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观后感

观后感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观后感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观后感问题。

分享

浏览

4564

作文

34232

2024年永远在路上第八集《标本兼治》观后感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如是说道。

在讲话中,习近平进一步指出,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而矢志奋斗。

3天之后,也即10月24日,以“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的中共中央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主题与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讲话精神契合。

据新华社报道称,由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六中全会,主要议程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而在六中全会召开前一周,由中纪委宣传部及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8集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从10月17日起每晚一集,纪录片不仅以实例揭露落马官员违纪违法,还有众多在位时叱咤风云的高官接连在镜头前悔罪,专题片播出后,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

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姜明安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称:“专题片的播出,意在在全社会营造中央从严管党、从严治党的浓郁氛围,在全党、全社会形成政治共识,展示中央坚持反腐的决心,传递出清晰信号,全面从严治党绝不会放松。”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穹顶之下》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你见过真正的星星吗?“没有”,你见过蓝颜色的天吗?“见过一点点蓝的”,你见过白云吗?“没有”(这是视频里的一段对话)。地球养育着我们,我们多少人呼唤“大地啊!母亲!”,而我们又有多少人像关心与爱护母亲一样守护我们的地球,我想成千上万人会发自内心的这样呼唤一句:“伟大的母亲柴静”!她是一个母亲对另外一个“母亲”的关怀,这是对人性的呼唤与谴责,任何有良知的国人都会为之动容。

“天人合一”季老的解释最好,“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相互理解,结成友谊;而人类对这种友谊已经践踏到无可复加的地步,我们一直倡导和谐社会,更多的是指“人与人的和谐”,其实更应该倡导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想想与一个异类都和谐了,同类能不和谐吗?所谓的和谐社会,终极应该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视频里提到了“APEC蓝”也有习总出来的画面,这个在中国最有权力的人,语气并不坚定,甚至提到“APEC蓝”时也只能去向往,因为他也主宰不了这种“蓝”,这注定像昙花与流星一样的“蓝”,一种追忆与美好的向往的“蓝”,中国梦里未来能否出现的“蓝”都是未知,这对于一个国家是多么大的讽刺!

伦敦1952年的雾霾事件,不要以为它仅仅是一个过去的历史,很可能在中国重演,如果那天发生了,我们不要抱着“置与死而后生”的侥幸心理,可怕的是“置与死而不生”的境地,那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灾难。

我一直想不明白一个问题:像小米这么所谓伟大的公司,怎么会去搞“空气净化器”,当外面的空气都无法呼吸时,雷军你挣那么多钱又有什么用呢?商界的精英们、大佬们请参与到守护地球母亲的行动中来吧!这是你们的责任。

最后我们用视频里的一段话结束:“成千上万的孩子正在孕育,正在出生,河流、天空、大地应该属于他们的,我们没有权力只知消费,不知克制,我们没有权力只知抱怨,不知建设,我们有责任向他们证明,一个被能源照亮的世界,同时可以是洁净和美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雨中的树》观后感

全文共 1365 字

+ 加入清单

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文一街小学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影片《雨中的树》。这部影片是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摄制了反映四川省万源市委原常委、组织部长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的电影。

李林森,他的姓名中带着五个木,这就预示着,他就是一片由一棵棵郁郁葱葱的大树组成的森林,正直、挺拔、清新、普通却不平凡。两个多小时的影片,当镜头在现实和回忆中不断交错切放时,有一种说不清的感动在我心头涌动着。那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在李林森同志身上体现出来的共产党人的光辉本色。

尽心为民

“八宝镇不能死一个人,死一个人,你甭活了,我也甭活了。”在瓢泼的大雨中,党镇书记李林森声嘶力竭地对着电话喊着。他对老百姓,有着一颗赤诚的心,有着沉重的大爱。洪水中,他不顾危险、不顾疲累,冲锋在前。他大声呐喊,冲入危房救人,让困在洪水中的老婆婆和小豆子终于得救,正是因为他有着一颗忠诚于人民的心,八宝镇在那样的特大洪水中,无一人死亡。

一位乡党委书记,在高寒偏远山区工作了15年,县领导很少有人上去过,李林森亲自上山体验基层干部的辛苦,在市委常委会上据理力争“不能让老实人吃亏”。“哒哒”, 李林森与那位乡党委书记打乒乓的球声,反复回响在荧幕上,那是一位组织部长与基层干部心与心的交流、心对心的回应。正因为李部长的“重为人”的择人观,为一方百姓找到一个又一个称职的父母官。

不谋私利

“小妹,今天我去和你领导说了,改天他到组织部来要我给他办这个,办那个,那哥该怎么办?”当李林森的妹夫提出希望让他给他妹妹的单位领导打个招呼,给妹妹工作转正时,李林森面对妹妹说的话。做为哥哥,他也希望妹妹工作顺心,生活幸福。可是他牢牢记住“不谋私利”这几个字,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为官之道。

“空气可以不纯净,水可以不纯净,可是,我们的心不可以不纯净。”“泡上一壶浓茶,好好洗洗你的肠子!”这是李部长在与那位送礼的刘乡长说的话。是啊,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坚守住自己的心灵不被污染,那是一种何等的境界。正如他所说的“你我他,都是善良的人,也都是有七情六欲的人,你得用善良这根缰绳勒住七情六欲这匹野马……”他用自己平凡的每一步行动来书写伟大的生命赞歌。

