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文人

文人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文人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文人问题。

分享

浏览

1090

作文

42

奋斗在五四时代的文人作文700字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茫茫历史长河之中,泱泱华夏大国之间,有无数文人志士为中华之崛起甘愿抛头颅、洒热血。自五四运动以来,至今已有近百年时期了,在这将近一百年的时期之间,磨灭的是历史的印记,永不湮灭的是灵魂深处的记忆。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然而这句话并没有在五四运动领袖人物陈独秀身上得到很好的体现。少时的陈独秀天资聪颖,却极其贪玩,其性子又是能忍常人之所不能忍,无论他的外祖父怎么打骂他,他都坚决不掉一滴泪。于是气得他外祖父破口大骂;“你将来一定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大坏蛋!”果不其然,长大后的陈独秀游手好闲,一无是处。随着出国留学的兴起,陈独秀出国了。

学成归国的他,已不再是那个整天只知吃喝玩乐的陈独秀了。刚归国的他,正赶上中国旧民主主义结束时期,一切处于一片萧条之中,百废待兴。看着中国死气沉沉的现状,陈独秀下定决心要干出一番事业来振救自己的祖国。当时的知识青年,大多都沐浴过西方国家的阳光,饱受发达国家的风雨,胸怀雄心壮志,想要归国建设自己的国家。陈独秀很快就招募了这样一批有志之士,并创办了当时第一份青年报刊《新青年》。新青年的出现,为当时在道路山迷失方向的人点亮了一盏明灯。西风独秀引神州,《新青年》的出现,让身处黑暗的人看到了一丝曙光。

百无一用是书生,在战争年代,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更显渺小。然而正是这样一群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文人,将手中紧握的笔杆子,化成了一道道尖锐的利剑,激起了国人沉睡的意识,唤起了国人爱国情怀,书写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虽千万人吾往矣,即使是舍去生命,也勇往直前,在所不惜。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乏的时代精神。五四精神,不仅仅是青年精神,更是一种爱国情怀。像那些奋斗在五四时代的文人一样,作为学生的我们,紧握手中的笔杆,书写时代的新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2024中考作文素材:文人家风

全文共 975 字

+ 加入清单

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敦厚尤显重要。因此,古往今来,中国家庭留下了不少“家教联”,令晚辈耳濡目染,成为“言传”和“身教”的典范。

明朝书画家徐渭,晚年曾撰写一副令人费解的家教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此联妙在一个“好”字,语意双关,耐人寻味:少年时期正是读书好时光,可惜不知读书的重要不喜欢读书;年纪老了,懂得读书的重要,想好好读点书,可是老眼昏花,力不从心已经不能好好读书了。告诫子孙珍惜时光,趁早好好读书。

皇室家庭也不例外。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幼时贪玩,无心读书。他父亲兴王心中担忧,将他关在书房里,罚抄一副家教对联:“读书好练武好学好更好;创业难当权难知难不难。”规定每天抄100遍,否则鞭笞。朱厚熜整整抄了100天,顿悟父亲的苦心,痛哭下跪于父亲面前请罪。从此,把这副对联挂在书房里,用功读书。

难得糊涂的郑板桥,以竹入联写就:“咬完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教育儿孙做人要像竹子一样虚心有节、刚直不阿。

清政府中少有的文武兼备的洋务人才,曾任广东按察使的王之春,他的家教联则是:“少读书,便是低天分;行刻薄,真乃大糊涂。”意思是:人没有天生的低天分,一个人天分的高低全在于后天的用功程度,天分低是因为自己少读书的缘故。

林则徐也十分重视家教,其家教联写道:“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则增其过。”其晚年因病辞官回乡,俭朴生活,对子孙要求甚严,处处言传身教,时时督促教导,乡亲们无不称赞他是做人的楷模。

郭沫若曾于1940年,为其侄媳魏蓉芳题写一联:“莫学芙蓉空有面,应效芬芳发自心。”此联用蜂腰格嵌入侄媳妇名字,情深意切地教导她要诚实做人,表里如一。

老舍在女儿出嫁后,十分关心女儿女婿的生活,给他们写了一副对联:“劳逸妥安排,健康多福;油盐休浪费,勤俭持家。”为女儿的生活作了长远规划,愿她治家有道,健身有方,体现了慈父对女儿的爱护和关心。

千年家风,“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些家教对联,底蕴厚重,韵味深长。于家,这是风范;于国,那是脊梁。

点评:这是一篇完整又精彩的议论文,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论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敦厚尤显重要”引起读者的思考。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论证清晰,告诉我们“文人家风”的重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例文:文人的家风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敦厚尤显重要。因此,古往今来,中国文人留下了不少“家教联”,令晚辈耳濡目染,成为“言传”和“身教”的典范。

明朝书画家徐渭,晚年曾撰写一副令人费解的家教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此联妙在一个“好”字,语意双关,耐人寻味:少年时期正是读书的好时光,可惜不知读书的重要不喜欢读书;年纪老了,懂得读书的重要性,想好好读点书,可是老眼昏花力不从心,已经不能好好读书了。徐谓以此告诫子孙珍惜时光,趁早好好读书。

林则徐也十分重视家教,其家教联写道:“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则增其过。”其晚年因病辞官回乡,俭朴生活,对子孙要求甚严,处处言传身教,时时督促教导,乡亲们无不称赞他是做人的楷模。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有着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以“勤”字为人生第一要义,自己身体力行,教育子女也养成勤劳作风。他曾告诫子女:“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曾国藩作为封侯拜相之人,对子女的“日课”定期检查,亲自抓落实。俗话说,“人贵勤”,曾家的“崇勤”家风着实可赞。

自古文人重“家风”,“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些家教对联,底蕴厚重,韵味深长。于家,这是风范;于国,那是脊梁。

展开阅读全文

中国古代文人别号

全文共 234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国古代文人别号

半山老人--宋·王安石

山谷道人--宋·黄庭坚

淮海居士--宋·秦观

白石道人--宋·姜夔

石湖居士--宋·范成大

后山居士--宋·陈师道

芦山居士--宋·张元平

易安居士--宋·李清照

五柳先生--晋·陶渊明

青莲居士--唐·李白

香山居士--唐·白居易

东坡居士--宋·苏轼

六一居士--宋·欧阳修

幽栖居士--宋·朱淑贞

九华山人--唐·杜荀鹤

清真居士--宋·周邦彦

衡山居士--明·文征明

六如居士--明·唐寅

温陵居士--明·李贽

柳泉居士--清·蒲松龄

展开阅读全文

文人气质

全文共 916 字

+ 加入清单

读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们看到的是气势;读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看到的是气节;读关汉卿的"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作恶的享福贵又寿延",我们看到的是气愤;读白居易的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我们看到的是气韵.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成就了文人的才华,让他们将文字组合的如此幻秒?那便是感之于心,现之于文的气质.

