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文房四宝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文房四宝问题。

分享

浏览

2927

作文

11

四年级作文:文房四宝的争吵

全文共 325 字

+ 加入清单

笔、墨、纸、砚是人们所说的文房四宝,平时它们密切合作,形影不离。人们利用它们写字作画,还把一些好的作品称为“墨宝”,时间一长,墨块就骄傲起来。

一天休息的时候,墨块跳到桌子上,拍着黑亮的 胸脯说:“咱们四个人,论功劳我最大!要是没有我,世上就不会有书法艺术和国画!”听了这番话,纸气的脸色煞白,毛笔也格外生气。纸大声嚷到:“没有我怎么能画画写字,应该我的功劳最大。”毛笔气的在纸上画了一笔,纸哭了。毛笔说:“如果只有墨、纸、砚台,那你们怎么画画、写字?”

砚台笑了笑:“你们真是的,别再争功了,我们自己有优点也有缺点,不要只看别人的缺点,要用你的缺点比别人的优点。”纸、墨、笔听了红着脸低下了头。从此以后,文房四宝有成了好朋友,尽心尽责为他们的主人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文学常识:文房四宝是指什么

全文共 3550 字

+ 加入清单

笔、墨、纸、砚统称为“文房四宝”。下面小编整理了文房四宝常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古人认为万物皆有灵性,笔、墨、纸、砚亦然。在使用之余,文人雅士还给它们取了人性化的名字(见韩愈《毛颖传》):

笔:中山人毛颖。中山是古代诸侯国名,在今天的河北省定州一带,战国时为赵国所灭。据王羲之《笔经》记载,汉朝时天下诸侯郡国争献兔毛笔以书写洛阳鸿都门上的匾额,结果只有赵国兔毛笔入选。中山属赵,所以称毛颖为中山人,颖是指毛笔呈锥状的笔头。另有人因宣城多产笔,也称之为宣城毛元锐,字文锋的。

墨:绛人陈玄。古时绛州在今天山西省新绛县,所产之墨较为有名,为朝廷贡品,而墨又以陈年、浓黑者为上品,故称之为绛人陈玄。又:南唐时燕人李廷圭以松烟造墨,光泽可鉴最负盛名,后渡易水而居江南,故也有人称墨为燕人易玄光,字处晦的。

纸:会稽褚知白。古时会稽在现在的浙江绍兴,出产贡纸。楮树之皮是造纸的上等原料,而褚与楮音同形近,故有人从人的姓氏中取“褚”为纸的姓氏,称之为会稽褚知白。另外也有人因河南华阴多产纸,称褚知白为华阴人士,字守玄。

砚:弘家陶泓。隋唐时期,天下陶砚盛行,而其中又以虢州,即汉时弘家郡(今河南灵宝)所产最负盛名,砚中间下凹以存墨汁,故称之为弘家陶泓。也有人称以石料所制之砚为石虚中,字守默(墨)的。

古人不仅给笔、墨、纸、砚取了名字,而且还给它们封了官职。笔:书写用品,因笔杆以竹管作成,使用时要饱蘸墨水,故封之为中书君、管城侯、墨曹都统、墨水郡王、毛椎刺史;墨:多以松烟制成,品质上乘的还要添加香料,故封之为松滋侯、黑松使者、玄香太守、毫州楮郡平章事;纸:性柔韧,可随意裁剪,且以洁白者为佳,故封纸为好畦(侍)侯、文馆书史、白州刺史、统领万字军略道中郞将;砚储墨之器,质地坚硬,帮封之为即墨侯、离石侯、铁面尚书、即墨军事长。

唐代才女薛涛曾作诗《四友赞》:“磨润色先生之腹,濡藏锋都尉之头,引书煤而黯黯,入文亩而休休。”诗中所歌咏的就是砚、笔、墨、纸。笔墨纸砚被称为“文房四宝”,自古至今,一直深受文人雅士和凡夫俗子的喜爱。现就文房四宝在古代诗歌中的称谓分类归纳一下:

一、 笔

玉管 “今来承玉管,布字改银钩。” (隋·薛道衡《初学记·咏苔纸》)

翠管 “玉窗抛翠管,清袖掩银鸾。” (唐·李远《观廉女真葬》)

银管 “蜀王宫树雪初消,银管填青点点描。” (元·袁桷《薛涛笺》)

象管 “象管细轴映瑞锦,玉麟棐几铺云肪。” (宋·米芾《寄薛郎中绍彭》)

筠管 “窗里日光飞野马,案头筠管长蒲卢。” (唐·韩偓《安贫》)

斑管 “轻轻斑管书心事,细摺银笺写恨词。” (元·白仁甫《阳春曲题情》)

毫管 “云涛触风望,毫管和烟搦。聊记梦中游,留之问禅客。” (唐·陆龟蒙《纪梦游甘露寺》)

寸管 “本经史而为词章,盍展长才与寸管。” (清·林则徐《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

毫   “夜开金钥诏辞臣,对御抽毫草帝纶。” (宋·王安石《题中书壁》)

