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把一切献给党

把一切献给党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把一切献给党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把一切献给党问题。

分享

浏览

3860

作文

3

《把一切献给党》读后感

全文共 733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涌现过无数的英雄,但我最敬佩的还是为了建立新中国而奉献一生的革命前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最爱读的书,它给了我深深的启示。书中向我们介绍了许多爱国志士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告诉了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我们要向书中的他们学习,学习他们忠诚爱国、敬业奉献、公平正义、诚实守信等高尚纯洁的品质。其中一位先烈的故事我读了一遍又一遍,颇有感触。

他叫吴运铎,是我党著名的兵器专家,兵工事业的开拓者。他不曾在战场上持枪杀敌,但在研制军事武器的过程中却三次身负重伤。不仅双手残废,而且失去了左腿。经过20多次手术,身上还有几十处弹片没有取出来,每次手术都如同死亡般痛苦。但为了建立新中国,为了不让全国人民再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祖国大地早日拥有和平,他没有退缩、没有倒下,他坚信崭新的时代必将到来!

抗日战争期间,吴运铎在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带领同志们日夜不息地工作着,有力地支援了抗日前线。为了修复炮弹,吴运铎失去了四个指头,左腿膝盖被炸开,左眼水晶体被炸破,几近失明;为了检查哑火炮弹,他左手腕被炸断,右腿膝盖以下被炮弹炸劈一半,脚趾也被炸掉一半……身体的伤残并没有打垮吴运铎,却更加坚定了他把一生献给党的信念。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啊。他还说过这样一句话:“把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智慧、我们的生命、我们的一切,交给祖国、交给人民、交给党!”

是的,不管在多么恶劣多么可怕的环境中,我们都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不畏惧任何危险和艰难,在逆境中勇往直前,才能获得成功,实现人生的价值。同时,我们还要有一颗无私奉献的心,为祖国为人民贡献力量。我们虽不能像吴运铎那样伟大,但只要我们怀着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竭尽全力创造美好未来,我们的生命定会无比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把一切献给党》读后感

全文共 2153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是七·一 —— 党的生日,我觉得应当读一本好书,算是自己给自己上一次党课(因为身体不好,只是每年去缴纳两次党费,五年没有听党课了),以不忘自己的党性。

读什么呢?对,我们既然曾经在党旗下宣誓“把一切献给党”,那么我就来读读报告文学《把一切献给党》吧!把一切献给党,不管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都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的誓言!这是我们建国后的一本革命回忆录,也是被称做“中国的保尔”的吴运铎同志的自传,是曾经在五、六十年代非常受广大青年喜欢的一本书,只是这三、四十年来,很少有人提起了,读的人似乎也不多了。我不知道现在我提起读此书,会不会有人嘲笑我落伍,但是书中的主人公吴运铎,真是让我永远难忘一位英雄!无论别人如何评价,我还是非常敬佩他的!

《把一切献给党》是吴运铎一生的真实经历。吴运铎出生在穷苦的工人家庭。在苦难的童年里,就已留下了革命的血的记忆。小时候不可能上学学习,只能拣煤渣,有时跑到矿山上看机器,还时不时地向工人问上两句。由于家里贫穷,十四岁就下煤窑做苦工,煤尘、瓦斯、地下水几次要吞噬他的生命。北伐战争后国民党叛变革命,工人武装被镇压,失学的吴运铎当工人的梦想也破灭了,不得不挑起生活的重担,挑煤、捡炭渣,但没能养活家人。我在小学6年级的语文课本上学习过的《我的童年》一课,就是从这本书里节选的。后来。他一家人逃难到了湖北,仍在矿上,却是暗无天日的学徒生涯,当工人却没有机会和条件学习与机器相关的知识,一切只能靠自己一点一滴地积累。战乱的时代给了他觉悟的意识,也为他得到锻炼、发挥才能创造了条件。

