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气候

气候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气候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气候问题。

分享

浏览

7294

作文

56

2024高考英语作文预测:气候问题

全文共 2008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世界粮食短缺,价格飞涨,给部分地区造成社会动荡。假设在你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中,你们小组以“World Food Crisis”为题进行研究,现在请你代表你们小组向全体同学简要介绍你们的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如下:

造成的原因:

1.气候变化,造成粮食减产

2. 工业发展,城市化加速,耕地减少

3. 世界能源价格上涨,使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

应对的措施:

1. 注重环保,改善生态

2. 严格保护耕地

3. 富国支持穷国,促进世界和谐

你如何做出自己的贡献

1.……

2.……

注意:1. 内容包括以上要点,但不要逐句翻译

2. 字数150左右,文章开头已提供,不计入总词数

3. 参考词汇:城市化 urbanization 生物燃料 biofuels

Hello, everyone,

Now I’ll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our research project The World Food Crisis on behalf of our group. As you know, food shortages have hit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nd even caused social unrest in some area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方向与写作提示】

这是一篇提纲式的议论文写作素材,探讨国计民生的社会热点话题:粮食价格上涨。写作时要注意避免逐句翻译,并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范文 (One possible version)

Hello, everyone,

Now I’ll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our research project The World Food Crisis on behalf of our group. As you know, food shortages have hit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nd even caused social unrest in some areas. But who is responsible for the current world food crisis? First, annual world grains output has declined because of climate change. Then lots of farmland has been lost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urbanization. Besides, faced with the rising energy prices, people have turned to the production of biofuels, which has worsened the severe situation.

Then what should we do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On one hand, we should focus o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improve the ecology. On the other hand, strict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rotect farmland. Of course, to build a harmonious world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should take their responsibilities to help the poor ones experiencing food shortage.

As for me, I will call on the people around me to live thriftily. And for the moment, I think, we should study hard to develop science and help solve the food shortage in the future.

展开阅读全文

立春的气候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

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人们常爱寻觅春的信息: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风吹又生”;而为着夺取新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正在用双手创造真正的春天。

立春节气要预防寒潮低温和雨雪天气对春运工作的影响,农村要抓紧对越冬作物的田间管理,中耕松土,追施返青肥,防冻保苗。

展开阅读全文

惊蛰气候特点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条件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应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开,猪瘟来”,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视了。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华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关于立秋的作文:气候特点

全文共 317 字

+ 加入清单

立秋”到了,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尤其是中国南方此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了,气温更酷热,因而中国医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

秋来最早的黑龙江和新疆北部地区也要到8月中旬入秋,一般年份里,首都北京9月初开始秋风送爽,秦淮一带秋天从9月中旬开始,10月初秋风吹至浙江丽水、江西南昌、湖南衡阳一线,11月上中旬秋的信息才到达雷州半岛,而当秋的脚步到达“天涯海角”的海南崖县时已快到新年元旦了。

展开阅读全文

描写环境气候的成语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雨后春笋:指春天雨后,竹笋长得又多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蓬勃发展;

雨过天晴:指雨霁云开,天空晴朗,比喻情况由坏转好;

风风雨雨:泛指刮风下雨,亦比喻遇到重重阻碍或议论纷纷;

风雨交加:指风雨一齐袭来,亦比喻几种灾难一起袭来;

狂风骤雨、狂风暴雨、烈风淫雨、震风陵雨:形容大风大雨、疾风暴雨,亦比喻声势猛烈;

滂沱大雨、飘泼大雨、银河倒泻:形容雨下得很大;

风雨飘摇、风潇雨晦、风雨晦暝、风雨如晦:形容风雨交加,天色昏暗,比喻局势动荡不安、社会黑暗;

八方风雨:指四面八方的急风骤雨,比喻局势变幻,激烈动荡;

呼风唤雨:原指神道呼风唤雨的法力,现多比喻能够支配自然的巨大力量,亦形容恶势力猖獗;

凄风苦雨:指寒冷的风,成灾的雨,形容天气恶劣,后常比喻处境悲惨凄凉;

风雨剥蚀:指物体因受风雨侵蚀而损坏;

雨沐风餐、栉风沐雨、雨淋日炙:形容在外奔波,历尽辛劳;

亢旱不雨:指天气干旱,久不下雨;

密云不雨:言乌云密布而未下雨,原指德能未能下及,现比喻事件已酝酿成熟,但还没有爆发;

