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泰山

泰山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泰山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泰山问题。

分享

浏览

2991

作文

634

登泰山为题的作文

全文共 1339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爸爸妈妈带我来到了美丽的山东。早听闻五岳之首泰山的威名,今天有幸来到山东,我就来登一登这泰山,会一会这五岳之首。

来到泰山脚下,还真让我有些畏惧:雄伟的泰山巍峨耸立,云雾缭绕着山腰,好像为泰山披上了一层轻纱;山顶直冲云霄,望不到顶。青翠的绿色植物守在阶梯两旁,好像是一个个士兵;阶梯盘绕着山体,像是通往天庭的道路。不过,泰山,我不管你多高,不管你多险,我一定要征服你!

从山脚下的红门上山,一路上几乎没什么陡峭山路,地势平坦,景色宜人,各种鸟儿唱着美妙的歌。这里阴凉清爽,根本没有想象中登泰山的紧张乏累。我想:这就是泰山?太容易登了吧!正当我藐视泰山的威武时,一位叔叔正从上山的石阶上一级一级倒退着下来。这也太夸张了吧。我上前询问:“叔叔,你怎么这样下山啊?”他神秘地笑着说:“你现在还不知道泰山的险峻和登山的艰难,等到了上面……”他顿了顿,似乎现在还心有余悸,继续说:“这种心情只有你自己上去亲身体会才能感受到。”我对他的话将信将疑,心想:“泰山真那么难登吗?”

一路上我的心情特别兴奋,时而狂奔向前,时而停下来坐在石头上欣赏着沿途的美景。走了一会儿,我远远看见一只“手”,展开双臂,欢迎我们。我走向前去。哦!原来是一株迎客松。它的根牢牢地抓着岩石,深绿的针叶密密刺向苍穹,枝干有力地向四周伸展,象是张开的双手,欢迎着远方的客人。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屹立在岩山之中坚韧不拔的品质。游客们深深得被这种外观所叹服,纷纷与它留影。当然,我也不例外。

又登了两个小时,我终于体会到那位叔叔的艰辛了。我只有不停的走,一停下来,我的双腿就颤抖得厉害。太阳公公也好象故意与我作对似的,尽显它的威力,炙烤着前行的每一寸土地。虽然偶有山风吹过,但火热的太阳仍把我晒得头重脚轻,晕晕的。我一边寻找树荫稍稍休息,一边一步步地努力向着那遥不可及的终点迈进,开始我的征服之旅。

经过了我的不懈努力,总算来到了十八盘。可看到了眼前这景象,我险些从山上摔下去。阶梯一阶连着一阶,陡峭无比,远远的像一条褐色的巨蟒,在云雾中张牙舞爪,半空中探出的蛇头虎视眈眈地看着我,若隐若现。不过,我没有畏惧退缩,反倒激起了我勇攀高峰的斗志,我更加坚定地迈着沉重的步伐向上爬行。因为我说过,我一定能征服泰山!

此时妈妈根本走不动了,她要我和爸爸先上去,她随后再来。我看了看身后,天啦!好多游人几乎就在我脚下艰难地攀登。妈妈此时体力不支了,我们的衣服也早已湿透,可我怎么能丢下妈妈不管呢?于是,我和爸爸商量,一人拿着她的包,一人牵着她的手,继续艰难地向上爬。我对妈妈说:加油!我们就要到山顶了。我牵着妈妈,一步接着一步,迈着坚定地步子。近了!近了!看着离我越来越近的南天门,我兴奋不已。尽管汗水已经浸湿了我的衣裳,尽管我已体力不支,可心中的那个声音一直鼓励着我:“坚持一下,你就要成功了!”经过我们共同努力,我们踏入了南天门,登上了泰山!我激动地向下喊:“泰山,我终于把你征服了!“

晚上,爸爸租来了一个帐逢篷,我们就睡在天街上。在天街茫茫云海之中漫步,仿佛身临仙境。五岳之首被我踩在脚下,我高兴极了!“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想起了一路艰辛,我不禁向山下望去,大叹:泰山之巅可是其它小山能比的?但我还是登上了泰山。

[登泰山为题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泰山游记作文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泰山为五岳之首,又名岱山,海拔一千五百四十五米。在这个黄金周我有幸登上了泰山。

我们开车来到泰安市,在泰安市吃过早饭便来到了天外村,把车停到停车场。随后买票进入泰山。

在蜿蜒起伏的山路上坐了十几分钟的车到达了中天门。我抬头仰望泰山,泰山山势高峻挺拔;山峰连绵起伏;清澈的泉水从山上流淌下来;石头千姿百态;山花烂漫;松柏苍翠欲滴……我暗下决心:一定要登上泰山,去欣赏山上那美丽的风景!

我们从中天门出发,我们爬呀,爬呀,望着眼前的石阶,仿佛爬不完似的。我看到其他游客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样子,心里不仅担心:我能爬上去吗?正在这时,一位拄着拐杖,年纪约七十多岁的老奶奶从我身旁走过,既然一位花甲老人都不放弃,那被人们称为刚出生的太阳的我又怎能放弃!特别是看到几位叔叔光着脚丫,拎着皮鞋,我特感动!我擦了擦汗,喝了点水,又开始了。一边爬山,一边欣赏风景,峭壁的石头上有许多古代、现代的名人的书法,他们的字苍劲有力,各有千秋。终于到了十八盘,十八盘是泰山最险峻的一段路,十八盘过后便到了南天门,之后是玉皇顶。我们一鼓作气向前“冲”,终于攀上了玉皇顶,我俯视泰山四周,其他的山峰好象在我们脚下。这时,起雾了,雾好像一层薄纱环绕在泰山的四周,在我看来,一切都那样渺小。我们来到日观峰,日观峰是欣赏泰山日出的绝佳场所。我们乘缆车下山,从空中欣赏泰山,脚下的泰山显得那样安静!那样美丽!

我们在中天门下了缆车,坐上汽车下山了。再次仰望泰山,泰山在薄雾的映衬下

显得更加俊秀挺拔!我想:泰山!我下一次还要攀登到顶峰!

