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旅客

旅客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旅客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旅客问题。

分享

浏览

4635

作文

7

铁路客服也不知“何时恢复”,建议旅客天天刷网关注

全文共 293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在抢火车票,我却只能干等。”蒋先生昨日抱怨说,上周就可以买春运火车票了,根据60天预售期,他昨天想要购买明年1月31日上海至昆明的火车票,发现车票只预售到12月26日。他马上咨询12306铁路客服,得到的回复是“何时恢复60天不确定,最好每天刷网站自己关注。”

调查发现,上海至贵阳、西宁、重庆都有车次预售期不是60天。铁路相关人士表示,这些车次可能和明年1月10日火车运行图调整有关,因为60天后线路开行计划还无法确定,所以无法售票。对此,一些旅客质疑:让旅客电话核验,旅客就要马上核验,而现在想要了解到底何时开售车票,却无法告知,铁路方面“以自己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能否改一改?

展开阅读全文

嫌旅客消费不满意导游骂大家“没良心”

全文共 353 字

+ 加入清单

因为对阿灿的行为十分气愤,廖女士偷偷将他对乘客的喊话录了下来。“我带你们辛苦一天,你们给我的回报是这样子,你们还有点良心吗?到了买东西的时候,缩来缩去……” 在录音中,对方明确表示对大家的消费情况很不满意,并认为这样好的服务和硬件配套,旅客们的“购买力”也应当跟的上。

可能是觉得旅客们没放在心上,阿灿开始大声威胁大家“明天不拉了,继续带大家在(卖螺旋藻的)店里,让你们继续看(我)这个不想看的人,让你们玩不开心”。阿灿还表示,如果不买,就带上旅游合同,自己下车到旅游局去“补票”。

这样的威胁明显起到了作用,不少旅客都不敢吭声了。见此情景,阿灿立即要求大家把钱准备好,挨个来购买。又气又怕的廖女士等人最后只好花了660多元,买了这种名为“雪域东巴”的螺旋藻。而廖女士后来在网上查询,该螺旋藻的价格为139元。

展开阅读全文

旅行社:不管团费好多,都不可强制旅客消费

全文共 237 字

+ 加入清单

到底是不是“超级购物团”?带着疑问,记者来到了廖女士报团的重庆海外旅业集团有限公司鱼胡路新世纪店。面对记者的疑问,一位姓张的负责人表示,他们这里只是一个招揽顾客的门店,至于旅行线路涉及,团费金额核定,旅行维权等,都是公司总部在负责。

而据重庆海外旅业集团有限公司总部的一位姓丁的负责人表示,旅行途中,一般的团都是有购物安排的,但是不管廖女士所报团金额是多少,导游都是不允许强制顾客消费或是参加自费项目的。

丁先生称,如果核实该情况属实,他们将协助廖女士和涂大姐等人进行相关维权。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太空旅客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933 字

+ 加入清单

看完这部影片,我觉得这部电影是将人生缩影到了漫长的太空之中。由于太空飞船的故障,导致男主角意外提前90年醒过来,这意味着如果他无法继续休眠,他的人生将在这漫长的太空旅途中独自度过。于是出于对女主角的倾慕之情,他自私地唤醒了女主角。两个人在只有他们两个苏醒的飞船上共同经历了爱情的甜蜜,女主角得知真相的崩溃,和修理飞船故障的惊险。尽管最后男主角发现了帮助女主角休眠的方法,但是女主角依旧愿意留下来陪伴他在飞船中面对昼夜的太空走完自己的人生。

身临其境地体验那种发现自己比别人早醒90年的恐惧和绝望,当然也看到了别人一辈子也不会看到的璀璨星际。男主角的醒来就像我们无从选择的人生开始一样,在浩瀚的宇宙太空,我们只是渺小的尘埃,我们是自己的全世界,却是漫长人类进化史中毫不起眼的过客。在无法改变的环境和时代面前,就像女主角一样,我们能留下的就是自己的经历和思想。正如现处在21世纪的我们,这辈子也无法经历沉睡120年到达另外一个家园星球。即使100岁的人生在时间长河里依旧是沧海一粟。就像男主角无法想象如何在宇宙飞船中度过剩下的人生,而对于飞船来说那不过是它从地球飞到另外一个星球的一次行程。

