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观后感

观后感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观后感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观后感问题。

分享

浏览

14981

作文

34232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全文共 1248 字

+ 加入清单

昨日,据同学的推荐,我看了一部电影。片名《血战钢锯岭》。

当本片结尾我眼泪涕下,很是感动。这部电影引发了我的深思,带给我极大的感触。

本片为二战为背景,日本夜袭珍珠港后,给予了美国海军很大一定程度的威胁。事后,美国对日宣战。这个故事就发生在知名的冲绳岛战役中一个美国军医的真实故事上。此次战役美军死亡约八万余人,日军死约十万之众。战斗极为惨烈。主人公的名字是戴斯蒙德。多斯,他的父亲是一战老兵,他的三个朋友也在一战中牺牲,他目睹了战友死亡的过程,很害怕儿子也会因此参军牺牲,便坚决不让儿子永不接触战争。也是为此,父亲便有了虐待的性格。有一次,父亲差一点一枪打死了他的母亲,于是戴斯蒙斯抢下手枪差点扣响扳机杀死他的父亲。还有一次就是他与哥哥小时打架用起砖头击中头部,先写要了哥哥的命。这两件事情的发生让戴斯蒙德心里留下阴影,变发誓日后不再触碰武力,成为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在美对日宣战后,全国人民都积极勇报参军,哥哥与弟弟也毫无例外。

戴斯蒙德参军后,拒绝拿起武器,因此被告上军事法庭。也应此误了与爱人的婚礼。后来父亲找到军区领导,特批不可以使用武器,做了一名美国军医。经过短时间的训练后,他们来到了战场,一个排的士兵爬上了悬崖。枪声瞬间接出。战争是残酷的,战场上到处都是尸体,手臂,腿血肉模糊。后来美军攻下了日军碉堡。但是大量的日本兵冲出,抱着手雷,必死的心态冲向敌人。这也让我看到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这也是日本能侵略亚洲的原因。无数的伤亡,无数的怨气。美军因此不得不撤退,在岛上还有很多的士兵没有救援。戴斯蒙德在军舰炮击掩护下,救下了很多伤员,他用绳子绑住伤员的身体,自己在悬崖上慢慢的送下伤员。没当他就下一个伤员,心里还在想再就一个。这句话也是我为此感动。‘please lord help me get one more ,help me get one more’74次"请让我再救一个“”。这是他心中的信念,在日军扫荡下,他还如此勇敢,这是常人无法拥有的。片中,还有更感人的一幕:戴斯蒙德误闯到日军地道,在躲避日军时发现一名日军伤员,变将其伤口保扎,打上吗啡一步一步背到悬崖,费力的送下安全地点。就这样他的行为感动了所有人感动了总统。就是这样的一个瘦小的美国大兵,影响了许许多多的人。

此片让我感悟,战争是残酷的,无论我们生活在什么年代,我们都要为和平而做努力,珍惜现在的和平。在残酷的杀掠中,我们也不难看到人性的温情,戴斯蒙德救治日军伤员。我们也能看到日本人民在受到军国主义思想后,无畏的冲向敌人喊着“天皇陛下万岁”的口号,也让我们体会到人类思想的极端倾向。更让我们体会到信仰的力量。此片也有一亮点,那就是真实,日军的真实,战争的残忍。无论从正义还是邪恶的角度看待日军,日军的大无畏精神也是值得敬畏的。我希望我国类似战争片,也能给人民留下真实的历史,而并不是能到“手劈鬼子”的程度。历史的教训是要用真实的历史来反映,要用尊重历史的态度来去书写历史。

这便是电影传达给我们的最简单,最纯粹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

全文共 24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上午,我在家观看了电影频道的动画电影《闪闪的红星之红星小勇士》。

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个叫潘冬子的小男孩,他的爸爸是一名红军战士,临走前送给他一枚闪闪的红星,说能保他平安。

有一次,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帮红军偷走了胡汉三的电报机,真是有惊无险。他的妈妈说他年龄太小,不应该做这么昌险的事。他的妈妈在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了,冬子也被胡汉三抓住了,冬子把他引到了大米仓库里,用大米把胡汉三“淹”死了。冬子成了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先辈用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

展开阅读全文

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600字

全文共 792 字

+ 加入清单

穹顶之下》是一部由柴静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纪录片。 部时长达103分钟55秒的视频聚焦雾霾问题,《穹顶之下》通过视频网站、社交网络等共同的力量,让数千万乃至上亿人再次认识到雾霾的危害,并且形象化的对雾霾的构成做了解读。视频公布后,引发热议。下面应届毕业生网为你准备了这篇关于《穹顶之下》的观后感

今天看到柴静的视频,我更加深刻的确定了这种想法。“浮躁、贪婪、透支”。这就是我,对于如今中国社会不论是从经济发展上,还是从环保领域上,还是各行各业状况上,唯一的看法。而我们,将一定会为此付出代价。这是必须的,因为每个人的自私,最后我们一起去消化我们种下的恶果。

现在经济的衰退是去消化房地产泡沫的恶果;现在的雾霾和环境污染是去消化建工厂、大发展中以牺牲环境付出的代价;可以说,现在我们承受的一切,都是过去做的孽。可悲的是,人就如此短短几十年,所以我们承受的,便是父辈们做的孽。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经济大发展闹剧中,有没有赢家呢?也许也是有一部分我们姑且称他们为“赢家”的人,比如贪官、比如一些工厂企业主,他们用牺牲大部分人的利益,换取了属于他们的“暴富”。或许他们的情况比大多数悲催的老百姓好一点,至少,他们有更多的选择。比如移民。

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和如今的现实都在向我们宣昭着这样一种客观现象:有钱(不管是赚的还是贪的)、有本事(不管是物理航空技术本事还是厨师护士这样的手艺)、学习好(不管是申请到PHD还是post PHD),移民吧,移民才是王道。所以科学家出去了,中国牺牲环境代价换来钱的有钱人和靠收税养活的一大群贪官们出去了,北大清华毕业的精英们都出国留学去然后在国外工作定居绿卡移民了……而祖国,还剩下什么?

但是,移民,真的就是他们未来的出路和良好归宿吗。皮将不存,毛之附焉?流浪者之歌中的吉普赛人,到底是在歌唱着一种自由快乐,还是一种悲凉与伤感?没有人会瞧得起一个没有家乡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宇宙与人观后感

全文共 1075 字

+ 加入清单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上老师放映了《宇宙与人》这部影片,这部影片是一部科普教育片,生动形象的讲述了宇宙的演变和人类的起源以及人类对宇宙奥秘进行探索的过程。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150亿年前,一个温度高得不可思议的能量奇点突然爆裂,造就了这个充斥着大大小小星际物质的浩瀚宇宙。而且,这一爆炸过程至今仍在进行着,因为一旦宇宙停止向外运动,它必将会被自身的引力所灭亡。所以说运动是绝对的,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答案。宇宙的万物,大至一个星体,小至一粒尘埃,都是由原子所组成的,只不过是在原子的数目上的差异。而原子又由一些更小的微粒因受到微妙的力平衡而构成,微粒再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究竟有没有最小的不可分的微粒以构成这个宇宙,至今科学尚未发现。但可以相信,只有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终究有一天,科学必将揭示整个宇宙的奥秘。

宇宙选择了地球作为生命的载体,供给地球源源不断的光和热,供给生命生存所必需的水,时刻不停绕着地球转动的月球给了生命的运动规律,还有那些为我们阻挡外来行星入侵的地球行星,种种条件促使了生命的诞生。生命的出现带来了意识,这使得地球不再仅仅是个物质球体,而变为了物质与意识共存的球体。如果这个世界只存在物质,而没有一个更高级的形式去意识到这个物质世界,那么这个世界的存在将毫无意义。

在人类出现之前,恐龙曾统治世界,但是这样一个庞大的物种最终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也许这也说明了必将有更高级的生命来统治世界。之后人类便出现了,接着人类学会了运用自然规律,学会了耕种,学会了把自然的改造为适合人类的,人类的智慧就这样不断地被开发。地球也慢慢的按照人类的意志被改造的越来越生机勃勃。人类已然学会了趋利避害,也许恐龙灭亡的悲剧绝不会在人类身上上演。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都应该辩证的去看待。

