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守自盗观后感
全文共 1243 字
+ 加入清单《监守自盗》纪录片在2011年2月27日获得第83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整个纪录片采用了访谈的方式,受访人物论述自己的观点,结合各类数据分析,从华尔街,到政府,到经济学家,受访人物都很知名,涉及美国高级行政人员、诺贝尔经济学家、顶级银行家、金融分析师,大学教授和记者,甚至新加坡、中国和法国的政府官员等等。影片探讨了2008年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本片一开始,从冰岛的美丽风景和国家破产说起,到纽约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一众金融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粉墨登场,并以各种细致的数据与不同的条理逻辑分析,犀利而又准确地揭示这场危机背后发人深省的缺陷与漏洞,揭示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真相,也揭示了世界金融危机的真相。
丘吉尔在二战结束后的“铁幕演说”里曾经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或许这句话用在这部美国金融风暴纪录片《监守自盗》里面再贴切不过了。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影片中给我们展现了金融危机错综复杂的产生原因和形成机制、监管体制的松懈、法律的漏洞、金融结构体系的弊病。我们能够看出,这场危机可以说是由企业高管、政府高官和某些学者共同造成的一场惨剧。他们是体制的运行者,也是体制的监管者,甚至其中有体制的创立者。但是可悲的是,他们明知此举犯法,明知这是泡沫经济,却依然高唱赞歌,依然阔步向前。这些所谓的金融工程师们,以及那些依赖于金融政治的政客们,利用大众的短视、贪婪、脆弱等心理来进行大规模的投机活动,使得这场次贷金融泡沫越吹越大。而最终的结果,正如中文片名“监守自盗”一样,他们自己窃取了自己看守的财物,给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酿成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悲剧。但是具有讽刺意义的是,那些拿着高薪搅乱全球经济的金融工程师,最后却都赚得盆满钵溢全身而退。
观看完此片,我不禁联想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我们努力工作,拼命赚钱,到头来也许真的就只是一场空。华尔街和政府勾结,雇佣知名学者来游说,但是这些导致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却能在这场浩劫中安然无事。
甚至在金融风暴过后,继续坐收名利。受害的,依然是那些普通民众。也就是说,最后的最后,在美国,90%的财产落入了1%的人的腰包;而全世界的人都要为这1%人的行为埋单。在这里,我不禁要问这究竟是为什么?虽然我对金融方面的知识不是很了解,但是我知道,这绝对是不合理的。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而欲望这个东西更是得到愈多愈难满足。这些人对于财富的追求真的达到了一种让人心惊胆寒的地步,他们人性中的良知在缺失,道德在沦丧。权力与资本的结合,力量是巨大的,也是极为可怕的。正因如此,世界的财富正不断的从大多数人的手里流向那极少数人。究其原因,就是金融领域缺乏广大群众的监督、缺乏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在如此强大的力量面前,我们这些弱势群体难道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得来的财富就这样被无情的掠夺吗?答案当然是“不”,我们要奋起反击,齐心合力建立一种健全、公正、合理的秩序来保卫我们的利益。即使这个世界本身并不是很公平,但是我们依然要勇敢面对现实,勇敢的生活。
监守自盗观后感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2011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监守自盗》向人们展示了这场金融危机,是谁在受益,受害的有事谁。我看完之后明白了很多,感觉值得一看。
影片导演查理斯▪福格森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博士,影片收集了大量的素材,从冰岛危机说起到纽约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众多的政治经济学家,教授粉墨登场,以细致的数据与条件逻辑分析,深入的讨论了华尔街金融危机的原因,那一场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发成的背后原因。影片汇集了许多国家的经济学家的分析和见解,展示了华尔街真实的面貌。在片中,我们看到而来华尔街的那些高管被描述为药物滥用者、心理障碍者、道德败坏者、赌徒、嫖客,心理学实验证明数钱使人兴奋的大脑部位和吸毒使人兴奋的大脑部位是一样的。
片中经济学家描述CDO,“以前购买房子需要抵押贷款,而现在放款人不必担心借款人不能还款。”
在片中,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华尔街,美国从里根政府开始放开了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政治游说者有游说国会放宽金融监管,监管两个字不时的出现在影片中。华尔街的高管、国会游说者、政府官员、信用评级机构和各类别的经济学家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大庞大的利益集团。我们看到所谓的金融工程师们是入耳利用大众的短视、贪婪、脆弱等心理来进行大规模的投机活动,最后给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我们看到了少了监管的自由经济、金融衍生品的泛滥、依赖于金融政治的政客们等等都使得这场磁带金融泡沫越吹越大,直至破灭。影片中的一个疑问,为什么所谓的金融工程师的薪酬是其他工程师的几十倍甚至是几百倍,真正的工程师建设桥梁,金融工程师构筑他们的梦想,当这个梦想变成噩梦时,却由别人来买单。
可悲的是真正制造CDO的鬼魁祸首却担当了奥巴马政府官员,金融业背叛了社会,而真正的罪魁祸首去逍遥法外。
监守自盗观后感
全文共 2857 字
+ 加入清单《监守自盗》是探究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的纪录片,本片主要是通过采访华尔街金融精英、经济学家、政府要员、金融消费者等和展示客观真实的数据材料,给观众呈现出了金融危机爆发的诸多原因。
从影片中可以找出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如下:低利润和宽松的信贷条件;贪婪的华尔街金融精英对金钱的无止尽的追求;信用评价机构的错误引导;美国金融监管机构的失职。在上述原因中,美国金融机构监管的缺陷和失职是主要原因,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马斯金教授曾指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主要责任在政府的监管失职。在影片中“监管”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很高,但是几乎每次提到监管都意在指出金融监管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失职。
