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科学家

科学家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科学家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科学家问题。

分享

浏览

1892

作文

392

关于科学家的初一作文500字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科学家的故事》。

这本书主要讲了许多科学家经历种.种磨难,最后终于成功的事情。

这本书既给我了知识,又教育了我,比如诺贝尔拼命刻苦钻研的精神和阿基米德到死还想着帮人们解开未解开的难题的品质等。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牛顿,他生在意大利,是一个近代科学历史上的经典的物理学的大师,他曾发现了力学三定律:惯性定律,落体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为未来人们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此外他还创造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对光的分解研究,打开了近代光科学研究的大门。他发现,阳光可以分解成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对以后人们研究光时作出了很大的帮助。

这种废寝忘食的精神真了令我感到敬佩:有一次。给牛顿做饭的老太太有点事出去了,临走前叫牛顿煮鸡蛋吃。等到老太太回来后,问牛顿鸡蛋煮好了没有,牛顿边工作边说煮好了。等她掀开锅盖一看,被惊呆了。原来因为牛顿忙于计算,错把怀表当成鸡蛋放进锅里去煮了!

这本书真是太好看了,所以我建议大家没事时也读读这本《科学家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关于愚人节作文:一位科学家的愚痴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位科学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研究出制造克隆人的方法,他复制技术非常精湛,以至根本无法辩认出真人跟克隆人的分别。

一天,这位科学家听说死亡天使要来抓他,他很害怕,就复制了十二个与他一模一样的克隆人。死亡天使来到人间,看到十二个一模一样的克隆人,他不知所措,只好无功而返。

死神听完他的报告,轻轻一笑说:“你对人类的天性还不了解,我教你一个办法……”得到了上司的秘传,死亡天使信心十足地又来到了人间,对十二个“科学家”说:“先生,您能做出这么逼真的复制品可谓天才,不过我发现了一个小缺陷……”死亡天使的话还未说完,这位科学家便暴跳如雷地质问:“不可能,我研究克隆人已经几十年了,我是这个领域的权威,你说我的克隆技术有缺陷?有什么缺陷?”死亡天使暗笑说:“这就是缺陷!”说着死亡天使从克隆人群中,抓起了真正的科学家纵身飞离了人间,回他上司那里请功去了。这位科学家无法冷静对待死亡天使的言语而受到的苦果,这是因为愚痴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科学家献身祖国

全文共 220 字

+ 加入清单

1946年,美国某大学以优厚的条件聘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为终身教授 。但他回答说:“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终于带着妻儿回到了北平(今北京)。回国后,他不仅刻苦致力于理论研究,而且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此外,还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生物学家童第周、核物理学家钱学森,高能物理学家张文裕,化学家唐敖庆……他们个个都满怀爱国之志,为国家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读科学家的故事后感100字

全文共 256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暑假,我一口气看完了《科学家故事》这本书。

这本书是崔钟雷写的。里面主要写了达尔文、爱迪生、牛顿和李时珍。其中爱迪生的故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爱迪生只读过3个月的书就辍学了。后来他就跟着妈妈自学。8岁时就去卖报赚钱。有一次,爱迪生在火车上做实验,结果燃起了火。司机把爱迪生耳朵打聋了。可爱迪生还是坚持卖报,继续他的科学发明,其中,他发明电灯是用了1600多种材料,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他找到了合适的灯丝。

爱迪生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好好的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理想的作文——当科学家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理想是人成功的动力,就像船的发动机一样,因此,有一个切合实际的人生理想是很重要的。

我也有很多很多人生的理想,从小到大理想已堆成了小山。但我最终的理想却是当一名能在探索和发明现代军事武器领域中有一席之地的科学家

在现在如此激烈的社会岗位竞争中,我一个学习不是很拔尖的学生很可能被一场场无形的淘汰赛给淘汰下来。再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即使学习很拔尖也未必会成为这激烈的社会淘汰战的胜利者。所以,我选择了去探究军事武器,报效祖国。当然,军事武器的开发和创造是很不容易的,奔向理想的道路是曲折的,在此期间有时要忍受寂寞与孤独,有时还要忍受艰辛与泪水,但只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只要战胜了这些挫折和困难,只有经历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达到自己最重的目的地。

前往人生理想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需要我去努力的拼搏与奋斗,因此,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努力拼搏,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爱学习、爱钻研、爱探索的中学生,为探究军事武器的奥秘打好坚实的基础,为祖国的军事事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为成就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进。

研发探索新的武器就是防为祖国安全的最坚固的一道墙,只有不断的开发和研究新式武器,祖国才不会重蹈100多年前的覆辙,才会立世界于不败之地,我们伟大的祖国才会更强大,这也是许多人愿意献身研究军事武器的原因,也是我理想的最终目标。

我的理想就是这样的,一个既伟大而又渺小的理想,但这个理想却会激励着我走向人生的高峰。

展开阅读全文

中国的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医学奖!

全文共 475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第一个获“美国诺贝尔医学奖”肯定的中国人,满头卷发、戴着眼镜的女科学家屠呦呦直到领奖这天,才从巨大的“集体”中露出身影。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屠呦呦隐藏在巨大的“集体”中。9月23日,在纽约举行的美国拉斯克医学奖的颁奖大会上,这位满头卷发、戴着眼镜的女科学家将金色奖杯高高举起时,在地球另一侧,好奇的中国民众才第一次看到这张陌生的面孔。

可她却是第一个获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肯定的中国人。作为美国最有声望的生物学奖项,一直被誉为“美国诺贝尔奖”。至今获奖的300多人中有80余位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因此拉斯克奖也被誉为“诺贝尔奖的风向标”。无怪乎外界评价她为“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女人”。

颁奖典礼上,这位81岁的老人得到了热烈的掌声,可在中国,这位“无博士学位、无海外留学背景、无两院院士头衔”的科学家,却没有获得太多认可。当她凭借40多年前的研究成果,第一次被推到幕前时,她的感言仍带着集体主义的烙印。

“荣誉不是我个人的,还有我的团队,还有全国的同志们。”她说,“这是属于中医药集体发掘的一个成功范例,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展开阅读全文

不是科学家的科技大学校长

全文共 1202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国科技大学现代艺术中心东侧有一个广场,广场中心是一个喷泉广场,西面高高飘扬着五星红旗,广场北面一座铜像静静伫立在这里,默默地陪伴着莘莘学子,那就是科大首任校长郭沫若的铜像。

建国初期的新中国国防建设和尖端科学技术人才紧缺,一直挂心国家发展大事的郭沫若在1958年5月联合部分著名科学家,向党中央提出由中国科学院创办一所新型大学的建议。“决定成立这个大学”,在获得中央书记处的首肯之后,同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大家见面了。在建校期间,郭沫若发挥自己的每一份能量,亲自出面联系校舍、主持校务委员会、聘请一批科学家教学,还请来音乐家吕骥为校歌谱曲并亲自作词。

