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描摹

描摹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描摹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描摹问题。

分享

浏览

6611

作文

9

描摹植物的特别之处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植物的样子和写人物外貌一样,不需要面面俱到。因为我们无法掘地三尺挖出它的根来看个究竟,也不可能从发芽观察到结果。我们要告诉别人的是你最关注的那个部分,记住,是你最关注的,而不是别人!比如说,龟背竹,有的人关注的是它漂亮的叶子,而你却对它的气根感兴趣,那么你就把重点放在气根上。再比如,你觉得玫瑰和月季很像,可是总分不清它们,那么你就把重点放在它们的对比上。这总比循规蹈矩地写茎、叶、花来得有趣。有些爱研究的同学喜欢查资料,把自己对植物的疑惑全都解开,这是个非常好的习惯。可是在写作的时候,可不要把自己的文章变成了科普宣传,用最少的文字说清楚,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如果长篇累牍的摘抄只能是画蛇添足。

展开阅读全文

[描摹细节,流露真情]

全文共 3372 字

+ 加入清单

记叙文与议论文的写作不同,若想抓住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必须注重细节。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但由于高考作文篇幅所限,细节描写在文章中不是越多越好,应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深刻主题的典型事例,这样才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作文首先要求说实话。其次才看写得好不好。”富有真情实感,是作文成功的关键,书写“真”性情也是作文成功又一个动人的亮点。

技法一:勾勒肖像展真容

肖像描写即描绘人物的外部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特点等。传神的肖像描写能够以“形”传“神”,形象生动地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一个下着毛毛雨的下午,我闲着没事,跟着老爸出去买菜。菜市场可真热闹,到处是小贩的叫卖声,人们讨价还价的此起彼伏,有人争得面红耳赤,有人争得洋洋得意,有人争得怒目圆睁。

雨越下越大。这时,前面突然传来一阵狂暴的犬吠声,我吓得紧紧地抓住老爸,还以为有狗在发疯,抬头一看才知道,原来是在杀狗。这时,爸爸的眉毛扭在了一起,双手紧紧地握着,上面青筋根根暴起,像趴着很多的蚯蚓,只听见雨水哗啦啦的敲击声……

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在它扭头的瞬间,那眼神黯淡无光,毫无生气,但在与我四目相对时突然明朗了,仿佛在无垠的黑夜里看到了曙光。在那眼神中,我看到的是一个顽强而脆弱的生命对生的渴望,是对无法摆脱锁着它的牢笼的无奈。它看着同伴血肉模糊的身躯挂在自己脑袋顶上,肯定尝试过逃跑,但显然是徒劳。它渴望活下去,于是把希望寄托在身边千千万万路人的身上,希望有人能帮它一把。这种不同于街上乞讨者的令人恶心的眼神,很纯,很纯……我不忍再与它对视,悄悄地走开了。

【考场借鉴】第一段的神态描写,惟妙惟肖,绘出菜市场的百态。第二段细致描写爸爸的眉毛、爸爸的手,细致而传神的肖像与动作描写,让读者体会到爸爸愤怒的内心。第三段细致描写狗的眼神,进而推测狗的内心,撼人心魄。

技法二:描摹动作创真境

人物的动作,包括对事情的反应、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心理活动会外化为动作,有些动作是下意识的、不被人物所控制的,或者是人物习惯性的自然而然的流露,而这些小动作,往往最能表现一个人的内心和性格。

搬家的时候,老爸每运完一箱衣服,就得在床沿上坐一下,一言不发地歇一会儿。老妈有远视了,细小的东西,她得拿远点,挤着眼看,小扣子,小绳头,都攒着,慢条细理地装进一个素净的小布袋里。

都老了……我叉着腰站在屋中央,悲从中来:青春,终究敌不过生活的,戏要散场,照片要褪色,时间的洪流……

怎么回事?我面对着两摞一模一样的《简明日本语教程》,水蓝色的封面微微打卷儿,我激动得有些颤巍巍地打开扉页,老爸老妈一粗犷一娟秀的署名清晰可辨。

我捧着书,奔进屋里亮给他们看。我能看见他们的眸子“咯噔”一下,那是回忆之门打开的声音。

“当年《排球女将》可真火啊!”老爸伸脚“搓”来他的拖鞋,久别重逢似地摩挲它的底脊。

“小鹿纯子算现在的‘女神’,当时叫‘大众情人’。”老妈笑着补充道。

几十年前的青春火苗,竟把家里气氛“焐暖和”了,我感叹它的魔力。

(节选自高考江苏卷优秀作文《青春万岁》)