紫毫 “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城工人采为笔,千万毛中选一毫。” (唐·白居易《紫毫笔》)

兔毫 “会得窥成绩,幽窗染兔毫。” (唐·罗隐《寄虔州薛大人》)

柔毫 “忆挈柔毫就石渠,春风花药袭襟裾。” (清·姚鼐《过程雨门墓下作》)

弱毫 “物新唯人旧,弱毫多所宜。”  (晋·陶渊明《答庞参军》)

秋毫  “转腕摧峰增崛崎,秋毫茧纸常相随。”  (唐·朱逵《怀素草书歌》)

寸毫  “文兮乏寸毫,武也无尺铁。平生所韬蓄,到死不开豁。” (唐·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

霜毫 “霜毫掷罢倚天寒,任作淋漓淡墨看。”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银毫 “揮灑銀毫,舊句他知道。”(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

中山毫 “隐侯三玄士,赠我栗冈砚。洒染中山毫,光映吴门练。” (唐·李白《殷十一赠栗冈砚》)

玉兔毫 “锋芒妙夺金鸣距,纤利精分玉兔毫。” (五代·齐己《寄黄晖处士》)

秋兔毫 “莫嫌文史不知武,要试饱霜秋兔毫。” (宋·黄庭坚《刘晖叔洮河绿石砚》)

毫锥 “策目穿如札,毫锋锐若锥。” (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毫颖 “试卷波澜入毫颖,莫教欧九识刘几。” (金·周昂《送李天英下第》)

翰   “亦曾戏篇章,挥翰疾蒿矢。” (宋·王安石《送董伯懿归吉州》)

毫翰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唐·孟浩然《洗然弟竹亭》)

柔翰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西晋·左思《咏史》)

弱翰 “岂无弱翰,才不克赡。” (晋·陆云《答大将军祭酒顾令文》)

寸翰 “骋我迳寸翰,流藻重华芳。” (魏 ·曹植《薤露行》)

毛颖 “陶泓面冷真堪唾,毛颖头尖漫费呵。” (金·庞铸《冬夜直宿省中》)

霜兔 “自矜霜兔健,安有鲁鱼乖。” (元·倪瓒《画竹寄张天民》)

栗尾 “书来乞诗要自写,为把栗尾书溪藤。” (宋·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

鸡距 “鸡距初含润,龙鳞不自韬。” (宋·梅尧臣《九华隐士居陈生寄松管笔》)

诸毛 “又论诸毛功,劈水看蛟螭。” (唐·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

毛锥 “驿书驰报儿单于,直用毛锥惊杀汝。” (宋·陆游《醉中作行草数纸》)

退锋郎 “秃友退锋郎,功成鬓发伤。” (清·陶谷《清异录·文用》)

二、 墨

玄圭 “急磨玄圭染霜纸,撼落花须浮砚水。” (宋·杨万里《春兴》)

玄玉 “玄玉初成敢轻用,万里豹囊曾入贡。” (明·高启《赠卖墨陶叟》)

玄珠 “万灶玄珠一唾轻,客卿新以玉泉名。” (金·元好问《赋南中杨生玉泉墨》)

陈玄 “赖石陈玄典籍传,肯教边腹擅便便。” (宋·庄季裕《鸡肋篇》)

乌丸 “秦郎百好居第一,乌丸如漆姿如石。” (宋·陈师道《古墨行》)

乌玉玦 “近者唐夫子,速致乌玉玦。” (宋·苏轼《孙莘老寄墨》)

松烟 “往逢醉许在长安,蛮溪大砚磨松烟。” (宋·黄庭坚《答王道济寺正观许道宁山水图》

松液 “要与陶泓作佳传,老磨松液写《黄庭》” (元·宋无《端石砚》)

松煤 “山中老僧忧石泐,印之以纸磨松煤” (宋·欧阳修《石篆》)

松腴 “苍鼠奋须饮松腴,剡藤玉版开雪肌。” (宋·苏轼《六观堂老人草书》)

麝煤 “蜀纸麝煤添笔媚,越瓯犀液发茶香。” (唐·韩偓《横塘》)

珍煤 “贵价市珍煤,风前试寒泓。” (宋·文同《谢杨侍读惠端溪紫石砚》)

灶煤 “瓦池研灶煤,苇管书柿叶。” (宋·苏轼《孙莘老寄墨》)

书煤 “引书煤而黯黯,入文亩而休休。” (唐·薛涛《四友赞》)

黑蛟 “绿蚁滟樽芳酝热,黑蛟落纸草书颠。” (宋·陆游《醉书山亭壁》)

翠饼 “何以墨潘穿破褐,琅琅翠饼敲云笏。” (宋·苏轼《赠潘谷》

龙宾 “龙宾十二吾何用,不意龙文入吾手。” (元·泰不华《桐花烟为吴国良赋》)

三、 纸

楮   “若入富天巧,春色入毫楮。” (宋·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

楮生 “楮生毛颖贺得友,坐令几案增光辉。” (元·许有壬《李惟中学士自西台侍御召入以未央宫瓦砚为祝》

楮先生 “孤寂惟寻曲道士,一寒仍赖楮先生。” (宋·陆游《日饮酒对梅花醉则拥纸衾熟睡》

玉楮 “云母光笼玉楮温,得来原自剡溪濆。” (元·陈端《以剡溪赠待诏》)

