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荠菜

荠菜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荠菜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荠菜问题。

分享

浏览

1827

作文

24

又到荠菜飘香时

全文共 786 字

+ 加入清单

荠菜虽然一年四季都有,但我觉得吃荠菜的最好时间还是在春节之后的一个月。这个时间的荠菜有一种淡淡的清香,杆肥叶嫩,色泽灰暗,吃入口中,会给人带来一种清淡舒适的口感。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诗人辛弃疾描写荠菜的一首小诗,把荠菜超乎寻常的生命力,完美地展现了出来。在北方一望无垠的麦田里,每到二月初,荠菜就绽开了美丽的白色小花,送出一阵阵的清香,让人流连忘返。从古到今,写荠菜的诗文和故事不胜枚举,最有趣的就是王宝钏的故事了。

唐朝王相府的三姑娘王宝钏,抛彩选婿,彩球被一个叫薛平贵的青年得到。但由于薛出身贫穷,他们的婚姻遭到了王相爷等人的反对。王宝钏为争取婚姻自由,执意不遵从父令,被逐出家门,迁居郊外“五典坡”,靠吃荠菜等野菜度过了18个春秋,终于与其相爱而被征从军的薛平贵团聚。

荠菜的吃法有很多种,可拌、可炒、可烩,可汤,但我最钟情的吃法还是包水饺。如今,在我们家每年都要包荠菜水饺。挖来的荠菜,绿中带紫的叶子,白色的根须,粘着细细的沙土,一股清新的香扑鼻而来。细细地择去黄叶、须根,掸去泥土,用清水一遍遍地淘洗,直到叶子绿得发亮,根白得耀眼,捞出来放在热水盆里。然后用刀细细地剁碎,拌上豆腐 ,粉条,鸡蛋,再加入盐、味精、葱、姜花、生豆油,各种调料加足,和面擀皮包饺子,噼噼啪啪下锅,热气腾腾端上桌,全家人人手一碗,你就吃吧,咬一口,一个字,鲜!

即使在鸡鸭鱼肉都不缺的今天,荠菜水饺依然是一种美味。虽然时常吃,但我还是时常向往。吃完这一顿,就想着下一顿。这是因为,荠菜不但好吃,还是一味良药。它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明目降压的作用。民间有“到了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的谚语。《名医别录》中也有记载:“荠菜,甘温无毒,和脾利水,止血明目。”可见人们采集和食用荠菜的历史源远流长。

又到了荠菜飘香的时候,闲暇之余,与家人一起置身田间地头,踏青挖荠,真的别有一番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四年级踏青作文600字:又是荠菜花开时

全文共 1029 字

+ 加入清单

姥姥经常对我提起她的童年,说她的童年大部分时间是在田野里度过的,那里有许多令她激动不已的东西,有许多美好的回忆,其中就有荠菜。三月时节,正是荠菜开的好时候,我也趁机和姥姥去田野里挖荠菜,体验一下其中的乐趣。

说干就干,姥姥准备好了篮子和铲子,拉起我的手就上路了。左拐右拐,我和姥姥来到了一片田地里,放眼望去,一片翠绿。因为前几天刚下了一场春雨,土地很湿润,荠菜在这个时候长得最旺盛了。听姥姥说,现在荠菜都开花了,如果花开得很多的话,那就意味着荠菜老了,吃起来没那么美味了。所以要找花开的少,叶子多的荠菜。如此看来,挖荠菜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一手拿着篮子,一手拿着铲子,弯着腰在田野里找啊找,哪有最好的荠菜呀?要不就是花开的太过了,要不就是叶子太小了,半天我都没找着棵好的。看着姥姥的篮子里已经有好几棵了,我心急如焚。不行,我得赶快找。我瞪起两只眼睛“地毯式”地搜索着,一点一点仔细地寻找着,还是没有荠菜的影儿。当我正要放弃时,突然眼前一亮,哈!一个大家伙正趴在那儿呢,我激动地跳过去,大喊:“姥姥,我找到了,找到了!”说着赶紧先把那棵荠菜铲起来,再抖抖土,放到了篮子里,然后继续寻找。突然,我又看到一棵“荠菜”,不过它的形状跟之前的不太一样,它的形状像雪花一样,叶子呈锯齿状,“锯齿”很密、很小,颜色深绿,平铺在地上。我有点拿不定主意了:“姥姥,过来看啊,这是不是荠菜?”姥姥一看,说:“这是米荠菜,也能吃,挖出来吧。”我立刻像拾了金子一样,兴高采烈地挖了出来,放进篮子里。我发现,挖荠菜比捉迷藏还有趣,每找到一棵都是一次胜利。

我一般都是几分钟才找到一棵,姥姥却是走到一堆杂草前,拨拉拨拉,一拔就是一棵肥大的没开花的荠菜,挖起来就放到篮子里。我瞅了瞅,姥姥篮子里的“战利品”好多啊,马上就要满满的了。而我篮子里的荠菜只有可怜巴巴的几棵,唉,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一点也不假。

荠菜也是善变的,不仅形状会变,颜色也会变。如果长在杂草里,那它就匍匐着,颜色很深,绿中带紫,让你分辨不出哪是荠菜哪是杂草。如果它是自己单独在一个地方,那么它的叶子就会立起来,花高高地往上长,叶子几乎没有齿,颜色呈碧绿。使劲吸着荠菜那不易察觉的菜香味,我嗅到了好闻的春天的气息。

烟花三月,正是荠菜开花的好时节,现在的孩子很少能认得荠菜,也很少能体会到挖荠菜的乐趣。不知明年,这里是否还能再看到满地开花的荠菜?不知明年,这里是否能多看见几个在田野里寻找荠菜的孩子?我盼望着,盼望着……

展开阅读全文

荠菜花开了高二优秀文章

全文共 1014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妈妈:

最近身体可好,回首过去,历历在目,儿时的酸、甜、苦、辣、咸早已忘却,但在我内心深处有一种永远忘不掉的感动,那就是母爱。

由于我是家中的独生子,从小您就对我倍加呵护,17年前,呱呱坠地的我,给这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带来了喜悦,同时,也给这个原本就贫困的家庭又压上了一个沉重的担子,家里的生活变得更加拮据,这迫使您没有像别的准妈妈一样,享受生育的幸福,而是扛起了锄头,在地里洒下了一滴滴汗水。您没有因为这而抱怨,由于你没有好好坐月子,从那以后,你落下了月子病,每当下雨阴天的时候,你的腿就会疼痛难忍,连走路都很困难。岁月匆匆,您和爸爸拼命的奋斗,家里终于有了好转。。

