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苏轼

苏轼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苏轼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苏轼问题。

分享

浏览

4606

作文

182

致苏轼的一封信600字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苏翁:

您好!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品阅了一篇关于您的文章,心中尤然泛起一丝丝敬佩只涟漪,久久难以平复,于是就有了给您写的冲动。

在您历遍东南西北,踏遍山山水水,走过岁岁月月,无不散发着您的豪情壮志;在您的风月里,无不流趟着您的真爱;在您的辛劳中,无不体味着您的洒脱;在您的报国之志里,无不渗透着您的热血沸腾;在您的闺阁之情里,无不洋溢着您的幸福美满。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江城子—记梦》)这首词里流露着多么深的情谊啊,包含了苏翁您对爱妻——王弗多少的情和爱啊,这是多么催心扼腕,令人肝肠寸断啊!十年了,尽管您身边已有王闰之,您还默默不忘自己的结发之妻。在这十年里,您还在爱妻坟边栽种三万株万古长青的松树,将自己的一缕缕相思之情化作成三万株松树,经寒历暑,栉风沐雨,岁岁年年,生生死死地陪伴在爱妻之旁。这是何等的爱情啊!……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词显露了多么的洒脱,多么的旷达,多么的潇洒,多么的豪放啊!!!

苏翁,纵使您已归去九百多年,但就我所知,您的豪情,您的洒脱,您的潇洒旷达,您的才气令许多人敬佩您,欣赏您,仰慕您,也许每逢此时,您都会捋起您的长须,细眼含笑地看着我们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苏轼篇

全文共 957 字

+ 加入清单

1、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

2、一枝一叶一世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轮明月,放射出悲天悯人的光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一排短松,守候着生死离别的深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杯浊酒,凝结着壮志难酬的感慨;“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片沙洲,见证了孤苦无依的飘零;“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只小舟,带走了蝇营狗苟的烦懑;“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袭蓑衣,织就了风吹雨打后的宁静……一枝一叶一世界,一词一句总关情。

3、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

4、东坡披发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坡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

5、孟德在赤壁低吟悲歌,周瑜在赤壁谈笑风生,而真正带给赤壁完美壮烈的是苏轼。官场上的险恶风波并没有消沉他高昂的意志,生活上的清贫并没有销蚀掉他那乐观向上的心。伴着涓涓细泉,聆听习习古风,故园神游中,苍银白发与皎洁月光交相辉映。一尊还酹江月,多么豪迈的举杯,淡逝了多少哀伤及生活磨难--纪念苏轼,让我懂得了在困难逆境中应保持有奋勇向前的心……

6、苏轼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黄州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越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记。

展开阅读全文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苏轼

全文共 819 字

+ 加入清单

苏轼的一生,可以用“四个三”来概括:不忘三事——金榜题名、乌台诗案、太后恩宠;不忘三人——敬如父师的欧阳修、素为敬重又有矛盾的王安石、司马光;不忘三地——黄州、惠州、儋州;不忘三情——与苏辙的手足情、与王弗的生死情、与朝云的不了情。他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断,几乎都与传奇相联系。例如,金榜题名时,他由第一变成了第二,却反而更为出名;乌台诗案中,他九死一生,被贬黄州,却反而出现了创作的黄金时期;他赠弟辙、悼亡妻的词篇,被人们万口流传,历久而不衰…… 这些事例适合话题“肩膀”、“仰望” “我想握住你的手”、“豁达与成功”、“宽容与成就”等苏轼,《题西林壁》《明月几时有》《赤壁怀古》《江城子》《赤壁赋》等(高中语文第三册),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诗文。

【原文再现】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摘自《赤壁赋》

素材评析】

《赤壁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选文中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

【适用话题】

在为人上,苏轼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苏轼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在人生态度上,苏轼即使在身处绝境时,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这些性格特点适合话题 “丰碑”、“谈意气”、“沉稳与灵动”、“高洁与志气”等。

展开阅读全文

苏轼简介

全文共 464 字

+ 加入清单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1-3]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4]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苏轼人物评价

全文共 383 字

+ 加入清单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苏轼的意义主要有两点:首先,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由于苏轼把封建社会中士人的两种处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当然,这种范式更适用于士人遭受坎坷之时,它可以通向既坚持操守又全生养性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宋以后的历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其次,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的存在。这种范式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为后人开辟了新的世界。所以,苏轼受到后代文人的普遍热爱,实为历史的必然。

展开阅读全文

致苏轼的一封信600字

全文共 950 字

+ 加入清单

敬爱的苏轼

您好。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滔滔不绝,宛若浩淼宇宙中永恒的生命。当它流淌过你的躯体,《东坡志林》的闲情与豪放又给它添上了肆意豪壮的一笔。这又淡又浓的一笔,隐去了太多的颠沛流离,只剩下乐观永恒的倩影。

