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徐静蕾

徐静蕾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徐静蕾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徐静蕾问题。

分享

浏览

1436

作文

9

第三期徐静蕾《朗读者》观后感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从演员到导演,徐静蕾执导每一次电影的选择都是一次不同的经历,即将上映的《绑架者》是她尝试的另一风格作品。而在《朗读者》的舞台上,徐静蕾坦言不会再拍爱情片,“我现在对感情就特别简单,所以拍不出来就百转千回的那种东西来。”同时,她还透露最触动自己的是亲情题材的电影,但是由于自身经历,目前心理还没强壮到选择尝试这样的题材。究竟是怎样的经历,让大家眼中敢想敢做的才女徐静蕾对亲情题材的电影望而却步呢?麦家,中国当代著名小说家、编剧,被誉为“中国特情文学之父”、“谍战小说之王”,2008年,小说《暗算》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节目中,麦家聊起自己儿子的青春叛逆期,“高中三年没读,他就是自己关在房间里,打游戏、上网、聊天、恶作剧,可能网上有的那些事他都做过。”面对儿子不愿上学读书的叛逆,麦家采取了开放式的教育-每天把老师请到家里来教学。但是很多老师上了几天后就劝麦家放弃,原因是他的儿子根本不听。

展开阅读全文

第三期徐静蕾《朗读者》观后感

全文共 1472 字

+ 加入清单

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由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本周末,《朗读者》将迎来第三期的播出,而这次的主题是“选择”。每个生命都有不同的华彩,每个人生都面临多样的选择,才女徐静蕾与观众分享“选择”的故事。

世界给我的第一个记忆是,我躺在奶奶的怀里,拼命地哭,打着挺儿,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哭得好伤心。窗外的山墙上剥落了一块灰皮,形状像一个难看的老头儿。奶奶搂着我,拍着我,“噢、噢”地哼着。我倒觉得委屈起来。“你听!”奶奶忽然说,“你快听,听见了吗?”我愣愣地听,不哭了。我听见了一种美妙的声音,飘飘的、缓缓的……是鸽哨儿?是秋风?是落叶划过屋檐?或者,只是奶奶在轻轻地哼唱。直到现在,我还是说不清楚。

“噢噢,睡觉吧,猴子来了我打它……”那是奶奶的催眠曲。屋顶上有一片晃动的光影,是盆里的水反射出来的。光影也那么飘飘的、缓缓的,变成和平的梦境。我在奶奶的怀里安稳地睡熟……

我是奶奶带大的。有很多人当着奶奶的面对我说,是奶奶把我带大的,长大了不要忘了奶奶哟!那时候的我懂些事了,趴在奶奶的膝头,用小眼睛瞪那些说话的人,心想:“瞧你们那讨厌样儿吧。”翻译成孩子还不能掌握的语言,意思大概是:“这话用你们说吗?”

奶奶紧紧地把我搂在怀里,笑着说:“等不到那会儿!”那神情仿佛已经很满足了。

“等不到哪会儿?”我问。

“等不到你孝敬奶奶一把铁蚕豆。”

我不停地笑,我知道她不会那么想的。不过我总想不好,等我挣了钱给她买什么。爸爸、大伯、叔叔给她买什么,她总是说:“用不着花那么多钱买这个。”

奶奶最喜欢的是我给她踩腰、踩背。一到晚上,她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的身上,来来回回地踩。她趴在床上“哎哟哎哟”的,还一个劲地夸我:“小脚丫踩上去,软软的,真好受!”我可是最不喜欢干这个的,踩来踩去,总也踩不到尽头。

“行了吧?”我问。

“再踩两趟。”奶奶说。

我大跨步地踩了个来回,问:“行了吧?”

“唉,行了。”

听到这话,我赶快下地,穿鞋,逃跑……

于是,我说:“长大了我还给你踩腰。”

“哟,那还不把我踩死?”