展开阅读全文

登泰山,小天下

全文共 1471 字

+ 加入清单

泰山之雄,天下闻名。泰山景致以云步桥、十八盘、岱顶为最。

云步桥以幽胜,十八盘以险胜,岱顶以雄胜。

走出中天门不久,便是泰山快活三里了。这里地势较为平坦,林壑幽美。在险峻山路有这么一段平坦之路,便更觉得轻松快活了。而云步桥地处快活三里之尾,上接万松山、十八盘。这里有泉可听,有桥可渡,有亭可憩,有壁可赏。壁上摩崖石刻琳然,赞誉之词满目,人在细细玩赏后,更觉得题刻贴景,深得个中三味。当夜深风静,皓月当空,那皎洁的月光梦一般轻轻泻下,树林如花,悬壁似镜,瀑布更是美得出奇。那点点飞花溅玉,弥漫在月空中,宛若一个个轻盈美妙的音符,向你慢慢飘来,飘进你心灵的最深处。内心顿时一片宁静,一切不和谐的音调与俗尘杂念都抛在九霄云外。此时,独自一人在静静地屏心坐听那可遇而不可求天籁之音,不由得思绪翩翩,流连忘返发,“此音只有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云步桥飞渡半空中,朦朦胧胧的,如天上的桥,说云步桥不如说是仙步桥更恰当些,人在此处,飘飘乎如在天上了。

走出云步桥,过对松亭,迎接你的就是著名的泰山十八盘。十八盘以险著称世,共有三个。从对松亭到龙坊为慢十八盘,从龙坊到升仙坊为不紧不慢十八盘,从升仙坊到南天门为紧十八盘。这三个十八盘一盘紧接一盘,一盘险似一盘,盘盘相扣,环环相接。当你走完一盘,还没来得及喘息,下一盘便迎头而来。你总是走完一盘又一盘,在一盘比一盘更为艰险中,不断迎头而上,来不及回望。这样当你走完十八盘,登上南天门的时候,已是气喘吁吁,精疲力竭了。从这里再向下回望,十八盘象一条长龙,在你的脚下盘旋延伸臣服,把南天门衬托得更加高大神奇。人登山门,如登天门。你难道不为自己作为征服者而感到无比自豪吗?

登山如此,人生之路何偿又不是如此的呢?

从南天门开始,以上便是岱顶了。南天门上有天街,两侧奇峰傲立。左为月观峰,右为日观峰,日观峰之上是玉皇顶。玉皇顶是泰山压顶之巅,高一千五百四十五米,上有玉皇庙,其下多碑,为历代帝王封禅时所留。泰山是封建帝王圣地,只有最圣明最有成就的君主才有资格封禅,如秦始皇、汉武帝、唐玄宗,他们都是那个时代最强盛时的君主。而一般的君主就无此礼遇,即使勉强封禅,也只落得个给后世耻笑的话柄,宋真宗就是这样的例子。这给神秘的泰山更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日观峰玉皇顶为泰山观日出的佳绝处,每天都有成群的朝观者。每当黎明来临之前,山上风沙大作,寒气逼人,狂风卷起若大的沙石,使人举步维艰,睁不开眼来。这时你想得就是赶紧找个躲避风沙的藏身处。但就在你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藏身时,却发现原来早被先来的人抢先占据,而且块块大石背后都伏满了人,你不得已只得随便找个地方藏身,等待日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天际星月渐渐淡去,风沙渐渐减弱、停歇,东方天际重重黑幕被一双无形神奇的手,扯开一条细长细长的逢隙,逢隙中露出白色的曦光,而且不断挣扎扩充,渐渐地越来越粗,越来越大,光与彩不断变幻着,染红了整个东方。少顷,彩霞中一弧分外动人的红光钻出彩云,慢慢地上升融成一团,最后奋力一跃,跳出云层,悬挂空中,如一颗小小的红丸。啊!日出,泰山之巅的日出,终于展现了!这时,天地仿佛停滞凝固一般,内心激动之情不由地奔腾漫延,如脱缰的野马,无拘无束地奔驰。俄顷,太阳渐渐变大,把满天的云彩揽进怀中,神彩奕奕,楚楚动人。最后,太阳复又变小,阳光越来越亮,有点刺眼,缓缓腾空而去。天亮了!这时站在岱顶府瞰,青山如龙,黄河如带,群山无不伏首称臣,齐鲁大地尽收恨底,此时你才能体会“登泰山而小天下”、“会当凌绝顶,一览天下小”的真正内涵,同时不得不感叹世事苍桑,人生渺小。

展开阅读全文

有关团结作文:人心齐,泰山移

全文共 697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得好:“人心齐,泰山移。”今天我终于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今天早上,我早早地奔向学校,心儿别提有多高兴了,因为今天学校组织全校学生去野炊。大家这儿跑跑,那儿逛逛,像只飞出笼子的小鸟。

可是好景不长,一到学校,我们才知道原来我们这组没有一个人带柴火,这使还在兴奋那头的我们马上又沉闷起来……

没有柴火我们怎么煮东西呀!没有柴我们吃什么呀……一连串的问题在大家的脑海里打着转转……回去拿柴火已经来不及了,我们只好跟着“大部队”出发了。

到了目的地,大家忙着找地点,铺报纸,摆碗筷,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这时身为小组长的陈艺璇的话让我们茅塞顿开:“我们没有柴火可以去捡啊!”

小组长的话让我们又恢复了从前的自信,分工开始:我与陈艺璇、罗翊樨、陈莹一同去捡柴,郭越、颜冰洁、林汐担任“看家”一职。

“你去那,你去那,我在那……”陈艺璇用老师般的话语命令着我们,让我们振作起了精神。

身为副组长的我,用箭一般的速度“飞”上了小山顶,毫不费力地捡了一把好烧的柴,没一会儿功夫又“飞”回到原处等待另外两位的凯旋归来……只见,陈艺璇小心翼翼地上了一座石堆,用手轻快地捡了一根又一根,可是淘气的木枝不听话,不停地刺到陈艺璇的手心上,手心流出了许多血,可陈艺璇却不在乎,直到手上拿不下了,才下来。再瞧瞧罗翊樨,她手上抱着一大堆柴,还在拾,头上流着汗水。

