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观后感

观后感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观后感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观后感问题。

分享

浏览

1221

作文

34232

穹顶之下观后感800字

全文共 1020 字

+ 加入清单

雾霾是这几年才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并且几乎成为了生活常态,可是这个生活常态正常吗?不正常,因为这是以我们的生命健康为代价的。以前住在北湖路,在十几年前的时候我记得白天可以看见一轮红日落山,晚上还可以看见星星,那真的是满天的繁星,当时的我没想到的是这居然在现在看来是多么的奢侈。我承认,南充二十几年的时间发展的很快,但是发展得代价是我们的环境。我们现在走在街头,到处都在拆房子,建房子,挖道路,建道路。到处都是裸露的泥土和飞扬的尘沙,我们走在路上必须得捂住口鼻,不敢呼吸。但就算这样我们仍然会呼入大量的灰尘,而这些都是能够诱发肺癌的因素,环境的污染程度和肺癌的发病率是成正比的,而大部分的受害者使我们的孩子和父母。每次雾霾发生的时候我们都在祈祷赶紧来一阵风将霾吹跑,但是吹跑了一次还会有下一次,雾霾已经不是偶发事件,它仍会频繁的发生,而且还是一个开始。

这次关于雾霾的调查的片子,长达将近2个小时,我从头看到尾,它的信息来源非常权威,信息也很立体,它告诉我们什么是雾霾,雾霾从哪里来,我们怎么办。

雾霾是什么?

雾霾是一些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而我们肉眼能看见的最小颗粒都是它的20倍,我们看不见它们,但是它们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当PM2.5值升高时,人群的死亡率会随之上升。

雾霾从哪儿来?

中国能源结构中,燃煤和燃油占了百分之60,而在燃烧排放时大部分是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就直接排放到了大气之中,煤炭没有得到过清洗,石油没有得到提炼,各种有毒物质随着排放来到大气之中,通过我们的呼吸进入身体。

我们怎么办?

在片子中,环保局的一位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现在都不敢开口,让人看到里面没有牙。”还有一个民营加油站的老板是这样说的:“环保局是什么?你有义务但是没有权利管。”没有权利,那谁有权利?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在今年9月份才开始正式生效,那么在生效之前呢?谁来管理?谁有权管理?

几十年前的伦敦因为烧大量劣质煤炭造成了大烟雾事件,在这个事件中有大约一万两千人死于长期吸入煤炭产生的黑炭和短时间内吸入的高浓度的含有重金属的颗粒物。这是场大灾难,而这也是我们的前车之鉴。

我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一个普通的武汉市民,一个普通的中国公民,我希望我们能够生活在蓝天白云下,能够自由的散步和呼吸,不必时刻担忧因为污染而产生的健康问题。我无法为治理污染做更多的事,但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这个片子,让更多人来参与其中,一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那十几亿人一起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柴静的《穹顶之下》观后感

全文共 106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柴静的《穹顶之下》几乎在朋友圈刷屏了,有很多称赞佩服的人,也有很多表达自己行动的人。

看了前十分钟,我一直在思考也在犹豫一个问题,雾霾这个涉及到多个因素和社会环节的问题,不是一时能解决的,虽然我没有直接排放,我也可以做到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但确认如柴静所说我们个人的力量和行动真的微乎其微,对于整个污染物的减少或许起不到任何作用。看着看着我真的好想回家,回到生我养我的春城,回到一年有300天蓝天的春城。什么才是生活的本质,我想不是财富,不是物质,而是穷尽一切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健康的活着,快乐的活着。我还年轻,我感觉不到雾霾对我身体的影响,我感觉不到呼吸不畅,我只能感觉到雾霾的天空带给我的坏心情……我记得协会的小孩恐龙跟我很开玩笑的说过一句话:我不想去北京,我这个人对空气质量的要求有点高。那时候有点会笑他,可是现在想来自己也是一个如此热爱生活的人,为什么还要呆在北京呢?

随着视频的深入,我一次次看到触目惊心的数据,众所周知的所谓秘密、现实,一些让人震撼的案例。我想它受人关注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她用大量的数据来说明雾霾的来源,构成,国家现状,更重要的是她每一条数据都是可靠有来源有支撑,阐述的又是大家多熟知多习惯却又很无力的话题。我一直觉得,不管自己的力量有多么渺小,即使我改变不了别人,但是我能要求自己。可是这样的想法在现实生活中真的会受到蛮大的冲击,有时候我的家人甚至会跟我说:你再这么环保,我们跟你生活都不习惯了呢。看到这段视频,我又找回自己最初那么强烈的自我约束感。不管我生活在哪里,都呼吸着同一片空气,逃避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而你恰逢在环保事业上,在减少环境污染上做着我们企业能做的,也确实起到作用的事业,为什么不坚持呢。我想香蕉皮的环保事业也应该是我们继续战斗下去的动力。

不管是能源结构的问题,还是执法力度问题,或是企业国家社会责任感问题,对于我们个人来说都是很难企及的,我们可以讨论它,深究它,批评它,可是我们甚至连给相关部门一个建议或者提案的有效渠道和机会都没有。但是思考本身就会带来价值,它会指导一个人的行为意识,而这些又是我们多么欠缺的东西。

最后看到柴静凝视着那个星球,它在孤独的旋转。我想起2013年我们到武夷山玩,我在山里第一次看见银河,如此清晰,非常雄伟的横跨在整个天空,配上漫天的繁星,那一刻自然的魅力、宇宙的魅力都会让你为之惊叹。24年第一次见到,未来再见到又会是第几个24年?那么我们的下一代呢?

柴静是通过她的女儿看到雾霾的,我不希望通过我的孩子我才感受到雾霾的严重,此刻,每个人都应该有所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防溺水视频观后感

全文共 293 字

+ 加入清单

观看了这篇《预防溺水事故》视频,我学到了溺水已经成为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了,每年意外死亡的儿童中,溺水死亡的儿童几乎占到了百分之六十。所以我们要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多了解游泳安全常识,学会防溺和自救。

比如: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下不要私自下水游泳,也不要去不知水情、偏僻的地方游泳,不要不做准备活动就下水游泳。如果不做热身就下水游泳的话会产生抽筋、扭伤、头晕、恶心等反应。游泳时不要嬉戏玩闹、逞强好胜,也不要在无救护人员的海域游泳,不要在非游泳区游泳,退潮时最好不要游泳。

从今以后,我不会再在河边玩了,我游泳的时候一定要有大人陪着,还有游泳前要做热身。我还知道喝了糖水就不会抽筋了。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亲情主题电影外公芳龄38观后感

全文共 750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外公芳龄38》中,明星主播佟大为被突然而至的女儿唐宛如和外孙唐家栋打乱了原本“逍遥快活”的黄金单身汉生活,此次发布的《Linda》MV中,佟大为和“女儿”同居惨遭偷拍曝出绯闻,事业二次受挫,佟大为因此迁怒女儿和外孙,加上外来误会导致矛盾重重,父女关系陷入僵局。颠覆往日里曝出的轻松搞笑剧情,父女感情走向变得扑簌迷离。

