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敦煌

敦煌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敦煌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敦煌问题。

分享

浏览

6882

作文

38

描写敦煌月牙泉的作文400字

全文共 686 字

+ 加入清单

金秋十月,我们一家三口踏上了西部之旅,先后游览了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雪山天池和葡萄沟。我们被这美丽的异域风情深深地吸引住了。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神奇美丽的月牙泉。

我们一到那里,只见到处是金色的沙山,一阵风吹来,沙子就像赛跑一样散开来。好几次,我们只能眯着眼睛前行。走着走着,突然,眼前一亮,我们好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那是沙漠中的一方绿洲,一弯月牙形的清泉静静地卧在其中。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月牙泉了吧。导游的解说证实了我的想法。

月牙泉位于鸣沙山的北边,东西长三百余米,南北宽五十余米,水深约五米,泉形酷似一弯新月,故名月牙泉。泉水好清啊!像一面镜子,碧波荡漾,清澈见底。站在泉边,倒影清晰可见,舀一瓢泉水品尝一下,凉凉的,甜甜的,舒服极了!

快看,鱼!不知道谁喊了一声,循声望去,真的看见有一群小鱼摆着尾巴游动着,我来不及向它们打招呼,它们已经游到了远处。导游不失时机地向我们介绍:月牙泉有一种鱼叫铁背鱼,可以治疗疑难杂症。我惊奇极了,真想找找有没有这种鱼。

我们跟着导游在月牙泉边观赏。只见白杨亭亭玉立,垂柳舞带飘丝,沙枣花香袭人,丛丛芦苇摇曳,对对鸟儿飞翔,风景如诗如画。泉南岸台地上还有娘娘殿、龙王宫、荡王洞、玉泉楼、雷音寺等大片古建筑群。

游着游着,我们仿佛忘记了自己是在沙漠中游览。沙漠中的绿洲真是令人诧异啊!自古来水火不能兼容,沙漠清泉难以共存,但是月牙泉却能在沙山的怀抱中娴静地躺了几千年,虽常常受到狂风暴沙的袭击,却依然碧波荡漾,水声回荡!虽然后来导游说了些关于月牙泉成因的知识,但我还是觉得它太神奇了,它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

[描写敦煌月牙泉的作文4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敦煌月牙泉再现罕见“铁背鱼”

全文共 1840 字

+ 加入清单

5月1日,国际旅游名城敦煌著名景点月牙泉内出现了罕见鱼种——铁背鱼浮出水面的景象,引大批游客围观拍照。

事实上,这种多年鲜见的敦煌“土著”鱼种在月牙泉中已销声匿迹多年。在去年7月下旬,月牙泉也曾出现过场面更为壮观的群鱼浮出水面,并被游客抓拍到。不过,此后又再次从民众视线中“消失”大半年。

根据网友上传的实拍视频呈现,5月1日出现在月牙泉里浮游的“铁背鱼”约有二三条,不过目测约有1尺长的“个头”较1年前亮相的鱼群普遍要大了不少,游客的围观亦未惊扰到它们悠闲觅食。

目前,当地官方没能确切地解释这一并不常见的现象起因。不过记者注意到,在官方一系列严格的生态治理措施之下,月牙泉连续下降多年的水位,在近年逐渐恢复并保持在1.5米左右,而且时常会出现泉水上涨溢出围栏的景象。

位于敦煌城南7公里的鸣沙山北麓的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因“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其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弯曲如新月。坊间流传,月牙泉有“三宝”:铁背鱼、七星草、五色沙。

拓展阅读:铁背鱼传说

铁背鱼的鱼背呈现黑色因此而得名,据说服用铁背鱼能长生不老,而七星草能催生治病,所以月牙泉还有个「药泉」的美称。

关于铁背鱼有这么一个故事。月牙泉这个地方有一天不知道从哪儿来了一个歪眼睛、斜嘴,还驼着背的人,名叫罗锅娃。他远看像似一个老头儿,近看却只有20多岁。话说他来到月牙泉几天后也萌起想在此出家修行的念头来。罗锅娃来到雷音寺后说明来意,可住持看他的外貌,就摇着头要他到别的地方去。神沙观的刘老道可怜他,便让他留下来。

刘老道好奇他怎么会到这儿来的,又是怎样会得这种病的。罗锅娃说:「我18岁那年,帮人家掏井,下去一挖就是好半天,后来,我的老板为了节省费用、硬是让我独自挖那口井,不到三个月我就病倒了。一开始的时候嘴歪,没多久背也驼了,腰酸痛的了不得。老板见我无法工作,便把我赶出来。

之后,我曾遇上一个精通医道的先生,并且帮我医治,但却不见效。最后先生对我说:你这种怪病只能用一个方法治,月牙泉有一种铁背鱼也许能治好这种病。但如果在25岁以前你还找不到这种鱼,性命难保也。所以我千辛万苦终于来到这里」。

听后的刘老道说道:「你刚到这里可能还不知道,谁都不能动泉中那些鱼的,无论大寺院还是小庙宇,老百姓还是出家人,都不许捕食,大家都把这称为神泉和神鱼。如果让雷音寺的住持知道你想捕食神鱼,那可就了不得了!谁若不听就会遭到五雷击顶,这可是家喻户晓的呀!」。

罗锅娃心里想:「虽然师父这么说,但我今年已经24岁了,今天好不容易才能找到这救命的鱼,若不让我捞那一切都完了………看来师父难以说通,自己得找机会」。

几天后,雷音寺的住持被一家大户请去做道场,人手不够,把刘老道也叫去了。一走就是20多天。大庙院的人全走了,泉上很清静。罗锅娃心里很高兴,认为这是个大好机会。

这天晚上,罗锅娃到泉里捞了半木桶鱼回来,一回到住处便把鱼煮了。他想:「这鱼若真有毒,吃了可会要人命的!但是反过来想想,得了这种怪病,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就是不吃毒鱼,也难保性命。反正都得一死,那就吃看看吧,说不定运气好呢?!」一会儿,他就把鱼全吃光了。