此后,郭沫若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长达20年,其渊博的知识和深邃的教育思想为科大塑造了良好的校风。

1980年2月25日,“郭沫若奖学金”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正式亮相,奖学金以郭沫若生前交给院党组的15万元稿费为专项基金,已然离我们而去的郭沫若仍然用这种方式关怀着教育。

走出国门的和平使者 坚持创作的文学大师

1949年4月23日,在布拉格举行的世界拥护和平大会上,会场上一片欢腾,率中国代表团参会的郭沫若与大家互相拥抱,出现这样激动人心的场面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消息传来,各国朋友纷纷向中国代表团祝贺。

此后的郭沫若一直为国际和平运动到处奔走,先后率团到华沙、柏林等地参加保卫世界和平会议,并于1951年获颁苏联列宁和平奖。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郭沫若更是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文联主席两职位,并曾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等诸多职务,为新中国的建设不断贡献力量。

“抛儿别女,一心以国事为重”的蔡文姬与郭沫若1937年回国时别妇抛雏的感情是那样的相通。对郭沫若来说蔡文姬这个人物与自己有着深刻的共鸣,他在她身上倾注了自己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把自己的体验融化在剧作中。从《蔡文姬》到《武则天》再到《屈原赋今译》、《管子集校》等一系列作品集,建国后的郭沫若在繁忙的政务之余,从不曾忘记文学创作。

1978年春,郭沫若病情恶化,同年6月12日于北京逝世。《天上的街市》带给我们的快乐记忆犹新,但郭沫若却永远地离开了。回首郭沫若的一生,无数传奇被他书写。

他是中国文坛上的巨匠。《女神》的才情、《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的果敢,《屈原》的厚重……他的历史剧以戏剧的小舞台“再现”历史“大舞台”。郭沫若一生留下千余万字的著作,他用自己的成绩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是历史潮头上的人物。五四有他,《女神》惊艳亮相,创造社引领创作精神;南昌起义,他第一时间赶赴南昌,在白色恐怖中与大家一同战斗;卢沟桥事变后,他别妇抛雏、毁家纾难,只身回国参加抗战;他不惧国民党暗杀,与李公朴一起经历“校场口惨案”;新中国成立时,他是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为建设新中国而不断奋战……

精于创作、以文卫国的郭老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展开阅读全文

2024感动中国候选人孙家栋“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全文共 8047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的履历是沉甸甸的、也是金灿灿的,他亲历、见证、领导了中国航天事业从起步到目前为止的全部过程,他的传奇人生与中国航天多个“第一”密切相连,他是惟一见证了中国卫星第一次和上百次发射的航天人。孙家栋自己却对这些“第一”看得很淡:“荣誉属于国家,属于整个航天队伍!我个人只是具备了一点最基本的条件,主要靠国家经济的发展,靠国家发展所创造的环境,对我个人来讲主要还是靠机遇。”

没有吃红烧肉

选择了当“天兵”

2010年1月11日上午,人民大会堂暖意融融。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走上红地毯,走向领奖台,接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颁发的“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

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孙家栋自己却觉得很“不安”。他说:“航天事业是千千万万人共同协作的成果,我个人的工作是非常有限的。”

孙家栋的祖籍是山东牟平,孙家祖先是从清代道光初年从山东迁到辽宁省盖县的。1929年4月8日,孙家栋出生于辽宁盖县。新中国成立后,孙家栋的老家被划分到复县(今为瓦房店市)的行政范围内。3岁那年,孙家栋就开始随父亲在辽宁和黑龙江两省之间颠沛流离。

据他家乡的老人回忆,孙家栋小时候学习特别刻苦,上小学的时候就捧着厚厚的古文书阅读至深夜,而且阅读广泛,只要能找到的书他都会拿来读。儿时的孙家栋喜欢挑老师的毛病,每当上课的时候,孙家栋都瞪着一双圆圆的小眼睛盯着讲台上的老师,一旦老师讲错了,孙家栋都会马上大声指出来,弄得老师特别难堪。

1942年,孙家栋考入哈尔滨第一高等学校土木系,中途因“二战”“失学”。1946年9月,他考入国民政府开办的锦州大学。1947年冬,解放军逼近锦州等地,学校受到影响,孙家栋回到沈阳,然后打算回老家――复县许屯镇老爷庙村。

在去往沈阳时,孙家栋经济窘迫,决定去找一位在沈阳的同学,也是他三哥孙家楠的同学。在同学家,他巧遇在哈尔滨工作、出差过来的三哥孙家楠。孙家楠告诉他,哈尔滨已解放,著名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将很快恢复。于是,孙家栋带着憧憬去了哈尔滨。1948年9月,他通过资格审查,进入哈工大预科班专修俄文。

孙家栋最大的愿望不过是想成为一名土木建筑系的学生,将来可以去修大桥。偏偏当时哈工大增设了汽车专业,孙家栋选择了汽车系。在哈工大读预科的时候,每逢十五满月,他都会在夜半时分仰望苍穹。他说:“我们的老祖宗很了不起,他们发明了阴历,通过月亮的阴晴圆缺来记录天时的变化。”

如果命运顺从孙家栋的最初理想,那么中国无疑将少了一位出色的航天专家。

1950年元宵节,很多同学回家团圆,哈工大预科班安排学生晚餐吃红烧肉。孙家栋决定吃完难得的红烧肉就回家。但开饭后,校领导突然来到餐厅通知在场学生:留下会餐的同学谁想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请即刻报名,参加的必须赶上8点半自哈市开往北京的火车。从天而降的喜讯让那碗红烧肉对大家已不再具有吸引力。孙家栋的第一反应是:报名参军!能入伍已经无尚光荣,何况又是与蓝天白云为伍的“天兵”呢!来不及过多的思考,来不及与家人打招呼,更来不及吃那碗红烧肉,8点30分,孙家栋和他的部分同学坐上了哈尔滨开往北京的火车。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找到机会回老家看看。“到了部队才知道,因为毛主席和斯大林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答应帮助中国建立一支自己的空军,非常需要一批懂俄语的人,这样才叫到了我们。”

1951年9月,孙家栋一行30人被国家派往苏联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飞机制造。“我的记忆力很好,一门功课的七八章内容,几天时间就能从头背到尾,考试时拿到试卷便能一气呵成。”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茹柯夫斯基工程学院有一个传统:考试全部获得满分5分的学生,照片会被挂在学校一进门的地方,1个学年后如果能继续保持,便把照片往上挪,越往上人数越少,照片也越大。毕业时如果能在其上保留1张大照片,便可获得1枚50克重的、正面印有斯大林头像的纯金质奖章。

