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物件

物件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物件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物件问题。

分享

浏览

7231

作文

142

老物件作文600字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我皱了皱眉,上下打量着:粉红色的塑料外壳俨然已经变淡,却还算干净,随意的小熊贴纸,简陋的投币口以及躺在出口的一堆塑料钱币。我并没有投币,只是用力地按了下按钮,两三罐所谓饮料就毫无秩序地落下来。

这玩意儿从何而来,我大概已记不清了。依稀记得的大概它是许多年前爱不释手的宝物。许多年前的我是个不谙世事的小鬼,在拿到玩具售货机以后简直是心花怒放,恨不得跟全天下炫耀一遍自己这厉害的高科技,去哪里都抱着它不撒手。好像拥有了这台玩具售货机就是拥有了全世界。

无数个被父母“丢”去外婆家的早晨,我手里抱着巨大的售货机,满是对一天玩乐的憧憬;无数个阳光四溢的午后,我趴在阳台上,对外婆的嗔怪充耳不闻,看着金光照亮“饮料”的名字,照亮那熟悉的粉色小熊;无数个夜晚,我嘴里吃着外婆热腾腾的晚饭,目光却始终黏在售货机上,趁外婆不留神按动按钮,惊喜地注视着“饮料”“咣嘟”一声掉出来,并又絮絮叨叨地盘算着剩下的钱币怎么花——虽然每次拿走又一次从出口掉回来的币时总跟占了大便宜似的……幼时的我就这么与自动售货机消磨着在外婆家等待父母的时光,也消磨着我的童年……

时光流转,光亮又重新回到了我的眼瞳中,与这自动售货机所度过的旧时光也藏到了脑海深处。恐怕多年前的我也和此刻一般,呆呆地跪在这低矮的桌子前,聚精会神地盯着眼前这一台物件,眼眸中闪动着光芒——可是这光芒已经不一样了啊!

许多年了,哪怕是同样的地点,哪怕是同一个人,同一样老物件,但眼眸中的光——已经不一样了……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老物件的故事作文800字

全文共 1273 字

+ 加入清单

半空中最后一抹橘红缓缓散去,空灵的幽蓝占据了整片天空。我在昏暗的灯光下,翻弄着我书柜里沉睡已久的的宝藏——一本本蒙上了厚厚灰尘的书。空气中一颗颗灰尘反射着白光,在半空中浮荡着。仿佛一只只古老森林的精灵,欢迎着我拜访这鲜有人涉足的密境。

“这是……”我轻手轻脚地将其拾起,抖了抖上面的灰尘,封皮是绿色的,上面画着两个小人儿,“幼儿园时的书?”

幼儿园……

书的纸张早已枯黄,每翻一页,就有细微的“咔咔”声响起。颜色没有记忆中的明艳,书上的字,却在黄色的纸张上显得格外显眼。就这么翻着,一串红褐色的干枯植物从书页中掉了出来。“一串红?”尽管早已失去水分,我却一眼就认出这位老朋友来。看到它,我忍俊不禁,舌尖和鼻头没由得沾上了一点酸。摸摸它干硬的花瓣,手指在它的皱纹上发出轻轻的摩擦声——记得小时候,最喜欢吃它了。

幼儿园的教室非常大,我要花好一会功夫才能从这头走到那头。教室侧面有一个小阳台,上面连着一排小椅子。阳台外,阿姨精心侍弄了一大丛一串红。每天,远远就看见它们探头探脑地把绿油油的小脑袋伸进阳台。开花时,更是好看——金黄的阳光照射在它们身上的露珠上,反射在半空中,一片朱红色的波浪便在空中荡漾开来。远远望去,一大团鲜红色从阳台争先恐后地挤进来,红的似乎要挤出颜料来。但这样好的光景是存不久的。

不是班里的小女孩爱美折它,也不是班里的小男孩手躁扯它,更不是班里的阿姨嫌多剪它,而是被我们这些小孩子摘下来“吃掉”。

刚长出的一串红柔柔的,软软的,世间再好的布料也敌不过它。但我们可不管这些,摘下来,嘴唇附在花瓣上,先是一阵淡淡的清苦味——那是花瓣的味道;再对准花梗脱落留下的小眼儿嗞溜一吸,一缕酸酸甜甜的味道就爬到了舌尖儿上;接着,它又滑到舌间,猛地一股甜蜜就在口腔中间绽放开来!但是味道立马就淡下去了。这酸涩与甜蜜相交织的味道,有什么糖果与之味道相同?又有哪个调香师能调出它来?

但在那时,却没有时间来细细品味着味道了。像这样尝半天,其它同学早就吸了十来朵在嘴巴里了。说不定还没来得及多摘几朵,就上课了。所以,每当下课时,同学们都会争先恐后一齐涌上阳台,秋风扫落叶般抢摘一串红。甚至会为谁先摘到的发生口角。

还记得小时一个很好的玩伴,伸长了手去够那枝在阳光下傲视着其他一串红的一串红,那上面绽放的一串红,可是真的艳啊!哪料到另一个小男孩儿正好从上面摘了一朵最大的下来。两人便开始为谁吃那一串红而吵起来。争执内容早已忘记,只记得他们的脸就像一旁的一串红,红彤彤的。

