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罗曼蒂克消亡史

罗曼蒂克消亡史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罗曼蒂克消亡史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罗曼蒂克消亡史问题。

分享

浏览

581

作文

20

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观后感

全文共 745 字

+ 加入清单

动荡时代背景下民国上海的众生百态,构筑了《罗曼蒂克消亡史》非线性叙事的剧情脉络,制作上对旧上海风貌出色的还原,使电影亦能在时代的脉搏中得见于电影鲜明的风格,但其所本当着点的罗曼蒂克,却还未开始便已然消亡于了导演的野心。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电影的制作,那就是讲究,无论是从背景道具,还是人物腔调,在导演程耳精简利落的镜头下,都形成了《罗曼蒂克消亡史》一种极强的仪式感,以此酝酿发生在民国上海滩中的这段乱世风云,契合于葛优、章子怡以及浅野忠信这些演员精湛的演技,使电影在呈现昔日旧上海浮世绘的同时,也形成了其独到的艺术表达,从这一点来看此作不可谓不是一部诚意之作。

可惜于这般的诚意却并没能使电影堪为佳作,非线性叙事用好了无疑会让人惊叹于逻辑的缜密,但如果用不好,则也会令电影看起来只是一盘散沙,而对《罗曼蒂克消亡史》来说,繁杂的人物关系,混乱的时间叙事,非线性叙事并不等同于不需要一个完整的故事,这部电影里几乎无从所见导演对这种手法的善用,而正是这种不善,使电影所建立的人物显得尤为苍白,在这些满是苍白的人物关联所诱发的空洞之爱何以能得见“罗曼蒂克”式的美好?

正所谓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作为一个本当“罗曼蒂克”式的故事,程耳又往电影融入了太多其他的东西,家国帮派的情怀,兄弟间的情谊,黑帮特务的暗杀等等,这些元素的交织使电影几乎没有一个明确的主旨,信马由缰的故事里,实则早已将爱的命题抛诸于了脑后,与其说这部电影是一个罗曼蒂克的消亡史,不如说这是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罗曼蒂克仅只能浮于表象的乱世众生相来的更为贴切。

程耳尤为突出的风格特点,使电影处处有着如同昆丁或者韦斯式的佳句,但显然其还并没有能将一个人物繁多,故事繁杂的电影收放自如的能力,那还没开始,就已然要谈消亡的浪漫,正是电影难成佳章的症结。

展开阅读全文

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观后感

全文共 1037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讲述的是上世纪20年代,在上海的进步人士与日本间谍、汉奸之间的较量。据葛优透露,他在片中出演的是一个有钱有势的人。回想葛大爷在《一步之遥》中塑造的探长项飞田、师爷马邦德等荧幕形象,葛大爷这次真要当回大爷了。从预告片看,葛优在片中还留起了寸头,搭配一件白色大褂。对这次的造型葛优表示“很满意”。章子怡的造型则浓妆艳抹,衣着华丽,其角色名叫小六,至于这是个什么人物,章子怡没有透露。这也是葛优与章子怡继电影《夜宴》中出演叔嫂后再次合作。[2]

杨受成:葛优喜欢剧本,我才投资

作为口碑获得盛赞的《边境风云》导演,程耳的新片获得了华谊兄弟和英皇影业的投资,英皇总裁杨受成坦言,在发布会当天其实是第二次见程耳导演,“第一次是在华谊活动上,王中磊向我推荐投资程耳的电影,我当时就说,最重要的是葛大爷喜欢这个剧本,他喜欢我就投资,结果葛大爷说非常喜欢,一定要拍,我也一定要投。”王中磊则表示,程耳的才华有目共睹,在圈内一直很有名,华谊只向他提供了各位演员的电话,他便用自己的剧本请到了如章子怡这样的大牌优秀演员,“大家也都知道,徐峥开始会演戏就是演程耳的《犯罪分子》。”

谈到档期,王中磊认为,国庆档很适合《罗曼蒂克消亡史》,所有的档期都是

硝烟弥漫,“这样的大片也就适合这样的大档期”。

葛优担心戏份被删,章子怡挑战上海话

而现场发布的首款预告片,影像犀利,风格鲜明,颇有“昆汀附体”之感,而几位主演的角色却扑朔迷离,尤其是章子怡浓妆出镜,对着镜头问导演“自己是怎么死的”,似乎在演绎一段“戏中戏”。

聊到合作过程,葛优和章子怡都大赞程耳才华横溢,剧本写得非常好,讲故事的方式与众不同。葛优表示,程耳很老练、稳重,判断力很准,在片场坐着经常不说话,发现问题时会过来跟自己说“你再那样一点,‘那样’是什么样,只有我们俩知道。”葛优坦言,程耳让自己演的角色是自己没演过的,“我只能透露是一个有钱有势力的人。”

章子怡在片中饰演“小六”,她认为程耳很有潜力,不过对自己很严格,一场长镜头的戏拍了好几条。而最大的挑战则莫过于,她作为一个北京女孩,要在片中说上海话,“我们在拍戏时都学了上海话,太难了,不过大部分我都尽可能说标准了。”

在前段时间的采访中,葛优曾经透露特别喜欢《罗曼蒂克消亡史》,对此他坦言,还没看到剪辑过的片子,“也许我觉得好的部分,他剪掉了,也不是不可能。”章子怡笑言,因为葛大爷之前遇到过这种事,不堪回首。不过两人均表示,说的并不是两人合作过的《夜宴》。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最新影片《罗曼蒂克消亡史》观后感

全文共 1252 字

+ 加入清单

设计台词:“告诉你吧,全猜错了”

这是一部很需要后期解读、也很容易被过度解读的电影。还好映后有跟导演程耳一小时的交流环节,澄清了很多本来可能误会的细节。比如片中上海话里掺杂普通话,是因为沪语本身无法发音,起初我还以为跟很多浙江方言一样,普通话都可以用白话念呢,原来导演并无深意。

所谓罗曼蒂克的消亡(英文名直译是“被浪费的时间”),在片尾呼之欲出,指代一个时代的告终。故事跨度从1934讲到1949年,消亡的是什么不言而喻。如今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把背景放在民国,银幕和荧屏上演着一场场盛大的民国时装秀,供人舔屏并追忆着。

典型的民国居室和穿扮

但归根到底,这些作品多是把现代戏改头换面搬到民国,为图个创作自由,很少有将这个时代和它的独特风情作为叙述本体的,因为那样一来,反而容易犯禁。从这一点来说,《罗曼蒂克》是有勇气的作品,程耳也是个有追求的电影人,他要讲的就是那个时代和那时的人。

虽然被刻意打乱了时间次序,并藏起了很多过渡情节供脑补,《罗曼蒂克》并不是一个难懂的故事,或者可以说,它是很多个互相有关联的小故事组成的集锦,这里有心狠手辣的黑帮大佬,随心所欲的交际花,作风古怪的车夫,遭受冷落的姨太太,婚姻破碎的电影皇后……他们合奏了一曲交响。

群星荟萃,演绎民国群貌

那真是一个值得我们缅怀的时代。那时候讲究仪态的优雅而重于生命,人跟人的交往保持着距离和分寸感,人人都有高度的情绪克制,在最震惊的变故面前也绝不失态,并且做什么都不失一份仪式感。

通俗来讲,就是整部片的逼格很高,这份高逼格,跟主题是相得益彰的。因为对逝去憾叹,更需要放大放慢了来品味。只见有身份老大姨太影后是这样,开车的、跑腿的、甚至中枪就死的龙套,也是这样。

人人都非常讲究仪态

吃个饭,谈个判,杀个人,甚至搓麻将喝茶闲聊天,都感觉是端着的,时刻有社交礼仪在支撑。他们呼吸的每一口气,走的每一步,直到死亡降临的前一刻,都要浸在端庄静好里。

这大概是死者篇幅占比最多的电影之一,因为那些画面都经得起端详,值得停留。有时候逝者的特写在银幕上十几秒,也有时候一个镜头摇过去,满屋子横七竖八躺得很讲究的尸体,让人脑袋里一下子蹦出暴力美学四个字。

每一次死亡都伴随着暴力美学

程耳的作品不多,从1999年的《犯罪分子》,2007年的《第三个人》,2012年的《边境风云》,再到这次的《罗曼蒂克》,每一部都是亲自写剧本亲自导演,每一部都要打磨上好多年,每一部也都有着同样浓烈的个人特色。

他是个实打实的作者导演,跟如今华语圈里许多什么热就拍什么的工匠,是天平的两端。在如今的中国市场环境里,这样执拗的从业者是稀缺的,值得保护和推崇。往大了说,自有电影以来,真正的电影艺术大师,也只可能从这个群体中诞生。

程耳的上一部作品《边境风云》给我的印象很深,那种“人人寡言高逼格”的叙事风格,跟同类型的国产犯罪片截然不同,让人欣喜。而民国黑帮题材,与之更匹配,可以玩得更嗨更溜。对那个似乎遥远而不太远的时代,当代人存在一种规矩森严的想象,去年徐浩峰导演的《师父》也迎合了我们这份想象。

