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扁担

扁担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扁担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扁担问题。

分享

浏览

4362

作文

16

打扁担

全文共 255 字

+ 加入清单

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打扁担的舞蹈形式有双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种套式。舞者多为双数。表演者手拿扁担,围在长凳或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相撞击扁担。扁担在手中运用自如,或正面、或反面、或侧面敲打,发出的声音或脆、或沉,声声相异,形成节奏明快、起伏有致的韵律。在扁担不断相击中,表演者不停地穿花转动,更使人眼花缭乱。技巧娴熟的各种动作,在声声扁担撞击声中轻松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外公与扁担

全文共 567 字

+ 加入清单

早出晚归的外公总是让那根旧得发黄的扁担陪伴他。它和外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而且形影不离。扁担已经成了外公的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外公家养了几头猪。外公每天扛着扁担给猪挑水挑食,还要挑粪。挑水走的路比较远,一次来回就要走好几里路。回来时,外公已经汗流浃背,直喘粗气。挑粪那就更不要说了,又累又臭。

有一次,我来到外公家。进门就看到外公在院子里拍着身上的泥土。他看到我,就笑呵呵地对我说:“你来啦,快进屋!中午在这里吃饭!”说着,他站起来又去挑水喂猪食了。临走的时候,外公对我说:“小炜,你到屋里自己看看电视。我喂好猪食就来和你玩。”我说:“外公,你去吧!”我看到外公用扁担挑着猪食从门口经过。“吱嘎吱嘎”的声音逐渐远去,听不见了。过了一会儿,“吱嘎吱嘎”的声音又从轻到响传到了我的耳朵里。那是外公已经从小河边挑着水回来了。那“吱嘎吱嘎”的声音从河边传到屋前,传到猪棚。喂完了猪食,我想外公该休息了。于是,我大声说:“外公快来,电视正在放你喜欢看的片子。”外公说:“不急,我还有事情,等一等再看。”他又拿着扁担挑起了猪粪。臭臭的猪粪从门口经过,臭得在屋里看电视的我立刻用手捂住了鼻子。外公只是朝我憨厚地一笑表示歉意,又继续往前走。

“吱嘎吱嘎”,那扁担带走了外公的青春年华,带走了外公以前一贫如洗的生活,带来了满脸的皱纹,带来了美好富裕的今天……

展开阅读全文

朱德的扁担

全文共 260 字

+ 加入清单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展开阅读全文

朱德的扁担和南瓜

全文共 1389 字

+ 加入清单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我党建立的第一个根据地,朱德和毛泽东领导的两支部队在井冈山会师,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它象征着中国革命的一个新的开端,也是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基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造的井冈山精神,今天仍然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国革命的一大胜利。但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处境非常困难。根据地地处山区,百姓不多,经济困难,部队的供给不能保证。 特别是,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断进攻,围剿,经济上封锁,部队吃粮都很困难。在非常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部队还要下山去筹集和运送粮食。部队所需粮食都是靠下山打土豪解决。要从山下把筹到的粮食运上山。山高路陡,到山下运粮要走几十里路。那时候也没有汽车,全靠人挑,战士们经常要下山去挑粮。毛泽东和朱德虽然军务繁忙,每天夜里都工作到很晚,但还要亲自与战士下山去挑粮,这在现在是很难想象的。朱德当时已是40多岁的人,身为军长,日夜操劳,但他仍然和战士一样,亲自下山去挑粮。直到现在还流传着“朱德的扁担”这样一个故事。

到运粮那天,朱德穿一双草鞋,头戴斗笠,和战士们一样用一根扁担挑着满满一担米,汗流满面地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从山上到山下的茨坪有五六十里地,从天亮出发,要到天黑才能回来。战士们见军长每天日夜操劳,白天还和大家一起下山挑粮,都很心疼,就劝他不要去了。可是,怎么劝也没有用,有的战士就想了一个办法:把军长的扁担给藏了起来。军长没了扁担,还怎么去挑粮?可是,朱德又设法找来一根扁担,而且在扁担上刻了三个字:“朱德记”。

到山下运粮的地方越来越远。这一天,部队要到宁冈挑粮。多远呢?离井岗山足有200里地。当天回不来。

装粮的同志想照顾照顾军长,少给他装点粮,朱德不干,亲自把箩筐装满。这还不算,又把专门带来的两个口袋都装了半下。有的战士急了,说道: “军长, 您那么大岁数,少挑一点吧,我们每人多挑一把就行了.”朱德不答应,一脸严肃地说道:“我为什么要少挑?我挑得动嘛!”朱德挑了多少粮食呢?一过秤;142斤。好家伙,真不简单,走的都是山路,一边是崎岖小路,一边是万丈深渊,革命真是不容易啊!