风雨同舟:指在风雨中同船渡河,比喻共度难关;

风雨无阻:指刮风下雨也阻挡不住,无论天气如何都照常进行;

风霜雨雪:比喻经历过种种艰难困苦;风雨兼程,指冒着风雨加倍赶路;

挥汗成雨:言洒出的汗能成为雨,形容人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顺应气候全面调整

全文共 722 字

+ 加入清单

“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从中医角度上说,这节气在南方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此时期人们的汗液蒸发较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所以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同时要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

根据中医理论,24节气中的每一个节气都有不同的养生重点。由于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生理(阴阳)平衡。

在这节气里最容易诱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疾病。此时的气候实际上是夏秋暑热与秋凉干燥的交替,最容易患上季节交换的感冒发热,这些季节性的常见病都要充分防范,加以警惕。最应警惕的是心脑血管病。另外,中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复发、哮喘病复发、肺炎等疾病也严重地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安全。老年人合理地安排好日常的起居生活,对身体的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苹果、水柿、提子等水果

此节气的养生,在饮食上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类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牛奶、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苹果、水柿、提子等水果。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食品。汤水宜以润肺生津、健脾益胃为主。此外还应重视涂擦护肤霜等以保护皮肤,防止干裂。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立冬的气候

全文共 214 字

+ 加入清单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这是说秋季作物收晒完毕,收藏入库,一些动物也准备冬眠了。立冬前后,由于地表经过一夏的暴晒,尚有一定的热量储存,所以天气并不太冷,如果晴天,还会出现『小阳春』,这种不冷不热的气候不仅十分宜人,且对冬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当然,立冬过后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会不期而至,形成大风、降温或雨雪。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立冬』也是一个提醒人们关注气候和生活变化的一个信号。

展开阅读全文

立冬的气候特点

全文共 858 字

+ 加入清单

入冬深秋 易有霜雾

正常年份的11月,北起秦岭、黄淮西部和南部,南至江南北部都会陆续出现初霜。偏冷的年份,11月中旬,南岭以北也会出现初霜。

11月的北方,随着冷空气的前锋移出本地,锋后的冷空气团开始向暖的方面变性,如果没有后续的冷空气补充,几天之后,温度虽回升了,空气质量却逐渐变坏。特别是大城市,大气中积累的水汽和污染微粒结合凝结后,形成烟雾或是浓雾,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交通运行。在我国西南、江南,水汽条件比北方要好,如果早晨气温偏低,往往有成片大雾出现。

华北初雪 降水多样

11月以后,全国各地降水量明显减少。高原雪山上的雪已不再融化。在华北等地往往出现初雪,北京的初雪比较难预报,影响也大,往往需要特别关注。此时,降水的形式出现多样化:有雨、雪、雨夹雪、霰、冰粒等。当有强冷空气影响时,江南也会下雪。

西南地区典型的华西连阴雨结束,但相对全国雨水基本都少的情况,它还是雨水偏多的地方。按照西南降水的时间分布,11月进入了一年中的干季。西南西北部干季的特点更加明显。四川盆地、贵州东部、云南西南部,11月还有50毫米以上的雨量。在云南,晴天温暖,雨天阴冷,流传有“四季如春,一雨便冬”的说法。如果遇到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有暖湿气流呼应,南方地区的过程雨量还会较大。此时,长江以北和华南地区的雨日和雨量均比江南地区要少、不大,对于一年三熟的华南,11月的干旱,对作物生长仍有负面影响。

气温下降 变化明显

随着冷空气的加强,气温下降的趋势加快。北方的降温,人们习以为常。从10月下旬开始,先后供暖,人们好在还有一个避寒之地。而对于此时处在深秋“小阳春”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5℃。绵雨已结束,如果遇到强冷空气迅速南下,有时不到一天时间,降温可接近8-10℃,甚至更多。但毕竟大风过后,阳光照耀,冷气团很快变性,气温回升较快。气温的回升与热量的积聚,促使下一轮冷空气带来较强的降温。此时,令人惬意的深秋天气接近尾声,明显的降温使这一地区在进入初霜期的同时,也进入了红叶最佳观赏期,并在11月底陆续入冬。

展开阅读全文

立冬的气候特点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立冬”和“立秋”一样,古人同样在这个季节用占卜的方法来看冬天的冷暖,如“立冬晴,一冬凌(寒冷);立冬阴(阴雨),一冬温(暖冬)”。不无例外,古代也有到立冬这天,皇帝会亲自率领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行"迎冬"之礼。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人大水为蜃。"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人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

