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湘江

湘江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湘江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湘江问题。

分享

浏览

1768

作文

56

漫步湘江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287 字

+ 加入清单

就在前天,异常多的热量像“蒸笼”似的笼罩着长沙。所以,爸爸、我和弟弟决定去湘江河畔散散步,顺便还可以吸吸比较新鲜的空气,纳一会凉。

我们出发了,只见路上满是汽车的尾气,极大地破坏了空气。外面的夜宵摊上也好不热闹,发出了刺鼻的浓烟。更让人觉得不舒服的是路边空调的排热机,让经过那里的人感觉到阵阵热浪袭来。爸爸看到此场景后,便用安慰的口吻说:“也许到了江边上,热量就会消减不少吧?”我们也就相信了。

经过尾气、浓烟和热气的三重煎熬后,我们终于到达了湘江边。我们找了一片空地坐下来,一边接受着湘江河风的微醺,一边畅谈起长沙旧时的湘江模样。“以前呀,一到秋冬季的时候,湘江不像现在水还那么充沛,而是断流了!想当年才来长沙工作的时候,住在河西,居然发现有人可以从裸露的河床直接走到河东去!”爸爸首先打开了话匣子。我们走近河堤,看到一艘老旧的船只孤零零的停泊在岸边。爸爸借景抒情,便说:“这附近以前有船舶厂,造好的船都是从这儿下水的,估计这艘老船也是长沙船舶厂制造的吧。这些船儿要从这里驶入长江,然后再入海,运到世界各地去。可惜呀,这个船厂现在已经被商业化的房屋所代替了。”爸爸说着说着,突然就发出了淡淡的叹息。

我们一边饶有兴趣地听着爸爸生动的叙述,一边仔细地观察着我们的大美湘江。只见眼前的湘江清漻一片,还倒映着河东楼房的灯光,显得更加绚丽多彩:有的是亮亮的柠檬黄,也有喜庆的大红色,还有那充满生机的嫩绿色……河面上还有一些不一样的褶皱和波纹,它们也千奇百怪,有的笔直笔直的,像一棵高高挺立的大树;有的弯弯曲曲的,充分体现了曲线美的优雅。这两种事物结合起来,就变成了一幅巨大的、彩色的,而带有“水印”的一幅画儿。上面的波纹,先是远远地、细细的,接而就是深深的、粗粗的了,好像小朋友们一张张微笑的面孔,是那么的天真无邪。

领略过湘江的美景后,我开始闭上眼睛,仔细地聆听着湘江边各式各样的声音。我带着疑问地自言自语:“除了波浪一波波地撞击石头所发出的声音之外,究竟还有些什么声音呢?”我仔细地倾听着,生怕错过一丝声音。突然,我竟然听到了电动马达发动的声音,我睁开眼睛,问:“那是什么?”爸爸告诉我说:“那是运沙船,现在正有很多工地还在等着它的到来,来和水泥一起建房子呢!”我这才恍然大悟,知道了它的作用。

仔细聆听后,我便用鼻子闻了闻湘江边的气味。“嗯,有淡淡的草木香味儿,还有来自江里淡淡的鱼腥味呢!”这时,爸爸说:“也许走得更近,气味就会更浓哦!”我走近了几步,果然,鱼腥味更加浓郁了。

“我们不如到湘江河堤的最下面去看看,可能还会更细致地观察到湘江!”我提议道。“可是下……下面有狗呀!”弟弟说。最后,我们还是壮着胆子,往下面走去,可是没走几步,又胆怯地上来了。然后,我们又往远处走,再悄无声息地走了下去,果然能更清晰地看见湘江,而且那些气味也越来越浓了。这就是湘江自然的味道,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湘江自然的味道!

我爱我的母亲河——湘江,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美丽,而是因为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辞劳苦地为我们提供水源,更给予了我们湖湘一带人的生命,以及这种别的事物都比不上、也替代不了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震撼:湘江突围:生命创造的奇迹

全文共 733 字

+ 加入清单

湘江无语,默默流淌。这条不宽也不大的河流因为1934年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而闻名于世。

那一年的寒冬,中央红军在这里打响了长征以来的第一大战役。

2006年8月下旬,湘江战役发生后72年,记者驻足在湘江岸边,心潮澎湃。

碧绿的湘水流向远方,岸上的灌木密集葱郁。然而,72年前,就是这条波澜不惊的河流,几乎葬送了年轻的红军!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一、三、五、八、九军团和军委纵队八万六千余人撤离苏区,连续打破敌人的三道封锁线,于11月下旬进抵湘桂边界。这时,蒋介石的“中央军”和湘桂粤军阀已集中30万强敌,在湘江以东地区布下了号称“铁三角”的第四道封锁线,欲将中央红军“包围全歼于湘江东岸地域”。

面对生死存亡,红军将士浴血奋战七昼夜,终于以折损过半的惨重代价突破湘江封锁线,粉碎了敌人的企图。

那场“最惨烈、最悲壮、最辉煌”的湘江战役,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

湘江洒满了烈士的鲜血,以至于当时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年不食湘江鱼,十年不饮湘江水。

经历过湘江之战的红军老战士,至今仍对那场战役的惨烈记忆犹新。现居广西兴安县华江镇的88岁老红军刘华连谈起那场战役,不禁叹气:“那一仗着实惨烈,当时,湘江水都是红的。”

“我过江的时候,是保护中央机关纵队从界首下游的文市渡河,当时只听到枪响,没见到战斗。但是,我却清楚地记得,那时的湘江水,是红的。”老红军陈广财回忆起往事,声音哽咽。

