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观后感

观后感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观后感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观后感问题。

分享

浏览

9462

作文

34232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漫长的假期结束了,转眼间我就是初中生了,但在开心前,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写《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

《开学第一课》之英雄不朽,讲述了爱国、勇敢、团结、自强五个例子。通过TFboys领颂“自强宣言”,我们明确了新一代小学生的责任,共同传承抗战的精神。TFboys作为领颂者,他们将带领同学们共同发出号召,将《开学第一课》推向高潮。《开学第一课》的举得例子很多,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王二小”的少年英雄形象,人们在歌曲和故事传颂着他的英雄事迹。当我从电视里看到了“王二小”的小伙伴史林山老人时,我的眼眶湿润了,史林山老人在电视里还原这位英雄少年的真实面貌更细致入微地重现“王二小”选择英勇牺牲的情感,史林山老人声情并茂,几度落泪。看到这我也是感慨不已,第二个篇章的“勇敢”,真的学到了,必须做一个勇敢的中国人。

看完了《开学第一课》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流血流汗,克服各种困难险阻换来的,作为华夏儿女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該感到由衷的光荣和自豪,作为一名学生,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知识,将来将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只有自己的祖国强大了,别的国家才不会来欺凌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警示片《红包,炸药包》观后感

全文共 882 字

+ 加入清单

看过这个记录片后,我特意去查阅相关新闻资料,看到一句带着统计数字的话:“海南省开展开展“清红包”专项工作,共有1256人次主动上缴礼金2868.13万元,既显示出惩治腐败的威慑作用,也表明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做了一个简单的计算,平均每人收受2万余元的红包,这与那些轻则几十万,重则几百万的贪腐行为相比是多么微不足道呀,何以言之自律意识不断增强呢?当收受红包成为习惯,上交红包成为廉政工作的一种形式,反腐形势是很难让人轻松起来的。

“红包”干部们都有一个特点,受贿由小至大,方式由正常的礼尚往来发展到明目张胆的索贿渎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些干部被金钱炸弹炸昏了头脑,监管机制出现了缝隙,周围的人集体失声,直到纪委开展调查。除非金额巨大,面对普通的现金红包处理态度上仍是模棱两可,何况隐蔽性更大的电子红包。该片中突出了教育在先,自律在前和完善法规,建立惩罚机制的重要性。但本人认为在“人情之上”的不良风气影响下,对红包行为进行具体界定,加强监管乃是当务之急。

预防腐败一直是党风廉政建设的主线,一方面我们在不断完善惩防并举的预防腐败体系,另一方面仍有个别领导干部铤而走险,弃国家与人民的利益于脑后,让我们的党引以为豪的纯洁性被玷污。红包有硬塞的,有偷放的,甚至有无法拒绝的,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它是不应该拿的。有一种说法是给的多了,也就无法拒绝了,甚至说给的是人情。比如患者给医生送红包,是为了图安心,为了让患者放心,所以医生先收下,然后再交还。那么红包回到患者手中至少需要两个前提,一是医生廉洁自律,二是诊疗过程顺利安全,否则可能会导致医生收红包心安理得或者医患关系持续紧张。既然三令五申不得收红包,又何来先收再还或者再交的可行性?法规或者制度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强制性。如果我们允许先收再退,就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大大降低了他们的犯罪成本,也给了物欲横流社会下脆弱的道德自制力强烈的一击。

反腐需要我们旗帜鲜明,反腐需要我们义无反顾,贪腐行为绝不能有可挽回的余地,活生生的例子让我们明白腐败是条不归路。红包不仅仅是炸药包,还是将干部引向深渊的毒饵。

展开阅读全文

较量无声观后感

全文共 1569 字

+ 加入清单

观看了《较量无声》的纪录片,深感世界和平迷雾下复杂的国际关系以及此消彼长、不断演化的国家战略博弈力量的对比关系。也让我对于国际间复杂的关系和中华民族发展的外部环境有了新的思考。

