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最大推力长征五号首飞成功观后感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中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30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是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关键一步。
长征五号是无毒无污染绿色环保型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基本型,火箭采用5米直径芯级,捆绑4枚3.35米直径助推器,全长约57米,起飞重量约870吨,起飞推力超过1000吨。长征五号首次采用芯一级2台50吨级氢氧发动机与4枚助推器各2台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组合起飞方案,10台发动机同时点火,实现了中国异型发动机起飞技术的重大突破。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工程实现了中国液体运载火箭直径由3.35米至5米的跨越,填补了中国大推力无毒无污染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空白,代表了中国运载火箭科技创新的最高水平,为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系列化、型谱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是实现未来探月工程三期、载人空间站、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工程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保障。
2024年中国最大推力长征五号首飞成功观后感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日前,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完成了从总装测试厂房到发射塔架的垂直转运。现在,“大火箭”首飞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阶段,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长征五号的芯级,也就是中间的主体部分直径达5米,比一般的火箭主体直径大了50%,体格壮实,绰号“胖五”。这次发射任务主要是检验“胖五”设计的正确性、飞行的可靠性,以及发射场和火箭之间的匹配性。作为运载火箭的“重中之重”,“胖五”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长征家族历史成绩优秀 发射成功率高达97%左右
从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至今,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实施了237次发射,发射成功率高达97%左右。从国际上来看,从1957年到2015年,全球共发射5400多次,平均发射成功率是91.5%。
如果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比作一个大家族,现在其家庭成员已经有17个了,实现了从常温推进到低温推进、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运载能力覆盖高、中、低各种轨道,能够满足不同载荷的发射要求。
11月3日20时43分,中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30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更多热门文章:
范文:向背后的推力致敬
全文共 814 字
+ 加入清单环视历史,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数风流人物,他们的伟业令人仰慕.而到过莫斯科无名英雄墓瞻仰的人,才蓦然感到,无名英雄对二战胜利的巨大影响.
"一将功成万骨枯",多少人看到了将帅的功成而忽略了枯死的万骨?马克思唯物主义论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理性的目光下,辉煌背后的推力更值得致敬!
功成名就的毛泽东深情地称徐特立为他一生的恩师,二度捧起奥斯卡奖杯的李安在致贺时首先亲吻在背后无声支持他事业的妻子,有人在二战结束后德国城市的废墟中看到了窗台上盛开的玫瑰花,因此断定这个民族必然能够浴火重生,他们都重视并深谙成功背后的推力.
我们能直观地感受到鲜花的美,而容易忽略促成鲜花开放的那窗前、树梢透过的阳光,很多时候是源于感恩的缺失.我们知道,失去了阳光,鲜花就会枯萎;失去了土壤的养分,种子不会发芽;奔驰而过的再华丽的车身,也是由那看不见的发动机来驱动.以此推论,人若是失去了赖以支撑的推力,存在与价值的实现都无以依附!
很多人一旦登上成功的巅峰时,就容易自我膨胀,唯我独尊,而忘记创业时别人的帮助,缺乏感恩情怀!秦始皇横扫****也是借助万千冲锋陷阵的士卒,当他位及最高位时,却漠视一切残暴恣睢,何来感恩与抚慰?而唐太宗却以君舟民水的思维治理国家,始兴贞观之治,其中史鉴,几人能懂,几人能悟,又几人能身体力行?
手捧璀璨的珍珠,我们要依稀看到那晶莹的光泽里隐射出的蚌壳的艰难孕育,"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故而,真人杰者要目光俯视,感恩成就自我者,致敬推力!做到这些,辉煌就离你不远;漠视这些,失败也会接踵而至.
殷鉴于前,悟行在后.如今,我们国家的发展已是一日千里,今非昔比,这离不开亿万国人的勤奋与努力.我们关注弱势群体,关注民生福祉,我们为地震民众举行国葬,我们倾注全力从利比亚撤侨……自上而下的对推力的重视与感恩,已蔚然成风.
因为阳光般的推力,我们强大;因为鲜花般的美丽,我们感恩!
阳光,让我们的生活处处开放鲜花.
二木构架建筑的发展推力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1 关于为什么中国古建突出地一木构架体系为主,而非是结构为主,人们对此看法很多。 刘致平:中原等黄土地区,多木少石。
徐敬直:经济水平很低,人民生计基本依靠农业,只能极力保留。
李约瑟: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技术上突破了木结构不足以构成重大建筑物要求的局限,在设计思想上确认这种建筑结构形式是最合理最完善的形式。
关于上述看法,李允禾不同意“多木少石”的就地取材说。也不同意“中国经济水平低下”只说。
关于上述争论可用力学方法得以解决合力分析木构架建筑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2综合推力说:引用河南偃师二里头一二号宫殿遗址说明不是单因决定,是由多因子合力作用的结果。这种合力作用对于木构架建筑发生期、形成期、发展期,起制约的强因子是不用的,对于官式建筑突出发展木构体系和民间建筑广泛运用木构架体系,其制约的强因子也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