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永远

永远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永远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永远问题。

分享

浏览

4798

作文

504

永远的铁道兵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2017 字

+ 加入清单

当前,史诗般的十集纪录片《永远铁道兵》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

在新的历史时期,编导者独具匠心,以凝重沉厚、质朴形象的渲染,真实地再现了这支“人民铁军”的英雄历史与辉煌功绩。作品全方位的满足了二百万已告别“八一”军旗的几代铁道兵将士们的期盼与热望,满含深情地告慰了那些为国捐躯的铁道兵英烈,并以弘扬铁道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硬骨头”精神,唤起泱泱大国的英雄主义气魄,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实现强国梦注入了新的正能量。观后,令我们这些曾经的铁道兵老战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站在哲学唯物史观的角度,重新演绎一段宏大的历史侧面,必然是为社会现实的需要服务的。这就向人们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铁道兵面前无险阻?为什么一代代二百多万铁道兵将士能在枪林弹雨、炮火硝烟的人民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援越抗美的生死搏杀中舍生忘死,勇往直前?为什么铁道兵能在和平建设时期以极其简陋施工设备,在人迹罕至的崇山峻岭、大漠深处、高寒禁区创造出世界奇迹?可以肯定的讲,绝不是金钱的诱惑,绝不是“舒适优厚”的生活待遇!因为,那屈指可数几块钱津贴、那药汤般的脱水菜、那令人难于消化的高粱米、更还有那炮火连天的残酷战争和人体承受极限的施工条件,是不值得任何人心甘情愿地冒死前往的。可是,我们可爱的铁军将士们却无怨无悔地承受了,做到了,并有8341名战友英勇献身,他们把自己幻化成一座座隧道、一幢幢桥墩、一条条枕木,用鲜血和生命支撑着两条不尽的钢轨,任凭时代的列车在自己的身躯上飞驰,更还有59234名战友光荣负伤致残……为什么?他们傻吗?他们不知道家中有年迈的父母?他们不知道家中有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期盼着团聚?他们不懂得什么是幸福和追求?不是的。道理很简单,是有一种精神力量的鼓舞、一种精神境界的驱使和引领,这就是铁道兵精神。这种精神力量的核心与内涵,就是具有一种打不垮、炸不断的“硬骨头”军魂。这正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不同于其他任何军队的本质区别,也是人民军队几次三番战胜世界上最强大对手的利器,更是人民铁军以钢铁般的意志,无往不胜、所向披靡的根基所在。简言之,“硬骨头”是铁道兵精神的核心价值体系。

但是,这种精神力量的源泉、具备与形成,绝不是铁军将士们头脑中先天固有的。

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大家不会忘记,我们的铁道兵司令、政委、师首长们大都是国内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红军、老八路;我们的团长、营长大都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或抗美援朝的血雨腥风;即便是连排长也有不少人经受过建国后的相关战役或援越抗美的战火洗礼。然而,这些具有“硬骨头”精神的老资格前辈们,在我们十八九岁、二十岁刚刚出头的年轻战士面前,他们却身先士卒,官兵一致,患难与共,吃苦在前,率先垂范,一身豪气。在军营里,他们如兄长、似父母,又像良师益友一样时时处处以榜样的力量和博大的情怀,潜移默化、源源不断地给战士们在精神上不断注入英勇无畏、不为任何困难所屈服的活力熏陶与鼓舞。基于此点,我们的班长和党团员战士们在他们的感染、教育、影响和带动下,必然在任何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无私无畏,英勇奋战,进而在全军上下形成无往而不胜的永恒军魂。这就应了那句老话,强将手下无弱兵,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笔者所言,早已被铁道兵“硬骨头”英雄张春玉舍身救战友的果敢行动所诠释。

在《永远的铁道兵》影视画面里,我们又一次看到,在近半个世纪前的1965年6月30日凌晨,在嫩江段朝阳山1号隧道施工中,铁三师13团16连副班长张春玉临危不惧,舍生忘死,不顾个人安危,为抢救战友脱离险境,被塌方的万斤巨石压倒在地,经战友们两小时四十分钟奋力抢险,终于支起巨石,使张春玉获救。1967年5月,国防部发布命令,授予铁三师 13团张春玉同志为“铁道兵硬骨头战士”称号。这正是精神世界的映照,折射着一个人情操的高下,重在洗涤人们的灵魂。令人欣喜的是,虎口余生的铁道兵老英雄张春玉,至今仍与相伴护理他的夫人安居在上海。

话到这里,人们不能不想,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当那些靠买官卖官而升迁的军内外腐败分子们收看到这部《永远的铁道兵》时,会做何感想呢?他们能带出这样英勇善战的部队?他们能培养出这样出色的战士?他们能铸就出这样的军魂吗?真是丑死了。显然,这部作品是对他们丑恶灵魂的有力鞭挞。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更值得我们警示。诚然,战争并没有消亡,中国的周边也并不太平,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也决非一帆风顺,我们希望和平崛起,但也无法避免战争与牺牲。

今天,当我们静坐在荧屏前,与《永远的铁道兵》一起共同回眸那波澜壮阔历史画卷时,我们这些四五十年前曾经的铁道兵老战士,并没有忘记那些谆谆教导我们如何做人的老首长、老前辈和牺牲的战友们。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敢打硬仗、不怕牺牲的精神,已深深地印记在我们的心底,永不泯灭。他们的不朽功绩和壮举,将永远激励后人们为实现强国梦不懈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永远的友谊作文优秀篇

全文共 1242 字

+ 加入清单

行色秋将晚,交情老更深。

-------题记

中学毕业后,我就因厌烦应试教育而辍学,当起了一名打工仔兼自由撰稿人,所以我每个月都也一笔可观的收入。在上学的时候,我有一群与我感情很要好的朋友,特别是班长,他与我可以说是亲密无间,但自从中学毕业后我就再也没见过他了,后来听说他考上了博士,并且找到了一份很棒的工作,每个月的薪水是我的三十倍......

七年后,就在也各狂风暴雨的夜晚子时,我接到了一通陌生的电话,我听到了一个十分熟悉的声音,他对我说:“叶,你好啊,你还记得我吗?我是你的班长‘鑫’呀!”“啊班长真的是你吗?那太好了,能再次见到你真是太好了......”我说。但我竟忘问他是怎样知道我家电话号码的,因为因为在这七年里,我已经换了不下百次电话号码。“好了、好了,你小子快别说了,我还有正事要给你说呢”他说。我说:“那到底是什么正事呀?快告诉我呀......”。他说:“是我想开的同学会,我想要请你去主持这场同学会。”什么,要我去主持那真是太好了,但你也知道,我没你那么富有,只能在......”我说。他又说道:“那我就把地点设在你现在呆的那个城市吧,时间就定在七月七日下午七点‘黄金酒楼’,不见不散。”说完挂了。我很高兴,因为凭班长的号召力,一定能让大家都来。我看了看日期,现在是六月七日,刚好还有一个月的时间。

过了半个月,我想问一下班长准备的怎么样了,于是便从通话记录离调出了他的电话号码,给他打了过去。接电话的好像是班长的妻子,便说道:“喂,嫂子,你好啊,我是‘鑫’的老同学叶,请问他在家吗?我有时要给他说。”只听见她在电话里哭泣着并说道:“他在一年前因一次车祸而丧生了......”我说:“不会吧,半个月前她还和我通话呢,我就是这样才知道你们家的电话号码的......”说着不知带是什么时候,她挂断了电话,我想不会的一定是他在给我开玩笑,一定是的。

终于到了七月七日了,我提前半个小时到了那里,谁知他们早就到了对我说:“叶你终于来了,来,快坐下吧。”我问道:“班长呢?他怎么没来?”锐说:“他一会就来了。”我说:“我听班长的妻子说他因车祸而上丧生了,是真的吗?”锐说:“没错,就在一年前的一次同学会上,那次只有你没来,就在我们驱车去开同学会的路上,发生了车祸,班长就这样死了......。”他的话还没说完,我就起身想走。他们拉着我的手对我说:“难道你就忘了当年的友谊、难道你就不想在见一见班长了吗?”是呀,我拿出一本笔记本,他们也都拿了出来,只见上面清晰的写着我们当年写的一哦些话“友情万岁”我说:“好,那我就在见一见班长吧。”这时班长正好赶了过来,依旧用他那和蔼的声音说道:“对不起、对不起,我来迟了。”说着坐了下来并又说道:“今晚咱们不醉不归。”“好”说着我们大口大口的喝来起了......

第二天,睁眼一看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我明白他们都走了。

后来,出来了一条大新闻:“‘黄金酒楼’有曾经50人的包房,却只出来一个人。这家酒楼也因此生意越来越惨淡,最后被迫倒闭了......

展开阅读全文

永远的友情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还记得吗,我与你度过了多少欢乐的时光。如今,你走的那么匆忙,我还没准备好呢!朋友,我不会忘记,那一次次的玩笑,一次次的哭泣,一次次的欢乐,一次次的约定…可如今少了你,一切的约定,都化成了期盼。铁三角中少了一个角,少了那个最会开玩笑的你,少了你,剩下的俩个角中就少了许多的欢乐…·

还记得吗,我们之间约定了那么多的事,可是你又走了··难道那些约定又化为了留念!在我心中有多么不舍,我不愿意失去你的友情。我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和我一起度过了小学时光的好友,就在今年以后就不再和我一起走了,一路上的坎坎坷坷我踏不过去,我需要你来陪我一起熬过去。回首望望过去,我们也曾有过矛盾,可是我们还是熬了过来。现在只剩下这一关了,你跟我说你跨不过去,你知道我有多么伤心吗?

