别是与1999年国民经济计划指标紧密相关。“十五”时期各主要指标预测是:gdp计划增长7%,各年分别为106480亿元、117130亿元、128840亿元、141720亿元和155900亿元;中央财政收支保持1999年增幅不变,利率以应到期国债实际利率计算,各年中央财政赤字分别为1810亿元、1990亿元、2190亿元、2410亿元和2650亿元,合计将达11000亿元,超过“九五”时期一倍左右。 根据“十五”时期的中央财政赤字和内债、外债的还本付息情况,各年国债发行额将为:4100亿元、3800亿元、3800亿元、3500亿元和3500亿元, 累计近19000亿元,比“九五”时期新增3800亿元。依此计算,“十五”时期的不含利息支出和包括利息支出的中央财政赤字率,以及中央财政债务负担率仍都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内。如果依此指标,我国“十五”期间仍存在一定的发债空间。

再有学者认为:21世纪初期尤其是“十五”期间,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将表现出以下若干基本走势。

1.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受到需求制约。我国需求不足,除了出口大幅度波动的冲击之外,主要原因在于最终消费率下降,以及消费需求不足对投放扩大的影响。从国际比较看,我国近几年的最终消费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明显低于储蓄率较高而消费率较低的亚洲国家,原因是我国的居民消费率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大概低20个百分点左右);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率按人口比重计算却不低于其它国家,问题在于农村消费水平太低,影响了整个居民的消费率。从现在到“十五”期间,我国国内需求结构失衡从而需求不足的局面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从这个角度看,我国消费需求的扩张基本上依赖于农村居民消费扩张期的到来。

2.经济增长质量将逐步得到改善。“十五”期间,国有经济的制度变革和战略调整将较大幅度推进,这会带动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上升,同时促进非国有经济特别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较快发展,使竞争机制更趋于合理和有效,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改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进程,加上市场需求相对不足的约束,将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起着较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使经济增长质量得到逐步改善。估计“十五”期间增长方式转变和增长质量提高最为明显的领域将是消费品工业部门。

3.产业结构调整将迈出较大步伐。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结构问题比较突出,一个是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明显加深,另一个是工业结构的升级非常缓慢。这两个方面对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在“十五”期间我们不能不花大力气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4.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重要的新时期。加入wto, 受到冲击较大的产业将是农业、重制造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很多第三产业部门,而大多数消费品工业则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对外竞争能力。即使中国在近期不加入wto,21世纪初期也必然要实行进一步开放的政策, 在关税降低和外商投资条件方面都会迈出较大的步伐,国内企业将面临更多的商品进口冲击和国际大跨国公司进入的冲击,面对更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同时也会有更多的国内企业去迎接新的国际挑战,扩大对外出口和对外投资。因此,“十五”期间我国在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中既可以进一步利用扩大开放的有利条件,又需要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与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尽快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新成绩,这突出表现在增长速度加快,并初步呈现出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良好发展势头。同时,各地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高涨,许多指标均创近几年新高。但是,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除了某些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有所抬头,还有一些片面的认识和做法。如有的地区对加快经济发展的热情很高,对可能引发的经济过热警惕性不够;对加大投资力度研究得多,对启动消费需求考虑得少;对发展城市经济的对策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少;对增加经济总量比较关心,对调整经济结构关注较少;对经济发展态势的正面效应认识充分,对可能产生的负面滞后效应估计不足。这些新的情况和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应当引起高度警惕。

二、从头几个月的情况看,我国经济出现了几个明显的特点:

1、增长加快,首季度GDP增长9.9%,比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这也是1997年以来最快的增长。

2、结构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加快调整,高技术产生迅猛发展,电信、物流、咨询、社区服务等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

3、效益提高,前三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94%,全国财政收入增长37%。

4、物价回升,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增长0.5%,尤其是一些先导性价格指数上升颇为明显,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甚至上涨了5.5%。

今年以来的好形势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同时,对于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也必须高度重视。

