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艾草

艾草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艾草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艾草问题。

分享

浏览

85

作文

7

插菖蒲,艾草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所到之处,杀人百万,血流成河. 老百姓只要一听见黄巢来了,就急急忙忙的逃难. 这一年五月,黄巢的军队攻进河南,兵临邓州城下,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只见一波波的老弱妇孺涌出城外,他看见一个妇人背著包袱,一手拉著一个年纪小的男孩,另一只手却抱著年纪较大的男孩. 黄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马问道: 「大嫂,你急急忙忙的要到哪里去」那妇人回答: 「听说黄巢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大坏蛋,不日就要攻进邓州. 城里的男人都被徵调去守城,我们这些老老小小,不如早些逃命」. 黄巢又指著小孩问她: 「你为什麼手牵小的,却怀抱大的呢」那妇人就说: 「怀里抱的,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 里牵的才是我亲生的儿子. 万一情况危急时,我宁可丢掉自己的儿子,也得为大伯家留下一支根苗」. 黄巢听了,深受感动,就对那妇人说: 「大嫂,好快快回去,用菖蒲艾草插在门口,这样黄巢的军队就不会伤害你了. 」妇人听了,将信将疑,不过她还是回到城里,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 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阳,黄巢的军队攻进城里,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弓菖蒲艾草. 为了遵守对那位妇人的承诺,黄巢只得无可奈何的领兵离去,全城因而得以幸免於难. 为了纪念这件事,此后每到端午节,大家就会在门上插菖蒲,艾草,这项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展开阅读全文

孝子与艾草的故事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有个孝子,这天和他老娘去赶集,老娘走着走着就走不动,孝子弯下腰背着老娘就走,这情景被路过的一士匪看见了,士匪很感动。因为端午节这天士匪们要下山抢劫,土匪不想伤了这个孝子,于是土匪告诉孝子,端午这天在门上插艾蒿可保平安。孝子回去后就告诉全村的人,让他们端午节这天在门上插上艾蒿可保平安。全村人都照做了。端午节这天,土匪果然来抢劫,出发前土匪头子有命,不许碰门上插艾蒿的人家。当他们来到孝子所在的村庄时,见每户人家门上都插有艾蒿,想起头头的吩咐。所以他们就没有抢那个村庄。从此端午节门上插艾蒿防土匪的事不径而走。到后来虽然已经没有土匪了,但人们还是保留个这个习惯据说可以驱邪。

展开阅读全文

清明习俗之吃艾草作文

全文共 564 字

+ 加入清单

寒假的生活还历历在目,春节后的第一个节日——清明便悄然而至。今年的这个清明节,我过得更有意义。

清明那天一大早,照例是拿了烛炮纸钱到山上去祭拜祖宗。回来的路上气氛有点凝重,谁都不响。

走到半山腰,妈妈随意一声:“咦,这么多艾草!”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哪里哪里?妈妈,什么是艾草?”我好奇地问。

“这是一种野草,有清新的香味。市场上在卖的那些艾饺就是用这种艾草做的。俗话说‘清明到,吃艾馃’,现在正是吃这种野味的当季。这些可是没有受到农药污染,全天然绿色食品呢!”妈妈娓娓道来。

“那我们摘些去,回去自己做艾饺!”我兴奋地说道。

“其实,清明时节,民间一直有吃“草”的习俗。这段时间不仅艾草当季,还有很多草类也适宜这个时段摘吃。比如马兰头,既可以炒食,又可以凉拌,明目清火;还有野葱,用来烩蛋,香味四溢;水芹菜,可以降血压,药用价值高;乌梢笋,清鲜可口,最适宜用来烧汤……这些都是山上野生野长的。”

“妈妈,口水都被你说出来了,那我们都采回去做菜吧。”我迫不及待,打断妈妈的话。

“好好好,老人说,若要清毒素,清明要吃草。今天我们就吃吃草,清清毒吧。”妈妈摘了些野菜,教我辨认。不一会儿,我们便摘了满满的野菜。

晚上,餐桌上摆的全是白天从山上采来的野菜。我一边大口大口地吃着清香的野菜,一边想着,清明的这个习俗真是棒!

