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流量

流量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流量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流量问题。

分享

浏览

6345

作文

7

电信“流量不清零”只针对个别套餐

全文共 293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网友截图,这份方案显示,自2015年10月1号起开放服务,10月剩余流量可转到11月使用;开通方式为系统默认开通,用户无需申请。不过随后,原微博忽然被删除。为此,记者联系了中国电信的客服人员,对方表示,目前“流量不清零”的服务确实存在,但是只针对个别套餐

电信客服人员:不清零的套餐的个别的套餐,比如IFREE卡是新出的一种套餐。

除此之外,另一位电信客服人员还介绍说,目前对于其他用户还没有“流量不清零”服务,但是用户可以选择3个月、半年或一年的流量包,这些流量包在使用有效期内当月“流量不清零”。

电信客服人员:流量季度包、年包是不清零的。如果是包月套餐,还是按照自然月到月底清零。

展开阅读全文

2024流量不清零消耗快热点

全文共 1670 字

+ 加入清单

三大电信运营商自10月1日推出“流量不清零”政策已有20多天,但消费者似乎并“不买账”。反倒是,有一些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中吐槽流量消耗速度太快。

据了解,通信计量是公众最关注的民生计量问题之一,也是消费纠纷中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业内人士表示,无论是不是运营商使用技术手段修改流量数据,或是消费者安装的软件“偷流量”,运营商都应该站出来自证清白。如果近期电信计量确实有问题,消费者有权索赔。

网友:9天用完了平时30天的量

央广网记者在新浪微博搜索“流量不清零”关键字发现,有不少消费者吐槽10月以来流量用的速度过快,以前月底还有流量,现在到月中流量已经用完。

记者选取了几位比较有代表性的三大运营商的用户。微博名为“CV小天叔”的用户,吐槽“360手机卫士测出来的和运营商官网给出来的数据出入很大”,对流量数据使用产生质疑;微博名为“二愣子叔叔”的中国联通用户,抱怨“9天用完了平时30天的量”;微博名为“稳稳_”和“客家_无限永生”的中国移动用户,则分称“乱扣流量,房子都要赔给移动公司了”和“流量被10086软件偷了500多M,扣了50多元钱”。

记者联系到了“CV小天叔”,他是来自广州的谢先生。谢先生向记者反映,称他的手机有时候1秒用掉二三百兆流量。当他向运营商投诉时,客服人员告诉他可以返还部分钱,但责任应归咎于谢先生的手机本身。谢先生还称,他身边的朋友,5位中有4位反映流量使用过快。于是,谢先生怀疑是电信运营商偷了流量。

记者也联系到了“二愣子叔叔”,他是来自浙江的李先生。李先生向记者说,不管在家还是上班基本都是连Wifi的,但9天就差不多把平时1月的流量用完了,他很怀疑是运营商在偷流量。他还声称,此事发朋友圈后引起许多朋友共鸣,普遍显示流量使用速度比平时提高许多。

对于流量使用状况,记者也致电10086,移动客服称“流量使用是客户隐私,无法查询具体使用状况,只能查询剩余流量如何,建议安装相关软件监测”。

另据报道,一位消费者原本每个月套餐内700MB的流量都用不完,但是,在中国移动宣布自10月1日起套餐内剩余流量当月不清零之后,他在10月2日居然“使用”了近550MB的流量。当他致电中国移动表示质疑之后,客服人员爽快地主动提出“赠送500MB流量”,并且在电话挂了之后就马上到账。

业内:运营商有责任自证清白

在三大运营商宣布手机套餐流量不清零之后,有用户发现自己的流量消耗速度过快,质疑是运营商故意为之。对此,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秘书长、北京市潮阳事务所律师胡钢对央广网记者表示:“这其实涉及电信服务的流量计费问题。一般情况下,电信计量有工信部相关部门负责检定,确保不会出现大的误差。但有时候出现一些误差也难以避免。如果近期流量使用过快是普遍现象,那就可能涉及到流量计费系统有误差,相关部门就有责任对电信计费进行检定,公开相关数据,消费者也有权进行投诉和索赔。”