一心为公

“那样的台历你帮我买了吗?就是这面是这年的,那面是下一年的。我要把要做的事儿一件件列出来,做掉一件勾掉一件,这样心里踏实。”这是李部长在身患肝癌晚期却坚持上班时对唯一知情的同事濮主任说的话。在北京做完手术后2个多月他就回到万源,他只告诉大家,自己只是做了个“胆管搭桥手术”,就又投入到工作中。病魔带来他带来了巨痛,给他的家庭带来的是灭顶之灾,可是,他忍着巨大的疼痛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改“拼命三郎”的本色,审签文件、组织会议、接访群众、下乡调研……他争分夺妙地办着那些濮主任口口声声说着的“破事”。甚至到生命最后仍挂念着工作未做完,署名为不争气的李林森。

是啊,李林森曾说道:“把忠诚作为一种职守,把服务作为一种责任,把优秀作为一种习惯,把创新作为一种求索,把清苦作为一种财富,把形象作为一种生命。”我想此刻的李林森已然化为一场雨,奉献出自己的一切。润泽万源这片土地,为这片土地带去生生不息的希冀与向往。

怀着对脚下这块土地的深深热爱,怀着对如歌生命的深深眷恋,李林森以生命引吭忠诚之歌:

不停不息,谱写平凡人生

无怨无悔,唱响忠诚之歌

展开阅读全文

美丽心灵观后感

全文共 1489 字

+ 加入清单

影片《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曾一举获得8项奥斯卡提名。这部影片以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约翰?纳什为原型,讲述了他与(前)妻子艾莉西亚以及普林斯顿大学的朋友、同事之间真实感人的故事。

故事从1948年纳什进入普林斯顿大学读数学系博士开始。

1948年的普林斯顿大学可谓人杰地灵,大师如云。纳什,这个不足20岁的来自西弗吉尼亚的小伙子轻而易举地跨过预备班,直接进入了这所大学,可以说是名符其实的天才。他对那些蜚声中外的大师的授课完全不感兴趣,整天沉迷于“寻找一个真正有创意的理论”。可这谈何容易。看着同学们一个个都已经发表了论文,他却还在为自己的毕业论文烦恼,他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幻想他有一个室友,与他一起舒缓这些精神的压力。终于,他在一个酒吧中,从他们对一个金发美女的追求中得到灵感,随即撰写出了关于博弈论的论文——“竞争中的数学”。在论文中,纳什大胆地对现代经济之父亚当?斯密的理论做出了不同的解释。正是这论文使纳什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获得了梦寐以求的进入惠勒实验室的机会。在麻省理工学院中,纳什主要从事研究和教学的工作。在此期间,他遇到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艾莉西亚,并与她陷入热恋,最后两人喜结连理,成为一对恩爱的夫妻。但纳什对这一切依然不满意,他希望自己可以像二战时期是数学家一样,为国家做出一些巨大的贡献。当时的美国正处于冷战时期,他希望自己可以在这场新的冲突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于是,新的幻想人物出现了——神秘的威廉?帕彻。在纳什的想象中,威廉是一个国防部官员,并招募他参加一个绝密的任务,破解敌人的密码。接受任务后的纳什变得神经兮兮的,外界的一切都让他感到危险和恐惧。他反常的行为最后引起了妻子的怀疑跟外界的揣测。终于在孩子出生后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医生证实,纳什患上了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治疗过程是异常痛苦的,不仅纳什痛苦,他的妻子艾莉西亚也痛苦。但艾莉西亚却一直陪伴在纳什身边,对他不离不弃。即使纳什曾因为药物影响工作而停止用药导致旧病复发,做出伤害艾莉西亚的事情,这位忠贞的妻子却依然相信他会痊愈,会变回以前那样聪敏,那样迷人。在妻子的支持下,纳什没有回到精神病院,而是在朋友的帮助下回到了普林斯顿。慢慢的,纳什学会了忽视幻想出来的人,尽量过正常人的生活。他成功了,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并于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影片非常的长,但是却没有让人感到厌烦。前半部分,纳什巨大的竞争压力让人们感同身受,纳什投入危险的工作让人们感到刺激;后半部分,围绕人们的是默默的温情,妻子的爱与支持,同行的理解与认同,都散发着人性的光芒。

心灵是人的灵魂之根。拥有《美丽心灵》的人是让人敬佩的。影片中的很多人都拥有美丽的心灵。纳什,一个毋庸置疑的天才,他从心底里热爱着数学,并在这条道路上一路前行。无论遇到什么苦难,他都没想过要放弃。他致力于创新,毫不畏惧地打破人们认为的真理。几十年的精神分裂症的困扰,他屹立不倒。艾莉西亚,这位麻省理工学院的高材生,放弃一切守在纳什身边,甘心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忠贞妻子。丈夫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后,有多少人可以想象她所承受的压力,又有多少人知道她心中的痛苦与无助。爱情是唯一支撑她的梁柱。可以说,没有艾莉西亚,就没有后来成功的纳什。纳什的那些同行,同样具有美丽的心灵,在纳什身处困境时,他们想的不是消灭一个劲敌,而是为数学界挽救一个天才。纳什是不幸的,同时,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身边始终有对他不离不弃的人。

这部影片真的让我获益良多,原来世界还是挺美好的。不是只有落井下石的人,雪中送炭的人还是存在的。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开学第一课观后感300字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今9月1日晚上八点整,我和妈妈一起坐到电视机跟前,准时收看了继《焦点访谈》之后的节目为《开学第一课:先辈的旗帜》,看完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感觉我们今天得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

伟大的红军战士,他们强渡大河,飞夺泸定桥。想想当时的情景是多么艰险。“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是伟人毛泽东同志的诗句,不就是红军长征生活的写照吗?