第二天罗锅娃睡醒,坐起来看到自己还活着,惊喜万分。他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只听浑身关节霹霹啪啪的响,腿也不疼,腰也不酸,手变得灵活了,脚也轻快极了。他很高兴,从此他每天晚上捞鱼、煮鱼、吃鱼。7天以后,眼不歪了,嘴不斜了;又吃了7天,背也直了。时光飞逝,21天后,刘老道回来看见面前站着一个红光满面、英俊潇洒的年青人。罗锅娃就把他如何吃鱼的详细情形说给刘老道听。

刘老道如此听说后,也吃了几口鱼,感觉就像喝了人参大补汤,浑身上下有种能量,关节一点也不疼了。以前的白头发通通变的又黑又亮,红光满面的,好像年轻了好几10岁。他笑呵呵的说道:「以前在这里竟然不识宝,只知七星草能催生,但不知这铁背鱼也能治病哩!」罗锅娃对刘老道说:「师父,那咱们以后就用这铁背鱼给大家治病吧」。

从此,刘老道便带着罗锅娃,用月牙泉的铁背鱼为众人治病,药到病除,非常灵验。这消息像刮风一样传开了,人们纷纷到月牙泉捞鱼,寺庙的住持与弟子们哪里能挡住人群?住持转念一想:「这不也是个捞钱的好机会吗?就派弟子守在泉边,谁若想捞鱼治病就拿钱来买,这样也挺好的」。后来就把铁背鱼当成了摇钱树,鱼越卖越贵。

说来也怪,铁背鱼一卖钱后,治病就不灵了。价钱越高,越治不了病。渐渐的再也没有人拿来治病了。

展开阅读全文

敦煌的艺术

全文共 969 字

+ 加入清单

敦煌,一方神秘的圣土。在这里,一览“一轮圆日半边天”的静谧,“大漠孤烟直”的空蒙。风撩起层层沙,如雾如烟。那一层层沙好像一张张重叠的纸,记载着历史的厚重。又好像一排排波浪,阳光给它镀上一片金黄,闪闪发光,像鱼鳞,又像满天眨着眼睛的眼睛。风停沙静之时,也会发出丝竹管弦之音,又如奏乐,整个山体发出雷鸣般的轰鸣声,成就了“沙岭晴岭”之景。一弯清泉,涟漪萦回,碧如翡翠,泉在流沙中,干旱不枯竭,风吹沙不落,泉水弯曲如新月,月牙泉水清澈的如女子的眼眸,流得那么安静,好像淡忘了时间,淡忘了尘世。

扇子般的绿洲,战士般的白杨林,这一切,已足以让我魂牵梦绕。鸣沙山下的莫高窟,千佛洞里,书写传奇。反弹琵琶的飞天,九色鹿救人,释迦牟尼传记,飞扬的胡旋舞等一幅幅壁画,浓缩多少代智慧的结晶。雄伟浑厚的大佛,精巧玲珑的小仙,气定神闲的北大佛像,塑出几朝几代的沉浮。林林总总的藏经洞文献,狩猎了人类文明的各个领域。就是这么个神奇的地方,百年前,却是一片被遗忘的角落。这注定是中国人心中的一块伤疤,中华民族之大耻。是英国人探险家千里迢迢奔到新疆,用尽心机得到三千多卷保存完好的经卷,五百幅以上的绘画。是法国人用预先制好的化学胶布,粘走了26方最精美的壁画,盗走几尊彩塑。随后是日俄等国的掠夺。而中国人却用破木箱子不避风雨地把这些文献搬回北京。于是,有了敦煌的藏经,以英国人最全,法国人最精,俄国人最多,而中国人最烂最不完整之说。当这些珍宝在大英博物馆展出的时候,真不知道该为中国先辈的智慧而骄傲还是为中国人的漠视,无知而羞愧。敦煌,痛在每个人心里。敦煌,安放心灵的沃土,放牧灵魂的家园。敦煌四月八庙会,人们聚集在莫高窟烧香拜佛,朝圣祭祖。人们虔诚的祈祷,走出洞窟,人们如释重负,,信心倍增。敦煌,是寄托愿望,安抚心灵的圣地。百年前,乐尊被霞光笼罩,于是停下匆匆的脚步,开始铸就奇迹。百年后,张大千把五层洞窟编号,临摹作品达276张。敦煌的生活简单而单调,但他为了责任,理想还是留了下来。

他说:“如果不是喜欢,我不会来;如果不是喜欢,我来了也会走。”敦煌,是一个谜,是一本参不透的经,吸引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奋斗。让我们记住历史,记住那些默默奉献的人。敦煌,是我的一个梦。希望在有生之年,与那个牵一辈子手的人,摇一路驼铃声声,在泛着秋日余晖的敦煌流沙中,漫步走进传奇。

展开阅读全文

敦煌的艺术

全文共 915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敦煌,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著名重镇和要道。

它就像一颗绿色的明珠,镶嵌在茫茫的沙海上。敦煌,它不仅物产丰富,名胜古迹更是星罗棋布。鸣沙山在敦煌城郊十里。是一座沙粒堆成的小山,最高处约有二百五十米。登上鸣沙山,坐在山脊上,从高处迅速滑下,沙尘随着身体的移动也飞扬起来,当沙流量不断增大时,会听到“嗡嗡”的声响,随着流沙的增加,声音会逐渐增大到“轰轰”如雷鸣。