《较量无声》告诉我们:世界上最强的武器并不是有形的,无形的武器更加具有杀伤力。意识形态的攻击比多少个核弹的杀伤力都具有破坏性,一个强国的标志并不是在于人口的数量,而是在于这个国家的公民是否对这个国家存有一种肯定的态度,而这恰恰也是我们国家现在所需要做的事情,如何从意识形态方面让民众对国家产生认同感,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证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我们的国家是二战胜利的结果,但这并不说明战争的结束,冷战的开始将中国再次卷入一场无硝烟的战争。长期以来,中国卷入美苏争霸的漩涡中难以自拔,国内面临着经济发展的,国际遭遇发达国家统一的政治孤立,在这种稳定的国内外形势下,中国走过了三十年的步伐。在这一阶段,尽管面临着国内外环境的压力,中国也与国际社会遭遇了各种擦拳磨掌的活动,五十年代初期,中国抗美援朝的打响是中美两国正面交锋的强烈号角,在这场战争中,两国都有巨大的损失。但是,美国的战略斗争对手并非中国,而是中国背后的社会主义老大哥—苏联。冷战不仅仅是意识形态的对立,还是国家利益和地位的争夺,是涉及全球权力和尊严的高低问题。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改革开放、苏联解体一系列改变世界格局的历史事件,中国的国际地位将进一步被强化。改革开放以后,实际上就是宣告了我们主动拥抱世界、主动参与世界竞争的消息。改革开放不仅仅是我国对外的态度变化,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更是对世界格局的一种冲击。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政治和经济格局。在和平发展的世界潮流和趋势中,全面战争很难打响,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便转变冷战思维为和平演变方针,这也是中国发展所面临的重要的国际现实。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看到,苏联解体以后,唯一能有潜力与美国抗衡的国家即是中国。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拥有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无论从地缘还是历史来看,未来中国都将是美国十分重要的战略对手。中美的较量历史比较久远,中美的较量是文化的较量、是经济的较量、是军事的较量、是人心向背的较量、是国家统一大业的较量、是方方面面的较量、是对世界文明领导权的较量,它不以国家制度为分歧,不以历史传统为差别,它的较量是新时期国际先进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美国在审视当今世界的具体形式,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的成果,对我国进行政治渗透、经济限制、文化同化等非武器的挑战和威胁。

这部视频对国际局势也有很清醒很理智的阐述:对中国在中美博弈中所处的被动处境有深刻的认识,前有"苏东波"解体及颜色革命之鉴,和埃及叙利亚利比亚伊拉克这些活生生的反面教材,更能使国人看清美国披着民主外衣搞颠覆分裂打压围堵的假面.视频对近年来争议非常大的转基因问题所持立场也很肯定:美国动员国家战略资源强力推广的转基因食品,实际上就是美国控制世界粮食生产,然后控制中国控制世界的手段。

视频真正的警醒之处是终于发现GCD内部出现的问题导致政府失去公信力,在舆论阵地失去了话语权,没有话语权如何保证政权的稳固?(毛主席的枪杆子笔杆子理论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在意识形态上,年轻人已经被精英人士、被普世价值、被众多亲美媒体成功洗脑,在宣传这块阵地上,执政者完全处于下风.从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陈永洲事件可以看出政府正在清理网络舆论环境,如果中国的几大门户网站的意识形态能被政府扭转,中美舆论博弈态势,舆论导向才会朝有利于我方去发展。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看看这个片子,让国人对当前的形势有清醒认识。它的内容应该引起每一位怀有中国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爱国者的警惕!也让国人能同仇敌忾奋发图强。为中国的崛起添砖,为大中华复兴加瓦!

展开阅读全文

复兴之路观后感3000字作文

全文共 4848 字

+ 加入清单

复兴之路应该是第三次观看了,上课的时候看过一次,这次再来观看只是为了要写一篇观后感。其实从头到尾的看一遍,你会发现,所谓的复兴之路只不过是中国的近现代史而已,这段历史我们学了不知道多少次了,但是没有学习过后,就那样过去了,没有认真的去想过。我曾经以为历史就是历史,历史这样走过来没有人能够改变,可是现在我想知道。历史为什么要这样走,她为什么不走其他的路?历史的选择就永远是正确的吗?

一、救亡图存

今天的我们能够安静的坐在教室里面学习那段历史,没有人想过这样的生活是怎么样来的,学历史的时候认为那只是一段历史而已,殊不知历史正在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后来人的思想和生活。

一百六十多年前的1840年的一场鸦片战争,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历史。这场战争改变了那个时候中国人原本无忧无虑的生活,改变了中国人对于世界的看法,改变了中国人封闭愚昧的思想。突发的危机击痛了中国人的弱小心灵,一代代的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走上了一条救国救民的长征道路。可是那个时候的中国人,谁会想到,这样的一场战争居然是因为两件商品引起的,中国的茶叶和英国的鸦片。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国外贸易的失利表明了商人和国家利益的损失,归根结底这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站在英国的角度,这场战争史必要的。对于那个时候的中国,没有什么必要不必要,在这场战争中,清政府屡战屡败,大家看到,在资本主义的坚船利炮面前,二百年前横扫中国的八旗子弟一蹶不振,只有挨打的份,真的是军队不行了吗,还是我们的思想早就落后了。那个时候的中国还是封建主义,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可是在西方呢,他们的资本主义已经发展了三四百年了,中国的思想严重落后,中国的军队打不过英国的军队,这样的结局在开战前就已经注定了。

