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花木兰

花木兰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花木兰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花木兰问题。

分享

浏览

2401

作文

49

名人故事花木兰之死

全文共 1699 字

+ 加入清单

木兰替父从军,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却不受皇上封赏,欣然解甲归里,与父母姊弟团聚,重过农家生活。

不久,皇上听说花小将军原来是一位未出阁的女郎,叫花木兰,又听说木兰长得如花似玉,心中又惊又喜。他回想那小将军的模样,果然仪表非凡。若卸去戎装,还她女儿面目,不知姿色又是怎样的动人呢!于是即刻召花木兰进京见驾。

木兰接到圣旨,退入后堂,拜见父母。

父亲沉思了一下说:“莫非边境上又有了战事?”

木兰摇头道:“不会的,外藩听到我朝威名,至少十年八年不敢犯境。”

母亲说:“我明白了,我儿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一定是皇上宣你进朝封赏。”

木兰又摇了摇头说:“此事我早已呈明皇上,不再接受封赏。”

二老不免诧异,问女儿说:“那皇上召见有何事情?”

木兰盛眉说:“现在断不定。此次女儿进京,恐不能返家孝顺双亲了!”说罢,泪如雨下。

父母安慰道,“我儿莫要伤心,为国尽忠也就是最大的孝道了。”

于是,木兰随钦差一路进京见驾。她虽说换上了女儿装束,却不坐钦差带来的凤辇,也不坐钦差带来的金顶轿。仍旧持枪挎箭,骑上她的千里驹,往京都进发。一路上,人们听说代父从军的女英雄木兰奉旨进京,都扶老携幼,出门观看,人群中禁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不一日来到京都,木兰上朝,觐见皇上。皇上见木兰姿容英秀,果然是一位绝色女子,心中大喜,禁不住夸赞道:“将军为国尽忠,屡建奇功,孤王尚不知是一位女郎!”

木兰说:“臣替父从军,女扮男装,实是欺君罔上,罪该万死!”

皇上说:“将军若非女扮男装,安能替父从军,为国效力?这实在是智勇双全啊!”

木兰心想:“但愿皇上事事如此通情……”

正思忖,只见皇上令左右退下,向木兰亲昵地说:“卿知孤王宣你进朝是为什么吗?”

木兰心中一震,说道:“小女子怎么知道?”

皇上郑重说道:“孤王见你文有文才,武有武功,忠孝皆全,又天姿国色,堪为孤王心腹,今封你为东宫……”

木兰暗暗想道:果不出我之所料!想从前,昏王因迷恋酒色,祸乱朝纲,以致国势衰危。今四方稍定,不思治国安民,反而封官选妃,岂不又要重蹈覆辙!她蹙了一下眉头,说道:“皇上恩泽,怎敢不受?只是小女子自幼立下三桩誓愿,若不实现,永不从人!”

皇上心喜道:“这个好办,你说吧,漫说三件,就是三十件、三百件,孤王不惜千斗金,万斗银,也要办得使你满意!”

木兰说:“其一,小女子替父从军,一为尽孝,二为尽忠,三也是为天下女子争一口气。小女子认为天下男女均为人,各有长短,男子做得到的,女子未必不能做到。想自前朝实行科举以来,未有女子应试入选者,诚请陛下颁一道圣命,让天下女子也可以习文弄武,开科入选,为国尽忠。”

皇上听了,愣了一下,半晌,方才说道:“这个……”不知如何回答。

木兰又道:“其二,想天下之大,当今女子竟无立足之地,在娘家说是人家的人,到婆家须姓夫家的姓。诚请陛下让男女均可自立门户。男可娶女,女也可娶男。男娶女时,生儿育女随夫姓,女娶男时,生儿育女随妻姓。”

皇上不解道,“这是为何呢?”

木兰说:“不如此,世人就认为只有男子才能传宗接代,女子不能接续香烟。”

皇上笑了笑说:“讲下去。”

木兰又说:“其三,无论庶民、天子,均须一夫一妻,违者罚罪。”

皇上听完这三桩誓愿,不禁掀起花白长髯哈哈大笑说:“真是女子之见啊!自古男女有别,天道昭然,孤王岂能改变啊?”

木兰说:“男尊女卑,本是人为,岂是天道?”

皇上无法,只得命人送本兰到皇宫休息。

傍晚,皇上下了一道圣旨,正式封木兰为东宫贵妃。木兰问起三桩暂愿之事,皇上只字未提。本兰称病不往。

一连三道圣旨,木兰见逼,知道无望,便手书“天下安好”四个大字。

“安好”是什么意思呢?拆解起来就是:室中有女方为安,有男有女、男女平等方为好。

本兰写好,置于案上,望了望窗外苍苍茫茫的天空,然后扯数尺白绸,自缢于画梁!