展开阅读全文

最新影片《罗曼蒂克消亡史》观后感

全文共 1027 字

+ 加入清单

恐怕对于任何人种,任何信仰,任何意识形态的人类来说,吃饭和性都是赖以生存的唯二元素。而想要跨越生存和生活之间的那条鸿沟,实现所谓消费升级,终极目标也不外乎是提升这两样活动的精致程度,以便更好地将人类区别于动物,由低级的饥不择食的原始欲望,升级为含蓄,讲究,挑剔的高级欲望。

吴小姐(袁泉)说,喜欢一个城市,才会喜欢那里的饮食。喜欢上海,因为那是故乡,那里有过她和丈夫之间也许虚假,也许曾经有过真情的罗曼蒂克史。上海的精致小菜是吴小姐演过的电影,是她曾经的大明星生活,体面讲究。重庆的辣是她迫于形势的委曲求全,也是对丈夫灰心之后的得过且过。重庆的菜始终吃不惯,它是婚姻这个罗曼蒂克消亡之后,与戴先生同居,斯文扫地的惨淡现实。

陆先生在给周先生看情人的断手之前,是先要请他吃好小笼包的。这就像古代打仗之前的列阵,击鼓,奏乐,简直形式主义,简直迂腐,简直多余,但这是旧时代遗留下来的传统和规矩,基于国人的“面子”,杀人也要有节奏,有美感,给被杀的人面子,否则有失自己的身份。

长三堂子的小姐(霍思燕),看到床前椅子上满脸血的马仔,没有尖叫,甚至脸上也没有一丝多余的表情。撑得起长三堂子的牌子,是见过大风大浪的。外面那么乱,她气定神闲,带着一个童子鸡,仿佛真的能偏安一隅,安然终老似的。

十三点的小六(章子怡),像个提线木偶一般完全遵从欲望机械活着的小六,在被强奸她又囚禁她的人放走之后,终于找回了自己的灵魂,打出了那发之前没能出手的子弹;她靠陆先生打点的关系,挤掉吴小姐,演了一次女主角,戏里问导演,我是怎么死的,自杀还是他杀,导演却自己都没想明白,最后说也许她根本没死。戏外她也就真的没死,竟然成了看到故事全貌的一个人。

老板(倪大红)面无表情,眼袋瞩目。一个位高权重的社会大哥,自己的姨太太演电影跟男明星搞在一起,心一软就不杀了,不光不杀,还要给她钱,送她北上,远离战乱。

陆先生的妹夫渡部。说着上海话,娶了上海老婆,生了上海儿子。独处的时候却听着日本童谣赤とんぼ,切生鱼片,跟家养黑猫说日语。他的野心藏在居家惧内的外壳里,精心布了局,但又纵容自己引入小六这个变数,还把她放走了。所有的反派都死于不够心狠,他高估了自己的定力。

都是罗曼蒂克。

然而陆先生摘掉礼帽,低头谢幕,一个讲究体面,做事有分寸的罗曼蒂克时代彻底结束了。他没说的,那些之后的历史,我们都知道,那些让普通人六亲不认,相互揭发,又剥夺知识分子尊严,逼迫要脸的人自杀的黑暗时代,马上就要到来了。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黑帮情欲片《罗曼蒂克消亡史》观后感

全文共 1758 字

+ 加入清单

一直很期待这部电影,不为别的,因为导演程耳,这位当年的《边境风云》惊为天人,风格鲜明,而这部作品也是姗姗来迟,片名从《旧社会》到《浮生若梦》,再到如今的《罗曼蒂克消亡史》,几款预告片也显得逼格很高,却让人猜不透电影究竟在讲述怎样的故事。

看完这部电影,多有感触。并不是因为在那个年代上海滩风云变幻的奇景,而是在时代浪潮下,风雨中大大小小角色,他们或而随波逐流,或而与时代抗争,特殊年代下的爱恨情仇,他们一直在划桨,与波浪抗争,最后却被冲回我们的往昔。

这部作品,让我部想起了两部电影,一部是香港麦当雄出品两部《上海皇帝》,讲述杜月笙的事迹,总片长200分钟,乃是香港上世纪90年代数一数二的枭雄片,不过《罗曼蒂克消亡史》跟前者还不太一样,具体随后再说。另一部就是貌似夭折的《九龙城寨》,后者是俺超级期待的一部,如果这部电影当年能够开拍,我想大概模式与这部《罗曼蒂克消亡史》会很像。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葛优饰演的陆先生,原型人物就是杜月笙,电影中还有青帮三大亨的名字,以及袁泉饰演的吴小姐胡蝶。比起《上海皇帝》中为杜月笙立传,本片则更像是一部群戏,电影中没有明确意义上的主角,却是以陆先生为代表,来描述上海滩几年风云的变幻,以及大时代下各种角色对时代的抗争。

叱咤风云的黑帮大佬,响彻上海滩的青帮三大亨,不甘寂寞的交际花,说着地道上海话的日本妹夫,只收交通费的车夫杀手,还有外表光鲜却身不由己的电影皇后、笑口常开但内心深不可测的女管家等,构成了一幅大时代下的不同阶层的人物画卷。

鲜明的风格之下,是导演程耳一贯的风格体现。首先电影剧本扎实,叙事结构不寻常,剪辑迷人,家国情仇、黑吃黑,连环局,血腥,情欲,复仇,这些噱头都有了。在这个非线性叙事的结构下,本片的故事看似迷幻多变,其实自己研读,却是多条暗线串起来的“网状结构”。

个人认为,本片如此不走寻常路的叙事手法,对于普通观众的理解上可能会造成一些缺失,但自己琢磨,程耳也绝非炫技,而是故意用这样的叙事,来碰撞出不一样的感觉。比如陆先生的视角之下,一场背叛与复仇的交织,陆先生和他身边的男人们一个个都克己守礼,严格按照规矩办事,用血性维持着地下的规则,唯一扰乱这种秩序的,只有利益,家国,以及女人。

章子怡饰演小六,这个不甘寂寞的交际花作为代表,又是一类呈现。在这个复杂的纷争世界中,更加随波逐流的女人,她们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却成为搅动,甚至消亡这种秩序的关键。而浅野忠信饰演的日本妹夫,以及杜淳饰演的车夫等,则代表了串起几段叙事的暗线。

所以说,与其说本片是一部传记类作品,倒不如说这是一个时代的往事。并不是说电影没有整体的故事性,而是导演程耳采用“大事记”的方式突出时代感,从角色的角度入手,而是着重几个篇章,陆先生的家国情仇,以他为首的人在上海滩峥嵘岁月里努力的维持着曾经的秩序,而章子怡、袁泉、钟欣桐等人为代表的女性角色,实在秩序内无法左右自己命运的存在。

而浅野忠信、杜淳等角色,串起来前后所有的故事和因果,象征着推进打破这种秩序的推动力。这几段情节互为因果,就想章子怡的小六,没有她的存在,也就不会有后期的复仇,这其中饱含了个体的私欲,容纳了家国情仇。

几段内容各自富有戏剧性。在这个“网状叙事”的结构,糅合在一起,凸显出人性在冰冷与温暖之间纠葛、交错,从而更加能够强调主题,大时代下小人物的不同状态。但最终结果都是一样,不管你是谁,都在时代的浪潮之下,化作历史的尘埃,正如陆先生结尾那一幕,昔日枭雄,孤身一人远去香港,有种枭雄之死霎那间的幻灭感。

整部电影,风格独特,无论肃杀还是张狂,给人一种无法找回的厚重仪式感。因为对逝去憾叹,更需要放大放慢了来欣赏,明暗对比的色调,一点点曲折下去的人物,情感特别丰盈,让人想起了《美国往事》。

当然,电影并非朴实如华到成为莱昂内作品那样的经典,本片为了凸显人性和情感的碰撞,而刻意的打乱了故事线索,也注定了本片并非一部大众级的作品。但该片留给人的回味却是浓厚的,值得思考的。葛大爷演得异常精彩,让人过目不忘。

那一抹曾经属于那个年代的罗曼蒂克,在历史的车轮之下,终究成为了无法忘却的纪念,彷如“庄生晓梦”的黑帮情歌,道尽了人性的沧桑,时代之下形形色色的人物——追逐、不停步地渴求,不断企图拥有,最终一切尽归尘土,这难道不是一场梦吗?

展开阅读全文

黑帮情欲片《罗曼蒂克消亡史》观后感

全文共 1711 字

+ 加入清单

我看完片子的第一个感受是,无语。因为我不知道怎么概括。

程耳集编剧、导演、剪辑于一身,写他想写的,导他想导的,剪他想留的,所以可以肯定,我坐在影院里看到的每一个场景,每一句对白,都是程耳想表达的,那么,问题来了,他到底想表达什么呢?

