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惊沙

惊沙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惊沙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惊沙问题。

分享

浏览

4362

作文

4

2024年长征影片《惊沙》观后感

全文共 850 字

+ 加入清单

影片惊沙》描述了西路军一支部队为了突破敌人的攻击,死守临泽城,伺机突出重围。影片中战士们浴血奋战,奋勇杀敌,涌现了秦基伟,韩仕宏,彭定山等一系列英雄形象。最终在与敌人的几次交锋中,我军虽然伤亡惨重,但最终仍终于突出重围,在这次突围战中取得了胜利。

尽管没有敌人一样精良的装备,没有敌人那么庞大的部队,但是在与敌人的激烈对抗过程中,我军没有丝毫的退缩,全部勇往直前。这让我懂得了作为一名军人,钢铁一样的意志是不可缺少的,无论我们处于何种危难的境遇,我们都不能放弃,要学会奋战到底,坚持不懈。

影片中有一句台词让我难以忘记“战场上只有战士和烈士,没有伤员……”这体现了革命前辈对胜利的渴望和一种忘我的精神,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虽然没有经历过那战火纷飞的场面,但是我们不能忘记革命先辈们为我们的安定生活所做出的贡献。而作为一名即将进入部队的国防生来说,我们更要有这种“战场上只有战士和烈士,没有伤员”的概念,做一件事情就要把它做到底,不要半途而废,不要因为一点小挫折,小伤病就选择止步不前甚至退缩。

影片的最后一个场景就是秦基伟部队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的场面,战士们的眼神中流露出对胜利的渴望和对革命事业成功的向往,没有枪,没有子弹,就拿着大刀向前冲,宁可死在战场上,也不愿在敌人的牢房中苟且偷生。我们作为一名预备军官,在进入部队后,也一定要学会把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学会为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做一名满腔热血的优秀的部队军官。

《惊沙》中的部队之所以能突出重围,不仅仅靠的是自己的一股干劲,严谨的作战指挥也是必不可少的,主人公秦基伟能抓住战机,果断出击,为部队突出重围也埋下了坚实的伏笔。如果我们在进入部队后,参与作战指挥,我们也要学习他这种冷静的头脑,周密的计划,严谨的指挥,果断的下令,这也是一名优秀军官应有的素质。

看了这部影片,我对我今后的学习和训练生活有了更高的目标。我不仅仅要顺利完成学业,更要为我以后的部队生活打一个坚实的基础,多积累一些战争的知识,多学习一些战争策略,为做好一名合格的军官做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长征影片《惊沙》观后感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电影院观看了《惊沙》这一部电影。

《惊沙》主要讲述了西路军为了保护临泽与马家军奋斗抗战的故事。战争持续了三四天,很多革命烈士光荣牺牲,从而体现了敌人的凶狠,残暴。更加表现了红军不怕艰难,勇敢杀敌的无畏精神。

看完了这部电影后,我有很大的感触。最令我难忘的是桂芳,她虽然爱自己肚子里三个月的孩子,但为了革命的胜利,她坚持在战场上杀敌,最后也光荣牺牲。她为了革命,放弃的不仅仅是生命,也放弃了她作为一个母亲的幻想,她是多么可敬!惨烈的革命斗争中,有不少像她一样,不惜付出自己鲜明的革命烈士。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难道不是他们鲜血的结晶吗?看完这部电影,我想起课文中的一句话:“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他们死的光荣,死的伟大!

革命烈士将永远刻在我们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长征影片《惊沙》观后感

全文共 914 字

+ 加入清单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7月8日,在兴安礼堂我有幸观看了影片惊沙》,缅怀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惊沙》讲述了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西路军300多名战士在呵气成冰、弹药匮乏的情况下对抗国民党马步芳军队7000余人,殊死搏斗、宁死不屈守城3日,最终“临泽突围”的真实历史。

尽管没有敌人一样精良的装备,没有敌人那么庞大的部队,但是在与敌人的激烈对抗过程中,西路军没有丝毫的退缩,勇往直前。影片中有一句台词给我印象深刻:“战场上只有战士和烈士,没有伤员……”,这句话不仅展现了战士们对革命的忠诚和无私无畏,而且体现了战士们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影片中,面对物质和人员的匮乏,伤员不顾自己疼痛和安危,坚守战场,主动要求参加战斗,我想,换成是当今的时代,为了他人幸福生活这样不讲条件付出的人也屈指可数。

