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皖南

皖南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皖南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皖南问题。

分享

浏览

4095

作文

6

皖南游记作文400字

全文共 790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五(8月12日)当暮色降临时,我和爸爸、妈妈,宋伯伯一家和叔叔一家组成一只小小的旅行团,向着我们的目的地皖南进发了。

我们一路上欢歌笑语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安徽省的石台县,我们在那吃了一些夜宵,妈妈就叫我赶快休息,明天才有精神玩,我听了便上床睡了。

第二天,妈妈早早的叫我起床说:“刘恩奇,快起床,马上就要走了”于是我翻身起床,背起背包上了路。我们沐浴着初秋明媚的阳光出发了,一路上,我们欢歌笑语,看着窗外瓦蓝瓦蓝天空、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景色呈现在我的眼前。田野里到处是抽穗的稻子、绿油油的蔬菜,眼前的一切令人心旷神怡。我们远离城市的喧嚣,融入了这美丽的大自然中。

很快我们一行人就来到了牯牛降风景区,这里是88年开始评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为全国274个森林和野生自然动物保护区之一。

牯牛降风景区山势陡峭,沟壑纵横,千峰竞秀,风光旖旎。区内主峰牯牛大降海拔1727米。在山林中穿行,峰上怪石嶙峋,古树遮天,我们几个小伙伴跑在第一,把大人们都摔在后面。我们都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爬到了山顶,牯牛降常年雨量较大,林茂草盛,云雾袅绕,到了峰巅向下俯视,云雾仿佛一条条银带在峡谷中缓缓流动,有时又似脱缰野马,呼啸奔腾,令人心潮起伏。至于云湖,则形成于山峦盆地之中,铺云叠雾,群峰环绕,郁葱作衬。哇!山上真美啊!我情不自禁的往山下大叫一声,山谷里有阵阵回声,这里美丽的景色让我留连忘返。

第三天。我们按计划到黄崖山的一个大瀑布,这里有一个天然游泳池,池面上波光粼粼

,像龙身上的片片银鳞闪闪烁烁,初秋,我们都纷纷跳入池塘快活的游泳。我迫不急待跳下水,哇,好冰凉。我急忙上了岸,接着,我慢慢的下水,适应了水的温度后我在水里快活得游来游去,和小伙伴戏水,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是下午两点了,我们要走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那个令人难忘的地方。这次旅游真开心啊!别了黄崖山!

展开阅读全文

皖南游记作文400字

全文共 982 字

+ 加入清单

刚放寒假,我和家人、亲戚一同来到黄山市汤口县,准备开始这次黄山之旅!

根据计划,我们首先来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皖南古村落——宏村,而宏村则坐落于中国徽州文化的长廊——黟县。黄山古代时被称为“黟山”,黟县因为在“黟山”南麓,所以因此得名。黟县从公元前221年开始建造,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尽管经受过了2000多年的风吹雨打,但是黟县依然是风景秀丽,连绵起伏的峰峦与黄山连为一体,如果将高耸入云的黄山比成一部气势雄伟的交响乐,那么黟县则是这部交响乐中一节动人心弦的乐章!

既然黟县如此美丽,那么宏村就更是青出于蓝!

先说宏村的建筑。由于宏村始建于南宋,所以宏村的建筑全部都是粉墙青瓦,远远望去,连绵起伏的峰峦之间是灰白色的天地。可是,宏村当时居住这腰缠万贯的土豪、富商,可他们为什么不把钱花在房屋的外墙色彩上呢?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对于色彩的运用,有着十分严格的等级区分,一般的平民百姓的住宅外墙上是绝对不能使用金碧辉煌的色彩与装饰的,尤其是金色。金色是皇家、贵族专用的。因此,在建造时,聪明的建造师们设计了这种灰白色的颜色,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产生了一种宁静与祥和。然而,经过几千年的日晒雨淋,墙面上的**早已斑斑驳驳的脱落,尽管它失去了白色的明朗、单调甚至单纯,却又因此而增添了一种浓厚的历史感。

看完宏村的建筑,再让我们来看看宏村的大体样貌。由于古代的人都比较讲风水,所以宏村的规划很有讲究。在风水学中有大量的对山形的评判,如:“山厚人肥,山瘦人饥,山清人秀,山浊人迷”等。而宏村背有雷岗山雄耸,且有碣溪环带,形势较胜,所以山势方面不必过多操心。然而宏村的两条溪流不汇于西而绕南而过是一大缺陷。所以,在明水永乐年间,宏村76世祖汪辛夫妇,三次聘请了号称为“国师”的风水先生——何可达察形望势,按照牛形改造村落。于是村民们凿水数百丈,作为牛肠;开采了天然泉水,作为牛胃;架四座木桥,当做牛脚;栽了两颗参天大树成为牛角;而山则作为牛头,屋子则作为牛身。