影片讲述了大上海的几个黑帮大佬的家庭,在历经日本入侵等战争动荡,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背叛与仇杀,最后复仇的故事,影片弹着钢琴开场,弹着钢琴吃饭,弹着钢琴杀人,从《罗曼蒂克消亡史》这个标题猜测,导演似乎想表达:被灭门的不只是黑帮大佬陆先生的家庭,还有那个时代罗曼蒂克的大上海,都随着那场战争的结束,而消亡。

然而,我不得不说,整个片子看完之后,我觉得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并不是上海人,并不是黑帮陆先生本人,而是那位日本人——一开始假装其乐融融、冒充老上海、乐不思蜀的日本妹夫,而后来却成了亲手将姐夫陆先生一家——包括自己的老婆都送上西天的腹黑罪魁。

你可以看到这个日本人的潜伏——他的假扮婚姻,他的假扮忠诚,他在麻将桌上用地道的上海话调侃;你可以看到他的心计——设计了偌大一场饭局仇杀,不过是为了造成自己这个间谍身份的假死,从而开始新的人生,踏上大东亚圣战的战场;可以看到他的欲望,因为一只耳环而喷薄而出、再也无法压抑的欲望,他和章子怡禁室培欲般的生活场景:吃饭、做爱、吃饭、做爱、吃饭、做爱;也可以看到他的挣扎,想扼死章子怡却并没有,看着自己的儿子被枪杀。

全片最大的亮点,最复杂,最有血有肉的人物,就是浅野忠信演的这个日本人。

然而,他是日本人,他假装热爱上海,假装是上海人,假装说日本人来了,他要保卫上海的日本人,正是他这样的日本人,一手葬送了罗曼蒂克的上海。

而与这个腹黑、残忍的日本间谍相比之下,其他的上海人,陆先生家中的每一个人,却显得是如此平淡如水,喜欢调戏送早点小哥的管家王妈,完全被男人吸引和摆布的前嫂子,完全没有识破丈夫是日本间谍的妹妹,脑子里只有表格、家伙和女人的打手,还有面无表情的黑帮老大。

其中有一场戏,陆先生和黑帮老大戴先生两家人坐在一起围桌吃饭,大家讲些八卦的笑话,王妈过来戴先生还会逗她开心,简直像是TVB版的黑帮合家欢,一屋老友记。

我似乎开始明白。

在程耳的笔下、镜头中,中国人或上海人,和日本人,完全成为了两个特征和对比鲜明的群体。

上海的中国人没有计划,没有宏图,没有进取心,混日子,却乐得自在,享受家庭,重视每一顿早餐,只有一个原因:那是他们自己的城市。他们爱那个城市,对于每一个想来破坏这座城市的人(比如开头的赵宝刚),只想极力踢走他。

但日本人不是,他们计划周密,步步紧逼,潜伏多年,心狠手辣,不达目的不罢休。他们最终得到了上海,也最终失去了上海,只有一个原因:那里本来也不是他们的。

我不知程耳是有心还是无意,他始终把葛优饰演的陆先生“去黑帮化”,演他爱吃,爱女人,爱喝茶,举止文雅,谈笑风生,关爱家人,有情有义,只有在维护上海这座城市的时候,才会出手杀人。这哪里是黑帮,简直是城市英雄。

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一个悼念大上海罗曼蒂克时代的片子,塑造最成功的一个人竟然是日本间谍,这是一种反差效果。

导演似乎有意无意在用这个“温柔的黑帮”与“翻脸无情的日本间谍妹夫”在做对比,说,再大的黑帮,也比日本侵略者善良。

片中葛优饰演的陆先生,身材单薄,看似手无缚鸡之力,和几块腹肌的日本间谍浅野忠信比起来简直是弱鸡,这也是种刻意的反差对比,用瘦弱的外形,反衬善良的内心。相比较手撕鬼子那种抗日神剧,导演力图用更加温和的方式曲线救国。

所以这个片子,就成了“花样年华+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华丽文艺片外壳包裹下的反法西斯电影。

忽然想起看过的一首讽刺诗:

当勃兰特在华沙双膝跪下,

全世界看到了一个反差,

跪着的德国总理,

比站着的日本首相,

高大。

片中的柔弱黑帮陆先生,正是用来反衬的主角。

然而非得用黑帮来体现上海的善良么,这种逻辑恐怕也只有导演自己清楚了。但这至少比手撕鬼子有内涵多了。

程耳通过黑帮大佬陆先生一家的遭遇,聪明地点出了一个题:我们之所以战胜了日本人,并不是因为我们能够在战场上手撕鬼子,只是因为,我们躲得更远,活得更久,拖得更久,就像陆先生一样。

战争,终究是一个时间的游戏。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罗曼蒂克消亡史》观后感

全文共 1069 字

+ 加入清单

每逢国家处在动荡时期,总会涌现出很多英雄豪杰,在国恨家仇间,在儿女情长中上演一段段“罗曼蒂克”式的爱情故事。这样的爱情并非是那种小妞电影中的小情小调,也不是青春片中的闲愁情爱,它是将爱作为一种载体,去讲述、折射和放大主人公的内心,这种爱往往是厚重而伟大的。即将上映的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就讲述了这样一个在乱世中,在国破山河在的上海,主人公们的一段段传奇人生,爱情佳话。在这样的爱情模式中,影片还加入那个时代所特有的黑帮、悬疑、谍战元素,让整部影片看起来更加过瘾!

今天在重庆,我提前观看了点映,被影片气质吸引。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30年代的上海,这时的上海有东方小巴黎之称,是中国当时走在世界前沿的超级城市。这里是一个江湖,有陆先生这样叱诧风云的黑帮大佬;有小六这样游走于十里洋场、花花世界的交际花。

还有渡部这样在政治与黑帮间斡旋的危险人物以及杀人只收交通费的杀手车夫。几个非常典型的人设,代表了当时上海滩这个江湖上的主要势力,各色人物的利益牵连、各派势力的角力斗争,构成了故事的主要矛盾点。这样的题材总是会令人期待,因为男人可以在故事中找到梦想中的自己,女人可以在人物中找到心仪的幻想对象。显然,这是一部可以满足大部分观众胃口的黑帮类型片。

这样一部电影是否成功,男主的表演至关重要,就像马龙·白兰度之于《教父》、周润发之于《上海滩》一样。这部影片的男主黑帮大佬陆先生是由葛优来演,作为一个喜剧演员,来出演这样凶狠角色确实很有难度,加上他对于观众那种固有的喜剧风格,极有可能会分分钟让人跳戏。但从观影感触来讲,葛优不愧是老戏骨,他很好的收起了北京老炮儿那种贫嘴、一本正经的搞笑式的表演风格,做到了完美融入到陆先生这个角色中,狠的时候让人胆寒,对于国家大义表现出的正义行为又让人肃然起敬,对于爱情的纠结又会让人看着心疼。对于这个角色,再次证明了葛大爷戏路之宽,演技之精湛,必须为他的表演点赞!

另外一个角色也非常出彩,她就是“交际花”小六。上海滩总是少不了女性,她们是男性世界中的色彩,是黑暗世界中的温暖,往往最能体现出人性之美,小六就是这样一个女性人物。她是那个时代一个美好的象征,追求自由与爱情,对于这样性格的人物,个人认为章子怡再适合不过。这个角色有《一代宗师》中宫二的韧性与坚强,又有《卧虎藏龙》中玉娇龙的叛逆与不羁,但小六这个人物又不同于宫二和玉娇龙,她的处境与内心更为复杂,这样内心的表达、情感层次的变化以及对于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演绎,章子怡完成的非常出色。可以说,她再度贡献了一次影后级别的表演,让小六这个人物活了起来,感动了每个人。

展开阅读全文

《罗曼蒂克消亡史》观后感

全文共 1088 字

+ 加入清单

12月7日,导演程耳携在片中扮演“戏中人”的主演之一吕行来到了南京,为即将上映的电影,进行宣传,并且在现场和观众们谈起了旧上海的黑帮往事。

“大哥你玩摇滚,你玩它有啥用啊?”二手玫瑰的歌词,放浪形骸,细细想来却透着荒寒入骨的凉意。忘了是谁曾经说过,做了也无意义的事,不如不做。这句话是在理想条件下谈效率,不能说是错的。但总觉得,人来这世上一遭,明知有些事情做了也没什么意义,甚至有时会对自己有损害,还是坚定不移地做了,这未尝不是让人感动的事情。葛大爷你耍流氓又有什么用呢,想来各人也都有各人的看法。

上海这个城市,具备浩荡而逼仄的风情,裹挟着一把阴郁迷乱,从容不迫地颓靡着,优雅着。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城市都无法具备的特质,上海自有她与生俱来的天赋。影片中饰演小六的章子怡虽身为土生土长的地道北京人,却依然要用吴侬软语演绎这个角色,由此观之,上海和上海话将成为影片中相当重要的元素,也使得这部影片多了一些看点,使观众多了一些期待。

海上闻人杜月笙,凛冽、决绝,是对他的最初印象。当时黑帮黑社会的典型代表,势力渗透进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界,听起来已经是传奇一样的人物。对政治上的作为和个人生平并无了解,也无兴趣研究,但起码知道在爱情方面,是个痴情的角色。能让一代冬皇孟小冬为之低眉、为之生死追随的,只有他一个。“梅兰芳,今后我唱戏,不会比你差,要嫁人,我要么不嫁,要嫁就嫁一个跺一下脚满城乱颤的!”一字一句,全部都落了实。正因如此,对杜月笙这个人的兴趣更加浓厚,他注定不是湮没人海庸碌一生的凡夫俗子,这为人称道、为人惊叹的一生才是他的宿命。如此,对此片中的似乎是以杜月笙为原型的角色极为期待。