皇上得知,心中又惊又惭,见木兰所书“天下安好”四个大字,却并未解其意。相反却曲解了本兰本意,向群臣宣称:“花木兰是九天玉女下世,今欣逢‘天下安好’,便又归位去了。”

于是,皇上命令殡以厚礼,葬于家乡毫州东郊五里魏园村。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木兰,在她的家乡建立了一座巍峨的庙宇,叫“木兰祠”,大殿门额上悬一块金字匾额,上书四字:“孝烈将军”。

展开阅读全文

花木兰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花木兰:姓魏,名木兰。隋代人,花木兰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营郭镇周庄村人。

当时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但是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无法上战场,家里中弟弟年龄尚幼,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十二年的军旅生活。去边关打仗,

对于很多男子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而木兰既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这就比一般从军的人更加艰难!

可喜的是花木兰最终还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数十年后凯旋回家。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时认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然而,花木兰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顾拒绝了,请求皇帝能让自己返乡,去补偿和孝敬父母。

千百年来,花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为她又勇敢又纯朴。

《木兰诗》被列入中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人世代诵颂。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长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保卫国家,可歌可泣。

唐代时被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展开阅读全文

花木兰攻山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690 字

+ 加入清单

相传,在很早以前,承德东北边的黑叫摩天岭,这里地势险峻,很难有人能攻下。摩天岭的西面是悬崖峭壁,东面与大山相连,只有南边的龙潭洼一条山路可通。

花木兰抗击匈奴那阵,这里住的是匈奴的先锋官右贤王。匈奴兵将把守住南山口,只要有兵马攻山,滚木擂石一齐往下打,没有不被打退的。

话说花木兰扫北来到这里,一连攻了几次都攻不上去,只得把兵马先驻扎下来。驻扎兵马的地方,就是现在的花木兰城。当时花木兰从军已经十多年了,心中想念爹娘,想念乡亲,恨不能一脚踏平摩天岭,班师回朝。她坐在大帐里闷闷不乐地想计策,可总想不出好办法。

一天,花木兰率领将士来到摩天岭对面的二龙山上观察地形,看见一群羊在陡峭的山上蹦来跳去,不禁叹道:“人如果有羊那样爬山的本领该多好啊!”

这天夜里,她带军卒打着灯笼去查哨,突然传来“咩——”的一声羊叫,把她吓了一跳。她忽然想:我何不用羊灯计破摩天岭呢!

第二天,她便让兵卒四处买羊,在二龙山顶建了一座圈羊的城堡——就是现在的锁羊城。打发人找来扎纸匠人日夜赶糊灯笼。她又在附近访问当地山民,找出了一条登山的小路。

在一个漆黑的夜里,花木兰让士兵们把每只羊角上挂上灯笼,赶进龙潭洼。羊群漫山遍野往摩天岭跑去,匈奴守兵一见,以为是花木兰攻山的人马,便齐放滚木擂石。羊见有木、石滚来,有的吓得往岩石上逃,有的顺着陡坡往上跑。这下可把右贤王吓坏啦!他们怎么能登险石而上?难道是天兵!匈奴兵将不明真相,乱了阵脚;花木兰乘机从小路攻上去,把匈奴兵将杀死一多半。右贤王领着残兵败将,一气跑回北国,再也不敢侵犯了。

花木兰以她聪明的才智和勇敢的斗志,攻下了摩天岭,把匈奴抢的东西分给百姓,班师回朝了。

展开阅读全文

花木兰从军

全文共 820 字

+ 加入清单

话说北魏年间,中原有一位聪明美丽的姑娘叫花木兰,她有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弟弟,一家人过着农耕生活,其乐融融。

天有不测风云,正像民国一支小曲唱的那样——“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幸福的生活总是短暂的(不短暂哪来这千古盛传的美谈呢?),有个叫柔然的少数民族不务正业,干起了强盗的勾当,大举入侵北魏了。

北魏是要抵抗的,于是在国内大规模征兵,无奈人力不足,老年人竟然也在征召之列。花木兰那行动不便患心脏病哮喘香港脚等各式疑难杂症的爹地,名字就赫然在征兵册上。

花木兰是孝顺的,她可不想让手无缚鸡之力的老爹成为胡人的一盘下酒小菜。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假冒顶替事件发生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北大假民族考生不知是不是受到了这事的启发)。她跨上白兔马,毅然奔向疆场。

