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永远

永远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永远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永远问题。

分享

浏览

4798

作文

504

永远的班主任作文_写人600字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不知不觉,我已经迈入中学校园三个多月了,结识了许多同学。当然最让我感动,也最让我感激的人是我的班主任——冯老师。

初识冯老师,在夏令营的时候,当我们在烈日炎炎下走队列、学习广播操,她放弃阴凉树荫,时刻陪着我们,动作不到位的抽休息时间进行指导。有她在身边,我们训练精神百倍。

开学后的一天,那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了,冯老师突然打电话来说要家访,我心想:老师怎么会突击家访?要知道,我从幼儿园到现在,老师没有家访过一次呀!我心里很紧张,不知道老师要说什么。大约十分钟以后,老师来了。原来老师是为了看看我的家境怎样,向父母问一下我的性格怎样,小学时的各方面表现怎样。这时,我对老师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老师上课够累了,还要来家访,老师真是敬业啊!

当然,让我感动的不止这些。有一天,老师说是要给我申请贫困助学,因为我家不算富裕,还有弟弟妹妹都要上学。这时的我,心潮澎湃,激动的不知说什么了。

平时,除了管理我们的生活与学习、认真上课以外,对于作业错得太多的同学,她会单独给他们把不懂的题目耐心地再讲解一遍。

老师的认真、细致与爱心让我体会到了老师的伟大。老师教育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放在我们身上了。而作为学生的我们,是否应该更加努力地报答老师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永远的追求_小说作文

全文共 1107 字

+ 加入清单

站在中考成绩的公布榜前,枫显的很平静。他没有任何言辞,只是嘴角旁微微露出一丝冷笑。

枫想起了以前的点点滴滴。

在这个不大不小的城市,随处都是落叶的飘飘然与白雪的呼唤。枫是这座城市里一所名牌中学的学生每他的名字确实起的好,因为他有着和枫叶一样的浪漫及动画片男主角“流川枫”一样的冷酷。

枫很出众,不论从哪方面看,他都是那种比别人略胜一筹的佼佼者。枫对篮球有着极大的兴趣,更重要的一点——他的篮球确实打得不错——。枫总是对他的哥们儿说:“我将来一定上体校,专攻篮球。”是的,这是他的追求

就在这时,一个好机会到来了。市里一所重点体校要来这所中学选拔人才。枫很高兴,太高兴。那天夜里,他无法入眠,梦想着自己将来当上NBA球星的样子。

那是一个对枫来说很美、最美的夜晚,可再美的夜晚也总会有一两颗不亮的星星。

第二天,枫起了个大早。他和哥们儿开始了练习。就在他们在篮球场上尽情飞跃的时候,旁边的一个老头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可这时,意外发生了——枫的手腕——可能是忘了戴护腕套吧,被重重的击了一下。接下来的可想而知,枫无法参加选拔比赛了。

比赛那天,枫静静地坐在观众席上。他显出异乎寻常的平静,可内心却诠释着一种莫名的苦闷。是啊,错过了这么好的机会。

比赛结束了,到了宣读被选上者名单的时候。“走吧,枫。”哥们儿叫他。是啊,趁早离开吧。枫逃避似的闪开。

“喂,枫!”其中一个哥们儿叫他。刚才好象听到了你的名字。

“别安慰——”

“蓝映枫……”

真的吗?枫怔在那里。当他意识到整个校园没有与他同名的人时,哥们儿已激动地扑向他。他们跳起来高呼一声:“Yeah!”可是,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管他三七二十一呢。

晚上,伴着点点星光,枫边走边哼着小曲儿。他幻想着父母那高兴的神情。

“爸、妈,我回来了。”

“哦,进来吃饭。”父亲的话很平淡。

“爸、妈,我被体校选上了,可以实现我的梦想了。”枫说话时神采飞扬。

“孩子,上了体校,你能保证成为球星吗?”父亲语重心长地说。

“我……”枫一时语塞。

“孩子,以你的成绩,上一所重点高中不成问题。将来,你一定会有出路的。”

“不!体校、NBA球星是我永远的追求!”枫坚定而有力地吐着每一个字,然后头也不回地进了自己的房间。客厅里只留下父亲站在那里,嘴角微微翘了一下。

命运终究给枫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过去了,体校的入学通知书还没有来。快临近中考了。

“不能再等了。”枫最终还是带着父亲的希望极不情愿地上了考场。结果——他当然考上了。

这是一个可以说比较完美的故事。然而故事的主人公——枫——永远不会知道那份入学通知书被他的父亲压在了办公桌上。可是,风对篮球的追求永远也不会改变。因为有他的一句:“这是我永远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永远的中国文化知识

全文共 1229 字

+ 加入清单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经济科技交往日趋频繁不同文化也在不停地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个情况中国文化带着五千年的韵味走向世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所认同,中国的饮食、服装节日文化开始遍布全球,而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的“文化消费市场”,也给中国传统在本地带来了冲击,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过洋节,过洋味儿生活,却淡忘了一些中国传统。

2005年11月14日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告终,这实在是中国传统的彷徨,自此许多人开始担忧:中国文化是否开始丧失活力?中国青少年淡忘民族文化,中国像是被这个世界同化了似的丧失了自己的个性,在世界的舞台上,我们越来越多地为自己的身份而焦虑不安。

但我们也应认识到:中国文化早已作为一种精神刻在了没一个中国人骨子里,永不磨灭!传统的彷徨绝不是文化的失落。我们应对自己有信心,对中国文化有信心。这种千年积淀早已被狠狠的敲进我们的骨髓里,融进了我们的灵魂中,化作我们的血肉,并不断地内化为一种精神力量支配着我们的一言一行,就像古代君子所追求的“忠义诚信”,只不过换了个说法,化作了广泛的道德和内心的品格。这绝不是一两句时尚评论、一两卷美国胶卷就能掩盖的。其实,在每一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份深深的中国情结,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自觉地继承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中国文化在我们幼时就深深地植根在我们心中。

同时,中国文化在不停地发展,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自己新的内涵。其实,我们看到的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就是表达形式、表达技巧不断进步的过程。随着岁月的流走,随着朝代的更迭,我们也有了自己富有历史层累性的中国文化之路。像文学形式从诗经到律诗再到词到曲。这是什么?这是一种进步,一种时尚!

我们追求时尚、追求个性、寻求突破。这本身就是对中国文化进步精神的继承与弘扬。在新的时代我们有新的表达方式、新的时尚新的富有个性的中国文化!

我们可以看到,像我们所熟悉的周杰伦,他做为一个天才歌手,一个时尚名人。在音乐方面,他应当可以代表一种时尚潮流。于是,我们听到许多带有中国韵味的曲调,如青花瓷,兰亭序等诸多歌曲。这样的歌曲恰恰是对古老中国诗词歌赋的继承、延续,是这种略显忧伤却沁人心脾的悠扬曲调的千年跨越。这些流行歌儿为我们编织了一幅幅美妙的画面,是清雅的江南小城,是隽秀的行书。这些不就是中华文化的代表吗?这就是中国人永远的精神故乡。

中国文化走出国门,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有中国文化的延伸,中国文化把世界织成锦缎,上面绣着中国古老而富有中国特色的图腾!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以及其本身的发展,都应使我们欣喜。我们都为身为一个中国人,拥有这样的文化而自豪!

当然,民族文化绝不是落后的文化,而是值得我们骄傲和传承的文化精髓。中国文化知识之所以能传承千年而永不中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文化具有历史的层累性这就像岩层一样,下面的岩石的沉积,为上层岩石的形成孕育土壤。只有珍视并保护中国古老且优秀的文化,才能保证中国文化生生不息,吐纳白代!

展开阅读全文

永远的牵挂

全文共 894 字

+ 加入清单

三年前一个初冬的早晨,天空和现在一样也是那么蓝,我跟着妈妈去一个偏远的山村扫墓。我们住在大姨家,我认识了从未谋面的表姐——一个可怜的傻姐姐。大姨告诉我,姐姐小时候身子弱,隔三差五就去打针,后来打多了,留下了后遗症。大姨的话唤起了我的一点点同情,但我仍然忍不住讨厌她。

大姨要和妈妈谈一些事情,让姐姐带着我出去玩。姐姐可高兴了,拽起我的手就往外走,我心里却很不舒服,故意装作不认识她的样子,远远地跟在她的后面。尽管她有些失望,但仍然很兴奋,用含糊的声音喊我,那声音难听死了!“大傻子出来喽!”一群小孩喊道,“看哪,还带着个小傻子。”什么?敢骂我?我气得脸红脖子粗,冲上去跟他们打起来,可寡不敌众,我当然不是他们的对手,幸亏姐姐跑过来把我抱在怀里,可她自己却任凭那些小孩拳打脚踢。

“要不是你,我才不会被人骂呢!我讨厌你。”我从姐姐怀里挣脱开来,她只好放开我,我转身就跑。而她却牢牢地跟着我,用她含糊的声音喊我的名字,声音颤抖,听着好像在哭。当时我没在意,只是拼命地往前跑。

不知跑了多远,我不经意地回头望望。“咦,人呢?”完了!姐姐丢了!我在这陌生的村子迷路了!我害怕极了,一边走,一边大哭起来。这时我隐隐约约听见有人叫我的名字,我向远方望去,泪眼中看到一个模糊的影子——是姐姐。她发疯般地摇着树干,竭力呼唤我的名字,嘶哑的叫喊声在空中飘荡。终于,她走不动了,失魂落魄地跌倒在冰冷的地上……