我从小就爱吃荠菜炒鸡蛋,由于家里穷,不舍得吃鸡蛋,好长时间您才会给我炒一次吃,每当您给我炒的时候,我都像过节一样快乐。

知子莫如母啊,我上初中时住校,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您怕我在学校吃的不好,每个星期三,你都会给我送来一盒香喷喷的荠菜炒鸡蛋,星期三在我的眼里就是一个好日子,家离学校有十几里路,家里穷,没有置上自行车,您每次都是都是步行着来的,您每次都是那么的准时,我放学您如期而至,我吃着香喷喷的荠菜,要您也吃一点,您却推辞着说您不喜欢吃,我知道,您不舍得吃。

看着你离去时那蹒跚的背影,有一股暖流从心里趟过。

您还记得那一次吗?我报名了学校的运动会,为了取得好的成绩,每天天不亮就在校外跑上7,8里路,那天,天还没大亮,只是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抹红晕。

不经意间,看见前方不远处有一个黑影,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跑了过去看个究竟,当我看清那个黑影时,我呆若木鸡。我怎么都没想到,那个黑影居然是您,面前的您额头上掺着银丝的头发,早已被露水打湿,脚上的一双青布鞋也早已湿透,上面粘了好多泥土,在旁边有一个提篮,里面盛满了绿油油的荠菜,朦胧中您又苍老了许多,与你的年龄很不相符。

‘呵呵,早晨的荠菜新鲜,挖点给你吃,’您扶着您那疼痛的腿艰难的站起,我看见你尽量掩饰腿上的疼痛,始终笑着,。你在我的视线中慢慢移动着走向太阳升起来的地方。‘妈!我撕心裂肺的喊道‘您辛苦了’。心里流过滚烫的泪水。

再次吃着您送来的荠菜的时候,凝望着手中的饭盒,心里默默想到“这已不是荠菜炒鸡蛋”这分明是母爱的诠释。

从我的牙牙学语,到我的智识开通,都是您给了我前进的动力和信心让我在阳光大道上箭镞飞奔,‘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我一定会努力学习,来报答您的养育之恩

至此

敬礼

2015年2月

您的儿子

展开阅读全文

荠菜煮鸡蛋

全文共 1096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三月三,国人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荠菜又称地菜、田儿菜等,是生长在田头地角的一种野菜。虽说是野菜,却鲜香可口、营养丰富。民谚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三月三,荠菜煮鸡蛋。”春天正是采食荠菜的季节。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诗经》就有“其甘如荠”的吟咏;辛弃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诗句。

清朝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曰:“三三令节重厨房,口味新调又一桩。地米菜和鸡蛋煮,十分耐饱十分香。”词中的地米菜即指荠菜。地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能治疗多种疾病。它不仅是佳肴一碟,更是灵药一方。“荠菜,别名地菜、护生草、鸡心菜,其根、花、籽均能入药。在中药里,荠菜的药用价值非常广泛,被誉为“菜中甘草”。

祖国医学认为:荠菜味甘、性凉,归肝、脾、肾经,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荠菜食用方法很多,可拌、可炒、可烩,还可用来做馅或做汤,均色泽诱人、味道鲜美,是一道药食同源的美味佳蔬。在湖南,用荠菜来煮鸡蛋是最常见的一种吃法。每到三月三这天,荠菜便长茎开花,妇女都会采摘来插在发际。

因荠菜的谐音是“聚财”,故此,老百姓又根据民间传说,于三月初三这一天,在祭祖的时候,借助祖先的神灵和财气,人们会将新鲜荠菜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鸡蛋、红枣、风球,再配两三片生姜,煮上一大锅,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发财运,又可防治头痛头昏病,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民间特有的食疗习俗。据说可以去风湿、清火,腰腿不痛,而且还可预防春瘟。

有吃地(荠)菜煮鸡蛋的习俗。该日民间有流杯、流卵、流枣、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饭以及歌会等活动。 汉族过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后期陆续发展为河畔嬉戏、男女相会、插柳赏花等民俗活动。唐代大诗人杜甫写有“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这样的诗句。宋代欧阳修也在一首词中写道:“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这些都说明,三月三的习俗,唐宋时期仍在盛行。同时这个节日也是男男女女出游踏青的日子,亦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女儿节。

台湾、福建地区三月三为“三月节”,“采鼠麹(曲)草,合米粉为粿以祀其先”(清乾隆帝《台湾府志》),部分人士会选在三月初三的上巳节扫墓,兼具踏青、除去不祥的意思。

重庆忠县等地有“三月会”,举行纪念抗敌将领巴蔓子的盛大活动,是日,群众抬巴蔓子的偶像绕城游行,后跟社火队,玩龙灯、舞狮子,家家张灯结彩,燃放爆竹,热闹非凡。

在英德市英红镇华侨聚居区域,妇女会在三月三当天收集艾草、苎麻、路边青等多种植物的叶子,和米粉做成粿子食用,据说能去百病。

关于壮族三月初三的由来的历史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蒌蒿、枸杞、荠菜、马齿苋

全文共 1301 字

+ 加入清单

小说《大淖记事》:“春初水暖,沙洲上冒出很多紫红色的芦芽和灰绿色的蒌蒿,很快就是一片翠绿了。”我在书页下方加了一条注:“蒌蒿是生于水边的野草,粗如笔管,有节,生狭长的小叶,初生二寸来高,叫做‘蒌蒿薹子’,加肉炒食极清香。……”蒌蒿的蒌字,我小时不知怎么写,后来偶然看了一本什么书,才知道的。这个字音“吕”。我小学有一个同班同学,姓吕,我们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蒌蒿薹子”(蒌蒿薹子家开了一爿糖坊,小学毕业后未升学,我们看见他坐在糖坊里当小老板,觉得很滑稽)。但我查了几本字典,“蒌”都音“楼”,我有点恍惚了。“楼”、“吕”一声之转。许多从“娄”的字都读“吕”,如“屡”、“缕”、“褛”……这本来无所谓,读“楼”读“吕”,关系不大。但字典上都说蒌蒿是蒿之一种,即白蒿,我却有点不以为然了。我小说里写的蒌蒿和蒿其实不相干。读苏东坡《惠崇春江晚景》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此蒌蒿生于水边,与芦芽为伴,分明是我的家乡人所吃的蒌蒿,非白蒿。或者“即白蒿”的蒌蒿别是一种,未可知矣。深望懂诗、懂植物学,也懂吃的博雅君子有以教我。