[清明习俗之吃艾草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端午的艾草作文600字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是一个特别的日子,那里总有一些解不散的情结。而我对于端午只有那留在内心的,挥不散的,艾草的清香。

小时,奶奶总是最疼我的。到了端午,奶奶会带我出去采艾草。那时奶奶还很年轻,脚力也好,我们往往能摘好几把。我总是很兴高采烈的,而奶奶却是一脸的沉凝。她跟我说这是对祖辈的怀恋,更是一种信念,我那时还小,又怎样懂得是什么信念。

去年端午假期,不经意间,我在墙上看到了全家福。一转眼,好多年过去了,恍惚间已经与奶奶近一年没见了。我急忙跟爸爸说,爸爸立刻把我带了回去。那天晚上,奶奶带我出去散步。奶奶已住进了宅院,到了城里。她拉着我的手慢慢走着,猛然间她仿佛刚忆起了什么,在周围探寻着什么,我也陪着她一同找。奶奶一脸焦急之色,仿佛心中丢失了些什么。天色渐暮,奶奶头上已布满密密麻麻的汗珠。终于,在路边一个角落里,找到了一根瘦弱的小草。奶奶紧紧把它贴在胸口上,我疑惑地询问奶奶:“您为什么要找这根小草啊?”奶奶看着那根草,轻轻的呢喃道:“这可不只是一根小草啊,它是艾草,它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先人的怀恋,更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怀恋。”在昏暗的灯关下,我这才第一次彻底的感受到了奶奶的变化。奶奶的眼角,不知何时已被皱纹布满,而脸上,也不复年轻时的光彩。但她眼中,却仍有那一抹无法用时光抹去的坚忍。艾草那淡淡的清香,不知何时,已溢入鼻腔,辣辣的、淡淡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却能同时出现,这也象征着奶奶这代人,对艰苦又平淡生活的感受吧。此时此境,我仿佛猛然懂得了奶奶口中的信念及企盼,那是渴望家人团圆,幸福安康的意味罢。

时至今日,我奶奶的那番话仍令我记忆犹新,每逢端午,我总会去看望她,为她采一把艾草,那艾草的清香深深埋藏在我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艾草的年级600字

全文共 736 字

+ 加入清单

春风吹拂,暗香流动,那草叶间的笑容是您吗?

——题记

那天早晨,我去了外婆家。小山村的清晨被几声婉转轻快的鸟鸣唤醒,我沐浴在晨光之中,深吸一口气,空气中的艾草淡雅的芬芳盈满胸间。

小时候的晚上,我睡觉非常不老实,被子、枕头都被我驱逐出“床”。再加上乡间蚊子特别多,一晚上不让人睡个好觉。外婆冥思苦想,左走右走已经五分钟了,终于想出了解决之道。艾草!艾草可以驱蚊,而且离村子也不远,就在一座山上。为了我能安稳地睡个好觉,外婆带上我一起去采摘艾草。

烈日炎炎的中午,我戴上帽子,拿起锄刀,穿好衣服、鞋子,和外婆向山里进军。到了山里,我幼小的身躯经不住太阳的炙烤,没过一会儿,我就已经满头大汗,细小而密集的汗珠从我微微红润的脸颊划过,眼睛里满都是“放弃”的意思。外婆见我累了跟不上,便牵起我的小手,一步一步往山里走。忽然,外婆紧拉住我的小手,叫我蹲坐在一株草旁,指了指说,那就是艾草。充满好奇的我用手碰了碰,又用鼻子闻了闻,有一种淡淡的香草味朝我袭来。外婆用锄刀把这株草给锄了下来,并放在了我手中玩。外婆看到我满头大汗,就摘下她的帽子给我扇风,可是当我抬头看外婆时,她那额头的汗珠和她那较黝黑的脸庞,使我感动得不知所措,不由地,我就“哗……”的一声哭了,她那慈祥的笑,使我心里暖暖的。

当回到家时,外婆就一直在她的房间里缝制着什么,我也不晓得,我只知道,当她晚上出来时,多了一个枕头和脸上的些许皱纹。

晚上睡觉时,感觉蚊子变少了,不再想以前那样吵闹,乡村非常寂静,似乎只听见自己的心跳。过一会儿,闻到一股似香草的味道。但我突然感觉,蚊子不见了,到底是因为艾草枕头的味道还是外婆沉甸甸的爱?我也不晓得。

光阴似箭,秋去冬来,随着季节的变换,我的枕头一直在换,唯一不变的是枕头里外婆对我深深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艾草的年级600字

