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知青

知青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知青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知青问题。

分享

浏览

5340

作文

23

知青岁月:能吃苦,有威信

全文共 657 字

+ 加入清单

1969年,不到21岁的王岐山到延安插队。春天刚到,知青们就要学着在地里施肥播种。肥料不是化肥,而是生物肥。“牛粪、驴粪、羊粪都有。每天要赶着驴从村里往山上运两次粪,每次都要一个多小时。干粪每袋四五十斤,有点水分就重一点,六七十斤。”当时的大队支书尹治海回忆,赶驴驮粪上山不是件容易的事,山路是崎岖的羊肠小道,一脚踩不稳,就会滑到沟底。大队长韩志厚担心知青们干不了这活。但王岐山说:“我们现在就是康坪村的一员,生产队的活就是大家的活。”韩志厚听了,半开玩笑地说:“你娃娃要是真能送了粪,才算得上是康坪村的一员。”

第一天送粪,知青们将粪袋抬到驴背上,驴刚走两步,粪袋就掉了下来,他们不得不喊住驴,再抬,再赶,再掉……后来王岐山经过观察发现,要想让粪袋不掉下来,必须要将粪袋装瓷实,给驴压力,还要把粪袋放在驴背的正中间,以保持平衡。下午的时候,男知青们在王岐山的带领下,已经能顺利地送粪了。

知青到来后,康坪大队副业和集体经济发展起来,大队的干部和财务工作受到无端猜忌。王岐山建议财务公开,他与大队支书尹治海、村会计高志强一起,核查了村里的农业、副业和知青安家费的开支情况,并没有发现不妥。调查组把各项开支公示,还了生产队干部一个清白。如今在知青窑洞里,还保存着当年王岐山书写的调查记录:“1969年康坪知青安家费每人由公社实发194.00元,共2716.00元。生活费开支1342.19元,医药费71.08元,建窑费840.00元……总之,康坪知青安家费收支平衡。”右下角是调查组各成员签名,日期为1970年9月8日。

展开阅读全文

2024“知青”史料征稿启事

全文共 932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发挥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根据省市政协有关要求,新乡县政协决定从即日起在全县征集《青春记忆—我的知青岁月》有关史料。征集我县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20余年间,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中的重大事件、典型人物资料,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稿,汇编出版纪念文集。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青春记忆—我的知青岁月》专题史料征集内容

1、各级知青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干部、基层知青场(队)带队干部的回忆;

2、知识青年在新乡县工作生活的回忆;

3、新乡县籍支边知青的回忆;

4、新乡县知青农场、知青队、知青集体的回忆;

5、在新乡县插队知识青年的回忆;

6、新乡地区以外户籍的知青在新乡县的回忆;

7、接受插队知青的农村房东家庭、大小队干部及有关人士的回忆;

8、新乡县知青运动中发生的重大事件。

二、史料具体要求

1、“三亲”原则。必须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相关历史事件当事人或见证人亲历、亲见、亲闻的史料,并以征集事件亲历者史料为主。

2、存真求实原则。史料应做到忠于历史、实事求是,客观记录、反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确保真实、准确、可信,不溢美、不贬损。

3、文责自负原则。坚持尊重差异,允许多说并存,史料可从多种视角反映上山下乡运动的事件和人物,从多种视角展现历史面貌,作者应为所提供的史料负责。

4、文字稿主要为记述体,以第一人称撰稿,如实记述“我”的“亲历、亲见、亲闻”。文字应生动朴实,可读性强,文字可长可短,原则上3千字以上,最多控制在1万字以内,最好配有相关图片。忌写成工作总结或资料汇编。照片、音像、视频及重要实物史料有完整文字说明。

5、所有各种载体的史料均应以文字形式注明撰稿人单位、姓名、简介、联系方式等。

6、除重要实物史料外,其余各种载体史料经过初步编辑加工后,均以电子版形式汇总上报。

7、 征稿期限:即日起至2016年11月底。

8 、上报文稿一经采用,将给予适当物质和精神奖励。

三、联系方式

地址:新乡县政协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 邮编:453000

联系人:范子全 电话:0373-5589078 13937374736

邮箱:fanziquan123@126.com

新乡县政协学习和文史委资料委员会

2016年10月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知青》

全文共 835 字

+ 加入清单

特殊的年代,特殊的人!

特殊的群体,特殊的魂!

特殊的经历,特殊的情!

特殊的欢乐,特殊的名--知青!

一代功臣!

一代精英!

一代明白的生物!

一代只有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才有的精灵!

我们--

建国十年我十岁,

与共和国同年岁!

我们--

上有父母双亲,

下有兄弟姐妹,

离别时,震憾人心的火车汽笛,

摧抖了我们的心,

可没能摧下我们眼里怕妈妈伤心的泪!

我们--

一群未成年的小伙儿姑娘,

在一个伟大的号召下,

勇敢的为共和国担当!

奔赴到冷到不能形容的雪乡!

我们--

开过荒,种过粮,

伐过木,盖过房,

上过跳,抢过场,

喂过猪,放过羊。

会见过瞎蜢,蚊子,小咬,

捞起过冰水中的小麦高梁,

抡起过震裂虎口的铁镐,

握过比冰还凉的钢枪!

我们--

不是军人,可穿过军装!

紧急集合出过操 ,

投弹打靶站过岗,

我们没戴过帽徽领章,

可筑起了共和国的铁壁铜墙!

我们--

尝过了沤麻起麻的滋味,

更品味了珍馐佳肴是喝汤!

顶着烈日夏锄,

领略了荒原的博大,

和那垄沟的漫长,

经历过春节扒车回家,

才体会到如今春运之事儿那算个什么!

当我们的荒兄荒妹的忠骨埋在了白山黑水时,

我们领会了这撕心裂肺的北大荒!

在共和国疗伤的年代里,

我们犹如候鸟般的困退,病退,转插,上学,

回到了老巢回到了家,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重新书写一代知青的伟大!

我们--

勤奋,坚强,明理,善良,

爱家,刻苦,孝顺,忍让,

因为我们这一代人的烙印是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我们--

出生成长就挨饿,

上学文革不上课,

凑合毕业没工作,

生儿育女只一个,

但我们知足我们欢乐!

正是我们这样一群人啊!

今天活过了六十多!

我们--

不怕困难,不怕挫折,

热爱生活,更学会了生活!

从无知到无谓,

从无奈到无敌,

从无言到无忧,

从无辜到无碍,

从无可奈何到无与伦比!

因为,只要从心底呼一声北大荒,

我们的面前就没有阻挡!

北大荒啊,北大荒,

我们这当年的大荒原还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输入着我们浓浓的血浆!

我们的同龄是共和国,

我们与祖国一起成长,

在华夏民族的文明史上,

我们的后一辈忘不了他们的祖宗

是一群知青,是一群共和国的脊梁!

展开阅读全文

我的知青岁月

全文共 4030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皮鞋、旅游鞋、休闲鞋走俏,城市里,很少有布鞋出售,更别说纯手工做的布鞋了。就连乡下,手工缝制的布鞋也越来越少见了。时间无情地吞噬掉过去的许多东西,诸如茅屋、纸窗、怀表、油灯等等。我们对这些不再有相应实物现身的词语日益陌生,遥远的恍如隔世。

一双布鞋闪烁着钻石之光,在记忆之河里晶莹可鉴。

那是我亲手缝制的一双布鞋。

说来奇怪,不擅家务,一根缝衣针拿在手上,不亚于铁棒般沉重,至今尚未缝纫、编制过什么,一动手的露出弱智本性的我,却为自己做过一双颇为像样的布鞋。

如此的不可思议,又是今生唯一做过的事情,就印象特别深,又幽梦般悬浮。悖逆本性,却开出旖旎的花儿,深嵌着那个错乱年代无法绕过的苍凉与悲伤。当然,也有人性的温情,在寒冷的冬日里燃烧,使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还有一缕光亮仍绕心间,引我前行。

那是知青时。

一个山清水秀、闭塞贫困的山村。每日劳作之余,无书可读,我就到社员家串门,以打发寂寞难耐。

常去的是顾大婶家。大婶四十多岁。人长得干干净净,家也收拾得整洁清爽。她性情温和,眼角眉梢时常堆着笑意,咧开的嘴巴里露出当地人少有的白洁牙齿。我一直喜欢干净的人,和大婶性情相合,和她的走动就多了起来。

冬天昼短夜长,收工早,晚饭也吃得早,农活也不累,血气方刚的我们,谁也不想早早钻进被窝睡大觉。闲来没事,我就常往顾大婶家跑。一天晚上,我俩坐在暖融融的炕头有一句无一句地东扯西拉,大婶不耽误手里的活计,飞快地纳鞋底。乡村女人忙完队里就是家里,每天只有睡下才得闲。只见她右手握住的锥子飞快地往左手捏住的鞋底“嗖”地一下扎出孔眼,随之将针插入,牵引麻绳“刺刺”地穿行其中。她的两只手翻花似地轻盈舞动着,又配合得环环相扣,宛若行云流水,大珠小珠落玉盘。原来鞋底也能纳出花儿来啊,我竟痴痴地看呆了。与此同时,随着“刺刺”之声此起彼伏,一种裹挟着阳光、泥土、乡音的气味源源而来,直入肺腑,绵软而亲切。儿时,我常常在母亲、继祖母纳鞋底的“刺刺”声中进入梦乡,偶尔醒来,昏黄的油灯下,麻绳穿过袼褙特有的声音和气味,在茅草泥屋里弥漫,我香甜地咂砸嘴巴,即刻,又沉沉地睡着了。此刻,温软的,甘甜的气息将我缠绕润泽,仿佛又回到了故乡的老屋,我找到了在家的感觉。

见我半天没吭声,大婶用锥子轻轻地插入头上的发丝,笑呵呵地问我,村里比你小的姑娘家全会做鞋,想不想学?