影片中最让人难以忘怀的一个角色就是女营长桂芳,在妇女儿童优先撤离时,她不顾侦查科长秦基伟和丈夫的反对,毅然担负起了营长的责任,怀着三个月的身孕依旧英勇作战,最后被俘仗义凌然说的那句“三哥,快开枪啊,我不能做俘虏”让人心痛,让人流泪。作为一个女人,她为了革命不顾肚子里孩子和自己身体的安危,选择了留守,选择了责任;作为一名军官,她担负起了自己的职责,带领同志们浴血奋战,牺牲了年轻的生命,也兑现了她对革命的承诺和忠诚。

影片虽然观看结束,但是对我心灵的震撼却没有褪去。首先,西路军的影片是我第一次观看,在观影视觉和听觉方面,有新的刺激,也有了新的认识,发现自己对近代革命史了解知道的太少。其次,西路军在没有援助的情况下,坚守了三天,三天来面对敌人强大的火力进攻,西路军供给贫乏就显得那么势单力薄了,可是,一群可爱可敬的战士,不计个人得失与安危,尤其是伤员和女战士,依然冲在了前方,为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再次,面对战争的残酷,战士们没有一点退缩,却越战越勇。反而,今天我们面对工作中和生活中的困难,有时却不自觉的后撤,老是不自信不尽力,没有战士们的那种豪气和勇气。

因此,我们更应该向影片中的战士们学习,对待工作不骄不躁、不浮夸不轻浮,认认真真,向着目标一心一意的走下去;对待生活不挑剔不讲条件,踏踏实实,做一个对社会对企业都有价值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献礼影片《惊沙》观后感

全文共 2268 字

+ 加入清单

在电影的一开篇,就演了马步芳训斥步下的场景,反面角色有情有义,立体生动,一点也不招人讨厌。之后又演了离临泽不远的另一个城里的红军被敌人围困了八天八夜之后弹尽粮绝,全军覆没。一方面展现了红军战士顽强的战斗精神,另一方面又暗示了秦基伟部队极有可能面临同样的命运,为未来的惨烈战争埋下伏笔。接下来情节发展更紧张,秦基伟凭职业敏感嗅到了危险,阻止大军前进,又和政工干部老彭在战术上产生了分歧。分歧还未统一,秦基伟所预见的危险就出现了,敌军突然出现,我军仓皇撤回孤城,一场大仗开始,炮声隆隆,血肉横飞。在秦将军的巧妙指挥下,虽然敌军暂时后撤,但文护士等二名女战士被敌军俘虏。由此编剧又埋下了第二个包袱。二名女战士在敌营里受尽凌辱而死,为后面秦将军杀妹得罪了兄弟埋下伏笔。在第三次与敌人交火时,秦将军的妹妹桂芳被敌人活捉,秦将军不愿看到生性刚烈的妹妹毫无尊严地被敌人折磨而死,在敌人强大的火力进攻下又无法抢回妹妹,所以毅然掏枪打死了桂芳及一众敌人。

电影对桂芳这个角色刻画得浓墨重彩。她是和秦将军一同参加革命的同村人,与秦将军情同兄妹,生死致交。她性情刚烈,在得知自己已有三个月身孕后,坚决选择和孩子一起留在阵地上战斗直到牺牲;同时她又有很温柔的一面,和丈夫结婚没办酒席,她最大的愿望就是等有时间了穿上最漂亮的红衣裳,请全团的人都参加,风风光光的把自己嫁出去。

影片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到了第三天夜里,红军顽强打退了敌人三天的疯狂进攻后,死的死,伤的伤,已经濒临弹尽粮绝的绝境了。秦将军深知部队已经不能再撑了,当晚,他决定派遣一支赶死队牵制敌人,掩护大部队突围。一直与他有战术分歧的老彭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阵亡将士名薄里,主动请缨留下来掩护突围。其实他心里已经知道自己活不成了,但临走的时候还回头对秦基伟说,“老秦,咱俩的事还没完呢,你等!”等。等什么呢?等如果万一我还能活着回来,等战争结束了,咱俩接着吵?因为这万分之一的生存机率太美好,也因为这万分之一的生存机会太渺茫,所以只说到一半。

