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联村

联村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联村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联村问题。

分享

浏览

2912

作文

39

联村联户民情日记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3月8日 星期四 天气:雪

全市“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会议刚刚结束,在办公室的我有点坐不住了,双联行动方案虽然已经出台,但具体工作从何着手,一定要再入户看看,尽可能多的掌握一些实际情况,才能理出思路。可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雪,也好,环境恶劣有些问题才能显露出来,叫上张组长,马上出发。

我们驱车径直来到土门镇永东村北城组的一户人家,几间80年代的土坯房里住着一家四口,户主叫朱光林,两个女儿都在上学,妻子郁海棠身体不好,只能做做家务,照顾照顾孩子,只有朱光林一人是家庭主要劳动力,家庭收入也基本来自10亩地的几千元种植收入,由于供养负担重,常常是入不敷出、捉襟见肘。看着这位比我年长不了几岁,但被生活的担子压得显得有点苍老的一家之主,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离开了朱光林家,我们又来到永东村车院组的一户农家,穿过泥泞的小院,来到了堂屋,大炕上躺着一位年逾花甲、重病在身的老人,老人由儿子王奋仁夫妇照顾,一儿一女两个孩子正在镇上的小学上课,一家五口人住在几间年久失修、已成危房的土坯房里,每年来自10亩地的一点收入,除了家庭正常开支、给母亲看病、供孩子上学外所剩无几,靠享受政府低保勉强维持生计。

又走访了郭林等几户人家,情况基本大同小异,带着纷繁的思绪回到办公室已是下午六点多了,一天的摸底走访,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贫困村、贫困户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省委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大意义,作为一名联村联户的干部,我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作为全市地税系统“双联富民”领导小组的组长,我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我相信,通过我们共同努力,一定能找到出路、想出对策,早日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最终奔向美好的小康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联村联户,脱贫致富的民情日记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1 月 16 日,按照县委安排的“联村联户”行动要求,我在公司经理的带领下,前往自己的联系户板桥镇马长湖村黎永生、计谷有、方小文家中,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发放民情登记卡,也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送去了春节慰问品。

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活动,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特别是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办好三、解难事,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十一月十六日,在市保密局刘光奇局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来到了苍龙街道办事处,对办事处所辖的苍头坝社区和下坝村进行了解。在苍龙街道代主任的介绍下,我们对所辖的两个区域做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了更深入的了解两个区域。我们便直奔苍龙社区和下坝村。

进入苍龙社区和下坝村,接待我们的是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由于此项活动工作开展的紧迫性、重要性,刘光奇局长便及时组织召开了村委工作会议。

会议上,刘光奇局长认真传达了“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活动的重要性,并号召村委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要积极行动起来,在苍龙社区和下坝村开展好牵手**活动。刘光奇局长还指出“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是我们每一个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应提高认识,协调一致,为此做出积极努力,把党的关怀落实到人民群众身上。****

展开阅读全文

联村联户,脱贫致富的民情日记

全文共 565 字

+ 加入清单

11 月 20 日 ,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发放联系卡和宣讲党的政策。在机要局穆昌亮局长的带领下,我们一同来到了下坝村,进入下坝村,我们没有和村委联系,而是沿公路走访。旨在听到更多群众的声音。我们来到老百姓陈仁美家,询问了他的生活、身体状况,老人更多的是对村领导的不满。最后他导出,“你们来了就好,你们多走几家,... 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活动,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特别是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办好三、解难事,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十一月十六日,在市保密局刘光奇局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来到了苍龙街道办事处,对办事处所辖的苍头坝社区和下坝村进行了解。在苍龙街道代主任的介绍下,我们对所辖的两个区域做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了更深入的了解两个区域。我们便直奔苍龙社区和下坝村。

进入苍龙社区和下坝村,接待我们的是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由于此项活动工作开展的紧迫性、重要性,刘光奇局长便及时组织召开了村委工作会议。

会议上,刘光奇局长认真传达了“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活动的重要性,并号召村委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要积极行动起来,在苍龙社区和下坝村开展好牵手**活动。刘光奇局长还指出“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是我们每一个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应提高认识,协调一致,为此做出积极努力,把党的关怀落实到人民群众身上。****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联村联户日记

全文共 741 字

+ 加入清单

3月8日,艳阳高照,带着一袋大米和水果若干,再次前往张彦平家,去之前我给张彦平打了个电话,以确定家里有人。当我走近他家时看见一家三口已经在门口等候,我很感动,相见甚欢,相互搀扶着进了房门。在家里我们聊了很多,前前后后,还给女儿张雅轩辅导了学习,最后我说了我的帮扶计划,他们很高兴,并表示感谢,我说这是我应尽的责任。

虽然相互沟通的时间很短,虽然这次帮扶不能彻底改变他家的贫困状况,但通过他们的这种热情,这种心切心的交谈,我深刻的感受了我们甘肃老百姓的淳朴与憨厚,生活的来之不易,还有他们手上的老茧,都给我们共产党人展现着优良作风和不畏精神。给我犹如醍醐灌顶,让我才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生活的优越,对自己平时生活里的铺张浪费,对自己生活的怨天尤人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对我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让我想到:虽然我国的综合国力和GDP都排在世界前列,但人均GDP却排在了世界后面,数据只能表现表面的东西,不能深刻反映我们的实际生活,我们的贫困人口还很多,我们国家要富裕,重点在农村,如果三农问题能解决好,那我们在21世纪中叶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不是痴人说梦。同样是在为我们国家做贡献,有些人就拿着高薪,坐着办公室,而农民每天辛辛苦苦养着我们这么多,他们却拿着低保,穿着破烂的衣服,住着破旧的土坯房,面对这些,我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应该怎么做呢?首先就要与农民群众一起摸爬滚打,深入了解中国社会,培养对基层百姓的深厚感情,其次要放低姿态,坦诚相见,尊重、信任、服务,所以要当村官先当村民,与农民以心交心,打成一片。