我小时候,也是那些摘一串红来吃的人其中的积极分子,甚至还吃出了经验——不能摘大的,大的没味道;不能摘高的,高的味儿太酸;更不能摘有水附其上的,那样的太苦!每当别人抢夺那些高挂在枝头的,饱满的一串红时,我就会摘下面那些瘦小的,心里边偷着乐。我可是因为发现了这一规律而骄傲了许久!人们常说,“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这哪能和蜜相提并论!胸中的甜蜜汹涌的就像要溢出来似的,却还轻轻萦绕着一缕酸涩——这是八九年前一串红的味道,也是我逝去的童年的味道。

现在的一串红,却再没有那是的好味儿,更没有那时的好景色了。

展开阅读全文

我家乡的老物件

全文共 1412 字

+ 加入清单

据说,古老的东西总会发出阵阵清香,他不会像那些旧掉的东西一样发臭、甚至发霉。我外婆家在一个村子上,那个村子好老好老了,比我的外公外婆还要老得多。它安静而又喧闹,岁月的流逝并未将它尘封于地底下,它就那么一直矗立在那……

总之,它的地下埋藏了多少宝藏,是无人知晓的。

幼儿园时,家里有一枚太爷爷亲手挖出的清朝铜币,我一直深深的记着它——它很大,大约有小孩的一拳头大小。它被埋于地下,因此颜色已经发棕黄色。上面的“上下左右”四个位置分别刻上了几个工整的字,很可惜,幼儿园的我并不认识它们,外公外婆也不识字,所以到现在也没搞清楚它们到底是什么。长大了,想研究,却已太晚了。铜币圆圆的、扁扁的,分内圈与外圈,外圈刻的是类似于花藤之类的适合纹样,内圈是一堆奇奇怪怪、杂七杂八的文字、符号。各不相同,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它们。

我第一次接触它,是外公外婆在楼下忙活着做饭时,我在楼上看电视。看着看着,觉得无聊透顶。便在家里“翻房子”(当地土话,意为翻箱倒柜找东西),但是什么也没有翻到。突然,我爬到了床底下——里面有一袋子我从未见过的东西,打开一看:黑白照片、皮甲、包、鞋子……这些东西都被保存的很新,花色靓丽,不知是干甚用的。蓦地,一个又圆又大的东西映入我的眼帘,不错,就是那枚铜币。我兴奋的拿起它观察了一阵,左看看右看看,这敲那打的,就差没用牙齿咬了,却也没有看出什么倪端来。

我抓起它,“突突突”迈着激动地步子下了楼,揪住正在忙碌的外公,硬逼着他给我解释这个奇怪的“硬币”。他却死活都不肯,理都不理我一下。没办法,我只好哭着去找外婆。外婆可经不住我的死缠烂打和“楚楚可怜”,才一会儿就妥协了。

外婆把我抱在腿上,一点点向我娓娓道来:

“这是你太爷爷,也是我爸爸,十岁大的时候亲手挖出来的。当时还没有改革开放,这种东西一抓一大把,不足为奇。不过,其他人挖到的几乎都是《冥铜》(给死人的铜币,挖到了也不敢拿),而你太爷爷挖到的确实货真价实的《古铜》。他自然是舍不得给别人的,就一直珍藏在家,被他当成幸运物随身带着。等他去世后,所有东西都和他一起埋了,过了大约一个月才发现,这枚他生前最心爱的铜币没埋。太奶奶看到了,难免会想起太爷爷。所以,你外公把它收起来了。“

当时,我还小,并未听懂全部。现在回忆,才算是悟透了。

发现铜币的第二天,我便趁外婆不注意,将铜币塞进了口袋,拿到了幼儿园去显摆。小朋友们看到了,都上前来争抢,我见状,赶忙收到口袋里去,未想,有人正急着要呢!

夕阳西下前,外婆的三轮车如约而至,“铃铃铃“的想着,敲打着岁月的风霜。

“怡可,看到你太爷爷的铜币了吗?“外婆望了我一眼,脸上写着焦急与无奈。

“没有。“我感觉到了事关重大,小小的脑袋竟是很”正常“的说了谎。

“哎,今天是太爷爷阴间18寿,按理说要把他生前最喜爱的物品‘寄’过去,否则就是大不敬啊。”外婆特意把后果告诉了我,或许并不相信我会这么乖。

“额……”

我回到家后,一直在纠结于到底是说,还是不说。最终,胆小,决定了我的决定。

晚上,站在阳台上吹着风。伸手掏出了那枚铜币,它旧是那个样,没有变。对哦,铜币怎么会变呢?我真是太傻了。我就这样,看着它从我手中滑出了一个优美的弧线。

我将它扔了下去,没有一点声响。

“久了,久了,就旧了。”

这句话,包括了所有旧旧的东西。我认为,这枚铜币依旧是崭新的,并未被尘埃所掩盖。它是有生命的,它一直在某一个地方无声地呼吸着,等着下一个人将它拾起;

等待下一次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我喜欢的小物件

全文共 244 字

+ 加入清单

李梦洁

喜欢小闹钟、乐高等小物件,可我最喜欢的是我的布娃娃,这是我生日的时候,妈妈送给我的。

我的布娃娃长着大大的眼睛,长长的头发,还留着刘海呢!尖尖的鼻子,小小的嘴巴,身上穿着一条蓝色的裙子,脚上穿着一双粉色的高跟鞋,非常漂亮。

有一次,爸爸和妈妈都加班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家写作业,我很孤单,就抬头看了一下,突然想到了布娃娃,她那可爱的样子,仿佛在说:“主人,加油、加油!别怕有我呢!”我一下好多了,又开始写作业了。就这样我快乐地过着每一天。