鸦片战争之后,主张抗英的林则徐居然给罢去了官职,清政府的态度好像是这场战争根本就没有发生,但是事实不会欺骗我们,《南京条约》的签订,香港岛的割让,在清除的告诉中国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伤害。林则徐在离开之前,将自己收集的四洲志交给好朋友魏源,魏源根据这些资料编写出了中国第一部介绍世界的书《海国图志》,里面的一句“师夷长技以制夷”告诉了中国该怎样救国,可是这样的声音谁会去听,没有人听到,也没有人去关注。最后,魏源遁入空门,他的救国之路宣告失败,他的呐喊声太小了,国人没有听到他在喊什么。或许他们不是没有听到,而是多年的平静生活让国人们不想改变现状,可是,循序守旧带来的是更大的伤害与更多的泪痕。

紧接着帝国主义的入侵而来的是农民起义,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常见的,说明清王朝已经到了历史的边缘,摇摇欲坠了。太平天国起义动摇了清王朝的根基,《资政新篇》的出台,呼唤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可是这次还是一样,就像当年的《海国图志》,只是在历史上照了一个面而已。起义被镇压了,农民起义失败,中国继续在帝国主义的压迫在苟活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这个时候的西方正是工业革命最辉煌的时刻,在遥远东方的中国却正在遭受着资本主义的蹂躏与践踏。如果说鸦片战争没有唤醒国民,农民起义没有唤醒政府,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彻底的,干干净净的告诉我们,中国有了亡国的危险。当英法联军进入北京的时候,圆明园海好好的在那里摆着,可是当这两个强盗离开的时候,代表中国士大夫尊严的圆明园已经变成了一篇废墟了,强盗不讲规则,圆明园的焚毁彻底焚毁了清政府的根基,严重打击了中国人的尊严,中国!要怎么样才能洗刷这段耻辱?这个时候不得不向西方学习了,中国不能再这样自闭下去,可是,在二十年前,那样的呐喊却没有得到共鸣,如今的觉醒又如何呢。洋务运动带出了一系列的中国新兴军工企业,中国终于向世界迈出了狭小的一步,“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句话终于在这一天得到了共鸣,不管它的效果如何,毕竟清政府看到了世界的趋势,看到了中国的灾难。可是这仅仅是为了打败远道而来的敌人,并不是为了彻底的改变国人的想法,打开国人的眼光,没有让国人看到中国外面的那个大世界的真实情况,没有改变国人的思想,还没有改变国人对外国的看法。严复的《天演论》没有解放国人的思想,没有把国人从愚昧腐朽中拯救出来,但是给了传统文化一个冲击。维新变法只是进行了一百来天,这是不是告诉国人,中国已经没有路可走了,但是有志之士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脚步,他们继续为救国图存而探索。八国联军的入侵再次让中国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辛亥革命的爆发让国人看到了希望,然而他却失败了,和平没有改变中国的屈辱历史,资本主义革命还是没有成功,中国的路究竟在哪里?大批有识之士的疑问,要怎么去回答。

皇帝走了,北洋军阀却彼此征战,人民陷入了更加严重的灾难之中,中国,一点点和平的迹象也没有看到。五四运动的爆发在告诉世界,中国愤怒了,雄狮苏醒了,中国进入了思想解放的新文化运动阶段,中国不再愿意生活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新青年》杂志的发行,使中国有了新思想的迹象,并且瞬间波及全国,中国的思想解放终于开始了,不再是靠武力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因为武力再强大,不会用还是不行,思想的解放时必须的,是中国复兴路上的一道重要的门槛,越过了这道门槛中国将有很大的改变。而这个时候的西方资本主义似乎已经在走下坡路,中国能不能再跟着西方资本主义走下去,这样走下去会是个什么样的结果。俄国十月革命诞生了苏联,给中国打开了另外一条道路,一条新兴的道路,中国应该放弃资本主义去走社会主义吗?国民党继续走资本主义道路,军阀继续混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中国走出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条路能不能走下去,能走多远,还不知道,她能带着中国走向复兴吗,这些都只是未知数。国共的第一次合作发起的北伐战争似乎看上去会改变中国人的苦难,可是蒋介石的反革命让大革命失败了,革命之路再次失败,好不容易团结起来的群众力量不见了,还是没有结束中国人的苦难生活。革命的失败告诉中国共产党,自己掌握兵力才是正确的道路,所谓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必须要做到的。南昌起义的爆发,中国共产党掌握了武装力量,不再受制于别人,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接着夺取政权,中国共产党找到了自己正确的道路。

