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救兵

救兵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救兵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救兵问题。

分享

浏览

6174

作文

3

关于勇敢的名人故事三:荀灌娘突围请救兵

全文共 894 字

+ 加入清单

就在荀灌娘十三岁这年,春耕刚过,几万贼兵在匪首杜曾带领下由西域流窜到宛城。当时宛城守军仅有千人,又在青黄不接的时候,贮存的粮草十分有限,势难长期固守,情况非常危急。

匪首杜曾原本也是官宦子弟,为奸人构陷而全家遭难,杜曾含冤莫白,竟至铤而走险,初意是为父报仇雪恨,后来却因召募的匪徒成份复杂,渐成骑虎难下之势,骚扰州县,奸淫掳掠,所过之处,庐舍为虚,朝廷连番围剿,于是流窜宛城,想取得这个富庶的地区,作为根据地,休养整备,再图大举。

崧自付城中兵力薄弱,守御尚且不足,更不可能轻言出击,然而长此困守,待至矢尽粮绝又当如何呢?想来想去,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派遣一个智勇双全的人突围出城,驰往临近的襄阳求救。因为襄阳太守石览,是荀内崧的旧部,这时他驻守襄阳,兵强粮足,雄视一方,只要能发兵前来,必可解救宛城之围。荀崧把自己的计划向文武官员宣示以后,大家虽然十分赞同,但却没有一人愿意担任突围求救的任务。

荀崧感叹不已,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蓦然间荀灌娘由屏风后转出,朗声说道:“女儿愿往襄阳投书请援!”荀崧大惊,加以拒绝:“满庭文武都不敢担此重任,你一个小小女孩子,如何能够突出重围,又如何能够抵挡贼兵的追杀!”不料荀灌娘却答道:“女儿虽然幼小,但却习得一身武艺,乘敌不备,出其不意,必可突围而出。与具坐以待毙,何不冒险一行。倘能如愿,不仅可以保全城池,买际上也拯救了黎民百性的生命财产,如果不幸为贼兵所阻,顶多也不过是一死而已,同是一死,何不死里求生,冒险一行呢!”

事实确实如此,荀崧考虑良久又作了一番研究与安排,终于同意了女儿的请求,于是选派了壮士十余人,组织了一支闪电突击队,借着浓浓的夜色作掩护,一涌而出,向襄阳城飞奔而去,马快情急,穿垒而过,贼兵措手不及,眼睁睁地看着一队人马消失在黑暗的远方。

一路奔波,第三天的午后抵达襄阳,襄阳太守石览看到老上司的求救信,又听到荀灌娘的慷慨陈词,对一个十三岁的女孩子甘冒矢石,突出千军万马包围的精神和胆识,不禁大为感动。当即发兵,而且还修书一封垦夜飞驰荆州太守周仿,请他协同出兵解救宛城之围。

大军赶到,如火如荼的战斗展开,荀灌娘挥舞银枪左冲右突,大获全胜。

展开阅读全文

冒死出城搬救兵

全文共 1467 字

+ 加入清单

红十师师长余家寿决定派小部队突围,以期与总部取得联系。但是,第一次派出的部队,刚刚出城门,就被马家军密集的火力给压了回来。第二次突围部队冲到城东的大路上,便遭到马家军骑兵的包围,经过激战,全部壮烈牺牲。

傍晚,曾绍山走进指挥所。师政委叶道志正在屋里焦急地来回踱步,师长余家寿左臂负了伤,脖子上挂着一条沾满血污的绷带,正伏在桌子上看地图。叶道志见曾绍山走进来,立即停下来,严肃地说:“曾绍山同志,你来得正好,我们决定再派几个干部带领一支部队突围,不论多么困难,一定要设法冲出去,与总部取得联系,你看谁去比较合适?”

曾绍山说:“干部们经过几天几夜苦战,都累垮了,还是让我去吧。城外的地形和城里的情况我比其他同志熟悉,一来出城比较有把握,二来也便于向总部汇报情况,再说新城又不太远,最多一昼夜就赶回来了。”

叶道志沉默着,余家寿抬起头来,说:“我看让曾绍山同志出城可以!”

曾绍山立即赶到交通侦察队挑选人员出城。他只选了两个人,一个叫魏生友,一个叫苟元书。当晚后半夜出城的时候,叶道志亲自来送行,一看就三个人,问曾绍山是不是人太少了!