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时节,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由于此时地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剩余,所以一般还不太冷。

晴朗无风之时,常有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不仅十分宜人,对冬作物的生长也十分有利。但是,这时北方冷空气也已具有较强的势力,常频频南侵,有时形成大风、降温并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气。

展开阅读全文

秋分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全文共 2120 字

+ 加入清单

秋分时节已经来临,你知道秋分是什么意思么,它有什么意义呢。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范文吧,也许对你有帮助哦。

秋分的气候特点【篇一】

按气候学上的标准,“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为物候上的秋天了。此时,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团,已经具有一定的势力。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雨季已经结束,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等词语,都是对此时景象的描述。

秋分节气,也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节气,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东北地区降温早的年分,秋分见霜已不足为奇。

气象专家介绍说,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从秋分这一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南半球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秋分的气候特点【篇二】

按气候学上的标准,“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为物候上的秋天了。此时,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团,已经具有一定的势力。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雨季已经结束,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等词语,都是对此时景象的描述

秋分节气,也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节气,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东北地区降温早的年分,秋分见霜已不足为奇。

气象专家介绍说,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从秋分这一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南半球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得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秋分棉花吐絮,烟叶也由绿变黄,正是收获的大好时机。华北地区已开始播种冬麦,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正忙着晚稻的收割,抢晴耕翻土地,准备油菜播种。秋分时节的干旱少雨或连绵阴雨是影响“三秋”正常进行的主要不利因素,特别是连阴雨会使即将到手的作物倒伏、霉烂或发芽,造成严重损失。“三秋”大忙,贵在“早”字。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可免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适时早播冬作物可争取充分利用冬前的热量资源,培育壮苗安全越冬,为来年奠定下丰产的基础。“秋分不露头,割了喂老牛”,南方的双季晚稻正抽穗扬花,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早来低温阴雨形成的“秋分寒”天气,是双晚开花结实的主要威胁,必须认真做好预报和防御工作。

秋分的气候特点【篇三】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而“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秋季,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气团开始具有一定的势力,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时节。也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节气,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东北地区降温早的年分,秋分见霜已不足为奇。秋分这天,太阳位于黄经180度,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这时,南方地区候温普遍降至22℃以下,进入了凉爽的秋季。“一场秋雨一场寒”。一股股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降雨,气温也一次次下降。在西北高原北部,日最低气温降到0℃以下,已经可见到漫天絮飞舞、大地素裹银装的壮丽雪景。南方地区和凉山州秋多绵雨,湿害严重,对秋收、秋耕和秋种影响颇大。要抢晴收晒,理墒防渍,抓好"三秋"生产的质量和进度。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秋季阴雨寡照、土土壤墒情较好的气象条件,不失时机地大搞植树造林,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从秋分这一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南半球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展开阅读全文

季节气候的谚语

全文共 614 字

+ 加入清单

三年不选种,增产会落空。

秧好一半禾,苗壮一半产。

疏禾有谷粜,密禾捞柴烧。

早禾插到立夏,插无插也罢。

良种加良法,生产才得发。

基肥施得足,麻高又厚肉。

良种无良法,神仙也无法。

基肥施得少,十成产量八成了。

头遍浅,二遍深,三次锄土培麻根。

一冬早,三季好。

春雷响,万物长。

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

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麦怕清明连夜雨。

夏雨稻命,春雨麦病。

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

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

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

处暑下雨烂谷箩。

犁田过冬,好过担粪壅。

人怕老来穷,禾伯寒露风。

人不缺地工,地不缺人粮。

青蛙开口早,早禾一定好。

竹开花,饿死农家。

稔子结卜,耙田撒谷;稔子

“清明”“谷雨”紧相连,

簕竹开花,收起犁耙。

耙田插秧莫迟延。

过了“惊蛰”节,春耕无停歇

“春分”秧壮,“夏至”菜黄。

龙舟鼓响,黄麻一夜一高掌。

春雨贵如油,点滴无白流。

山上有果,垌上有禾。

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气候方面的谚语

全文共 1102 字

+ 加入清单

劳动人民总结积累的天气谚语,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地方特点和季节特点鲜明。归纳为四大类(谚语中的时间均为农历,寓意不加注释)。以下是关于气候方面的谚语,欢迎阅读。