清冷的刀光和残酷的剑影之下,总离不了乱世中缠绵悱恻的情感欲念。鸳鸯帐里暖芙蓉,芙蓉帐暖度春宵。可知那翻云覆雨的两个,都是各怀心事、心怀鬼胎的人。这未尝不是一场风风火火轰轰烈烈的战争,怕的不是两败俱伤渔翁得利,只怕有谁动了真情意,那才是真正的覆水难收了。如果说小六和渡部在夜色中推挽流连是一场宿命,命运的天平要偏向哪一方,便又是无从知晓的事了。

“不要试图去考验人性,人性经不起考验。”这是需用一生的时光获取的经验、练习的课题。发图,图穷而匕首见的那一刻,一切都迟了。伤口是无法弥合的,只有痛楚会随着时间的消磨变得不真切。那些死去的人永远地沉默了,而活下来的人选择了沉默。战争惨烈,人世复杂,命途多舛,形影相吊。太多的委屈需要声明,太多的秘密值得吐露,繁杂的心绪却只能自己消化。风来回吹,水继续流,最后恍然意识到其实无话可说,一切都不值一提。而这,会不会是电影要揭示的启示与主题呢?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程耳导演最新作品《罗曼蒂克消亡史》观后感

全文共 1082 字

+ 加入清单

上海在民国时期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世界各国不同身份的人汇集与此,谱写了一段光怪陆离的上海滩史话。当提及“上海滩”这个名词时,又不能不让人想到一个名头响亮的人物——杜月笙,被称为上海皇帝,一度控制着整座魔都的黑帮人物。关于他的电影更是多不胜数,耳熟能详的《上海皇帝》、《中国教父》、《杜公馆》等影片更把杜月笙塑造成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

观众喜欢上海滩,好奇杜月笙,导演们又何尝不是如此?近期即将上映的影片《罗曼蒂克消亡史》便是要带领观众重回上海滩,再度感受动荡时局下各色人物的生活,以及深藏在他们内心之中的被成为恐惧的猛兽。

而今天,导演程耳更是带着片中的两位主创杜江、王传君来到了上海——故事的发生地。提前跟观众分享这部影片,也同样分享了对于片中葛大爷塑造的黑帮大佬的形象的理解。

当葛优身披长袍,肩搭尼大衣出现在银幕前的一刻,观众很难想象那个前一阵还被调侃“北京瘫”的葛大爷会呈现出这般的姿态,谨慎温和却寒气逼人,是否有些马龙·白兰度饰演的《教父》气质?是了,这便是导演要带给观众的,以杜月笙为原型塑造的黑帮老大。在光影作用下,他阴沉凌厉、敏锐凶狠,不自觉就带着一股混迹江湖的狠劲。

导演程耳不愧为华谊兄弟倚重,被英皇电影当家杨受成欣赏的新生代导演,全片掌控持重到位,人物也拿捏适宜。凭借喜剧走红的葛优,大部分作品中饰演的都是小人物,他善于打破传统,把人物演绎得惟妙惟肖。但他平易近人,温和友善,与大众心目中的黑帮形象大相径庭。不过,程耳敏锐捕捉到了杜月笙与葛优身上的共有特质,善用演员,成功打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知名人物。

杜月笙虽然名头响亮,做事果决,是名副其实的风云人物。但其人绝不像一般影视作品中描述的那样,全身充满戾气。相反,真实的杜月笙为人低调、做事圆滑,行走江湖人缘奇好。不止在“道上”颇有声望,与政府亦是关系良好,蒋介石与他私交甚笃。

在中国历史上,杜月笙也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他看上去文质彬彬却杀人如麻,他为虎作伥,却对国家有着赤胆忠心;他狡猾、奸诈,却又很讲义气,他出身贫民窟却又成为涉足娱乐、文化、教育、金融、新闻各业的超级财阀。细数杜月笙的一生,跌宕起伏尽在上海。而上海那几十年的命运也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讲述上海滩的爱恨情仇,又怎能绕得过这位乱世大亨?

程耳拍上海滩,大篇幅讲述的杜月笙的人生,并以他作为中心展开全片,刻画出各色人物的悲惨命运。葛优饰演他其实是最恰如其分的,且不说他于形与杜月笙有相似之处,即便性格,言谈举止都有几分模样,而葛大爷演技过人,那看似不瘟不火的态度下隐藏的冷酷,若非是他,恐怕就得是另一番模样了。

展开阅读全文

程耳导演最新作品《罗曼蒂克消亡史》观后感

全文共 1466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曹保平导演的新片《烈日灼心》亮相上海国际电影节。作为本届 金爵奖竞赛片的该片迎来了面对媒体及观众的首场放映,影片无论从故事结构、场面调度、演员表演上,都属近年来华语片中的佳作上品,也是一部在大陆刑侦犯罪类型电影中的一次风格化突破。

今年的国产片我最关注就是曹保平的《烈日灼心》和程耳的《罗曼蒂克消亡史》。可以说这两位导演比国内绝大部分的电影导演都要出色。程耳的上部片《边境风云》,虽然票房一般,但是在业内可是好评如潮,可以说,这部片真的是最近10年国产片类型中的翘楚。在现在讲究票房至上而导致烂片成堆的国内电影市场,实属难得。不然,程耳新片也不会是葛优和章子怡主演了。曹保平的上个片《李米的猜想》也是在业内颇受赞赏。他们的片子,特别是程耳的片子真的是在保持商业性的同时,具有很强的个人特征,可以说是国内少见的作者型导演。

程耳的片子具有很强的好莱坞经典黑色电影、甚至CULT片的形式与风格,在国内真的是独树一帜。程耳和我一样,绝对是个超级的科恩兄弟影迷,他的影片中有大量的拍摄手法,和科恩兄弟以及其他黑色电影高手类似,却又具有极强的创新意味,每个镜头都具有潜伏在平静下躁动的气质和黑色诡异且让人思考的张力,这一点从《罗曼蒂克消亡史》的先行预告和《边境风云》就能看出。而身为电影学院文学系老师的曹保平,他的电影在剧作上往往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同时在电影的导演手法上,也具有一种平淡中潜藏着巨大爆发力的特征。程耳和曹保平真的是国内电影届真正的顶级选手,都有成为大师的潜质。这两部片,到时我绝对会去影院支持!

程耳对于欧美犯罪悬疑片的拍摄模式、镜头语言和剧作结构吃得非常透,风格上与科恩兄弟、大卫芬奇、甚至昆汀等极为相似,《边境风云》也是一部具有很强的个人风格强烈,略带文艺口味的犯罪悬疑片。全片节奏并不快、镜头切换不多,但是每个镜头都相当精准、有着形式上的准确感和心理上的隐喻性,该片的镜头设计堪称国产片中的典范。片中利落果敢的节奏、大量低角度镜头、缓慢移动的运镜方式、低调阴郁的照明色调、主要靠动作行为推动故事发展、大量的细节交待、对白极少的精彩段落以及一些略带血腥的冷冽画面,等等这些都和科恩兄弟的经典影片如《老无所依》、《血迷宫》、《缺席的人》等非常相似。个人觉得,程耳导演绝对是受了科恩兄弟的极大影响。我也是个科恩的超级粉丝,所以对于这种节奏不快、但是表现人物内心、同时风格阴郁、沉稳的犯罪嫌疑片尤为钟爱。说不定,我今后自己拍的第一部长片电影也是这种类型。

而曹保平作为电影学院编剧系的老师,在剧本的建置上自然有其独树一帜的地方,对于演员表演和场面调度极为严格,在《李米的猜想》中,周迅就经常为了一个动作而重复几十遍,只为了追求导演想要的完美感觉。曹保平在电影艺术性与商业性结合上的考虑比国内绝大多数导演要高出许多,他的电影既有艺术片的思辨性,又具有商业片的观赏性,在大陆电影圈实属难得。

所以,不管你之前的片子票房高不高,就像这部《边境风云》,12年全国上映后,票房也就3000多万,的确算少的。可是,这片水平的确高,在电影圈内是有口皆碑的。这不,程耳导演的新片《罗曼蒂克消亡史》由华谊与英皇联合重磅投资,葛优、章子怡领衔主演,即将于今年10月份全国上映,看了《罗》片的预告,个人觉得该片应该比《边》更精彩,风格也是很独特的,貌似更加有些传统欧美黑色电影的元素在里面。曹保平的《李米的猜想》票房更低,可是口碑一致好评,新片《烈日灼心》近日也获得龙标,年内也将上映。到时候,我觉得绝对会去影院支持这两部片子,支持国产电影的良心!