玉鸾纹 “吴笺新制玉鸾纹,冲雨殷勤寄荜门。” (元·陈基《无题》)

云肪 “象管细轴映瑞锦,玉麟棐几铺云肪。” (宋·米芾《寄薛郎中绍彭》)

云蓝 “道士有神传火枣,故人无字入云蓝。” (宋·姜夔《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一)

剡藤 “苍鼠奋须饮松腴,剡藤玉版开雪肌。” (宋·苏轼《六观堂老人草书》)

溪藤 “书来乞诗要自写,为把栗尾书溪藤。” (宋·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

剡溪藤 “我有剡溪藤一副,无人重写妙莲花。” (清·金人瑞《题邵僧弥画》)

麦光 “麦光铺几净无瑕,入夜青灯照眼花。” (宋·苏轼《和人求笔迹》)

笺   “宴分王母乐,诏授薛涛笺。” (元·王逢《宫中行乐词》)

四、砚

砚台 “夕阳照个新叶红,似要题诗落烟台。” (唐·司空图《偶诗五首》其一)

砚瓦 “玉龙笔架,铜雀砚瓦,金凤笺花。” (元·乔吉《水仙子·廉香林南园即事》)

砚田 “以文为业砚为田。” ( 宋·戴复古《寄王溪林逢吉》)

石田 “药里但随庭草积,学徒应供石田荒。” (清·方文《病中寄邓柬之》)

石友 “剡溪来楮生,歙穴会石友。” (宋·王炎《题童寿卿博雅堂》)

石泓 “晴窗影落石泓处,松煤浅染饱霜兔。” (宋·黄庭坚《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

寒泓 “贵价市珍煤,风前试寒泓。” (宋·文同《谢杨侍读惠端溪紫石砚》)

陶泓 “陶泓面冷真堪唾,毛颖头尖漫费呵。” (金·庞铸《冬夜直宿省中》)

龙尾 “君看龙尾岂石材,玉德金声寓于石。” (宋·苏轼《龙尾砚歌》)

墨海 “帝鸿墨海世不见,近爱端溪青紫砚。” (宋·程俱《谢人惠砚》)

黑白月 “萋萋兮雾毂石,,宛宛兮黑白月。” (宋·苏轼《龙尾石月砚铭》)

展开阅读全文

文房四宝是指什么

全文共 3574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底蕴也是非常的浓厚。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文房四宝的介绍,欢迎大家阅读!

笔、墨、纸、砚统称为“文房四宝”。古人认为万物皆有灵性,笔、墨、纸、砚亦然。在使用之余,文人雅士还给它们取了人性化的名字(见韩愈《毛颖传》):

笔:中山人毛颖。中山是古代诸侯国名,在今天的河北省定州一带,战国时为赵国所灭。据王羲之《笔经》记载,汉朝时天下诸侯郡国争献兔毛笔以书写洛阳鸿都门上的匾额,结果只有赵国兔毛笔入选。中山属赵,所以称毛颖为中山人,颖是指毛笔呈锥状的笔头。另有人因宣城多产笔,也称之为宣城毛元锐,字文锋的。

墨:绛人陈玄。古时绛州在今天山西省新绛县,所产之墨较为有名,为朝廷贡品,而墨又以陈年、浓黑者为上品,故称之为绛人陈玄。又:南唐时燕人李廷圭以松烟造墨,光泽可鉴最负盛名,后渡易水而居江南,故也有人称墨为燕人易玄光,字处晦的。

纸:会稽褚知白。古时会稽在现在的浙江绍兴,出产贡纸。楮树之皮是造纸的上等原料,而褚与楮音同形近,故有人从人的姓氏中取“褚”为纸的姓氏,称之为会稽褚知白。另外也有人因河南华阴多产纸,称褚知白为华阴人士,字守玄。

砚:弘家陶泓。隋唐时期,天下陶砚盛行,而其中又以虢州,即汉时弘家郡(今河南灵宝)所产最负盛名,砚中间下凹以存墨汁,故称之为弘家陶泓。也有人称以石料所制之砚为石虚中,字守默(墨)的。

古人不仅给笔、墨、纸、砚取了名字,而且还给它们封了官职。笔:书写用品,因笔杆以竹管作成,使用时要饱蘸墨水,故封之为中书君、管城侯、墨曹都统、墨水郡王、毛椎刺史;墨:多以松烟制成,品质上乘的还要添加香料,故封之为松滋侯、黑松使者、玄香太守、毫州楮郡平章事;纸:性柔韧,可随意裁剪,且以洁白者为佳,故封纸为好畦(侍)侯、文馆书史、白州刺史、统领万字军略道中郞将;砚储墨之器,质地坚硬,帮封之为即墨侯、离石侯、铁面尚书、即墨军事长。