1、“非典”已经对旅游、航空、餐饮、外贸和利用外资等方面带来较大冲击,对国内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和人民生活的影响日益显露,如果持续时间较长,还将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2、一些行业出现投资过热的苗头。如房地产投资增长偏快,结构不合理。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4.9%,大大高于去年全年增长21.9%的水平。又如,冶金、建材纺织、汽车等行业发展持续升温,带动了原材料、燃料等价格上扬。一些重工业产品尤其是高耗能产品增速明显超常,加剧了一些地方电力供应紧张的矛盾。 钢铁工业投资在去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又猛增153.7%,而且新增产能中相当一部分档次低、污染重、能耗高;电解铝生产能力的扩张严重超过市场需求;国家明令禁止的立窑水泥在一些地方又死灰复燃;纺织行业投资增长65.8%;汽车生产增长54%。个别地方在政府保护下盲目发展汽车项目,汽车行业规模小、布局散和自主开发能力弱的矛盾突出。由于某些行业过度投资中很大部分依靠银行贷款,一旦市场需求变化,势必加大金融风险。

3、重复建设问题依然很严重,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一是部分行业重复建设回潮。一些地方不顾国家禁令和市场供求情况,新建了一批钢铁、水泥、玻璃、铁合金、电解铝等项目。国家花费很大力气关掉的一些小煤矿、小钢铁、小水泥、小玻璃等企业又死灰复燃,部分已被淘汰压缩的过剩生产能力重新投入生产。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是信息产业出现了重复建设问题。据了解,不少城市都已经或计划投资上百亿元生产半导体材料。这些项目建成后,生产能力将大大超过目前国内市场需求量和可能出口的数量。全国尤其是东部地区光缆建设也出现了严重重复建设,国家公用通信网资源大量闲置。

三是基础设施的重复、超前建设。一些地区机场布点过于稠密,建成后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沿海、沿江新建扩建大型深水泊位码头成风,吞吐能力严重闲置。一些经济还比较落后的地方花费巨资修建的高速公路,车流量稀少,难以得到充分利用。这种情况如果任其发展,将进一步加剧一般加工工业生产能力过剩的矛盾,延缓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进程。

4、消费增长仍较缓慢。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8%。然而,消费需求的增长并不尽如人意,与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增长相比较,消费需求增长略显缓慢。今年1至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9.2%,虽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但比1月份下降0.8个百分点,比GDP增长低0.9个百分点,比投资增长低18.6个百分点,比出口增长低24.3个百分点。今年前3个月居民消费信心指数呈现下降走势,3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比1月份下降0.1个百分点。由此看来,消费需求没有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5、部分生产要素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比如,一些地区电力供应紧张。近年来,电力需求增速持续走高, 继2001年增长9.2% 之后,2002年又增长 11.7%,今年一季度进一步增长16%。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全文共 5515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强调在党的政治生活中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指出“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是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终坚持,任何组织和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以任何理由违反这项制度”。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民主集中制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战略思考,对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充分认识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重要性

民主集中制原则,简要地说,就是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原则。民主是正确集中的前提和基础,集中是民主的必然要求和归宿,两者相辅相成、内在统一、不可分割。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我们党坚持不懈地丰富发展民主集中制的理论和实践,依靠和通过民主集中制,集中全党的智慧力量,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新形势下,在党的政治生活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保证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保证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法宝。

(一)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思想建立的。党的一大纲领指出,在组织原则方面,我们党采用苏维埃的形式,实行代表会议或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思想。党的二大纲领首次确认了民主集中制的建党原则。党的六大修改和通过的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此后,历次党的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都明确规定,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作为正确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处理党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反映、体现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利益与愿望,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制定和执行的科学、合理、有效率的制度,是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制度保证。因此,这是我们党最大的制度优势。

(二)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必须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这是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群众路线在党和国家生活中的运用。其主要内容包括:领导机关由民主选举产生;一切方针、政策以及法规的制定,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的原则;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各级领导机关贯彻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各级领导机关必须经常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下级组织和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可见,实行和完善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是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一项重要任务。