美国在金融危机前采取的是“多重多头”的监管体制,多重是指联邦和各州均享有金融监管的权力,多头是指在一个国家有多个履行金融监管职能的机构。美国危机前的监管机构在联邦层面主要有美国联邦储蓄系统(FRS),货币监管署(OCC),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储蓄管理局(OTS),信用合作社管理局(NCUA)等七个机构。上述机构的分工是:FRS、OCC、FDIC三家机构负责对商业银行的监管,SEC负责对商业银行的监管,CFTC负责期货交易机构和期货市场的监管,OTS负责对储蓄存款协会和储蓄贷款控股公司的监管,NUCA负责对信用合作社的监管。美国这种专业化分工和多重监管机制很长时间是许多国家效仿的对象,这套制度在自由主义主导的美国确实支持过美国经济大繁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套制度确实让美国经济秩序极度失控。
危机并不是凭空发生的,而是由某个行业失控引起的,某个行业就是金融行业,而金融行业的失控的主要责任在于监管的失职。1982年里根政府实行的是金融监管宽松政策,放宽了对储蓄贷款公司的限制,允许贷款公司动用储蓄存款进行风险投资,这最终导致了80年代末上百家储蓄贷款公司倒闭,直接经济损失1240亿美元,无数人损失了一生积蓄。在这场储贷危机中,OTS并没有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进行有效监管。OTS是不是应该存续存款公司的存款进行核计,是不是该对风险投资进行有效的督查和监控,进而限制储蓄存款风险投资。在90年代末发生的危机中,针对投资银行对因特网泡沫的股票投资崩溃导致5万亿美元凭空蒸发的事实,证券交易委员会对此毫无作为。这些只是监管不力的具体表现,对于影片中所展示的金融监管失职远不于此。
在危机前美国实行的是“多边监管”机制,这种机制随着次贷证券化、金融创新以及监管者为提高市场竞争力放松监管的发展,(www.lz13.cn)就会出现监管重复和监管疏漏。花旗在危机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服务企业,监管它的不仅有货币管理署、联邦储备银行、联邦存款保险机构、储蓄机构监管署以及交易委员会,还有其他50个州的监管机构,这些机构存在监管重复的现象。不同的监管文化、监管理念、监管标准,没有统一的监管标准确要做到高效监管确实不易。另外监管重复也可能会在造成无人监管局面,有一名美联储委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联储没有对不断发放的抵押贷款进行深入的调查是因为他们以为有人在进行调查,这种推脱中可以看到多重监管缺失是会导致无监管局面的出现。当一个金融机构处于低效监管或者无监管状态时,在利益的驱使下,就会出现类似抵押贷款呈倍数增加的不合理现象。
多标准监管和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各监管机构监管区存在监管漏洞是很正常的,于是就出现了影片中呈现出的诸多监管真空。随着金融创新,各种金融衍生品蓬勃发展,为了最求利益的最大化,各类金融企业把焦点瞄准了衍生品交易。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和萨默斯部长合作提议金融衍生品不应受到监管,2000年12月国会通过了商品交易现代化法案,规定禁止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不受法律约束的衍生品交易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愈演愈烈。除了传统的期权、期货等衍生品,新出现的CDO和CDS等金融衍生品在不受监管的前提下为投资银行所用来大发财。抵押债务责任证券和信用违约互换都是风险分散、收益极高的金融产品,这些产品都处在资产证券化的链条中,具有明显的蝴蝶效应。由于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放贷者不再担心还款,投资银行同样也不在乎,于是销售的CDO越来越多,在短短三年内抵押贷款总量增加了四倍,这使得原本就不稳定的金融交易市场不稳定性倍增。除了金融衍生品不受监管外,对冲基金、私募基金、高杠杆率运作等也都处于监管真空或监管不充分。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的产品和交易逐渐酿成此次金融危机。
08年金融危机追本溯源,我们可以发现那些打上“3A”标志的次债是一切问题的根源。“3A”是谁给的,当然是美国的评级机构。我记得影片中对冲基金经理说:“有价证券没有评级机构的认定就买不出去”。由此可以看出信用评级机构的重要性,在整个金融交易链条中,评级对于投资者而言就是向标和导向。但是美国的三大评级机构穆迪、标普、惠誉却没有尽好自己的责任。一方面评级更新比较滞后,另一方面美国的评级机构评级与评级费用呈正相关,评级越高,评级费用也就越多。穆迪作为最大的评级机构,其利润从2000年到2007年番四了倍。于是“3A”证书也就成百上千的发放出去,每年都有上千亿美元的投资被评级,甚至五大投资银行在破灭前其评级仍至少是A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于评级机构的贪婪行为并没有采取措施,这也助长了评级机构进行虚假评级。如果对美国的信用评议制度进行规范化和立法化,把它作为金融监管体系的一部分,那么次债的破坏程度就不会那么深,次债危机的影响也会减少。可以说疏于监管的评级机构发出的引导投资者投资的“3A”次债是此次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此次危机的导火线是美国银行利润上涨以及房地产价格下降带来的资金断裂,这其中监管失职负主要责任。业主公平保护法案广泛授权联邦储备委员会对抵押贷款行业进行规范,但是格林斯潘拒绝使用,抵押贷款行业处于放任自由的状态。一些金融机构为了更快更多的发放次级贷款,有意放松对贷款人基本贷款资质和条件的审查,由于过度竞争一些机构和开发商达成“默契”,部分借贷人购房时可以是“零首付”。每个人都可以申请抵押贷款,借款人用高额的次贷置地,房价和对房的需求急剧增加,形成了历史上最大的经济泡沫,证券交易委员会在泡沫期间没有对投资银行进行任何调查。疏于监管的抵押贷款行业发放巨额得到贷款并且获得巨额利润,全国信贷公司放出970亿的贷款从中获利110亿美元。在次贷证券化的链条中,风险巨大在于消费者的还款能力是个未知数,当消费者还不起次贷时,次级债就欠款,进而使得银行或者信托倒闭,接着联储调控,从而信贷紧缩,之后带来一系列的资金断裂短缺,引爆金融危机的导火线就是如此。
把油轮比做的市场,为了防止巨大的油轮倾覆后原油泄漏所以要把巨大的油轮用水密隔舱加以分割,而市场中的监管机制就相当与于水密隔舱,监管失职或放松监管就相当于去掉这些隔舱,没有隔舱的油轮容易发生原油泄漏,所以要预防金融危机的发生就必须要监管有效充分。
纪录片监守自盗观后感
全文共 806 字
+ 加入清单《监守自盗》这部纪录片理所应当是一部悲剧,因为它给出了不让人满意的结果:即便是代表坚定改革呼声上台的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也没有彻底的解决2008年金融危机的遗留问题,甚至同样任命那些2008年金融危机的幕后推手们进驻政府内阁。就连美国最富权力的人在强大的金融财团面前也妥协了。
这些金融寡头们已经在背后集结成一股力量,他们中有知识分子的精英阶层、政府官员、经济学家等,他们彻底的拜倒在无止境的欲望以及功利主义面前,义无反顾的追求着利益的最大化,只要能在其中分到一杯羹便在所不惜。在这个时候,“道德”已经成为懦弱无能、贫穷落后的代言词。这就彻底的解释了信用评级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的工作人员们为什么渎职,因为他们已经看透了毫无任何物质意义的所谓道德和责任,自作聪明的盘算着为财富拥有者们服务总比为广大无利可图的人民大众服务来得现实。
美国金融危机前,在联邦层面主要七个监管机构对各类金融产业进行监管,这种专业化的分工和多重监管机制很长时间是许多国家效仿的对象。但在今天,这套看似完善的监管体制却在功利主义下的社会彻底崩盘了,因为这套制度同样是由人在运行。大多数人在今天已经无法招架住功利的诱惑,道德已经败得体无完肤,人们在功利面前,已经把它弃之不顾,甚至甘愿冒着自身自由和生命的风险。
你想问,如果这些生活在这个社会象牙塔的精英人士们不再富有公共责任和道德,他们逐渐设计了一套符合并保护他们自身利益的制度体系,试图用狡诈的方式将财富牢牢的捆在自己的手里,并将可悲的公共利益沦落成最表面的粉饰工具欺骗大众,这个社会将成为什么样子?此片反应的腐败和贪婪发生在号称为全世界最具民主、自由和法制的美国,看完此片,你不禁要问,这个世界还有正义可言吗?正义还能光彩照人的成就英雄吗?正义到底有没有死掉?