日本侵华,反日革命的爆发,实现了国共的第二次合作,危难面前,就是敌人也要团结在一起,因为我们曾经是一家,团结起来保卫家园,驱逐强盗,让强盗们离开我们的家园,滚回他们的土地上去,我们这里不再是他们耀武扬威的地方。抗日战争的胜利,二战的胜利,给了中国希望,让中国的社会大大改变。然而,中国还是没有得到统一,南北朝不能再次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划江而治谁会同意?中国解放军跨江作战,赶走国民党,实现了全国的解放,新中国诞生。中国一百年的救亡之路走到这里高一段落。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走过了一百年的屈辱史。但是诞生的新中国还是一无所有,要怎么样屹立在世界这个大森林中,强国,大国的梦想还有很远。

二、颠簸前行

新中国刚刚诞生,终于在世界的一端站立起来了,经过了一百多年的风雨飘摇,新生的中国已经是千疮百孔,一无所有,这样的情况要怎么样让刚刚诞生的中国平稳的屹立在世界的一端,中国要怎么样继续前行?

半年的时间,全国物价稳定。多年的战争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太多的痛苦,现在的中国的任务就是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国家独立,中国到底要建立一个怎么样的国家?新民主主义社会下的三大改造的成功决定了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往前一步,将几千年的农业国变成现代化的工业国是何其之难,但是难也要往前走,不能后退,历史始终在往前发展着,后退的历史不能称其为历史。中国的工业从无到有,从原本没有工业基础的地方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家,经济无疑成为最主要的力量,但是中国要怎样发展经济,是不是还是一百年前的自然经济,或者是资本主义的私有经济,借助于苏联的模式,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使新中国的经济得到初步的发展,中国换了一个新面貌来面对世界。而这个时候的世界却是笼罩在冷战和三次世界大战的阴云下,新成立的中国在这样孤立的环境中步履蹒跚的往前走着,苏联的友好给了新中国的支持,帮助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然而,朝鲜战争的爆发,威胁到了新中国的主权,新中国抗美援朝战争启动,战争的胜利给了中国机会,告诉世界,中国已经不是百年前的中国了,那只沉睡的雄狮已经彻底的醒转过来。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建设经济,发展工业无疑是最好的,中国终于有了时间来喘息。

这个时候,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大家为了共同富裕共同努力,新民主主义的过度,三大改造的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道路,确定了自己走向繁荣富强的正确的道路,中国的建设加快了步伐。然而,激情岁月导致了头脑过热,大跃进活动,加上三年的自然灾害,使得中国刚刚建立起来的经济遭受严重打击,苏联的背叛,使得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基本停止。即使这样,中国人的脚步并没有停下来,政治与经济分开,政治斗争的过程中,经济建设还是在一步步向前走,十年的文革过来,增加了国家的危难,国民经济面临崩溃。《论十大关系》写出了中国的道路,可是中国人并没有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准确的说不是没有沿着它走下去,而是走得太过于急躁了,步伐太快,社会生产力跟不上,中国的复兴之路灾难重重。尽管国内建设不顺利,新中国在于世界各国的外交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成功,外交的建立使得中国不再是世界之外的国家,此时的中国真正的成为了世界的一员,国家主权得到世界大部分国家的承认与支持,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了不可动摇的基础,为中国走向世界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

在国民经济即将崩溃的边缘,中国人民要如何将其拉回正途,让中国经济全面发展,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大国?两个凡是的出台再次束缚了中国前进的道路,中国是不是应该继续走文革的道路,还是抛开文革不说,加强经济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改革开放政策,中国走上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大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发展的正确道路,社会主义的正确解释告诉了中国人民复兴之路要怎么去走,怎么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社会主义的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规律,中国人再次看到了东方的曙光。

三、任重道远

改革开放让中国富起来,让人民真正的摆脱了过去一百多年的苦难生活。然而,伟大中国的复兴之路是不是走道这里就该结束了。不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刚刚开始,经济的突飞猛进让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然而,经济的发展给人民带来好处的背后,却给世界和中国带来了惨重的代价。中国社会主义的第一次经济危机的出现,经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得到控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让中国经济继续往前发展。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共存大大的丰富了中国的经济市场,更加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如今的中国,在面临特大自然灾害的时候,毫不示弱,因为中国已经富有,中国有能力倡导世界和平,中国已经自豪的站在了世界的东方。经济的突飞猛进,使得中国人在世界上有尊严,不再是遭受欺辱和压迫的对象,然而,这仅仅是经济方面,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素质确实全球最低,当你站在别的国家的土地上的时候,别人羡慕的只是中国的经济,素质同样遭到歧视。中国,复兴道路还没有走完,还得继续往前行进。