这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是民主集中制在领导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党的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民主集中制坚持得好,党就风清气正、充满生机活力,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什么时候民主集中制受到破坏,党内矛盾和问题就会滋生蔓延,党的风气就会受到损害,党的事业就会遭遇挫折。我们党之所以具有极强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很重要的是靠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和制度起作用、作保障。

(三)新的《准则》与1980年《准则》相比,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上有了新发展。一是论述上更为集中。1980年《准则》中,将民主集中制原则分别在“坚持集体领导,反对个人专断”和“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两节中进行阐述。而新的《准则》将民主集中制原则单列一节系统阐述,充分凸显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层次上更为清晰。新的《准则》抓住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这个重点,从各级党委(党组)、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领导班子成员三个层面进行阐述,逻辑严密,层次清晰。三是导向上更为明确。新的《准则》坚持问题导向,从正反两个方面明确了边界,划设了禁区,内容具体,导向明确。对于坚持民主集中制应该怎么做,有6处“必须”等指令性要求;对于坚持民主集中制不应该怎么做,有11处“不允许、不得、不能、不准”、3处“坚决反对和防止”、2处“坚决防止和克服”、1处“坚决反对和纠正”等禁止性规定。四是措施上更为具体。新的《准则》充分吸收了党在民主集中制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成果,比如提出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必须发扬民主、善于集中、敢于担责,明确规定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必须按规定向上级党委报备,上级组织在作出同下级组织有关重要决策前要征求下级组织意见,等等。这些新措施的提出,进一步增强了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二、准确把握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主要内容

《准则》对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主要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

(一)各级党委(党组)要坚持集体领导。各级党委(党组)必须坚持集体领导制度,这是党实现正确领导、有效治理国家的根本保证。《准则》将各级党委(党组)集体领导摆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首位,从三个方面作了强调:1.对什么问题进行集体领导。《准则》指出,各级党委(党组)要善于观大势、抓大事、管全局。这就决定了集体领导的内容主要是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一般来说,所谓重大问题,是指对全局有着关键或者比较关键意义的问题,主要特点是全局性、整体性、战略性。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都属于重大问题,必须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2.按什么程序进行集体领导。要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完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机制。新形势下,必须把维护中央权威,确保政令畅通摆在首要位置,坚决做到“四个服从”,即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核心是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贯彻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3.用什么制度规范集体领导。要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要求,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的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努力使各项制度相互补充、相互衔接、相互协调,使制度运行能够涵盖各个领域、兼顾各个方面。要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结合,不断加大制度建设力度,及时将民主集中制建设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成果转化为制度成果。同时,切实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推动民主集中制制度建设取得实际成效。

(二)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主集中制贯彻得怎么样,关键看领导干部做得怎么样。执行民主集中制,一把手以身作则很关键。《准则》围绕发挥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的作用,从三个方面作了强调:1.发扬民主。带头发扬党内民主,带头坚持集体领导,严格按程序决策、按规矩办事,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正确对待少数人意见,不搞一言堂甚至家长制,切实防范唯我独尊、刚愎自用、我行我素、个人专权等行为。2.善于集中。在班子中要起表率作用,集体讨论问题善于统领全局、把关定向,善于集中集体智慧,特别是要把班子成员正确意见集中好、分歧意见统一好、否定意见说服好,坚决反对和防止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实。3.敢于担责。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党的事业为重,以人民利益为重,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严格按法律、制度、规定办事,不计较个人得失,面对艰难险阻敢于碰硬、敢作敢为。