但事实就是事实,你还是要走,你我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我们来到这个学校,就是为了考上希望之星,现在我们离成功就差一步了,就差明年的一学期了。经过那么多年的努力,可如今你却要放弃,我不明白你心中不会感到遗憾吗?或许你只给我看到了你的一部分,在你的背后,你或许在哭泣,或许在难过。你不让我看到你的背后,你每天都笑得那么灿烂,你是在掩护着你内心的痛苦吗?

在别人眼里,我和你是最好的知己,可是他们却不知道我和你之间却很快要分离了,你我都不愿意让别人看出自己心中的痛苦与悲伤,我们只愿意在背后哭泣,不让他人看见自己那悲伤的一面。

再见了朋友,就算我们远隔千里,我们之间的友谊是无法改变的,我不会忘记你的…·

展开阅读全文

永远的微笑

全文共 862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普通玩具店的橱窗里,陈列着一个精致的布娃娃。它穿着一条镶着蕾丝花边的粉红布裙,大大的眼睛,微翘的嘴角,脸上呈现着可爱的微笑。它叫安妮,可它那时并不知道。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一个女孩走进了这个小店。它打量着店里的玩具,忽然,她的目光落在了它身上,眼睛里流露出欣喜。她喜欢它,于是,她就把它买回了家.

每天,她都和安妮一起玩,一起睡,形影不离,把安妮当成了自己的亲妹妹。安妮睁着它那水汪汪的大眼睛,微笑着看着它的小主人,它把她当成了姐姐,它感到它和她在一起生活很快乐。

可是,快乐的时光总是容易过去,一场大病夺去了女孩的生命,女孩永远地走了。而安妮,也被当作废品扔进了垃圾箱,一辆垃圾车把她拉走了。它被挂在车的把手上,清冷的风把它的身子吹得一飘一飘的。它望着女孩的大房子,回想起曾经与女孩共同度过的那些快乐的日子,心中有着难忍的痛。

很快,它被垃圾车运到了一个垃圾场,它被抛到垃圾堆中。堆积如山的垃圾在焦烁的阳光下散发出刺鼻的腥臭味,安妮洁白的脸上沾满了污垢,精致的布裙也变得肮脏不堪。它静静地望着蔚蓝的天空,它想哭,可它只有微笑。

一个充满阳光的午后,一个穿着漂亮的女孩发现了安妮,把它用一个白手帕包起来,带回了家。女孩很仔细地把它洗干净,放在一个小桌子上,笑咪咪地望着它。安妮感到这位女孩就像它曾经的小主人,它又得到了快乐。可是,好景不长,有一天,女孩买回一个比它更漂亮的洋娃娃。从此,女孩每天就陪伴着洋娃娃,再也不理安妮了。安妮的脸脏了,没有人给它去洗,孤独的安妮,再也没有人去陪。一次暴风雨过后,被遗弃在窗台上的安妮被风卷走了。

安妮被风吹到了空旷的原野上。它仰头望着天,天还是那么蓝,云还是那么淡,安妮的耳边似乎听见,一个熟悉亲切的声音正从遥远的天际向它呼唤:“安妮,安妮!”过了一些时候,一阵疾风吹过,安妮随风飘向空中,向着那个女孩呼唤的方向飘去。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时光一点点地流逝着,没有人知道安妮后来怎么样了,也没有人知道安妮又被风吹到了哪些地方,更没有人知道,安妮那张白皙的脸上,是否还挂着那淡淡的、甜甜的微笑……

展开阅读全文

永远的长征

全文共 10485 字

+ 加入清单

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的李源朝,在他任江苏省委书记时曾接见过一位接近百岁的老红军,当时,李源朝对这位老红军说:“我们要向你学习,所有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都要像你那样做人,像你那样做共产党员,像你那样保持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你就是我们学习《党章》的一个生动典型和生动范例!”

而在古城扬州,从机关干部到普通群众,从大人到孩子,大家都认识这位老英雄、老模范、今年已经百岁高龄的离休老红军。你随便在路上询问一个行人,“听说过那位百岁老红军吗?”那人家一定会告诉你——“当然!”

人们认识老红军的原因有多种多样,但最多的是这三种情况:年龄小些的会告诉你,老红军是自己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岁数大些的会告诉你,听过老红军的报告;其他人嘛,他们也会告诉你,他们在电视里、广播里看到过、听到过老红军的事迹报道。

那你就要问了,这么出名的一位百岁老红军,他究竟姓是名谁呢?

你别着急,我这就告诉你,百岁老红军叫刘应启,是扬州军分区干休一所一位享受正军职待遇的离休老干部。参加过长征、三次过草地的他,历经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参加大小战斗150多次,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荣誉勋章。

你又要问了,一位百岁老人,那他的身体怎样、精神又怎样呢?

我跟你说,如果刘应启老人出现在你的面前,你一定不敢相信他已是百岁老人,因为他走起路来步伐仍旧那样坚定、稳健,全身依然保持着那副笔直的军人姿态;虽然看上去显得有点瘦弱矮小,但精神抖擞、气宇不凡,简直要赛过那些十八、九岁的小年轻呢。

说到十八、九岁的小年轻,我就来给大家讲讲刘应启十八、九岁时候的故事。

整整一百年之前,也就是1911年的9月,刘应启出生在河南省商城县刘家洼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中。刘应启小的时候,父母早逝,家境贫寒,是个放牛娃。到了十八、九岁的时候,不甘贫困、不愿被剥削被压迫的他,在1930年2月,离开了家乡,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与他搭伴同行的,是他的一个老实巴交的叔叔。

那是一次秘密的出走,叔叔连在婶子面前都没有透露一点风声。当时,正值春寒料峭的时候,刘应启在为大伯家放牛。天刚蒙蒙亮,刘应启和叔叔就起了个大早,赶着一头牛,沿着田埂向村外走去。到了村口,刘应启把那头牛拴在山坡上,就和叔叔一直沿着大路去寻找红军部队。两、三天之后,他们终于在离家百里之外找到了一支红军的小分队,并加入了红军的队伍,参加了革命——当时,因为赶路,刘应启和叔叔的脚上都打起了好几个水泡。

三年之后,刘应启因为在战斗中不怕牺牲,打仗勇敢,经历了多次生与死的考验,而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1933年6月26日,跟随部队转战到四川王长坝时,刘应启和4名战友被召集在一起,光荣地面对着墙上马克思的画像,举起了右手,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

70多年之后的今天,刘应启依然还能够清清楚楚背诵出当时他在宣誓时宣读的入党誓言,而且,他说,这也是他参加革命后毕生执着的追求。当时他的入党誓言就是——“严守秘密,服从纪律,牺牲个人,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永不叛党”。

你也许要问,参加红军之后,刘应启有什么战斗故事吗?

当然有了。从参加红军、到八路军、再到志愿军,23年金戈铁马,刘应启跟随部队南征北战,身经150多次战斗,立下战功无数,头上、肩上、腿上、脚上也留下了一块块枪伤疤痕。

我就先来讲一个发生在刘应启跟随红军长征时的战斗故事。

1935年2月,红四方面军决定强渡四川嘉陵江,以策应中央红军北上抗日。在强渡之前,部队首长临时组织一支32人的突击队偷渡过江。刘应启时任团宣教股长,被指派参与行动。

借助苍茫的夜色,突击队勇士乘坐小船、牛皮筏直向对岸,不料船过江心为敌人所发觉,密集的炮弹、子弹倾泻而来,勇士们牺牲的牺牲,受伤的受伤,落水的落水。二月的天气,江水寒冷澈骨,加上战士大多不通水性,动弹不得。这时候敌人的一颗子弹从刘应启的头顶穿过,所幸只是伤了一层头皮。

负伤后的刘应启,凭借他小时候练就的水性,终于艰难地回到了战友们身边。一支32人的突击队,只有他一人生还。

偷渡失利成了后来强渡成功的前奏,而刘应启头顶的那道弹痕,至今还清晰可见,老人微笑着说,“那是历史留下的永久的纪念”。

再来讲一个刘应启在担任八路军129师28团团政委时,巧遇邓小平的故事。

那是在1940年8月,著名的“百团大战”打响了。当时,刘应启任28团政委,激战中,日军在飞机的掩护下疯狂反扑,战斗中并使用化学武器。当时,28团的一个连在攻占火车站时遭遇日军的毒气弹袭击,包括营长、连指导员在内,全连100多人中毒。紧急关头,他奉命去见时任129师政委的邓小平。在师机关驻地,刘应启见到了正在和大伙一起吃饭的邓小平。亲切、和蔼的小平同志在起身和刘应启握手、让座之后,详细询问了他们的作战情况,叮嘱刘应启一定要保护好伤员和老百姓,并鼓励他们多打胜仗。

而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刘应启与漂亮的女军医田静之间产生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并且成就了一段美满的婚姻。于是,在1953年7月28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的第二天,刘应启和田静这两位志愿军战士用鞭炮代替了枪炮、婚礼代替了葬礼、洞房代替了营房,他们在防空洞里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战地婚礼。因此,刘应启和田静也成为赴朝以来志愿军部队里的第一对双飞的鸳鸯,婚礼当然也成了欢庆胜利的一场庆典。

说完了战火纷飞的战争故事,让我再来给大家讲几个这十几年来老红军刘应启身上发生的新故事。

你也许又要问了,作为一位老红军,建国之后大概就到了离休的年龄,还能有什么新故事呢?那你就错了,自从1965年离休之后,41年来,刘应启始终保持红军本色,行万里路、讲千堂课、育百万人,积极帮扶困难群众、支持希望工程,续写着老英雄辉煌的人生篇章,先后荣获全国、全军“离休干部先进个人”、“先进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和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希望工程贡献奖”等光荣称号。

接下来,我要给大家讲讲刘应启两个“百万”的故事。

刘应启享受的是正军职待遇,一个月有好几千元工资。但是,刘应启的生活一直非常朴素,早饭是烧饼夹油条,晚餐是稀饭馒头加咸菜,吃一顿菜肉水饺就算是改善伙食了。为了节约,刘应启早已戒了烟、酒、茶,就连写东西的稿纸,都要正面写完了反面写,旧文件的背面也被充分利用了起来。一年到头,刘应启几乎不添置什么衣服,始终穿的都是军装。家中仅有的几件家具也陈旧简陋,一张饭桌已经用了三十多年,厨房里的那台老冰箱,油漆已经剥落,磨损的把手上缠着厚厚的一层胶布。

这么说来,像刘应启这样节俭的生活,银行里一定存了两个“百万”了吧?