花木兰正是妙龄女郎,本该待字闺中的,没准哪天走个桃花运,找个如意郎君就把自己给嫁了,要不是劫掠成性的柔然人捣乱,她现在哪会像这样万里赴戎机呢?所以,花木兰痛恨侵略者,发誓要喋血沙场素手刃贼,把柔然佬送上西天。为此,她行军打仗之余,每天都要闻鸡起舞,苦练武功,还抽空研习兵法和皇帝的重要讲话精神。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一位军界超女诞生了。她不但武艺超群,而且忠于朝廷团结同志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她把出征前天子的教导化作英勇杀敌的行动,出手狠辣,拔刀必见血,每次打仗都会拎回一大堆敌人的首级。为了炫耀胜利、震慑敌胆,花木兰甚至会在腰间吊上几颗敌酋的头颅。她身姿婀娜,走起路来如风摆杨柳,那几颗敌人的脑袋在她屁股蛋上磕磕碰碰左摇右晃,这道酷毙了的风景在敌人看来煞是恐怖。所以敌军但凡听说花木兰来了,就不寒而栗,闻风而逃。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正义终会取得胜利,成功的天平倾向了中原汉朝。花木兰凯旋了,作为军功卓著的战将,她入朝拜见天子,得到了N多赏赐。花木兰淡泊名利,不愿做官,向往环保低碳绿色的田园生活,于是她衣锦还乡,重新开始了她的女子装扮,和亲爱的爹地妈咪又过上了安宁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花木兰观后感作文1500字

全文共 1149 字

+ 加入清单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首名垂千古的《木兰诗》把花木兰这个英雄人物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脑海里。周五看的《花木兰》的电影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了这个不平凡的女人。

尽孝

木兰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以女孩子的形象出现的。她骗她父亲吃药,这一幕让我们班笑翻了,但这也是木兰在荧屏上呈现给我们的第一个尽孝道的表现。接着,,“可汗大点兵”,点到“花弧”的名字时,花木兰担心焦虑的心情全都浮现在脸上。她是多么爱自己的父亲。多病的父亲怎么能去打仗呢?这一去肯定回不来呀!花木兰深深地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木兰第二天就带上了父亲的宝剑,穿上了父亲的战袍,骑上了父亲的战马,这些曾经伴随花弧东征西站几十年的东西,曾染上父亲的血迹,如今饱含这木兰对父亲的爱,对家乡的不舍,伴随着木兰去打仗,也带着花弧对女儿的期待,在后来漫长的军旅生活中给了木兰信心、希望和坚定的信念。

父母给予我们的太多太多了,从我们出生那一天,父母就开始为我们而操劳着。比起代父从军的木兰来说,我们不应该感到惭愧吗?不应该对木兰感到敬佩之情吗?不应该对父母感到亏欠吗?木兰穿上军装的那一刻,我被深深震撼了,我们都被深深震撼了,那一套军装成为木兰代父从军最好的见证。

爱国

除了为父亲,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为了国家。没有了过,哪会有家?国家和平,百姓才会安宁;国家强盛,百姓才会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木兰为了过,为了家,就这样踏上了征途。

“没有了国,何以为家?”文泰的这句话成为了木兰一直没有放弃,一直前进的动力。这何尝不是一句真理呢?为了百姓不会流离失所,木兰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前进,和那千千万万的战士一齐,怀着一颗沸腾的爱国心,踏上了无边无际的大漠。它们每一滴汗水,只会让他们坚定地向前走去。

现在,我们的国家强盛起来了,我们的日子变得温馨而快乐,没有战役发生。因此我们应该珍惜今天,以自己的绵薄之力报答祖国。我们做不到像木兰那样过关斩将,也要为祖国做出贡献,哪怕是参加公益活动,当一名小小的志愿者;哪怕是参加募捐活动,献出自己的心意……

在战争的时候,杀害别人是一件痛苦的事,但是木兰又必须去做,因为,那是她的责任,木兰没得选择。文中令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句话便是“打仗的时候不应该有感情”。我认为这是错误的。正是因为国家,他们才会去打仗,这是爱国之情;正是因为父亲,木兰才会从军,这是父女之情;正是因为战友,他们唱出《人生百年》才会显得那么慷慨激昂,悲壮豪迈,这是“同行十二年”的兄弟情啊!

感情、责任、国家迫使木兰代父从军。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首木兰诗不仅仅是一首要背的古诗文,而是对花木兰这个拥有男人气概的女子的真实写照,也是她为国家,为百姓,为父亲付出的最好的见证。

[花木兰观后感作文15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花木兰电影英语读后感

全文共 1248 字

+ 加入清单

Im so happy because Im going to the movies again.My mother asked if I was watching the guinea pig and mulan.I say to use dot sheep sheep, dot sheep sheep, the result of a little sheep sheep is to see "hua mulan".The plot of "mulan" has its ups and downs.First of all, the army was attacked by a gentle army. When the state of wei collected military horses, hua mulan was reluctant to leave his hometown and his father joined the army.Then, in the great war, mulan bravely fought against the enemy.Shoot a target arrow first, shoot the enemy crying father is too wonderful!I see blood boiling, hate not to rush into the screen to kill the enemy.

Mulan didnt like war, but he had to fight.She accidentally became a general.In one war, wentai was injured.Mulan thought that wentai had died and was devastated.It was only when the tiger asked mulan whether you were living for the living or for the dead, mulan had been waking up and training people to work hard and not let more brothers die.She was really touched by her actions to protect her soldiers.

