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看护

看护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看护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看护问题。

分享

浏览

7689

作文

2

法官、看护和隐居者

全文共 1138 字

+ 加入清单

三个有着高尚道德的人十分渴望得到解脱,追求永远的幸福。三个人在同一思想的指导下,各自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既然殊途同归,条条道路通罗马,因此这三位暗自较劲,各走各的路。

第一位圣人亲眼见到财产诉讼过程中人们焦虑的心情和案子的久拖不决,对此深有感触,自愿担任法官审理案子,并不计任何报酬。人世间,他乐善好 施,从不聚敛钱财。自从制定了法律以后,人们由于自己的罪恶,把人生一半的时间花费在打官司上,他可能是四分之三的时间,甚至是一辈子。这位法官还以为自 己能够彻底根除人类这种疯狂而令人厌恶的欲望呢。

第二位圣人选择了医院。笔者十分佩服他,与其他德行比,我更赞成这种选择,因为减轻病人痛苦是积德行善之举。有些病人给这位可怜的看护找麻烦。病人心情抑郁,烦躁不安,个个抱怨不止:“他特别照顾张三、李四,因为这些人是他的朋友,却他把我们搁在一旁不闻不问!”

这些抱怨比起那位法官所处的困境来说,简直不算什么。因为没有一个诉讼人感到满意,当事者双方都不服从判决。他们觉得法官的判决从来都不公正。类似的说法使法官心灰意懒。无奈,他跑到医院去找看护。

因为两人整日听到的都是抱怨和责难,他们内心感到十分痛苦。于是只得辞职,结伴来到寂静空幽的林子里倾诉心中的烦恼。陡峭的岩石下,泉水清澈见底,在这密不透风的好地方,他俩遇见了第三位圣人,于是向他求教。

这位朋友说:“自己要认真总结经验,谁能比你们自己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上帝告诫每一位,首先你需学会认识自己。你俩是不是已经在生活过的世界 里认识了解了自己?看来只有找到一个宁静的地方认真思索才能找到答案。到别处去找寻幸福将是糊涂之至。试想,你们把水弄浑,还能看清自己的面目吗?来,你 俩把这水搅浑吧!”

“和我们前面提到的清澈的泉水相比,搅浑的浊水就像是片厚厚的云。”

第三位圣人接着说:“我的兄弟,只有让水静下来,你们才能看清楚自己。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我劝你俩还是留在这远离尘世的僻静之地吧!”

这两位圣人相信了隐居者的话,接受了上述有益的劝告,和第三位圣人一起过起了隐居者的生活。

以上的例子并不是说,从事一项职业,不尝试艰辛就能获得成功。既然人世间有诉讼、生老病死,就少不了医生和律师。感谢上帝,我们现在还不缺乏这 方面的帮助。但名誉和利益的确存在,正因为如此,人们常常被名利搅得不知所措。啊,亲王和大臣、法官,你们都在为公共事业操心,无数件意外事故把你们弄得 头脑发晕,厄运使你们沮丧,好运又让你们沉沦。因此,你们不能正确把握自己,也不能正确认识其他人。即使在某个时候,你们要考虑这个问题,就会有某个 奉承者来打断你们的思路。

用忠告作为本书的结束语。但愿它能留芳百世,造福于人。今天笔者将书献给国王,推荐给智者们,算作是该书最好的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看护老人为题目的作文

全文共 1487 字

+ 加入清单

孤独、寂寞是很多老人最大的心理问题。看护老人,不仅看护生理,更要关注心灵。

采访中,一些空巢老人说,“孩子们来是来看我了,但是来了两个小时就走了,住也不住一个晚上。我最怕的就是他们要离开我的那一刻,一看到时间差不多到了,我就想多说几句话留住儿女们。”还有的老人说,“孩子们来了,给了钱,买了东西,一放就走了。我们老了能用多少钱,能吃多少东西?盼的就是孩子们能多花点时间陪伴。”

“福利院虽然可以满足老人生理照看的需要,但是对老人精神的慰藉还感到力不从心。”虹口第二福利院院长钮建华告诉记者,一些老人因生活环境发生改变,还因为生活习惯、个人修养不同,相处时容易产生小矛盾。有的老人因为轮流上厕所等得不耐烦,就会脾气暴躁,动手打人。还有的老人总怀疑别人偷他的东西。有的老人进院后变得比在家时更孤僻。“矛盾可能仅是因为一点小事想不通,或者和别人交往时发生障碍。如果养老院里有人每天到每个房间,了解每位老人的脾气,对老人问寒问暖,聊出老人的心里话,使老人情绪得以疏导,矛盾是可以减少的。但是现在护理员照看老人都忙不过来,别说心理疏导了。”

“如今大多数老年人不缺吃少穿,最缺精神上的支柱。心理援助就像一根拐杖,帮助老人走好这一段漫长的晚年。”卢湾区街道心悦夕阳工作室负责人、卢湾心理协会会长浦骏告诉记者,到他这咨询的老人不少,人多的时候,一两个小时里要接待10多位。

心理疏导过程中,浦骏发现,老年人可以分成70岁之前的老人,叫“年轻的老年人”,而70岁以后的老人可以归入“老年期的老年人”。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往往是55岁-70岁的老人。“这个阶段可以说是人生最有阅历、经验最丰富、尚有精力的时候,这个时期的老人往往最容易产生‘退休综合征’,心理失落、孤独、自卑、人生未来的目标不明,有丧失感。如果这种心态长期得不到疏导,会导致抑郁症,还会影响到生理上的变化,比如失眠、免疫力下降,甚至还会产生自杀倾向。”

美国的一家老年研究机构认为,适当的工作能使老年人减少疾病和疼痛、保持积极乐观心态、更长寿。为老年人提供工作机会,参与志愿者组织、公益性活动,不但能充实老年人的退休生活,增加他们的精神满足感,还能使这些老人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减轻家庭或社会的负担。

今年87岁的方文麟,体态轻盈,耳聪目明,是一位国家级的武术师。方老每天带领小区里的老人打太极拳,每周六还在浦东源深体育中心带领260多位学员练拳,最近为了迎接世博会他又带了4个班100多位学员。“人家退休以后寂寞,我不寂寞,我整天都很忙,为自己能发挥点作用感到很高兴。”

85岁独居老太太冯金媛退休前就是做老龄工作的。退休后她又做了十年的街道老龄工作,直到1993年才“第二次退休”。她很愿意多为社区做事,成了居委会的“人”。每周她带领社区里其他老人读报读书。读报前,她还要先浏览一周自家订阅的报纸,做足“功课”。有了冯奶奶领衔,来参加读报的老人越来越多。冯奶奶要退下来让年轻人接班,居委会干部却说,“没有你不行!”

今年50多岁的吕欣是心悦夕阳志愿者队伍的成员,这支志愿者队伍大多也是退休后的“年轻老人”组成,有干部,有老师,有职员,他们为“年老老人”进行心理援助时,也发挥了自己的智慧,重新找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

吕欣告诉记者,志愿者们都是社区的居民,包干了身边的老人。“老人今天打扮潦草了,神情不对了,是不是心里有什么情绪。平时到了这个时间出来拿牛奶,和邻居们吹牛,今天怎么不见人影?”丰富的生活阅历,近距离长期的接触,使他们能从老人的打扮、神情、作息这些点滴细节里,感知到老人内心的变化,让老人感到自己没有被周围的人忘记,心里有温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