人类在改造地球、向自然索取的同时,也在破坏着地球环境,并且促使着这个自然向着不利于人类发展的环境转化。环境污染、人口膨胀已经让人类吃够苦头,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去遏制这个势头,恐怕将来毁灭地球的,不是一颗行星,而是人类自己了。就像影片中说的“宇宙已经把物质智能交给了我们,但是精神的道德准则却要靠我们自己来建设,否则,文明的级别越高,毁灭的概率也就越大”。

地球是美丽的是神奇的,它承载生命和希望;地球是脆弱的,我们不节制的开发和破坏终将毁灭它。我们应该感谢地球,珍惜地球,它是我们唯一可以生存的地方。

不得不说,宇宙的诞生是一个奇迹,但生命的诞生更是一个奇迹,一个纯粹的物质世界,却能创造出智能,创造出了人类去反思这个宇宙,这也许就是哲学的真正根源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闪电奇迹观后感

全文共 3460 字

+ 加入清单

虽是95年的老片儿,但其深刻的内涵丝毫不让当代大片!并且在深度和角度等许多方面都是当今那些重炒作而轻内涵的大成本商业片所无法比拟的。导演维克多·萨尔瓦(Victor Salva)用心讲述了一个有超能力的白化病孩子杰瑞米——鲍德(Powder)感人的故事。

说起维克多·萨尔瓦(Victor Salva)你也许不知道《惊心食人族1、2》,这部目前仅见的揭露蜥蜥人(Reptilian)或称“爬虫族”的电影(2001-2003);或者不知道《进入黑暗世界:恐怖电影扫描》,这部2009年新制作的震撼纪录片,这都可以谅解;但你无论如何应该知道《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或《和平战士》)这部由他执导的佳作——否则就非常令人遗憾了!

是的,正是他自编自导了这部《闪电奇迹》(又称“白电王”)——到此,你应该略知这位导演的水准和品位了。

如果拿《海上钢琴师》中的天才“1900”与鲍德(Powder)相比,那么前者就是幸运儿,而后者简直就是个倒霉鬼;并且一个是人类,一个算是天使……

用影片中那些专家的话来说:“你的智商太高,杰瑞米;这么高的智商甚至无法替你分类;你的测验显示你是人类史上智力最高的人。”

这孩子虽然有残障,“邻居谈论他,仿佛他像是个鬼魅”,但他记得出生以来所有的事,包括在娘胎里时;他博学而过目不忘,能背下整本整本的书;他能用意念调动金属、吸引电弧;能够“倾听人们的内心,听到他们的思想和所有回忆,甚至从他们不会想到的地方,听到他们思考……”

特别是,当“风雨来的时候,我内心可以感觉得到;闪电击落时,我感觉得到它想来找我。”

情感细腻,感觉敏锐的杰瑞米同情动物,热爱自然;当无知的副警长开枪射杀一只母鹿时,他忍无可忍,一手抚慰母鹿,一手抓住副警长——帮助他“打开心”,让他亲身体验到母鹿垂死的痛苦,结果使这位副警长从此放下枪,永不再猎杀。

他还帮助道格警长与久卧病榻的“植物人”妻子沟通,重圆一家三口的感情,令了结最后心事的妻子安然离去。

正如他的物理老师所说:“我们数千年都无法进化到那个程度,也许你会是我们在未来的模样。”

当物理老师作为理解他的人第一次握紧他的手时,杰瑞米禁不住伏在桌面上抽泣起来……

这一幕使我想起同是描写天才少年缺少爱的电影《心灵捕手》中那个精彩片段——“不是你的错!”

不过,本片在拍摄和表现上是简洁和质朴的,它摈弃新奇和技巧,直接和直白地展露人们内心的真实,深具反思意义。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杰瑞米与互有好感的女同学在公园长椅上的交谈,该段对话充分表现了导演兼编剧的功力!

“杰瑞米…你还好吗?”

“他们在纳闷我是否杀了她。”

“别告诉我,你又看到他们的内心。这些人的内心是什么样子?”

“大多数人的内心,都有被隔离的感觉,从每件事被隔离开来。”

“然后呢?”

“他们并没有,他们是每个人和每件事的一部分。”

“每件事?我是这颗树的一部分?是柴克隔着栅栏吠叫的一部分;你告诉我我是在某个我从未听闻的海洋上,一名意大利渔夫的一部分;有个人坐在死刑犯的牢房,我也是他的一部分……”

“你不相信我。”

“那太难以相信了,所有你说的话。”

“那是因为你有这一点(指她的脑门),你无法看到过去。我的祖父母也有,他们被教导和每件事隔离开来。”

“如果他们能,那是他们会看到的东西?看到他们连接起来?”

“看到他们有多漂亮。然后就有可能不必说谎,和别人交谈。不必嘲讽,不必欺骗,不必夸张,或任何人们用来混淆真相的方法……”

然后两人彼此握紧手,同时感受到对方的内心,并且互换身份表达出来……这看似平常的细节深蕴精神内涵!

当然,充满仇恨和偏见的人类还没有准备好接受这样的“异类”。其代表就是杰瑞米那些身强体壮的同学和视其为“鬼魅”的居民。杰瑞米明白人们内心都普遍遭受过伤害,却也无法令人放弃仇恨和偏见。

好不容易逃回“家”的杰瑞米面对空无一物的房子彻底绝望。最终,当风雨来临时杰瑞米冲向旷野,让闪电聚集的高能彻底把自己解离而消散无踪……留下吧爱他的人徒自感伤。

如果耶稣大张旗鼓地再来恐怕也难逃此运。

看完影片,我在想究竟是什么力量控制着人的头脑,而让人类彼此伤害、没完没了?

唯一的答案是:他们的心是封闭的,他们无法感知到其他生命的痛苦。

因此,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无知”。

闪电奇迹观后感

影片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故事记述了Powder这样一个不寻常的男孩子的短暂一生,Powder的母亲在怀孕的时候不幸遭到雷击而去世,而腹中的婴儿由于高强度的电压,而产生了基因突变,成为一个拥有超能力的白化病患者,他就是Powder.由于他的降生,母亲随之去世,Powder的父亲不能接受这样一个孩子,况且,他是个白化病人。Powder十几年一直和祖父母生活,由于怕遭到别人的嘲笑,祖父母没有送他去上学,并且软禁他在自己家的地下室中。Powder展现出来超凡的能力,比如,他十几年在地下室里面看的书,很多很多,他甚至能说出每一本书每一页的内容。尽管如此,他没有和社会有过实质性的接触,使他一直生活在书中描写的世界中。随着二位老人的离世,Powder被人们发现了,从此,他开始了与外界接触的生活。而在这样一个世界中,人们不能接受外表怪异,并且又有超能力的他,种种讽刺和嘲笑开始充斥Powder的生活。但是Powder开始尽己所能,帮助这个世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但是尽管如此,人们依旧不能接受这样一个他。最终他回到了属于他的世界中,在强大的闪电中消失了。

当人类进化到一定程度时, 是不需要用肉体或言语去建购防卫武力的, 因为心灵力量自然超越一切......这部影片就是基于这样一种理想而拍摄的。在我们这样一个世界中,人们用谎言包装着自己,用实际行动排斥着不能与自己同流合污的人,污秽的社会中不能允许所谓纯洁的存在,人们别无选择。而主人公的出场是震撼的,雪白的肌肤,没有任何毛发,一双明澈的眼睛,带给我们震撼的同时也是导演精心安排的一种影射,Powder的内心是纯洁的,但是拥有读心术的他,深知人性的罪恶却无可奈何,他是痛苦的。他的善良和纯洁就像一面镜子,放大了周围的丑恶,也正因此,他是那样脆弱不堪,美好而易碎。

整个影片中Powder的眼中总是充满了泪水,他是孤独的,一无所有,没有家人,没有朋友,没有安慰,没有人能理解,没有权利拥有爱情,没有权利去追求幸福。那双明澈的眼睛洞穿了一切,也击碎了他所有的希望,他的眼里总是充满了对爱和对自由的渴望,可是在这现实世界中,在丑陋自私的人性底下,Powder的善良太过虚幻,太不真实,所以他才会受到这么多人的伤害,这也许也是本片想要表达的意图:太理想化的东西无法存于现实。影片中Powder的老师引用了爱因斯坦的话“我们的科技已明显地超越了我们的人性”,但他却对Powder说:“我看着你,我觉得有一天,我们的人性可能会超越我们的科技”,之后露出浅浅的微笑。看到这里,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受,也许只有你看完整个影片你才能体会到这样一种心情。是啊,在这样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中,最朴实,最简单的人性渐渐的消逝着,取而代之的又会是什么呢?