但是,书中更多的是讲述了他在革命队伍中的锻炼成长。抗日战争的爆发给了吴运铎一个全新的生活理想。工人们觉醒了,吴运铎更进一步认清了受压迫的原因,明白了革命是惟一的出路。吴运铎毅然参加了革命,一九三八年,他投奔了新四军,尽管这支队伍非常困难,不仅缺衣少食,而且缺少武器,但是他决心永远跟着党。从此,为了消灭敌人,他开始了与枪炮制造紧密相连的一生。这是一个战士的成长史,也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思想发展史,“把一切献给党”是一个在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共产党员的心声。吴运铎的一生与我军、我国的枪炮制造史一起走过,当他被派到修械所当工人以后,他和战友白手起家,靠着师父传授的本领,他学会了修枪,又经过不断实践、探索,终于造出了自己的步枪、平射炮等很多武器。他在革命队伍里,为了制造武器不顾一切地苦打死拼,负伤流血,再所不惜。他三次负伤,左眼、四根手指和腿被炸坏,但他依然在病床上研究新武器。他原来是个文盲,后来却成了掌握现代科学的军工专家!读到这里,我怎么能不被他的顽强刻苦所感动呢?

我读完了这本书,感受到了吴运铎同志的坚强和勇敢!他刻苦顽强的精神,实在令我感动!从他身上,我懂得了什么叫把一切献给党?这不是一句空话,它是有具体和实在内容的!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依然要坚持“把一切献给党”这个伟大的信念,我们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都是党的儿子,是党哺育了我们,是党培养和造就了我们,我们所取得的每一个胜利,每一次前进,都离不开党的关怀、培养和支持、鼓励。所以我一定要抱定了为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而奋斗的目标。

作为一个已经退休的党员,我今天已经做不了什么大事情了,我只是平凡地度过自己的每一天。但是,我也没有必要因为健康不好长吁短叹地无比悲观,学学千千万万共产党员的坚强精神吧!就让吴运铎身残志不残的精神陪伴自己度过余生岁月吧!

《把一切献给党》读后感3

读了《把一切献给党》,我为吴运铎的这种坚强意志而感动,为他的遭遇而感到心酸。他的精神我,我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

吴运铎在战场上杀敌、曾经三次身负重伤,留下了伤口百余处,左眼失去、左手、右腿致残,经过二十多处的手术,身上仍有几十片弹片没取出。这就是所谓的奇迹,这就是信念的支撑。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他组建工厂,为抗日前提供支弹药。不幸的事发生了,导火装置受到碰撞,引起爆炸,吴运铎的手指被炸掉四个,他终于出院了,又坚持着投入到枪榴弹的试验中,他坚持着“一个人知道为什么冒险,他就会投入到这项冒险的工作中去,后退一点,心里都会觉得不好受。现在,我们的民族正在火中燃烧,我们要在火中锻炼我们的意志。为民族赴汤蹈火,得到永生。”这是一个重大的试验,是一次更危险的试验,枪榴弹发爆炸,将吴运铎左膝盖炸了一个碗口大的血口,膝盖骨被掀开,他再一次住进了医院。 1953 年,他写了一篇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以感人至深的事迹实践了自己的誓言:“把我们的力量、智慧、生命、我们的一切,都交给祖国、人民、党!”

我从中体会到了吴运铎的坚强和勇敢!他刻苦顽强的精神,实在令我感动!从他身上,我懂得了什么叫“把一切献给党”,它是有具体和实在内容的!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依然要坚持“把一切献给党”这个伟大的信念,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都是党的儿女,是党的哺育和培养造就了他们,他们所取得的每一个胜利,每一个前进,都离不开党的关怀、培养和支持、鼓励。

我们现在的小学生,过着幸福的生活。很多小朋友怕吃苦,没有目标,什么都怕学,将来能为祖国做什么贡献。作为一名小学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习革命者和建设者们的崇高精神,并以他们为榜样和动力,努力学习,回报家长、老师和社会,做一个有用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读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有感

全文共 5235 字

+ 加入清单

把一切献给党》向我们介绍了许多爱国志士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告诉了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下面是关于书籍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读《把一切献给党》有感1:

“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我要把一切献给党”。透过书中隆隆的炮声和弥漫的硝烟,吴运铎向我们大步走来。