反正闲着太无聊,正闷得慌,不如鼓捣点什么。心是这么想的,嘴上却说,我连针都拿不好,手笨着呢,能行吗?我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

没啥大不了的,这不还有大婶我呢,我这袼褙、麻绳都现成的,哪天你有空,到供销社扯点儿布头做鞋面用。

按照顾大婶的吩咐,一日到公社开会,顺便到供销社买了一块浅灰布头,又买了2尺白花旗,用来做衬子及滚鞋边用。看到柜台里炉果、桃酥、饼干等糕点,口水忍不住往外涌,我责怪自己没出息,还是经不住诱惑,下意识去兜里掏钱。囊中羞涩啊!在生产队出一天工,挣满10分也就值贰角多钱,一年到头即使出满勤,勉强挣回一个人的口粮,见不到现钱是自然的了。我一跺脚,从兜里掏出6角钱,买了一斤桃酥。那时节,长年缺少油脂的肚里总有馋虫潜伏,一包玉米面制作的粗糙点心,胜过任何佳肴。我在回去的路上,边走边吃。油乎乎、香喷喷的味儿顺着口舌、肠胃传遍全身,令我飘飘然。这一来自舌尖上的美感,在心中回旋至今。这就是我们那代人极度贫瘠的青春岁月!

几天以后,下工的路上,顾大婶告诉我鞋面的袼褙(鞋面与里衬两层)已干透,今晚到她家剪鞋样。

在青年点吃过晚饭,我兴冲冲地来到大婶家。大婶已经收拾完毕,猪也喂好了,正在炕头坐着等我呢。她家三间房,见我进屋,打过招呼后,顾大叔转身就到东屋去了,顾大婶和我会意的相视一笑。我美滋滋地脱下帆布绿的农田鞋,上炕坐下了,大婶让我往炕头挪挪,说这儿热乎,离火盆儿又近,咱就别磨蹭了。说着,她哈腰从地上拿起我的一只农田鞋,放到早已准备好的一张泛黄的旧报纸上,用铅笔画出沿线,再用剪子剪出鞋底的大样。又从一本书里拿出她收藏的鞋样(也是报纸剪的),按照剪出鞋底纸样的大小,边合计着,边对照手中的鞋样,修修改改,很快剪出鞋帮的纸样。她将2张纸样分别用针线别在一新一旧的两块袼褙上,在她的一手操办下,鞋底、鞋面就齐全了。剩下的,就由我这个徒弟去完成了。

起初,无论是用锥子在几层袼褙粘连的鞋底上扎眼,还是穿针引拽麻绳,我都不得要领,两手根本不听使唤。即使大婶在鞋底上画出点位,我只要照着扎眼,用针将麻绳引进针眼里,再把麻绳套上锥把绕上几圈,用力拽实就行了,我却好半天纳不上一针。右手中指箍的顶针与我离心离德,老是串位,躲在一边看笑话,手指肚不时被针尖戳破,就有血痕渗出。大婶见状,心疼地抓住我的右手,长长地叹了口气说,真难为你了。

手指疼,对一向皮实的我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我主要是心痛。眼下的日子,没有任何盼头可指望。回校继续读书、乃至上大学都成了泡影,那种与书本、笔墨相交甚欢的好日子一去不返了;远在百里之外的父母身体软弱,弟弟妹妹还太小,一家人活得疙疙瘩瘩的,我又不能给父母减轻一点负担。。。。。。不由得悲从中来,眼圈也湿漉漉的了。为了掩饰囧态,就嚷嚷我怎么这么笨啊。大婶笑着安慰说,万事开头难,这活儿只要上手,慢慢就熟练了。就这样,在大婶的鼓励和帮助下,虽然别别扭扭,鞋底纳得不整齐受看,每晚下来,还是有进展的。

我怕同学笑话,一直没把鞋拿回青年点里做。差不多每个晚上,我都在大婶家,一边学纳鞋底、滚鞋帮、上鞋,一边与手里断不了活计的大婶扯些闲篇。有事儿忙活着,时间过得就快,一转眼,就到熄灯睡觉的时候了。我便下炕穿鞋,在门外与大婶告别,伴着满天的寒霜,踩着一地的冰雪回青年点。那时,村里的治安好,一个女孩子走夜路也没什么让人担心的事情发生。

泥墙纸窗的屋子里清静又温暖,火炕热热地烘着我的屁股和双腿,身边的炭火盆里硬木柴的余烬长久地发散着暖暖的热气,暖着前胸后背;当时偏僻的山村也无法避开的、此起彼伏的斗批改声浪被远隔在外。舒心的安静中,只响动着宛若母女的轻言细语与手工活计的轻音乐。哈,如此美好的夜晚,如此美好的环境,还能有什么烦心的事儿滞留心中,让人焦虑伤怀?在大婶身边学做鞋,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快乐,一点点的长进和成果,都让我激动不已;大婶的深情厚谊,从她的眼神、话语、动作和气息里漫溢而来,让我格外的温暖、踏实,就觉得时间不那么难过了。偶尔,抬头看看我和大婶投在泥墙上做活的影子,不禁哑言而笑。谁能想到——当初向同学信誓坦坦地宣布,我这一辈子只做学问,让那些家务活滚得远远的吧!惹得周围一片哄笑。这个书呆子啊,现在不仅整天与泥土打交道,还为一双鞋子忙得甚欢,真是世事难料,沧海桑田啊。

前前后后忙活了一个多月,一双有拉带的布鞋就大功告成了。

等我做完最后一针,将麻绳在鞋底打个小结,用剪子将麻绳剪断,一双崭新的布鞋就竣工问世了。现在,两只容光焕发的新鞋子,喜气盈盈地对着我,这是多大的收获啊!对我而言,破天荒地做成了原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它是值得骄傲和庆祝的——我的第一个作品!那里面的每一针,每个绳角,都融进了我的手纹,我的呼吸,我的体温,我的心路,连同顾大婶的关心和体贴,堪为心灵牧场里的一湾绿洲。我情不自禁地将鞋子捧在手里,紧紧地贴在脸上摩挲着,呼吸袼褙和麻绳散发的乡土味儿,心里开花似的,一片锦绣。连连说道,这是我做的么,这是我做的么?

孩子,说实在的,送给你一双现成的新鞋,倒不是什么难事,比你自己学做容易多了。我是不忍心看你一到收工就像丢了魂似的,故意给你找点事儿做,手上有活占着,心也就静了,你说是不是?

我一头扑入顾大婶的怀里,夺眶而出的眼泪哒哒地往下掉,哽咽地说,大婶啊,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大婶用衣襟轻轻擦去我脸上的泪水,又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傻孩子,要是我的孩子独自在外,不也一样?嘿,别光顾着说话了,还不赶紧试试,看合不合脚?

说罢,她用斧头将两只鞋子分别锤了锤,再用手撅了撅,告诉我这是为了将新鞋揉熟,好柔软些,穿起来好舒服点儿。

我笑看了大婶一眼,转身下地,郑重其事地一只一只地穿上新鞋。哈,想不到这么随脚,不松垮也不紧巴。走两步,看看!大婶话音未落,我又笑看了她一眼,手舞足蹈地在屋地上来回走了起来。鞋子那个透气、舒适有弹性啊,熨帖、爽爽的感觉洋溢心头,美美地回应着拍手叫好的大婶,我在屋地上两只脚腾空连连蹦了好几下。

这天夜里,我好久睡不着觉。一种直觉明明白白地告诉我,我所遭遇的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离家远了,上不了学了,没书可消遣了,笨手笨脚干农活虽纠结郁闷,毕竟有饱饭可吃。当地社员每年的口粮才300斤毛粮(知青是600斤粮),一年到头除了过年能吃几顿像样的好饭食,大部分的日子里是喝稀粥,瓜菜代,却从没见到哪个人愁眉苦脸的,相反,他们却有说有笑地安渡苦日子,他们,不也是活生生的人吗?