我的小说注文中所说的“极清香”,很不具体。嗅觉和味觉是很难比方,无法具体的。昔人以为荔枝味似软枣,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我所谓“清香”,即食时如坐在河边闻到新涨的春水的气味。这是实话,并非故作玄言。

枸杞到处都有。开花后结长圆形的小浆果,即枸杞子。我们叫它“狗奶子”,形状颇像。本地产的枸杞子没有入药的,大概不如宁夏产的好。枸杞是多年生植物。春天,冒出嫩叶,即枸杞头。枸杞头是容易采到的。偶尔也有近城的乡村的女孩子采了,放在竹篮里叫卖:“枸杞头来!……”枸杞头可下油盐炒食;或用开水焯了,切碎,加香油,酱油、醋,凉拌了吃。那滋味,也只能说“极清香”。春天吃枸杞头,云可以清火,如北方人吃苣荬菜一样。

“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俗谓是日以荠菜花置灶上,则蚂蚁不上锅台。

北京也偶有荠菜卖。菜市上卖的是园子里种的,茎白叶大,颜色较野生者浅淡,无香气。农贸市场间有南方的老太太挑了野生的来卖,则又过于细瘦,如一团乱发,制熟后强硬扎嘴。总不如南方野生的有味。

江南人惯用荠菜包春卷,包馄饨,甚佳。我们家乡有用来包春卷的,用来包馄饨的没有,——我们家乡没有“菜肉馄饨”。一般是凉拌。荠菜焯熟剁碎,界首茶干切细丁,入虾米,同拌。这道菜是可以上酒席作凉菜的。酒席上的凉拌荠菜都用手抟成一座尖塔,临吃推倒。

马齿苋现在很少有人吃。古代这是相当重要的菜蔬。苋分人苋、马苋。人苋即今苋菜,马苋即马齿苋。我们祖母每于夏天摘肥嫩的马齿苋晾干,过年时作馅包包子。她是吃长斋的,这种包子只有她一个人吃。我有时从她的盘子里拿一个,蘸了香油吃,挺香。马齿苋有点淡淡的酸味。

马齿苋开花,花瓣如一小囊。我们有时捉了一个哑巴知了,——知了是应该会叫的,捉住一个哑巴,多么扫兴!于是就摘了两个马齿苋的花瓣套住它的眼睛,——马齿苋花瓣套知了眼睛正合适,一撒手,这知了就拼命往高处飞,一直飞到看不见!

三年自然灾害,我在张家口沙岭子吃过不少马齿苋。那时候,这是宝物!

※选自:《汪曾祺作品自选集》※

展开阅读全文

春来荠菜香

全文共 911 字

+ 加入清单

荠菜,又名枕头草、粽子菜、菱角菜、地菜。十字花科植物,叶片呈缺刻或锯齿状,叶表面长有灰白毛茸,根系发达、较深,伏地而生,多生长在田埂山野。根具有特殊清香儿,味道清香鲜美。《诗经》唱道:“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说的就是荠菜。

春天,正是荠菜飘香的时候。一场春雨过后,麦田里荠菜丰盈清润,鲜嫩碧绿,尤其惹人喜爱。在春天所有的野菜中,荠菜是当家菜,当寒风还在呼啸的时候,它们已伸展着绿色的身姿,出现在田间地头了。荠菜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氨基酸、蛋白质、粗纤维、胡萝卜素和维生素等,多为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荠菜性味甘平,具有和脾健胃、利水、止血、明目、降压、消炎等功能,可帮助人们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所以俗语说“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喜欢荠菜,缘于喜欢春天的田野。在乡下,春天来了,我便会和乡邻们握着小铲、菜篮到田间挖荠菜。漫步于田间地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心情就会像阳光一样灿烂。挖荠菜要手眼并用,或蹲或蹴,仔细看轻轻地挖。每每惊喜于发现的一片嫩嫩的荠菜,便会全然不觉频频低头弯腰的乏累。田中的野菜很多,挖荠菜一定要仔细,弯着腰缓缓走在麦田间,要认真分辨,不然就会找错的。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云:“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诗中描写就是这样的场景。 有的荠菜开满白色小花,看上去素洁淡雅。不过开了花就已经老了,老了的荠菜口感不好,要挖比较嫩的。把嫩嫩的荠菜挖出来,抖净土,放到篮子里。采好后回家,择好后,小心仔细地洗净备吃。

荠菜味美。宋代词人苏东坡喜欢吃荠菜,亲自采挖,亲自烹制,并赞日:“君若知此味,则陆海八珍皆可鄙厌也!”陆游《食荠十韵》也写道:“唯荠天所赐,青青被陵冈,珍美屏盐酪,耿介凌雪霜。”荠菜的吃法多种多样,可炖可煮、可炒可烹,还可与鸡蛋或豆腐放在一起做饺子馅、包子馅,味道鲜美。无论哪种吃法,都有着荠菜独特的清香。母亲常常用荠菜来做包子或者饺子。母亲做的猪肉荠菜馅的饺子,是我最爱吃的。把采回来的鲜荠菜洗净,均匀剁碎和猪肉一起拌馅,再配以葱末调料,调好饺子馅,包成饺子煮熟后香气扑鼻,吃起来鲜香无比,让你回味无穷。

春来荠菜香,到田野里走走,挖些荠菜尝鲜,大自然纯美的气息拌着荠菜独有的清香,原来生活是如此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荠菜作文2000字

全文共 2374 字

+ 加入清单

“绿化地上,已经有荠菜长出了!”姥姥一进门,来不及换鞋,先大声宣布她的发现。“我也发现了呢,这个周末,咱们抽空儿去挖荠菜吧!”妈妈附和着。“可是,这周六上辅导班,周日有论文导师见面会……”我的话一出口,大家都沉默了。

什么时候能有空去挖荠菜呢?去年因为我的中考,无暇去挖荠菜,过了一个空白的春天。难道今年又要错过吗?