与先前曝光的陈妍希“双十一”主题曲《买买买》欢快明朗的曲调不同,此次发布的《Linda》旋律温情中带点小伤感,将更多的笔墨着眼于这对陌路二十余年、一朝相认的“另类父女”之间的感情,通过环环紧扣的矛盾冲突,展现了父女之间感情所面临的“内忧外患”。末了,佟大为淡淡的一句“没说的,你都懂吗?”将不善表达的父爱诠释得淋漓尽致。陈妍希曾在采访中表示“特别喜欢片中‘矛盾’的那一段,演到入戏的时候自己都会哭。真正好的喜剧应该是走心的,应该让观众在笑声中感受到最真挚的感情。”

电影中,佟大为饰演了一位过气的乐队主唱,“歌路”不通转型做了主播,而戏外的佟大为则是演而优则唱,音乐电影全面开花。11月6号《外公芳龄38》的北京首映礼上,电影首次发布了暖心曲《Linda》MV,佟大为更即兴清唱,现场观众惊叹“佟大为唱歌竟然这么好听,果然不会唱歌的主播都不是好演员!” 一曲位列“歌王”仙班,“歌手”身份戏外走红。

佟大为坦言,《Linda》这首歌是翻唱张学友早期的作品,在电影中唱给心爱的女生,而在生活中,佟大为追求妻子关悦的时候,也曾打电话为她唱过张学友的情歌。他开玩笑的说:“学友哥在戏里戏外都可以说是我的媒人!”而好友陈乔恩在首映礼当天秒变迷妹,称赞“大为哥你唱歌好好听哦!” 近两天网友也在微博上转发佟大为的现场清唱视频,并留言表示“大为哥一开口我就给跪了,唱得竟然这么好!赶快出专辑!”

展开阅读全文

2024都市轻喜剧《外公芳龄38》观后感

全文共 1130 字

+ 加入清单

外公芳龄38》,由佟大为、陈妍杀、吕云骢重演了这个既欢乐又温馨的美好故事,原汁原味的故事加上中国式改编,成为继《重返20岁》之后又一中韩通吃的成功改编爆款。

作为一部伦理喜剧,影片的故事看似荒唐离奇,但不单单是喜剧,更有能够打动人心的情感,佟大为饰演的明星主播何志武,虽然是已经过气,却仍然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这一天在自家的豪宅里等待性感女郎的约会,不料闯进来两个不速之客,陈妍希饰演的二十几岁的未婚妈妈唐慧茹,带着吕云骢饰演的五岁的拖油瓶孩子唐家栋,两个人竟然自称是他的女儿和外孙,撞破了好事不说,还赖着不走,这样年龄相差才三十岁的三代人,就在这里打打闹闹,鸡飞狗跳之间,也碰撞出单亲家庭背后种种的辛酸与渴望。

影片用突然出现的情感观来制造戏剧冲突,一边是自私自利的何志武,执意要甩掉当年不小心制造的负但,一边是不为名利只为一家人能够团聚的唐慧茹,富外公害怕上当受骗,又做亲子鉴定,又是设定十条同住的不平等条约,使出了不少花招要赶走之对孤儿寡母,而唐慧茹和唐家栋却是人萌不怕嫌,不管怎么推拉撵怼,就是真心与你相处,反而处处站在上风,把人奸嘴滑的主播外公搞到狼狈不堪,无计可施了。

何志武的尖酸刻薄、市侩狡诈,可以与包租公周扒皮对号入座,而唐慧茹母子却是寄人篱下的亲人租客,这样的人物关系非常有趣,再加上何志武的娱乐圈老油条身份,天然就带几分喜感,在故事的前半段,影片穷尽都市情感喜剧的各种手法,营造了非常欢乐的气氛。

而在故事后半段,影片加入了悬念、励志、爱情等多重元素,何志武开始走心,渐渐爱上了和孩子们一起度过的幸福生活,却因为娱乐圈的残酷规则而不得不掩藏自己的外公身份,唐慧茹凭着才华在真人秀舞台上稳步前进冲击冠军,而当初一夜情就消失不见害她当了单亲妈妈的男同学也突然出现,他们的命运变得牵动人心,也像当年原版的《非常主播》一样,在最后撩下了多数女观众的眼泪。

作为一部能够让人笑让人感动的喜剧,《外公芳龄38》表现出了对现实的思考,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关注,对娱乐圈的讽刺,对亲情至上的正能量激励,通过这样的故事告诉观众,无论贫富、年龄、身份的差距,还是世俗的偏见,名利纷争的环境,都无法阻止亲情的团聚,这样的意义让影片足以进入改编精品的行列了。

作为一次成功的跨国改编行动,这让人看到了中韩影视继续合作的美好关景。中韩合作不存在文化差异的问题,非常适合彼此改编,离东方文化太远的好莱坞就不行,例如美国翻拍《无间道》和《西游记》,中国翻拍的《歌舞青春》和《血迷宫》,明显不在一个频道上,而中国和韩国本身就是文化近邻,在影视剧的创作和发布上也互通有无好多年,早就没有了陌生感,加之《非常主播》这样放诸四海皆准的伦理喜剧,翻拍过来毫无问压力,获得成功也就理所当然了。

展开阅读全文

央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观后感1000字

全文共 1303 字

+ 加入清单

打铁还需自身硬”是一句中国传统白话,人们常挂嘴边。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打铁还需自身硬观后感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十八大后,习总书记在新一届政治局常委记者招待会上掷地有声的话语。

一句“打铁还需自身硬” 的平实语言着实令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这句话理解来说,也就是必须先把自己强化好、整理好、管理好,才能够真正解决自身问题。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内涵丰富、普遍适用,不仅在党的自身建设上意义重大,对我国新时期、新机遇、新挑战下的发展也具有“指南针”般的作用。

“打铁还需自身硬”是一句中国传统白话,人们常挂嘴边;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说的都是一个道理: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完成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首先必须把党建设好,把干部队伍建设好。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加强自身修炼,提高品德和知识修养,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今天我们党面临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这实际上也是我国发展的最大软肋。针对“四大危险”,克服发展软肋,我们要从四个方面使自身真正“硬”起来,即硬在本质、硬在能力、硬在作风、硬在先进。

(一)硬在“本质”,针对的是“精神懈怠”,强调在全党进行宗旨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时刻牢记党的本质。如果为人民服务的本质与理想信念丧失了,我们的一切工作就“硬”不起来。由此,必须采取一切有效方法,使党的本质真正“硬”起来。

(二)硬在“能力”,针对的是“能力不足”,即积极倡导学习之风,建立学习型组织,强化执政能力建设,努力克服本领恐慌。一个党若缺乏驾驭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能力,面对坚硬的“铁”是打不好的。

(三)硬在“作风”,针对的是“脱离群众”,强调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四)硬在“先进”,针对的是“消极腐败”,注重党的纯洁性建设,在反腐倡廉上敢下重手、打“老虎”,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我们党是一靠先进性、二靠执政能力安身立命的,如果丧失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就会失去执政地位。我们党自从诞生那天起,就注重先进性建设,取得较大成就。在今天也遇到了挑战,就是存在“消极腐败”的危险,它浸蚀着党的纯洁性,丧失着党的公信力,需高度重视。这里,实质上强调的是“中国力量”。