顾大婶教我学会做布鞋,也教我学会如何与命运和解——无论命运将我带到何方,都要自觉地尊重并珍惜命运给予的困境及苦痛,从中寻找、顿悟让自己解脱,进而超拔出来的点点滴滴,在脚踏实地与放飞视野中,步入安然、豁达、温暖、快乐的境地,更好地活出质量,活出风采来。

无疑,这双布鞋,成了我人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拐点。

从这以后,我不再自怨自艾,自我消沉,自我折磨,而是有了定性,也有了方向,尽管这方向还不甚清晰,眼前有了一缕闪光的火苗毕竟给人以鼓舞与引领。我开始在乡间收寻可读之物,功夫不负有心人,喜出望外地在一个社员家里找到破旧不堪的《世说新语》;坚持每晚临睡前必在日记簿里乱写一通——纪实见闻,宣泄心绪;自告奋勇地当大队的业余报道员,点灯熬油地写出一篇篇豆腐块稿件。难熬的知青生活开始变得有趣起来——农田里既出力抛洒汗水,又乐于融入人群之中,互送温暖与快乐;夜读或信笔涂鸦中,与文字耳鬓厮磨,就有思深的朋友心心相印,性灵之光降临照耀我心。于是,我的身体日益强壮起来,我的思绪振翅而飞,我向着无限辽阔的远方大步奔去。

展开阅读全文

我的知青岁月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也许,曾经感伤的日子也是一种美好,因为我体会到人世间最真挚的温情。

——题记

听说刘文俊因病致贫巳死去几年了,我的心不觉一怔,深为这位相貌丑陋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农村汉子终因贫困而没能赶上今天这个好日子颇感遗憾。

有人曾问我,当知青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说,除艰辛的劳作,艰苦的生活之外,农民们那种善良和温情给我留下深深的烙印。

刘文俊就是其中一位。尽管他家也过着十分贫穷的生活,但他总忘不了照顾我们这些从城里来的知青。只要认为是哪怕一点点好吃的东西,总忘不了给我们端来。生产队分给我的一分菜地,挖地、浇水几乎被他承包了。

生产队里一位被称为幺婶的女人是我十分钦佩的。她的男人因车祸去世时,她还不到四十岁。可她硬是用农村妇女坚毅的韧性将四个孩子抚养成人。不仅如此,在她最艰苦的日子里,还为我们知青奉献出关爱之情。特别是在我生病时,她总会象一母亲一样给我深情。

前几年回了一趟生产队。当路过王保管的门前时,忽见他一个人孤独地坐在门坎上,给入一种苍老而悲怆之感。我心里顿觉一酸。他是一位很善良的好人,对我们几个知青,他用了仅有的一点点权利关心我们,使入至今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

我的知青岁月

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七十年代的中国农村,农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过衣暖食饱的生活。

——题记

下乡不久,发生在我所在生产队~件真实事例震撼了我:农民刘文俊不满五岁的女儿半夜饥饿难忍,她艰难而无力地爬到灶边,看到早巳空空如也的蒸子时,连哭的力气也没有了。

尽管这位不幸的幼女没被饿死,但每日只吃两顿稀饭的农家却不在少数。

作为知青,在填饱肚子方面比农民幸运的多,毕竟每月有几十斤谷子作为吃的保证。况且生产队的保管对我们几位知青格外“手下留情”,每次称谷子时,大称总是很旺,至少多称出几斤,这令我们很感动。尽管这样,我还是有挨饿的时候。有一月,我因饮食没注意平衡,导致提前断粮。一天晚上饿得实在没法,

只好到旁边的猪圈房里偷偷舀了一碗喂猪的麦麸来煮,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尝到饲料的味道。

俗话说,饱暖思淫欲,贫贱起盗心。在我的一生中,知青时代的一件事令我至今忏悔不已。那是七六年夏季一个没出工的雨天,~只小母鸡突然窜到我住的茅房屋外。好久没沾腥味的我顿时血液骤涌,一种从未有过的念头占据脑门。当我捉住小鸡关紧木门,一口气吃完用盐水煮熟的小鸡后,心里说不出是一种口服感还是愧疚感。晚上,我听见聂家大娘高声呼唤小鸡,心中一阵紧张,继而是忏悔。这毕竟是我平生第一次做这种见不得人的事。

在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其住房和穿着更成问题。全生产队二十多户人家,大半都住在低矮、潮湿的土墙垒成的茅草屋里。家中除基本的劳作工具外,电器物什很难见到。贫穷不但滋生罪恶,还导致羞耻。我在劳动时曾几次窥见生产队年轻女子连短裤都没穿。我也曾为自己有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衣而自豪好长一阵时间,那是我节食卖了十多斤大米而买的。

展开阅读全文

我的知青岁月

全文共 710 字

+ 加入清单

40年前,历史在给我们开了一个大玩笑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相识相知一起工作学习的机会。我们这些刚从学校毕业、未涉世事、素未谋面的粤海知识青年,在懵懵懂懂中,从五湖四海来到了那个偏远荒凉又让人刻骨铭心的地方——海南东岭农场。

正是在那让人终生挂念的农场,我们学会了生存,懂得了人生,认识了做人的道理。

正是在风雨共舟的辛勤劳动中,我们磨练了意志,也结下了真诚的友谊,那是此生最为难得的缘份。

正是在那荒山野岭和橡胶林中,我们沿着崎岖的小道一步一步走下去,一天天成长,一天天成熟起来。

农场生活的岁月,十分漫长,却又十分短暂。我们的事业和征程,正是以农场为起点的,农场生活是我们丰富人生的重要乐章。

回首农场往事,我们在失去的同时收获,在遗憾的同时庆幸,在伤感的同时快乐。农场永远成为我们每个人心灵的第二故乡,正是她成就了我们的今天。

今天,我们回忆过去,是为了更好地珍惜现在。明天,我们回忆现在,是为了继续创造将来。

虽然,我们已经年近花甲,但年轻时农场的生活将永远刻录在我们的记忆之中。我们也将步入老年,老年就像陈年的酒,老年的酒更香,老年的情更浓,老年有温暖的爱,老年是不了的情,老年的时光象夕阳一样红。

虽然,我们没有更多的东西留给下一代,况且今天的世界千变万化,日新月异,但不管世界如何变化,有一种东西是永远不会变的,哪就是艰苦奋斗,坚忍不拔,永远是成就一个人的精神支柱。

怀念农场的场友,我就深深祝愿,希望场友们更加珍惜友情,珍惜生活,珍惜事业,珍惜健康,珍惜农场生活美好的回忆。

怀念农场的场友,我想套用唐朝诗人李益的一首诗送给他们:卅年离别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夕阳道,秋山又几重。

展开阅读全文

我的知青岁月

全文共 768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我们今天已经步入中年,已经走向事业成熟或已擎起社会栋梁的一代人来说,知青大返城无疑是我们过去人生舞台上一个高潮的谢幕,一支命运交响曲的辉煌的断章。

——题记

一则统计数据:

截止一九七八年底,波澜壮阔的上山下乡运动进入第十个年头,也是最后一个年头。全国知青总数已达两千万人,这个数字超过二战时期加拿大全国人口总数。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目的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据说有文件规定:知青下乡必须满两年才有招工、升学等资格。然而真正有幸满两年能就业、读书、当兵的知青人数却少得可怜。特别是象我们出身不好的知青,其“乡龄”之长就可想而知了。

看到早来的或比自己迟来的知青战友陆续离开农村,无奈之中只能哀叹命运的不公。

工作,对绝大部分知青,是无权选择的,只要能走,就是最大的幸运。

一九七八年,是上山下乡运动最后一年,这一年是我下乡第四个年头,而全国的知青大返城也是在这一年进入高潮。据东坡区政协编撰的知青专辑统计:当年全县实际下乡知青只有58人,而通过招生、招工、当兵、病残等途径调离农村的知青人数则达2945人,为历年之最,但尚在农村知青总数还有2800余人。

我是一九七八年年底被招工进入企业的。颇具纪念意义的是,此时正值具有改革开放、拨乱反正重大意义的党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不久。 。

应该说,进当时的中央厂矿——眉山车辆厂,对我这个出身不好的知青来讲,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我得感谢母亲。最初得知当时的眉城区有五个教师子女招工指标时,母亲丢掉了任何“面子”,跑上跑下,可以说,是用眼泪争取到的。

真的有希望了,但我并非为这迟来的机遇而兴奋,因为此时我已转为民办教师,已喜欢上教书之道,并已小有名气。

当时的象耳小校校长曾公平坦言:我的调走至少是象耳教育界的一大损失。

正如我下乡时孤独情景一样,走的时候也是悄悄地离开,因为我不愿让还在农村的知青战友们悲伤。

展开阅读全文

我的知青岁月

全文共 1630 字

+ 加入清单

在人生的旅途中,许多往事都可以渐渐淡漠,唯独那段知青岁月,却叫人不能忘掉。我的青春和追求,就是在那段岁月里开始的;我的人生之路,就是在我生活和劳动的地方,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近日,到南山参加《重庆煤炭》通讯员培训,观看了培训班组织的“红色经典”文娱演出,又激起我对知青生活的回忆。1969年11月初中尚未毕业的我,为响应毛主席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号召,同绝大多数往届、应届毕业生愉快地奔赴了农村那广阔的天地,来到万县分水兴发五队安家落户。

那时,我们正是风华正茂之时,为响应号召,扎根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把所学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广袤的土地上,把城里的信息和先进思维带给落户的贫困乡村,使那里充满新的气息和活力,是我们的信念和追求。到达那里后,我们成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在公社、大队走村串户演唱革命歌曲、舞蹈、样板戏时的那种激情、那种投入是永久难以忘怀的。