(三)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集体领导是实行分工负责的基础和前提,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是实现集体领导的有效途径和保证。《准则》从三个方面对加强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作了强调:1.充分发表意见。领导班子成员要切实增强全局观念和责任意识,在集体决策时充分发表意见。特别是对分工负责的工作,要吃透上情、掌握下情,提出具体意见供集体决策。在集体决策过程中,要秉承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敢于提出不同意见。2.执行集体决定。要严明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守纪律、讲规矩,集体讨论时可以畅所欲言,一旦作出决定,就必须坚决执行,一抓到底。如有不同意见,可以保留或向上一级党组织提出,但在上级或本级党组织改变决定以前,除执行决定会立即引起严重后果等紧急情况外,必须无条件执行已作出的决定,不得违背集体决定自作主张、自行其是。3.维护班子团结。领导班子成员在对集体负责的同时,必须尊重主要负责同志,积极配合支持工作;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相互协作,相互补台。当然,维护班子团结绝不是一团和气、相互包庇,而是坚持讲原则、讲规矩,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指出,共同维护坚持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

三、正确理解、执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要求

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必须在正确理解和把握其深刻内涵、核心要义和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坚决贯彻执行好。同时,立足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进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完善和发展。

(一)把握一个界限。即把握好重大问题和日常工作的界限。重大问题通过党委(党组)集体领导,日常工作通过个人分工负责,这是贯彻执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的基础。是否需要运用集体领导的形式来进行决策,关键在于所决策的问题是否属于重大问题。由于各级党委(党组)担负的任务和职权不同,所要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问题,在性质、范围和意义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必须根据党章的规定,对需要集体决策的重大问题作出明确界定。只有界定清楚了,才能避免本该由党委(党组)集体讨论决定的问题由个人包办,才能避免党委(党组)眉毛胡子一把抓,将所有的工作包括日常工作不分轻重、事无巨细地拿到党委(党组)会上集体讨论研究。

(二)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名为集体负责实际无人负责的倾向。造成这种倾向的原因,要么是领导班子成员没有明确分工,个人不知其责;要么是虽有分工,但由于抓落实的责任不够明确,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导致个人不敢负责。因此,要在加强集体领导的同时,严格地科学地实行个人分工负责制,实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切实有效地保证党委(党组)决策得到贯彻执行,使党委(党组)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坚决防止和克服名为集体负责、实际上无人负责。

二是名为集体领导实为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的倾向。造成这种倾向的原因主要有:党内制度不够健全、执行不严;在党员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中,个人主义、主观主义、等级观念比较严重,“家长制”“一言堂”作风习以为常。有的主要负责同志强调自己是领导班子的核心领导,对重大问题的决策和重要干部的任免事项,本该召开正式会议集体讨论但根本不召开,或虽提交会议讨论,也只是走过场,习惯于逢事事先定调,甚至对多数人的意见置之不理,最终按自己的意志决定。这些做法,既使党内民主不能充分发扬,又使集中无法做到真正准确,甚至会造成以党委(党组)集体决策名义集体违规现象,最终,偏离了民主集中制的发展轨道。

(三)理顺三对关系。1.决策时充分发表意见与决策后一抓到底之间的关系。有的领导干部该发表意见时不发表,甚至当面不说、背后乱说,会上不说、会后乱说,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有的领导干部个人主义、本位主义思想严重,班子讨论问题时没有采纳自己的意见就很不高兴,甚至在集体决定的重大问题与个人意见不一致时,不执行集体决定或在执行中阳奉阴违。这两种情形都会严重影响民主集中制的执行,要坚决进行反对和纠正。2.坚决服从组织决定与个人职责范围内创造性开展工作之间的关系。有的领导干部一味强调服从组织决定,对个人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畏畏缩缩,不敢放开手脚。必须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组织决定的事项,既要坚决服从,不在组织决定上作选择、搞变通;又要在个人的职责范围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开展工作。3.集体与个人、主要负责同志与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党的工作和活动中,该以组织名义出面就不能以个人名义出面,该由集体研究就不能个人擅自表态,不允许用个人主张代替党组织的主张、用个人决定代替党组织的决定。集中讨论和决定问题时,主要负责同志要把自己当成班子中平等的一员,既不允许主要负责同志把个人意志凌驾于组织之上,又要避免借口集体领导,降低或抹杀主要负责同志在集体领导中的重要作用。