展开阅读全文

程耳导演最新作品《罗曼蒂克消亡史》观后感

全文共 1723 字

+ 加入清单

罗曼蒂克消亡史》,大概是我今年看过最特别的片子,无法归于任何一种类型。程耳也是极个性化的导演,一手包办了导演编剧剪辑兼歌词。作品不多,但演员们都爱他。李安冯小刚没办到的事情他办到了。章子怡奉献了从影以来的最大尺度,葛大爷光溜溜的脑袋长出了寸毛,就连倪大红喝起稀饭来,也特别香。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人人都说得一口吴侬软语。一开场就是葛优演的陆先生,因为工人闹事活埋了客串的赵宝刚。(赵宝刚也是惨,饭桌上没蹭到饭,反被姨太太的断手吓了个魂飞魄散)。

这一幕跟历史上青帮大佬杜月笙活埋了工人领袖汪寿华一毛一样。再往后看会发现,《罗曼蒂克消亡史》叙事庞杂,人物众多,细节处却有用心雕琢,跟历史有一种整齐的对仗。葛优演的陆先生是青帮老大杜月笙,倪大红演的王先生是大佬黄金荣,马晓伟演的分明就是张啸林,袁泉演的吴小姐投射的是民国影后胡蝶……

冯小刚也演过杜月笙,长相上是挺接近。不过葛大爷拿准了杜月笙的气场,都说上海三大亨中,“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

章子怡演的交际花小六,倒是一个凭空生造出来的角色。她本来是王先生的老婆,王先生有权有势家里却没有一片草原。小六这匹浪蹄子的野马,只能在外撩汉解闷。

勾搭过钟汉良,也撩过小鲜肉韩庚。程耳特别喜欢用俯拍来彰显章子怡的风情。章子怡跟浅野忠信的对手戏最多,尺度突破以往,床戏就跟葛大爷的头发一样蹭蹭往上冒,车震、强暴、禁室培欲与凌虐,两个人滚在一起混成了最极端的罗曼蒂克,情欲、暴力与本能都在其中显现。

有一幕戏是,章子怡坐在渡部身上颤动,与跪坐吃饭的场景交替,她一直保持着木然的表情,高潮时刻跟脚底抽筋毫无区别。

导演的解读是,章子怡对渡部的感情更多是一种求生欲,而不是情欲。但我对章子怡这样刻板的表现还是失望的。当年冷清的玉娇龙,被时间塑化成了温柔的妈妈桑,可能当了妈之后,真的会影响情欲的表现。

巧合的是,章子怡曾经演过孟小冬。也就是那个先被梅兰芳休了,后来又跟杜月笙结婚的京剧名角,人称冬皇。

杜月笙喜欢了冬皇二十几年,从没用过什么手段逼迫,只是数年如一日的体恤敬重。葛优对章子怡,也始终是稳重的,不露声色的。只有后来他与章子怡失散,念着旁白,“我有时候会想到你,你应该是在北方”,透出一种稳重的思念,有礼有节,恪守着旧世界的罗曼蒂克。

卖水果出道的杜月笙有一句名言是“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片里的人物,大概都秉持着头等人的稳重作派,乱世之中保持着朴素的准则,保持着一种体面的浪漫。

王先生明知道太太给自己戴了绿帽,还是软了心肠,一边就着咸菜喝粥,一边嘱咐给她留条后路。这是一种体面的浪漫。(程耳真是爱拍吃吃喝喝的戏,除了《我爱我家》就数罗曼蒂克喝粥最香了哈哈哈。导演也说了“人生最终就是就着咸菜喝粥。”

陆先生从血光飞溅的枪战现场撤离,仍然从容不迫,没有抱头鼠窜,而是站起身,稳重的一步一步向后走,这是一种体面的浪漫。

杜淳演的马仔,以前是拉黄包车的,既可以拉车也可以帮忙买菜杀人,不管做什么,都只收一趟来回的车钱,这是一种体面的浪漫。

闫妮演的管家王妈,对着一大桌子青帮大佬,说话照样不卑不亢。中了弹血流如注的时候,瘫倒在沙发上,还不忘把腰间钥匙取下来,这是一种体面的浪漫。

罗曼蒂克消亡史,这里面既有爱情的消逝,也有时代精神的消弭。这种消弭,就从日本人渡部野蛮地扯下章子怡的樱花耳环开始。战争催生的野蛮新世界,无情撕裂了旧时代的文明。

这与《布达佩斯大饭店》里的昨日世界何其相似。难怪茨威格写完《昨日的世界》就去死了。“我身后的一切都是尘土与灰烬,一切凝结成了像盐一样苦涩的历史。”

走到一个时代的末尾,礼崩乐坏,不堪其重的人都纷纷死去了,像一片羽毛轻轻地飞出窗外。诗人艾略特说,“世界即是如此结束——不是砰的一声消失,而是悄悄耳语一般地淡去。”

电影里,时代的终结也是静默的,不发一言的。梅林茂再华丽的配乐都不及鼓点顿挫的一刻——葛优低下头,摘下帽子,张开了双臂,犹如一尊被钉在了历史尘影里的基督,他背后影影绰绰的十里洋场春光乍泄,都如浓雾里的海市蜃楼,在新世界的太阳底下隐去。

时代薨落,砌下落梅如雪乱。扫雪的人,终于成了浪漫的终结者。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罗曼蒂克消亡史》观后感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虽然“国师”张艺谋执导的《长城》和程耳执导的《罗曼蒂克消亡史》两部大片同日上映,并且前者有着更为强大的演员阵容和更高的知名度,我对后者的关注却要超过前者。张艺谋执导的大片,拍好了是《英雄》,拍不好就成了《满城尽带黄金甲》,从目前《长城》的形势来看,迎合西方人的审美趣味多一些,所以不抱太大期望。而《罗曼蒂克消亡史》,从中可以看到弗兰西斯·科波拉、马丁·斯科塞斯以及昆汀·塔伦蒂诺的影子,这正是中国类型片所缺乏的。

程耳的作品关注不多,仅仅看过一部《边境风云》,里面已经有了某种风格化,世事的诡谲,人性的善恶,人生的纠结,以及其对暴力的迷恋,让人眼前一亮。虽然也是毒战题材,国产片很少能有这般用心之作,即便是杜琪峰的《毒战》和陈木胜的《扫毒》,也没有如此之深的内涵。时隔四年,程耳为观众呈上这部《罗曼蒂克消亡史》,请出葛优、章子怡以及日本国宝级演员浅野忠信担任主演,并被华谊兄弟所力推,看来是想“干票大的”。事实上也是如此,敢于和万众瞩目的《长城》同期上映,也看出程耳对《罗曼蒂克消亡史》的自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勇气可嘉。

《罗曼蒂克消亡史》将故事背景放在民国时期的上海。十里洋场、锦绣繁华,乱世浮生一场梦,各方势力争奇斗艳,你方唱罢我登场,是比较容易让故事更加精彩的。不过,最容易的也反而是最难的,一不小心,画虎不成反类犬,就会遭到观众诟病。好莱坞的《谍海风云》、柳云龙的《东风雨》、王晶的《大上海》、中韩合拍片《危险关系》等纷纷折戟沉沙,也正是如此原因。就连一向恃才傲物的大导演姜文,也在大上海失了足,其于2014年执导,由他和葛优主演的《一步之遥》,便遭遇滑铁卢,因为口碑不佳影响了票房继续走高,最终止步5.1亿。

展开阅读全文

《罗曼蒂克消亡史》观后感

全文共 1247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里有一段是闫妮饰演的王妈问袁泉饰演的大明星说“你演的那片子我没看懂。”大明星回答说,“我也不懂。这是艺术片,导演本来就没想让人看懂,是拍给下个世纪的人看的。” 这段对白像是导演的自嘲,也可以很好地回答看不懂此片的观众了。可惜这是商业片吧,票房也不指望下个世纪收回来吧。

电影最先吸引我的是这个片名,很抢眼。‘罗曼蒂克’,多么动听的一个词,即使’消亡‘在后也难以冲淡其’美好‘的意味,’史’让人想象着史诗般的宏大,但看完不得不说完全颠覆了我对‘罗曼蒂克’的认识。

电影营造的是旧上海的氛围,每个演员都说上海话,连浅野忠信饰演的日本人也说着流利的上海话,但葛优除外,只有他一个人说普通话。记得上次看全部上海话对白的电影是侯孝贤的《海上花》,梁朝伟饰演的主人公前半部分也是讲上海话,后面可能说得太别扭,所以导演后半部让他说广东话,于是后面在对白中交代了一下他是在上海当官的广东人,而且升迁了要回广东去,这样让观众理解为什么主人公和周围的人说不一样的语言。葛优饰演的陆先生据说影射的是旧上海的黑帮老大杜月笙,为什么只有他一个人用普通话对答周围所有人的上海话,这样格格不入的感觉没有任何背景提示来解释。

这部电影是群戏,想打造的是旧上海的众生相,但这么多故事看上去却全都无头无尾,没灵魂,更没有‘罗曼蒂克’。

袁泉饰演的大明星和丈夫的故事影射的是胡蝶的经历。但沾花拈草的丈夫,为了利益和自保舍弃了妻子,这里有什么美好的东西能称得上’罗曼蒂克‘呢?

处男流氓遇上妓女,’有了瘾,一直想弄‘,这是’罗曼蒂克‘吗?

至于章子怡和浅野忠信的故事,性爱是他们关系的驱动,导演着重表现了性爱场面,两个人关在地下室里吃饭和做爱的交替循环场面让人印象深刻,能理解这种吃饭和做爱是人最基本最美好的活动的观点,但他们两人的牵绊纠缠可以放在任何时代背景,性爱是不会随着旧上海消亡的,有陆家嘴视频证明这样的’罗曼蒂克‘依旧很旺盛。

至于黑帮故事部分,比起忠义的兄弟情结,更多的是背叛的丑恶,没有像’黑社会‘那样浓重的文化渲染,更多的是车夫杀手式的猎奇,荤段子的插科打诨,个性十足的管家,一切都很酷,却拼凑不出一个清晰的时代背景。

电影讲的是一个‘消亡’的故事,但关键是没有看到它存在过,‘罗曼蒂克’到底在哪里?