漫漫长征路上,革命烈士倒下了,又有战士站起来。二万五千里长征路,路有多长,红军撒下的汗水就有多远!巍巍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埋葬不了他们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沼泽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掩藏不住他们坚定的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那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长征精神。

此时,我感觉到了一种力量,一种因历史而越发令人臣服的力量。历史再次向我们证明:长征精神将伴随中华儿女不断缔造辉煌。我们应该学习长征精神,争做红军后人。

我感谢那些先辈们,感谢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这就是永恒的长征精神。我们应该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让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大学开学典礼观后感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大一新生,我深深感受到自豪与骄傲,也深深感受到自身的使命与责任感,更在听了学校教师代表的演讲后,心中涌起起了一种“今日我以大学为荣,明日大学以我为荣”的信念。

从几位领导讲话中,我了解到我们的大学这个声誉好,教学优先高等学府;我深知,我的梦想会实现,我将载着这帆船起航,去寻心中的理想。我更能体会到老师对新生的殷殷嘱托、殷切的希望。老师所说的话更加打动了我,鼓舞了我,他们用长年从事教育事业而留下的沙哑声音,不厌其烦的告诉我们,学生首先要定位自己的人生;其次要计划着未来远大的人生目标;最后以学校为载体,一步步踏实的付出行动,证明给别人和自己看。

听到这里,我的心情很激动,觉得这不像一般意义上的开学典礼,没有大话,没有套话,不喊口号,仿佛我们人生的启航灯和指明灯。老师代表的话说的也很实际,他们用自身的经历和经验告诉我们要尽快熟悉校园,要适应环境,不要让环境适应你。

新生代表说的也很精彩,从他的口中,我听到了自己的心声,发于内心深处,一种说不出的信任感与无限期待。暑假已经过去。想把它们统统丢到回收站,并清空它。呵呵……在新的学期,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用成绩来回报殷殷关切我的父母和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小英雄雨来》观后感400字

全文共 648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个多么机智,多么勇敢的一个小男孩,他就是小英雄雨来。这部电影跟我们课文上的不太一样,里面的雨来比书上的雨来更机智、更勇敢,里面的日本人都很笨,都很搞笑。

这部电影讲的是在抗日战争的时候,有一个小孩叫雨来,他贪玩调皮,捉弄同学,反抗老师,经常逃课。有一次,老师叫他在黑板上写几个字,结果他几乎全错,没有对几个。还有一次,他到老师家,给老师赔礼道歉,并送给老师了两条鱼,老师就让他把两条鱼放在厨房里,雨来就偷偷放了几只青蛙在锅里,过了一会儿,老师去做饭,把锅盖打开,看见了那几只青蛙,吓了一大跳。后来,日本军队占领了他的家乡,在上课的时候,几个日本人突然进来了,把老师抓走,还教他们唱日本国歌,但是他们并没有理这些日本人,还嘲笑捉弄他们。老师为了保护抗日交通员,宁死不屈。最后雨来和铁头利用善水的特长,成功地将日本人的几个首领淹死,救了老师。

英雄就是勇敢、有智慧的人,能帮助其他人获得快乐的人。英雄不怕苦、不怕累,弱小的自己用智慧打败强大的敌人,获得巨大的胜利。雨来在日本人没有来的时候,捉弄同学、反抗老师,根本就算不了是什么英雄。但是在日本人来的时候,他表现得很勇敢,而且经常设陷阱,让日本人上当,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在我们日常生活里,不一定有机会遇到或打败敌人,但是在大街上帮助别人一点儿小忙也能算是英雄。在学校里,那些经常打同学,拿同学东西的一些同学,那些人算不上英雄。相反那些在学校里经常帮助同学、帮助老师的一些同学,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遇到别人违反校纪校规能勇于站出来指正的同学也是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2024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八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于10月17日到25日每晚20: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当晚21:30及次日13:00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重播。该片通过剖析典型案例,讲述鲜活的监督执纪故事,深刻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正风肃纪,锲而不舍纠“四风”,反腐惩恶,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具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

全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收看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以典型案例为镜、为戒、为鉴、为训,自觉把讲政治、对党绝对忠诚放在首位,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模范遵守党的各项纪律,严以律己,始终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不越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

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把组织党员干部收看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与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结合,与抓好巡察整改工作相结合,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加强指导。纪检监察部门要对各单位收看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把学习宣传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作为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强宣传报道,营造良好氛围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观后感

全文共 286 字

+ 加入清单

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建设、布展工程已接近尾声,目前正在征求各方意见,对细节进行完善补充,择期开馆。

郭永怀,山东荣成人,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荣誉勋章”。

郭永怀事迹陈列馆位于荣成博物馆一层,展览面积2000平方米,用400多张图片、200多件珍贵文物资料、6个视频,全面展示了郭永怀院士的卓越功勋、儒家情怀和大师风范。展馆建成后,将成为山东省首个院士纪念馆,国内展示新中国科学家风采的重要展馆,也将成为对社会各界进行国防教育、红色教育、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展开阅读全文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全文共 1684 字

+ 加入清单

这就是奇迹!