了解了这些我不禁感叹: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博大精深!绝不能丢!无论是从建筑的颜色,建筑的构造,建筑大体的布局以及关于风水的认知,还是古人的赏识,似乎我们现代人都较为逊色!中华民族还有许多文化期待我们去了解,这些文化充满了知识与真理,让我们进一步的了解它们,对它们进行深入的探讨,进行“解剖”

[皖南游记作文4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皖南白茫茫的雪作文

全文共 1006 字

+ 加入清单

皖南,雍容而大气,一夜间挟风忽至,从从容容地便要铺盖天地,让万物裹一身无瑕的白装。

皖南的雪,朴素却不失妖娆,洋洋洒洒的舞姿令观者动容,它有着春风的娇媚多情,夏雨的恢宏气势,秋叶的多愁善感,以及冬天赠与的一身无瑕素装。她无需刻意的雕琢,随风和出的舞蹈令人神迷,天然冰饰的花纹美丽得独一无二,仿佛一只只白色翅膀的蝴蝶,又似乎冰晶质朴的片片扬花,蹁跹漫舞在天际间,挥洒着一份与生惧来的华丽与从容。

皖南的雪,有种神秘而不可把握的力量,像无语沉思的哲人,思绪在长风中纷飞堆叠,开出智慧的雪莲花。冥冥中仿佛灵魂自身体中浮起,不断上升着,周遭的一切却随着雪花而坠落,只有我清醒,只有我孤独。那种大雪纷扬带来的感觉令人清醒,仿佛在一刹那拥有了凌驾一切的力量,仿佛一瞬间从风雪中领悟出强者的尊严,那份不容侵犯的冰雪霸气蔓延在风中,有种不容亵玩的穆肃之感,冰酷却高高在上,这不正应验了高处不胜寒的古语么?

皖南的雪,给门前的石桥平添了一丝落寞的气质,那种冰的精魂,无心路过的风卷起漫天的雪尘,模糊的窗外仿佛伫立着这样一位少女,白色的衣衫与白色的纸伞,风中不断旋转的等候催人落泪。那份落寞的美丽,欲语又休的她心中有着怎样的故事,怎样伤感的往事化为她随风飘飞的银发,默默地恪守了这么久,究竟是一夕不朽誓言,抑或是凋零在风中的——浪子的承诺?

皖南的雪,无意间渲染着一种萧索,不知有多少次,我走入那些个散着雾气的梦中,看见皖江畔倾圮的老家,记忆遗落在大雪里。遍地是枯死的木头、生锈的钢铁,在白雪的遮掩下喷薄着荒芜的影迹。塌掉一半的屋脊,碎落一地的瓦砾,只剩空空的支架在木屋下低诉着往昔。这时我听见风声卷雪而去,仿佛携走了一份不再的繁华,撕裂了些许温暖的记忆。天地间只剩下自己,披着叫做荒凉的大衣,在现实面前懦弱地战栗。多少次落寞的感觉不期而至。我见到你从这里默默离开、渐渐被风雪覆盖的脚印,听见长袍摩擦着雪粒的声音缓缓远去,落寞的感觉不期而至。

皖南的雪啊,美丽之下掩饰着一份残忍。凋零的月光,僵坠的蝴蝶,无语沉默的梅花,心灰意冷的古松耷拉着脑袋。一种悲凉的气息混在空气中,渗进凄厉的北风,奏出漂渺空灵的笛音,令听者捂耳的呼号,那是孤独的呐喊,是沉默的宣泄,是片雪的忧郁,是蜕变后的雨唱出的挽歌,是凛冽天宇下旋转飞舞的痛苦,是一段愁绪,是一种叹息,是苍凉的翔舞,是泪的精魂,冻结在寒冷世事中,彷徨地找不到落脚栖宿的归属。

[皖南白茫茫的雪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游皖南作文

全文共 718 字

+ 加入清单

山水云,彰显朴素静谧的皖南之美。

初来乍到,放眼望去,目之所触,无不让我在心底产生崇高的敬意。一排排山峦直入云霄,巍峨耸立,逶迤连绵。高处不胜寒,遭来云朵儿嫉妒,肆意漫游于山峰间,好似山岳飘舞的裙带。影影绰绰的群山,又如披着蝉翼般的薄纱,一个睡意未消的仙女。山以云装饰,云以山作衬,山云结合,云山相益。山高,云亦深,不知处。抚今追昔,令多少文人墨客魂牵梦萦,宁愿倾其一生的仙境,那种与世隔绝、清心寡欲的田园生活,不正安然呈现在眼前?