过了一会儿,我又问:“你为什么等不到那会儿呀?”

“老了,还不死?”

“死了就怎么了?”

“那你就再也找不着奶奶了。”

我不嚷了,也不问了,老老实实地依在奶奶的怀里。那是世界给我的第一个可怕的印象。

一个冬天的下午,一觉醒来,不见了奶奶,我趴着窗台喊她。窗外是风和雪。

“奶奶出门了,去看姨奶奶。”我不信,奶奶去姨奶奶家总是带着我的;我整整哭了一个下午,妈妈、爸爸、邻居们谁也哄不住,直到晚上奶奶出人意料地回来了。这事大概没人记得住,也没人知道我那时想到了什么。小时候,奶奶吓唬我的最好办法,就是说:“再不听话,奶奶就死了!”

夏夜,满天星斗。奶奶讲的故事与众不同,她不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少了一颗星,而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颗星。

“怎么呢?”

“人死了,就变成一颗星。”

“为什么要变成星星呀?”

“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亮儿……”

我们坐在庭院里,草茉莉都开了,各种颜色的小喇叭,掐一朵放在嘴上吹,有时候能吹响。奶奶用大芭蕉扇给我赶蚊子。凉凉的风,蓝蓝的天,闪闪的星星,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那时候,我还不懂得问,是不是每个人死了都可以变成星星,都能给活着的人把路照亮。

如今,奶奶已经死了好多年。她带大的孙子忘不了她。尽管我现在想起她讲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话,但在夏天的晚上,我时常还像孩子那样,仰着脸,猜想哪一颗星是奶奶……我慢慢地回想奶奶讲过的那个神话。我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上添一丝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蜡烛……

展开阅读全文

徐静蕾《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观后感

全文共 961 字

+ 加入清单

直到今天我还在做这样的事情。轻轻地爱谁。不出声的。

这种藏匿的快乐。不为人知。

作为随便什么时期的姑娘。当你单纯的爱恋不夹一丝世俗和欲望。你总记得那瞬间的。在你还青涩得像一枚苦苦的小芒果。他的一切在你眼中顷刻光芒四射,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个有意无意的颔首,都可以让一天有特别的意义。

老徐说。在这个世上,没有什么可以比得上一个孩子暗中怀有不为人所察觉的爱情,因为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热情奔放。这和成年女人那种欲火炙热,不知不觉中贪求无厌的爱情完全不同。只有孤独的孩子,才会把全部的爱情聚集起来。

我记得雨天的花伞和你的大背包。南方潮湿的季节大雨倾盆而至。灯火通明的茶店窗口我仍旧点了大杯的清茶。你坐在等单的位置上。房檐上的滴水擦过你的桌脚。那天我记得我的红色外套。在那一刹那我忽然在意自己被雨水打湿的额发会不会看起来有些狼狈,白色老旧的帆布鞋粘着新鲜的泥巴。你在笑。桌子对面是面容模糊的甲乙丙丁。背对你的时候我打了个寒战。轻轻吐出自己手中单据的号码。

她总以为他会记得她。但是没有。他身边流莺来去往复。她缩在他家的屋檐下。她聆听他们的欢愉。她藏住自己。无所要求。

问到你的时候。你也不记得立在窗口的那把花伞。不记得所有的瞬间。我手中仍然有些烫的香兰饼,轻轻粘在嘴角的蓝莓果酱。脚下是踉踉跄跄的轮滑鞋。那天我看到你。看到你乱乱的头发一脸惊诧地瞪着我。你松散的打扮不同我遇见你的任何一次。毫无防备的样子。在临近午夜我被关在宿舍外面的时候。在整条街上没有一个人的时候。遇到你。

那一刻我决心找到你。在我仅仅记得你的模样其他一无所知的时候。

轻轻抱住他金黄色棉被的时候。她的心里溢满了幸福。所有与他的接触都是她的纪念。一如我反复翻看着你拍的照片。看照片里明媚的风景。看照片里你的各种表情。还有那只你涂鸦过的熊。你们的周年纪念。