I think the spirit of the father of hua mulan is worthy of our study.We should be like mulan, filial piety parents, from the little bit of little things, let our families become more warm and happy.

展开阅读全文

《花木兰》观后感

全文共 913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各大影院正在热映由台湾文艺片导演马楚成编导、赵薇、陈坤这一对黄金搭档主演的由一首古诗 词走向银屏的电影《花木兰》。本人看了这部集战争、爱情 、父女情、报国心、忠孝观为一体的战争片兼文艺片。作为一名女观众,总体评价还不错,印象最深之处,如下:

《花木兰》能打动观众的情节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花木兰被妒贤嫉能的她的上级将军抛弃,她率领被困峡谷的残部与敌决一死战时唱起的那首挽歌,“人生百年,如梦如幻。有生有死,壮士何憾?保我国土,扬我国威,生有何欢,死有何憾?北地胡风,南国炊烟,思我妻儿,望我家园,关山路阻,道长且远。”置身于影院当中,良好的音响效果,制造出非同一般的悲壮和最具感染力的效果,真的让人热血沸腾,士气高昂。

马楚成导演的另一个很会煽情的地方便是片子里的一些感人场面,如带血的军牌和花木兰与七王子文泰两人在残酷的战争中,表现出的欲罢不能的真挚的爱和为了爱人可以牺牲个人的情感和生命的感人故事。对爱情忠贞,为伴侣甘愿赴死,为了国家的安宁,宁愿牺牲个人的爱情,这不正是素食爱情时代所稀缺的东西吗?赵薇和陈坤的表演,可以说是为他们在电影圈内的地位的提升,又加了一个很重的法码。

和以往的一些大片一样,在这部电影里,也有一些引起“笑场”的台词和镜头。如房祖名扮演的花木兰的同乡小虎的一句“你们两个好孤独”,还有一个副官的一句“人缘也特别好”等造成笑场一片。至于为什么在这样一部多少带些悲壮色彩的电影中会有如此多的笑点?导演马楚成透露说,这都是特意安排的,“因为《花木兰》这部电影的后半部分太悲了,观众看起来会心里很难受。所以我们特意在前半部分安排了一些搞笑的元素在里面。”导演马楚成对此认为,他并不想拍一部雄壮的大片,而是更多地突出反战主题,并且以“情”制胜。这倒也得到了部分观众的共鸣。

影片中,没有刻意把花木兰的形象高大化,而是而是从一个女人的角度来看这个战争的世界,其中花木兰对十几年战争的厌恶感和国家被侵犯又必须奋起扞卫的矛盾心理,都有所表现有所刻画,这些元素恰好是使这部片子更有别于那些只有大制作、大场面的战争题材电影的地方,也正是这些使得这部电影更具有人情味道和人文关怀,我想这应该是一部比较讨好女性口味的岁末电影。

展开阅读全文

《花木兰》观后感

全文共 1275 字

+ 加入清单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一首流传了千年的《木兰词》,现在被改编成了电影《花木兰》,我和几个朋友前些天到万达看了这部片子。赵薇做客《咏乐汇》时,说自己看预告片的时候流泪了,看完电影,真的觉得她所言非虚。看到魏国将士唱着军歌“人生百年,如梦如幻,大丈夫生有何欢,死有何憾”,为本国战俘送行时,我落泪了;本是一个阵营的战友,却为了不再让更多的人做无谓的牺牲,要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被柔然部族残杀,这该是多么撕心裂肺的痛楚!

看到文泰为救病中的花木兰,不惜割腕喂血时,我流泪了;在木兰身负重伤却又找不到一滴水的情况下,文泰,实际上是魏国皇子,割破了自己的手腕,用鲜血来濡湿木兰干涸的嘴唇,这是何等深情之爱!看到最后两人如此相爱,在国仇家恨前,却不得不分开,我再一次落下了眼泪,为他们无疾而终的爱情。而影院里的其他观众,也不时用手拭着眼睛。很佩服马楚成导演和本片编剧,很熟悉的情节,被拍摄的不落俗套。剧情扣人心弦,整部片子更是始终充满着深沉的爱,魏国将士宁死不屈对本国国土的爱; 花木兰和文泰为了让天下百姓过上太平的生活,放弃了自己的爱情,文泰最终和柔然公主联姻,这是对天下苍生的大爱。发自肺腑的说,本片确实值得一看。

看过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感触颇多。这几天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的主要是:谁说女子不如男?男子能做到的事,女子也同样能做的出色。不要因为自己是女儿身就妄自菲薄。在实际生活中,常听身边的人说:“女孩子 ,就是比男孩子笨”,“不要要求太高,女孩子干的好不如嫁的好!”等等,更为可气的是,上述言论还都是出自身边女性之口。且不说本片中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就连大魏天子也忍不住感慨:“有你这样的女人,是国家的福气!”即使是在现时生活中,和男子同样工作出色甚至超过男子的女同胞们也大有人在。有被誉为女包公的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 任长霞,;有服务千万旅客,并以自己名字命名了工作室的余瑞青,有见义勇为的女医生汤明,还有那些女企业家,科技战线上的女专家,试问,她们又比男同胞们差在哪里?