记得刚去不久就遇上冬季来临,在那高高的兴发山上,我们迎着大风、寒流和雪,撞在身上钻心疼痛。在搞水利工程挖渠引水为来年农作做准备时,阵阵寒气袭人,双脚泡在水中,身子冰凉冰凉的,我们全然不顾,一个信心就是挖好渠、理好沟。中午开饭时,我们每人一碗红苕饭就着老乡给的咸菜,大家有说有笑,吃的津津有味。晚上,我们又翻山越岭,爬坡上坎与其它队知青聚合一起排练节目,没有报酬、没有要求。闲暇之时,我们前往同班异性同学住处玩耍,招来一些流言蜚语,传到公社竞引来莫名其妙的大会点、小会批,气得她们哭了好几天,抚今追昔,总有那说不完的感叹。大雪封山后,那些社员都在家中围着地灶烤火,却又安排我们去照山护树,防止山下人前来“偷砍”树林,我们还真当一回事,在山林中走来串去,抓住一些偷伐树木的,还振振有词地严厉训斥,可惜当时条件差没能拍下那些值得回味的珍贵的镜头。我想,那绝不仅仅是一个劳动场面的记录,而是我们知青生活的记录呀。春节刚过,我们又从重庆沙坪坝家中赶回村里,和全队男女老少一起又走进地春耕春种的季节,盼望着那收获的喜悦。

夏锄时,骄阳似火,大地晒的发烫,汗水和泥土混合着,干渴与腰疼相伴着,锄完长长一垅麦苗,几乎站不起来,在那个年代出工早,收工晚两头见不着太阳的日子里,我们一块下乡的伙伴有的受不了这种煎熬,跑的跑、溜的溜,串村的串村,剩下我们少部分人顽强的坚持着。有一次实在累的够呛的我,便倒在坡地上睡着了。待醒来后,看到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们已经移到另一块地上不声不响地干着时,我心里愧疚极了。于是我拖着疲倦的身子又干了起来。社员们看我实在跟不上趟,便帮我锄上一段。啊,可甭小视这一段,那是农民给我的温暖、信心和力量!我的眼睛被泪水模糊了,泪水尽情地流在了那块多情的土地上。

当难耐的夏锄结束后,初秋的脚步也姗姗到来,我又同社员们一起投入了紧张的收割。在那些天里,我的双手打满了血泡,镰刀割破了手,染红了手中的稻麦,劳动一天下来,全身像散了架似的难受,当我看到喜气洋洋的社员把割倒的稻麦堆码起来时,心里有说不出来的高兴。因为这金色的收获中也有我们知青的滴滴汗水呀。

冬去春来,在那里我度过两个寒暑,经历了种种酸甜苦辣,真正认识了土地,认识了农民,体会到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真实滋味,理解了生存的意义和艰辛。在知青大返城的浪潮中,招工来到煤矿。临别农村时,相处两年的社员们竞依依不舍地成群结队、敲锣打鼓、扛着红旗送我20多里路程来到山下分水镇乘车。当汽车起动走出几十米仍见他们站在原地不停地挥手告别,泪水倾刻间就涌了出来。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在我曾经生活过的第二故乡,已经深深地留下了我青春的足迹,我的汗水、泪水、心血和情感,它们已经永久的留在了那块黑土地上。每当谈及这些往事时总有人说我们那是傻,失去的过多,但我们认为那是我们的纯朴,忠诚,没有全部失去,那一段人生经历,对我们来说,是一笔终生的财富,是一段珍贵的阅历,是一堂深刻的课程,令人永远难忘。那一段美好的回忆,将永远印在我们那一代人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我的知青岁月

全文共 1144 字

+ 加入清单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69年我刚高中毕业就赶上了上山下乡的大潮。告别了扬子江畔的石头城来到广阔的苏北大地——灌云,从此我的命运就与这片热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就像一株巴根草在苏北海灌平原上扎根、开花、结果,成为了数百万灌云人中的一员,从有五千年辉煌历史的皇城根下的城市单身青年到只有三百年风雨沧桑的海灌平原农民一家,我把我的以及我子孙的生命深深地融进了这片土地。

在南京知青上山下乡40周之际回首命运的与众不同真是感慨万千,现仅选取其中的一些留在记忆深处的片段来展示那段火热的知青生活……

(一)参加第一次劳动

69年的灌云还是一片荒芜,置身于老牛梨地、炊烟飘渺、茅草小屋的乡间田野,仿佛来到另一个世界,热情的公社干部操作浓重的海灌方言以苏北人的豪爽接纳我们,多少让我们这些离开父母、离开家乡的知青们些许欣慰。但短暂的客人资格随即中止,我和几个知青随后就被分配到插队的知青安置点——灌云县沂北公社红旗大队三队。第二天天色蒙胧我们就在生产队长大嗓门的“男女劳动力——男女知青——上工了——”的吆喝声中揉着惺忪的睡眼,步履蹒跚地走到地里干活,记得很清楚那天是69年10月18日(因为那天是我姐姐的生日)!太阳还没有升起来,庄稼上挂满露珠,蚂蚱、青蛙在脚下乱跳,耳边的蝈蝈声此起彼伏。我和几个知青被分在三个组里由队长、指导员和会计三人带领。那天的早工是翻山芋秧(那时的山芋秧都要翻,要不它发达的气根就扎进土里,把营养分散,主根上就结不出山芋来,必须过一段时间就翻动一下,把这些根须弄断,这样营养才能集中到主根的山芋上),这活虽然不重但很累人,弓腰探臂,双手贴着山芋垄子把山芋秧子操起来翻到山芋垄的另一边,像摸鱼一样,很快浑身的衣服全都湿透沾裹在身上难受极了,鞋子里灌上土粒、露水滑叽得不跟脚,一垄不到头腰就直不起来了,两条腿像灌了铅一样重!到收工时已是太阳高照(大概8点多钟吧。那时生产队没人有手表或闹钟,时间只靠生产队长的经验猜测、判断,记得一次公社召开知青会议,要求知青早上7点到会,队长考虑走路的就时间就提前叫醒我们,当我们一脚高、一脚低走到公社礼堂时月亮还挂在天上,等了好半天鸡才叫!),吃过玉米面粥就盐拌小瓜菜又去干活,上午的活是捉棉铃虫,下午是折棉花公枝,我们知青没有经验,往往不能确定公枝母枝,要不断地询问队长、指导员、会计等人,他们也不厌其烦地指导,但次数多了也就没有耐心了,就不要我们干了,让我们唱歌给他们听,其实唱歌比劳动还累,早上喝的两碗稀粥两泡尿就没了,根本没有劲唱。晚上其他社员要上晚工,而我们知青却有特殊任务——排节目演戏!也算是一天难得的休闲了。我会很多乐器,就当伴奏和导演,那是我下放到农村参加的第一个文艺节目——京剧《打虎上山》。

展开阅读全文

我的知青岁月

全文共 3015 字

+ 加入清单

我只记得那天不知怎么的,天那个冷呀,把人冻得鼻酸头疼,两脚就像两块冰。进村的路上我环顾四周,这是一个北靠山,南邻一条小河,由东向西延伸的小村子,狭窄的村路,凸凹不平,两侧都是土坯草房,雪堵着窗户,冰溜子像透亮的水晶小柱子,一排排地挂在房檐下。偶见全村唯一的一趟瓦房,走近方知是小学校。

给我的直觉是,这是一个穷地方。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不知这里的民风如何。穷就穷吧,反正我是来镀金的,又不是找媳妇,在这里安家的。从我进村时就暗下决心,尽早逃离这个地方,但不知是何年何月啊!

很快我们十九名同学被分成两拨,我和其他九名同学被分到第二小队。说起来,两个小队的知青点相距不到一百米远,还是蛮近的。

我毕业于一所厂子弟中学,我们同学中的父母同在一个工厂,居住都是邻居,学前就在一起玩,上小学、中学又在一个班,彼此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来到二队知青点,这是一趟五间土坯草房,女知青住西间,中间一间是厨房,放有能装五挑水以上的大水缸,还有一个泔水缸,四个角各有十八印的大铁锅。东屋三间是男知青居住,这三间房全部打开,标准的东北式南北大炕,中间一个弯炕,若是骑自行车,能从南炕骑到北炕。靠东山墙分上下两层摆放着知青的箱子,我们一人一个。里面装着我们的私人用品,衣物,还藏着各自的秘密。炕上的行李全部卷着,露着高粱秸编的大炕席,东北人称这是跑腿行李。天棚和四壁是用纸糊的,不过都是用报纸糊的,中间地上摆放怕冻的酸菜缸、咸菜缸。

住房前有很大的柴火垛和保存带棒苞米的苞米楼(仓)子,很高,得登梯子才能爬上去,是防备猪、鸡来吃。这“空中楼阁”,它用四个木桩支撑,立地而起,上面用苞米秸或树条围起,类似一间木房,离地成楼,其搭建位置并没有什么严格的要求,有的是在东侧房山头,有的在房前或东或西的一侧,不过从院外看,总是处于很显眼的位置,也算是农家院落中的一景。柴垛旁是一个猪圈,里面有一只小猪,西山墙是装有粮食和农具的仓房和储藏冬菜的菜窖。

这就是我的青年点----我的家。

老知青们都很热情(后来得知,在我们来插队前队里曾专门进行过这方面教育),招呼我们吃饭,主食是大米饭,副食是白菜炖豆腐,还有萝卜咸菜,在吃饭的过程中我发现老知青的饭量惊人,吃了一碗又一碗,我都数不过来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才明白,这样的饭菜真是一顿最好的伙食了。

整个下午没有什么事,我们来往于两个知青点之间相互聊着。

刚到下午四点,太阳就已经收起它那淡淡的光,好像也怕冷似的,躲进了像棉胎一样厚的云层。

送行李的卡车到了,我们忙着卸车,老知青们把靠近炕头的位置都让给我们。

我的行李最大,冬天盖的棉被,夏天用的薄被,还有毛毯,枕头就两个,这些妈全给我带来了。

在家的时候我就说,“带的东西太多,”