拾好了一堆柴,郭越、颜冰洁、林汐也忙了起来,点火、放柴、放料、调味,大家开始了分工合作,忙得不亦乐乎。

终于一锅香味特别“团结面”的出锅了,大家一人一碗吃得津津有味,心里高兴极了。

接着,我们又炸了虾片等,别提有多高兴了。

“众人拾柴火焰高”啊!这就是团结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夜晚登泰山

全文共 492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天,我们一家三口去泰山看日出。

天刚擦黑,我们就从红门出发了,走了大约两个小时,到了中天门。走了听说2000多个台阶,我又累又困,倒在爸妈的怀里睡着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醒了,我们准备攀登泰山最险要的路段了。

夜晚登山的人很多,有很多大哥哥、大姐姐,也有一些老爷爷、老奶奶,像我这样的小孩子好像只有我一个。往泰山的最高峰看时,看不清有多高、多远,只看见不远处登山人手电筒发出的点点灯光。大家都一个劲儿的往上爬,我也不甘落后,紧跟着大人一起往上爬。

最难走的是“十八盘”,路特别陡。我使劲得往上爬,累得腿酸了,还有些打颤,但我一点也不怕,实在太累了,就休息一会儿,再往上爬。有时手脚并用,有时走“之”路线,有时抓着铁扶手,……。爬了大约2小时,终于登上了南天门。

第二天清晨,我们去看了日出,见到了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日出美景。再回头,看自已昨天晚上走过的路,不禁一声惊叹!只见十八盘两侧山崖壁如刀削,陡峭的盘路镶嵌其中,远远望去,恰似天门云梯,让望而生畏,而昨天晚上,我竟然是从这样险的路上爬上了泰山的最高峰。我在想,如果换作今天爬“十八盘”,我还能爬得上来吗?

三年级:姚济

--5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搬起石头砸泰山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我休息正在阅读一篇攻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豆腐块文章,我想,马克思的资本论像砖块一样厚,论点鲜明,论证合理,论据充分,包含了丰富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即使是西方世界那些xxx主义运动的资产阶级政客们在评选二十世纪对世界最有影响的100人时也不得不把马克思排在首位,用这种豆腐块这种攻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就像狮子狗对着狮子狂吠一般。突然有人叫门,丢下文章不看去开门,只见隔壁二傻子搬着一块石头,问我:“博士,到泰山怎么走?”

搬起石头砸泰山我说:“没事你到泰山去做什么?”

二傻子信心满满地说:“我去砸泰山!古代的皇帝老是封禅泰山,我看它有什么不得了。”

我笑了说:“你真是个二傻子,泰山不是不可以砸,但你得有那个分量,丢一颗相当于50吨TNT当量的滚地雷炸弹,也只能炸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坑,搬一块石头就想把泰山砸倒这是自不量力,与蚍蜉撼树何异?只不过徒劳给巍峨的泰山增加一块石头而已。”

世界上如二傻子这样不考虑自己有几斤几两的人的确不少,二傻子其实并不傻,就是小时候家里穷没读什么书,看着怪可怜的,教育缺失呀!

展开阅读全文

游泰山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亲娘咧!这还是山吗?这么高啊!完啦,完啦……”据史料记载,以上感叹为本人2007年夏天和老爸老妈一起游览泰山时发出的感叹。

镜头切换:

“哎呀老妈,烦死了,夜里爬什么山啊,看什么太阳啊!山上有老虎怎么办?”老妈老爸也不顾我的牢骚,一把把我拉到了山上。

在泰山上走夜路别有一番风味,还不算太黑,抬头望向远方,泰山山势高峻挺拔,摸着从山上流下的清澈山泉,欣赏一下古人峭壁上的碑贴,它们苍劲有力,各有千秋,比起俺那“龙飞凤舞”的字体,真是……找块豆腐撞死算啦。

花了整整4个小时,我们终于从岱庙走到了中天门小歇。我以为到顶峰了,狂喊:“我登顶了!”话章未落,无数的眼光一起射来:有郁闷、惊讶、鄙夷,还有的似乎拼命抑制着笑,我引起公愤了?爸爸在我耳旁耳语了一阵,又指指楼上的牌子:中天门!我一看尴尬死,豆腐呢?

不知不觉中穿过了快活三,走下了云步桥,来到了对松亭,这又是一座奇景,两山的松树相对峙着。终于到了大名鼎鼎的十八盘,我仰头望去,坡度巨陡的石阶直通天际(豆腐呢?),我的腿灌了铅似的,呜呜呜~~东西现在是不敢拿出来了,饿死了!好不容易走完一盘,等你的是更紧的一盘,唉!连疼带饿差点休克,连困带累差点崩溃……南天门到了,我感觉自己几十年的力气全用光了!到了玉皇顶,就冷得不行,找个大衣披上了,当时可是夏天!东方露出了鱼肚白,太阳升起来了,看着那金色的阳光,想起刚才的艰辛,别有一番滋味。

“老妈,什么时候再来,在夜里,有老虎也不怕!(坚定)”欢快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

展开阅读全文

介绍泰山风景的作文

全文共 988 字

+ 加入清单

泰山,我曾为她那雄伟的身姿而赞叹,更为她那美丽的早晨所折服。

那是八月的一天下午,我登上泰山顶后,累得腰酸腿疼,便一头躺在旅店的床上。望着窗外时紧时慢的雨,不由地烦躁起来,能看到日出吗?我心头不免蒙上了一层阴影。

忽然,我被一阵忙乱的声音惊醒,窗外有人在激动地呼唤:“快点!雨停了,看日出去!”我高兴地连忙穿好大衣,迫不及待地拉幵了屋门,随着人群冲进了黑茫茫的世界。

当天色微明时,我来到了日观峰。这里聚集了很多游客,有的站在大石头旁翘首张望;有的几个人蹲在那里,小声谈着话;有的忙着准备照像机……在日观峰下,有一巨石平地向前探出两丈多远,名曰“探海石”。你瞧,它多象一只卧着的青蛙呵!

