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榔头

榔头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榔头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榔头问题。

分享

浏览

1820

作文

7

“铁榔头教练”——郎平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颁奖词】【雄心志四海】临危不乱,一锤定音,那是荡气回肠的一战!拦击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博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

【人物事迹】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女排决赛,中美巅峰对决,身高1米84的中国女排主攻手郎平击溃了美国女排的防线,帮助中国女排登上了冠军的宝座,赛后诞生了一个流行词——“铁榔头”。“铁榔头”郎平两次在中国女排最困难的时期,主动接下了中国女排主帅这个“星球上压力最大的职业”:第一次是1995年女排生死存亡之际,她毅然归国,担任女排主帅,累倒在工作当中;第二次是2012年中国女排伦敦奥运会被日本队淘汰,2013年同年龄队友陈招娣撒手人寰,这一系列的悲痛触动了郎平内心深处的女排情结,于是她冒着“一世英名可能毁于一旦”的风险再次走马上任,仅仅一年半时间,郎平就带领中国队于2014年时隔16年重返世锦赛决赛舞台,最终夺得亚军,并于2015年重夺世界杯冠军。30年来,从担任主攻手时的“五连冠”到任教练率中国女排重返世界之巅,“铁榔头”似乎已经是奇迹的代名词。

展开阅读全文

“铁榔头”郎平的人生励志故事

全文共 3666 字

+ 加入清单

郎平,1978年入选国家集训队。凭借强劲而精确的扣杀而赢得“铁榔头”绰号。曾入选中国体育劳伦斯奖第二届(1980年)十佳名单。2016年2月14日晚,郎平当选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2016年3月25日,郎平获得“影响世界华人大奖”。郎平,她拦击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博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今天小编就来分享“铁榔头”郎平的人生励志故事,希望读者喜欢。

“铁榔头”郎平的人生励志故事

世界冠军第一次为钱卖命

1987年,郎平放下排球事业,赴美求学。先是住在朋友家,后来,为了不麻烦朋友,她一个人租房住。对于14岁就进入国家队的郎平来说,她不仅不会烹饪,也不太会照顾自己,而且,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常常靠朋友接济。郎平第一次被钱困住了。

世界冠军的荣耀已经在她身上黯淡下来。1989年,郎平踏上意大利摩迪那这座陌生的城市。此次到意大利,她的身份只是一个打工者―去摩德纳俱乐部打球。

摩迪那是一座洁净而典雅的城市,拥有全球闻名的法拉利车队和歌星帕瓦洛蒂,也是意大利排球运动的中心。初到陌生的国度,郎平觉得事事不顺心。她吃不惯俱乐部的饭菜,经济压力让她失眠。更让她难过的是队友们的排外。年轻气盛的队友们觉得,郎平虽然曾带领中国女排数次夺冠,可她已经过了运动的最佳时期。她们联合起来排挤她,只要看到她对着饭菜皱眉,就马上向教练打“小报告”。在平时的训练中,由于有旧伤在身,郎平不敢剧烈运动。教练说她端着世界冠军的架子不放,训练时“心猿意马”。教练狠狠地说:“这里不是中国,没有人把一个和自己国家无关的世界冠军当宝贝一样整天捧着。如果你要人家当你是宝贝,就要认真训练,带领全队夺得冠军才行。”

面对教练的批评,郎平委屈地流下了眼泪。从这天开始,郎平托朋友寄来最好的止痛药,给自己加大训练强度。

第一场正式比赛的前一天,由于运动过猛,郎平的腰部肌肉拉伤。考虑到自己在队里的处境,她没对任何人说起受伤的事。第二天比赛时,郎平首发出场,只能用一条腿做支撑,却还是奋力地左右移动扑救。尽管被伤痛折磨得脸都变了形,郎平还是以顽强的毅力和队友取得了第一场胜利。接下来的两场比赛,郎平咬紧牙关坚持着,最后的比分是3:0。