【考场借鉴】妈妈“挤着眼看”“慢条细理地装”等动作,描绘出了妈妈虽然上了年纪却依然细心的性格,爸爸“搓拖鞋”这个传神的动作,让一个不修边幅的中年男人形象跃然纸上,“久别重逢似地摩挲”反映出爸爸内心涌动的情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细节,才给了文章打动人心的力量。

技法三:对话谈心显真情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所以每个人说话都会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自己的性格。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地去观察,然后作为写作的素材。写人是这样,细节描写用于写景、状物时,则要把握住景物的特征和变化。

洋槐树下坐着一位老奶奶,冲着落日安祥地坐着,一动也不动,似乎得到了一种永恒的满足。在她身边,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她那只捏着钢笔的右手支着下巴,歪着头向远处凝望着,像是看着满天的彩霞,又像是看着老奶奶。

女孩突然说话了,那声音像是从无边的遐想中寻找出来的:“姥姥,您说,人为什么活着?”

“这太阳真美,槐树花真香。”老奶奶喃喃地说。

“姥姥,您给我说说呀。要不,我的作文完不成了。”

“真是的,我活了快八十岁,怎么就没工夫看看这太阳,闻闻这槐花呢?”

“姥姥,您快说呀,人到底为什么活着?”女孩显得有些焦急了。

“活着就是活着呗,还管它为什么?”老奶奶漫不经心地说。

“姥姥,您是怎么活过来的?”

“我那会儿也不想活。你姥爷死了,我本想跟他一起去,可放不下你妈。你妈才你这么大……”

“为了你妈,我活下来了。这不,也是一辈子……”

女孩不再发问了。她望着山顶上的落日,又陷入了静静的沉思。那太阳很大,很红。

老奶奶又喃喃自语:“这太阳真美,槐花真香。”

忽然,女孩那稚气的脸颊上闪过一道霞光,她似乎悟出了什么,埋下头在作业本上刷刷地写下了两行字:落山的太阳真美,盛开的槐花真香。

这个片段的对话十分符合人物的年龄和身份,“工夫”“那会儿”“放不下”等语言符合老年人语言特点,而“您给我说说呀”“您快说呀”等语言将一个充满青春活力和好奇心的少女形象活灵活现地描摹出来。 在写作中,我们还常常运用第二人称的视角来表达文章内容。第二人称的优势在于增加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亲切感。在文中多次出现“你”,阅读时,仿佛每一个“你”都敲击着读者的心坎,自然使得文章在情感上更加动人,让读者在感动中能够更好地体悟作者的情感。在具体写作时,往往运用与读者对话、谈心的形式进行叙写,给读者一种近距离的亲切感。当然,还可以尝试用书信的形式来写作。

你无声无息涌入我心底,我是那么的爱你,真的好想永远和你在一起。

你的风采如夏日阳光般热烈,你的魅力如秋季硕果般醉人,你的心灵如冬季冰雪般晶莹,你的容颜如春季微风般动人。我被你深深地打动,被你深深地陶醉,被你深深地吸引。你的气息、你的声音,都不知不觉地涌入到我的心底,让我一不小心爱上你。

你知道吗?春季虽然生机盎然,却受不了夏季的火热;夏季虽然豪放热烈,却受不了秋风的萧瑟;秋季虽然充实丰盈,却耐不住冬雪的严寒;而刺骨的西北风却被那稚嫩的春季淹没。在岁月的轮回中,时光荏苒,岁月变迁,而不变的是我对你执着的爱。你用珍贵的生命孕育着人类生命的源泉,你用无悔的付出诠释着人类文明的真谛,你用不屈的精神浇灌着人类发展的未来。

喜欢和你在一起,夕阳下那余晖撒满大地,沙滩上那海水湿过脚面,春风中那细柳花香弥漫,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你生命的构成,你让岁月的精华融入我平凡的生命,从喧嚣浮华的尘世中逃脱的心,因今生与你相遇而重新找回生命的意义。

我爱你,愿意用一生无悔的付出书写我对你执着的爱,我爱你这神奇的化身――大自然。

【高考借鉴】这是一篇情感飞扬的文章,作者通篇以第二人称叙写,将大自然拟人化,然后与其对话。综合运用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运用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情景交融,激发情感,在作者与读者之间架起了情感沟通的桥梁。

