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微调

微调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微调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微调问题。

分享

浏览

3038

作文

1

语文:稳中微调,关注“课本和生活”

全文共 747 字

+ 加入清单

点评人:赵富良(南京市学科带头人、三中文昌初中)

如果说今年的语文中考卷是一只飞翔的小鸟,那么,课本生活就是它的两个翅膀。

首先,在继承传统中体现稳中微调。试卷采用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板块,形式与去年一样;全卷阅读总量5000字左右,与去年基本相同;题量为18题(含作文),也与去年一致,给学生留足阅读、思考的时间。从题型上看,所选材料多在课本中学过,在生活中见过,在平时学习、复习时练过。学生拿到试卷,会有熟悉感、亲切感。从导向上看,试卷选用老舍《骆驼祥子》中的《车夫老马》作为小说阅读素材,在去年考查《童年》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阅读名著。

试卷的“微调”主要有两处:一是将字音字形题调整为全卷的第1题,且改为选择题,降低了难度。二是将古诗的考查放到“非连续性文本”中,有利于学生利用相关材料进一步理解古诗内容。

第二,在联系课本中关注实际学情。试卷选材有的直接来自课本。如填写诗文名句、出处或作者,解释古文中加点词的意思。有的灵活运用课本。如从语文课本中选几篇鲁迅先生的文章汇编成集。有的在课本的基础上有所拓展。如第5题的素材选自萧乾的《北京城杂忆》,而课文《吆喝》也出自这本书;与课文同出处的还有古文,文言文阅读材料《养生》与课文《记承天寺夜游》都出自苏轼的《东坡志林》,且语言风格一致。

第三,在贴近生活中考查语文能力。试卷以“人与生活”为主线。在“积累与运用”部分考查用比喻句描写初中校园,给“搭棚的”下定义,选用建筑学家梁思成的作品集为例,这是突出一个“住”字;古文选用苏轼关于“养生”的经验,体现一个“食”字;《车夫老马》与“行”相关;非连续性文本则围绕“衣” 字组材。可见,试卷引导学生关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内容,在简单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物理学科权威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