路远了,挑粮的队伍要在半路住一宿。战士们凑在一起商量怎样减轻一下军长的担子。第二天一早,几个战士来到军长跟前,还没张嘴呢,朱德就先开了口:“怎么样,你们是不是要跟我比赛比赛啊?”班长谢长生一听比赛来了劲,赶紧说:“好啊,谁先到山上谁英雄。”一个战士拉了一下班长的衣角,谢长生忽然恍然大悟,说:“比赛可以,但有一个条件。”

朱德问:“什么条件”? “你年岁大,把粮食给我们每人分一把!” 朱德听了,赶紧挑起箩筐上路了。

朱德挑着100多斤的重担,大步大步朝前走,要是不认识的人,怎么能相信这挑担的人竟是军长!

中午,在一个叫斜源村的地方休息了一会儿,继续上山。两个战士不由分说,把朱德两个箩筐上的口袋抢了去。朱德要去追,两个战士已经走远了。没办法,朱德笑着说:“这小家伙!”朱德和战士们一起把粮食挑上了山。

后来,红军长征到了延安,仍然非常艰苦。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扼杀革命,对延安又实行了经济封锁。毛主席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朱德总司令虽然已是半百的老人,也亲自纺线种菜。他经常到菜地里劳动,浇水、施肥,他种的南瓜可大了,一个南瓜几十斤重,创了纪录。

朱德的扁担和大南瓜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革命胜利来之不易,艰苦奋斗不能忘。

展开阅读全文

朱德的扁担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朱德挑粮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这是一首反映朱德同志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艰苦奋斗,与当地军民同甘共苦的革命精神的歌谣。

1928年秋天,国民党反动派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实行了残酷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妄图把井冈山根据地军民困死、饿死。为了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粉碎敌人的阴谋,毛委员和朱德军长向根据地的军民发出了这样的口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持斗争。

那时候,部队吃粮,需要往返五六十里的山路到宁冈去挑,于是红军发动了一个挑粮运动。毛委员和朱军长同战士们一样,脚上穿着草鞋,头上戴着斗笠,翻山越岭,亲自参加挑粮。

当时,朱德同志已经40多岁了。战士们见他为革命日夜操劳,在百忙之中还和大家走山路过小河挑粮,生怕他累坏了身体,战士们都劝说:“朱军长,你那么忙,就不要挑了。”朱德感谢同志们的关心,仍然坚持要挑粮。战士们见劝说不起作用,就商量把他的扁担藏起来,以为这样朱德同志没扁担就挑不成粮了。谁知朱德同志又用竹子削了一根扁担,第二天又照样和战士们一起挑粮,战士们见朱德同志又有了扁担,晚上又把它藏起来,没有想到,第三天他又照样出现在挑粮的队伍里,而且他在新削的扁担上,特地刻上了“朱德记”三个字。朱德军长笑着对战士们说:“你们以后谁再‘偷’我的扁担,我可要批评。”朱德同志的一席话说得战士们都笑了。今天,这条扁担珍藏在革命历史博物馆内。

从此,“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就像长了翅膀,传遍了整个井冈山,也传遍了全中国,激发了全国人民争取革命胜利的斗志。

展开阅读全文

发生在长征路上的故事:朱德的扁担

全文共 876 字

+ 加入清单

朱德挑粮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这是一首反映朱德同志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艰苦奋斗,与当地军民同甘共苦的革命精神的歌谣。

1928年冬日的一天,天刚麻麻亮,朱德军长又带领部分红军战士和赤卫队员到宁冈龙市挑粮。

这天,朱军长像往日一样精神饱满,穿着一身灰布军装,背着斗笠,扎着腰带,打着绑腿,穿着草鞋下山去。来到龙市,战士们有的用箩筐担,有的用口袋背;没有工具的战士索性脱下长裤,把裤口扎紧,把粮食装满两条裤腿,往肩上一搭一样方便。这样,大家挑的挑、背的背,翻山越岭,穿行在井冈山的蜿蜒山径上。

那年,朱德军长已经40多岁了。他头戴斗笠,挑着满满一担粮和年轻的战士们一道走着。大家想:朱军长晚上忙着思考作战大计,白天还要挑粮,这可会累坏他。他们商量一起到朱德军长面前提“抗议”,劝他少挑些。朱军长似乎看穿了大家的心思说:“同志们,今天我们来比比赛,看谁最先赶到黄洋界上的大槲树那儿!”一听说比赛,战士们劲头来了:“好啊!谁先到大槲树谁是英雄!”一个战士灵机一动说:“朱军长,比赛可以,但有个条件。”朱军长问:“什么条件?”战士说:“你年纪大,不能挑那么多,分给我们一点。”朱军长一听,爽朗地笑起来了:“那可不行!”说着,挑起担子就走了,留下了一阵笑声。