我被深深感动了,哭着向姐姐跑去。一看到我,她立刻跳起来,用那冻得通红的手笨拙地帮我擦眼泪,比划着让我跟她回家,她已发不出任何声音……

以后几年里,她经常托大姨带一些小礼物给我,虽然是小礼物,但都是她用自己最真诚的情感来表达她对我的思念。

一个智力有缺陷的人,用她最单纯的心向周围的人表达自己的感情,她是多么渴望被理解,可没有人愿意接受她,她却用最宽广的胸怀去体谅和理解每一个人。她是大家的笑料,大家的负担,然而这丝毫没有影响她毫无保留地对我们付出爱,丝毫没有影响她内心的善良。

姐姐呀,姐姐,你现在在做什么呢,过得好吗?你是我在大山那边最远的牵挂,你知道吗?在梦里,我经常梦见那片蓝天,梦见你哭泣的眼睛,梦见……

展开阅读全文

永远的长征

全文共 3348 字

+ 加入清单

我作为景泰人已来北京20年之久了,已是不惑之年的我,人生的一半时间在北京度过。虽久居北京但有时会梦回故乡,忘不了那生我养我的景泰。家乡的朋友在北京有事我多会尽力帮助。5月初,李树江先生委托我向王定国老人求字,我痛快地答应了。热心研究景泰历史的李树江先生整理西路军在甘肃景泰的经历,并拟定出书,书名为《西路军在景泰》,他已约请了王定国老人题写书名。由于他不能来京办理,便委托我去王定国家办理此事。

我把王老的事迹讲述给儿子龚恒一,儿子作为景泰的京二代,对景泰没有什么深刻影响,但对景泰的长征故事却很感兴趣。于是我决定带他一起拜访王定国老人。儿子事先还拟好了采访提纲。

我和儿子冒着大热的天气来到位于北四环的王老家。见到王老,我们有些吃惊,将近百岁的老人,身体依然健康,面色红润,口齿清楚,比较健谈,正和孩子们打扑克。老人的小儿子谢亚旭接待了我们父子,人很随和,特别客气,和王老一样没有什么架子,把我们当重要的客人,给我们倒茶,端水果。我们为之感动,我们和王老素不相识,通过景泰县从未谋面的李树江先生联系,就能如约到王老家。而且担心我们到家后王老不在,所以提前写好了书名。在拿出那幅精美的字画后,老人与我们合影留念。在合影之前,老人还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容貌,梳了梳头。可见老人和她家人都很和蔼,把我们看作远道而来的客人。家里书画、照片、礼品很多,但不显得乱。最让儿子龚恒一惊讶的是王老和胡锦涛、习近平等领导人的合影照片。王老还关心景泰县的近况,问那里老百姓的生活怎么样。真是一位伟大的老人,在自己近百岁之际仍然关心着老区。

当儿子龚恒一问老人见过毛主席没有,王老开心地作了回答。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的中央机关和四方面军总部在懋功会合,在庆祝红一、红四两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的联欢大会上,王老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刘伯承等中央领导人。虽然,长征的道路是异常的艰苦和曲折,但是,王老记得更多的是艰苦中的快乐。她以轻松的口吻,说起和毛泽东主席过草地的往事:那时,毛主席和战士们一起行军,也不骑马,徒步前行,还一路用浓重的湘潭口音给大家鼓劲儿。主席爱抽烟,长征途中没烟叶,小战士们就主动帮毛主席一个小忙:“我们是在同一条路上啊。他一路要抽烟,没的抽啊!我们就找没有毒的树叶子,采下来,背在背上晾干,然后给毛主席,他弄弄就抽。”毛主席一路上抽着战士们为他卷的树叶香烟,和战士们说笑着,主席的乐观也同样感染了王定国,让她更加坚定地战胜这艰险的征途。

历史的见证

王定国,一位世纪老人,作为长征的见证者,参加了红军长征,后参加西路军前进剧团。1937年后任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管理科科长。在甘肃留下了王老的足迹。她是成千上万红军战士的杰出代表,长征精神在她身上体现,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不怕艰难险阻,不怕牺牲生命,最后取得了胜利。虽然70多年过去了,对于我们已经遥远,但要去拜访健在的红军老人,崇敬之意油然而生。当年那些青春年少的红军战士,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不怕牺牲,把自己的热血洒在了景泰这片土地上。去拜访当年的见证者,就是对死难烈士的怀念。

过草地时,王定国的体重仅有50多斤。说起那段经历,王老笑着说:“要是胖的话,哪里过得来啊!踩到泥潭里就要陷下了。”是的,在过草地时,有多少战友就在身边陷进了沼泽,没能再爬出来。过草地时,最可怕的还是饥饿。绵延两万五千里的长征,红军战士们没有充备的口粮供给,能够果腹的仅仅只有野菜和草根。但是,即便是野菜和草根也不可能支撑那么多的队伍一次次地采集,更何况有的“野菜”和“草根”是有毒的,长征的途中,就有许多战士因为误食了有毒的“野菜”,而永远地留在了草地中。就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王定国和剧团的战友们仍然坚持着为同志们鼓劲,他们用自己的歌声和呼喊唤起同志们的斗志。

长征路上,王定国一直非常幸运,她熬过了饥饿,躲过了敌人的子弹,走过了随时可能吞噬人生命的草地。但是就在1936年,她的身上留下了永久性的创伤。当时,他们要翻越的雪山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终年积雪,在雪山顶上,她的一根脚趾永远留在了那里。近年来,有人采访王老,问到她长征期间“丢”了个脚趾,她是这样轻描淡写地说的:“在雪山上,晚上睡着了。人多被子少,盖不着,脚冻僵了。一摸,就断了,冻掉了嘛!”作为一个年轻的红军女战士,她没有为自己的这根脚趾掉一滴眼泪。问她伤心不伤心,她回答说:“没什么伤心的,死活都说不准了,伤心?又不是我一个人,那么多的人,伤心什么?我们是穿着单衣服,一边走一边嘴里嚼着辣椒翻过雪山的。”我们总说革命者的情怀,王老以极平常的语气所说的往事,是不是最感人的情怀呢?

长征没有终点

王老离休后,那双走过长征路的脚,并没有停歇。1983年,王定国重访甘肃,曾到过景泰,同时了解到一批滞留在甘肃、青海的西路军被俘和失散人员生活困难。她认为,当年西路军失败的责任及后果,不能由这些无辜的战友承担,而且,这些人都已经到了风烛残年,现在不解决,后人不了解这段历史,更难以解决。于是,她和伍修权一起,自费跑遍河西走廊,越乌鞘岭,跨湟水河,顶戈壁烈日,迎祁连朔风,为的是一项几十年前没能完成的任务——营救西路军流散人员。

她曾与陈云夫人于若木等同志,发起挽救失足青少年活动,足迹遍布中国;她曾在76岁高龄时重返草地,在川北22个县考察,为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出谋划策;她曾在92岁高龄时重走长征路,探望还健在的老战友和房东乡亲……她真是个闲不住的革命老人,她的人生新长征正在愉快地进行着!

2003年,老人的小儿子谢亚旭就向母亲提起:为了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想让母亲“重走长征路”。这个建议令王定国非常高兴,对怎样重走长征路,王老自有自己的打算,那就是“看看红军遗址,看看健在战友,看看老区百姓”。在儿女们的一致支持下。2004年6月,王老到达四川省天全县,这是她重走长征路的第一站。在瞻仰天全红军烈士陵园时,王定国听说县里雇了顶滑竿要抬她上山,生气了,她大喊:“我是红军啊,我自己能上去!”在高海拔的二郎山、在泸定县的大渡河边,面对湍急的河水和摇晃的铁索桥,九旬的王定国老人推开上前搀扶的人,只身在100多米的桥上走了个来回。这哪像一位92岁高龄,负过战伤,30年前又做过大手术的老人?

晚年的王老是一名公认的著名社会活动家。1984年以来,她参与筹备成立了中国文物学会,并担任副会长,促成了《国家文物保护法》的颁布;她倡导成立的“山海关长城研究会”,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组织有关电视台拍摄了许多专题电视片,促进了对长城的宣传、保护;参与筹备成立了中国干部教育协会,担任常务副主席;她还和于若木一起积极投入挽救失足青少年的活动。200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很多机构邀请王定国外出参加各种活动,家人怕老人太累谢绝了,但只要被她知道了,总要批评大家,说:“人家请的是老红军,不是我个人,没理由不去的。” 1978年开始的6年里,王定国先后整理、出版了《谢觉哉传》、《谢觉哉日记》、《谢觉哉诗集》、《谢觉哉文集》等近500万字。

虽然长征在70多年前结束了,但是长征精神的传承永远没有终点,长征精神的传承就是新的长征。98岁的王老似一座精神丰碑依然在人生的征途中前行,那么我们新一代的中国人就应当坚定地继续我们新的长征。

永远的激励

98年的人生中创造了无数奇迹:1933年参加红军,长征途中敌人的弹片击断了她的腿骨,她坚强地迎来革命的胜利;从文盲女到革命家——14岁参加革命后,刻苦学习,从一个目不识丁的农家女到著书立传,成为今天很有影响的社会活动家;书法绘画集一身——70岁开始练习书法和绘画,丹青追忆红军岁月、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癌症老人——75岁,癌症切除手术在她身上留下30多厘米的疤痕,依然欢乐;她曾在92岁高龄时重走长征路,探望还健在的老战友和房东乡亲;近期正在策划在四川举办画展。 如今,老人革命热情不减,头脑清晰,继续发光发热。

红军的长征精神,像隐形的翅膀,激励红军战士夺取了长征这个举世创举的胜利,也激励着像王定国老人这样健在的老红军书写着灿烂的人生,我们要学习王定国老人,继续发扬长征精神,建设强盛国家,同时要传承长征精神,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激励后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展开阅读全文

永远的童心作文

全文共 1035 字

+ 加入清单

嘘,别出声,我现在正在寻找童心呢!嘿嘿,发现目标!聊天神马的靠边站,我先走啦!