山下有一个月牙形的小湖,四面都是流沙,千百年来,湖水从未干涸过,也未被流沙所淹没。原来细沙在泻到山下之后,晚风又会将它们重新吹向山顶。风儿轻拂着岸边的杂草,湖水就像一块绿色的绸缎,映着蓝天,映着白云,映着鸣沙山,静静地漾着迷人的微波。闻名中外的佛窟——敦煌莫高窟,就位于鸣沙山1500米长的陡壁上。一股清澈的泉水从鸣沙山脚下涌出,逶迤流去,消失在沙砾中。这儿到处是花草,古木参天,鸟儿争鸣,整个莫高窟被掩映在一片绿的怀抱里。呵!多神奇,像被神斧斩过一般的悬崖陡壁上,凿满了大大小小像蜂窝、像鸽舍一样的洞窟,一层层上去直到崖顶。石窟外面的木构廊檐,悬空的栈道,使整个石窟浑然一体,格外壮观。据古代碑文记载,公元366年,一位名叫乐樽的和尚云游到敦煌,决定在山对面的崖壁上开凿一个佛洞,这就是敦煌的第一个洞窟。紧接着又有僧人,在这座洞窟旁开凿了第二个洞窟。莫高窟由此诞生。在以后的一千多年间陆续修建,成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洞窟最多、保存最完好、艺术价值最高的佛教艺术石窟群。莫高窟现存有壁画雕像的石窟共四百九十二个,彩绘泥塑2410多个,壁画更是浩如烟海,总面积达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如果将这些旷世奇珍展开排列,可形成长达50华里的画廊。在这里游人可以看到轻歌曼舞的飞天仙女,她们能歌善舞,变化自如,是古代最美丽、最善良的象征,表现了古代艺术家超凡的艺术想象力;还可以看到众多泥塑,有的朴实温顺,有的文静清秀,有的威武强壮,他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还可以看到精美的壁画,其中“反弹琵琶伎”,形象生动,舞姿婀娜,是敦煌艺术的代表作。

家乡敦煌,正以它那丰富的物产,奇异的景色,尤其是誉满世界的敦煌艺术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来观光游览,正在为传播世界文化遗产做着重要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敦煌的艺术

全文共 979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说穿梭奔腾于高山峡谷的万里长江是一首雄浑的交响乐曲,那么静卧在河西古道的敦煌无疑是一部气势恢弘的历史长卷;如果说蜿蜒盘旋与崇山峻岭之间的万里长城是一条腾飞的巨龙,那么沉睡在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无疑是一条跃动的艺术长廊。思慕着古老文明的迷人风采,仰慕着历史的悠悠神韵。

我踏上西去的列车,来到敦煌,跋涉于漫漫黄沙之间,追寻着深埋心中多年的敦煌之梦……古老的敦煌,以它独特的自然景观,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点燃了人类的文明之火。敦煌,历经千年的开拓,沉淀,延续至今,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闪烁着永恒的光芒……“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敦煌,毗邻塔克拉玛干沙漠,这片大漠那金黄的基色给这片土地带来了神奇的色彩。敦煌,位于河西古道的尽头,这是一条布满历史遗迹的大道,茫茫的戈壁,无垠的沙粒,稀疏的红柳,无不给人一种莫名的凄凉……立于这片浩瀚的土地之上,我能感到一种内心的蔚然,但是,更多的感受还是情感的碰撞,激情的流淌。敦煌城南的鸣沙山,那是自然利用金黄的流沙别出心裁的塑造。古往今来都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观著称于世。鸣沙山,因沙动有声得名,垄垄沙山相衔,远看连绵起伏如同虬龙蜿蜒,又似海涛翻涌,甚为壮观,沙粒如遇摩擦震动,便会殷殷发生,轻若丝珠,所以“沙岭晴鸣”成为敦煌“八景”之一。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因其酷似一弯新月得名,古称“沙井”。

千百年来沙山环泉而不被掩埋,不浊不涸,成为罕见景色。鸣沙山,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的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名,水以神而益秀”。令我不禁赞叹,遐思万千。确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不然,敦煌怎能令游人们如此的心驰神往呢。沉睡在鸣沙山中的莫高窟,是我心中真正的圣殿,当我置身在壮丽恢弘的莫高窟中时,我不禁迸发出一声感叹。领略莫高窟文化底蕴时,彩色的光环在我身边回旋,朵朵祥云簇拥着我在佛国里面遨游,正当我陶醉在这巧夺天工的艺术世界中时,凌空翱翔的飞天驾着白云,飘入我的视界,翩然起舞。

啊,神秘的莫高窟……莫高窟像一首写在广袤大漠上的凝固永恒的诗篇,又似一幅壮美的画作。它带来一缕清风,几分率真。敦煌,又如一部浩瀚的天书,仔细品读,你会发现它的宽广富有,博大精深。敦煌,能激发你热烈而又永久的向往,我情深意切的融入敦煌,任我陶醉在这艺术的海洋。敦煌,是件瑰宝,是柄奇葩。是中华文明一页锦绣的华章!

展开阅读全文

我爱我的家乡——敦煌作文600字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敦煌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全市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8万。听爸爸说,历史上的敦煌曾是丝绸之路的咽喉锁钥、军事重镇。

我为我的家乡而自豪,因为它有被称为“世界艺术宝库”的莫高窟。每个暑假我都会和爸爸、妈妈去莫高窟游玩,欣赏莫高窟外的美景,还跟随着中外游客参观洞窟。在这里,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莫高窟第130窟的弥勒佛大像,这尊大佛高35.5米,其高度位居全国之首,他面庞慈祥可亲,每天总是笑眯眯地欢迎着每一位到来的人,保佑着人们健康平安。最令我痛心的是莫高窟经受过几次人为的重大破坏,很多经卷、经书、壁画遭到外国人的无情掠夺,遗失到了国外,还有很多美丽的佛像遭到损坏……每次听到爸爸给我讲到这些历史时,我的心就很难过,我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将来学好了本领,要像樊锦诗奶奶一样保护莫高窟。

我爱我的家乡,因为它有国家重点名胜景区鸣沙山·月牙泉。鸣沙山又名神沙山,因沙动有声而得名,是我们玩耍的天堂。月牙泉因形似半月而著称,它静静的躺在鸣沙山的怀抱中,聆听着孩童们欢快的笑声和驼队经过时悠扬的驼铃声。我经常问爸爸:月牙泉为什么没有被鸣沙山所埋没?爸爸告诉我:月牙泉是鸣沙山的孩子,鸣沙山怎么会忍心掩埋自己的孩子呢?

我爱我的家乡,因为她的美丽,因为她的神秘,也因为她宽广的胸怀,你听:“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更因为她的豪迈,“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是我健康成长的摇篮。

我爱我的家乡——敦煌!