中午时分,队伍赶到黄洋界大槲树下休息。黄洋界海拔1300多米,地势险要雄伟,一边是高山峻岭,一边是万丈悬崖。这里云海翻涌时如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故黄洋界又称“汪洋界”。休息时战士们议论开来了,七嘴八舌地说,劝也劝不住,讲也讲不过,怎么办?最后大家叫一个机灵的小战士把朱军长的扁担“偷”来藏起来了。战士们认为这样朱军长可以休息了。那知道朱军长砍来一根大毛竹,用柴刀做了一根又大又扎实的扁担,并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大字,从此,他的扁担再也没人“偷”了。战士们看到朱军长大步流星走在山路上,满脸是汗,军装湿透了,扁担压得弯弯,感动不已。这时,山道上响起一阵阵歌声:

同志哥,扁担闪闪亮,朱军长带头挑粮上井冈;井冈兵强马又壮,粮食充足装满仓;消灭白狗子,分田又分粮;保卫根据地,人民得安康……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扁担的歇后语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扁担吹火 ———— 一窍不通

扁担上搁鸡蛋 ———— 好险

扁担上睡觉 ———— 难翻身;翻不了身

扁担挑柴火 ———— 心(薪)挂两头

扁担挑灯笼 ———— 两头明

扁担挑水 ———— 心挂两头

扁担无钩 ———— 两头滑

扁担无扎 ———— 两头滑脱;两头滑

扁担做桨用 ———— 划不来

扁担做桅杆 ———— 担风险

长丝瓜当扁担 ———— 不晓得软硬

吃了扁担 ———— 横了肠子

虫蛀的扁担 ———— 经不住两头压

大力士耍扁担 ———— 轻而易举

额头角上搁扁担 ———— 头挑

隔墙扔扁担 ———— 横竖由他(它)去

黑狗熊耍扁担 ———— 胡抡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扁担的歇后语

全文共 1539 字

+ 加入清单

扁担挑柴火 ———— 心(薪)挂两头

扁担挑灯笼 ———— 两头明

扁担挑水 ———— 心挂两头

扁担无钩 ———— 两头滑

扁担无扎 ———— 两头滑脱;两头滑

扁担做桨用 ———— 划不来

扁担做桅杆 ———— 担风险

长丝瓜当扁担 ———— 不晓得软硬

吃了扁担 ———— 横了肠子

虫蛀的扁担 ———— 经不住两头压

大力士耍扁担 ———— 轻而易举

额头角上搁扁担 ———— 头挑

隔墙扔扁担 ———— 横竖由他(它)去

黑狗熊耍扁担 ———— 胡抡

黑瞎子耍扁担 ———— 老一套

横着扁担走路 ———— 霸道

猴子耍扁担 ———— 胡抡

狐狸洞里扛扁担 ———— 窝里横

尖扁担挑水 ———— 心挂两头

麻秆做扁担 ———— 担当不起;不是正经材料

毛竹扁担挑泰山 ———— 担当不起

麻秸秆做扁担 ———— 挑不起重担;难挑担

拿根高粱秆当扁担 ———— 挑不起重担;难挑担

嫩竹扁担 ———— 挑不起重担;难挑担

嫩竹扁担挑瓦罐 ———— 担风险

嫩竹扁担挑重担 ———— 自不量力;吃不住劲

脑壳顶扁担 ———— 头挑

嫩竹子做扁担 ———— 挑不了重担

七根扁担丢一旁 ———— 横三竖四

桥孔里伸扁担 ———— 担当不起(比喻负不起责任或不敢当。)

青冈木做扁担 ———— 硬杠子;硬邦邦

桥孔里插扁担 ———— 担不起(比喻负不起责任或不敢当。)

三丈长的扁担 ———— 摸不着头尾

桑木扁担 ———— 宁折不弯

蛇吞扁担 ———— 直脖啦

弯扁担吹火 ———— 一窍不通

弯扁担打蛇 ———— 两头不着实

睡梦别扁担 ———— 到处横行

提着扁担串门子 ———— 直来直去;直出直人

挑缸钵的断扁担 ———— 没有一个好货

挑水的扁担 ———— 长不了

挑着扁担进门 ———— 横祸(货)