趁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的春风,我将以最热烈的情怀,最积极的行动,走出办公室,走进农村,走向农民,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酸甜苦辣,帮助他们出谋划策,脱贫致富。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联村联户日记

全文共 1204 字

+ 加入清单

3月26日 星期五 晴

到嘉峪关市地税局工作以来,抽时间去“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联系点的想法和计划一直在我脑海中盘算。今天下午正好小有空闲,我便与市局几位领导以及市局“双联”工作领导小组的同志们一道,来到市局联系点——新城镇长城村进行调研,详细了解了该村的基本情况和人民群众今年的收入情况。

我们首先来到新城镇长城村七组,实地查看了该组正在修建的文化活动室和文体广场。我们看到,一座120余平方米的崭新的文化活动室已经矗立在村口路边,配套的文体广场也基本上完成了硬化前的准备工作。村上的马书记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的资金来源和工程进展情况,并对这块场地今后的利用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听了他的介绍,我深受感触,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年农村建设中十分重视发展和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条件相对落后的甘肃省的边关小镇,能够在一个村民小组建起这样规模的文化活动场所,确实很少见,也很值得钦佩。

在村干部的引导下,我们又来到了我的联系户王玉虎和赵利江家中。我详细询问了这两个农户的家庭人口、收入和生活等基本情况,当得知大家通过种植洋葱、制种、养牛、养羊等产业,今年的家庭收入都有较大幅度增长时,我感到非常高兴,这与我先前在河东地区联系的两户群众相比,无论是收入情况,还是家庭条件都要好很多。

由于是初次来这里,主要还是想先认认人,了解基本情况。听完他们对自家情况的介绍后,我向他们简单介绍了“双联”行动的相关政策,并留了电话号码,让大家今后有什么实际困难,有什么好的想法,可以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最大努力帮助协调解决。

入户结束后,我们还与镇、村干部进行了座谈,详细听取了镇、村干部对市局联系点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发展等基本情况和发展规划的介绍。长城村现有农户427户,人口1568人,耕地6000余亩,主要以种植洋葱、玉米、小麦为主,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9200元,今年有望达到11000元。今年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该村的支柱产业——洋葱价格大幅上涨,达到了1700—1800元/吨,每亩洋葱的产量在5—6吨左右,葱农每亩洋葱纯收入7000元左右,收入的大幅度增加,大大提升了生活的质量。

在调研的过程中,村、镇干部和部分村民高兴地表示,市地税局今年立足长城村二组和七组灌溉用水历史难题,多方筹措资金60000多元,先后为长城村七组购置了一台机井抽水泵和八根抽水管,为二组打了一眼机井,及时解决了制约发展该组发展的大问题。我对我局在“双联”行动中打下的坚实基础感到由衷的高兴,同时也深感进一步做好“双联”工作责任重大。

通过此次调研,我深深地感到,“双联”行动主要还是要以“联村”和项目扶持为主。如何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寻找更多更好的发展项目,让广大农民群众在发展项目的过程中普遍受益,这是我们这些帮扶单位和干部应该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今后开展“双联”工作的主攻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联村联户日记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为认真贯彻省、市、县、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会议精神,2月27日我深入自己的联系户南川村张彦平家中,详细了解情况。当踏进他家门的时候我心灵一种震撼,他们竟是如此的热情,他们的他们渴望富裕的眼神,那稀疏的胡渣子,都留下了沧桑岁月的痕迹。

我一边很认真的讲着这次行动的有关精神,首先让他们知道什么叫“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其次讲述了这次行动的最终目的。一边了解着张彦平家的基本情况。

户主张彦平,现年31岁,全家3口人,母亲张娥娃,现年62岁,女儿张雅轩,今年只有4岁,张彦平因和妻子脾气不和去年离了婚,家里基本没有土地,全家靠张彦平在县城打零工维持生计,家里有房屋4间,全家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母亲张娥娃经常有病,患高血压,基本上就是个药罐子,女儿张雅轩在南川上幼儿园。最后我相互记下了电话号码。在全面了解了贫困户家庭组成、经济收入、生活情况、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后,针对实际困难制定了帮扶计划。一是针对其母亲经常患病,我联系了中医院的一个医生(是我的朋友),叫不定期的给她检查,二是给张彦平介绍媳妇,这是最根本的帮扶,找到媳妇后,媳妇可以料理家里的事情,张彦平就可以长期去外地打工挣钱,这样家庭的贫困面貌就会逐渐改善。三是经常去他家给女儿张雅轩辅导学习,并且让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孩子的学习是头等大事,把孩子的教育抓好,等将来孩子考上大学,毕业后再给联系个工作,这样家庭的贫困面貌才会从根本上得以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联村联户工作日记