在你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你在此部影片本身找到了答案:正义没有死掉。这部影片系统的揭露了金融危机爆发的种种原因,间接批……
纪录片监守自盗观后感
全文共 3749 字
+ 加入清单2008年起一场兴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地域上从美国迅速扩展到全球,产业领域上,从金融领域扩展到实体经济领域。这场危机重创了世界经济,时至今天,虽然危机已然过去,但其仍然拖累着世界经济,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展,危机的阴影远未散尽。而关于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谁造成了这一切?危机的元凶为何?成为了许多人谈论的话题,许多人思考的问题。
而电影《监守自盗》便为我们认识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和角度,可以看出主创人员在极强的责任感下,经过大量的努力才完成了作品,想通过作品向大家展示他们眼中的真相。
从影片中我感受到了一种人文精神,他们力图想人们展示真相的同时,希望为人们展示一种追求美好的价值观念。
在阐述这个问题前,我首先想说通过这次金融危机,我们可以验证一个问题或者是一个例证,一国霸权的区里,最终确系于金融领域的霸权,美国一国的金融问题引起了整个世界的经济动荡,其势可见一斑。同时,经济全球化确已深入发展,若说上世纪20、30年代的大萧条动荡了仅是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那么在如今市场经济普遍存在的世界上,一场大的经济危机所伤害的确实是整个世界了。
而在这样的现实和背景下,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认为,世界上有许多问题不再是限于某一个国度,它已经深入到各国之间,例如很多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便具有了全球性的特点。虽然,不可否认,传统的国家间的冲突和合作依然重要,国家利益的角逐、权力的博弈仍然为各国所重视。但现今世界,这一切纷争与合作的目的,不应是也不再是为了少数人的欲望,而更多的事为了本国人民的福祉,为国民提供一种实现发展、实践价值、追求幸福的机会和环境,推而广之,一切都应是为实现人类的普遍发展和普遍幸福。
诚然现实很残酷,一国内部的利益划分和权力争夺、国家与国家之利益与权力的纷争、全球性问题的扩大,这一切让我们很容易陷入一种悲观与消沉。但是历史是一个曲折中前进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也不应该是一个循环的死结,是的,循环必然存在,盛衰兴亡也必然存在,但前进发展也定然存在,历史不仅具有延续性,也具有变迁性。
在这种情况下鉴定人文精神,尊崇普遍的人类的自我关怀,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命运维护、追求和关切就显得弥足珍贵和尤为重要。
现在回到电影中,主创者通过艺术的手段揭示了一些真相,他们揭示了这次美国次贷危机的真相,也揭示了世界金融危机的真相,其中不仅仅有对于美国国家、社会、民众的关怀和责任,也透出了对于人类的普遍思考。作为艺术的形式,不正是人文精神的载体,展现着人类应有的智慧。
影片中给我们展现了金融危机错综复杂的产生原因和形成机制、监管体制的松懈、法律的漏洞、金融结构体系的弊病,但归根结底,社会是人的社会,虽说人不能随心所欲,但是人创造了历史。确实体质、机制一经形成,就会相对古话,具有稳定性,同时成为了影响人的外部制约因素,但是这一切并不是牢不可破的。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的客观因素对人的行为具有制约和限制作用,但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意识行为的作用有时也难以估量。
在看完电影之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场危机是有企业高管、政府高官和某些学者共同造成的一场悲剧和惨剧”,他们是体制的运行者,也是体制的监管者,甚至其中有体制的创立者,而最终的结果是,正如中文片名所言“监守自盗”。
在整个美国的金融体制中,企业高管、政府高官还有给他们充当顾问的一批学者,他们都很容易的成为了受益者,无论金融体系正常运行,还是金融泡沫破裂,而普通的民众只有在泡沫膨胀时,做着致富的梦,但是当泡沫破裂之时,受害的也只能是普通的投资者。
这样我想起我国的国企的状态,不管这些国企是盈利,还是亏损,甚至有时拿着国家的补贴,但他们体制内的人,无论高管,还是员工,都是高工资、高福利,侵吞、蚕食国有资产,只是略有不同的是我们的普通民众连做梦的机会都没有,而且很大的程度上,我们的问题确实出在体制上,但体制还是人定的,其变革也要靠人。
在美国的金融体系中企业高管与政府高管不断转换着角色,令人眼花缭乱,他们可能是高盛等的CEO,也有时是美国政府的财政部长、美联储的主席,格林斯潘、保尔森、盖特纳他们以不同的身份出现在公众面前,他们运行着金融体系,也监督着金融体系。我不知道在这样一种状态下,他们的监督会有效吗?投资银行、保险公司、评级机构,它们胶着在一起,形成一条完整而复杂的食物链,能保证不在哪一环上出问题吗?