最让孙家栋无比激动的是: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大学音乐堂亲切接见中国留苏学生。孙家栋作为学习尖端专业的高材生自然被选为代表,接受毛主席的检阅。他一生难忘的是毛主席在这次接见中讲出那一段语重心长的名言:“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孙家栋回忆说,当时莫斯科大学音乐堂沸腾了,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经久不息,很多中国留学生激动得泪水涟涟。

“中国航天之父”

点将搞起了卫星

1958年4月,孙家栋就带着同学梦寐以求的斯大林头像奖章从苏联留学归来。归国后不久,孙家栋没有去制造飞机,而是完成了他人生的第一个转型――进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前身)。因为学的是飞行器发动机技术,他被安排到一分院导弹总体设计部。孙家栋说,那时候,人们对导弹还很陌生,连翻译也不知道对这个外来物译个啥名词,有人译作“飞弹”,有人译作“可控制的弹”,最后还是钱学森拍板,译作“导弹”。

这年“五一”节前,孙家栋第一次见到了时任“五院”院长的钱学森。当时钱学森经常到总体部检查工作,并亲临设计现场和大家讨论问题,对快速进步的孙家栋青睐有加,两人的接触次数逐渐多了起来。

起初,“五院”的科研工作是仿制苏联“P-2”导弹。面对苏联提供的一堆图纸,除了钱学森以外,孙家栋他们谁也没见过真导弹。再一看周围的同志,有学力学的、数学的、化学的、纺织的、文史的,五花八门,就是没有一个学导弹理论的。孙家栋所学的航空理论还算与导弹专业离得最近。

1960年,正当中国导弹事业从仿制开始刚刚起步时,赫鲁晓夫撤走了在中国工作的专家,停止供应“P-2”导弹的资料、数据和图纸,妄想把中国的导弹事业扼杀在摇篮中。面对困境,中国的科技人员跟着钱学森,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中国航天路。就在苏联撤走专家17天后,即这年9月10日,中国用国产燃料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近程弹道导弹。那时,孙家栋已经担任了导弹型号总体设计室主任。时隔不到两个月,这年11月5日,中国又成功发射了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准确击中目标。之后,孙家栋又升任为总体设计部副主任。从仿制苏联“P-2”导弹到国产“东风”导弹的研制工作,孙家栋把所有的智慧和精力都倾注其中,心想这辈子就情结导弹了。

人生之路有时也像江河一样,冷不防就发生了大拐弯。1967年建军节前的一个下午,正满头大汗地趴在火箭图纸上搞设计的孙家栋,突然被通知:“为了确保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顺利进行,中央决定组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院长向国防科委主任聂荣臻推荐你去负责卫星的总体设计部工作。”就这样,38岁的孙家栋成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总负责人。

当时,苏联、美国、法国已经成功发射了人造卫星,日本也在加快准备,孙家栋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但很快他就展现出了自己的战略眼光。经过详细考察,他从不同专业角度和技术特长出发,最终选定了戚发轫等18人,这就是中国卫星发展史上有名的“十八勇士”。

根据实际情况,孙家栋大胆对原来的卫星方案进行了简化,把卫星的工程任务概括为简单、明确的12个字“上得去、抓得住、看得见、听得到”。他顶着巨大的压力,说服一些老专家,去掉了原设计方案中的卫星探测功能,先用最短的时间实现卫星上天,在此基础上,再发射有功能的卫星。攻克重重难关后,卫星初样在1969年10月基本告成。

1970年4月24日21时34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巨大轰鸣中,从戈壁大漠腾空而起……这一天,中国人被一种特殊的激情点燃了。《人民日报》出版套红的号外,所有的广播电台都在热线链接同一条消息,全国人民竞相奔走相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啦!

当晚,当“东方红一号”卫星高奏着悦耳的《东方红》乐曲从北京上空飞过时,卫星技术总负责人孙家栋正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值班,他仰望星空,如同看到自己的孩子降生般百感交集,泪水忍不住“刷刷”地滚落下来。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能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卫星总重量173千克,相当于苏、美、法、日第一颗卫星重量的总和。钱学森曾对别人说:“看来,把孙家栋找来还是对的,他的确敢干事,会干事。”

“卫星之父”

客串起“生意人”

2009年4月15日,刚刚过完八十大寿的孙家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再次指挥并见证了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100颗航天飞行器,其中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师或总工程师的就有34颗,超过三分之一。为此,他有一个美名“中国卫星之父”。

航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每项工程都由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应用等几大系统构成,每个系统都设有总师。而孙家栋则被人们尊称为“总总师”。知情人说:“航天各系统太复杂了,都是牵一发动全身。搞这种大工程总是会有矛盾,矛盾无论多么错综复杂,孙总都能给出妥当的解决方案。”

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携带着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喷射出巨大的烈焰,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离开发射台,发射获得圆满成功。然而,正当这颗卫星经变轨、远地点发动机点火进入地球准同步轨道,向预定工作位置漂移的时候,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通过遥测数据发现,装在卫星上的镉镍电池温度超过设计指标的上限值,如果温度继续升高,刚发射成功的卫星就危在旦夕了。

孙家栋果断地发出了打破常规的指令:“立即再调5度!”正常情况下,这道指令需要精准确认后,按程序审批签字后才能执行。但情况紧急,各种手续都已经来不及,尽管孙家栋的指令已经被录了音,但没有指挥部会商签字,这道命令很难执行。如果孙家栋没有很高的威望,操作人员也是不会执行他的命令的。要知道,孙家栋在这紧急关头果断处置是需要何等的胆识!将需要承担多么巨大的风险!