(四)健全并落实好四项制度。1.落实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坚持集体领导,健全和完善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落实党委常委会(或党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明确议事决策事项,谁来议事决策,什么时候提交会议议事决策,努力实现细化、量化,防止抽象化和主观随意性。确定会前准备、会议召开、会议决定、会后跟踪、会议监督等流程,避免简化步骤、颠倒程序。2.健全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制度。明确报告时限、报告内容、如何报告,明确监督对象、监督范围、监督方式,健全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方式和程序,坚决反对和防止独断专行或各自为政。3.建立征求意见制度。上级组织在作出同下级组织有关重要决策前,要征求下级组织的意见。明确哪些决策属于征求意见的范围,征求意见的方式和操作程序,征求意见的结果运用,切实把统一意志和集思广益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扬民主,增强决策的科学化、法治化水平。4.建立分工报备制度。建立并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按规定向上级党委报备制度,无正当理由、未向上级党委报告不得调整。这样做,既利于提高个人分工负责的工作实效,又利于上级党委加强党内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新形势四风四气方面存在的问题剖析

全文共 3131 字

+ 加入清单

一、从严治党新形势下“四问题的新表现、新动向

(一)贪图享乐“舍实求虚”。当前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愈加完善,依托群众合理参与,社会监督合力不断凝聚,党员干部手中掌握的权力意味着干事创业责任、意味着转型发展使命、意味着广受注目监督,基于此,不同于以往广泛竞争领导职位的局面,现今社会出现了部分令人诧异的景象,一些为官者自愿申请由实职改为虚职,盼望从责任重、风险大、压力大的实职改任清闲且待遇不少的虚职,这种官场心态已在一些基层局长、科长们心中渐渐生根萌芽,极大动摇了党员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二)收送礼品“与时俱进”。伴随“互联网 +”、电商平台崛起等行业演变,收送礼品渠道相较以往也更为丰富隐蔽,微信红包、支付宝转账、电子预付卡等新兴钱款交付方式身披互联网外衣,隐蔽性更高,可以实现礼金点对点虚拟对接、礼品异地提取和延后提取,为部分顶风违纪的党员干部提高了收送礼品礼金的“安全性”,增加了纪检监察部门发现违纪行为和提取违纪证据的难度。

(三)公款吃喝“潜伏游击”。八项规定出台以来,管党治党越来越严,狠纠“四风”的强烈信号不断释放,为规避监督,部分干部舍弃以往在显眼的大饭店、高档会所公款吃喝的“高调”作风,转而把吃喝地点转移到单位、企业食堂、农庄,或是私营企业老板的家庭厨房,乃至异地部分小餐馆等隐蔽性更强、不易被发现的地点,或者利用村、社区财务管理上漏洞,借用支持村、社区建设名义,空转款项,用以大吃大喝,相较以往更不易被察觉。

(四)公车私用“化公为私”。伴随各地各单位公车改革稳步推进,部分单位公车外出办事使用私车频次显著升高,美其名曰“私车公用”,看似减少了公车使用频率和相关费用,实际使得私车出行费用采取公车渠道报销变得更加名正言顺。另有个别领导干部因本单位无公车可用,便长期“借用”下属企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的车辆,借此规避责任,达到“用车、车补两头都占”的目的,极大违背了公车改革政策意图和预期,触碰了纪律底线。

(五)违规福利“闪转腾挪”。部分单位为继续违规发放津补贴福利,采取虚列各类会议、活动、检查考核等名目支取工作经费用于发放津补贴或福利,或以慰问金、劳保费、服装费等名义为违规福利穿上“合理外衣”,各类名目花样繁多,看似合情合法,实则是绞尽脑汁为违规发放津补贴福利寻求“借口”,损害了党纪党规权威。