我喜欢我的布娃娃,因为她很可爱,更是我的好伙伴。

展开阅读全文

我家的老物件--银元

全文共 729 字

+ 加入清单

费俊熙

还在吗?我飞奔到收藏品柜前,打开了柜门。还好,我看到了银元,终于舒了口气。

这个银元可不一般,它可是全家最老的物件。虽说是纯银做的,但如今还是蒙了一层黄色的氧化层。上面有许多黑点,也许是发霉了。它的正面用繁体字写着中华民国23年,它真是历史悠久呀。仔细看它的表面,有着不少划痕,它也许在一个酒鬼口袋呆过,也可能在一个家产万贯的富人手里拿过……时间的划痕让我又一次陷入了回忆。

这个银元是当年太祖爷爷留下的。在太爷爷生日,让他自己去买生日礼物——一些糖。当时家境贫寒,这个银元可是一大笔钱呀。我的太爷爷舍不得用,一直把它当宝贝留着,爷爷知道这个银元来之不易,这里还有太祖爷爷对他的爱和希望啊。过了几年解放了,开始用粮票加上钱换食物,太爷爷把这块银元当着幸运金币,一直留了下来。

太爷爷一直视这块银元为珍宝,立下了一个规矩,每当我们家有新的孩子出生,在八岁时,把这个银元送给孩子,太爷爷认为这能让孩子一生平安。到我手里时,已经传了四代。我记得我八岁时,老爸在我生日那天当着全家人的面,讲起了这个银元的故事,并让我承诺要保护好它,永远不要把它弄丢。我心里激动极了,突然拥有了一份责任感,我一定要把它传下去。

老爸讲完话后,在全家人的注视下,我双手捧过了这块宝贵的银元,小心翼翼的它放进了我的收藏品柜。我心想,这一块银元可不仅仅是一个吉祥物,他还是太祖爷爷对太爷爷的爱,而太爷爷把这份爱传了下来,我要是不把爱再传下去,那我就对不起他太爷爷。

“儿子来吃饭。”老爸坐在餐桌前对我说,我的思绪从回忆中拉回。“老爸,你能再给我讲一遍银元的故事吗?”我在餐桌旁坐下来问道。“当然了。”老爸立即答应,于是绘声绘色地讲起了这段故事。我坐在桌旁认真的听着,要把这个故事刻在我的心里……

展开阅读全文

我们家的老物件--百斤粮票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丁宇玥

奶奶坐在沙发上,手指一遍一遍的从几张粮票上拂过,这是几十年前的粮票了,充满着奶奶美好的回忆。

这些粮票是爷爷从部队寄回来的,票色有些发黄了,上面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军用限定支票100壹佰斤。而“100壹佰斤”这六个字写得特别大,写在粮票的正中间。边上还画了一座大工厂,工厂上飘着缕缕青烟,仿佛在不停的生产着。

奶奶说当时买粮食要票,买酒要票,买肉要票,买自行车要票,连一分钱一盒的火柴都要票。当时中有两个六七岁的孩子,吃粮比较快,爷爷长期不在家,奶奶让邻居帮忙照顾孩子,一大早拿着粮票和钱,提着篮子出门了。虽然去的很早,但因为每天的供应量有限,所有人都想买到粮食,早早的粮店门口已有许多人排起了队伍。

奶奶说,每每遇到冬天寒风呼啸,排队是最折磨人的,于是很多人用些篮子砖头等物品位,找个稍微暖和的地方避寒。听到这儿不禁怔住了,干什么都要票,吃饭叫个外卖不就行了吗?奶奶乐了,当时大家吃饭都难吃上,哪里有多余的粮食做外卖呀!

我面对着这张现在看来毫不起眼的几张票,无法理解在当时居然关系到一年全家人的口粮。而有了票,还要一大早去排队。现在科技发展有了互联网,可以足不出户在网上购物,要买的生活用品随处可见毫不限量,我们在享用时不要忘记当年的辛苦与艰难。

这些粮票,见证着那段辛苦的生活;这些粮票是那个时代的历史;这张粮票也是当时生活的烙印,值得我们珍藏。

展开阅读全文

我家的老物件-老饭盒

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我家有一个老物件,每次经过书房,我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是一个老饭盒,是我外公传下来的。

饱经风霜的它,表面上十分粗糙,像一位老者微笑着望着我。因为年代久远,已经不容易打开,每次只能小心地扒开一条缝朝里面看,一片黑乎乎的,隐约能看见一些黑色的斑点。看着看着,我又回忆起外公讲述的他的故事……

外公说,那时他上大学,每天中午自带饭盒去食堂,食堂里的师傅就会把米放进他的饭盒里。外公家里有七个兄弟姐妹,都在上学,家里生活清苦,每次食堂的师傅放好米还没有蒸时,外公就会从里面抓出一把米出来,这样每天抓一把,一星期就能攒一整盒的米了。外公每周把自己省下的一饭盒米带回家,给平时不舍得吃米的太婆婆吃。那一天,外公把省下的米捧在手上兴冲冲的跑回家,他还要告诉太婆婆,他又考了第一。可走进家门,看见病床上脸色蜡黄、毫无血色的母亲,他愣住了。“哐当”饭盒和米掉在地上。外公总跟我一遍遍讲述着这个故事,我每次听的都热泪盈眶。

那个饭盒在外公工作后还用了很长时间。外公说,看到这个饭盒就想到太婆婆。家人都十分珍惜它,一代又一代的人细心保护着这个饭盒,一遍又一遍的轻轻擦着上面刚落的灰尘。一天晚上,妈妈捧着那个饭盒严肃地对我说,这个饭盒是外公传给我的,现在我要把它传给你,你要保管好它呀!接过妈妈手里的那个饭盒,我手上多了一份责任。这个饭盒,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饭盒,它装满了艰辛,它是时光隧道的见证。它是外公成长同舟共济的朋友,它的故事像一杯咖啡,令人回味。