但事实上,他却又没有一分钱的存款。那他的钱都用到哪里去了呢?用刘应启的话来说:“每个月的工资,留下一部分保证家人生活,其他的,用来办点实事,办点好事。”

刘应启所说的办点实事、做点好事,就是资助失学儿童、帮扶困难群众、捐助受灾地区。每个月,他的收入有超过三分之一都捐出去了,剩下的钱就是过日子和贴补孩子,本可以腰缠万贯的他两袖清风、甘于清贫,固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刘应启说:“我的钱都是党和人民给的,现在回报人民是很正常的。”

说到这些,就得再插一个刘应启自称“梅岭老头”的故事。

前面我介绍过,刘应启是扬州军分区干休一所的离休干部,这扬州军分区干休一所就位于因民族英雄史可法而著称的梅花岭一侧。

有一天,两位老师模样的人来到干休一所,打听一位“梅岭老头”。

原来,前不久,有位老人到过他们杨庙乡茶场幼儿园。第一天,他是路过,发现那里缺图少图书和文体器材,他沉默不语;第二天,他又来了,专门送来了1000元钱和300本小人书。老师询问他的姓名,他说了声“梅岭老头”,转身就走了。后来,幼儿园派出老师分头在梅岭一带打听、寻找,经附近居民的指点,他们才找到这来了。

幼儿园老师一提到捐款、捐书的事,工作人员就笑了,“那你们这算是找对了,我估计你们要找的‘梅岭老头’,就是我们这里的老红军刘应启。”

果然,当工作人员带着幼儿园老师一起找到刘应启,两位老师立刻认出了他。从此,“梅岭老头”就成了刘应启的别称。

1993年,刘应启通过扬州团市委与革命老区仪征市月塘乡的特困学生包金华结成了“帮扶对子”。第一次见面,刘应启就捐出了500元,这也是仪征市“希望工程”的第一颗火种。

钱捐了,刘应启还是不安心。从这个教室转到那个教室,他了解到还有不少孩子家里很困难,上学也需要帮助。于是,刘应启来到校长办公室,恳切地对校长说:“再给我找5个孩子吧,咱们达个协议,我捐资助学,你教书育人。”5个贫困生来了,刘老给每人捐了200元。校长带着贫困生,向刘老举手敬礼。没想到刘老两眼先湿润了。他摸着孩子们的头说:“你们是国家的希望,上不了学,上哪找希望啊!”

后来,刘应启专门来到团市委,办了个只属于他自己的“希望工程五年计划”,以后的每个月,刘老都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200元,资助孩子,这一捐就是五年。

这以后,刘应启读报纸、看电视,关注“希望工程”;与人谈心交流,常问“希望工程”;外出办事,也留意“希望工程”。扬州军分区干休一所保存着一份统计表,上面清楚地记载着刘应启多年来先后资助的特困学生共有120多名,累计捐款超过15万元。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长征也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11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70多年前,刘应启参加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70多年后,刘应启心系“希望工程”,又播下了爱心助学的种子。今天,这粒种子已经发芽、长叶、开花,并结出了累累的果实,刘应启也成了贫困孩子心目中的“希望爷爷”。

刘应启常说,过雪山草地是老百姓一程一程送过来的,淮海战役胜利是老百姓一车一车推出来的,不论时代如何发展,一时一刻也不能忘了老百姓。见到群众困难,他就想着帮一把;看到乡亲们未脱贫,他就出力扶一下;得知孩子们上不起学,他就出资助一程。2002年苏北里下河遭受洪涝灾害,他自发捐款2000元;邗江、泰兴等地区遭受龙卷风侵袭,他主动捐款2000元;2003年扬州出现洪涝灾害,他又向受灾群众捐款2000元……

2004年年底,扬州市委在党员干部中开展“走门串户,联系群众”的送温暖活动。刘应启得知情况后,请维扬区民政局帮他物色联系一户双下岗家庭。春节前三天的早上,刘应启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带着一件崭新的夹克衫、两只电烤鸡、5斤牛肉、20多斤猪肉等年货,走进了平安社区特困户赵建伟的家中。刘应启对赵建伟说,“快过年了,我给你家捎点年货。家中有什么困难,都说给我老头子听听。”当听到赵建伟的孩子上大学的学费有困难时,刘应启说,“小孩读大学的学费,由我承担。”

据不完全统计,直接接受过刘应启帮助的困难群众已有110多人。

如果按一般人的理解,刘应启正军级待遇这么高的级别,省市领导又是如此的关心他,那么,他的孩子只要他动动嘴,一定个个是单位好、待遇高、出人头地吧?你别说,现在的年轻人还真的想到什么说什么。有一次,在扬州大学做完报告之后,一位女大学生还真的就当场站起来向刘应启发问道:“刘老,您的报告讲得那么好,请问,您的子女现在都在干什么?都像您要求的那样吗?”

显然,这是一个极具火药味的问题,但听了刘应启不假思索的回答,在片刻的寂静之后,礼堂内响起了经久不息、雷鸣般的掌声。当时,刘应启是这样回答的:“我有三个儿女,路都是他们自己走的,两个是下岗工人,一个是农民,他们都曾经是先进工作者。现在他们都自力更生,日子过得还可以!”

1975年,刘应启带头响应号召,把女儿刘兰新下放到了金湖县塘港乡。女儿家庭生活拮据,农忙之余就到集镇上烤烧饼卖。一次,刘应启和老伴去探望女儿,看到女儿两只手被炉火烤出了蚕豆大的水泡,两位老人心疼地流下眼泪。回来后,老伴对他说:“老头子,这辈子就求你一件事,把女儿调回来吧。”刘应启却开导老伴:“没有烤烧饼的,哪有烧饼吃?刘应启的女儿不烤烧饼,那王应启、张应启的女儿就得烤烧饼。”

落实知青回城政策时,刘兰新想请父亲出面把一家的户口迁回扬州。刘应启对女儿讲:“农民的孩子可以种田,红军的后代也能种田。而且,红军的女儿就得做个好样子给人家看看!”父亲的教诲,刘兰新全部听进去了。后来,刘兰新不论是种田、还是烤烧饼,不论是做晒粮工、还是当会计,她都干一行爱一行,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当选为县、乡人大代表,还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直到现在,刘兰新的一家还幸福快乐地生活在金湖农村。

在扬州城北吕庄小区,有一个摩托车修理摊,摊主叫刘中冬,他是刘应启的二儿子。那年,公安干警队伍扩招,刚从部队复员的刘中冬去报考并通过了考试。可鉴于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就业难,刘应启劝导刘中冬:“咱们家的孩子,就别去赶那个场子吧。”结果,刘中冬没当上警察,几年后所在单位倒闭他不得不下了岗,于是就在这里摆下了摩托车修理摊。

再后来,刘中冬的妻子张经梅也下岗了,一家的日子过得很艰难。扬州军分区领导知道后,亲自上门征求刘应启的意见,看看给张经梅重新安排个什么岗位。面对军分区领导和机关的同志,从未向组织开过口的刘应启在沉默了一阵之后说:“不好意思,就麻烦你们一次吧,要照顾,就批个报亭让她卖报吧。”刘应启提出的“照顾”,只是请组织帮助批个卖报纸的报亭。军分区领导听了十分感动,回去后,以最快的速度与地方有关部门积极协调,很快就让张经梅在史可法西路上卖起了报纸。

也许你要认为刘应启这样做太“无情”了,但事实上,刘应启在心里深深地爱着孩子,只是在党性原则和亲情之间,他总是首先选择前者。因此,私下里,刘应启甚至对孩子也产生过愧疚之意。大儿媳夏小秋就曾在家中看到刘应启独自垂泪,自言自语地说自己“对不起孩子,但对得起党。”

刘应启对儿女的要求看似苛刻,但他一以贯之的行的正、做的直,决不是在表面上做政治秀,而是一种对党发自内心的感恩之情,因此,他的亲人都能理解他、支持他,并更加的关心他、孝敬他,刘应启的家中始终充满了融融洽洽的亲情、温情。

休息的时候,刘中冬喜欢从背后亲切地搂抱着刘应启,一老一小开心无比。他曾告诉要好的朋友说:“做老红军的子女不轻松。不过,家人都很理解父亲的做法。我们小时候,他就经常教育我们,要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

人们都说,人老了就会有一种“隔代亲”,平时,刘应启也非常疼爱孙子刘文斐。每逢孙子来吃饭,他都会专门去买孙子爱吃的烤鸡。每个月零花钱和春节的压岁钱,他也会早早地备下。但就是这个心爱的孙子,几年前中考成绩差了几分,不能被理想的高中录取。有人给刘应启出主意,凭老红军的面子,找人说说情进高中一定不成问题。可是刘应启不同意,最后送刘文斐进了一所职业学校读书。刘文斐毕业前以优异的成绩赴日本留学,回国后,目前在市区一家西餐厅工作。

谈起爷爷,刘文斐不仅没有丝毫的埋怨之意,反而是一脸自豪的神情。他说:“尽管很多人认为爷爷‘呆’,但是我不这样认为,我从小就很尊敬我爷爷,这个时代别人做不到的,爷爷却做到了,这有多伟大呀!”