湘江战役空前激烈。时任红军营长的张震在回忆录中写道:湘江一战,我们团共伤亡400多人,几乎接近全团人员的一半,两任团长牺牲在这里。

为了纪念红军长征中突破湘江这震撼人心的一幕,抚慰烈士英魂,教育后代,经聂荣臻元帅提议,国务院批准,1993年在兴安县修建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展开阅读全文

湘江战役意义:红军长征的转折点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湘江战役长征转折点,它不仅在军事上粉碎了敌人的阴谋,更重要的是,湘江战役后红军开始反思战略思想的错误,开始认识到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湘江战役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多年后刘伯承回忆道:“开始长征,由于‘左’倾路线在军事行动中的逃跑主义错误,继续使红军受到重大损失。当时中央红军第五军团,自离开中央根据地起,长期成为掩护全军的后卫,保护着骡马、辎重,沿粤、桂、湘边境向西转移。全军八万多人马在山中羊肠小道行进,拥挤不堪,常常是一夜只翻一个山坳,非常疲劳。而敌人走的是大道,速度很快,我们怎么也摆脱不掉追敌。面临敌人重兵,‘左’倾路线的领导更是一筹莫展,只是命令部队硬攻硬打,企图夺路突围,把希望寄托在与二、六军团会合上。”

“广大干部眼看反第五次‘围剿’以来,迭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与反第四次‘围剿’以前的情况对比之下,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了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贯彻执行了错误的路线所致,部队中明显地滋长了怀疑不满和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这种情绪,随着我军的失利,日益显着,湘江战役,达到了顶点。”

湘江战役后,红军也甩掉了包袱,增强了机动能力,为胜利完成长征创造了条件。从湘江血战起,中国红军与中国革命开始走向伟大的转折,走向历史的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刘发祥与湘江战役的故事

全文共 868 字

+ 加入清单

那是1934年的深秋,湘江大战来临之前的界首小镇颇有些风声鹤唳的气氛,红军要来的消息早就传开了。镇上不了解红军的百姓几乎都跑了。但刘发祥的铜匠师傅曾尚球却悄悄地对他说:“红军要来了,我们要把红军接过江来。”曾师傅当年就是井冈山农民协会的会员,为躲开国民党的围剿才跑回了老家。

那个清晨,刘发祥早早地就在渡口等着了。红军对他和曾师傅说,过湘江要搭浮桥,请帮忙寻找木材。正好,镇上正在兴建的江西会馆已经停工,那里有100多根原木。“我和陈木匠三个人借了108根木头,红军来了80多个人,一个小时就搭完了,我还帮他们一起运木头。那些运马、运大炮的浮桥是另外架的,因为特别吃重,所以用的是卖肉的案桌。”刘老回忆说。

运输问题解决了,红军还面临着吃饭的棘手问题。为了发动群众卖粮食给红军,一位朱排长希望刘发祥帮助召集老百姓进行宣传。那天红军带来了不少衣服,还杀了8只猪,在关顶庙召集百姓开大会,一位叫吴秀英的红军宣传员拿起话筒就喊,但界首的百姓听不懂她的江西话。“小刘,你来当翻译吧,小吴说一句,你就用当地话翻译一句。”朱排长说道。“红军是来保护你们的。不管男女老少,只要来了,都可以分衣服,分猪肉!”通过刘发祥的翻译,红军赢得了界首百姓的信任,当地群众抢着卖粮食给红军。

虽然没有亲眼见到红军血拼抢渡湘江的情景,但渡江后两岸尸横遍野、红透湘江的惨烈场面依然印在刘老的脑海中。“过江后,红军要我带路到光华铺,还带了34条水枪(机关枪)去。第二天,为了把红军带出国民党的包围圈,我又给一支红军当向导,沿着小路过五福岭,走到了洛江,他们就从那里爬上猫儿山,赶到老山界集结。”

至今,在刘老的家中还藏着一份珍贵的《红军证明》,上面记载着老人对湘江之战的特殊贡献:刘发祥青年同志给我们红军做了已(应为“四”)件大事:第一,帮我们红军在界首江边架了二路木桥;第二,带我们红军在光华铺打了胜仗,感谢发祥同志;第三,带我们红军上长征大道过五福关胜利到落(应为“洛”)江;第四,同我们红军一路宣传,在关顶庙开大会宣传群众干革命。请发祥同志放好,民国二十三年十月二十六日。

展开阅读全文

1957年中秋:畅游湘江

全文共 231 字

+ 加入清单

1957年,65岁的毛泽东已步入晚年,他从内心感受到了光阴的无情。也许是为了向世人展示自己强健的体魄和“自信人生二百年”的豪迈誓言,这一年的中秋节,他选择了畅游长江和湘江。在品尝彬州梨的同时,他在长江和湘江的激流中展示了他的各种泳姿。之后,他又去了杭州,观看钱塘江大潮,并在钱塘江游泳,从此留下了“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雨台。人山分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的美丽诗篇。www.gs5000.cn

之后的中秋节来临时,毛泽东还曾巡游大江南北,在激流中畅游搏击。

展开阅读全文

血战湘江观后感

全文共 946 字

+ 加入清单

八一电影制片厂带着最近拍摄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血战湘江》日前来到陆军“红一师”举行放映活动,在官兵中引发好评和强烈反响。

《血战湘江》塑造了以为代表的红军领导人的光辉形象,深刻揭露了“左倾”错误给红军造成的惨痛损失,生动反映了红军将士特别是34师官兵顾全大局、勇于牺牲,奋力掩护中央红军渡过湘江的英雄事迹。

