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蛟龙

蛟龙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蛟龙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蛟龙问题。

分享

浏览

1204

作文

10

“蛟龙”号下潜确认洋壳断层对海底热液区有控制作用

全文共 27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1月31日继续在西南印度洋龙旂热液区下潜,科学家在海底观察确认洋壳断层对海底热液区和烟囱体喷发有明显控制作用。搭乘“蛟龙”号下潜的同济大学教授周怀阳说,“蛟龙”号作业区域在龙旂热液区南部,这里的热液区范围虽然不大,但很特殊,烟囱体十分高大。通过观察确认,这个热液区除存在近东西向洋壳断层外,还有近南北向洋壳断层,洋壳断层对海底热液区和烟囱体喷发有明显控制作用。此外,“蛟龙”号当日采集了近底5米的背景海水8升,获取了大烟囱风化崩落到其基部的硫化物样品1块0.68千克、氧化物1块0.26千克以及热液烟囱附近的玄武岩样品1块6.2千克。

展开阅读全文

“玉兔”登月“蛟龙”再探海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展开奔月之旅。半个月后,“嫦娥”轻盈落虹湾,“玉兔”独行探广寒。12月22日凌晨,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完成了第五次互拍,也是最后一次互拍。此次互拍传回了着陆器携带五星红旗的清晰全景照片。至此,两器互拍的任务圆满完成。随后,月球车“告别”着陆器,并开启两项新设备,开始月面测试工作,并前往更远的区域继续月面巡视勘察。

2013年9月9日下午,随着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被顺利回收至母船甲板,“蛟龙”号2013年试验性应用航次科考任务圆满完成。“蛟龙”号通过三个航段总共21次下潜,圆满完成了在中国南海、东北太平洋中国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和西北太平洋中国富钴结壳勘探区的科学考察。‘蛟龙’在不同海区、不同地形、不同深度进行近底航行、拍摄高清影像、取样、勘查海底资源环境,并作对比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6.科技已融入了生活,也丰富了生活。在街道、在家中、在教室、在商店,科技都给人们带来了便捷。

展开阅读全文

八百蛟龙护南岳的典故

全文共 2174 字

+ 加入清单

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的南岳大庙,又被称为“南国故宫”,是专门为了祭祀南岳圣帝而修建的,是我国南方规模最为宏大、布局最为完整的宫殿式建筑群之一,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大庙中有八百条形态各异的蛟龙被刻于屋顶、石柱和栏杆上。为什么会雕刻这么多的蛟龙呢?这还得从一个传说讲起。

据说,远古时候,南方有个部落,他们的首领叫祝融。祝融非常聪明,他发现如果将两块石头猛烈撞击摩擦就会出现火花,这样就能取火了。他把这个发现告诉了黄帝。黄帝为了奖赏他,封给他一个官职——正火官,并派他去镇守南方。

祝融来到南方,住在衡山。他把取火的方法教给了当地的百姓。百姓们很快就学会了,他们用火烤东西吃,还用火照明,遇到野兽袭击人类的时候,就用火把把它们赶走。火给大家带来了便利,百姓们因此过上了好日子。大家很感激祝融,对他非常尊敬。

一天,祝融把南方各个氏族的首领都召集在一块儿,把火种分给他们,让他们各自保存好火种。可是祝融并不知道保存火种的方法,只是叫大家把火种埋在地下,不让它熄灭。谁知过了一段时间,火种燃烧起来了,而且越烧越旺,弄得整个南岳的地底下都是烈火。地底下的烈火把地面烤得滚烫,花草树木全枯死了,江河里的水也被煮开了……到处都是一片焦黄,庄稼也没办法种,大家没有吃的,又热又饿,一个个精神萎靡,站都站不稳。

有一位龙子,住在离衡山不远的湘江,此时龙宫就像一个蒸笼,热得他实在受不了了,只好向住在南海的父亲求救。湘江龙子写了一封信,派亲信火速送到南海。南海龙王接到儿子的信,得知了儿子现在的情况,万分焦急。可这南岳距离南海有几千里水路,俗话说远水解不了近渴,这该如何是好呀?旁边的龟丞相站出来说:“陛下,不如这样,我们先将海水呵成气,变成云,吹到南岳去,到时候云变成雨,下他个三天三夜,先救急再说。”龙王觉得他说得有道理,赶紧派人去呵海水,就这样,南海的水整整被呵下去了三尺三寸。