哎呀,你一定要怪我了,说了好几个故事了,怎么还没有说到刘应启两个“百万”的故事啊?那两个“百万”究竟指的是什么啊?

我现在就告诉大家,两个“百万”是指刘应启写下的一百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听过他报告的一百多万人次——这两个“百万”,指的不是金钱,却是一笔无法用金钱来计算的、丰盛无比的精神财富。

刘应启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他是个放牛娃,根本上不起学。参加革命后,刘应启在行军途中、战斗间隙,从不错过读书识字的时间和机会。直到现在,只要有新思想、新名词出现,刘应启都会认真学习。刘老不仅自己带头学习,还经常提醒和帮助身边的工作人员学习。每当看到报纸上刊登的好文章,他都要拿到街上自费打印或者复印,发给党小组成员人手一册。

刘应启所住的房间不大,最引人注目的是床头放了好多书,有《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军史》、《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学习问答》等等。翻开这些书籍就会看到,不少地方都被他用红笔划了横线。紧靠着床头还有一张简易书桌,以及用一块废弃瓷砖和一把坏了的自行车软管锁做成的“镇纸”。

读书看报是刘应启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他自费订阅了《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求是》等十多种报刊,每当有新的政策法规出台,他都找来阅读学习。刘应启虽然年事已高,但眼睛却不花,现在还能用放大镜读书看报。而且,他还有个边读边作笔记的好习惯。由于上了年纪,他抓笔的右手往往写着写着就会不听使唤,钢笔经常会滑落到地上,他就弯了腰捡起来再写,捡了掉、掉了捡。就这样,刘应启居然写下了100多万字的学习体会和读书笔记,剪贴的资料本摞起来足足有一人多高。

这是第一个“百万”,是说老红军刘应启的百万读书笔记。另一个“百万”,说的是听过老红军刘应启作报告人超过了百万人次。

自从1965年离休以后,宣讲红色经典、传播光荣传统,成了刘应启41年来离休生活的主旋律。当年最早听过他报告的那些孩子,现在都有40多岁了,他们的孩子现在又在听着刘应启的报告。

刘应启说,“离休了46年,我是一直坚持正常上班。别人在机关上班,我到学校、工厂、农村、机关去上班,上班做的事就是讲革命传统。”

扬州梅岭小学,刘应启在这里已经担任了30多年的校外辅导员,1996年,他在这里创建了少年军校,以后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学校都要搞一次“阅兵式”,并邀请刘应启出席。梅岭小学的大队辅导员回忆说,“前几年的一次六一儿童节,学校要到校外开展活动,因为不是很远,老师和学生都是走着去。老师们把刘老送到校门口,帮他叫了辆出租车。没想到的是,刘老知道大家都是走着去,便甩开大家径直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附近的社区也经常请刘应启去讲课。有一年夏天,丰乐社区居委会邀请刘应启去讲党史,考虑到他的年事已高、天气又热,社区就和刘应启说好只讲一刻钟,但刘应启说必须要用40分钟才能讲清楚。那几天,正是扬州最热的时候,社区学堂里又没有空调,只有两台台扇,近一个小时的报告讲下来,刘应启早已汗流浃背,不停地给老人递着毛巾擦汗的主持人眼睛也湿润了。台下的听众近距离地感受到老红军、老党员为人处事的态度,心中对刘应启又多了一份尊重和敬佩。

机关、学校、工厂、部队邀请刘应启去作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报告,刘老是有求必应。尽管是有请必到,可刘应启把“老党员、老红军”的形象视为第一生命,他给自己“约法四章”:一是邀请单位两公里之内的,一律步行;二是不收取任何劳务费;三是不收邀请单位的礼品;四是不参加宴请。每次报告前,刘应启都精心准备,稿子都是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每次报告后,刘应启上车时都要让陪同人员打开汽车后备箱,亲自看看里面有没有主办单位送给的礼品,一旦发现,当即拿下来,婉言谢绝。

刘应启离休了46年,也宣讲了46年,当年战斗过的晋冀鲁豫、湘鄂赣大地、巴山蜀水、白山黑水、西北高原、江淮平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扬州,刘应启常年担任30多家机关、院校、企业的政治教育辅导员,先后为800多个单位作报告1000余场,听众总数超过了100万人次。

刘应启讲历史、讲传统,从不给自己个人摆功劳、论成就,而是为了联系社会实际,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之间,架起一座用革命理想、社会主义理论来沟通的桥梁。多次现场聆听过刘应启报告的共青团扬州市委书记曾经这样说过,“你可别小看了这些报告,讲这些革命传统,刘老他还是在长征,还是在播种啊!”

刘应启不仅通过作报告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而且,他还在耄耋之年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一个观点,那就是——“社会没有旁观者,党员都是主人翁”。只要需要,事不关己也要管起,事大事小都要管好。每次植树造林活动,刘应启都积极参加。2003年植树节前一天,部队参加蜀岗风景区义务植树活动。刘应启得知后,肩扛铁锹就上了车。干休所的领导考虑路途较远,劝他不必参加,可是不管工作人员怎么劝说,他还是走进了队伍中,与官兵们一道挖坑、培土,一直坚持到最后。

2003年夏天,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高邮湖湖水暴涨,形势十分危急。那几天,刘应启坐不住了,不时去打听抗洪救灾的消息。当他得知分区组建抗洪抢险突击队、即将开赴抗洪前线,刘应启就像当年战场上的自己一样,当即找到所领导请战。“哪能让您老上呢?”所领导当然不同意,但刘应启将自己的胸脯拍得咚咚响,他说:“别看我九十几岁了,但我骨子里有股子劲呢!”所领导拗不过他,只好同意将他送到了大堤上。刘应启拄着拐棍,指挥保障分队送茶送水。面对抗洪官兵,他大声为他们鼓劲:“同志们,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人定胜天!”刘应启的鼓劲声,伴着官兵们的呐喊声,盖过了咆哮的洪水声。

平时,不论什么社会公益活动,只要有空,刘应启都积极参加。驻扬部队官兵为扬州火车站义务劳动,当时已经94岁的刘应启也亲自上阵。考虑到他年事已高,所领导本来没打算让他参加,可刘应启非要亲眼看看新落成的火车站。到了现场,官兵们都劝他看看就行了,可刘应启很较真,一定要拿起扫把跟大家一起打扫不可。他说,火车站是扬州人的百年梦想,扬州是我的第二故乡,一定要为火车开通出点力。

在关心扬州建设发展的同时,刘应启也时刻牵挂着自己的老家,关心那里的发展。接下来,我再给大家讲一个刘应启修建“红军井”的故事。

刘应启的老家河南省商城县刘家洼村,位于大别山的腹地,从十八、九岁离开家乡投身革命转瞬就是76年,这块贫瘠的土地是刘应启的衣胞之地,家乡的父老乡亲、家乡的山山水水始终魂牵梦萦,甚至当年为参加红军而没来得及赶回家的那头牛,也会时不时地出现在他的脑海中。战争年代没有机会回去,离休后虽然去过几次,但来去匆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牵挂家乡的刘应启计划重回家乡,第一年,因为华东地区突发特大洪水,使他的计划泡汤;第二年,他要去北京出席英模报告会,家乡又没去成。第三年,刘应启终于踏上了重回家乡的旅程。

刘应启知道,同富饶的江苏、优美的扬州相比,家乡仍然是比较贫困、落后的,因此,他给乡亲们带去捐助的钱物。同时,刘应启感到,家乡更需要知识,特别是家乡的干部更需要知识,有了知识他们才能带领群众奔向富裕之路。因此,他还特别买了十几本笔记本、十几支钢笔,郑重其事地亲手交到接待他的县长、乡长手中。他说,家乡经济困难,固然需要物质上的帮助,但提高文化知识、发展生产力才是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根本出路。送给你们笔记本和钢笔,一是希望你们多读书多写心得笔记,二是希望你们密切联系群众,多作调查研究。

临行前,刘应启看到村民吃水要到五六里外的山沟里去挑,就找到村干部,掏出口袋里仅有的钱,对他说:“乡亲们没水喝,是不是打口井?我这里有2000块,不够,回扬州我再给你们寄。”很快,井打好了,乡亲们终于喝上了清澈、甘甜的井水。饮水思源,乡亲们于是特意在井口边刻上了三个字——“红军井”。

离开老家的八十年里,刘应启曾先后回去十几次,每次回乡探亲,他都想着要给乡亲们带点礼物。建国初期,他带去抽水机泵;困难时期,他送上米面粮食;发展经济,他又运去了花木苗种——细心的刘应启总是将家乡最需要的东西送到乡亲们的手上。

为了让乡亲们能早日脱贫致富,从2002年起, 90多岁高龄的刘应启连续三年带着自费购买的花木、乘着自己雇来的卡车,颠簸10多个小时,亲手将花木送到故乡的乡亲们手中。毕竟是90多岁的老人了,一路下来刘应启疲惫不堪,看着仍然兴致勃勃的老人,乡亲们感动了,村长代表大家给老人深深地鞠了一躬,说:“老革命,您的心意家乡人领了,路这么远,您这把年纪咋吃得消?”但刘应启说,“家乡不脱贫,我的心不安啊!”正是带着这颗不安的心,刘应启先后花费4万多元,购买了1200棵琼花、大樱花和其它数十种名贵花种送往家乡。

前几年的秋天,刘应启又带着大儿子一家又踏上了为河南老家送花木的漫漫长途。这一次,他除买了两万多元的花木外,还花了5000多元,为10个贫困户送去毛毯和慰问金。在一个特困户家中,刘应启看到他们穿的衣服又旧又破,临走时硬要把自己身上穿的外衣、羊毛衫脱下来送给他们。女主人流着眼泪不肯要。刘应启生气地说:“你们穿得不好,我这个老革命穿得再暖和、再漂亮,也是丑的,也穿不出去!”