技法四:剖析自我现真心

一些同学作文之所以不能写出真情实感,很重要的原因是不敢剖析自我。而直面自我、勇于剖析自我,则能够体现出文章的深度内涵。

他真的走了,抛弃了那辆充满了我们之间那些美好的破旧的自行车,抛弃了我,抛弃了他的儿女和伴侣,自私地走了。

小学,六年的灰色心路,我浑浑噩噩地度过了那几年。总是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因为我害怕,或许未来的某一天,他或她比我先走了,我又会陷入困境中,不可自拔。总是一个人,静静的,静静的……虽然决心如此坚定,但终于有所转变。或许是看见了那一颗颗砰然跳动的炽热的真诚的心吧,我开始再次慢慢的融入这个所谓的“人”的圈子,变得外向,甚至健谈……初中三年,我刻苦学习。

中考,我失利了,我怀揣着一份小小的自卑,进入了这所普通的高中。万事休矣,却又是万事始矣。记住曾经的日子,不忘身上被灌注的满满的爱。为了我的理想,为了我们之间的那份剪不断的羁绊,我一定会用心,续写我们之间的故事,即使,您,不在了……

作者结合现实生活,在叙事中勇于解剖自己,细致地刻画自己的心路历程。其传神的亲身感受,使文章充满了沉郁的情感和对人生的体悟,勾起了读者内心的感动,读来唏嘘,感慨不已。

展开阅读全文

描绘的近义词:刻画、描述、描写、描画、描摹

全文共 258 字

+ 加入清单

描绘( 注释:描画;描写:描绘人物|作品生动描绘了大上海的变化。)

刻画( 注释:①刻或画:不得在古建筑物上~。 ②用文字描写或用其他艺术手段表现(人物的形象、性格):~入微ㄧ鲁迅先生成功地~了阿Q这个形象。)

描述( 注释:1.描写叙述。)

描写( 注释:1.用语言文字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

描画( 注释:1.画;描写。 2.夸张地叙述;形象地叙述。)

形容( 注释:①外貌或容颜:形容枯槁|老病形容日日衰。 ②对事物的描述:形容尽致|巍巍壮观,难以形容。)

描摹( 注释:描绘;摹写:他的小说和绘画都非常善于描摹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三、对人物的言语、表情进行描摹

全文共 262 字

+ 加入清单

常言道:“言为心声。”言语表情人物心灵的窗口,细腻地描写言语、神情能表现人物的心理动态与思想性格。如《祝福》中的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后总是直着眼说“我真傻,真的”,反复重述的这句话多在讲述儿子阿毛遭狼的故事之前或静坐之时,深深地表达了对失去儿子的自责与愧疚之情,以及难以走出精神创伤漩涡的痛楚之态。

此外,还有心理描写。它直接展示人物的心理与思想性格,能使人物显其本质。

以上几种是基本的细节描写方法,主要用于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细微复杂的感情,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从而精彩地活化出有个性的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一、描摹诗情画意,叩动评卷老师的心灵

全文共 1917 字

+ 加入清单

1.使语言具有画面感。

语言具有画面感,是优秀记叙文的第一特征。“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才使得其诗在唐代诗歌的百花园里摇曳着独特的风采。我们写作记叙文,若能够用文字“刻画”出一种画面,再现一个场景,使“文中有画”,使读者身临其境,那么我们的作文就可以在几十万考生中脱颖而出。请看2008年江苏高考作文答卷《好奇心》中的一段文字:

相隔不过几米,奶奶每过几分钟,便会放下活儿,“老头子!”奶奶这么叫。

爷爷不应,奶奶便急,迈着碎碎的步子走到跟前。爷爷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她孩子般地笑嗔:“这个死老头子,人家喊了也不睬。”

这样的事天天发生。

这是一段描写爷爷奶奶之间一幕日常生活情景的文字。这段文字表现爷爷奶奶历经人生风雨之后晚年生活中的相互牵挂、温情与爱:人在眼前,也要时刻知晓他是好好的,以求心安。这种心灵深处时刻牵挂的爱,通过几分钟便放下活儿“叫”,得不到回应时的“急”,以及紧接碎碎步子的“迈”,和孩子般笑容的“嗔”等动作,形象鲜明地刻画出来,展现出一幅人世间最美丽的“爱”之风景画。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这段文字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语言质朴,十分生活化。它的主要优势是作者观察并体验到爷爷奶奶生活中天天发生的最能体现深挚情爱的场景,将其典型的语言和形态“再现”出来,便具有十分形象的画面感,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仔细想想,我们要做到这一点是否就难于上青天呢?