你出生在如此人杰地灵的眉山,一举成名,天下皆知。对历史的理解和大胆的推断使欧阳先生感觉后生可畏,让你的文章独步天下。

你初入仕途,口无遮拦,《凌虚台记》见证了你的开朗豁达。《陈公弼传》承载了你对往日的悔悟。你少年扬名,在陈太守的秉公教育下,沉着冷静,不骄傲自厌,这是何等的境界。朝庭的排挤使你无奈,朋党的斗争使你厌恶。于是,你上书请求远离朝庭,做个百姓的父母官。就这样,你来到了“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杭州。“水光潋滟”的波光荡走了你的心中的不适,“淡妆浓抹”亦使你流留忘返。望着平静似水的明月,你不禁感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事情宛如欲想的那样,安石变法,奸佞当道。你饱受乌台诗案的情感波折,又深深体会到浓浓的兄弟之情。你释放出狱后,被贬黄州,大叹人生无常,从春风得意的科场奇才,到谪居落寞的戴罪犯官,你忍受着这巨大的落差,竟然在农事中表现出潇洒的风采,潇洒的内涵。“东坡”二字成了你永恒的代名词和人类文化永恒的话题。你苦中作乐,面对着大江,思绪流过千山万水,不受时代的束缚。你三咏赤壁,是宏伟的叹息,壮阔的悲哀,飞越历史的天空,是惊心动魄的美丽,还是潇洒多情的感伤?是怨天尤人的悲观,还是自由洒脱的乐观?一切的一切,你真正做到了超然物外,达观世事。你东山再起,成就了又一个仕途颠峰。不管是帝王之师,还是起草诏书,你都淡然面对,毫无骄傲之意。可是好景不久,经过一波三折,你竟然被贬南荒,但你却依然说道:“此心安处是吾家”。琼州的三年里,你已完成了对《易经》的批注,死而无憾,这无疑又是你晚年浓重的一笔。哲宗崩逝,天下大赦,你这位随遇而安的智者又回到中原,可是你却渐渐闭上双眼,文坛上的一颗巨星陨落了。

回顾你的一生,经历了宦海风波和跌宕起伏的人生仕途。你,苏东坡,超脱了一切杂念,酝酿在你身上的文学亦如巨星,彪炳史册,成了中华千古文坛的耀眼星辉。在品读你的诗词时,我看到你这个豪放不羁的文学全才。从你超然乐观的回眸中我得知,你已经找到了属于你的漫漫归路。

你的崇拜者 韦

201x-03-19

展开阅读全文

我眼中的苏轼作文800字

全文共 691 字

+ 加入清单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来自一千年前的吟唱穿越时空隧道,久久地回响在我的耳边。我闭上双眼,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天地茫茫,烟雨苍苍,滚滚长江向东一泻千里。惊涛拍岸,江边,一位高冠长髯的老者正在对江高歌。这就是苏轼,我眼中的苏轼。

在我看来,苏轼不仅仅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一颗光照千古的耀眼明星,他更代表着一种豁达多情,倔强不屈的人生态度和处事原则。乌台诗案后的苏轼,经历了人生的一次大起大落,这对他的心灵是何等沉重的打击。对此,他也有过人生如梦的迷惘,早生华发的惋惜,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痛苦。但他更多的是以豁达平和的心态来面对这世间百态,起起伏伏。一蓑烟雨任平生说出了他的淡薄,春江水暖鸭先知写出了他的坦然,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更道出了他超凡脱俗的姿态。

诚然,在苏轼六十六年生命历程中,坎坷多于平静,打击多过褒奖,但他却丝毫没有动摇过自己与生俱来的人生理想与处世原则。他永远是那个时代的心灵胜利者。所有的不幸,打击与困苦,都在这包容天地,吞吐江河的胸中如烟,如丝,如尘,如风,一吹便消散得无影无踪。他像一位倔强的舵手,任前方风大浪高,他依然高悬白帆,突出重围,成为那个时代最无畏的勇者;他又像一只神奇的不死鸟,在经历无数的打击与沉沦后,依然婉转地放歌,痛苦越剧烈,他那天籁之音却更是流传千古;他更像一桶陈年老酒,在那伸手不见五指的阴森冷寂的地窖中,忍受着无边的寂寞;然而,当阳光射入地窖时,那酒香霎时弥散开来,渐染这中国一千多年的历史与文化。

苏轼,这豁达多情,倔强不屈的象征,他给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那就是回首向来萧瑟出,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大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我眼中的苏轼作文

全文共 575 字

+ 加入清单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沉睡了几百年的苏轼,拖着疲惫的身躯,从书中缓缓向我走来。

苏轼他一袭布衣,头戴斗笠,脚踏木屐,手持竹节,躬耕于东边的山坡上,难怪号称东坡居士。可这么一位叱咤文坛的风云人物,命运却是如此坎坷凄凉,不由让读着苏轼诗词的我内心涌出阵阵辛酸。

我眼中的苏轼是仕途失意之人。人生几次被贬,甚至差点惨遭杀害。最后被贬黄州,黄州是个令人自生自灭的地方。我真为苏轼的遭遇愤愤不平,难道他无与伦比的才气,也成了被祸害的理由?我想苏轼也是不明白的,为什么他自己一心为国为民,仍免不了被流放黄州的命运。在当时,纵有多少豪情壮志,又能与谁诉说呢?只能寄情于诗表达情怀。“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上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今天读来我感受到一种别样伤情的豪迈。