一花自飘零水自流

李清照,作为文坛少有的女词人,她卓越的成就足以让七尺男儿汗颜.她流露的点滴情感,无不使天下人为之动容.她开心过,无忧无虑的生活曾让她"沉醉不知归路";她忧愁过,与丈夫的离别曾让她"人比黄花瘦".她是女儿,自有多愁善感的细腻情思,所以才会有"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相思;她虽是女儿,却也忧国忧民胜似男子,所以才有"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慨叹.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才有后主遗风.这样的女子,恰如飘零的花,自流的水,无声无息,暗香永驻.

二蓬莱文章建安骨

李白,一个满腹才学而无处施展的官场弃子,却在文坛尽情挥毫成了一代天骄.他无所顾及的开怀畅饮,豪迈中尽显男儿本色,他有感而发泼墨点纸,满纸豪情文才飞扬.他重朋友,愿意"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他念家乡,所以才会有"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他爱喝酒,却举杯销愁愁更愁",他不爱钱,认为"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豪迈的气质造就了一代诗仙,高亢的丽歌怎能不千古流传?

田园将芜胡不归

陶渊明,对官场的不屑使他回归田园,对生活的热爱使他留下华美的诗篇.官场的黑暗使他无处容身,恬静的田园却有一方明朗的晴天.他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却也自得其乐,只因愿无违.他穷的"唤堵萧然,不蔽风日",却常"衔觞赋诗,以乐其志".在他眼里,钱财不如一朵菊花,官位不值一碗酒茶.他放浪形骸,嗜酒好文,正是这种洒脱的气质,使他弃彭泽微官,松翠菊黄,琴书而外醉三斗;开田园诗派,韵真辞朴,千百年来第一人.

文人的气质造就了文人的文章,文人的文章饱含着文人的气质.是故,观文如观人.

展开阅读全文

三、出自文人词句的典故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1、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彭泽,指陶渊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携幼入室,有酒盈樽。”这两句意思是说,滕王阁的宴集,胜过隐士的独乐。《水经注》记载:“睢水又东南流,历于竹圃。水次绿竹荫渚,青青实望,世人言梁王竹园也。”

2、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曹植《公宴诗》有诗句:“秋兰披长坂,朱华冒绿池。”钟嵘《诗品》记载:“宋临川太守谢灵运,其源出于陈思(曹植)。”这里是借曹植来比拟与会的文士将对后代文坛产生影响。

3、北海虽赊,扶摇可接:《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溟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文章借此表达作者不甘沉沦的思想。

4、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论语?季氏》记载:“(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作者借此说明自己将往海南接受父教。

5、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钟嵘《诗品》说:“余尝言:陆才如海,潘才如江”这句是说,请各位竭尽文才,写出像潘岳、陆机那样的好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文人赏月

全文共 273 字

+ 加入清单

赏月的风俗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展开阅读全文

文人与文化作文

全文共 1209 字

+ 加入清单

《古文观止》,从先秦文学到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再到明清文章;古代诗词,从《诗经》到《楚辞》再到唐诗宋词;古代历史,从《史记》到《资治通鉴》等等;再加上古代科技,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论著,那真是汗牛充栋,枚不胜数。这一切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无不是古代文人心血和智慧的结晶。

在唐诗里,杜甫“安得大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的深切情怀;李白“安能使我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文人风骨;李商隐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进退维谷“徒劳恨费声”的无奈和无助,跃然纸上,穿透纸背。在宋词里,至今仍流露着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哀怨婉约的眼神;闪耀着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的刀光剑影;回荡着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的临终嘱托。

孔老夫子一句“学而优则仕”,两千年来,一直或成就或贻误着古代文人,并且一直影响至今。在古代,没有专门的作家司职的机构,没有作协和文化部,文人们如同散兵游勇一般流落在民间,他们人生的终极或者说最高目的就是考取功名,求得一官半职。一般的说,文化和政治的关系是排斥的而非融合的,政治主要是立场和原则问题,而文化更多的是情感和思想问题。文人的天性大多是自由的率性的,一旦踏上仕途,和政治联姻,他们要么改变自己摇身一变成为侍从文人,虽然表面上飞黄腾达了却已江郎才尽,如唐代的沈诠期和现代的郭沫若;要么改变社会高举“达则兼济天下”大旗,坚持自我天性和文人风骨,屡屡进谏终因不谙官场游戏规则而见颜犯怒,其结果或左迁或罢黜,没有杀身之祸就算万幸,司马迁为李陵游说而遭宫刑是也,韩愈谏佛骨入宫被贬潮州是也。

我们商洛籍的著名作家兼世界名人贾平凹先生在一次讲学中说:“文学是不幸者的事业”,诚哉斯言。正因为司马迁的不幸,才成就了《史记》;刘勰一生未娶未仕独居破庙写就了《文心雕龙》;韩愈,苏轼等屡遭贬黜而位居唐宋八大家之列。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我不是在称道文人的不幸,而是因为不幸成就了这些伟大的文人,因为不幸者都是寂寞的,还因为“陶思文均,贵在虚静”。

屈原的后继者还将永沉汨罗,李白的粉丝们仍在醉卧长安,柳永的追星族还将痴心红楼。与文化为伍的人与常人不同,他们自古以来就生存在两个世界里: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对于文人们来说,这两个世界完全融合而又格格不入,这就决定了文人生存的难度,同时也决定了文人的命运,所以一些文人成了官场红人文坛小人,一些文人则“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无论如何,我们还是得叩拜和祭奠这些文人以及文化。历史这扇门太沉重了,历史的走廊也太黯淡太悠长了,但是,文人们耗尽生命推开了这扇厚重的大门,一步步走过了这遥远而又黑暗的历程。一幅幅远古的壮景呈现在我们眼前,一个个谜底裸露在文字里,这样,历史这尾金鱼在我们的眼里变得伸手可及,历史这条河流在我们眼里变得清澈见底,透过文化这扇窗户我们的眼眸走向古代,是文人帮助历史恢复了记忆。