除此之外,我还在想,12年征战,多少人为国捐躯,变成了大漠里的一具尸骨,而木兰却能荣归故里,这仅仅凭的是运气吗?我想,这应该得益于她小时后勤于练武,苦学兵法,对如何打仗这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才能在战场上有勇有谋,屡建奇功。所以我们要想做成某件事情,也要注意平时各方面的积累。如:考试要想考的好,靠的是平时一点一滴知识的积累;工作要想干的好,靠的是一丝不苟的态度和对待任何事情都严谨认真的习惯,而这种习惯和态度,也非一日两日就能养成的。

过去,花木兰的故事 激励了多少女同胞;今日,她的精神仍然深深激励着我,男儿当自强,女儿也应巾帼不让须眉,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提倡男女平等的新社会里,女性的幸福更不能只系在“嫁得好”这一根弦上,而应该有自己的一份工作,并在工作中努力和男同胞们做得同样出色!

[《花木兰》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花木兰观后感作文

全文共 602 字

+ 加入清单

这天,我们看了一场电影——《花木兰》。

最后一节课是晚自习,一个长达一个小时的一个语文课,但这节课并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丰富有趣的。在学校看电影的经历,再一次发生了,这感觉好极了。

小时,我就能随口背出“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电影花木兰跟学过的这首诗并不太相像,但也无妨,最终都衬托出花木兰的英勇。看到这个电影,我脑海中浮现出“谁说女子不如儿男?”,“巾帼不让须眉”这类的话。

电影中添加了很多新的元素---木兰家的祖先显灵和小龙木须,小蟋蟀。他们的加入自是好的,让传统的情节发生了改变,故事更是一波三折,丰富了内容。切合我们发挥无限的想像力,突出主要人物。木兰的小马阿汗,它是一匹多么通人性的马啊!当然,这些动物的加入也大大增强了影片中的趣味性。

当然,我还不忘说这篇影片的中国元素。其实,我认为最具有我们中华文化元素的是影片的主人公---花木兰。花木兰所穿的衣服,她的行为举止这也是中国元素。最明显的,当属那古代的建筑以及古代庆祝的方式,如:舞龙舞狮。

这部影片让很多人认为影片中的木兰很吸引人,也许是因为她有时做事也会出错,也生活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年代,这让人觉得她是一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的人,很真实。看完这部影片,我更对花木兰这一形象而歌颂。我并不知道是不是有这么的一个人,但是,她的精神却会被我们传承下去。你的执着,你的忍耐,你的不屈,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花木兰观后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我心中的花木兰

全文共 380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木兰,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她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身上的优点真是数不胜数。而我最欣赏的正是她那善良、勇敢的品质。

当木兰得知她的父亲将要被征兵打仗的时候,木兰考虑到了他的父亲年事已高,家中又无长男等种种问题。所以她当机立断,果断地决定要代夫出征。这种善良的品质并是不简简单单的父女情怀,更多的是木兰她想要杀敌报国的一种立功精神。

“从此”二字,铿锵有力,我们从字里行间都能品味出木兰的勇敢气息。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啊!面对战地的险恶,木兰勇敢从容地面对,毫不退缩;面对敌人的凶狠,木兰更是不屈不挠,尽显英雄本色。虽然这一处,文章只用了三十个字。但其中的事情,却是我们长久都无法捉摸透的,也许这便是作者为我们留下的悬念吧?

木兰做到了,做到了一般男人都做不到的。所以我们更要向木兰看齐,多学习她那善良待人,勇往直前的品质,多摒弃一些心胸狭窄、胆小卑微的毛病吧!

展开阅读全文

解剖《花木兰》作文700字

全文共 714 字

+ 加入清单

诗歌当中的木兰,是有情有义、勇敢机智、胆大灵活、又热爱生活的人。但是在电影中的木兰却表现出更丰富的面貌。

花木自小便聪明伶俐,志气高昂,虽然她一心一意想要父母为她这个女儿感到骄傲,却常常弄巧成拙。“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年迈残疾的父亲毅然接过征书。一旁的木兰希望能劝阻官员,可官员丝毫没有怜悯之心。木兰懂事孝顺,可在封建社会中,女子并没有发言权力。

木兰毅然替父从军。开始时,她不自信、容易气馁,但是凭着不懈的努力和一股韧劲,她克服心理生理障碍,通过了许多困难的训练与考验,成为军中重要的大将。

回到大营,大家惊觉大部队在匈奴的魔爪下全然覆没。在一片狼藉中,木兰找到一个娃娃,她捧起它,贴近怀中。木兰的女子天性,对童稚的爱护由此可见。

在雪山上,新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木兰丝毫不惧,充分展示在训练中培养出来的沉着冷静的良好心理素质。当自家将军不幸掉入雪流,木兰不顾生命危险的去营救。可见,木兰真是个有勇有谋,有情有义的好女子!