“云海!云海!”人们的欢呼声把我的视线引向北面。看,那一块块巨大的云团,象狂怒的海潮,吞没了条条山沟,冲击着道道山梁。不一会儿,一些高耸的山脊只剩下一个个小的山头,就象茫茫大海上的一些孤岛。渐渐地,云退去了,天也显得亮一些了。还未散去的雾霭,在山谷中轻轻地游动,象一块蒙在伊斯兰少女脸上的纱巾。一座座亭台楼阁,若隐若现。一些勤快的小鸟,也时时对着山谷放开了自己的歌喉,啊,多么美的景色呀!我就象来到了神话中的仙境,不由地产生一种飘飘然的感觉,仿佛我这个凡胎俗子,此刻也已脱胎换骨了。

忽然人群中一阵骚动,“日出!”“日出!”有人激动地叫喊,我定了定神,朝东面望去。但见在天地交界处,有几片云彩悄悄地换上了金色的衣服,显得异常美丽,就象一群盛装的少年,等待着太阳公公的来临。那游动的雾霭也好象猜出人们的心理,知趣地躲到一边,此时、整个空气象凝固了一样,太阳公公似乎犹豫了一卞,但终于还是拿出了自己独特的节目。

起初,在几片明霞中间,露出一点细缝,象一根红线一样,接着,那根红线逐渐膨大,不久就变成一瓤鲜红的桔瓣。现在,我们就可以看到太阳的半边笑脸啦。它仿佛十分费劲,一纵一纵,象要摆脱一切阻碍它前进的“绊脚石”。终于,它从霞光中跳出来,发出灿烂的光芒。是啊,一个新生命的涎生,总要经过一番磨难,但它毕竟是要向上的。

在阳光的照射下,大地恢复了生机,宇宙也显得明亮起来了。

你看,小草身上的颗颗露珠,象珍珠晶莹透明。还有那些不知名的花草,更是显得娇媚。远远望去,花呀,草呀,好象是给裸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山岩披上了一层漂亮的衣衫。朵朵白云从我们身旁供过,阵阵清风,伴随着鸟语花香,啊!泰山的早晨,多么令人心醉!

展开阅读全文

登泰山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晚上12点半,我们到达了泰安市泰山风景区。

在泰山脚下抬头望,满天的星星一闪一闪。北边有几颗星星特别这亮,那是玉皇顶上的几盏电灯。

山路高低不平,曲曲弯弯。平路立刻变成了石级。树丛中阴森可怕,幸好我准备了手电筒。

过了中天门,风刮了起来,天冷了起来。我又走了起来。

十八盘到了。石级变窄了,连扶手都没有了,真让人害怕。我只好停下来,休息一下。又继续向玉皇顶攀登……渐渐的,我手里拿的水就像小石头一样重了。

到了南天门,我们在饭店里吃了点东西后,又继续攀登。

眼看天马上亮了,我们来到了泰山顶上。只见那座山上出现了一道红光,那是提示我们,日出马上开始。只见太阳从红光里露出小脸,日出真壮观啊!

爬到玉皇顶时,已经是白天了。人开始多了起来。原来,都是来烧香的。

我站在玉皇顶看到了泰安的全景,好壮观啊!

白天和黑夜泰山的景色是不一样的美。

回到家,我仔细回想我已经爬了五座山了,分别是泰山、黄山、云梦山、青龙峡谷、蒙山。爬了泰山和黄山,就看到了大自然的美。这两座山给我了深刻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登泰山

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爸爸妈妈带我一起去爬泰山。我终于体验到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

经过了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来到了泰山脚下。我抬头仰望着高高的山峰,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真想像大诗人那样作一首随便说说就能成为千古佳句的诗,可是我毕竟不是大诗人,只张开嘴“啊”了几下。

太阳还没出来,泰山被雾气笼罩着,整座大山好像戴了一条“白围巾”。泰山没有了往日雄伟的英姿,反倒多了几分婀娜多姿的感觉。

开始爬山了,我一边兴冲冲地走着、跳着,一边好奇地环顾着四周的景物:山上的台阶两边都是一层层的岩石,像一本本参差不齐的书,一直延伸到台阶的尽头。

我走着走着,忽然听到了哗哗的流水声。我感到很奇怪,这里到处都是悬崖峭壁,哪来的水呢?当走到一个拐弯处时,一帘飞瀑和潺潺流水映入我的眼帘,水声原来是从这里传出来的啊!只见悬崖峭壁上,大大小小的瀑布奔腾而下,打在下面的岩石上,溅起了串串水珠,好似“大珠小珠落玉盘”。潺潺的流水流过碎石之间的缝隙,汇成了一条小溪。听着“哗哗”的流水声,看着清澈的溪水缓缓流动,那感觉真叫一个美!

中午时分,终于爬到了半山腰,我看到了泰山最有名的“迎客松”:这棵树的树冠很大,向一边伸出去,大大的树冠下面伸出一根粗壮的树枝,真像主人伸出一只手来迎接客人一样。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到了南天门,站在南天门上向远处看,能看到天上的云在山间流动,人们都在“腾云驾雾”呢。呼吸着山中清新的空气,我仿佛变成了一只自由的鸟儿在天空中翱翔。

傍晚时分,我恋恋不舍地下了山,虽然感到筋疲力尽,但我很高兴,因为我终于圆了登上了五岳之首——泰山的梦!

展开阅读全文

游泰山

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分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陵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杜甫游泰山后留下的一首咏赞泰山的诗篇《望岳》。现在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泰山”。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们来到泰山脚下,准备爬山。因为爸爸是泰山跟前长大的人,所以爸爸兴奋的说:“今天我来给大家当导游。”说完一本正经的走到大家的前面,边走边模仿导游说:“泰山以“拔地通天之姿,擎天捧日之势”,巍然屹立在齐鲁大地上,海拔1545米,被称为五岳之首……说实在的我恨不得马上爬上泰山。

走到了半山腰,路上有很多很多的人,有的人扶着栏杆费力地向上爬;有的人拿着拐杖,艰难地挪动着脚步;还有的人爬一会儿歇一会儿,边走边喘大气……路旁的参天大树,葱葱郁郁,苍翠挺拔;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白云自由自在地飘浮着,周围到处是耸峙的峰峦,险峻的崖壁。

我们爬到了山顶,远远向下望弯弯曲曲的台阶就像横卧山间的巨龙。一个个人影就像移动的小蚂蚁。不禁让人想起“会当陵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最后我们爬到了最高顶,心里立刻涌上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就像飞到了云彩上!