[文人与文化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文人中的异类,正统文化的放逐者

全文共 1421 字

+ 加入清单

柳永年轻时踌躇满志,应试科举,自信“定然魁甲登高第”。 初试落第,愤慨之下作《鹤冲天?黄金榜上》,写道:“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本是书生意气,本是发泄牢骚和不满,但柳永的词太火了,一写出来立马广为传唱,传到宫里,传到皇帝耳朵里去了。及到后来,柳永科举进第,进士放榜时,仁宗一句:“既然想要‘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且去填词”,遂刻意划去柳永之名,皇帝不买他的帐,自此柳永仕宦的道路被彻底堵死了。他天涯羁旅,一头扎进勾栏瓦肆之间,开始了他饮酒狂歌空度日,朝朝楚馆,夜夜秦楼,依红偎翠,浅斟低唱的日子,并自号“奉圣旨填词柳三变”。

百年之后,唐伯虎步了柳永的后尘,因口出狂言,走上一条不归路。弘治十一年,南京应天府举行乡试,十八岁的唐伯虎在考试前的一次酒宴上,当着平生关系最好同为“江南四大才子”的另三个人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的面,成竹在胸地说:今科解元舍我唐寅,更有何人!他果然不负众望,在这次乡试中,考得第一名,成为应天府的解元。唐伯虎蟾宫折桂,应天府无人不知,江南地无人不晓,当时人都叫他唐解元。

弘治十二年,唐伯虎赴京参加会试,满腹才华的他满以为自己定可以名标金榜,扬名天下,他的目标已不再是考中一个小小的进士,他将挑战自古以来读书人的最高荣誉——连中三元!可是命运有时候是很残酷的。

赶考期间,他获邀与江南巨富、前科举人徐经(徐霞客曾祖父)结伴赴京参加会试,二人终日高头大马往来,颇为高调。会试结束后,众人在客栈里七嘴八舌的议论谁能够夺得会元,唐伯虎意气风发之下口无遮拦说出了一句话:“诸位不要争了,我必是今科会元!”。以江南名士自居,天纵逸才的唐伯虎自恃才高,狂妄自负,完全没想到这句话被有心人利用,引来杀身之祸,断送了大好前程。

在这一年的会试中,考官出了一道让人十分费解的题目,据说当年几乎所有的考生都没能找到题目的出处,还有人只好交了白卷,只有两份卷子写出了完美的答案。这两份卷子的作者一个是唐伯虎,另一个就是徐经。看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答出来说明你才华横溢,答不出来说明你水平不够,可关键是,唐伯虎说那句话的时候,成绩还没出来,你怎么就能提前预知呢,更何况听他说那句话的不再是他的好朋友,而是他的对手和敌人。很快,江阴巨富徐经花巨资贿赂考官并购买试题一事被人告发,唐伯虎参与其事,以合谋舞弊的罪名被牵连下狱。科场舞弊和如今的高考作弊一样,性质很恶劣,后果很严重。会试舞弊,虽不至于脑袋搬家,但亦属触犯刑律之重罪。此事引起了皇帝的关注,经过审理,案件内部判决如下:

主考官礼部右侍郎程敏政:合谋作弊查无实据,但其仆人确系出卖考题给徐经,失察行为成立。结论:勒令退休。

江阴举人徐经:购买考题查实,作弊行为成立。结论:贬为小吏,不得为官。

吴县举人唐寅:……。结论:贬为小吏,不得为官。

给事中华:胡乱告状,所言不实。结论:贬官。

可笑的是告状的人被判胡乱告状,所言不实,被贬官。而被告的人也同样罪不可恕。《明史》中隐隐提到这是一场冤案,有人看上了主考官程敏政的位置,于是唆使他人诬告他接受江南举子徐经重贿,然后泄露考题给徐经。唐伯虎与徐经结伴而来,未免有瓜田李下之嫌,加上其他人的诬陷,于是有此牢狱之灾,徐经、唐伯虎不过是这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但从此,唐伯虎晋升仕途的门被关死了,高居庙堂的梦彻底碎了,他耻于为吏,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遍游名山大川,迷恋青楼柳巷,开始他日日饮酒,夜夜笙歌的放旷不检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文人画的价值优秀说明文

全文共 3765 字

+ 加入清单

何谓文人画?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工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或谓以文人作画,必于艺术上功力欠缺,节外生枝,而以画外之物为弥补掩饰之计。殊不知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否则直如照相器,千篇一律,人云亦云,何贵乎人邪?何重乎艺术邪?所贵乎艺术者,即在陶写性灵,发表个性与其感想。而文人又其个性优美,感想高尚者也,其平日之所修养品格,迥出于庸众之上,故其于艺术也,所发表抒写者,自能引人人胜,悠然起澹远幽微之思,而脱离一切尘垢之念。然则观文人之画,识文人之趣味,感文人之感者,虽关于艺术之观念浅深不同,而多少必含有文人之思想;否则如走马看花,浑沦吐枣,盖此谓此心同、此理同之故耳。 世俗之所谓文人画,以为艺术不甚考究,形体不正确,失画家之规矩,任意涂抹,以丑怪为能,以荒率为美;专家视为野狐禅,流俗从而非笑,文人画遂不能见赏于人。而进退趋跄,动中绳墨,彩色鲜丽,搔首弄姿者,目为上乘。虽然,阳春白雪,曲高寡和,文人画之不见赏流俗,正可见其格调之高耳。

夫文人画,又岂仅以丑怪荒率为事邪?旷观古今文人之画,其格局何等谨严,意匠何等精密,下笔何等矜慎,立论何等幽微,学养何等深醇,岂粗心浮气轻妄之辈所能望其肩背哉!但文人画首重精神,不贵形式,故形式有所欠缺而精神优美者,仍不失为文人画。文人画中固亦有丑怪荒率者,所谓宁朴毋华,宁拙毋巧;宁丑怪,毋妖好;宁荒率,毋工整。纯任天真,不假修饰,正足以发挥个性,振起独立之精神,力矫软美取姿、涂脂抹粉之态,以保其可远观、不可近玩之品格。故谢赫六法,首重气韵,次言骨法用笔,即其开宗明义,立定基础,为当门之棒喝。至于因物赋形,随类傅彩,传摹移写等,不过入学之法门,艺术造形之方便,入圣超凡之借径,未可拘泥于此者也。

盖尝论之,东坡诗云:“论画贵形似,见与儿童邻。”乃玄妙之谈耳。若夫初学,舍形似而骛高远,空言上达,而不下学,则何山川鸟兽草木之别哉?仅拘拘于形似,而形式之外,别无可取,则照相之类也;人之技能又岂可与照相器具药水并论邪?即以照相而论,虽专任物质,而其择物配景,亦犹有意匠寓乎其中,使有合乎绘画之理想与趣味。何况纯洁高尚之艺术,而以吾人之性灵感想所发挥者邪?