最近说故事喜欢说一半。老徐用了林海的音乐。不知道谁成就了谁。琵琶语因电影而广为人知。电影没了那琵琶语必然也失色大半。

我悄悄地把东西留在书店最高的书架上。然后看你去取。看你怎么都找不到。看你沮丧地离开书店。我很想告诉你我没有骗你。但是。我只是远远地看着你。

因为你不知道我是谁。

你真的不知道我是谁。

遗失的玻璃鞋子不一定非要找到。再遇见时你仍旧茫然地看着我,然后别转头去和别人聊天。我仍旧买大杯清茶。匆匆而过。

展开阅读全文

徐静蕾《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观后感

全文共 2468 字

+ 加入清单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的主题配乐:林海的古筝曲《琵琶语》。听起来总是有一种古老的情调,像是在一个安静的时光岁月里,独自一人闲庭信步,只不经意间,一个念头便涌上心头,于是思绪决堤,往事纷乱,带着一丝丝忧伤和哀怨,让人心底不由为之一颤。

这是关于一个女人的爱情悲剧。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她终于还是忍不住给她一生中最挚爱的那个薄幸男人写了一封信,以一个将死之人的口吻向他证明她的存在以及对爱的忠诚,告诉他他从来都不知道的她的一生。

那个时候的她,还只是一个少女,沉默而孤独,举手投足之间尽显文静柔弱,一双眼里写满了不谙世事的生怯和懵懂,羞涩、纯净的的让人心生怜爱。她的生活清贫而平淡,直到那个男人的出现,她的生命被彻底改变。

他宿命一般出现在她的眼前,给她的生活和内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鲜和波澜。那日门口的险些撞个满怀让情窦初开的她心潮涌动、不知所措,而后欢欣雀跃,仿佛心中那个早已等待很久的世界被照亮,让她有了牵挂,有了期待。

但是她从来都没有告诉他她有多爱他,却始终惦念着他,以一种近乎执着的信念感受着他的气息,感受着他的存在。

多年以后,她与他多次邂逅,也有了他的孩子,每年也都会在他的生日那天托人给他送去一束白玫瑰,但是,那个风流成性的他从来都没有认出来她。她带着他的孩子独自生活,为了他沦为风尘女子。

终于在她孩子死去的那一刻,她最后的精神支撑崩塌了。她感到生无所恋,到底还是绝望了。在她最后的生命气息尚且残存之时,她给他写了一封信。就在他四十一岁生日那天夜晚,他拆开了它,坐在沙发里慢慢读......

“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我的儿子昨天死了,为了这条幼小的生命,我和死神搏斗了三天三夜,在他身边足足坐了四个小时。此刻,他那双聪明的大眼睛刚刚合上了,他的双手也合拢来搁在他的白衬衣上面。现在,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有你一人,而你一无所知,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而我要和你谈谈,第一次把一切都告诉你,我要让你知道,我整个的一生一直是属于你的,而你对我的一生一无所知。要是我还活着,我会把这封信撕掉,继续保持沉默,就像我过去一直的沉默一样。可是如果你拿到这封信,你就会知道,这是一个已死的女人,在这里向你诉说她的身世,看到我这些话,你不要害怕,一个死者别无祈求,她既不要求别人的爱,也不要求同情和慰藉,只对你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请你相信,我所告诉你的一切,请你相信我所说的一切,这是我对你唯一的的请求,一个人在自己独自死去的时刻是不会说慌的。”

“我要把这个时刻告诉你,是为了让你,你这个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人,终于感到有一个生命依恋着你,并且为你憔悴。”