是的,无论春水怎样的绿,早樱怎样的烂漫,在我们一家人的心里,荠菜舒展起叶片才算是春天到来;而挖荠菜则是我家迎接春天的传统仪式。每年的第一场春雨之后,我们就要到空地里遍寻这种不起眼的野菜。苦苦寻觅半日,只得不多的一把,小心地洗净,细细地剁馅,包饺子。吃了荠菜饺子,这个春天才算圆满了。

这两年的“太忙”着实令姥姥怅惘。在我小的时候,她每年都会带着我去挖荠菜的。

我跟在姥姥身后,看她拨开枯黄的杂草,用小铲一挑,揪着根部一抖,草屑和泥土纷纷散去,一棵荠菜躺在掌心,完整而干净。“好好记着荠菜的样子,困难的时候是可以救命的。我小的时候,苦啊……”无论我们怎样劝阻,姥姥总要提起这一句话。苦难的日子留给她的印象实在太深了。姥姥小的时候,家境贫寒,大姐已经出嫁,二姐卧病,老三夭折,还有一个小弟弟。排行老四的她,身量未及灶台,便开始踩在板凳上为家人做饭。粮食是不够的。每天必得挖些野菜掺进锅里,而荠菜是其中最美味的一种。尤其是春荒里,荠菜总是最早从冰雪初消的地里长出来。抗日战争中,断粮的时节,荠菜甚至成了一种依靠。“野菜里数荠菜最能活,天旱的时候,叶子就会变成细细的,天冷的时候就平平地趴在地上,可总归能长出来!”只要大地上还有荠菜,她就有勇气相信能熬过所有的苦难。现在,姥姥把春天挖一回荠菜当作了我家的传统,颇有种感恩节的意味。

妈妈喜欢挖荠菜,因为荠菜能让她想起故乡。这一点点故乡的影子,寄托着她无处可寄的乡愁。挖荠菜的时候,她会拎起一颗干巴巴的荠菜叹息道:“北京的荠菜这么细瘦!在我们南方老家,荠菜又肥又大,水灵灵的。北京3月里还这么冷,荠菜也冻成褐色的,这个季节,南方应该已经菜花满地了……”她的目光聚焦在远方,仿佛能越过时空,看见童年的她站在田野里;与她一般高的油菜花由风一吹,满地的金黄如浪一般漾开去……

妈妈的老家在江苏一个小镇上。院子立在河岸边,黑瓦粉墙。那条河已近入海口,河面宽阔,河水既清澈又温顺。河滩四处蔓生着杂草。下学后她经常会在河滩上帮着她的农家小伙伴打猪草、打兔草。每个人都会被蚊子叮出不少的红包,不过这丝毫不妨碍他们在夕阳下嬉笑,间或打个水漂,放个芦苇船儿。猪草打够了,会折了蒲草,绑上蛤蟆肉钓龙虾。抓不到蛤蟆,就会挖些荠菜。“龙虾傻傻的抱着蛤蟆不撒手!”妈妈描述的时候,忍不住笑起来。龙虾会作为难见荤腥的小伙伴的战利品,荠菜则由妈妈带回去。这时候,大河边的晚餐桌上,除了稀粥、萝卜干,就多了清香的凉拌荠菜。那大河边恬然流过的日子,有着单纯的快乐。

最让妈妈怀念的是小镇上人们的那份亲近。不像在都市里,邻居们顶多在电梯里遇见了点点头,保持着一份远远的礼貌。

“夏天,荠菜开出小小的白花。我和小朋友把它采下,晾干,用纸包起,送给一位老爷爷,作为治疗头晕的药饮。”那位老人也许是当过账房先生,镇上的人都叫他“曾先生”,好似他的姓名一般。夏夜纳凉的时候,孩子、老人爱往他家聚拢去。摇着蒲扇,听他说《三国》,讲《水浒》;穿插着“施耐庵是本县人氏,此地往西30里……写三国的罗贯中,乃是他的弟子……”;或者是“顺着河往东就是范公堤,修筑海堤的范文正公,写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先下之乐而乐”。有一回,收到荠菜花他很是高兴,用紫砂壶把荠菜花沏上,兴致勃勃提起毛笔,写几个字教孩子们念:“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每次听妈妈描绘她的故乡,我就会幻想这样的奇景:仲夏的夜晚,萤火虫闪烁在一朵朵黄色的浮萍花间,就像一个个小灯笼;把大河妆成了流金的银河,满载一河光辉,徐缓向东流去。我央求妈妈带我回去看看,她的目光一下子黯淡了。

“回不去了!”大河随着工业的发展,先是被污染,然后就被填满,现在已经改建成高速公路。那小院也被征用、拆迁。妈妈由小女孩变成了新时代正稀缺的大学生,毕业以后分配到繁华、拥挤的北京。她辛苦工作、定居,并把父母接到北京同住。可是她忘不了那在现代化中丢失的故乡;那寒山寺钟声般悠远、厚重,有着一份清雅、一份淡然的故乡。

没有了故乡,又难与北京这个大都市产生什么内在的共鸣,妈妈每次见到荠菜感到分外亲切。一碗碧绿如翡翠的荠菜汤,就像涵进了整个故乡。那清香的汁水满足了唇齿,安慰了一位没有故乡的游子的心。

每次家里挖荠菜,我总是热烈响应。把沉甸甸的书包撂在家里,从阴凉的书房,到明亮亮的户外。太阳晒在背上暖烘烘的,惬意得很!我兴奋地在空地上来回奔跑,风从耳边掠过,抬头望一望天上的白云,有一种飞翔的感觉。跑过之后,我充当侦察兵。因为北京干燥,荠菜极其难觅。眼睛细细扫过每一块微润的土地,在很多次的失望之后,忽然发现一棵荠菜!眼光放开去,便可发现附近躲藏着成片的荠菜。“还是细伢仔眼尖!”“婳儿功劳最大!”装荠菜的袋子渐渐饱满,我拎着,嘴里会涌起甜味儿来。

一家人围坐,一起包荠菜饺子。我包的饺子千姿百态,引发一阵阵的哄笑。吃过饺子,喝过清香的荠菜汤,躺在床上,睁眼时会想起白天挖荠菜的情景;闭上眼,满眼仍是荠菜飘来飘去。虽然知道明天依旧要投入繁重的作业中,但是在这片刻,我真的能把这些放下,暂时回到真正的我,做一个天地间自在的人。

不过如今,那样的片刻,我也终于不能挤出来了。一片片的荒草地,相继盖上了高楼。要挖荠菜,须往更远的郊区去了。

在不能去挖荠菜的春天,我们三个竟然都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在路过绿化带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低头留意是否有荠菜。

