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气节

气节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气节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气节问题。

分享

浏览

1560

作文

15

话题:“气节与情操”“高贵与低贱”

全文共 283 字

+ 加入清单

苏武牧羊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由于“虞常事件”,苏武受牵连被扣押。匈奴单于采用各种手段,软硬兼施威逼苏武投降。然而苏武在刀剑下昂首不动,在甜言蜜语中侧耳不应。他对前来劝降的匈奴官吏说:“以死报国,是我早就下定了的决心,只要能对国家有所贡献,即使是受刀剑,下油锅,肝脑涂地,我也心甘情愿。”不管匈奴人如何折磨他,他都没有低下那颗高贵的头。匈奴首领单于最后无计可施,只好把他赶到荒无人烟的“北海”,与羊群为伴。19年后苏武归国时已是须发皆白的老人了。

分析:敢于以死报国,是苏武忠贞的集中体现。正是如此,他才成为几千年来爱国尽忠的典型代表,世人效仿的楷模。

展开阅读全文

话题:“气节”“忠贞”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为自己定长远目标

董建华1937出生于上海,10多岁时移居香港。因不会讲广东话,同学们又听不懂他的上海话,常常被取笑。董建华人小志气大,主动与同学们交谈,一字一句地学习广东话,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消除了语言障碍。17岁时又到英国读书,父亲寄给他的钱仅够学费及生活支出,所以到了暑假,他还得去打工,如到餐厅服务、去煤气公司铲煤等。董建华在回忆学生时代这段经历时说:“不会说广东话要学,不会说英语要去英国,对我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这种挑战给了我一个很好的锻炼。我喜欢为自己定下一个长远的目标。定下目标,我便会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我从小就培养出这样的个性。达到一个好的目标,是人生的乐趣。”

分析:很多人都希望功成名就、出人头地,在羡慕别人的机遇与成就时,不妨先学习董建华,为自己定一个长远的人生目标,然后努力去实现它。

展开阅读全文

立秋气节解释

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立秋又称交秋,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气候学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以下的始日作为秋季开始,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各地实际,但与黄河中下游立秋日期相差较大。立秋以后,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秋的意思是暑去凉来,秋天开始。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其实,按气候学划分季节的标准,下半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22℃以下为秋季的开始,除长年皆冬和春秋相连无夏区外,我国很少有在“立秋”就进入秋季的地区。

1.2015年立秋是哪天

2.2015年立秋的具体时间

3.2015年立秋是几月几号几点

4.2015年立秋时间几点几分

5.2015什么时间立秋

6.2015年立秋是哪天?中医称少辛增酸最养生

7.2015立秋后还要热多久

8.2015关于立秋的短信祝福语大全

9.今年立秋的时间

10.2015年秋老虎是什么时候?什么是秋老虎

展开阅读全文

爱国初一作文: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多少年过去了,这惊天动地的口号声还依然停留在耳边,狼牙山五壮士用生命谱写的壮丽诗篇还在震撼着我们的心。

这篇课文记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奋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绝路,英勇跳崖的故事。读完这篇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个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但为了祖国的胜利,为了人民的幸福,五位壮士不惜牺牲自己的宝贵的生命,这是一种多么浓烈的爱国情怀,这是一种多么强大的的英雄气概啊!这几位英雄的壮举让我想起了我国着名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司马迁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确,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的就比泰山还重,。五壮士的义举难道不就是这句话最好的体现吗?他们能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义无反顾的做出了了保护群众,牺牲自己的选择,他们的死就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他们虽然牺牲了,但他们却会永永远远的活在我们的心中。

这篇课文还有一个别名,那就是“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我深信不疑。他们的行为是神圣的,他们的品格是神圣的,五位壮士的形象刻画在我们心中,那不更是神圣的,伟大的吗?

现在的中国已越来越强大,这里面的功劳少不了七十多年前抗日英雄的牺牲,作为21世纪的一份子,我们要磨练自己的意志,把保卫祖国,振新中华当成自己的职责,为祖国奉献上一份力,让我们的祖国熠熠生辉,锦上添花!