Powder和Linsey在游乐场的时候,他曾问她:Do you think Im ugly?-I think youre the most beautiful face Ive ever seen.是啊,乍一看来,Powder的确长的有点吓人,但是你仔细看他的时候,你会觉得你被这样一种纯洁震撼着,他就像上帝遗失在世间的孩子,那么干净剔透,那么一尘不染,与此同时,影片的这个情节也暗喻着人的外表的丑陋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内心的丑陋,一个高尚的人并不是外表好看的人,而是那些内心真正善良的人们。

影片的结尾,Powder奔跑在旷野上,我想那一刻他是自由的,他也感受到了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从未感受到到的释放。或许,在那一刻,他也明白了,他本来不属于这个世界,在这里他永远都不能感受到幸福。所以他选择离开,回到那个属于他的世界中,和这里永远的画上句号,或许带着很多感伤,很多遗憾,但是他别无选择。与此同时,我觉得自己很羡慕他,他能在自己绝望的时候选择何去何从,他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并且在那里快乐的生活着。而我们呢?这些看来强大的统治这个蓝色星球的生命们,当我们无从选择了,我们能做的又是什么呢?是选择回到妈妈肚子里去避难,还是选择一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呢。有时候觉得我们实在是渺小而且可怜的。

我喜欢这部作品,带给我很多的感动,相信你也会感动在那一双忧郁的眼神中。有时间不妨也看看吧~~

展开阅读全文

女仆日记观后感

全文共 1077 字

+ 加入清单

女主人公一开始对男主人的各种非分要求都没有反抗的接受 但她平时高傲气质不同而且细心装扮着自己的外貌 再加上后面突出表现的正义感模糊了她的丑陋一面的内心 她并不是一个看起来那么出淤泥不染的高贵女性 她为了挤进上流社会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原则可言 就好像她对待蒙特尔的态度 不拒绝也不接受 反抗的都透露着暧昧

其他人的“丑陋”表现的就要明显很多 暴力份子、性欲狂、傲慢、无端的仇视、贪婪等等这些 这些无非都是人性本身的东西 但也许是为了要表达片子的主题所以表现出来时是一种明显的丑化方式

男主人老头子去世之后塞丽丝丁觉得自己想要嫁入大家族的希望已经破灭了 懦弱的性欲狂蒙特尔在妻子面前毫无疑问是弱势一方 他没有魄力也没有勇气给塞丽丝丁一个真正的女主人身份 小女孩的死亡真正把这个故事的序幕拉开 之前的剪辑似乎告诉观众约瑟夫就是杀害小女孩的凶手 塞丽丝丁的直觉没有犯错 她要给小女孩一个交代 这个情节算是最使主题朦胧化的设计 毕竟当一个女主人公决定为了一个小女孩伸张正义的时候 很少会有人再去质疑她的内心或者干脆就忽略了她曾经的种种不光彩的行为

塞丽丝丁在后面的故事中应该是爱上了约瑟夫 至少我愿意这样认为 因为这样的话故事的力度就会更强 退伍上尉向塞丽丝丁求婚 曾经的死路突然就有了一个新的出口而且直接到达曾经幻想着的生活 而后约瑟夫也向塞丽丝丁求婚 可约瑟夫能够给予的生活相比于退伍上尉简直难以忍受 再加上塞丽丝丁之前就认定的约瑟夫是杀人凶手的直觉 她开始更加的自己说服自己 放弃了一开始出卖色相的取证 直接用“诬陷”的方式给自己一个爱和物质之间选择的解脱 还要在约瑟夫被捕之后自己告诉自己他是一个混蛋

约瑟夫对塞丽丝丁说过 你总会意识到你和我是一样的 主题那一瞬间就已经明朗了 每个人都没有什么不一样的 都有欲望 都有丑陋的人性 不管他们平时表现出什么 之前说布努埃尔的剪辑应该是指出凶手就是约瑟夫 但他并没有真正明确表态过真凶是谁 真凶可以是任何一个人 电影中本很久没有所谓正面人物 谁都看得到塞丽丝丁在嫁入一个大家族之后表现出来的颐指气使就跟开场时的女主人没什么两样

片子里面很多人都用爱国和参加过战争当做自己的道德盾牌 结尾时大街上游行时那些爱国者大声喊着绞死赫利特 那些以爱国为名的杀戮难道就是正义了

结局约瑟夫“沉冤得雪”找到了新的女伴完成了自己一直的计划 高声呼喊着生活万岁 游行的队伍消失在街道尽头 生活万岁的呼喊也一同消失

电闪雷鸣湮灭了那些呼喊 布努埃尔从来都会给主人公们一个幸福的结局 即使他从来不带怜悯 恨不得每一个人都在那所谓的幸福生活里被活活炸死

展开阅读全文

《老百姓是天》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845 字

+ 加入清单

2011年10月19日上午,南华大学组织部分党员同志观看了由北京市纪委与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影片《老百姓是天》。电影中“老沈”以昌平区纪委常委沈祥瑞同志为原型,真实地刻画出了一位新时期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形象;体现了一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情系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公仆情怀。片中展现了他任纪委常委并主管信访工作的十几年中,一身正气,秉公执法的优秀事迹,情节真挚感人,使我们深受震撼,看到情节动人之处,不禁潸然泪下。

影片开头“老沈”的母亲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位善良质朴的农村妇女告诫他的儿子:现在你当官了,但是人不能忘本,你要做一颗苣麻菜,老百姓饿了,喝了,要给他们解饥、解渴。母亲的教诲老沈时刻铭记心上。作为一位信访干部,他把每一位上访的老百姓当做自己的亲人一样细心对待,在他的心里老百姓就是天,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为了换回百姓的笑脸,他竭尽全力,坚持不懈,用行动践行了对母亲的承诺。

主人公沈祥瑞习惯性地让同事、人民叫他“老沈”。看似简单地一个称呼,却足以充分说明他的平易近人。“老沈”的讲话很少华丽辞藻、官话套话,在当下却显得至理至真;“老沈”的事迹没有惊天地泣鬼神,在当下却十分的难能可贵。在影片中有一个情节,在顺利查处魏永旺之后,“老沈”问一位村里的大姐:“老姐姐,你信共产党吗?”这位农妇眼含热泪地说:“我信!”正是“老沈”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的信仰,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正是因为有沈祥瑞这样的好干部,才使人民群众相信共产党是老百姓的保护伞。在我们平常的工作中,每一个党员都应该认识到党的形象至关重要,注意我们的一言一行,不要伤了老百姓的心,不能辜负了老百姓对党的信任。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才会前进,我们人民才能和谐相处,我们的国家才能富强安康。2008年3月18日,温家宝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我和我在座的同事们都懂得一个道理--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让你坐在台上。“老沈”就是这样的干部,在他心里人民是至上的,所以他才会践行自己的为官之道:在自己职权范围内的就让它“到我为止”。这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就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就是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这就是人民的公仆、百姓的“保护伞”、弱者的“撑腰人”。只有如此,惟有如此,百姓才会出现笑脸,人民才能心平气顺,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国家才能安康繁荣。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应立足本职,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信念,不断学习和钻研,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能力,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融洽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为建立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片中“老沈”的战友“闵三”的例子给我们每个人敲响了警钟。正如沈祥瑞所说的那样,我们每个人手中的权利都是老百姓给的,不要当了官就得瑟,忘了本。今天我们的社会繁荣了,富裕了,各种腐败现象也随之滋生。我们每个党员在金钱面前,在权利面前,是否能像“老沈”那样,两袖清风、浩然正气守得住自己的“本”呢?当片中老沈无不痛心的对闵三说:你已经不在党了呀!闵三终于忍不住痛哭流涕,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忏悔,最终交代了自己的罪行。相信我们每一个看到这个场景的党员干部内心都会受到触动。我们忘不了自己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时的自豪,那么我们在工作中就应该洁身自爱,坚决抵制腐败,不要像闵三那样,自食其果,抱恨终身!所以,倡导洁身自好,廉政为民的信念更是对我们自己的一种保护。