荠菜,这大地的精魂,春风一起,准会从城市的缝隙里钻出来,年复一年。

[荠菜作文20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剪荠菜

全文共 232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初六下午,我和爸爸去剪荠菜

我们到了菜地里,看见荠菜就开始剪了。我和爸爸各自剪了一会儿,爸爸说:"我再去找找。"过了一会儿,爸爸喊道:"豆豆,快来,这里有很多荠菜。"我就跑了过去,我们开始合作:我找荠菜,爸爸剪。我发现一棵很大的荠菜,就兴奋地喊了起来:"爸爸,快来剪,这里有一棵荠菜大王。"我往后退了一步,看到了一棵更大的荠菜大王,奇怪的是我找到的荠菜一棵比一棵大。这里的荠菜又大又嫩,最大的有锅盖那么大呢!结果我们剪了足足一大袋满载而归。

[寒假中做的趣事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挖荠菜4年级作文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春天到了。星期天中午,妈妈说:“我们一家子去挖荠菜,好吗?”我一听挖荠菜,这可从来没听过,更没干过。“行!”我立刻响应。我以为一定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我们一家人骑车来到了城南的大田里。除了零零星星的野菜那点绿色外,那里几乎是一片土黄色的世界。妈妈给每人一把铲子,我们就要开挖了。还没等妈妈告诉我哪些是荠菜,我就已经四处挖开了。不一会,我就挖了一堆。妈妈看我挖了那么多,很高兴招呼我拿给她看。“好儿子,这些是不能吃的,有毒!谁让你那么心急,不听我和爸爸说的话。”接着,妈妈告诉我,要挖的荠菜,叶子是两排锯齿状的,颜色发干,中间部分呈很深的枯黄色,大部分开着白色小花。喔!这次我终于认识了荠菜。看准一棵荠菜,我用铲子贴着地面把它连根铲断,一棵完整的荠菜就进了我的袋子。就这样一铲接一铲的铲下去,不一会儿我就浑身冒汗。感觉难受死了,热!热!受不了了!原本觉得很有意思的兴致全没了。索性铲子一扔,我就跑到一边玩儿去了。

后来,在我的一再催促下,爸爸妈妈带我回家了。

当晚上吃着荠菜馅的饺子,那独特的味道让我开始后悔自己的逃跑行为。

下次我一定坚持到底,绝不再做逃兵!

[挖荠菜4年级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小巧玲珑的荠菜花

全文共 207 字

+ 加入清单

看了前面的,你可能觉得,花越大,越美。可是,那小小的荠菜花也别有一番风味呢!

雪白的荠菜花点缀着绿油油的草地,这儿一片,那儿一簇,好似一块绿色的丝绸上,绣出的雪白的云朵。它们不甘示弱,从种满青草的土地上钻了出来,似乎在说:“你们不要觉得木本植物比草本植物美!我们也是很美丽、很强大的!不许忽略我!”

花,能美化我们的环境,能陶冶我们的心灵,而春天,就是属于我们的世界,属于植物的世界,属于花的世界!

[春天花的世界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家乡的荠菜作文

全文共 2330 字

+ 加入清单

绿化地上,已经有荠菜长出了!姥姥一进门,来不及换鞋,先大声宣布她的发现。我也发现了呢,这个周末,咱们抽空儿去挖荠菜吧!妈妈附和着。可是,这周六上辅导班,周日有论文导师见面会我的话一出口,大家都沉默了。

什么时候能有空去挖荠菜呢?去年因为我的中考,无暇去挖荠菜,过了一个空白的春天。难道今年又要错过吗?

是的,无论春水怎样的绿,早樱怎样的烂漫,在我们一家人的心里,荠菜舒展起叶片才算是春天到来;而挖荠菜则是我家迎接春天的传统仪式。每年的第一场春雨之后,我们就要到空地里遍寻这种不起眼的野菜。苦苦寻觅半日,只得不多的一把,小心地洗净,细细地剁馅,包饺子。吃了荠菜饺子,这个春天才算圆满了。

这两年的太忙着实令姥姥怅惘。在我小的时候,她每年都会带着我去挖荠菜的。

我跟在姥姥身后,看她拨开枯黄的杂草,用小铲一挑,揪着根部一抖,草屑和泥土纷纷散去,一棵荠菜躺在掌心,完整而干净。好好记着荠菜的样子,困难的时候是可以救命的。我小的时候,苦啊无论我们怎样劝阻,姥姥总要提起这一句话。苦难的日子留给她的印象实在太深了。姥姥小的时候,家境贫寒,大姐已经出嫁,二姐卧病,老三夭折,还有一个小弟弟。排行老四的她,身量未及灶台,便开始踩在板凳上为家人做饭。粮食是不够的。每天必得挖些野菜掺进锅里,而荠菜是其中最美味的一种。尤其是春荒里,荠菜总是最早从冰雪初消的地里长出来。抗日战争中,断粮的时节,荠菜甚至成了一种依靠。野菜里数荠菜最能活,天旱的时候,叶子就会变成细细的,天冷的时候就平平地趴在地上,可总归能长出来!只要大地上还有荠菜,她就有勇气相信能熬过所有的苦难。现在,姥姥把春天挖一回荠菜当作了我家的传统,颇有种感恩节的意味。

妈妈喜欢挖荠菜,因为荠菜能让她想起故乡。这一点点故乡的影子,寄托着她无处可寄的乡愁。挖荠菜的时候,她会拎起一颗干巴巴的荠菜叹息道:北京的荠菜这么细瘦!在我们南方老家,荠菜又肥又大,水灵灵的。北京3月里还这么冷,荠菜也冻成褐色的,这个季节,南方应该已经菜花满地了她的目光聚焦在远方,仿佛能越过时空,看见童年的她站在田野里;与她一般高的油菜花由风一吹,满地的金黄如浪一般漾开去

妈妈的老家在江苏一个小镇上。院子立在河岸边,黑瓦粉墙。那条河已近入海口,河面宽阔,河水既清澈又温顺。河滩四处蔓生着杂草。下学后她经常会在河滩上帮着她的农家小伙伴打猪草、打兔草。每个人都会被蚊子叮出不少的红包,不过这丝毫不妨碍他们在夕阳下嬉笑,间或打个水漂,放个芦苇船儿。猪草打够了,会折了蒲草,绑上蛤蟆肉钓龙虾。抓不到蛤蟆,就会挖些荠菜。龙虾傻傻的抱着蛤蟆不撒手!妈妈描述的时候,忍不住笑起来。龙虾会作为难见荤腥的小伙伴的战利品,荠菜则由妈妈带回去。这时候,大河边的晚餐桌上,除了稀粥、萝卜干,就多了清香的凉拌荠菜。那大河边恬然流过的日子,有着单纯的快乐。

