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社会学

社会学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社会学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社会学问题。

分享

浏览

7038

作文

2

2024关于上海市社会学年会征文启事

全文共 838 字

+ 加入清单

上海市社会学学会主办、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高校智库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承办的2015年上海市社会学学术年会将于2015年11月15日(周日)在华东理工大学举办。本次年会主题是“迈向‘社会治理’新常态:社会服务与社会政策的实践之路”,现面向上海市社会学同仁征文

一、年会主题:迈向"社会治理"新常态:社会服务与社会政策的实践之路

二、主要议题:

1.社会工作、社会组织与社会服务;

2.社会政策、社会公平与社会发展;

3.城乡一体化与基层社会治理;

4.“社会治理”新常态的背景、内涵、意义等

5.其他有关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政策等方面的论文

三、论文要求

1、所提交论文未在国内正式刊物上发表。

2、学术规范要求:

(1)稿件首页应包括:文章标题、作者姓名、中文摘要(不超过300字),关键词;并注明:作者姓名、性别、学位、职称、单位、邮箱、电话等联系方式。

(2)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凡采他人学说,务必注明。

(3)文章字数8000-15000字。

3.提交方式和时间:论文摘要及论文全文,请以A4纸页面电子文本方式提交(请以WORD文档形式作为附件,邮件和文档主题以“年会征文+作者姓名”方式命名),请于2015年10月31日前,将论文全文电子版发送到以下信箱:sociology2015sh@126.com;会议组委会将于11月5日左右,根据稿件质量,择优录用,发出邀请函。本次年会将对入选论文评奖,由上海市社会学学会组织专家评选出优秀论文。

四、论坛时间:

2015年11月15日(全天),具体时间由年会组委会统一安排。

五、论坛地点:

上海市梅陇路130号华东理工大学(徐汇校区),具体地点将另行通知。

六、联系方式

会议秘书: 杨君 徐选国

联系电话:18801611114 17721324925

邮 箱: yangjun714@126.com xxg870530@163.com

主办单位:

上海市社会学学会

承办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上海高校智库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

展开阅读全文

学生体质下降社会学原因浅议论文

全文共 1989 字

+ 加入清单

一、前言

近年来,媒体报道了数起学生参与长跑发生的“猝死事件”,媒体的报道进而引发了关于学校体育课程、体育教学安全、甚至是教育、教学体制、社会管理与监督等问题,在各大网络论坛与平面媒体上也引起热烈的讨论。笔者通过资料分析发现,以往的讨论与研究成果,大多从体育课程的角度进行研究,谈论体育课程的执行与设置与学生体质下降的关联因素,当然,这些优秀的研究成果,对学校体育课程的完善与发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这些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单纯从课程设置等的研究,忽视了教育处于社会环境的大背景。所以,笔者认为,我国的学校体育与体育教学等,确实存在诸很多呈待解决问题。但学校教育活动处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它不是孤立的。关于学生参加长跑活动所引发的不安全事故,更应该先查找社会学范畴涉及的问题,解决限制学校体育发展的社会学原因。才能从根本是解决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进而对学校体育进行改革,达到最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减少运动当中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学生体质健康的实证资料

早在2006年,我国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体育总局,以及科技部、国家民委等五个部委,面向公众公布了当年全国各类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研报告结果。调研结果表明,全国在校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初中学生近视率上升比例最大,与2000年相比学生近视率增加了8.7%;7-22岁的学生肥胖率还在继续增加,标肺活量、耐力素质、爆发力素质、速度素质等反而呈整体下降趋势水平。有学者研究了我国1985-2010年的全国学生体质的有关数据,得出的结论与五部委向社会公布的完全吻合,这进一步说明,我国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运动素质、健康指标呈下降趋势。他们提供的统计数据中,我国城市男生肥胖率在2010年达到惊人的13.3%,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10%肥胖安全临界点。所以无论是五部委向社会公布的统计数据,还是学者们的诸多研究成果,都充分表明我国在校学生体质状况很不乐观,出现了连年下降的严重趋势,这就更有必要先从社会学的角度探析发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

三、学生体质下降的社会学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对应试教育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与经济快速发展相比,我国现行的人才选拔体制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过重的偏重智力因素,学校也把智育作为核心目标。学校、家长们把学生考入名牌大学作为鼓励学生进入社会的前提条件,竭尽所能的鼓动学生为考入所谓的名牌院校,学生几乎把所有时间都集中在文化课学习上,学生被动的放弃了体育锻炼的需求,缩短了体育锻炼的时间。各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也把学校升学与学校工作考核挂钩,在我国,重点高中高三少上,甚至不是体育课越来越普遍,用文化课挤占了体育课时间。即使进入名牌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大学生们为了能找到了一个家人、自己满意的工作,在大学期间考取各种证书,英语、计算机以及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等考,这些都占用了学生课余时间,鲜有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与精力。正因为整个社会环境对应试教育的认可,家长与学生为了迎合社会的需求,主动或者被动的参与到应试教育当中,牺牲了体育锻炼的时间,这是造成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

2.竞技体育对学校体育的冲击

我国是体育大国,但绝非体育强国。虽然有振兴体育事业的“体育两大战略”,即“奥运争光计划与全民健身计划”(包含学校体育),但国家和各省市还是把大量的资金投资到奥运争光计划的项目上,各个省市相互攀比金牌数量,为了争夺金牌甚至出现了全运会比奥运会更加重视的奇观。由此可见,金牌对各个省市的体育工作多么重要。但学校体育由于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很多学校体育设施缺乏,特别是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缺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可以想象,连基本体育器材和设施都保证不了的学校,怎么开展好体育活动,提高学生体质更是无从谈起。

四、建议

1.把体育纳入高考范围。

如果要解决体育课不受重视的问题,就需要教育部门和学生的一致重视。所以若将体育纳入高考范围,则会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并加强锻炼。同时对学生以后生活中的体育习惯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在考试的强压下,学习和锻炼的能力,是可以延续的。

2.给予学校体育专项投资。

我们需要建立学校体育资金专项制度,鼓励学校对体育课程建设做出支持,将竞技体育逐渐转型成为群众体育,增强学生体质,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3.加强体育文化建设。

体育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也有一定促进作用,文化影响一群人,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若我们强制要求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很有可能造成反面效果,若我们加强体育文化的建设,这样会激发大家的体育热情,让年轻人更爱运动,并主动参与运动。例如,在课余时间鼓励学生观看CBA篮球联赛、兵乓球超级联赛等等,让他们感受运动员的努力和汗水,让运动员的价值体现出来,从而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以至于影响他们看待体育的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