听闻多方赞誉,看完之后,果然实至名归。若是不写点赞美之词,实在过意不去。

电影开始正式放映前,便已打出字幕提醒观众本片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见此后我立马提醒自己,看完此片后要去了解下真实故事到底怎样,不然又会被误导。毕竟改编之后的故事与真实事件南辕北辙的情况并不少见,所以看此片除了感受梅导打造的视听盛宴之外,我对核心剧情一直存了半分怀疑的心思,尤其是看到戴斯蒙德以一己之力多次往返在战场之中救下了好几十个战友时,那份怀疑达到了顶峰,然而看到影片结尾的事实真相之后,惊得我目瞪口呆。

真实故事居然还比电影来得夸张和戏剧。一直到现在我都无法想象真实战场中的戴斯蒙德是如何在如此危险的战场上救下了那么多生命。谁能想到这个看似羸弱的普通人竟然能造就这种奇迹,说他是英雄也匹配不了他应得的赞誉。

整个电影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前半部分非常自然流畅地展现了戴斯蒙德的成长经历家庭环境和爱情,尤其是对两人之间的恋爱经历发展得如此顺利如此美好,格外虐狗。后半部分则展现了戴斯蒙德为坚守自己的信仰而拒绝拿枪,但在战场上冒着炮火和敌人查杀竭尽所能救下了数十条被困战场的生命,赢得了众人极大地尊敬。

影片中导演对战争场面的刻画非常用心。听说为取得更真实效果还专门炸了一个农场作为影片中的战场,并不遗余力地呈现出了战争中残酷乃至恐怖的一面。在刚接近战场时就看到了一拖又一拖车的尸体从前线运出来,血肉模糊,堆积如山,而幸存的士兵一个个目光空洞,面无表情,好似已经把灵魂葬送在了战场,离开的只是一具具躯壳而已。还未真正进入战场,从这番场景中亦可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无情。等正式开战之后,呼啸而过的子弹,血流满地的断臂残肢,炮火洗礼之后尸横遍野的焦土,再配上极为逼真动感的音效,仿佛已把观众置身于真实战场之中。面对漫天的枪林弹雨,怎能不让全身紧绷心惊胆战?人的生命竟如此脆弱,在化为战场的修罗地狱之中不堪一击。梅导把战争的血腥暴力残忍乃至恐怖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粗暴写实,打造出一种极其强烈的感官刺激。看完之后,多半会让观众对战争也生出了几分恐惧之感。

除了对战争场面的再现,导演对剧情节奏和走向的把握也极为老道,一步步地埋下伏笔,与后面环环相扣。影片开头两兄弟爬山的镜头暗示出戴斯蒙德体能并不差,难怪他人虽瘦小,但参军后体能训练成绩反而挺优秀。后来戴斯蒙德和哥哥打架,差点把哥哥误伤致死。又因为阻止父亲时枪走火差点伤人。这些经历都为他对枪敬而远之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那么这部电影导演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呢?除了反战,我觉得明显更多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信仰的坚守,尤其是身处困境之时。

当战争已经来临之时,戴斯蒙德无法在家继续自己的安稳日子,便决意奔赴前线成为一个救人性命的医务兵。然而这份救人的初衷和他不杀戮的信仰一直都在现实中备受考验。

影片中当戴斯蒙德运回一个伤员时,另一个医务兵对戴斯蒙德说你难道不知道伤员要分类,伤太重明显救不活的就不用救了。戴斯蒙德当即说,都没救过怎么知道救不了!(具体台词记不清了)他对每一个生命都是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珍惜,甚至不分敌友。但这份尊重和珍惜正是基于他对信仰始终如一的坚守。戴斯蒙德刚入伍时面对长官的责罚和队友的欺负,明知极有可能进军事监狱也不愿拿枪,即使装装样子也不行。因为他很清楚,事已至此,拿枪和杀人已经没有区别。妥协第一次便会有第二次。他这份始终不为所动的决心着实让人动容,但在上战场之前他在众人眼中也仅此而已。然而,没想到的是他在战场上的表现极为惊艳,堪称奇迹。当敌人开始反扑,己方部队撤退之后,他依旧不愿离去,冒着炮火穿梭在战场之中尽己所能地救下每一个活着的伤员,不论敌友,即使炮火停歇亦是如此。从白天到黑夜再到白天,坚持不懈,真真彻彻地贯彻了自己救人的初衷,坚守了自己不杀戮的信仰。不仅如此,他在战场上也暂时成为了战友们的信仰所在,因为他用行动表明大家可以依靠他,他不会抛下任何人;和他并肩作战,让人心安;战场上有他这种医务兵,鼓舞人心!

但更加鼓舞人心的是,若是平凡如邻家男孩的戴斯蒙德也能创造就这种奇迹,那何况芸芸众生中的我们呢?

[血战钢锯观后感三篇

展开阅读全文

名著红楼梦观后感1000字

全文共 1196 字

+ 加入清单

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贾府终究还是覆灭了,只留下宝玉出家和宝钗作寡的悲惨结局供世人哀叹,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个兴盛了几十年的大家族的衰亡?