唐代才女薛涛曾作诗《四友赞》:“磨润色先生之腹,濡藏锋都尉之头,引书煤而黯黯,入文亩而休休。”诗中所歌咏的就是砚、笔、墨、纸。笔墨纸砚被称为“文房四宝”,自古至今,一直深受文人雅士和凡夫俗子的喜爱。现就文房四宝在古代诗歌中的称谓分类归纳一下:

一、 笔

玉管 “今来承玉管,布字改银钩。” (隋·薛道衡《初学记·咏苔纸》)

翠管 “玉窗抛翠管,清袖掩银鸾。” (唐·李远《观廉女真葬》)

银管 “蜀王宫树雪初消,银管填青点点描。” (元·袁桷《薛涛笺》)

象管 “象管细轴映瑞锦,玉麟棐几铺云肪。” (宋·米芾《寄薛郎中绍彭》)

筠管 “窗里日光飞野马,案头筠管长蒲卢。” (唐·韩偓《安贫》)

斑管 “轻轻斑管书心事,细摺银笺写恨词。” (元·白仁甫《阳春曲题情》)

毫管 “云涛触风望,毫管和烟搦。聊记梦中游,留之问禅客。” (唐·陆龟蒙《纪梦游甘露寺》)

寸管 “本经史而为词章,盍展长才与寸管。” (清·林则徐《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

毫   “夜开金钥诏辞臣,对御抽毫草帝纶。” (宋·王安石《题中书壁》)

紫毫 “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城工人采为笔,千万毛中选一毫。” (唐·白居易《紫毫笔》)

兔毫 “会得窥成绩,幽窗染兔毫。” (唐·罗隐《寄虔州薛大人》)

柔毫 “忆挈柔毫就石渠,春风花药袭襟裾。” (清·姚鼐《过程雨门墓下作》)

弱毫 “物新唯人旧,弱毫多所宜。”  (晋·陶渊明《答庞参军》)

秋毫  “转腕摧峰增崛崎,秋毫茧纸常相随。”  (唐·朱逵《怀素草书歌》)

寸毫  “文兮乏寸毫,武也无尺铁。平生所韬蓄,到死不开豁。” (唐·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

霜毫 “霜毫掷罢倚天寒,任作淋漓淡墨看。”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银毫 “揮灑銀毫,舊句他知道。”(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

中山毫 “隐侯三玄士,赠我栗冈砚。洒染中山毫,光映吴门练。” (唐·李白《殷十一赠栗冈砚》)

玉兔毫 “锋芒妙夺金鸣距,纤利精分玉兔毫。” (五代·齐己《寄黄晖处士》)

秋兔毫 “莫嫌文史不知武,要试饱霜秋兔毫。” (宋·黄庭坚《刘晖叔洮河绿石砚》)

毫锥 “策目穿如札,毫锋锐若锥。” (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毫颖 “试卷波澜入毫颖,莫教欧九识刘几。” (金·周昂《送李天英下第》)

翰   “亦曾戏篇章,挥翰疾蒿矢。” (宋·王安石《送董伯懿归吉州》)

毫翰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唐·孟浩然《洗然弟竹亭》)

柔翰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西晋·左思《咏史》)

弱翰 “岂无弱翰,才不克赡。” (晋·陆云《答大将军祭酒顾令文》)

寸翰 “骋我迳寸翰,流藻重华芳。” (魏 ·曹植《薤露行》)

毛颖 “陶泓面冷真堪唾,毛颖头尖漫费呵。” (金·庞铸《冬夜直宿省中》)

霜兔 “自矜霜兔健,安有鲁鱼乖。” (元·倪瓒《画竹寄张天民》)

栗尾 “书来乞诗要自写,为把栗尾书溪藤。” (宋·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

鸡距 “鸡距初含润,龙鳞不自韬。” (宋·梅尧臣《九华隐士居陈生寄松管笔》)

诸毛 “又论诸毛功,劈水看蛟螭。” (唐·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

毛锥 “驿书驰报儿单于,直用毛锥惊杀汝。” (宋·陆游《醉中作行草数纸》)

退锋郎 “秃友退锋郎,功成鬓发伤。” (清·陶谷《清异录·文用》)

二、 墨

玄圭 “急磨玄圭染霜纸,撼落花须浮砚水。” (宋·杨万里《春兴》)

玄玉 “玄玉初成敢轻用,万里豹囊曾入贡。” (明·高启《赠卖墨陶叟》)

玄珠 “万灶玄珠一唾轻,客卿新以玉泉名。” (金·元好问《赋南中杨生玉泉墨》)

陈玄 “赖石陈玄典籍传,肯教边腹擅便便。” (宋·庄季裕《鸡肋篇》)

乌丸 “秦郎百好居第一,乌丸如漆姿如石。” (宋·陈师道《古墨行》)

乌玉玦 “近者唐夫子,速致乌玉玦。” (宋·苏轼《孙莘老寄墨》)

松烟 “往逢醉许在长安,蛮溪大砚磨松烟。” (宋·黄庭坚《答王道济寺正观许道宁山水图》

松液 “要与陶泓作佳传,老磨松液写《黄庭》” (元·宋无《端石砚》)