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那些学者,那些所谓的经济学家,他们有扮演了怎样的角色?首先,我对大学教育和大学精神一直还是有些想法的,特别是最近是清华大学的百年华诞之际,关于这方面的讨论又特别多。我一直很向往传说中的西方大学的那种环境,学术自由、思想开放、精神独立,有很纯粹的学术气息。而中国大学经常被诟病的也就是高校行政化官僚化、学术名利化金钱化,但是有不能否认在中国的大学中也有不少向好的因素,也有很多追求“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人存在。但问题是,电影中让我们看到了外国高校的另一面,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布朗大学,这些曾经听起来那么神圣的大学,但是就是这些大学里的著名经济学家们、经济学教授们,在他们为政府、为金融机构担任经济顾问时,出卖了学术的纯粹性,也出卖了社会,更出卖了自己的良知,他们用虚假的作伪的报告与评论,诱导着民众,为金融高层谋取着暴利,也为自己赚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当看到他们在镜头前的语无伦次、恼羞成怒,是那么的荒唐可笑,那些甚至不敢出境的人,更让人感到悲哀。他们是一流的经济学教授,其中不乏校长、院长,但他们都做了些什么。只要是人存在之所,我想便无绝对纯粹,中国如此,西方亦如此吧。
就是上面这些人,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好戏,于是冰岛破产了,于是许多人失业了,从美国到全世界,于是许多人无家可归了,甚至有人走上了不归路——失去了生命……于是,整个世界陷入了一场危机,但他们不会考虑其他人,华尔街的高管们、华盛顿的高官们、经济学院的教授们没有想着去承担他们的责任,依然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华尔街的高管们依然拿着高薪,华盛顿的高官们依然在他们的位置上(即使奥巴马上台之后,也没有发生本质变化),那些教授还是回去教他们的书,唯留下民众在命运中挣扎……他们丧失了信仰,他们的信仰就是金钱和欲望,他们心中没有了敬畏,没有敬畏的人是可怕的人。这一切给了人们一个悲剧的结尾,虽然如今经济已然复苏,但是这些元凶首恶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制裁。
这让我想起了100年前,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屠场》里德那个经典场景“食品加工车间里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腐烂了的猪肉,被搓上苏打粉去除酸臭味;毒死的老鼠被一同铲进香肠搅拌机;洗过手的水被配制成调料;工人们在肉上走来走去,随地吐痰,播下成亿的肺结核细菌……”那是怎样一个场景,与当下不同的只是一个是金融领域,一个是实体经济,一样的道德沦丧、良知泯灭。但那本书促进了美国的食品安全建设,那这部影片会促进金融监管加强吗?
由此想到当下中国的底线沦丧,在食品安全上退让,在社会公平上退让,在潜规则上退让,在贪污腐败问题上退让,在信任诚信上退让……那会无可退之时,该怎么办?
其实,不论东方还是西方,中国还是美国,我们存在差异,在文化理念上就存在差异,但是也有许多东西是相通的,此如硬币之两面,有异必有同。而在面对问题上,有陷于“恶”的泥潭中的,也必有向“善”的方向努力奋斗的。
我们可以看到在金融危机中,也有另一部分经济学家站出来针砭时弊,例如这不影片中便有,而这部影片的存在不也说明了这一点么?
根本上讲,人类之所以从中古走向现代,实现现代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秉持这一种人文精神,维护人的尊严,实现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实现人的普遍幸福,完善人的人格,这是一种现实的进取与向上,不是精神的虚无与简单的形而上。
我想,100年前美国人可以解决食品安全,如今一定也会解决金融监管,也许这个过程会很艰难,但是只要有人去做,我相信历史终将前进,而不是倒退。这对我们国家而言,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他们能够解决问题,我们也可以,但首先我们要有人文精神,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首先是精神上的现代化,理念上的现代化。我们要的不仅仅是“以人为本”的口号,而是真正理念上的深刻转变,实现真正的思想启蒙,承认人的价值,既张扬个性,有可以以规范纽带责任。
凡事就要有人去做,必须有人去执着于理想,而不是沦落于现实。近来看到一则关于清华百年校庆的消息,朱镕基回母校,重新提到了想当年就任总理是的那句话“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何其慷慨!
想到电影中说“真正的工程师构建桥梁,金融工程师构建梦想”,我想这个世界上该有更多的构建真正梦想的人吧。影片结尾一句“Butsomethingsareworthfightingfor.”,是的,这个世界有其他跟多的东西值得奋斗,不仅仅是金钱、名利。
当人文精神回归人心,我想无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会迎来他们宣扬的美好社会和美好世界,因为“Thisworldisfineandworthfightingfor.”——“这个世界如此美好,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纪录片监守自盗观后感三:
监守自盗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884 字
+ 加入清单2001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监守自盗》(英文名称Inside.Job.2010)向人们揭示了这场金融危机究竟成就了谁,我看完之后明白了很多,感觉非常值得一看。影片的导演是查理斯·福格森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博士。
影片搜集了相当丰富的素材,从冰岛经济危机说起,到纽约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众金融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粉墨登场,辅以细致的数据与条理逻辑分析,深入探讨那场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发生的背后原因,试图揭露金融危机的本质。影片汇集了来自亚洲、欧洲和美洲的专家的调查和见证,从金融界内部寻找原因,展示华尔街真实的面貌。在片中,我们看到了所谓的金融工程师们是如何利用大众的短视、贪婪、脆弱等心理来进行大规模的投机活动,最后给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我们看到了去监管化的自由经济、金融衍生品的泛滥、依赖于金融政治的政客们等等都使得这场次贷金融泡沫越吹越大,直至破灭,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那些拿着高薪搞乱全球经济的金融工程师,最后却都赚得盆满钵溢全身而退。
美国的这场金融海啸已过去两年多了,美国的经济也渐渐地在复苏之中,但这场金融海啸中的几个明显特征:通货膨胀、房价飞涨、贫富分化、金钱政治、权钱交易、金融高薪等等,为什么却让大洋彼岸的我们看着如此的似曾相识呢?我们应该从《监守自盗》中吸取怎样的经验教训?如何引以为戒?如何避免重蹈别人的覆辙?这才是看完此片之后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影片带给人们怎样的启示?