全文共 119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11月25日, “节到小雪天下雪”,刚过小雪就有寒流来袭,不经意间落了一地的雪花。一大早,我们从县城出发,冒着凛冽的寒风,踏着皑皑的积雪,陪同省市县地税系统的干部去河屲村,这是双联行动以来他们第四次进村入户了。

河屲村是新添堡回族乡的一个汉族村,有6个村民小组,272户,1563人;全村流域面积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40亩。这几年党的惠民政策不断加大,河屲村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种植全膜玉米、马铃薯和劳务经济,群众的日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公路一直是制约该村发展的瓶颈。

进入新添境内,路边大型的宣传牌上 “深入开展联村联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语十分醒目。田野里玉米收割后的草垛被漫天的雪花渲染成一座座隐隐的小山,一眼望不到边。村子里家家户户门前院内都堆满了金灿灿的玉米棒,又是一个丰收的年景。

一路上,省电视台的王主任不时地停下来拍摄。每一个村庄,每一家院落,每一处场地,他都要不断地变换角度拍摄,雪后农村的景色让他流连忘返,叹为观止,总感觉拍不够。

市局的李局长说他们这次来是对一年的联扶工作进行回

头看。他们要再走访一些群众,再做一些基础性工作,为来年的工作做个谋划;更重要的是要看看他们捐资修建的公路怎么样,老百姓还满意不满意,哪些地方施工还不到位,还有哪些问题急需要来年解决。

的确,年初他们来调研,走走停停,几乎是徒步进村的,因为河屲村只有一条三轮车才能勉强通行的小路,当地的农产品出不去,外面的东西也进不来,严重制约着河屲村的(本站向你推荐:WWw.HaowoRd.COm)发展。当时,看到这个情况,作为联系单位,他们也很着急,马上联系省厅领导说明情况,经过短时间的协调运作,决定捐资30万元帮助当地群众修通这条公路。

县局的路局长说,这次虽然天气不好,但大家的热情却很高涨,因为他们是坐着小车来的,总算为联系村的老百姓解决了多年来最迫切的困难。在上李组的李生才家,老汉拉着路局长的手一遍遍说“真的很感激政府,这是我们老百姓多少年都不敢想的事,还是党的政策好”,高兴之情,溢于言表。随行的村干部开玩笑说从开始修路到结束,李老汉每天都在路上视察指导施工。从老汉的眼神里我也看到了欣慰,这条13公里的路,不知承载着山里老百姓多少梦想与希望。当然,作为一名乡镇干部,我想的更多的是一种担当、一种责任。

河屲村的干部在村委会生了火炉,准备了瓜子小吃,但是地税系统的干部们并没有去围着火炉座谈逗留,大家在入户和

察看公路的过程中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沟通,完成了所有的工作任务。

在实地察看了新修的公路,又入了一些农户后,我们在上李组村庄上面一个弯道前的开阔处拍摄留念,身后是绵延的大山,脚下的公路在不远处拐个弯伸向远方……

省电视台的王主任说,这次走基层他收获不小,得到了非常好的素材。他用自己的镜头真真切切地记录了双联行动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也深刻感受到双联行动确实是锻炼干部,改进作风的务实之举。

展开阅读全文

联村联户连心日记

全文共 468 字

+ 加入清单

7月9日星期六

今天,是我们进行“联村联户心连心”走访活动的第一天,心里有一点惶惶还有一点兴奋,就像是要去完成一项光荣的任务,不知会有怎样的经历和结果。我和栾丽珍老师一个组,我们要走访的是山后村22户居民。上午8点,在山后村村委会袁主任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山后村。说是山后村,其实已没有原来的样子,呈现在眼前的是拆迁后整片的废墟,只有个别的房屋散落在废墟里。

我们拿出联系表,袁主任帮我们找出还在山后村没有搬迁的住户,仅有6户,按照他们居住的远近开始走访。我们沿着瓦砾间的崎岖小路走到一户居民门口,发现家里没人。于是赶快向第二户进发,结果还是没人。下一户还能没人吗?我们的心里都有一点担心。走到第三户居民,幸好有人,这户的大嫂在屋外的玉米地里除草。袁主任向她简单说明了我们的来意,不曾想这位大嫂却对我们起了戒心,以为是来动员她搬迁的,连忙说,我不是户主,我说话不算。在我和栾老师的解释下,这位大嫂终于在我们的联系本上签了字,我把自己的联系卡和两张宣传单也交给了她,告诉她闲下来好好看一看,我们以后再联系。首战告捷,我们对下面的走访充满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联村联户帮扶日记

全文共 1342 字

+ 加入清单

联村联户来得还有些迟,能看到这么多的干部下来帮助我们农民,觉得我们脱贫致富有指望了,让我们能在活着的时候给儿孙后辈过上好日子打下基础,也确实从心底里感到高兴,感谢党的好政策”。谈及对当下全省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感受,小坝沟村的帮扶村民说出了他的心里话。

我所帮扶的联系户为果园乡小坝沟村十组村民王怀义,因其有智障依托于弟弟王怀忠家中,至今未婚。王怀忠夫妇中忙于生计,家中又有子女正在上学,对于智障的哥哥王怀义平日照顾不周,有因王怀义常年无所事事,吃饭是有一顿没一顿,身着破旧不堪的衣服,本组的社员也用另类的眼神看待王怀义本人,本人看着着实寒心。