纵观红楼历史,贾史王薛的衰败是必然。封建统治者有意的削弱了四大家族的权力,同时,四大家族内部的腐朽也是导致这种结局的必要因素。

荣国府其实就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等级分明的“社会封建阶层”,“统治者”的独裁转职,追名逐利的争斗陷害,攀比虚荣的腐朽心理……

要说《红楼梦》中让人印象深刻的,除了宝玉黛玉宝钗三人的爱情悲剧,恐怕就是那些丫鬟们了。她们是为主子服务的直接下属,要千方百计的讨好主子。有的费尽心思为主子铺路,为的就是“一荣俱荣”;有的则想方设法地迎合“上位者”,以求更大的利益;更有甚者,爬上主子们的床,以求更高的身份……当然,有能耐再加上运气,一跃成为贾府丫鬟组成的金字塔的最顶峰也不是不可能的,金铃儿就是一个典型,可这种人毕竟在少数,剩下的人,无非是一级压一级罢了,得势的去压迫那些失势的,大丫鬟们去压迫小丫鬟们,压迫者趾高气昂,被压迫者有的苦不堪言,不堪**,于是自尽在这肮脏的贾府,成为了一缕亡魂;有的怀恨在心,秉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心理,不择手段的向上攀爬,为的就是一朝得势,报仇雪恨,可这又陷入了不断重复的恶心循环之中了……

贾府中的真正“统治者”是谁,细细想来,不是贾赦,贾政,更不是贾敬,而是年长的贾母,在“百善孝为先”的封建社会,这个答案不足为奇,贾母偏向谁,荣国府的恩宠就指向谁,贾母忽视谁,荣国府的矛头就对准谁。贾赦与贾政的差别待遇就是一鲜明的例子,继承了荣国府的贾赦成了贾府名义上的主人,然而他住的不是贾府的正房,反倒是深受贾母喜爱的贾政住在了正房之中,贾赦长子贾琏的周岁宴甚至比不上二房次子贾宝玉的满月宴,这都从侧面说明了贾母的地位和对贾政二房的宠爱。

红楼之中,贾府是个纯消费性的“组织”,上到王公贵族打交道,下到街头小贩买物品,都要花钱,而贾府的钱来自于哪里?贾府本身经营并不太好,收入有限,更多的是上头下来的赏赐,还有祖上积累的财富。王熙凤管理贾府财政时,不仅自己补贴了很多钱,为了补贴贾府的赤字,她甚至去放了**,这恰恰就是导致贾府衰亡的一个重大罪证。

再说说林黛玉吧,人们都戏称林黛玉实为零待遇,事实的确如此,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是扬州巡盐御史,虽然清正廉洁,但林家身为大家,毕竟也是有几分财富的,然而,在林黛玉扶棺回贾府之后,林家的财产不知所踪,事实上是被贾府王氏所瓜分,即便如此,贾府人待林黛玉并不好。贾母与林黛玉总是带了点亲疏的,无“亲”可依的黛玉身体不好,贾府的丫鬟们总是对林黛玉“用药昂贵”说三道四,心爱的贾宝玉与薛宝钗也是纠纠缠缠不清,让她不由心中郁结,充满寄人篱下之感。

此外,贾府妻妾之间的争斗,丫鬟之间的陷害,还有贾府凭借权势,坑害他人,或使犯罪者逍遥法外的例子不在少数,这些大抵就是导致贾府衰亡的原因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大国崛起观后感作文

全文共 1402 字

+ 加入清单

大国崛起》这部历史纪录片用短短的12集将9个世界性大国历的兴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或者说,是过去人类500年的一个发展历程的一个微缩,大国崛起法国观后感。过去的500年是一个令人非常震惊的500年,人类是从陆地向海洋发展,然后开始征服天空,再向太空发展。诚然,所有的壮举是世界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感觉这部历史纪录片拍得很好,文字解说非常精准且耐心寻味。不过,更让人值得称道的是,以前很多纪录片在谈到发达国家的时候都是用侵略、掠夺这样的词语,不过这次的纪录片是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其他的国家,并给中国以深刻的启迪。我想,中国目前也处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要向真正有影响力的大国迈进仍然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我们应该以一种广阔的心胸去承认他国的成就,并虚心的向大国学习并借鉴成功的经验,而不是总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傲视一切。"公元1500年前后,中国正处在明朝统治之下。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但不是为了开拓贸易,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德威。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然而,葡萄牙和西班牙两个小岛国却凭借着无畏的勇气和信念征服了海洋,也因此获得了世界。在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后,为什么恰恰是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成为了世界性的大国呢?

在对众多专家学者的采访中,我发现,大家对大国之谜的看法是很不一致的,不过把这些归纳起来看,有以下这么几点:首先是思想文化的影响力。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在成为大国的过程中,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门,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英国提供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他们的名字,十分醒目地写在英国走过的大国之路上。其次是体制创新。17世纪时,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再次是在于对人才的重视。在法兰西思想与精神的圣地先贤祠,正门上铭刻着这样一句话:"献给伟人,祖国感谢他们。"这里安葬了72位法国历史人物,其中只有11名政治家,其余大多是思想家、作家、艺术家和科学家。还有就是一个国家对教育重视程度。在普鲁士,受教育和服兵役一样被视为公民必须的义务,而国家则必须为它的公民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免费教育从19世纪中期就已开始,德意志统一前夕,适龄儿童入学率已经达到97.5%。当普鲁士还在向拿破仑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时,柏林洪堡大学诞生了。国王拿出了最后一点家底,并把豪华的王子宫捐献出来作为大学校舍。与此同时,他还接受了大学提出的一个要求,那就是:国家必须对教学和科研活动给予物质支持,但是不得干涉教育和学术活动。不过归根结底,还是综合国力最终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单一力量的强大并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的最终强大。

看完《大国崛起》,各国的发展历程中的很多镜头在我的脑海中不断回放,我感到中国仍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努力,但同时,我也感到了中国在向大国迈进的步伐,越来越响,越来越有力!