——对天空微笑老天爷今天似乎受了什么打击,哭得特别厉害,咆哮得特别凶猛。

一个看似七八岁的女孩却一点儿也不害怕,任凭妈妈怎样呼唤,她还是在雨中忘怀地舞蹈。忽然,天空一阵巨响,一道亮光闪过,小女孩居然抬起头,对着天空微笑。就这样,反复如是。我异常的惊讶,经后来调查,原来是小女孩在书上看见了一个小故事,文中的主人公在雨天打雷时,把头抬起对天空微笑,当做是老天爷再给她照相。于是,小女孩心血来潮,便跟着学了起来。哈哈,真是天真的孩子!我立刻拿起笔记本和铅笔记录了下来。什么?你问我还要去哪里?哎呀,当然是继续寻找童心咯,只收集了一个哪儿够呀!好了,别拽着我了,收集完了再慢慢和你聊天,我先走一步啦!——来自蝴蝶的吻触哇哦,又发现目标!

咦,这不是之前那个小女孩吗?貌似现在长大了呢,正值十二三岁青春年华,她还有什么样的童心呢?总之,先躲起来吧!女孩正和她的朋友在校园的操场上奔跑着,原来是在追逐蝴蝶。女孩笑着,跑着,追着,企图抓到它,但是每次都扑了个空。不久后,女孩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瘫坐在地上,眼里充满数不尽的失落。后来,她不放弃希望,继续追着蝴蝶。这时,蝴蝶居然像读懂了她内心的愿望后掉转头来,朝女孩飞去,身子轻轻的在女孩的右肩上点了一点。女孩便惊喜地跳了起来,朝天空做了一个大大的“耶”的手势。她到底在做什么,期望什么,高兴什么呢?经过我再一次调查发现,原来,女孩和她的朋友读了一篇文章《来自蝴蝶的吻触》,她们便去追逐蝴蝶,也期望得到蝴蝶的吻触。哈哈,真是童心未泯啊!我不禁又拿出笔记本和铅笔记录了下来。……

——梦醒“起——床——啦!”随着一声巨吼,我赶紧跳下床,揉揉眼睛,只看见妈妈转身下楼的背影。

咦?我在家里?我环望四周。我不是在收集童心吗?恍惚瞟见书桌上一个小本子,哦,那是我的日记本。翻开,不经意间看到一篇小时候写的日记,几排歪歪扭扭的字迹映入我的眼帘:今天,老天爷给我照了好多好多相片哦。他什么时候会把相片送给我呢?好期待哦!看完后,我不禁微笑。又翻,是一篇近来写的:哈哈,我今天和好朋友在操场上追蝴蝶,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得到蝴蝶的吻触了,好开心啊……霎时,我恍然大悟,原来,我是在梦里以旁观者的身份回味了自己的童年!原来,那个女孩就是我啊……

——尾声我轻轻地合上日记本。

一切准备好后,我背着书包出门了。路上,我忽然抬起头,看着蓝蓝的天空和飞舞的蝴蝶,我的嘴角轻轻扬起,笑容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永远的怀念郭永怀

全文共 9507 字

+ 加入清单

他是唯一一位在导弹、核弹和卫星都做过卓越贡献的“两弹一星”元勋,也是唯一一位获革命“烈士”称号的科学家。

--题记

郭永怀,生于1909年,山东荣成人,中国共产党员,国际著名的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发现了跨声速流中的上临界马赫数,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中的变形坐标法,即国际上公认的PLK方法,为人类突破“声障”,实现超声速飞行解决了重大理论问题,倡导了我国的高超声速流、电磁流体力学、爆炸力学的研究,培养了优秀力学人才。担负了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我国的导弹与核弹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68年12月5日,因飞机失事牺牲,其骨灰被埋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他的塑像下面,陪伴他的还有与他一同牺牲的忠实警卫员牟方东。

郭永怀生平

郭永怀幼时聪慧,勤奋好学。1929年夏,进入南开大学预科班学习。1931年,郭永怀转入本科,攻读物理。1933年转到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1935年毕业后,他留校任助教兼做研究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永怀曾回家乡威海任教。1938年威海沦陷,郭永怀又辗转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半工半读,在那里,基于科学救国思想,他放弃了原来的光学专业,转入航空工程系,学习流体力学。

1939年,郭永怀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中英庚款留学生。经过一些波折,于翌年9月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在应用数学系主任辛格指导下从事研究。他仅以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可压缩粘性流体在直管中的流动》的论文,并获得了硕士学位。1941年5月,他又来到当时国际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中心——美国西岸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在航空大师卡门教授的指导下工作。他主动提出要进行当时空气动力学的前沿问题——跨声速流下连续解的研究,并于1945年获得博士学位。

1946年,西尔斯在康奈尔大学创办航空研究院。他特聘郭永怀前去参加业务领导工作,历任副教授、教授之职。他着重对跨声速理论与粘性流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先后发表了《可压缩无旋亚声速和超声速混合型流动和上临界马赫数》(与钱学森合作)、《关于中等雷诺数下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绕平板的流动》、《弱激波从沿平板的边界层的反射》等重要文章,解决了跨声速飞行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与此同时,为了解决边界层的奇异性,他改进了庞加莱、莱特希尔的变形参数和变形坐标法,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为人类突破“声障”做出重要贡献。为此,钱学森于1955年在《应用力学进展》杂志上发表文章,将这一方法命名为PLK方法。郭永怀因在空气动力学与应用数学中的研究成果而驰名世界。

1956,受人民中国感召和钱学森热情邀请,回到祖国。在国内工作的12年期间,他把主要精力放在组织、领导国内的力学与国防科研上,并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化学部学部委员、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二机部九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主任、国防科委空气动力学专业组成员和空气动力学研究院筹备组副组长、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1956年,郭永怀参加了制订“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十二年规划”,担任了力学专业副组长。他和力学界的其他专家一起审时度势,分析国际上力学研究的动向,并根据我国的国情,制订出学科近期发展规划与远期奋斗目标,确定高等学校力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为我国随后若干年的发展方向确定方针大计。规划的实施使我国的力学研究从解放初期只有少量理论工作的状况发展到能够通过现场测试、大型实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等多种手段进行重大项目研究的现代力学阶段。

50年代,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的发展。1957年,郭永怀在《现代空气动力学问题》的报告中,指出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应该是我国随后一个时期的重点研究方向。他和钱学森极力倡导在国内开展高速、超高速空气动力学、电磁流体力学和爆炸力学等新兴学科的研究。为了将这些领域的研究铺开,他在北京组织了高超声速讨论班,研究探讨了许多前沿领域的重大课题,对我国高速飞行器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0世纪中叶,由于能源危机迫在眉睫和高速流动中电离现象的出现,磁流体这门新学科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郭永怀抓住这一苗头,于1961年在力学所筹建并领导了磁流体力学研究室。他为这个室选定了三大研究课题:磁流体和等离子体稳定性;磁流体直接发电;同位素的电磁分离。他还以敏锐的眼光指出磁流体发电原理应当和原子能技术结合起来。这是很富有创造性的思想。他亲自参加力学所电磁流体组每周一次的学术讨论会;60年代初,他组织了北京地区高超声速讨论班;他一方面要求大爆破问题组人员踏踏实实地学一本书,一方面又鼓励大家深入实际。他指导研究生从事这些新方向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对于新学科方向的发展,他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和精辟的见解。

60年代初,郭永怀指出了爆炸力学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并负责指导力学所爆炸力学室。他组织制定了第一个全国性的有关爆炸力学的规划,在爆炸力学的民用和国防应用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这一时期,郭永怀还担任了核防护新技术领导小组副组长,并直接指导完成了《三峡水坝抗核爆炸模拟实验中相似关系换算》的技术报告。

郭永怀异常重视实验研究和实验设备的建设。为了在“一穷二白”的状况下开展力学实验研究,他提出了搞实验要符合我国国情的思想。他说:“就象高能物理研究那样,我们不能搞昂贵的大型高能加速器,但可以用小型设备来观测宇宙线;我们搞气动力的,不能一上来就搞大型风洞,而搞激波管和激波风洞却是力所能及的捷径。”

郭永怀是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和钱学森、周培源、钱伟长等一道,规划了我国高等学校力学专业的设置。他和力学家们运筹帷幄,认真研究了近代力学的发展方向,制定了学科的近期发展规划和远期奋斗目标,使我国力学学科的面貌大为改观,特别是近代力学科学一起步就有很高的基准,只短短的几年功夫,在某些方面就已接近于世界先进水平。