远闻溪水,车近峡谷,观之有感。

峡谷中的小溪潺潺流淌,溯流而上,原是天上之水,俯瞰山下,小溪流向大地的怀里。行踪莫测,神出鬼没,引人浮想联翩。春夏秋冬,小溪谱写了一首生命的赞歌。暖春,小溪呼唤着村雨,叮嘱春笋要坚强不屈;炎夏,小溪忍受着骄阳,告诫知了要平心静气;凉秋,小溪历尽着冷风,提醒小麦要多添绿衣;寒冬,小溪怒视着扬雪,宣告群峰自己永不结冰。

小溪翠绿,绿得刺眼,也绿得迷人,绿得赏心。从山上冲下一抹绿,忧怨之绿在山间沉积,憧憬之绿仍在前行,将希望之绿传向远方,于是整座山碧绿连片。正值深秋,皖南不若北方之枫叶成林、银装素裹。晚霞绯红,天空洒下最后一抹余辉,黑暗处,幽绿的山林间,不知疲倦的小溪,正把生命之绿运输明天,为着下一次春暖花开。

途径太平湖,水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

太平湖呵,正如其名所述,一切都是如此寂静,如此祥和。天空不见孤鹜掠影,秋水难寻鱼虾嬉戏。偶尔微风拂面,落下几许树叶,泛起几层涟漪,出现几道光晕,让人的心灵回归自然,抛开了世尘的扰乱。应和岿然不动的山峦,俨然构成一幅传统中国水墨画,美不胜收。

皖南,一个厚重珍贵的历史符号,一个亘古不变的文明印记,一个永不褪色的徽州记忆。

[游皖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皖南民居说明文_1600字

全文共 1486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防御盗贼和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迁徒家族获得的心理安全的需要,皖南人的民居都是高墙深院,以高深的天井为中心形成的内向合院,四周高墙维护,外面几乎看不到瓦,唯一狭长的天井采光、通风和外界沟通。并且墙大都是具有防止火灾蔓延的实用防火墙。而皖南民居的另一个特点是:这种以天井为中心,四面都是楼房,而且屋顶还具有都向着天井里面的结构。到了下雨天时,落下的雨水就会从四面倾斜的屋顶上流进了天井里面。俗称是:“四水归堂”。这一结构也充分并形象的反映了皖南人“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态。

皖南民居的选址、建设是大有来头的:它是遵循着2000多年的历史的《周易》里的风水理论来进行选址、建设的。

皖南民居与其他民居最大的不同之处是,皖南民居建设和发展在相当程度上脱离了对农业的依赖。居民的意识、生活方式以及情趣方面大大超越了农民的思想意识和一般市民阶层,追求与文人、官宦阶层相一致的生活情趣,因此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皖南民居在基本定式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装饰手法,建小亭院、开凿水池、安置漏窗、巧设盆景、雕梁画栋、题兰名匾额、创造优雅的生活环境,均体现了当地居民极高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

皖南即安徽省长江以南地区。那里历史悠久,文化独特。是个美丽的地方,而皖南民居,更是突出了这里的文化。它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白墙、灰瓦是皖南民居给人最突出的印象。他们的马头墙不但造型优美,还能防火,阻断火灾蔓延。皖南民居具有两大特点:一是高墙深院,这样可以防御盗贼;二是以高深的天井为中心形成的内向合院,四周高墙维护。唯以狭长的天井采光,通风。这种以天井为中心的封闭型建筑,在下雨的时候,雨水从四面屋顶流向天井,俗称“四水归堂”,这也形象地反映了皖南商人“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态。

皖南民居多为两层以上的楼房,中间是天井,厅堂设在天井的北侧,厅堂与天井之间不设墙壁与门窗,属于开阔的空间。在厅堂的北侧,也就是后部的木质太师壁的两侧为不装门扇的门。太师壁前面放置茶几八仙桌等家具。厅堂东西两侧,分别放置几组靠背椅与茶几,人们常常将一些器具放置在上面做装饰。

我十分欣赏那风格独特的皖南民居,它反映着皖南悠久的文化与历史,是皖南人智慧与力量的结晶。皖南民居显示了皖南人那朴实、和睦的品质。

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都不相同,因此,各地区民居的样式与风格也截然不同。要说样式最绝妙的,就要说到皖南民居了。

说它最绝妙,主要有三点。

一是处处是景,步步入画。皖南人的居住地大多依水而建,层楼叠院,便与那旖旎的湖光山色交辉相映,成了一幅动静相宜、绝妙无比的山水画。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宏村”。拥有绝妙的田园风光不说,还被誉为了“中国画里乡村”。

二是高墙深院,青瓦白墙。这是皖南民居最大的特点。错落有致的马头墙除了造型美观,还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防御盗贼,另一方面,它还有防火的实用功能。倒也是“华而有实”啊!