我眼中的苏轼是浪沙淘不尽的词人。也许他坎坷的经历,成就了他文学的伟大。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诗和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和辛弃疾并称“苏辛”。我无法想象中国文学史少了苏东坡会是怎样一番情景,一定会黯然失色的。

我眼中的苏轼是伤心寂寞之人。在他三十四岁那年,他一生中最信任的人——妻子离他而去。妻子的病逝,对他的打击是多么的大。他只能在梦中见到久别的妻子,梦中相见,也只能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

朦胧中,我看到他的身影渐渐远去……远去……

展开阅读全文

我眼中的苏轼

全文共 845 字

+ 加入清单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题西林壁》我们早已能倒背如流,而对它的作者苏轼却又不甚了解,因为他的性格像庐山一般复杂多样,人生经历也是起起伏伏。

苏轼受其父亲苏洵的影响,从小便饱读诗书,在政治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当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执政,大刀阔斧地进行变革之时,苏轼却“不识时务”地站出来唱反调,认为新法损害了百姓的利益,结果自然是被贬到地方去当了个小官。过了几年,宋神宗驾崩,哲宗即位,西太后听政,旧党的司马光重归宰相之位,苏轼又被召回京城。本来苏轼应该对司马光感激涕零,没想到他竟又看不惯旧党将新法全部推翻,于是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又触怒了保守势力,再度被贬。虽然政治上屡屡失意,然而苏轼却很乐观旷达,在穷乡僻壤依然能够苦中作乐,于是就有了在黄州时与黄庭坚、佛印唱和交往的佳话,被贬惠州时欣然作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外放杭州时又捣鼓出了东坡肉,至今仍名扬天下。

这样的闲情逸致并没有消泯苏轼的雄心壮志,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抒发了自己渴望像周瑜那样展示才华、建功立业的豪情,而那时正是他人生的最低谷,尽管如此,他仍然位卑不敢忘忧国。在他晚年,雄心不减,“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矢志报国的强烈愿望跃然纸上,令人为之动容。在地方任职期间,苏轼也时时把民生疾苦挂在心间,在任杭州太守时,他带领百姓疏浚了西湖,并用挖上的湖泥,建造了一条长堤,后人为表感激之情,称之为“苏堤”。

豪放超逸的苏轼也有柔情的一面。他与妻子王弗感情极深,在其去世十年后,仍念念不忘,写下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词句,沉痛而又抑郁;在丙辰中秋,望着天上一轮皎洁的圆月,他不禁想起了与自己远隔千里的弟弟子由,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名句。

细读苏轼,苏轼的形象渐渐变得鲜活与丰满,但以我有限的水平,又怎能将其写尽呢?

展开阅读全文

我眼中的苏轼

全文共 844 字

+ 加入清单

穿越唐诗的锦绣华美,一唱三叹;透过五代的浓艳靡丽,娇柔婉丽;到了北宋,突然闪现出一番别样的风景。是只寒鸦吗?拣尽寒枝却终不肯栖;是位老翁吗?竹杖芒鞋且吟啸徐行;。是个英雄吗?张弓射虎要试比孙郎;是个醉人吗?举杯问月欲乘风归···

原来,这风景的主角就是苏轼。在文学长河中大放异彩、独树一帜的苏大学士,在北宋政坛上一波三折、起伏不定的苏东坡。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出身在一个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家,长于策论,文风纵横恣肆 ,对苏轼有明显的影响。苏轼的散文、诗词、绘画等卓越成就的取得一方面靠的是自己的勤奋,另外苏洵对他是深有影响的。

茫茫历史的长河中,苏轼绝对是一个奇才,诗歌、散文、绘画样样精通,尤其在词方面具有深厚的造诣。苏轼是因散文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他写的诗歌被尊为“宋诗的典范”;他的词,则被称为“为词立法”,是公认的豪放派的代表和开创之人;他在绘画方面与米沛、李龙眠,并称宋代四大家,擅长画墨竹,其实他的书法也有独特的造诣。

苏轼啊苏轼,就是历经这千年的尘埃,我也不得不佩服你,不止是佩服,而是一种仰慕!好像从小学时,我们就开始学习你的诗词,那时具体学的哪首我也记不清了,但当时只是把你同一般的诗人来对待。直到初中时,语文老师为我们印制了你的《赤壁赋》让同学们背诵,“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这些优美而富有哲理的句子吸引了我;“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话而登仙”,我被这里面的境界而折服和震撼。从此,我明白了:苏轼,这个才子学士不一般!

这就是我们的大文豪苏东坡,高唱着“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我发现他是那样的高大;有时也会落泪“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原来他也是多情男儿;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身处逆境也那样地乐观豁达······

笔一支,诗两行,我也想为你写下赞歌,可惜拙笔难以表意啊!

话一句,苏学士,你的诗词文采不一般,今生常把你咏叹!