2.使语言具有流动感。

语言的流动感,就是用词要稳,句式要活。就是说,词语使用准确生动,句子形式流畅自由。读了有流动感的句子,常常使人有如咬一口贡梨一样清心爽口而又香甜四溢。请看下面的文段:

对一座城市抱有好奇心,会是你一生中最非凡的体验。

清晨的时候,当你穿梭在绸般雾气里的时候,这好奇心便开始了。露水润着青石板的路,布鞋踩在上面有轻微的声响,是什么在萌动?泡桐花紫色的蕊无声地落下来,绵软得仿佛一捏就会碎,轻柔得一吹便飞散,是怎样的娇羞躲在了里面?摇橹声由远及近,由近及远,“吱呀——吱呀——”地穿透了雾,又无声地消失于耳侧,是谁在哼唱?待到薄雾消散,这一切又似乎从梦境中抽离,它们又到哪儿去了呢?

你只能怀着好奇心继续走。

这是2008年江苏高考某考生题为《好奇心》作文中开头部分的文字。它描绘出一派清雅美丽而古韵悠然的城市景致。在这段文句里,考生刻画细节颇见功力。不论是动词“穿梭”“润”“踩”“躲”“穿透”“萌动”,还是修饰语“绸”“轻微”“紫色”“绵软”“轻柔”,等等,都运用得十分准确生动,也就是说用词十分“稳当”,你看,“露水”“润”着青石板的路,布鞋踩出的声响像什么在“萌动”,泡桐花“绵软”得仿佛一“捏”就会“碎”,泡桐花“娇羞”地“躲”在里面等,一连串的动词十分准确而富有想象地刻画出一幅晨景图;这段文字的句式也丰富多彩。有设问句,有比喻句,有拟人、排比句,有对称句,有陈述句,整饬而又富有变化,似行云,如流水,给人以美的享受。

3.使语言具有含蓄性。

表达含蓄隽永,耐人寻味,是记叙文语言上品的标志。含蓄性语言的标志,常常是作者的思想情感寄予在启人思考的画面中,包孕在“醉翁之意”的描述里,它往往以有限的文字承载着深长的意蕴。它大多以概括、暗示、曲笔、言已尽而意无穷等方式表达广博深长的内涵。请看2007年湖南高考某考生题为《诗意地生活》作文的一个文段:

奶奶依旧用着最原始的柴灶。她说煤火只用来煮饭太浪费,气又太贵,所以还是烧柴好。于是,在那野草疯长的季节里,我和妹妹就跟着爷爷的斧头活跃在山野间,砍倒,捆扎,背回家,排开,晒干,一捆捆的柴草就进了柴房。于是,无数个炊烟枭枭的时刻,我和妹妹就可以在奶奶的灶堂里看到毕毕剥剥的声响里奶奶通红的笑脸。特别是在冬日,爷爷烧火,奶奶做菜,我和妹妹则抢着依偎在爷爷身边取暖。一串串欢声笑语随着炊烟升上天空,诉说着冬日的温暖。

读完这段文字,一种深挚绵长的幸福情味荡漾在我们的心头。作者在这段文字里,表现了一个普通农家的质朴人情和幸福温情,抒写了作者对诗意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理解。那毕剥作响的柴火,那火光映红的奶奶的笑脸,那爷爷烧火奶奶做菜的温润和谐,还有那“我”和妹妹抢着依偎在爷爷身边取暖的天真可爱的画面,都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普通农家诗意洋溢的生活图景。而“一串串欢声笑语随着炊烟升上天空,诉说着冬日的温暖”的句子则为我们留下了深长的意蕴。

仔细体会这段文字,我们很多考生的文章是可以达到这样的水平的。其基本思路是,选取生活中的能体现文章思想的典型画面,将画面剪辑成几个部分,抓住每个部分最关键的“动作”,用一个适当的动词将其连贯地组接呈现给读者,让读者能从描述中体会其中的思想和情感,而不是由作者“出面”将思想直接“告诉”读者。