托着扁担过马路 ———— 横行霸道

武大郎的扁担 ———— 长不了

小屋里耍扁担 ———— 处处碰壁

胸口掖扁担 ———— 横了心

腰里拴扁担 ———— 横行一方

一口吃下扁担 ———— 横了心

有理三扁担,无理扁担三 ———— 不分青红皂白;分不清青红皂白

丈二长的扁担 ———— 摸不清头尾

枕着扁担睡觉 ———— 想得宽

朱德的扁担 ———— 有名有姓

竹子扁担挑竹筐 ———— 碰上自家人

竹扁担挑竹筐 ———— 碰上自家人

竹子做的扁担 ———— 两头尖

扁担不带钩 ———— 两头滑

扁担插到桥孔里 ———— 担不起

扁担插到桥眼里 ———— 一不敢担,二担不起

扁担插轿眼 ———— 担当不起

扁担插进桥洞里 ———— 担不起;挑不起

扁担插进桥孔里 ———— 既不敢担,也担不起;担不起;一来不敢担,二来担不起

扁担插进桥眼儿里 ———— 担不起

扁担插入被窝里 ———— 一通到两头

扁担插在桥眼里 ———— 担不起

扁担缠腰 ———— 不得拢身

扁担朝上翘,犁辕朝下翘 ———— 各有各的翘;各有各的窍

扁担撑船 ———— 行不远

扁担冲水 ———— 牌子很大;牌子不小

扁担穿皮袄 ———— 有毛也不暖和

扁担戳鸡子儿 ———— 捣蛋

扁担打跟头 ———— 先一头落地

扁担当凳坐 ———— 不是久留之客

扁担倒地 ———— 一字不识

扁担倒了也认不出 ———— 一字不识

扁担倒了也认不出来 ———— 一字不识

扁担倒下来 ———— 不识个一字

扁担倒在鸡窝里 ———— 捣蛋

扁担捣鸡笼 ———— 鸡飞蛋打

扁担垫坐 ———— 不是久留之客

扁担高头搁鸡蛋 ———— 危险

扁担钩戴草帽 ———— 细里高挑

扁担钩的眼睛 ———— 长长了

扁担开花 ———— 不可能的事;没人见过;哪辈子的事;没有的事

扁担靠在电杆上 ———— 矮多了;矮了半截;矮了一大截

扁担靠在电赶上 ———— 矮了一截子

扁担窟窿插麦茬 ———— 对上眼了

扁担里头生了虫 ———— 经不住两头压

扁担两头挂罗筐 ———— 成双成对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初一的父爱作文题目:父亲的扁担

全文共 1151 字

+ 加入清单

“那是一钩弯月,挑着家的梦幻;一头是爷奶的渴望,一头是儿女的摇篮。夏挡酷暑不觉累,冬挑三九不说寒!忙在一双手,情在一副肩,父亲扁担哟……”流逝的岁月锁不住尘封的记忆,父亲的扁担早已落满尘埃。那是父亲的扁担,自打我记事以来,那根扁担一直挑在了父亲的肩上,还蹭着光,摸上去光溜溜的。现如今,这根扁担的大体已经有了明显的磨损,两头无奈地向下沉,形成了一个美丽的弧度,父亲再担着,恰似一钩弯月别在了父亲的肩上,滑稽又心酸。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对我说过:“孩子啊,你就是这根扁担养活的啊,等你大了啊,可千万别忘了这老扁担啊!”当时年幼,不懂此中含义,对此则无动于衷,也只当做母亲对我开的玩笑吧。后来才知道事情的大概:母亲生我那会儿,家里穷,她的身体,营养跟不上,所以奶水就少,为此,父亲不得不去砖窑厂挑砖攒钱给我买奶粉。据母亲回忆说,那时,在砖窑厂里挑一担砖是两分钱,一担大概百把来斤重,父亲正当是身强力壮之时,又急于给家中哭哭啼啼的我买奶粉,于是,头一天,父亲就挑了三十多担。母亲说,那晚她抱着我坐在门前,等着晚归的父亲。岂料,父亲一进门,二话没说,便趴在了床上,嘴里有气无力地哼哼着。母亲把我放下,帮父亲脱了上衣,惊诧之余看着父亲的汗衫之下露出一对红红的臂膀,我想,那时候母亲的眼里必定噙满了泪水吧!而后,母亲用热水帮父亲敷着,父亲疼得直咬牙,双腿一个劲地往外蹬。只要毛巾轻轻一碰父亲的肩膀,那块儿的皮就破了,涌出深红的脓水,母亲形容说,就像红烛的烛油,也不知是否是血,竟染红了整条毛巾。从此,父亲日日都得带着那根扁担,去砖窑厂挑砖,每每夜间回来也总是这幅情景。再后来,我稍稍长大,父亲和他的那根扁担终于可以在家里歇上一段时间了。直到我上小学,父亲的扁担再一次随父亲“出征”了,父亲和它成了我的专属“交通工具”。那时,看看四周,别人家的孩子被父母抱着、背着,我却被父亲的扁担挑着,有着说不出的兴奋。每当看见别的孩子羡慕的望着我和父亲,我总是高傲地抬起头回敬一个蔑视的眼神,心里的小九九甭提有多爽。父亲挑着我,不说话,却一路走一路笑,当时年少不解。后来的一次机会,我专门问了父亲,父亲也就回答了:“等你到了我这个年龄,你当了父亲了,抱着你自己的孩子了,你就会体会到我挑着你的时候的感觉。”对于当时年龄的我来说,父亲的话似乎更为深奥,况且离我当父亲的日子还有很长一段路,所以父亲的话根本没放在心上,而父亲依旧挑着我上学。现如今的父亲,再也没有力气能挑得动我了,父亲老了,那根扁担也老了,我看着老父亲和他的老扁担,忽然耳畔又响起了那首歌,“那是一钩弯月,挑着家的梦幻;一头是爷奶的渴望,一头是儿女的摇篮。夏挡酷暑不觉累,冬挑三九不说寒!忙在一双手,情在一副肩,父亲的扁担哟……”