[大国崛起观后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300字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开学了,我们全国中小学生共同收看了“开学第一课”,这次的主题是:“乘着梦想的翅膀”。

虽然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因为有非常多困难,有时我们就会不想继续下去,但我们只要去坚持,一定会离梦想更近一步,听到坚持自学钢琴,再手把手教给自闭症儿子的加油站女工郑亚波的梦想,我就是想的。坚持,只有坚持,才能让郑亚波的梦想实现。关于梦想,我们有说不尽的话题,我们年级虽小,但是梦想是跟年龄无关的,任何年龄的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梦想,梦想离我们并不远,只要肯坚持,梦想就触手可及。

王亚平是中国第二位登上太空的女航天员,还进行了首次太空授课,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说,自己小时候梦想能够做一名飞行员,在参军后看到中国首次载人航天行动成功后便励志要做一名女航天员。而在梦想成真的那一刻,她感受到梦想融合在了自己的骄傲和自豪当中。

观看了开学第一课,我更加明白了梦想的重要性!我一定会坚持着我的梦想!

展开阅读全文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600字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我被《摔跤吧!爸爸》这部印度电影深深地吸引住了。不得不说,印度的电影业在不断发展,那群艺术人在用自己的电影来让全世界了解他们热爱的祖国——印度。

我感触良多。

电影讲的是一位摔跤手爸爸迫于现实的残酷,最终放弃自己热爱的摔跤事业,奔波于现实,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但梦想从来都不会改变,它只是在沉睡,等待着下一个春暖的契机。偶然一次机会,他发现他的两个女儿对摔跤有着别样的天赋,于是魔鬼训练开始,故事的启程开始……

“什么?你要培养女摔跤手?”全村的人都对这件事惊悚不已。村里的人对父亲的嘲讽、哂笑,对此事严重不抱看好态度。全村人都认为父亲是个疯子,他们一家都是疯子。

人们常说,天才和疯子只差一步距离。当两个女儿刻苦锻炼,当父亲默默忍受全村人的讥讽,当迎来春暖的契机,女儿赢得世界冠军时,全村人惊呼:“天才!天才!……”

戏剧性的反转,在现实中何尝没有?小时候被当成笨蛋的爱因斯坦,如今谁人不知道他?被认为丧失听力无法创作音乐的贝多芬,如今是谁在天天歌颂?

他们被贯称为疯子,因为只有疯子才会心无旁骛没有杂念地做自己要做的事。仿如一个机器人,每天重复重复再重复,对自己要求严格,对身边的所有事熟视无睹……天才就这样练成了。我认为,天才和疯子是一种等级阶段,他们之间只有一步之遥。你是疯子,打怪打怪,就升级成了天才。

欲成功,先发疯。欲发疯,需要有用命也要去坚持的事业。

没有谁会简简单单成功,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发疯的过程、奋斗的历程必然充满艰辛,但值得拥有。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部电影反映了很多方面的事物,印度的社会发展、传统文化,以及人人羡慕歌颂的家庭温情。

这部电影,值得一看。

展开阅读全文

走遍中国的观后感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因为有梦,所以选择出发。世界很大,也很小,我们需要一个梦想的旅行地,来安放疲惫倦懒的灵魂。行走在山水间,看奇幻瑰丽的人间美景。领略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行走是一场灵魂的修行,也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力量。最近我被一本《走遍中国》所吸引。一起来看一看,在这本书里我们安徽的黄山是怎样的吧?

一条小溪,一座村落,青青的瓦片,白白的墙,这里就是绝美尘世——安徽。路口的树下,温一壶老酒,要上一群朋友,聊聊家常,回忆回忆人生的得失,神仙的日子也不过如此。在安徽有一座山:它有泰山的雄伟,有华山的险峻,有峨眉的秀丽,甚至于燕荡山的巧石……这就是黄山。

黄山聚集了人们对山的所有幻想:巍峨、神奇、俊秀、抚媚,以至于几百年前并有人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见黄山之奇。翻开散发着幽幽香气的唐诗宋词,让人不禁想问:黄山究竟有什么魅力?竟然让千百年来的文人墨客对他如此的钟情?然而,当你踏上黄山的土地,呼吸着空中弥漫着丝丝的甜味,抚摸着变成润润的、爽爽的皮肤,问题则迎刃而解了。

黄山是美丽的。它的美不仅在于山上的奇松、怪石,还在于黄山与徽州是合在一起的。还没有登上黄山,只是在徽州的路上,透过车窗看见这冒着一缕缕飘烟的农舍,农舍前是绿意盎然的水田,而远方的黄山如黛,晨韵悠然。这一派田园风光就足以令人陶醉。

展开阅读全文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

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参观了包头的博物馆,心情兴奋极了。

包头博物馆的外观很宏伟,让人感觉它是高高在上的;里面的装修也很宽敞并且很明亮。

因为前几天是“七·一”,博物馆展览了“井冈山红色精神”。展厅里展出了那时红军穿的草鞋,蓑衣等,做工粗糙,草鞋上还有碎碎的草绳,穿上一定很难受,和我们现在穿的鞋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展出的还有那时的红旗:三角红旗虽破破烂烂,但却无比鲜艳,看过后,让人全身都充满力气。这当中还有一幅画,画中,他穿着一身蓝色军装,站在岩石上为战士们讲话,和蔼极了!