看到此种境况,在与王怀忠交谈中得知,王怀忠家中加哥哥王怀义共有四口人,孩子还小,他对现在的现状也是有心无力,由于种植方式的粗放,种植品种少,结构单一,未形成较好的种植优势,家中就夫妻俩从事农事,又没有技能,收入低,属于无技术,缺乏劳动力致贫,更谈不上对其兄王怀义照顾有加。

依我多年在果园乡这边热土上的工作经验,之前也对该户人家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在入户了解同时带去些衣物给王怀义,叮嘱其弟弟王怀忠夫妇认真换洗的让穿干净。王怀义虽说有智障,但其还算听话,家人交办的事情都能做到,从事简单的劳动还是可以的。本人结合实际,正好与小坝沟村委会附近的面粉厂老板熟悉,凭借自己的交往,今年3月,联系让王怀义到面粉厂从事简单的务工,至少让王怀忠有所劳有所得,面粉厂老板了解情况后,专门安排好王怀义的三餐,让定时定点把饭吃上。在这半年天气里,我曾多次到面粉厂去看望王怀义,虽说他有智障,但是从一些细节中,还是看出他对自己现状的满意。记得第二次到面粉厂看望他时,王怀义满脸白面,头发凌乱,顿时看着难受,至那次起,定期不定期看望王怀义时,给他点闲钱,要紧叮嘱头发长长了,记得理发。时间过的很快,这半年时间,看着王怀义的改变,心里总算是踏实了许多,虽说对王怀义及其家人的帮扶工作做的还不够,但是尽我所能有信心把此项工作做做好,做扎实。

为了更好的让王怀义及其家人也能尽快脱贫致富,分析其家中致贫原因,特别给他弟弟王怀义也制定了扶贫计划,在有限的劳动力的情况下,来提高家庭人均纯收入。今年,王怀忠计划种植玉米5亩,预计能增产300斤提高收入1950元;制种蔬菜3亩,小麦2亩,打算学些劳务技能和农业生产技术,这些帮助他提高收入3000元。计划2012年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在年初的春耕时节,专门送去了他们所需的化肥,去鼓励他们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按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联村联户为载体,以为民富民为目的,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疏导情绪,强基因本,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开展工作,我们作为最基层的乡镇干部,就是领悟上级精神指示,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让帮扶联系户尝到实惠,带领脱贫致富。

8年的时光,是漫长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就怕搞形式,就怕抓得紧,政策松了,就没人管了。好不容易省、市、区开展“双联”帮助贫困群众,就怕有开头,没结尾,走了过场,帮着帮着,就没人管了。所以,本人在这半年来的“双联”帮扶行动中体会到,此项行动重在帮扶,但最根本的是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长期坚持下去,扎扎实实访民意,理民事,解民忧。

展开阅读全文

乡镇干部联村联户民情日记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20xx年6月1日

5月28日。我决定去局里的定点帮扶村xx镇xx村去看一看。xx村地处xx镇东部,因为地处园林区,周围群山环绕,植被覆盖率高。这个村也属于自然村,村干部介绍,全村有933人,人均纯收入2300元,较之于xx村经济水平相应高一些。xx海拔较高,地势险峻。山路崎岖不平,我与其他分管领导一行驱车绕过了几道弯子才到达。村书记白全生、村主任李宝生早就在村口等着我们了。

下车后,我们径直走进村委会。白书记向我介绍了全村实情:土房多,土路多,养殖种植少,全村贫困人口多,这些都是制约全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摸清实际情况,了解民意,倾听民声,随后我们特意走了几家困难户。一些村民愁着没钱花,盖不起房子,一些村民说由于困难给孩子娶不上媳妇,也有一些村民因为年老体弱,孩子常年在外打工不回家,他们也失去了劳动能力,主要靠低保维持生活。由于家庭情况各异,帮扶工作就成了一件难事,但大家对政府确定的向小康生活迈进的目标仍然充满着信心。

一位村民动情地说,xx村穷,但大家都有一副好身板儿,如能让土地长出药材,让外面的客商前来收购,那外面的生活水平肯定要翻一番。村民的这句话让我深有感触,他的话隐射2种含义:种植和道路。因此,要实现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愿望,必须要考虑解决这两个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联村联户个人民情日记

全文共 1402 字

+ 加入清单

上午9:00,天气晴好,今天是村妇检的最后一天,我和村书记陪同镇里的蒋书记及镇计生办王主任检查刘楼村妇检工作。散会时村主任带来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来到办公室,主任说:这个小伙子是俺庄的,是一名离校大学生,名叫陶亚彬,有点事想和新来的第一书记说说。

我递过一杯茶过去,小伙子很文静腼腆,说话怯生生的,农村的风吹日晒使他脸变得黝黑,但仍从他的眉宇间看到不同于一般农民的特质。不待他开口,村文书在一旁介绍说:小伙子母亲早几年患病去世,为治病花光了家中的积蓄。但他人穷志不穷,在2009年发奋上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省内的一所大学。但天有不测风云,小伙子手捧大学录取通知书,憧憬着大学校园生活时,父亲陶兴力8月份突遭车祸,造成半身瘫痪,右眼残疾。生活的变故一下子击碎了美好大学梦。“屋漏偏逢连阴雨”,母亲病逝已欠下了近十万元的外债,如今给父亲住院治疗又花了近20多万元。尽管村里及亲戚邻居尽全力帮助,但救命的钱尚不够,哪里能再去上大学呢。小伙子兄妹4人,他是长子,为了照顾父亲,他只好含泪放弃学业。这么多年来,生活的重担自然一下子落在了他身上。他是有名的孝子,在我们这方圆十几里一提起亚彬弃学照顾父亲的事迹,在同情他的同时,更多的是竖起大拇指啧啧夸赞。