有了这“四硬”,党员干部就可以振臂一呼“向我看齐,我乃榜样”,而不怕“台上我说人,台下人说我”;就能理直气壮地与腐败背道而驰,以清廉形象示人;就能大刀阔斧地兴利除害,整肃官僚主义作风;就能高标准提高工作效率,多出优秀政绩;就能带出过硬队伍,造就洁净氛围,做到风清气正。这样过硬的党员干部多了,风气的扭转,积弊的清除,信心的重树,自会日见成效;美丽中国的问世,小康社会的建成,便会水到渠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终实现,就会如期而至。

展开阅读全文

金刚2骷髅岛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2799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一部名垂影史的怪兽电影主角,“金刚”(King Kong)从1933年在大银幕上首次亮相开始,就意味着它带来的是一种非比寻常的视听体验,一种绝对关乎大小的刺激体验,最新的这部《金刚:骷髅岛》(Kong: Skull Island)再度证明了这一点。从故事来说,它保持了传统怪兽电影那种简单除暴的叙事风格,不喜欢的人难免会认为它的浅白,但也正是这种开门见山、直来直去的风格,让影片从一开场就迅速进入了正题,而不像以往的金刚电影那样拖泥带水花大量篇幅去讲述主人公的个人故事,而是非常清楚明白地告诉观众——“金刚”才是本片核心的灵魂人物。就像最近环球影片公司在公布《侏罗纪世界2》(Jurassic World Sequel)首张宣传照时所解析的,怪兽电影里的人才是配角,真正的主角应该是怪兽本身才对。

说到这里,对视听效果有预期的朋友可能会立刻来了精神,既然核心是围绕着金刚展开,那么特效场面一定不会少,也不会差。事实的答案甚至比人们的这种推测还要好。也许人们还记得彼得杰克逊(Peter Jackson)在12年前拍摄的那部刷新视觉的《金刚》(King Kong)电影中,由威塔(Weta)工作室打造的那一幕幕令人叹为观止的精湛特效,而在这部12年后问世的新作《金刚:骷髅岛》中,特效界的老大哥“工业光魔”(Industrial Light & Magic)用再度刷新其在《星球大战》(Star Wars)、《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等系列中所树立的标杆级特效水准,斩钉截铁地向世人宣告,谁才是特效界像“金刚”一样技压群雄的霸主。虽然这次的金刚只是有史以来体型第二庞大,但是在质感上足以完灭其他任何一个版本,尤其是栩栩如生的动作及面部表情所达到的那种虚拟形象也能演出内心感情的技术境界,着实令人惊叹。为了现实本片非比寻常的视听体验,《金刚:骷髅岛》还效法《自杀小队》(Suicide Squad),专门制作了一个独家的新版IMAX系统宣传片,代替原来的倒数版作为正片放映前的引子,效果可谓耳目一新。

关于金刚的故事,其实这么多年下来,早已经家喻户晓,无论怎么改编都会让人猜到个八九不离十。华纳似乎从一开始就清醒地意识到,不能按照彼得杰克逊那种“野兽因美女被杀”的路子来拍,他们要拍的金刚不是人类故事里的配角,相反,人类才是金刚故事里的绿叶。所以影片的开场实在很有《侏罗纪公园》的趣味,一下子就让人们领教了金刚的强大,继而引出才后面的情节。稍微有点音乐想象力的人,都能从上面这段开场的配乐中感受到大致发生了怎样的情节,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观影前先听听,顺便检验一下你的想象水平。影片关于人类角色的背景交代也非常简洁干脆,没有过多拖泥带水的各种东拉西扯,让人明白就是这样一群人要开始进入地球上尚未被世人知晓的一个神秘荒蛮之地,在那里会有各种无法想象的恐怖巨物等待着这堆在它们看来就像“蚊子肉”一样的人类做送肉上门的“服务”。此处略去十万八千字,即使你能想象出大致的画面与场景,仍然会为“工业光魔”的生花妙笔勾勒的最终景观惊叹。这部影片在技术上的卓越表现,足以抵消很多情节上的不足与反驳,哪怕是作为效果演示片,也达到了它应有的娱乐价值。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彼得杰克逊版的《金刚》花了不少精力分去讲述人类的故事,但是它在视觉特效方面的突破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不然这部《金刚:骷髅岛》也不会出现那么多似曾相识的动作场面,特别是和大BOSS级的怪兽交手的一些动作,基本上就像是在向彼得杰克逊版的《金刚》同类戏致敬一样,让人在惊叹之余又发出会心的一笑。有兴趣的不妨在观影后和上面这些老版本中的经典决斗场面的截图比对比一下。

当然,这部影片也不完全是纯粹的眼球派,编导把背景安排到了越战刚宣布结束的70年代还是花了一些心思,在冷战的军备竞赛背景下,这场作死的探寻“骷髅岛”行动有了一个非常合理的解释——不能让俄国人捷足先登。不仅如此,怎么样让手中的一大把怪兽像复仇者联盟那样变成一个独立的电影宇宙,华纳用这部《金刚:骷髅岛》的人类角色主线和隐藏在片尾工作人员名单全部放完后的彩蛋给出了答案,具体是啥就自己在看片时寻找答案吧。

对一部分观众来说,国内某位女星在这部影片中出现时的表现如何很让他们好奇,结果和以往一样,这个角色本身的价值似乎就很莫名其妙。尽管她的戏份多到全片随处可见,但都是些零散的闲散酱油镜头,而且在故事中到底有什么用,愣是一点也看不出来。倒是那双千年不变的圆睁怒目,很适合被各路牛鬼蛇神时的神态,这大约就是她的价值——快,准备,又有怪物来了...一事归一事,她的英文台词还是下了些功夫,不同于多数国产女星那一张嘴就让人泄气的英文发音。

和以往的金刚电影比起来,这部《金刚:骷髅岛》的人类角色在分量是似乎就轻了许多,基本上都是扁平单一的轮廓,特别是山谬杰克逊扮演的越战军人,更是一个从头到尾都令人生厌的存在。当然这么做只有一个目的,“金刚”才是所有形象中最有血有肉、值得关注的主角,围绕着它的一举一动,有良知的真人角色开始重新审视对方和自己的所作所为到底孰是孰非,火遮眼的偏执狂则注定自掘坟墓。从另一个方面看,这也是一场所谓矫情和本能的角逐,从政治的正确性来说肯定是前者占优,但在现实的世界里,显然后者才应该会活下来。也许是为了给后面的所谓怪兽宇宙铺路,本片最终选择了好莱坞最爱的皆大欢喜,但也因此削弱了故事的悲剧性,失去了让人们通过这个故事去认清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面目的价值。

比起人类角色的平庸乏味,各种怪兽们的形象就让人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这些体型庞大的奇虫怪兽无一不在提醒我们,人类作为自然界的生灵是多么渺小,生命有多么脆弱,只是眨眼的功夫,就塞进了它们的牙缝。在明显的套路编排下,有几幕镜头猛然出现还真是让人吓了一跳,这除了要归功于工业光魔鬼斧神工的特效技术,还应归功于编导和剪辑师对镜头语言及所需气氛的出色掌控。