郭永怀对于国防工业和科研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涉及了许多重大的项目。

从1957年11月4日,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起,他就参加了中国科学院星际航行座谈会,大力倡导我国要发展航天事业,并就许多技术问题,如运载工具、推进剂、姿态控制、气动力、气动热等发表了许多重要见解和主张。在第四次座谈会上作了“宇宙飞船的回地问题”的中心发言,对气动减速、气动加热、烧蚀防热、回地轨道设计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还提出了利用举力面的设想。

在中国开始研制核武器时,他负责动力项目研究。提出了“铁条包布”的设计思想。为核武器真正武器化做出贡献。郭永怀还负责指导反潜核武器的水中爆炸力学和水洞力学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此外,在潜-地导弹、地对空导弹、氢氧火箭发动机和反导弹系统的研究试验中,他都作出了巨大贡献。此外,郭永怀还应两弹结合时期的需要,对我国核武器科研体制提出了重要设想。随后,当研制人造卫星提到议事日程上时,郭永怀参加了负责卫星本体设计的人造卫星研究院的领导工作。

1964年,郭永怀参加了再入物理工程的筹备工作。他认为应将再入物理现象的研究作为这个项目的理论研究方向,并明确提出建立高温物理所的主张,对实验设备的筹建工作他亦费尽心血;1967年,郭永怀参加了空气动力学研究院的筹建工作,担任了主管技术工作的副组长。他首先就空气动力学研究院的服务对象、研究手段、重点设备、测试方法等提出了建议,并和钱学森一起为该院规划了蓝图,为以后空气动力学研究发展中心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为了发展我国的“两弹”事业,郭永怀呕心沥血,从理论到实践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多次赴现场参加准备工作。1968年10月,郭永怀再次赴青海,筹划我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试验工作。在离开青海之前,他对这次国家试验进行过评价发言。当时,试验的理论方面有“过早点火几率”问题;实验方面有设计内球新结构问题;材料加工方面正考虑产品自热和装配贮存问题;在整体系统方面有“弹、伞、机”的协同配合问题。郭永怀从这次热试验的准备情况瞻望1969年和以后的任务,大胆提出今后设计要重新考虑上述各方面的问题,为我国核武器的机动、安全、和小型化指明了方向。12月5日,郭永怀从兰州乘飞机返京。当飞机在北京机场着陆时,发生了事故,郭永怀不幸牺牲,牺牲时和警卫员牟方东紧紧拥抱,用身体保护了装有宝贵科研资料的公文包。郭永怀为我国的力学事业、国防科技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由于他的杰出贡献,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荣誉勋章”,是唯一一位,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

教书育人

郭永怀一直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主要学术领导人。他不仅在筹建研究室、培养人才、建设实验设备、规划研究方向、指导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而且还身体力行,参与许多具体课题的研究。

早在回国以前,郭永怀就同谈镐生探讨过回国后如何培养力学人才的问题。回国后,他始终把培养科技人才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1956年,我国恢复建立研究生制度。郭永怀积极筹划力学所的研究生培养。在第一批招生中,他一人就带了5名研究生,以后又亲自带过几批。他主张:培养人才要“言教、身教,以身教为主”。在教学和科研中,他自己做表率,经常同年轻人一道解决一个个具体的技术问题。在培养研究生和助手时,他注重使他们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两个方面都得到提高。他对年轻人的指导和帮助是启发式的、循序渐进的,重点强调掌握科研方法,提高科研本领,而不仅仅是解决某些具体问题。在他的培养下,研究生中有不少已成为所级学术领导人或博士研究生的导师。

1957年,郭永怀和钱伟长组织并领导了清华大学力学研究班。他除负责研究班的日常组织工作外,还亲自执教,讲授流体力学概论。开课前,他把辅导教员找来,亲自带领他们到有关高等院校的实验室参观,对一些关键问题给予一些启示,再让他们为课程安排一个实验计划,使这门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临毕业前,郭永怀亲自指导安排学员们的毕业论文题目,并设法每周都同辅导教员和学员碰头,了解进展情况,帮助解决问题。清华大学力学研究班前后共办了三届,毕业生达290多名。现在这些学员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各个部门,特别是在国防科研单位和重点院校的力学系或力学专业教研室,他们起着顶梁柱的作用。

郭永怀在培养人才方面不遗余力。1958年,他兼任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主任和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教授,讲授高速边界层。执教中,每堂课都凝结了他的心血。他评论和分析学者们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使初入门的研究人员都深受启发,甚至终生受用。在讲到求解各种形式的NS方程时,他总是眉飞色舞,侃侃而谈,指出采用什么样的变换有希望获得成功,走哪一条路是徒劳的,会遇到什么问题,症结何在。凡听过他课的人都感到回味无穷。陆士嘉(普朗特唯一的中国学生,也是唯一的女学生,冯·卡门的师妹,也是杰出的流体力学家)也常常赶来听郭永怀的讲课。她当时曾评价说:“只有他能讲得这样传神。”在这期间,郭永怀创办了《力学学报》和《力学译丛》,并亲任主编,翻译出版了《流体力学概论》等多部学术名著,先后开展了新兴的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电磁流体力学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其成果不断引起国际科学界瞩目。

郭永怀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将自己比作一颗石子,甘愿为青年人的成长铺路。他深感大批培养优秀人才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培养学术接班人这一艰巨任务在他的工作安排上占有突出的地位。他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这一点。1961年,他曾写道:“当前的打算是早日培养一批骨干力量,慢慢形成一支专业队伍。”随后他欣慰地说:“由于几年的工作,已经见到效果。”

人民的科学家

郭永怀是怀着科学救国的愿望漂洋过海的。受聘于康奈尔大学时,他就向校方表示“我到贵校是暂时的,将来在适当的时候就要离开”;为此,校方不让他从事机密工作。但空气动力学,特别是令人烦畏的数学难题,又不得不请郭永怀处理,他们便要郭永怀填一张表格,在“如果发生战争,是否愿意屡美国服兵役?”一栏中,郭永怀填写了“不”,对于让他申请加入美国籍的来信,一概置之不理。为此,他没有查阅任何秘密资料的权利,但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郭永怀从未流露出任何一丝悔意。

知郭永怀者莫过钱学森。当时已任力学研究所所长的钱学森,于1956年6月写信给郭永怀,盼他回国的急切之情跃然笔端:“永怀兄,我们现在为力学吧,我们已经把你的大名向科学院管理处‘挂了号’,自然是力学研究所,来,快来,快来,请兄多带几个人回来。”

“我们一年来是生活在最愉快的生活中,每一天都被美好的前景所鼓舞,我们想您们也必定会有一样的经验……

自然我们现在是‘统一分配’,老兄必定要填写志愿书,请您只写力学所……我们拼命欢迎的,请你不要使我们失望”。

1956年9月30日,郭永怀和妻子李佩等科学家历尽千难险阻离开美国,到达罗湖边防站,他们终于踏上了祖国大陆的土地。

回到北京,郭永怀便很快见到了先期回国的钱学森,他兴奋得流下热泪。钱学森推荐他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

不久,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接见了郭永怀,问他有什么要求,郭永怀焦急地说道:“我想尽快投入工作”。

回国后,郭永怀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了高超空气动力学、爆炸力学、电磁流体力学、飞行力学和固体力学的研究和指导工作之中。星期天和节假日他从不休息,经常是早出晚归,整天埋头书案,工作是他最大的乐趣。甚至连听音乐的时间也没有了。从美国带回来的两箱新唱片一直未拆封,后来他全部送给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他爱好集邮,自清朝以来的国内外邮票整整搜集了3大本,后来全部送给了国家邮政总局;他十分喜爱摄影,现在也顾不上了。

1957年初,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约见钱学森,让他推荐工程力学方面的技术负责人人选,钱学森毫不迟疑地说:“我看郭永怀完全可以胜任!他学术造诣很深,而且作风正派,工作扎实。”当时力学研究所的年轻学者回忆说,他们当时有疑惑,因为郭先生在美国学的是空气动力学,他没有摸过原子弹,美国人是绝密的,苏联也是绝密的,他怎么懂啊?实践证明,郭先生确实完全担当了信任。

据钱伟长先生回忆,那时很多人是教育救国论者,认为国家要脱去贫困落后只有大办教育,培养几百万大学生。郭永怀不例外,也就是这样想的。但他回国后一看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短短几年,就以发展生产建设国家为目标,建立了科学院、几百所大专院校和几百个研究所。新中国蓬勃兴盛的景象,使他无比欣慰。当国家要求他主持力学研究所和参加两弹工作时,他当然是欣然应命,努力从事了。

1957年,郭永怀还发表文章说:“自从1949年人民政府建立以来,买办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的工具被逐出中国大陆,广大的人民就真正地抬起了头,有了办法,有了保障,这个保障便是中国共产党。这几年来,我国在共产党领导下获得了辉煌成绩,连我们的敌人也不能不承认。在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时代,我自以为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责任回到祖国,和人民一道,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山河。”

“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是革命队伍中的一员,我衷心希望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早日实现现代化,早日建设成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对鼓舞全世界的革命人民。”

“由于执行了百家争鸣的政策,对所有问题我们都虚怀若谷,不经过讨论,就没有定论。对每一个方面我们需要权威,但是权威不能专有真理。这点,我相信一年以来,已经是做到了。”