“红一师”具有光荣革命传统,著名的“大功三连”就在这支部队。82年前,“红一师”将士参加了决定中国命运的湘江战役,82年后,官兵们又参加了《血战湘江》的拍摄。某炮团政治部主任周宇说:“让我们红军传人在影片中还原这段英勇悲壮的真实故事,是对我们最好的传统教育。”

放映中,官兵们一直是在兴奋、感动中观看的。放映结束,导演陈力和演员王霙、徐箭、孙维民等与官兵们现场交流。博士教导员孟非凡说:“看了影片《血战湘江》,使我们对习主席提出的革命军人要‘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排长赵斌说:“影片充分揭示了什么是大局意识、什么是核心意识、什么是牺牲精神、什么是干部的表率作用,让我们从中很受教育。《血战湘江》就是对习主席要求的生动阐释,我们要把影片作为学习长征精神的生动教材。”“大功三连”战士刘冠华说:“看了影片,我们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确实来之不易,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必须百倍珍惜,做好老红军传人,为‘大功三连’增光添彩。”“红一师”的官兵们纷纷表示,当前军队正在进行体制改革,我们要以先辈为榜样,发扬红34师英勇牺牲的大无畏精神,积极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实践中作出新的成绩,交出优秀答卷。

八一厂把学习“红一师”好传统、好作风作为这次放映活动一项重要内容。组织创作人员参观了“红一师”史馆,并与官兵们进行座谈,重点学习了“大功三连”的先进事迹。导演陈力说:“参加这次放映活动很受教育,这既是一次灵魂的净化,也对今后创作反映部队官兵生活题材的作品很有帮助。”

据介绍,河北省委对《血战湘江》高度重视,最近将对影片在全省宣传发行作出部署。

八一厂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向党的十九大献礼的重点影片,我们将继续搞好《血战湘江》的巡演,不仅部队放,还要到井冈山、遵义、会宁、延安、西柏坡等革命老区放映,让伟大长征精神在新时期发挥重要的教育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血战湘江观后感

全文共 2246 字

+ 加入清单

诚心论,鄙人对国产主旋律战争电影一直抱着只要有,就去看看的恻隐之心,一直是不抛弃,不放弃,一直有一个将心向明月的态度,都是希望,有一天中国主旋律电影,尤其是主旋律战争电影能有点进步,可惜,我错了,错了这么多年。

由于排片太少,昨夜,不得不跑到偏远的南苑附近的金逸影城,看了22:40的晚场,从一坐下,看到开场的架势,我就知道完了,但坚持看了下去,直到最后,真是彻底地寒心,不由地在心里说道:中国主旋律电影啊!我一直给你机会,可是你自己太不争气了!

我并不像许多人那样,因为反感内战而讨厌这样的电影,相反我倒是觉得能把内战拍好,那是真需要功力的,拍内战要表现什么?是所谓信仰吗?我认为不完全是,因为信仰是这个世界上最说不清的东西;是喋喋不休地再去说我们对,人家错吗?我也认为不完全是,因为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面,对与错的关系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关系;还是继续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吗?我还认为不完全是,因为时间会改变一切,那时的因未必真的就完全是现在的果。

那么,这种电影我们期待看到什么呢?我认为,就是能尽量回到那段真实的历史当中去,寻找真正可信的故事,寻找真正闪现人性光辉的人物。他们说的话,不该是今天我们按意识形态修葺过的,他们的行为也不是我们按既定结果去编造的。

我们应该向美国电影看一点齐,人家也拍内战,但人家向来不天天吼着我们自己多么正确,对方是多么邪恶,而是在内战中发现人的真实伟大的故事。比如《乱世佳人》、《众神与将军》、《葛底斯堡战役》(盖兹堡战役)、《光荣战役》、《林肯》等等,这些表现美国南北战争的影片中,那些鲜活的人物,没有声嘶力竭的非要站在哪一方,而是对所谓战争的“北方佬”或者“南方佬”都是很平等的视角和情感。至于最后,人物继续选择无关南北地,自由地、艰难地活着,还是选择站到哪一方,那是随着历史潮流,小人物不得已的一种选择,比如为北方军打仗,战胜后可以给多少土地或者给多少金币,战后他们会理直气壮的去找战胜当局兑现。最终,重要的是表现在残酷的战争中,普通的每一个人是怎么穿越生死,是怎么坚忍地活下来的,离散的亲人们是怎么团聚的,久别的故土,最终是怎么重新拥抱的?就像郝思嘉那样历尽劫波,重归故里。

真实的历史,真实的那时的世界,底层的老百姓们真有那种能力,就是天生能识别哪一方坏,哪一方好吗?天生有那种界限分明的所谓阶级感情,生来就知道该跟谁作对,该跟谁走?不可能!解放初期的电影或舞台创作,可以,也必须那么表现,或者八十年代以前,再或者新世纪以前,也还可以那么一厢情愿地表现。现在,我们还没有能力讲点让人可信又感动的故事,还一如既往地那么表现,就只能是找恶心了。不管哪里来的资金,官方的,还是民营的,不管出于什么目的,继续这么拍摄这样的电影,就是极大的浪费,因为拍出来,除了让观众漠视、鄙视和嘲笑,似乎别无二用了。

如果能换一个思维,仅仅是换个思维,并不改变意识形态的方向和价值,这部影片也是可以拍得可看一些的,远的学美国八十年前的《乱世佳人》,近的学学《血战钢锯岭》。坦白地说,我们中国电影似乎还不懂得去寻找真正有人性价值的故事,我们只会如从前小学生作文一样用“表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揭示了什么,批判了什么”,用这些体制化的方法去拍电影,结果只能越来越讨嫌。难怪曹禺先生认为他的黄金创作时间,仅仅属于1933至1942,这期间,《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此后54年,他再无伟大的作品问世。