在更衣室,队友们都兴高采烈地讨论着如何庆祝这场以弱胜强的胜利,而郎平一个人冷静地坐在一旁。回到宿舍,她给每个牵挂她的朋友打电话,然后向妈妈请教怎样做红烧排骨。

俱乐部的饭菜太不合口味,她要做一顿丰盛的佳肴犒劳自己。

就在郎平一手握着电话,一手根据妈妈的指点往锅里放着作料时,门铃响了。队友和教练们一进门就大呼小叫说“好香”,带来了许多美食的她们,是来感谢郎平的。这一晚的饕餮大餐之后,郎平和俱乐部队员的关系和谐起来。

“这就是行动的力量。”郎平常常这样对自己说,“与其抱怨别人,不如做出成绩,让别人反思对你的态度。”就这样,郎平所在的摩德纳队有了奇迹般的提升,于1990年夺得意大利杯赛冠军。这是摩德纳队有史以来第一次夺冠。

由于伤痛困扰及俱乐部经营不善,郎平被迫离开摩德纳队,再次回到美国。她一边在新墨西哥州继续完成学业,一边担任新墨西哥州大学女子排球队教练。

1994年11月,巴西举行第12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郎平一直守在电视机前关注着中国女排,结果让她大吃一惊:昔日中国女排的王者风范荡然无存,只获得第8名!郎平暗暗发誓,只要祖国需要,她一定回国。

1994年年末,中国女排主教练栗晓峰迫于舆论压力递交辞呈。郎平受命于危难之中,成了中国女排主教练。

郎平带领国家女排从低谷一点点往上爬,4年中,中国女排在世界大赛上达到最高点,摘取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郎平获得了当年“世界最佳教练员”奖。1998年12月,带领中国女排姑娘们在曼谷亚运会女子排球赛上夺得冠军后,郎平激流勇退,辞去主教练之职。

“中国马拉多纳”难承欠薪之痛

1999年,回到美国的郎平正在犹豫选择哪家俱乐部时,她没有想到,9年后,自己会以教练身份重返意大利摩德纳队。摩德纳队新老板给她打去电话,希望她能重返意大利。

郎平本希望队员都能刻苦训练,但是在意大利,不能越过法律超时训练。而且,摩德纳队的选手来自8个国家,基本是世界二流运动员,打法多是欧洲型,网上有高度,但技术较粗糙,需要在训练中反复揣摩和领悟。

开始,只要郎平加强训练强度,队员们就有不满情绪。有队员还威胁说,如果再随意增加训练强度,她们就到俱乐部去抗议。郎平没有反驳,她意识到国情不同,训练方法也应该不同。

一波未平,又起一波。为满足虚荣心,几个队员都要求当主攻手,为此大打出手……

郎平默默地忍耐着,在风波平息的这段时间,她抓住机会,在训练中将亚洲的打法慢慢融入,渐渐将难度提高。潜移默化中,队员们逐渐接受了她们原本吃不消的高强度训练。

2000年5月,摩德纳队捧回渴盼27年的欧洲联赛冠军杯。那一夜,整个摩迪那城沸腾了。郎平成了这座城市的英雄,性格外向的意大利人用直白的方式庆祝胜利。当地的报纸,几乎每个星期都有关于郎平的报道,他们用尽了赞美的词汇:“她是中国的马拉多纳。”摩迪那市市长在接见郎平时,感谢她为摩迪那市所做的一切,并送给她一座圣女雕像。

处在赞誉中的郎平没有兴奋和骄傲,对她而言,“冠军”这个词不再新鲜。她向俱乐部请了1个月假,去美国看女儿。自从1995年她与白帆离婚后,女儿一直随爸爸在加利福尼亚生活,郎平只有在假期才能跟女儿见面。职业联赛生涯中,她一有时间就飞到美国陪女儿,她觉得亏欠女儿太多。

等郎平回到俱乐部时,更大的问题出现了。受美国“9?11”事件影响,全球经济不景气,摩德纳队欠薪日益严重,整个赛季仅发了1个月工资。运动员拿不到工资,情绪波动,训练一直处于低潮。