这就是我们家的老物件,一个饭盒。它的里面传递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爱。新一任“保护人”的我,要把这份爱的家风传递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老物件缝纫机作文400字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时光流逝,但古时候的各种物品依然存在。

我的外婆有一台陈旧的缝纫机。那台缝纫机的外表是黑色的,如同一块镶嵌在桌子上的玉石。耀眼的底座和那宽阔的桌面是连在一起的,最下面还有一块干干净净的脚踏板,非常实用。

在妈妈还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的时候,外婆就常常脚踏着踏板,手划过圆盘,“嗒,嗒,嗒”得摆弄着缝纫机,给妈妈她们这些小顽童做小布娃娃,因此,外婆十分喜爱这台缝纫机。

为什么一定要用缝纫机来做娃娃、补衣服呢?因为那个年代家家户户都十分贫穷,没什么钱来买新衣服、新玩具。所以千家万户都会攒足了钱买一台缝纫机,用来给家人修补旧衣服、破裤子,那时,每个人都把缝纫机当宝贝看。

有一次,外婆的缝纫机不知道被什么东西给砸坏了,可把外婆急坏了。于是,叔叔阿姨们都赶来帮忙修补,还好最后被一位老师傅修好了,否则外婆魂都要吓飞了。

如今,外婆家已变成“高科技”之家,可外婆还是把缝纫机当作宝贝看待,真是“喜旧厌新”啊!

展开阅读全文

我们家的老物件作文400字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我和妈妈打开保险箱,小心翼翼地取出我们物件—老钱币。手指一遍一遍的从几张钱币上拂过,我的心里充满了好奇。

这是我太姥爷当兵时带回来的钱币。过了几十年,这些钱币上面都留下了岁月流逝的痕迹。有的已经微微泛黄,有的已经快要裂开,还有的布满了褶皱。

这些钱币上印有一些劳动人民的图案,上面的正中央还写着六个大字,“中国人民银行”下面还写着发行日期,分别是在一九四九年和一九三八年生产的。这一批人民币面值都非常大,有一百元、两百元、五百元、一千元的。这套人民币几乎没有怎么流通过,但是在我国货币史上占重要地位,实现了近百年来的货币统一。

我外婆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她小时候拿了一张一百元的老钱币去买冰棍,那个人接过钱,左看右看,这钱好像没见过呀,心想:不过也值了,就卖给了外婆。外婆拿着冰棍兴高采烈的回家了,到了家外婆就被他姥爷训斥了一顿,等他长大了,才明白当时的自己好无知啊!

每个人大概都有那一件乘载着美好回忆,有着特殊意义的老物件吧!

展开阅读全文

老物件背后的故事作文800字

全文共 953 字

+ 加入清单

我睡了多久?20年,30年……我一个人静静地躺在屋子的这个小角落,身上布满了铁锈,一活动就会发出“咔吱咔吱”的声音。忽然有一天,一丝阳光照到了我的身上,沉睡了多年的我恍惚睁开了眼。我在哪儿?一个声音传入我的耳畔:“宝贝,来看,这就是外公外婆当年用过的煤油炉。”哦,原来当年的女主人已经成了外婆,随着外婆的讲述,我又唤醒了当年的记忆……

我是一只煤油炉,诞生在几十年前,那时的我披着一件青绿色的外衣,有着四方四正的身躯,底盘里装满煤油,我喜欢看着那一束束浸润了煤油的白色棉芯顶着那一圈红红的火苗舔着锅底,听着锅里那滋滋的美妙声音,虽然那时的食物很简单,生活也很简单。

那年月,买什么都是凭票供应:煤油要凭票,买布要布票,买肥皂要肥皂票,买肉要肉票,买米要粮票,可以说柴米油盐各种生活用品都是要凭票限量供应,所以我可以烹煮的东西并不多,我锅子里烧的也基本都是蔬菜,肉呀鱼呀那都得过年才会买。就这些票,在当时也只能是居民才有,那时外婆每月可以发到一张饼票,凭这张票就可以买到五个糕饼,所以外婆每次都是把这仅有的五个糕点留给弟弟吃。“一个月才五个?”听到这儿,正在吃着草莓蛋糕的冰冰惊讶地张大了嘴。

几年后,我和一起工作多年的煤饼炉兄弟被换成了煤气灶。不过,这瓶装煤气也不是家家都有,当年外婆是评上了中级职称,所以是第一批有煤气钢瓶的,当然这还是限量的,一个月可以买一瓶煤气。有了它,烧饭做菜变得更快捷了,我被移到了一旁,看着厨房一点点变大,食物一点点丰富,生活一点点红火起来,我呢,只是偶尔在月末煤气用完时挺身而出来应个急。

又过了几年,家里重新进行了装修,瓶装煤气也被换成了管道煤气,厨房比以前大了两倍,一体的蓝色橱柜,锃亮的灶具和油烟机,一字儿排开的电磁炉、微波炉、烤箱、面包机、榨汁机、蒸锅、炖锅…。它们才是主角,我被彻底冷落了。烹炸蒸煮,各种食材争相登场,厨房里总是香气四溢。外婆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想吃什么呀?”孩子们总是回答:“想不出,随便,都可以。”天哪,我听了好着急,现在有这么多好吃的,怎么就想不出?