可是,龙王降下的水,只能暂时缓解地面上的热,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地底下的火依旧在燃烧。过不多久,南海龙王来南岳巡视,看见南岳方圆百里都是积水,老百姓的房子都被泡在水里,人们跑到山顶上避难。水在地上流,地下却仍然有火,烤得大地还是像个蒸笼一样。南海龙王看到自己浇下的雨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心里别提有多难过了。他想来想去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这时湘江龙子说:“父王,俗话说,有事问三老,说不定老百姓会有办法呢?我们不妨去问问他们吧。”

龙王想了想,也只有这个办法了。于是他化身人形,变成一个老者,龙子则变成随从跟在他身后,一起朝村子里走去。

龙王父子从前山走到后山,从东山走到西山,碰见老人就问。有一天,他们来到一个山坳上,看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凿着一块石头。这块石头很奇怪,只见上面左一个洞,右一个洞,像个大蜂窝一样。龙王很奇怪,上前问道:“老人家,您这是在干什么呀?”老石匠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穿着光鲜的老人,叹了口气,说:“唉,你是外地人吧,最近我们这里遭了灾,又是火灾又是水灾的,原来是地火烤着,后来龙王为救火,降下了三天暴雨,可火没熄灭,反而引来了水灾。你看看,这遍地都冒着热气啊。”龙王看了看周围的土地,无奈地说道:“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老石匠缓缓地回答道:“办法嘛,也不是没有。”龙王听到这话,眼睛都亮了,赶忙问:“老人家,您是不是有什么办法?”老石匠看了他一眼,摇摇头说:“说了也没用,除非龙王亲自来。”

龙王一着急,顿时从人形化为龙形,说:“老人家,我就是龙王啊,您赶快告诉我吧,我好救大伙儿啊。”

老石匠没想到眼前的人就是龙王,赶忙跪拜,说:“龙王显灵,我们有救了。”说完拿着刚才凿的那块石头对龙王说:“你看,这是衡山的模型。衡山总共有三十六个洞,后洞通着前洞,前面的洞又连着湘江。只要派出几条蛟龙,驻守在这些洞里,把海里的水引到山上来,这样,地火就能被制服了。”龙王一听,果然有道理,立刻照着老石匠的话去做。老石匠看龙王这么热心,对人类如此慷慨,就把那个辛苦凿好的衡山模型送给了他。

南海龙王一回到龙宫,就赶紧将五湖四海的八百条蛟龙全部召集在了一起,大家一起商量治理南岳的办法。龙王将老石匠的话说给大家听,并问道:“救百姓于水火,此等善举有谁愿意去吗?”蛟龙们都跃跃欲试。于是,龙王挑选了一些法术高强的蛟龙,把他们派往南岳,并命令其他蛟龙,今后只要南岳需要水,不管是谁,都要给予帮助。这样,南岳一下子来了好多蛟龙。青龙住在青龙桥下,黄龙住在黄沙潭,黑龙住在莲花峰下的黑沙潭,白龙住在集贤峰下的白龙潭……其余的蛟龙,有的住在水帘洞,有的住在络丝潭,有的住在九龙泉……总之,凡是需要的地方就有蛟龙把守。

夏天来了,南岳酷热难耐,蛟龙们就甩动尾巴,招来乌云、闪电,紧接着,大雨倾盆而下,这样,每个潭里、洞里,都灌满了清凉的雨水,热气消散,南岳也跟着凉爽起来。到了冬天,遇上下雪,地上到处都结着冰,人们冷得直哆嗦。这时候,蛟龙就趴在地上一动不动,让地火发出热气,烤得每个潭里、洞里都热乎乎的。因此,这么多年来,南岳总是冬暖夏凉,大家都喜欢到这里来住。

为了感谢龙王和蛟龙们的大恩大德,人们特意修了一座南岳大庙,并在庙里的正殿前面,用汉白玉石雕了一条大龙。大龙雕得栩栩如生,就像活的一样。另外,在墙上、柱子上、神台上,人们都雕了很多龙,不多不少,刚好八百条,以此来纪念八百蛟龙护南岳的功绩。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龙的成语故事:蛟龙得水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北魏时期,朝廷决定南征,急需将才,尚书李冲受命挑选将领,小官吏杨大眼要求率军出征。

李冲认为他的资历不够,杨大眼当众表演自己捷走如飞,他的武艺高强征服了李冲,当即任命他为主帅,取得了很大的胜利,让他蛟龙

蛟龙得水的故事延伸

【注音】jiāo lóng dé shuǐ

【出处】《管子·形势》:“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

【解释】传说蛟龙得水后就能兴云作雨飞腾升天。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也比喻摆脱困境。