这三,便是皖南民居是以高深的天井为中心形成的内向合院。这种基本形制是人们关心的焦点。雨天落下的雨水从四面屋顶流入天井,俗称“四水归堂”。同时,它也形象地反映了皖南商人“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态,这与山西民居倒有异曲同工之妙。

皖南民居多为两层以上的楼房。走进院里,你会看到一个很小的天井,绕过天井向北看,这就是厅堂了。厅堂与天井之间不设墙壁与门窗,属于开阔的空间。主人一般都在厅堂里会见、招待客人。

皖南古民居村落选址、布局和建筑形态,都以周易风水理论为指导。不仅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更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尊重。

皖南民居宛然一个无须妆点的世界级公园,不愧为中国民居中的一株亮丽的奇葩!

展开阅读全文

皖南——古韵依存的秘境

全文共 1216 字

+ 加入清单

走进这片碧水青山环抱的土地,屏息凝神间,似是有着芳草清芬的气息裹挟着清凉的水汽缓缓地沁入心脾,虽只是刚刚迈入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却似乎已收到了她份那友好的馈赠。

泾县,一个在皖南毫不起眼的小县城,随车驶入其中,残旧的石墙,遍布青苔的石阶,稀少的人烟行走在那长满了杂草的街道上,这一切都在无声的诉说着这里的萧瑟,然而也正是这片不起眼的土地下埋藏了一曲令人难以忘却的赞歌。曾几何时,这片被群山环绕的土地上,飘扬着铁与血的战歌。时隔百年,亦不过只是弹指一瞬,每每看到那一张张泛黄的斑驳相片映入我的眼帘,那场战争似是又一次呈现在我的眼前,叶挺——这位刚毅的将领,仿佛正率领着新四军这支铁血雄师在进行最后的血战,滚烫如烈火一般的中国战士的赤血映红了这片土地,也洗涤了日寇给这神州带来的罪恶。“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魂归于这青山林立的皖南宝地,或许便是这些满腔热血的中华儿女最好的归宿吧。

皖南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每个地区都尘封着一段令人叹服的辛秘。

聆听着流水悦动释放轻盈的音符,身心得到舒展的同时,时间也加速了流转,沐浴在翌日清晨的霞光中,抬头仰望,一座古朴中暗藏典雅的石门出现在了面前。虽刚至门前,但那花草清香却已然从门中流淌而出,化作涓涓溪流流入每个人的心田,清早初醒时那阵阵倦意,在此时也已被尽数洗涤去了,在整个歙县,也许唯有这鲍家花园,能给人以如此美妙的感受了。迈入园中,曾青色的青石板蕴藏的丝丝凉意从脚底逐渐蔓延而上,每个人,在这喧嚣的环境中似是都渐渐的平复了自己燥热的内心。散去内心中最后一丝兴奋,细细端详着这些闻名于世界各地的稀世盆景,一种自豪感从内心深处油然升起。清晨的露珠悬挂在那一座座盆景的枝头,似刚出浴的美人一般,每一座盆景都在晨曦的沐浴中缓缓地舒展着自己纤细的腰肢,用她们那婀娜的姿态展现着久经历史洗礼的古徽州的美丽。

皖南的美丽,不仅源于这片土地上靓丽的风景,更是凝结于无数皖南人民的智慧。

沿着银蛇般蜿蜒的盘山公路前行,穿梭于重山峻岭间。经过一夜这山中水汽的冲洗后,空气格外的澄澈清明,虽尚有数公里的山路,但远远望去那座形如其名的古村——宏村,已出现于我们的视线中了。百年后的今天,远望这座古村,雄伟与精巧完美融合,仿佛浑然天成,令人赞不绝口。那黑白分明的墻瓦虽已不再完整,但给人带来的视觉上的冲击却依旧不减。漫步于村中的青石小道上,沿家家门前流经的那条涓流行走,细细品味那鬼斧神工般的石雕、木雕、竹雕给人带来的震撼,曾经的辉煌场面依旧如昨日一般在眼前浮现。这座凝聚了无数先人智慧与汗水的村落,这座见证了华夏民族两大商帮之一的徽商成长历程的村落,它——不仅是皖南的骄傲之作,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瑰藏。

皖南——这片神秘的土地,仅仅数日之间,确是让我生出了无限的眷恋。青山虽高,却依旧渐渐消失在我的视野中,流水虽快却依旧无法追上我离开的脚步,但我并未离开,因为——这片令我魂牵梦绕的土地早已成为我内心深处的一片净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