今天,中国终于站在了世界大国之林。新的世纪,新的挑战,新的方向,中国要往哪里走?经济强国,内部政治腐败,政府不得不重新定位中国共产党在人民心中的位置,重新将共产党员的形象树立起来,共产党员始终代表全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员重新定位,将自己摆在了正确的位置上,带领着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次次的自然灾害,展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让世界换了一种心态来看待中国。在新的世纪里,和平时第一要务,和谐社会是重要的目标,科学发展是全球的经济发展要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建时各个国家的重要任务。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走到今天这一步,经历了太多的屈辱和光荣,等着我们的是更加重要的前进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复兴之路观后感

全文共 1507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

《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1900年,甲午战争失败5年后,列强再次侵入北京,这一次是8个国家的铁蹄,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11国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此,清政府的战争赔款总额高达7亿2450万两白银,帝国主义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总数达几百个之多。清王朝已经完全沦为一个对内不能保护国民尊严,对外不能捍卫国家主权的腐朽没落的政府。20世纪的中国,一个声音变得越来越响亮,那就是革命。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领120余人在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半年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大清王朝土崩瓦解了。

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使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中国人民思想也由此获得一次巨大的解放。然而,辛亥革命又是一次不彻底的革命,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在接下来的岁月中,谁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谁能让中国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呢?

然而要辨明历史的正确走向,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引。即如书中所言,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国出现了千年未有的变局。这时,各种思潮交相激荡,主义之争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导中国“走孔子之路”;自由主义者、全盘西化派既不满专制复古,又排斥马克思主义,寄希望于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封杀马克思主义,企图用封建的法西斯主义主宰“中国之命运”。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开宗明义,首先指出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键问题。可见,这思想的较量,主义的斗争,其实质是不同的历史走向之争,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之争。

“震撼”“激动”“落泪”……这是我在阅读、品味《复兴之路》时所感受到的话语。阅读复兴之路的历程,使我回顾了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翔实的史料、恢弘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之画卷。100多年来,民族复兴成为中国人民的执著追求。陕北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圣地,民族复兴的领导者在这里运筹帷幄。

变革的时代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见的脚印:抗击非典,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领袖和民众共赴危难,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拥护。突飞猛进的中国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苦干问题的重要决议,无一不是民族复兴的基石,让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轻一代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也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了今天中国的强大。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看完《复兴之路》,我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和自豪!感动的,是那些为中国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人;自豪的,是为自己能够成为这个优秀民族的一份子!

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洗涤,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断探索着、奋斗着、发展着、前进着……在这个历程中,我们一齐哀悼,一齐欢呼,一齐奋斗,一齐感动……不论遇到什么,历史事实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将会不断发展、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荣获纪录片大奖《含泪活着》观后感

全文共 460 字

+ 加入清单

含泪活着》是华人导演张丽玲执导,丁尚彪、陈忻星等参与演出的纪录片。影片讲述了主人公丁尚彪,在35岁时告别妻子和女儿,满怀憧憬,从上海到日本留学后,一家三口的命运发生的一波三折的故事。

《含泪活着》记录中国人在日本奋斗经历,讴歌中华民族美德精神。成片近2个半小时,记录了在日中国人丁尚彪及其家人十年的心泪历程,以纪实的《含泪活着》剧照手法表现了主人公丁尚彪为了梦想,为了家庭和孩子,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苦苦打拼15年的蹉跎岁月。“就像赛跑一样,接力棒我已经拿了,跑了那么多年,我的目标是把这个接力棒最后交给女儿。”

《含泪活着》并不是什么大制作的重磅影片,没有巨星加盟、没有华丽场景、更没有特技打造,主角只是一名来自中国上海的平凡小人物,但就是这位普通中国人的奋斗精神感动了整个日本,赚足了大家的眼泪。在东京新宿区的一家电影院《含泪活着》的影片海报旁贴满了日本观众的观后感,有人说这部影片给在经济低迷的冷风中前行的日本人带来了温暖和希望,而更让人欣慰的是,今天影片的主人公丁尚彪终于在美国和家人团聚,告别了那段含泪的留日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黄克功案件法制警示教育片观后感