【用法】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

【近义词】如鱼得水、飞黄腾达、一鸣惊人

【反义词】怀才不遇 虎落平阳

关于龙的成语故事:蛟龙得水点评

一般人总是等待着机会从天而降,而不想努力工作来创造这种机会。当一个人梦想着如何去挣五万镑钱时,一百个人却干脆梦着五万镑就掉在他们眼前。在这个世界山从来不缺少机会,而是缺少能够把握住机会的人才。所以在机会来临之前,我们要让自己变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游蛟龙大峡谷作文800字

全文共 1108 字

+ 加入清单

阳光洒在树林的阴翳间,碧蓝如洗的天空总能带给我们好心情。带着满腔的期待,载着满车的欢乐,我们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蛟龙峡谷

下了车,这眼前的景色不禁让我感叹了一声:“哇!”你看这清澈见底的溪水,潺潺的流动着,仿佛一块无暇的蓝色翡翠:你看这凛然耸立的青山,突出嶙峋的怪石,多么美的地方啊!伴随着一路的美景,我们缓缓驶入了景区。到了里面。我突然有点想放弃了,这……也太高了吧!我来这只是为了看看风景,去走一走传说中很可怕的玻璃栈道啊!这么高的山,我真的能爬上去吗?我在心里默默地叹了一口气。

最终,为了不辜负一路坐车盘山而上的辛苦,我还是踏上了这条漫漫长路,因为玻璃栈道在晴空中折射的光芒在召唤着我。我们一路走走停停,一边爬山一边欣赏着一路的风景:青山绿水,倒映着蓝天白云,清风拂过,听听竹海的涛声,轻嗅着空气中的芬芳,多么惬意啊!在我们的喘气声中,终于到达了一个观景台:泰坦尼克观景台。这个地方看上去真的很像邮轮的船头呢。我站在观景台上等待着其他人追上来,同时也看饱了半山腰上的风景。

修整片刻,我们再次出发了,我们的目标可是顶上的玻璃栈道呢!微风拂过我们的脸庞,吹走了我们一身的燥热,我的心也随之荡漾,不禁哼起了小调。随着海拔的升高,远处的风景逐渐映入我的眼帘,极目远眺,是一片青山,如水墨画一般在云雾中时隐时现,一低头,就是山中的竹林,在风中轻轻摇曳着,山脚下的村落看起来也是如此的渺小,一切的一切都仿佛被我踩在脚下。

不久,我们就到了玻璃栈道了,真是让人兴奋!我小心翼翼地站在玻璃上,伸出头四下张望着,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因为玻璃反光的缘故,下面的景色看不太清楚。我很快穿好了鞋套,等着其他人的动作。然而,只有小姨一个人迟迟不敢出发,我们一直劝导她:“没有什么好怕的!”,“只要不看下面就不会怕了!”,“一点都不可怕!”最终,她还是套上了鞋套和我们一起走。刚踏上玻璃,她就开始颤抖,一直死死的抓着栏杆,一定要有人扶着她才行。看着她滑稽的动作,我们都不顾形象地笑了起来。

绕着玻璃观景台走了一圈,我们到了玻璃铁索桥,索桥在空中轻轻地摇晃着。我大着胆子往前走了一步,大家也跟了上来,我好奇的看着旁边的景色,丝毫不觉得害怕。随着脚步,索桥轻轻摇晃了一下,后面突然传来小姨的一声惨叫:“天啊啊啊啊!这桥在晃!”“这是铁索桥,当然会晃啊!”大家再次发出了震天的笑声。走到对面,我们休息了一下,便走下了山。一路上,看着照片里小姨滑稽的姿态,又笑得肚子疼。下山也并不容易,因为路还在修建,而且我们的膝盖也因为爬山而颤抖着,只能放慢了速度。

下山途中,潺潺的溪水萦绕着石板小路,我回望着这个美丽的地方,再次感叹家乡的灵山秀水。

展开阅读全文

漫步蛟龙大峡谷作文600字

全文共 743 字

+ 加入清单

拥有360度全景玻璃平台和20米长的玻璃大吊桥,登山之巅,穷水之源。

还不快来蛟龙峡谷,用我的话总的来说就四个字“惊险·刺激。”

为什么叫蛟龙大峡谷呢? 原来是因为有个大峡谷在缙云县一个叫蛟坑的地方,又因为道路弯曲向上,因而称-之为蛟龙。说是道路弯曲向上,这一点对我来说一点也不为过,至少我坐在车上到达地点下车后,我已经吐得天地不分了。

还是快点开始我的登山之途吧! 我迫不及待地像一只猴子一个劲得往上爬,再说360度景玻璃那可是在山顶呢? 想到这,我就三步并作两步。其实也不是很高呀!我正高兴我这-么快就到了,一看时间。天啊!我居然已经爬了一小时了,不过我终于看见了那360度平台了。传说的那种可怕名不虚传,这个全景玻璃平台围着这个山顶整整围了一大圈,时不时还有一股又一股的冷风刺向我的身体。