文人画有何奇哉?不过发挥其性灵与感想而已。试问文人之事何事邪?无非文辞诗赋而已。文辞诗赋之材料,无非山川草木、禽兽虫鱼及寻常目所接触之物而已。其所感想,无非人情世故、古往今来之变迁而已。试问画家所画之材料,是否与文人同?若与之同,则文人以其材料寄托其人情事故、古往今来之感想,则画也谓之文亦可,谓之画亦可。而山川草木、禽兽虫鱼、寻常目所接触之物,信手拈来,头头是道。譬如耳目鼻舌,笔墨也;声色臭味者,山川鸟兽虫鱼,寻常目所接触之物也。而所以能视听言动触发者,乃人之精神所主司运用也。文人既有此精神,不过假外界之物质以运用之,岂不彻幽人微、无往而不可邪?虽然,耳目鼻舌之具有所妨碍,则视听言动不能自由,故艺术不能不习练。文人之感想性格各有不同,而艺术习练之程度有等差,此其所以异耳。

今有画如此,执涂之人而使观之,则但见其有树、有山、有水,有桥梁、屋宇而已。进而言之,树之远近、山水之起伏来去、桥梁屋宇之位置,俨然有所会也;若夫画之流派、画之格局、画之意境、画之趣味,则茫然矣。何也?以其无画之观念,无画之研究,无画之感想。故文人不必皆能画,画家不必皆能文。以文人之画而使文人观之,尚有所阂,何况乎非文人邪?以画家之画,使画家观之,则庶几无所阂,而宗派系统之差,或尚有未能惬然者。以文人之画而使画家观之,虽或引绳排根,旋议其后,而其独到之处,固不能不俯首者。若以画家之画与文人之画,执涂之人使观之,或无所择别,或反以为文人画不若画家之画也。呜呼!喜工整而恶荒率,喜华丽而恶质朴,喜软美而恶瘦硬,喜细致而恶简浑,喜浓缛而恶雅澹,此常人之情也。

艺术之胜境,岂仅以表相而定之哉?若夫以纤弱为娟秀,以粗犷为苍浑,以板滞为沉厚,以浅薄为淡远,又比比皆是也。舍气韵骨法之不求,而斤斤于此者,盖不达乎文入画之旨耳。

文人画由来久矣,自汉时蔡邕、张衡辈,皆以画名。虽未睹其画之如何,固已载诸史籍。六朝庄老学说盛行,当时之文人,含有超世界之思想,欲脱离物质之束缚,发挥自由之情致,寄托于高旷清静之境。如宗炳、王微其人者,以山水露头角,表示其思想与人格,故两家皆有画论。东坡有题宗炳画之诗,足见其文人思想之契合矣。王虞,王羲之、献之一家,则皆旗帜鲜明。渐渐发展,至唐之王维、张洽、王宰、郑虔辈,更蔚然成一代之风,而唐王维又推为南宗之祖。当时诗歌论说,皆与画有密切之关系。流风所被,历宋元明清,绵绵不绝,其苦心孤诣盖可从想矣。

南北两宋,文运最隆,文家、诗家、词家彬彬辈出,思想最为发达,故绘画一道亦随之应运而兴,各极其能。欧阳永叔、梅圣俞、苏东坡、黄山谷,对于绘画皆有题咏,皆能领略;司马君实、王介甫、朱考亭,在画史上皆有名。足见当时文人思想与绘画极相契合。华光和尚之墨梅、文与可之墨竹,皆于是时表见。梅与竹不过花卉之一种。墨梅之法自昔无所闻,墨竹相传在唐时已有之。张璪、张立、孙位有墨迹;南唐后主之铁钩锁、金错刀,固已变从来之法。至文湖州竹派,开元明之法门,当时东坡识其妙趣。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

且画法与书法相通,能书者大抵能画,故古今书画兼长者,多画中笔法与书无以异也。宋龚开论画云:“人言墨鬼为戏笔,是大不然。此乃书家之草圣也,岂有不善真书而能作草者?”陆探微因王献之有一笔书,遂创一笔画。赵昂论画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须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又赵子昂问画道于钱舜举:“何以称士气?”答曰:“隶体耳。画史能辨之,即可无翼而飞。不尔便落邪道,愈工愈远。”柯九思论画竹: “写竹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法,或用鲁公撒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南唐后主用金错书法画竹。可见文人画不但意趣高尚,而且寓书法于画法,使画中更觉不简单。非仅画之范图内用功便可了事,尚须从他种方面研究,始能出色。故宋元明清文人画颇占势力,盖其有各种素养、各种学问凑合得来。即远而言之,蔡邕、王廙、羲、献,皆以书家而兼画家者也。

倪云林自论画云:“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又论画竹云:“余画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是与非。”吴仲圭论画云:“墨戏之作,盖士大夫词翰之余,适一时之兴趣。”由是观之,可以想见文人画之旨趣,与东坡若合符节。元之四大家,皆品格高尚,学问渊博,故其画上继荆、关、董、巨,下开明、清诸家法门。四王、吴、恽,都从四大家出。其画皆非不形似,格法精备,何尝牵强不周到,不完足?即云林不求形似,其画树何尝不似树,画石何尝不似石?所谓不求形似者,其精神不专注于形似,如画工之钩心斗角,惟形之是求耳。其用笔时,另有一种意思,另有一种寄托,不斤斤然刻舟求剑,自然天机流畅耳。且文人画不求形似,正是画之进步。何以言之?吾以浅近取譬。今有人初学画时,欲求形似而不能,久之则渐似矣,久之则愈似矣。后以所见物体记熟于胸中,则任意画之,无不形似,不必处处描写,自能得心应手,与之契合。盖其神情超于物体之外,而寓其神情于物象之中,无他,盖得其主要之点故也。庖丁解牛,中其肯綮,迎刃而解,离形得似:妙合自然。其主要之点为何?所谓象征 Symbol是也。