电影里有太多的脸部特写,一个个凝视的表情,缺少了故事的支撑,谜之尴尬。比如葛优在战后的收容所里再次遇到章子怡,两个人表情凝重地对视了很久,眼泪差点就要夺眶而出了,回想剧情,他们什么时候有了这么深厚的感情,完全没有线索。可以看出导演想表达很多东西,只是通过看这部电影没看出来他要表达的东西。

当然,电影也有很多亮点,导演也是一个有态度的导演,音乐,航拍镜头,暴力美学等等都很有特色,我在这里详细记不清楚了,因为看片时都把注意力放在梳理故事情节上了,所以这些留给评四星五星的同学一一细赞。但再美的影像只是载体,故事是核心,我看完这部电影,最大的印象就是导演没有讲好这个故事,所以对我来说这不是一部合格的电影,也不打算装着说自己都看懂了。

展开阅读全文

《罗曼蒂克消亡史》观后感

全文共 1097 字

+ 加入清单

罗曼蒂克消亡史》影像极致精美,服装道具也颇为考究。复古的妆容,摩登的发型,明艳的口红,典雅的旗袍,都让影片从头至尾弥漫着旧时大上海的无限风情。时而大提琴,时而小提琴,时而交响乐的配乐,以及长短镜头的来回交替,航拍俯拍的往复循环,都让影片在视觉上颇受震撼。而烧脑的剧情,繁复的叙事结构,精准的人设等等等等,也都凸显了导演程耳一贯追求的艺术水准。

群星闪耀对《罗曼蒂克消亡史》而言绝非宣传噱头那么简单。葛优、章子怡、闫妮、倪大红、马晓伟、浅野忠信等演技实力派演技全程上线,飙演技,斗实力,演员演的过瘾,观众看得欢爽。

而以杜江、霍思燕为代表的中生代实力派,在演技的比拼上也毫不逊色,将黑帮江湖中的皮肉少妇和懵懂少年都诠释的较为到位和精准。特别是杜江饰演的黑帮马仔童子鸡,不仅是影片难得一见的搞笑担当,更是片中的浪漫担当。

杜江所饰演的江湖马仔是刚从乡下来到大上海滩的,因为懵懂、呆萌,一开始就被同伙调侃为童子鸡。而杜江也以呆萌青涩的眼神,尴尬无奈的笑靥,好奇惊异的情表,将初涉黑道江湖马仔的纯善、天真、青涩、好奇呈现的淋漓尽致。

但正所谓近墨者黑,混迹黑道江湖的马仔童子鸡很快就适应了这个大江湖。所以,当他拿起铁锨,被授命将赵宝刚所扮演的角色弑杀于无形之中的时候,他二话没说,操起铁锨就是一顿狂扁。杜江此时此刻的眼神和表情,也足以说明马仔童子鸡已经从呆萌、纯真蜕变为了狠准、残虐的黑帮杀手,江湖小哥,江湖大佬正见雏形。毕竟,在风云诡谲的乱世年代,在风雨飘摇的大上海滩,黑帮间的鏖斗、力戮,向来都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所以,下手必须精、准、狠,而杜江扮演的马仔童子鸡做到了!!!

杜江所扮演的马仔童子鸡在片中虽然戏份不多,但每一场戏,杜江都牟足了劲儿。除去上述两场戏之外,杜江在片中的另一个亮点就是在房中与霍思燕的约会,这也是这夫妻俩在片中唯一的一次“浪漫邂逅”。

霍思燕扮演的是专做皮肉生意的上海滩失足妇女,马仔童子鸡在遭遇黑帮伏击之后,从死亡边缘爬出来的他,如约来到之前就订好的房间。。。。。。

这场戏虽然看上去应该是一场情欲大戏,但实际上,其所体现的更应该是马仔从童子鸡到江湖佬的风流、成长过程。进而从一个侧面佐证了这个初生牛犊的不怕虎的个性,以及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杜江在这场戏中没有对白,也没有表情,只有满脸的模糊血肉。不过,通过手里紧握房门钥匙的那个小动作,杜江依旧将马仔童子鸡的诚信、执念传递了出来。

诚然,除去杜江、霍思燕这对可圈可点的夫妻外,片中的阿娇、袁泉、杜淳等也都有不错的表现。尽管他们戏份都不太多,但都很好地利用了不错的人设,为观众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为影片增色不少。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观后感之《罗曼蒂克消亡史》

全文共 1498 字

+ 加入清单

罗曼蒂克消亡史我还是要写的 不算剧透 因为我确是没太思考电影的故事究竟是怎样圆起来的

但是我的文字会让你了解电影的一些什么

我读海上花列传的时候懂了吴侬软语 吴语虽是指苏州方言 但刚刚查了一下吴侬软语却包含上海话的

电影中 大概应该四分之三是上海话的对话

就如张爱玲那张照片一样 我觉得沪地之言也是有那种不疾不徐 且有几丝俯视万物的 很缠绵悱恻的 有一种延续性

这点似乎和京味儿一样 无论是说话的语气还是神态 都有种高傲的姿态在那里

可是京味儿更多的是“爷”的不屑 是一种天子脚下 皇城根下的 天然优越感 上海自然不同

沪地之言 是任意一个人 从包括闫妮所饰的一个下人 都能传达出的一种稳与惬意

说是江南所带来的“一方水土养一方言语”似乎不太妥帖 因为上海不属江南 但我总觉得 现今看来江浙沪的气质是无异的

但在三四十年代 我从张爱玲感知到 上海是优于江浙地区甚远的/

因为只看了一遍 多线叙述必是很难懂得 所以对于浮面语言的感触更多些 看电影的时候 一是因为冷 二是因为沉重肃谨

后半程我几乎都是端坐着去欣赏体会的 甚至边看边想 我应该去和导演交流 章子怡在戏中曾扮过演员 还有另一位 大概是吴小姐 所饰的亦是一位演员

酒精和多线叙述让我记不得也回忆不起她的名字了

她说 她自己也没懂自己演的角色 导演说这是部文艺片 是留给下世纪的人看的 我笃定这是程耳的真实想法/

三四十年代的上海 不是经济中心的魔都 没有鲁迅所言的 商业化的趣味 而是一个人人头顶是战机 众人忧心忡忡 充满了日本人身影的地方 电影的第三主角便是个日本人 上海 香港 日本 这三者的气质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是吻合的

不像现今 或许香港和上海还是最大程度上的相似 但东京早就变了 不知上海hk在不在列 但去年东京好像是全球最宜居城市 这些话语偏离电影了/

最后的时候 章子怡所示的角色了尽了 在身体上侮辱她 在身心上囚禁她 甚至曾经要终结她生命的人 这在锱铢必较 有仇必报的我看来 是十足解气的

同时我也总觉得葛优要在下一秒活跃自己的喜剧因子了 如《非诚勿扰》《私人订制》中的葛优那般 但演员终是演员 葛优严肃得极好

另外便是 我朋友说过的一句话 “剧情不重要 看镜头就好”

罗曼蒂克消亡史的配乐 虽然我不知道具体的考量在哪里 但我清楚地感受到 那是经过探究与讨论的 不然不会在一部满溢中国气息的电影里两次运用少年音色的美声唱法和多次的交响曲 另外我也在反思自己的历史 若是对于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历史 再了然于心些许 电影回看得更清晰

电影 是文学的艺术 电影的剧本是文学 但配乐等等 不可或缺的与剧本相配合的内容便是艺术了/

这部电影 既适合一个看 又不适合 我很讨厌此类明明有误又很矫揉造作的话 不过罗曼蒂克消亡史确是这般

欣赏的时候 不需要一秒的交谈 我在看电影时 只想一直端坐着 这样能把我与电影院中左右前后的人隔离 好似将自己只身置之与电影里

但电影结束后 很多内容又与想 一些我所仰视的人探讨 但他人没有与你共同观影 自然没有你的心情 因此你种种观影后的感受与表现 会被看似怪诞 低落/

大抵如此 章子怡的演技极佳 尤其是一个性爱镜头时的青筋暴起 让我不知这是如何做到 另外她被掠下的耳坠 真是绝美的

葛优所示的陆先生 既心狠手辣 又常常淡然一句“喝茶”定是想要形成一种对比

电影里也有很多 持续的特写镜头和一两秒的荧幕乌黑 我想这是让观影者去对下一秒产生期待和恐惧的良方/

我万分感恩 观影时每个细碎的想法在酒精的化学法反应下我竟然都能记起

剧情 深意 不和导演程耳讨论或许永远不会懂 电影中饰演演员的吴小姐讲给粗浅的下人那句“导演根本没打算让读者看懂”或许是程耳的肺腑

展开阅读全文

观后感之《罗曼蒂克消亡史》

全文共 1501 字

+ 加入清单

演程耳阔别四年的新作,久违的葛大爷和国际章,经典的上海滩故事。上映之前不禁让我担心新导演能否驾驭这样的枭雄题材,结果程耳还是给了你惊喜。年底了,各单位都开始写年终总结,甚至影评人都开始对电影市场进行总结陈词,这时,程耳敲敲门,气喘吁吁地说:“导演,还有我呢……”“上车吧”。结果这位新司机和这部新电影一不小心成了我心目中的今年最佳。