泰山的景色美不胜收,雄伟中透着清秀,这种美是独特的,这里的美让我流连忘返。

展开阅读全文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4244 字

+ 加入清单

鸵鸟是一种体型巨大的鸟,生于非洲。它空有“鸟”名,却不会飞翔,只能仗着自己的双腿奔跑。据说当它遇到危险避无可避、逃无可逃之时,就会把头埋在地下,仿佛眼不见为净,眼不见则险不存。我想,这种鸟要是生在中国,倒是可以省去在地下挖坑的功夫了,不过是睁眼不见,古人早告诉我们: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片小小的叶子就足够了。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语出扫叶山堂《百子全书》第五册载春秋`楚`鹖冠子《鹖冠子`卷上`天则》:“昔者有道之取政,非于耳目也。夫耳之主听,目之主明,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道开而否,未之闻也。见遗不掇,非人情也。”鹖冠子,是周朝时的楚国人,因他隐居山中常以鹖的羽毛作为冠饰,因而得名。《汉书`艺文志》中有其篇。上面引文是讲“圣人之政,恃道不恃耳目”时讲的,意思是说,过去圣贤对待是非,不是仰仗耳闻目睹。如果一片树叶遮住了眼睛,连泰山那样的大山也看不见,两个豆子塞住了耳朵,使打雷那么大的声响也听不进去。懂得了“道”而又感滞塞那是没有的。见到丢失而不拾取也不合人情。“道开而否”,是指眼前虽有云雾,不能碍视;耳边虽有雷鸣,不能乱听。这样虽居于草野之隅,也不会受到滞碍。

东汉`邯郸淳撰《笑林》中,讲一个楚人读《淮南子》,见有“得螳螂例蝉自障叶可以隐形”之说,便去寻找这种树叶放在自己眼上去偷东西。《晋书》卷九十二《顾恺之列传》载,画家顾恺之相信蝉栖树叶能隐身的说法,他朋友桓玄便同他开玩笑,送他一片树叶,说放眼上能自蔽,顾恺之信以为真,把片叶珍藏起来。明`赵南星《笑赞》也载有相似故事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用以讽刺被眼前细小事物所蒙蔽和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面的或根本的问题。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六章:“只是我同他略谈数语,也看出他正像一般读书人一样,看事半明半暗;有时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其实这个成语包含的物理学知识很是清晰明了,便是光的性质之一: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障碍物大小一定时,障碍物挡住的范围还与人到障碍物的距离有关,离障碍物越近,挡住的范围就越大。若接近眼睛时,一叶之大小便可挡住全部视线。

说起来,在传统中国物理学诸多学科当中,光学是得到突出发展的学科之一。古人对光本身有过内容丰富的探讨,形成了一定的学说。

首先,在对光本性的认识上,中国古人深受元气学说的影响,他们认为气是万物本原,光当然也不例外。光不但生于气,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气,是一种由光源发出的特殊的气。在中国,很早就有人提出光是气的思想起源。春秋时医者就曾提出:“天有六气……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晦、明是光的不同表现形式,差别在于光的强弱不同。到了西汉,《淮南子`原道训》又进一步提出:“夫无形者,物之大祖也……其子为光,其孙为水。”光生于元气,不等于它本身即为气。

那么,光究竟是什么呢?《淮南子`天文训》载:“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圆者主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火曰外景;幽者含气者也,是故水曰内景。”这里所谓的“天道”、“地道”,是指物所遵循的不同规律,圆、方则指物的性质,例如火在地上即有,它便循“天道”,曰圆;水无定形,但其性质曰“方”,循“地道”。“明者”指光源,它向外发光,是为“吐气”,亦曰“外景”;“幽者”指可以反光的物体,比如水,它能接受外光,反射成像,看上去如同物在其内,故此叫“含气”,又名“内景”。“外景”指发光,“内景”指反光,其区别在于“吐气”与“含气”的不同。既然发光、反光都离不开气,那么《淮南子》毫无疑问是把光作为一种特殊的“气”来对待的。

认为光是一种气,南宋学者蔡元定曾用这一认识解释月亮发光。问:“月本无光,受日而有光?”季通云:“日在地中,月行天上,所以光者,以日气从地四旁周围空处迸出,故月受其光。”

可见,在对光本源问题的认识上,中国古人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认为光是光源发出的一种特殊的气。不过,明末清初的方以智曾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波动学说。方以智道:“气凝为形,发为光声,犹有未凝形之空气与之摩荡嘘吸。故形之用,止于其分,而光声之用,常溢于其余。气无空隙,互相转应也。”按方以智的看法,“空皆气所实也”,“气”弥漫整个空间,内部毫无间隙,这样,倘一处受激,必致处处牵动,“摩荡嘘吸”、“互相转应”,有如投石水上,石激水荡,连环不断,将波纹一层一层向外传播开去。光就是这样由光源向外传播的。

方以智把光和声相提并论,认为两者以同样的方式发生传播。就其论述而言,应是一种朴素的波动学说,可以名之为气光波动说。

其次,关于光的传播问题,古人也有不少研究。战国时期《墨经》记载过一个小孔成像实验,并给予分析和解释:“景到(倒),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这段文字表明小孔成的是倒像,其原因是在小孔处光线交叉的地方有一“端”,成像的大小与这交点的位置无关。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人已经认识到光是沿直线行进的。同时,这个实验还得出了一个结论,即光是有速度的。《经说下》在解释该实验时提出:“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中国科技大学已故钱临照院士对此条做了精辟阐释,并特别论述了其中“射”字的含义,说:“我于此实验叙述原文得一‘射’字焉……射之一字含义凡三,一曰直,二曰疾,三曰自近及远。于以推墨翟之所以知光亦有三焉。一为光之直线进行,二为光有甚大之速度,三为光发自光体而及于他处。”唐代甘子布作《光赋》也提到:“从盈空而不积,虽骏奔其如静。”这说明古人认为光不但有速度,而且速度很快。

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记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物体在空中飞动时,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物体飞动的方向一致。然后在纸窗开一小孔,使窗外飞动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沈括用光的直进的道理来解释所观察到的结果:“东则影西,西则影东。”墨家对本影、半影也作了解释;与此相连,墨家还根据物光源相对位置的变化,以及物与光源本身大小的比较来讨论影的大小及其变化。影子戏便是基于这些认识而产生的。