出于同情,更多的是出于对农村小伙子面对磨难坚强不屈的精神而感动,我决定到小伙子家看看。

小陶家离村很远,约摸有10里的路程。10:30我们到了这个贫困的家庭。当看到三间旧房暗缩左右高大楼房的阴影下,我的心猛地一抖:现在农村还有这样低矮的老房。

小伙子忙端茶倒水。我说:“我们去看看你爸爸吧。”他说:“爸爸大脑一直没有清醒,还不能说话。”走进东房,简陋的家俱,但很干净。床上躺着一位50多岁的男人,长期卧床的原因,脸孔是没有生机的苍白。显然神志不清,无法与人对话,但病人的被褥洗涮得很干净。

屋内的一个小书桌及上面的书籍给这个小屋带来了新鲜的气息。上面除了高中的书本外还有许多关于农业方面的书籍。陶主任说:“他和我一个庄住,由于家庭经济负担过重,他三个弟弟和妹妹都在外面打工,家中只有他和爸爸相依为命。但小伙子一直没有落志,每天照顾他爸很是辛苦,但天天看书学习,想在农村改变传统种植,早上到村里去也就是想和村聊聊大棚种植的思路。”

和小伙子聊了很多,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当代新农民的一种顽强拼搏,生生不息的力量,当不幸降临,他们不低头,敢于和命运抗争。

12:00.小伙子执意做饭,我们婉言谢绝。临走时我握着他的手说:“你是不幸的,因为在你应是上大学时,苦难和挫折来临;但你是值得庆幸的,因为你有一股和磨难抗争的力量,至少你还有梦。你家的困难作为村两委最近会想尽办法为你解决,党和政府会时刻挂念着群众的冷暖。”

晚上,躺在床上,小伙子的影子一直在心头徘徊。在大部分农民富了同时,还有小部分农民因种种原因至今生活还很困难,他们是弱势群体,但他们更需要党和政府的关心。

胡锦涛同志曾说过:“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谆谆教诲,让我感同身受地更加理解这句话的意义,心灵上倍感充实!

巴金曾说过:”不是我有才能,而是我有感情!“

我知道在这短短的二年内要为他们力所能及地做些什么,我只是比他们先进了城的农民,我们本是一家人。

兄弟,当你就要倒下的时候,我们会拉上你一把。

展开阅读全文

联村联户走访慰问的民情日记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为大力宣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及双联行动,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惠民政策。10月27日,本报联合省社保局对双联干部在双联行动中所写的民情日记、心得体会予以刊发,使双联干部和帮扶对象以及帮扶进度、帮扶成效人人知晓,激发全社会投入精准扶贫和双联行动的主战场。

据介绍,自全省开展双联行动以来,省人社厅及省社保局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扎实开展双联行动,针对双联点舟曲县大峪乡得力村和老地村的实际情况,经过多次进村入户走访调研,制定了相应的帮扶措施,目前当地村民的收入得到了增加,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今年,又将陇南市水泉村作为省社保局新增加的双联帮扶点重点帮扶。在今年的双联行动中,省人社厅及省社保局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双联行动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帮扶有重点、帮扶有措施、帮扶见成效。在双联行动中,省社保局干部把每次帮扶的所见所闻都记录下来,针对每户的不同需求提出相应的帮扶措施和计划。为了提高帮扶干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每个人的能动性,体察当地村情民情,真正把贫困户的困难和所需掌握清楚。省社保局联合本报对每位双联干部的“精准扶贫、双联行动民情日记”予以刊登,以激发帮扶干部和帮扶村、联系户共同出谋划策,早日脱贫。

展开阅读全文

联村联户帮扶民情日记

全文共 1538 字

+ 加入清单

一、探访五号村民韩某家

3月16日下午,曹副秘书长带领贺副科长和傻丫头深入联系户韩某家中,刚进院子便看出这个家庭的贫困,只有七八十平米左右的砖混结构房屋,家中简单地摆了几件家具,未烧取暖炉子。曹副秘书长亲切地与韩某的妻子李某交谈,得知韩某已经70岁,李某58岁,儿子韩小某在市政府办公室工作,女儿正在读大学,韩某患有哮喘、心脏病及其他并发症,拄着拐杖艰难地行走,脸色发黑,说话吃力。

通过了解,得知韩某家中收入情况分为两块,目前养23只羊和1头牛,养殖收入每年5000元左右,种16亩地,其中12亩种粮食作物,4亩经济作物,年收入3万元左右,每年政府赠送一吨煤炭用来取暖做饭。

每年家庭支出大约需要3万元,主要用于生产、教育和医疗,每年购买化肥种子、田地浇水大约需要1万元,女儿上大学每年至少需要1万元,韩某患病治疗费除了新农合报销的费用,每年自己需要付5000元左右,人情礼节支出每年大约2000元。