物象对气候的反映

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山带帽,

水缸出汗蛤蟆叫,必有大雨到。

斑鸠咕咕叫,预兆雨天到。

鸡在高处鸣,次日定天晴。

土蛤蟆喊经,不雨也天阴。

雨中蝉声叫,预兆晴天到。

粪池鼓泡,必有雨到。

咸肉滴卤,大雨如注。

盐罐回潮,大雨难逃。

鱼浮水面泥鳅跳,必有大雨到。

蜻蜓成群绕天空,不过三日雨濛濛。

雨夜蛙声一阵阵,明日一定不会晴,

晴夜蛙(声)不停,明日还是晴。

猪往窝里含草,寒潮必到。

猪、狗换毛早,冬天冷得早。

天象演变关系

日出紫云生,午后闻雷声。

日出胭脂红,不雨便是风。

日落乌云长,半夜听水响。

日头午时现,三天不见面。

月亮长毛,大水濠濠。

久雨见星光,明日雨更旺。

东虹日头西虹雨。

早晨烧霞,等水烧茶;晚上烧霞,**蛤蟆。

青虹两边倒,**路边草。

日晕满江水,月晕井边枯。

日晕过午,旱象持续。

日宴(晕)过夜宴,挑水淋菜园。

雷打惊蛰前,高山中水田。

雷闪四边打,有雨也不大。

春寒有雨夏寒晴。

早看天顶穿,暮看四脚悬。

不怕阴雨下得大,只望西北露青天。

有雨四方亮,无雨顶上光。

日暖夜凉,踏断车梁。

晚看西方明,次日天气晴。

天黄有雪。

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

乌云接日接得高,有雨在明早;乌云接日接得低,落雨就在今夜里。

海口翻了紫红云,四十五日雨淋淋。

先下毛毛雨不大,后下毛毛雨不停。

早雨不过中,午雨鸡上笼。

乌云穿天河,大雨像瓢泼。

一雾三日雨,三雾九日晴。

前后天气对应关系

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三月南风不过三,四月南风只一天,五月南风涨大水,六月南风干湖底。

三日南风叫,十日寒风啸。

南风送九,**荷花气死藕。

送九南风伏里旱,送九北风伏里寒。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湖底。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未到惊蛰闻雷声,必有四十五日阴。

头八(五月)无雨二八休,三八无雨到立秋。

九天雪多,伏天雨多。

头九一场雪,九九赛六月;头九一场霜,九九像筛糠。

九天猪滚泥。伏天无水吃。

关键日、节对应关系

正月十五晴,八月十五阴。

六月初一得雨溜,溜溜滑滑到立秋。

六月初六晴,稻草如白银;六月初六下,稻草如酱粑。

惊蛰不动风,冷到五月中。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

立夏不下,犁耙高挂。

惊蛰雷雨大,谷米无高价。

雨洒芒种头,阴沟无水流。

芒种火烧天,夏至水漫田。

夏至是晴天,有雨在秋边。

夏至风从南方起,秋来一定雨淋淋。

立秋打雷,百日无霜。

白露无雨,百日无霜。

立冬雨,一冬雨;立冬晴,一冬晴。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二月清明晒死秧,三月清明冻死秧。

月逢初四雨,一月只有九天晴。

展开阅读全文

形容气候的词语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1、斜风细雨:斜风:旁侧吹来的小风;细雨:小雨。是指小的风雨。

2、雨散云收:①指雨后转晴。②比喻亲朋离散。③指男女欢会已毕。

3、云消雨散:比喻一切都成了过去。

4、雨收云散:比喻某种现象已经消失。

5、风轻云淡:微风轻拂,浮云淡薄。是指天气晴好。亦作“风轻云净”、“云淡风轻”。

6、旭日初升:早晨的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比喻充满活力、生气勃勃的景象。

7、日暖风和:风很平静,阳光暖人。

8、日出三竿:太阳升起来离地面已有三根竹竿那样高。约为午前八、九点钟。是指天已大亮,时间不早了。也是指人起床太晚。

9、日高三丈:犹日上三竿。倾盆大雨:雨大得象盆里的水直往下倒。是指雨大势急。

10、瓢泼大雨:瓢:剖开葫芦做成的舀水器。像用瓢泼水那样的大雨。是指雨非常大。

11、滂沱大雨:滂沱:大雨的样子。是指雨下得很大。

12、狂风骤雨:原是指大风大雨。后也比喻处境险恶或声势猛烈。

13、狂风暴雨:指大风大雨。亦比喻猛烈的声势或处境险恶。

14、暴风疾雨:指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同“暴风疾雨”。

15、暴风骤雨:亦作“骤雨狂风”。亦作“骤风暴雨”。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16、风雨如盘:盘:大石头。是指风雨极大。