晋朝葛洪说:“日月不能光于曲穴。”又说:“震雷不能细其音以协金石之和,日月不能私其耀以就曲照之惠。”北宋张载说:“火日外光,能直而施。”这些,谈的都是光行直线。

另一方面,让学界始料未及的是,我国古人也有光行曲线思想。虽然古人的这一思想大都隐藏在其天文论述之中,而不大受人关注。但无论如何,这一思想确实存在。例如,晋朝杜预在解释日环食时,即曾说过:“日月同会,月奄日,故日食……日光轮存而中食者,相奄密,故日光溢出。”根据古人的认识,日月等大,若日食起因于月亮对日光的遮蔽(月奄日),那么依据光行直线原理,就不可能发生环食,只能发生全食或者偏食。杜预的解释,显然意味着光可弯曲行进,“溢出”二字也表明了这一点。杜预解释的是日食,而后秦姜岌则运用光行曲线思想解释月食:

难者又云:“日yào星月,明乃生焉,然则月望之日,夜半之时,日在地下,月在地上,其间隔地,日光何由得照月?虚安得常在日冲?”对曰:“日之yào也,不以幽而不至,不以行而不及,赫烈照于四极之中,而光yào焕乎宇宙之内。循天而yào星月,犹火之循炎而升,及其光yào,无不周矣,惟冲不照,名曰虚。举日及天体,犹满面之贲鼓矣。日之光炎,在地之上,因碍地不得直照而散,故薄天而照则远,在地之上散而直照则近。以斯言之,则日光应yào星月,有何碍哉!”

虚是古人解释月食的专用名词。在这段话中,人们向姜岌发难,说月望之时,日月被地相隔,日光怎能照到月亮?日照不及,月怎能生光?姜岌回答说,日光像火,火在一般情况下向上直升,若遇物阻挡,则热流沿物面上升。同样,在没有大地阻隔时,日光向四外直射而散,若遇地阻隔,则沿天球曲面绕过大地向日的对冲传播,唯有正对冲之处不能照及,于是形成虚。姜岌是浑天家,按浑天学派的观点,天是一个球体,光沿着天球的内表面传播,当然走的是曲线。

到了宋代,朱熹又用光行曲线解释月中阴影,认为月中阴影是地受日光照射而在月上的投影。他说:“月体常圆无阙,但常受日光为明。初三四,是日在下照,月在西边明,人在这边望,只见在弦光。十五六,则日在地下,其光由地四边而射出,月被其光而明,月中是地影……盖日以其光加月之魄,中间地是一块实底物事,故光照不透,而有此黑晕也。”

根据古人的认识,日月远小于地,若光行直线,则日光照耀大地所形成的阴影,必然要大于地本身,所以,它不可能被缩小投影到月面上。要保持朱熹说法的成立,就必须认为日光是绕地沿曲线传播的。

中国古代光行曲线思想,到方以智时形成了明确的理论。方以智提出一个概念,叫光肥影瘦,其含义为:光在传播过程中,会绕到障碍物的后面,使得光亮区变大,阴影区缩小。这一概念与其气光波动说是一致的:光的传播方式既然与声相同,它在行进过程中,若遇物体阻挡,当然也像声一样,要向阻挡物后面绕去。他说:“物为形碍,其影易尽,声与光常溢于物之数,声不可见矣,光可见测,而测不准也。”

方以智的学生揭暄对方以智的光肥影瘦学说做了进一步的阐释,他说:“日之为光者,火也。火气恒散,天圆体,散之不得,则必循天而转,以合于对极。中亦抱地而转,以合于前冲,若水流包砥而后合也。余尝于日没时,观其影射气中,自西cuó东,抱地若环桥,始知其影非直行,能随物曲附,不可以直线取也……光肥影瘦固然,光小于物,光亦肥,仍不可以直线取也。”

这段话的前半部分是对传统光行曲线理论的总结,后半部分则是对光肥影瘦概念的进一步说明。揭暄指出,光肥影瘦是普遍现象,在光源小于障碍物的情况下,该现象仍然存在。

为了验证“光肥影瘦”学说,方以智还做了小孔成像实验。他记述道:“尝以纸徵之。刺一小孔,使日穿照一石,恰如其分也。手渐移而高,光渐大于石矣;刺四、五穴,就地照之,四五各为光影也;手渐移而高,光合为一,而四五穴之影,不可复得矣。光常肥而影瘦也。”

方以智认为,光线透过小孔形成的亮区很快融合为一,证明光肥影瘦之说是正确的。实际上,造成“四五穴之影,不可复得”的原因很多,很难说是否“光肥影瘦”所致。方以智的实验是否证实了他的光肥影瘦学说,可姑且不论,但他努力用实验证实自己的理论,这种做法是值得肯定的。这也表明在他的思想里,光确实是可以沿曲线传播的。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说的是光线直线传播;殊不知这也有前提,若介质不匀,光也是可以曲线向前的。相对论之后,超光速的虫洞,时间机器的幻想,宇宙坍塌的奇点……这时候再想经典物理的光,倒真的算是一叶障目了。

展开阅读全文

泰山游记作文

全文共 1085 字

+ 加入清单

早就听说东岳泰山号称五岳之尊,雄伟壮观。心中总有一种一睹为快的冲动。今年暑假跟随爸爸开始了我向往已久的泰山之旅。

先是驱车来到泰安市,刚安顿好宾馆。我忍不住心中的兴奋,催促着爸爸赶快爬山。爸爸说:“时间太晚了,要休息一晚,养精蓄锐,明天一早再去爬山。”我只好强忍住心中的渴望,期盼着早晨的快点到来。

第二天天还没亮,我便拉着爸爸快点起床,赶紧去爬山。心想平时爸爸总是催促我,今天他咋这么慢啊,简直就像一个小老头,难道他是故意跟我作对?就这样我拉着爸爸来到了泰山脚下,我们从岱庙开始,拾级而上。很快来到了孔圣人当年登山的地方——孔子登临处。