二、新形势下“四风”问题禁而不绝、纠而不止的治理对策

当前形势下,面对“四风”问题的新动向、新表现及隐形变异,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还存在监督合力不够、管控机制不全、责任落实不硬的问题,为推动“四风”问题治理工作向纵深推进,必须进一步牢固树立“两个责任”意识和创新进取意识,不断强化压力传导、制度执行和监督管控,紧盯隐形变异的关键节点,持续不断地对各类“四风”问题祭出撒手锏,确保常态长效,切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压实。

(一)持续创新执纪手段。注重从新发现、新查处的“四风”违纪违规案件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发掘共性,深入探究“四风”问题新动向、新表现下隐藏的一般性规律和动态趋势,着力研究针对性监督手段,如对私车费用公车渠道报销问题建立公车统一维护管理和突发状况应急维护报备制度,将公车日常维护权限加以统筹,定期组织单位公车统一进行维护,登记公车行驶里程,杜绝“私车公养”现象。借力“互联网+”信息化渠道优势,建立健全督查机制和部门联合检查、信息共享等常态化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大数据关联分析和信息比对作用,提高甄别隐形“四风”问题线索的能力。继续深入开展明察暗访,重点盯住“四风”问题新动向、新表现,着力发现领导干部异常要求改任虚职、利用私营企业内部接待场所违规组织宴请、躲在单位食堂和培训中心公款吃喝、违规利用互联网渠道收受“红包”礼金、巧立名目违规发放福利等问题,重在抓住“现行”,对发现的新型“四风”问题一律予以公开通报曝光,尽快将各类“四风”问题的新变种肃清。

(二)持续凝聚监督合力。充分调动和正确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开展监督,发挥媒体作用曝光各类“四风”问题新变种,加大“反四风”宣传力度,鼓励、奖励广大党员群众参与监督举报,对有价值的线索揪住不放、一查到底,查实一起、公开通报曝光一起。持续运用户外公开栏、广播电视、网站、微信微博等载体,向全社会公开监督举报电话、监督举报邮箱,打造高效、便捷、畅通的举报平台。广泛宣传各类重点法规有关内容,在为广大党员干部划清“可为”、“不可为”界限的同时,引导党员群众知晓“可为”、“不可为”的具体范畴,从而方便群众正确、有效开展监督,全面提升群众监督实效。

(三)持续抓牢纪律宣贯。紧盯“十部重点法规”等内容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充分结合相关法规内容深入开展“舍实求虚”隐藏的“四风”问题个案剖析和条规解读,强化党员干部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违规行为的认识,不断营造“实职虚职皆要干实事”的干事创业环境,逐步扭转“舍实求虚”的错误观念。积极创新宣教方式,建强宣教载体,利用微信、微博等载体开展多角度、大力度的宣传教育,树立身边廉洁守纪的优秀典型,加大变异“四风”违纪违规问题通报曝光力度,强化传播效应,充分发挥正面典型的示范引导和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作用,教育党员干部时刻绷紧纪律弦,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持续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开展廉政文艺演出、廉政书画展等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政思想教育活动,打造廉政文化广场、廉政教育基地等宣教硬环境,发挥好德治礼序、乡规民约、家规家训的教化作用,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崇廉尚廉的良好氛围。

(四)持续扎紧制度藩篱。紧盯“舍实求虚”等享乐主义“四风”问题,进一步健全党员干部奖惩激励机制,通过牢固树立和践行“个人埋头苦干,业绩群众公认,进步组织考虑”的选人用人理念,充分激发党员干部新形势下干事创业热情。紧盯公车领域“四风”新问题加快推进公务用车等制度改革,尽快制定相关配套规定填补“公车改革”过渡期制度空白,力求速效并举完成公车改革各项动作,逐步取消公车,消除利用公车费用渠道报销私车开销的温床。针对公款吃喝、违规发放津补贴福利等问题强化“三公”经费监管力度,凝聚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力量,加强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干部任期审计等,及时检查发现并纠正各类违规开支问题,同时推动改革“一支笔”审批制度,加大“三公”经费公开力度,规范关键权力运行流程,让“三公”经费开支在阳光下运行。