最让妈妈怀念的是小镇上人们的那份亲近。不像在都市里,邻居们顶多在电梯里遇见了点点头,保持着一份远远的礼貌。

夏天,荠菜开出小小的白花。我和小朋友把它采下,晾干,用纸包起,送给一位老爷爷,作为治疗头晕的药饮。那位老人也许是当过账房先生,镇上的人都叫他曾先生,好似他的姓名一般。夏夜纳凉的时候,孩子、老人爱往他家聚拢去。摇着蒲扇,听他说《三国》,讲《水浒》;穿插着施耐庵是本县人氏,此地往西30里写三国的罗贯中,乃是他的弟子;或者是顺着河往东就是范公堤,修筑海堤的范文正公,写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先下之乐而乐’。有一回,收到荠菜花他很是高兴,用紫砂壶把荠菜花沏上,兴致勃勃提起毛笔,写几个字教孩子们念: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每次听妈妈描绘她的故乡,我就会幻想这样的奇景:仲夏的夜晚,萤火虫闪烁在一朵朵黄色的浮萍花间,就像一个个小灯笼;把大河妆成了流金的银河,满载一河光辉,徐缓向东流去。我央求妈妈带我回去看看,她的目光一下子黯淡了。

回不去了!大河随着工业的发展,先是被污染,然后就被填满,现在已经改建成高速公路。那小院也被征用、拆迁。妈妈由小女孩变成了新时代正稀缺的大学生,毕业以后分配到繁华、拥挤的北京。她辛苦工作、定居,并把父母接到北京同住。可是她忘不了那在现代化中丢失的故乡;那寒山寺钟声般悠远、厚重,有着一份清雅、一份淡然的故乡。

没有了故乡,又难与北京这个大都市产生什么内在的共鸣,妈妈每次见到荠菜感到分外亲切。一碗碧绿如翡翠的荠菜汤,就像涵进了整个故乡。那清香的汁水满足了唇齿,安慰了一位没有故乡的游子的心。

每次家里挖荠菜,我总是热烈响应。把沉甸甸的书包撂在家里,从阴凉的书房,到明亮亮的户外。太阳晒在背上暖烘烘的,惬意得很!我兴奋地在空地上来回奔跑,风从耳边掠过,抬头望一望天上的白云,有一种飞翔的感觉。跑过之后,我充当侦察兵。因为北京干燥,荠菜极其难觅。眼睛细细扫过每一块微润的土地,在很多次的失望之后,忽然发现一棵荠菜!眼光放开去,便可发现附近躲藏着成片的荠菜。还是细伢仔眼尖!婳儿功劳最大!装荠菜的袋子渐渐饱满,我拎着,嘴里会涌起甜味儿来。

一家人围坐,一起包荠菜饺子。我包的饺子千姿百态,引发一阵阵的哄笑。吃过饺子,喝过清香的荠菜汤,躺在床上,睁眼时会想起白天挖荠菜的情景;闭上眼,满眼仍是荠菜飘来飘去。虽然知道明天依旧要投入繁重的作业中,但是在这片刻,我真的能把这些放下,暂时回到真正的我,做一个天地间自在的人。

不过如今,那样的片刻,我也终于不能挤出来了。一片片的荒草地,相继盖上了高楼。要挖荠菜,须往更远的郊区去了。

在不能去挖荠菜的春天,我们三个竟然都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在路过绿化带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低头留意是否有荠菜。

荠菜,这大地的精魂,春风一起,准会从城市的缝隙里钻出来,年复一年。

[家乡的荠菜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小可爱的怀念那年的荠菜三年级作文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可爱怀念——那年荠菜

今年的荠菜早早的熟了,我依然没有忘记小可爱喜欢吃荠菜这个事情。于是昨天中午,趁着在姥姥家吃午饭,我又来到花园的吃、草地上。

小可爱正懒洋洋的趴在草地上晒太阳,见我来了,先是站起来,大大的眼睛对着我从上到下看了一遍,像是在扫二维码,扫完后,对着我摇尾巴,还做谢谢的动作,我明白她的意思,于是过去把绳子解开了,小可爱立马跳到我的身上蹭来蹭去,直到我说:“好啦,下来了。”它才到草地上去。

我说:“小可爱,我给你挖荠菜吧?”小可爱看看我,好像在对我说:“好呀!”于是,偷偷溜进姥姥的菜园,左翻右找,终于在“格格门”那里找到一颗小荠菜,因为没有铲子,我就用手把荠菜拔了出来。我拍去上面的土,然后送到小可爱的面前,小可爱过来闻了闻,就叼起荠菜跑了,我的目光跟着它的脚步来到了一个小小的木栏(就是6根树枝插在土里组成的一个像长方型的木栏。)在那里,它津津有味的吃着荠菜,我觉得那个地方很熟悉,就绞尽脑计的想在哪见过,突然,一个影子闪过我的脑海,我想起来了,那是小乖和它的朋友藏骨头的地方(见《小乖的新朋友》上、下)!果然不错,小可爱吃完荠菜,向前走了一步,就开始扒前面的草,不一会,从里边叼出一块肉。我没有阻止它,因为我知道,它在怀念小乖,在怀念那年的荠菜……

展开阅读全文

挖荠菜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它的叶子呈锯齿形状,有的上面还会开出一朵朵洁白的小花,好似一朵朵蒲公英。

一到田间,没等老师发话,我们就像出笼的小鸟,四处散开,纷纷拿出工具开挖起来。有的弯着腰低着头寻找着;有的已经找到了目标,正准备挖了;还有的眼疾手快,已经挖到了一大把,向同学们炫耀着呢!