虽然影片放了一个多小时才只有两个演员,但不得不说男女主角真的是非常养眼,飞船的设计和星际的展现也非常逼真震撼!但是也是槽点满满,如果男主角不醒来,那么飞船的故障永远不会被发现,那大家是不是就在休眠中随着飞船爆炸一起长眠于太空之中?!!而男女主角本是两个世界的人,男主角发现女主角也是莫名其妙,而女主角则是误以为他们是飞船上唯一提早被唤醒的同命者,从而对男主角产生相依为命的爱情。而那位突然出现又身患重病的甲板工作人员只是为了给他们提供享有工作人员权限的手环吗?!在说到每次太空飞行都会获得一大把利润的时候,联系到本次飞船故障,本以为会有什么阴谋论在里面,然而只是男女主角顺利地挽救了飞船,然后在船上度过一生。

电影对男主角醒来的生活描述地过于冗长,也就是间接地在描绘太空飞船,而后期的对于发现故障以及冒着生命危险处理故障的描述显得仓促和没有层次递进感。女主角选择陪伴男主角而不是进入休眠也是一带而过就到了工作人员出舱的88年后。当然还是值得去电影院体验一把3D效果的太空带来的震撼的!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太空旅客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385 字

+ 加入清单

事实上由Jon Spaihts编写的《太空旅客》剧本在2007年被好莱坞列入黑名单,长期处于开发者地狱的状态。因为制片方认为这部电影可能不会带来令人满意的收益,所以不予批准放行,这或多或少预示了电影的结局。后来2014年12月5日,索尼影业买下电影版权,并邀请到了《模仿游戏》的导演莫腾·泰杜姆执导该片,詹妮弗·劳伦斯与克里斯·帕拉特的加入无疑为影片本身增添了一份观赏级的重量。我认为,大表姐的存在是影片能够最终上映的重要因素之一。

《太空旅客》的故事非常非常的简单,几乎是一本道的剧情发展,毫无任何高潮、反转与值得推敲之处。它讲述了一个未来世界的故事,简单来讲就是大约有5000名的地球人因为不适合在地球上居住,所以跑来乘坐费用昂贵的太空船移民另一个星球。我们伟大的主角虽然没什么钱,但因为有一身的工程师经验,于是以技术移民的身份买了折价票登上了该船。

果然,学一手技能,走哪都不怕。

而我们美丽的“富二代”作家女主角,因为已经无法在地球上获得写作的灵感,于是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太空旅行,目的是成为前往外太空星球并返回地球的第一人,用文字向世人展示这一辉煌之旅,尽管那时的地球上已经不会有人认得她了。

因为这场太空旅行的单向行程就要120年,乘客需要休眠才能度过这一漫长的时光。

但是,问题出现了。男主角的休眠舱因为故障导致提前90年苏醒,而且无法再次休眠,此刻他意识到自己不得不在太空船上度过余生。连死后都没有人安葬,因为大家要到90年后再醒过来呢。

于是寂寞难耐的他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撬开一见钟情的我们那女主角。既然都要死,那就找个人来陪嘛,听起来好正确哦!

女主角:“为什么要叫醒我!”

男主角:“因为没人陪我。”

女主角:“F**k you!”

然后两人就搞上了……

这就是这部电影的主旋律。

此时我真想冲导演和编剧大喊,卧了个大槽,这么好的世界观,这么好的题材,你就拍来给我看各种体位、各种交配的?

当然影片后半部也不忘给我们上演一出仿佛全人类都要灭亡的大灾难,硬是将影片拉进了讲述一个可歌可泣的套路中。喂,喂,影片前半段的大好形势,独自一人面对茫茫宇宙,比死还难受的孤寂生活就这样被打了个支离破碎。

特别是当我看到有第三个人醒过来时,当时就直呼:“这电影没救了。”

事实上,本片原可以做得更好。比如男主角为什么会提前苏醒,无人的太空船里是否隐藏着某种秘密,男主角与女主角是否还有除乘客身份以外的其他联系?这些都是可以成为影片看点的要素,但电影最终给出的是让人大跌眼镜的弱智解释——就是故障,你想多了,其他什么都没有。

前半段的悬疑设置得非常好,但影片后半段完全击沉了前半段的努力。除了大表姐那爆棚的演技,和各种喂狗粮、撩汉与被撩汉外,电影的亮点真的是泛善可陈。对了,这片子的3D效果也意外的不错呢。

根据《好莱坞报道》的消息,詹妮弗·劳伦斯出演《太空旅客》的片酬高达2000万美元,还有30%的票房分红,克里斯·帕拉特的片酬也有1200万美元。说实话,这片子值得称道的地方就只有演员们那卖力的演出了,无论是两个主演,还是仅仅饰演一个机器人酒保的麦克尔·辛。真的是一部完全靠演技撑起来的电影。

最后,有不少人认为男主叫醒了女主,等于平白无故地害了女主一辈子就只能在这艘无人的太空船上度过余生,结果影片最后女主还是选择跟男主在一起,这简直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晚期加三观不正。那么,你觉得这个三观正吗?