展开阅读全文

我心中的苏轼我心中的苏轼

全文共 974 字

+ 加入清单

人说苏轼如曜日,豪放自恣,我却以为子瞻如晔月,朔望之时,将满不满,清辉蔓延,昭质未损。

子瞻明朗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只是,皎月空灵处,小人常嘁嘁耳。

元丰二年,乌台诗案,子瞻首历人生黑暗,于生死间来去几番,仕途终不得圆满。黄州离嘉佑二年新中进士的辉煌太远,子瞻仕情渐疏,于坡地开垦,补贴家用。东坡之号,自此而始。

呵!奸佞之徒固凋了子瞻一季芳华,却不见残红褪后,青杏正小。

苏子曰:“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官场失意,政治低迷,子瞻淡定吟咏间,深刻的忧伤日渐明媚。好个“一蓑烟雨”,好个“任凭生”!闲适如此,率性如此,文字在这般旷达的驾驭下,似无半点杂质的银色月华,灿烂而博大,在那时代蔓延得遍地皆是。耀眼,却不是曜日的炫目。

陌上花开,蛱蝶飞迟,昔人已改,江山犹是。哲宗亲政,子瞻依然无法在官场中升华,只因,如他的侍妾所说,他“满腹不合时宜”。是时,他挚爱的元配夫人已与他“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贬再贬时,流光退却,华发渐生,凉月堕江,举觞欲饮,他蓦然发现,酒中沉的月颜色惨淡。于是他叹: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人生给每个文人的似乎都是一场盛大的疼痛。柳七终日偎红倚翠,堕落得未免刺眼,只有子瞻,“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洒脱不是曜日般任性的放纵,而是晔月成熟的自制。

大宋繁华,人生百味,官场纷扰,自有小人狗苟蝇营。子瞻既不愿与之同流合污,便注定只徘徊于繁华边界。然,子瞻懂得放——

放生离死别于山水间,愁苦与大江俱东,被浪淘尽;放官场浮名于田园之中,三百颗荔枝入口,失意消亡于岭南。将满未满又如何?如此豁然心境,使苏轼之月昭质未损,熠熠生辉。

其光华,也曾明朗地照过三千铁骑席卷平冈,也曾温柔地漫过墙里秋千墙外香径——

子瞻固然如稼轩,胸怀力挽雕弓而射天狼之志,却也恬然于曳杖而行,听杖音铿然,看枣花簌簌。太阳过于刺眼了,若用来形容苏轼,未免偏了其大气豪放,漏了其温和多情。只有朔望之月最适合苏轼:将满不满,昭质未损,既晔然而明朗,又淡然而温柔。

子瞻,其光华之清也,固令君子折服,亦使小人相妒。故其虽为贤士,终不得居庙堂之高,而空流连山水之间。然一斜苏堤,分子瞻之心为二,一为官场失意,二为人生快意。而子瞻,存快意而忘失意矣!

子瞻,朔望之月,将满不满。繁华边际,清辉蔓延,昭质未损。恃一腔文采,染一季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我心中的苏轼我心中的苏轼

全文共 1005 字

+ 加入清单

1037年的一日,在温暖的四川盆地中,一颗光华将普照万世的文坛巨星出生了,他便是苏轼。他为后世留下不计其数的诗书作品,他的一生如万顷巨波中的一叶小舟,曲折坎坷,但是,他却能航行得十分自在。自在的心灵不只影响他的诗文,生活更被后世所赞扬。但这背后也隐藏了许多辛酸,许多神秘,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独特的苏轼。

苏轼的品格、事迹、作品已经被后世吹捧得万古无一,然而在他乐观豁达的神奇身影后,也藏着不凡人所具有的喜怒哀乐。苏轼的为人也许并不如他的精神一般超脱俗世,然而正是在这超脱俗世的精神影响之下,才造就了他的为人,才造就了他的故事,他的诗文。苏轼与其弟弟、父亲在同一年进京赶考,三人竟也都能在朝廷谋得官职,可谓是北宋众举子中的特例。但他们也生不逢时,活在一个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社会。尤其是在勾心斗角的朝廷中面对王安石的新法与其它势力的掺杂,让初涉政事的苏轼未免有些为难,但他的文人直觉却为他做出了选择,可惜是与大潮流相左的,自己被抓入乌台,许多朋友为保得自身安宁而攻击他,让本来欣赏他的皇帝也为了难。最终保住了性命,被发配黄州。他的第一次被贬的经历,让我看出他那追求自我理想的文人之心,让他不能扎根于朝廷,我们也不难从中看出一个固执的封建文人的形象。

苏轼的大半部分人生几乎在贬谪之中,而他许多精彩的诗文也是写作于此时。在苏轼真正获得乐观旷达的品格前有着许多悲惨的心情。苏轼初到黄州住在一户寺庙中,一天晚上夜深人静,苏轼回想曾经的美好时光,对比如今悲惨境遇,写下了一首《采桑子》,“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诗中的场景孤寂悠远却令人惊悚,无处不流露出诗人悲伤的心情,这也能看出此时苏轼并不具备一颗旷达的心。他的性格还是和大众一样,因挫折而生悲。

苏轼虽然也有成功后的阴影,但他的文学造诣是有目共睹的,西湖、庐山、月夜——世界万物早已化作他的知心朋友,与他作伴与他同行。他又精于散文,无论在石壁耸立,江水汹涌的赤壁,还是在黄州的月夜下,他用他简练而优美的语句,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他的书法与文章也相得益彰,广播后世。他的思想受到不同文化的感染,让人神秘莫测。他也与世无争,耕耘着自己的东坡。苏轼的一生如一首交响曲,每个乐章都带着不同的感情,但始终有着相同的信念。