17、风雨交加:大风暴雨一齐袭来。是指天气十分恶劣

18、蚁封穴雨:蚂蚁聚土洞口,是要下大雨的征兆。

19、风雨凄凄:凄凄:寒冷。风雨交加,清冷凄凉。

20、五黄六月:指阴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21、夏日可畏: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22、皎阳似火:皎:白而亮。太阳像火一样燃烧。多是指夏日的炎热。

23、焦沙烂石:将沙烧焦,石烧烂。是指天气非常酷热。

24、焦金烁石:使金石熔化枯焦。是指天气酷热。

25、大雨如注:注:灌入。是指寸下得很大,雨水象往下灌似的。

展开阅读全文

春天的气候介绍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春天,地球的北半球开始倾向太阳,受到越来越多的太阳光直射,因而气温开始升高。随着冰雪消融,河流水位上涨。春天植物开始发芽生长,许多鲜花开放。冬眠的动物苏醒,许多以卵过冬的动物孵化,鸟类开始迁徙,离开越冬地向繁殖地进发。许多动物在这段时间里发情,因此中国也将春天称为“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气温和生物界的变化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也有影响。

春天是一年的第一个季节,有很多划分四季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把立春节气的到来作为春天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学角度来划定的。气象部门一般以阳历划分四季,3-5月为春天。但这样的划分方法都有个弊端,按这样的方法3月份我国都属于春天,这时候长江流域固然桃红柳绿,一派春光,可是黑龙江省却依然寒风刺骨冰天雪地,而海南岛则已经有夏日的气息了。

因此,气象工作者就研究出一种尽量符合自然景象的四季划分标准,以5天平均气温为标准,把冬季以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摄氏度时开始进入春天,当温度高于22摄氏度时意味着春天的结束夏季的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气候的词语

全文共 2125 字

+ 加入清单

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与天气不同,它具有稳定性。以下是小编收集的气候的词语,欢迎查看!

1、盛暑:大夏天。

2、滚热:是指非常热。

3、炽燥:炽热干燥,燥热。

4、初夏:夏季开头的时节。

5、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

6、暑天:夏季炎热的日于。

7、灼热:象火烫着一样热。

8、炎天暑月:指炎热的夏天。

9、石铄金流:是指天气炎热。

10、焦热:极热。多指夏天气。

11、热腾腾:是指热气蒸腾的样子。

12、赫赫炎炎:是指炎热炽盛的样子。

13、三伏:暑伏分初、中、末三个阶段。

14、夏日炎炎:夏天阳光强烈,十分炎热。

15、热不可耐:是指非常热,令人不可忍受。

16、蝉喘雷干:蝉喘息,雷声净。是指酷热干旱。

17、焦金烁石:使金石熔化枯焦。是指天气酷热。

18、浮瓜避暑:暑日消暑的乐事。见“浮瓜沉李”。

19、五黄六月:指农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20、椅席炙手:椅子、席子摸着烫手,是指天气炎热。

21、焦沙烂石:将沙烧焦,石烧烂。是指天气非常酷热。

22、万里无云:湛湛蓝天,没有一丝云彩。是指天气晴朗。

23、绿树成荫:树木枝叶茂密,遮住了阳光。正是盛夏季节。

24、炽热:极热。例:“炽热的阳光把地下的沙石晒得烫人。”

25、酷热:极热。例:“热带气候白天酷热,夜晚也不凉爽。”

26、三伏指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例:“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27、夏令:夏季。夏令,也指夏季的气候。炎夏:炎热的夏天。

28、骄阳如火:象火一样的阳光。是指天气非常热。亦作骄阳似火。

29、暴热:很热。例:“入夏以来,天气暴热,小苗都快旱死了。”

30、酷暑、酷夏、炎暑、:极热的夏天。例:“酷暑严寒无所惧。”

