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方志

方志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方志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方志问题。

分享

浏览

1384

作文

9

初二关于清明节的作文:去方志敏烈士陵园扫墓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快到了,我和全校师生一起去方志烈士陵园扫墓

一进大门,路旁两排笔直的松柏郁郁葱葱,再向前走远远看见一座方志敏烈士的塑像,巍然矗立着,周围摆满了花圈和鲜花。

各校的学生、少先队员等许多人都参加了纪念活动,我也将带来的鲜花放在了纪念碑前。大家一起为英雄默哀时,我的脑海里不禁出现革命前辈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场景,是他们用血肉之躯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是他们大无畏的精神让我们成在祥和宁静的环境下读书。

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幸福的生活,我们要加倍珍惜。

1.清明节思念爷爷

2.八年级清明节征文

3.2016年清明节踏青作文

4.初中优秀作文:清明节怀念

5.清明节网上祭英烈感想作文

6.八年级有关清明节征文600字

7.关于初二清明节作文:清明祭祀日

8.初二清明节扫墓的作文:清明的哀思

9.关于初二清明节扫墓的作文:清明的哀思

10.2015初二清明扫墓作文600字:“清明”随想

展开阅读全文

方志敏和他《可爱的中国》

全文共 2028 字

+ 加入清单

“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灿烂阳光下,电影《第十军团》开机仪式现场,孩子们诵读着革命先烈不朽的名篇。

站在他们身后的剧中演员赵中华不由自主地向前凑去,和孩子们一起读了起来。“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和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当赵中华高声朗诵到这一句时,眼泪倏地一下就流了下来。

这是方志敏狱中绝笔,80年来流传于世,多少中华儿女为之心灵震撼,为之情动肺腑……

1934年11月初,时任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的方志敏,奉命率红军北上抗日,途中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于1935年1月29日在江西怀玉山被俘。同年8月6日,在江西南昌下沙窝英勇就义,年仅36岁。

狱中的半年多光阴,方志敏用敌人劝降的笔纸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是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

在没有电视、没有网络的年代,张建华是“听着爷爷讲红军故事入眠的”,他的爷爷是随方志敏北上的老战士。上大学后,为研究家乡这位革命先烈,张建华跑遍了闽浙皖赣四省的档案馆、纪念馆、大学图书馆,还到中央档案馆查阅资料,为此住过北京的地下室。这种研究,在他毕业后成为江西弋阳一中的老师后也一直延续着。

他从中感受到方志敏炽热的情感。“一个伟大的革命家,首先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他们的‘主义’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建筑在伟大的爱国感情上。”

因为一句“华人与狗不准进园”,在上海求学的方志敏愤而拒绝进入公园,并于1931年春在赣东北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横峰葛源亲自筹建列宁公园。如今公园内方志敏当年亲自种下、象征革命必定胜利的梭柁树绿色成荫,白鹭欢歌。

在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方志敏故居前的广场上,方志敏希望小学四年级学生程小翠正给来访的圭峰中学的师生讲述方志敏事迹,今年才10岁的她,稚嫩的嗓音透过身上的小喇叭,在故居前诵读《可爱的中国》,让人听来仿佛穿越了时空。

在方志敏希望小学德育主任郑为民看来,方志敏对祖国母亲爱到了极致,最直接、最朴素、最崇高的体现,就是为人民付出乃至牺牲自己。

1924年3月方志敏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说了这么一句:“从此,我的一切,直至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从爱国主义者成长为一个共产主义者,也是从这一刻开始。

沿葛溪河而上,抵达横峰县葛源乡。磨盘山下的枫林坞,方志敏一手创立的红军军团曾在此操练。操场旧址四周枫树,如今已亭亭如盖。顺着操场旁小山拾级而上,流水潺潺,光亮从树枝的空隙投下,映在烈士纪念碑上,鲜艳的红五星透过这疏影闪耀着别致的光芒。

纪念碑为1933年革命战争年代所立,碑面上经纬纵横刻成了小格,小格内写着烈士姓名。横峰县博物馆原馆长王小明曾经数过这块碑上的姓名,单面有1200余人。赣东北根据地发展鼎盛时期,区域纵横赣东北、闽北、浙西、皖南4省边区近50个县,人口100多万。红军部队也从无到有,取得了“血战东南半壁红”的光荣战绩。

有计划地建设政权、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发行红色股票,创办闽浙赣根据地银行……作为赣东北苏区的开创者和主要领导者,方志敏的才华得到充分展露。

“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业。”在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专家黄宗华看来,方志敏的魅力,尤其体现于其高贵的品格以及他一以贯之的清贫本色。