参观完后,我们又去了另一个展厅,展出的是佛教的唐卡,唐卡上有着丰富多彩的画,每一个的笔迹都很细腻。有如来佛祖、四手观音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有绿度母和白度母的画像。绿度母全身呈翠绿色,很有特点。而白度母如同人间的绝色美人,白皙的皮肤,清秀的面庞,非常美丽。

在我们内蒙古出土的文物就更令我感兴趣了。我最喜欢的有两件,分别是“三素色熏炉“和”双耳瓶“。三素色熏香炉的做工很精细,熏香炉像古代的房子,上面画着似龙非龙、似蛇非蛇的浅绿色动物,旁边缠绕着桃花树枝,上面开满了桃花,粉粉嫩嫩的,像小姑娘的脸蛋,特别可爱。支撑炉子的是四个青绿色的柱子,柱子上雕刻着狮子头,很是威武。双耳瓶也很漂亮,青色的龙泉瓷上是密密麻麻的网,好像摔碎了一般,其实,这是龙泉瓷的特点,也是它被人青睐之处。瓶子的两端各有一个类似耳朵的东西,这就是瓶子的“双耳”。怎么样,好玩吧?

之后的美术馆,真令我大开眼界。展出的书法、画作和剪纸,各有各的美丽,各有各的亮点,让人禁不住赞叹:“真美啊!”。

这次参观博物馆,真是非常有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感动中国颁奖盛典2024观后感

全文共 1040 字

+ 加入清单

“宇定光自发”的张定宇,“男儿付死生”的陈陆,“素心托高洁”的张桂梅,为病人提供“炊香万灶烟”的万佐成、熊庚香夫妇,“为国击豺狼”的王海,“芳草递春风”的汪勇,让“北斗灿繁星”的谢军,“蕴玉抱清辉”的叶嘉莹,带领乡亲“山路得康庄”的毛相林,“山河功业存”的国测一大队。

——这十个感动中国的名字,在《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的短片里被一一介绍。每一个故事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却浓缩了他们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努力与奋斗。当颁奖盛典的最后,“每个人都了不起”几个字显现在大屏幕上,“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的真谛,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历史终将记住2020年,这极不平凡的一年里,有新冠病毒,有洪水险情,有扶贫攻坚,有航天梦圆。这十个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有身患绝症却坚持与疫情赛跑的医生,有洪水中逆流而上不幸牺牲的消防战士,有率队击落29架敌机的志愿军老英雄,有坚信“让一个女孩读书能救三代人”的公益高中校长,有绝壁中凿出天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村委会主任,有深入生命禁区、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的测绘队……他们或在危难中逆行,或在逆境中坚守,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却都以凡人之力,共同书写下了一首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没有人是生来的勇者,但在国家与人民有需要时,总有一些英雄挺身而出。看过这十个人物或团队的故事就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勇敢。而这份勇敢,又是建立在他们对自己初心的坚守上的。无论是出于善良的本性,还是对职责的忠贞,他们都有一股为了保持初心而愿意拼命去干的劲头,同时也都从这份坚守中收获了快乐,在他们帮助别人的时候,在他们不辱使命的时候。

从2003年到2021年,《感动中国》已经走过了近二十个年头。有网友说,每次看《感动中国》都觉得自己泪点特别低。这是因为,时代会变,感动却永远不会变,我们对善的向往不会变,对美好的渴望更不会变。

当听到张定宇说“能够帮助到别人,你不觉得很幸福吗”,当看到陈陆办公桌上那台还没来得及送给儿子的消防车模型,当听到年近七旬的熊庚香说抗癌厨房会“坚持一天算一天”,当看到张桂梅的手上贴满膏药……我们无不感受到:他们就是我们身边那些有着浓浓烟火气的普通人啊!然而,就是很多个跟他们一样的普通人,汇聚起了磅礴的中国力量,让我们的2020年有了一段又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

回看2020年尚未走远的背影,14亿中国人中的每一个你我,都曾在众志成城中感动了中国,因为我们全都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急救知识观后感

全文共 684 字

+ 加入清单

红十字志愿者代表宣读倡议书,呼吁“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活动中,与会领导向中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护精品课程评选和红十字“救”在身边征文比赛的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发了证书和奖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培训基地救援队、军训教官、救护培训教师、北邮学生四支方队演练了止血、固定、包扎、搬运等意外伤害事件现场的应急救护技术。

随着华建敏宣布“全国心肺复苏演练活动开始”,现场四千名师生和红十字志愿者同时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演练。

除了在北京邮电大学的主会场外,还在香港、福州、济南、青岛、淄博等城市设立了分会场。活动现场的大屏幕不时播放着其他地方的演练场景。无论北京、福州,还是青岛、香港,不同的着装,同样的技术,同样的红十字标志,大家共同创造了我国规模最大、人数最多,也是参与地区和城市最多的群众性应急救护演练的纪录,同时将2011年世界急救日系列宣传活动推向高潮。