展开阅读全文

外貌系列——描摹身边人

全文共 1654 字

+ 加入清单

○发际挺高,看起来挺聪明,鼻梁上架一副眼镜,似乎有一肚子学问。一张嘴看起来没什么特别,其实说起话来可谓是“伶牙俐齿”,笑起来更是一副傻样。猜到了吧,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人称“老O”。

○远远只见一个大个子正在训一个小个子。那大个子虎背熊腰,肚子圆鼓鼓的,像塞了块大西瓜似的,穿着中裤,露出了长满细毛的黑腿,全身黑黝黝的,仿佛涂了层黑油漆,。他怒目横眉,鼻子都气弯了,一张大嘴往外冒着愤怒的唾沫星子。不用说,他就是我们的C老师。

○瞧,我们的Y老师迈着轻捷的步伐迎面走来。他面带微笑,长发乌黑发亮,随风飘扬,圆圆的眼睛焕发着奇异的光芒。她边走边沉思着,当她回过神来,已错过教室5、6米了,她忙折身回来。

都是作业惹的祸

中午,吃过午饭,同学们都坐在教室里认认真真地看课外书。突然,卢老师严厉的责备声打破了安静的局面。“周士昕,你的预习本呢?你的‘题库’呢?”

老师大声地质问,周士昕慢慢地站起来,吞吞吐吐地回答:“在……在家里,忘……忘记带来了!”

“你已经连续几次没交作业了?这回又没交,你还想怎么样?”卢老师生气地说着,快步朝周士昕走来。周士昕呆若木鸡地望着卢老师,不知所措。

“你真是连一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都不如了。我今天让你去看看他们是怎么样的。从今以后,你再也不要想跨进我们301班教室的大门一步!”面红耳赤的卢老师愤怒地朝周士昕大吼着,声音大得像河东狮吼。果然,卢老师拉住周士昕往外拖。周士昕体壮如牛,非常结实,班里几乎所有同学都打不过他,同学们都叫他“大猩猩”。可这一回,尽管“大猩猩”拼命挣扎,但也无济于事,卢老师三下五除二就把周士昕拖出了门外。毕竟小孩子的力气比大人小。

我们本以为卢老师只是吓唬吓唬周士昕,可是他们下去很久都没上来。一些爱凑热闹的同学都以小便为借口,下去看个究竟。我也迫不及待地去凑热闹。来到101班教室门口,见周士昕傻傻地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一动不动。卢老师正在跟一旁的101班班主任讲个不停。

我们见两位老师快聊完了,就飞快地跑上楼去。过了一会儿,两位老师带着周士昕上来了。原来孙老师苦苦求情,卢老师终于把周士昕“放”了回来。

是啊,都是作业惹的祸。我们只有按时完成作业,才能不受老师的批评,才能和同学们快快乐乐地学习,玩耍。卢老师今天狠杀“大猩猩”,也儆了那些猴性不改的人。

神采飞扬玩电玩

星期日,爸爸带着我开开心心地去万达商业广场“神采飞扬”玩电玩。

我先去玩了碰碰车。轮到我了,把票递给了售票员,连忙飞快地跑到五颜六色的碰碰车面前,精心挑选了一辆淡绿色的碰碰车,立即上了车,生怕被别人“抢”走。工作人员走过来,笑眯眯地为我系上安全带。我信心十足地握紧圆圆的方向盘,踩着油门,碰碰车像一头发怒的公牛一样冲了出去,在场地里横冲直撞。我熟练地驾驶着碰碰车,一会儿和其他碰碰车捉迷藏,转得他们头晕眼花。一会儿趁其他碰碰车的车主不注意,加大油门使劲冲过去,撞得让我感觉车都快飞起来了。幸亏有安全带的“保护”,否则我很有可能要从车里飞出来啦!真是刺激啊!

二分钟过去了,我恋恋不舍地下了车。爸爸还夸我是这些开碰碰车的人中开得最好的一个呢!我得意极了!

接下来,我又玩了电子游戏。我开着一辆红色的跑车在上海、北京、台北……这几个繁华、风景优美的城市之间行驶,那感觉真是太爽了。

我还玩了摩托车、动物森林等各种各样的电子游戏,简直好玩得不得了。

一个大冷门

下课时,忽然,卢老师对大家大声喊:“快进教室,我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

我们奇怪地走进了教室。卢老师清了清嗓子,生气地说:“你们这次考试成绩真‘好’。何一:84分、罗轶明:96分、郑宇欣:88分……”我想:我们这些平时成绩十分出色的都考差了,其他的同学应该考得更差了!