影片中还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老沈的上级--纪检委莫书记和老沈的同事们。如果没有莫书记的理解和支持,如果没有同事们的关系和帮助,只有老沈一人孤军奋战的话,是绝对出不了办理案件500多起这样的好成绩。正是一个优秀的团队的合作,相互支持,才成就了成千上万个“老沈”的壮举。典型来源于生活,我们每个人,每个单位,都应该看到自己的发光点,在我们的本职工作中,尤其作为人民教师,精神文明建设的倡导者,更应该团结进取,群策群力。只有这样,才能整合我们的力量,做出更大的成绩。

走出电影院,心里久久不能平息。一个人并不是只有站在领导岗位上才能做出大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样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时刻把老百姓放在心理,把百姓当成自己的衣食父母,真心实意地为人们办实事、办好事。时刻牢记“老百姓是天”这个真理,积极践行“到我为止”这个准则,永远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在本职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我的长征》观后感600字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的富足生活不知是多少革命烈士用血肉之躯换来的;今天的宁静和平是多少生命换来的——有时,真的觉得我们的生活实在过得太恍惚却又不知足,而今天读了这篇《我的长征》之后让我恍然大悟。

《我的长征》讲述的是王瑞这位老人回忆年轻时跟随红军长征的故事。那时,王瑞一家全参加了长征。湘江之战上,父亲被惨烈的炮弹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在大渡河时,自己的姐姐、姐夫和最敬重的连长,都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下,到在血泊里。最终,他在毛主席的关怀、鼓励下,重新振奋起来,继续“跟着走”。

在漫漫的长征路上,每个人都坚定着自己的信念,最终获得了胜利。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信念,半途而废,就不会取得最终的胜利。想成功就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信念,要是没有信念,就不用说努力了,只会让自己变得更迷茫。所以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是想要成功的基础,但光有信念还是不够的,还要坚定坚定自己的信念并加上努力,可是只有信念而不付出行动,那么这些只不过是幻想而以,甚至会成为阻碍成功的绊脚石。

我们要学习那种在硝烟中的精神——不论是坚持不懈、刚毅坚强、艰苦朴素,都得向红军学习。如今,长征结束了,我们虽然触及不道,但我们也不能就这样任性放纵,我们必须保有这种精神,那些中国的传统,也是长征的烙印,我们要倍加珍惜。

展开阅读全文

分局组织观看《天上的菊美》观后感

全文共 894 字

+ 加入清单

广袤的草原,奔腾的江河,雄伟的高山,藏区独特的风景中,菊美多吉骑着摩托干劲十足地回到家乡,从此开始了不平凡的职业生涯......2015年9月11日,选调生集体观看了《天上的菊美》。影片用最真实的镜头叙述了主人公菊美多吉扎根基层,并为之奉献一生的故事。最朴实语言,最简单的言行,却深深感动了我们。

电影讲述的是菊美“群众事无小事”的服务理念和“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的奉献精神,与其说是一个艺术化电影,不如说是一个真实性的记录片。他,一乡之长可以帮牧民去追讨打工钱,秉承“老百姓的每一分钱,在我心中都是天大的事”,对我来说,这是一种触动,更是一种反思和对自己未来工作的期望。草原牧民常年住在湿冷的帐篷中,为了让他们住上结实暖和的房子,菊美走家串户,不论多困难,都要做好牧民们的思想工作。为了这一批民生房的落实,他甚至没有时间回家探望妻儿。这是奉献精神,是共产党的宗旨的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2012年5月18日,菊美倒下了,明知高血压不适合在高原工作,仍然以超常的体力和精力坚守在岗位上,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在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我们向人民的好干部致敬,但是我想进一步做这样一个思考:如果菊美能继续健康工作,是否会为祖国和人民作出更大贡献。祖国需要像菊美这样奋不顾身工作的人,也需要能够“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人,并且后者更适合我们普通人去实践。所以,我们应该以菊美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去服务基层,同时也应兼顾工作和生活,做一个工作中认真上进,生活中健康幸福的人,用个人的工作成果共同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用一个个小家的幸福共建和谐中国。

虽然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但是像菊美多吉这样的基层工作者一定是很多的。他们与菊美多吉一样,为人们修桥铺路,调解邻里纠纷,解决孤寡残疾的柴米油盐,化解社会不安定因素......他们是党和政府与群众最直接的接触者。我们是即将走进基层工作的选调生,应该将菊美的形象牢记心间,跟随菊美的步伐,共同践行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在基层中为群众排忧解难,进自己最大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党员《淬火成钢》观后感

全文共 6237 字

+ 加入清单

电视连续剧《淬火成钢》在央视一台刚刚播完,剧中涉及的主要人物上至国共双方最高层人员,下至普通士兵和普通群众,许多人物形象的塑造很有特色,给人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其中关于红军总司令朱德形象的塑造给人的印象几乎是耳目一新,较之以往此类题材影视剧里面朱德形象的塑造有较大突破,或者说,该剧换给了我们一个全新而真实的朱德。

朱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无论从哪一个方面讲,其地位与贡献都举足轻重。和其他共产党的任何领袖人物相比,任你怎样权衡评说,也只有他可以好无愧色地紧随毛泽东之后,成为共产党人当之无愧的主要革命领袖。其他中共高层领袖包括周恩来刘少奇等人在,似乎都难出其右。

朱德所走的道路并非一番坦途,起码在中共建党初期最高领导人陈独秀眼里,他只是一个标准的旧式军阀。惟其如此,当年朱德抛却滇军高官位置前往上海,向陈独秀提出自己加入共产党愿望的时候,陈独秀带着异样的眼光审视着他,似乎很不耐烦地就轻轻把他打发走了。那时候的朱德,为了追求新的救国道理,已经彻底摒除了身上旧军人的各种不良习惯,刚下死决心戒掉了已经上身的吸食鸦片癖好。可以说,在滇军将帅系列里,朱德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作风与道德习尚。他不赌博,不纳妾,喜读书学习,唯一的缺点就是吸食鸦片。如果朱德在滇军里继续发展,或者后来接受四川军阀杨森的邀请,沉醉在军阀群体里,那他一生的富贵荣华就绝无堪忧之处。然而,朱德志存高远,他的心思绝不在一人一家一地,更不在偏安一隅追求自己的富贵升迁,他和较他小的毛泽东、周恩来一样,早就把自己的理想追求放在国家民族的至高境界,得势一方为非作歹作威作福的军阀生活是他极为鄙视与厌弃的。

遭遇陈独秀冷遇的朱德,并为失去信心。他匆忙把妻儿安置在老家后,不顾不惑之年的年龄局限,依然和许多小他十几岁甚至二十几岁的志士青年们一起,漂洋过海前往欧洲,探寻他所向往的救国道路。在那里,他与旅欧共产党领导人,年龄上小他整整一轮的周恩来相识相知,并由周恩来介绍如愿以偿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自此,朱德的人生步入了苦难而辉煌的历程。