曾为《美国队长3:内战》(Captain America:Civil War)配乐的亨利杰克曼(Henry Jackman)为这部《金刚:骷髅岛》打造了一部有着浓郁70年代气息的冒险音乐史诗。他以苍凉的木管、惊悚的铜管配上进行曲式层层推进的弦乐和打击乐为主调,营造出越战年代独特的时代味道,类似《边境杀手》(Sicario)的迷离调调令人神经紧绷,特别是大量70年代盛行的蓝调电音声效,让人一听就仿佛回到了影片《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的那个时代,在气氛与情绪渲染上为整个影片加了不少分。

作为一个知名的娱乐大片题材,这部《金刚:骷髅岛》基本上没有摆脱这类作品视听效果出类拔萃、其他就一般般的纯娱乐片格局,所以想要从中享受视听震撼的不会失望,但是想在全片结束时获得快感之外的余韵回味就比较困难了,因为能在脑中留下的所有亮点几乎都集中在视听技术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一带一路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280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时代文化与科技的进步,离不开开放与包容。融汇着历史启示与历史智慧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铭刻着历史的记忆,更回应着时代的呼唤。

丝绸之路,绵延数万公里,横贯亚细亚腹地。它曾将一个个璀璨的文明相连,让各色面孔彼此微笑、各种语言相互交谈。然而,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古老的丝路似乎早已遥不可及。它的繁荣,抑或是它的荒芜,一切的描述,都只存在于古老书本的字里行间。那里现在是什么样子,那里的人们如何生活?这一切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谜。

“一带一路”并非只是一把钥匙,而是“‘一串’共同发展的钥匙”,完全可以与不同国家、不同国情对接,提供不同的双赢、多赢、共赢的合作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央视《一带一路》观后感

全文共 643 字

+ 加入清单

由江苏有线领衔制作的大型人文纪录片《奇域:探秘新丝路》上线网络平台以来,点击观看量超过千万,该片首播研讨会9月6日在北京举行,这是江苏首部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纪录片。

《奇域》第一季跨越中国、巴基斯坦、伊朗、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6个国家,行程2万公里。《奇域》运用4K高清技术拍摄,呈现了最大程度的清晰度和色彩还原度,将丝绸之路上的绚烂景观、人文历史还原到观众眼前,让观众身临其境。《奇域》第一季共15集,每集25分钟,已在江苏有线、腾讯视频播出,成为广电网络与互联网新媒体强强联合、原创内容全网首播的成功案例,被业界称为今年爆款级的纪录片。

研讨会上,《奇域》主创团队悉数出席,包括总策划马维,导演余晓勇,制片人彭勃,总撰稿苗展以及摄影师何建军。同时邀请到业界知名专家参与,包括著名纪录片导演陈晓卿、专栏作家王小山、博联社社长马晓霖、腾讯视频纪录片频道主编黄平茂、良友(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徐秋丽、广东广播电视台北京节目制作中心监制吴宇厦。此外,江苏华博在线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奇域》出品人曹伟炯,上海月皎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奇域》出品人陈爽参加研讨。

大家一致认为,《奇域》在策划、结构、叙事方面有很多新尝试,巧妙地以“民间视角”将宏大题材“落地”,整部视觉效果、思想呈现非常好。著名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认为,《奇域》通过民间的视角展示了一条新丝路,正是该片的可贵之处,在拍摄中克服中东的自然环境因素,拍摄到许多珍贵的画面,体现了制作团队的勇气和魄力。

展开阅读全文

只有进行时观后感

全文共 668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市规划局组织全体机关工作人员及下属单位相关负责人收看了自治区纪委监察厅和宁夏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三集电视专题片《只有进行时》。局系统120余人收看了专题片。

专题片《只有进行时》由自治区纪委监察厅和宁夏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共三集。该片通过剖析典型案例,讲述鲜活的监督执纪故事,集中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宁夏纪检监察机关持之以恒抓作风、重拳出击惩贪腐、强力问责促担当,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工作成效。片中汇集了多个严重违纪违法落马官员的典型案例,通过忏悔与反思,同时采访纪检干部、剖析案情案例,警示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清廉守法,严于律己。

观看结束后,党员干部们深受触动,通过“银川规划”微信群、QQ群等社交媒体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用落马官员的前车之鉴给广大党员干部敲响警钟,让每一位党员干部受到强烈震撼。”党组书记王琦同志这样说道。纪检组长熊建荣认为“廉政犹如登高,越往上越神清气爽;贪婪犹如掘井,越往下越足深难拔。”“这是对思想、心灵的一次净化和洗礼。影片中,服刑人员结合自己的犯罪经历现身说法,陈述了自己如何从一名党员干部沦为犯罪分子的经历和过程,告诫我们要洁身自律,珍惜今天的工作和幸福生活,切勿以身试法。”监察室主任孟淑萍这样说道。党员们纷纷表示要以片中反面典型为警示,更加注意从思想上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时刻保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做一个政治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清白人”、作风上的“正派人”。

展开阅读全文

《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530字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乘着梦想的翅膀”为主题鼓励青少年做梦想的实践者和未来的创造者。

第一节课的主题是:“有梦就有动力”。我们看到了在太空中为我们上课的王亚平阿姨。她就是梦想的实践者。

王亚平阿姨在十年前还是一个飞行学员,而如今她却凭借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蓝天梦,实现了自己从小的梦想,成为了中国首位太空教师。她告诉我们,梦想虽遥远,但只要努力,就能触摸到。

第二节的主题是:“有梦就要坚持”。这节课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梦想老师,她是一名普通的舞蹈老师,曾有一份她热爱的工作和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一场大地震夺去了她的双腿。她经受了一般人不能承受的挫折,重新站上人生的舞台,她就是地震最美舞者廖智。她不仅赢得了自己的尊严,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看到这里,我下定决心,对自己的梦想无论要吃多大的苦都要坚持下去!

最后一节的主题是“有梦就能出彩”。梦想贵在坚持二字,只要坚持,追寻的过程也能让人肃然起敬。

郑亚波郑妈妈是一名不同的加油工,为了开发自闭症儿子的智力,郑妈妈自学了钢琴,学了后再交给其儿子,如今她的儿子已经能够自弹自唱,并且可以上普通小学六年级——这不就是梦想的力量吗?