在战争中,伙伴们发现木兰的女儿身,并把她遗弃在冰山雪地。木兰却并未灰心绝望。匈奴再侵,木兰回京报信,可惜人们已对她不再信任。木兰却并未放弃,她带着同伴闯入皇宫搭救皇帝。相比将军的紧张恐惧,木兰在千钧一发之际再次以高强的武艺和聪明机智解救将军,并顺利打败敌人,解救皇帝。谁说女子不如男?

皇帝称赞木兰,承认她的功勋,皇帝在天下人面前向木兰鞠躬,这的确是不会出现在封建社会的事情,但是谁又能说没有受感动呢?

木兰并不是传统的闺阁女子,她聪明,好强,有自己的主张。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她得到了多方的帮助,但成长毕竟是个人的事。她凭着自己的意志,经历磨难与挫折,终于由一个平凡的女人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花木兰作文600字

全文共 676 字

+ 加入清单

几缕青丝化作尘,身着男服报父恩。金戈铁马相思泪,百战归来振族兴。

织布机在清冷的月光下发出“吱吖吱吖”的声响,随着一声声的哀叹传来。

看着瘦弱的你独自坐在窗前,望着桌台上的金令,无助而又彷徨。它如同阎王的生死簿,随手一勾,就让至亲分离。

可曾恨过,百年的大家沦落至此,却无一可用男丁;可曾怨过,身边女儿之身手无缚鸡之力,无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可曾叹过,心中纵有汹涌澎湃的英雄气概却不能伸展!

为何要在闺中伤心流泪?为何不可像男儿一样一展豪情,以另一种方式美下去?汝非饰物,供人玩赏;汝非器具,令人把持;汝非棋子,纵人操作,涌着一腔热血的,不服于深院的你,才是最美的。

替父从军,奔赴沙场吧,那儿才是你真正的人生舞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杀气充斥的战场上,寒光闪动,是手握利刃的你,血漫四野的旗帜下,眼神犀利,是战无不胜的你。

可风沙吹抚下,分明看到,你的肌肤不再白嫩;你的脸庞不再柔美;你的腰肢不再纤细……这能不是事实吗?苦寒辛劳的摧残下,风霜侵蚀了容颜。铁剑铜甲的背负中,沉重锻造了坚韧的身躯。可曾后悔过?答案是肯定的,谁愿意放弃家的温暖而忍受这份折磨。但我分明从你的眼中看到热血在翻滚,激情在燃烧!

这时的你,偶尔流露几近庄严的柔情。在我看来,这才是最美的,如旧的你。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谢绝了所有的封赏,独回闺中。是厌倦了吗?你笑而不语。这只是逃避了官场中的尔虞我诈,静候安宁而已。我依然坚信,这仍就是你的不同寻常的美丽。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独吁于闺中也好,血战沙场也罢,重回宁静亦然。不管是怎样的你,都是我眼中最美的花木兰

展开阅读全文

写花木兰100个字的日记

全文共 205 字

+ 加入清单

花木兰,是宋代的女英雄,她机智、勇敢、聪明、善战,而在我心中,她是美丽,漂亮的天使。她为了国家,为了父亲,把头发剪了,穿上战袍,骑上骏马,戴上利剑,到边疆去打仗。她为了国家,刻苦训练,终于她成功了!

在一次战场上,她面对强大的敌人,毫不害怕,冲上前去用剑向敌人用力杀去。她经历了成千上万次战争,都胜利的将敌人打败,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她回家后,她的父母将她接回家。

当人们知道她是女儿身时都向她投来敬仰的目光。

展开阅读全文

花木兰读书笔记

全文共 266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天我在童话故事书上看了一篇叫“花木兰”的故事,看了这篇故事让我很感动。

花木兰是我国古代一位善良而勇敢的女孩。木兰没有哥哥,她的父亲只得应战征兵。木兰担心父亲年老体弱,于是就瞒着家人,女扮男装,代替父亲参了军。木兰在战场上机智勇敢,多次立下战功。

多年后,她从战场上凯旋归来。家人听说她回来了,非常高兴。木兰脱去战袍,换上了原来的衣服,变回女孩的模样。和她一起上战场的伙伴们都很惊讶:在一起十几年居然没发现木兰是个女孩呢?