这部影片看起来也没少花钱,如此结果,似乎,一点也不显得意外和可惜。

首先,影片陈旧的主题,没能绽放一点崭新的光辉,就那么一件事,从教科书到舞台,从电视剧到电影,已经反过来倒过去地讲了千百遍,故事是陈旧的,但我们需要在陈旧故事中发现闪烁人性光辉的人,让这个人的可信感人的经历,让我们再次去相信并感动。现在,我们没这个能力,这部影片更是没有做到,而且糟糕愈甚。

其次,影片的拍摄也很凌乱,战斗场面极度雷同,没有推进的层次感,似乎就是拍了一大坨,有需要就拿出几个镜头用用,能看到的就是双方的人聚成一大坨子,拿着枪,怒目圆睁,相互猛烈开火,看起来,这场仗,双方消耗子弹至少得上千万发。

再其次,影片人物的塑造也没有进步,塑造自不必说,必然原地踏步,难有新进步;保剑锋饰演的陈树湘和张一山饰演的李天佑,两个角色就是拿着枪怒吼着,向敌军玩命开火,没有任何可以发挥的角色魅力的机会;那个裁缝一家和国军逃兵,是想用来说事的,但最后,也只能是勉强说事了,毫无动人之处。

再再其次,本片的烟火效果很糟糕,很没有层次,混乱一片。也许因为特效的问题,天上的飞机,漆黑没有质感,地上的色彩总是压得暗无天日的,这样固然增加气氛,但其实也是藏拙,可惜,没有藏住,比如镜头的重复使用,依旧一目了然。

最后,想说的是,如果本片放弃所谓全景式的伟大描写,只表现彭德怀的十八团和陈树湘的34师的故事,或者只表现陈树湘的34师的玉碎之战,作品面相上就会好些,作品吸引力也会好一点点,如果能树立好一个主要人物,拍好了,是可以感人的,至少不会讨嫌。

中国主旋律电影的问题,其实也是中国电影的问题,即故事不可信,人物不动人,制作匆忙潦草,有的只是轰轰烈烈的商业宣传,观众们参与一下,像一阵风一样,就过去了,没谁会再想起,最终什么也留不下。

如果说,八十二年前的血战湘江,惨烈而伟绝,那么电影《血战湘江》呢?钱没少花,罪没少遭,最终这结果,这么寡淡而无趣,该作何感想呢?

草草此文,亦算是为这部少人关注的影片,奉献上一份认真的关注了。

展开阅读全文

血战湘江观后感

全文共 1178 字

+ 加入清单

7月1日,为纪念建党96周年,我和同事一起在牡丹江电影院观看了电影《血战湘江》。该影片主要讲述了1934年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的悲壮故事。电影场面震撼,情节紧凑,真实感人,让我经历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对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有了更具体的了解和深刻认识。

当看到红五师师长李天佑为了确保中央纵队渡江,高声怒吼着“死守第一道防线”时,我被他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打动了;当看到毛主席不顾伤病,将自己的药给了其他的红军战士时,我被他爱兵如子的无私精神感动了;当看到裁缝老林和他的大儿子,毅然用双手举起了机枪支座而壮烈牺牲时,我被他们奋不顾身的献身精神感动了;当看到红军战士子弹打光之后,用血肉之躯继续与敌军展开殊死决战时,我被他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感动了。红军将士们满怀着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对党的坚定信念,在“誓死保护党中央”的坚强意志下,紧密团结,顽强战斗,指挥员前一个倒下了,下一位立即补上,继续指挥战斗,红军战士前一批倒下了,后一批继续向前冲,正是这些钢铁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摧毁了几倍于红军的国民党部队一次次进攻,有力牵制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掩护了中央机关和红军大部队及时渡过了湘江,艰难保存了革命力量,取得了红军长征的战略胜利。

电影中还重点刻画了博古和李德的“左倾”错误,李德同志一味纸上谈兵,僵化地应用马克思主义和军事理论,不懂得中国国情和战争形势,听不进毛xx的意见,也不顾及红军战士的血肉之躯,执意负辎前进,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为3万余人。四次反围剿的惨痛损失,党中央及时总结了教训,纠正了博古和李德的“左倾”路线,接受了关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情相结合的正确革命路线,确立了毛xx的领导地位。由此让我联想到现在,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一直在继承并发展马克思主义,一直在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国情结合起来,改革开放,锐意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正在一步一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这部电影中,我还看到了一个感人的细节,当沿途老百姓给红军战士送粮时,红军战士开始一概拒绝,毛xx不忍心辜负老乡心意,同意战士们象征性地接受粮食,但必须给老乡们留下银元。这就是老百姓的战士,这就是与人民血肉相连的红军,中央红军当年正是依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赢得了民心,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

观影结束后,心中感慨万千,那些红军战士们很多和我的年龄相当,但他们视死如归的气概和坚定不移的信念,都让我万分敬佩,现今的美好和平都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在加倍珍惜的同时,应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继承和发扬不畏艰险、顽强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做一个有理想、有信念的新时代青年!