家中电器就是一台闭路电视,机动车辆有一台农用拖拉机。

李某说政府考虑周到,每年赠送一吨煤炭用来取暖做饭,村委干部给与关怀和慰问,她十分感谢政府的关心;现在最关心的是田地如何耕种能收获更多的粮食增加收入;家里喂养一头牛,老人家听说村里有人买了铡草机,想知道购买铡草机是否有补贴,她也想购买一台,粉碎玉米杆用来喂养牲畜;冬天没有什么农活,老年人无事可做,如果有老年活动室,老年人空闲时可以打牌、健身消遣;当问及她对干部思想作风有什么要求时,她说给田地浇水时,村组长不按照交钱的顺序给大家浇水,而是依据关系亲疏决定浇水的顺序,她希望村里多考虑老年人的困难,按照规矩办事。

细细算来,这一家三口人,除去必要的生产、教育、医疗支出,已经所剩无几了,韩某的疾患已经相当严重,曹副秘书长叮嘱老人多休息,按时服药,并问清铡草机的型号、价位,他个人愿意出资帮助老人购买。曹副秘书长详细询问了春耕计划、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并留下民情连心卡,说他会经常来看望,知道韩某家缺少劳动力,他表示农忙时抽时间来帮忙一起收割庄稼,减轻体力劳动的负担。

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购买一台铡草机。

二、探访八号村民王某家

从韩某家中出来已经下午四点十分,走进8号村民王某家中,王某去草滩上放羊了,其妻接待了我们,砖混结构住房150平左右,外贴瓷砖,院落干净整洁,通过交谈得知王某61岁,妻子58岁,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家,大儿子另立门户,小儿子三口和他们一起居住,儿子在市里务工,儿媳妇照料孙子。家庭收入主要有四部分组成,养殖70只羊,去年卖羊赚了8000元,种植十几亩田地,每年能收入3万元,儿子打工每年能赚2万元,自己交养老保险,每月老两口能够领取500多元养老金,一年下来也有六千多元。

每年家庭支出大约需要2万元,主要用于生产、教育和医疗,每年购买化肥种子、浇水大约需要1万元,孙子上幼儿园每年需要2000元,王某的妻子患风湿病,医疗支出每年大约2000—3000元,人情礼节支出每年大约2000元。

家里种植八亩粮食作物,还种三四亩蔬菜,有30米长的日光温室,养殖70只羊,太阳能、闭路电视、固定电话和手机、摩托车、拖拉机都有。

她还领我们到后院去看自家羊圈,后院占地比较大,但是比较凌乱,玉米杆、羊粪散落一地,曹副秘书长仔细查看后提出仔细规划羊圈,科学养羊,提高绵羊的产绒量。

当问及有没有特别满意的事情,她说国家现在富裕了,实现新农合,看病的负担减轻了许多,她还希望村里发展养殖业,实现大家共同富裕,自家也希望通过多养羊的方式增加收入。

曹副秘书长详细询问了春耕计划、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并留下民情连心卡,说他会经常来看望你们,与你们一起想办法,一起努力,共同寻找致富的门路,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

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重修羊圈。

展开阅读全文

联村联户帮扶民情日记

全文共 897 字

+ 加入清单

一大早起来,天灰蒙蒙的,有些冷,好像要下雪的感觉。可是我们办公室的一帮同事都忙的热火朝天,因为我们今天要去所联系的村里面去联系帮扶对象。

因为之前没有来过,一路上我们走走停停,为了不打扰镇政府的工作,也就没有找镇干部带路,但好在一些热心路人的指引,我们也就顺利地到达了。

之前准备的时候,已经大致地了解了一下这个村子的基本情况:距离城区26公里,平均海拔2400米,年平均降雨430毫米,沟壑纵横,土地瘠薄,自然条件很差,贫困面较大,交通不便等等等等……

对于26公里,起初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概念,但真实的在路上的时候却感觉恐怕实际要比26公里多得多。在接近当地镇政府的地方有条小路,过沟,上坡,下坡,过铁路隧道……其实,这才是艰难道路的开始,从过了隧道不久就是六七十度的上山路,大约二十来分钟后才上去,之后就一直在山顶上起起伏伏地向目的地进发,而上山之后鹅毛大雪同时也飘了起来,感觉那些云彩好像就在自己的眉毛边上一样。

终于,在风雪中大家都赶到了一起,已经有村干部在那里等着我们,大家到齐之后就在村干部热情的指引下与自己结上的亲戚相认,然后帮大家将我们自己掏钱买的化肥送到了农户手里。

在将化肥分发下去后,我们就按社分组自行往农户家里出发。 一户、两户、三户……因为工作忙而今天没有来的同事的帮扶户

我们也都一家家地进行了拜访。并且逐户将家庭详细信息都记录在了自己的笔记本上,以便日后能够按照实际情况和需要来帮助他们大家。凡是去到的亲戚们对我们都相当热情,虽然需要帮扶,但是热茶、便饭都会摆上桌,言辞中不时地透露出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也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大家对我们的期盼和感谢。

一路翻山过沟,爬上爬下,虽然很累,很渴,但是看着亲戚们脸上绽放的笑容和对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我们顿时也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于是又鼓足了劲向着下一家进发……