展开阅读全文

敦煌的观后感

全文共 790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电视里浮躁的东西太多,沉下心来认认真真做的片子很少,有些虽有诚意水平却欠缺,有水平没境界还是问题,总之想在电视上看到点好东西真难。大年初一到初十,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放了纪录片《敦煌》(10集),我一集没落很认真看完了,很喜欢,总想写点什么记录下来。

这几年电视里经常会冒出一些大制作的东西,所谓大,自然是投入大,但未必水平高,有些实在是生造出些大场面的热闹,胡扯地糟蹋钱;还有一些投入大也确实有诚意,因制作者水平问题,出来的东西大而空洞、华而不实,用力过猛却难打动人,再加上如今是个炒作的社会,万事不离一个炒字,“震撼、终极”之类的宣传词铺天盖地(如果件件如是,人只怕早都被震到地球外面去了!)所以看电视的期望值真不敢太高了,不过记录片《敦煌》的诚意、水平和境界还确实打动了我。

据说为了这部片子,5年里摄制组先后9次深入敦煌,行程数十万公里,拍摄素材近400盘磁带,制作者为了充分了解敦煌的底蕴,多次与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及多位敦煌学者、研究人员进行文稿讨论,再将这些徐徐反应出来,采用了一集演一个主要人物的表现手法,拍摄水平也不错,高清摄像,很多画面极美!关键的一点——境界如何呢?以前看敦煌的片子和文章,里面常常会为流失的、损毁的文物痛心疾首,人一激动就难免不客观,纪录片的一大忌讳就是不客观,不过《敦煌》制作者的历史观是以前很少看到的,这部纪录片很平静、如涓涓细流缓缓地去讲一些故事,带给人的不再是恨,而是感动。

片子的定位很恰当,没有想把自己宣传成大制作的东西,而且很少有特别正式的记录片会用许巍的歌声来做主题曲,虽然《悠远的天空》是个老歌,但放在这个片子的片头很合适,悠远、空灵、虔诚的歌声正是这部片子想向人传达的感觉。片头中制作者的名字在显现片刻后即化作了沙被风吹走了,一下子让我心里涌上了淡淡的悲伤,敦煌以及我们和所有的一切最终都会化作沙被风吹走……

[敦煌的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游览敦煌感悟作文

全文共 772 字

+ 加入清单

很久没有出去旅游了,应该是因为学业吧。中考完了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敦煌。印象中的敦煌是黄沙漫天的古城,初见敦煌,与印象大不一样。

刚下火车,闷热的天气总是让人感到压抑,也许是天气的关系,天空中云过于多了,使天显得乌蒙蒙的。敦煌有两关,一个是“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阳关,另一个是“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玉门关。

敦煌的象征是莫高的飞天,我们一进市里见到的就是那飞天的雕塑,是出了名的反弹琵琶。雕塑旁便是没有院墙的敦煌市政府,这无形中展现出敦煌人的博大胸襟和开阔视野。

鸣沙山远远望去,沙丘连绵起伏,在太阳下好像有点点星光,熠熠生辉。沙子有时候是软的,有时候是硬的,时而细腻,时而粗糙,人过处就像水一样流下来;起风了,沙子被吹成一棱一棱的,感觉很温馨也很浪漫;坐着滑板上往下冲时能听见沙子发出的轰鸣声,可是我始终觉得是沙子在尖叫,叫得很大声,很尖锐。滑下去就是月牙泉了,这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月牙泉就像镶嵌在五色沙丘上的绿宝石,在芦苇丛的环抱中充满着神秘色彩,当轻风吹过时荡起的涟漪美轮美奂,夕阳下你会感觉到水与沙的和谐,感受到心灵的纯净。

出了鸣沙山便是世界闻名的莫高窟,这里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明,传承着古代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唐代时期的洞窟壁画和彩塑作品人物饱满,神态飘逸,特点突出,是艺术上的集大成;西夏的壁画大都覆在唐代的壁画上,显得过于突兀、呆板,缺少灵性;而在清朝时虽做了大量的抢救工作,但无论怎样都无法找到当时的神韵,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遗憾。令人心灵震撼的飞天壁画还属唐代的最为飘逸,那种感觉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还有那三尊大佛不但做工细腻、逼真,而且竟然千年未倒,仿佛在讲述着丝绸要道的沉沉浮浮,见证着古往今来的世事变迁。

敦煌,一个钟灵毓秀的地方,圣洁高贵的地方,神圣得容不得一丝世俗的纷扰,天空是高洁的,高洁得只有云在飘……

[游览敦煌感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我的家乡—敦煌

全文共 229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在美丽的敦煌,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有月牙泉、鸣沙山、漠高窟、敦煌古城、阳关等著名景点,每年旅游旺季都有很多外宾来这里旅游观光。我也最喜欢去爬鸣沙山,每年都会和爸爸妈妈、朋友们一块去很多次。

敦煌还有很多好吃的水果,如李广杏、葡萄、李广桃、大枣、甜瓜、西瓜……最有名的是李广杏。各种水果做成的果脯、果干也特别好吃。

敦煌每年春季风沙很大,有时还会刮沙尘暴;夏天特别热,很少下雨。虽然我不喜欢敦煌的这些缺点,但是我还是很喜欢敦煌,因为我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

展开阅读全文

国庆黄金周敦煌旅游

全文共 507 字

+ 加入清单

据中国敦煌网报道国庆黄金周期间,敦煌景区景点人气旺盛,旅游形势火爆,游客接待人数和各项旅游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再创佳绩。

据敦煌市旅游部门统计,国庆黄金周敦煌市共接待中外游客12。4万人次,同比增长6。4%;实现旅游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10%。敦煌市各大旅游景区景点游客接待量均创历史新高,莫高窟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日均接待游客一万多人次。除了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两大景区外,随着丝绸之路成功申遗,敦煌西线景区也成为旅游热点,玉门关、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两个西线景区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9。3%,创历年同期新高。

据了解,国庆黄金周期间,通过自助游和自驾游到敦煌的游客人数大幅增加,占到了来敦游客总数的85%以上。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停车场以及周边道路两侧停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自驾游车辆。同时,随着敦煌文化旅游项目的不断增加,今年国庆黄金周游客在敦煌的参观停留时间明显延长,过夜游客达到8。7万人次,同比增长9%,成为国庆黄金周敦煌旅游的又一大特点。敦煌市阳关镇、月牙泉镇等乡镇的农家乐、农家园游人不绝,生意火爆。10月4日至6日在敦煌古城举办的2014首届中国公路音乐盛典·敦煌大漠音乐节也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的目光。