征诸历史之经过,汉以前之画甚难见;三代钟鼎之图案与文字,不过物象之符记,然而近似矣。文字亦若画,而不得谓之画。汉之石画,古拙朴鲁,较三代则又近似矣。六朝造象,则面目衣纹,俨然画家法度,此但见于刻石者也。

若纸本缣素,则必彩色工丽,六朝进于汉魏,隋唐进于六朝,人意之求工,亦自然之趋势。而求工之一转,则必有草草数笔而摄全神者。宗炳、陆探微之有一笔画.盖此意欤?宋人工丽,可谓极矣。如黄筌、徐熙、滕昌祜、易元吉辈,皆写生能手。而东坡、文与可,极不以形似立论。人心之思想,无不求进;进于实质,而无可回旋,无宁求于空虚,以提揭乎实质之为愈也。

以一人之作画而言,经过形似之阶级,必现不形似之手腕。其不形似者,忘乎筌蹄,游于天倪之谓也。西洋画可谓形似极矣!自十九世纪以来,以科学之理研究光色,其于物象体验人微。

而近来之后印象派,乃反其道而行之,不重客体,专任主观。立体派、未来派、表现派,联翩演出,其思想之转变,亦足见形似之不是尽艺术之长,而不能不别有所求矣。或又谓文人画过于深微奥妙,使世人不易领会,何不稍卑其格,期于普及耶?此正如欲尽改中国之文辞以俯就白话,强已能言语之童而学呱呱婴儿之泣,其可乎?欲求文人画之普及,先须于其思想品格之陶冶;世人之观念,引之使高,以求接近文人之趣味,则文人之画自能领会,自能享乐。不求其本而齐其末,则文人画终流于工匠之一途,而文人画之特质扫地矣。若以适俗应用而言,则别有工匠之画在,又何必以文人而降格越俎耶?

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盖艺术之为物,以人感人,以精神相应者也。有此感想,有此精神,然后能感人而能自感也。所谓感情移入,近世美学家所推论,视为重要者,盖此之谓也欤?

展开阅读全文

高雅:文人把淮扬菜带进文苑

全文共 1064 字

+ 加入清单

如此精致的菜肴,当然要细细品,才能吃得出味道。江南有着文人辈出的传统,淮扬菜自然就与文人密切联系在了一起。在八大菜系中,淮扬菜可以说是最“雅”的菜系。

淮扬菜系的文化渊源极为精深,早在《四书》中已有记载。文人、园林、饮食支撑起淮扬菜的文化架构。园林是依托,文人是主体,饮食是对象。在这个淮扬饮食文化传统中,园林是依托。扬州城是园林城,湖山园林、住宅园林、寺观园林数百。酒馆茶肆园林化,而且多为吟诗作赋、以文会友之地。

园林化的茶坊酒肆,幽静淡雅,内设雅座,闹中取静,深受文人雅士喜爱。文化人的雅集,醉翁之意,在于诗情画意,有酒一壶,烫蒲包豆腐干一碗、肴肉一盘,熏鱼上碟,白汤鸡丝面条如数,也就尽兴了。这样慢慢产生了以诗文为主导的茶会或酒会,是食事的升华。

饮食是对象。从满汉全席到面点小吃,都成了文人们笔下浓墨重彩的咏叹主调,淮扬菜荣幸地被骚客们从食苑领进了文苑。浓郁的饮食文化氛围流泽世代,大大促进了饮食文化的发展。

文人是主体。文人是淮扬菜走上巅峰的催化剂。自古以来,淮扬菜入诗、入文、入书、入画、入联、入戏者,或以诗词名句、成语典故等命名淮扬菜者,不胜枚举。

文学介入淮扬美食,早在唐诗、宋词时便已结缘,但清代最多,那时的咏食史、咏采料、咏菜点、咏宴席、咏厨艺、咏酒楼、咏食俗、咏饮话的诗篇有两百多篇,使淮扬菜格调更加高雅,大大提升了文化品位。

从枚乘写王府园林文宴,到唐代的李白、刘禹锡、高骈,宋代的黄庭坚、秦观、陆游、司马光、梅尧臣等,都吟咏了大量扬州美食的佳作。清代文人荟萃,孔尚任、曹寅以及扬州八怪也都留下了可观的烹饪文学及绘画遗产。

西汉辞赋大家枚乘在他的代表作《七发》中有一段劝楚太子品尝美食的文字,涉及多种菜肴、羹汤、饮料、饭食,反映淮扬一带饮食活动,文章盛赞江淮一带的食馔为“天下之至美”。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给美丽的淮扬风景增添了几分浪漫,可是您也许不知道,农历三月不但要欣赏扬州美景,由于此时的蔬菜与河鲜都是当季最新鲜的,因此更是品尝淮扬菜的好时候。李白曾几下扬州,他赋诗:“摇扇对酒楼,持袂把蟹螯。”美食家风度跃然纸上。

“唐宋八大家”中的苏东坡和欧阳修在扬州时,曾大宴宾客,挥毫万字,为淮扬菜系带来文学血液。苏东坡曾作扬州太守,留下了对淮扬菜的很多溢美之词。“鲜鲫经年秘醽醁,团脐紫蟹脂填腹。后春莼茁活如酥,先社姜芽肥胜肉。鸟子累累何足道,点缀盘飧亦时欲。”这首《扬州以土物寄少游》简直可以当作淮扬菜的历史教科书,它所提及的鲜鲫、紫蟹、春莼、姜芽、鸭蛋都是淮扬菜中的经典。

展开阅读全文

文学常识分享之古代文人绰号趣事

全文共 1008 字

+ 加入清单

宋朝词人贺铸写的《青玉案》一词中,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用三种景物比喻愁思多,极为著称,因此,贺铸得了一个 典雅的绰号:“贺梅子”。词人张炎写的《解连环》一词中,有“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人们都称张炎为“张孤 雁”。另外,张炎写有《南浦》一词来歌咏春水,其中有“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的句子,写景如画,唱绝古今,人们又称 张炎为“张春水”。