松煤 “山中老僧忧石泐,印之以纸磨松煤” (宋·欧阳修《石篆》)

松腴 “苍鼠奋须饮松腴,剡藤玉版开雪肌。” (宋·苏轼《六观堂老人草书》)

麝煤 “蜀纸麝煤添笔媚,越瓯犀液发茶香。” (唐·韩偓《横塘》)

珍煤 “贵价市珍煤,风前试寒泓。” (宋·文同《谢杨侍读惠端溪紫石砚》)

灶煤 “瓦池研灶煤,苇管书柿叶。” (宋·苏轼《孙莘老寄墨》)

书煤 “引书煤而黯黯,入文亩而休休。” (唐·薛涛《四友赞》)

黑蛟 “绿蚁滟樽芳酝热,黑蛟落纸草书颠。” (宋·陆游《醉书山亭壁》)

翠饼 “何以墨潘穿破褐,琅琅翠饼敲云笏。” (宋·苏轼《赠潘谷》

龙宾 “龙宾十二吾何用,不意龙文入吾手。” (元·泰不华《桐花烟为吴国良赋》)

三、 纸

楮   “若入富天巧,春色入毫楮。” (宋·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

楮生 “楮生毛颖贺得友,坐令几案增光辉。” (元·许有壬《李惟中学士自西台侍御召入以未央宫瓦砚为祝》

楮先生 “孤寂惟寻曲道士,一寒仍赖楮先生。” (宋·陆游《日饮酒对梅花醉则拥纸衾熟睡》

玉楮 “云母光笼玉楮温,得来原自剡溪濆。” (元·陈端《以剡溪赠待诏》)

玉鸾纹 “吴笺新制玉鸾纹,冲雨殷勤寄荜门。” (元·陈基《无题》)

云肪 “象管细轴映瑞锦,玉麟棐几铺云肪。” (宋·米芾《寄薛郎中绍彭》)

云蓝 “道士有神传火枣,故人无字入云蓝。” (宋·姜夔《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一)

剡藤 “苍鼠奋须饮松腴,剡藤玉版开雪肌。” (宋·苏轼《六观堂老人草书》)

溪藤 “书来乞诗要自写,为把栗尾书溪藤。” (宋·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

剡溪藤 “我有剡溪藤一副,无人重写妙莲花。” (清·金人瑞《题邵僧弥画》)

麦光 “麦光铺几净无瑕,入夜青灯照眼花。” (宋·苏轼《和人求笔迹》)

笺   “宴分王母乐,诏授薛涛笺。” (元·王逢《宫中行乐词》)

四、砚

砚台 “夕阳照个新叶红,似要题诗落烟台。” (唐·司空图《偶诗五首》其一)

砚瓦 “玉龙笔架,铜雀砚瓦,金凤笺花。” (元·乔吉《水仙子·廉香林南园即事》)

砚田 “以文为业砚为田。” ( 宋·戴复古《寄王溪林逢吉》)

石田 “药里但随庭草积,学徒应供石田荒。” (清·方文《病中寄邓柬之》)

石友 “剡溪来楮生,歙穴会石友。” (宋·王炎《题童寿卿博雅堂》)

石泓 “晴窗影落石泓处,松煤浅染饱霜兔。” (宋·黄庭坚《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

寒泓 “贵价市珍煤,风前试寒泓。” (宋·文同《谢杨侍读惠端溪紫石砚》)

陶泓 “陶泓面冷真堪唾,毛颖头尖漫费呵。” (金·庞铸《冬夜直宿省中》)

龙尾 “君看龙尾岂石材,玉德金声寓于石。” (宋·苏轼《龙尾砚歌》)

墨海 “帝鸿墨海世不见,近爱端溪青紫砚。” (宋·程俱《谢人惠砚》)

黑白月 “萋萋兮雾毂石,,宛宛兮黑白月。” (宋·苏轼《龙尾石月砚铭》)

展开阅读全文

文房四宝

全文共 148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古代的“文房四宝”一般是指:笔、墨、纸、砚这四种用具。文房,也就是书房。笔、墨、纸、砚这四种基本用具是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四件宝贝,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之为“文房四宝”。在“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最出名的、最好的、质量最优的当属:湖笔、徽墨、宣纸、端砚。因此,“文房四宝”一词也可以是专指湖笔、徽墨、宣纸、端砚。湖笔,产于浙江省湖州市。湖州市位于浙江省的最北端、太湖的南岸。湖州自古就生产优良毛笔。自元朝以来,湖州生产的毛笔为天下最佳者。也就从那时起,湖笔与徽墨、宣纸、端砚一起被称为“文房四宝”。湖州毛笔简称“湖笔”,是毛笔中的佼佼者,以制作精良、品质优异而享誉海内外,已成为毛笔的代名词。徽墨,产于安徽的徽州。徽墨的制造中心在绩溪、歙县、屯溪这三个地方,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尤其是绩溪县,徽墨制造业极盛。