虽然郎平无力改变俱乐部现状,但是,她赢得了全市人民的尊重,甚至有人发起民间募捐,要让这个赢得荣誉的冠军队继续保持下去。可是,俱乐部运转要靠庞大的资金,民间捐款对它而言只是杯水车薪。1年以后,郎平虽再次率队获得欧洲联赛冠军,但俱乐部彻底破产了,辛苦了两年多的郎平只领到1个月的薪水,她在疲惫和经济窘困中离开了意大利。

为女儿执教美国女排

2001年夏天,郎平回美国陪伴女儿,同时接受朋友的建议,到一家条件很好的医院彻底检查身体――由于长期高强度训练,她的右腿韧带部分黏连,左脚踝有碎骨存在;由于精神长期高度紧张,有长期失眠症状。医生认为,郎平至少要在医院呆5个月,才能保证身体和精神康复。可是,郎平寂寞地提前回家了。

夏天结束后,女儿重新回到寄宿学校,朋友们都在忙自己的事业,没有人陪在她身边。本来,与前夫离婚后,郎平在美国曾有一个非常知己的异性朋友,两人一度擦出爱的火花。可是,没等火种燃烧,郎平就临危受命回到中国。千山万水阻隔了他们的交流,这段原本浪漫的爱情之花凋谢了。

2002年11月,意大利势力强劲的诺瓦那队主教练突然辞职,在诺瓦那队效力的国家队前队员何琦焦急地给郎平打电话,请她再度出山。郎平考虑良久,答应了。她觉得,一是诺瓦那俱乐部财团势力雄厚,不可能像摩德纳俱乐部一样拖欠薪水;二是女儿正在成长,美国的消费水平高,她应该多挣些钱……她再次飞赴亚平宁半岛。

由于有在意大利联赛执教的经验,郎平率领的诺瓦那队在2003―2004年赛季里,先后赢得意大利超级杯和意大利杯赛冠军。在联赛最后一轮,却与冠军失之交臂。这一切,是主攻手克瑞斯蒂娜造成的。克瑞斯蒂娜是队长,为了打联赛,她竟然瞒住自己怀孕的事实。直到有一天训练时,郎平看到她连起跳都困难,一问才知道她已怀孕4个月。而那时联赛已经开始,错过了引进球员的时限。

郎平比以往更加疲惫,失眠症越来越严重。这个时候,惟一能给她鼓励和安慰的就是给13岁的女儿通电话,听听那个刚上初一的女孩假装成熟地“教训”她:“妈妈你是大人,更应该懂得照顾自己啊。”

虽然女儿有父亲照顾,但毕竟是女孩子,而且已经到了青春期,郎平觉得自己应该和女儿靠近一些。就在这时,郎平再次接到美国排球协会的邀请――担任美国国家女排主教练。

郎平非常矛盾。一方面,她非常想接受邀请,因为那样就可以陪伴女儿;但另一方面,一旦她接手美国女排,将面临和中国女排对抗的尴尬局面。

在痛苦的抉择中,郎平决定征求中国大众的意见。“如果所有中国人都反对,我宁可牺牲女儿,也不接这个教练。”

人们纷纷表达对此事的看法。大家认为,此时的美国国家排球队连古巴、俄罗斯、巴西都打不过,属于二流球队,而美国排协只要求郎平带队获取2008年奥运会参赛资格。届时,中国女排最可能的对手还是古巴、意大利、俄罗斯、巴西等队,人们担心的中美两队一决高下的情形出现的可能性极小。

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了郎平。“为了中国排球,郎平苦了这么多年,把家把孩子都丢了,现在是该为自己考虑一下的时候了。”这些话,让郎平特别感动。

2005年2月8日,郎平终于决定接受美国国家女排主教练职务。2005年5月,在结束与意大利诺瓦那队的合约后,她踏上去美国的征程。在那里,她可以实现一个普通女人的心愿:和女儿在一起。

对于她的选择,我们只能送上最美好的祝福。希望她在异国的土地上,生活得更好,收获得更多。

展开阅读全文

她是“世界第一主攻手”,球迷口中的“铁榔头”