“从那一秒钟起,我就爱上了你,我知道女人们经常向你这个娇纵坏了的人说这句话,但是请你相信我,没有一个女人像我这样死心塌地地爱过你,过去是这样,这么多年过去了仍然是这样。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得上一个孩子暗中怀有的不为人所察觉的爱情,因为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热情奔放。这和成年女人的那种欲火炙烈,不知不觉中贪得无厌的爱情完全不同,只有孤独的孩子才能把全部的热情集聚起来。我毫无阅历,毫无准备,我一头栽进我的命运,就像跌进一个深渊,从那一秒钟起我的心里只有一个人,就是你。”

“你不会明白的,在这一刻,在你家里,过去的岁月犹如一股洪流,劈头盖脸向我冲了下来。我的童年,我的梦想,我的整个一生都在这里。这是我千百次望眼欲穿盼着的一扇门。现在,我迈进来了,被你搂在怀里,这就是我的梦,一个终于变成现实,醒了也不会消失的梦。”

“那个时候我忽然发现,我对你的心灵来说,无论是相隔无数的山川峡谷,还是在我们的目光只有一线之隔,其实都是同样的遥远。”

“我的儿子昨天死了,如果现在我果真还要继续活下去的话,我又要孤零零的一个人了,世间上再没有比置身于人群之中,却有孤独生活更可怕的了。”

“朋友算什么,自尊算什么,下一次我还会这样。你的声音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让我无法抗拒,经过十几年的变迁仍然没变,只要你叫我,我就是在坟墓里也会涌出一股力量,站起身来,跟着你走。”

“我的儿子昨天死了,我们的孩子,现在我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别的人可以爱,只除了你。可是你是我的什么人啊!你从来也没有认出我是谁,你从我身边走过,你总是走啊走啊,不断向前走。曾经有一度,我以为可以把你抓住了,在孩子身上抓住了你,他一天天长大,他的眉宇之间,他安静时的神态像极了你。可一夜之间,他就残忍的撇下我走了,一去用不复回,我又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了,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孤单。”

“可是谁,谁还会在每年你的生日老送你白玫瑰呢?花瓶将要空空的供在那里,一年一度的在你周围吹拂着微弱的气息,而我轻微的呼吸也将就此消散。”

这一大段一大段扎心的句子,是一个为爱沉沦的女人在临死之前,用尽了全身的力量和勇气向这个男人作的最后的诀别。这种衷情的爱的告白是如此的卑微,在她的生命就此消散之时又是那么的心存不甘。我不知道这样一个男人到底值不值得她这样去爱,也无法对她的对错做一个彻底的判定,只是隐隐为她的一生感到悲哀和同情。

徐静蕾的这个作品改编自奥地利著名作家史蒂芬茨威格的同名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导演除了将背景嫁接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华前后的旧中国之外,电影里的主要故事构架和旁白几乎全部照搬于原著。只是相比较原著,在茨威格笔下的这个故事显得更为动人一些。

在原著中,作者对几个主要人物的塑造更为丰满立体,特别是茨威格对这个女人在生活和心理上痛苦挣扎的描绘让这个故事更为真实可信。相比之下,在这部电影中徐静蕾除了对这个女人少年时代的刻画比较出色之外,对这个男人以及成年后女人的塑造都是比较薄弱的,其中情感的表达几乎完全依靠旁白以及林海的古筝曲《琵琶语》来支撑和烘托。要是没有这曲配乐,这部电影真的会逊色很多。

在这部电影的最后,当那个男人读完那封厚厚的信,他从椅子里站起来,慢慢地走向门外。他凝视着前方,思绪随着镜头向过去的回忆缓缓溯去,眼前浮现多年前的画面:

那个曾经倚在窗口微笑着的懵懂少女,是否会在此刻让他的心中感到一丝愧疚或者悲哀呢?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徐静蕾《绑架者》观后感