全文共 871 字

+ 加入清单

2014年12月4日,是中国首个“国家宪法日”。

如何让“国家宪法日”变得更有仪式感?《人民日报》提前一天发表了“任仲平”的文章--《让法治为现代中国护航——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任仲平”不常写稿,只要出手,都是大文章,值得反复参详。

黄克功案件》这部电影又选择了“国家宪法日”在人民大会堂首映。同日,也在全国公映,献礼宪法日。

影片以法官审判长雷经天、公诉人胡耀邦的视角来展开故事情节。雷经天之子雷炳坚在首映式上说,父亲让母亲把毛主席的回信、胡耀邦的公诉书以及所有涉及黄克功案件的证据和证言收集存档,交给了法院。这些记载着中国共产党早期坚持民主法治的宝贵资料,促成制片人将当年延安那场阳光下的大审判再现银幕。

这或许可以证明执政党欲借历史发声,重申“依法治国”、“从严治党治军”等时代命题。

此片的公演,具有相当大的警世意义,用当下流行的话说就是还请各位“不忘初心”!2014年12月5日,一直被网民关注的周永康被开除党籍并对其立案审查,正赶上电影的上映期,足见这部电影的用心良苦!

一部严肃的电影“出笼”并不容易,如《走向共和》,从上映到禁映,令人迷惑,使人郁闷,鬼也不知道庙堂之上的高僧们是如何思考的?倒是惹痴人开怀大笑的抗日神剧却大行其道。结果是,粗制滥造的片子连央视也看不下去了!真不知道中国的“影视”要向何处去?拆围墙与国际接轨,咱们乡下人绝不反对,当年上山下乡就知道农村是广阔的天地,天当被子地当床,根本不要墙。

中国的不少电影,除了哄哄小孩和老人,想走出国门与国际接轨,恐怕还要先做一场春梦才行!

一部电影,观者视角不同,要找到共识更不容易,哪怕公款请大家去看也是枉然。有些电影,零票房纪录也创下了,这不能不让电影人深思。

《黄克功案件》这部电影,拍摄技巧与场情无可厚非,溜着马儿,延河漫步,树下依偎,儿女常情,简陋的审判台,严肃的“战士”,历史场面,尘封初现,但对法制精神不甚了解的观众却情绪激动,视角难免茫然。大多数影评人士仍站在吹捧的角度,视法律为儿戏,大伙儿都热衷于“皇上”下旨:刀下留人!偏偏“皇上”挥泪斩马谡,而且要求当众宣读!

展开阅读全文

好莱坞动作剧情片《深海浩劫》观后感

全文共 822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是基于真实事件改编,2010年的墨西哥湾钻井平台爆炸所引发的原油泄露事件。6年后故事被搬上了荧幕,依旧惊心触目。

可能是为更好地还原事件的本身,所以在电影中并没有设定过多的意外情节。不像一些灾难片会为了加强故事的紧张程度,不断地加入一些灾难中的灾难,或是出乎意料的意外,或是面对死亡中人性的黑暗。

《火海凌云》中没有,它只是一次次强化井喷可能会出现,而每一次深海下压抑的画面,都会让人产生恐惧感。

讽刺的“延工43天”,比“距离竣工43天”更加可笑,当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不顾安全隐患而强硬要求开展施工,也就注定了这场灾难不可避免了。

而基层的员工却欢呼雀跃,他们觉得总算可以开工,总算可以迎接完工,他们幻想着回家打高尔夫,幻想着回家可以去钓鱼,幻想着离开看不到边际的浩瀚海洋。

其实这些幻想并不能怪他们,在没有安全感的深海中,每个人都会想要离开。只是面对灾难即将到来,对于观影者来说这样的画面会让人痛心。

影片后半段基本都是爆炸、火海的画面,没有司空见惯的灾难片里那种险情中还得墨迹一下,唠叨一下,抒发一下感情的情节。

可能也是这样无尿点的灾难现场,让我对这部电影产生了青睐,因为在前面半小时铺垫,我有一会也快睡着了。(不怪我,坐我隔壁的一位大哥租了个按摩垫,呼呼地睡了半小时。我也被催眠了……)

可能导演也只是为了还原事件的本身,所以并没有大刀阔斧地去反映现实和批判人性。整部电影看完,感觉就好像经历了场灾难,知道灾难的起因是人为,却也没有更深入地去思考的时间。