蒋介石背叛革命后,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一时间命丧不测血染中华,从来就没有思虑国过拥有自己武装力量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血的教训面前一下子清醒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打响的,朱德虽然参与并部分领导了南昌起义,却不在起义的主要领导者行列。起义失败后,主力部队很快在南下途中遭遇敌人围攻而被打散。领导起义的几个主要领导人次第逃亡广州香港避难,其他人员非死即散。只有负责断后的朱德带领的一部分起义人员,冲破千难万险,一路辗转来到湘西。在利用自己与旧军队的关系获得暂时托身之处后,朱德没有忘记自己作为共产党员的职责与使命,他很快就与地方共产党的组织取得了联系,并相机发动了湘南暴动。在白色恐怖网络千重的艰难环境里,一支微小红色力量的生存与发展是极其艰难的。就在他和他的部队身陷困境不知指向何方的时候,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的消息传来了,朱德、陈毅立刻委派毛泽东的弟弟毛泽谭前去联系。而毛泽东在闻听朱德一行的情况后,早已委派何长工下山与他们取得联系。何长工历尽艰难,多方打听,终于转道而来,与朱德的部队取得了联系。就这样,毛泽东与朱德这两位在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伟大革命事业中不可或缺的历史巨人终于在井冈山会师了。朱毛红军从此威震中国外,成了中国红色革命当之无愧的号角与旗帜,把一个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泥沼之中的腐败旧中国燃烧得火光熊熊,红旗招展。

朱德到井冈山后,坚定地和毛泽东一起,披肝沥胆,荣辱与共,携手前进,并行不悖。他们之间虽然在军事策略与具体战术上有过某些争议与分歧,可他们始终都怀着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坦然相处,最终达到完美的结合。朱毛,在一个时期,曾被许多不明真相的人看做是一个人。朱德为人大气宽厚,深具长者之风。他谦逊朴实,作风淳朴,在红军中享有崇高威望。就是在前往井冈山之前,他曾经在一次与当地民众见面的大会上登台发言,当与会民众看到闻名遐迩的红军军长竟是这般普通的装束与相貌时,无不瞪大了眼睛。紧接着,各行各业的人都纷纷议论,争抢着说朱红军军长是自己行业里的人。由此可见,朱德自身巨大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红四军成立后,朱德和毛泽东便组合成了中国共产党军队内绝佳的军政搭配,一个担任政治委员,一个担任军长。再后来,红军力量逐步发展壮大,朱德成了众望所归的红军总司令,毛泽东成了红军总政委和前委书记。这两个军政绝配就这样虽历尽波折,却一直在继续与延伸,壮大与扩张。可以说,没有朱德,就没有南昌起义留下的那支队伍;即便暂时有,也可能在后来的转战途中被实力强大的敌人打败打散。这一点,连当时紧随朱德的陈毅元帅也坚信不疑。同样,在井冈山,朱德的加入,无异使毛泽东如虎添翼。两支同样力量薄弱的红色队伍,一旦握成一个拳头;两位同样才华出众的革命领袖并一旦肩作战,同心同德,就会产生翻江倒海的巨大力量。井冈山根据地的逐步兴旺发达,和随后机敏果决的转战闽西,正是这两支队伍结合和两位卓越领袖带领的结果。

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朱德对毛泽东的认识与敬仰也在日趋成熟与完善。在实际的革命斗争生活中,在对中国革命宏伟愿景的规划设计中,朱德深深地敬佩毛泽东,并以实际行动坚决维护毛泽东的领导权威,甘心情愿地当配角。这一点,在电视剧《淬火成钢》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说实话,既往有朱德出现的影视剧,无不把这位功高盖世一生淡薄名利的伟大革命领袖刻画得可有可无甚至毫无建树。这实在是对历史的极不负责,也是对深具谦逊厚道无私美德的朱德元帅的极大不尊重。当然,在伟大卓绝的毛泽东身边,朱德的出众军事才华与巨大贡献似乎在一定程度上被遮掩了,因为毛泽东的军政才华与人格魅力古今罕见,中外难求。朱德作为毛泽东军事上的主要助手,长期工作在最高统帅部里,很少去指挥一支部队和一场具体战役,当然也就不可能象其他将帅那样有具体可见的战绩。他被一些人误解,似乎也有一定道理。曾有人这样评价朱德,只配是一位战术家,而决不能称为战略家,这样的评价实在是对朱德的极大误判甚至极大的不公。在毛泽东身边,他甘愿默默无闻地配合毛泽东,尽己所能地为革命事业做着最大的贡献,甘之若饴,无怨无悔。他的高尚伟大,他的无私睿智,也就深刻地表现在这里。

朱德革命生涯中最暗淡的日子莫过于随红四方面军遭遇张国焘裹胁南下的一年多,张国焘是共产党内犯山头主义门阀注意分裂主义错误最严重的主要领导人。一四方面军历尽千难万险终于会师四川后,按说对处于困窘之境的革命事业极为有利,可张国焘自恃自己手下人多枪多,就开始产生夺权的欲望。他屡次三番对抗中央要挟中央,毫无顾忌地伸手要权。在中央有限度满足他的部分愿望后,他依然出尔反尔,私自篡改红军北上陕甘的计划,竟然率领四方面军南下,并且密电陈昌浩监视中央领导人,阻止他们北上。并声言如若不行,就要开展党内斗争。张国焘的野心日益暴露甚至已经不加掩饰,朱德虽为红军总司令,可在四方面局内,也为张国焘多方限制,基本没有多少发言权。

处处事事对革命事业绝对忠诚和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是朱德最基本的品质。身处那样的境地,他一刻也没有放弃对张国焘的劝解与斗争,以自己独有的影响与人格魅力不失时机地做四方面军干部的工作,让他们认识到张国焘极力主张南下的错误,明白北上抗日的正确性和势在必行。张国焘曾一度失去理智,对朱德软硬兼施,甚至加以虐待。他不仅撤走了朱德身边的警卫人员,还一度停止了对他生活上的供应。好在随四方面军一同南下的还有中央红军的红五军和三十二军,军长罗炳辉和董振堂虽然不便于公开与张国焘斗争,但还是从自己军中为朱德抽派了警卫人员,送去必需的生活品。

当利令智昏的张国焘在卓木碉自立中央并威逼朱德公开宣布与毛泽东分裂时,朱德坚持原则绝不退让。他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义正词严地批评张国焘自立中央的严重错误,坦然表示自己的立场与态度,决然不会与毛泽东分道扬镳。他以声震国内外的朱毛红军之说驳斥张国焘:外国人都说朱毛是一个人,哪有朱反对毛的?

可以说,如果没有朱德在四方面军的耐心说服与坚定态度,四方面军很难说最后在频遭失利后会再次北上。当然这里面的原因还有有很多,张浩从共产国际回来后带回的共产国际指令,二方面军贺龙任弼时的配合与劝说,中央在斗争策略上的机断灵活,四方面军将士们在血的教训面前的觉醒与呼吁等,都是促成四方面军最终北上的原因。

剧中的朱德,一扫过去影视剧中的只显宽厚不见原则,只会附和没有主见,只能偶发脾气并无真知灼见的简单手法,让我们认识了这样一个在红军队伍里深孚众望的总司令或者红军之父形象:坚持原则不让步,是非面前态度鲜明,对张国焘错误行为既严肃批评又耐心劝导,对张国焘独断作风既巧妙阻拦又不失分寸,与张国焘说起话来既有长兄般亲切推心又有同志般真诚耐心。

剧中,朱德在一次劝说张国焘要服从党中央领导、服从毛泽东作为党的主要领导人的历史选择时,无论是语调上还是谈话内容上,无不声情并茂,推心置腹。他拿自己和周恩来一次谈话时对毛泽东的定论来说服对方,劝说他要有自知之明,要必须放弃与中央的对立,自觉接受中央领导,坚定回归到党的组织路线上来。他说,我和恩来曾经交流过,这些意见恩来同样也和曾经的中央总负责博古交流过,毛泽东是我党领袖人物中难得的军政全才,他身上兼具着领袖人物所必需的综合能力与出众才华,这是党的其他领导人所不具备的。我们这些人只可以负责做好某一方面的具体工作,总揽全面不是我们的优长,我们也总揽不了。还是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本职工作,为党和革命事业做出我们各自应有的贡献。