现场的操作人员为了慎重,临时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草草写下“孙家栋要求再调5度”的字据要孙家栋签名,孙家栋毅然拿起笔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3个字的分量和风险犹如战场上的“生死置之度外”,需要把个人的一切顾虑抛到脑后,孙家栋的选择没有一丝迟疑……

天上的卫星执行了地面的指令后停止了温度上升,呈现了下降的趋势,热失控被制服了,卫星终于化险为夷。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验证了降温决策的正确性,这一绝招也引起了同行们的惊叹。

航天事业充满了高风险,有成功也有失败,但孙家栋从来没有被挫折吓倒过。有一件事情他至今难以忘怀。1974年11月5日,孙家栋带领他的团队研制的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的运载火箭矗立在一望无垠茫茫戈壁的发射台上。就在运载这颗卫星的火箭点火之后,意外出现了,大家都懵了。孙家栋带着大伙把眼泪一抹,直奔发射现场,决心一定要找到失败的原因。

这次惨痛的失败,孙家栋至今记忆犹新:现场一片火海,数年的心血化为灰烬。在西北寒冬夕阳余辉下,茫茫大漠中,人们用手抠,拿筛子筛,边掉泪边寻找卫星残骸的碎块,哪怕一点碎片都要把它收集起来。最后查清原因,竟然是一个非常小的产品故障――火箭中一根导线的铜丝断了,但是外头胶皮套没断。“火箭发射的时候,一震,它就有时候离开,有时候接上,就这么简单的一件事。”

他回忆说:“在航天工作中,质量是第一位的,哪怕一个极细微的问题也可能造成毁灭性的结果。在现场看,一片火海,半个天都是红的。那阵子我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确实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跑到一个单独的小房子里嚎啕大哭。随后,我惟一能做的就是鼓励大家不要灰心、不能丧气,不能被失败吓倒。”此后,孙家栋更加精益求精地要求自己、要求身边的人。1年后,新的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终于冲出大气层,又平安返回预定着陆点……

在关键时刻,平时严谨沉稳的孙家栋一次次挺身而出,不仅在他熟悉的高风险的航天科技领域,就是在当年国人都陌生的承揽卫星发射服务方面,同样义无反顾。

1985年10月,中国政府向世界正式宣布:中国的运载火箭将投入国际市场,承担国外卫星发射业务。这一消息震动了国际航天界――要知道,美国和欧洲在当时垄断着国际卫星发射市场。发射外星,中国航天人不仅要懂得研制火箭发射卫星,也必须学会与国外商家打交道。孙家栋这个“造卫星”的专家又担当起“生意人”的角色。

1988年,香港亚洲卫星公司购买了美国休斯公司生产的通信卫星,起名“亚洲一号”卫星,并准备让中国的“长征三号”火箭将其送入太空。但卫星要从大洋彼岸运到中国,必须有美国政府发放的出境许可证,争取许可证的使命便落到了孙家栋的肩上。整个谈判期间,作为谈判代表团团长的他,面对种种谬论不卑不亢,义正词严,句句中的。艰苦谈判之后,签署备忘录之前,他晕倒在谈判间里。

1990年4月7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内,气氛紧张得让人窒息。“在现场经历了多少次发射,那次发射特别激动、最紧张。”孙家栋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说,“不只感受到自己的心跳,旁边人的心跳也能感觉到,就是那种心情。有人告诉我,卫星发射成功,美国华侨流着泪激动地说‘中国的卫星能打多高,国外华人的头就能抬多高’。”这种跳动着的爱国情怀促使航天人更加把航天精神浸润到每一个航天产品上去。

21点30分,“长征三号”运载火箭雷霆般呼啸着拔地而起;21分钟后,精确地将“亚洲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亚星”的入轨精度是休斯公司31颗同类卫星中入轨精度最高的。听到现场的美方专家由衷地说“没想到中国的运载火箭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时,孙家栋自豪地笑了。

如今回想起当年向美国人“叫板”的情景,孙家栋依旧百感交集:“我突然想到小时候,老人常说‘洋火、洋油、洋车’,身边到处是外国产品。终于,我们的火箭能发射美国卫星了,那种激动与自豪,难以用语言形容。”他深有感触地说:“谈判实质上是两国综合国力的较量。国家的实力增强了,我们说话的分量自然就加重了。”

与一见钟情的

“嫦娥”聚少离多

2004年2月25日,中国各大报纸以醒目标题发出人们关注的消息:“嫦娥工程”领军人物确定。时年75岁高龄的孙家栋再次披挂上阵,出任总设计师。

“都到了这个年纪,取得了那么多荣誉,还是‘保持晚节’为好,要是我,我看没有必要承担风险挑重担。”很多人不理解,早已功成名就的孙家栋为什么还要接受这项充满风险的工作,万一失败了,他辉煌的航天生涯就可能蒙上阴影,但孙家栋没有一丝犹豫。“国家需要,我就去做。”他说,“这是一个航天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

在孙家栋看来,探测月球有两个目的,一是探索宇宙奥秘,二是开发空间资源。其中开发资源就看我们将来对月球认识到什么程度,这有一个认识的过程。“但如果你不起步,你不去,将来这个领域就不是你的。”

嫦娥舒袖神话浪漫,但卫星探月道路艰辛。不知经过多少个昼夜,攻克了许多个难关,孙家栋和他带领的团队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嫦娥一号”卫星终于研制成功了。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04秒,随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指挥员气壮山河的“点火”口令,“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运载着“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喷射着烈焰腾空而起,冲出地球,飞向38万公里外的月球。11月5日11时37分,对“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了第一次近月制动,卫星成功被月球捕获,进入环月轨道。

那一刻,现场直播的电视镜头捕捉到了这么一个场景:航天飞行指挥控制中心内,人们欢呼跳跃,拥抱握手。孙家栋却走到一个僻静角落,悄悄地背过身子,掏出手绢偷偷擦眼泪。这时,“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走过去和孙家栋紧紧拥抱在一起。这个镜头令许多人动容。欧阳自远回忆说:“激动得手都是冰凉的,我们就像并肩作战的战友一样,胜利那一刻的激动无以言表!”

熟悉孙家栋的人都说他的心目中有两个“嫦娥”――一个是绕月飞行的中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一个是与他相守一生的爱妻魏素萍。

当年,魏素萍是哈尔滨市立医院的内科医生。孙家栋与魏素萍是通过战友的照片介绍“认识”的。当时,孙家栋对着照片左右端详,越看越心仪,立即提笔写了一封信,一枝丘比特之箭就这样由北京飞向了哈尔滨……

25天之后,孙家栋利用“五一”假期踏上了驶往哈尔滨的火车。在哈尔滨秋林百货公司大门口,两个素未谋面的年轻人在目光相遇的瞬间,不约而同地认出了对方……当年,孙家栋的母亲说起这件事,笑眯眯地乐开了:“这实际是月下老人早就用红线把他俩拴在了一起,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缘分啊!”