全文共 950 字

+ 加入清单

此前,徐静蕾参加节目聊起自己的新片,坦言在拍摄过程中数度崩溃,笑称“我自认为是一个逻辑性很强的人,然后拍摄这样的动作片时,才发现我的逻辑性根本不够。拍摄《绑架者》是对我智商的一个挑战。”老徐的坦承自曝,不禁让人对电影更加好奇。

而当晚看完电影后,电影人程青松就对老徐之前的话“心怀异议”,“她一直和我说,不要期待那么高,看完首映才知道她真的是太谦虚了,电影完成度相当不错,不管是导演还是表演,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小编看完电影后,也很赞同程青松的评价。《绑架者》整个剧情节奏紧凑、环环相扣,从街头追逐到近身搏击,从高空跑酷到地面飙车,都瞬间引爆观众的肾上腺素。可以说,老徐此次是交出了她最Man的电影。

演技实力偶像兼具 诚意之作引爆口碑

首映礼当天,除了素人观众以外,更是有许多影评人慕名而来。知名编剧李亚在看完电影后,不禁感慨:“没想到第一次驾驭动作片的老徐就能展现出这么完整且无破绽的故事!”,媒体人曾子楠则用一句话来表达了对电影的喜爱:“老徐的《绑架者》,让人看到了惊和艳。"

首映礼当天,三位主创白百何,黄立行,明道的粉丝挤爆影院,纷纷举起横幅,为自己爱豆应援。在电影结束后,三位主演互相飙演技的场景,也让粉丝们大呼满足。“可能只有白百何能演出那种丢了孩子的崩溃无助感。”,“小白惊喜,明道惊喜,黄立行最大惊喜!”。影评人老大爷暗夜骑士评价:“明道在天台只用三个动作,就把一个执着的近乎病态的警察演得淋漓尽致,太棒!”

对于徐静蕾的新片,连一众同行也赞不绝口。韩寒就给出了中肯评价:“拍摄动作片很不容易,但老徐完成得很成熟。”,李亚鹏看完后也坦言:“国内像《绑架者》这种类型的影片很少,但老徐完成得很有水准,可能想不到出自徐静蕾,一切皆有可能。”廖凡则是直接隔空求约片:“看完电影实在太过瘾了!下次拍动作片,能不能带上我?”

《绑架者》甚至得到了许多圈内知名导演的肯定。管虎称"《绑架者》拍出了与众不同的气质,非常细腻、动人。”;张一白则赞叹“动作戏荷尔蒙四溅,悬疑戏烧脑紧张,文戏让人怜爱。”;《被偷走的那五年》的导演黄真真,更是称赞《绑架者》“一定会成为中国电影的骄傲。”

除此之外,《绑架者》也赢得一票口味刁钻的影评人的喜爱。的确,正因为老徐对电影品质一丝不苟的“死磕”精神,才使得该片精彩不断。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徐静蕾《绑架者》观后感

全文共 969 字

+ 加入清单

3月19日,电影《绑架者》主创人员来到成都。这是《绑架者》全国巡演首站,导演徐静蕾携白百何、黄立行、明道与成都的粉丝们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在接受西南媒体采访时,主创们被问及与小鲜肉的差别,黄立行和明道调侃自己也是“小鲜肉”,导演徐静蕾则表示这次《绑架者》中都是演技派。对于媒体将白百何封为“票房女王”,白百何也谦虚表示,演员的本职工作在杀青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 徐静蕾拒绝小鲜肉 明道、黄立行自称我们也很帅在媒体采访的过程中,一位媒体朋友提问:“在这个小鲜肉横行的时代,为什么这部电影没有选用小鲜肉呢?”面对这个问题,徐静蕾导演尚未回应,两位男演员便按捺不住抢答:“我们就是小鲜肉!”