我继续听着卢老师报分数:“王永杰90分!”啊?不会听错吧!卢老师看见大家惊讶的目光,大声地又报了一遍分数。没错,王永杰竟然考得这么好!真是破天荒,爆了一个大冷门!

王永杰听到自己考了好成绩,高兴得握了握拳头。

我想:王永杰考高分的原因也许是他在努力学习。我也要更加专心地学习,别被其他同学超过。

展开阅读全文

小学作文指导精品系列外貌系列描摹身边人

全文共 1562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作文指导精品系列外貌系列——描摹身边人

外貌系列——描摹身边人 ○发际挺高,看起来挺聪明,鼻梁上架一副眼镜,似乎有一肚子学问。一张嘴看起来没什么特别,其实说起话来可谓是“伶牙俐齿”,笑起来更是一副傻样。猜到了吧,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人称“老O”。

(李乐祺)

○远远只见一个大个子正在训一个小个子。那大个子虎背熊腰,肚子圆鼓鼓的,像塞了块大西瓜似的,穿着中裤,露出了长满细毛的黑腿,全身黑黝黝的,仿佛涂了层黑油漆,。他怒目横眉,鼻子都气弯了,一张大嘴往外冒着愤怒的唾沫星子。不用说,他就是我们的C老师。

(张若舟)

○瞧,我们的Y老师迈着轻捷的步伐迎面走来。他面带微笑,长发乌黑发亮,随风飘扬,圆圆的眼睛焕发着奇异的光芒。她边走边沉思着,当她回过神来,已错过教室5、6米了,她忙折身回来。

(苏津毅)

都是作业惹的祸

·罗轶明

中午,吃过午饭,同学们都坐在教室里认认真真地看课外书。突然,卢老师严厉的责备声打破了安静的局面。“周士昕,你的预习本呢?你的‘题库’呢?”

老师大声地质问,周士昕慢慢地站起来,吞吞吐吐地回答:“在……在家里,忘……忘记带来了!”

“你已经连续几次没交作业了?这回又没交,你还想怎么样?”卢老师生气地说着,快步朝周士昕走来。周士昕呆若木鸡地望着卢老师,不知所措。

“你真是连一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都不如了。我今天让你去看看他们是怎么样的。从今以后,你再也不要想跨进我们301班教室的大门一步!”面红耳赤的卢老师愤怒地朝周士昕大吼着,声音大得像河东狮吼。果然,卢老师拉住周士昕往外拖。周士昕体壮如牛,非常结实,班里几乎所有同学都打不过他,同学们都叫他“大猩猩”。可这一回,尽管“大猩猩”拼命挣扎,但也无济于事,卢老师三下五除二就把周士昕拖出了门外。毕竟小孩子的力气比大人小。

我们本以为卢老师只是吓唬吓唬周士昕,可是他们下去很久都没上来。一些爱凑热闹的同学都以小便为借口,下去看个究竟。我也迫不及待地去凑热闹。来到101班教室门口,见周士昕傻傻地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一动不动。卢老师正在跟一旁的101班班主任讲个不停。

我们见两位老师快聊完了,就飞快地跑上楼去。过了一会儿,两位老师带着周士昕上来了。原来孙老师苦苦求情,卢老师终于把周士昕“放”了回来。

是啊,都是作业惹的祸。我们只有按时完成作业,才能不受老师的批评,才能和同学们快快乐乐地学习,玩耍。卢老师今天狠杀“大猩猩”,也儆了那些猴性不改的人。

神采飞扬玩电玩

星期日,爸爸带着我开开心心地去万达商业广场“神采飞扬”玩电玩。

我先去玩了碰碰车。轮到我了,把票递给了售票员,连忙飞快地跑到五颜六色的碰碰车面前,精心挑选了一辆淡绿色的碰碰车,立即上了车,生怕被别人“抢”走。工作人员走过来,笑眯眯地为我系上安全带。我信心十足地握紧圆圆的方向盘,踩着油门,碰碰车像一头发怒的公牛一样冲了出去,在场地里横冲直撞。我熟练地驾驶着碰碰车,一会儿和其他碰碰车捉迷藏,转得他们头晕眼花。一会儿趁其他碰碰车的车主不注意,加大油门使劲冲过去,撞得让我感觉车都快飞起来了。幸亏有安全带的“保护”,否则我很有可能要从车里飞出来啦!真是刺激啊!