在张国焘一味固执己见,违背组织原则,反复跨越党的组织私自做出重大决定时,剧中的朱德一扫平日里和善宽厚的特性,一下子变得极度严肃甚至暴怒,他对张国焘的厉声指责一如黄钟大吕一般声激荡人心。该剧中,朱德的形象塑造得有血有肉,可圈可点。他有主见有谋略,坚持原则,决不让步。即便再受委屈,也从不抱怨,即便再受挟制也从不妥协。对张国焘,他既耐心劝导说服,又立场坚定地予以坚决斗争;既讲原则又不失灵活,使得张国焘在他面前几乎处处话语上被动,行为上尽显无可适从之态。朱德的睿智不仅表现在他的言语行动上,还表现在他身边其他领导人背地里对他的议论上。刘伯承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赫赫有名战功卓著的将帅,他那时候和朱德一样在四方面军中受到张国焘的打压与排挤。他曾对二方面军的几位领导说,总司令深具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他每说出的话做出的事,无不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斗争经验与智慧,这是一般人无可比拟的,也是不易绝对察觉得到的。

当张国焘担心自己北上后会受到中央报复时,朱德总是耐心劝说他,首先让他相信毛泽东作为雄才大略的革命领袖,从来都是对事不对人,对犯错误的同志一向宽大处理,主要看他是如何改正的,绝不会秋后算账。他拿博古等人的例子具体说明,令张国焘放下心来。生活中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凡是自私心越强的人,总会把别人想得和他一样自私狭隘。张国焘就是这样,他以自己的八万多人马试图威胁中央,夺取最高领导权,一而再再而三地违背中央指示一意孤行,给党的事业带来了不可枯量的损失。以他自己的处事原则,这样的错误甚至是罪过是决不可饶恕的,因此他时刻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直至到了陕北之后,他仍然顽固坚持这一观点,要到青海宁夏独立开创根据地,与中央继续做分庭抗礼之态。正是他的一错再错,给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以及整个革命事业带来了不尽的麻烦和巨大的损失,也使红军失去了许多转危为安的有利战机。尤其是由于张国焘到达陕北后的歧路徘徊和一心向西,造成二方面军渡渭河时,失去策应,险遭四面围攻的国民党部队将其全军围歼殆尽的危险。连跨域万水千山突破长征途中无数难关依然坦然如故的贺龙都止不住发出惊叹:此役是长征以来最危险的一次!

该剧中,朱德作为德高望重的红军总司令的身份与地位也得到很好展示。二四方面军会师时,他登台讲话,充满激情,饱含激励,激奋人心;三大主力会师后,他再次登台讲话,语句铿锵,信心饱满,豪情四溢。作为三军总司令的浩然正气和红军领袖的的风采,得到了完美的表现。使人从内心里不由自主发出感慨:这才是真实的朱德!这才是红军、八路军、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坚毅豪迈,威武刚毅,气势如虎,远见卓识。

朱德的高尚品质和非凡魅力,使他在共产党革命的队伍中拥有极高的威望。全军将帅无不对他极度尊重与敬仰,他的朴实蕴含着伟大,他的淡定蕴含着智慧,他的无私蕴含着高尚,他的坚定革命信仰贯穿一生。

战争年代,朱德和战士们打成一片,从来就没有可望不可即的高邈之感,更无任何故作高深的凡俗之状。他可以和普通战士活跃在篮球场上来回奔跑,他可以和普通战士一起亲临第一线冲锋陷阵奋勇杀敌,他可以在红军处于极度危难时期不顾毛泽东劝阻只身冲到万分危急的火线上挽回败局,他可以面对着国民党高层军事将领谈笑自如用事实教育他们八路军坚守的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是多么的现实与可行,他可以把自己唯一的儿子在建国后送去当火车司机也不愿为其谋取任何在别人看来尊贵而闲适的工作,他可以在鲐背之年依然宝刀不老亲自书写革命到底的字幅以示继续革命的壮志豪情,他可以把史沫特莱临终前遗留给他的关于他的传记《伟大的道路》一书的几十万稿费还有一生仅有的两万积蓄全部交了党费也不愿留丝毫给自己的儿女们,他可以在晚年不顾老迈之躯继续为党和国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为毛主席周总理分担忧愁也不愿待在家里颐养天年。

朱德的伟大与高尚完全是浑圆的璞玉,不用任何人为的虚饰与雕琢;朱德的伟大与高尚完全是一汪平静深邃的大海,不用谁去人为的做出喷泉模样渲染出所谓的飞湍瀑流;朱德的伟大与高尚完全是一种没有任何私心没有任何利欲的至尊至圣品格,完全用不着谁去刻意的拔高与炒作;朱德的伟大与高尚完全是一种对崇高革命信仰和伟大卓越领袖的自觉追随与维护,用不着谁去无谓地加以动员与劝说。

众多有朱德出现的影视剧都难免有一种缺憾,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中地位仅次于毛泽东的总司令朱德,其各方面的表现简直不如他麾下的任何一个人。这几年,周恩来的高大全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固然,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内,其地位与贡献,其人格魅力与高尚品质 也同样有口皆碑。但朱德的地位与贡献,除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是完全可以与周恩来相比美的。其他如彭德怀、刘伯承、粟裕等人,皆有大量的影视剧讴歌他们的不凡经历与特殊贡献,即便在同一部影视剧里,地位。作用、贡献远高于他们的朱德却表现得无足轻重甚至可有可无。这实在有点太慢待我们德高望重的总司令了,也实在与真实的历史有较大的出入。

抗战时期,美军援华最高司令史迪威因与蒋介石发生难以调和的矛盾被传唤回国,他对中国的记忆尤以共产党人最深为深刻,而在他接触的共产党领袖中,尤以对朱德的印象最好。他在给友人的信中曾说道:我多想回到那边,在朱德身边,扛一支枪,和他一起战斗!

朱德的宽厚与朴实,毛泽东的特别出众与卓越,世俗的跟风与势利,都可能是朱德元帅较之共产党内其他第一代领导人声名不彰的原因。但历史必定是历史,事实必定是事实,既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朱德是和毛泽东并列一起的中国革命领袖被国际社会所接受,更为全党全军所接受,那他的革命功勋与历史地位就应该名至实归。

我觉得,电视剧《淬火成钢》就开了个好头,希望以后有关朱德的影视剧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个真实完整的朱德,使他的历史地位与卓越贡献得到公平美好的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霸王别姬张国荣观后感

全文共 1100 字

+ 加入清单

张国荣,葛优,蒋雯丽,这三个人的表演风格是现实里“漾"出来的那一笔,粗看不对劲,细想韵味悠长。

有人说在张国荣塑造的程蝶衣身上看不到岁月的痕迹,这是失败之笔,不,这只是他选取的表演方式的问题。

从剧情来说,小蝶衣,青年蝶衣已经帮张完成了蝶衣人格的转型,所以当张出现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已经是“人戏不分”的程蝶衣了,在他这里,没有政治,没有时代,只有舞台和一生一世的“虞姬守着霸王”这样的“空幻”的内容,如果这个时候,张还刻意去展示“时间在程蝶衣身上的延展性”,那么角色塑造就失误了,因为这是把程蝶衣往菊仙的路上在演了,把“虚”演成“实”了,跟菊仙不好区分了。

他的舞台话剧腔以及被批的表演用力也是为了跟影片角色对称起来的,程蝶衣就那么一个人,台下对他来说,跟台上没什么分别,他天天在演戏,既然是“戏”,总是脱离生活的,有高潮的,于是,台下的蝶衣也常常歇斯底里,动不动就开始进入角色了。最典型的一幕,在被日本人审判那场戏,蝶衣怒吼“你们杀了我吧”,那一幕,你以为只有咱们在看电影吗?不,坐在审判席下面看的段小楼菊仙也感觉像在看电影。

这样的例子顺手拈来很多很多,段小楼常常看程蝶衣跟看电影似的。

程蝶衣跟他说要跟他演一辈子戏,段小楼怎么回答的,他说“这小半辈子不这么唱过来了吗?”,然后蝶衣又开始进入角色了“不,哪怕差一分钟都不叫一辈子”,你看段小楼那表情,他一点都不尴尬,不因为男人喜欢他而尴尬,这是正常直男都有的反应,他也不感动,他纯粹是不理解,怎么都下了台还跟演戏似的。