就是在这一次,刘应启花光了所有积蓄,穿着单薄的衣服返回扬州。老伴田静见状,戏称他为“穷光蛋主义”。刘应启听了,不但没生气,还哈哈大笑着说:“我喜欢你这个命名,我是孤儿出身,原本就是无产阶级!”

一个90多岁高龄的离休老干部,坐在大卡车的驾驶室,跋山涉水,千里颠簸,来到大别山的腹地,他运送的难道仅仅是花木吗?一次又一次,几年过去了,刘应启的希望变成了现实——家乡的山绿了、花开了、树也结果了。

红军井甘露的浇灌,让树木郁郁葱葱、花圃姹紫嫣红。现在,刘家洼村已经成为当地有名的花木之乡,乡亲们也开始逐步走上了致富之路。每到阳春三月,刘家洼村便会琼花绽开、樱花怒放、丁香飘舞、芙蓉欢唱,村民们说,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大官”刘应启给故乡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而刘应启想得更大更远,他说,要让我们祖国的山山水水都变成大花园,让所有的老百姓都过上富裕生活。

刘应启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老人,更是一位纯粹而崇高的共产党员。从1930年参军起,刘应启就把个人的一切全部交给了党。81年来,刘应启既像一棵永远不老的青松,又像一支始终燃烧的火把,铁心跟着党,赤诚为人民,兑现着当年对着马克思画像所立下的入党誓言。他纯洁的党性、坚定的信念、崇高的品德、伟大的人格,在人们的心中树立起一位老红军、老干部的光辉形象,树立起了一座共产党人的巍峨丰碑!

百岁高龄的老红军刘应启说,“在我有生之年,我要继续宣讲红色经典,宣讲长征精神,宣讲革命传统,永葆党员先进性,帮助困难群众,为他们分忧解难。”

刘应启曾写过一首诗,

铁心跟党是我魂,

为党分忧是我志,

助民解难是我责,

永葆本色是我求。

全诗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但这恰恰可以用来表明一位老红军终生矢志不渝的追求。让我们记住这位可敬可亲的老红军的名字——刘应启,也记住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动人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永远的记忆作文

全文共 878 字

+ 加入清单

灿烂的阳光下,我坐在一把小木椅上。享受着成都不多见的阳光。正当我舒服极了“哼哼”时,突然——我摸到了一张硬硬的东西。我抽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张照片。上面是我笑嘻嘻地拿着一本《论语》与妈妈的合影照。这时,我记忆的大门被打开了。

那是两年前,我妈妈把我叫到她的房间。问我:“儿子,今天开始我们每天读十分钟《论语》,好吗?”不等我回答,妈妈便打开了《论语》。我好奇地问道:“‘後’是什么东西?”“这个等你读了以后就知道了!”于是,我便开始了我的“论语”之旅。

可是,当我读了几个月之后。对《论语》与其他古文的新鲜感就消失了,便想“罢工”。终于,有一天,我忍受不了那“要命”的十分钟。便当着妈妈在的时候把《论语》的封面撕了个破破烂烂。然后,像一个胜利者一般骄傲地,大摇大摆地走了。只剩下了目瞪口呆的老妈与可怜巴巴的《论语》,它好像在说:“主人,你也太过分了!你妈妈苦口婆心的教你。你不听也罢,还“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与此同时,我坐在房间里,想好好的发一场火。当我正要发作时,妈妈敲门准备进来,“走开,别烦我!”妈妈平静地说:“儿子,我刚才也非常生气,我也想发火。但我忍住了,因为《论语》上说‘不迁怒’,我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我所努力的方向。”说完,她便离开了我的房间,留下了一片寂静的空气和发呆的我……

渐渐平息了怒气的我,坐在房间里冷静下来。好好想了想刚才的所作所为,的确有些冲动。几个月来,每天背诵的效果已经显示出来了。现在,我背课文的速度比以前快多了,以前需要背1个小时的课文,现在只需30分钟。不仅如此,还有一个大好处,《论语》中说:“不迁怒,不二过。”我和妈妈都在努力着,看着妈妈在努力,我也跟着努力,我现在已经不像以前一样发脾气了。可我现在却要扔了这两个“大好处”!最后,我想清楚了。我很后悔地向妈妈道了歉。妈妈见我“悬崖勒马”。十分高兴。正当我和妈妈笑嘻嘻时。外婆偷偷按下快门,将它定在了一格之间。那本《论语》也高兴地说:“主人,我原谅你,以后可不许这样了。”

太阳早已落下,阳光已经散去。我的回忆被打断。我最后看了一眼照片,走开去,回忆的大门被关上了。

展开阅读全文

永远的回忆

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我打开日记,回忆就如一只只蝴蝶,带我走进那个曾经属于我的秘密花园。

2003。8。5天气:晴

天气酷热的使人焦躁不安,心里的种种事情涌上心头,暑假前的决定让我头昏脑胀。

“妈妈,我……我可不可以不跳级,我真的不想……”我不知道当时怎样说出的这句话,只觉的自己在一口一口吞着自酿的苦汁,心里痛苦万分。

妈妈猛地抬头,眼睛仿佛射出千万颗子弹,把我穿透,不流一点情面:“那怎么行,这一暑假你的努力不就付诸东流了吗?你忘了当时一边学习,一边忙着练琴的汗和累了吗?爸爸妈妈为你跑东跑西,白忙活了吗?你仔细想想吧……”

我呆呆地占在那里,想着这段时间的辛苦,是啊,这段日子我真的好累,可是……“妈妈,我不想和同学分开,我和他们一起学习了三年啊,我受不了……”不知为什么,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阳阳,妈妈知道你难过……”妈妈把我揽进怀里“妈妈,我好累……”

2004。8。6天气:晴

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起了个大早,洗漱完毕,把家里打扫一遍,虽然平时也干这些活,但总觉得今天的意义非同寻常。做好早餐,把昨晚做好的生日贺卡放在妈妈的床头上,便去定生日蛋糕了,当然这是爸爸出的资,我跑得腿。想想妈妈每天早起晚睡,伺候我吃饭上学,晚上陪我读书写作业,多辛苦呀,该是我表达心意的时候了。

订完蛋糕回来,妈妈已经起床,今天的她比以前美多了。“妈妈,你好漂亮呀!”我冲妈妈微笑。

终于到了晚上,我把蛋糕摆到餐桌上,点上生日蜡烛,烛光应着妈妈的脸,那么安静、温柔,我轻轻的说了一声:“妈妈祝你生日快乐”

不知怎的,妈妈竟流下泪来,我没有安慰,只是轻轻地抚摸着她那已掺有银丝的秀发……

我抚摸着一张张又一次被泪水打湿的日记,扉页上。我轻轻写上了:永远的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寓言故事二:永远的败兔

全文共 776 字

+ 加入清单

龟兔赛后,败兔不甘心,决定再赛一场。比赛开始,兔子当先,眼看快到终点,胜利在望了,却见路边有块石头,石头上刻着一行文字:“谁搬走这块石头,谁当动物王国国王。”兔子便停下脚步去搬石头,累得喘气如牛,汗下如雨,才搬几尺远,乌龟爬过去了它也不管。乌龟背着金牌回来时它仍在搬石头,乌龟凑到它耳朵边说:“这是我放的石头,你搬它干吗呢?”兔子一听,气得昏倒在地。

嫉妒

龟兔赛后,败兔不甘心,决定再赛一场。赛前,乌龟说:“昨晚梦见上帝对我说,如果我输了,将给我一万两黄金,价值超过金牌一万倍。”兔子听了,心里酸酸的。比赛开始,兔子当先,眼看快到终点,胜利在望了,心里的酸水却泛起来,暗暗说:“我可不能让乌龟输了得到一万两黄金啊!”于是就躺在树下睡起觉来。乌龟背着金牌回来对他说:“那个梦是我编出来安慰我自己的。”兔子听了,心头好一阵痛

逞能

龟兔赛后,败兔不甘心,决定再赛一场。赛前,乌龟说:“最近我练成了水上芭蕾的绝活,赛后找个时间表演给你看,保证羡慕死你。”兔子听了想:“我最近也学会了游泳,凭我的机敏和美体……哼!”比赛开始,兔子当先,眼看快到终点,胜利在望了,却发现眼前有口水塘,于是扑通一声跳下去,要让后面来的乌龟看它的水上芭蕾。兔子的游泳本领太低,一玩花样就下沉,一沉就喝水,一喝水就乱了神。乌龟见了,赶忙跳下水救起兔子。兔子再也跑不动了,眼睁睁看着乌龟捧走了金牌。

贪财

龟兔赛后,败兔不甘心,决定再赛一场。比赛开始,兔子当先,箭一般冲了出去。跑着跑着,看见路边散落着一些闪闪发光的金币。兔子想:“反正乌龟在后面哩,我不如先捡了金币再说。”于是就开始捡金币,捡着捡着,就离开了跑道,向着散落金币的方向去了。比赛结束,乌龟背着金牌找到兔子说:“那些金币是我的一个朋友有意丢的,嘿嘿,你的定力不够啊!”兔子捧着金币,心里打翻了五味瓶,甜、酸、苦、麻、辣一起涌上喉头。

展开阅读全文

场景三:永远的笑容

全文共 218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我们班要举行一次文艺汇演,班上同学奋勇报名表演节目,尤其是何笑韬,报了三个节目,还要为班上资助一台照相机。其实这台照相机也是来之不易,在期中考试前发奋复习,考了前三名,才得到的相机,而且这三个节目,也是很难排的。他课间练习相声,下午练童话剧,回家练唱歌。在台下洒下了不少汗水,最后,在汇演时的精彩表演赢得了大家的掌声!汇演过后,要照集体相,他站在最中间,撇嘴一笑,“咔嚓!“留下了永远笑容……

何笑韬的笑就是那么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永远的友谊350字作文

全文共 1007 字

+ 加入清单

第1篇永远友谊作文

轻轻的凉风啊!请把我的祝福带给她!暖暖的阳光啊!请把我真挚的友谊送给她!悠扬的歌声啊!请把我的微笑传给她!—————题记 她是我在小荷认识的第一个朋友,从她的谈吐中,我可以知道她是一个善良的大姐姐,我喜欢她的写作风格,幽雅中有一丝伤感。 刚来到小荷的时候,我感觉一切都那么陌生,突然>这篇作文吸引了我,我随手打开它,细细地品味起来,看了一遍又一遍,我被陶醉了,迫不及待想认识这位朋友,于是,我便给她发纸条,内容我至今还记忆尤新呢:你好,如果不介意我还是个小学生,我们能交个朋友吗?