虽身为党的重要领导干部,但他与普通工作人员一样,过着极为朴素的生活。被俘后,敌人只在方志敏身上搜到一块表和一支自来水笔,国民党士兵根本不相信:“你骗谁,像你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

今年已经97岁高龄,在方志敏鼓励下登台讲过革命的周桂兰老人告诉记者,“当年一个商人送给方志敏新婚不久的妻子缪敏一块绒布,他知道后严厉批评了妻子,把绒布还给了商人。”

“清贫,不是贫穷,而是一种境界。”张建华也曾有过这个疑问,爷爷的回答让他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穷和富。“为了革命事业,我们连生命都可以奉献出来,还会在乎那几块花边(银元)?”一如《清贫》中所述,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早晨醒了,还睡在被窝里睁开眼睛未起来,这时候,最容易发生回忆。”被捕入狱,整个革命形势也处于危难之中,狱中的方志敏最痛苦的是红10军团的失利,“如果不那样做,如果这样做,哪还会失败?”心痛但不悲观,虽被囚狱中,仍牵挂着同志们的奋斗,总祈祷着他们能够胜利;洋洋洒洒写下十几万字,更多的是自我反思,告诉同志们引以为鉴。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坦然面对生死,这就是信仰的力量。”研究方志敏30多年的江西上饶市委党校教授罗时平感慨,这源自于他对祖国母亲的信仰,对革命胜利的信仰,对新中国的信仰。

“那些为理想信念而战斗的人,是值得世界人民永远怀念的。”在6月6日的开机仪式现场,《第十军团》导演杨虎说完这句感言,电影正式开机。

纪念馆前的方志敏雕塑,凝视前方。

展开阅读全文

抗日英雄方志敏的故事

全文共 2735 字

+ 加入清单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以后,方志敏担任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随军政治委员会主席。

1935年1月,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的红十军团在通过怀玉山封锁线时陷入敌人的重围之中,部队被敌人截成了两截。方志敏率领的800余人冲出了包围圈,却发现大队没有跟上来。作为主要领导的方志敏提出要去寻找被围的部队。另一位负责人说:“你是主要领导,还是让我去吧!”方志敏说:“不行!我没有理由留在这里,我要把战士们带出来!”

方志敏毫不犹豫,不顾个人安危,又一次进入敌人的包围圈,找到了大队人马,可是,大队人马已经被敌人的14个团重重包围着,情况万分危急,敌人见人就杀,见粮就抢,见房就烧。红军被包围在荒山僻野之中,没有吃的,只能采集野果充饥;野菜也采集不到了,只得忍饥挨饿一次次突围。

部队经过与敌人激烈的搏斗,只剩下了80多人。方志敏已经7天没吃东西了,饿得两腿站不住。他带领战士翻山越岭,鼓励战士们说:“吃不得苦,革不得命。苦算什么,越苦越要干。”

突围无望。天亮的时候,方志敏命令机要员把文件和密码烧掉,说:“党员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守党的机密。”有的战士有些灰心,方志敏说:“我们只是一支小部队,红军主力还在,胜利仍然是我们的。共产党是永远打不垮的!”有个战士建议方志敏化装,到白区去躲避一阵,方志敏摇摇头。

1935年1月24日,由于叛徒出卖,方志敏在皖浙赣交界处的陇首村,不幸被捕。国民党反动派抓住了方志敏,认为是“剿共”的一个重大胜利,要在上饶举行一个“庆祝大会”。敌人把戴着手铐脚镣的方志敏带到了台上“示众”,方志敏昂首挺立,正气浩然。上饶的劳苦大众看着不幸落在敌人手中的方志敏,都心情沉重,许多人低下了头去,暗暗落泪。

敌人军官气焰嚣张,在台上喊起了反共口号。但台下无人响应,这激怒了那个军官。他把手枪"啪"的一声扔在桌子上,怒吼着:“谁不喊就抓起来!”台下仍然一片沉默。方志敏这时感到一种莫大的欣慰,老百姓心向着革命。“庆祝大会”草草收场了。

敌人要把方志敏押送到南昌,途中要经过方志敏的家乡弋阳县。敌人又要在弋阳开一个“庆祝大会”。可是,愤怒的几千名弋阳百姓,个个手拿锄头、木棍、扁担,聚集在公路两旁,准备抢回他们敬爱的领袖方志敏。敌人还哪敢开什么大会庆祝,慌忙把方志敏押进装甲车,惊慌逃走。在南昌的一个公园里,敌人又要召开一个“庆祝生擒方志敏大会”。公园里军警如林,警备森严。方志敏戴着手铐脚镣,镇定自若地向成百上千的群众高声说道:“同胞们!我很高兴能和大家见面。我们中国外受帝国主义侵略,内受贪官污吏剥削统治,国将不国,民不聊生。”敌人没有想到,他们精心策划的“庆祝大会”竟然成了方志敏宣传革命的演讲大会,赶紧下令:“快!快把他拉下去!”