全文共 372 字

+ 加入清单

“打球已经完全不是我们自己个人的事情、个人的行为,而是国家大事,我自己都不属于自己。女排是一面旗帜。女排的气势,振兴了一个时代,她是80年代的象征。”

女排的灵魂人物,郎平曾在自传《激情岁月》中这样写道。

据统计,7场比赛,中国队共扣球1116次,其中郎平一人扣球407次,得到79分,扣球命中率接近50%。球迷们亲切地称她为“铁榔头”,她扣球的英姿甚至被画成漫画印上了邮票。

世界第一主攻手的名号得来不虚。当时的郎平展现了逆天的身体素质,后辈至今只能望其项背。

她力量无穷:深蹲达到180KG,和男子散打王柳海龙旗鼓相当。前女排主教练陈忠和甚至说,郎平的扣球和男子运动员没什么区别;她体能无解:单场比赛最多扣杀96次,整整是别人的两倍。要知道伦敦奥运会时,惠若琪扣了50次,一旁的解说就惊叹说:“这简直是惊人的次数。”而这样的次数只是郎平的平均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那个铁榔头,为何能够成为今天的郎平?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赛后接受采访时,郎平可以先中文后英文。有媒体问她两场生死战之后都动情落泪的事,翻译把郎平的喜极而泣翻译成为“cry”时,她主动更正说:“应该是emotion铁榔头郎平带领中国女排夺冠的故事l(容易激动的)。”在中国运动员和教练中,郎平的英语是最好的。她有长期在国外指教的经历,曾担任意大利两家俱乐部的主教练和美国女排主教练,长期离开母语环境,让她的国际范儿十足。在国外,她曾长期忍受贫穷、孤独和痛苦,这些都是只在大赛才兴奋的中国公众所不知道的。

郎平是一个异类。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女排击败美国队获得冠军。“五连冠”的功臣们,有不少后来做了体育系统的官员,孙晋芳、张蓉芳都成了局级干部,处级干部一大群。少数没有做官的也慢慢凋零,离开了体育一线。只有郎平不与世界妥协,顽固地从事着自己喜欢的排球事业。1985年郎平退役,本有机会担任北京体委副主任,郎平却选择出走美国做穷学生,这种眼光和选择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

展开阅读全文

写人作文:“铁榔头”郎平

全文共 1126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时间8月22日中国女排12年后再夺奥运冠军,主帅郎平是那个全国球迷最应该感谢的人。不过,她赛后强调的还是感谢他人。“感谢排球界全体同仁,感谢所有帮助我们的人,感谢球迷在最困难的时候一直支持我们……也很为姑娘们骄傲,她们都非常棒。”

队员 谢郎导不断鼓励

本届奥运会,中国女排低开高走。谈到夺金经历的困难,郎平说:“所有的困难都是比赛的一个部分,从上午九点多的比赛到晚上十点多的比赛安排对我们都是考验。大家都能忍得住、耐得住,谁坚持到最后,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1/4决赛对上巴西挺难的,当时我鼓励球员们,有多少本事全拿出来,再不疯就没机会了。”

谈到再次引发全民热议的“女排精神”,郎平说:“我们就是永远不放弃,追求每一分。特别是到关键的时候要敢出手,依靠团队的作风和配合。”

这届女排中,最能体现传承的是28岁的二传魏秋月。“每个球员都希望郎导能成为自己的教练,听到她上任消息的那一刻,我想重新开始。”于是,3年前几乎要退役的她又回到了训练场。昨天,她再次表达了感激:“伤病康复过程很艰难,是郎导在不断鼓励我。”

团部 郎平创造了奇迹

女排决赛吸引了很多中国选手现场观战,丁宁就见证了女排夺冠,“(现场)气氛太嗨了,女排真是太棒啦!好激动!”新晋女神傅园慧在国内看的电视转播,“女排,我们的骄傲!真正的超级美少女团体啊!我有一个请求:可以签名合影吗!”