第二天,我进入小荷,看见了我的新纸条,我开心极了,欣喜之余,我又想:她能同意吗?我慌忙打开纸条,内容清晰地映露在我眼中:当然可以,如果你不介意就叫我涟漪姐姐吧!当我发表了第一篇作文的时候,我忙给涟漪姐姐传纸条,让她帮我指出不足,她在评论中让我继续加油,告诉我写作的方法。 有一段时间我们好长时间没有传纸条,我以为她忘了我这个妹妹,于是我便在她的评论中说姐姐是不是忘了妹妹啊!

前几天,她告诉我,最近比较忙,没有上小荷,其实并没有忘记妹妹,我顿时感到很不是滋味,真想对她说:涟漪姐姐,对不起!我误会了。可是,我没有,现在借此机会,向涟漪姐姐说声sorry!!妹妹也永远不会忘记你,永远把你当成我最好最好的朋友。

第2篇永远的友谊作文

我敢问:友谊是什么?然而,我也敢答:友谊是比情更贵重的东西!友谊比天长,比地久。友谊是天堂,没有了它就像地狱;友谊是生命,没有了它就意味着死亡。我们要正如班长刘韬一样重情重义:

今天,我们班有一位同学转学了。其实,我问过他想不想,他说:我也不想啊,可是因为爸妈的要求,我也不得不答应,同学,今天拜拜了!刘韬因为他哭的喉咙都嘶哑了,这位同学就是———蒋泽毅!虽然很不愿意他离开这个班级,但也正是因为他,我才看见了一向不流泪的刘韬,竟那为了友谊而流的晶莹剔透的泪啊!天啊,友谊是毒药,是致命的,一旦接触它,就死无葬身之地!可是,我却偏爱这毒药,这药并不可怕,还有一种幸福的味道!

蒋泽毅同学,你放心的转学吧!虽然我们这半期来相处的并不是很融洽,而你也是那么讨厌,不过也有少许时候是认真到位的!你知道吗:在你第8节课离我们而去时,我们都流下了泪,可能是教室里突然清静了,而不习惯没有你的声音,所以,我也衷心希望你在别的学校,成绩能够有所提高,希望我们的友谊能够保留下来,也期待我们的下次见面,拜拜!

展开阅读全文

永远温暖的肩膀初中学生作文

全文共 767 字

+ 加入清单

仲夏。“奶奶,奶奶。我怕!我怕!”我含着泪,咬着嘴唇扑到了奶奶怀里。奶奶放下她手中的针线活,一边皱眉哄我:“小祖宗,不怕不怕,天公打雷有什么好怕的呢?”一边用她粗糙却温暖的大掌,拍着我的背,我擦擦眼泪依偎在奶奶的肩上,奶奶拖着有些沉重的步伐缓缓的推开屋门。

那一霎,一缕缕被切断的阳光从世界的尽头被挥洒至这简陋的小屋。那光亮刺得人晃眼。奶奶搂着我坐到门槛上:“嗯,你看吧,雨后一定有太阳。”从屋檐上滑下的雨珠细细吻着初生的花,将花瓣浸润出玉白的光泽,露出皓齿——一个羞涩稚嫩的笑颜。奶奶望着我挂着眼泪又带笑的花脸,忍俊不禁。那笑容恰似四月的海棠,用柔和的白给我内心沉静安稳的力量。那一刻,岁月的痕迹似乎从未在这位守护孩子的天使上体现半分。阳光淡淡萦绕在奶奶肩上,我突然觉得奶奶的肩,是我枕过最温暖的地方。

我抬头:“奶奶,你要永远陪我啊。”奶奶俯首:“嗯,一定不会跟丢你的。”

秋分。弦月如钩。月光若落花,落满奶奶的肩头。奶奶戴着老花镜,手捧着书,口中念念有词。哪知奶奶突然猛烈地咳出声来。我吓得赶忙跑过去。奶奶挥挥手,喘口气:“老啦!不中用了!”我瞬间热泪盈眶:“奶奶你不想陪我了?”奶奶愣住,有些不知所措,支支吾吾了半天。最终无奈将我搂至她肩:“对,我要永远陪我家皎皎呢!”奶奶肩头似有月的寒意,我捂着她的肩膀,想把它们捂暖。奶奶枕着她的满头银丝,静静望着我。

奶奶因病逝去那天,我一遍又一遍地回忆她一遍又一遍拥我入怀的情景。“’奶奶,你要永远陪我啊。’’嗯,一定不会跟丢你的。’”我知道“永远”只是我的痴心妄想,是奶奶的存在一直给了我“异想天开”。

奶奶,纵使你肩若月光清寒,我也要似阳光和煦,捂暖你的双肩。

生老病死命中注定,偎依你肩温存良久。寒冬入梦时,我枕下,会是奶奶永远温暖的肩膀。奶奶,还永远陪我好吗?

[永远温暖的肩膀初中学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永远的昨天700字作文

全文共 774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很多人来说,昨天就是昨天,很快昨天就会过去了,没有永远的昨天。可是对于我来时,昨天却一直存在着,是永远的昨天。

还记得多少年前的一个中午,贪玩的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决定在一个阳光明媚,晴空万里的日子了去田野里抓蝴蝶和抓小蝌蚪。因为我家前面就是田地,田地有很多菜提案也有很多野花,所以田野就是我们的目标,于是吃完午饭后,小伙伴们都带着网兜集合在我家门口,而我,自然而然也已经准备好了。下面就开始出发了,我们拿着网兜走在去田地的小泥路上,这条路很窄,同一个地方也就只可以容下一个人,所以我们不能并肩齐走了,因为这块田地是在我家门前,所以由我领路,我拿着网兜,颇有风范地带着小伙伴们往前走。很快,就到了一处漫山遍野都是野花野草的田地上了,这处田地没人管理,以至于野草都快长到膝盖这里了。这个地方有很多蝴蝶,于是一下子小伙伴都不顾野草长得怎样了,兴高采烈地拿着网兜就要前去抓蝴蝶了,在花草丛里,小伙伴们扑到这边抓这只蝴蝶有忽地扑到那边抓另一只蝴蝶,情景好不愉快。不一会儿功夫,小伙伴们抓蝴蝶抓够了,就启程到小溪边抓小蝌蚪。我们这里的小溪很浅,都是农民浇水时蓄水的水田,很多青蛙都在这里生一堆蝌蚪卵,蝌蚪卵小小的呈透明色,而在这种季节了,蝌蚪也是时候从卵里出来了,蝌蚪刚出来的形状我不知道,我和小伙伴们去抓的小蝌蚪都是一些已经长出后肢或者还没长出后肢的小蝌蚪们,虽然养不活,但我们觉得好玩,就去抓了,水很浅,而且没有动那水的时候水是清澈的,我们可以看见小蝌蚪在那水里游来游去,因为水浅的原因,所以我们不用任何别的工具,只用双手去抓那些小蝌蚪,然后就有一个小伙伴拿出一个小瓶子,装了点水,把抓来的小蝌蚪放进去,很快,我们抓蝌蚪抓腻了,也就各自回家了。

回忆这件事,就会去数着都已经过去多少年了啊!可如今回想起来,总还觉得那是昨天发生的事……

[永远的昨天7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永远的诗为题的550字作文_[第三单元]写一首诗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我赞美大自然,我感叹众山名流。

我国是拥有五千年文化的央央大国,众然拥有许多文豪墨客赞颂题诗的名山大川。所以那些赞颂自然景色的文豪们都是怀着激动,感动地心情写了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一首又一首的诗歌——是心中永远吟诵的诗。

我赞叹山,我赞美水。山的伟岸,山的正直,山的层层绿意无时无刻不吸引着我,放眼望去,一座座大山像是被绿色渲染,绿得深沉。山中的丛丛绿树直指苍穹,伸展的枝臂有长有短,粗细不等,错综复杂,让人不得不眼花?乱。

在青翠掩映下,你难以发现山中小花的身姿,此时此刻的它们正以最美的姿态吐露着芬芳,使整座大山散发飘香。让人内心激动不已。

座座大山参差不齐,似一片绿色的海洋,又宛如一层层细浪在海追逐,雀跃不已。

山的顶端高耸云端,在云气的飘动下,山的肌肤若隐若现,让人浮想连翩。有股弹拔云间的冲动,以求更清晰更愉悦的欣赏。

湖泊的溪流是这样的澄碧清澈。鱼儿成群结伴无所事事的漫游着,摇摆着躯体,骨碌着眼睛,似赞叹罢。

水的平面像镜子般透亮,把蓝天白云映射得如引清晰,不知情的人们还以为自身遨游在数万里的碧波蓝天中呢!鱼儿仿佛安上的翅膀飞向纤纤白云中游玩,转悠,欣喜若狂。此时,在凌空飘舞的落叶轻点水面,使其波纹横生。鱼儿云儿仿佛在舞,如痴好醉的。