展开阅读全文

2024科幻电影太空旅客观后感

全文共 1047 字

+ 加入清单

《太空旅客》的灵感来源于“隔绝”,斯派茨一直对有人被困太空的主题充满兴趣,他直言:“我认为一部好的科幻小说,总会象征着我们内心已经存在的想法。”于是写下了一个险情密布的太空爱情故事,讲述“阿隆”号飞船上的一位机械师旅客,在飞船前往太空殖民地Homestead II的120年旅途中,不小心提前从冷冻睡眠中醒来。为了熬过长达89年的航行期,他在5000名沉睡中的同行人员里唤醒了美女作家,两人逐渐萌发的爱苗驱散了孤独,同时也面临了一系列生死考验。

2013年,曾有消息传出称,基努·里维斯将与瑞茜·维瑟彭斯共同主演《太空旅客》,但两人最终都与这部电影失之交臂 这个剧本一经推出,便入选电影工业最佳未拍摄剧本清单,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剧本黑名单”,无数业内人士被其惊艳的创意打动,开始了挤破头的版权争夺战。第一位愿意为《太空旅客》砸钱的制片人是好莱坞著名创意监制史蒂芬·哈梅尔,他与基努·里维斯共同创立的Company Films影业于2011年正式负责该项目的制作,后者还理所当然地扛起了领衔主演的重任。可就在此时,基努·里维斯却打了退堂鼓,他的退出,令项目险些胎死腹中。在漫长的沉寂期间,《太空旅客》仿佛中了某种诅咒,经手了一堆导演和演员却迟迟未能修成正果。

绝望之际,“救世主”从天而降,他便是《黑衣人》系列的制作片尼尔·H·莫瑞兹,莫瑞兹当时的想法是:“如果是别人来拍(《太空旅客》)的话我一定会嫉妒死的!”于是,他尽了最大的努力向作者和其他参与进来的人发誓,承诺将尽可能忠实于剧本,只在细节上做一些小改进,坚决捍卫故事的灵魂核心。即便有这样的匠心,在剧本打磨期间,创作团队还是把故事第三幕全盘改写,做了一个与原著截然不同的结尾,算是给原创迷们一个意外的惊喜。

为了让剧本能完美呈现于大银幕,莫瑞兹请到了奥斯卡提名艺术指导Guy Dyas来设计场景,又由另一位奥斯卡提名获得者罗德里格·普列托负责摄影。良将加盟的结果令莫瑞兹异常欣慰,他头一次遇到那么多知名导演主动请缨执导此片,电话几乎要被打爆,其中的大多数都是多年前对剧本一见钟情的。

幸运的是,当时挪威藉导演莫腾·泰杜姆刚刚完成了“计算机之父”图灵的传记片《模仿游戏》,而莫瑞兹在看过他执导的《猎头游戏》时便成为其忠实粉丝,所以毫不犹豫地签下了他。事实证明莫瑞兹是目光如炬的伯乐,《模仿游戏》在87届奥斯卡颁奖会上收获了八项提名,并最终获得最佳改编剧本大奖,令莫腾的实力受到好莱坞的一致认可。

由此,《太空旅客》才重新点亮了登上大银幕的希望之光。

展开阅读全文

2024科幻电影太空旅客观后感

全文共 1867 字

+ 加入清单

诚心说这部电影当然算不上惊世骇俗的佳作,但意外的是我在观看过程中还是很享受的,太空旅行的视觉体验实在美轮美奂,令人神往。

不少短评对男主角的作为发动了各种口诛笔伐,实际上电影本身并没有对其进行任何正面的解释。本片尽管披着一层太空爱情的外衣,实质上有着深刻的悲剧内核——人类对科技的盲目自信、超级公司对底层民众的压迫,以及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痛苦。

现在被人吐槽最多的几点,也并不是全无铺垫,能在几处细节上对主角的行为进行解释,整体结构实现自圆其说,男女主角的行为与动机,也都有迹可循。

1.人类在极端环境下是否可以做出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

影片伊始,用相当的篇幅展示了在超高科技的驱动的全自动驾驶超大飞船怎样在宇宙中航行。由于在一次穿越石阵时意外受创,飞船开始发生各种故障,这些愈发频繁的机械故障穿插于电影的前半段。男主角的被唤醒便正是故障之一,可惜旅客一旦被唤醒则无法再次进入休眠,因为影片中借各种AI之口不止一次令人恼怒地提到:“休眠仓不可能出现故障”。

正是这种对科技的极端自信导致男主角被迫进入了一种可被预见的极端——孤独终老。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在温饱及安全之上,还有社交、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难么男主接下来会怎么做呢?在煎熬中走向死亡还是豁出去一博?