上一部《边境风云》并没有太深刻的印象,除了木木的孙红雷和杨坤,但拿了几个奖项,增添了投资人的信心。这一次干脆全明星阵容,还好不是隔壁的商业国际大片,各投资商没有拼命地塞演员,导演真正能根据自己的角色要求,选了自己心中的演员。华谊公司也给了导演以及制作团队很大的自由空间,请来了国际章和浅野忠信,都是为角色服务。需要妖娆的女人,所以有了章子怡;需要日本间谍,所以有了浅野忠信;需要上海大亨,所以有了葛大爷。一切让你恰如其分,除了葛大爷不讲普通话。

电影中上海滩三四十年代形形色色的人物轮番登场,有从浙江来的上海小瘪三,有位高权重和为贵的上海大亨。有妖娆的大哥女人,也有当红的电影明星,也有尖酸刻薄的上海女管家。有组织罢工的地下组织,也有潜伏上海多年的上海间谍。一切向日本浮世绘一样,围绕权力和情欲,你方唱罢我登场。大亨刚刚处理好大哥女人的桃色纠纷,自己就去找了当红女明星。蜜月没过多久,地下组织又组织罢工。虎视眈眈的日本人要谈合作,兄弟分裂,江湖仇杀。辗转香港、重庆,还是最怀念上海。日本间谍卧底数年,娶上海老婆,养中国儿子,说上海话,但依然不会忘记自己是日本人。战争终于爆发,自己也占有了老大的女人,夜夜凌辱。但短短几年,自己竟也成了战犯,被赶来的大亨引渡,被凌辱过的女人亲手射杀。一切仿佛是命运的轮回,大局势下的人物浮沉,导演分寸拿捏得当,让你拍案叫绝。

其中,章子怡虽然开始戏份不多,但却是整部电影的核心。所有人物都与她相关。她就是罗曼蒂克,她也是上海滩的形象代言人。

战前,她婀娜多姿,是上海滩所有公子王孙追逐的对象,虽然她是大哥的女人。这也是战前上海繁华的象征,东方巴黎名不虚传。所有人都认为征服她也就征服了整个上海滩,她也向你招招手,来者不拒。这就是上海滩夜色的魅力。所以上海滩题材的故事甚至电视剧、电影特多,远的有杜月笙、不近的有《上海滩》,甚至张爱玲、琼瑶的笔下都有那夜上海的神秘魅影。“但对于上海,我们只是个过客。”到上海就想到美国西部淘金一样,一切皆有可能,所谓的上海大亨也是小瘪三起家。

战中,她备受凌辱,虽然苟活残喘但要为皇军服务,甚至还要穿和服。这次导演显得十分大胆,用大段大段的情色描写展现日占区国人的命运。国际章真的很拼,角色也非她莫属。看了虽有些不适,毕竟在公众场合的电影院,但导演为了避开审查,让国际章穿着和服拍情欲画面,别样的残忍。

战后,她百般疮痍,身心需要修复。大亨在收容所找到她,她有点惊喜,有些慌乱,有些难堪。大亨陪着她去菲律宾找到了已是战犯的日本间谍,手刃仇人,也许能稍微抚平她心中的创伤吧。但时局变化,大亨也只能再去香港避难,罗曼蒂克的命运如何呢。影片故意留白,让看客们好好回味。

所以谁说电影没有女主角,电影的宣传照并不能揭示电影的实质,其实应该章子怡坐椅子上,众星捧月才对。也许是章子怡谦让吧,也许是为了尊重葛优,但也能抹杀章子怡的核心地位和导演的表达诉求。

第一次在电影院看到将上海滩题材进入全新的高度,以前上海滩只是背景,这一次罗曼蒂克(上海滩)成了主角。其他人成了过客。想起以前看的一部小说《我城》,但电影如此生动的讲述,有黑帮仇杀,有风流韵事、黑云压城,还有浮沉过往。你对于罗曼蒂克的想象全在这了,你还喜欢她吗?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程耳执导的《罗曼蒂克消亡史》观后感

全文共 3511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的风格我个人特别喜欢,喜欢的倒不是多人说起的腔调,而是整个电影始终充满着的一种仪式感。电影没有按照正常的时间线演变,把情绪强烈,情感强烈,反转强烈的剧情都移到了后半部,戏剧冲突显得更加强烈。电影配乐和歌曲都和电影高度契合,演员的表演全部全程在线。

乱世之中风云际会,上海滩波云诡谲,无论你是车夫,管家,妓女,影后,大佬,命运都已被时代裹挟,都是草芥,只能顺着风向摇摆,哪里还有什么尊严和情怀,有的只是扭曲和无奈,更别说什么情爱。所以罗曼蒂克消亡史这个名字是贴切的,大时代里容不下这些,它一一消逝蜕变。可是个人的情爱是每个人一生浓妆的一环,无论如何在时代里翻滚湮灭,那些最动心动人的,还不就是人心里的那些个情感吗,这世上的所有事归根结底不也就是男男女女那些事吗?

电影的情感线很多,我们择出几个来说。

只为一支歌 血染红寂寞(子怡)

“带我跑了吧,就我们两个人。”

本剧经典的台词不少,最打动我的还是这个。十里洋场,花花世界,子怡饰演的交际花小六,看透了男人逢场作戏所谓的博爱,宁愿当个肤浅的花痴,也不做个痴情的傻子。她外表热烈多情,周旋在大佬和名流之间游刃有余,她内心寂寞荒凉,想要的自由和爱情却是谁也给她不了。

“我想你是在北方”她是陆先生一生的挂碍,可陆先生需要“照顾”的人太多,所以与其说后来小六是被浅野忠信囚禁,不如说小六选择的就是一个二人世界,这个陆先生给不了他,浅野给了她,她说不上享受但至少不会去抗争,很多人定义她为“性奴”,我却不这么认为,别忘了子怡在芦苇荡里是有机会枪杀他的,后来她安然的吃着浅野为她精心做的饭菜,安然过着和浅野独立的两人世界。从两人做害羞的事的体位来说,开始基本是男迫男主动,后来体位的变化基本展现了当事人内心的变化,你可以理解为两人都在享受。不过如果只看到了这些,就浅了,当子怡目睹了居酒屋的那场杀戮后,再做害羞的事时她眼神和表情的变化,强烈而又愤怒,你会觉得她时时刻刻会把胯下之人给杀掉,毕竟情爱里加入了家国大义,民族是非,小六的心里还是掂量的清楚,这也是为什么影片几乎幻化为爱国史诗片的原因。

子怡在采访中说,这句话对她来说最有感情,现实中她就说过这样的话,我信。我们即使没说过这样的话,谁又没做过这样的事呢。爱上一个人,世界就只剩下了这个人,想跟这个人天荒地老,想跟这个人避世独处,想跟这个人血脉相融,而这个人多是个不可能在一起的人,这更加剧了想要和他在一起的决心和愿望。真正的孤独不是一个人的寂寞,而是在无尽的喧哗中丧失了自我,子怡和小六都曾丧失过;而世界上最寂寞的事,不是你想念的人不在身边,而是你寂寞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可以去思念,子怡和小六都曾历经过。“带我跑了吧,就我们两个人”说得凄凉,听得心碎。

最后,曾经拿着枪瞄准浅野却下不了手的子怡,毫不犹豫的对着浅野按下了扳机,所有的爱恨,情欲,寂寞都在一片鲜血中消失的毫无踪迹。

子怡在这部电影里的出现是不连贯的,但表演一气呵成,相当出彩,自宫二先生后,她的表演融入了一种气息,浑然一体,不仅是眼神五官,连一举一动的气息都是通着的,可以说据此她已经站上了中国女演员表演的第一梯队。

只为一场梦 摔碎了山河(葛优)

“我要照顾的人太多了,我没有办法随心所欲,我没这个命”

陆先生对子怡的这番话,代表了一个男人的雄心壮志,家国情怀,这也是男人女人作为同种生物,在时代里,现实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处世处事之道。

陆先生是个有责任有担当的黑帮大佬,自然和一介女流的梦想不同,他想保住大上海,他想保住整个家族,如他所说他想保护的太多太多。陆先生自然脱逃不了纷乱的江湖,面对刀光剑影,哪有什么柔情温暖周围的红粉红颜。

乱世时代,人人都沾满了风尘,毫无尊严,更不用说什么情怀梦想。无论是谁,在时代的乱轮下,只能化作历史的尘埃,最终陆先生流落香港,回归普通男人的家常生活,“我有时候会想到你,你应该是在北方”。有情又如何,大浪自淘沙。

葛大爷作为冯小刚曾经的御用男主,一度是喜剧笑星的典范。上一部和子怡的《夜宴》虽是正剧,但其一出场,影院里就充满了笑声。但不可否认葛优绝对是中国最优秀的男演员之一,这部戏里陆先生的出场外表温柔儒雅,仿若邻家大叔,和蔼可亲,但犀利的眼神,气定神闲的姿态,还有话语中遮掩不了的霸气,观众不难认定这就是叱咤上海滩的黑帮教父,葛优的表演深度他人难以取代。