诗人鲍当在河南做官时,写有《孤雁》一诗:“天寒稻粱少,万里孤难进。不惜充君庖,为带边城信。”许多人大为赞赏,并给 鲍当起了一个绰号“鲍孤雁”。谢逸写有三百首《蝴蝶》诗,其中的佳句有“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江天春晓暖风细,相逐卖花人过桥”。人们称 谢逸为“谢蝴蝶”。北宋的翰林王观写有《清平乐》词:“黄金殿里,烛影双龙戏。劝得官家真个醉,进酒犹呼万岁。折旋舞彻《伊州》,君恩与整搔头。一夜御前 宣住,六宫多少人愁。”当时的太后读了,说这首词是在亵渎皇帝宋神宗,就将王观罢职,于是,人们称王观“王逐客”。

北宋的寇准被封为莱国公,却无田园房舍,当时的诗人魏野写诗说:“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魏野因此得了一个绰号:“‘无地起楼台’相公”。乔子旷写诗比较生僻,人称“孤穴诗人”。杜默作诗总是凭空捏造,不讲韵律,于是,后世称凡事由臆造而无所本者为“杜撰”。

明朝的袁凯写诗道:“故国飘零事已非,旧时王谢见应稀。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尚未归。柳絮池塘香入梦,梨花庭院冷侵衣。赵家姊妹多相忌,莫向昭阳殿里飞。”人们称他“袁白燕”。

清 朝的吴绮写有“把酒祝东风,种出双红豆”的句子,传诵一时,人们称他“红豆词人”。吴修龄写有“雁将秋色去,帆带好山移”的橘子,人们称他“吴好山”。扬 州的张哲士在《咏胭脂》一诗中写道:“南朝有井君王入,北地无山妇女愁。”人们称他为“张胭脂”。管水初写有“两三点雨逢寒食,廿四番风到杏花”的对联, 人称“管杏花”。鲍以文写有“一匝人间夕又朝,晚来依旧满闲寮。疏分霜叶秋容淡,细点征帆别思遥。淡淡欲随城角尽,明明还带酒旗摇。迷藏惯匿西楼影,不似 春愁不肯消。”人称“鲍夕阳”。乾隆年间,王苹写有“乱泉声里才通屣,黄叶林间自著书”的诗句,被人们称为“王黄叶”。

文人写诗作文,能有佳句传世,并以此得到有趣的绰号,也称得上是人生中的一大快事了。

展开阅读全文

小学生文学文化常识之我国古代文人别号_文学常识作文300字

全文共 214 字

+ 加入清单

五柳先生--晋·陶渊明青莲居士--唐·李白

香山居士--唐·白居易东坡居士--宋·苏轼

六一居士--宋·欧阳修幽栖居士--宋·朱淑贞

九华山人--唐·杜荀鹤半山老人--宋·王安石

山谷道人--宋·黄庭坚淮海居士--宋·秦观

白石道人--宋·姜夔石湖居士--宋·范成大

后山居士--宋·陈师道芦山居士--宋·张元平

易安居士--宋·李清照清真居士--宋·周邦彦

衡山居士--明·文征明六如居士--明·唐寅

温陵居士--明·李贽柳泉居士--清·蒲松龄

展开阅读全文

文人的魔力作文800字

全文共 1266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你想了解魏晋,那就去聆听阮籍的饮泣,它流淌着魏晋风骨的呢喃;如果你想了解盛唐,那就去聆听李白的高歌,它宣告了盛唐气象的博大;如果你想了解大清,那就去聆听曹霑的絮语,它倾诉了没落王朝的无奈。

竹叶林中吟风弄月,躲离了万丈红尘。世事若海,浮沉难料。也许只有在文人的感召下,点点滴滴才能转化我们的心,使我们更广大、更深刻、更能看见自己的卑微与渺小。每次内化过后就会发现自己更纯粹的内在。

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一杆竹管笔偶尔涂画的诗文,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诗文使人陶醉,犹如在痛快淋漓的风景里,采撷风的轻盈和水的清凉。

文人,建构了中华儿女特立独行的风骨。魏晋狂狷的名士,日出时怀风而行,日落时采月而返。耿直的文人,酒醉、痛哭;酒醒、饮泣。纵使时人的不解将你淹没似洪水,你如雷的呐喊和正直的品格却回响在每一代人的血液里;大唐王朝的遗风,柳宗元跨过千年飘然孑立,青衫灰黯,神色孤伤。面南而坐的帝王,不时阴惨一笑,御笔一划,笔尖遥指柳州这座宏大无比的天然监狱,如雨的马蹄踏乱你一切的骄傲与善良。谁料,你挖了井,办了学,种了树,修了庙,放了奴,让中国文化史拥有了《永州八记》和那么多高峰性的构建。在你的岁月里,中华儿女不是任何统治者手中的棋子,而是凭着自己博爱与清醒的人格营筑了一个可人的小天地。

文人的品性呵护着我们走过漫天的泥泞与荒凉,滋润着我们哪怕苦涩而艰难的日子,帮助我们度过相濡以沫的人生。

文人,壮美了辽阔的大好河山。你是否,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顶着浓烈的秋霜登临过黄鹤楼?你是否,在冗长的梦境中梦到过滕王阁?你又是否,披着热烈的朝霞拜访过寒山寺?正是因为文人的召唤,你的脚步才会去踏遍那些充满诗意的旧地。余秋雨说:“对于这些城、这些楼、这些寺,寻找它们的焦渴,简直像对失落的故乡的寻找。”

于是,文人的魔力竟然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高山流水从此都有了脾性,有了神韵,一个古色古香的美丽中国在人们心头自行搭建。

是谁把千年的爱恨情仇,镌刻得荡气回肠?是谁站在阡陌之上,远见卓识,自在逍遥?是谁把烟雨江南、大漠孤烟,描绘得风生水起?

乱世凡尘,只有文人在时光的刀刃上行走而毫发无伤,只有文人深陷泥淖也作无瑕美玉,只有文人给得起高山诗意的耸立,衬得上湖水温润的情怀。

这就是文人的魔力!