看了《开学第一课》后,我明白了成功是由一个个梦想组成的。梦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

[《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530字

展开阅读全文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全文共 95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9月1日星期天,我与爸爸妈妈守候在电视机前,一同观看了由中央一套播出的《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课是从20xx年那年开始举办的,从守护生命、我爱你中国、我的梦中国梦、幸福在哪里、美在你身边,到今年的“乘着梦想的翅膀”,每一年的主题都让我们感到新鲜,也让我们受益良多。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第一节班主任是主持人撒贝宁,我们的梦想老师是曾经在天宫一号太空授课的王亚平王老师以及空军跳伞运动大队的队员付丽娟姐姐。

在这节课上,王老师说了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话。她说:“追逐梦想的路上并非一帆风顺,擦干眼泪不轻言放弃,就会离梦想近一点再近一点。”。

我很想做老师,爸爸和妈妈都支持,。我还记得爸爸说:“放心,楠楠,你想学就学。这是你的梦想,就算一万个人反对,自己坚持就对了。”爸爸的这句话和王老师的话真是不谋而合,也让我做老师的心就更加坚定了。

《开学第一课》第二节是王小丫主持的,黄绮珊黄妈在节目中与舞蹈老师方俊、在地震中失去双腿的“最美舞者”廖智一同演唱了歌曲《怒放的生命》。妈妈说,无论是歌曲还是演唱者,全都令人敬佩。的确,廖智是不平凡的舞蹈老师,她因地震而失去了双腿,失去了继续追寻梦想的利器。但她没有放弃,而是逐渐适应假肢,决心把自己的梦追回来。她的故事令我们动容,她的事迹让我们感动,她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开学第一课》第三节是方琼阿姨主持的,我喜欢的钢琴家郎朗以及教脑瘫儿子学钢琴的郑亚波郑妈妈。郑妈妈是加油站女工,她的儿子患有自闭症,也就是不爱跟别人说话,只自己跟自己说话。爸爸说这样的孩子教起来父母会特别累。但郑妈妈没有叫苦叫累,反而坚持在十一年中教她儿子钢琴,想要让孩子活得更有希望。她说:”即使全世界都放弃你,妈妈也不会放弃你。弹钢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它给了我和我的孩子最后的希望。只要坚持梦想,每个人的人生,都能精彩。”郑妈妈之后与其子弹唱了《世上只有妈妈好》,这是我很喜欢的一首歌,听到这歌时我和妈妈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梦想是人人都拥有的,但我们是否能够实现不是取决于别人怎么看,而是自己怎么做。看了《开学第一课》后,我会更加坚持自己的梦想,让自己的梦想开出骄傲的花。有句话说得好:”不经一番风霜苦,焉得梅花扑鼻香?”我一定会做一个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努力的人。

[六年级作文: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电影居家男人观后感

全文共 1645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在男女主人公温馨的对话中结束,却给我们留下了对幸福生活的思考。

首先,什么是幸福。不少人认为,幸福的前提在于金钱与地位,就像电影中男主人公先前对生活的态度一样。我并不否认金钱与地位对个人幸福的影响,但如果过分强调金钱与地位的作用,甚至把它们与幸福划等号,那就未免太狭隘了。现金的社会总是要寻找到一个衡量的标准,经济学家把幸福用人均gdp表示,社会学家把幸福用社会福利表示。但是作为一个个体,作为一个有感情的人本身,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拿一个外在的,物质的标准去衡量我们内心的幸福。把幸福同外在世界绝对地挂钩,把幸福具体为形形色色美好的东西,以一种绝对理想化的观念定义去诠释幸福。这样做的后果是,我们太不幸福了,因为外在世界常常让我们失望,让我们不知所措。就像电影开头,在大家都在家中过圣诞节,举家团圆的时刻。男主人公在办公室窗前看着来往的车流最后决定步行回家时,他也许也开始对自己这样

——对金钱和地位痴迷追求的生活进行了些许的考虑。

提了这么多,只是觉得我们不应该把幸福绝对地物质化,绝对地外化,这就是有点“远水救近火”的意味了。心灵是同幸福感最接近的地方,哪里才是我们最应该挖掘的。我不知道幸福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因为太复杂了。所以,对于幸福,让我们的心灵去评判,静下心来,拂去浮华,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

说完幸福,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影响我们内心幸福感的几大因素:事业与爱情。人生总让我们面临权衡取舍,就像电影中男主人公在机场要做的选择。去伦敦意味着事业的成功,而留下来是意味着收获爱情。在电影中,导演对这个两难的选择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选择后者。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又应该如何去选择呢?

我们渴望成功,我们希望我们有自己的一番事业,我们要求自己的生活富足。但这一切的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的最终追求。因为何为成功,是由我们自己定义:成就事业是为满足内心的追求;富足的生活的也许只是我们追求的基矗当我们往忘却了我们最终的目的而满目目的地在路上奔波时,我们因该停下脚步,思索我们最终的追求。成功,事业,富足的生活,这一切的一切也许只是我们追求幸福的一种手段,一个过程。正如上面所说,幸福,才是每一个人发自内心最自然的呼唤。

同样,如果把幸福看作我们最终的追求的话,那么我们面临取舍的时候就应该以此作为出发点。比如对于事业和爱情,也许有的人认为事业成功给自己带来的幸福更多,那么选择投身自己的事业中去,反之则选择属于自己的那份爱情。

所以,由于每个人的幸福感不同,对于爱情和事业的选择并不同,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反观现在的社会,我们仿佛走进了如电影开始时候男主人公的极端。我们更多的是浮躁,是对物质生活的过度向往,对所谓成功的意味追求。也许褪去浮华后,我们才意识到我们失去了内心的温存,感情和幸福。反观自己,我们选择的这门职业和人生规划的课程,我们对于我们未来的人生规划的是自己从事什么样的事业,自己拿多少薪水。我们真的很少谈及我们的感情,我们很少扪心自问,什么样的生活是我们感觉最为幸福的生活。当我们的周围充斥着财富排行的消息,当我们周围都是谈论对今后事业的美好规划的时候。我们忘却了我们的感情,我们忘却了我们最终的追求,我们忘却了为我们的幸福尽心规划。作为这门课程的最后作业,也是给我们了当头棒喝。

当然,事业与爱情并不是两个相矛盾的事情,在很多时候反而相互促进。拥有成功的事业不仅为爱情提供了扎实的物质基础,而且更显得这份爱情的伟大;同样,在追求事业的路上,一份甜蜜的爱情又化去了多少艰辛。

对于不同的人,职业的成功和爱情的价值都是不同的,我们无法衡量成功的事业在幸福生活中的分量,也无法说爱情可以拯救人生。这一切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真实的情况也不会电影中所展示的非此即彼。更多的应该是在事业与爱情的天平上寻找平衡点。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祖先,中国文化的精髓中就有中庸之道——不走极端,不偏激,在两难选择中试图去寻找平衡。

在温馨的电影中我们结束了我们的课程,但是,对人生幸福的思考也许才刚刚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电影《罗生门》观后感

全文共 1148 字

+ 加入清单

我有时候看问题会比较极端,比如说,我一直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即每个人都有同性恋倾向,只是程度的不同而已,程度低就是异性恋,程度高就是同性恋,不高不低的当然就是双性恋了。性取向没有什么正常与不正常之分。每个人都有吸引别人的地方,如果有机会深入和发展,不同程度的好恶感情就会发生。无论是男人和女人之间,还是男人和男人之间,女人和女人之间。再比如我常说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八卦山,那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都有好奇心,或者说都有窥探欲。