方志敏趁着敌人手忙脚乱,继续大声喊道:“希望你们继续我未完成的事业,努力奋斗!”

从上饶到弋阳,又到南昌,敌人的三次“庆祝大会”都没开成。

反动头子蒋介石获悉方志敏被抓到了,立即密令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千方百计劝降方志敏。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的头子俞伯庆对方志敏假惺惺地说:“蒋委员长很想重用你,你为什么不早点出来呢?”

方志敏听了,鼻子哼了一声,说:“蒋介石是什么东西!”

俞伯庆又说:“你们不是失败了吗?”

方志敏坚定地说:“不!我们在军事上暂时失败了,政治上并没有失败。我可以告诉们,我们永远不会失败!”

俞伯庆劝降不成,敌人军法处处长又来与方志敏“谈话”。

他喊手下搬一个凳子,又说不好,又换来一把椅子。

军法处长好像推心置腹地对方志敏说:“方先生,我忠告你,你们既然一败涂地,何必钻牛角尖。像你这样杰出的人才,国民党会给你高官厚禄的。”

方志敏打断他的话,说:“共产党人信仰共产主义,功名利禄视如粪土。”

“方先生,信仰要实现,得几百年。何必当傻子,识时务者为俊杰。”

军法处长见方志敏没有吭声,又把话锋一转,说:“方先生,你知道你们那个孔同志吧!他现在在我们这里是少将参议,春风得意着呢!”

方志敏一听姓孔的,非常愤怒,站起身来厉声说道:“他是无耻的叛徒,我决不会像他一样。革命者宁可被敌人残杀,绝不投降敌人,要我屈膝投降,休想!”

弋阳县长,还有教过方志敏的一个乡绅,也都找过方志敏,带着水果、点心来劝降。方志敏回答他们:让我投降?休想!你们只能砍下我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的信仰!

劝降失败了,敌人露出了豺狼的凶相,他们残酷的折磨方志敏。

他们给方志敏吃霉米饭,里面都是稗子、谷壳和沙石。一天洗漱饮用只给两碗水,牢房里黑暗潮湿、老鼠到处跑,臭虫爬满墙、虱子满被褥。方志敏本来就患有肺病,残酷的折磨使他的身体越来越衰弱。敌人还不断的用酷刑摧残方志敏,用皮鞭抽打、坐老虎凳、灌辣椒水。方志敏忍受着巨大的痛疼,毫不动摇,没有透露一点党的机密。

敌人黔驴技穷,没有办法对付方志敏了,最后,又拿来纸和笔,让他写“口供”。方志敏被捕后一直想写点东西,就利用这个机会,埋头写了起来。他知道,时间不会太长了,敌人总会下毒手的。

在牢房里写作的艰难可想而知,方志敏又重病在身,写不了多大功夫就头晕。他咬牙坚持,一字一字的写。实在不行了,就停下来喘口气。

敌人还以为方志敏真的在写“口供”呢!

就这样,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方志敏饱含激情和对党的忠诚,在敌人牢房里写下了传世之作:《清贫》、《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作品。书稿写成了,怎样才能带出监狱交给党组织呢?

有一个狱卒非常佩服方志敏,经常和方志敏聊天。方志敏多次给他讲革命道理。没有别的办法,方志敏就求这个狱卒把书稿带出监狱,先送交鲁迅先生,再请鲁迅先生转交党中央。狱卒接过方志敏的书稿和给党中央的一封信,跪在地上哭着说:“先生,我也是穷人的孩子,知道你是为穷人革命的好人。你放心吧,我就是提着脑袋也要把你的东西送到。”

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南昌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这一天,南昌城里军警满街,交通中断,小商小贩也都被赶走了。

看守端来了早饭,不是往日的霉米饭。方志敏知道敌人要下毒手了。方志敏吃了个饱,他太饿了。

要上刑场了。方志敏最后看了一下牢房,挨个和铁栅栏里伸出手的难友们告别。

难友们含着热泪说:“永别了,方志敏同志。”

方志敏微笑着说:“同志们,永别了,早日出去干革命!”

天下起了雨,天也有情啊!