31、流金铄石:铄、流:熔化。是指天气酷热,好像金石都要熔化。

32、烈日当空:炎热的太阳高挂天空。是指天气酷热。近义火伞高张。

33、焦金流石:将金属、石头烧焦、熔化。是指天气极度干旱、炎热。

34、皎阳似火:皎:白而亮。太阳像火一样燃烧。多是指夏日的炎热。

35、三夏:指夏季的三个月。三夏,也是夏收、夏种、和夏管的统称。

36、大汗涔涔:是指因天气炎热或心情紧张而导致浑身汗流如注的样子。

37、火伞高张:比喻烈日当空。如:夏日炎炎,火伞高张。近义烈日当空

38、热汗涔涔:是指因天气炎热或心情紧张而导致浑身汗流如注的样子。

39、烁石流金:谓温度极高,能将金石熔化。是指酷热。烁,通“铄”。

40、盛夏:夏天最热的时候。例:“时值盛夏,工作时候,要防止中暑。”

41、半晴半阴:又晴又阴,阴晴不定。是指春天至初夏季节阴晴不定的天气。

42、夏日可畏: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43、汗出沾背:沾:浸湿。汗水沾湿了脊背。是指天气炎热或人极度惊慌或惭愧。

44、烈日炎炎:是指夏天阳光强烈。也可称“赤日炎炎”。例:“烈日炎炎似火烧”。

45、炎阳炙人:炙:烤。指炎热的太阳照射在身上,好像烤火一般热。是指非常酷热。

46、伏天:夏季极热的时候。也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例:“今年的伏天太旱了。”

47、汗出如渖:渖:汁液。满身汗水。是指天气炎热或心情极度紧张而导致浑身冒汗的现象。

48、炎炎:是指夏天阳光强烈,含极热的意思。例:“赤日炎炎似火烧,稻谷禾苗半枯焦。”

49、湿热:又潮湿又闷热。例:“我住在山中的地窖于里,冬天还显得暖和,夏天湿热得很。”

50、狂风烈日:强风猛烈而酷热的天气。如:古代骆驼商队行经戈壁,常需忍受狂风烈日的恶劣天候。

51、燥热:干燥闷热。多是指天气。有时也是指室内的热。例:“入夏以来,无风无雨,天气燥热。”

52、炎热:很热。多是指天气。例:“夏日的炎热并不使我们感到焦急,使我们着急的是飞机飞得太慢了。”

53、毒:用于是指太阳,表示猛烈,含有极热的意思。例:“七月的天气,太阳正毒,晒得人汗珠往下直滚。”

54、热辣辣:是指热得象人烫一样。多是指太阳。例:“太阳晒得人热辣辣的,十分难受。”(也能是指人难堪的感觉。)

55、炙热:是指很热。多是指太阳。例:“窗外炙热的斜阳,照着莽莽的草原,却看不见人影,使人感觉到进入了原始地带。”

56、闷热:天气很热,气压低,温度高,使人感到呼吸不畅快。例:“南方的暮春已有点闷热,人们穿着早早地换了季,和我们相比,似乎在度两个节令。”

57、火热:火似的热。多用来是指太阳的热度。例:“火热的太阳当空照。”(也是指人心或关系、或斗争,如“火热的心”。例:“火热的太阳当空照。”)

58、火辣辣:是指酷热。例:“太阳升得老高;火辣辣的热带炎阳燃烧着原野。”(也是指因被火烧或鞭打等产生的疼痛的感觉和是指兴奋、焦急、暴燥、害羞等情绪。如“疼得火辣辣的”等。)

59、浮瓜沉李: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后以“浮瓜沉李”比喻夏日的一种生活景象。浮沉於水中的瓜、李,是夏天清凉可口的食物。亦作浮瓜避暑,沉李浮瓜。

60、吴牛喘月: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使(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意思是,吴地炎热的时候较长,水牛怕热,见月亮以为是太阳,就害怕得不断喘气。后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用以是指天气酷热。唐·李白《丁都护歌》: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展开阅读全文

描写冬天气候的词语

全文共 867 字

+ 加入清单

(1) 冰天雪窖:形容极为寒冷。

(2) 冰雪严寒:严寒:极度寒冷。冰天雪地,天气寒冷。

(3) 春寒料峭: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4) 唇揭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同“唇亡齿寒”。

(5) 唇竭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6) 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7) 风雨凄凄:凄凄:寒冷。风雨交加,清冷凄凉。

(8) 滴水成冰: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9) 风刀霜剑:寒风象刀,严霜象剑。形容气候寒冷,刺人肌肤。也比喻恶劣的环境。

(10) 寒冬腊月: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11) 寒风侵肌:形容天气寒冷。

(12) 号寒啼饥: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13) 饥冻交切: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14) 饥寒交切: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15) 苦雨凄风:苦雨:久下成灾的雨;凄风:寒冷的风。形容天气恶劣。后用来比喻境遇悲惨凄凉。