胡钢律师还表示:“‘提速降费’是被认为一项让利于民的措施,但如果消费者的电信资费负担却因流量计费过快而提高,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财经评论员林耘也对媒体表示:“在跟运营商打交道的过程中,消费者往往非常弱势,而且运营商设计的产品又很复杂,用户很难精确判断出自己使用服务的情况。这时候运营商站出来是很重要的。”他认为,无论是不是运营商使用技术手段修改流量数据,或是消费者安装的软件“偷流量”,运营商都应该站出来自证清白。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曾剑秋对央广网财经记者表示:“类似问题是个新问题,还没有收到有这方面的反映,接下来会认真研究。”

“这更多涉及的是电信技术问题,与法律问题关系并不大。当然从一些消费者的反映情况来看,也不能完全排除一些地方的流量计费存在问题。”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所所长刘继峰教授对央广网财经记者说。

此前,浙江省曾出台相关条例明确赋予了计量主管部门对电信运营商网络流量计量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权力。对此,浙江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丁祖年曾表示,通信流量计算等新型消费,百姓越来越关注,但此前缺乏监管,出现纠纷消费者权益很难得到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上午有流量晚上就欠费

全文共 464 字

+ 加入清单

家人担心睡觉有辐射,临睡前,张先生总是习惯将家中WiFi关掉。2015年7月21日深夜,他照例关掉WiFi,准备睡觉,谁料此时放在桌上的手机“叮叮”响个不停,连续收到多条短信。张先生打开短信一看,当时就懵了。

据张先生称,当时共收到5条短信,接收时间均是7月22日0时12分,第一条是“截至7月22日0时03分,本月已使用移动数据2024兆,套餐内流量剩余0.00兆”,第二条是“截至7月22日0时04分,本月已使用移动数据2206.99兆,超出套餐外流量费用达5元”,第三条是“截至7月22日0时04分,本月已使用移动数据2259.51兆,超出套餐外流量费用达30元”,第四条是“截至7月22日0时12分,本月已使用移动数据2574.60兆,超出套餐外流量费用达100元”,还有一条是提示其购买流量加油包的短信。

张先生说,7月21日当天上午他还曾查询过套餐流量,显示剩余611兆,怎么一天能跑掉这么多流量。“按照短信提示的算法,从22日0时03分到12分,9分钟内我就用了100元流量,可是这期间我一直在洗澡,压根没动手机呀。”

展开阅读全文

中国联通:全面推“不限流量”产品

全文共 46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联通表示,2017年,将认真落实提速降费工作部署。10月1日起,全面取消手机长途与漫游费。进一步降低国际长途电话与国际漫游资费水平。

2017年,中国联通在大中城市有高带宽业务需求的区域,将目前的100M接入能力提高到200M及以上,固网宽带带宽翻番。积极开展千兆业务试点,打造千兆示范区。4G网络速率翻番,对重点场景、热点区域,将峰值速率由300Mbps提升至600Mbps。

中国联通还表示,将大幅度降低面向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惠及中小企业1000万户。以实际行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行动计划等国家战略实施。加大对骨干互联网建设与优化的力度,进一步增强对中小企业专线的提供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联通面向学生等互联网偏好的消费者,推出创新型产品业务。第一,全面推出定制化的流量应用产品。如,联通与腾讯深度合作,已经推出的一个创新型的系列产品,消费者人均月使用流量达12个GB,但支出的费用不足19元。第二,全面推出“不限流量”产品。针对用户流量爆发式增长的需求,创新推出“国内流量不限量”的“冰激凌套餐”。

展开阅读全文

业务匹配决定流量价值议论文

全文共 731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把3G时代看作是运营商发现和培育流量价值的时代,那么4G时代则可以称之为以流量为核心的数据营销大时代。独立分析师云晴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采访时表示,运营商如何通过合理的设计将流量融合到个人、行业、企业客户、互联网应用等各个相对市场的信息消费中,赋予流量新的价值和赢利点,为这些相对市场带来新利益和效率,将是运营商流量经营最关键的一道坎儿。

目前,运营商流量经营的模式主要分为前向、后向和定向三种。前向模式主要是针对个人消费市场,如今更多的呈现出融合、与话音共享的趋势。而后向模式及定向模式则更多的开放给行业客户、互联网OTT等,通过打包售卖形成流量规模效益。