[血战湘江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血战湘江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646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献礼十九大红色战争题材影片《血战湘江》正在全国热映。该片汇集了包括王霙、孙维民等一众老戏骨,再加上张一山、耿乐、王大治等实力派男演员的加盟,让这部主旋律战争片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其中,张一山在《血战湘江》中饰演最年轻的师长李天佑,与众多老戏骨一起拍摄这样一部描写历史上惨烈的湘江战役的电影,张一山坦言难度不小:“演战争戏我觉得首先是什么都不说,对体力上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然后嗓子第一天拍了半天就哑了,因为真正战场上是枪林弹雨,枪炮声很响,你要跟身边的人说话都要靠喊,小伤就是崴个脚,蹭破皮,流点血这很正常,然后也经常会被炸的耳鸣,一会儿才能缓过来,手背炸伤了全是血”。

除了身体上的挑战,此次剧组共运用了两吨的炸药和八十多吨汽油来完成战争场景的拍摄,众多的炸点也给演员们的表演带来了挑战。为了拍摄出真实的战争场面,有时候演员们还不得不迎着炸点跑去。就像张一山所说:“刚开始有点害怕,然后打枪还眨眼,然后炸点一来还躲。后来适应了半天以后,基本上就迎着炸点来了,就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近几年,张一山所演绎的作品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但谦虚的他却从未停止过向前辈学习。在面对我们的镜头时,他坦言感谢这一次拍摄《血战湘江》的经历,让他更加懂得珍惜:“每天脏兮兮的,然后浑身是血,然后回去以后把裤子脱了全是泥什么的,擤鼻涕也全是黑的。但是很难忘,我一直说我觉得年轻人还是不应该天天在温室成长,我觉得还是要经历一些磨难,更何况这也不算什么磨难,只是吃点苦而已,所以我觉得这些经历对我来讲都是很宝贵的。”

展开阅读全文

血战湘江观后感800字

全文共 1206 字

+ 加入清单

“哪怕经历人间炼狱,也要坚决服从命令,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渡过湘江!”这是电影《血战湘江》中红军战士们铿锵有力的、以生命写下的誓言。八一电影制片厂组织创作拍摄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血战湘江》,被业内视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扛鼎之作、中国气派的战争大片。11月27日,该片在京首映。

82年前的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5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湘江惨败直接导致遵义会议的召开,重新肯定了毛主席的军事战略主张,确立了毛主席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相比以往的战争题材影片,《血战湘江》实现了较大突破。湘江一战红军遭到重大损失,过去的战争题材影视作品较少触及,《血战湘江》使红军长征史上最悲壮的一幕得以全景式的艺术再现。影片非常有震撼力、有血性,大量战争场景真实惨烈,敌我双方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更突出了红军将士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对党的坚定信念。据介绍,影片共动用兵力7600余人次、群众3.5万余人次,使用炸药2吨多、油料83吨,力求真实还原当年的湘江血战。

饰演毛主席的王霙说,虽然他已经在很多部影视作品中出演过青年、中年到老年的毛主席,对他的各方面都很熟悉,但这次仍然与过去不一样。“这部影片中的毛主席是一个特别叱咤风云又经常无能为力的毛主席,也是一个忍辱负重、服从中央的毛主席,还是一个生活化、有血性、鲜活的毛主席。”他说,陈力导演在现场要求非常严格,一个姿态、形体甚至说话的逻辑重音她都会注意到,比如毛主席拄着拐杖走路的戏曾经拍了11条,骑马也不用替身,演员自己拍,以便找到最正确、最贴切的感觉。

饰演红34师师长陈树湘的保剑锋说,这是他参与过的最惨烈的一部电影,自己从没有想过会出演这样一个一直在枪林弹雨中的角色,在影片里开那么多次的枪,而且一直在奔跑着,带领战士们往前冲。“这个角色的核心就是4个字:忠诚坚定。这是个神圣而伟大的角色。”

陈力曾成功执导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和电视剧《海棠依旧》,一直以表现感情细腻、长于刻画细节著称,这次她接受新挑战,拍摄了战争片。她说,从开始拍摄起,就想把这部影片拍成接地气、有质感的片子,否则不会让今人感动。影片是在悲怆的氛围中创作的,演员们吃了很多苦,始终处于战争中的直观状态。影片的战争场面拍摄也没有使用流行的三维、绿布,演员们全部在现场真实拍摄。绿布前的拍摄要靠想象,没有真实场景的刺激,而这部电影里所有人都是全身心地投入,每个细胞都是张开的,做梦都在翻滚。

“我们用生命拍了一部电影。拍完这部影片,我感到幸福、幸运,感到今天的生活都不一样了。我们应该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这部电影,知道生命价值在哪儿,今天的幸福在哪儿。”她说。

展开阅读全文

血战湘江观后感800字

全文共 1368 字

+ 加入清单

继成功执导为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树碑立传的电视剧《海棠依旧》后,导演陈力马不停蹄,迎难而上,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献礼电影《血战湘江》中出任导演。夜以继日,奋战数月,用长征精神拍摄长征,向人民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众所周知,关于长征题材的影视创作,表现“湘江之战”是一大难题。此役因博古、李德拒听毛主席的正确建议,顽固执行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错误战略,导致红军伤亡人数惨重。如何忠于史实,用一部电影的有限容量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在这场悲壮的失败之战中所彰显的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和丰富意蕴?记得著名电影美学家钟惦棐先生曾言:“什么叫真正意义上的审美创造?艺术家勇于为自己设置难点,并善于用政治智慧与审美智慧征服并翻越难点,令难点转化为作品的亮点,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审美创造。”《血战湘江》正是这种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的审美创造。

首先,《血战湘江》以气势宏大、鲜明生动的电影语言,讲述了红军指战员为实现北上抗日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而血战湘江的动人故事,形象揭示出“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无论是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等领袖人物,还是林大哥和他的三个儿子等普通战士,抑或是陈树湘率领的为保证红军主力渡过湘江而牺牲的几千名红34师将士,哪一个不是为理想信念而奋不顾身?《血战湘江》是一曲红军将士理想之美、信仰之美、精神之美的悲壮颂歌。