展开阅读全文

描写游敦煌

全文共 697 字

+ 加入清单

敦煌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它是河西走廊上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的重镇。走在那条路上,仿佛可以听到那古老悠扬的驼铃声,看到一条条丝绸在空中飞舞。

敦煌有着一个佛教的艺术宝库——莫高窟。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莫高窟一共有700多个窟,其中只有400多个窟才是它的精华所在。莫高窟最初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其间经过连续近千年的不断开凿,使莫高窟成为集各个时期建筑、石刻、壁画、彩塑艺术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宝库。

美丽的讲解员带着我们参观了十几个窟。在第259窟中,我们看到了姿态婀娜、温婉美丽的“禅乐”菩萨,她与蒙娜丽莎一样在微笑,只是她在蒙娜丽莎之前1000多年前就站在这里了。我们看着这位“东方的蒙娜丽莎”,不禁也微笑起来。在第288窟,我们看到了一个马夫驯马的图画——线条流畅有力地勾勒出马夫的认真、执着,和马的任性、倔强。还有闻名的反弹琵琶像据说有7处,我看到的是第11窟的反弹琵琶乐伎。她裸露上身,黄绿色的飘带缠绕上下,面部生动,微微有点胖,在美丽的地毯上,光着脚,却背着琵琶在弹奏。据说,这是姿态去弹琵琶是完全不可能的,这完全是当时画家们的虚构和创造……

最后我们来到了莫高窟藏经洞。藏经洞曾有5万多本经卷。在这个2平方米的地方,辉煌闪耀过,可因为王道士没有看管好,五分之四的经卷已被伯希和等外国人掠夺了。所以,我想告诉王道士:“虽然你侥幸发现了藏经洞,但你却让那么多的外国人把中国人的无价之宝偷窃和破坏,经卷和文书流落到世界各地。我不禁为之惋惜和痛心。

虽然现在我已经回到了上海,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眼前就会出现莫高窟的种种情景。我喜欢莫高窟的雄伟和神秘,我真希望有一天再次走进你!

展开阅读全文

描写游敦煌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参观完莫高窟,我怀着惋惜和痛心的心情来到了鸣沙山。看到一望无垠、连绵起伏的鸣沙山,顿时我的心情高兴了起来。

我们五人一组去骑骆驼。我走近了骆驼,它伸出了粉红色的舌头舔我的手背,用鼻头拱我口袋。我拿出了干粮招待它,它乐呵呵地吃了起来。管理员示意我爬上去,我犹豫了一下,爬上了骆驼背。刚坐好,只听管理员的一声令下,趴在地上的骆驼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好高啊!我害怕得紧紧抓住了缰绳。过了好一会,我才适应了骆驼的高度,享受到了骑骆驼的快乐。此时,已经夕阳西下了,夜幕缓缓升起,我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欣赏这鸣沙山与众不同的壮丽景色。

来到了山顶,我驻足观望月牙泉。月牙泉的形状真相一个弯弯的月牙,它长年在沙漠里不干涸,真神奇!最后,我和妈妈从高高的沙山滑了下来,我们的口袋、鞋子里全装满了金黄色的沙子,这真是“满载而归”啊!

我喜欢敦煌,喜欢当地人的热情好客,喜欢鸣沙山的独具秀丽的景色,更喜欢莫高窟的雄伟和神秘。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敦煌作文600字

全文共 643 字

+ 加入清单

哈哈!一年一度的暑假又来了,畅游敦煌的梦想终于可以实现了。我和妈妈辛辛苦苦地坐飞机来到了我国甘肃省兰州市,又辛辛苦苦地坐了两天时间的火车,终于到达了这个被沙漠和戈壁围绕的绿洲城市。

一走进驰名中外的敦煌,进入眼帘的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沙丘。跟随着热情的导游,走进炎热的雅丹地貌,观赏那无边无际的戈壁滩上大自然的杰作。然后我们的车开向了古老的玉门关。我带着兴奋的心情来到了玉门关,那古老的城门闪耀着敦煌人的骄傲和自豪。古老的城门孤立在荒凉的戈壁滩上,让人想起历史的繁华和兴衰。

第二天,没等云雀开口唱黎明,我们已经来到鸣沙山脚下。我们坐沙漠之车来到半山腰,又徒步爬上了山顶。山顶上的人静静地坐在那儿,等待黎明的到来。我和小伙伴们头戴面纱,眼挂墨镜,身穿沙漠服,神气极了。“快看,日出来了!”随着这一声叫喊,人们争相拍照留影。我在人群中像只猴子一样四处乱窜,和大人抢镜头呢!

除了茫茫的沙漠和戈壁,更令人向往的就该是莫高窟了。莫高窟记载了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壁画瑰宝。其中,唐代的人物刻画生动形象、色彩鲜美,保留较好。清代的壁画飞天、佛像、千手千眼观音等尤为突出,令人难忘。唐代的风格与清代的风格有所不同。唐代的人物丰满、圆润。清代的人物略显清瘦。可见不同时代的经济和文化。令人遗憾的是,在莫高窟藏经洞内发现的历史文化遗产————经卷已散落到世界各地,实为中国宗教史上的一大损失。

敦煌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它浓郁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让我久久回味。我为祖国悠久的历史而骄傲,为中华灿烂的文化而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敦煌游记作文500字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人人说“敦煌如同在画中游”,那日,我终于到敦煌游览了一番。敦煌的沙子,仿佛粒粒金沙般光彩夺目。

暑假里,我和妈妈、哥哥来到了梦寐以求的敦煌。到了大门口,我发现到处都是车与人,简直是车水马龙、人山人海。我迫不及待地想进去,连忙让妈妈去买票。排着长长的队伍,我们终于买到票了。我们进门就看见大群大群的骆驼坐在地上,骆驼看到我们,对我们摇摇尾巴,像是在对我们打招呼。我激动地坐上那头健壮的骆驼,准备向山上爬了!