苏轼其人也许正像他笔下的庐山,我们无法看清他的正面目。但我相信他的思想与精神已经随着时间,渗入了中国人的灵魂。

展开阅读全文

忆苏轼作文800字

全文共 852 字

+ 加入清单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对于苏轼的诗词,我很早便有所接触。但是真正让我开始喜欢上苏轼的词,并开始去了解他是因为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当时苏轼在外为官,正逢一年中秋,面对一轮明月,对弟弟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诗人对月询问,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对人生的痛惜和伤悲。“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诗人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了诗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情。“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天上虽有琼楼玉宇,但也难比人间的幸福美好。纵然诗人对着仙境,有美好的幻想,但他对于人生依旧是热爱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诗人以质问的语气发泄佳节思亲的情感。但是,却又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流露出了诗人洒脱和旷达的性格。最后,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结尾,寄托了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怀念,同时也给予了人们美好的祝福。苏轼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迈,一改词的婉约,因而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

苏轼除了在诗词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在书法、绘画、散文等方面也有着很深的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他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可以说是达到了许多人终其一生无法企及的高度,为后人所仰慕。

苏轼这一生起起伏伏,历经坎坷。虽然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他流传下来的诗词却永不会过时,为人们所传颂。

展开阅读全文

写苏轼的作文500字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眉山自古文学兴盛,史不绝书。如此盛地能孕育出苏子这样的诗人才子,想来也是不足为奇的。

初次与苏东坡邂逅是在他的‘西北望,射天狼’中,仅仅两句就足够令我陶醉了。当时的苏东坡正值壮年,意气风发,有着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这两句之豪放,恐怕也是震古烁今了!

不久,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便新鲜出炉。其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有很多种理解。但我认为,这句诗表达了机遇难得,要及时把握。因此诗是苏轼怀念其弟苏子由而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更是道尽千载离人心愿。

但“明月多被云妨”,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从此开始了一贬再贬的艰辛之路。看到这一史事,我也是义愤填膺。苏子报国之心若皎皎明月,却因政见不同遭人迫害,几至丧命。不过苏东坡到黄州后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开始了他的美食之旅。

我想尝鱼美,闻笋香就不必多说了,到黄州后,苏轼大名鼎鼎的《猪肉颂》也问世了。苏子最喜猪肉,还发明了“微火慢炖”,不骄不躁煮出的猪肉才能色、香、味俱全。自古文人吃货不少,但像苏东坡这样精于吃,还为美食专门写诗的恐怕也没有第二人了。一个热爱美食的人也必然热爱生活。

他的才情,他的抱负,他的乐观无一不让我敬佩,虽我活不成他那样的人,但我也可学他“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平淡之心,也可学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放洒脱,也可学他“笑时犹带岭梅香”的越挫越勇。

展开阅读全文

给苏轼的一封信评语

全文共 1722 字

+ 加入清单

子瞻先生:

时光荏苒,你可安好?

九百七十八年前的那个冬天,一个婴儿呱呱坠地。孩子的父亲推演了八字,为他取名为“轼”,他的用意是“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苏洵《名二子说》),终究一语成谶,不禁使人感慨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谁也不曾料到这个婴儿日后将会推动历史的轮轴,在汗青上留下烫金的一笔。那就是你,名扬千古的苏轼苏东坡。

大概是四川人善于争论,你也练得一副好口才,思维清晰、才思妙语令人赞叹。在父母的影响和引导下,你刻苦、努力,十岁便能写奇诗,与师长谈古论今。你支持古文运动,做文章全不卖弄辞藻,追求朴素自然的文风,也深得考官欧阳修的赞赏。二十岁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惊世之笔,一举高中。

仕途起步方要起步,令堂病逝,返家守孝二十七个月。

三年之后,出任“凤翔判官”。游山玩水向来是文人情趣,判官之职并不繁忙,你便得空出去游览山河。你自是秉持效忠国家的心,判官一职虽不足以让你大展宏图,你也认真为民。你会为救济黎明,向龙王施展雄辩之才,为百姓祈雨。波折之后,暴雨降落,看到百姓田地里的庄稼重新挺立,你乐在其中,正所谓“与民同乐”。

任职史馆时,你年仅二十六的妻子病逝,次年父亲又相继病逝。丧期过后,你娶了比自己小十一岁的王闰之续弦。一切自然进行着,误以为陪伴你十一年的王弗就此从你心中淡去了。然而,十年之后,年将四十的你,选凄婉迷离的音乐、用情深入骨的文字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是啊,生命中重要的人,不需要大张旗鼓证明自己的感情,别人也无需知道。深埋心底,不念不想却也不会遗忘。

你不惧权势、坚持自己的想法,为人民着想反对王安石变法,从此卷入了政治漩涡。朝中勾结党羽,司马光与王安石的斗争,却屡屡让乱局外的你陷于不利之地。你终究厌弃趋炎附势,绝不奴颜媚骨。即使仕途失意、路途坎坷,你也不甘性格的棱角被世俗名利、朝堂风云磨平,你要做个真人。这个世界,从你所生活的,到如今,圆滑早已是中国人的标签,官场中也少有人能如你这般清心为民。