第一次见面后的100天,即1959年8月9日,孙家栋和魏素萍在北京南苑举行了简朴、热闹的婚礼。虽然此时魏素萍不知道孙家栋具体做什么工作,但100天的书信往来已经让她深深地爱上了学识渊博的孙家栋,感觉自己喜欢的这个人可信赖、可依靠。不久,魏素萍由哈尔滨调到北京,成为航天系统某医院的心血管科医生。

婚后的日子里,魏素萍终于领会了丈夫工作的忙碌感和神秘感:孙家栋不是加班就是开会,否则就是一去几个月的出差,即使回到家中,也没闲过。两人相濡以沫,相亲相爱,一晃几十年。

奉献是孙家栋生活的主旋律,即使在年届八旬之后,孙家栋仍然在超负荷地工作着。他的老母亲去世时,孙家栋也只是深夜赶回来,站站脚又连夜返回。魏素萍自从和孙家栋结婚就没见他空闲过,丈夫对祖国的贡献和辉煌的事业让她自豪。可孙家栋却觉得欠了妻子许多情,家里的事全靠妻子。

从一见钟情到相伴变老,但他们的感情依旧甜蜜、浓烈。当年,孙家栋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后回到家里,亲手给妻子戴上这枚奖章。他动情地对妻子说:“这枚功勋奖章也有你的一半!”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闲下来后,打算多花点时间陪陪她。”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每当听到这首历久而弥新的老歌,孙家栋都会联想到当年那首从“东方红一号”卫星上传来的铝板琴奏出的美妙乐曲。近40年飞逝如电,那音乐至今仍那么清晰悦耳地回荡在他的耳畔。孙家栋业余爱好很多,但后来因忙于工作,每天清晨在老伴的陪同和“督促”下才去打打太极,爱好只保留了欣赏音乐这一项。对于流行音乐,孙家栋自嘲道:“我对流行音乐接受得较慢,开始听不进去,等我感觉有点喜欢了,人家都早已流行过去了。”

孙家栋有个爱好,喜欢看天。其实,他更喜欢看火箭腾空而去,将颗颗卫星送上太空的壮丽。多年来,他养成了一个习惯,脑子里只要装上了问题,就会觉得茶无味、饭不香,他会沉默寡言,日思夜想。有好几次,有时是半夜,有时是凌晨,魏素萍醒来发现床上的老伴不见了,细听房间没有一丝动静,吓得她大喊。孙家栋却很沉稳地说:“你睡你的觉,不要大惊小怪。”原来,孙家栋夜里起来看到窗外挂在空中那明亮的月亮,总会身不由己地到凉台上看上几眼,他仔细看着月亮在慢慢地移动,心里在默默琢磨月亮与“嫦娥工程”总体的一些技术方案的联系。

大智慧需要好记性。据说,孙家栋工作一生竟没有一本笔记本。即便到了七八十岁的高龄,开两天大会,总结时仍然凭记忆就能游刃有余。他的侄儿孙忠胜说:“对于四叔,我最大的印象就是乡里的老人们经常夸他是‘神童’。四叔6岁刚上学的时候就能够过目不忘,不管多难记的东西,只要老师讲上一遍,或者在黑板上写上一遍,四叔都能牢牢记住。”而今,他每天翻阅的是有关各国的大量航天资料和航天专业书籍。孙家栋说:“搞了一辈子航天,航天就像我的‘爱好’一样,这辈子都不会离开了。”

有同行说,现在,已经耄耋之年的孙老仍像一颗卫星一样旋转不停。与航天打了一辈子交道,孙家栋对星空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现任北斗卫星导航工程、“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继续活跃在我国航天技术的前沿领域。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许多技术决策、指挥和协调工作仍然压在他的肩上。面对巨大的压力,孙家栋是怎么想的?从他对航天精神的解读中,不难找到答案:“总结我国的航天精神,最主要的一条,是豁出命去爱航天事业!”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假如我是科学家作文

全文共 439 字

+ 加入清单

假如我是一名科学家,我要发明一些对人类有用的东西。

现在同学们使用的橡皮磨檫后,往往流下一些碎屑,很不卫生。因此我就发名了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橡皮,名叫环保橡皮,它的制作材料与普通的橡皮一样,只是多了一个小盒子。

你可别小看这个小盒子,它可以吸取你用橡皮磨擦后的碎屑,吸进去以后,这个盒子可以把橡皮还原,依此类推这个橡皮永远也用不完了。

随着人们的经济发展,现在家家户户都有汽车或摩托车。这些车使用的燃料都是用柴油和汽油,然而它们开动的时候会产生一些烟,这些烟对环境有很大的污染。听说现在的臭氧层穿了一个大洞,为了不让这个洞旷大,我就发明了一种绝对环保的汽车。它用电但是不是普通的电,而是一种太阳能电卡。这种卡跟信用差不多大小,它只要在阳光下照射十分钟,充电量可以驶一万公里。有人问,如果走在路上电用完了,或者遇上连续阴雨天怎么办呢?这你不必担心,只要你在晴天多晒几张随时带在身上就行了。

现在我还是一名小学生,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一定努力学习,已求在20年后的我真正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谦虚的名人故事:科学家们的谦虚故事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不但才华横溢著作等身,而且广招门生奖掖后进,运用著名的启发谈话启迪青年智慧。每当人们赞叹他的学识渊博,智慧超群的时候,他总谦逊地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

被人们称颂为"力学之父"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热学上,他确定了冷却定律。在数学上,他提出了"流数法",建立了二项定理和莱布尼兹几乎同时创立了微积分学,开辟了数学上的一个新纪元。他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伟大科学家,然而他非常谦逊。对于自己的成功,他谦虚地说:"如果我见的比笛卡尔要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缘故。"他还对人说:"我只像一个海滨玩耍的小孩子,有时很高兴地拾着一颗光滑美丽的石子儿,真理的大海还是没有发现。"

扬名于世的音乐大师贝多芬,谦虚地说自己"只学会了几个音符"。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自己"真像小孩一样的幼稚"。

法国化学家安德烈取得了化学成就时,他对慕基人之一。他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欧文斯学院专门为他设立了有机化学的新教授职位,格拉斯大学选他为名誉博士,这许多荣誉丝毫没有改变他的谦虚为人。

肖莱马逝世后,恩格斯在悼文中称他:"是世界上最谦虚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科学家献身祖国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1946年,美国某大学以优厚的条件聘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为终身教授

。但他回答说:“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终于带着妻儿回到了北平(今北京)。回国后,他不仅刻苦致力于理论研究,而且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此外,还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生物学家童第周、核物理学家钱学森,高能物理学家张文裕,化学家唐敖庆……他们个个都满怀爱国之志,为国家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高中爱国作文素材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科学家霍金的励志人生

全文共 1861 字

+ 加入清单

斯蒂芬·威廉·霍金,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是当今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还被称为“宇宙之王”。7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家霍金的励志人生,欢迎大家阅读!