多年之后,一切真相大白,陆先生找到了小六,也找到了渡边,浅野起初的浅笑,他不相信陆先生会杀了他的儿子,因为也是陆先生的亲外甥,但他忘了陆先生曾是上海滩大佬,有着坚强果敢的霸者之心,而且面对祖国山河破碎,面对曾经的国恨家仇,陆先生更有着深入骨髓的民族大义,该还的血债恩怨必须要还。杀大留下,我猜应该是大儿已成年,而小儿还算幼年,毕竟杀儿童会是失义的,这部电影的细节和立意深刻可见一斑。

只为一念痴 是非了善恶(浅野)

“我儿子是上海人,我老婆是上海人,我也早就是上海人了。”

他穿着长袍,说着一口地道的上海话,他和上海滩以及黑帮家族有些千丝万缕的联系,他说自己是上海人,葛优相信了,我们也都相信了。所以没有人知道,一场搅动整个上海滩的血案竟出自浅野之手。

但真的毫无迹象吗?这个上海妹夫独自回到回到家中,穿上了和服,跪地而坐,吃着日式餐食,我顿时觉得导演认真细致到可怕,他暗示了这个人绝对还是一颗日本心,以后故事的发现几乎每个镜头,每句话都预示着这个叫渡边的日本人下一步可能的发展。他的一念痴,是对他认知的母国的忠诚,只是因此他妄断了自己内心应面对的善恶。

原来不知道有浅野忠信这个演员,更没看过他的任何表演,但这部影片他的出色表现,扎实的表演功力,让人过目难忘。他把人物的凶残狡诈,渡边的伪装,渡边的隐忍,渡边的压抑,渡边的宣泄,表演的惊心动魄,过目难忘。是的,残忍,残酷却又波澜不惊,他的实力演出,从侧面深刻呈现了侵华时期日本癫狂残酷的欲望。

只为一颗心 分离才相遇(小五)

“我怎么会生你的气呢,不管做什么我都不会生你气的”,从一开始因为没有参加晚宴而幽怨,到最后因陆先生一个电话而中枪赴死,钟欣桐只有这两场戏,但三言两语叙事却很完整。很难想象多大的能量让一个柔弱的姨太太扣动扳机英勇赴死,她够勇敢吧,但在情爱的世界里,小五这样的女人,却把自己低到了尘埃里,但女人卑微到了极致,即使开出了花朵也不美,所以小五注定是悲剧。

连自己想陪同爱人出席晚宴的要求和愿望都不敢不愿表达,这样的女人现代社会里也有很多,被冷落却不改忠诚,外形柔美,却有一股子愿意为爱牺牲的劲儿。小五勇敢的拿起了枪,杀死了二哥,牺牲了自己。她对陆先生可谓义无反顾,忠心耿耿,但在不安的年代,男权当道的社会里,她可怜可悲但并不可赞,不是所有的情深义重,都能换来岁月温柔,更不是所有的爱都能等来一个好结果,小六直到阴阳相隔,才换回了陆先生的一丝留恋,一丝怀念。但小六才是陆先生一生的挂念,吴小姐才是陆先生一生的相守。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做好自己人生的主角吧。

只为一滴泪 模糊了恩仇(袁泉)

“你的确不会演戏,但你现在演的比谁都好。”

袁泉饰演的吴小姐从开始的极度厌烦做别人姨太太,到后来跟着陆先生去香港,再到她与陆先生其乐融融成为了一家人,情感上的转变看似陡然,实却必然。

袁泉在这部戏里戏份不算太多,但表现相当出彩。从丈夫出事,一女子上大佬家门求个门路,吴小姐对丈夫的有情有义。闫妮饰演的管家跟她求个相好时,她婉言谢绝的意志坚定,管家说丈夫已答应时她的拿捏姿态,已经和丈夫最终摊牌时,面对丈夫的世俗懦弱卑鄙,她的心碎凄凉,无不饰演的精妙精准。

面对自己的付出,不会演戏的丈夫却在自己面前上演了一出精彩的“感情”大戏,表情诚恳却句句虚伪虚假,明明把自己的老婆拱手送给了权贵,换来自己的安全俸禄和前程,却让他说的如此的情真意切。吴小姐的一滴眼泪,挂在屏幕上很久。隔着屏幕,我们几乎都能听到她心碎破裂的声音。树叶渐渐发黄,人心慢慢变冷,花些时间,总会看清一些事,用些事情,总会看清一些人,吴小姐这种对枕边人的绝望和伤痕,一生一次足矣。

吴小姐最后跟了陆先生去了香港,与小五的自我牺牲相比,很多人会觉得小五可歌可颂,但我只认为跟那些为男人要生要死的姑娘相比,爱情真的离去时,擦干眼泪转身就走的女人更酷更美。跟了陆先生的吴小姐很幸福,遇到真正值得去爱的人时,你会庆幸当初没去留那个旧人。

题外话:很多人很奇怪,陆先生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人爱,因为权力,权势,金钱,经历,经验,担当,责任,情怀?是,又不是,年轻时都喜欢看外表,喜欢的是皮囊,年长后你才能知道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这一点都不浪漫,等明白了,你也就不那么罗曼蒂克了,这也算是罗曼蒂克消亡史吧。

展开阅读全文

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观后感

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12月16日国内电影市场开始进入贺岁票房大战,葛优主演的《罗曼蒂克消亡史》今日上映便碰到张艺谋的《长城》,首映票房已近800w暂居单日排行榜第二。虽然没有强大的特效支撑,但《罗曼蒂克消亡史》的演出阵容也是十分强大:葛优、章子怡、浅野忠信、杜淳、钟欣潼、闫妮、袁泉、韩庚、钟汉良、霍思燕、王传君等。

影片以抗战前后的上海滩为背景,融合黑帮爱情与国仇家恨的故事,展开一幅民国众生相。它讲述1937年大动荡前夕,在上海滩风云显赫的陆先生(葛优饰)正面遭遇侵华日军施压,被卷入一场暗杀阴谋,当身边兄弟、女人、亲信一一惨遭牵连,乱世当前,大佬、小弟、弱女子等人物逐个走向了不同的命运。这部展现抗战时期的上海滩、大部分情节讲上海话的电影是导演程耳写给上海的一封情书,“这是那个年代的众生相,也是对战争的反思”。

葛优扮演一个表面温柔但内心杀伐决断的上海滩黑帮大佬“陆先生”。

全片大多数台词都用上海话对白,主要演员几乎都讲着一口流利的吴侬软语,男女主角葛优和章子怡只有少部分方言台词,绝大多数都是普通话。程耳表示,为了达到这个效果,剧组请了专门的台词老师,而之所以选择大部分时间用上海话,是为了能迅速将观众带入旧时代语境里。

展开阅读全文

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观后感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罕见的华语商业片佳作。一出史诗量级的,无主角又个个是主角的精彩群戏,构成上海一个时代的面貌。演员都很棒,浅野忠信尤其印象深刻。倒叙插叙的结构很厉害,几段剪辑妙笔构成剧情反转高潮,太震撼!几处高处俯拍摄影很棒,梅林茂大神作曲的音乐非常牛。期待3.5小时导演剪辑版。

结构还是《边境风云》的路数,但格调更高,程耳的影像控制力不错,用多线叙事和极简的视听语言串起了一个时代又把人物性格都交代清楚。主要致敬了《教父》《美国往事》《好家伙》,仪式感很足!BGM赞,章子怡情爱戏多次女上位有点意思!符号和细节很多。

形式感十足,但并不缺乏剧情,黑色幽默和隐喻情节比较多。值得一提的是画面摄影都非常不错,场景充满年代感,看得出是导演用了心的作品。其中电影也包含地方笑点调调味。导演亲自剪辑成片,在电影艺术化和商业化的捏合下,算是比较成熟和完整的作品。也像是导演在享受而打造出的一部狂欢派的戏剧作品。

有待重看,讲一个值得去留恋的时代消亡过程,风格上非常程耳,内核却相较《边境风云》很不一样,在类型片框架之内有着私人化太多的艺术表达,腔调、酷劲、形式感、甚至恶趣味都更足。程耳对影像的感知存在一种令人着迷的独特魅力,无论你喜欢与否,拥有这般才华的导演在中国电影里已经很久没出现过了。

展开阅读全文

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观后感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钢琴作为浮华流逝的主旋律,总在喑哑灰暗的角落响起,酝酿一场寂静的风暴。两首英文歌的插入令抒情气息加重,却反倒有些怪异。所有不可名状的情绪,注定随历史一道远去。结尾陆先生回到上海的故居,望见满地蒙尘的家具,那些昔日饭局上共话家常时事、谈笑风生的先生太太们,而今各自走失在时间的胡同深处,或衣襟沾血,或目光无神,而那样一种格调,与从容不迫的优雅,怕是再难寻回了。

只因事物易于消逝,我们才习惯追忆,习惯怀念那些遥远又亲切的面孔。只可惜长城不再是昨日的长城,成了美国人打怪的副本;上海也不再是昨日的上海,成了见证浪漫之死的发生地。不论肆意吐槽还是一往情深,失望还是欣喜,有满足就有收获。如同袁泉那句微妙的台词“拍给下个世纪的人看。”说的不正是我们吗?

眼看岁末将至,贺岁档这一战,不论《长城》和《罗曼蒂克》各自凭何胜出,我们也好收拾起自己一颗悬在网络上的八卦心,安心走进影院嚼一嚼爆米花,再和邻座的小伙伴争辩下水稻/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译法。

这样的日子,实在比结局凄惨的饕餮要好得多。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