读完《花木兰》故事让我感触很大,我们要象花木兰学习,学习她的责任、学习她的关心、学习她的勇敢,做个懂事好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花木兰读书笔记

全文共 298 字

+ 加入清单

我相信大家一定都读过《花木兰》这本书吧!读过这本书后,我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般,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花木兰》这本书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聪明好强的木兰一直渴望让父母为她感到自豪,可惜常常弄巧成拙,一次相亲失败的经历更加深了他的挫败感。北方匈奴侵犯中原,朝廷大举征兵,木兰年迈的父亲也被征召上战场。木兰担心父亲的安危,于是装扮成男子代替父亲去参军。在军营里,木兰刻苦训练,靠着坚强的意志终于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士兵。最后,她凭借着智慧和勇敢拯救了国家,也因此得到了人们的称颂。

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木兰为了父亲一个人便扮成男子代替父亲去参军,让人很佩服,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向木兰学习他那为它人着想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花木兰读书笔记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花木兰》这部电影我看了好多遍,我觉得花木兰有好多优良品质:有责任感、孝顺、团结 ……

她在兄弟有难的时候救他们,是团结、有保家卫国的时候,是有责任感、在代父从军的时候,是孝顺……

她武艺高强,很快就在一场战争中被提升成了副营主,不久又升成了一名小将军。人们称她为花将军。我很惊讶,因为一个小女兵怎么能升成一个小将军?花将军的本事有多高呀?她杀敌的数量有多少?有至少3 万人,俘敌三千,而且还是至少哦!她的战绩使大将军有了嫉妒之心。

在一次战争中,大将军没有给原先订好计划的花将军应有的补给,所以花将军和士兵们都饿着在峡谷里喝马血生存。就快没希望时,花木兰说了一段话,是这样说的:“各位,大将军已经背叛了我们。你们和大将军可以背弃我,但我花木兰,决不背叛国家。身后就是家乡。吃完这顿,斩杀他们的单于,砍倒他们的大旗,让我们血染沙场!”最终,花木兰还是杀了他们的单于,保住了魏国。

花木兰是一个伟大的人,她的优良品质助她保住了魏国。所以我要向她的优良品质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花木兰读书笔记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花了100多个小时看完这本书,从20某某年看到了20某某年~作为一个河南人,从小听的是豫剧《花木兰》选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到后来学了《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军功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再后来看了《花木兰》的动画片、电影,但是她在心中的形象一直都是一位距离很遥远的女英雄。虽然一首《木兰辞》比较完整的告诉了我们花木兰替父从军的缘由、经历。可她在军中为了隐瞒自己的身份所隐忍的一切,她在军中经历的种.种,她在功成名就后选择卸甲归田,这一切的心理历程我们却不得而知了……

这本书描绘了一个更加鲜活的花木兰,构画了更多的个人情感,这样的她不仅仅是一位戏曲、古诗、影视作品中的传奇人物,更像一位我们日常可以遇见的人,只不过活在了不同的时代。虽然,真实的花木兰是怎样的,我们都不得而知,但是,谢谢作者带我们开了脑洞,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接地气的花木兰,也让我们对在历史课本中经常被轻描淡写而过的北魏历史有了更深刻的印象。接下来是得好好看看历史了!

展开阅读全文

花木兰电影的观后感

全文共 846 字

+ 加入清单

花木兰代父从军已经是千万人都无故事比熟悉的感人了,而且现在还

被拍成了动画片。今天我就上网看了这部电影,它是美国好莱坞制作的,我们看的是原声片,因为网上上传的影片配音效果一向差强人意。

这个电影是说很久以前有一个村庄,村里住着花木兰一家人,花木兰的父亲因为在战场上受伤有腿疾,退役在家修养。可是,就在花木兰十几岁的时候,国家发生了动乱,敌人在长城下准备攻打长城。皇帝只好下征兵诏书,每家都必须有一个男子充当壮丁去前线参加战斗。其中就有花木兰的父亲,花木兰为了她父亲不得不鼓起勇气女扮男装代父从军。

诏书发到家里的第二天,花木兰来到军营,战士们谁都不知道她是个女孩儿。就这样她开始了军营生活,日复一日的训练让她跟着战友们练了一身好功夫。一天,长官把箭射在最高的柱子上,但是没有谁能把它取下来,只有花木兰不断努力花了一整夜的功夫,爬到最高处,拿下了那支箭,也让身边其他的士兵对“他”刮目相看。终于要上战场了,他们走啊走,突然前面有很多敌人向他们冲来,原来是中了埋伏。花木兰看到前面的雪山和悬崖,灵机一动,把大炮对准雪山,就是一炮,雪崩的巨大威力使得敌人的千军万马全部被淹没在皑皑白雪里。

长官也被雪崩的力量冲走了,花木兰为了救他,被冰块刮伤,将军请大夫来给她包扎的时候,大家发现原来花木兰竟然是个女的。由于想到花木兰救了自己一命,就没有给杀她,军队抛下了花木兰回都城了。花木兰发现还

有敌人没有死于雪崩,单于还 活着。花木兰连忙赶回都城,冒着被处死的危险,去通知大家敌人还 没死。可是没有人相信她,就因为她是个女孩儿。不幸还

是发生了,在皇帝给长官赏赐的时候,单于发动了突袭,皇帝被抓走关在城楼上。大家这才相信了花木兰的话,齐心协力和花木兰一起救下了皇帝。皇帝想让花木兰留在身边当自己的大臣,却她拒绝了,她只想回自己的家乡。皇帝赐予花木兰单于的剣,让所有人都看到这个女孩子为国家做的贡献,人民和皇帝对她的感谢。