刹那间,从山中传来悠扬笛声,隐隐约约地,像一首优美的诗篇从山中飘忽而至,飘向世界,飘向太空,飘向你我的心中——那是永远的诗。

展开阅读全文

永远的风景作文700字

全文共 702 字

+ 加入清单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题记

今天是他的生日。

他的家里贫寒,自从他的爸爸。不,已经不是爸爸了。他爸爸走了以后,他和妈妈相依为命。虽然每每回到冬凉夏暖的寒舍总能看到妈妈强颜欢笑的脸。可快乐随着那个男人的离去销声匿迹了。今天是他的生辰,妈妈答应他一个他想要的礼物,他在擦得透亮的商店玻璃外打量着一件件价格不菲的礼物。他一直是个孝顺的儿子,和其他男孩不同,他没有在少年时期的玩世不恭。他知道家里现在的状况,不舍得妈妈心疼钱,哪怕小小的“心疼”一下。

他做出了决定,去看电影。想当初,爸爸就是带着妈妈穿梭在大街小巷的每一个电影院才掳走了妈妈的芳心。每每提及往事时,爸爸总是狡黠的一笑,那时的爸爸还是个好爸爸。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班上的男生下课总是在讨论新出的恐怖片,让他插不上话,存在感打了一个大折扣。

当听到他想在电影院看一场电影时,妈妈似乎年轻了20岁,走起路来健步如飞,他一直像被牵着走的。当看到电影院时,他的妈妈都怀疑是不是来错了地方,大理石的地面,晶蓝的门,营业员专业的制服。买票时,他的妈妈定睛一看,营业员用漂亮的美术字体口吻说:“50元一张票。”妈妈吓了一跳,2张票一百元可是他们母子10天的生活费呀!

虽然儿子向她解释这是美国大片,但她仍不敢相信。终于,她咬了咬牙,对儿子说:“妈妈年数大了,你自己看吧。到时妈妈来带你。”

他没有想多少,一进厅就被恐怖的气氛包裹住,当人们还怀着惴惴不安的心出了影厅。他的脚步停住了。妈妈一直站在原地努力寻找他的身影。妈妈看到他,笑着向他招了招手,他拉起妈妈充满老茧的手,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

有时候,最近的幸福在我们身旁等候,我们可能一秒钟就读懂它,也可能要用上整整一辈子。

展开阅读全文

消防安全永远的选择作文700字

全文共 705 字

+ 加入清单

古时候,人类为了生存,在与自然界的种种灾难进行抗争中,发现并利用了火。火的发明与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易经》里有一句话:“相对的双方,一定共同存在。”的确,从照明、取暖、煮饭做菜到推动航天火箭上天,都离不开火。但是,火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火失去控制,酿成火灾,就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我曾看到过这样一则报道:“在某地的海山路37号,一天家长外出后,两个孩子因好奇在屋里玩火。不小心,火窜到易燃物,很快燃起了熊熊大火。附近的村民立刻拨打“119”电话,当消防队员到达时,大火已烧毁了一大片房屋,消防队员以1个多小时最快时间,冒着生命危险才扑灭了火。这场大火使许多人无家可归,两个小孩也被大火烧成重伤……这难道不是“水火无情”吗?我们常常可以耳闻目睹这样的事件:

一场大火吞噬了山林,苍翠的山头变的光秃秃,元凶就是一根烟头;由于忘了关煤气,结果屋毁人亡;学校、工厂由于点蚊香、蜡烛管理不当引起火灾……不用再举了,只要还有人防火意识薄弱,消防隐患就无法排除,火灾的发生也就再所难免,同样的悲剧仍将重演。

当你面对火魔肆虐后的惨状,你真的还能无动于衷吗?你会发现,其实我们只要事前多小心一点,多想一步,灾难或许就不会发生,所以我们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牢固树立消防安全意识,积极准备好消防器材,做好应对措施,一定可以扼住火魔的咽喉。

作为青少年,我们除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有消防安全的观念,努力掌握科学知识,做好宣传者。让我们牢记江泽民同志的话:“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为了我们美好的明天,携手行动起来吧!(指导老师:黄勇钦)

展开阅读全文

永远的歌声作文800字

全文共 752 字

+ 加入清单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耳畔的歌声,让我的思绪飘向了远方。

那一次,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放学后,教室的走廊上,骤急的风雨声中还夹杂着噪杂的脚步声。家长们陆陆续续来接孩子了,可我却没有看见自己的家人。

见旁边的同学一个个地减少,我心急如焚,不由得诅咒起来——我诅咒这个鬼天气,更怨恨家人没把我放在心上。

不管了,冲吧!一咬牙,我对着大雨迈出了脚步。冰冷的雨点打在腿上,有些冰冷,有些疼痛——我胆怯了,冲在雨中,身上肯定会湿透的。可是,不冲吧,谁知道要在这走廊上等多长时间?

当我的脚一踏一收地反复了许多次之后,雨却更大了。

唉,怎么办呢?望望天,下了这么半天,还是黑沉沉的。我急得眼泪都掉下来了。雨点哗啦啦地响着,似乎在笑我胆小。

闭上眼睛,我一咬牙,管他三七二十一,冲吧!

雨水像黄豆一般打在我的身上,我一边用衣袖擦着眼眶里的水(分不清到底是雨水,还是泪水),一边在雨中跌跌撞撞地奔跑着。

“不经历风雨——”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唱歌。下这么大的雨,谁还有心情唱歌呢?我很好奇,不由得慢下脚步,想看个究竟。雨幕中,我看到,一把蓝色的小伞下,两个身影相依相偎着并排行走。他们应该有我爷爷奶奶那么大年纪吧?歌声,就是从他们嘴里发出来的。声音虽然不很洪亮,但坚强有力:“怎么见彩虹……”

一时间,我觉得时间好似凝固了一般。每一个音符都那么有力,催人奋进。我隐约记得这歌名叫《真心英雄》。

是啊,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呢?我觉得自己心中的恐惧逐渐被歌声消融了。

回到家时,雨也停了,那歌声却一直在我心中回荡。我发觉自己仿佛一下子长大了。

此后,每当我渴望蓝天却遇到阴雨绵绵时,每当我追逐成功却屡遭失败时,我就想起雨中那两位相依相拥老人的歌声。虽然,我已经记不起他们的模样了,但他们的歌声却一直在我心底唱起:“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展开阅读全文

永远的爸爸作文700字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独坐在床头,双眼呆呆地望着白色的天花板,一幕幕难以望怀的事重现,好像昨天才发生。不由自主地走进客厅,看着墙上那张硕大的彩色照片,望着照片上的他,一滴眼泪落下,引出一段故事,好长好长……

我,是他最疼爱的女儿。小时候调皮,最喜欢光脚在地上乱跑乱跳,新买的鞋,没几天就丢了,但他还是帮我买。现在,我好想穿他买的鞋啊,可是那已不可能了!想到这儿,我的心就不好受!

我是一个不喜欢留长发的女孩。小时候,我的头发一长,总会要妈妈带我去理发。可是,每次理完后,我就像老鼠躲猫,都不敢出现在他的面前,生怕他会一口气把我给吞了!因为他总认为女孩子就是应该留长发,漂亮嘛!而现在,我答应他,再也不会乱剪自己的头发,我已经留了一头乌黑的长发。可惜,他再也看不见了!

眼前的东西模糊了,看不清楚,一股后悔之情涌上我心,好闷,好沉。像排山倒海,冲撞搏击,很不平静。我慢慢走到窗前,托着腮,望着那一轮皎洁的月亮。今晚很凉,我试着把心平静下来,可我做不到。

往日的星期六,桥尾就会出现一对父女的身影,父亲在修车,女儿在玩耍,很和谐。他是一个修车能手,修好了许多车。我很敬佩他,想长大以后也和他一样,能修好多好多的车。有一次,修车时,我一不小心把脚后跟蹭破了一大块,他急忙抱起我,冲开人群,边喊边跑。消毒了以后,看见爸爸靠在长椅上睡着了。看着疲惫、流着汗水的他,我的泪夺眶而出。

窗外景色很美。我用手摸摸眼睛,湿湿的。

爸爸,请允许我在这里含泪再叫您一声,呼唤您前年被肝癌夺去了宝贵的生命。您慈祥,憨厚,和蔼可亲,给我的父爱可吞没山川,可掀起江海。爸爸,我一次又一次呼唤着您,你在天堂听到了吗?

永远是我的好爸爸!在这里,我想和您说一句话:爸爸,我爱您!

展开阅读全文

永远的好时光作文700字

全文共 767 字

+ 加入清单

希望这美好的场景能够为我停留着一刻,小时候,我常常对着天空发呆,看天上的云朵不停地变化莫测,我不喜欢和同伴一起玩耍,只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说是不愿和别人玩,那是我的借口,事实上,没有伙伴和我玩,我不爱说话,同伴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让我做不喜欢的事或者拍我一下,我就会哇哇大哭,他们就会嘲笑我“快回家找妈妈吧。你妈妈在家待着给你做饭吃呢!”我则哭着跑到树下作着,仰望天空看着白云,我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不回家,而是孤独的一个人看白云,从此这就是我用来排遣心情的方法。

阳光明媚的清晨,是我迈进小学校园的第一天,我非常的不愿意因为我从小就不喜欢上学,上幼儿园时,还是妈妈每天陪着我,下课我就会往他那里跑,如果他不在,我就会哭着不停,后来一天比一天热,暖风吹拂着我,我有一些愧疚,妈妈在阳光下只为让我上学,我就对妈妈说:“妈妈,你回去吧。”妈妈当时很吃惊,“妈,您放心,我会在这里好好待着的。”其实年纪很小的我就懂得什么是好和不好,我记事挺早的,小时候的事也记得一两件,我上学时,总是绕道走,绕到学校,放学回家也懂得结伴而行,我知道怎么交朋友,怎么样才能与同学沟通,我慢慢长大,懂得了许多事。