看完《罗生门》,我又想,其实每个人心中都该有一个罗生门的。同一件事情,涉及到不同的人,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会描述出可能截然不同的画面。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人们习惯性地修改着自己的记忆,使它符合自己的认知。我们可以接近真实,但是却无法还原真实。新闻报道中的事实是要经过意识形态、政治正确以及把关人等重重关口才呈现在公众面前的,但这是“被的事实”,而不是真相。真相要来到这个世界之前,有可能会被媒体直接杀死。

《罗生门》和《罗拉快跑》都采用相同的叙事结构——回环式套层结构,它的意义不在故事中而在叙述中产生,不给出确定的结局和意蕴。所以直到电影结束,它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真相。

另外,在这部电影中,我从凶杀案的三个当事人之间的故事隐约看到了男权社会下女人的悲惨命运。

因为丈夫的无能,妻子被强盗占有了身体,之后,丈夫因为妻子被两个男人同时占有过而决定抛弃妻子。不管这是不是电影中的真相,但类似这种事情在现实生活中确实不少。

其实,不管男人承不承认,他们的心中或多或少都会有处女膜情结,它表现在这个女人一定要完全地属于自己,如果她之前跟其他男的发生过关系,那女的就有可能会面临被抛弃的命运,就算没有,男的也会耿耿于怀,心有芥蒂,无论他之前是发誓多么地爱那个女的。处与非处的话题经常在天涯社区上展开口水战。老马曾说过,处女膜情结是由男权中心文化中最病态的部分构成,体现了人类对性和生育诸多复杂问题缺少把握而试图用迷信把握的可笑事实。女性主义学者荒林解释说这是因为男权统治者发现女人是可以生育不同男人的孩子的,为了控制女人只为自己生育,就需要控制女人的身体,如果一个女人保持了她的处女膜就是保住了她的贞操也就是保证了只给某个男人生育。

而婚姻也使得女人走向更加悲剧的命运。在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中,提到婚姻是这样一种制度,是男人之间物物交换的结果,是将女人作为交换的礼物之一,建立的社会生活制度。也就是说,婚姻是把女人从父亲的家嫁到丈夫的家,以维系男权社会的生育和财产传承。英国现代女权主义的奠基人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认为婚姻是一种合法的卖淫。但她最后背离了当初关于婚姻和自由的主张,虽然如此,她的感情婚姻史也是逃不过悲剧的命运。

在男权社会中,女人的命运岂是一个悲惨了得!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宪法大赛总决赛观后感

全文共 1408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政府工作人员,对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想要去研究一个事物,首先要明白这个事物的概念及本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则,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法律效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核心地

我们要做一个学宪法、守法律、做合格的好公民。“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总体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后来又进一步阐明“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并把“依法执政”纳入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中。而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根基。 宪法具有指引作用,指引作用是所有法律规范都共同具有的作用,它是指法律规范对人们的行为起到的导向、引路作用。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当然具有指引作用。但宪法的地位和内容,却决定了宪法的指引作用具有自身的特点:

第一,就指引的行为主体而言,它既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也包括公民个人。也就是说宪法同时指引着国家行为和公民的个人行为。宪法不仅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基本国策以及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而且还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

义务。这些规定即为国家和公民提供了行动指南。

第二,就指引的范围来说,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宪法规定的内容并不只是国家生活的某一个方面或者某几个方面,而是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旦然在规定的详略或者抽象程度上会存在差异,但无不可以在宪法中找到原则、精神。因此.宪法指引的领域非常广泛。

宪法还具有评价作用,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行为怎样,总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价。只有通过评价,才能判断其行为的价值和效果。宪法其评价作用具有鲜明的特色:第一,宪法评价具有广泛性。如前所述,宪法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也就是说,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主要方面,都能在宪法中找到评价的依据和标准,而其他法律则不可能。

第二,宪法评价具有集中性。既然宪法集中表现统治阶级意志,是统治阶级管理国家和社会最基本的依据.那么宪法评价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的综合评价。

第三,宪法评价具有最高性。宪法是母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必须以它为依据,一切机关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以它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因此.宪法的评价具有至高无上性。同时,宪法不仅是评价人们社会行为的标准,而且它还具有宣传作用,它对于提高公民的思想意识,特别是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比如我国现行宪法的序言,通过总结我国近百年来的历史,特别是20世纪所发生的四件大事,对于人们正确认识历史,深刻理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必要性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宪法最好是公允且深入地了解和剔择人间共同的宪法哲理,努力感受、观察、理解和表达此时此地最根本的宪法难题和政法环境;分析性和创造性地运用宪法学概念,从历史和当下的政治实践的常与变、苦与乐、经验和教训中,挖掘、提炼和发挥规范性资源,以缓解或化解此根本性难题.如此一来,宪法才可获得实在的经验基础,才可获得厚重的历史正当性,才可兼具解释和批判的效能。

展开阅读全文

观后感:闪闪的红星

全文共 3018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五的下午,我们六年级观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闪闪的红星观后感。虽说这部电影我们已经不知道看过多少次了,连故事的情节都能背下来,但我还是看了下来,应为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思想观念值得我们去反复的品位,故事的情节环环相扣,扣人心弦……

电影讲述的是一位名叫潘冬子的小英雄与白狗子斗智斗勇的故事,最终打败了地主胡汉三。潘冬子他经过不断的努力,最后也成为了一名小红军战士……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过去我们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看的都是他的外表,没有注意过电影的内在,从而觉得在看了几次后就觉得没有意思了。如今,我们长大了,能够更深入的了解电影的内涵,从而觉得这部电影寓意深刻。虽然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但它依然能吸引我们现代人的眼球。

整部电影的人物中,我最喜欢的是潘冬子。潘冬子他从小就想着有一天能够摆脱地主的统治,最终在党和它的前辈的引导下,逐渐长大,走向成熟。他富有爱心,勇敢无畏,为他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红军战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胆小怕事的地主胡汉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体现出红色政治的可靠性。

虽然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非常稳定,但我们依然不能忘记几天的和平是过去的革命者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坚持走我们的特色发展道路,树立爱党爱国的理念。

-----------

今天,我看了一场极有教育意义的电影。

这部影片主要描写儿童团员潘冬子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闪闪红星的照耀下,由一个儿童团员成长为一名红军战士的故事。而潘冬子则留给我很深的印象。

影片讲述了少年潘冬子和游击队联手对抗土豪恶霸的精彩故事。本剧主角是小英雄潘冬子,他的父亲是红军团长,母亲是地下党成员。当时他的父亲跟着红军队伍走了,冬子天天盼望着父亲回来,有一天母亲对他说:“等到山上的映山红开了的时候,红军就来了,你爸爸也就回来了。”于是冬子来到村口的一棵小松树下,从地上捡起一枝干枯的映山红,坐在石头上等红军的到来,一天又一天……他梦见山上的映山红开了,红军来了,自己穿着整洁的军装,戴着闪闪的红星走在队伍里,特神气……当他正陶醉在这美梦之中时,吴大叔来了,他对冬子说:“要想胜利不能靠等,要去斗!”冬子听了后用力地点了点头。最终,尽管冬子失去了母亲,但他靠自己的机智与勇敢帮助共产党打败了土豪劣绅,当上了梦寐以求的红军。

潘冬子的父亲参加了红军,冬子非常想念父亲盼望红军打回来。就每天坐在小松树下等,幻想着自己也成了红军的一员,神气的走在队伍里,观后感《闪闪的红星观后感》。这时吴大叔来了,他告诉冬子:“要想胜利不能等,要去斗!”