为了坚持真正的自我,你毅然踏上风雨飘摇的坎坷道路。

但朝廷人马来到你面前时,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终究让少不经事的你大为惶恐。但也为你添了一份“人气”,你与大家一样,都是凡人,是我们能够触及到的、有血有肉的平常人。又因此而显得更伟大。

往昔有意无意的文字,在别有用心的人眼里,都成为了罪证。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如果没有前路的坎坷,或许你无法练得超然的心境,或许世人也难铭记你的名字。

谪居黄州,你能乐于“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团练副使有职无权,却也得你心。借此三游赤壁,“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前赤壁赋》),感慨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区别于重情感、重微小细节的柔婉宋词,你继承了唐诗站在高处看整个宇宙那般大气磅礴的特点,开辟了宋词“豪放派”的风格

贬谪惠州,你又喜“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换做常人,若被贬到广东这样的偏僻的蛮夷之地,必定日夜忧愁,郁郁不安。而你却坦然得如同事不关己。“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你却想:贵妃都盼望着让别人千里送来的甘美的荔枝,如今天天能够吃到,一直都做个岭南人也是幸福的。此等超然物外的心境,非历经坎坷者,不能持有。

最后,你被贬去了素有“天涯海角”之称的海南。荒凉贫穷到“北船不到米如珠”(《纵笔三首》),你不得不“尽卖酒器,以供衣食”(《和陶连雨独饮》小引)。执笔挥毫的文豪被迫挽起袖管,面朝黄土背朝天,亲自下地、自食其力。吃不起米不要紧,又写《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绝天上酥陀则不可知人间决无此味也》。如此心胸,难有匹敌者。

你一生仕途坎坷、漂泊不安,最后客死北反途中。原本一腔衷心热血,历经岁月涤荡,最后化为一片淡然超脱的平静之湖,卧云弄月于红尘。你不曾后悔,那是你所坚持的涅而不缁。

岁月长河中,你的作品流失不少。倘若知晓多一句、多一篇,也能更好地了解你、研究你的生平、学习你的思想。

你素来有必回。但,这是一篇不会有回复的信。

只道是独自呢喃,在怀你、念你时能思量一些、感悟一些。

时光荏苒,愿君安好。

俗世一凡人

展开阅读全文

给苏轼的一封信评语

全文共 1067 字

+ 加入清单

大文豪苏轼

你——苏轼,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你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可谓诗、词、文、书、画均卓然大家。曾几何时,我站在历史的长河边,心潮涌动,总想为你鼓掌。

你曾经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诠释为人处事的人生哲理。你不胜感叹地说: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是呀,对于一切事情,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

你曾经有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缺憾美。是的,世事往往有缺憾,而恰恰正是这些缺憾,才成就了无数的“美”。我追求这个“缺”的意境,我感谢“缺憾”。因为缺憾,我们才会去追求。曹雪芹写《红楼梦》只完成了80回就逝世了,他给世人留下了 “缺憾”——没有结局的爱情故事。为了给这个“缺”画上完美的句号,人们开始探索追求,哪怕是高鹗续写了后40回,人们也常拿它与原作比较,然后不断地否定它的存在,最后就是无休止地想象,力求得出一个完美的结局。米洛斯的维纳斯就是因为断臂,才让人们苦思冥想,努力为它的完美而设想千百种复原手臂的方案。我想:《红楼梦》不是因为缺了一个结局,维纳斯不是缺了手臂,人们会不懈地追求吗?

人生的悲欢离合是在所难免的,团聚的时光是令人留恋的。但是,换一个角度看,如果没有分离的“缺憾”,人们会觉得相聚的可贵吗?你看,在白雪皑皑的塞外,“愁云惨淡万里凝”的离别之苦,让岑参更加珍惜与友人的相聚时光;在“客舍青青柳色新”的阳关道边,是“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离愁别绪,让王维倍加留恋与故人痛饮的日子……人生正因为有了这如许多的离别“缺憾”,“聚”才让人珍惜啊。

感谢缺憾吧!是它使我们知道所有的“圆”是来之不易的,是它使我们不懈地追求,是它启迪我们更加懂得去珍惜。也正是因为有了缺憾,人生才会显得完美。

你曾经对岁月流逝有过“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乐观态度。你在被贬中尚能不以逆境为患,唱出如此乐观的曲调,展现了你的旷达胸怀,给人深刻的启示。是呀,人不应把老视为畏途,只要心态好,老也可变为年轻。虽人老,但要保持年轻人的心态,多做些事来充实自己的人生。

你用人生哲理、缺憾美和乐观态度鼓舞着生活中的我及每一个人。因此,我要将掌声送给你,我为你点赞!