我看了这部动画片后,觉得花木兰很勇敢,欺君是大罪,可是她为了自己的父亲不惜一切代价,真的很了不起。

展开阅读全文

花木兰电影的观后感

全文共 87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天气极其的热,如火球一般的太阳烘烤着大地,路上的人简直像“热锅上的蚂蚁”。我的心情也随着天气的变化而烦躁不堪。暑假作业只剩下一篇随笔没写,可我趴在桌子上一点头绪也没有,可恶的闹钟声在我耳旁“嘀嗒、嘀嗒……”响个不停,吵得我恨不得摔了它。此时,我的脑子很乱,于是我找了一本《四库全书》,躺在床上懒洋洋地翻着,一瞬间,我看到了《花木兰代父从军》,好奇心油然而生,不禁打起精神认真阅读起来。

故事发生在南北朝时期,木兰的国家受到外敌侵略,最高统治者可汗要大量征兵,征兵的名册一卷一卷,卷卷上有木兰父亲的名字,父亲年老体弱,木兰又没有哥哥,所以她决定替父去从军。木兰乔装改扮成英俊少年,她骑着骏马奔赴战场,跨过一道道关口,越过一座座高山,跃马飞奔,驰骋沙场。在那战争的年月里,北方的寒风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射木兰身上的铠甲,她一心只想着杀敌,好早日回归故乡。木兰英勇作战,经受了多年的战争考验,终于打败了敌人胜利归来。

可汗给木兰记了大功,封她为尚书郎,但是木兰不慕功名,不图富贵,她回答说:“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读完这个故事,我对木兰佩服的五体投地,她敢于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冲破男尊女卑的罗网,乔装改扮,代父从军,英勇杀敌,屡建功勋,之后又放弃一切荣华富贵,回到自己的故乡,这一切不都证明了男子能做到的事情女子也能做到,而且做的很出色。

我想起往日里,奶奶从不让我干农活,认为我是女孩子力气小,干不了。就说那次摘茶叶吧,她把哥哥、弟弟都带去了,就是让我待在家里。说我一个女孩子家细皮嫩肉的,摘茶叶时万一被草划伤,被虫子咬伤那多不好。奶奶硬不让我去,没办法,我只好使出杀手锏,“奶奶您让我去吧!回来后我给你捶背、按摩?”奶奶经不住我百般哀求,只好答应了。摘茶叶时,我不怕被草划,被虫蛟,双手不停地摘,哥哥和弟弟休息时,我也没有停下来,结果我比哥哥、弟弟摘的还要多,我骄傲地看了他们一眼,心想:“哼哼,谁说女子不如男!”

其实生活中,男子不一定个个是英雄,女子也不一定人人都弱小,只要努力地去做一件事,不管男女都能做好。

展开阅读全文

花木兰电影的观后感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看了《花木兰》这部电影,我非常感动。影片主人公花木兰那神勇的形象不时在我脑海中浮现。当我看到电影最后那一个场景——花木兰与文泰的一番对话,泪水在眼眶中不断积蓄,差点流出来了。花木兰那克制自己的欲望多么强烈啊!

花木兰是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因为父亲多病,上不了战场,花木兰只好偷偷地上战场去了。有一次,花木兰和文泰在温泉里比试,文泰发现花木兰是女的,并答应替她保守秘密。从此以后,他俩一起战斗,一起升官,变得越来越成熟。有一年,文泰上了战场,在战场上,脸被砍了一刀。战争过后,文泰与小虎合计,为使花木兰安心战斗,文泰假死。果然,在小虎的帮助下,花木兰奋勇杀敌,立下了许多战功。

一天,花木兰打算出击,把柔然一举击灭。单于带着柔然的部队来到了魏国的土地上。“呼——”,战争打响了,花木兰利用她的智慧打破柔然的两万大军,可是柔然的部队太多了,花木兰便退至峡谷。这时,“毒龙”来了,魏国大军没有防备,伤亡惨重,军区和药品也都没有了。后来,文泰用自己换来了柔然的军医和药品,给花木兰和战士们疗伤。于是,花木兰下定决心,一定要救出文泰,杀死单于。经过一番计划,花木兰终于成功了。

花木兰是个勇敢的人,与她相比,我觉得自己很渺小。上次,老师让我们竞选班干部,我都没有勇气走上讲台。当同学们在讲台上精彩而激烈地演讲时,而我却只能在座位上呆呆地看着,看着心中

“学习委员”的宝座被别的同学竞选走了。

看了这部电影,我领悟到:只有具有勇气和智慧才能成功。以后,我一定要变得勇敢起来,做个敢吃螃蟹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