展开阅读全文

齐白石的民族气节

全文共 202 字

+ 加入清单

齐白石,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现代国画大师。1937年日寇占领北平时,他已70高龄,他愤然辞去北平艺专教授职务,闭门谢客,表示不与敌伪合流。尽天寒冷,全家宁愿受冻,也不领敌伪的施舍,拒绝卖画给敌伪人员。为了摆脱敌伪的纠缠,他先后在门上贴上告白:“白石老人心病发作,停止见客。”“切莫代人介绍,心病复作,断难报答也。”“画不卖与官僚,窃恐不祥。”后来干脆写:“白石已死。”白石老人的高风亮节一直为世人称道。

展开阅读全文

二十四气节

全文共 2371 字

+ 加入清单

有多少人能够真正了解二十四气节?今天小编整理了文学常识二十四气节给你们,欢迎大家的阅读。

春雨惊春清谷天,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满芒夏暑相连,即: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处露秋寒霜降,即: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即: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先把24节气的名称按次序列下,分为四组,每组又分为前后两半: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这样一摆出,立刻能看出前半四个立字后,紧跟着后半开始,又见“春夏秋冬”四个大字领头。这什么意思呢?不言而喻,这是说春夏秋冬四季从四个立立起来,立起来就是开始嘛。后半的“春夏秋冬”配上两个“分”字,两个“至”字。分是什么意思?最简单的“分”,就是“一分为二”了,可见这就表明,在这里把一季“一分为两半”了。那另外两个“至”字呢?容易误解为“到头了”的意思,但要弄清楚是什么到头了?不要当作是一季到头了,而是太阳向北或向南走到头了,要回头走了。确切追究这个“至”字的本义的话,“至”是极的意思。比如我们说“至少”,就是说不能再少了,少到极点了。夏至就是说太阳向北走到`极点了,要回头了,但夏季并没有完,而是刚刚到中点。冬至也是类似,太阳刚刚到极南点,开始转向北了,冬季过了一半了。

通常把这八个节气称为四季八节。实际是四始八中。它们是界定四季的。可是四季又是什么意思呢?夏季不是热天吗?,冬季不是冷天吗?为什么快到了夏季的末尾才大暑,快到了冬季的末尾才大寒?这夏季和冬季不是歪了吗?这个问题提得确实有道理。难道古人给四季定歪了吗?深入思考,才能理解其中的奥秘。

原来冷和热虽然是依赖太阳的照射,但人们感觉到的冷和热却是原因很复杂的,太阳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比如一个大房子两头有两个门,冬天从左端门端进一盆火,慢慢向右门移动,最后从右端门端出去。您说是不是当这盆火移到中央的时候房子里的温度最高?肯定您说不是,是火移到偏右门时温度最高。原因是火向空气散热是需要时间的,火移到中间时,热还没有来得及散开。太阳照射与此类似,影响气温的因素还要复杂得多。所以,季节的概念,最初发生时是很朴素的,根据人钔的直接感受。当人们要定四季的准确概念,并想把四季概念纳入历法的时候,人们认识到不能仅仅根据气温来定四季。同一时间,各地气温不相同,不同年的同一历时,气温也不总相同。因此必须找到最稳定的普遍适用的定四季的标准。我们聪明的祖先,找到了这个标准,那就是太阳的南北位置。这个标准是天文标准。太阳的南北位置虽不能唯一决定一个地方的气温,但它能大体上有规率的影响一年中的温度变化。因此按太阳的南北位置来定四季是有实际价值的。当然这样定的四季必须与按气温来定的直感四季有区别了。通常把直感的四季称气象四季。气象四季不能作历法四季。而刚才说的天文四季才能作历法四季。气象四季通常比天文四季有些滞后,中国的黄河流域大概滞后三个期。24节气中上述八个所定的四季,正是天文四季,也是历法四季。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大暑和大寒不在夏季和冬季的中间了。

四季八节是24节气的骨架,也是历法的骨架。其它十六个节气则是骨架上的枝条或肉。枝条或肉的用处是天文四季通向气象四季的桥梁。

我们看立春和春分之间三等分插入了“雨水”和“惊蛰”。这两个名字描写了春季上半季的气象或生物的特征。要开始下雨了,藏在地下过冬的小生命听见太阳的召唤要开始苏醒了。春分和立夏之间插入的是“清明”和“谷雨”。从“清明时节雨纷纷”我们可以知道清明节气时的气候情况。从谷雨的字面可以知道这是庄稼需要雨水促长的季节。立夏与夏至之间插入“小满”和“芒种”。小满是小麦灌浆的时候,芒种是小麦收割和秋种的大忙季节。夏至与立秋之间插入“小暑”和“大暑”,这是最热的一个月了。立秋和秋分之间插入“处暑”和“白露”,这是暑威强弩之末,和早晚开始见露珠的初秋季节了。秋分与立冬之间插入“寒露”和“霜降”,其意已见字自明了。立冬与冬至之间插入“小雪”和“大雪”;冬至与立春之间插入“小寒”和“大寒”,其气象意义就更清楚,不必解释了。总之一句话,八节之间插入的十六个节气,是用来描述中国黄河流域的气象和物候的。世界任何其它地区都可根据各地的气象和物候特征模仿为这十六个节气取适当的名称,就像世界时和区时的关系一样。所以说:24节气实际是全世界适用的。