网友叔之骑士日记这样总结:监守自盗——高级流氓的世界。
1、老百姓(人民)是最惨的最被玩弄的一方,一直且永远都是。
2、聪明人喜欢干的是既能享受又有风险但最终不必为之买单的事。
3、银行家都是无节操的混蛋。
4、没有权威,只有“造势”。
5、有时候,路的终点是迷宫。
6、成熟的态度是——没有立场,只有利益。
7、没有一个政府是真正“为民”的,只是说,他们的利益与前政府冲突,天下乌鸦一般黑。
8、大德不德,是以为德。我朝虽然千般不是,但是他们不会欺负自己的人民以获取利益。
9、当利益大到无法想象的时候,没人在乎它是不是真的了。
10、明知故犯和揣着明白装糊涂是聪明人的一大特点,曰之为:腹黑。
监守自盗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2011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监守自盗》向人们展示了这场金融危机,是谁在受益,受害的有事谁。我看完之后明白了很多,感觉值得一看。
影片导演查理斯?福格森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博士,影片收集了大量的素材,从冰岛危机说起到纽约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众多的政治经济学家,教授粉墨登场,以细致的数据与条件逻辑分析,深入的讨论了华尔街金融危机的原因,那一场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发成的背后原因。影片汇集了许多国家的经济学家的分析和见解,展示了华尔街真实的面貌。在片中,我们看到而来华尔街的那些高管被描述为药物滥用者、心理障碍者、道德败坏者、赌徒、嫖客,心理学实验证明数钱使人兴奋的大脑部位和吸毒使人兴奋的大脑部位是一样的。
片中经济学家描述CDO,“以前购买房子需要抵押贷款,而现在放款人不必担心借款人不能还款。”
在片中,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华尔街,美国从里根政府开始放开了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政治游说者有游说国会放宽金融监管,监管两个字不时的出现在影片中。华尔街的高管、国会游说者、政府官员、信用评级机构和各类别的经济学家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大庞大的利益集团。我们看到所谓的金融工程师们是入耳利用大众的短视、贪婪、脆弱等心理来进行大规模的投机活动,最后给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我们看到了少了监管的自由经济、金融衍生品的泛滥、依赖于金融政治的政客们等等都使得这场磁带金融泡沫越吹越大,直至破灭。影片中的一个疑问,为什么所谓的金融工程师的薪酬是其他工程师的几十倍甚至是几百倍,真正的工程师建设桥梁,金融工程师构筑他们的梦想,当这个梦想变成噩梦时,却由别人来买单。
可悲的是真正制造CDO的鬼魁祸首却担当了奥巴马政府官员,金融业背叛了社会,而真正的罪魁祸首去逍遥法外。
监守自盗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846 字
+ 加入清单“真正的工程师造桥,金融工程师造梦,一旦变成恶梦,其他人为他买单。”影片结尾中国人说的这句话,成为我所有感想的源头。
影片是奥斯卡最佳纪录片,评价纪录片有个很重要的因素——拍摄者的立场。我一直觉得中立是纪录片应持有的态度,而影片中对商界人士如剑出鞘咄咄逼人的提问,却使得影片处在了中、低阶层人民的立场。但或许在这部影片中带有这样的立场也是可以接受的,犀利一点的提问,才能用核心问题直抵问题的核心。于是影片中多次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眼看问题就要揭开一个谜团时,镜头前的人也将太极打到了极致。
看完全片,感觉监守自盗并非真正描述2008年的金融危机或阐述经济问题,它真正着眼点,是披在金钱外衣下的人性与道德,以及面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时的抉择。对人性和道德的探讨让全片升华。本次的道德拷问,枪口指向了美国上流阶级——银行家、华尔街宠儿和政府高官们。
然而拿道德的眼光审视经济能有多大意义呢,我不知道。作为学生,我的道德建立在中、低产阶级的立场上,虽然代表着大多数人的东西兴许就是正义,但带着偏颇的道德去质疑他人,总让我不能理直气壮。换成上层阶级的立场,眼前又会是怎样的景象呢?上、中、下阶层的人们,各自持有自己的立场,他们站在立场之上看待着问题,获得自己的利益,守护自己的利益,这是相当正常的行为。我相信能量和物质守恒,一个人获取利益时必将一定程度损害另一个人的利益,无所谓阶级。银行家、资本家们,他们其实和我们一样做着同样的事,只是他们获取利益时伤害了更多的人,于是需要被批判。
我承认他们需要被批判,但使用道德这个武器进行判断和批评,并不显得那么正义。换成那几个主张监管的人或者道德水平更高的人来管理,世界就会平安无事吗?“保护最底层者的利益,并不是他们的偏好”,但其实保护其他阶层的人们,也不是我们的偏好。我们打着“大多数人”的旗号,似乎考虑到了大部分人的利益,但我们真正担心的只是“大多数人里自己”的利益,依旧自私,并不比上流的经济流氓们更高尚。问题根源在于社会让我们有着自己的立场,有自己的阶级,我们也只是凭此行事。挖掘之后发现根于社会,令人顿感无奈与无力。也许共产主义,才是解决人吃人社会的终极方法了。
明白了需要吃中药慢慢调理治本时,也应该吃点西药治标,表面的症状仍需要解决。首先是监管。纵观美国对于金融的监管法律,监管还是放松监管一直都相争不下,如果前一个法案是放松监管,那么通常会出现危机,导致政府不得不重新监管。而等一切都平复下来,政府又被利益集团游说着放松监管,说市场经济由市场自由解决,政府不能多加干预。每一次金融市场的放松监管,几乎都是自由派经济学家游说政府(或者自己成为政府决策者,如保尔森成为财政部长)。而每一次对于金融市场的松绑,几乎都会带来严重后果。如果不是08年全球化金融危机爆发了巨大问题,美国政府也不会重新走上监管的道路——通过加紧对华尔街监管的法案。
其次想谈的是大资本家们的算盘。又提到了这个阶级,我需要指出他们的自私,尽管我并没资格,但谁让你伤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呢。保尔森先前是高盛的老总,格林斯潘以前做过多家投资银行的董事,这些人或成为了总统顾问,或成为了财长部长,甚至是金融监管者。政府和华尔街的渊源,可以说比一条街还深。在国外,政府总是和大财团利益集团们联系在一起,互相牵制或帮助。正是这样的人进入政府,他们带着大资本家的立场,你不可能指望他们做出的决策真正考虑到中下资产阶级,不带偏向性。这里有个我比较关注的地方,为何他们要放弃在公司的高薪,转投政府呢?影片给出的答案是,就任财长后,保尔森之流可以冠冕堂皇地抛售股票,又可推迟纳税,因而商而优则仕何乐不为呢?影片提到了08年美国救市的法案,拿纳税人的钱,居然是去救济保尔森所在的高盛和其他银行,并且在退休之后,他们还可以回到华尔街和银行里去。贪婪是人的本性,但是贪婪过度,就必须受到责罚了。
通货膨胀,房价飞涨,两极分化,教育昂贵,政经一体,权钱交融......其实提到这些四字经,让我最先想到的不是美国,是中国。在这些问题上,我们真的有必要以美国为镜,好好目视自身现状了。监守自盗,监者自然有不可推卸之责任。监管者相当明白问题和漏洞,格林斯潘说“金融市场已经复杂到金融制度很难监管”的论调太苍白,监管者缺乏的不是金融知识,也不是观察力,而是去改变现状的动力。当经济危机发生了,民不聊生时,他们才会因为舆论压力而做出监管的样子。而等市场一旦复苏,监管松绑,又将再度恶性循环。这是否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呢?