我曾设想过过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穿越到一个完全不相干的新世界中,且不可能回归,那么此人是否还有必要为旧世界的配偶保持忠诚、坚守曾经的价值观与道德准则?

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类似的讨论:海难中遗落沧海的幸存者,由于生存的需求而抽签选择谁来自杀作为其他人的食物。吃人,在一般社会伦理范畴内当然是犯罪,但在极端情况下有可能让余下的人获得生还的可能,那么选择吃人或者被吃,是否有必要?

问题的重点不在于答案,而在于其中的价值讨论。

基于刚才的叙述,回归本片,我认为男主做出了他唯一能续命的选择,且由此避免了原本注定要发生的大规模团灭,也为自己的作为承受了后果。

短评中用“拐卖妇女”来类比并不算恰当——现实中的拐卖妇女者并不处于脱离正常人类社会的环境,也许他们的处境很艰难,但并不是无法尝试通过努力改变生存状态,而绑架和监禁是赤裸裸的犯罪。

2.这场太空爱情的合理性。

女主角采访男主角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为什么选择离开地球?

也许是我一个人的感觉:

女主角选择脱离亲友,远离地球,多少有些情感受挫的原因在其中。

女主角的愤怒当然是因为男主角毁掉了她的人生,确切地说是毁掉了她“计划内的人生”,而这种愤怒的深层原因是她羞愤于自己曾经真的享受于与男主角之间的感情——毕竟他是一位忠实的读者兼浪漫的情人,他欣赏她、关爱她,确是那种女主角需要的男人。

从我这样虚无主义者的角度来看,如果说这艘飞船是一个奢华的牢笼,那么人类世界又何尝不是一个广袤的圆形监狱,你不得不遵从绝大多数人认同的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终其一生拼力玩着一场生存游戏,而这世上又有多少男人用镶嵌了钻石的圆环镣铐将女人锁在婚姻里,他们可不是人人都会用零件为你搭建一座帝国大厦。

女主角始终强势,并保有她自己的选择权,总是不做作地表达真实的感受:她愤怒的时候当然可以对男主角大吼大叫怒目而视一辈子不对付,她需要他的时候当然也可以拼尽全力救活他、选择放弃休眠厮守终生。

3.宇宙桃源。

前面推断过女主角登船可能是由于情感经历的不顺,而男主角则简单些——家园II号计划为获得更多廉价劳动力,用船票折扣和企业文化洗脑双管齐下,忽悠得男主全身鸡血充盈,心甘情愿放下过去远赴新星。(侧面表现出出男主憨直单纯的个性)

登上飞船的人,实质上都是主动选择让自己在既有的社会与人际关系中消失,这种消失对地球上的亲友来说几乎与死亡没有区别,这是本片最令我倒吸冷气的一点。

比起未来不可知的家园II生活,男女主角放弃了休眠,在堪比豪华酒店的飞船中度过了二人世界的一生,建造了自己的桃园,女主角最终也完成了全宇宙独一无二的作品,这仿佛就是他们最初所追求的那种自我实现。

影片中最令人悲伤的角色是劳伦斯·菲什伯恩扮演的甲板工,公司的傲慢和怠慢导致了他的死亡。

大表姐的表演细节充沛,无论撒娇还是撒泼都颇具说服力,健美而富有线条的身型真是秀色可餐。星爵也相当符合影片中做出糟糕事情的机械师暖男硬汉的形象。

尽管很明显剧情还有很多可以深挖的地方,好莱坞还是把笔墨用在他们真正擅长的爱情片段落和宇宙冒险段落。女神爱上我这样的桥段也许有人嗤之以鼻,但主角开无双或霸道总裁爱上我之类的YY设定也比比皆是,爱情电影和科幻电影本质上就是一种吹牛逼的艺术,既然这次合二为一,这口设定我也就这么吃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