“天下墨业在绩溪。”徽墨特征鲜明、技艺独特、流派品种繁多、科技内涵丰富,在中国制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墨的发明是中国人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徽墨是我国制墨技艺中的一朵奇葩。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的泾县(今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泾县古时属宣州管辖,所以,泾县所产的纸称之为“宣纸”。由于宣纸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誉。制造宣纸的原料是生长在安徽宣州一带的青檀树的树皮,因青檀树皮的纤维非常洁白,因此,造出的宣纸非常洁白细密。宣纸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并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写字则骨神兼备,作画则神采飞扬,成为最能体现中国艺术风格的书画纸,再加上宣纸耐老化、不变色。少虫蛀,寿命长,故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誉称。宣纸的闻名始于唐代,南唐后主李煜,曾亲自监制的“澄心堂”纸,就是宣纸中的珍品,它“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传说宣纸的发明者是蔡伦的弟子xx。宣纸的生产中心是泾县,制造宣纸的原料是以皖南山区特产的青檀树皮为主,配以部分稻草,经过长期的浸泡、灰腌、蒸煮、洗净、漂白、打浆、水捞、加胶、贴烘等十八道工序,一百多道操作过程,历时一年多,方能制造出优质宣纸,宣纸是中国古代文人进行书法、绘画所必不可少的东西,是中国古代珍贵的文化用品。中国古人有“敬惜字纸”的良好传统,表现出中国古人对文字、文化的尊重和对宣纸的爱惜。中国四大名砚: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端砚,产于广东省肇庆市。广东肇庆在唐代时设为端州,所以把出产于广东肇庆的砚称之为“端砚”。歙砚,产于安徽省古歙州的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等地。歙砚与端砚齐名。洮砚,洮河砚的简称。因砚材产自洮河,洮河源于古时洮州,故名“洮河石砚”,简称“洮砚”。洮砚产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卓尼县、临潭县、岷县一带。澄泥砚,是用特种胶泥加工烧制而成的,因此,澄泥砚的制造材料是泥,而不是石。实际上,澄泥砚是一种用泥土烧制的陶器,这是与前三种砚不同的地方。澄泥砚最早产于山西绛州(今山西省新绛县)。“四大名砚”中的其它三种均为石砚,唯有绛州澄泥砚是泥砚。它与端、歙、洮砚齐名,称为“三石一陶”。绛州澄泥砚始创于唐代,历史悠久,当时曾被列为“贡砚”。后来明朝灭亡后澄泥砚制作工艺就失传,失传了近三百年。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有一位艺人历经千辛万苦终将澄泥砚恢复生产后,绛州澄泥砚又重新展露在世人面前,重新成为古城绛州的一大地方特产。中国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人的创造发明。中国的文房四宝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传播、保存中,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文房四宝”的趣味对联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在旧时的文具店中,常见一副文辞优雅的楹联,曰:“五色艳称江令梦,一枝春暖管城花。”此联取“梦笔生花”之典,可谓妙趣天成。还有一笔店联云:“一气呵成凭运腕,五更梦处顿生花。”与此联有异曲同工之妙。

“纸上纵毫万水千山,雪中缀景百态多姿。”此联写出了纸的妙用。还有一联如数家珍,罗列了纸的许多名贵品种:“俪翠骈红,巧传十样;更黄匀碧,贵重三都。”上联中“十样”是说的名目,联末的“贵重三都”是巧借“左思《三都赋》出,人皆竞抄,以致洛阳纸贵”之典。全联内蕴丰富,堪称佳句。

有联曰:“笔势染来虹气现,砚痕干处月轮开。”笔有神,砚亦有神,一个带来“虹气”,一个引来“月轮”,说的都是绝妙的笔砚造就出了绝妙文章和书法。我国书法家向来崇尚纯静的修养方法和坚、平的行为规范,有一以砚喻人的格言联曰:“以纯为体,以静为用;如玉之坚,如砥之平。”恰似砚台一样沉稳。

文房四宝中,墨的诗情画意尤为浓郁,古代文人对墨十分珍爱,称其为“乌玉块”,“金不换”。“墨化飞絮露,笔阵起雄风。”又一墨联曰:“玉霞磨来浓雾起,银笺染处淡云生。”用浓雾淡云作喻,俗中见雅,把名墨的特色和用墨者的乐趣表现得极富情韵

展开阅读全文

文房四宝作文800字

全文共 835 字

+ 加入清单

我爱书法爱到骨子里。或许是从小受到爷爷的感染,或许是来自于日久弥新的墨香,或许是喜欢毛笔字的大气。总之,我爱它。所以笔、墨、纸、砚在我的家里也成了必不可少的东西,在我看来一张白纸,一支毛笔,一块砚台再加之一手好的写字能力便成了文化的象征品。

笔,铿锵有力

小时候,总喜欢看爷爷在书房里写毛笔字,记忆里的他手持一只类似于木头杆子上有许多羊毛的东西在白纸上写字,总是羡慕,所以在他不在家的时候总偷偷拿来玩,这也为此挨了不少的骂。现在才知道,那笔对于文人来说有多么的重要。在我记事起,爷爷的书房里只有三枝笔,一直特粗的,逢年过节他便用它为乡亲们写一些对联之类的东西。中号的笔爷爷便用它闲时练练字,小号的笔便成了他写信的重要工具,一句句吉祥的话语,一张张用来养性的宣纸,一沓沓寄托着关乎于友情、亲情的信便成了最好的印证。