2024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监守自盗》观后感
全文共 4409 字
+ 加入清单正如影片所说,影片确实请到了很多重量级的人物进行大量采访。但是,影片的剪辑将大半人所说的进行了重新组织,又删去了很多采访内容。影片就像CCAV台邀请几个人谈论国际形势一样,美帝野心勃勃留了下来,不同意这种说法的人,采访内容被一删再删,留下些被主持人问话问得答不上来的情形。许多人不接受采访是明智的,这样的采访接受了只会让自己羞辱,而且无法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看法。 若是本片将采访的全部内容都公开来,应该是能让人受益很多的,但是NO NO NO 文艺们怎么能拍这样的片子,文艺应该有立场,文艺应该揭露华尔街的贪婪,应该揭露华尔街控制美国政府,应该揭露那些经济自由化的学者
谈点看法
首先还是从房地产市场谈起,对于美国房市来说,最重要的一个事件发生在大萧条时期,罗斯福政府成立房利美(Fannie Mae)作为其新政的一部分,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抵押贷款。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美国政府通过房利美,以及后来成立的房地美间接的影响着房地产市场。威廉斯(W. E. Williams)教授曾写道:从1977年的“社区重建法案”开始,国会就开始威胁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要他们向高风险的住房买家和企业发放更多贷款,这些贷款就称为次级贷款。这些银行和金融机构得到的甜头是,“政府资助企业”Fannie Mae和Freddie Mac将会购买这些高风险的债券。任何脑子重量超过一盎司的人都能明白,这是酿造灾难的配方,可国会却齐声否认。在房利美成立70年后,房利美和房地美成为了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持有全美近3100万个家庭的住房贷款,总额约为5.4万亿美元,约占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一半。在大萧条之后的70年,美国房地产市场除了小范围房地产价格有出现过回落,总体上房市一路高唱凯歌,没有下跌过,但反观世界上其他国家,在这一时期西欧各国都有出现过过房地产市场周期现象,都有出现过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下跌的情况;亚洲国家,日本在90年代就有出现过地产泡沫破裂,房地产市场不景气,香港更是几起几伏,调整幅度有时甚至高达30%以上,中国大陆开放三十年,也出现过地产价格大幅下挫的情况,深圳楼市跌幅超过60%,多数为九十年代初内地房产繁荣时所建,深圳地产公司司40%以下的利润不做,朱镕基抓经济后,地产泡沫就此破裂。房地产市场起起伏伏,升升降降是正常的,因为市场总是不断的寻找“均衡”,有时供不应求,有时供大于求,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供给需求,有些年房屋供给过多,房价下跌,有些年住房需求增加,房价上升,但是像美国政府这样,通过这些抵押贷款公司介入房市,要求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高风险的贷款,这样那些原本属于高风险的住房买家可以买房了,房贷市场也变得十分宽松。这样等于是政府通过两房间接的向房地产市场不断注入大量的资金,促成房地产市场的超级大牛市。这样的房地产市场繁荣是不可持续而且是脆弱的,假如没有利率政策的收紧,布什政府经济政策的失误,它还会因为其他原因而破裂。美国房市到了21世纪,由于长期的政府干预行为,实际上已经是积重难返。
其次再说金融衍生品市场。此次出现问题的大多出现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RMBS),很大一部分来自房利美 房地美所发放的,这些证券在次贷危机前,大多得到了像标准普尔等大型评级机构的AAA评级。被认为是“安全”住房抵押证券连同其他抵押证券一起被放入一个证券组合中,形成抵押担保债券(CMO)然后这个证券组合又和其他抵押贷款(如助学贷款等)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组合债务抵押债券CDO。CDO和CDO组合起来,又可以组合成CDO2。像AIG这样的保险公司,卷入金融危机,其主要的原因是卷入保 债务凭证(CDO) AIG从其提供的向超高级风险产品作担保中获得相对较少的一部分利润——承保的每一美元每年的收益仅0.02美分。但如果0.02美分乘以数十亿倍,就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收入来源,特别是如果不需要准备金来覆盖风险的话。这些证券组合十分复杂,而计算他们的价值和风险更为困难,最初创立CDO的摩根大通团队整合模型时,既需要繁荣时期的数据也需要衰退时期的数据,但是他们却寻找不到房地产市场衰退的数据,这些数据十分重要,想要估算CDO中证券之间的相关性,及其风险,就必须依靠这些数据。如果这些证券是没有相关性的,则相对来说是安全的,如果这些证券高度相关,结果将是灾难性的。这使摩根大通团队最终止步于更大规模的交易。而另一些金融机构却认为看到了商机,积极的参与到这个交易中来,其实他们同样没有找到足够的数据,没有能够预测到潜在的风险。市场上交易者的行为并不一定对,但是市场这种机制,能够惩罚做错的这些人。正如弗里德曼所说,市场是一个不要求认错但会惩罚错失的地方。当金融市场的参与者犯错时,华尔街的交易员们对CDO等金融衍生品的估价是错误的,有毒资产的持有者必须为自己的错误判断付出代价。美国政府对有毒资产的救助,越毒的资产越能得到政府的资助,等于是做的越错的人越能得到补偿。