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牛庄

牛庄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牛庄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牛庄问题。

分享

浏览

4729

作文

2

“我们的战斗岗位在牛庄,我们要做牛庄人民的‘牛’!”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1983年以前,牛庄的苞谷产量低,长得像“野鸡爪爪”。时任乡党委书记的罗官章决定在全乡掀起一场“白色革命”——推广地膜苞谷。第二年,全乡即发展地膜苞谷5000多亩,单产提高100多公斤,大大解决了老百姓粮食紧缺的问题。这场“白色革命”的成果,30年后的牛庄人还在享用。

然而多年来,罗官章却始终对乡亲们有种“亏欠”感:“在任上的那些年,我们解决了乡亲们的‘粮袋子’,却始终没有解决乡亲们的‘钱袋子’。老百姓吃饱了,荷包是瘪的。”

1997年末,寒意料峭,办完退休手续的罗官章,悄悄回到牛庄乡的老房子。此后一段时间,他每天早出晚归,尽往山里跑,左邻右舍议论说:“老罗城里呆久了,回乡来锻炼身体享清福。”罗官章总是笑而不语。

原来,“享清福”的罗官章整天在山里埋头搞香菇实验,自己先试种,攻克技术难关,寻找适应性强、繁殖力好的“菌种”,成功了再给乡亲们“传艺”。不久后,实验成功的他便开始了第一次“巡山”推广。不料,推广的第一户就让他吃了“闭门羹”。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罗官章找到九里坪村党支部书记,要求村里党员干部先干,干成功了群众跟着干。就这样,九里坪村香菇产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不到3年,村里发展香菇50多万筒,年收入超过100万元,成为五峰有名的“香菇第一村”。

“我们的战斗岗位在牛庄,我们要做牛庄人民的‘牛’!” 和罗官章共事多年的老党员申绍云至今仍记得罗官章对他们说的话。

展开阅读全文

牛庄“牛人”——罗官章扶贫的故事

全文共 1348 字

+ 加入清单

浸润着夏日的雨露,天麻在地里长势良好。在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79岁的“牛人”罗官章头戴草帽,手拿笔记本,仔细记录着温度、湿度等天麻生长信息。

因为一粒天麻种,罗官章19年前退休不休,开始钻研天麻有性繁殖栽培技术,期间两根手指还因此被锯断;还是因为一粒天麻种,当地农民靠种植天麻累计增收1。8亿元,快速致富。

当地乡亲说,生肖属牛的罗官章,杠上一粒天麻种,还用一股犟劲点燃了土家山寨挖“穷根”的激情。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是湖北28个国家级连片贫困县市之一。该县牛庄乡,平均海拔1800多米,是五峰最偏远最贫困的乡。“吃粮靠供应,用钱靠贷款,穿衣靠救济”,这里8000多农民世世代代都在与贫困作斗争。

生在牛庄、长在牛庄,还在牛庄乡当了13年党委书记的罗官章对当地的贫困状况深有感触。上世纪80年代,还是他引进推广地膜玉米种植技术,使当地玉米单产提高100多公斤,才解决了百姓“饱肚子”难题。

“在任上的那些年,乡亲们的粮袋子鼓了,但钱袋子是瘪的啊!”多年后,罗官章调离牛庄,却始终对当地乡亲有一种“亏欠”感。

1997年12月20日,罗官章正式退休,第二天他就回到牛庄村的老家,从此每天早出晚归,尽往山里钻。

半个月后,他拿着一小袋天麻,找到儿时的朋友、退休工程师陈孔焕说:“牛庄山里中药材品种多,最出名的就是乌天麻。如果攻克天麻有性繁殖栽培技术,就能带动群众大面积种植。你有文化,我们一起来搞。”

“既然退休了,就别瞎折腾了。”陈孔焕好心相劝,罗官章却道出自己几十年来“亏欠乡亲”的心结。老哥俩谈到深夜,决定利用退休后的“黄金十年”,为群众寻找一条脱贫的出路。

1998年春节刚过完,老哥俩就远赴陕西、山西学习天麻种植技术,可对方不是索要高昂转让费,就是不愿传授关键技术,他们一路上处处碰壁。

“别处能繁殖成功,牛庄一定也能行!”罗官章和陈孔焕一股“牛脾气”爆发,决定在牛庄大山里进行天麻有性繁殖试验。经过无数次失败,在付出鲜血和伤痛代价后,终于换来了沉甸甸的成果。罗官章收获了人工有性繁殖的第一粒种子,之后他将这粒天麻种子播在密环菌材上,通过密环菌提供营养,生长出42颗栽培种。后来罗官章将试验田扩大到46平方米,收获的天麻卖了5万多元。第一批跟着他种天麻的10多个贫困户,每户增收超过10万元,成为轰动土家山寨的特大新闻。

“原来住茅草屋,我们三兄弟都是轮着穿一双破球鞋,多亏了罗书记带领我们种天麻致富。”牛庄乡九里坪村村民杨绪超说,当年人工种天麻成功后,罗官章就找上门来,说要免费提供部分菌种和技术指导,动员我们跟着种天麻。“没想到当年就净赚1万多元,我们三兄弟马上就把茅草房改成砖瓦房。”

8年后,杨绪超又建了新房,还买了电视、冰箱、热水器等家电,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19年来,罗官章凭着一股犟劲试验种天麻,像一粒火种撒进了大山,点燃了土家山寨融化‘穷根’的不熄火焰。”牛庄乡党委书记肖永奎说,经过推广,全乡天麻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015年的1。68万平方米,为农民累计增收1。8亿元。

在罗官章的带动下,大家还通过种植烟叶、高山蔬菜等实现脱贫致富,2015年牛庄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508元,比20年前增长5倍。

“荷包有了票子,高山有了楼房,路上有了私家车,所有的一切,罗官章功不可没!”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