墨,沁人心脾

喜欢闻墨的味道,那种香无以言表,家里挂着几幅爷爷生前写的字,时隔多年,依旧发出淡淡的香。每每闻到它,心里不免多了几次的酸楚,雪白的纸上那几笔大气的字体总会让我想到爷爷在世的时候,回想到他在书桌前写字的样子,那动作,那力度像这墨香一般不被时间冲淡。

纸,将时间篆写

时间伟大的让我难想象,记忆也终抵不过它的长久,我很庆幸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否则,这世的美好与苍凉又该如何传递。抽屉里装了满满的一沓书信,闲暇之时打开一看,仿佛那些事就刚发生过一样。心中来自与父母的嘘寒问暖,来自于朋友久别的思念用纸一一保留,我想它们比电话、短信、邮件更能暖人心扉吧。我喜欢用书信与朋友、家人保持联系。我想在我老了之后我可以依偎在炉火旁边读着这些信看自己走过的年华。

砚,坚强的化身

总喜欢研墨这道工序,那黑色的方块砚石经过慢慢的磨,才得到一砚台的黑色的墨水,我不知道那得有多大的坚强才能经历人类这般的研磨。或许为了结束,它愿粉身碎骨,我想没有这一步也不会有那一幅幅大气的名家书法之作。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我想我会像它一样坚强。

我爱书法,爱到骨子里,更确切的说更爱文人墨客的文房四宝

展开阅读全文

我的文房四宝作文500字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雅歌,你的文房四宝到了!”妈妈一边说,一边递给我一个长长的快递盒。

“哇!”我兴奋地叫了起来,迫不及待地拆开包装盒。只见里面装着两支毛笔、一个小碟子,一个陶瓷笔架,一本《颜真卿字帖》,还有好几张练字的布。“妈妈,这布真的像你说的这么神奇,用水也能写出黑色的毛笔字来?”我觉得很奇怪。“不信啊,你试试呀!”妈妈神秘地笑了。

我的好奇心越来越强烈了。在妈妈的帮助下,我先把毛笔的笔头放在温水里浸湿,泡软,再把水写布摊开。

开始写字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握着毛笔,在装水的小碟子里蘸了蘸水,正要写一个笔画,“哎呀!”我叫了起来,原来是毛笔的水蘸多了,水滴到了水写布上了。还真奇怪,布上竟然出现了一个黑点,就像墨水滴上去的一样。

“放心吧,”妈妈说,“10分钟以后就会自动消失了。”“真有那么神奇吗?”我半信半疑,接着又在水写布上描了一些笔画。做完作业,我正整理书包,忽然看见水写布上空白一片,就跟新的一样。

“咦,我的字呢?真的不见了!水写布好神奇啊!”我兴奋地叫道。

有了这套文房四宝的陪伴,我离“小书法家”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我的文房四宝作文400字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的人有文房四宝,我也有文房四宝。它们是笔,橡皮,尺子,纸。它们有宝贵的本领与优秀品质。

第一个它是笔。我开始用的是铅笔,套着漂亮的衣服,身材苗条,带着一顶红帽子。是它教会了我写字,还教写作文,做数学题,画画。后来我又用毛笔写书法,用钢笔写钢笔书法。

第二个宝是橡皮,它是正方形的,皮肤黄黄的,品行与形象一样:方方正正,擦掉笔写错的地方。改正错误是它的大本事。擦得一干二净,真是个好宝贝。它有很多朋友:修正带、改正液……

第三个宝是纸,洁白如雪,一张白纸,能画最美的画,能写最美的字。纸有好记性,又会作传送,我的作业它会告诉老师。老师的批改,它会告诉我。我写作文,它给我发表。我已经有十多篇由它传送给全国小朋友看了。

还有一个宝是尺子,它一丝不苟,能画直线、曲线,画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能量几毫米、几厘米。我喜欢这位数学家。

我很喜欢文房四宝,因为它们是我的智慧宝、聪明宝。

展开阅读全文

文房四宝争霸记作文800字

全文共 818 字

+ 加入清单

珊珊是整个学校毛笔字写得最出色的人,被誉为“大书法家”。

每个人看了她的毛笔字都会赞不觉口:“瞧!那字的笔锋多么粗壮有力,又秀丽又清晰,真棒!”要是我也能这么棒这好了。

珊珊的工具:笔、墨、纸、砚听见了这么多赞美声,不禁变得沾沾自喜,都认为自己是最有功劳的。于是,一场争霸赛在夜深人静的晚上开始了。

首先,年龄最大,最喜欢倚老卖老的砚台走了出来:“要说选霸王,我当最合适。我走过的桥比你们走过的路还多,经验也最丰富,没有我,墨汁放哪里,笔又怎么写字,纸也没有用处。”