场地上顿时热闹起来。隔了会儿,老师也许发现了问题,把我们叫到身边,手里拿着一棵荠菜,对我们说:“野菜的品种有很多,我们今天要挖的菜是荠菜,就像我手上拿着的。它的叶子呈锯齿形状,有的上面还会开出一朵朵洁白的小花,好似一朵朵蒲公英。”

同学们听了,受益匪浅,接着又分头行动。我蹲下来,像扫地雷似的在蚕豆丛中寻找着荠菜,找了半天,尽是一些野草,荠菜一棵都没有找到。突然,我眼睛一亮,看到了一朵白花,赶忙蹲下身,用剪刀开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荠菜”挖出来,可仔细一看,挖出来的菜,虽然有雪白色的花,可叶子不呈锯齿形,这可不是荠菜呀!我继续俯身前进,不多时,又发现了一棵荠

菜,仔细辨认一番,确定真是荠菜。正准备挖,可一着急,剪刀断了。没办法,只好拿出铲子,先用手将荠菜伏在地上的叶子收拢好,再用铲子将根周围的土一点一点铲松,继而使劲将铲子往泥里一插,紧接着使劲一挖,这才将这棵荠菜挖出来。

“挖荠菜可真不容易!”我擦了擦额头的汗,不禁感慨道。

展开阅读全文

挖荠菜作文450字

全文共 463 字

+ 加入清单

春姑娘已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她走一路,洒一路春风,风儿吹皱了河水,吹绿了柳梢,也吹乐了我们小朋友的心房。今天,我和姐姐、妈妈、姨妈高兴地去田地里挖荠菜

我们来到了一片田地,只见田地里是金黄的油菜花、还有绿油油的麦田。我和姐姐兴奋极了!在杏树下你追我赶,嬉戏打闹。这时姨妈大声地对我们喊道:“来,每人一把铲子挖荠菜!”我和姐姐不知道什么是荠菜,妈妈挖了一棵给我们看,说:“你们看,它像什么?”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像凤凰的尾巴!”妈妈笑了笑,点了点头。

我和姐姐兴奋地跑开了,满地去找像凤凰尾巴一样的荠菜。我最先发现了一棵大荠菜,我拿起手中的铲子就去挖,却挖不动。我灵机一动,把铲子放平了,一点一点的向前铲,一棵大荠菜被我挖掉了,我乐极了,喊道:“我挖到了一棵大荠菜!”姐姐急忙跑过来看,却对我叫道:“这不是荠菜!”姨妈也走过来看了看说:“你怎么把别人种的香菜给挖了出来。”姐姐在一旁笑得前仰后合,我却羞愧难当。

荠菜可真难找呀!我接受教训,细心了许多,在草丛中寻找着它们的身影。劳动的果实是甜的,我今天还喝上了鲜美的荠菜汤呢!

展开阅读全文

挖荠菜作文450字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和妈妈要去麦地挖荠菜

在路上,我看到路边的石缝里,迎春花开了,金黄一片;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无数粉红娇嫩的杏花;脚底下,小草也迫不及待地探出翠绿的小脑袋,望着这艳丽的景色,我不禁吟诵起来:“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不知不觉,我们走到麦地里。哇,荠菜可真多呀!还没等妈妈说话,我就跑到麦地里,这里挖一棵,那里挖一棵,这时妈妈走到我面前,我得意地对妈妈说:“妈妈,你看我都挖了那么多了,历害吧!”妈妈看了看我挖的荠菜,指着我挖的荠菜说:“你挖的是什么荠菜呀!这分明就是野菜。”我问妈妈:“那荠菜到底长什么样子呀?”妈妈说:“荠菜的叶子像锯齿一般,有白色的花,而且荠菜含维生素C,有好几种吃法呢!”原来荠菜是这样的呀!为了吃到美味的荠菜,我按照妈妈说的荠菜的样子,找得可仔细了。一会的功夫,我就挖了两塑料袋。不知不觉,夕阳西下,在妈妈的再三催促下,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麦地。我决定,下个星期我再来挖荠菜。

回到家,吃着自己挖的荠菜,那真叫一个香。经过这次挖荠菜,我懂得了只有付出,才有收获。我一定好好地读书,掌握更多的知识,成为父母的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剪荠菜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我家住在一大片田野的旁边。每到春天,我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草香味,有一种叫荠菜的草,它的香味使我特别敏感。

立春刚过,荠菜就悄悄地从土里钻出来了。它喜欢长在田间的小路上。它们的颜色可多了,有墨绿的、嫩绿的、黄绿相间的,还有土黄色的……听爸爸说,荠菜喜欢长在人走得较多的小路边,而且一个地方只要长过一次,以后年年都会长。这不得不让我赞叹它顽强的生命力。

每年春天,爸爸妈妈都会带我到田边去剪荠菜。这不,天气刚刚转暖,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奔向田野。刚开始我不会剪,老把它剪散了。爸爸耐心地教我:“因为荠菜总是平平地贴着地面生长,而且菜心往地下凹。剪的时候,如果平着剪过去,准散架,所以要把剪刀头插进离根不远的比较深的土里,这样就不容易剪散了。”我学着爸爸的样,很快就学会了,而且剪得越来越熟练了。

现在我已经能把荠菜剪得又快又完整了,但是,在草丛中分辨它又成了一大难题。妈妈还是挺有经验的。她说,荠菜像个小圆盘贴在地面上,叶子很像一根小羽毛,边上还长满了锯齿状的花边;如果凑近它,还能闻到一股特别的清香;荠菜喜欢长在杂草丛中,有些肥沃的菜地里也比较多。妈妈的经验提高了我的分辨能力。

现在,我已经是剪荠菜的小能手了。剪荠菜,让我体验了收获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我帮妈妈挑荠菜作文500字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寒假的一天,奶奶对妈妈说:“晚上家里要包馄饨吃,需要到菜地里挑些荠菜。”于是,我决定帮妈妈一起去挑。

我和妈妈各自准备好小锹和菜篮,就出发了。绕过一个小池塘,我们来到了金爷爷家的菜地,我满心喜悦,心想:好久没挑荠菜了,这一回,我要挑个够!

说干就干,我在地上仔细地寻找着。不一会儿,我发现地上有一株植物,叶子向四周散开,叶片薄薄的,两边有许多豁口,就跟书上说的一样,呈羽毛状分裂。没错,它就是荠菜!我万分欣喜,连忙用左手把叶片揪住,用右手拿起小锹,对准它的根部,往前一用力,把根铲断。我抓起荠菜,用力甩一甩,把根部的泥土甩落,一棵完好无损的荠菜就在我手里了。只见它的叶子背面呈淡绿色,比正面要浅些。用鼻子闻一闻,还有一股淡淡的香味。我兴奋地把它拿给妈妈看。妈妈点点头说:“嗯,找对了,就是它。”“耶!”我开心地一蹦老高,看来我的“预习”没有白费。我继续在地上搜寻,挑了一棵又一棵。突然,我发现一棵很像荠菜的植物,只不过叶片背面是白色的。我问妈妈是不是荠菜,妈妈微微一笑:“我觉得不像。你认为呢?”我掐两片叶子闻了闻,有一股刺鼻的味道。哎哟,这种味道我可不喜欢,肯定不是荠菜。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我感觉蹲得腿都酸了,回头看看满满的一篮子荠菜,心里喜滋滋的。今晚就可以享受到美味的荠菜馄饨了,这可是我自己的劳动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挖荠菜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下午,我和妈妈一起在奶奶家后面的田野上挖了许多荠菜