初中的生活最让我留念,记得第一次来到学校,参加了军训生活回到寝室,看到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他们看似都认识,只有我一个人是外星球来的,我不知道该怎么与他们打招呼,就在我困窘时,有一个女生像是看出我在想什么,走到我桌前问我叫XXX对吧!我点点头,他知道我的名字也不稀奇,因为每张床上都贴着有床位主人的名字,我也主动跟他们说话,他们谈话时,我也插上几句,后来擦得知他们也不认识都是刚来,说上几句话就聊到一起了,寝室的生活,就像家人在一起的生活,8个人挤在一间小屋里,都很高兴。

现在初三的生活快结束了,我也带有几分不舍,希望这些场景,将成为我永远的好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永远的记忆作文

全文共 2138 字

+ 加入清单

题记:期盼许久,终于可以趁着放假的机会回乡了。出发前我便幻想过如今的老家会有怎样的变化,记忆里的那片天地总会蒙上一层神秘的纱。故乡归来,一切皆似梦境,而回归老家的那一幕幕场景,早已深深地映入我的记忆,难以忘怀……

2019年1月27号

整整一日,都在途中。从太阳升起至落日余晖,我都被车窗外明晃晃的光亮得睁不开眼。路上从未顺畅,一直拥堵着,总感到憋屈。

我们坐着舅舅家的车,尽管长驱不畅,大家许久未再进食,但我们依然满怀期待,也不乏乐趣。车内闷热,人有困意,我们唱起歌儿,也欣赏着漫漫长路接近故乡的景色。

夜晚,每一条蜿蜒曲折的山间道路中,白日明晃晃的阳光,化作夜里红彤彤的车辆尾灯,又汇成悠长曲折的灯线,牵引着流连异乡的游子心。

2019年1月28号

凌晨时分,我们强忍睡意,行走在夜色笼罩的乡间崎岖道路上,一切显得那么静寂。

远处有白光耀眼,让我为之一动——那是热闹的早市——还记得三年级时,我们一家也回到了老家,逛着集市。村民们各自在摊位上摆放上好的蔬果肉食,敲锣打鼓张罗买卖,好不热闹。

我家前面是一片开阔的田野,经常有母鸡带着鸡仔在田间草丛优哉游哉地晃着,也有狗狗嚷嚷叫叫。我和弟弟那时还小,追着可爱的小鸡群,四处搜寻干柴火想要烧着玩……

一阵烟味拨散了我的回忆,暗淡灯光中,我见到了外公。他穿着黑色的皮外套,打着手电过来接我们。到了老屋,进了门,外婆看见我便抓着我的手臂说:“好久了,真的好久没回来了……”我眼中微微酸涩,问好之后便到八年前的那间屋里再次睡下,一切,又归于沉静。

不知过了多久,只听见妈妈喊我吃饭啦,我便穿戴好下了床,耳畔响起阵阵狗吠鸡鸣的混合曲,还有树枝间清脆的鸟鸣。走出去,门前的两颗栀子树上挂着一张吊床,坐在上面,望着四周的田野山间,蔬菜泛绿,衰草枯黄,远畔还有人刚刚点起了火,顿时那一片天空映照着窜天的火光。这里空气湿润,雾气萦绕一带远山,我忽然想起儿时的小溪,可还没来得及寻找,便被拉去吃饭干活了。从前的伙伴与亲戚似乎都少了些曾经的纯粹,生疏了不少。早中晚的饭菜,都少不了鲜艳的红辣椒,这大概算是故乡一种独特的味道吧。

午后一段时间,我和弟妹们被叫去剥鹌鹑蛋,小姨刚从远处回来,也带着我的两个淘气的小表弟一起体验帮厨的活。外婆外公养育了四个女儿,我母亲排第三,她们姊妹几个相聚一起似乎忙不完,搞卫生,烧柴火,做饭菜。我们一群大小孩子团在一起,围着大盆子剥着鹌鹑蛋。大孩子干活还算细心,讲究个方式方法,小家伙们可不这样熟练与乖巧,他们宛如野生狼崽,竟折腾起一个个小小的鹌鹑蛋来。他们手中的蛋要么没了被吞了,要么就是剥得只剩下小轱辘的蛋黄,惹得我们哭笑不得。一群小孩叽叽喳喳,说说笑笑,好像故意和头上的小鸟婉转应和呢。

晚上迎来了许多宾客好友,一桌一桌围坐,接着就是上菜,喝酒,吸烟。外头先是看电视剧,再是唱歌欢闹。大人们寒暄问好聊天,我们小孩便逃到楼上看礼花,玩游戏,周遭的鞭炮声不绝于耳。

2019年1月29号

早上睡到自然醒,然后伸着懒腰去门外看看。田野虽枯,周围却是清香滋润,太阳似乎还没爬上山头。邻居早早起身,沿着泥路采摘了许多蔬菜回来,对我呵呵说到:“这么早啊小姑娘—”我也笑迎回应。

今天是特殊的一天——外公的七十寿日。

一个上午我们丝毫没有空闲,一直忙碌着,摆弄着,等到许许多多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时,我们确乎更加慌忙了,一家子到处招呼,派发各种礼物与用品。四周烟酒味弥漫,礼炮声炸响整片田间,满桌菜肴可口诱人,而我们昨天剥的鹌鹑蛋也派上了大用场。

热闹的饭局和欢腾的祝福持续到晚上,之后陆续休息。几个长辈亲戚谈论着关于礼金数目的话题,另一些人摆上桌椅开始打牌论输赢了,至于饭后残局,我看到外公和很少的几个人在收拾。我上前去帮忙端碟碗,外公却是阻拦,他让我到一旁休息玩乐。

外公的孤影在厨房散发着光彩——我不知道如何是好,看着他如树干纹路般黝黑的皮肤及浑是老茧的手,我由衷地祝福外公能多享受他的时光,能被子孙后代所孝,不再那样忙碌与辛苦。

2019年1月30号

今天的老家格外冷清,母亲提议去自己的母校看一看,我们几个也乐意一同前往。小路泥泞,小溪欢腾,路边的芦苇飘摇飞舞,我们到了一处寂寥无人的校园。

这里留给我的感觉是年代久远,却又隐匿着无限生机。眼前的吊杆腐朽棕黄,操场跑道也微微泛黄,周围的空地杂草纵生。校园里既有老得不成样子的房子和运动器材场地,也有崭新的设备与建筑,一新一旧,让人颇生感慨。我们在老旧不已的跑道奔跑着,带着寒意的风划过脸颊,两旁的芦苇轻柔飘舞,安静得似乎每一步脚踏声都像地崩山摧一般……不一会儿我们就离去了,树叶飘零,总有游子归来纪念。

下午,我和母亲在家宅前那片广阔的田地里散散步,似乎又漫无目的地寻觅着什么。太阳就要落山了,余晖映着老房子在草树间熠熠生辉。

后记

记得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有两个故乡,一个是空间的故乡,一个是时间的故乡。而那时候在我面前的,便是总提在嘴边却又不能常回来看看的一个遥不可及的地方,即使它就在我眼前,我也难以触碰,因为它属于我永远的记忆……

归去,归来,仿佛我的脚下仍是故乡的泥路,风徐徐拂来,夹着春日暖阳,让我享受到了纯粹与宁静,还有无边的自由与和谐。如果说放假有什么意义的话,落实一份对故乡的念想便是我最深的期盼。

展开阅读全文

永远的瞬间作文800字

全文共 872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飞逝,匆匆而去。时光老人的脚步好像从停歇,他不停的走啊走啊……我曾经问他:“为什么你从不停下脚步呢?难道你生活中没有什么你值得留恋的吗?”“是啊,是啊,我的一生中已经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值得我去留恋,缅怀。但是,是人,就要学会去面对更大的世界,面对那些你值得留恋的事情,让风吹干你流在心里的泪吧,别哭泣。”时光老人轻言细语的回答我的问题。我的另一个问题立马脱口而出:“为什么?为什么您既然留恋那许许多多的瞬间,却依然要做时光老人不停地走?”“唔,为什么我不停下脚步去怀念那些值得眷恋的事情呢?这个问题要由你自己来回答。”时光老人说着,对我温柔的一笑。为什么呢?……——题记

2017年10月21日,一个特别的日子,一个值得我永永远远刻在心里的一个难忘的瞬间。

周六,咱们六(2)班的同学聚集在世纪公园,进行了第一次的毕业照拍摄。大家身着自己钟爱的衣服,红色的、绿色的、黄色的、蓝色的……大家有说有笑,可是在笑得背后,其实,每个人也许都在内心深处的角落默默流泪。我既兴奋又惧怕这次的拍摄--我兴奋是因为这是我们人生中第一次真真正正的拍摄毕业照,但我惧怕的却是朝夕相处六年的我们,是第一次要分别了,也许等毕业照全部拍完,我们也就要各奔东西了。到时候唯一能留住的只是同学录中模糊的留言笔记。

摄影师首先帮我们拍了个人的个性照。我身穿着红色的上衣和牛仔裤,站在林荫小道上摆着一个个姿势和脸上灿烂的笑容。“咔擦。咔擦”摄像机发出响声,好像把时间定格在了这一刻。我多么想时间真的这样静止了,但是我做不到!大约拍了五六分钟,我的照片拍摄完成了。再看看别人拍的时候,我们“咯咯”的笑。

“……”拍完了个性照,我们换上了小组统一的服装--黄色的上衣,白色的裙子。我们的摄像过程就像玩耍一样这么开心,抢小熊,你追我赶,阳光射在草坪上,亮晶晶的,我们的笑声在翠绿色的草坪上久久的回荡着……

我们将要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更高的知识山峰。校园点点滴滴的生活都浓缩在这张毕业照里,毕业照也是我们同学之间友谊的印证!我们虽然要分开了,我想我们的友谊一定会天长地久,我们的心会永远在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