我转头看向有恐高症的父亲,他好像双唇发紫,两眼瞪地通圆,不时地往下向看去,并以肉眼可见的幅度抖-动着,要不是平台上也有很多人,不然这个地方父亲打死也不会跟着我们一起来的。不过他还是更喜欢这种摇动幅度不是特别大的吊桥,如果是那种摇过来又摇过去的吊桥才是真的霸主。眼见着父亲就要放弃的眼神,我个步子冲过去将他拉上来。

只见父亲如同蚂蚁一样的速度,在这上面走动,我一拉,他倒是急得要骂来,我只好让他“自生自灭”了。可真正的霸主还在后面——玻璃大吊桥。

是时候展现出真正的技术了,我如-同一只大马猴在吊桥上面上蹿下跳的,吊桥上的人的手握紧栏杆,眼神中带有怒与恨还有伤心的神色看着我,我的父亲此时倒是抓住了栏杆神色庄重的向终点快步走去。这就是一种境界——心旷神怡,方乃静之道也。

当游客都走出吊桥时,我还一个傻子样的在上面。那可真叫尴尬,我赶紧下来向山下跑去……

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祝愿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好繁荣。

展开阅读全文

蛟龙峡谷作文800字

全文共 771 字

+ 加入清单

世景纷纷,我见过了“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见过了一望无际的大海;见过了五彩斑斓的花海。却从没有对“震撼”一词有如此深的感触。

那天舅舅把我从擦窗户中“解救”出来,要带我出去玩。一路上越过青山,淌过绿水,终于到了。下车扑面而来的就是阵阵清鲜的山风,把我脑中的嗑睡虫都给赶跑了,接着便是“哗哗的水声,更是让我对这仙境--——蛟坑,充满了期待。

起初我跑得可欢了把可还是经不住这冷冽的山风,高陡的山路。没走几步脸就红得像柿子,脚就重得像灌了铅。啊!快放我回家吧,累死我了!我宁愿做家务!我不禁哀怨道。

一步一个脚印,扶着栏杆终于快到山顶了,远远地就看到了蜿蜓在崖壁的玻璃栈道,一道弯一道直,看得我和表妹眼睛都亮了,忘记了腿疼,发了疯似得往山顶跑。

视眼开阔了,一阵阵山风不再冷冽,而带着一种使人神清气爽的魔力。套上鞋套,就往栈道边缘跑,还没跑到,往下一看,吓得我连连往后退了几步。过了许久才缓过神来,才大着胆抬起头远眺一下,对面山上的梯田,一梯梯,一条条组成了一个阶梯状的几何图形。

仔细一看,这栈道这么修建是有原因的,绕弯道走一圈,就能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地看到这蛟坑大峡谷壮美,让人深刻体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含义。

另一条直道,就是一座玻璃桥,脚一踏上桥,桥便抖了起来,发出一种铁链碰撞的“咯咯”声,再往前走走便能见到峡谷下的景色了:两边山上满是绿松,犹如两道绿色的屏障,中间是白花花的碎石,如同银河上的星星散落人间。抬头便是蓝天,上面镶着朵朵白云。看到此番美景便觉得先前爬山爬台阶的那般辛酸都是浮云,不算什么。

下山路上才最是轻松,才有闲余欣赏美景,看着对面的山下边是松林上边是峭崖,上下连接形成的壮美景象,无不体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啊!蛟龙大峡谷,至今所见,无物能与你的壮美与带给人们的震撼相媲美!只愿有更多的人与我一同感受,感受你,感受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蛟龙大峡谷游玩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个凉爽清新的美好日子,我们怀着开心快乐的心情,游览了盼望已久的蛟龙峡谷

午后我们踏着轻松自在的步伐,漫步在蛟龙峡。山脚下的村景让人感到非常的惬意,但是我已经等迫不及待,想去看看山上的美景,我们开始朝着山顶走去!

一路过去,行走在奇山秀水之间,如同在云里雾里行走!那里的山很高,那里的水很清,那里的景很奇,最刺激的当然是非那360度全程的观景玻璃栈道莫属!

从半山腰抬头一看,仿佛上面的人在浮空行走,可想而知,那刺激感一定非常大。

终于我们气喘吁吁地到达了惊险刺激的栈道,先绕着围成圆圈的观景台,行走了两圈,低头看去,仿佛自己也在浮空行走,于是不敢再摘下自己眼睛上的墨镜!