[关于初一父爱作文题目:父亲的扁担

展开阅读全文

打扁担过新年

全文共 814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舂堂闭轰轰,今年到处禾黍丰。”这是广西马山、都安、上林、忻城等地壮家流传的一首古谚。唐代刘询在其《岭表录异》中曾生动地记载了舂堂的舞韵:“春堂者,以深木刻而槽,一槽两边,约排了柠,男女立以舂稻梁,敲磕槽舷,皆有遍拍,槽声若鼓,闻于数里,虽思妇之巧弄秋砧,不能比其浏亮也。”今天,代替舂竹的是农家的扁担,木板代替了大木槽,古老的舂堂以打扁担的娱乐形式焕发了生机。

从每年的除夕到正月十五,轻快悦耳的“登登打、登登打、登登打嘟打”的打扁担声,响遍了壮族山乡。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打扁担的舞蹈形式有双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种套式。舞者多为双数。表演者手拿扁担,围在长凳或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相撞击扁担。扁担在手中运用自如,或正面、或反面、或侧面敲打,发出的声音或脆、或沉,声声相异,形成节奏明快、起伏有致的韵律。在扁担不断相击中,表演者不停地穿花转动,更使人眼花缭乱。技巧娴熟的各种动作,在声声扁担撞击声中轻松完成。

喜庆佳节的打扁担活动,更是热闹非常。场上长形的竹筒和锣鼓与之伴奏,围观的群众不时地传出唱彩声,节日气氛特别热烈。

在打扁担的人群中,你可以发现两髻斑白的老人和稚气十足的孩子,有的全家挥扁担上阵,有的母子同场打扁担,你赛我、我赛你,整个打扁担活动洋溢着欢乐的笑声。

赶圩路上,山民们腿走酸了,肩挑累了,就把担子一放,打起扁担,不一会儿疲劳便在扁担声中消失了。赶墟路上的打扁担活动即兴而起,尽兴而散。打扁担真是壮乡的一种轻巧而方便的文体活动。

“打扁担”的舞蹈语汇,具有丰富的农耕文化色彩,舞蹈造型与农耕劳作密切相关,表演内容有:耙田插秧、戽水耘田、收割打场、舂米尝新等。艺术形象的生活化、劳动化特点极为突出,它牢牢扎根于壮家土壤,必将生命长青。

[迎春作文_广西春节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孤独的扁担作文700字

全文共 1003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爷爷有一根扁担,以前常常用他去挑东西。现在,因为,爷爷老了,不常用了,便把它放在了老屋的一个角落里。那个角落阴暗潮湿,底下又有一块缺口。当寒风透过缺口过刮进角落里时,它便开始瑟瑟发抖。这时,他多希望爷爷把他拿走。但他失望了,它深感到一种孤独。于是,它打开了记忆的窗口。

那应该是在年代很久远的一个赶集的日子,他想。有一个农民,用它挑着一担当时缺少而又不重的海货带到市场上卖,这一担货物使他一天暴富。从此,那个农民成了员外,有了自己的钱庄和自己经营的染织坊,他的生意如日中天。

当然,它深知,这是扁担带给他的,要是,他那时他没有扁担,他,就不可能一次性把货物都带到市场上卖。如果,他当时没有一次性把货物都带到市场上去卖,那么,他剩余的货物将会腐烂,造成巨大的损失!更不会被有钱人家把他的海货抢购一空,导致得不偿失!所以,他把扁担敬如神明!天天擦拭,天天供奉。

扁担很开心,他为自己的前世而开心,但他更愿意回忆的是和我爷爷在一起的日子。

爷爷没有钱,也没有什么稀世珍宝,更不懂经商的那些事儿,只懂务农,稻子属爷爷栽得最好!春天爷爷挑着稻谷去播种。夏初,又用扁担挑着几寸长的禾苗移栽。秋天,用它挑着稻谷归来。到冬天,就把扁担收起来,放到厨房的角落里去,因为那里暖和,扁担不会腐烂。每到冬天,扁担都会自我安慰地说:“春天马上就到,再忍一忍!”