在现场一番玩笑过后,气氛也变得相当轻松。徐导接过话头称,在选用人物的过程中,她更在乎的是演技而非颜值。《绑架者》的角色性格丰富,对于演员也有着很大的要求,这次演员们的演绎给了她极大的惊喜。

明道撞头被媒体关心 坦言自己没那么伟大

在电影《绑架者》的采访过程中,主持人和各位主创聊起了电影拍摄的细节。主持人称明道特辑中的撞头场面令他印象深刻。对此,明道却笑称,自己并没有那么伟大。尽管现场的响声非常大,但并没有让他受到非常严重的伤害。如果真的受了很严重的伤,他也不可能还在现场。

谈及为什么在受伤的情况下还要坚持拍摄,明道不以为意地回答道,因为还能坚持。

在电影拍摄过程中,明道的敬业有目共睹。为了更好地呈现人物形象,他在没有想清楚剧情的情况下绝不玩手机,全心全意地将精力投注在角色当中。正是这样认真严谨的态度,才将一个与他以往角色全然不同的陆警官带到了大众的面前。

徐静蕾自曝取向遭质疑 《绑架者》不像女人拍的

初次拍摄动作片,身为女导演的徐静蕾遭受了许多质疑,不少网友表示,看不出这是个女导演拍出来的电影。徐静蕾也表示,甚至还有人看完电影以后对她的取向产生了质疑。对此,徐静蕾自我解嘲,自称投入工作时是没有性别概念的,也可能是自己心里住着个男的。

对于徐导的性格,主演明道表示,私下的徐导是非常小女孩个性的,但一旦投入到工作状态中,立马变身成果断、干练的大女人形象。

活动接近尾声,主办方送上了早已准备好的大麦。这时,一位突然出现的明道粉丝冲上台,为明道送上了自己准备的大麦,并索取拥抱。明道亲切回应。在这样友好的气氛中,主创人员与粉丝拍照合影,度过了一个快乐的下午。

展开阅读全文

徐静蕾电影《杜拉拉升职记》观后感

全文共 99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写论文写到下午,在宿舍呆的时间太长,头疼!出去吃了晚饭,顺便走了走,晒了会太阳。回来心情好多了,在电脑里翻翻,似乎只有《杜拉拉升职记》可看,刚看了开头感觉就不怎么样,在Buzz上写了点评论。快进到最后想看个结尾,看完又有点想法。写下了一个开头一个结尾,如果不看完整写的东西好像很片面,选择从后往前一段一段倒着看,于是就有了这篇观后感

电影刚开始的时候,DB公司里面是中国员工讲汉语夹杂着英文,外国员工讲英语夹杂着中文。我的感觉是特腻味,恶心。看到最后我想明白了,这是为了照顾我们以汉语为母语的大家,一切为了票房啊!

看到杜拉拉买车,我想起了微博上的一个段子“一大早坐同事车往公司赶,等红灯时旁边停辆卡宴,是个美女,放下车窗瞄了一瞄,同事很自信说:「肯定是二奶」,可能声音有点大,被美女听到了,看着有点不悦,刚好绿灯,我们撒鸭子就跑,只见卡宴一脚油追上来,放下车窗,冲我们喊:见过二奶这么早上班么,操! ”

杜拉拉酒量很猛,N杯红酒下去脸都不见脸红。从最后杜拉拉的“那我们分手吧!”看出,红酒还是有度数的,告诫我们,酒话您千万别当真!因为酒醒之后,女的开始后悔,男的开始不认账。

严禁办公室恋情,看来偷偷摸摸地干严格禁止的事才是对人最致命的吸引。

两年之后,一对分开的恋人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做相同事情的几率能有多大?当然这样的做法,那是相当浪漫的。两年之后故地重游,我想更多的是悼念曾经逝去的爱情。如果真的敢并且是一个人去,那么也是怀着感激的心情,平静的离去。

我个人更喜欢杜拉拉在许愿树下两人对望时,冷漠的眼神,表示了两年之中她感情上的成长和蜕变。因为世界上有些事,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即使再次相遇,也不可能当做重来就没有发生过一样。可惜电影的最后结局依然是大团圆,杜拉拉破颜欢笑。最后有一个爱情片中的经典镜头,两人一个在路面,一个在阳台,彼此间的擦肩而过,暗示着爱情在左,生活在右。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生活还要继续。