24节气的天文意义明白之后,就知道历法以24节气为准绳是多么重要。但是24节气是按太阳在天空走过的大圆的24个等分角度来定义的,不是按一年24个等分时间来定义的,所以时间间隔并不相等,按近似的天数说,有的近似15天,有的近似16天。所以一年的月怎样分才能让既简明,又足够准确的表现24节气,使它们排列得有最简单的规律,让人容易记忆掌握,这是设计历法的重要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有关大雪气节的谚语

全文共 935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有关大雪气节谚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霜重见晴天,雪多兆丰年。(山西太原)

2.冬有三白是丰年。(同上)

3.雪姐久留住,明年好谷收。(浙江、湖南、河南扶沟)

4.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江苏苏州)

5.今年大雪飘,明年收成好。(同上)

6.江南三足雪,米道十丰年。(河南开封)

7.冬雪消除四边草,来年肥多虫害少。(江苏常熟)

8.大雪半溶加一冰,明年虫害一扫空。(同上)

9.雪落有晴天。(湖南)

10.雪后易晴。(江苏常熟)

11.大雪不冻,惊蛰不开。(河北沧县)

12.腊月里三白雨树挂,庄户人家说大话。(内蒙古呼和治特)

13.夹雨夹雪无休无歇。(《田家五行》论雨)

14.雪打高山,霜打平地。(江苏无锡)

15.大雪不冻倒春寒(桂)

16.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黑)

17.瑞雪兆丰年

18.大雪不冻倒春寒(桂)

19.狗仗人势,雪仗风势。

20.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21.腊雪是宝,春雪不好。

22.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黑)

23.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冀)

24.大雪不寒明年旱(冀)

25.寒风迎大雪,三九天气暖(冀)

26.大雪下雪,来年雨不缺(皖)

27.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28.男也懒,女也懒,下雨落雪翻白眼。

29.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30.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31.大雪不冻,惊蛰不开(苏、皖、赣、鄂、湘、贵、京、冀、晋)

32.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冀)

33.大雪不寒明年旱(冀)

34.大雪下雪,来年雨不缺(皖)

35.寒风迎大雪,三九天气暖(冀)

36.大雪不冻,惊蛰不开(苏、皖、赣、鄂、湘、贵、京、冀、晋)

37.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苏、浙、鲁、湘、粤

38.今年的雪水大,明年的麦子好(甘)

39.大雪纷纷是丰年(川)

40.雪落高山,霜打洼地

41.先下大片无大雪,先下小雪有大片(豫)

42.先下小雪有大片,先下大片后晴天(鲁)

43.沙雪打了底,大雪蓬蓬起(赣)

44.落雪是个名,融雪冻死人(赣)

45.落雪见晴天,瑞雪兆丰年(晋)

46.今冬大雪落得早,定主来年收成收(川)

47.冬雪回暖迟,春雪回暖早(浙)

48.冬季雪满天,来岁是丰年(粤)

49.冬雪消除四边草,来年肥多害虫少(苏)

50.冬雪是个宝,春雪是根草(苏、晋、粤、贵)

展开阅读全文

有关气节的歇后语

全文共 681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有关气节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孩子们过年 —— 常盼那一天