晚上快六点的时候,终于将我们组的每家每户都拜访到了,大家才拖着疲惫的脚步,相互搀扶着往今天的集合点出发准备返回,在路上大家热烈地讨论着该怎样怎样帮助张家,又怎样去帮助王家等等,不知不觉中就回到了家里。

顾不上休息,倒杯水赶紧整理下今天记录的信息,完了还要好好联系这些亲戚呢……

展开阅读全文

联村联户工作日记

全文共 70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春风拂面,细雨润物。李安运局长放弃双休日,来到我们“三送”活动挂点的谢坊镇水南村,看望我局“三送”下派干部,一同参与开展“三送”活动。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安运局长十分关心村里的农业生产。今年该村从无到有,发展了烟叶种植面积100亩。刚到村里,他就要求我带他到烟田去看看。来到烟田,看见成片的烟田盖好了地膜,便饶有兴趣地和正在烟田耕作的刘桂生攀谈起来。刘桂生告诉李局长说:“这片烟田是我和刘涛生合伙种的,现在种烟的政策非常好,市里和镇里也有很多补助和奖励,预计全年光种烟就能赚几万块呢”。随后,李局长又来到上枫水渠“三面不见土”硬化施工现场,了解施工进度和资金筹资情况。经过多次打报告向上争取,该水渠现已修复1000余米。当得知还有一半工程尚缺资金时,李安运局长要求,要继续与水利局进行沟通,争取尽快立项,把这条水渠全部修好,确保村民的春耕灌溉用水。当看到村民正在路边种树时,李局长又挥起铁锹,不一会就种好了一颗白杨。并叮嘱我们说:“现在正是种树的好季节,这也是我们三送的一项工作嘛。”

随后,李局长又赶到水南小学。村支部书记刘涛生介绍说,学校的操场以及通到学校门口的道路因缺乏资金一直未能硬化,学校教学楼也年久失修,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求,希望我们能够帮助解决资金问题。了解情况后,李局长当即就给赣州市教育局的领导打电话,询问关于教学楼改建立项的问题,并希望赣州市教育局能够大力支持。之后,我也马上与瑞金市发改委和教育局的领导联系,他们也承诺会尽量考虑并予以倾斜照顾。

春雨润万物,好行聚民心。我们“三送”活动就要像这春雨一般,随着丝丝春风,滋润群众的心田,这样“三送”活动也才能真正成为春风化雨润民心的好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村干部联村联户民情日记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4月x日,金铁公司组织党员干部集体到永昌县南坝乡永安村进行联村联户认门、认人的“双认”活动,为我们以后对联系户进行帮扶奠定了基础。我们去的时候带了一皮卡车全厂职工捐赠的图书。我们到村委会卸车的时候,几个农民兄弟看见了焊接、电力等方面的书说:“有了这些书,我们日后农闲时出去打工也就有手艺了”。我当时就想,难得他们有对知识的渴望,我回去一定收集更多相关方面的书,让他们有更多学习资料。文化帮扶才能从实质上解决他们的贫穷。完了我们跟随村委会的人员到了自己的联系户那里,进行了认门和认人活动。民情日记2:

深入联系户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对接工作

为认真贯彻省、市、公司“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要求,4月x日,我前往自己的联系户南坝乡永安村蔡立飞家中,详细了解家庭状况。

蔡立飞,现年43岁,全家五口人,母亲年事已高,一儿一女,自己和妻子种有3亩大麦,0.6亩蔬菜,房子7间,经济来源主要靠种地和农闲时外出打工,年均收入7000余元。主要困难:1、南坝乡永安村自然条件差,土地面积较小。由于受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的等诸多因素的制约。2、家中人口多,但劳动力少,无法靠劳动致富。3、各种惠农、扶助、救助政策宣传还不到位。

在全面了解了联系户家庭组成、经济收入、生活情况、产业发展

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后,针对实际困难制定了帮扶计划。一是免费为全家免费健康体检一次;二是发放农资品化肥四袋,地膜一卷。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村干部联村联户民情日记

全文共 206 字

+ 加入清单

6月x日,我带着我县农牧局的同学又来到南坝乡永安村蔡立飞家中,让我的同学从大麦的种植到田间管理过程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并到他家田间进行了实地勘察,对下一次浇水和施肥时间作了科学的计划,让蔡立飞和他的妻子很吃惊。蔡立飞说:“中了这么多年庄稼了,还没先到种个大麦还要这么多文化”,大家听了都笑了。我告诉他说:“我会多带一些有种植、养殖经验的专家来这里为他和村上的乡亲们指导农牧业的发展,也会让他们早日过上富裕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春节慰问联村联户日记

全文共 818 字

+ 加入清单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季在于春。正月初一,我吃过中饭,决定到乡镇走走看看,因为今年是马年,“马上工作,马上快乐!”这个时候去罗田农村走访慰问调研,顺便感受一下农村浓浓的年味,应该是寓乐于工作之中,别有一番滋味。

我来到了三里畈镇黄泥坳村。在雷文隆家中,与他聊起了家常。雷文隆一家五口人,上有75岁老母亲,下有一儿一女。大女儿在鄂东职院读大一,小儿子在读初三。为供两个孩子读书和偿还建楼房时发生意外事故欠下的医药费,雷文隆和妻子长年在南昌打工。目前,全家还欠20多万元债务。为不耽搁挣钱和节省路费,女儿高考时和上大学时,自己和妻子轮流回家。听说后,我一阵酸楚,希望他早日还清债务。