中国男篮助教胡雪峰认为,“团队项目的发展更需要团结,放下一切杂念,才能做好事业!女排的精神是我们现在最缺乏的,所以也是最需要的!”代表团副团长蔡振华说:“郎平从选拔运动员到培养队伍,一直到奥运会夺金,她创造了一个奇迹。女排这种韧劲儿,这种拼命的精神,这种不怕的精神,这种闯的精神,恰恰是中国足球需要的。”

郎平说

“我还没考虑合同问题”

我的合同是9月底到期,我还没考虑接下来的合同问题,因为精力都在奥运会上。实际上,我们的教练团队非常棒,成功是大家努力的结果。

(夺冠后不兴奋)我是太累了,兴奋不起来,都没力气抱她们了。她们也不敢把我抛起来,因为我身上没有几块好地方了,她们是心疼我。

输了三场,我特郁闷,但我不能表现出来。要是能选择对手的话,我肯定不选巴西。

半决赛后我睡了三个小时,就起来看塞尔维亚的录像,准备预案。只要比分咬着,我们就有希望,因为从心态、经验来说,我们比对方强。

不能把朱婷和我比,我们是不同年代的运动员。现在排球要求更高更快更强,更有力量,整体方面她比我强。从高度、球商、技术上来说,她都非常棒。我之前找她谈了两次话,告诉她,虽然不是队长,但你要成为核心和灵魂。

我们像朱婷这样有超实力的选手不多,其他位置一定要互相包容。只有互补,大家才能坚持下来。应该说,我们准备的问题和想的办法是比较多的。

展开阅读全文

写人作文:“铁榔头”郎平

全文共 960 字

+ 加入清单

12年后,中国女排终于重返奥运之巅。20日晚的小马拉卡纳体育馆,在小组赛中2胜3负的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决赛中以3:1战胜塞尔维亚队,历史上第三次捧起奥运会冠军奖杯。

伦敦奥运会周期陷入低谷的中国女排在郎平的率领下奇迹般地迅速复苏,继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之后又一次问鼎。短短三年之内,中国女排连夺世锦赛亚军、世界杯冠军和奥运会金牌,在中国女排荣誉簿上写下新的辉煌篇章。

55岁的主教练郎平终圆球员、教练双料奥运金牌梦。在以运动员身份摘得洛杉矶奥运会金牌32年后,“铁榔头”终于作为主教练首尝奥运冠军滋味,距离作为运动员和教练员身份拿到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冠军的“双料全满贯”只差一步(作为教练夺得世锦赛冠军)。

在小组赛输给荷兰、塞尔维亚和美国队的逆境之中,中国女排在郎平的率领下顽强拼搏,在淘汰赛中逆袭两届卫冕冠军巴西队、击败欧洲新贵荷兰队,最终战胜世界杯亚军塞尔维亚队,昂首登上最高领奖台。

夺冠之后,在现场观战的国际排联终身名誉主席魏纪中激动地说:“这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里约奥运会上分量最重的一枚金牌!我相信它会鼓舞全国人民。”

在决赛首局19:25失利的被动局面下,中国队在第二局彻底爆发,惠若琪挺身而出接连得分带领中国队以25:17扳回一局。

此后的两局中国队全面开花,在第三局最后阶段,中国女排顶住了塞尔维亚队一波9:2的攻势,朱婷先是重扣得手,随后直接发球得分,以25:22取胜。第四局中国队更是火力全开,二传丁霞在7:8落后的情况下,二次球进攻得手,随后又发球直接得分,帮助中国队以9:8反超。此后中国队顶住了对手施加的巨大压力,一路领先并以24:23拿到冠军点。

郎平点石成金般的调配再次成为胜负手,她换上了张常宁发球。在全场观众屏气凝神的关注下,张常宁的发球让对手一传直接垫过网,随后惠若琪的探头利索地将球扣在了对方场地。当皮球落地后,现场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和喝彩声,女排姑娘们含泪欢呼拥抱,郎平也同助教赖亚文和安家杰紧紧拥抱在了一起。

赛后郎平说:“感谢所有的人,在中国女排(处于)低谷的时候相信我们,给我们鼓励。有了大家这种爱,这种支持,女排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才能够一直往上走。我们永远不放弃。我觉得所有的困难都是比赛的一部分,但我相信大家都能忍得住,能够耐得住。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展开阅读全文