“看好了?那我就把它放回去了。”外婆的一句话打断的我的回忆,我又被包起来放进了柜子里。外婆一边关门一边问:“今天想吃点什么?”听着祖孙俩的脚步渐渐远去,我又沉沉地睡了,梦里,是一个五彩幸福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老物件缝纫机作文800字

全文共 1153 字

+ 加入清单

五十载的光阴,虽埋没了人和记忆,却留下了许多抹不去的物件与痕迹……比如,在我家待了近六十年的一台脚踏缝纫机

这台缝纫机是我的太爷爷在1963年的时候,卖了一块120元的上海牌手表,又倒贴了3元才高价购得。因为那时的国家穷。“123块钱”,是一个普通家庭省吃俭用一年都凑不出来的天文数字。所以,这台缝纫机的珍贵可想而知。这台缝纫机在从杭州运到老家诸暨时,因为一点事故撞断了一个铁脚,这令太爷爷心疼了好久。迄今为止,这台西湖牌缝纫机,还是有一条被补过的铁脚。

起初,太爷爷花血本买来这架缝纫机,仅仅是为了让太奶奶帮别人缝衣服,以补贴家用,维持生计。每次过年,太奶奶都没有一分空闲的时间,大家都赶着新年才穿新衣服。

可自从我太奶奶去世后,这架忙碌的缝纫机就被闲置了,直到爷爷结婚时,这架珍贵的缝纫机才再次动起来——爷爷接了太奶奶的班,但只会给家里人缝衣服了。

据爷爷说,这架缝纫机用处最大的一次便是做了他和奶奶的结婚新衣:

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这个冬天却夹杂着一丝甜蜜与温暖。

那时候一整片民房被灰雪压着,一种孤寂冷清油然而生。唯有爷爷奶奶住的地方,才透出一种温暖,红色扩散到了整间房子,一种幸福感不觉涌上心头。

一切准备停当,大家都在期盼那一天的时候,一件意外发生了——与其说是一件意外,倒不如说是一件疏忽:新棉袄没有准备,结婚又怎么能没有新装呢?正值严冬,裁缝铺都打惮了,厚重的棉袄哪里找?甜蜜的日子迫在眉睫,又怎么能使这个小失误而破坏了永生难忘的记忆呢。

“求人不如求己”爷爷坚毅地搬出了缝纫机,废寝忘食地连夜赶工。

缝纫机上的铁锈斑斑,在几星灯光的照耀下,变得格外明显,与爷爷当时那双清秀、嫩彻的手截然不同。宁静的夜晚,家人都去睡了。只剩下灯光下的人和缝纫机的剪影,只剩下脚踏声、突突声和丝线穿过棉布的身音。一盏灯,一个人一台缝纫机。这三者,使得夜晚更加有趣了呢。这种和谐的状态一直持续了很久很久……

终于,鸡鸣之时,明日初升,金光万丈,爷爷也手托了两件厚实的红花大棉袄。

两件棉袄上缀满了牡丹花,每一朵娇艳欲滴,似姑娘通透水亮的脸颊。这两件棉袄做新衣,最合适不过了。

“快!穿上试试”爷爷满面春风地招呼着。睡眼朦胧的奶奶顿时来了精神,抖一抖棉袄,往背后一抛,再掸一掸,“正合适!”

“哎,这件好看,这件好看。喜庆!”太爷爷一出屋,称赞道。别的兄弟姐妹看见了,也都众口称赞。

这两件棉袄的由来,不仅有爷爷的巧手,缝纫机也是功不可没。

一年前,这架缝纫机仍旧放在太爷爷的家里,时不时还被拿出来缝缝补补。直到今年,太爷爷搬家了,眼睛也花了,这架缝纫机才光荣下岗,静静沉睡在了储藏室里。

如今:家里,也没人用脚踏缝纫机了;衣服,也都直接上网买了;国家,也繁荣昌盛了……可,曾经的老物件却给我们留下了无法复制的怀念……

我们会珍藏着,直至永远!

展开阅读全文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600字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叮铃铃,叮铃铃……”一串悦耳的响声,是银铃吗?哈哈,猜错啦!是我物件,一个银制的长命锁。

说起这个长命锁就有些故事了。先来看看这个长命锁吧,简朴中流露出精致,看似简单确有着淡雅之态。银锁的正面有两条巨龙围绕着“福”“寿”二字,背面也是两条巨龙,中间有两位腾云的仙人,像是“福星”“寿星”。大概这个长命锁寓意应该就是福寿连绵吧。锁的右边有一个插件,长长的项链就被锁在锁里了,之所以有这个插件就是为了调节项链的长度。再看项链,两头挂了两个八卦,八卦背面还刻有几个字,像是“泰来足?”因为年代久了字有些模糊不清。字的四周还有几个小小的图案,看着像蝙蝠跟竹子。在古代蝙蝠就有“福”字意。竹子就是平安长寿的意思。一拿起这个锁,就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奇怪的是这个锁没有银铃,却能发出悦耳的银铃声。我拿着银锁细细琢磨了半天,哦!原来是两个八卦跟银锁碰撞而发出的声音呢,而且银锁内部是空心的,碰撞出来的声音更加响亮,自带音响的感觉。制作这件银器的工匠真是文武双全啊,让我自愧不如。

再来说说这个长命锁的由来吧!听我外婆说,这个老银锁是从我阿太的阿太传下来的。大约是民国二十几年的时候吧,我阿太出生的时候,阿太的阿太就定制了这个银锁,作为礼物送给了我阿太。食不果腹的时候,阿太他们宁可喝稀粥、吃水草,都没有舍得把它当了换粮食。然后阿太又传给了我外婆,在我出生那年,我外婆又送给了我。就这样一代代传了下来。

银锁虽不是很值钱,但上面流传着上代人对下一代人的祝福,这是值得纪念跟传承的。这个老物件,我会好好保管并代代传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老物件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爸爸,什么是物件?”