走上又高又长的玻璃桥时,我的胆量终于碰到最大的挑战了!一阵风轻轻的吹过,桥开始摇晃,开始不敢睁眼,后来慢慢习惯觉得非常有意思!

这让我知道了,人生中的一些事情,不要只看表面,不要不去试就觉得自己绝对不行,去试试看才会发现自己原来是那么的能干!就像今天,只有经过可怕的暴风雨,才能见到七色的彩虹;只有经历坚持到底的攀爬,才能见到山顶的美丽风景;只有经过无数次的尝试,才能走上那刺激的栈道,我终于走上了盼望已久的蛟龙大峡谷!终于见到了那最美丽的风景!

这不仅仅是一次开心旅游,这让我懂得了非常多的人生大道理!

蛟坑我还会再来!

展开阅读全文

水中蛟龙——朱梓润

全文共 812 字

+ 加入清单

王俊尧

在我们五(3)班中,体育方面的佼佼者可多!跑步高手石梓灏、篮球高手王宏阳……但最厉害的当属游泳高手朱梓润,泳技在班上无人能及。

朱梓润看上去有点胖,其实不然他身板结实着呢,体育样样都好,尤其是游泳。他的个子虽然不高,但他的胳膊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打起水来一阵白浪。

在游泳课上,杨卓然提出要和朱梓润比赛50米谁游得快,我来给他们当裁判。我一声令下:“预备开始”话音刚落,朱梓润嗖地一下冲到前面去了,水花四溅,蓝色水道上出现一道白浪。朱梓润就像在水面上飞翔一样,手提出水面又落下去,身体立刻向前冲一段,再看他的腿上下击打的水面,水花四溅。在白浪中,朱梓润像在地上跑步一样,游刃有余,浊浪前行像一条鱼一样灵动、敏捷。再把目光转向杨卓然,他也不甘示弱,使劲一蹬岸边,一下蹿了出去,追上了朱梓润,与他齐头并进。朱梓润看到了立刻加速,风一样的冲了上去,转眼间超越了杨卓然,最后朱梓润领先了杨卓然呢。

朱梓润不仅游泳快,还会花式跳水,这可是他的独门绝技。

上次他就给我们专门表演了一次。只见他站在岸上两条腿使劲一蹬,身体腾空而起,紧接着像一只海豚一样,来了个漂亮的前空翻。接着手伸到身前,脚抬在后面,做了个优美的落水动作。接着只听“扑通”一声,朱梓润入水,水面飞出很少的水花。他刚浮出水面,旁边传出一阵热烈的掌声。那掌声有对他的羡慕、赞美和对他的钦佩。

朱梓润肺活量非常大,潜水对他来说可是小菜一碟。

上次我们玩水中抓人,朱梓润一个人捉大家。开始后,我左顾右盼,发现朱梓润飞快的游来。我游泳也不差,朱梓润得费些功夫才能抓到我。我正想逃,发现朱梓润不见了,于是我放松警惕。下一秒我吓了一跳,朱梓润用手划水,脚蹬蛙泳,正用潜水来捉我。他像一只小海豚游得飞快,手轻松的划水,身体往前飞一段。紧接着他用脚使劲一蹬,加速向前游了一段又跳出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到了我。

我们班的朱梓润游泳快,跳水好,潜水也很轻松。我很佩服他,希望有一天能与他齐头并进。

展开阅读全文

美丽的蛟龙井作文400字

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喜欢波澜壮阔的大海,有人喜欢峰峦雄伟的高山,也有人喜欢郁郁葱葱的森林,而我却独爱着家乡的蛟龙井。

我的家乡在千年古村魁城,那里风景优美,历史悠久,是个旅游的好地方,其中,蛟龙井最引人注目。

“龙门千尺浪,井里万家烟。”在龙井祠里,有三眼泉水,泉水清澈、甘甜,人们用它煮饭,用它洗衣服,用它浇灌菜园。神奇的是,泉水还可以预测天气。听爸爸说,如果村子长时间下雨,泉水变浑了,天气就会很快变晴;如果长时间干旱,泉水变浑了,用不了多久就会下雨。也因为这个原因,人们就说泉水下面有蛟龙潜伏,所以就把这里的井取名叫蛟龙井。

蛟龙井里养了许多的鱼,一条条又肥又大,它们像一个个士兵守护着蛟龙井。由于龙井祠是个祖祠,每年到这里的人很多,只要听到人的声音,那些鱼儿就会像赶集似的聚拢来,争先恐后地等人们喂养,那场面非常壮观。这就是美丽的蛟龙井,清澈、甘甜的井水静静地流淌了一千多年,它见证了家乡的变化,见证了历史的兴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