1958年,教育界展开“教育革命”,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运动中也出现了“左”的倾向。有些人通过向空中扔十字架用库达-儒可夫斯基定理不好解释,就认为这个定理不对了;通过观察荷叶上的水滴可自由运动,就说NS方程的边界条件是不对的;通过当时的设计部门说,飞机的阻力现在还不能用边界层理论算,就认为边界层理论没用。他们请来郭永怀,想让他赞同这些“新发现”,不料郭永怀说:“我常想,一个新发现,要推翻什么东西,应该有以下工作。第一,要经过慎重的思考,你们说的问题,没有经过慎重的思考,只看到了表皮现象,就做结论。第二,要有真正的胆识,敢于做研究。你们对荷叶很有胆量,但不是科学的胆识。第三,要有毅力,可以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要有非搞清楚不算完的毅力,你们不是这样,是凭一时的热情冲动”。既中肯又有理有节,反对了“左”的倾向,又教育了青年。

他曾不止一次地对青年们说:“我给你们提的建议看法仅供你们参考,不一定按我的办法做,一切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郭永怀回国后指导的研究生之一的李家春院士(中科院)回忆说,当时郭先生刚回国不久,许多专业词汇还不能准确地用中文表达,但他坚持每次授课必用汉语。遇到一些专业词汇,常常说出几个译名,问听课的学生和助教,当他的译名得到认可时,郭永怀像学生做出了一道难题那样高兴。他的另一个学生俞鸿儒院士(中科院),记得郭永怀第一次与他们谈话的时候,曾经给他的学生一种“特权”,只要是学术问题向他请教,什么时候都可以。

张涵信院士(中科院)回忆:“彬彬有礼的郭永怀先生,对力学工作十分严肃认真。他甚至连Supersonic是翻译成超声速还是超音速,Euler的名字为什么翻译成欧拉等讲究。他主张读经典著作,他说这Prandtl的时代是流体力学的丰收期。Prandtl本人是个大权威,有学识有经验,书写得全面深刻,因此应该学习他的‘流体力学概论’。”

1963年前后,当时在清华大学工作的张涵信同志投寄了一篇由他和郭永怀先生联合署名的论文,经审查通过后送请郭先生最后定稿时,他大笔一挥把自己的署名勾掉。并表示:“国外的工作条件比国内优越得多,如果不是为了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我何必从国外回来!说实在话,我从回国之日起,已把个人科研上的得失置之度外。我认为不署名有利于青年人增强独立工作的意识,有利于他们迅速成长。”

钱伟长被划为右派后,郭永怀仍委托他做不记名的力学学报审稿工作。曾有一名牌大学的教授投稿给《力学学报》,经钱伟长先生审阅,发现有很多基本的力学概念是错误的,并认定论文中有51个错误,认为该论文不家发表;论文作者竟然提出“左派教授的文章不许右派教授审查”的无理要求。郭永怀先生义正词严地说:“我们相信钱伟长的意见是正确的,这和左右无关”。钱伟长多年后回忆这段往事时,仍然激动不已。他说:“这才是堂堂正正的正直学者”。

1961年7月,他被批准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得知后,一上班,他就喜笑颜开地对对事说:“我入党了,像我这样的人,在美国学习、生活、工作多年,家庭出身又是地主,我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党对我是多么的信任……”同事说:“祝贺您!祝贺您”,他谦虚地说:“我刚入党,是个小学生,你是老党员,你是我的老师”

他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和当选为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之后,有位年轻同志打趣说,郭老当大官了!没想到一向为人随和的郭永怀竟板起脸来说:“我们回国的目的都是为了报效祖国,你们乃至二三代科学工作者都要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做铺路石,要有思想准备吃苦受罪,不要为名利所累!”

中央出于对科学家的保护,认为郭永怀等科学家外出不宜乘坐飞机,要乘坐火车。为了节省时间,郭永怀总是乘坐飞机,尤其选择夜航,他说:“乘飞机节约时间,夜航打个盹就到了,第二天可以照常工作。”他还说:“我是学航空的,学航空的人都不敢坐飞机,那让谁来坐。”充满一种谭嗣同式的大无畏精神。谭嗣同说过:“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郭永怀先生就是这样一种悲天悯人、敢于担当、舍我其谁的人。反观今天一些改革家,改革失败让别人来承担代价,自己越改越富,群众却被越改越穷。

成功的奥秘

郭永怀的学生辈同事郑哲敏院士(中科院)回忆说:“郭先生在国外主要是从事理论工作和解析工作,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他选定的课题都是国际上的难题。他不畏艰险硬是坚持用解析方法把它们做到底,得出重要的结论。这些工作使他在国外学术界有很高的声誉。为此人们往往把他看作一位单纯的理论家。使我感到意外的是,他也很重视新技术和实验工作,而且为新成立的中科院力学所带来了新技术和实验手段。这至少包括当时世界上出现不久的激波管技术和等离子体动力学。后来我了解到,原来在郭先生准备回国之前,他曾经专门考察过他认为为我国科学发展所需要的新技术和新领域。”

郑哲敏院士和李家春院士在《科学和技术结合的典范――纪念郭永怀先生诞辰九十周年》一文中恰当的总结了郭永怀先生一生的工作,“他总是将当前有重大应用背景的科学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尤其是同国家结合民族利益紧密相关的问题;他善于通过观察和思考,提出既能反映问题本质,又能具体进行定量分析的简化数学模型来进行研究;他能运用一切现有的有效数学手段,或研究和发展新的数学方法,得到满足工程需要的解答;分析所获得的结果,深入研究其中的规律,进一步指导未来的工程实践。这是他取得重大科学成就的关键。”

郭永怀先生在国外求学期间,曾师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数学系主任辛格教授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冯·卡门教授,他们都是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的传人。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于20世纪初发源于德国的哥廷根大学,由知名的数学家菲利克斯·克莱因和力学家普朗特开创,并由普朗特的学生冯·卡门将其带到了美国。理论与实际、科学与技术,数学科学与应用科学密切结合是该学派最具代表性的的治学理念和学术风格,他们主张从复杂的扑朔迷离的问题中,寻找出最基本的物理过程,然后再运用简化了的数学方法加以分析,从而把理论与设计结合起来。郭永怀先生无论是在参与“两弹一星”的研制,还是授课育人无不以此为指导思想。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和民主作风也是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之所以很吸引人的秘诀,良好民主作风体现之一就是举办讨论班,冯·卡门受益于这样的讨论会,“在学术讨论会上,我不仅结识了许多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而且对各个科学分支――从初露头角的原子理论到沙漠的砂粒运动都怀有浓厚的兴趣,日后我不独钻一门,能从事空间技术多方面的研究工作,正是靠在哥廷根打下的基础”,并把这个优良的传统带到了美国,发扬光大。他每周主持一次工作会议和一次学术活动,每周都开,从不间断。在工作会议上,他希望每个人都报告自己的工作,不管是教授还是学生,讨论十分活跃,说错了也不要紧。“开始时,有些同学感到,怕提的问题暴露出自己知识贫乏。不久,他们便发现这种集体‘会诊’对解决问题大有好处”。现在由于郭永怀先生将这一传统带回中国并发扬光大,举办讨论班的做法已经全国遍地开花,一片喜人的景象。当年郭永怀先生在中科院力学所的电磁流体力学研究室也组织了每周一次的研讨班,集中攻读留比莫夫的有关专著,并研讨相关的几个研究方向。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常常为一个有歧见的问题争吵得脸红脖子粗,结果总是郭先生的意见成为定论,大家常为郭永怀先生的许多真知灼见所折服。

钱学森说:“我认为郭永怀同志是一位优秀的应用力学家,他把力学理论和火热的改造客观世界的革命运动结合起来了。其实这也不只是应用力学的特点,也是一切技术科学所共有的,一方面是精深的理论,一方面是火样的斗争,是冷与热的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里没有胆小鬼的藏身处,也没有私心重的活动地;这里需要的是真才实学和献身精神。郭永怀同志的这些贡献,我想人民是感谢他的。周代表党和全国人民对郭永怀同志无微不至的关怀就是证据。大家辛勤工作,为翻译、编辑和出版这本文集(郭永怀纪念文集)付出了劳动,也是个证据。是的,人民感谢郭永怀同志!作为我们国家的一个科学技术工作者,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而人民的感谢就是一生最好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永远的偶像初一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有些人,是天上那闪烁的星光,彷佛光彩夺目的星辰,点缀着无垠的苍穹;他们,使生命,发光发热,使平凡,转换成奇迹;使累积的失败,在无形中转变为成功!这些偶像,永不畏惧失败,而选择勇往直前;不顾旁人异样的眼光,而抉择做自己。

她——是德蕾莎修女,她同时也是我崇拜的偶像。毅然决然地走出那座高墙——那贫困与贵族的界线。这一边,是贵族——另一边,却是最穷的贫民们。她,选择了走向那一边——象征着贫民们,充斥着贫穷,充斥着人性的丑恶,就是那一个声音,那促使她的原动力,天母的那一句话:“德蕾莎,去牺牲奉献自己吧!”她省悟了!避开从中阻挠的人群,这是——她的厉害!