可这个冬天,似乎很久了……

因为,第二年当春天来临时,爷爷突然觉得,他没有了往日的气力,便没有播种,自然也没有秋收,一年下来,库存的粮食还一大半,于是爷爷第三年春天就又没有播种。久而久之,爷爷觉得要扁担也没用了,便把它随手一扔,不管它了。但是,爷爷并没有停止种水稻。

爷爷虽然生活在农村,但也有一点小小的存款和收入。终于在一个新年存够了钱,买了台收割机。从此生活更用不到扁担了,于是对它就越来越冷漠了,甚至,都不知道家里有没有扁担!

在爷爷在买来收割机的第一个清明,要播种了,他便从阁楼上搬下来了一箩筐米,扁担高兴极了,以为爷爷又会用他挑着那些米,去农田播种,但,爷爷遗忘了它,向邻居张爷爷借了一条扁担,挑起那些米,往收割机里倒去。它失望了,它一直躲在那个角落,它不再盼望着爷爷回想起它。它的世界里也顿时消失了春,夏,秋三个季节,只剩下来满天飞雪的冬!

一转眼,已过了数载,扁担还在那个角落,还是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墙边布满了青苔,它也开始腐烂了。仍在想着那些与爷爷陪伴的快乐的日子……

展开阅读全文

与扁担交朋友的600字作文

全文共 771 字

+ 加入清单

“干干干是长辈的法宝,苦苦苦是长辈的伤痕。”朋友,人人都有朋友,我的朋友不算太多,但是,前几天我又交了一位朋友,“他”姓“扁”,名是一个字“担”。

说起扁担这位好朋友就让人难以忘记,还记得刚认识“他”的时候。那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里,我被老爸抓去果园摘果子。学校放假八天,老妈让我抓紧写作业哦,早上让我背历史,语文。作业写完了,终于解放了,本来想找伙伴去玩呢,但是却被老爸抓到了果园。来到果园,一个个红艳艳的苹果映入眼帘,让我看傻了。一个苹果仿佛小红灯笼似的挂在苹果树上;这时老爸已经开始建苹果了,我也拿了一个剪子开始剪苹果,我挑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剪下来,看看美味香甜,我啃了一口,太好吃了,过了一会,编筐满满,看着又大又红的果子,我满心欢喜。这时,老爸走了过来给我一个扁担说:“你把两筐苹果担到那个棚子里。”“担就担”我说,我刚把担子放在肩上,一起身,“啊”我大喊一声“痛死我了。”老爸严肃地说,“你要知道,不能吃苦将来就一事无成。”

我不服,继续担,但是我是还担不起来。我突然想到了老师所说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话。我终于体会到了父母每天的“苦”。这时,老爸把苹果从筐里拿出一半放在他的筐里,让我一点一点地担,每次能担动的时候,老爸再往我筐里面放一些,一次比一次多点,有时我担不动,老爸总会来帮我,嘴里还说“你现在知道了吧,干什么都不容易,都要吃苦。”到了中午,天气越来越热,但我还是坚持担完了最后一担,肩膀却又红又肿,火辣辣的疼。

看着红彤彤的苹果,让我明白了,人是在不断磨炼中成长起来的,成功往往是建在勤劳的基础上的。爸爸用不完的力气是他一次次磨练出来的。我懂得了成功是不容易的。扁担,谢谢你教会我这个道理,是我明白了“只有吃得苦中苦的人”才有可能有作为。我愿交你这个朋友,扁担!你愿与我交朋友吗?

[与扁担交朋友的6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扛起生活这根扁担作文700字

全文共 716 字

+ 加入清单

小树,不惧风霜雨雪的摧残,勇扛成长之担,方能长成参天躯干;

蒲公英,不怕远离故土的孤单,勇扛成长之担,方能遍布天涯;

而无数的生命,愿承受坎坷的磨练,扛起生活这根扁担,才名照寰宇,光耀于世。

扛起生活这根扁担,李清照用柔弱的身子在乱世之中漂泊而挺立。国愁、家愁、学业之愁,集三责于一体,以女子之身,思公卿之责,思国家之前程,觅学海之博大,求人格之傲岸。生活将她打入地狱,而她却以乱世美神的勇气扛起生活这根扁担,于孤独中前行,成就了千年奇女子的美丽。

扛起生活这根扁担,洪战辉用13岁的肩膀,扛起了一个支离破碎的家,感动中国。难以想像,一个13岁的孩子,本应在父母怀中撒娇的年龄,却在贫穷的极度压迫下瞬间成长,养家、上学、患病的母亲,抱养的妹妹……他,在无助中自立,在贫困中坚强,用瘦弱的肩膀扛起生活这根扁担,向我们展示了不屈的精神。

扛起生活这根扁担,史铁生在轮椅上思考人生,最终战胜了苦难,从痛苦中涅槃,在绝望中重生;扛起生活这根扁担,忍辱负重,苟且偷生,终著信史照尘寰;扛起生活这根扁担,韩愈遭受贬谪之苦丧女之痛的情况下,仍心系百姓,造福一方,与山水同寿,与天地共存。