囚车穿过戒备森严的南昌城。方志敏向窗外的老百姓挥了挥手。有人认出戴着手铐脚镣的是方志敏,不禁掉下了眼泪。刑场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方志敏挺胸昂首,敌人让他转过身去。方志敏笑着说:“我都不怕,你们怕什么?我要看看法西斯的子弹是怎样射穿我的胸膛!”

刽子手的手哆嗦了,扳不动枪机。方志敏望了望烟雨蒙蒙的天空,最后一眼看了看他可爱的中国大地,挥起右臂,用尽全身的力气高喊:“打倒帝国主义!”、“共产党万岁!”

方志敏同志英勇牺牲了,他年仅35岁。

展开阅读全文

名人故事舌战名师方志敏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方志敏烈士的家乡江西弋阳漆工镇湖塘村,是个山水秀丽、土地肥美的地方。但在那黑暗的岁月里,湖塘村是地主土豪的天下。他们横行乡里,引起少年方志敏的极大义愤。

1916年秋天,十六岁的方志敏来到弋阳城里的高等小学读书。有一天,学校请来“名师”江亢虎来校讲学。所谓讲学,无非是教人们安分守己,做顺从统治者的奴隶罢了。

方志敏和同学们对这个摇唇鼓舌的江“名师”厌恶透顶,教室里一片哗然。可江亢虎仍不知趣地滔滔不绝讲个不停。方志敏实在听不下去了,蓦地站起来,当面质问道:“照你所讲,穷人命该受苦,只能安于守困罗!”

方志敏这么一带头,马上引来一阵阵唇枪舌剑: “你不顾民间疾苦,掩盖社会不平,讲的是什么学?”

“快收起你那一套骗人货色吧!”

声声责问,把这个连县太爷都不敢得罪的江亢虎驳得哑口无言,红着脸离开了学校。

这事在漆工镇一带很快传开了,乡亲们都说:“方志敏替咱出了一口闷气。”

[名人故事舌战名师方志敏

展开阅读全文

学习方志敏,做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作文

全文共 798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方志敏,人们常常会肃然起敬,也会这样的评价他:他是一个为穷人的解放无私奉献的人,是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家,是一个充满着浩然正气的英雄。看完了方志敏的故事,我要说,他还是一个充满远大理想的人,他坚信社会主义一定能够实现,中国共产党一定会取得革命的胜利。

“有一天,囚车穿过戒备森严的南昌城。方志敏向窗外的老百姓挥了挥手,有人认出戴手铐脚镣的是方志敏,不仅掉下了眼泪。方志敏笑着说:我都不怕,你们怕什么?我要看看法西斯的子弹是怎样射穿我的胸膛!刽子的手哆嗦了,扳不动枪击。方志敏望了望烟雨蒙蒙的天空,最后看了看他可爱的中国大地,挥起右臂,用尽全身的力气高喊:打倒帝国主!共产党万岁!正是这种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当革命需要他牺牲生命时,方志敏毫不畏惧。

“方志敏在战场被俘,抓住他的两个国x党兵无法相信,更无法理解:这个“党国”所通缉的要犯、共产党的“大官”,居然身上搜不出一个铜板。”正是这种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他艰苦朴素,大公无私,他经手的钱,一点一滴都用在革命事业上。

“方志敏被捕后,面对幼女的呼唤,他柔肠寸断;面对结发之妻身陷囹圄,他心如刀绞;面对白发老母的送别,他悲痛万分。对于亲人,他就是父亲、他就是丈夫、他就是儿子,他就是唯一!但亲情并没有动摇他,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牺牲。”正是这种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方志敏把自己对亲人的热爱全部化作了对共产主义事业的热爱。

现在,我们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祖国能有欣欣向荣的今天,是无数个像方志敏一样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可我还生在福中不知福,有时,嫌爷爷没做好菜吃,怪爸爸出差没买新衣服,怕妈妈对学习上的严格要求……想想这些,真是感到很惭愧。爱我们的国家,就应该加倍珍惜现在这样美好的时光,就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坚忍不拔的毅力、艰苦朴素作风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将来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听方志敏的故事有感

全文共 78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下午,我们学校组织了部分同学,在圆形报告厅听取了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课。聘请了一位两鬓斑白的老爷爷,深情的为我们讲述了方志敏同志生前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故事

方志敏同志是江西省弋阳县漆工镇人,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读了两年私塾就辍学回家务农。在乡亲们的帮助下,他17岁时考进了弋阳县立高等小学,接受了新的思想教育。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并带领同学们参加反帝爱国斗争,接受共产党的思想教育。他25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与黄道等人发动了弋横暴动,暴动失利后转入磨盘山区坚持游击战争。