《把一切献给党》问世以来,不仅在我国多次再版,影响了几代人,而且被译成七种文字,在国外广为流传。吴运铎在这部书里真实地记录了自己的成长轨迹——从一个普通的青年工人到一名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小时候读这本书,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以吴运铎为代表的兵工战士们不怕苦、不怕死的硬骨头作风,他们那种遇山劈石、遇海斩浪的乐观的工作、生活态度。常常惊叹于他们的化险为夷、绝处逢生:从皖南向苏北转移,反扫荡,作为新四军的非战斗人员,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他们亦工亦兵,分散、隐蔽、突围,紧紧依靠党组织,依靠庄庄户户乡亲们的掩护,受伤、牺牲,一到目的地,立刻就地取材,重开兵工厂炉灶,修枪、修炮,造子弹……他们不满足于枪炮的修修补补,前线的需要、战士的要求就是“命令”,就是他们一个又一个的任务。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我收集了敌人打过来的各种各样没有爆炸的炮弹,把它拆开,又把每个弹壳、弹尾和信管锯开,通过实地解剖来掌握炮弹的构造原理和制造知识。我对每个零件都提出了问题:为什么要这样构造?它起什么作用?反复对证,直到断定不会发生错误为止。我把敌人炮弹的优点综合起来,再根据自己工厂的条件,绘出迫击炮弹的图样。”就这样,土法上马,第一颗炮弹造出来了,试验,失败,拆开,查原因,改进,再试,直至成功。就像这样的依葫芦画瓢,吴运铎们又制造了多种多样的地雷,制造了枪榴弹这一新式武器,还制造了专用来打攻坚战的平射炮……

“如果我不拆,就得别的同志来拆,不是同样也会碰到危险吗?临阵脱逃,不仅是怯弱,而且卑鄙。即使是‘死亡’又有什么可怕呢?任何工作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它不过是一种重大的代价就是了。许多同志因为战斗需要,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难道在这严重考验的时刻,我竟迟疑不前吗?”这是《把一切献给党》“拆定时炸弹”一节中的一段作者的心理剖白,令人屏息静气却还透着些许的轻描淡写,没有在长期的、反复的生死场里磨砺过,就无法做到如此的傲视死神,更不具备这等坚强的神经,坚韧的毅力,坚定的信念。就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生死较量中,吴运铎三次负重伤,留下伤口100余处:第一次,发动机的摇柄突然掉下,砸伤他的左脚,后来伤口发炎,他发高烧40多度,左腿感染。医生挖去腐烂的肌肉,在他的踝骨处留下一个月牙形的大洞,吴运铎不得不拄着双拐走路。 第二次,为了修复前方急需的旧炮弹,他从报废雷管中拆取雷汞做击发药,虽然事先用水浸过,但雷管还是在他手中突然爆炸,他的左手被炸掉4根手指,左腿膝盖被炸开,露出膝盖骨,左眼几近失明,昏迷不醒15天。第三次,1947年在大连附近的实验场,他和吴屏周厂长一起检查射出去的哑火炮弹。突然,炮弹爆炸,吴屏周当场牺牲,吴运铎左手腕被炸断,右腿膝盖以下被炮弹炸劈一半,脚趾也被炸掉一半。他创造了生的奇迹,终于看到了全国解放的那一天。

今天,重读《把一切献给党》,最让人感动的还是书中的人物,除了“我”——吴运铎,还有在矿山高举革命火把的工人领袖黄静源,“我”的入党介绍人、在革命队伍里长大的“红小鬼”罗克绳,炮弹厂厂长吴屏周……我感受到了他们这一代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和永不动摇的革命信仰,“中国的保尔”吴运铎是“老兵工”的优秀分子,他的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不向“危险”低头的大无畏精神,他的刻苦钻研、大胆创新、机智灵活,他在实践中求真知,他对工作的全身心投入,均体现了老一辈革命者的人生观、价值观。

“党经常教育我们,任何人都不能离开集体的利益寻求个人的幸福。个人的幸福包括在集体的胜利中。个人不过是汪洋大海里的一滴水珠,无数的水汇合起来,才能成为壮阔的巨流;一旦离开了集体,立刻就要干涸。”这是他在申请入党时心迹的表露。在崇尚个性自由、追求个人幸福的需求越来越膨胀的当今社会,这段话听上去犹如空旷山谷里的回声,不光是山体,连草木都有回应。这字字句句直插心底,让人警醒。是的,一味地追求个人所谓的自由、幸福,最后的结果就是自私、狭隘、空虚,根本体验不到置身集体当中的幸福与满足,体验不到一滴融入大海里的水珠的快乐。