类似的例子还有段小楼结婚那晚,他根本想象不到蝶衣的伤心,他当他是一出戏看,蝶衣的哀恸跟段小楼的戏谑形成明显的对比,其实这就是“虚”与“实”的对比。

同样,程蝶衣与段小楼这条戏的“虚”与“实”安排的非常好,蝶衣对段小楼的情感并无大变化,直到结尾自刎才结束,哪怕文革后两个人老了重演《霸王别姬》,段小楼记错了年份,蝶衣还在一边跟他内人一样轻言细语提醒他记错了,而段小楼对程蝶衣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从最开始的“完全不理解”到后来“渐渐理解”,所以小四跟蝶衣同时扮演虞姬,段小楼看到程蝶衣黯然的样子,他也不肯演霸王了,到这一刻,他能体会到蝶衣的心路轨迹了,这个就是“实”写,因为真实生活中的人随着岁月发生变化,心境也在变,看得到时间在他们身上的痕迹,而不像程蝶衣一样一成不变。

也因为此,我以为段小楼对程蝶衣并无男性之间的“爱情”,他不疏远他,因为他是他从小一起学戏的师弟,也因为一个他根本不能理解程蝶衣内心“爱”的炙热程度,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不了解,所以也不畏惧。

张国荣处理程蝶衣这个角色的手法,正是让程蝶衣区别于段小楼与菊仙的演法,非常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刘松仁主演电影《20:16》观后感

全文共 901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20:16》以一位成功企业家与怀揣梦想的女记者之间的励志情谊为主线,重现了叶志成及妹妹叶子涓艰苦而传奇的创业历程。这部电影以70年代的广东省乒乓球运动员选拔赛入手,时年16岁的叶海鹏以20:16领先对手,有望成为职业运动员改变家族命运,随后却频频失误而遗憾落败。不甘平庸的叶海鹏带着妹妹叶子涓历经八小时夜游,赤脚走过数百米的蚝田,一路躲避追捕偷渡到香港,并最终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化工王国"。

据了解,这部电影的拍摄过程异常艰辛。自2009年叶志成萌生想法,到2017年5月18日正式搬上荧屏,共历时八年。期间共经历过六任编剧,两任导演。不仅如此,在电影开拍前,出品人叶志成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反对。无论是企业同仁,还是相伴40余年的太太,都发出了怀疑的声音。

在八年拍摄期间,叶志成表示自己碰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甚至认为拍摄电影的过程比当年创业还要辛苦。所幸的是,他如当年创业一样用心坚持,力排万难拍摄了影片,才有了如今这部传递了社会正能量的《20:16》。

传承理念 紫荆花用心突破尽展"出彩"

100分钟光影中,叶氏兄妹46载创业史高度浓缩。电影之外,叶氏化工集团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醋酸脂类溶剂生产商及中国最大化工产品制造商之一,电影主人公原型叶志成成为了叶氏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主席,"妹妹"叶子涓创立的"紫荆花漆"也在30多年前进入内地市场,凭借着"用心"的发展理念,迅速成长为著名环保涂料品牌。

2015年,叶志成之子,叶子涓的侄子叶钧出任紫荆花涂料集团联席总裁。作为年轻一代的代表,叶钧秉承着父辈用心创业、用心坚守、用心追求的发展传统,并通过突破创新带领紫荆花进行了二次创业,形成了紫荆花"用心出彩"的新一代企业理念。

在"用心出彩"的企业理念下,叶钧带领紫荆花用心于产品,在各地设立研发部门和生产基地,提升涂料研发技术和产品质量;用心于服务,多次举办互动活动,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服务。同时还用心关爱油漆工人,在油漆包装里为油漆工准备口罩和磨砂板,让他们施工更安全;用心于合作,不断加大市场投入,带动经销商在思路和营销模式上升级;用心于公益,多次参与并举办公益活动,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600字作文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学习,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成才要靠百分之一的天赋以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只要你肯学习,并且认真对待学习,你就会学有所成。

丽思是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出生于纽约市一个贫困的家庭。父母都是吸毒者。她简直是天才,可惜她的生活没有秩序。因为她很少洗澡而常被同学们嘲笑。虽然她一个月最多只上三天学,但是她却能考100分。

丽思的母亲高度近视,达到了近乎失明的地步。因为吸毒,父母都得了艾滋病。她的母亲没有多久就去世了。家里因为贫穷,交不起房租,父亲被送去收容所,她则被关进教养所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但是,顽强的丽思没有被命运屈服。她走出了教养所,只得通过捡废品、打工来自力更生。

贫困的她睡在街上,吃在垃圾桶旁。通过邻居的帮助,她终于上了一所高中。只读过小学的她。用了两年的时间,把高中四年的课程用两年就学完了。通过努力。她获得了“纽约时报”每年12000美元的奖学金,并资助她上哈佛

可想而知,她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她16岁以前,她不适应平常人过的生活。但是她坚强地活下去。正如她所说:“我把安全都抛到脑后了!”

可想而知,她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丽思告诉了我:命运可以打败一个人,但是打不败人的意志。只要我们拥有坚强的意志,不丧失生活的希望,那么我们就可以改变命运。面对困难与挫折,如果我们只是胆小、懦弱,终将一事无成;如果我们像丽思一样意志坚强,具有不向命运低头的信念,从而获得成功,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看完这部电影,丽思告诉了我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6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终极胜利》观后感

全文共 218 字

+ 加入清单

遇到灾难,我们可以质问上帝在哪里吗?可那些曾经祈祷的人只会说,“只要奥斯维辛存在,就不会有上帝”,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皮乔夫斯基这样回忆说。集中营是战争与政治结合的产物,像是魔鬼的孩子,将那些持不同政见的人或某一特定种族置于股掌之间,试图用不可见光的黑暗隐藏一切邪恶与病态。侵略者就这样掌控着受难者的自由,消磨着他们的意志,并毫不留情地夺走他们的生命与信仰,但集中营试图掩盖的那些罪恶扭曲人性,在善良与正义的人性光辉照耀下,仍无可逃遁。

展开阅读全文

《魔镜奇缘2》观后感500字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魔镜奇缘2》是我很喜欢德一部电影,故事内容精彩、生动、画面真实,讲的是一个和友谊有关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美丽的女孩叫赛拉。赛拉家里很穷,她爸爸又很早就去世了,家里就只剩下她和她生了病的妈妈,母女两人都靠卖渔具生活。

一天,赛拉妈妈从爸爸留下的箱子里找到了一个小镜子,它是一个圆圆的上面还带有闪闪发光的钻。赛拉带着镜子来到了海边,魔镜突然开口说话了:“我是魔镜之神”。她才知道这是一面魔镜。于是,赛拉请求魔镜治好她妈妈的病。魔镜同意了并告诉赛拉妈妈的病需要白雪皇后手指上的一滴血才能治好。

后来赛拉通过这面神奇的魔镜来到了奇幻神奇的海底世界。他认识了小美人鱼爱丽儿公主,还有来寻找时光宝石的辛西娅和小海虾凯莉,并且和她们成为了好朋友。

赛拉和小伙伴们开始寻找千年才能结出一颗的友谊果。她们的路途经过千山万水、艰辛万分,最终得到了友谊果。友谊使赛拉换到了白雪皇后手指上的一滴血。治好了她妈妈的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友谊很重要,看到她们那么团结,让我很感动地落下了眼泪,值得大家去看。

展开阅读全文

疫情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素材

全文共 469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当中的逆行者很多,就比如武汉的白衣天使、钟南山院士等等。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凝聚力!

我通过观看今晚的《开学第一课》,我们看到了许多在武汉工作的一线人员,比如: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副主任---马靖,她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她经历过2003年的非典,同时她也是孝顺的闺女,来武汉并没有告诉父母,只是为了不让他们担心﹍﹍

之后我们又看到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瞬间,第一瞬间,一餐厅老板给武汉医护人员提供免费盒饭;第二瞬间,一位署名“中国人”的先生给交通站免费送一箱口罩;第三瞬间,乘务员给老奶奶免费的口罩,老奶奶感动的哭了;第四瞬间,有位先生给派出所捐献500口罩不留名等等。就是在患难之时,让我们看到我们民族的精神!在患难之时,能够看到人性当中一些特别特别美好的东西!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就像这句话所说,我们不但要理解所有的声音也要关心所有事情。

做好自己,无论我今后从事什么行业,期待我们成年之后,能够成为国家栋梁,一代接一代,永远挺起中国的脊梁!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让我们期待庚子年春天的,再相逢!