写人作文:“铁榔头”郎平

全文共 1334 字

+ 加入清单

“铁榔头”升级新科奥运冠军教头!21日上午,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落幕,郎平带领的中国女排再次逆袭,时隔12年再登荣耀之巅。从带领中国女排开启五连冠辉煌时代的球员,到执教女排姑娘里约加冕、获得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分量最重的一枚金牌的教练,“铁榔头”郎平实现了从“福将”到“福帅”的华美蝶变!而此次出征奥运会,她还带着另一个“福”——女儿送的爱心包里装着的福牌阿胶。

披荆斩棘“铁榔头”始终气定神闲

小组赛第一场输给荷兰、五场比赛两胜三负,四分之一决赛遭遇此前自己负多胜少而且又是东道主的巴西,半决赛再次对阵自己刚败过的荷兰……尽管郎平带领的女排姑娘带着世界杯冠军的光环出征里约,但她们并没有拿下金牌的绝对实力。郎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说,征战里约设定的目标是拼一枚奖牌。

比赛的胶着说明了一切,尤其从淘汰赛开始,中国女排几次落后,最后战胜对手的比分十分接近。但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女排队伍展现出了超强的抗压能力,尤其是作为主教练的郎平,无论领先还是落后,始终如定海神针般气定神闲。

“巴西队确实很强,比我们高出一块,但她一定没想到我们冲击这么凶。”淘汰赛第一场,郎平打出“冲”字牌。决胜局局点,其气定神闲的功力更是展现无遗,关键时刻叫暂停,让姑娘们沉住气,更打破巴西队发球节奏,完美打胜心理战。半决赛对荷兰,在第一局和第三局大比分落后下,郎指导再次冷静推出“神来之笔”,关键时刻及时换人调整,实行战术转换,一举杀进决赛。决赛场上,每次暂停时的战术布置,每次换人时的耳边低语,她都给女排姑娘们无限的勇气和力量。

“福帅”加冕“爱心包”背后助力送福

作为中国女排旗帜性人物,郎平一直是中国体育力量与福气的象征。8月19日,国际奥委会官方微博“奥林匹克运动会”专门发了9张郎平从球员到主教练的照片,并配文给予高度称赞,“在中国体育史上,几乎从来没有一个人能连续30年受万众顶礼膜拜,只有郎平做到了。球员时代的五连冠带领中国走上世界之巅;执教以后再次率领中国女排重回世界之巅……这30年来,中国女排的所有荣誉,几乎都和她息息相关。”

从往昔的福将到今天的福帅,新科奥运冠军教头是郎平身上力量与福气的最好注脚。当然,郎指导的福气除了自己的努力,也源于各方对中国女排的爱。特别是在出征里约前,女儿白浪曾为她准备爱心包,包里有颈枕、防蚊喷雾、护膝,更有郎平一直钟爱的保健佳品——福牌阿胶补血口服液。白浪深知已经56岁的母亲的工作与生活习惯,一身伤病带着一群平均年龄24岁的姑娘早出晚归,既要安排训练,又要投入比赛,要照顾队员的身体与心理,还要看录像、做研究,其中劳累艰辛可想而知。这些年,福牌阿胶补血口服液给了郎指导良好的助力,使她总能保持神采奕奕、气定神闲的状态,带领女排屡创辉煌。除了女儿送福牌阿胶、祝福母亲福运多多外,福牌阿胶也在为郎指导默默祈福,汇聚全国人民的祝福,8月7日发起微博祈福的话题,希望带给她福运,给女排姑娘助力,每场赛前赛后,给予祈福与鼓励,无论胜败都站在一起。

今天,“铁榔头”成为世界排坛第一人,升级为“福帅”。传承、专注、热爱、福运,“福帅”郎平与福牌阿胶共同的特质,注定了他们的携手。福牌阿胶也希望继续用自己的保健守护和幸运福佑,助力郎指导带领中国女排继续披荆斩棘,再创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