世界急救日期间,地方红十字会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北京市红十字会与北京电视台合作举办了北京市第三届红十字电视知识大赛;辽宁省红十字会与省应急办、十二届全运会组委会共同举办了红十字“救”在你身边——迎全运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海南省红十字会与省地震局、省安全办和省安监局共同举办了了海南省第二届地震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大赛。

为促进和推动急救知识和技能在全世界的普及,2000年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将每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世界急救日”。在这一天,世界各国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都要动员志愿者参与救护相关的各种活动,开展救护技能培训,普及救护常识。今年9月10日是第12个“世界急救日”,全球宣传主题是“急救为人人”。

展开阅读全文

观看屈原故里观后感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六,我们坐着大巴车来到屈原的故乡——秭归。

我们坐着大巴,看着沿途的风景,终于来到了秭归。走进景区,映入眼帘的就是跳跳泉,那些鱼儿就好像要跃出水面似的。它的背后就是苍翠的竹林,古朴的竹简,精美的鲤鱼雕像像站着整齐的队伍,张着嘴巴,水柱从鲤鱼的嘴里喷出,和着古典的旋律,时缓时急,时高时低,在阳光的衬托下引吭高歌。沿途的古屋旁边都是翠绿色的桔子树,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广场,几条喷泉如离弦之箭向上冲去,喷泉时而像美丽的少女在空中翩翩起舞;时而像漂亮的礼花在夜空中绽放;时而像一把箭直插云霄。在它的正左边,就是屈原祠了,屈原祠倚山面江,坐北朝南,整座祠宇被环绕在满园飘香的柑桔林和苍翠欲滴的松柏之中。走进去里面的建筑古朴清幽,壮观肃穆,歇山大屋顶,白墙琉璃瓦。

我们参观了各个展馆,其中一个展馆里有一个重达三吨的屈原青铜像。他头戴峨冠,身带长铗,头微低,眉宇紧锁,迈动右脚,抬起左手,两袖生风,飘逸的长袍一展他士大夫的风采。身体前倾,颔首思索,表现出屈原爱国爱民的满腔激情和孤忠高洁的精神境界。我想:是不是因为楚国在一步步走向衰亡而深思呢?

爬上山,山泉发出“哗—哗—”的声音,正在唱着一首优美的歌,枫叶火红火红的,周围的桔树上是点点金黄,松柏苍翠欲滴,看着周围美丽的景色,我们下了山。

最后,我们满怀着对屈原的敬佩之情,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那里的景色真是让我流连忘返。

展开阅读全文

青春在战疫中绽放观后感_观青春在战疫中绽放个人感悟

全文共 989 字

+ 加入清单

2020!2020!这

个数字是一个圆满的数字,惹人喜爱,但2020年的春节并不圆满,因为发现一种病毒叫”新型冠状病毒”。很快全国有很多人被感染,这时医护人员挺身而出,他们成为了战斗在一线的最美逆行者。

在他们其中有着八十四岁的钟南出院士,不俱年龄的界线,奔赴在疫情的第一线。他曾经在新闻里严厉的提醒老百姓”千万不能去武汉,危险”可他刚刚转过身就去往武汉。他争分夺秒,没有飞机,买动车,没有坐票买站票。他在动车餐车里办公,到了那里一个憔悴的身影,让多少年轻人的心为之动容。

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他身患渐冻症,双手双腿的肌肉萎缩走起来一瘸一拐双腿生疼,医生说:“他的寿命只有八至十年,可他依然“夜二寝晨”的奔在医院的内外,更让人感动的是张院长为救人夜以继日忙不停时,他那同为医护人员的妻子也感染上了新冠壮病毒,在十几公里外的另一家医院,张院长这种”放下小我,成就大爱”的精神真让人热泪盈眶。

还有许许多多的无名英雄,有警察,有医生,有护士,还有志愿者他们不怕牺牲,放弃小家,为大家,不辞辛劳地去工作,还有那些建筑工人,他们几天建筑一个医院,开车送菜司机们等等,以后我也要好好学习,长大为国家做出贡献的“逆行者

通过这件事,使我懂得了,要珍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我相信有这些无名英雄,病毒一定会被打败的,我要向他们致敬,加油武汉!加油中国!我们在过年,而他们却在过关,在这病毒肆虐的喘喘不安里,他们一路上披荆斩棘,无所畏惧。

在新型冠状病毒面前,是他们冲在一线,是他们不畏艰难与恐惧。他们,就是来自各省地区的白衣天使和军人们,他们是抗病毒上的逆行者。

八十四岁的钟南山爷爷,本来可以避开病毒的危险,安度晚年,但是他在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站了出来,就跟十七年前SARS病毒爆发时一样。十七年前他曾坚定的说:“把病人全部送到我这里来!”,这斩钉截铁的话,带给全世界无比的震撼。十七年来他这颗为人服务的心,始终未改,为人民的安全逆行的意志,始终不变。还有许多医生与护士在大年三十,当我们吃着团圆饭,阖家欢乐的时候,他们义无反顾地离开家人,踏上了去战场。这些逆行者在医院战地中,为人民而战。

致敬逆行者,敬畏自然,守护生命。是他们用执着和坚守诠释着“爱的奉献”,诠释着“大医精诚”。我们由衷的向你们致敬。让我们众志成城一起战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期待着他们早日归来阖家团圆,一起走上街头,繁华与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