很庆幸电影不再是个人英雄主义,主角麦克也像平凡的人一样存在,他和里面的每个人一样都想着要救人。

最感人的可能是戴尔为了救所有人而牺牲了自己。

而最悲情的是安全员吉米最后在船夹板上点名的场景,当点到的人没有回应,所有在场的人都潸然泪下。

结局有点仓促,但可能说的不多,反而值得人去深思。

最后在接待幸存者的酒店,活着的人和亲人相拥而泣,失去亲人的人,捶胸顿足泣不成声。

这样的画面,可能比灾难现场更加痛心。

展开阅读全文

《生化危机6:终章》观后感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生化危机电影系列,估计在小学的时候就听闻过大名,以前除了国产的一部僵尸片外,知道的丧尸题材的也就只有生化危机了,我没有按照顺序开始看,最先看的3,当时还是害怕得半死,不敢开声音,还得捂着眼睛看,却被Alice帅气的双弯刀,双短冲,甚至超能力给迷到了(我不会告诉你们当时我还小,被影片里的小“福利”搞得很羞涩呢),后来又去补前两部,大概了解了事情经过,开始被画面迷住,后来被剧情吸引,有人说Alice太不真实,在电影里就是开挂的存在,但是如果真的一部换一个主角,估计大家也没多少兴致追着看完了吧。

后来也看过很多其他的丧尸题材的电影,很多都不记得名字了,记得的例如:僵尸世界大战,惊变28天,活死人之夜,僵尸肖恩,我是传奇,也追过行尸走肉。虽说这些电影各有所长,有的画面震撼,例如僵尸世界大战,有的开创先河,例如活死人之夜。但整体感觉来说还是生化危机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恐怖,惊悚,悬疑,动作,剧情,科幻等都包括在里面。Alice也曾一度是我的偶像!

终章我给几分?10分,我并不了解什么电影剪辑配乐拍摄取景化妆情节灯光,这部片子有瑕疵,剧情可能有硬伤,那又怎样?我不能从很多专业人士角度去分析一部电影,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粉丝和观影者。

剧情有了,刺激够了,情怀到了,我还要求什么呢?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看完final我居然有点小失落,就这么完结了,或许这点失落应该算是锦上添花吧。

展开阅读全文

《天空之城》观后感

全文共 1395 字

+ 加入清单

听得多了,看得多了,却越发无法淡忘宫崎骏电影带来的点点滴滴小小感动,《天空之城观后感。看完《天空之城》之后,这是我首先冒出的念头。其实直到今晚看电影前一刻,我脑海中还在编排着周末行程,完全没把电影放在心头。当时那时只是了却那么个心愿,微不足道却又固执万分的心愿,想要了解宫崎骏的电影,仅此而已。

两个小时后的此刻,我坐在屏幕前,心中却是感慨万分。首先是画质,《天空之城》是宫崎骏1986年的作品,距今已有近二十年。我因为看原版看到一半,有一小段字幕组偷懒没有翻译,所以我强迫症发展恶劣的我又去看了复刻版本。的确,复刻版画风华丽,精致很多,但即使如此,我在看完复刻版之后,又再看了一小段原版,更加坚定了我的判断。原版的画风清清淡淡,有一股清丽的水彩画感。但更能切合《天空之城》的风格,也更自然舒畅。

其次是声优,看惯了日本动漫的我,对声优一向很严格。就比如咱们天朝的绝大部分动画,一听就让我起鸡皮疙瘩,有强烈的违和感。这点身为日本作品《天空之城》,其中各位声优的配合恰到好处,虽不至惊艳,但也没有失望。

然后说到音乐,久石让在这部作品中让他的才华得到了相当大的发挥,甚至可以说没有他的音乐,电影本身会因此而减少魅力。一曲《君をのせて》,就足以让人鼓掌叫好。说实在我当初在挑选电影的时候,选中《天空之城》作为每周电影计划中的第一步,《君をのせて》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所以很推荐这首曲子,大家可以好好听听看。

最后言归正传,回到电影主题上来,主题的重要性就在于可以说如果主题不精彩,前面的一切都是空谈。但宫崎骏的电影出彩就出彩在这里,他没有像一些杂牌小导演一样,胡编乱造,完全让人不知所谓,天空之城,在诸多书中都有介绍,《格列佛游记》是他的创作蓝本,《我的大地父亲》,《夏末》《海鸣之丘》中也有他的创作来源,就连圣经中都有对天空之城的描述,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查查。电影讲述了拉普达王族在离开天空之城700余年后,分为两支分支,在穆斯卡的阴谋之下,两支王族分支相继回到天空之城,残暴的穆斯卡想要夺取城池,征服世界,而希达和巴斯粉碎了他的阴谋,让天空之城重新成为历史的故事。全篇情节精湛,没有丝毫累赘感,这就是大师的精彩之处。