其次,《血战湘江》以曲折惊险、引人入胜的情节构思,讲述了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实事求是路线,与以李德、博古为代表的脱离中国实际、僵化执行国际共运指示的教条主义路线之间的较量与斗争,形象揭示出“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没有湘江之战惨重教训的实践检验,就不可能有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等越来越多的红军将领发现真理在毛主席一边,进而通过遵义会议实现了伟大的转折,开始在斗争中形成了以毛主席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

再次,《血战湘江》把宏大叙事与底层叙事水乳交融般结合,既浓墨重彩地塑造了毛主席、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彭德怀、林彪和博古、李德等红军将领形象,又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有血有肉地虚构刻画出以林大哥和他的儿子们为代表的底层红军战士及老百姓的形象,从而形象地揭示出“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林大哥原本是一个民间裁缝,他义无反顾地带领三个儿子参加红军。通过长征,接受革命洗礼,全家人都成为坚定的革命英雄,连仅留家乡、负责传宗接代的老四,在父亲与三个哥哥都为革命捐躯后也找到毛主席,成为了一名红军英雄。影片精心设计了毛主席与林家父子之间充满真情挚感的动人故事,尤其是关于“军帽”“军装”等托物言志的细节表现和意象营造感人至深,令人久久难忘。影片的史诗品格,也由此奠定。

观看《血战湘江》,我深感正是伟大的长征和永恒的长征精神,孕育了《血战湘江》这样“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无坚不摧、艰苦卓绝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文化基因的集中体现。《血战湘江》的成功问世,大大增强了我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的高度自信,增强了我们对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自信,增强了我们对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自信。

[血战湘江观后感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血战湘江观后感

全文共 612 字

+ 加入清单

这种新翻拍的革命电影,最近真的太多太多,口碑也是一样的烂。而且这还有这么多水军帮忙刷五星我也是服,水军们如果是专业分析一下骗一骗经验不足的观众,我觉得都行,但是水军要不是“没看过电影,但是觉得很好”要不就是“你们这些人竟然喷红色电影,不是中国人啊”。我觉得正是这些人,把中国电影产业的水平拉住不前的。

我们可以搜一下之前的红色电影,上个世纪的革命片,虽然分数也不高,但不会像现在这么低,为什么呢?我们的祖国,这个古代史与近代史都有无数优秀剧本基础的国家,不缺剧本不缺演员不缺钱,我觉得关键还是“缺心”,这点不仅是翻拍革命电影的这个领域,包括翻拍的电视剧话剧等都是这个毛病。就拿老版《西游记》来说,一个剧组拍摄的多么艰辛大家也都知道,没钱全靠省,没演员一人多角,没特效实体来上,同时还要实地拍摄考虑原著细节。或者说好几年前的《智取威虎山》,也是观众心中的经典。这就是用心,你能举出一部这两年用心的红色电影吗?就像前两天的《摔跤吧爸爸》,你能说中国没有类似的传奇嘛,你能说中国体育的神话不如印度嘛,你能说中国的体育人的精神不令人动容嘛,但是确实中国近些年很少有体育相关的好电影面世。

我们这些年轻观众,不排斥红色电影,我们也看喜欢听那些传奇、那些英雄、那些不朽的故事。我们排斥的,只是没有用心制作,披着爱国主义的幌子来圈钱的作品。我们也不是小孩子了,希望那些真正用心的导演,可以为我们奉上一部真正用心、真正传奇、真正感动的红色电影!

展开阅读全文

血战湘江观后感

全文共 770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给观众们呈现出更逼真的战场,开拍前陈力便和每一位演员谈过话,“影片拒绝绿幕和特效,每一个场景都得上战场,真打。”为此,陈力生生开辟了一个小型战场,操练演员。

在采访过程中,陈力不止一次地说到要给所有参与的演员们点赞。在艰苦的条件下,老戏骨王霙、孙维民、刘之冰,青年演员张一山、保剑锋、耿乐等人依然敬业地完成了《血战湘江》的拍摄工作,这让陈力相当感动和感激。

值得一提的是,在行业内演员身价过高饱受争议之际,《血战湘江》整个剧组成本核算中,老戏骨演员们的片酬连全片投资的10%都达不到,90%以上的资金均用在了拍摄和制作费上。“演员片酬占比特别小,基本上就是拿些补贴,有的甚至就是零片酬。这部电影特别强调的就是演员们的奉献精神。”陈力说,影片拍摄的过程也是经历了一次长征。

影片中扮演毛主席的演员王霙,为了拍这部电影,在20天内减肥20斤。张一山、保剑锋等在影片中的表现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尽管这场战役已经过去了83年,但是红军将士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感染激励着一代代的有志青年,传承他们这种视死如归的革命意志。

为了把最完整的作品呈献给全国观众,影片完成后并没有直接公映,而是奔赴福建古田、湖北红安、江西瑞金、湖南韶山、三军仪仗队,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地举行献映和主创见面会活动,通过倾听观众的反馈,根据观众提出的建议进行修改,最终才进行全国公映。

在陈力看来,拍电影首先要尊重观众,只有倾听观众的心声,才能让今天的年轻人和昨天的英雄们对话,才能拍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不少看完《血战湘江》的年轻观众表示,“电影中震撼的场面让我们如同置身其中,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是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才取得革命的胜利,敬畏之感油然而生。”陈力说,一部好的电影比那些理论教育来得更加深入人心,感受深刻。用电影来反映这一历史事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家乡的湘江作文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湘江是我们家乡莲城的湘潭大江之一,你们一定不知道吗?那让我来向大家作具体介绍。