史蒂芬·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个时候他的家乡伦敦正笼罩在希特勒的狂轰滥炸中。这迫使霍金一家搬离海格特的家园,迁到牛津避难。他们在霍金诞生后又回到了伦敦。童年时的霍金,学业成绩并不突出,但喜欢设计极为复杂的玩具,据说他曾做出一台简单的电脑。

霍金和他的妹妹在伦敦附近的几个小镇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多年以后,他们的邻居回忆说,当霍金躺在摇篮车中时非常引人注目,他的头显得很大,异于常人——这多半是因为霍金现在的名声与成就远远异于常人,邻居不由自主地要在记忆里重新刻画一下天才儿童的形象。

霍金热衷于搞清楚一切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此当他看到一件新奇的东西时总喜欢把它拆开,把每个零件的结构都弄个明白——不过他往往很难再把它装回原样,因为他的手脚远不如头脑那样灵活,甚至写出来的字在班上也是有名的潦草。

霍金在17岁时进入牛津大学学习物理。他仍旧不是一个用功的学生,而这种态度与当时其他同学是一致的,这是战后出现的青年人迷惘时期——他们对一切厌倦,觉得没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东西。霍金在学校里与同学们一同游荡、喝酒、参加赛船俱乐部,如果事情这样发展下去,那么他很可能成为一个庸庸碌碌的职员或教师。然而,病魔出现了。

病魔出现了

从童年时代起,运动从来就不是霍金的长项,几乎所有的球类活动他都不行。

到牛津的第三年,霍金注意到自己变得更笨拙了,有一两回没有任何原因地跌倒。一次,他不知何故从楼梯上突然跌下来,当即昏迷,差一点死去。

直到1962年霍金在剑桥读研究生后,他的母亲才注意到儿子的异常状况。刚过完21岁生日的霍金在医院里住了两个星期,经过各种各样的检查,他被确诊患上了“卢伽雷氏症”,即运动神经细胞萎缩症。

大夫对他说,他的身体会越来越不听使唤,只有心脏、肺和大脑还能运转,到最后,心和肺也会失效。霍金被“宣判”只剩两年的生命。那是在1963年。

起初,这种病恶化得相当迅速。这对霍金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他几乎放弃了一切学习和研究,因为他认为自己不可能活到完成硕士论文的那一天。

轮椅出现了

霍金的病情渐渐加重。1970年,在学术上声誉日隆的霍金已无法自己走动,他开始使用轮椅。直到今天,他再也没离开它。

永远坐进轮椅的霍金,极其顽强地工作和生活着。

1991年3月,霍金在一次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缝了13针,但48小时后,他又回到办公室投入工作。

又有一次,他和友人去乡间别墅,上坡时拐弯过急,轮椅向后倾倒,不料这位引力大师却被地球引力翻倒在灌木丛中。

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泼好动的——这听来有点好笑,在他已经完全无法移动之后,他仍然坚持用惟一可以活动的手指驱动着轮椅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横冲直撞”;在莫斯科的饭店中,他建议大家来跳舞,他在大厅里转动轮椅的身影真是一大奇景;当他与查尔斯王子会晤时,旋转自己的轮椅来炫耀,结果轧到了查尔斯王子的脚趾头。

当然,霍金也尝到过“自由”行动的恶果,这位量子引力的大师级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左右下,跌下轮椅,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站”起来。

来自直觉的启示:黑洞不黑

霍金的研究对象是宇宙,但他对观测天文从不感兴趣,只有几次用望远镜观测过。与传统的实验、观测等科学方法相比,霍金的方法是靠直觉。

“黑洞不黑”这一伟大成就就来源于一个闪念。在1970年11月的一个夜晚,霍金在慢慢爬上床时开始思考黑洞的问题。他突然意识到,黑洞应该是有温度的,这样它就会释放辐射。也就是说,黑洞其实并不那么黑。

这一闪念在经过3年的思考后形成了完整的理论。1973年11月,霍金正式向世界宣布,黑洞不断地辐射出X光、伽马射线等,这就是有名的“霍金辐射”。而在此之前,人们认为黑洞只吞不吐。

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到黑洞辐射机制,霍金对量子宇宙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霍金获得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身追求的理想,我有爱和爱我的亲人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一位女记者提出一个刁钻的问题,但霍金还是以恬静的微笑这样回答)霍金不仅以他的成就征服了科学界,也以他顽强搏斗的精神征服了世界。励志照亮人生,成功改变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假如我是科学家

全文共 658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活在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做出贡献。人们的志向各不相同,选择的职业也各不相同。我想成为一名科学家

假如我是科学家,我要发明一种万能的药物,它能够治好世界上任何一种疾病,让世界上所有的人再不受疾病的煎熬;坏人吃了这种药,就会变成心地善良的人,让世界上只有好人,没有坏人;侵略别国参加战争的军人如果吃了它,就会恢复友好,让世界没有战争,只有和平。

假如我是科学家,我要发明一种万能屋。它是用一种新型的无毒环保材料建成的,既美观又坚固耐用。它能像汽车一样在陆地上行驶,像飞机一样在天空中飞翔,像轮船一样在海面上航行。它燃烧二氧化碳,放出新鲜氧气。人们可以开着它到世界各地去旅游,到喜欢的地方去居住,也用不着担子燃料用完了。房屋内的一切设备都是由太阳能电池提供能源的,在太阳光强烈的时候,它能把太阳能储存起来,供雨天或夜晚使用。它装有一部微型红外线扫描仪和雷达,使它在夜空和重重障碍中安全行驶。它能遮风挡雨,防止火灾,防止害虫进入,抵御洪水、冰雹,防御地震。从此,自然灾害便再也不能伤害人类了。它还能自动调节室内的温度和光线,使室内冬暖夏凉。

假如我是科学家,我要研究、培育一种特殊的植物。它的生命力极强,把它种植动沙漠和荒山上去,让全世界的沙漠和荒山在不到一个月内都变成绿洲。人们再也不用害怕龙卷风、沙尘暴和水土流失,过着无忧无虑、幸福和平的生活。

假如我的愿望真能实现,这个世界将是多么美妙啊!但这一切只是假如,为了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从今天起我要更加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美好的愿望打好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我的梦想当科学家作文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梦想是想当一名科学家,因为科学家可以发明你想要的东西,也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和好处。

我梦想发明一种多功能自动调温的衣服,使它可以夏凉冬暖,特别是当你上体育课,或者是玩的时候出了很多汗来不及换衣服,它可以自动帮你调温,可以帮你吸汗,真是一举两得,大大的减少了生病的根源,而且科学家们穿着它去很冷的地方考察都觉得温暖。

我梦想发明一种多功能灭蚊器,小巧玲珑可以随声携带,有淡淡的清香对人没有害处,它即可以杀死蟑螂也可以杀死蚊子,不知道你有没发现,不管家里的卫生多么干净,多么的明亮,夜晚总是能见到一只或是两只蟑螂,蚊子更是不用说了,它总是在你熟睡的时候静悄悄的及你的血,当你醒来的时候身上已经留下被咬的红点。

我把我的梦想告诉爸爸的时候,爸爸说,好,科学家是特别爱学习,要努力学文化知识要多点开动脑筋才行的哦。听了爸爸的话,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我重重的点点头:我会努力的!