骑在骆驼上,转眼间,我就来到了山顶。下了骆驼,从山顶往下眺望,看见那像月牙的泉水,那就是传说中的月牙泉,月牙泉旁边种满树木,旁边还有一个塔。从山上往下看如同一幅美丽的画,让人难以忘怀。走下山来,在树下悠闲地走着,我听说今年的月牙泉水比前几年的水位降低了许多。旅途中,不时飞来几只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唱着优美的歌,那声音十分清脆悦耳。远处那火红火红的高塔像一面旗帜指引着人们前进,我置身在这美丽的景色中,情不自禁地赞叹道:月牙泉美丽的景色让我难以忘怀,仿佛是在一幅美丽的画卷中游览。

敦煌一游,果然如同在画中游。敦煌的美景,使我终生难忘。敦煌,你是祖国的明珠,祖国的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千年敦煌梦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暑假,我看了一部拍了十集的纪录片,它的名字叫做《敦煌》。

甘肃的敦煌,由于地处偏远,常常被人们忽视,而它也因祸得福,躲开了许许多多的战乱,它的艺术品也得以保存。但是,在隋唐到南宋时期,敦煌虽然偏僻,却是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道,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商队来往的重要枢纽。

慢慢看过这部纪录片的每一集,我的心情也起伏不定。有愤怒,那是在斯坦因、伯希和等人把敦煌莫高窟中的上千卷珍贵的文书洗劫一空,敦煌遗书散落各国,而我们中国自己收藏的经卷却残破不堪;有震撼,那是在常书鸿、段文杰等人,在艰苦的条件下,努力学习敦煌的艺术,用自己的一生来守护、研究敦煌;有感叹,那是在看到敦煌莫高窟之中的数百个洞窟里,那数不尽的雕塑、彩绘、壁画、每一件都是那样的活灵活现,它们,全都出自那些没有留下名字,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的无名大师们;有悲伤,那是在看到莫高窟挺立了近两千年,历经了无数风风雨雨之后,历经了许多盛衰荣辱之后,许多的壁画由于气候原因逐渐消失,我不禁为这样一座艺术的殿堂感到惋惜……

敦煌,曾经有多少人,不管他们是画家也好,雕塑家也好,画工也好,虔诚的佛教徒也好,他们怀揣着他们的梦想,千里迢迢赶赴这里,穿越茫茫沙漠,历经千辛万苦,只为了,一个梦。

展开阅读全文

敦煌莫高窟作文800字

全文共 1060 字

+ 加入清单

我探索着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莫高窟,不得不心生敬意!

汽车行驶在戈壁上,载着一行满怀好奇心的旅客,驶向三危山。不久,眼前便出现一段南北向的断壁,石窟如蜂巢般密布,窟前一条泉水河汩汩流过,河边种着一排红柳,白杨——这是中国最辉煌的宗教圣地。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这条意义非凡的丝绸之路。望着423窟内一片隋朝所刻的《莫高窟记》,王道士发现的17窟藏经阁,北凉三窟里残缺不全的佛像与壁画……它们仿佛把我拉回到千百年前,我好像看到了隋唐时期丝绸之路上络绎不绝的人马,听到了北魏、武则天时期不间断地石窟开凿声……它是中古社会历史的记录者,我对莫高窟的历史意义心生敬意。

在莫高窟我常常走神。洞穴狭窄,黑咕隆咚的洞窟里仅有导游手中的一束光亮射入,使壁画上的人群和洞窟中央的雕塑似乎都动了起来,他们是一群群身穿袈裟前来朝拜的教徒;他们是一位又一位日日夜夜不曾停息的画工、雕塑者……

在290和428窟,我欣赏到了飞天壁画。那是一群窈窕的女子,她们或弹琵琶,或吹横笛,或击腰鼓,她们有的结伴飞舞,谈笑风生;有的反弹古琴,边弹边唱;有的双手合十,礼拜供奉;有的手托花盘、花瓶,散花施香;有的腰缠锦带,姿态婀娜……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我对莫高窟信奉者的匠心心生敬意。

莫高窟多少岁了?从公元336年到如今,已经1600多年之久!

莫高窟外的河边有一座圆寂塔,外敷白色,沙漠的夕阳洒在它身上,更显端庄、凄凉。塔身旁有碑,是那位道士王圆箓。在博物馆里,我看见他的介绍与照片:小小的个子,普通不过的长相,几经转折,莫高窟成了他的家。但小小的人物,也是莫高窟第一位保护者。但因为当时清政府的无能,王道士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没有及时发现莫高窟惊人的蕴藏,我联想起了洞窟内残缺的佛像与不全的壁画。那是中国最大的遗憾啊!

临走前,我有幸来到敦煌莫高窟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常书鸿的墓前,墓碑上刻着五个字“敦煌守护神”,在这个充满神佛的地方,被称为“神”的凡人,只有他一个。我还记得第一位壁画修复师李云鹤1956年来到莫高窟,从此三代人扎根在了这片荒漠上,一起为神佛“治病”,如今耄耋之年的李爷爷仍然爬脚手架,拿修复刀,而往往一座雕像的修复需要数年之久。他们为了守护这片神圣的地方,不惜付出了自己毕生的心血。他们在帮助壁画对抗时间,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始终保护传承千年的文化遗产。我对护卫莫高窟的坚守者心生敬意。

晚霞照亮了戈壁滩,我的心也被照亮,莫高窟让我心生敬意,但它正在一点点的老去,我愿守护它,让更多人看到这个神圣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敦煌我眼中的诗和远方作文800字

全文共 1139 字

+ 加入清单

在祖国广袤的西北大地上,矗立着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城市—敦煌。在这次九天甘肃之行的最后,敦煌缓缓走来,一层一层掀开了她厚厚的面纱,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她最珍贵的宝贝—莫高窟那如诗如画般的美貌。