是的吴大叔说得太好了,革命胜利不能靠等。如果你也等他也等,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才能壮大起来呢?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做一个对社会主义,对人民有贡献的接班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辜负老一辈对我们的期望!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

前几天,我看了一场极有教育意义的电影。

这部影片主要描写儿童团员潘冬子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闪闪红星的照耀下,由一个儿童团员成长为一名红军战士的故事。而潘冬子则留给我很深的印象。

潘冬子的父亲参加了红军,冬子非常想念父亲盼望红军打回来。就每天坐在小松树下等,幻想着自己也成了红军的一员,神气的走在队伍里。这时吴大叔来了,他告诉冬子:“要想胜利不能等,要去斗!”

是的吴大叔说得太好了,革命胜利不能靠等。如果你也等他也等,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才能壮大起来呢?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做一个对社会主义,对人民有贡献的接班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辜负老一辈对我们的期望!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

周五下午,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一部革命题材的电影——《闪闪的红星》。

影片讲述了少年潘冬子和游击队联手对抗土豪恶霸的精彩故事。本剧主角是小英雄潘冬子,他的父亲是红军团长,母亲是地下党成员。当时他的父亲跟着红军队伍走了,冬子天天盼望着父亲回来,有一天母亲对他说:“等到山上的映山红开了的时候,红军就来了,你爸爸也就回来了。”于是冬子来到村口的一棵小松树下,从地上捡起一枝干枯的映山红,坐在石头上等红军的到来,一天又一天……他梦见山上的映山红开了,红军来了,自己穿着整洁的军装,戴着闪闪的红星走在队伍里,特神气……当他正陶醉在这美梦之中时,吴大叔来了,他对冬子说:“要想胜利不能靠等,要去斗!”冬子听了后用力地点了点头。最终,尽管冬子失去了母亲,但他靠自己的机智与勇敢帮助共产党打败了土豪劣绅,当上了梦寐以求的红军。

看了这部电影,我感触很深,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潘冬子的机智、勇敢和不怕牺牲、坚信革命必胜的信念。他敢于与敌人作斗争,敢于争取革命的胜利。当时胡汉三为了阻止红军吃上生命中必不可少的盐,便封锁了上山的路,潘冬子灵机一动,用河水把盐融化了,倒在衣服里,把河水装到竹筒里带上了山。他的聪明、机智使红军保存了体力,最终取得了胜利。第二点是:吴大叔的那句话:“要想胜利不能靠等,要去斗!”是啊,现在是个科技发达的时代,要想实现任何愿望,都要靠我们自己去努力奋斗!虽然现在生活好了,可这些都是老一辈革命家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是值得我们永远珍惜的。如果现在你等,他等,我也等,那我们的祖国何时才能强大呢?所以,我们现在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做个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辜负老一辈革命家对我们的期望!

是啊,“要想胜利不能靠等,要去斗”!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句话。为了祖国的腾飞,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电影《闪闪的红星》观后感

今天上午,我们观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讲述了革命小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潘冬子生在革命战争年代,而他当时所在的村子正好有个大地主胡汉三,老百姓们的粮食每年都要上交给他一大部分,自己就只能留下一小部分。冬子的父亲因为红军长征而存下了大量的粮食,差点被胡汉三害死。

终于有一天,红军们来到了这里,抓住了胡汉三,将他贪污的粮食分给了贫苦的村民。可是,就在红军们将胡汉三押回总部受审的路上,胡汉三的手下却将他救走了。因此,他又回到村里继续作恶。红军只好开始长征,而冬子的父亲作为民兵也参加了这次长征。冬子的父亲在临走时送了冬子一颗闪闪的红五星,说这颗红五星可以保护他,然后就匆匆上路了。

而然,父亲走后没多久,村里的土匪又开始烧杀抢虐,冬子的家也被胡汉三烧掉了,母子俩只得和留下来的红军一起住在窑洞里。但是胡汉三得知这个消息后,马上就带上了一队人马去围攻窑洞。红军决定突围,冬子的母亲为了掩护红军突围而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红军也是伤亡惨重。为了抢救伤员,冬子自告奋勇去山上采药,结果被胡汉三抓去了,说是想要救冬子就把电报机还给他们。红军就在胡汉三的房子里打好埋伏然后将电报机弄坏,准备第二天早上开始歼敌。第二天一早,红军队长来到胡汉三居住的地方,将电报机还给胡汉三。胡汉三刚要伸手拿,只听几声枪响,胡汉三的手下应声倒地。冬子逃进了粮仓,不料,狡猾的地主也逃进了粮仓。两人在粮仓里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搏斗,最终,地主被米淹死在粮仓里。

村里又变得和谐和安宁。就在这时,冬子的父亲长征回来了。他亲手为冬子戴上了那颗闪闪的红星。从此以后,冬子就成为了人人称赞的小英雄。

我认为冬子的性格很坚韧,小小年纪就怀有坚定的革命信念,使他在面对残暴的敌人而毫不畏惧。他也很坚强,他没有因为失去母亲而丧失自我。他也很机智勇敢,在最危险的时刻,他冒着生命危险去除掉恶霸。他高尚的品格值得我们去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漂亮朋友的观后感

全文共 1249 字

+ 加入清单

一大早给自己做了早饭,想配着看点什么,于是好奇帕丁森怎么演莫泊桑的这个经典。首先要说整个影片好看在于服装、场景的精心和各位女主的精湛演出。

其实看之前在脑子里的设定就是一位十分马基雅维利的小白脸不断勾引上流社会女性而上位的故事,似乎各位观众包括我都应该批判杜洛瓦的个人道德有很大的问题。 这的确是我最初的想法。

可是后来看到男主不仅是与女人维持情人的关系更是与可利用的女性结婚,实在让我无法再继续把它狭隘地归结于个人问题。

影片伊始镜头给了残破的桌子和桌边胡子拉碴的男主,残渣剩饭一看就是下层人的生活。至于他如何上位我不必多说。只是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杜洛瓦在发现自己付出了些许感情的第一任夫人竟然有最挚爱的朋友,朋友的过世让她伤心欲绝,再加上被其强奸,于是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也只是玩偶。他推开能给他带来利益的瓦尔特夫人,在酒吧买醉麻痹自己。但是醒来后他无法放弃继续往上爬的信念,还是要不顾一切爱自己,自私的做“人上人”。用手段甩了第一位夫人再迎娶领导之女为新欢。

很明显的可以看到对于杜洛瓦,在贫困时获得贵妇的真爱和利用贵妇上位都是远远不够的。影片戛然而止于他和苏珊娜的婚礼上他得意的嘴角一丝笑,但若我自己来预想,或许不同于莫泊桑,杜洛瓦远不会满足于此,等下一个更可以依靠的女人出现,皮囊和狠心又可以作为强有力的武器而出动了。