群众没开口,不能当无事;群众开了口,不能不当事。临走时,我叮嘱随行的村干部,一定要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争取有关政策,减免雷文隆子女上学有关费用,帮助雷文隆渡过难关。

随后,我来到胜利镇松子关村。松子关村是罗田县最北、离县城最远的地方,也是交通条件最艰苦、经济条件最困难的地方。

得知松子关村从腊月三十早上5点到今天上午9点半停电,今天下午2点半又一直停电。

老是停电,肯定对群众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更何况是一年中最喜庆的日子。群众没有过一个好年,我的心情有些沉重。

我立即通知县委总值班室,要求他们摸清停电情况和原因,督促供电公司迅速解决。

这次停电涉及落梅河、野猪坳片,共16个村、2万多人,这么大的范围,又是在过年的紧要关头,群众盼望通电的心情可想而知,何等强烈!

到了晚上,我返回罗田县城,去协调解决。直到晚上12点来电,我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希望能借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股东风,让包括我在内的全县党员干部,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都接受一次彻底的洗礼,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困难疾苦放在心上。当然,这股风不能是“狂风”,要注重实事求是;不能是“急风”,要注重稳步推进;不能是“虚风”,要注重埋头实干;不能是“阵风”,要注重持之以恒。

展开阅读全文

春节慰问联村联户日记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走访的是村里退休的老干部**家,曾今他们为村里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关心、了解他们的生活是我们应该做的事。第一位肖村退休多年的妇女主任,今年76岁了,老人身体很硬朗,精神也很好,说话总是带着微笑,合不拢嘴,她告诉我,家里几个孩子发展都很好,今年退休工资也涨了,待遇好了,日子过得很好。希望村里其他人也能过得更好,老人虽然退休了,但是,仍然挂念村里的事情,这是很难得的。看到她慈祥和蔼,心态平和,圣体健康,我就放心了。

从她家出来,我又赶往另一个老干部家,他是住在小圩村的董学好书记家,今年64岁了,退休后董书记还自己种了几亩地,他跟我说今年收成还可以,收获的粮食留足自己的口粮还有的卖,他说庄稼人改变不了做田的习惯,就算生活好了,还是每天要到地里去,要不然浑身不自在啊,说到这里我们都笑了,我也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能感同身受老书记的想法。

通过对退休老干部的走访:我发现他们心态很好,生活井井有条,张弛有至。希望党和国家能够给予这些基层老干部更多的关心,让他们晚年66。

展开阅读全文

春节慰问联村联户日记

全文共 1028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县政府办副主任、应急办主任王荣福带领县政府办班子成员和 三送 工作队员来到贡江镇长岭村和里泗村,走访慰问了低保户、五保户、 两红 人员等困难群众20户,并向每户送上了600元慰问金和两壶食用油,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在长岭村老屋组低保户易地发家,今年67岁的易地发,只有小学文化,矮小瘦弱的个子,头发花白稀疏,衣衫有些破烂不整,但脸上始终露出憨厚老实的微笑。

王荣福边拉着重点联系户易地发的双手边说,地发,算一算,我们认识一年多了,您记得还是在今年三月的 三送 走访活动中,我们在你家第一次见面,当时村书记王湖

南向我介绍,说你妻子叫袁称凤,47岁,你家有三口人,一个儿子叫易序德,今年21岁,还没结婚,一直在外打工,几乎没回过家,由于儿子初中毕业没啥技能,打工也赚不来钱。易地发说,谢谢王主任,是的,我妻子痴呆严重,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也不能自理;我也年老多病,几年都做不了农活,只有打打零工,家里没啥收入来源,靠一些低保金度日,家庭生活非常贫困。

王荣福又说,那时,你对我说,你的梦想是建一栋漂亮的新房,但是因为没钱;盼望村里能把自己确定为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困难户,享受国家农村土坯房改造政策补贴。那时,我就鼓励你要振作精神,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同时,也会将有关情况上报镇、县给予照顾支持......现在终于美梦成真了!

只见眼前一栋一层红砖房外墙尚未粉刷,门窗也未刷漆,客厅里显眼的是一张脱了漆的红色八仙桌和几张条凳,有一辆小三轮单车,角落放着打谷机等一些农具。地发,时隔将近一年,我们与村干部又来到你家。看见你在年前已搬入新房居住,大家真为您高兴啊!易地发站在门口就这样一直握着王荣福的手不放,他妻子穿着一件红色的外套,显得有些偏大,站在旁边一直傻笑着;这时,他又向王荣福聊起他的家事:说原来连住的房子都是借的,今年已享受了危改房补助2万元,建了一层但还欠债8000余元;他轻轻嗫嚅着,他以前生有一个女儿,在六、七岁时在池塘边玩耍,不幸溺水身亡,等等。

看到王荣福主任一行前来慰问,易地发心中始终有种说不出的感激,一口一声共产党好,感谢党委政府还记得到我,说他家已经办理了低保,后顾之忧也已经初步解决了。王荣福深情地说,看到您的生活得到较大改善,我们也略感宽慰,并鼓励他要进一步鼓足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要把妻子照顾好。最后,希望他们一家克服困难,振作精神,相信有党和政府的关爱,有社会各界的援助,一定能度过眼前的困难,迎来美好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