“嗯,就是老底子用的东西,我们去阁楼上找找吧!”

寻宝开始,阁楼上有许多老物件,大人眼中的旧东西,我在阁楼角落里找到了太奶奶的青瓷罐,在旧书桌里翻到爷爷当兵用过的搪瓷杯,在柜子里摸到爸爸小时候下过的军棋等等。突然,我看见旧纸箱里有一个黑色的大盒子,我好奇地问爸爸,“这是什么?”“这是四大件之一的电视机,当时爷爷奶奶结婚时专门买的。”

我又问道:“什么是‘四大件’?”

爸爸说道:“20世纪50年代,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就是四大件,八九十年代,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是新四大件,也是每个家庭都渴望的稀罕物。“芝麻开花节节高”中国70年飞速发展,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早已告别缺衣少食、物质匮乏的时代,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所以现在已经没有“四大件”这种说法了。

“哦。原来是电视机呀,这方头方脑的盒子和我们现在的电视机长相完全不一样啊。”

“以前有电视机就算全村的富豪了,哪家有电视机,人们都拿着小板凳迫不及待地跑去看电视。”爸爸回忆道。

今天寻宝记很有趣,我明白随着国家进步强大,以前那些稀罕物,已经很不稀奇了,但这些老物件承载着远去的历史,承载着对岁月的怀念,承载着一份份珍贵的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老物件的故事作文800字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两块银元

在爸爸的书柜里有两块银元,离今天已经有100多年了,这里面装载着一个古老的故事

爸爸的书柜里还有很多东西,老照片、老银元、手镯等,我最喜欢的还是我家的银元。

把银元拿在手里,大约有我的小半个手掌大,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细细地闻,还有一般淡淡的牙膏味。因为银元很老旧,所以爸爸用牙膏把它刷洗了一遍。

它的正面是过去仅在位了83天的短命皇帝——袁世凯,他的头顶上有一排字——中华民国三年,背面是两个麦穗,中间是两个字“壹圆”。

我第一次看见这个银元的时候,好奇地问爸爸:“这是什么?”

他笑着回答:“这个,就要从100多年前说起来了。我的爷爷也就是你的太祖爷,靠自己的劳动有了很多的地,成为了一位地主。”爸爸说着,脸上浮现出骄傲的神态,“在土地回收的时候,地全都被没收了,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地主身份,太祖爷就把那些国民党的纸币拿来烧,一竹筐一竹筐地烧,烧了一天一夜也没烧完。最后,太祖爷还是死了。”爸爸脸上的表情有些惋惜。

“不过在我们拆老房子的时候。发现了墙里有一个铁盒。”他顿了顿。

我急着想知道里面是什么,就着急地问:“后来呢?”

爸爸看着我着急的样子说:“瞧把你给急得。我们打开盒子一看,里面全是金银珠宝!”

我“哇”了一声。

“因为我爷爷走得太急,没有和家人交代。那时候我们家穷,卖了盒子里的一些东西过日子,剩下的就分给我们兄妹了。”

听了这个故事,我觉得手里的银元变得重了很多。我可以想象这银元在许多人手中传递过,在商人、农民等人手中传过。在当时,毛主席做北大图书馆管理员的时候一个月的工钱就是八个银元。

这两块银元是我们宋家的传承,它记载着我们前几辈的生活,也装载了100多年前人民的生活,和中国社会曾经的罪恶。

这就是我家老银元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物件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我有许多玩具,有玩具,遥控小汽车,奥特曼系列……但我更亲睐那个“海豚套圈”的小玩具。它是我六岁时,妈妈买给我的。它的外型很像一台微型电脑,它的正前方的屏幕是由一块透明塑料板构成,把里面的世界和外界隔开来了。屏幕里面,其实就是一幅生动的海洋世界的画。你瞧!

正中央两只粉红色的海豚从海面一跃而起,高高的抬起头身姿是那样矫健。一条色彩斑斓的热带鱼正羡慕地盯着海豚,似乎在想:如果我能像它们那样,表演那该多好啊!

其它鱼儿在海豚周围悠闲的游来游去。碧绿的水草随着水波摆动着柔软的腰肢。屏幕下面是一个小键盘,键盘中央有两个现眼的黄色按钮,左边那个是来控制左边的水流的,只要把它一摁,屏幕内的十五个圈就向左边移动,并飞跃起套向海豚的嘴和尾巴。右边那个,则是来控制右边的水流的。大概是为了美观,按键周围,还贴了F1~F12的贴纸,使得它更像电脑。

它不仅好看,而且好玩,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快乐,因此我十分珍爱它。每当我弟弟来我家玩,我总偷偷地把它藏在一个“安全”的地方,不让他发现。因为我弟弟太调皮了,我可不想让他弄坏我的海豚套圈。还记得有一次,我突然找不到它了,这可怎么办呀,我着急得都快要哭了。于是爸爸妈妈就帮忙找,三个人屋里屋外,桌上地下,翻箱倒柜地寻找,可一直找到晚上也没有一丝线索。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翻来覆去,满脑子都是“海豚套圈”。突然,我的脚碰到了一个硬东西,我把它拿出来一看,呀!