2.猪八戒三十六变 —— 没有一副好嘴脸

3.三伏天的电扇 —— 忙得团团转

4.你给我个初一,我给你个十五 —— 互不相让;谁也不让谁

5.天亮下大雪 —— 明白;明明白白

6.三九天穿裙子 —— 美丽又动人

7.三十年的旧棉絮 —— 老套子

8.三伏天的爆竹 —— 一碰就炸

9.过年借礼帽 —— 不识时务

10.铁拐李看月亮 —— 上不正,下参羡

11.月亮地里晒谷子 —— 阴干;将就天

12.穷债户过年 —— 躲躲闪闪

13.大年初一吃面条 —— 移风易俗

14.三九天的冰棍 —— 没人理

15.肉锅里煮元宵 —— 浑蛋

16.三九天喝凉水 —— 从里凉到外

17.癞蛤蟆吞月亮 —— 痴心妄想

18.柳条篮子摇元宵 —— 滚蛋

19.晾衣竿钩月亮 —— 差天远

20.三十三颗荞麦九十九道棱 —— 一成不变

21.三伏天的冰块 —— 见不得阳光

22.踩凳子够月亮 —— 差远了

23.三九天送扇子 —— 不领情

24.三九天吃冰棍 —— 寒心;冷暖自己知

25.哈巴狗咬月亮 —— 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高低

26.端午节拜年 —— 不是时候

27.包米面做元宵 —— 捏不到一块儿

28.墨汁煮元宵 —— 漆黑一团;一团漆黑

29.三九天喝姜汤 —— 热心肠

30.月亮跟着太阳转 —— 沾光;借光

31.年三十晒衣裳 —— 今年不干明年干

32.三九天桃花开 —— 罕见;太离奇;稀奇古怪

33.三十里地不换肩 —— 担子越来越重

34.三伏天絮棉袄 —— 闲时预备忙时用

35.大年初一打拼伙 —— 穷鬼们聚到一块了

展开阅读全文

信念与气节——《苏武传》

全文共 231 字

+ 加入清单

两千年前,在北海边上,有一位杖节牧羊的老人,他坚守着热爱祖国、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在饥寒交迫中艰难地生存着,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传统美德和高尚人格。其气节,令人肃然起敬。他没有在敌人的淫威面前屈服,也没有在金钱、富贵面前动心。为了远大的理想、为了亲爱的祖国,他餐冰卧雪、不辱使命,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坚守住了自己的信念。一直以来,这种英勇义举激励着千秋万代的华夏儿女奋然前行。可以说,苏武,真正称得上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展开阅读全文

14李白责任、个性、气节、人与环境

全文共 438 字

+ 加入清单

怀着一颗报国为民的心,你踏上了仕途,本欲施展抱负,却发现当初所望所想只是虚幻。皇帝昏庸,权贵当道,纵使一身才华,又何处施展。“钟鼓馔玉”你视为粪土,“摧眉折腰事权贵”更非你的本性。一身傲气换来权贵的排挤与迫害。“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无奈地感叹自己“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壮志难酬何人理解,心中愁苦何人知道,借酒销愁,却只发现“举杯销愁愁更愁”。

难道当初的抱负不复存在?难道从此就退隐山林,不问世事?不,仕途遭挫泯灭不了你心中的豪情壮志。那个高吟“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楚狂人依然存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你的心中依然盼望着匡扶社稷的那一天。“白发三千丈”的愁丝消释不了心中无尽的豪迈,庐山五老峰有如“青天削出金芙蓉”,黄河之势引来“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的感叹。一首首想象瑰丽,雄奇豪放的诗篇饱含你心中的理想、抱负。

无法匡扶天下是你的遗憾,但你留给后人的却是无穷无尽的瑰宝。一个由盛转衰的年代,造就了你这样一位天才诗人。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气节的谚语

全文共 757 字

+ 加入清单

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小编收集了关于气节的谚语,欢迎阅读。

立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正割地,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封了地,小雪河封严;

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

立秋无雨一半收,处暑有雨也难留(鄂)

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皖、鲁、鄂等)

处暑落了雨、秋季雨水多(东北)

处暑雷唱歌,阴雨天气多(东北)

处暑一声雷,秋里大雨来(东北)

处暑不下雨,干到白露底(东北)

处暑有雨十八江、处暑无雨干断江(东北)

处暑晴,干的河边铁马根(东北)

处暑出大日,秋旱曝死鲫(闽南)

处暑东北风,大路做河通(闽南)

处暑不觉热,水果免想结(闽南)

处暑有下雨,中稻粒粒米(闽南)

处暑虫,摇你目睭红”( 台湾。指鳀鳁旺产,渔民日夜作业而熬红眼睛)

处暑种荞,白露看苗(上海)

处暑萝卜白露菜(上海)

处暑处暑,处处要水(上海)

处暑白露节,夜凉白天热(安徽)

处暑落了雨,秋季雨水多(华北)

处暑雷声唱,阴雨天气多(华北)

处暑一声雷,秋里大雨来(华北)

处暑不抽穗,白露不低头,过了寒露喂老牛(宁夏)

处暑早,秋分迟,白露种(冬)麦正合时(宁夏)

处暑不出头,是谷喂了牛(西北)

处暑田豆白露荞,下种勿迟收成好(浙江)

处暑有雨十八江,处暑无雨一河装(四川)

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河北)

处暑下雨烂谷箩(河北)

立秋处暑八月天,防治病虫管好棉(河南)

处暑处暑,热煞老鼠(江苏)

处暑不出头,拔了喂老牛(河南)

立秋种白菜,处暑摘新棉(西北)

处暑蕾有效,秋分花成桃。(河北)

处暑种荞,白露看苗(四川)

处暑去暑通死老鼠。(河北)