德蕾莎修女的坚毅精神,我永志不忘。她,是那颗明星,是那颗钻石,是那善良的慈悲天使;她的爱,是不朽的;她的情操,是亘古的。德蕾莎的坚强,早已深深烙印我心。在遭遇了许多的失败后,她坚持着,将一切的失败化作垫脚石,将失败的悲愤化作迈进的动力,将人性的温暖呈现于世人。她,是坚强的象征。

她,面临过无数次的失意,从中阻挠的教会使她不知所措,但,她勇敢地做出决定。她,想要做自己,帮助那些人;她,想要造福世人,将爱递送给寂寥;她,渴望走出教会的禁锢,找到属于自己的梦想。这便是她——德蕾莎修女,那勇往追梦的勇者。

德蕾莎修女,你是我心中永垂不朽的那盏明灯。失意时,你总是点醒我,告诉我,人生中有许多的不如意,别畏惧。因为有你,我坚强、我刚毅;你那亘古不熄的坚持,早已深刻地转印于我心;你的不朽,将是我心中永远的偶像。你的爱,将——流传千古。

展开阅读全文

永远的伤害2000字话题作文

全文共 1927 字

+ 加入清单

已经有好几次都想给我的朋友写些什么,可是动力好几次笔,都没有写成,原因是我不知道用怎么样的文笔才能更好地表达我曾经伤害过的朋友,怎么样表达我心中的那道痛,一直地在吞噬着我的良心,不知道为什么,至今还会想起我的那个朋友,而他的年龄却永远地定格在初中的那个青春年少!

小时候我因为学习成绩的原因,只好到外婆那里就读,从此,我就认识了我一生中最好的朋友——瑞。

他没有父母,只跟爷爷奶奶,还有一个叔叔过着日子。他的叔叔我很少能够见到。他平时都在外面打工。那时候,我外婆家正在建房子,我没有地方睡觉,所以很多的时候都是跟他一起睡的。

跟他睡的那段时间里,我们经常聊到很晚,他说我和新,还有他三个人中,我是最有出息的,不像他。我当时感到奇怪为什么我是最有出息,毕竟我们那时候还很小。

我们是同学,他的作文那时候不是很好,我记得那时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就叫做《我的妈妈》,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当时的老师是怎么说的,为啥要念瑞典范作文,在班上,我听到了老师念道:“我的妈妈到高唐去了——”同学们都笑了,我也笑了,在笑的时候,我偷偷地注意了一下瑞,发现他居然哭了!不知道为什么,我那时居然没有意识到当时的瑞是怎么看待我的,会不会怪罪我,毕竟我可是他最好的同学啊!

可是事情还是没有结束,在碰到恰当的时候我还是会开他的玩笑,并把这样的发现当作是一件很有收获的信息告诉了高我两级的小姨,也让她来分享瑞的那份痛苦,我的欢乐。看他那痛苦的表情,我很是高兴,甚至有恰当的时候我都会开他的玩笑:“我的妈妈到高唐去了”,看着他一脸的不高兴,我很有一种幸灾乐祸般的快感。往往此时,他就把脸沉下去。他生气了,明显地,他对我有了敌意,我当时也不怎么在乎。现在想起来我那时真是残酷,为什么要这样地折磨他呢?我们不是好朋友吗?

就这样,我们一直地在平静中考上了初中,而且是同一个班,但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比以前少了很多,由于经济的原因,我也经常地回我的家,毕竟中学距离我的和去外婆的家差不多。他也比以前开朗了许多,看到他交了好多朋友,渐渐疏远了我,我的心里有些嫉妒。

初一的第二个学期我从水唇中学转学到了河田的河田初级中学,有去外婆家时,我也会去看看瑞。聊聊我们平时的学习。记得当时他也跟我和新进行过比较,说我将来的命运会比他们的好。我没有说什么,我也暗地里笑过自己,我真的能比他们好吗?

大概是我读初二的第二学期吧?我已经不记得了,记得是农历九月分,已经有六点了吧?回来时经过我家门前的那条路,我在家的附近遇到过他,他说他跟他的同学去登许山峰了,他说太晚了,不进去。-

这事没有过多久,我再去外婆家时,就听说了瑞自从那次登山后就病了,而且也不能去学校了,为此感到很是难过,但我实在想不到其他的办法,我记得我叫过他去问一下神,最后不知道去了没有。我也没有想到其他,因为我相信,他的病一定会好起来的。

他的家距离我外婆的家有一点距离,而且他家也做了新房子,一段时间我没有去,只是听说他的并好象更严重了。

我听外婆说,他的病已经很厉害了,并且很惋惜地说起他说个很有礼貌、很懂事、很勤劳、很热心的人。从她的话里可以理解,大概不会他的日期不远了吧?我不敢多想,带着一种失落、痛苦而且无助的步伐,迈进了他的家。

他的脸色很白,象一张白纸一样,没有一点血色。他的脚也不方便了,走路的时候要借助一张凳子。看者他的样子我的眼泪都掉下来了,但我不敢让他看见,怕他看见后更加的伤心。我们也谈到了他的父母,他的父母在他生病期间也曾来看过他什么的,只是我们没有谈到以前作文的那件事,大概不愿意提起吧?当时的气氛实在不应该谈起。从此以后我经常问身边的人,象他样子的病哪里有得医。可是没有一个人告诉我,现在想起来,也是的,即使告诉我我有能怎么样呢?为此,我很羡慕现在的有些人,敢于发动其他人,进行募捐、甚至寻找医生。可我却一直地没有卖过一点东西,哪怕是一个也许对他毫用处的营养品。

他的死我还记得,那是农历十月分,天气很是阴冷。我的一个亲戚跟她的家人在收割稻谷,跟我母亲说起了瑞离开了这个世界,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泪水顺着我的脸浃流了下来,坐在地上,说不出话来,母亲也是难过,见我这样,她安慰了我,叫我别想那么多。

他的葬礼我没有去,我不敢面对这么个葬礼。听说他葬在离家不远的小山冈上,我几次都跟新打听葬他的地方,甚至叫他带我去看看。一直到现在,我都没有去,我不知道我现在的生活是不是他以前说过的那种生活,我也不知道,现在的我够不够资格去看望曾经深深伤害过他的朋友。

尽管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是我永远都无法忘记曾经我给他带来的伤害,如果他今天还健在,我想他也许已经忘了这件事。

一道永远的伤害,我没有忘记。

愿你在地下安息!

[永远的伤害 2000字话题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永远的青泥石板

全文共 588 字

+ 加入清单

泛黄的相片,在记忆一隅投下些许斑驳。古老的青泥石板,在思绪里铺展,继而延伸,带我重游故地。

那是我永远的青泥石板。从来没有探寻过它的历史,至少在我出生之时,那条路就已饱经风霜了。路面崎岖不平,由一块块石板拼接而成。路边有绿绿的青苔,还有翻卷的烂泥。置身其上,仿佛踱步于历史之间,穿梭在岁月之中,渐生几分感慨。

奶奶说:它叫青泥石板。从未因如此安详的呼唤悸动,风儿诗意地吹,心湖荡起阵阵涟漪。

犹记得小时候捧回奖状的那一天,我走的就是这条路。我不停地奔跑,快速地旋转,青苔的绿意直逼眼帘,石板的气息也仿佛充满了快乐的意味。它们默默地注视着我,期盼我天天这般快乐。

青泥石板给了我快乐的路途,让我踏上旅程,无拘无束。记忆里也有灰色的往事,那些孤独无助的日子。每回,我总是来到它身边,蹲下身子,向它诉说心中的苦闷。我相信它能听懂我的故事,因为在它的身上,寄托着我的欢笑和泪水。我的心路历程,由它伴着一起走过。

五六年过去了,青泥石板也停留在记忆里,不再被提及。渐渐地,我冷落它了。当我重回旧地,站在那片曾经看着我慢慢长大的土地上时,我却再也寻不到它了。村庄还是原来的村庄,连日暮的炊烟也依旧袅袅升起。周围的人告诉我,筑新路了,原来破旧的石板路早没了。

茫然,忽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可我终究没有落下泪来,那些逝去的日子也已随着它的离开而永远封入记忆。我明白,心底的青泥石板会依旧铺展,永远不会离开。

展开阅读全文

永远的丰碑200字作文

全文共 202 字

+ 加入清单

看呵,在他士兵的星章上

正闪耀着宝石的光芒

他在每一件平凡的工作上

都注入了伟大的理想

伟大与平凡

理想与现实

就这样

凝聚在一个焦点上

多少次了

他在我们中间走过

一起跋山涉水

一起浴血披霜

也许我们会看见他

在列车上端水扫地

下车时抱着小孩

扶着大娘

也许我们会遇着他

在工作地推着小车飞奔

抢险堵堤,踏平凶波恶浪

永远像早晨那样清新

欢欢喜喜又匆匆忙忙

经过他身边的岁月虽短

那每分每秒呵

都带着他的体温

永远在发热

放光

[永远的丰碑2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永远的富春江

全文共 868 字

+ 加入清单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看到这两句诗,仿佛看见千百年来,一个个风流才子,风度翩翩,漫步江边,嘴角微动,吟诵出赞美秀山丽水的佳句。

但如今我心里却渐渐有了隐隐的忧虑。都说富春江最美在桐庐,可即使桐庐这个美好繁荣的城市,也止不住近年来污染加重的趋势。也许富春江早在尘世的污垢下面目全非了吧。带着这复杂的心情坐上大巴,塞上耳机,让音乐的旋律可以使自己不再为美好被破坏而烦恼。