是“海豚套圈”。可它怎么会在这儿?惊喜之余我才想起,原来昨天晚上我玩得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不小心就把它弄进了被窝里,第二天叠被子也没有发现。唉,我真是个小马哈!

海豚套圈是我的好伙伴,我喜欢它!

展开阅读全文

物件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福建农村老家有一台缝纫机,听奶奶说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她结婚时的嫁妆,陪伴了她几十年,难怪奶奶一直都十分珍惜这台缝纫机,舍不得丢弃。

那台缝纫机,经过四十年的风风雨雨,台面已经有些破旧不堪,好些皮已经翘起来了,两条腿也已锈迹斑斑,踏板经过了岁月的磨难,也已经伤痕累累,上面铺着一层厚厚的铁锈,皮带也已破破烂烂。

虽然缝纫机现在已经旧了,但在四十多年前,可是奶奶最爱的宝贝。那时候的乡下,物资缺乏,市场上卖的衣服很少,衣服只能自己买布来做。我奶奶心灵手巧,爸爸、姑姑几兄妹的衣服都是奶奶用这台缝纫机缝制的。奶奶白天下地干农活,缝缝补补的活都得留到晚上做,所以每到晚上,昏暗的灯光下,奶奶都得在缝纫机边忙碌着。有些邻居见奶奶的衣服做得好,也买来布,请奶奶帮忙做,奶奶也不怕苦,很开心地为大家帮忙。听奶奶说,那时候村里的潮流还是她一手创造的,奶奶说这话的时候一脸自豪。

后来日子慢慢好起来了,集市上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的衣服,奶奶也不用那么辛苦自己缝制衣服了,但缝纫机奶奶依旧舍不得扔。记得有一年过年回家,顽皮的我把裤子摔破了。奶奶立刻把裤子拿走,摔破的地方用缝纫机缝得工工整整、密密实实,一点破洞痕迹也看不出来。看到裤子完好如初,我立马破涕为笑,奶奶在一旁说:还好有缝纫机,简单的修修补补可以用一下,要不然好好的裤子破了一点小洞,丢掉多可惜呀!小小的我可能听懂了奶奶的话,也不再嫌弃这台旧旧的缝纫机了。

这次国庆回老家,又见到了缝纫机,静静地摆放在一楼宽敞明亮的储物间。四十多年来,这台缝纫机见证了我们家的变化,由以前的贴身使用,一天也离不开,到现在的搁置不用。如果缝纫机有思想,想必也很开心,这么繁荣稳定的新农村,可以安享晚年啦!

展开阅读全文

物件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726 字

+ 加入清单

还在吗?我飞奔到收藏品柜前,打开了柜门。还好,我看到了银元,终于舒了口气。

这个银元可不一般,它可是全家最老的物件。虽说是纯银做的,但如今还是蒙了一层黄色的氧化层。上面有许多黑点,也许是发霉了。它的正面用繁体字写着中华民国23年,它真是历史悠久呀。仔细看它的表面,有着不少划痕,它也许在一个酒鬼口袋呆过,也可能在一个家产万贯的富人手里拿过……时间的划痕让我又一次陷入了回忆。

这个银元是当年太祖爷爷留下的。在太爷爷生日,让他自己去买生日礼物——一些糖。当时家境贫寒,这个银元可是一大笔钱呀。我的太爷爷舍不得用,一直把它当宝贝留着,爷爷知道这个银元来之不易,这里还有太祖爷爷对他的爱和希望啊。过了几年解放了,开始用粮票加上钱换食物,太爷爷把这块银元当着幸运金币,一直留了下来。

太爷爷一直视这块银元为珍宝,立下了一个规矩,每当我们家有新的孩子出生,在八岁时,把这个银元送给孩子,太爷爷认为这能让孩子一生平安。到我手里时,已经传了四代。我记得我八岁时,老爸在我生日那天当着全家人的面,讲起了这个银元的故事,并让我承诺要保护好它,永远不要把它弄丢。我心里激动极了,突然拥有了一份责任感,我一定要把它传下去。

老爸讲完话后,在全家人的注视下,我双手捧过了这块宝贵的银元,小心翼翼的它放进了我的收藏品柜。我心想,这一块银元可不仅仅是一个吉祥物,他还是太祖爷爷对太爷爷的爱,而太爷爷把这份爱传了下来,我要是不把爱再传下去,那我就对不起他太爷爷。

"儿子来吃饭。"老爸坐在餐桌前对我说,我的思绪从回忆中拉回。"老爸,你能再给我讲一遍银元的故事吗?"我在餐桌旁坐下来问道。"当然了。"老爸立即答应,于是绘声绘色地讲起了这段故事。我坐在桌旁认真的听着,要把这个故事刻在我的心里……

展开阅读全文

物件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在爸爸的书柜里有两块银元,离今天已经有100多年了,这里面装载着一个古老的故事。

爸爸的书柜里还有很多东西,老照片、老银元、手镯等,我最喜欢的还是我家的银元。

把银元拿在手里,大约有我的小半个手掌大,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细细地闻,还有一般淡淡的牙膏味。因为银元很老旧,所以爸爸用牙膏把它刷洗了一遍。

它的正面是过去仅在位了83天的短命皇帝——袁世凯,他的头顶上有一排字——中华民国三年,背面是两个麦穗,中间是两个字“壹圆”。

我第一次看见这个银元的时候,好奇地问爸爸:“这是什么?”