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错误是建立在房地产市场扭曲的基础上。如果没有房地产市场的扭曲,被打包的债券等不会变成有毒资产。剔除了这些债券,或许金融衍生品定价也会有偏差,但是不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后果。我认为金融市场之后所出现的恐慌来自于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在08年初的时候,政府救助了贝尔斯登集团,所依据是太大而不能倒闭的原则,可是太大而不能倒闭原则并没有清楚的界定什么样的金融企业是太大而不能倒闭的,什么样规模的是可以倒闭的,在拯救了美国第六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后,保尔森却宣布不拯救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更要命的是,美国政府并未解释为什么拯救了贝尔斯登而不拯救雷曼兄弟,这种规则上的不确定性导致金融市场的恐慌,人们并不清楚下一个会倒闭的是谁,政府会救谁或是放弃谁。或许不公布拯救方案,会让保尔森有更大的空间操作,但是这个举动给以金融市场人人自危,竭力自保。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这件事的重要性,就是在前面提及的雷曼兄弟倒闭后,一直不大关注美国金融市场的国内媒体开始大幅报导金融危机,似乎金融危机一夜之间突然爆发的。政府干预市场一定会出问题,只是这些问题会以什么方式表现出来,或者是在什么时候表现出来。或许是长期的资源浪费,或许是金融海啸。
片中认为的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是 “监管不力” 但只要翻一翻过去 几乎所有的经济危机都有许多人归将其归因为 “监管不力” 但有一个问题是 什么才是监管得力? 胡佛总统曾经被认为是让经济过于放任自由 而导致三十年代金融危机 但罗斯巴德指出 胡佛非但不是自由主义者 而是同其继任罗斯福一样 热衷于政府对经济的管理 胡佛极其讨厌卖空 积极打击美国股市做空。后来经济危机爆发,胡佛下台,罗斯福所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均为主张政府管理,但罗斯福新政成功了么? 没有,大萧条至少持续到了二战时期。 罗斯福的新政对美国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在金融业的影响就是拆分,罗斯福将银行的投资部门分出来,禁止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即为鼎鼎大名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当时JP摩根和摩根史丹利本就是这样被分开的。这项法案影响深远,投资银行确实也长时期“老老实实”做业务。有空再讲故事了。
PS 回答 房市泡沫式政府促成的 金融衍生品是扩大作用。有些人认为金融衍生品完全没有用,例如片中提到的资产证券化。假设银行贷款100万出去,然后把这个贷款拆分成100万份出售,每份一元,购买的人获得贷款所带来的收益,而银行获得流动性,如果都没有人想要银行贷款收益,怎么会有人去买?这是资产证券化的益处,有人喜好流动性,有人喜好固定收益。另一面是,购买的人要承担贷款的风险,银行如果卖出去自然是受益,但并不是所有的都能卖出去,还有贷款的收益会证券化出售高些。金融衍生品现在似乎成为众矢之的,欲处之而后快,但着手金融衍生品监管还不如着手准备金制度与太大而不能倒闭准则的改革,这样才能除去银行风险收益的不对称。
不是说政府救市不利 而是救市规则模糊 这么重要的规则 没有明确规模 而是由几个重要头头进行决定 让市场面临政策上的巨大不确定性
高管的薪金包括两个部分 一部分工资 更重要的是奖金 奖金相当于绩效 如果今年干的好 就能得到多少 但是不能立即拿到手上 离职的时候能够拿到 当然董事会设置的这样制度确有不合理的地方 (不止金融业 其他各行的高管奖金也是如此) 因为不论公司最后如何 高管在离职的时候几乎都能拿到丰厚的奖金。 当然现在看这些高管倒闭离职后还能拿那么多钱非常不合理,但那些钱可以说是之前其在任期间未支付的薪水,只是人走了以后,把钱放进了兜里。我没有赞美这种制度,我也认为这种制度不合理,不单是金融行业,其他行业高管的薪资制度也是类似,我也认为这种薪资制度需要大幅改进。 但同时我认为,如果不是政府出资援助或是参股的企业,政府不应去制定该企业的薪资高低,薪资的制定权应是属于股东,股东才是企业的所有者 。
投资银行不是金融危机的赢家 恰恰相反 最大的输家就是投资银行
美国5大投资银行
1高盛 (目前美国5大投资银行中唯一仍盈利的公司)
2摩根士丹利 (股价下跌)
3美林公司(已被美国银行收购)
4雷曼兄弟公司(已破产)
5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
片中所指的双方交易的就是高盛 其中SEC诉讼是因为高盛在出售那些卖的抵押证券同时,没有披露另一家客户冲基金经理约翰•保尔森 (John Paulson)正押注于这些证券将崩盘。看出其中的问题了么,两笔对立的交易,事后诸葛亮当然可以说这是不可容忍的,但是事前华尔街几乎一致看好这些产品,而且华尔街的各种对冲买卖一直是持续存在的,投资银行的接连破产贱卖也是事前没有预料到风险。高盛比其他投行所作的唯一区别在于,他买的保险更多,也就是片中AIG所卖的CDS,0.02美分保一美元,不需持有CDO,也可以购买CDS防范风险,高盛的首席风险官并不像许多公司形同虚设,而是有一定实权的。大部分人看到繁荣,少部分人看到风险,还有人既看到风险还对此进行保险。对于高盛的道德拷问可以不断进行下去,但是却很难告倒,大陆几乎所有的基金,都是做多才能盈利,证券公司在向你推销基金产品,这些基金产品要股市涨了才能盈利,而另一方面,证券公司的自营业务是可以在股指期货上做空的。这样一家证券公司卖基金给你,而它的公司自营业务又在进行做空,你就能告它欺诈了么?