[关于气节的谚语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惊蛰气节的经典谚语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惊蛰地气通。

惊蛰断凌丝。

二月打雷麦成堆。

地化通,见大葱。

大麦豌豆不出九。

地化通,赶快耕。

冬耕无早,春耕勿晚。

春耕抢墒,秋耕抢时。

先耕高亢,后耕淤洼。

冻土化开,快种大麦。

先耕白塘土,后耕淤泥头。

大地化,快种葵花和蓖麻。

温馨问候短信,祝您愉快

种蒜不出九,出九长独头。

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惊蛰地化通,锄麦莫放松。

麦子锄三遍,麦缝像条线。

麦子锄三遍,等着吃白面。

麦子锄三遍,皮薄多出面。

九尽杨花开,春种早安排。

到了惊蛰节,耕地不能歇。

九九加一九,遍地耕牛走。

豌豆出了九,开花不结纽儿。

快乐需要分享,快快行动吧。

光耕不耙耢,满地坷垃墒跑掉。

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地里吃。

惊蛰不耙地,好像蒸锅跑了气。

麦锄三遍无有沟,豆锄三遍圆溜溜。

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还下桃花雪。

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气节的作文800字

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一心报国岂能负

汨罗江畔,一位渔者无声而坐,一位老人仰天长叹:“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浑我独清!我该如何是好!”

汨罗江水奔流而去,渔者波澜不惊,说:“何苦独自挣扎,不如随波逐流,留在人间。”

岸上一座草屋静静的伫立,老人留下两行苦泪,说:“既已决定一心保国,岂能同世人而去!宁可舍生,也不能失掉气节!”

小屋里传来研磨的声音,久后,老人怀抱一块大石,任两行热泪纵横,跳入了江中。

渔者徐步走进草屋中,岸上一联竹卷,留有一诗名曰《楚辞》,作者是楚国屈原。

朝南三拜还家乡

自古都道文人墨客太过风骚,执笔有如神助,拿剑枉然无力。

不然——

一位瘦弱的人,多处受伤,被两名士兵押上刑台。

没想到首领亲身站起,挽住他的手,说:“何苦,不如留下,封侯赏爵,赐汝大官。”

首领说:“子孙万代,代代袭制。”

那人果断吐出一字:“不!”

首领说:“你还有什么心愿吗?”

那人问:“南在哪里?”

百姓指明方向。

那人毅然下跪,朝南拜了三拜,头也不回地走向了断头台。

想必大家已经猜到。那人便是文天祥,对他来说,气节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只因为我们懂得

转瞬即为历史。

2015年的九月三日,我激动的在电视前观看着检阅仪式。

七十年前的屈辱在七十年后的中国人心里也不会忘怀。百年的兴衰与起伏,沧桑与变化,痛苦与磨难……

因为他们不懂得,所以他们说要四个月攻克中国,但他们打了八年,输了;

因为我们都懂得,所以我们坚持着,是我们的土地就是我们的,缺一点都不行;

因为他们不懂得,所以他们不知中国的力量。

因为我们都拥有,所以在百年风雨后,屹立不倒。

只因为我们懂得,国家的尊严,民族的希望,人民的意志,最后只归于二字——

气节!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

展开阅读全文

雨水气节

全文共 202 字

+ 加入清单

朱思喆

天气阴沉,雨水冲屋檐、窗户和树叶间嘀嘀嗒嗒地流下来,好像是春天带来的礼物。

春雨像顽皮的小精灵,它落在花苞上,花儿喝饱了雨水,慢慢地展开了花瓣;它落在干硬的土地上,土地重新有了生机;它落在柳树上,柳树吐出了点点新芽;它落在竹叶上,竹叶像洗了个澡,绿得闪亮;它落在水里,小鱼欢快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吐出了大大小小的水泡。

万物萌动,气温升高,寒冷的冬天悄悄地离去,温暖的春天慢慢地到来,这就是“雨水”节气。

展开阅读全文

爱国、气节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 能屈”,可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气节。古往今来 ,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 诸如卓有见识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维新被杀的谭嗣同,推翻帝制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抗日献身的张自忠,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人都体现 了这一民族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

“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这是一切爱国科学家的心声。 国外科学家纷纷回归祖国,要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钱学森面对美国方面的关押、软禁、监视,毫不动摇;华罗庚放弃在美国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 谢绝英国老师让他攻下博士学位再回国的劝告……

以上种种爱国和气节的实例,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然而在中华历史上面对物质世界的诱惑及权势的威迫,小则卖友求荣,大则卖国求贵也大有人在。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刻刻都要以祖国和民族利益为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