毋庸置疑,后向和定向模式可让运营商将流量批量化变现,但是从目前的经营情况看,其售卖的方式依然属于简单、粗放型,在流量价格不断下降的趋势下,运营商的利润空间也将不断压缩,必须赋予流量除简单数据传输之外的意义来稳定价值。

云晴认为,后向和定向模式的关键在于理解互联网企业、行业客户等大流量客户的赢利点完全不是在流量,而是在流量所承载丰富的商业模式上,因此在设计流量产品时一定要和业务做好匹配

如果找准赢利点就能实现流量价值的最大化,那么国内运营商是堵在了这条路的哪儿呢?云晴认为,在考虑提升流量价值的模式和实务方面的不足,造成了国内运营商流量经营的困境。

究其原因,主要是运营商看到的商业机会更多是通过规模化形成的,而很少能看到流量通过IT服务或互联网服务带动价值提升的商业机会。

所以,国内运营商的流量经营一方面要着眼点于针对传统客户的规模增加,通过量来实现收入的增长;另一方面运营商应该以提升流量单价的角度来寻找新的商业机会,关注软件、服务、咨询等领域能力的提升或是转型,在专业化服务上积极地行动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发邮件,25KB流量20元人民币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在羊角岛国际饭店,我获得朝鲜四日行中唯一一次通过互联网与境外联络的机会。

这家应有尽有的朝鲜“特级”酒店,在数字化方面却连国内的多数快捷酒店都不如。大堂和酒吧内没有WiFi,一台25寸的CRT彩电只能播放2个本地频道以及BBC、凤凰卫视等少数境外频道。

酒店大堂一侧有个通讯吧,在这里游客能给境外打电话、寄明信片或使用一台能够联网的电脑发送邮件。发邮件的过程十分烦琐,首先要填写申请,写上姓名、国籍、房号和目的邮箱,然后用OutlookExpress离线写邮件,写好后由服务员联网发送。发邮件的价格高得有些离谱——每25KB流量20元人民币。为了体验这一服务,我给自己的Gmail邮箱发了封邮件。不过,回国后发现,这封邮件在发出后27个小时才到达我的收件箱。

展开阅读全文

流量初三作文

全文共 678 字

+ 加入清单

从砖头机变成现在多样化的智能机,人家也挺不容易。瞧——

低头族又来啦!

“我的流量又没了,这个月怎么过啊!”这一定是很多低头族朋友的苦恼吧。

他们在车上,地铁上,大街上,沙发上,无时无刻不拿着手机。厂商怎么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所以,就有了流量这要人受的玩意儿。

或许,对于低头族来说,流量已经成为生活一部分。没有了它,世界似乎就从此断了信号。

这难道不是手机带来的黑雾吗?

手机,可以把全世界都串起来,可想它的派头是有多大。于是,它自然而然地就溜进了学校,办公室,工厂以及各大商店。

要是每个人都停止了工作,地球或许就不转了。不过现在,似乎有点儿这样的趋势。还好,钱更重要,还能暂时压住手机的嚣张气焰。

但是,这玩意儿已经在人们心中扎根儿了,流量,也成了大家心心念念的东西。

于是,就有了一个恶性循环——花钱包流量,用完了又去买。买了用,用了买。

而这些钱不探究它真正是进了谁的口袋,就表面上来看,它们全都进了游戏里面了。

游戏嘛,完了就完了,钱也这么不明不白地完了;微信呢,花钱去交朋友,还尽是招来一些莫名其妙的损友。

流量看似是手机的附赠品,实际上只是小钱钓大钱。而它的根源,还是手机本身。

手机闯进人们的生活,你不觉得再新鲜的空气里都有了辐射了吗?也倒不如说,生活处处都是隐形的高压线,随时都会“触电”。只是我们太麻木,已经感觉不到了。

这是一个黑洞,一批一批的人们往里跳,又有几个人能绕道而行?

而一旦下去了,就出不来了,只会越陷越深。

你感觉到的,是手机带给你的消遣;你感觉不到的,是生命的倒计时。

什么时候,你的视线离开手机,离开屏幕,请认真地看看时间。

流量,流走的是岁月年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