展开阅读全文

初三假如我是科学家作文

全文共 1927 字

+ 加入清单

美好的遐想是现实的前提,没有理想,哪来现实?假如你是一位出色的科学家,你会做出什么样的贡献呢?以下是小编跟大家介绍初三假如我是科学家作文,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假如我是科学家

小鸟的梦想是能够在蓝天中自由飞翔;花儿的梦想是能够在阳光下绽放笑脸……而我的梦想是长大了当一名科学家。

经过我多年的努力与奋斗,2030年,我终于成为了一名科学家。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逐渐下降,其原因是土壤肥力下降,由于人类无休止地破坏环境,致使土壤里面含有大量化学成分,导致植物不能健康成长。这个问题一直是本世纪关注的焦点。

我想,既然在地球上不能种植,那我们为何不到其他星球上做一次实验呢?看看在哪个星球上才能种植出无公害的绿色食品。首先,我把目标定在火星上,我乘坐“神舟99号”飞船迅速来到火星。我搭好保温棚,并在保温棚四周安装好摄像头后,在湿润的土壤里播撒好种子,连夜返回地球,我马上回到实验室,坐在电脑前仔细查看。可是一连好几天,“种子基地”里就是没有一点动静。经过分析对比,原来,火星上大气非常稀薄,以至于表面的大气压力只相当于地球30—40公里高空的大气压。二氧化碳占了火星大气的96%,其他是少量的水气和氧,这完全不符合植物生长的需要。

我又将目标锁定在月球上,并重新把所有的设备都安装起来,像以前一样撒下种子。守在电脑屏幕前,观察“种子基地”里的情况。时间一天天过去,”种子基地“里却没有丝毫变化,正当我满脸失望的时候,我正走进实验室时,突然看见银光屏上的“种子基地”里竟长出了几株新芽,我兴奋地大叫起来:“成功了,成功了!”实验室的同事们和我紧紧拥抱在一起阿,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努力我们没有白费!于是,我赶紧乘坐飞船来到月球,采集了几样土壤标本,原来月球上的土壤里有杀灭真菌的功效,怪不得刚长出的新芽是那么油亮、嫩绿。我立即下达指示,当天夜里,命令几十艘宇宙飞船飞上月球,同时撒下了千万颗种子。几个月后,通过月球上返回到地面的图片显示,水稻的长势良好,这将预示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由于我的这一项研究为中国农业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获得了科学界最高奖项——诺贝尔奖。站在领奖台上,我左手拿着奖杯,右手高举五星红旗,激动地喊道:“我为我是一名中国科学家而感到自豪!”台下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篇二:假如我是科学家

我一直想变成一个科学家,去超越时空,穿越到以前或者未来。

一天晚上,我又在想入非非了:以前的世界时怎么样的呢?忽然,一阵清风吹过,我顿时变得轻飘飘的,然后我被带到了一个陌生的房间,到处是瓶瓶罐罐,还有一些名字又怪又难记的药水,旁边还有一个庞然大物,上面写着:时光穿梭机。我想:太好了,我就想这样呢。我打开门,里面有一个大洞,这大洞仿佛有吸力,我就像被人推了一把似的,向前一倾,跌进了大洞。

进来了也就算了,我想,去哪儿呢?就去战国时期吧。接着,一个个光圈在我身边形成了,嗖的一下,我被“扔”了出来,到了战场上。天啊,战场上火光万丈,尸横满地,尘土飞扬,遍地是断箭,到处是刀枪。厮杀声和马蹄声,一个又一个战士在我面前倒下,场面惨不忍睹,太血腥了,还是去侏罗纪看看恐龙吧。于是,我钻回了那个洞,“嗖”的一下来到了侏罗纪。

从洞里出来,刚好就看见一只剑龙从眼前走过,背上插满了“宝剑”。突然,听到一声怒吼,原来,一只霸王龙从茂密的林子里走来,张着血盆大口,摆动着又粗又长的尾巴,张牙舞爪,每走一步,大地都“抖三抖”。太可怕了,这名字果然适合它。就在我惊魂未定时,一群翼龙从天上飞过,它们张着大大的翅膀,一只挨着一只,遮天蔽日,飞过时,天空都阴沉着脸呢。我吓得腿都软了,赶紧找地方躲起来,结果碰到了几个科学家,有的想靠近恐龙,不料差点成为恐龙的美餐:有的想暗中考察,不料撞上了一头散步的恐龙,幸好是食草的;有的疯狂地作笔记……我想,当科学家也不容易啊,趁恐龙还没把我吃掉,赶紧溜之大吉吧!于是我又一头栽进洞中。

我又穿越到未来。哇!真酷啊,一切都变了样儿,大街上有车,天上也有车,而且车也是吸入有害成分作为能量的,一碰到车,车就软化了,撞伤的可能顿时化为乌有,“走”在路上的行人都不用费多大力气,因为鞋子上装有轮胎,你只要控制鞋子走就行了。街旁的绿化郁郁葱葱,大街小巷都整洁如新,这都是垃圾桶的功劳。原来,垃圾桶是个能源转换器,它能将附近的垃圾吸进来,然后转换成养料,输送给植物。还能净化空气。我走进一家饭馆,坐下来,一个机器人走过来,扫描了一下,端来了可口的饭菜,太神了。我吃了后,感到精神百倍。原来,机器人扫描后能获得你身体的信息,根据信息给你送来你爱吃又适合你的饭菜。在这里生活,想生病都难!

我真想就生活在未来世界里,但被一阵闹铃声拉回了现实,如果这都是真的多好啊!