曾经,因一时之挫折而失去生活的热情,想要放下肩上的扁担;曾经,因一阵之疲惫而失去前进的力量,意欲卸下肩上的扁担;曾经,因一日之殆惰而丧失斗志,想着放弃扛起生活的扁担。

但每每,想起亲朋的疼爱,老师的关爱,但恢复了生活的勇气,自己的生活只有自己才能扛起啊!便又有了前进的力量和扛起生活的信心。

扛起生活这根扁担,我不再绝望,不再放弃,于一次次挫折与失败中,重新审视自己,恢复自信,重燃希望。

扛起生活这根扁担,我要在前人的行迹中找到榜样的力量,我要在自己的路途中实现飞翔的梦想。

展开阅读全文

妈妈的扁担作文800字

全文共 79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从来没有见过扁担,更没见过妈妈的扁担,但我知道妈妈肩上有一根无形的扁担。扁担下的箩筐里坐着我和哥哥。

因为家里有两个孩子,妈妈总是平等对待,从来不因为我小而总是批评哥哥,也从来不因为哥哥大就必须总是让着我。有什么好吃的总是先给爷爷奶奶一半,剩下的我们平分。可是有一次我们嚷了起来,然后说这是我的,妈妈给我买的。妈妈听见了说:“这样吧,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你们各带走自己那一半吧。”“那怎么行,这是不可能的。”我和哥哥异口同声地喊到。“既然这样,那你们还有什么可吵的?”妈妈笑着说。从那以后我们再也没有争吵过了,亲亲热热的。当然哥哥本来就很礼让我,只是我有时太任性了。

我读幼儿园时对什么都很好奇,也经常和妈妈说东道西。有一次我去小朋友家玩,他也是不停地问这说那。他妈妈吼他:“你烦不烦,老是问这问那,真不知道怎么才能让你闭嘴。”我就跑回家问妈妈:“妈妈妈妈,我总是问你问题,你难道不嫌烦吗?”“当然不会了,你愿意和妈妈说话妈妈很高兴呀。你的小脑瓜总是会冒出奇思妙想,帮我解决了很多问题呢。妈妈谢谢你。”多说话竟然还有这些优点?我瞬间被一种巨大的满足感包围了。原来小人儿也有大作用啊。谢谢妈妈!

哥哥从初中开始就住校了,好不容易把哥哥盼回来了。听着妈妈和哥哥不停地说这说那,我忍不住插嘴问一些我的问题。妈妈就嗔怪我说:“我就一张嘴,一次只能回答一个人的问题。哥哥明天就走了,今天先谈哥哥的问题好吗?”好吧,不过我很乐意做你们的忠实听众。哥哥赶紧拿过书包:“这是给你买的面包,你看看有什么喜欢的东西就拿吧。”我当然乐地屁颠屁颠的。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很好奇哥哥的一切。看我满足的样子,妈妈和哥哥开心地笑了。多么美妙的时光啊。

妈妈,我好想永远坐在您晃悠悠的扁担里看着满天的繁星,听您讲美妙的故事。等我长大了,您肩上的扁担就放下吧。我和哥哥用心中的大轿抬着您去看世界!

妈妈,母亲节到了,祝您节日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妈妈的扁担作文800字

全文共 82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从没见过扁担,更没见过妈妈的扁担,但我知道妈妈肩上有一根无形的扁担。扁担下的箩筐里坐着我和哥哥。

因为家里有两个孩子,妈妈总是平等相待,从来不会因为我小而总是批评哥哥,也从来不因为哥哥大就必须总让着我。有什么好吃的,总是先给爷爷奶奶一半,剩下的我们平分。可是有一次我们嚷了起来,然后说这是我的,妈妈给我买的。妈妈听见了说:“这样吧,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你们各带走自己的一半吧。”“那怎么行,这是不可能的。”我和哥哥异口同声地喊到。“既然这样,你们还有什么可吵的呢?”妈妈笑着说。从那以后我们再也没有争吵了,亲亲热热的。当然,哥哥本来就很礼让我的,只是我有时太任性了。

记得小时候我就是个话唠,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问不完的事。有一天我到一个小朋友家玩。他也是个话唠。他妈妈被问得烦了,怒吼到:“你有完没完,老是问这问那,真不知道怎么才能让你闭嘴。”我就跑回家:“妈妈妈妈,我总是问你问题,你烦不烦?”“当然不会啦。你愿意和妈妈说话妈妈很高兴啊。你的小脑瓜总是会冒出奇思妙想,帮我解决了很多问题,妈妈还得谢谢你呢。”多说话居然还有这么多作用?我瞬间被一种巨大的满足感包围了。原来小人儿也可以做大事啊。谢谢妈妈。