展开阅读全文

给苏轼写一封信对话的

全文共 1755 字

+ 加入清单

东坡先生:

时光荏苒,你可安好 九百七十八年前的那个冬天,一个婴儿呱呱坠地。孩子的父亲推演了 八字,为他取名为“轼”,他的用意是“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苏洵《名二子说》), 终究一语成谶,不禁使人感慨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谁也不曾料到这个婴儿日 后将会推动历史的轮轴,在汗青上留下烫金的一笔。那就是你,名扬千古的苏轼苏东坡。

大概是四川人善于争论,你也练得一副好口才,思维清晰、才思妙语 令人赞叹。在父母的影响和引导下,你刻苦、努力,十岁便能写奇诗,与师长谈 古论今。你支持古文运动,做文章全不卖弄辞藻,追求朴素自然的文风,也深得 考官欧阳修的赞赏。二十岁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惊世之笔,一举高中。

仕途起步方要起步,令堂病逝,返家守孝二十七个月。

三年之后,出任“凤翔判官”。游山玩水向来是文人情趣,判官之职并 不繁忙,你便得空出去游览山河。你自是秉持效忠国家的心,判官一职虽不足以 让你大展宏图,你也认真为民。你会为救济黎明,向龙王施展雄辩之才,为百姓 祈雨。波折之后,暴雨降落,看到百姓田地里的庄稼重新挺立,你乐在其中,正 所谓“与民同乐”。

任职史馆时,你年仅二十六的妻子病逝,次年父亲又相继病逝。丧期 过后,你娶了比自己小十一岁的王闰之续弦。一切自然进行着,误以为陪伴你十 一年的王弗就此从你心中淡去了。然而,十年之后,年将四十的你,选凄婉迷离 的音乐、用情深入骨的文字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 城子》)是啊,生命中重要的人,不需要大张旗鼓证明自己的感情,别人也无需 知道。深埋心底,不念不想却也不会遗忘。

你不惧权势、坚持自己的想法,为人民着想反对王安石变法,从此卷 入了政治漩涡。朝中勾结党羽,司马光与王安石的斗争,却屡屡让乱局外的你陷 于不利之地。你终究厌弃趋炎附势,绝不奴颜媚骨。即使仕途失意、路途坎坷,你也不甘性格的棱角被世俗名利、朝堂风云磨平,你要做个真人。这个世界,从 你所生活的,到如今,圆滑早已是中国人的标签,官场中也少有人能如你这般清 心为民。

为了坚持真正的自我,你毅然踏上风雨飘摇的坎坷道路。

但朝廷人马来到你面前时,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终究让少不经事的 你大为惶恐。但也为你添了一份“人气”,你与大家一样,都是凡人,是我们能够 触及到的、有血有肉的平常人。又因此而显得更伟大。

往昔有意无意的文字,在别有用心的人眼里,都成为了罪证。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如果没有前路的坎坷,或许你无法练得 超然的心境,或许世人也难铭记你的名字。

谪居黄州,你能乐于“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 州》)。团练副使有职无权,却也得你心。借此三游赤壁,“诵明月之诗,歌窈窕 之章”(《前赤壁赋》),感慨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 赤壁怀古》)。区别于重情感、重微小细节的柔婉宋词,你继承了唐诗站在高处 看整个宇宙那般大气磅礴的特点,开辟了宋词“豪放派”的风格 贬谪惠州,你又喜“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

换做常人,若被贬到广东这样的偏僻的蛮夷之地,必定日夜忧愁,郁郁不安。而 你却坦然得如同事不关己。“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 宫绝句》)你却想:贵妃都盼望着让别人千里送来的甘美的荔枝,如今天天能够 吃到,一直都做个岭南人也是幸福的。此等超然物外的心境,非历经坎坷者,不 能持有。

最后,你被贬去了素有“天涯海角”之称的海南。荒凉贫穷到“北船不 到米如珠”(《纵笔三首》),你不得不“尽卖酒器,以供衣食”(《和陶连雨独饮》 小引)。执笔挥毫的文豪被迫挽起袖管,面朝黄土背朝天,亲自下地、自食其力。

吃不起米不要紧,又写《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绝天上酥陀则 不可知人间决无此味也》。如此心胸,难有匹敌者。

你一生仕途坎坷、漂泊不安,最后客死北反途中。原本一腔衷心热血, 历经岁月涤荡,最后化为一片淡然超脱的平静之湖,卧云弄月于红尘。你不曾后 悔,那是你所坚持的涅而不缁。岁月长河中,你的作品流失不少。倘若知晓多一句、多一篇,也能更 好地了解你、研究你的生平、学习你的思想。

你素来有必回。但,这是一篇不会有回复的信。

只道是独自呢喃,在怀你、念你时能思量一些、感悟一些。

时光荏苒,愿君安好。

展开阅读全文

给苏轼写一封信对话的

全文共 843 字

+ 加入清单

敬爱的苏轼

您好! 我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酷爱文学,每当我漫溯于历史的长河中,你 就会从那远古走来,与我一路同行,采撷那朵朵浪花。你号称东坡居士,是北宋 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豪放派词的代表,你那梦笔如花的才情, 你那铁骨铮铮的节操,你那风流儒雅的气度,让我钦佩,让我眷恋,我为你倾心 已久。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述说着你的理想和豪情;“大江东 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记述着你的开阔和洒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呈现着你真挚的情感和无限的相思。

在我眼中,你是灵动的,宁静的;多情的,乐观的;朴拙的,豁达的;

别致的,独具一格的。

我倾心于你的宁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你青衫磊落, 放荡于山水之间,摒弃官场,超越自身悲欢,超越豪情万丈,体现出你的颖悟和 超脱。