一路上景色优美,到处都是苍劲挺拔的参天大树,耳边响起潺潺水声,真是人间仙境啊。爬着爬着,只觉得肚子在咕咕叫了。我便建议爸爸在中天门给我们的“油箱”加点油再走。爸爸同意了我的提议。“加满油”休息片刻后我们继续登山行动。很快来到了“快活三里”,我心想:原来泰山也不难战胜啊。正得意时,发现前面突然陡峭起来,这哪里是山啊,简直就是天梯,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十八盘?此时心中便有了退却之意,偷眼看看爸爸,他依然不慌不忙,一步一步往前走着,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咬紧牙关,拖着沉重的双腿跟在爸爸后边,继续往上爬。远处的南天门仿佛悬在半空中,人们肩并肩,人“踩”人,好像是从天上悬下来的一条长长的人梯。听旁边的登山者说这个十八盘长800米,垂直高度400米,平均坡度45°。此时的我早已没了再往上爬的劲头,两条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的不听使唤。我便央求爸爸停下来休息一会。

正在我大口大口喘着粗气的时候,看到几个年龄有五十几岁的伯伯肩上扛着颤巍巍的扁担,有说有笑,健步如飞地朝山顶走去。他们走的好轻松啊,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挑山工吗?望着他们矫健的背影,我有些自惭形秽。不行,我一定要征服这座大山,我是男子汉。想到这,我鼓起勇气,接着往上爬,汗水浸湿了我的衣服,我全然不顾,喝口水,继续前进。心中只想着尽快爬到山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到了南天门,回头往后望,远处的山连绵起伏,就像一座座小山丘,踩在我的脚下,心中油然而生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令人生畏的十八盘不见了,南天门仿佛是飘在天上,欣赏着眼前的美景,享受着徐徐山风,真是舒服极了!

在回来的路上,我想: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到达山顶,既可以欣赏沿途的风景,又能享受登山的快乐,只有站在最高点,才能有最美好的景色。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登上人生的顶端,获得最终的成功。各种荣誉、表扬不过是沿途的风景,可以以此激励自己,但绝不能就此止步。只有不断的攀登,才能有成功的快乐,极顶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游泰山作文400字

全文共 438 字

+ 加入清单

寒假的一天,我和家人一起去游玩了中国的国山——泰山。中国人在形容做事十拿九稳时,叫作“稳如泰山”。这之前,我非常渴望目睹泰山美不胜收的景色。

泰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存在很多名胜古迹。我们首先从桃花峪山口走进这座名山。到达桃花峪的缆车入口后,爸爸去买票,买完票,我们坐在缆车上欣赏美丽的景色。由于刚下过雪,雪景很漂亮,观雪景成为我最乐意做的事情。不一会儿,缆车就到了半山腰,我们鼓起勇气继续爬了上去。一路上,我们一边游览,一边用相机记录下美丽的泰山雪景。走过的路上,我见到了很多大大的红字,爸爸告诉我:“这些红字是我国的七十二位皇帝在泰山留下的纪念。”我说:“哦,怪不得泰山这么有名。”

我们到了日观峰,上面寒气逼人,但我们的心里高兴极了,因为美丽的泰山景色让我们忘记了寒冷。随后,我们登上泰山的最高处——玉皇顶。你知道吗?玉皇顶海拔一千五百四十六米呢!后来我们步行下山,下到中天门,就坐大巴下来了。

泰山果然名不虚传,从古到今,吸引了很多名人来泰山游览。我期待下次还要来泰山玩!

展开阅读全文

泰山旅行记作文350字

全文共 353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都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们乘着车,来到泰山

我看见过连绵起伏的长白山,游览过奇特秀丽的黄山,却从没看见过像泰山这样的山。泰山真险啊,险得让你望而生畏;泰山真陡啊,陡得让你感觉这不可能是人类所造;泰山真秀啊,一座座山峰像长矛、像滑梯、像驼峰……,奇峰罗列、姿态各异;泰山真雄伟啊,空中云雾迷蒙,让你有一种气吞云海的感觉。

我看见过有奇石、怪树、云海的黄山,玩赏过有天池的长白山,却从没听说过有“文化”的泰山。泰山真“老”啊,因为它见证了中国的发展;泰山真有魅力啊,因为它身上刻着许多皇帝和名家的题字;泰山真“伟大”啊,因为它是炎黄子孙的根源地,它是华夏历史文化的两源之一!

“五岳归来不看山”,是啊,泰山不仅有高峰玉皇顶,还有无数中华文化、中华历史,在泰山,我们真正地体会到了“五岳独尊,雄震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泰山的游记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太激动了,因为我要游览雄伟壮丽的泰山

姑姑、妹妹、和我一起从泰山脚--红门开始往上爬,路边的风景很美,我禁不住东瞧瞧、西看看的边爬山,边看风景,走着走着,我看见一条清澈的溪流,有许多人在洗脚,我和妹妹也在清凉的水中洗了洗脚,可出来时脚上沾满了细沙,走路一点也不舒服;一会儿,我们到了碑林,有好多石碑,一条狭长的小路边全是高大的松树,林中不时发出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我开心极了。

爬了不久,我就累的腰酸背疼、气喘吁吁了,如果我有一双天使的翅膀能飞上山顶,该多好啊!好不容易爬到一半----中天门,我们休息了一会儿,艰难的走上了南天门,南天门也就是泰山顶上,那里可真是人山人海!有餐馆、有商店、还有茶馆,有许多人在这里休息;这里还有一座庙,有一条铁链上挂满了铜锁,还有一个雕刻的龙头,龙把水吐在底下的池子里,池子里有几条灰色的大鱼在悠闲地游来游去;还有高高的瀑布在飞流。

到了玉皇顶,我们看到了一大片雾,我站在山顶,仿佛站在云上,从上往下看,那些大山、小路、像芝麻一样,可小了;在云海,雾越来越浓,很像八仙过海里的仙境,我觉得自己比云还高。

我今天太高兴了,因为我终于登上了雄伟壮丽的泰山!