湘江,气势恢宏、雄伟壮观。它在人们心目中能有如此地位,主要取决于它的历史意义。也就是说,曾经在这地方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斗——-长沙保卫战。据说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侵略我们中国国土,攻打我们湖南长沙省会城市,妄想吞灭我们中国。我们中国军民为了保家卫国,利用湘江的地理优势,誓死保卫湖南长沙。

湘江河面很宽,水位很深。对于不了解它的日本帝国主义而言,无疑是一道难以跨越的屏障。同时它的河道很长,像一条巨大的长龙,环绕在湖南长沙城的四周。给我们中国军民保卫湖南长沙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优势。

如今,我们家乡莲城的湘江变得更加美丽了。那河水清澈见底,足可以看见鱼儿们在水底悠闲生活、来去自由、欢快嬉戏。在它的河两岸更是站立着许多亭亭玉立的柳树和许多坚强挺拔的松柏树。

当然啦!在它的河两岸,还有许许多多的亭台楼阁,供人们休息和娱乐。特别是夏天,那里游玩的人会更多。有在河两岸唱歌跳舞的,也有人坐在小船上游览自然风光的,还有在它的四周画画写生的。

啊!湘江,我爱你。爱你的自然风光,爱你的雄伟壮观,爱你的气势恢宏,更爱你的历史功勋和辉煌的战绩。永远,永远……

[家乡的湘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最爱湘江小学作文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湘潭,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有很多美丽的风景,但我最爱的,还是湘江

春天,湘江碧秀。岸边,小草从地底探出头来,柳树抽出新枝,细长的辫子随着微风轻轻拂动,樱花还来不及展开新叶,便开出了团团簇簇的花朵。漫步江岸,佛置置身花海……湘江是春意最早也最美的地方。

夏天,湘江是乘凉的好去处。傍晚时分,工作了一天的人们陆续来到河边,有的在树荫下乘凉、散步,有的在小广场跳舞、打羽毛球,还有的人干脆到江里游泳,让清凉的江水洗去一天的疲惫,欢声笑语氤氲江面、江岸……

秋天,湘江风光带,沿江大道宽敞、华美。道边树木整齐排列,就像威严的士兵默默护卫母亲河的安宁。独具匠心的近水楼台,给人“先得月”的遐想,让人们有了亲近母亲河的情怀。夜晚,钓鱼爱好者在江边垂钓,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收获事业的成功,收获家庭的幸福,也收获闲情逸致的欢愉。

冬天,树落光了叶子,北风呼啸着,柳树在凛冽的寒风中摇动着春天的梦想……

湘江养育了故乡,留给我们珍贵的回忆和遐想。我爱故乡,最爱湘江……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湘江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753 字

+ 加入清单

当风轻飘来之时,当云飞入天之间。恋人依江相拥,江边老人垂钓,渔民泛舟而过,游人将惊喜摄下,一切都悄然无声的发生在湘江边。而这江水无声的向北面流去,不留踪迹。

古时候的湘江里含有太多太多文人墨客的哀愁。“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这种情感渗透到每一滴江水之中,使其泛出涟漪。虽然承受了许许多多的哀痛,江水仍不停歇的向北流去。

解放战争时的湘江里有许多许多勇敢的红军鲜血。当时江边早已炸成一片火海,江岸上都是红军的尸体,江水里全被染成暗红色。湘水无语,魂兮归来。湘江依然向北流去,只是多了一些无名的血迹和伤痛的哀歌。

工业化的湘江里有很多很多污染物和刺鼻味。江边除了垃圾就是大大小小的工厂,无人接近,无人理睬,更无人关注。江水里的鱼虾早已翻起白肚,水岸边早已寸草不生,枯枝败叶。江水义无反顾地向北奔流,留下一堆泡沫在排水口处。

当灰蒙蒙的天空压下来,水只是静静徘徊在周围,人们开始擦亮自己的眼睛,这是属于我们的江水吗?这是我们想要的模样吗?

湘江水从古至今,从清澈见底到浑浊不堪,就好像是弹指间的事情,我们毫无感知。直到有人说空气质量下降了,有人说湘江的水发臭了,有人说水库里的水不足了。我们的心中终于知道水的重要性了,我们的视线里终于看到湘江的惨目人睹,它不再清澈,它不再美丽,不再奔流向北。

我们开始挽留这条对我们意义非凡的江河,我们开始改变我们脏兮兮环境,我们开始改变我们灰蒙蒙的天空,我们开始改变污浊的江水。当我们捡起江边的垃圾,当我们放生那些小鱼,我们都抱着同样的愿望,我们一定要让湘江曾经的“漫江碧透”的美景再现,一定要让这生命之水一直向北流。

现在湘湖儿女们生活在此,湘江已融入我们湘人血脉,我们大喊:“即使有天离开这个世界,我们的灵魂仍搂抱着湘江”。湘江依旧向北流去,而我对向北流的湘江敬以最崇高的敬意。

展开阅读全文

未来的湘江作文600字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长沙是一座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我非常喜爱的母亲河——湘江。但最近我发现湘江的环境越来越不好,天空总是灰濛濛的,江水也总是混浊的,江面漂浮着白色的垃圾、脏东西,江中还不时有排放出黑烟的船只。这些都让每天生活在江边的我忧心忡忡,我总幻想着某一天,湘江回到最美的时候。

一天,我正在家中写作文,突然一个身穿蓝色衣服的老爷爷出现了,问我:“和我一起去你想去的世界瞧一瞧吗!”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就被一道光束带到了另一个世界。

我睁开眼,发现我正在一个四面白白的房子里,眼前一个机器人正看着我,突然他开口说话了:“您好,我是您的机器人坦坦,请问主人您需要什么呢?”,我赶紧抛出我最关心的一件事情,“能不能带我到湘江去看看呀?”,坦坦说:“当然可以,我的主人,您随我来。”坦坦带着我坐上了交通工具,竟然是一架“华光”的直升机。我们来到湘江边,我从飞机上往下看,哇,我还是我熟悉的湘江吗?