什么是英雄?可以说每一个人心底都有一个当英雄梦。英雄不是不怕死,英雄没有选择。当信仰和责任当前,英雄会挑起自己生命的使命,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哪怕这件事情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老彭战斗到了最后一个人,敌人太多杀也杀不完,最后,他高唱着陕北民歌,引爆了手榴弹,与众多敌人同归于尽。此情节与《集结号》里谷子地突围的情节是一样的。只不过谷子地的故事没有放在具体的历史大背景下讲,不知道是东路军还是西路军,反正就是无数个掩护大部队突围的惨烈战役之一。所不同的是,惊沙选取的是败仗的三天时间;而《集结号》选取的是这个败仗里最后一天晚上的最后三个小时来写。惊沙里的老彭主动领死;而集结号里的谷子地却是从领导手里接过的这个任务,并且一直在等大部队允许撤离的号角声。惊沙讴歌了一组革命烈士群像;而集结号里的赶死队员们则有的在阵地上就吓尿了裤子。相比之下,惊沙里的战斗情节都是西路军突围出来的老战士们亲人亲历的亲身回忆,是对西路军那段几乎全军覆没的惨烈历史的真实再现。

第二就是用运了大量的对比手法,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反差感。

影片中马步芳的部队都是铁骥骑兵,装备精良,在寒冷的冬天戴着黄色皮草的帽子,而红军战士一个一个衣衫褴褛。在战乱中观众只要看着那些皮草帽子就能分辨出哪是红军哪是国军。桂芳对婚礼的渴望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她带着肚子里的孩子永远地倒在荒凉的河西走廊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安导拍摄这种英雄群谱可谓是轻车熟路了,他选取了从下往上拍摄的角度,运用慢镜头,突出英雄轰然倒地的刹那。美中不足的是,没有运用色彩。这块桂芳轰然倒地的情节,如果张艺谋来拍,肯定桂芳眼前要浮现出新娘子穿的大红色的飘纱,这飘纱伴着满天的黄沙,渐渐模糊,女战士面带幸福悠然倒地,就更能切合惊沙的主题了。毕竟一部好的电影除了必须有好的编剧外,还终究是一场视觉的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惊沙》的编剧是秦基伟将军的小儿子秦天少将。秦部长一生有无数漂亮的胜仗,如著名的上甘岭战役等。可是秦将军写自己爸爸的时候却选取了爸爸的一次败绩。这不能不说是独到的选材。而且,显然很成功,敢于承认失败的人才能在失败中站起来。革命的胜利正是由一次一次失败的代价堆积起来的。

总之,《惊沙》是一部以秦基伟将军为首的革命烈士群图谱,是一部苍凉壮阔的西进战争浮世绘。每一位烈士的形象都鲜活立体,栩栩如生。又放在那段鲜为人知的红军西路军几乎全军覆灭的惨烈历史洪流中,首次以电影的艺术形式记录和再现了西路军浴血突围的悲壮情景。对于西路军的影视宣传一向很少,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红军打过这样失败的四大败仗,不知道红军长征过草地反复过了四次,雪山反复爬了二十多次。然而,正是这些英雄们永远寂寞地长眠在那些冰雪戈壁,才换来了我们今天这样一个强大的共和国,才使得中华民族终于有一天崛起在世界的东方。可以说《惊沙》是中国百年电影史上的一部战争史诗巨制,我相信秦天将军的这部开山之作将对后世影响深远。

今天,奥运的旗帜飘扬在世界的上空,孩子们可以坐在窗明几亮的教室里朗朗读书。当芙蓉艳照绯闻噱头满天飞的时候,难道我们不应该更多地去关注一下革命先烈的故事和共和国缔造的历史吗?《惊沙》没有任何炒作和商业宣传,但他是电影中的贵族。英雄不会孤独,作为革命者的后人我有责任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部电影。正值两会圆满闭幕和“十二五”宏伟蓝图开局之际,让我们共同记住那段血衅人性的惨烈历史,一起缅怀那些杀身成仁的革命先烈吧。这也是我们现在唯一能够为英雄们所做的,以寄托我们的哀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