(五)持续拧紧责任链条。紧扣“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各项要求,不断健全落实“两个责任”考核机制,进一步细化“两个责任”考核指标,将“反四风”作为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重要方面纳入考核体系,同时加大管党治党责任落实考核检查力度和频次,有效强化压力传导,确保各项责任层层压紧压实。严格落实“一案双查”制度,对发现的新形势下“四风”问题新变种、新变异,既要严厉问责违纪违规人员,还要严肃追究单位分管领导、主要领导责任,真正以“严追究、严问责”倒逼责任单位和责任领导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责任,推动“反四风”在广大党员领导干部队伍中形成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

1.四风四气自检自查材料

2.有关四风四气整改措施材料

3.四风四气自查报告

4.四风四气方面对照检查材料

5.领导干部四风四气自检自查问题材料

6.整治四风四气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照材料

7.领导班子四风四气对照检查材料

8.班子四风四气对照检查材料

9.四风四气存在的问题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10.关于四风四气方面存在的问题剖析材料

11.2017年四风四气查摆剖析材料

12.2017年警察四风四气剖析材料

13.2017年四风四气自查自纠材料

14.关于四风四气现象根源剖析材料

15.四风四气根源剖析材料2017

展开阅读全文

适用话题:就业品质、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

全文共 1129 字

+ 加入清单

又到一年毕业季,大学生找工作的话题再一次被舆论聚焦。据报道,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795万人,比上年增加30万人。为有效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国家和地方近来相继出台多项举措,通过给大学生村官涨薪、基层就业考研加分、发放寒门子弟就业帮扶补助等,给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多保障。

应该说,各级政府护航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力度不可谓不大,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确实起了重要作用。但遗憾的是,目前这种护航多数沿袭了“就业GDP”的思维,以实现就业为主要目标,一定程度上忽略或者漠视了就业的品质问题。具体到就业指导环节,往往表现为“教育”大学生不要挑肥拣瘦,应当先就业后择业等。

在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的现实背景下,这种“以退为进”的做法确实有其合理性,不失为一种“现实”的选择。但是,先就业后择业也存在明显弊病。为了就业而就业的仓促选择,未免失之轻率,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换言之,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我们应适当跳出固有的“就业GDP”思维,改变一味被动护航的做法,尽可能让大学生在充分考虑的基础上,选择相对适合自己的工作。

作为“快就业”的对冲,“慢就业”日渐兴起——毕业以后不马上就业,而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游历、陪父母、参加志愿活动、了解市场,从而增加见闻、充实人生、丰富阅历。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这种行走和“晃荡”所带来的历练,是书本上学不到的,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了解社会,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可谓形“慢”实“快”,或可能真正实现“以退为进”。

“慢就业”虽好,但时下仍存在不少现实之困。要让“慢就业”真正顺畅实施,除了呼吁社会多一些理解与宽容外,有关部门还应及早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方能避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尴尬。

首先,教育管理制度和大学生“就业率”评析体系亟待改进。一些西方国家的学生之所以能享受“间隔年”,是因为那里的大学教育实现了自主选择,只要修满学分就可以毕业。而我们目前的学分制还是“半成品”,学生基本上只能在限定的时空内选择,怎敢随意“间隔”?此外,由于“就业率”的硬杠杠,不少高校迫于压力,不得不想方设法给学生“创造”条件就业,甚至演绎出就业造假的荒唐故事。倘若不能破除对“初次就业率”之类的数据迷恋,谈何“慢就业”?

其次,许多招聘政策与“慢就业”不接轨,毕业生容易“被”慢就业。举例来说,不少地区为引进人才而开设的“绿色通道”政策,除了设有“985”“211”的学校门槛外,还往往有“应届毕业生”的身份限定。如此政策背景下,“慢就业”意味着凭空失去很多机会。

在倡导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慢就业”有助于丰富就业选择,化解“被就业”现象。惜乎囿于诸多因素,目前只是“听起来很美”,要想让毕业生真正稳下心来,实现“谋定后动”,任重道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