习惯的枷锁开始轻得让人感受不到,一旦你感觉到的时候,已经是沉重得无法去掉了。一个人真正的弱点是他的性格,你的性格决定你的态度,你的态度决定你的思想,你的思想决定你的行动。你的行动决定你的命运。现在我最讨厌国产电影的一点在于,它表达的全是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人性是矛盾和复杂的。电影中的世界是一个美好的世界,但我们仍旧需要生活在现实之中。电影中的世界越美好,就反衬出现实中的世界越残酷。

展开阅读全文

徐静蕾电影《杜拉拉升职记》观后感

全文共 2348 字

+ 加入清单

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淡泊从容的简单生活越来越成为一种奢侈的愿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这样的生活不仅仅健康简朴,同时埋伏着昂贵,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大大不同于我们的父辈,平静的水面下,处处是湍急的暗流,需要快速高效地做出漂亮成果,否则你就很容易出局。对于这次观看的“杜拉拉升职记”,使我体验职场中的大道理和小细节。

杜拉拉从最基层的前台秘书做到人事行政经理,她的升迁有时让人感觉到嫉妒,因为有些人数年如一日的努力工作着,对自己的业务非常熟悉,却没有升迁的机会。这些人有比杜拉拉工作时间长的,有比杜拉拉职位高的,但为什么是杜拉拉做到人事行政经理,而不是他们呢?有哪些因素是导致杜拉拉升职的原因呢?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个事件,来分析杜拉拉升迁的因素有哪些:

第一、有机会让高层关注

杜拉拉见到DB公司的第一个高层是王伟,虽然电影可能是出于两个人感情发生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偶然,但当她把装修工作搞定,从而让总是加班的王伟更加了解她,让公司总裁何厚德知道她,并在她竞聘人事主管的时候说了关键的一句话,这些绝对是必然的了。有机会让高层关注,并不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而是踏踏实实地做事,做这些事情后也许别人并不一定反馈,但当机会来临的时候高层却是机会的决定者。

第二、能够给别人惊喜

杜拉拉在做简报的时候,非常的用心,当李斯特看到简报的时候,感到很惊喜,于是马上想知道简报是谁做的,并在员工大会上特别的表扬了她。在日常工作中,没有什么事情是惊天动地的,更多的都是由一个个小事构成的,而正是这些小事情,才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如果这些小事情都是一如既往地做着,一方面是自己不会有提高,另一方面再怎么辛辛苦苦也是默默无闻。对于一件事,你和别人做的不一样,或者和以前做的不一样,就会给人惊喜,你都需要花些心思的。能够给人带来惊喜,是为自己创造机会。

第三、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

当装修的预算被大幅减少,而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助理行政经理玫瑰却请假离开的时候,装修问题着实让李斯特头疼不已。他召集会议讨论如何解决问题的时候,问到前几个人,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这件事是个麻烦事,最好不要找到我,他们的回答都是我有什么事情会比较忙。而只有杜拉拉马上给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许这些办法还不成熟,也许这些办法有很多不切合实际的地方。但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对的。当一个问题出现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解决问题的法案和办法,而不是做不了的理由。尤其是当上级最困难的时候,能够帮助他解决这个困难,对自己是最有好处的。

第四、快速适应新要求

杜拉拉被调到销售部做秘书,工作内容是她以前不熟悉的,工作的节奏比原来快多了。如果不能尽快地适应并胜任这个工作,她也一定会被淘汰。适应新工作只有一条路,就是加倍的努力,做足功夫,让自己尽快熟悉一切。工作能力的提升,其实就是通过一个个自我突破来实现的。一个人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新的问题,如果只是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做这些事情,那么自己不会有什么发展,如果按照新的标准要求自己做这些事情,自己才会提高。新的工作会有新的要求,同一个工作岗位也会有新的事情发生,怎么对待和处理这些事情,怎么要求自己,会有不同的结果。有的人在一个岗位做了很久,却没有被提升(无论是职位还是薪酬),不要考虑对自己不公平,而应该考虑自己还有什么可以提升的地方。