(16) 林寒洞肃:寒:寒冷;肃:肃杀。形容秋冬时林木萧疏,溪涧浅落的景象。

(17) 料峭春寒: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18) 凄风苦雨:凄风:寒冷的风;苦雨:久下成灾的雨。形容天气恶劣。后用来比喻境遇悲惨凄凉。

(19) 凄风冷雨:凄风:寒冷的风;冷雨:冰冷的雨。形容天气恶劣。后用来比喻境遇悲惨凄凉。

(20) 十冬腊月:指阴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21) 岁暮天寒:指年底时候的寒冷景象。

(22) 缩手缩脚:由于寒冷而四肢不能舒展的样子。也形容做事胆小,顾虑多,不敢放手。

(23) 天寒地冻: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24) 啼饥号寒:啼:哭;号:叫。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25) 天凝地闭:形容冬天非常寒冷的情景。

(26) 雪窖冰天:窖:收藏东西的地洞。到处是冰和雪。形容天气寒冷,也指严寒地区。

(27) 雪虐风饕:虐:暴虐;饕:贪残。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展开阅读全文

有关气候的经典谚语

全文共 1859 字

+ 加入清单

1、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2、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到头。

3、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4、早晨喜雀叫,天气定晴好。

5、云自东北起,必定有风雨。

6、云绞云,雨淋淋。

7、云彩往西,河里淹死鸡。

8、云彩往南,河里摆船。

9、云彩往东,河里反空。

10、云彩往北,河里涨水。

11、雨中蝉声叫,预示晴天到。

12、雨水大风麦收雨。

13、有雨天顶亮,无雨四边光。

14、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黄牛遍地走。

15、一场秋雨一场凉,三场白露两场霜。

16、燕子低飞要下雨。燕低飞、蚂蚁垒窝、蛇过道。(雨象)

17、盐罐返潮,大雨难逃。

18、严霜出毒日。

19、烟筒不出烟,一定是阴天。

20、雪一不冷雪二冷。

21、小雪封地,大雪封河。

22、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

23、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24、小寒大寒,滴水成冰。

25、先下牛毛无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

26、夏至无雨三伏热。

27、夏至三庚便初伏。

28、瓦片云,晒死人。

29、头伏有雨,伏伏有雨。

30、天上扫帚云,三日雨将临。

31、天热人又闷,有雨不用问。

32、天黄有雨,人黄有病。

33、霜降天暖来春早。

34、霜后东风一日晴。

35、十雾九晴。

36、十五月亮十六圆,十七十八少半边。

37、山戴帽,有雨到。

38、三九四九在家死囚,五九六九棒打不走,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39、三九不冷看六九,六九不冷看春寒。

40、三唱雄鸡天下白。

41、瑞雪兆丰年。

42、日套光环要刮风。

43、热生风,冷生雨。

44、秋分天气白云多,到处欢歌好晚禾;只怕此时雷电闪,冬来米价贵如何。

45、秋分秋分,雨水纷纷。

46、蜻蜓飞屋檐,风雨在眼前。

47、清明要明,谷雨要雨。

48、七月流火八月授衣。

49、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50、芒种火烧天,夏至雨绵绵。

51、芒种逢壬便入霉。

52、蚂蚁搬家天将雨。

53、六月六看谷绣,春打六九头。

54、六月里正三伏,天长夜短日光毒。

55、六月的天气寡妇的脸(变化快)。

56、六月北风当日雨。

57、亮一亮,下一丈。

58、立夏斩风头。

59、立秋一日,水冷三分。

60、立秋十八日,百草结籽。

61、立了秋,把扇丢。

62、立冬之日怕逢壬,来年种田枉费心;此时更逢壬子日,灾殃预报损人民。

63、立冬无雨一冬晴。

64、立冬白一白,晴到割大麦。

65、立春三日,百草发芽。

66、立春谷雨,天气回阳。

67、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68、冷三热四(冬天气候一般是冷三天暖四天)。

69、冷冬数九。

70、雷震雨三过晌。

71、雷声大雨点稀。

72、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73、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腊月初七八近三九天)露水见晴天。