他笑着回答:“这个,就要从100多年前说起来了。我的爷爷也就是你的太祖爷,靠自己的劳动有了很多的地,成为了一位地主。”爸爸说着,脸上浮现出骄傲的神态,“在土地回收的时候,地全都被没收了,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地主身份,太祖爷就把那些国民党的纸币拿来烧,一竹筐一竹筐地烧,烧了一天一夜也没烧完。最后,太祖爷还是死了。”爸爸脸上的表情有些惋惜。

“不过在我们拆老房子的时候。发现了墙里有一个铁盒。”他顿了顿。

我急着想知道里面是什么,就着急地问:“后来呢?”

爸爸看着我着急的样子说:“瞧把你给急得。我们打开盒子一看,里面全是金银珠宝!”

我“哇”了一声。

“因为我爷爷走得太急,没有和家人交代。那时候我们家穷,卖了盒子里的一些东西过日子,剩下的就分给我们兄妹了。”

听了这个故事,我觉得手里的银元变得重了很多。我可以想象这银元在许多人手中传递过,在商人、农民等人手中传过。在当时,毛主席做北大图书馆管理员的时候一个月的工钱就是八个银元。

这两块银元是我们宋家的传承,它记载着我们前几辈的生活,也装载了100多年前人民的生活,和中国社会曾经的罪恶。

这就是我家老银元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物件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722 字

+ 加入清单

一缕淡淡的轻烟从厨房里飘出,那烟可有着浓浓的味儿。轻烟是从一个瓦罐子里袅袅升起的,它的肚子里可装着当归、茯苓、地龙、南北杏和半壶翻滚的水呢!这个老物件就是我家的中药壶。

别看这个老古董已经有很长年代了,甚至比我还要年长,但它的业务能力还是很不错的。有几次一天晚上要熬三剂药,它也不在话下。它的表面遍布着深沉的深褐色,在接触火苗的地方稍有一些乌黑。药壶的盖子是一块大小正好的圆木块,那正是中药壶的鹤发,上面穿着一条锈迹斑斑的铁丝,方便打开。

中药壶有一个很粗的把手。记得妈妈以前为我煎中药的时候,总要拿一块湿布放在把手上,用很大的力才能把这个带水的药罐子提起来。倒药的时候,两手用力抓住盖着湿毛巾的把手才能让药从冒着袅袅轻烟的长嘴壶口中,若涓涓细流般流入玻璃碗中。渐渐地,壶中的药会带着里面的药材流入碗中,就好像小河滑起的细石那样。

小时候并不喜欢喝中药,那股浓烈的药味令人作呕,那药中的苦就像明枪一样,直击味蕾,令人难以下咽。还有那中药里的药渣,沉在药底,无法下咽。大口大口,咕噜咕噜地咽下,余味久留,那药便到肚子中去了。

如今,厨房里的中药壶依然在无声地工作着,它长长的壶嘴仍有缕缕轻烟直冲天空,它的肚子中仍有着慢火煎熬的中药。有时,它看起来仍像一棵被砍掉了枝丫的树干,有时又很像一个胖小孩叉着腰在抓着一缕轻烟,有时又像一位深沉的老者,身着褐色长袍,给我们讲述着过去的故事。我试着慢慢将手伸向那缓缓上升的轻烟,触摸着中药的温度,那是多么温暖,又是多么热啊!

小心别烫到手啊!妈妈的话让我把手从中药壶嘴上移开了,但手心依旧保留着中药的温度。

是中药壶养育了这有温度的中药,它是个老古董,守在家的一角,永远都那么炽热。它是一个老物件,更是我家必不可少的一员。

展开阅读全文

物件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家里有一个三代相传的老物件,就是我们真爱如宝的藤椅。

"真漂亮呀!"奶奶小心翼翼的抚摸着她那光滑而又发亮的藤椅。那藤椅是用细长的竹子拼起来的,旁边还有两个把手。它的颜色是深红色的,那原本挺拔的竹子也渐渐变弯变旧,它承载着长辈的汗水与辛劳。

我总是缠着奶奶问着藤椅的故事,奶奶总是说长大了再对我说。那一天,奶奶饱含深情的、慢慢的说"这张藤椅是你太奶奶攒了一个月的钱给我买的,这张藤椅当时藤椅十分贵重,儿时的我一高兴,竟把藤椅摔缺了一小块儿呢。"

"嘿,今天太阳真好呀!"奶奶把藤椅小心的拉到她的小院子里,拿了一双鞋板,带上她的老花镜,拿着绣花针,开始一针一线的缝制,准备给我做一双拖鞋。到现在我们家还穿着奶奶缝的鞋子,那阳光的照射,那双拖鞋似乎暖暖的,那里承载着奶奶的爱。奶奶坐在藤椅上拿着针穿进一个洞,再穿过来,反反复复的做着一个动作,仔仔细细的、不知疲倦的纳着鞋底。温暖的阳光照在她身上,伴着藤椅发出的嘎嘎声,一切都那么美好。奶奶缝着鞋,毕竟奶奶老了,缝着缝着,不知不觉也就睡着了。

到了晚上,奶奶又躺在她那老藤椅上,吹着丝丝凉风。奶奶抬头望着那美丽的、闪亮的星星,不由得笑了。奶奶抚摸着她那光滑的藤椅不由自主地说,"藤椅呀,你真是我忠实的伙伴呀,你陪了我30多年,谢谢你呀,我的老朋友。"

这就是我们家的老物件,它承载着奶奶的美好记忆,还有奶奶的爱哩,我要把它传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