展开阅读全文

泰山游记的中考

全文共 825 字

+ 加入清单

泰山,素有“天下第一山”之称。古人有云:“泰山安,四海皆安”。今天我们也要游览一下这“五岳之首”—泰山。

早晨,我们乘着缆车,一路向上,来到了半山腰的南天门。南天门阁楼下面是一个拱形的石门洞,匾额上写着“南天门”三个大字。红色的墙,黄色的琉璃瓦,气势雄伟。门的两边有一副对联,写着:“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拾级而上,山上开始出现的薄雾。越往上走,雾气越大。周边变得白蒙蒙的一片,好像来到了人间仙境。李白在他的诗中写道“玉女五六人,飘飘下九垓”。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天街。听了俞大师的讲解,天街原来是一个地质公园,这里的岩石有着上悠久的历史,都是岩浆岩。在天街的尽头,是石刻群。石刻内容包罗万象,笔法各不相同。最大的要数唐摩崖石刻了,它是唐玄宗李隆基封泰山时留下的。

一直向上,我们来到了碧霞祠。说起碧霞祠,不得不说道碧霞云霄巧夺泰山顶的故事了。传说:在周朝时期,姜子牙把所有的领土分封完了,但只把泰山留给了自己。碧霞云霄和她哥哥十分不满,于是,就问姜子牙:“你为什么其它领土分尽了,却把美丽的泰山留给自己?”姜子牙答不上来,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说:“你们谁先到泰山顶,泰山顶就是谁的。”比赛一开始,碧霞云霄就知道自己比不过哥哥,于是用法术把自己的鞋子送上了泰山顶,然后慢慢地往上走。等她上来时,她哥哥早到了泰山顶上等着她了,但是碧霞云霄却对他哥哥说:“你看,那里有我的鞋子,我只是上来了以后等不到你,所有又下去找你了而已。”于是碧霞云霄得到了泰山顶。

继续上前走,就来到了“孔子小天下处”。《孟子·尽心上》中写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大概这里就是孔子小天下的地方吧。

最后,经过无字碑,我们来到了最高处—玉皇顶。站在玉皇顶上,鸟瞰四周,山间云雾缭绕,一片迷蒙。感觉自己站在了云端,所有的山水都在我的脚下。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不仅壮丽雄伟,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东方文化的缩影,不愧是“五岳之尊”。

展开阅读全文

初二写泰山游记的作文500字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同学们去过高耸入云的黄山,去过风景优美的庐山,还去过海风习习的青岛。但同学们还没有去过山东的泰山了吧!

走进泰山,你第一眼看见的便是奇形怪状的大石头。你看这个石头是顽皮可爱的小猴子,那个石头是仙气飘飘的白衣仙女。还有肥肥胖胖的小猪、白白嫩嫩的小兔等等等等……

往前走,就能看见山上飞流直下的清泉。泉水很干净,一眼望去清澈见底,几条有着美丽花纹的小金鱼在水里快乐的嬉戏。它们一看见人,就游过到人们面前,仿佛在跟人们说:“你看我这么可爱、美丽,又很有趣。快给我一点面包、巧克力吃吃吧!”一样。

爬到山顶,大家可以看到天上白白的云朵千奇百怪。瞧,这朵白云是棉花糖,那朵白云是冰淇淋。有的白云是小羊,正在咩咩的叫;有的白云是一只巨大的天鹅,正在人们上方准备飞过;还有的白云是一张巨大无比的纸张,正等着人们拿出彩色彩笔,来画它呢!

这时一只白云鱼飞过来,好像就在人们身边。一伸手,就能触摸到它温顺的头,金光闪闪的鱼鳞,美丽的花纹和摇摇摆摆的鱼尾……

泰山景美、有趣,能让人们心情放松。这样的好地方,我推荐大家一定要去哟!

展开阅读全文

泰山的游记作文550字

全文共 427 字

+ 加入清单

7月2日早上,我很早就起床了。在宾馆里早餐是自助餐。想吃什么自己在自己的盘子里加什么。还能自己做炸鸡蛋。我看着很好玩就自己学着做了一个,我的炸鸡蛋很成功。所以我吃的饱饱的。该出发了。

今天是多云,天气不算太热。爸爸开着车来到山脚下,把车停放在地下停场。我们买完票后,我们有去排队去坐大巴车,车开到半山腰停了下来。

开始爬山了,我走在最前面,我和姐姐一直往上爬。爸爸和妈妈在后面一直喊:“慢点,慢点。”就这样我们一直不停往上爬。

中午,我又饿又累,走到南天门,哈哈!前面看到有餐馆。我对妈妈说:“我好饿!我想吃饭好吗?”妈妈说:“好!好!好!”我们走到餐厅,爸爸点了好多菜。很快就上菜了,真好吃!下午,我们爬到了山顶。我站在泰山的最高处往下看,好美啊!

该下山了,忽然,天上打起了一声响雷,索道关啦!我们只能走着下山。过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们在买雨衣那里避了一会雨。等雨下小了,我们穿着雨衣往下走。山路都变成瀑布了,我们只好踩着水走下山了。

真是有意思的一天啊!

展开阅读全文

四年级泰山的游记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期间,我们全家一起去爬五岳之首——泰山。8月11号早上,太阳公公刚刚漏出脑袋,我们一家大大小小每个人怀着愉快的心情出发了。

一路上兴高采烈的,我和弟弟妹妹叽叽喳喳的说个没完,到了中午的时候中午到达目的地,我们每个人都充满斗气的开始了泰山之行,泰山不只一座,大大小小的山峰紧密相连,高高低低不计其数,山峰上是无数的石头,每个石头缝里都长出了不同粗细的小树。远远望见满山苍翠,山顶上云雾笼罩,看上去若隐若现。山上的名贵药材也非常多,有灵芝。黄连等等。山上还有各种建筑,道路两旁还有卖东西的小商贩。

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爬了很长很长的阶梯。大人们都累的不行了,可是我和弟弟两人一点也不觉得累,始终跑在最前面。到了索道的时候家人一致选择坐索道上去。一路上从上往下看去,不能看到翠绿的山峰。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的迷人。

下了缆车就是南天门,气势磅礴。南天门下面的石阶是十八盘,是登山路上最危险的一段,从下面往上看去有如一条陡直的“天梯”。

经过一路的美丽风景终于来到了泰山的顶峰,在这里可以明显的感受到云雾向我们迎面扑来,四周的景气影影绰绰有如一仙境。使人流连忘返。但是也把我们每个人冻的够呛。玩了一会全家人就原路返回了。

这是我在泰山的游记。很怀念那时候真希望再游一次美丽的泰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