我不想过多批判男主的行为,因为毕竟我不是他。

但不可忽略的是,超出情人关系的结婚,竟成为了杜洛瓦解决很多问题的办法。更加不可忽略的是,与十九世纪那时巴黎巧合呼应的当下中国社会,结婚同样是一条解决问题的捷径。

其实,仔细想一想,是不是很多情况下,我们现在很喜欢把个人道德品质这个词挂在嘴边,同样把它作为解释很多社会现象的归因。比如一个女孩她拜金,她勾引高富帅,她非宝马不坐,自行车一边。一定会有很多人说这女孩道德败坏,也不否认我自己会在心里认为她三观有问题。

但是这么想真的就没有问题了吗,难道不会有些片面和武断?前几日看单读的时候,里面一篇文章就在说当今很多中国的社会问题不好只归结于个人道德信念的问题。因为它还牵扯了社会资源配置的问题。说白了,就是公不公平的问题。

实际上,对于人各种需求的供给,尊严的满足也要,资源的供给也好。每每稀缺或者不公平的时候,我们就习惯于把这些问题归结于是个人的问题。没有地位,没有钱,都是自己的问题,自己不是人上人,这一定是我们的想法,这也是当年杜洛瓦的想法。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人要靠婚姻解决问题,因为它是个人问题啊。更大胆一点讲,那些做小三的拜金女似乎还要比杜洛瓦更无可厚非了。

当然,只是似乎,无可厚非也只是反语。基本的底线还是要有。但我不想义愤填膺的说人家就是道德败坏,我只是觉得应该让更多人明白,结婚不该只是解决个人问题的方式,而更多的所谓个人问题应该是社会幸福与正义的责任,从而多一份理解。当然可以不认同很多,但我们若有更多的理解,即使目前没有立即解决的方法,也会确定这是一个努力的方向。我们所喊得道德不该变成虚无,或者真空,要想的还有太多。

展开阅读全文

电影《妈妈去哪儿》优秀观后感

全文共 824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妈妈去哪儿》名字起的很巧妙很有吸力,母亲的概念对于任何人,都是十分重要的和随时能够倾向关注的。刘桂香是《妈妈去哪儿》中的主人公,作为年轻母亲,为了给患小儿麻痹的儿子治病,穷尽自己所能,给人哭丧,嫁给能支付他三万块钱的好人老满,和老满并没过上安慰的日子,老满就在事故中离去。她承诺带着老满的女儿臭儿找到亲妈,臭儿的亲妈在不知什么地方,寻找中的情节波澜起伏,抓住人的心往下看,几经周折,终于让臭儿见到了亲生母亲。臭儿的母亲也是母亲,她落魄并缺乏对亲生女儿的爱心,她的状况在故事发展中已给人启示交代,她可能做着并不怎么光彩的事情,最后看到她和一个年老的男人生活在一起,她已麻木。当得知收下臭儿将得到三四十万元钱的时候,她不再往外推自己的女儿。可是,可怜的臭儿已看透自己千辛万苦跟着刘桂香找到的妈妈,竟这样疏远她嫌弃她,臭儿伤心的离开她日思夜想的心中的母亲。她要跟着刘桂香“治好弟弟的病”,她体会出,刘桂香才是个好妈妈。

妈妈去哪儿?妈妈在挣钱,在为生计付出,妈妈所付出的不寻常,甚至难以启齿。可是这样的妈妈很真实,为着生存,因为贫穷,妈妈们很苦,刘桂香这样的妈妈很难能可贵。钱的诱因是影片中未加掩饰和并没刻意绕过的话题,相反却成为主人公人生经历的深层动因,直接的作为她选择行动的目标。这是对当下一些人的理念、取舍、追求、生存现状的折射。善于恶,高尚和低俗猥琐,一起反映在影片中,令人一看到底,嘘唏感叹!

影片脉络统一,人物塑造力度逐渐加大,一个清纯可爱的当代好妈妈刘桂香的形象,已经进入心头眼底,不会忘掉。

祝贺李铭老师这部力作搬上银幕,《妈妈去哪儿》给我的感触是多方面的,我感受到了影片之外的东西。评论家们在诠释海明威作品的特点时,用“冰山一角”来形容,海明威的小说,有他文字中并未言尽和表达的东西,但文字背后,却有着深深的内涵,我觉得李铭老师《妈妈去哪儿》电影中的蕴意,即有这样的饱含。

《妈妈去哪儿》这一声问,问的很蹊跷,很惆怅,很心酸,很令人回味。

展开阅读全文

《齐鲁最美教师》颁奖典礼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857 字

+ 加入清单

9月份时间学习了学校十位老师的感人事迹,深深震撼了我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最美老师,美在难能可贵的细心。假如班主任对学生缺席不当回事;假如班主任只是给家长发个短信,告知学生缺席;假如班主任因为上午有课,放弃追寻;假如到了学生家闭门而最终放弃……但是她们没有放弃。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我们要向她们学习把工作做细、做实。

最美老师,美在大爱。“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当学生做错了事的时候,指导分析让学生知道做错事的原因。用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用妈妈般的爱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犹如父母,甚至胜于父母。感受到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最美老师,美在强烈的责任心。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责任心是认真对待工作的前提,没有良好的岗位责任心,就不会有对事业的责任心,就不可能对工作兢兢业业。作为教师要对自己的职业有个清楚的认识,要有良好的平和的心态,只有视教书育人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视学生为自己的子女,才能有端正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当你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时就意味着要甘守清贫,因为教师的付出和报酬是永远都不可能画上等号的。教师除了完成八小时工作之外,课外还会付出了许多无形的劳动,这些都是不可能用金钱衡量的,也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与其老抱怨这些,还不如换种心态来看待这个问题,跳出世俗,守住心灵的那份净土吧。

我们是平凡的,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也是平凡的,它是由点点滴滴平凡而又不能再平凡的小事琐事组成。如果缺少了责任心我们的工作将无法想象;如果缺少了爱,我们的学生将无法想象;如果缺少了诚心我们的世界将无法想象。是责任心,促使我们完成每一天、每一件极其平凡的工作。是爱,让我们体会到教师的快乐,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2024英雄的人民人民的英雄观后感

全文共 572 字

+ 加入清单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14亿国人共同经历了一场特别的战“疫”,病毒来势之凶、扩散范围之广,前所未有。面对疫情肆虐猖獗,有一群人舍弃了“小家”的团圆,奔波在抗“疫”一线守护者“大家”的安危。他们展现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更值得弘扬和发展。

实践是精神形成的沃土,磨难是精神升华的契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的传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发展,是中国精神时代内涵的注释,汇集了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成为激励全国上下抗击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强大动力,书写了可歌可泣的抗疫赞歌,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困难考验了中国人民,也锻炼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新征程的重重考验,我们必将更加坚定党的领导,更加紧紧依靠人民,更加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我们必将发扬伟大的抗疫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执政水平,聚合一切可以聚合的力量,团结一心、奋勇拼搏,向着“中国梦”的美好明天不断阔步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