我倾心于你的乐观。“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面对虚伪而黑 暗的世界,你激浊扬清,乐观向上,孤傲的超越世俗,是你内心的热流拯救了自己;你无视伤痛,将心的落寞化为传奇,你用自己的乐观精神战胜了一切,坚持 到最后。

我倾心于你的朴拙。“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的闲人野趣”,是无 人可及的。你厌恶官场,不追求个人的地位和名利,你虽贫穷,但心无旁骛,与 世无争,保持正确的人生观,追求超然物外的境界。你宛如天山的雪莲,圣洁无 暇,又如玉壶里的冰,晶莹剔透。

我倾心于你的似水柔情。“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相顾无言,惟 有泪千行。”字里行间融入你多少的爱与牵挂,面对爱妻的离去,你唯有那无尽 的孤独,寂寞与追忆。夜,不太仁慈,痛怎么掩饰,无尽的相思使你痛彻心扉,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无独不丈夫,从你身上我明白了,勇于付出真情的人生, 才会如此的真实与张扬。多情让你在笑与伤之间,彷徨徘徊。

我深深地被你震撼,你无心走进官场,却渴望听花开花落,你无视人 生坎坷,却悠闲云游四海,你不争名夺利,却多情难奈。

即使岁月已飘然逝去,我依旧为你倾心沉沦,我的心依旧为你荡漾。

此致 敬礼!

一名高中生

展开阅读全文

给苏轼写一封信对话的

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敬爱的苏轼先生:

您好!我是一名21世纪的初中生,是您的一名铁杆粉丝。我读过您写 的许多作品,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您在政治失意 之余,望着滔滔东去的长江水,怀想着三国战火纷飞的英雄,抒发了壮志难酬的 心情,气势宏大。“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朗朗上口,也让我心潮澎 湃。而在一些月光皎洁、柔和的夜晚。

我一个人望着黑色宝石一般的夜空和镶嵌在上面的玉石一般的月亮, 心中回想着《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意境,轻声吟道“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心 中也不禁隐隐有些惆怅。“这么一个幼稚的想法涌上我的心头:我要是统治者, 一定会请苏轼先生您做宰相的。我真为您的才华所折服。但是苏轼先生您在贬谪 中没有自暴自弃,您爱民如子,保持自己的一贯作风。

在杭州,您看到西湖被淤泥堵塞了,痛心不已,率领百姓们疏浚湖泊, 修建长堤,百姓也十分爱戴您,至今西湖还有“苏堤”。而您关爱百姓,看到有穷 苦百姓吃不起肉食,面黄肌瘦,马上花钱买肉送给他们,百姓深受感动,于是就 有了“东坡肉”。看着这官民和谐的场面,看着您一心为民,我为您的人格品质所 折服。您治理下的杭州,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将“东 坡肉”扭曲为百姓想吃您的肉,昏庸的统治者把您贬到海南。

您离别时,百姓送行十里,挥泪作别,我对您的崇敬更深了一层。后 来,劳累使您病倒了,不久之后您就与世长辞了,但是您的诗篇至今流传,苏堤 依旧挺立,“东坡肉”依旧闻名。当那些愚妄浅薄的统治者和建宁无耻的小人已经 无影无踪时,人们依旧怀念着您,我依旧是您的铁杆粉丝。

此致! 敬礼

展开阅读全文

致苏轼先生的一封信

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苏东坡先生

您好!我,一个淡定的女孩,是一个来自21世纪一直苦苦追寻您的脚步的骨灰级粉丝。借此机会,我想把我的一腔话语说给您听。

初读先生的文章,便被您的飞舞翩跹所深深吸引。尽管我们是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人,我还是有一种“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的感受。我作为晚辈非常欣赏您的豪放。豁达以及您造就的风雨无阻的人生。

读你,是读一种人生百态。您像风,起于青萍之末舞于松柏之下,您希望有朝一日报效祖国,施展才华,但世俗却让你坠入了万丈深渊,你有你的尊严,你不会去承担世俗的沉重,你不会去向平庸的朝臣俯首,更不会去向帝王谄媚,于是,你的明日便注定了孤寂。我想,我是了解你的,那高举酒杯,敢问苍天“今昔是何年”的长者。孤傲冷清而不沉沦,你亦是烟花般的寂寞。

我欣赏你的坚毅,隐忍,豁达,飘逸。当你被贬至天涯海角时,依然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做岭南人”的心境。所以,我总是告诉自己要像你一样:官场的风雨,生活洗礼,均无法阻挡心灵的前行。

你的一生,在我看来如花儿一般美丽。看江上之清风览山间之明月,间或做一个如鹤东风的梦,一蓑风雨任天下。你乘风而来,又御风而去,心如风,神如风,自然如风,只留下一篇篇不朽的佳作,在历史的舞台上绽放旷世的美。

最向往的,还是你的心境。你被贬谪西湖并无丝毫埋怨,而是“为官一任,造福四方。”你奋力挣脱世俗的饿力量,不让它禁锢你的灵魂。人啊,什么时候能克服急功近利,心态浮躁的通病,拥有一份去留无意,看天上云展云舒,宠辱不惊,看门前花开花落的闲适,恬淡心境啊!

先生,如鹤东坡,我愿与您一同穿梭世俗,坚守心灵的家园!

叨扰过多,请您见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