74、开门风,关门雨。

75、开门风,刮到点灯。

76、久雨现星光,明朝雨更旺。

77、久雨傍晚停,一定转天晴。

78、久晴大雾雨,久雨大雾晴。

79、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

80、九月九晴一冬凌,九月九阴一冬暖。

81、惊蛰闻雷米如泥。

82、江猪过河,大雨滂沱。

83、家鸡宿迟天阴雨。

84、夹雨夹雪,无休无歇。

85、鸡在高处鸣,雨止天要晴。

86、寒露闹天,闹到立冬。

87、过了寒食,还冷十日。

88、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

89、光清明,暗谷雨。

90、关门雨下一宿。

91、谷雨南风起,三伏多暴雨。

92、隔河不下雨。

93、蛤蚂哇哇叫,大雨就来到。

94、缸穿裙,大雨淋。

95、风雨相逢初一头,沿村瘟疫万民忧;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今年大丰收。

96、风是雨头。

97、风吹高山,霜打洼地。

98、二月还有猪打泥,十月还有小阳春。

99、二月二,龙抬头。

100、二八月乱穿衣。

101、端阳有雨是丰年,芒种见云美亦然;夏至风从西北起,瓜菜园内受熬煎。

102、冬至天长,夏至天短。

103、冬至晴一冬凌,冬至阴一冬暖。

104、东虹雾露,西虹雨。

105、东风不雨;雨不晴天。

106、但得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初一宜黑四边天,大雪纷纷是旱年。

107、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108、大雪不冻,惊蛰不开。

109、大暑小暑,灌死老鼠。

110、大毛愣跑二毛愣踮,三毛愣出来就亮天。

111、大旱不过五月十三。

112、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113、打春别欢喜,还有四十天冷天气。

114、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

115、春南夏北,有风必雨。

116、春分秋分,昼夜平均。

117、春东风,雨祖宗。

118、疮疤痒、山戴帽、水缸反润、猪叼草;(雨象)蚯蚓叫、鸡上架、艾蒿生根、鼠搬家(雨象)。

119、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难留。

120、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

121、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展开阅读全文

气候变化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炎热的夏天,吃上几口冰淇淋,那是多么爽快的事啊!一日之间便可以让我们的身体领略到冰火两重气候

一个温暖的双休日,妈妈带我到去一个地方旅行。我们带上该准备的衣服来到游玩的地方,第一天气候很正常的,我们在那里玩得很开心。可到了第二天,太阳跟我们开玩笑似的悄悄留走了,气温突然下降,我们带的衣服,根本解决不了我们的抵御当时的寒冷。因此,那天,我们只能呆在旅馆,躲在空调房里了。

据报道:现在全球的气候都在逐渐变暖。这是地球给人类的警告。或许有些人觉得地球气候变暖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样就不用过寒冷的冬天了。但也有人觉得这是一件坏事,因为地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山融化,到时候很多城市就会被水淹没了。

无论气候变暖,还是气候或冷或热琢磨不定,这都是人们破坏自然环境,过度地开车和开空调,让有害气体污染了大气所造成的。

天文学家霍金曾经预言:地球再过几十亿年后会变成火球,只有我们保护地球才能延长这位母亲的寿命。为了地球的生存,为了我们能活久一些,为了有更多子孙后代继续在这个地球上繁衍生息,我们要保护好地球。要保护地球,我们就应该先保护地球环境,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我们要想生活得好,必须先让我们的母亲地球生活得更好。

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一个人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气候的英语

全文共 1002 字

+ 加入清单

As the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is developing, the environment problem is

becoming a severe problem, and the people are seriously affected.

The sustained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has caused a serious problem, such

as air pollution, sand storm, extraordinary weather, and diseases etc., people

suffer from what they have done to the environment.

However. People have realized that it will be too late if they don’t do

anything to prevent things from getting worse. For example, there is an “Earth

Hour” on a Saturday of March of each year. It is a global movement, usually it

lasts from 8:30pm to 9:30pm. It is also called “Light-off for One Hour”. During

this hour, all the light will be turned off. The purpose of this movement is not

only to save energy, but also to warn the people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the mother earth, and to stop violating the environment.

Anyway, people and the environment have to keep a balance relationship.

People take from the environment, and have to protect it too.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气候的英语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In my city, it’s so cold and wet in the winter that makes the winter days

much harder to get through. It rains a lot in my hometown, both during the

summer and the winter. I like the cold weather, but not the wet, because it

prevents me going out for fun. It’s much colder when it rains. Besides, when it

rains, the outside is all wet and dirty that makes you keep your foots in door.

And the whole city seems be covered by heavy fog. I always feel upset in such

weather. In one word, the weather is really bad in my city and I don’t like it

at all. I hope I can move to somewhere warmer and less rain.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