全文共 794 字

+ 加入清单

再过不久,便又到了端午节,想来外婆家后山头的艾又该葳蕤丛生了吧……

天刚蒙蒙亮,外婆就挎着篮子去后山采艾。山路两旁,艾草是很多的。齐腰高的艾草绿柔柔的织成一片,密密匝匝,尚挂着剔透的晨露,带着一片湿漉而又缠绵的柔意。伴着艾草丛生的,还有纤长柔韧的菖蒲,在微凉的晨风中,清凉的香味点染了整个山头,它们似有魔力般,在每一寸土地间恣意生长。

采回艾草后,外婆将去年的陈艾换下,插上两株还挂着朝露的新艾。雕了雕花的门庭前,顿时又增了几分明媚。艾香绕着门梁飘入房间,唤醒酣睡的我。外婆总会让我将多采的艾分送给邻里,这时我总会满心欢喜地答应。去时怀抱艾草,缕缕馨香盈满衣袖,回时看着家家户户门前插着的新艾,摸摸满兜的糖果,满心欢愉便凝成了诗……

记忆里的端午似乎就是这样,随处可见艾草的影子。记忆里的故乡似乎也是如此,艾香悠悠,点染着生活。

清香的艾草到了外婆手里,总能变成各种良药。外公只要一喝艾草茶,咳嗽几乎就好了。外公常笑呵呵地说:“我独爱你外婆用艾煨的茶,包治百病。”包治百病自然是夸张,可艾草茶确实是治疗感冒的良药。我每每感冒,外婆就让我喝艾草茶。《孟子》记载“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艾茶清苦,但有清肺祛寒之效。我也渐渐迷恋上艾草的味道。

即使到了冬天,家里也缺不了艾草香。妈妈的手脚一到冬天便易生冻疮,外婆就会泡上一木盆的艾,让母亲泡脚。外婆一边心疼地为母亲按揉活血,一边唠叨母亲在外奔波如何如何辛苦,却不知自己也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

后来异地上学,我便离开了外婆,离开了家乡。离别的那天,外婆就站在庭前艾草旁目送我离开。之后的每一年,外婆也都站在那儿迎我回家。门边的艾草在一年年的轮回,外婆在一年年的老去……

又近端午,艾草摇曳,浅笑低语。一大早,一袭清苦的艾香似有若无。我走到庭上,发现父亲在摆晒一席新艾,说是为母亲治嗓疼。我总觉得那味道不如记忆里那一抹悠悠的艾香。我说,我想去看看家乡的艾了……

展开阅读全文

艾草的年级600字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你瞧,天空蓝蓝的,像一望无际的大海,又像太阳公公的蓝被子。那云朵有的像一匹飞奔的骏马,有的像一头威武的狮子,还有的像一只在吃草的小兔子。

我和爸爸一起去了奶奶家,奶奶笑眯眯地提议:“你们去采点艾草,中午吃烤青饺吧。”

“好极了!”我和爸爸异口同声地回答。

于是,我们就去采艾草了。我是第一次采艾草,都不知道艾草长什么样。

走过一道道田间小路,我和爸爸找了半天,都没找着。突然,爸爸向我挥了挥手,眉开眼笑地大喊:“漪漪,快过来,这里有好多艾草,快来采呀!”

“爸爸,是艾草?你有没有弄错呀?”我赶紧跑过去,问。

“不会错,不会错的。”爸爸镇定地回答,“我可是以前在村里长大的呀,难道会错?”

我们用了吃奶的劲儿,采了满满一篮子,高高兴兴地回去,准备让奶奶好好表扬一番呢!

可是,奶奶一查看,立马大喊起来:“哎呀!这不是艾草。”

啊?我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不知怎么回答,连忙跑去问爸爸:“你不是说是艾草吗?可奶奶为什么说不是?”

“是我看错了吧。”爸爸一脸尴尬,苦笑道,“等会让奶奶陪你去采。”

“好的。”

于是,奶奶带我走过一道道小路,走到一簇绿丛前,蹲下身子,伸出右手一掐,采下了艾草。

奶奶像一个专家似的告诉我,大青叶大一点儿,像枫叶,跟艾草很相似,不细看不太看得出来。

采完了,我把爸爸采的“艾草”和奶奶采的放在一起,果然不一样,而且一点儿都不像。艾草,叶似菊,背面淡青,带丝丝绒毛,有淡淡的幽香。

今天,我认识了艾草,也拔了艾草,手和脚都酸了,却度过了快乐的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