展开阅读全文

参观观后感

全文共 76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乘着公交车,来到了位于港闸区的红梅乳业。一下车,我们便闻到一股浓浓的奶香味。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沿着楼梯,首先,到了二楼的会议室。一进会议室,我们就看到了桌子上放着草莓酸奶,急忙坐下来,拿起酸奶瞧了瞧,原来这些酸奶是红梅乳业自己生产的。大家迫不及待的打开酸奶盖子,香喷喷的味道扑面而来,轻轻吸一口,令人神清气爽,好喝极了。喝完酸奶,我们还看了关于怎样生产牛奶的宣传片,这让我们更加期待接下来的参观了。

最激动人心的是参观牛奶生产车间。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顺着楼梯下到了一楼,穿过一道玻璃门,刚进去不到一米的地方就看见了一道挡鼠板,我们个个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跨了进去,原来这里是工作人员的更衣间,生产车间要保持卫生,所以未经更衣、洗手消毒者不得入内。我们穿过更衣间,来到生产车间外,隔着玻璃,我们看到了两个银色的大筒,足足有两米高,像两个穿着铠甲的巨人,我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通过解说员的讲解和介绍,我们懂得了,现在的牛奶,都是用巴氏灭菌法,杀死牛奶中存在的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营养质风味不变,这样做出来的牛奶才能更新鲜、更安全、更天然、更营养。

再往前走,沿着一条小道,通往产品质量部,只见里面坐着一位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的阿姨,将刚挤出来的牛奶用试管吸起,放到烧杯里,再将烧杯放置到酒精炉上,进行化验。讲解员告诉我们,牛奶要经过消毒、检测,才能加工成鲜牛奶。讲解员还说:“红梅牛奶,不含任何添加剂,利于健康,而酸奶对肠胃有好处,还含有人体内营养所需的多种维生素,男女老少皆宜。”美好的时光,总是这么短暂,一转眼两个小时就过去了,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红梅乳业。我想:一小袋的牛奶,要经过多少复杂的工序,才能保证它的新鲜和安全。而正是它的丰富营养才让我们的身体棒棒的,才能让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打好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榜样·致敬老英雄观后感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

功……”这是著名歌手周华健的《真心英雄》,每当听到这首歌,我都会热情澎湃、浮想联翩,觉着这首 歌蕴含着极其深刻的含义。

5.12地震已经过去了,可是由于地震带来的灾难却还在不断加大。断垣残壁的房屋面目全非,失去父

母的孤儿及失去儿女的老人,为了挽救生命不得不截肢的坚强生命,加上地震带来的唐家山堰塞湖的险情 ,还有什么比这更残酷,比这更触目惊心?

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在第一时间里,我们的部队官兵赶到了救人的最前线。而灾区以外的人群,上

上下下都行动起来。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为灾区人民做着力所能及的事。

当我看到:位于震中的汶川武警大队官兵在通讯完全中断的情况下,昨天用电台发出消息,官兵全部 自救成功,无一人伤亡,现正在震中全力救人。

当我看到: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因为余震不断和机吊操作,教学楼随时可能坍塌,再进入废墟

救援十分危险,几乎等于送死。然而刚从废墟中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几个战士听见了转头又要

往里钻,这时余震又来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眼看就要往下坍,那几个往里钻的战士马上被其他战士死死

拖住。一个刚从废墟中救出一个孩子的年轻战士跪了下来,哭着对拖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 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吧!我还能再救一个!”

看到这些,我不禁流泪了,为这些可爱的解放军,为这些真心英雄。

灾难面前,人,是渺小的。孱弱的肉体抵不住万斤的钢筋水泥。无数生命在这场震灾中罹难了。生命 无常。

困境面前,人,是强大的。无数人在为废墟下那些素不相识的生命忘我地努力着。大爱无疆。

在这样的灾难面前,让我再一次感动于中华民族的精、气、神;让我再一次为我们的人民子弟兵而骄 傲;也让我明白生死边缘,谁才是真的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最美少年观后感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今天我看了中央一台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的节目,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孝。

电视里讲述了十位少年,他们的年龄比我大不了几岁,有的甚至还比我小。他们一个个都很懂事,孝顺父母。看了电视,我感慨万千。

其中令我最难以忘记的就是黄凤了,她的父亲因几年前打工从楼梯上摔下来,不能干活了,而这时妈妈又离家而走,家里只剩下爸爸、小黄凤和体弱多病的奶奶。小黄凤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养活这个家。洗衣服、做饭、学习、帮父亲按摩身体……她没有一刻闲着。看到这里我就想到了我自己,真是非常地惭愧。因为黄凤七八岁就自己洗衣服、烧饭,而我都十三岁了,连衣服都要奶奶帮着洗,而且连盛饭这点小事都是爷爷、奶奶替我做,真的自愧不如呀!当看到黄凤偶然听到上海的医院能治好父亲的病,便带上家里仅有的27元钱,用大铁床推着父亲带着奶奶去上海替父亲看病时,我惊讶了,流泪了,因为从他们家到上海有五百多公里,而且还推着一个大铁床,那要多累啊!但是黄凤没有抱怨,咬咬牙,毅然带着奶奶把父亲推到了上海,可不幸的是上海的许多医院都说黄凤爸爸的病无药可治。可能是她的孝心感动了一些医生,一家武警医院接受了黄凤的爸爸……

看完了这个故事,我决定向黄凤学习,不仅学习她对家人的一片孝心,更要学习她遇到困难不退缩、勇往直前的精神。我也想告诉所有同学:我们已经不小了,我们应该在家里多承担一些家务活儿,给家人减轻负担,同时也要孝敬长辈,不要动不动就与家人发火,不要再过那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生活了。

展开阅读全文

八同上一堂思政大课观后感

全文共 880 字

+ 加入清单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他猖狂的梦想,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出兵攻占我国的东三省,蒋介石命令东北军“不许抵抗”,致使东三省这个有着丰富矿产资源、物产资源,面积有日本三个那么大的美丽而富饶地方沦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3000万同胞沦为了亡国奴。

翻开历史的这一页,当年蒋介石的那句“绝对不许抵抗,缴械则任其缴械,入营房则听其侵入”的话重重的击打着我们中华儿女的心,这是怎样的民族耻辱啊!29万中国军队,1万日本军队,本应该是取得绝对的胜利,可是只有三天,三天哪,日军竟不费一枪一弹便一举占领了东三省,3000万同胞就这么糊里糊涂的成为了亡国奴。这是怎样的悲哀、怎样的耻辱啊!

__年后的今天,阳光依然灿烂,微风依旧轻拂着我们的脸庞,可是这莫大的民族耻辱,莫大的冤屈如何去平复,这血海深仇如何去偿还?古人说: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导致未来新的灾难,作为一名学生,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不忘国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就在我们第二节课开始,也就是10点整,我们全市将再次拉响当年的警笛,这警笛声将长达15分钟,它不仅是让我们对在90年前遭受蹂躏的中国同胞进行哀悼,也是警示我们牢记历史,不忘国耻,它同时还是告戒我们有空中袭击,请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虽然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已经很少或者几乎听不到这种防空警笛,但做为龙的传人,我们要记住这警笛,要知道它的深刻含义和生活意义。

同学们,历史老人孤零零地守望着岁月的变迁,当年的硝烟弥漫将化作为今天的静默无言,他的臂膀依然坚强地背负着飞驶的火车,他的眼眸一直饱含着未干的血泪……

又到“九一八”,再谈血泪史。我们今天纪念“九一八”不仅仅是为了让每个龙的传人不忘国耻,也不仅仅是为了每个龙的传人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我们纪念918事件更是为了坚定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同学们,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精神催我们奋进。历史老人依旧在前行,我们依旧需要努力,因为我们不能忘记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1931年9月18日,我们将牢记这一天,让我们在警笛拉响前再次振臂高呼:牢记历史,不忘国耻,振我中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