方志敏同志是我国早期革命领导人之一,先后担任了弋阳县委书记、闽浙赣苏维埃政府主席、红十字军政委等要职,在他的领导下取得过多次战斗的胜利。

由方志敏、粟裕率领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谭家桥镇一带遭到国民党部队追剿,在当时弹尽粮绝的时候在怀玉山不幸被捕。国民党士兵认为他是共产党的高官,身上应该会有很多钱财,于是,就在他身上搜摸,结果除了一支钢笔和一块怀抱以外,就再也一无所获。

方志敏同志在国民党的监狱里,受尽了敌人的严刑拷打,严词拒绝了国民党的劝降,并利用敌人劝降的笔纸,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等不朽篇章,激励着我们一代代人热爱自己的祖国母亲。正如他说的“到那时中国的面貌将被我们改造一新,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

方志敏同志英勇就义的时候才36岁,在这期间从事革命斗争,他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这就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的铮铮铁骨!

听了这次讲座,然我感慨万千,不由得让我想起,革命先辈们为了新中国的复兴、为了祖国的强大、为了让祖国不受外国的欺辱,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接过革命先辈们手中的接力棒,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

展开阅读全文

方志敏烈士陵园扫墓有感作文400字

全文共 475 字

+ 加入清单

2019年4月6日,星期六,天气晴朗,阳光灿烂。在妈妈的陪同下,我早早的来到了老福山小记者站,等待小主人报的同学们的到来。9点钟我们准时出发,在多多老师和张老师的带领下,乘坐大巴车去往方志烈士陵园扫墓

方志敏烈士陵园位于南昌市西郊山麓,烈士墓背依青山,面向东方,墓前有台阶11层,170余级,两边青松翠柏环抱,庄严肃穆。墓碑正中镌刻毛泽东题词:“方志敏烈士之墓”。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烈士墓前致敬先烈。首先是集体默哀并宣誓,其次由我们四名护旗手手握红旗的一角,在烈士墓前正步走了一圈,而由另外四名小朋友向烈士敬献了花圈,最后,所有小伙伴依次上前,向烈士献上了鲜花以表达了我们对烈士的深切怀念。随后,我们来到了墓前附设的休息室,参观了方志敏烈士生平事迹和珍贵文物。

扫墓结束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烈士陵园,回去的路上,我的心情一直都无法平静,心想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一堂生动的红色教育课啊。缅怀先烈,重温历史,让我们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个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好好学习,将来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湖州方志馆之旅作文400字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天的早晨,阳光明媚,天高云淡,我们一起去参观的方志馆。

远远望去,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层小楼掩映在绿树丛中火红的瓦片,高大的黑墙,五角微微翘起,好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鸟。方志馆有个特别的名字叫做“望湖楼”。走近点儿,看到上面刻着五个黑体大字——湖州方志馆。

进入大门,一眼望见的便是一块大理石石碑。这块石碑和地上的大理石地板连着构成一个整体,背上也是五个苍劲有力的黑体大字——湖州方志馆。底下还有一个褐色的石座,写着方志馆的简介。边上立着一块玲珑剔透的棕黄色的太湖石,就好像一个美丽的女子,在守候着它,又像在迎接着一个光临的游客……

在方志馆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帝王将相这一块,特别是那个西楚霸王——项羽。他那英姿飒爽,威风凛凛,气度不凡的面孔,还有那君临天下的姿态,让我深深地记着整个项王公园好像都是为了他而建造的。

这次方志馆之旅,让我印象深刻,不仅仅只是让我见识了古代的帝王的英姿,还让我记住了好多知识。方志馆真是一个游玩的好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湖州方志馆作文400字

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湖州方志馆,我可兴奋了!

远远望去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层小楼掩映在绿树丛中,红瓦黑墙,屋角高高地翘起,好像是展翅欲飞的大鸟……方志馆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望湖楼”。整个”望湖楼“好像一个造型质朴的宝塔,静静地立在龙溪河边……

进入大门,引入眼帘的便是一块大理石石碑,这块石碑和地上的大理石地板连着,构成了一个整体。碑上也是五个苍劲有力的黑体大字——湖州方志馆。底下还有一个褐色的石座,写着方志馆悠久的历史文化。边上立着一块玲珑剔透的棕黄色的太湖石,好像一个美丽的女子守候着它,又像在迎接着一个个光临的游客……

整个方志馆中,最吸引我的是项王的雕像。项羽是西楚霸王,是一位伟大的将军,出生在楚国贵族之家。项王公园也有他的历史。比如:项羽长廊、龙溪河等等,都是有关于他的经典故事。还有,他的坐骑乌骓马也是被他制服的呢!

这就是方志馆,伴随着湖州从古到今的每一个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