可妈说,“出门在外不容易,还是多备一些为好。”

吃过晚饭,知青们便三三俩俩来到大队小学校,今晚在这里召开新知青欢迎会。我盘算着,既然是欢迎会,无非是大队干部讲讲话,新知青表表决心,然后再各自表演一下小节目罢了。

走进教室,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旱烟味,我见知青们犹如上课的小学生,只不过是从后往前坐,前面坐了一些我不认识的农民,后到的只好坐在中间部分了。

我没有感到一丝热情和欢迎的气氛,望着空空的黑板,又瞧见旁边有一个粉笔盒,拿了一块小抹布,沾了一些水,走到黑板前写下了“新知青欢迎会”六个镂空字。不知是谁在后面喊了一声“好字”,听声音,这是一位陌生人。

人员到齐后,欢迎会便开始了,首先由我们班主任老师介绍我们十九名同学的姓名,政治面貌,在校情况。我是第一个被介绍给大家的,我有礼貌站起来给大家敬礼。在校期间,我是班里的团干部,班长,这也是被首先介绍的缘故。后来得知,班主任老师第二天用了一整天的时间向大队党支部介绍我们这些人的情况,由于老师的厚爱,在介绍我情况时打了极高的分,日后从大队干部那里得到了验证,在我起步阶段,老师给我奠定了良好基础。

我的班主任老师姓孟,是位女性老师,文革前毕业于辽师大,我上中学后,她就是我的班主任,孟老师十分要强,工作认真,和学生的关系非常好。这次送我们下乡,陪我们五天时间,要知道,她家里还有一个上小学的女儿和一个上幼儿园的儿子。

大队开始介绍队里干部:大队书记、革委会主任:王玉安;支部委员、大队长:王忠;支部委员、民兵连长:李 有。

团支部书记:柳跃清;支部委员:金宝山、张宏伟。

望着这些人,我心里暗自在想,我的命运就掌握在你们手里。

没有激情的欢迎词,没有新知青豪迈誓言,大队党支部书记王玉安做了发言。

王书记五十多岁,一米八的个子,头戴长毛狗皮帽子,身披大棉袄,讲话时棉袄从肩头滑落,他颠一下肩膀,把滑下的棉袄再颠回肩膀头上去,如此往复,增加着他讲话的魅力。那饱经风霜紫红色脸膛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凝重的一张面孔,很少露出笑容,社员都怕他,就是调皮捣蛋的知青在他面前也显现出几分乖巧。

王书记是建国初期入党的老党员,自互助组、初级社、人民公社一直担任基层干部,社员背后称他“老官”。

王书记是我在二道岭大队最佩服也是唯一佩服的人。他对党衷诚,思维敏捷,为人耿直,言传身教,一年中,除了开会,都在生产队劳动,这在当时的大队干部中是少见的.我踏入社会后,他是我的第一位良师,对我要求甚严,批评我的时候能把我损得像三孙子一样,对知青像自己亲人一样爱护,工作中重用我,对我有知遇之恩,如不是他放手启用我们,又怎么会有我展示个人才干的机会,他还是我的第一入党介绍人。

“我们这个大队是个小大队,有两个小队,五十多户人家,二百多口人。”他从烟荷包里向烟斗中装了一些烟叶,深吸了一大口,继续讲到

“这里地处高寒山区,沟壑纵横,山地多、平地少,有十年九旱之说。因此造成了植被极差,土地瘠薄,粮食品种单一且产量很低,无霜期短,自然条件不好。农田以山地为主,水田少,粮食亩产三百多斤,是个花钱靠救济,吃粮靠返销的贫困大队……”

冬季夜晚是漫长的,躺在青年点大炕上,透过破旧窗纸,依稀能看见天空中星星,万籁皆静,咻咻的山风从窗户外吹进来,身下热的要命,外露鼻尖冻得冰凉,从来没睡过火炕,慢慢适应吧。

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城市与农村,大地方与小山沟差别如此之大,这难道就是我的最后归宿吗?这小山村将是要生活一辈子的第二故乡吗?我的革命热情开始逐渐被现实冷却,生活的艰难开始清醒了我的头脑。但我不敢道出真言,思想桎梏的枷锁牢牢束缚我的言行。

残酷的现实让我们感到:命运被捉弄,知识被葬送,心灵遭涂炭,人格受压抑……

尽管当时我们的文化水平仅仅维持在初、高中的初级阶段,但是相对于当地农民而言,我们还算是有知识的青年,却要我们接受比我们更没文化的人再教育,并要求我们在"广阔天地"里扎根一辈子,这样就使得我惶惑得不知所云……

美国人托马斯.伯恩斯坦在记录中国知青运动的文章当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知青除了了解了一些中国农民真正的生活状态这样一个事实之外,他们在农村度过的时间实在是一种浪费。”

但是,就"了解中国农民的真实生活"而言,我们相对于"五四"运动后期进步学生的走向民众,相对于我党一贯倡导的"干部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以体察民情,以及文人墨客的下乡体验生活都有着本质的区别。其要害就是,知青的政治口号是"热爱农村、扎根农村、建设农村"。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口号,才使得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断绝了回城的念头,最彻底、最真实地实现着我们对贫下中农的"刻骨体验"。

离开这村子简直就是做梦。梦,只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我的上海知青老师优秀作文

全文共 2583 字

+ 加入清单

当记忆穿越时光,叩开青春岁月的门扉,走进时空深处难忘的人与事时;当凝望着上海知青走上讲台,牵着慒懂的我们一起走过生命勃发、内蕴丰厚的中学时代时:一种幸运与感激、满足与充实的心情,便会洋溢在我生命的每一天里。对于上海知青、对于我们这些边疆团场的孩子们来说,那段时光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20世纪60年代,一批上海知青响应党的号召,从繁华的大城市来到遥远的新疆,奔赴伊犁河畔的农四师各个团场,也走进了我所在的坡马草原、木扎特河畔的74团场。他们开阔的人生视野、丰厚的精神内涵、坚韧的工作激情和崭新的生活理念,给闭塞边远的团场注入了新鲜的精神文化特质,为团场各行各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73年,我们74团场从各连队抽调了几个上海知青到团子校当教师。教我们初二班体育的老师叫王耀方。中等个,说话时喜欢微歪着头,眼睛不大却炯炯有神。第一堂体育课一走进教室,他就天南海北地侃大山。侃篮球、乒乓球,侃体育与身体、意志的关系,同学们听得全神贯注屏息敛声,原来世界体育是那么的奇妙和丰富,有着那么深刻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忽然发现自己是那么的贫乏、无知和渺小,内心充满了痛苦和失落。不久,王老师成立了校篮球队。我和一批好哥们都积极报名。每天下午课外活动,王老师就组织校队训练。在操场上摆上许多凳子,进行变向运球突破、传接球、投篮训练,并熟练掌握了三、二联防、人盯人、二打一等不少战术。王老师带着我们这个球队一直到高中毕业。那些年,我和刘新业打前锋,大暴、廖平打中锋,王卫卫打后卫,王老师打组织。王老师带着我们打遍了74团每个单位。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态度,也深刻地影响了我未来的工作品质

王老师也是一个对生活充满乐观与激情的人,有一次带我们去四连打球,晚饭时,王老师肚子疼没吃饭,捂着肚子坐在椅子上微笑着看着我们吃完饭,并坚持留下来陪我们在四连看完电影。散场后,已是夜深人静。我们从四连沿木扎河畔徒步回四五公里外的团子校。大家欢声笑语。王老师提议大家唱个歌,得到纷纷响应。王老师率先亮开噪子唱起了《敖包相会》。此时,晧月当空,月光融融如水,星空浩瀚,远山朦胧似画。歌声传得很远很远。王老师的歌声深情悠扬,从中你可感觉出他对生活坚韧的态度和生命的激情。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再艰难困苦、枯燥寂寞的环境,只要用良好的心态去对待,这生活一定是丰富多彩,浪漫充实的。我们也受到了感染,于是我们这些左噪子,牛噪子也随着唱了起来。这情景直到今天还清晰地烙印在我记忆的模板上。

正是由于王老师的悉心调教,让我拥有了健壮的体格、顽强的意志,并有幸借调到伊犁啤酒厂参加了我人生最高级别的全疆啤酒单位的篮球联赛;也让我在繁重的高考升学压力中,以乐观激情、认真负责的态度轻松地应对教学工作,从而成长为了一名“烟台地区优秀教师”。

教我妹妹班的语文老师,叫李久经。个头不高满脸胡腮戴着眼镜。说话时昂着头充满激情抑扬顿挫,极具感染力。那时搞开门办学,他写了本话剧——《宣战》。大意是广大师生放下书本开门办学,走向农村与广大军垦战士、当地牧民一起建设社会主义。因我朗诵还行,有幸被选中在话剧中饰演维吾尔族老大爷吐尔逊。后来还在另一剧中饰演高大爷。那时不懂事,当排练时所有的演员都得喊我“吐尔逊爷爷” 或“高爷爷” 时, 感觉真是臭美极了。我们班的班长是个女的,叫周建梅。她性格开朗活泼,敢作敢为,班里管我们哥们很严的。在剧中虽是女主角,在我面前却是演小字辈。总算找到报复机会了。每次排练到该她喊“爷爷”的时候,她就一脸不情愿把声音放得跟蚊子叫似的,要不就停下了哀求我说“跳过去吧!”我就一本正经地找李老师告状。革命工作嘛!干,咱就认认真真、一丝不苟、脚踏实地把它干好!不是咱想让别人喊“爷爷”,这是台词的需要。喊与不喊,反映了一个演员认真不认真的间题。