读《把一切献给党》有感2:

200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华诞。9月22日,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评选的“双百”人物(“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名单正式揭晓,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首任所长吴运铎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而说到这个我党军工事业的见证人,就不能不提他的《把一切献给党》。

《把一切献给党》是一部长篇人物传记,全书12万多字,分17个章节,每一个章节都有一个指向性颇强的名字,比如,“我们的工厂”“转移”等等,本书书名就来自第六节《把一切献给党》,也可以说是以这一节为分水岭,吴运铎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把自己的一生与中国共产党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这本书以“我”的口吻记叙,人物、事件、场景、时间,真实且清晰、具体,历历在目。吴运铎既是作者又是主人公。他从苦难深重的旧中国走来,讲述着他所经历的,他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他是一个传奇,他的故事让任何小说家难以想象难以编撰。第一节“童年”,向我们介绍了他生长的地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南方最大的一座煤矿——江西萍乡煤矿,写了他童年时期的所见所闻,生活虽然艰难,辛苦劳作的父母还是把他们兄弟几个送进学堂,希冀孩子们通过读书,改变家庭的生活状况。但在三座大山压迫的缝隙下艰难喘息的旧中国,父亲的愿望只能是美丽的泡沫。小吴运铎调皮、好动,对新事物好奇,肯动脑,爱鼓捣,对机器似乎是与生俱来的热爱“我觉得世界上最奥妙的东西就是机器了。……做一个管机器的工人——这就是我的第一个梦想。”第二节“劳动的开端”在上世纪80年代初被选编在京津沪浙四省市合编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中,今天,还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五年级的一篇重点课文。这一节以一个孩子的眼光勾勒了上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安源煤矿工人运动,写了他对“革命”、对“共产党”的初步认识。那时,在十几岁的小吴运铎眼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沉默、压抑的矿山,麻木、机械般劳作的矿工是他的整个世界。终于有一天,平地响春雷,长夜露曙光,共产党的星星之火将这座死矿山点燃,昏沉沉的矿工们终于苏醒了,挺直了腰杆。“工人补习学校”“工人俱乐部”“职工子弟学校”“安源煤矿总工会”,这些大革命时期涌现出的新生事物让小吴运铎新鲜、兴奋,幼小的心田种下了一颗红色的种子。他看到了“世界上有种特别的人,只要是对穷苦人有利的事,他总走在前边,即使自己受苦受罪,流血杀头,也不畏惧。这是世界上最有志气的人,这种人就是共产党员。”然而,风云突变,以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为标志,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蒋介石的血腥屠杀共产党人而告终结,矿工们重又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年仅12岁的小吴运铎以稚嫩的双肩挑起装满煤的箩筐,披星戴月,翻山越岭,顶风冒雪,赚一点血汗钱贴补家用。“日子长了,手指上烧的泡结成了又厚又硬的茧子。光着脚板走在煤渣堆里,也不怕疼了。……我的肩膀磨得结实了,挑三五十斤也不觉得吃力。”劳动,磨折了他的筋骨,更锤炼了他的意志。

第六节“把一切献给党”称的上是全书的“点睛”之节,是写20岁的吴运铎参加新四军,被派到军司令部修械所后的所观所感。简陋的设备、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但同志们的工作热情,同仇敌忾的战斗激情,很快就感染了他,他修步枪、造刺刀,谦虚好学,需要干啥就干啥。他像一滴孤独的水汇入大海一样,融入了革命的洪流,他的命运从此与党、与党的军工事业融为一体。随着抗日战争的深入,斗争的需要,修修补补的修械所已无法适应前线将士的要求,他们要在山沟里建立一座兵工厂。要造枪造弹造炮。山沟里的兵工厂建成后,美国女记者史沫特莱曾参观、采访,评价“你们这个兵工厂真是世界上极难得的兵工厂。”