金融高管确实有错 市场判断错误 公司风险过高 高管的薪资也不合理 甚至道德有问题(好莱坞这帮吊乱的人绝对不比这些高管性行为 吸毒好到哪去)但是 对金融高管 监管不利 高管太贪婪 确实不是主要原因
监管从来不利 因为两个人交易 第三人监管 他怎么也不可能完全了解双方各种情况 如果他能清楚 完全能够监管者安排交易 计划体制就不会失败。 高管贪婪 高管像来贪婪 从有高管开始就是如此 而且不仅是高管 其他许许多多人也都贪婪。
2024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监守自盗》观后感
全文共 2235 字
+ 加入清单开篇先上了道冰岛做前餐:可怜的冰岛“已经在历史发展的终极/稳定阶段”,却在2000年起开始放松管制、宽松经济政策,“引发的灾难,首先是环境,然后是经济体系” —— 银行大胆举债、一手主导的过度膨胀使经济体系变得极其脆弱,金融监管机构无所作为,甚至有1/3的人投靠去了门前停满SUV的富得流油的银行。But this is a universal problem, right?
于是时代感强烈的炫目片头把故事拉回了纽约,回顾危机爆发一刻全球的反应时CCTV2还漏了一脸,中国和法国一样成为片子里美国以外的主要取材对象。片子的主体分了4章来讲述:
1. How We Got Here
讲华尔街投资银行从早期的partner模式来到Deregulation的时代 —— 去管制,放虎出笼 —— 这中间的种种人和事:揭Alan Greenspan曾拿钱帮商业欺诈犯给regulator写“专家意见”的老底儿揭的毫不含糊 —— 这就是定了个基调,后面精彩的还多着呢,Robert Robin,Larry Summers也都带着背景逐一亮相。
讲90年代末几大投行巨头格局已定,“先进”的金融衍生物如何焕发生机 —— 中国银监会的一位主管(查了一下,叫沈联涛)还在这儿发言讲起美国高学历的博士们开始纷纷投身金融的掌故。
讲在这期间要求、呼吁管制的人如何被踢出了局,于是Deregulation的狂欢继续进行。互联网泡沫,哪怕是安然事件,这帮银行如何总是罚钱了事而不是被调查和管制(还包括Fannie Mae和Freddie Mac俩只),顺带带出一些这些银行参与的洗钱啊投资伊朗核武器啊之类的破事儿。
最终五大投行,两大商业银行,三大抵押保险,三大评级机构,开始组成新的房贷产业链,次贷开始生产。。。
2. 泡沫(2001-2007)
房价在飙升,银行业的去管制化还接着深入,事情如何走向不可思议的疯狂。。。投行的高管们纸醉金迷着,色情、毒品都成为商业开销。。。而所有人都还伪装一切很好,尽管很多正面的采访者表示:他们知道这有多风险,但是真正的掌权者中没人愿意听真话,愿意行动。疯狂发展到了投行甚至开始在AIG买保险来赌这些房贷什么时候崩溃。。。
事后听证会上辩解当时行为的一个个嘴脸那叫一个精彩!!!
3. 危机
描述危机的发生总是非常有戏剧张力的,甚至是刺激的段落。各种各样的忠告如何一次次的被忽略后,终于有那么一天,out of cash。。。几天之中各种逃跑的姿态。。。法国金融部长被问到你是什么时候得到雷曼要倒闭的消息:“事后”。。。几天前还信誓旦旦的Henry Paulson难看的脸色无言的表情(这段有张非常经典的照片拍他和Timothy Geithner跟Ben Bernancky站在一起,三人表情各异,都很有看头),对AIG的紧急保护。。。然后就是并不那么有趣的危机扩散,失去房子,失业,波及到中国、世界。。。
4. 责任追溯 Accountability
这是最尖锐的一章,金融产业链条上每种机构的每个宣称无辜的面孔和他们的百万甚至千万美元的收入数字亲密的出现在同一画面上。学术界的先生们更subtle一些,他们没有听证会上的支支吾吾,却有论文来衬托他们的咨询费用单(居然把他们的税单都找了出来,这个太牛了。。。),这些人在采访里的表现也是无比精彩。。。
片子里还更进一步把讨论视角投向金融体系外的整个社会,美国已经面临着一面工业凋零(转去海外)一面大学学费上涨严重的不均衡现状,而对富人减着税,社会贫富分化加剧(Top 1%占有的社会财富从1982年的10%到2006年的23%)的过程中,中产阶级和穷人被一步步推向贷款。。。
更令人心寒的是,即使奥巴马在自己的总统竞选中谴责过以上的现状,但在他上台后,在现在的政府里,一切都没有什么改变,没有一个人、一个公司被起诉或捕。。。甚至就是那些曾经的insider,大部分还是继续在位,继续学术,继续他们的“insider” job,投行高管们继续他们的高额收入。。。
预告片里那段把银行跟银行抢匪相比的“We are sorry, we didnt mean it, we wouldnt do it again, trust me”实在太经典了。。。
上面提到的那位中国银监会主管的评论也非常经典:金融工程师比工程师挣得多百倍,工程师们造桥梁,金融工程师们造梦,当梦变成噩梦时,别人来付款。
片子以这样一段话结尾:“他们会告诉我们,我们需要他们,但是他们在做的事情太复杂我们弄不明白,他们保证这不会再发生了,他们会花数百万元拯救局势。。。这不会很容易,但是有些事情,worth fighting for。”
顺便说一下,这部电影距离我的期望有距离,不是拍得不好,而是我的期望本就不现实 —— 我以为这会是一部以一种以严谨的数据分析为主、丰富的理论和评价为辅对次贷危机做抽丝剥茧的理性分析的片子,也就是一篇经济学论文的标准。其实这个期望既不现实也无意义,还需要什么具体的数学推导来更进一步证实这场危机的发生根源和过程吗?我想知道雷曼公司到底卖了多少次贷,这里面赚到的每一块钱都进了什么人的腰包,哪个投资人损失了多少钱,多少人的房屋被收回时他们到底已经付了多少利息和机会成本。。。但不表示人人都有兴趣知道,而一部纪录片,应该尽其最大所能以“有效”的内容吸引他们的目标观众来传播他们想要说的、想要警示、想要谴责的话 —— 从这一点来讲,本片非常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