总之,我会搜肠刮肚找出十个八个理由来。兼编剧、导演于一身的李老师就会很疑惑地扶扶眼镜看看我,然后跑过去很认真地教她该怎么喊才能喊出情感喊得响亮。她只好狠狠地瞪着我极不情愿地深情而又响亮地喊着“爷爷”,我就一脸灿烂的答应着。李老师觉得喊得差不多了才去关照别的演员。哈哈!再一次臭美死了!李老师的认真与耐心让我感触很深。排练时,见我的动作神态及语言总是没有老大爷的神韵,他便不厌其烦地一遍遍示范,手把手教我表演的手势,教我说台词的语调,教我揣摹人物性格及心理活动。排演差不多了,我们就到各连队去演出。记得最清楚的是到炮连去演出。汽车拉着我们和道具浩浩荡荡向天山深处进发。进山的路段不好走时,为了安全,李老师就叫我们下车赶路。一群化了妆穿的红红绿绿的二、三年级的小演员和我们这群半大不大的小伙、姑娘们,说说笑笑、唱唱跳跳,一会趟山涧潺潺的小溪,一会穿过松涛阵阵的云杉林,一会儿在百花盛开的山坡上小憩。乐队里的大暴、小暴、廖平、猛进等同学赶紧抓住空隙的合练一下伴奏,演话剧的也抓紧时间对练台词。那时李老师的一席话至今铭刻在我记忆的模板上。话剧是朗诵的最高境界。它可以培养你仔细揣摹剧中人物的个性、职业、经历、语言特点的感受能力,可以培养你沉浸其中忘我的激情朗诵。朗诵仅凭声音洪亮或有音质有节奏是不行的。当时,李老师这段话我并不是全懂,但我还是对朗诵产生了浓厚兴趣。再后来做了教师,由于上课朗读的需要,就开始揣摩各种不同文体的朗读方法,也影响到了不少学生。在学校一次朗读比赛前,我在班里挑选了10个人,根据他们不同的朗诵特点,选择了不同风格的文章,进行赛前指导。目的就是要包揽全校前10名。结果夺得了除第2名以外的9个名次。后来这些学生有的做了广播员,有的在报社做了编辑,有的发表了不少文章。那时,我心中一直庆幸自已有过一段演话剧的经历。

正是由于李久经老师的悉心指导,让我获得了较好的朗读和写作功底,在课堂上能以饱满的激情、抑扬顿挫的语调感染每一位学生,并发表了不少教学论文和文学习作。

在我人生的征程上,有许许多多影响着我秉性的恩师,但王耀方老师和李久经老师对我的影响是最大的。他们在工作、生活和人生状态中呈现出的执著与认真、乐观与激情、坚韧与奉献的秉性,也正是成千上万的上海知青最真实的精神写照,他们为新疆兵团精神注入了诸多优秀的精神元素。

愿我的恩师,愿所有的上海知青,仍像年轻时一样,以乐观激情、充实坚韧的人生态度,享受生活!快乐晚年!

[我的上海知青老师优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难忘知青岁月

全文共 2526 字

+ 加入清单

题记:知青,我们60后稍稍有点知道,那是一个特殊年代的产物,在那个特殊时节,城里的青年,由于城市经济发展缓慢,为解决这些青年的出路,上级号召上山下乡,到农村去锻炼这步棋子,给当时的农村,带来了特殊的新鲜元素,让农民感受到了城市人的特有情愫。

1975年,我,初中毕业后,由于是家中的老大,从浙江平湖城关,来到平湖南郊莫家塘畔的横娄浜插队,五年后回城。

刚来插队时,先住在队长莫乐福家里。

半年后,我住到生产队盖起的平房内,有灶间与房间,一共约40平方米。

队长家东侧60米的地方,就是宽约100米,长约500米的天然鱼塘莫家塘。

那时的塘面,养植了许多东洋草,只留一些河道,便于农民摇着3吨的小木船,去交公粮,或办其他事用。每到夏天,这些河道,又是村民下河抓鱼、摸河蚌、游泳的理想场所。

河草一方面用于集体养猪、另一方面与河泥一起沤肥,作为农田的基肥,多余的一部分,用机器打成浆,分给农民,作为家庭养猪的青饲料,为了适应农村的生活,我这个白脚梗,跟当地的男农民一样,一起参加在小木船中捻河泥,用粪桶担河泥,往往由于我刚从城市来,有时一走上船到岸的木板时,差点摔下去,但我,还是咬着牙,逐步适应了上述艰苦的农活,受到了村民的好评。

每到复天,我在城里的小弟放了暑假,他就跑到我所插队的地主,帮助我做饭,顺便去东面的莫家塘抓鱼,更多的乐趣,是跟乡下的同年龄的一些人,一起游泳比赛,我们用城里学的游泳方式,战胜了乡下的狗划式,后来,我们兄弟俩将城里 的一纛新式的游泳方式,教给了乡下的村民,因此,我们兄弟俩,跟乡下的青年人结下了友谊。

我插队时,村民张田荣四十开外,一家五口人,夫人桂宝因患血吸虫病,无法下地干重活,只能在场地上,做一些轻活儿,儿女还小,主要靠田荣一个人挣工分,虽然,大队的合作医疗站看病药费低,无奈,一方面要看病,一方面要养子女,不准出外做卖买,不准多养家畜,打我插队以来,他家一直是生产队里的透支户。

记得我插队时的一个夏天,正值农忙,邻居莫富荣家,一头百来斤肉猪,从猪圈内跑出来,去猪棚附近的自留地,寻找吃的东西。

当天,富荣伯夫妻跟队里的村民一起,去远田头出工了。家里只有男孩志中十四岁,女儿志华九岁,发现猪跑了,追了几次,还是没有办法把猪赶回棚里。

那头猪一路逛去,后来,来到桂宝家屋后的自留地里,将地里的小南瓜吃掉了几个,有病在家的桂宝,发现猪在吃南瓜,从后门追出来,一路跟着猪跑的方向追赶,一直追到猪的主人家,一看是莫富荣家的猪,偷吃了桂宝家自留地的南瓜,就冲到莫富荣家前屋,一边哭,一边骂,一边说要讨个公道。

这天,我因在农田劳作时,脚被碗片划开,正好在家休息。

听到隔壁富荣家的哭声,我忙走过去看个究竟。原来,因富荣家的猪偷吃了桂宝她家的南瓜,她哭着来骂人。

我说:桂宝婶,事已如此,他家大人不在,你就早一点回去休息,别吓坏孩子。你说得倒轻松,我男人一年480年稻谷,我又身体不好,挣不了几个工分,我家靠南瓜补充粮食的!边哭边说着。

我担心孩子,回家拿了一把折扇,又折回来,给两个孩子壮胆。

天渐渐暗了来下了,树上的知了,还是叫个不停。桂宝仍坐在前头屋地上,只是哭骂的间隔长了起来,这时,电灯突然不亮了,原来又断电了!

我连忙从裤袋里掏出火柴,划了一根,陪着志中,去寻找煤油灯,不一会儿,橱房桌上的煤油灯亮了,只见志华,她紧紧地依偎在哥哥身边,不敢吱声。

后来,电来了,有线广播里已经在高唱国际歌了,这时,富荣伯夫妻才回到家。一看到这场面,富荣婶忙劝住丈夫,并答应原价赔偿南瓜,桂宝仍哭个不停,而志华,看到自己的父母回来,才哇的一声哭出来。

最后,队长及夫人出马,叫来桂宝丈夫,劝回了桂宝,因为这件事,富荣伯一家对我非常感激,并一直延续着我们的友谊。

这个村庄高中生根中,是我插队时比较要好的几个农村青年之一,一九七八年参加高考失利,距录取分数很多,也就没有参加复习。

他先务农,后来,看到农民富裕起来,讲究穿着,就买来服装裁剪书自学,又买回缝纫机学习制作衣服,后来,走东家、穿西家,成为一个吃百家饭的裁缝师傅。

不久,大队办起集资服装厂,根中成为服装厂元老,技术上的尖子,后来成了厂长。

端午节前一天,富荣伯打来电话,说来城关看我。

这天天朗气清,上午10时,我在家接待了富荣伯,他给我带来了家里做的芦叶粽,另外,又带来一些土产。

这天老婆带上儿子回了娘家,我就带上富荣伯,去东湖边的一个小酒店用餐。

小酒店东面,就是浙江平湖4A级的风景区-----东湖风景区.从窗口看出去:一些游客在清澈的东湖里划船,一些游客在湖边结伴散步,有的人在用手机拍照......我点了几个菜,问富荣伯大伯,今天喝什么酒?他说随便你点吧。我就点了二瓶绍兴女儿红。

边饮酒,边聊天,一会儿聊改革开放前东湖边上,就一个报本塔;而今的东湖,有叔同馆、案山公园、南村书堆、报本寺,东湖的四周,都是美景。

正是:

今日东湖更妖娆

休闲养目游人乐

预先不晓饮酒处

定把东湖当西湖!