一个真正的革命者的信仰一定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上的,战争年代更是如此。那时,惨烈残酷,你死我活,流血牺牲,哪有一丝空隙讲空话、务虚事?吴运铎和战友们就是在白手起家建工厂,土法上马造武器的工作中,体验到了自身的价值和工作的意义。同样是转个不停的机器,同样是痴迷机器的吴运铎,但他的目标,他的内心,他的干劲,却有着质的变化,因为他所做的已经和党的事业紧密结合在一起了。就像车间里贴的大标语那样:“我们多流一滴汗,战士少流一滴血!”1939年5月18日,吴运铎在党旗面前庄严宣誓,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一员。

读《把一切献给党》有感3:

我出生于教师之家,父母分别是大学和中学的教师。从五岁识字开始,我便迷上了读书。因为父母工作忙顾不上我,年幼的我只能终日与书为伴。我每天都登着小板凳,爬上书架,搜寻着我喜欢的图书。开始是找图看,有图的看完了,就随便翻开一本,如饥似渴地啃着我似懂非懂的文字。我沉醉其中,乐此不疲,可以一整天不开口,只与书本里的人物对话。

大概是八、九岁的时候,一天,我在书柜的最里层又有了新发现。这是一本50年代出版的图书,书名是《把一切献给党》。书的扉页上,有作者的亲笔题字:“把一切献给党!与秀岩同志共勉。——吴运铎”我特别好奇:“父亲怎么认识书的作者呢?”“党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她的成员为什么如此高尚?”晚上,我拿着书本去问父亲,他给我讲起了书的来历和书里的故事。当年,父亲作为学生干部参加了团市委的一个联谊会,荣幸地聆听了当时被誉为“中国保尔·柯察金”的吴运铎到天津所作的报告。晚上座谈的时候,他又与吴运铎坐在了一起,便捧着出版不久自己读后做了好多标记的《把一切献给党》,请英雄题了字。父亲说,你还小,现在读这本书可能会费点劲儿,但这是做个好人必读的一本书。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竖排版繁体字的书,读起来确实挺费劲,但书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被作者的非凡经历和枪林弹雨中对党的赤胆忠心和无私奉献精神所感动。我想,长大了也要入党,也要成为这个伟大组织的一分子。从此,“把一切献给党”成为我幼小心灵中一句圣洁的口号,成为影响我一生的名言。

再读这本书,是在1984年。这一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父女同时取出这本珍藏的书,站在人生的一个新起点,重新认识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共同立下了向吴运铎学习,把一切献给党的誓言。从此,父女二人相互鼓励,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履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奉献。当年,我写了题为“重读《把一切献给党》”的征文,在天津市读书节活动中获奖。

三读这本书,是在建党80周年的2001年,这部书被再次搬上了银幕,我也再次捧读它,对人生的理解,对党的认识再次升华。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向吴运铎那样,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思想道德和行动上的先进性,用毕生的精力实践“把一切献给党”的誓言。我用《再读〈把一切献给党〉》的文章抒发了自己的心声,作为献给党的80岁生日的一份礼物。

斗转星移,光阴荏苒,时间进入了21世纪的第五年,我也已是具有20多年党龄的中年人了。我不由自主地走向书架,小心翼翼地取出这本两代人精心收藏的图书。我抚摸着它已经泛黄的书页,凝视着扉页上还异常清晰的作者题字,不禁感慨万千。吴运铎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真正实践了“把一切献给党”的伟大誓言,他的光辉事迹教育着一代代人。至今,《把一切献给党》已经再版44次,而且作为革命理想教育丛书,继续影响着一代新人。吴运铎不止一次地教育年轻人:“即使自身化为一撮泥土,只要它是铺在通向共产主义的大道上,让伙伴们大踏步地冲过去,也是最大的幸福。”“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一句名言,而我手上的这本书,确实是使我受益终身的一本书。她像火炬,引领我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梯上向上攀登;她像镜子,让我时时照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她像戒尺,无论是在春风得意时还是在遇到挫折时,都使你不断地鞭策自己、敲打自己,让你不忘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和重任。我自己也在认真地履行着入党时的誓言,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不求索取地默默耕耘,把自己的青春智慧都献给党的教育事业。

如今,比起吴运铎的时代,党所处的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党员队伍的状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新形势新任务下,对党员先进性的要求没有变,党员对党的赤诚、奉献精神更不能变。在新的形势下,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将“把一切献给党”这句名言响亮地喊出来,并用自己一生去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