评点:

文章纵览星光璀璨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撷取极具代表性的文人典型,通过对他们的身世经历进行概括,对其名作佳品进行评点,对其精神风骨进行提炼,剖析了他们对后人深入骨髓的浸润、熏陶和历久弥新的影响。这些文人通过文学,生成文化,形成了穿越时空的永恒形象、特立独行的精神风骨和蕴含乡愁的文化符号,这正是文人的无可替代的功绩,也是所谓“魔力”之所在。

三个层次均因人论文、由古鉴今、史论结合,浑然一体又层次清晰。通过排比、对仗、比拟、借代等多种修辞的综合运用,使语言形象生动且富有张力。对每位作家的概括评述都切中肯綮、一语中的,极其精准恰切,如“阮籍的饮泣、李白的高歌、曹霑的絮语”,看似平常,实则凝练之至,文学功底、语言功夫均可见一斑。

展开阅读全文

古代文人的诅咒作文800字

全文共 775 字

+ 加入清单

滚滚长河载着古老的文明奔涌向前,翻开历史的记录,那漫漫长篇让我惊叹。可为何我听到了愤懑之声?追寻着这字字足迹,我寻到了一个诅咒,一个古代文人不得志的诅咒。

汩罗江畔,屈原心灰意冷。他的忠贞之心终不能被君主所明鉴。他渴望着楚王能够重用他。可是如同湘君与湘夫人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一样,他又何尝不是一个悲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追求了,也累了,漫长的天问却问不出他要的答案,徘徊于汩罗江畔,他想到的仍是国家,是百姓。可是他清白的身躯却无法容于这浑浊之世,伴着这芷兰之香,轻轻一步,他抛下了一切,或许,只有湘流识得他的九歌之心了。

宫门之外,李白回首四望,这里有他的理想,有他的抱负。曾经“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满怀壮志豪情,他迈进了宫中,他以为他的政治抱负能够实现,能够一展他的惊涛大略,但事实让他失望了,处于皇城之中,处在这政治中心,唐玄宗却只让他将这满腔才略用于贵妃的美貌。桀傲的他又岂甘心,力士脱靴,贵妃研墨,他的傲慢无人欣赏,最终的结果只能够是“赐金放还”。“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面对这世态现状,他无能为力,未来的路是茫然,是无奈。

手持利剑,辛弃疾英雄泪流。山河分裂,金兵肆略,他渴望着用他手中的利剑挥兵斩将,收复山河,但皇帝不给他这个机会,“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热血男儿却只能在梦中追寻着一切。“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样的情景,他想去创造,可这天下之大,又有谁去问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他的心思明明很清楚,却“无人会,登临意”,到最后,铮铮铁骨的儿郎也只能是“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一个诅咒禁锢了一代代文人,杜甫、苏轼、李贺……命运坎坷,有志难酬,他们是被朝廷遗忘的。满腹经纶,一片赤心,终又能怎样?漫篇的文章是文人们滴落的泪痕,历史长河之上,他们飘荡着,游离着……

展开阅读全文

山水与文人

全文共 588 字

+ 加入清单

山水是大自然的画,挂在那里,一挂就是几千年;画前的文人是历史的笔,望着画,望着望着就把自己溶进了画中……

有的山雄伟,拔地而起,高耸入云。远远望去,山腰间云雾环绕;站在山脚,极力仰视山顶,望到云层遮住视线。

有的水激荡,或渲泄成瀑布或奔涌成河。瀑布一落千丈,粉碎石块撞到悬崖底,溅起万千水花;江河浩浩万里,奔腾不息,汇入汪洋。

有的文人向往这些山水的豪迈大气,他们为山水称颂,于是有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度,有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情怀……他们融入山水,于是有李白有“写万里黄河”的胸怀,有“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的感叹……

有的山青翠连绵。汲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养万物之天年,一座又一座接连起伏,构成锦绣山川。

有的水明净秀美。从地下浸出,流动着甘甜,汇成小溪,在山间嬉戏;流入湖泊,静静地倒映周围美景。

有的文人喜爱这样的山水。青山绿水显得那样和谐迷人。于是有陶渊明“见南山”的悠然,有王维“鸟鸣涧”的幽静……他们痴迷于这样的山水,于是有白居易吟唱:“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有朱熹喜悦的探求和发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山是骨架,水是血肉,山水相互融合展现出人间美景;山水养育了文人,文人滋润了山水。

哪里有山水,哪里就有文人的向往;哪里有文人,哪里就有山水画。

山水依旧挂着,画前站着文人……

展开阅读全文

走进文人的生活作文800字

全文共 838 字

+ 加入清单

清晨,一缕阳光从窗帘缝中钻出,悄悄溜进我的房间,这恰好是鲁迅先生工作完毕上床入梦的时候,我却从床上立起身来。

我拉开窗帘,推开窗子,一阵清风与我撞了个满怀,阳光轻洒在身上,暖融融的。

我便在书桌前坐下,在“书堆”中信手拾起一本书,开始了我的书海畅游。老舍似在我的眼前谈着家常,带我领略无数历史的风霜,他似乎讲着笑话,可却使我感到压抑和悲伤。在那个年代,像文人那样生活,并不轻松愉快。

老舍的身影才淡去,周作人却又前来,与我论道了,我们坐在乌篷船里,舱里放下一顶方桌,他抿下一口清茶,听着水声橹声,时而高谈阔论,事儿低首不言,眉头皱成一个“川”字,他站起身来,用力地向一处甩了一下手,像是要挥去什么令人沮丧的情绪似的。他似乎也不想继续,便开始淡去。像文人那样生活,总是身不由己。

下了船,曹雪芹也走进我的视野,我们边走边谈,不知觉间走进了大观园,他轻笑着却露出悲伤的神色,双目像平静的湖水,又像无边的星空,让人捉摸不透。他向我讲述着家族的兴衰,王朝的枯荣,道着儿女情长,我似看见宝玉衔玉而诞,看见黛玉泪尽而逝,看见宝玉光头赤脚,一领猩红的斗篷,踏雪飘然而去,曹雪芹轻笑着:像文人那样生活,或许大起大落。

曹雪芹才走,却见李白踏着歌款款而来,风拂起他的长袍宽袖,仙风道骨,他讲着那些年“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的绮丽山水,“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的知己好友,“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失意潦倒,曾经执剑踏歌行走天下,后来千金散尽无处为家,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像文人那样生活,但求快意潇洒。