一听到要挖荠菜,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连忙拉着妈妈的手赶紧往田野里跑。走到田野,绿油油一片,真是美极了,低头一看,“哇!”在青菜的细缝间有好多荠菜,我二话不说,把一株株“荠菜”给挖了起来,得意洋洋地给妈妈看,妈妈看了看我手中的“荠菜”,哈哈大笑:“你觉得这个是荠菜吗?你看看,我和你的荠菜一样吗?”我愣住了,挠了挠头皮,心想:果然一点也不像呀!我继续寻找着妈妈挖的荠菜模样,并对照着妈妈挖的荠菜,一株株对过来,终于找到一株“荠菜”把它给挖了起来,又给妈妈看,妈妈接过我手中的“荠菜”,细细地看了看前面和后面,这时我心想:这个肯定是的。过了一会儿妈妈突然开口,说:“这个不是。”结果出乎我意料,连忙问:“为什么呢?”“因为这株菜虽然很像荠菜,但是荠菜后面没有毛茸茸的毛,而这株反面有毛,所以这株不是荠菜。”我不甘心,继续寻找着荠菜,但比刚才谨慎多了,每挖一次都给妈妈看,每次妈妈都说:“是的。”这下更增加了我挖荠菜的劲头,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挖了满满一篮箩筐了。挖完荠菜,我们满载而归,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晚上,奶奶做了荠菜炒年糕,味道可美味了,而且气味非常香,自己挖得就是好吃!挖荠菜可好玩了,下次,我邀请大家一起来我奶奶家后面的田野上挖荠菜!

展开阅读全文

美味的荠菜作文

全文共 1011 字

+ 加入清单

荠菜,并不是什么精心种植的农家菜,它是平凡的野菜,在田野里土生土长,只需一点水、一点土、一点阳光,就可以惊喜地长出一片绿来。在众多的蔬菜中,它又小又平凡,在偌大的田野里,独自清芳。

是的,我喜欢荠菜!

春天,家乡的田野上长满了荠菜,一片又一片绿,象征着勃勃的生机。我和妈妈总是带着篮子与小树枝,去将那片绿挖回来。妈妈是挖荠菜的能手,她将树枝插入土中,朝根部方位轻轻一撬,一棵荠菜就被完整地挖了出来,不一会儿,就能挖个大半篮,满手都是荠菜的清香。

荠菜的吃法很多,最好吃的是凉拌。荠菜洗净,摘掉老根和烂叶,放入锅中微煮,一棵棵大大的荠菜顿时卷缩成了一朵朵小雏菊。大蒜拍碎,辣椒切丝,拌上盐、酱油、白醋,或者奢侈地淋上几滴香油,一盆凉拌荠菜便完成了。视线下,白色的大蒜、红色的辣椒、绿色的荠菜闪着动人的光泽,竟也有几分韵味,让人不禁食欲大增。

轻轻挑起一根荠菜叶,放入口中慢慢咀嚼,一股荠菜独有的清香,顿时在口中弥漫开来,就像把整个春天含在了嘴里。细品,一股淡淡的盐味、酱味与醋味,几乎包住了你的整个舌尖,最后,一股浓浓的辣椒味又呈现在口中,与咸味相配,更是让人回味不绝。好一会儿,味儿才渐渐淡去,嘴里却又汪起许多口水来。再挑起一根放入口中,还是觉得不过瘾,干脆就整棵整棵的大吃了。辣味、咸味越来越重,满嘴都是辛辣与清香的碰撞,辣得人喘不过气来,却又舍不得放下筷子,实在忍不住了,就喝一口水继续吃。荠菜越吃越香,越吃越有嚼劲,一不小心,满盘就吃完了,只好依依不舍地放下筷子,望着空盘咂嘴相盼了。吃凉拌荠菜,我都是一大口米饭几大筷荠菜,大快朵颐的同时还要看管好自己的舌头,有时还会贪婪地吮手指。妈妈敲着桌子一再提醒我“淑女风范,淑女风范”,可正快慰口舌呢,谁还顾得了那许多。

荠菜还有一种吃法,就是包饺子。这种做法有些麻烦,要先把荠菜切碎,混着肉沫,加入盐、醋等调味品搅拌成馅,将荠菜肉馅包入饺子皮中,饺子就做成了。下锅煮熟,一大碗荠菜饺子便出现在你的面前,拎起一只,对着它那白白胖胖的身子轻轻地咬开一个小口,新鲜的汁水顿时涌了出来,一吸便是满口清芳。再咬一口馅,鲜鲜的、糯糯的,有一股山野特有的清新气息,格外让人留恋。再喝一大口汤,热热的、香香的,整个心都暖了。每次做荠菜饺子,我都变身为傻气贪吃的小金鱼,一口一口,吃到停不下来。

荠菜虽美味,遗憾的“秀色可餐”的时间太短暂,待到明年春来时,我定要把荠菜的青春年华,再次移至到唇舌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挖荠菜作文350字

全文共 355 字

+ 加入清单

寒假的一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妈妈带我到田野挖荠菜,我们提着篮子,拿着剪刀,兴高采烈地来到了辽阔地田野。

我问妈妈:“荠菜长得怎么样?”妈妈马上找到了一棵给我看,荠菜有长长的根,细长的茎和叶,它的叶子像鱼骨头,我闻了闻还有一股荠菜特有的清香,我想如果把它和年糕炒在一起一定特别好吃,我仿佛听到荠菜兄弟已经在呼唤我,让我们去挖呢!

我迫不及待地去寻找它,荠菜好像在跟我玩捉迷藏似的,我耷拉着脑袋,泄气地说:“我找不到荠菜!”妈妈告诉我:“荠菜可调皮了,他们会得躲在菜丛或草丛中。”在妈妈的指点下,我终于找到了一棵“大王荠菜”,赶紧把它剪下来放进篮子。

就这样我们在田野里边玩边找边挖,挖了满满的一篮荠菜,我觉得挖荠菜让我增长了知识,锻练了身体,真是一举两得。我和妈妈带着篮子回了家,但那一声声欢声笑语一直在田野回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