那天小雨淅淅沥沥,丝毫阻挡不了我们如火般的急切心情。千年莫高,似一颗璀璨的明珠,坐落在一片渺无人烟的荒漠中。密密麻麻的洞窟星罗棋布,错落有致地排列在断崖绝壁上。举头仰望,那古老文明散发出的神圣而庄严的气息将所有人包围、笼罩,沐浴其中,陶醉其中。穿过洞窟前曲折的回廊,“吱呀—”钥匙微转,洞门应声而开。漆黑之中,一股浓浓的但又不刺鼻的味儿扑面而来,颜料味吗?不像!泥土味吗?不像!呵,想必,这就是历史的味道了吧!“各位游客,请随我来,”我们随着讲解员有序地步入洞中。只见两尊大佛迎面端坐于佛龛中,眼睛微闭,神态安详,嘴角挂着满足的微笑,那样亲切,那样和蔼。菩萨、弟子伺立于两侧,好像正在认真聆听佛祖讲解佛法。高耸的洞顶中央,绘着一朵惟妙惟肖的青莲花。那青莲已完全盛开,片片花瓣奋力伸展向四面八方,似乎有袅袅幽香阵阵飘来,沁人心脾。

啊,壁画!顺着讲解员手电筒的光亮,一幅幅的壁画惊艳呈现。我细细欣赏着。五彩斑斓的色彩和轻盈通透的线条,绘出了一幅又一幅巧夺天工的壁画,绘出了一场又一场栩栩如生的景象,绘出了一个又一个美艳绝伦的飞天。壁画上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解释佛教意义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应有尽有,宏伟瑰丽,令人啧啧称奇。壁画上最引人注目的,则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了。瞧,飞天多么千姿百态呐!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反弹琵琶,金鸡独立;有的倒悬身子,从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我静静地望着,感慨万千,就像步入了一个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看着看着,我不禁想起了对于敦煌莫高窟保存至今至关重要的一个人—常书鸿。他与敦煌莫高窟,有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1935年秋天,常先生在法国看到了由伯希和编撰的《敦煌图录》,他惊讶万分,方知祖国还有这样一个艺术宝库存在,内心被深深震撼了。为了好好研究并不使她再受破坏,他毅然决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国,建立了“敦煌艺术研究院”,成为其首位院长。但常先生考察莫高窟时,条件异常艰苦,经历了重重艰难险阻,也遭遇了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不幸,但他义无反顾,一旦决定绝不回头,将一生奉献给了敦煌艺术,终于获得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并引领一批又一批后来人为保护敦煌莫高窟持续的努力。常先生这种为艺术、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用诗来赞美,用歌来颂扬。他,难道不是我们有理想的当代人的榜样吗?

如今,敦煌依然昂首屹立在远方,她如诗般的千年历史和辉煌文化,在无垠的祖国大地上熠熠生辉。啊,敦煌,我眼中的诗和远方,我不会忘,也不能忘!

展开阅读全文

敦煌莫高窟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784 字

+ 加入清单

我搭上旅游穿梭巴士,准备参观敦煌莫高窟——这经受了千年的岁月的洗礼的中国文化的瑰宝。

车缓缓地行走在茫茫戈壁滩中一条蜿蜒的公路上。车中十分吵杂,但窗外却丝毫没有感染到热闹的气氛,保持着它神秘的寂静。时间还早,初阳洒下的橙黄色的微光,笼罩着大地。黄土无边无垠,只有上面偶尔略过的几簇沙棘,为这单调的黄色带来点绿意。

到达目的地时,天已经几乎全亮了。穿过两排绿树,又跨过一个广场,终于一窥莫高窟的全貌。莫高窟好似一个极高的淡黄色屏障,左右两边被绿意浓浓的树遮挡着,让人看不到它究竟伸展了多远,更看不到它后面的故事。人们只能抬头看着蔚蓝的天,丝丝的云慢悠悠地飘向远方。

莫高窟中间架着一个阁楼式建筑。虽每层都架在石壁上,却格外整齐。我将视线转移到它旁边的石壁,却也是格外的整齐——一个个洞窟的入口,都呈正方形,凹凸有致。上面整整齐齐地架着楼梯,旁边竖直地环着淡木色的围栏。经历岁月的洗礼,它早已面目全非,只能被后人武装起来,如一个身负重伤却仍要披甲戴盔伤号。

是啊!如今的莫高窟虚弱不堪,像一个重症病人,等待着它的死期;又像那即将埋没于地平线的太阳,极力燃烧着自己,好让中国将近两千年的敦煌文化,让后人知晓。

叹着气,踏入第一个窟中,感受到第一缕清凉的空气,一切都静了。我环绕四周,循着导游手电筒的光观赏部分壁画和雕像。很多壁画的颜色已变得极淡,甚至隐于黄土。那一个个的女子,已看不清相貌,只能依稀看到她们婀娜的身姿。透过那浅浅的颜色,有时还能看到佛慈祥的微笑,若有若无,好似又即将消逝。还能看到大块的壁画脱落下后留下的伤痕。单调的土黄色特别刺眼,让我总感觉是滴着鲜血的伤口。脑子里也只能责骂原来负责人的看管不周。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慢慢地走着,踏入了藏经洞,踏入了那一段不堪回首的的历史,也走近了那一个遗臭万年的人——王圆箓。

1900年,王圆箓发现敦煌藏经洞及洞内经、文书、文物四万多件;1907年,王圆箓把洞内24箱写本和五箱其他艺术品卖给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价值200两白银;1908年,王圆箓把洞内一万多件最为精华的敦煌文书卖给法国考古学家伯希和,价值600两白银;1914年,王圆箓把洞内570段珍贵文献再次卖给斯坦因,价值500两白银……一时间,多少价值极高的经书流失海外。藏经洞,这个中华民族的瑰宝,却不曾给当时卑微的我们留下些什么!