后来,聊到桂宝家,富荣伯说,桂宝家的情况,可以用天翻地覆来形容,分田到户后,有点文化的田荣,抓住机遇,通过朋友的关系,学会了搭棚种植菌针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产量高、产品好。产品由儿子运到上海、加兴等地销售,成为村庄最早发财人家之一,率先造起了四楼四底。

现在的桂宝,经济宽裕,子女孝,生活没有了担忧,吃得有营养,满面红光,身体硬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根本让你想不到,她以前的那副让人不忍回忆的病模样。

那他家的小辈如何?我顺便问起。噢,你不问,我忘了,他的大孙子,已经大学毕业了,听说又考上了那个叫研究生,还在广州读书呢!一边说,一边富荣伯脸上露出了笑容。我接着说;小后生格真了不起。

那志中呢?他考上了杭州的一所大学,现在在南通工作,干得也不错!富荣伯说。

陪莫大伯吃完中饭,喝了一会茶,大伯起身告辞,小马,抽个星期天,一家人来乡下看看,变化大着呢,水泥路通到各家农户的家门口,家里安上了电话,看病有合作医疗保障,而今,我七十多岁的老头,也有了每月几百元的补助呢,来吧!莫大伯兴致勃勃地说着。

看见莫大伯骑着电动三轮车向南驶去,我的内心在不断的翻飞,仿佛又回到了我的知青岁月

我打算抽个时间,好好去会会,插队村庄的乡亲们!

[作文阅读:难忘知青岁月

展开阅读全文

难忘的知青经历作文欣赏

全文共 1797 字

+ 加入清单

知青岁月早已成为美好的回忆,可是知青情谊却随着岁月的更替越来越浓。知青情,将是我们这代人最不舍的情怀。

去年11月末,我们回县里为到海南过冬的几位老知青饯行,一转眼,四个多月过去了。在这段日子里,老知青微信群成为我们相聚的好去处,每当晚饭后,我们就在群里聊天、唱歌,调侃,抢红包,乐不可支,聊微信成为我们每天必做的事情。天南地北,多少年不见的老知青,通过电波的联络,我们又聚到了一起,开心不已。

前几日,春云夫妇从海南回来了,我们听到消息赶紧回到县里与他们聚会。这一走,四个月,我们这些老知青竟然一次也没聚过。借给他们接风的机会,来一次大聚会。

3月28日,我和老伴儿早早吃过早饭,开车回到县里,把车直接开到静波饭店,先定了包房,把我们最爱吃的江鱼、手把肉点好,才回家通知几位老知青。因为通知的时间太短了,只聚了八位,可是气氛却挺热烈,一是,他们尝到家乡的江鱼和手把肉,特别解馋。正巧那天饭店有“牛尾巴郎当”鱼,和鲫鱼炖在一起特别的鲜美。久别重逢,有说不完的话,春云夫妇向我们介绍在海南生活的趣事,也谈了好多的感受。她说,海南气候好,景致好,就是亲人朋友不在身边,特别的寂寞,时间长了,还是想念家乡,想念亲人和朋友,尤其想念这些老知青们。久别重逢,自然是格外的亲切。

第二天晚上,我们又在东方肥牛吃火锅,是老迟安排的,一下子聚了10位。这天才巧呢,一位刚从大庆回来,一位刚从泰国旅游回来,接到电话,把旅行包往家里一放就赶来了,我们的聚会又增加了好多话题。我们谈养生,谈保健,谈旅游,谈如何快乐的生活。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但是我们不会忘记曾经的拮据和插队时的艰苦,有了当年吃过的苦,才更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是最懂得知足的一代人,也是最不计较得失的一代人,所以,我们也是最幸福的一代人。

3月30日,几个人争着要安排聚会,其中有一位老知青叫李文福,去年刚刚做过手术,正在恢复阶段,基本不参加聚会,另外,他家里生活条件相比较稍微差了一点儿,我们都不准他破费。但是他听说我们夫妇回县里,非要安排吃饭。我们就想了一个两全之策,请他参加中午的聚会,不让他做东。中午,聚了12位,是亚贤做东,她已经张罗好久了,总是没得到机会。人多就热闹,欢声笑语不断,频频举杯祝酒,一个个像孩子似地高兴不已。男士们总喜欢爆个笑料,逗逗嘴,开个玩笑,然后大家开心一笑。这时候,轮到李文福提酒,只见他特别激动地站了起来,举起杯子说:这次必须给我一个机会,我现在生活和以前比,好多了,我有存款了。大家一定给我一次做东的机会!说着,激动的有些哽咽。我们几位互相交换一下颜色,便说:行,就今天晚上吧。此刻,我们非常理解他的心情,以往,他生活困难时,老知青们鼎力相助,他生病了,老知青们都去看望他,如今,他身体恢复尚好,生活有了转机,总想表达一份心情,这个机会一定给,这是对他的尊重,是对他的安慰。于是,晚上接着聚餐。

晚上5点,我们来到了八一路南侧新开业的农家饭庄,嗬!这里好火啊!包房早已订满,我们在一个过道拐角靠近临街窗口的地方,团团围坐,不管来回走动的人们,依然是欣然谈笑,开怀畅饮。菜肴很丰盛,虽说是农家饭庄,鸡鸭鱼肉俱全,饭菜口味独特,大盘菜,精心做,吃起来很适合我们的胃口。李文福高兴的了不得,一面劝酒,一面劝吃菜,乐得合不拢嘴。我们中午已经酒足饭饱了,还是尽量多吃一点儿,不负我们老知青朋友的一番心意。

大家围绕着如何过好老年生活,频频敬酒,都是祝福的话,勉励的词。我们最小的年纪已经66岁了,早已进入老年,可是我们内心深处依然是知青情怀,我们知足,珍惜,乐观,豁达。健康是我们的目标,知足是我们的品德,珍惜是我们的情愫,乐观是我们的心态,豁达是我们的风范。我们从不计较时代委屈了我们,我们从不抱怨社会改变了我们,我们从不攀比富有与奢华,我们从不计较得失与过往。我们感恩时代锻炼了我们,感恩社会打造了我们,感恩岁月磨砺了我们,感恩生活回馈了我们。所以知足,所以珍惜,所以快乐,所以豁达!什么最宝贵,生命最宝贵。快乐的生活就是完美的人生,我们必须快乐!这就是我们老知青这代人的宽阔胸怀!

清晨,迎着初升的朝阳,驱车行驶在返回市区的高速公路上,看东方红日冉冉升起,橙红色的彩霞托起一轮浑圆的太阳,是那么激动人心。脑海里浮动着老知青聚会的笑脸,耳边回响着爽朗的笑声,心中充盈着满满的情谊。知青情,将伴随我们到永远!

[难忘的知青经历作文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上海知青纪念馆游记作文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六月的早晨,阳光和煦,茉莉飘香,爸爸今天要带我和弟弟出去游玩。你要问到哪里去?让我悄悄告诉你:我们要去上海知青纪念馆

坐上了汽车,看着窗外呼啸而过的绿色林荫,我和弟弟在车上蹦蹦跳跳,甭提多开心了。很早就听说大丰有个上海知青纪念馆,可心里琢磨着:“知青”是什么呢?知青又是什么时候来到我们的家乡的呢?满肚子的疑团让我对上海知青纪念馆更加好奇了。

“到了,到了!看呀!”弟弟使劲的扯了扯我的衣角。我向窗外望去,只见一颗红色的五角星连接着两根高大的方形石柱,在蓝天的映衬下,红色的五星显得特别的夺目。柱子上嵌着花边,写着红底白色的大字:农场儿女走四方今天回来,上海少年在大丰写青春之歌。我顿时明白了,上海知青原来就是上海的少年啊!

真漂亮!一片湛蓝的天空,一排整齐灰色的瓦房,一片嫩绿的草坪,一条清澈的护馆河,两棵巨大的柏树在瓦房的两侧,像是两个威风凛凛的门神呢!我搀着弟弟跟在爸爸的后面沿着走廊往前走,看见许多旧时的招贴画,上面画着人们热闹的劳动场景可真让我兴奋不已。

展馆里陈列的东西可多了,有褪去光泽的油灯、有卷角泛黄的书籍,还有依靠墙角的凤凰脚踏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要属“肥糖卡”了。爸爸说:“别小看一张‘肥糖卡’,它虽然只有巴掌大小,可是那时候的宝贝呢!肥是肥皂、糖是白糖,知青叔叔阿姨们需要凭着这张卡才能领取到每个月的物资,不然可没有办法生活了,所以你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啊。”我看着小小的“肥糖卡”,心里想:过去的生活可真不容易呀!除此之外我们还去了稻香村、伙食房、知青劳动体验区……

不知不觉到了傍晚,晚霞披着落日的余晖在天空中缓缓地飞翔,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里。亲爱的小伙伴们,你要想过来看一看,我准能给你当导游呢!