“不行,没有了你我还可以用小盒子装,”墨水反驳着。“我不需要你的帮助,没有我,你就是一堆废品,只是当摆设的。我才是真正的老大,你们能被我管是你们的荣幸,都得谢我。”

“没有我,你们把字写在哪里?”纸小姐向墨水与砚台翻了个白眼。

“女的不能做老大!”墨水与砚台齐声说。

“谁说女子不如男,文的有蔡文姬、李清照,武的有花木兰、穆桂英、武则天还曾做上龙椅呢。可见女子也能掌控大权,一点儿也不比你们差。”这时,刚才一直没说话的毛笔姑娘开了口。

“如果没我,珊珊主人怎么写毛笔字?我才是霸主,才是真正的老大。”口才最好的毛笔姑娘涛涛不绝地说。

主意最多的纸小姐,想也了好办法:谁能独自写出漂亮的字,谁是就老大。

这时,粗心的砚台,恰好在最外层,一不小心从桌子上摔了下去,“砰”摔破了一个角。墨水“呼啦”全部跳出来,洒了一地。纸小姐看到前面两位伙伴不仅没能写字,还破损了,一步也不敢在动了。毛笔姑娘没有墨,也不知写在哪儿了,着急得快要哭了。

小主人珊珊听到响声,从梦中惊醒。她看见砚台破了,墨汁洒了,便问毛笔姑娘和纸小姐怎么回事。她们说了事情的经过,珊珊听后,便语重心长地说:“谁是老大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友谊,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写出最令人惊叹的字”。

笔、墨、纸、砚都惭愧地低下了头。珊珊补好砚台,收好墨水,参加了书法大赛。在书法大赛中,工具们互帮互助,让珊珊得了第一名。

现在他们明白了:团结才是真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文房四宝大比武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在一个夏天的中午,毛笔望着一些栩栩如生的油画不禁赞叹地说:“你们看这些栩栩如生的油画都靠我呢!如果没有我。纸上没有痕迹,砚台是个黑色的身体,墨也是一滩黑色的烂水!所以说我的作用最大!”这时,纸发话了:“如果没有我,你怎么能画画,只不过是个架子,没什么用!”这时,墨也争先恐后地说:“光靠你们可以创作水粉画?别白日作梦了!”别看砚台没说话,但眼睛都变成电灯泡了。

正吵的热闹,桌子开始劝架了:“别吵了!我看这样吧,你们各自画一幅画或写一段毛笔字,谁画得漂亮谁就是最利害的!”“好!”它们不约而同的回答。

比赛开始了,毛笔急得团团转,因为自己什么也没有,墨急得冒热汗,纸找变房间也没找到颜料,砚台更着急了,自己只有一个黑色的盒子……

正在气氛十分尴尬的时侯,桌子又出主意了:“现在你们知道了吧?你们少了一个都创不了画。要不这样吧:你们一起写一段文字吧!”

经过它们的密切配合,终于写出了一段文字:兄弟齐心,齐力断金!它们都不约而同地笑了。因为它们知道:少了谁都不可以写字作画!

“兄弟齐心,齐力断金!”“团结的力量最大!”。只要配合,无论多难,都可攻破,让我们在生活中多多做个懂得配合的人,这样,我们的生活会变地多姿多彩哦!

展开阅读全文

文房四宝的争吵作文600字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风光明媚的早晨,“笔、墨、纸、砚“这四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为了谁更厉害而吵了起来。

只见笔趾高气扬的说:“看看你们,没有我写的字,人们就无法了解内心的想法,表达对事物的看法,及交流……我才定真正的主角,我才是最历害的……

笔还没说完,墨就站了起来,“我确实不会写字,可你没有我怎么写,你使天大的力气还是烂网打鱼,一无所获,此时,天不再蓝了,水也不再清了,风吹的树叶沙沙作响,没有我默默无闸伪友持,你算个啥……

砚很没有耐心的听着墨的话说:“有晕又怎样,你把垦放在哪堡啊?放在水里?放在地上?哼,有什么好得意的,还不是放我这里“!这时,此时,天空出巩了乌云,下起了小雨,而风似乎把树枚也折断了。

“研“刚说完,“纸“就大声嚷嚷,你们都那么厉害,还来找我干吗,不耍写到我这里来了……“此时,外面已是倾盆大雨,树枝也一根极被折断。

它们争来吵去,最后搭成了一个意见,谁能写出又大又好的字,谁就厉害。

“笔“开始发愁了,没墨我根本写不了啊,“墨“就更急了,谁来鸟啊?“砚也旦满脸愁容,自己就一个空盆子,放啥呢?“纸“伤心得快要晕过去了,自己就一张白纸,什么作用都起不了。此时,树巳连根拔起,屋子也摇摇欲坠。…

不知谁说:“要不我们合作吧!“大家默默地同意了。只见“砚“里装满了“墨“,“笔“放在“砚“上,“纸“在桌上,一切就绪,笔饱沾墨水,在矾边擦丁撩,在纸上写下了“团结就是力量“!呈啊,这就是它们的心声!

外面,阳光明媚,鸟语花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