哥哥从初中就开始住校了,好不容易把哥哥盼回来了,我却插不上话。妈妈和哥哥不停地说这说那。我忍不住问妈妈:“我怎么感觉我的地位还不如哥哥呢?”妈妈笑着说:“对不起,哥哥明天就上学去了。我只有一张嘴,一次只能回答一个人的问题,咱们先谈哥哥的问题,好吗?”好吧,我很乐意做你们的忠实听众。哥哥赶紧拿过书包:“这是给你买的面包,看看还有什么喜欢的,只管拿吧。”我当然乐得屁颠屁颠的。其实也没什么,我就是很好奇哥哥的一切。看我满足的样子,妈妈和哥哥会心地笑了。多么美妙的时光啊。

妈妈,我好想永远坐在你晃悠悠的扁担里,看着满天的星星,听你讲美妙的故事。等我长大了,您肩上的扁担就放下吧。我和哥哥用心中的大轿抬着您去看世界。

妈妈,母亲节到了,祝您节日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扁担的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260 字

+ 加入清单

我从小就生活在农村,与爷爷奶奶共度了近10年的时光,尤其是奶奶家的扁担,从春到夏,由夏到秋,从秋到冬,陪伴我度过一年又一年的美好时光。每当我在电视里或现实生活中看见它时,心中都会留恋万千,留恋那根极其普通又历经沧桑的扁担。

那只扁担陪伴着爷爷奶奶几十年的光阴,这样说来,也算是我的长辈了。它沉默寡言,经常依靠墙边,陷入沉思,在想着什么呢?也许在回忆他壮年时期的结实,也许在感叹时光苍苍,不知何时它也步入老年,又也许在考虑未来的时光他应做什么。然而,这一切却又不得而知。

春天,奶奶要去挑粪给蔬菜施肥。奶奶用桶装上粪,将扁担架在肩上,身子微蹲,将桶上的绳子担在扁担两头,使劲一撑,挑着桶迈向菜田。那时尚且年幼的我便跟在奶奶后面,屁颠屁颠的,就似一个小跟屁虫。扁担顶着压力,不愿低头,挺着腰板,就似一位宁折不曲的战士。到了菜地,扁担就可以休息片刻。它靠在土堆上,看着年幼的我在捉蝴蝶。那时,奶奶也时不时停下来,看着我欢快的玩耍。浇完菜,已是黄昏。扁担轻松地挑起两个空桶,一摇一摆地晃荡着。奶奶牵着我,一双粗糙的大手牵着一双细嫩的小手,夕阳的余晖照在我们身上,投下了斜斜的影子——一个微微前倾的身躯跟着一个小小的身影,两个桶一摇一晃,真的很美很美……

夏天,爷爷收割完麦子,奶奶便带着我去麦田里挑麦。奶奶在扁担上系着绳子,将捆好的麦子用绳子系起来。我抱起一把麦穗,向奶奶傻笑,露出了空荡荡的大门牙。奶奶看着我,也笑了。回家的路上,我发现扁担挑着麦穗好似有些吃力,仿佛微微弯了些,但很快又挺直了,难不成他力气不够了吗?还是快要老了呢?我问奶奶,奶奶长久无话,最后说:“也许他要老了吧。”那时年少无知的我重重的点了点头,以表赞同,可为何隐约听见了奶奶的几声叹息。也许是错觉吧,我仿佛看见奶奶的背变弯了。

秋天,奶奶去挑稻子。那时我已懂事了,对生老病死也有了些许了解。直到那时,我才发现扁担已经弯了,曾经直挺的腰板如今变形了,长年的艰辛让他变薄,有些弱不禁风了。看着奶奶忙碌的身影,腰真的佝偻着,身子也变瘦了,还真有点像这时的扁担呀,是不是?

经历几十年风风雨雨的扁担,终于老去了,他孤零零地倚在墙边,身上一丝丝纹路清晰可见,他哭了吗?不知何时,我再也不用仰头看奶奶了,可以平视,甚至要低头看着她。奶奶真的老了,腰一天比一天弯,走路一天比一天慢。她时常看着扁担,抚摸着它,低声说:“我们都变老了呀,老伙计。”那一刹那,我鼻子突然酸酸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仰起头,硬生生的的将泪水逼回去,又擦干偷溜出来的泪水,走向奶奶,挽着奶奶的胳膊,”奶奶我们去散步吧。”奶奶一怔,随即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出门时,我看了看扁担,发现它好像对我笑了,和奶奶的笑容出奇的像。我挽着奶奶的胳膊,向她说着趣事。夕阳向人间洒下余晖,洒在我们身上,定格成一幅永远的画……奶奶,请不要害怕跟不上我,我会拉着您,陪您慢慢的走。就像那时您牵着我一样。

扁担,一生的辛劳压弯了你,这时停下来,让我紧紧挽着你,好么?

奶奶,一生的辛劳压弯了您,这时停下来,让我像扁担一样守着您,好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