曾绍山说:“吸取前两次的教训,我才决定只带两个交通侦察员。我想,这样做,一来不影响城内的战斗力,二来人少目标小便于隐蔽。”

守城门的战士,搬开堵城门的沙包,伏在门上听了一阵后,才轻轻地把门开了一条缝,曾绍山等三人迅速出了城门,顺着城墙根向东爬行了100多米,在一段土坎下伏下来。

曾绍山带着苟元书和魏生友,朝着城外一间平房和一个碉堡之间的空隙慢慢摸过去。凭着身上的伪装掩护,曾绍山他们三人越过了城外第一道警戒线。他们把身体紧贴着地面,时而匍匐向前,时而低姿跃进,经过无数的洼地、田坎、刺丛,向第二道警戒线爬去……

几经凶险,九死一生,他们三人终于来到新城。可是来到城下时,三人却大吃一惊,只见城墙上贴着国民党军的告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出发前,师长、政委明明分析说新城驻着友邻部队啊!

在城外一位老乡家,他们终于弄清了情况。原来新城的红军在上午撤走后,马家军的骑兵就进了城,又是烧又是杀,老乡的儿子因为给红军带过路,被马家军用马刀劈成了两段。

听完老乡的话,曾绍山像是被迎头泼了一盆冷水,心里凉了半截。三个人沉默了半晌,苟元书抬起头来,问道:“怎么办?我们不能再耽误时间了。”

曾绍山站起来,一摔帽子说:“走!再往东走,一定要追上部队,他们一定还没走远!”

绕开城墙,曾绍山他们又出发了。刚出城不到两公里,迎面来了一支骑兵队,眼前是一马平川,没有一块可以隐蔽的地方,骑兵队立即发现了他们三人,纵马奔来,马蹄扬起的灰尘,遮住了昏暗的天际。

曾绍山他们三人立刻抽出了手榴弹,准备同遭遇的骑兵作最后的搏斗。骑兵队愈冲愈近,看来有30多个人,手里挥着雪亮的马刀。

曾绍山心里想,搬救兵的任务完成不了了,只好拼死几个赚几个了!

这时,骑兵队领头的一个大个子突然勒住马,挥手喊道:“不要开枪!你们是干什么的?”

曾绍山的思绪被这满口的大别山方言拉了回来,心里怔了一下,正要答话,魏生友抢先操着大别山的六安腔开了口:“我们是旧城出来的,你们是哪一部分的?”

领头的大个子听到了乡音,对曾绍山他们打量了半天,笑着跳下马来,说:“同志们,是自己人!我们是九军侦察排的,来增援你们的,你们辛苦了!”

第二天拂晓,曾绍山三人带着救兵赶到旧城。红九军指战员催动战马,排山倒海地向马家军冲去,雪亮的马刀上下飞舞,杀声震天。

在旧城内的红十师指战员听到城外的喊杀声,知道援兵来了,个个精神百倍,向城外冲杀出来。

红十师安全脱险,顺利到达陕北。曾绍山此次荣立大功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蚂蚁救兵作文700字

全文共 667 字

+ 加入清单

我在楼下的绿化带旁边玩,无意间发现了一件超级有趣的事情。一堆很显眼的小沙丘隆起在地面上,一群蚂蚁正在修建一座“宝塔”。“宝塔”上有许多个小洞。蚂蚁们从洞里进进出出,看起来十分忙碌。它们进去时,嘴里都叼着食物,出来时却两手空空。我断定,这座“宝塔”一定是他们的仓库。

正当我盯着“宝塔”入迷,却被旁边的一幕吸引住了。一只蚂蚁拉着另一只比它大两倍左右的同伴往旁边爬去。显然,那只同伴好像受伤很严重,一动不动。我很好奇,心想,它是救兵吗?它准备把伤员搬到哪里去呢?难道是拉去抢救吗?我开始静静地观察它的一举一动。

只见那只蚂蚁救兵一会儿举着伤员快速前行,一会儿又放下来,拖拖拉拉。地面是由一块块长方形地砖铺成的。蚂蚁救兵爬过几块地砖后,来到一块地砖边沿停了下来。它把伤员放在一边,自己爬到前面去探一下路,然后回来拉上伤员继续走。半路上看见许多个同伴,可是那些蚂蚁连声招呼都不打,各走各的路,实在太没礼貌了。(科学书上学过蚂蚁是用触角交流的。)

过了一会儿,那只蚂蚁救兵跌跌撞撞地爬过了许多块地砖,差不多有两米距离!终于把伤员拉到了绿化带的一簇草丛边上,那有一层沙子。它把伤员放下就自己爬草丛那边的蚁穴去了。我心想,它可能太累了,找帮手去了。可是过了很久都没见它回来。那只伤员一动不动,好像死了。旁边还有几只死蚂蚁。陆续有几只蚂蚁经过这里又离开。其中有一只也搬来只不会动的。难道这里是他们的坟场?蚂蚁救兵不辞辛劳,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千里迢迢地把受伤的同伴拉回家抢救。同伴却在半路上死了!它不离不弃,将它拉到家门口的坟场!

这可真是只有情有义的蚂蚁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