只见我们的母亲河湘江就像是东方的“蓝色多瑙河”。两岸的风光带已成为了各种鸟儿的欢乐家园。清澈碧绿的湘江水波荡漾,波光粼粼,时而有几条调皮的鱼儿从水面上跳出来。运气非常好的我,还看见中华鲟从水底游过,让人不禁心旷神怡!听坦坦介绍,这里的人们都非常爱护大自然,爱护水资源,珍惜我们的母亲河,人们和大自然友好相处着!哦,原来如此,突然一滴雨掉到了我脸上,我一惊,醒了,原来是我做了一个梦,一个非常美好的梦!

其实,只要我们爱护大自然,注意环境保护,美丽的湘江很快就会变成我梦中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我爱湘江母亲河作文450字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我家就在湘江边上,透过窗户看江水起起落落,风儿把润湿的空气吹进我的房间,湘江两岸红花緑树,亭台楼阁,曲径小悠尽收眼底。

儿时,最爱和爸爸去江边戏水堆沙。那时的江水清澈见底,连江底的沙石和鱼虾都能看见。那时的空气好清新,弥漫着一股江水特有的清甜。

我爱你湘江,我把你来比母亲。你的一湾清江水浇灌着亿亩良田,养育着亿万湖湘儿女。

不知何时,当我再次来到你的身旁,你已不再是昔日模样。水变浑浊了,垃圾变多了,鱼虾变少了,空气中偶尔还会飘来令人讨厌的气味。

我是一名湖南人,我喝着湘江母亲河的水长大。为了江水不再受到污染,我要向全体市民发出倡议:监督工厂的污水是否净化后再排放;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把垃圾随手丢进湘江;禁止电鱼毒鱼,让鱼儿快乐的生长;多植树种花,吸收有害物质,净化空气;爱我湘江人人有责,积极参加政府举行的保护母亲河公益活动。

保护母亲河其实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为保护母亲河作出贡献。那样的话,湘江的明天将是天更蓝,水更清,鱼更欢,树更緑,花更艳。我们的家园更美丽!

湘江母亲河,你的儿女将永远爱着你!

展开阅读全文

保护湘江河作文600字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前几天,劳老师告诉我们,为了让大家知道保护我们母亲河的重要性,所以清水塘小学联合《小学生导刊》编辑部举行了一次“保护母亲河—湘江”的活动。

作为一名小记者,我有幸去采访了湘江河两岸当地的居民。当我们驱车来到湘江河边,正好遇到当地的一位叔叔。我忙走上前对叔叔说:“叔叔,您好!请问现在湘江这一带的水质怎么样?”叔叔说:“河东这边的水质不是很好。”我仔细看了看湘江河的水,真的如同那位叔叔说的一模一样,水特别混浊,很多脏东西在水里漂浮,脏水散发的气体,如同乌云一样在水里飘荡。我心想:再不采取措施保护我们的母亲河,湘江就有可能变成“污江”啦!

沿着河边再走,又碰见一位爷爷。我问:“爷爷,请问您,湘江在近十年有什么变化?”

爷爷叹了口气说:“变化相当的大。十几年前湘江水清澈见底,还能喝。可现在连洗个澡都不能洗了,臭气熏天。这些全是因为附近601等企业排放的污水造成的。自从受污后,这里又臭又脏,水和空气质量一点都不好,沿江百姓怨声载道。”

“对于保护湘江,您又有什么好点子?”我着急的问道。

爷爷说:“这还不简单,一定不要将污染物随手丢到湘江河里,一定不要让沿岸的污染企业乱排乱放,让这样的工厂全部关停,还湘江一个清白……”

调查结束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想:“不要乱丢污染物,关停乱排乱放污染企业,说是说的好,但是,做起来还比较难。但我坚信,在我们湘江两岸人们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下,一定能让湘江的明天更美好,让湘江真正成为我们中国的莱茵河!”

展开阅读全文

保护母亲河湘江作文500字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下午,我和我们班的几个同学一起去了湘江河边。

一下车,我们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恶臭味,经过大家的寻找,我们终于发现恶臭的源头来自——臭水沟!天哪,那么大的一条臭水沟,正往湘江河里排放着黑水!

我们先访问了附近住的一位奶奶,奶奶说:“下雨的时候,河岸边乱堆的垃圾还有工业、农业废水都会被冲进河里,这时,水会变得非常浑浊。”

还有一位上了年纪的老爷爷认为:“现在的污染比以前更大了,我希望湘江河能够像欧洲美丽的多瑙河一样,那该多好!”这位老爷爷说得可真好。

采访完毕后,我们站在岸上观察着湘江,一阵风吹来,一股腥臭味扑鼻而来,水面上还掀起了阵阵波浪,水里有许多烂蔬菜叶、泡沫、死鱼、塑料袋之类的垃圾。“湘江河里的垃圾怎么这么多!那些人怎么不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偏偏扔进湘江?这么一点举手之劳就可做到的事情都做不到吗?”我愤愤地想。

我们都希望湘江河变成美丽的多瑙河,只要随手带走自己身边的垃圾,就可以留下一片碧水蓝天!但是,只有一个人保护环境是远远不够的,希望大家和我一起努力,不乱丢垃圾,共同创造美丽的家园,让我们的母亲河——湘江更加美丽、动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