展开阅读全文

游知青农场作文300字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日的早上,我和朋友们去知青农场玩,一进村里就看见了一排大字——“知青农场”。

我们在门口停留了几分钟,照了一张合影。接下来,我们来到了“金银花长廊”,金银花的颜色分两种,一种是银白色,一种是金黄色,两种色彩交织在一起,便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欣赏了一会,我们来到月季迷宫门前,买好门票就进入了迷宫。我在迷宫里摆了几个“POSE”,照了几张照片就开始观察起月季花来,刚走近月季花,我就被一阵阵香味吸引住了,我细细地闻了闻,感觉花香中还有些甜味呢!仔细一瞧,月季花有五种颜色,每一朵花都有不同的姿态。有的像婴儿圆圆的脸蛋;有的像女孩害羞的脸庞;有的像翩翩起舞的少女……浓浓的花香吸引了一群群蜜蜂和蝴蝶,蜂蝶飞舞好不热闹。我和小伙伴们一边走,一边陶醉在充满香味的花海中。不一会儿我们就把一千多米的迷宫游完了。

我想:下次我会快点完成作业,再来这个月季满园的知青农场来游玩。

展开阅读全文

七年知青岁月读书笔记

全文共 783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读了一本讲述习七年知青生活的书,感触很多,我的爸爸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当过知识青年,也曾经历过上山下乡的日子,所以他跟我说过很多当年的生活。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正兴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活动,当时数以万计的年轻人响应国家的号召,来到农村,开发农村,而在其中也有我们现在的习,当时他的年龄比我现在还小,但是他却来到了环境艰苦的陕北农村,开始了自己的知青岁月

读了《习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我了解到当时的习是高干子弟,突然从大城市到小村庄,很多人可能没办法适应,但习却把这样的日子过得充实而有趣,他把自己看作黄土的一部分。在这样的日子里,它不仅没有带着不开心的情绪工作和生活,还在自己身处困境时帮助了乞食老汉。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

习是从基层不断努力,不断奋斗而成为了现在最好的自己,而我们作为年轻的一代铁路人,也应该从基层做起,把客运业务学扎实,学牢固,这样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旅客都是一件好事。现今社会有一些人比较浮躁,想要不劳而获,想要天上掉馅饼。而读了习七年知青岁月后,我看到了习在困境中实现了精神的升华。有一句广告语说的非常好,“没有人是天生强大,只是天生要强。”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历练和成长的过程,用句比较流行的话就是要去“历劫”,而我们的客运工作也是一种历练的过程,因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遇到各种各样的旅客,在这些过程中磨炼自己的耐心和应对能力,从而慢慢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生活中的习喜欢读书,喜欢学习,喜欢思考,并且喜欢帮助群众,这就是主席在这七年知青生活中收获颇多的原因。有句老话叫做活到老,学到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生活的更加美好。

从习七年知青岁月中,我明白在工作中要踏实肯干,不怕吃苦,努力学习新知识。在生活中要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乐观,善良,友爱,这样的年轻人才能称得上优秀,向上的好青年。

展开阅读全文

七年知青岁月读书笔记

全文共 1018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学习计划,我用两天时间阅读了《习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此书通过当年与总在插队时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乡亲和知青面对面对话,向我们呈现了总在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间在陕西延安梁家河插队时的生活、学习、劳动时的点点滴滴。通读全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青年时期的总身上三个闪光点:

酷爱学习,甘于分享。

在去延安插队时,总给大家第一印象就是书多、爱看书。在去延安插队时就带了满满一箱子的书籍,书籍种类繁多,涉及面广,不管在窑洞、田间地头,还是赶集出差,也不管白天黑夜,都书不离手,孜孜不倦地从书的海洋中汲取营养,而且长期坚持,这为年轻时期的总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提供了丰富的知识积累,对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总还非常愿意分享自己的知识,对梁家河大队的社员,总通过讲故事、办学习班以及和年轻人聊天的形式分享自己丰富的知识,帮助生活在封闭小山村的社员增长知识;对有阅读能力的年轻人,通过借书,分享书本知识,开阔社员视野。

安心插队,成为黄土地的一份子

当年插队的知青从生活优越的大城市突然来到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极其艰苦的陕北延安,绝大部分都受不了这份罪,无法安心劳动,更无法在内心融入当地的生活、生产,一心想着如何尽快离开。总能用心克服困难,顺利过了“五关”,并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参加劳动,多与社员交朋友,无私帮助有困难的社员,并发挥自己丰富的知识优势,出谋划策,迅速得到了社员们的认可,从一名“黑帮子弟”变成了社员眼中的“好后生”,黄土高坡的群众不仅接纳了总,也磨砺了他坚定的意志品质。总也忘记了自己的知青身份,将自己完成当成了梁家河的社员,成为了黄土地的一份子。

为民办实事,当好党支部书记

在梁家河大队当党支部书记,应该是总从政的起步阶段,在此阶段,总时时处处为民着想,不但带领社员打了5片坝地,还根据实际需要,办沼气、打井、办铁业社、种烤烟、办代销店,大大方便了社员的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赞扬,这一阶段是总治国理政思想初步实施阶段。两年多的大队党支部书记工作经历,是总为民办实事治国理政精神的萌芽阶段,之后在县委书记、市委书记、省委书记和党的总任上,总无时无刻都在诠释为民办实事的执政理念。

本书语言朴实生动,形式新颖,使我们对一位大国领袖成长经历的重要阶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直接的了解,对各级群众更加深入了解总治国理政的思想的形成、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是一本非常难得的党建教育读本。

展开阅读全文

七年知青岁月读书笔记

全文共 883 字

+ 加入清单

《习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一部讲人民领袖的书,是一部记录人民领袖如何“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成长经历的书。这本书是中央党校策划组织的系列采访实录,通过29位受访者讲述自己当年亲身经历的往事,用真实的历史细节再现了主席在陕北黄土高原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读后对于青年时期的主席能吃苦、敢担当、重实践等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热爱读书方面,印象尤为深刻。

利用一切可能读书。在梁家河插队7年间,没书可看了他就四处借书,哪怕要走十几里山路;白天干活他随身带着书,充分利用收工、放羊、吃饭的点滴空闲读;晚上则点起煤油灯挑灯夜读……就是以这样的毅力和坚持,习当年读完了所能借到的所有书籍。反观现在我们,读书条件良好,书目齐全、借阅方便,但有多少人坚持读书。有调查显示,中国人均图书阅读量仅为4.58本。我们都应像习那样,抓紧大好时光,见缝插针地多读书,读好书。

利用有效方法读书。

“他看书经常是几本书同时看,有所对比,有所分析,不但比较几种说法的同异,也推敲作者为什么这么说。”例如读《共产党宣言》时,习找到著作的不同译本,分析其不尽相同的理解和各有侧重的翻译,在分析对比中真正学深悟透。我们只有像习那样分析对比地去读书,才能提高读书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掌握知识间的关联,也才能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素质。

重点书目精读细读。习对一些重点书目,总是花功夫认真研读。比如他在读苏联军事著作时,将《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的重要战役》图册摊开铺在炕上,对照文章仔细寻找一个个文中涉及的不熟悉的地名,熟悉之后又进行“兵棋推演”复盘,力图从纷繁杂乱的战役经过中总结出两军对垒所展现的战略思维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之处。这告诉我们,有些书,需要我们定下身来读书,静下心来钻研,才能在读书中提升自我。

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习既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又读中外历史著作;既读中国古代文学,又读世界经典名著;既读军事理论,又读国际政治。广泛的阅读不仅带给习思维的拓展、视野的开阔和心灵的滋养,更带给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惊人学识和兼容并包、胸怀天下的宏大格局。我们只有在平时涉猎广泛,才不至于“书到用时方恨少”。

展开阅读全文

七年知青岁月读书笔记

全文共 857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有幸拜读了《习的七年知青岁月》,书中再现了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习扎根陕北黄土高原,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情同手足、血肉相连、鱼水交融的青春面貌,描述了习“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整本下来似乎是目睹了习在陕北插队时的成长与奉献。让我不由想起“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被感动着,也被激励着。

习在七年的上山下乡学习生活中,知道了什么是中国的实际,他真正把自己融入了人民之中,在梁家河村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办沼气、办铁业社、办磨坊、种烤烟、办代销店、打井、搞河桥治理、打5大块坝地等。对无所事事的人来说,两年时间很漫长,但若想做出这么多大事实事,两年时间又实在太短。习在梁家河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之前村子里从未有过的事,都是便民惠民的事,都是身体力行、苦干实干做出来的事,这充分体现了青年习苦干实干精神和勇于担当精神。

书中提到,在陕北梁家河要过五个关: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观,过关的过程,是战胜自己的过程,更是自我升华的过程。在老三届知青当中,习“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眼看着一起来的知青陆陆续续都走了,梁家河就剩他一个知青的时候,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学习、工作,一点也没有彷徨。这样淡定、从容地面对未来,是因为在艰苦岁月里,他已经把心留在了延安,决心无论自己的境遇怎样,都要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不辜负光阴、不辜负自己。就是这样的心态,这样的信念,让他从平凡的起点开始,走上了不平凡的人生道路。

15岁到22岁,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习选择在艰苦的陕北农村度过。正是这七年的知青岁月,磨练了总以苦为乐、敢想敢干的优秀品质,也让他找准了人生的坐标。

作为一名铁路职工,我是车站一名普通的客运员,每天面对着形形色色的旅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时常抱怨工作枯燥乏味,却忽视了铁路“把旅客当亲人,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服务宗旨,和当时身处梁家河的习相比,我深刻认识到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更需要像习那样不忘初心与使命,脚踏实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每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