二分钟过去了,我恋恋不舍地下了车。爸爸还夸我是这些开碰碰车的人中开得最好的一个呢!我得意极了!

接下来,我又玩了电子游戏。我开着一辆红色的跑车在上海、北京、台北……这几个繁华、风景优美的城市之间行驶,那感觉真是太爽了。

我还玩了摩托车、动物森林等各种各样的电子游戏,简直好玩得不得了。

一个大冷门

下课时,忽然,卢老师对大家大声喊:“快进教室,我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

我们奇怪地走进了教室。卢老师清了清嗓子,生气地说:“你们这次考试成绩真‘好’。何一:84分、罗轶明:96分、郑宇欣:88分……”我想:我们这些平时成绩十分出色的都考差了,其他的同学应该考得更差了!

展开阅读全文

一些常见的描摹鸟叫声的词语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1、啭――婉转地叫。

2、啁[zhōu]啾[jiū]――鸟叫的声音。

3、喳喳――喜鹊的叫声

4、邕邕(yongyong)――象声词,形容鸟叫声。

5、嘤[yíng]嘤――形容鸟叫声。

6、砉[huā]――形容迅速动作的声音,如:乌鸦砉的一声飞了。

7、萧萧――形容鸟叫声。

8、哇哇、咻咻、哑哑――形容乌鸦叫声。

9、忒[tēi]儿――(方)形容鸟急促地振动翅膀的声音,如:麻雀忒儿一声就飞了。

10、忒(tei)儿――象声词,形容鸟儿急促地振动翅膀的声音。

11、刷啦――形容迅速擦过去的短促的声音,如:刷啦一声,柳树上飞走了一只鸟儿。

12、刷啦――象声词,形容迅速擦过的短促声音。

13、唼喋(shazha)――形容成群的鱼儿和鸟等吃东西的声音。

14、扑棱――形容翅膀抖动的声音,如:扑棱一声,飞起一只水鸟。

15、呖[lì]呖――形容鸟类清脆的叫声,如莺声呖呖。

16、苦恶苦恶――白胸苦恶鸟的警告声,连续性,另一种叫声是“ruak-ruak-ruak-ruak-ruak”

17、可恶可恶――噪娟雄鸟的声音。

18、啾[jiū]啾――形容许多小鸟一齐叫的声音,也形容凄厉的叫声。

19、戛然――多形容嘹亮的鸟声,如:戛然长鸣。

20、咕咕姑――珠颈斑鸠的叫声,第三声较重且拉长。

21、咕哚――斑头绿啄木鸟的大声连续的叫声。

22、咕[gū]――形容斑鸠等的叫声。

23、嘎[gā]嘎――形容大雁等的叫声,也作呷呷,鸭子的叫声。

24、嘟嘟嘟――红胸啄木鸟的连续像敲木的声音。

25、噌――麻雀飞的声音。

26、布谷――布谷鸟的叫声。

27、tiyu-tiyu――蓝雄鹌鹑的叫声。

28、Kideedeedeedeedeeee――金背三趾啄木鸟飞行时发出的声音

29、chionk-chionk――长尾夜鹰,大声响亮有如铁器相敲。

展开阅读全文

细节描摹,于细微处见真情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曾让我们感动的时刻,往往是具体的一件小事,甚至凝聚在一个“动情点”上,我们在记叙记忆中最感人的亲情故事时,一定要突出最动情的那个瞬间。朱自清《背影》中的动情点就是父亲爬月台为儿子买桔子的背影,这是父爱凝聚的瞬间,也是令作者和读者最感动的瞬间,感人的瞬间,会成为永恒的定格,也是全文的焦点。

“动情瞬间”可以是一个眼神,一抹微笑,一个动作,一次回头,一种姿态……只要能真切地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质,都可以作为我们捕捉的“动情点”。那么,抓住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进行刻画,便能真实再现那“动情瞬间”。

1、神态描写——可着重刻画人物的“眼睛”(它是心灵的窗户,喜怒哀乐全在里面)。

2、动作描写——用精确的动词描写人物连续性动作或细微动作(如背影中父亲爬月台的动作描写)。

3、语言描写——符合人物身份,少而精当,可结合神态描写。

4、自己“动情瞬间”感受的描写——细腻描写自己在当时“动情瞬间”情境中的感受,以情激情,让读者产生共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