我默默地站在藏经洞前,透过小门,怒视着这不到十平方米的空荡荡的小空间。我仿佛看到了一批批运送经书的外国人,把一箱一箱放到马车上,带着中国智慧的结晶,在茫茫戈壁中扬长而去。不知王圆箓是否看到,那一个个如血残阳。痛心!愤怒!无奈!只能在心里愤愤地、一字一顿地诅咒着王圆箓,避开这让人痛心的地方。

藏经洞的对面是一座石碑。仔细辨别上面的字,猛然发现这竟是王圆箓的功德碑!这历史的罪人,本已无脸面对自己的祖先,竟还有脸为自己刻功德碑!它就在树立藏经洞对面,好似是有人有意为之,让人咒骂,讽刺王道士,时刻不忘他的愚蠢与他犯下的滔天大罪。我讽刺地一笑,细细读起碑的内容,不想却读到了另一个王道士。

那是1892年的一天,漂泊不定的王圆箓来到了莫高窟。已近不惑之年的他,看到莫高窟无人看管,一片残破,于是这位王道士留于此地,四处奔波,苦口劝募,省吃俭用,集攒钱财,用于清理洞窟中的积沙,修整残缺。

1900年他无意间发现了藏经洞,发现了价值连城的宝物。从1900年到1907年长达7年的时间里,他多次求助官方,希望有关领导予以重视,却始终无人过问,直至有一天莫高窟失火了。

他急需钱财修理,于是将文物卖出,用这些钱财来清理洞窟,并修建了第三层楼,架起木桥,还让人刻了他这座功德碑。他非常自豪,宣布着他功劳,好让人记住他。

阅读至此,还在诅咒的我沉默了——他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是以另一种身份出现在人们印象中的。这真的全怪他吗?

人们对历史的愤慨无从发泄,也只能将怨恨愤怒的洪流将功德碑淹没。这个功德碑,必然被人砸过砍过,像他一样接受无数人的咒骂,但即使被人砍得四分五裂,也只能无声地接受着制裁,等待着有人能帮他平冤。

这个功德碑只是中国近代史中一个最卑微渺小的产物,王道士只是中国近代史中一个渺小卑微的人。这是因为它和他,都处在那个当时最卑微渺小的国家,都处在那个国家最卑微渺小的时代!

步出莫高窟已是黄昏,残阳如血,远远望去,在茫茫沙漠间,王道士佝偻的背影正缓缓离去。

展开阅读全文

敦煌作文600字

全文共 716 字

+ 加入清单

曾几何时,在电视上看到——大漠挽着亘古的残阳如血,我便被这苍茫的景象深深吸引。脑海顺着记忆的时空长河遥想,敦煌,伴着那古道的黄沙,大漠狼烟在汉唐轻歌曼舞……这一切召唤者我的心灵,我亦渴望能亲身体味那缕苍凉。

而今天,我来了,来赴一场心灵深处的约会。

你安详的眉眼,是在等着我吗?庄重地踏入莫高窟,幽暗很自然地隔离了外界的喧嚣。那一尊卧佛在黄晕的灯光下变得朦胧,他的眉眼很安详,似一泓静水,似乎昭示着一个答案。

我走过一幅幅壁画,看那每一笔线条的行云流水。我静静地观赏,细细地感触你等待着的每一丝痕迹。

你神韵的壁画,是在等着我吗?这著名的“反弹琵琶”,不似想象中那般轻柔、曼妙,倒像那西域的男子,透着几分刚猛洒脱,豪放有力。想来,这或许就是你等待我的缘由吧——让我触碰着黄沙洗礼过的色彩,月牙泉浸润过的线条。

你高大的塑像,是在等着我吗?往前走去,穿过一阵阵急促的脚步,原来每一个人都是如我一样寻找。伫立在一尊高大的天王像前,蓦然间,我仿佛感受到了四目相对的心灵的碰撞、牵出的一场神圣的心灵之约。佛像已古旧得褪去了颜色,断了肢体,却依然保持着一种气概与霸气;他的眼睛深邃而安宁,似那潭中的静水。原来,禅佛之道,并非刻在石头上,而是注在精神里。

蓦地,一幅幅壁画在我的脑海里浮现,猛然使我想起了萦绕在遥远国度里的敦煌神韵,以及进门时摒弃红尘的静谧。敦煌的风韵,也不是单单封存在细密的线条里。我急切地寻找,也不过是停留在表面的色彩里,而敦煌所等待的,是一场平静从容的约会。看来,你和我只需一场约会,一场心灵之上的约会。

于是,我来到这里,体味你柔情的眉眼;我来到这里,倾听你历史的心跳;我来到这里,感知你沧桑的灵魂。

我和敦煌,有个约会——见了也不散。

展开阅读全文

敦煌作文600字

全文共 693 字

+ 加入清单

很久以前的秋天我就说过,暑期,是要进军莫高窟的。只是留下了遗憾,一切只不过梦幻罢了。只是依然,还期待梦想实现的那一天。

夏日的深夜,白炽灯下,这样的文字,无疑是有侵占力的。中国文化的一种寻根之味,一种遐想。只爱敦煌,只想去看一看,那片孤寂的道士塔。

一个人,只身。

最绚丽最耻辱间的沉重我们无法去承担,那时压抑了几千年的叹息,不懂,才是对的。我并不奢求去深究,或许无法分担它们那种“苦”,又能浮绘出多少幕苍白的隐忍。隐隐的泪。只是我有勇气面对,面对中华灿烂。

秋雨先生文笔堪成为妙,从前只是很自然的以为,又一者故作清高,总以为写得越深越被世人所钦仰。那么试问,如果看不懂的文字,还成文吗?原以为如此苍凉一景会有多枯燥,但秋雨先生却在枯燥中幻化了一种絮云的色彩,感觉文字力透在心。

沙漠中也是有路的,至于自己的新路,再艰巨中欣慰,与软软的细沙,款款地斗争。为自己走出一条新路,永远的顶峰。

我不应该去恨的,这是一款不可思议,如此婉约与纤瘦,或许的确,它应该落脚于各种繁华嘈杂的树阴下,安安静静地等待着。这样,更有点神秘。这湾泉水是个可人的世界,在一片荒漠中,给浮嚣一片宁静,以粗犷为明丽。

我也想说,这是一面的独到,我想应该是奇迹了。只是简单的回予自然,静听的美,一切静清的美好,人们见惯了的,只单向夸张的各色,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也同样会觉得怪异,来得不应该。

最畅直的金色流线的分割,怯怯的开始打量,只是心中自我,懂了一种融为一端的天籁之音。

我想去看一看,一步一步踩实,相信自己会自豪的。我愿意回头对自己的脚印说声感谢,感谢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愿,高蹈中平实。

—山,鸣沙山。

—泉,月牙泉。

我愿加以调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