侧首窗外,远处“富春江水电站”几个字逐渐映入视线,那么近在咫尺,又显得遥不可及。哦,还好,虽然远处山的轮廓不那么清晰,但群峰拥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的韵味犹存,顿时有一种心旷神怡的美好。

咔嚓,相机轻轻响了一下,定格成一个美丽的画面。移开相机,看得更为真切。阳光盛大地开放,天空澄碧,人像是迷醉了要融化在这美景之中。四周都是山,不是高耸入云,并非重峦叠嶂,像一个个羞涩的少女,粉妆玉砌,有着柔软的曲线,温柔地看着人们,微微笑着。苍翠深远,满眼皆是绿,像是画家精心构图,层次分明,富有美感。一条小路蜿蜒其中,若隐若现。树林深处白色的房子,点缀着山的如花容貌。富春江的山,更多的是一份柔情。江边,木板桥在风中轻吟,有道是“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真美。”坐在木船上,身旁的同学把目光投向窗外,不停地举起相机拍照,笑容明媚。两旁的山绵延无尽,碧水澄明,水波轻漾,鱼鳞片一般层层卷起。桨声清脆,犹如高超的琴师在缓缓奏曲,弹出心中万般念想。富春江清澈的江水,犹如清纯少女般澄澈与干净,没有一丝尘世的污染,明净得如同镜子。甚至无法用言语来描述它的颜色,青还是绿,都无法描述那少女般的美丽。如此,我才真正发现了自己的词汇贫乏,都无法言出心中的感慨。

不需要刻意的华丽辞藻,只用一句“真美”就足以道尽富春江的景致。于是,我起初的忧虑变为释然了。然而,如今还有多少地方值得人们这样轻轻地叹一句“真美”呢?

我希望“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富春江,永远有着少女一般的美好,永远给人以震慑心灵的美,在每一个打开这册画卷的人的心里留下不会忘记的美好的记忆,被珍藏在心底,在脑海深处。

展开阅读全文

永远的师爱

全文共 860 字

+ 加入清单

的老师:

您好!

我们已朝夕共渡了十多个春秋,课堂上,您依然是那么的可敬可亲。今天,我要把藏在内心里的悄悄话向您诉说。

我知道,您是一位把汗水洒在三尺讲台上的老师,是一位慈母般的老师,您用心去呵护您的每一位学生。每当我们聚集在教室上晚修课时,我见到灯光下您那熟悉的背影,就有一股温暖涌上心头,您太爱您的学生了!

每逢燥热夜晚的到来,灯下常出现您那熟悉的背影,依然清晰地看到您额头上渗出的汗珠,背后被汗水打湿的衣襟,这样的情景我已记不清楚多少次出现在我的眼前。您曾说老师的天职,就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此才可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您将美好的人生与学生一起分享,我要送您一朵叫做汗水的鲜花,用芬芳盈满您的衣袖和胸怀,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冬夜静静的,我们的作业还是没有完成,您依旧在自己的岗位上专心致志地备课——时间滴滴答答地过去了,没有一丝一毫的留恋。我的作业终于完成了,我带着疲惫的双眼收拾课本,准备离开。此时,我的眼前又出现了您那熟悉的背影。不知为何,我忽然觉得这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感动。那一刻,我的双眼早已无法平息,我真想对着无尽的苍穹大喊一声。刹那间,甜甜的泪花顺着脸颊流进了我的嘴里、心里……

您知道吗?从您的身上我读到了一部立体的人生教科书。我真正地领悟到,您爱您的学生,是用一种默默无闻的工作来体现的。这种爱就像一杯咖啡,浓浓的,只有用心品尝才能享受其中的“甜”。我想,老师之于学生的真爱,是给予他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这种真爱可以被升华到永恒!

古话说得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这里,我要献上一首《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给您!我要感谢您关爱的深情目光,感谢您援助的慷慨大方,感谢您教诲的动人篇章!对于您,我怎能不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呢?

为此,我将把您那无私的敬业精神作为自己的生活航标,将其发扬光大,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会把这份真爱埋在心底,伴它上路,直到永远

三年的时间短暂,师生情难忘;彼此都信任,永远皆朋友。祝愿您生活美满,祝福您前景辉煌!

XXX

5月31日

[永远的师爱_8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永远的初三十班初中作文750字

全文共 720 字

+ 加入清单

村上君说:“周日我是不拧螺丝的。”初三十班有训:“日日,手持螺丝拧钢锭。”

垂涎三尺梦桃花纷飞泪满襟,烟雨云晨皆清明雨上,梦千羽,未回觉。“周公一女可安好?”呵斥怒气冲发冠。泪沾两行,自云:“作业负人难以寝,不料眼帘轻叩浑不知错以久已。”这位美名其曰作业缠夜的正是王闯,天马行空皆真理的代言。他的“丰功伟业”啼笑皆非的事数不胜数。教师节那天其人突发奇想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策划了一次,好吧那算是一次活动。只见此人,左牵彩带,右擎花束与吕明睿,刘芷良等人浩浩汤汤前往老师车位,不辞辛苦的将之美化成型,车顿时‘熠熠生辉’红的黄的绿的调色盘般出现在众人眼前,见者无不为之惊叹“好画!”,过程美美地结束在王闯等人稚嫩的笑脸上。结果是在老师看到后终于从梦中醒来幽幽的说了句:心意我领的,还是弄干净吧!浓妆还是没有素颜好。结果是在忙碌的扫除中结束。有他在,事必乱。虽然他做出的事总能掀起一阵哗然,无人可躲过他快乐因子的袭击,无一不被他搞笑语式前仰后合。疲惫也就随着这笑声烟消云散了!

万马千军严阵以待,尔等怎怕这般悲怆嘶鸣?去何惧乎,拂袖,令下,违者斩。陶醉于三国与世隔绝谁不晓得他的心思。他就是杨旭,《三国演义》《三国志》《论三国》……无一不通晓,头可断,血可流,三国在心不可丢!我常常想如果他那一天意外身亡,一定是他那份对三国的热忱感动了上天,于是让他穿越到古代,感受三国情怀。他誓与曹操比韬略,与诸葛论天高!话说此人曾在睡觉时呢喃到:“空城计?切!不如老夫连环掌!”上课时有关三国的题目他总是信手拈来,滔滔不绝,高谈阔论,海阔天空!

这就是初三十班,强烈的,而又清澈;无知的,却又坚定。水向东流岁月怎么偷,荒烟蔓草的时候连分手都沉默。往昔,回忆流不出!

展开阅读全文

永远的蝴蝶高中生作文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光,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

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地点头,把信交给她。

“谁教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一面撑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

随着一阵煞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飞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的街面,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深秋了。

她只是过马路帮我寄信。这简单的动作却要教我终身难忘了,我缓缓睁开眼,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烫烫的泪水,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人潮涌向马路和中央,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空着白净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

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展开阅读全文

永远的身影作文600字

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我伤心的时候,总会想起外婆瘦削的身影

小时候,因为爸爸妈妈要上班,所以我一直住在外婆家。外公在我很少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屋子里只剩下外婆了。外婆总对我说:“小澜,你真是外婆的开心果,有你外婆就不会孤单。”因为那时我还小,并不知道孤单是什么意思,所以我就用微笑来回应外婆。外婆一直都很疼爱我,而我却顽皮,但外婆却包容我,我很喜欢外婆,我很爱她。

记得有一天,那时的我已经五岁了,外婆跟我说:“小澜,今天呢外婆带你去公园玩,今晚你的爸爸妈妈就接你回去,所以你今天玩得开心一点知道吗?”我扁扁嘴说道:“我要永远跟你在一起”。“傻丫头,你始终都要回到妈妈身边,所以你今天就开开心心地玩,知道了吗?”外婆边说边摸摸我的手。我犹豫了一下,嗯。我穿着裙子,外婆牵着我的手,一起走去公园。到了公园,我看见了许多小朋友在里面,我笑着跑过去,很快就融入了其中,几乎要忘记今晚就要离开外婆这件事了。当我一回头,看见外婆瘦削的的身体坐在石椅上,看着即将落下的夕阳,仿佛思念着某事。我跑过去拉着外婆的手,用自己天真的眼睛看着外婆,对她说:“外婆,你也一起玩吧!”外婆只是笑一笑,然后站起来向前走去。我看着她的身影,突然鼻子一酸,眼泪流了下来。外婆回过头,见我哭了,急忙哄我。

跟外婆吃过饭后,爸爸就开车把外婆送回家,送外婆走到门口的时候,我哭了起来,呜咽地说:“外婆再见了,我会经常回来看你的。”我目送外婆走进去,她的身影是那么的瘦削。

许多年过去了,外婆也下去陪外公了,外婆再也不孤单了。每当看着别人的外婆,我总会想起外婆,想起她的身影,想起她对我的好,我是多么想念她啊!