第五、懂得执行的真谛

当海伦被辞退的时候,和杜拉拉说了一句话:没有辞退过员工的HR还不是一个真正的HR。问题关键是如何辞退员工是很有学问的一件事,当时玫瑰把这个任务交给杜拉拉的时候,只有一个原则,就是“既不能伤害公司的利益,也不能伤害员工的利益”。如果伤害公司的利益,那么就不配做一个HR ;如果伤害的员工的利益,被伤害的员工会对公司的品牌形象有损害。所以,杜拉拉一方面按照公司的要求与海伦解聘,另一方面有托朋友帮她找了份待遇更好的工作。其实也不只是HR工作,管理工作也是如此,凡是不能没有原则,又不能全是原则,原则之内的要做,原则之外的要考虑。我们可以假想一下,如果杜拉拉只是按照原则办,然后海伦和她大吵大闹,又跑到李斯特和何厚德那里大吵大闹。何厚德和李斯特既会觉得海伦素质低,辞退的太对了;也会觉得杜拉拉的工作水平比较低。杜拉拉尽管是按照原则做了,但是却给公司带来了麻烦。所以说,一个成功的HR或成功的管理者,她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执行。按照原则做事,但是有不能留下后遗症,这才是执行的真谛。

第六、充分的休息,才能有充分的精力工作

自从来到这个神圣的学校,我几乎也变得非常的神圣了!!思想上好像总是绷着上万根弦似的。每天早上也睡不着懒觉了,就是值班定的闹铃也几乎用不上了,不到点就醒了!!这听起来似乎好像很好似的,其实不然。我本人的觉是属于偏多类型的,晚上睡不好白天就没精神,所以整天昏昏顿顿的几乎在打哈欠中度过的!!真的很影响教学啊!所以我们都应该有充分的休息!因为这是为了更好的工作。

我从这部片中得到的最大启示有两点:一是“改变”,二是“思考”。对于刚刚在职业生涯起点的人们,每个人都会怀揣各种各样的梦想,然而当你真正步入一家公司,处于一个职位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其实现实与自己所想象的情况是不同的,有些人非要逆流而上,而有些人则会顺流而下,然而时间和实践证明往往后者会走的更远、更好、更顺利,而前者则多会在抱怨中工作生活。因此,当你发现自己不适应当前环境的时候,我觉得其实改变自己比起改变环境更容易一些,也更实用和实际一些。这样在工作中不论环境如何改变,你都可以应对自如,因为你本身就在改变。而另一方面,对于工作和环境的不断变化,在你的身边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还应具备的就是“思考”。其实在工作中会思考的人要比只会努力的人更轻松、更有效率、更有前途。

展开阅读全文

徐静蕾"不回头"

全文共 289 字

+ 加入清单

这一期的朗读者,徐静蕾作为唯一的女性带给我们的是一份对"选择"二字别样的认知。

她从做演员到当导演,从唱歌到写书又到北影教书,在诸多角色的变换之间,她早已从当年那个懵懵懂懂的少女变做集众多奖项和荣誉于一身的女演员、青年导演,开始被大家称为"老徐"了。

她说自己是一个"善变"的人,希望做一些自己没有做过的事,什么东西做的不错的时候,她就会尝试着去选择另一种可能,朋友都说她有事业自毁倾向。

她听从朋友的建议,开始尝试做导演,但选择一个新的工作方式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沟通交流便是其中之一,而她,又是一个三分理想,七分固执的人,一旦认定的事却也是十头牛也拉不回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