展开阅读全文

假如我是科学家作文550字

全文共 648 字

+ 加入清单

我一直想变成一个科学家,去超越时空,穿越到以前或者未来。

一天晚上,我又在想入非非了:以前的世界时怎么样的呢?忽然,一阵清风吹过,我顿时变得轻飘飘的,然后我被带到了一个陌生的房间,到处是瓶瓶罐罐,还有一些名字又怪又难记的药水,旁边还有一个庞然大物,上面写着:时光穿梭机。我想:太好了,我就想这样呢。我打开门,里面有一个大洞,这大洞仿佛有吸力,我就像被人推了一把似的,向前一倾,跌进了大洞。

进来了也就算了,我想,去哪儿呢?就去战国时期吧。接着,一个个光圈在我身边形成了,嗖的一下,我被“扔”了出来,到了战场上。天啊,战场上火光万丈,尸横满地,尘土飞扬,遍地是断箭,到处是刀枪。厮杀声和马蹄声,一个又一个战士在我面前倒下,场面惨不忍睹,太血腥了,还是去侏罗纪看看恐龙吧。于是,我钻回了那个洞,“嗖”的一下来到了侏罗纪。

从洞里出来,刚好就看见一只剑龙从眼前走过,背上插满了“宝剑”。突然,听到一声怒吼,原来,一只霸王龙从茂密的林子里走来,张着血盆大口,摆动着又粗又长的尾巴,张牙舞爪,每走一步,大地都“抖三抖”。太可怕了,这名字果然适合它。就在我惊魂未定时,一群翼龙从天上飞过,它们张着大大的翅膀,一只挨着一只,遮天蔽日,飞过时,天空都阴沉着脸呢。我吓得腿都软了,赶紧找地方躲起来,结果碰到了几个科学家,有的想靠近恐龙,不料差点成为恐龙的美餐:有的想暗中考察,不料撞上了一头散步的恐龙,幸好是食草的;有的疯狂地作笔记……我想,当科学家也不容易啊,趁恐龙还没把我吃掉,赶紧溜之大吉吧!于是我又一头栽进洞中。

展开阅读全文

假如我是科学家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看见盲人走路,我心里特难受。他们手里拿着拐杖,走一步点一下,生怕跌倒,真可怜。他们心里一定很痛苦吧。因为他们看不见蓝蓝的天空,看不见壮丽的山河,尤其不能忍受的是看不到白纸上的黑字。这样的生活多么枯燥啊!假如我是一位科学家,我一定会帮助他们。 我研制出一种“盲人读书机”!它主要由激光、电脑和播放器三部分主成。激光扫描器把各种文字信号传输给电脑,再通过电脑把文字变成声音,由播放器“朗读”给盲人听。“盲人读书机”的外形像架电子琴,它的顶部长着一个长长的“脖子”,“脖子”上连接着一只大大的眼睛这就是激光扫描器。机器的正面有l四个喇叭,这就是播放器!

我的发明受到了中国残疾人基金会的高度赞扬和支持。“盲人读书机”在全世界推广了!

展开阅读全文

我是小小科学家作文400字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一个小小科学家,就像一个好奇的小问号,疑问整天在我的脑子里乱跑,我每天都去把答案寻找。课余时间,我喜欢做科学小实验,还喜欢观察昆虫。

我在家做过许多小实验,比如压力差放水实验、彩虹杯实验、电路实验、磁力漩涡实验、太空磁针实验、吸磁铁的彩泥实验等。其中我最喜欢磁力漩涡实验了。有一次,我准备了塑料水盆、水、一块大磁铁、十块小磁铁。我在盆的底下放了五块小磁铁盆里放了五块小磁铁,把水盆里灌上水。我拿着一块大磁铁在盆的上空旋转,盆里的磁铁转了起来,水顿时形成了一个漩涡。

我观察过许多昆虫,比如蜻蜓、蝴蝶、菜青虫、大蒜里的肉虫、金龟子、天牛、蝉、知了猴、九龙虫、蟋蟀、蚂蚱、蜜蜂、马蜂、蜂蛹、蚕、蚕蛹、蚕蛾、螳螂、蚂蚁、西瓜虫、驮钱驴……。我在学校还成立了一个昆虫团,里面有许多人。我们课间在操场上捉昆虫,观察昆虫,然后再放生它们。

科学就像一个神秘而有魅力的磁场,我走进去就不想出来,在里面不停地寻找宝藏。希望大家也能像我一样在这里面寻找珍藏。

展开阅读全文

假如我是科学家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到了2035年。我成为了有名的科学家

阳光明媚的一天,我在院子里观察昆虫,突然脑子里灵光一闪:如果人类可以变得和昆虫一样大小,就能更好地观察昆虫了。于是经过九九八十一天,我终于发明出了一种能让人变大变小的机器。

出发时间一到,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这台机器,按下了变小健。只听“嗖”得一声,一阵蓝光向我发射过来,只觉得身体凉凉的,有一点小——我变得和昆虫一样大小了。我向旁边看了看,发现花、草、树木都变得高大了起来,这一切都是多么的新奇有趣!我悠闲地向前走着,突然发现了一只大青蛙,它正“哗哗”地叫着,我连忙带上翻译器,没想到它居然恶狠狠地说:“休想入我的地盘!”说时迟、那时快它用它那长长的舌头把我击飞了。

我又继续向前着,突然“轰隆隆”的雷声吓了我一大跳,紧接着天空中下起了雨,平日里芝麻大的雨点儿现在竟然像一颗颗微型导弹,这时我才意识到我现在是和昆虫一样大小。“啊……”我居然被积水冲到了一个蚂蚁洞里。我不顾三七二十一,顺着高处往上爬,居然来到了蚂蚁王国,热情的国王和王后招待了我,还为我介绍了蚂蚁洞……蚂蚁洞里的东西数不胜数,有从全国各地运来的大米,有美味的食物,有很多蚂蚁兄弟好奇地打量着我………

“叮铃铃,………叮铃铃”,一阵响声把我从梦中惊醒,真想成为小人国的一员。

展开阅读全文

致科学家的一封信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科学家们:

你们还在忙于研究某些飞行器的改进或者其他的性能问题吗?

如果你们能研究出能反地球吸引力和降低太阳温度的东西来那就是一场真正的伟大的科学革命。

我们知道,地球的吸引力让我们真正的成为劳苦大众,再加上太阳的温度,更是让劳苦大众喘不过气来。

如果能造一个象现在遥控器的东西一样能控制地球的吸引力,再稍微有一点动力,那么我们就可以真正的腾云驾雾,地上的汽车也不需要了,我想要多快就有多快,我想飞多高就飞多高,空中道路要多宽就有多宽,那该有多好。

这样的遥控器人手一个,就和现在的电话一样。

太阳的温度也太高了点,出门就是晒,不管你多富有,出了空调小车你还是要在太阳下走,夏季,野外作业的人更是不用说了,那么高的温度真让人受不了,穷人在家里没有空调也好难受。

要从控制地球温度着手研究,比起其他的东西来的话,我觉得都不是很难,为什么就研究不出来呢?现在我又不想吃饭了,胃口不好,人也消瘦了很多。

能不能考虑不要吃饭就行,我们只要走在外面就可以吸收到各种营养,那样该有多好啊?还有牙膏广告你们就看得下去?不管你一天涮几次,买多贵的其结果是费时又费力又无效.

综上述几点,请科学家们认真考虑,认真研究,抓紧研究,祝你们早日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