展开阅读全文

永远的好时光作文600字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这一段时光,三分如画,七分羽化,构成了心中最美好的青葱岁月。

——题记

慢动作绻卷着胶带,画面定格于一瞬间,人影憧憧,心念重重,炎热的夏季,每一次的别离似乎存在于这个蝉鸣环绕的季节,愈近离别,愈想将时光拉长,一光年那么长。

醉笑陪君三万场,不用诉离殇。我们在一起,三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在我还没来得及准备好时就到了尾声。

我们在同一屋檐下,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图形的堡垒,吟诵了一个又一个古文名篇,放飞了一个又一个美好梦想,立下了一个又一个无悔誓言……我们安静怡然,清澈明亮,独自安宁,独自绽放。

我愿掬一捧阳光,走走停停,迎接这段时光中每天的黎明破晓,走过一场又一场似锦繁华的浅笑时光。

我们有时会调戏大人们常说的工作“朝九晚五”随后欢乐的加一句:“我们‘朝六晚八’,比他们长的多呢。”总会有一两个偶尔犯傻,几句话逗得大家开怀大笑,自己却还不明就里,快乐像夏季中一阵清凉的风,吹散了心中的燥热,带来了满满的甜蜜。

每每有过考试后对答案的人,当有题起了争执时,互不相让,直到老师讲过后才安静,带成绩出来后,总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一部分敏感的也免不了掉了几滴“金豆豆”但是等到明天的太阳升起时,又恢复了以往的充沛活力,全身心地投入到书山题海之中。

每每有人起了争执,也会在转头间消失,重归于好,在一起时的笑声就像年幼时将棒冰从中间折断时,冰块碎裂的声音那么美妙。

我们留不住时光,但可以把握手中所拥有的,纵使白驹过隙,时光荏苒,这也将是永远的好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永远的Mrs.张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151 字

+ 加入清单

她走起路来昂首挺胸,脚下带起一阵风,好像下一秒全世界都会起立为她鼓掌。——题记

从没见过这么有精气神的老师,明明将近四十多岁的年纪,精神却异常饱满简直要把她十四岁的学生比下去:口才倍儿棒,滔滔不绝教育学生一节课不在话下,甚至让别人怀疑她教的是语文而不是英语:全身心投入工作,用追求完美的苛刻态度处理事情。她就是我曾经的班主任兼英语老师Mrs.张,尽管“曾经”这个词使我感到难过,但我却不得不承认。

我一直觉得Mrs.张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十分厉害,她也借此剖析人的心,使学生得到深刻的教育。记得有一次隔壁班的梁老师精心准备了一堂课《济南的冬天》,准备在我们班试一下。关心我们班表现情况的张叮嘱我们要好好听课,积极举手,也准备听这节课。结果,在这堂语文课上,我想象自己是一颗雷打不动的冬笋,陶醉在“济南的冬天”里,一次手也没举。不出意料,下一节英语课上,Mrs.张讲着讲着英语就开起了班会。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即使你再聪明,机会也不会砸给只知道闷在那儿的人,我如果是企业老板,一定会选用学历不一定高但是活跃,懂得表现的人。像刚才语文课上一次手也没举过的就等着被别人落得越来越远……”Mrs.张的讲话以批评为主,语文课没举手的我也虚心听着。下了课,我问小牛:“老师说的是不是我啊?”小牛毫不客气地怼回来:“依我看,她没说别人,说的就是你一个人。”后知后觉的我满肚子委屈,觉得Mrs.张这么讽刺人实在伤我自尊心。但我现在想起这件事,心中却充满了感激。Mrs.张花了半节课毫不含糊地批评我,之后又找我谈话指引我,都是出于对我的关心啊!怎么会有恶意呢?

Mrs.张对我的影响颇深,如果没有她,我的成绩可能会一直下降。在七年级的一段时间里,我的学习很不踏实,成绩由20多到50多,再由50多到80多到100名以下。可在Mrs.张和我母亲的谈话中却丝毫没有批评的意思,有的只是鼓励的话语。“成绩保持在20多名就行了。”“别下来五十名。”“100名没什么的,在努把力。”终于,我不愿Mrs.张对我的期望一再降低,调整好学习状态,又取得了理想的成绩。这和Mrs.张对我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Mrs。张已经不教我们了,但我对她的记忆却深深停留在这几幅画面上:一位个子不高的英语老师,从第一块黑板的左上角板书到第二块黑板的右下角,手指甲缝里塞满了白粉笔灰,却方便了讲台下的学生们整理笔记;一位严厉的班主任,在第N次对学生说:“我不管你们了,你们爱怎么找怎么着!”后摔门而去,却又第N+1次因不放心学生迈入教室或在窗户张望;一位老师连上五六节课,课间也不闲着批改作业,办公室里的床摆上了了学生的作业本,她却从没睡过……

作为我们永远的Mrs。张,请您相信,我班一定会变成您所期望的那样,而别人一定会从我们每个人的身上,看到您的影子。

展开阅读全文

永远的朋友作文700字

全文共 739 字

+ 加入清单

贾思程,是我的好朋友,她有一头乌黑的长发,浓浓的眉毛下面嵌着一双有神的大眼睛,笔挺的鼻子,她笑起来甜甜的。总是笔直地站着,看起来很有活力。

说起她来,我们还有一段奇妙的缘分呢。我们相识在5岁,我俩都在少年宫学小提琴,有一次站队,我不小心挤了她,她就恶狠狠地瞪了我一眼,一把把我推倒在地,我觉得她这个人非常不好惹,我不太喜欢她。

后来我们上学了,开学第一天,在我们班长长的队伍里,我一眼就看到了与我学琴的那个熟悉的面孔,之后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我们不再处处作对了,但也不是十分亲密的朋友。直到发生了那件事——

五年级的一次体育课上,我们正在进行跳长绳比赛,就在最后几秒时,我的脚不偏不倚地踩在长绳上,只听在我后面的贾思程一声惊呼:"小心!"我的身子一歪,脚一崴,摔倒在地。一阵钻心的疼痛袭来。所有的人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注意到我在地上呻吟。

这时候,一双手及时伸向我,我抬头一看是贾思程,她的眼睛焦急地望着我,关切地问道:你没事吧?来,我扶你去医务。"我心中顿时生出一股温暖。我强忍着站了起来,我每走一步都是那样的疼痛,贾思程用她瘦弱的身躯把我架起,以减轻我的负担,陪我一瘸一拐地走去医务室,她边走边不断地安慰我,给我讲笑话,有她在身边我觉得好多了。她看着老师帮我喷好药,又帮我收拾好书包送到医务室,直到我家人来接我回家。

我非常感谢贾思程,我对她的印象彻底改变了,我发现她是一个乐于助人,多才多艺的人,我们又在一个乐团,经常一起演出,一起排练。我们有很多的共同语言,渐渐地我和她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时光飞逝,转眼我们已经六年级了,还有一年我们就毕业了,也许再也见不到了,我要珍惜这段友谊,我想对她说:“不管未来会怎样,成长的路上有你有我,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永远是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永远的微笑作文

全文共 957 字

+ 加入清单

爱情是不允许有一丝的怀疑的,那一丝丝的怀疑就会成为那个有缝的鸡蛋,在不知不觉中烂掉了。不要轻易去考验爱情,爱情是最经不起考验的一种东西,它如此脆弱,像我们的神经,如果真爱你的爱人,就更加倍地爱他,让他知道你已经是唯一,你们是最爱的,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要去试图考验爱情。否则,你会像个疯狂的赌徒,输得连自己都没有了。

有时候我希望时间能够倒流,但这是不可能的,永远都不可能。爱情输了永远都不可能回到从前了。

对恋人之间总会有很多很多大大小小的承诺,但那些承诺中

眞正兑现的又有几个呢?很多人到最后都是带着遗憾离开了.

那是不是说承诺儿是虚假的呢?其实不是,因为说出口而且又实现了的才叫承 诺,那些空头“支票”是不能算作承诺的。

因此,如果自己做不到得话,请別轻易向対方承诺,这样会伤了対方的x!n.

我们曾经深深爱过一些人。爱的时候,把朝朝暮暮当成天长地久,把缱绻一时当作被爱了一世,于是承诺,于是奢望执子之手,幸福终老。然后这些想法突然被打破了,然后一切消失了,然后我们终于明白,天长地久是一件多么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幸福是一种多么玄妙多么脆弱的东西。也许爱情与幸福无关,也许这一生最终的幸福与心底最深处的那个人无关,也许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会牵住谁的手,一生细水长流地把幸福看透。

其实承诺并没有什么,不见了也不算什么,所有的一切自有他的归宿。我们学着看淡,学着不强求,学着深藏,把你深深埋藏,藏到岁月的烟尘企及不到的地方。

只是,只是为什么在某个落雨的黄昏,在某个寂寂的夜里,你还是隐隐地在我心里淡入,淡出;淡出,淡入,拿不走,抹不掉。

我,曾经,这样爱你;我,曾经以为,你是幸福的原因。

有些事会记住一辈子,有些人永远也不想忘记,有些伤会深入到骨髓。

我们忘记了想要记住的,却记住了想要忘记的。

一句尘缘如梦,是否真的就能一切如梦?

有人问我:“为什么我受伤了还在笑?“

我说:“那是因为我伤的太深。“

每天,我们阳光地行走在红尘中,可有谁知道阳光后面那颗充满凄苦的心?笑,只是对自己的麻痹对别人的欺骗而已,万丈红尘,缘起缘灭,谁会是谁的唯一,谁又会是谁的永远?

心累了,伤了,千疮百孔,疲惫不堪。

可是眼泪,只能流到心里,脸上是永远的微笑

什么是缘,你和他是否有缘谁知道。

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在白发苍苍的时候两人还能手牵手在公园的那条扬长小径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