我沉浸在书中,与文人交谈,无法自拔。

突然地,萌生出这样一个愿望:像文人那样生活。不论经历怎样的磨难,都不忘初心,只留下一些思想的火花,在多少年后,或许会有人与我共鸣,会了解我,了解他们所未见过的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某个不知名的角落,有个不知名的人在静静地存在着。

夜深了,恰好是鲁迅先生开始伏案写作的时候,我却躺在床上,掩上被子。我故意将窗帘留下一道缝隙,以便迎接明天的第一缕阳光。

展开阅读全文

酒与文人的不解之缘作文800字

全文共 815 字

+ 加入清单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大文人,他们都与酒之间有着不解之缘。文人们写酒文,抒酒情,名家名篇,千古渊源不断。酒在文中,文在酒中,在文与酒的历史长河中,演绎着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李清照与酒有着不解之缘。

出生于书香世家的她,自幼受父母熏陶,勤习古词诗文,研习百家经典。一次到郊野游玩,她在溪亭饮酒直到黄昏,醉酒驾船找不到归路。后来,她时常想起这段美好经历,于是秀笔一抖,一首《如梦令》脱口而出:“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一时间,这首小令像是一阵清风掠过平滑的湖面,在京城荡起了层层涟漪。十六岁的李清照初试文墨,竟一鸣惊人!

孟浩然与酒也有不解之缘。

孟浩然善饮酒,却从未在诗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更多的是让酒香氤氲在诗行中。从他的诗中散发出的酒香弥漫千余年,依然如此强烈。

有一年秋天,一位朋友请他去家中饮酒,他欣然前往。江南的秋天如同暮春,风轻云淡,草色凝碧。一路欣赏风光,不知不觉已来到了朋友的村头。小菜已摆上桌,酒杯已斟满。喝到痛快时,他诗兴大发,取来笔墨纸砚,写下了《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主客二人开怀畅饮,闲谈家常,一派田园风光,充满无限乐趣。

李白也与酒有不解之缘。

他是诗歌王冠上一颗最耀眼的明珠。然而,即使是高唱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谪仙人,也有遭遇挫折、困顿失意的时候。他之所以爱酒,很大程度和失意有关。他曾怀着建功立业的梦想来到长安,然而,他的雄心壮志在这个城市中落了空。这让年轻的气盛的他感到无比失落。但他似乎永远都不会沮丧太久,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茫然都是暂时的,美好的一天总会到来!

文人与酒的故事,正印证了李白的诗:“惟有饮酒留其名”。文人与酒,总是有不解的情缘,更有不解的情怀。在诗情诗意、酒情酒意的历史中,人与酒、酒和诗,烁烁生辉……

展开阅读全文

做文明文人的一年级

全文共 751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你失去了这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礼貌,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礼貌美德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礼貌美德,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是国家的脸面。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的。但其中有的一些礼貌礼貌的标语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礼貌行为的大多是中国大陆的游客。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礼貌行为也是国耻。"

礼貌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同学们,时代的车轮已经把我们带入了二十一世纪,在现代社会中,人好比原子,唯有相互关联中才有其生存的价值。一个人,不管你是否愿意,若要取得学业或事业的成功,若生活的愉快,幸福,就要学会礼貌美德。

古人说:"人学礼,无以立。"人的礼貌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正如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之后凡事举自身修养,就要有必须的知识水平;我们就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远大理想,不断完善。"

要成为一个礼貌的人,务必理解礼貌教育,就像一块矿石,想要成为钢铁,务必投入熔炉理解烈火的冶炼,父母把我们送进学校就是想让我们在学校这个礼貌的熔炉里被炼成一块钢铁。成绩并不重要,我们就应在老师的教育下,做一个优秀讲美德的人。

礼貌美德是我们学生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了礼貌,就没了基本和道德底线,让我们一齐学做礼貌人学做社会人,清洁环境,礼貌之花处处盛开,让礼貌之风吹遍社会,伴随我们健康幸福的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做文明文人的一年级

全文共 881 字

+ 加入清单

在当今21世纪,什么是烦恼?什么是困扰?SARS的来临,非典的侵入,让人们惊慌失措,有一丝无头苍蝇的气息,那怎样才能使我们这群新世纪的新新人类对SARS和新世纪的种种问题持续从容的心态呢?这是所有人在思考而又没有答案的问题,健康这一个重量级的炮弹,在我们的心中轰炸了,我们需要的不是鸡鸭鱼肉,而是健康,永远的健康。那么是什么让我们不健康、不快乐,是随地吐痰?是乱扔杂物?还是不讲究卫生?说白了是我们的素质太差,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太低,对讲究卫生是怎样回事了解的太少,那么新世纪的我们怎样才能用健康的心态,礼貌的行动来建设新中国,新世界呢?就要从此刻做起,从一个礼貌的市民做起,咱们为祖国增光,不为祖国丢脸。

非典时期大家基本都养成了勤洗手、勤换室内空气等好习惯,此刻我们就要把这个好习惯持续下去,习惯成自然,只要你讲究卫生,锻炼身体,疾病就会无影无踪,就像一个小孩子遇见一只大灰狼一样,连碰都不敢碰。我们是因为没有了非典这个压力而没有持续那些好习惯,如果没有非典的压力我们就不会在讲究卫生,也不会带口罩勤消毒,更不会远离人群密集的场所,但是我们更不可能因为健康而要压力,那就要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让人们明白健康的重要性,SARS只但是是对我们的一次警告,一个带有生命代价的警告,它警告了我们如果你们在如此下去地球会因为健康而毁灭,你们会因为健康而灭亡。SARS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是如果我们还如此的生活,它还会重返,还会让我们不知所措,我们还需要防范,更需要一个防范的方法。

既然健康如此重要,我们当然不能忽略,但是礼貌依然与健康同步,礼貌并不能改善,礼貌就应在小时候养成,从小你就讲礼貌懂礼貌,长大的你依然会彬彬有礼,和蔼待人。礼貌是什么样貌的,就应所有人都一清二楚吧,但是还是克制不住自己的所作所为,就应是因为这样一个字“懒”,或许前方就有一个垃圾箱,但是因为那个字,你不愿过去,明明你能够礼貌待人,但是你又因为那个字而不愿如此繁琐,如果你摆脱了那个字呢?你的生活必须会另有一番情趣,你会明白生活是很有好处的。我也因为那个字不想在说什么,大家已经明白了礼貌的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