现在我们来想想几个问题,首先为什么在拉普达王族在天空之城生活得好好的情况下,突然离开了和平祥和的平静生活,回到相对原始很多的地上世界来呢(这在城上看得出来,天空之城在希达到达之时,还是鸟语花香,没有任何被破坏的迹象,从财宝都锁在仓库里也可以看出城内也没有被打劫),希达说过了,拉普达王族在过惯了天上生活之后才发现,他们的一切都源于自然,所以他们重归自然,这看起来是种退步,实则是进步,他们更贴近了自然,更懂得与自然相融合。这就让我想起了古希腊的一个神话,有一个巨人,他是大地的儿子。大地母亲赐予他无穷的力量,没有谁能够战胜他。但有一次,他的对手将他诱到空中去决斗,双脚离开了大地的巨人无法再从母亲那里获得力量,最终战败被杀。离开了大地母亲的怀抱,即便是神勇无比的巨人也会变得不堪一击。拉普达一样也是这样他们源于自然,最终也将融入自然。

其实,还有很多想讲的没有说,但如果再写下去,整篇文章肯定会烂尾,所以我打算见好就收。最后我想说,宫崎骏作为电影界的旷世奇才,名不虚传。

最后的最后,感谢程挪挪的大力推荐,涂悉悉,同桌的大力褒奖,小声建议。自然,还要感谢宫崎骏,为我们奉上这么一部经典。

展开阅读全文

天津历史博物馆观后感

全文共 87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读:天津历史博物馆是中国省级历史博物馆。该馆于1952年6月在原天津市第一博物馆与天津市第二博物馆合并的基础上建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天津历史博物馆的观后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元旦歇班,闲着也没事儿,报纸上一直在报道的天津博物馆开张的事情,心向往之,于是二号下午决定去逛一逛。

进到博物馆里,第一感觉很宽敞明亮,楼上楼下,电灯的分配恰到好处。大柱子二柱子,外加金属结构等等,看上去很大气,还带着点儿明快的现代气息,第一感觉不错。

前台买票,如早先的报道,25块钱一个人。一楼好象是共享空间等,没有展览,直接乘扶梯上二楼。迎面就是书法馆,进去转了一圈儿,主要是明清两朝的作品,在下比文盲强点儿有限,也看不出个门道来。出来到绘画、陶瓷等馆分别参观,大致每馆都要花半小时以上时间,感觉比预想的要好很多,天津博物馆的馆藏还是很丰富的,比如藏有两件钧窑的对盘,很珍贵。

进了大厅一转身就看见传说中的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雪景寒林图》,咱也不是搞美术的,看不出个门道来,只知道范宽的画绝对是极品的文物,天津的这个藏品与他的《溪山行旅图》齐名,后者藏于台北故宫。好象金庸哪部小说里也提到过《溪山行旅图》吧?忘了,想不起来了。

大厅中央引人注目的摆放着数个青铜制的鼎、钟等文物,多是商代的古物,这样的珍品世所罕见,很多青铜器的说明文字中都是一些收藏家捐献给政府的,或者是大炼钢铁期间天津的文物工作者在天津电解铜厂的废品中找到的,不知道还有多少珍品毁于那个年代,真是可惜。 写的有点儿多,我累了……

俺曾经参观过上海博物馆,这次参观了新落成的天津博物馆,总的感觉从馆藏方面,我们绝对不输于上海,甚至还要略强于上海博物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非常有礼貌,态度很好,玻璃展柜不时有工作人员擦拭。在参观过程中还遇到一件事情,有一对盲人夫妇和他们的孩子也来到博物馆参观(孩子不是残疾人),博物馆专门派了一名工作人员陪同这一家三口,并为他们讲解,天津博物馆这种人性化的管理,值得我们称赞!

希望大家有时间都去参观一下, 不但可以丰富历史文化知识,也能增强天津人的自豪感。

展开阅读全文

《来不及说我爱你》观后感

全文共 2367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看了一部电视剧《来不及说我爱你》,看完之后感想颇多。

不知道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人生的多少悲凉。有多少人因为一刹那的相识,注定了一生的相爱,然而爱情美而娇艳,总是让那些痴男怨女有了望穿秋水的等待,有了生死相守的誓言,如果结局是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了,那么也算爱情最华丽的圆满,如果结局是两个人经历了坎坷旅程之后,最终相爱的两人还是分隔在天涯这样的结局实在是让人感叹和惋惜。

我是这样一个多愁善感的女性,会为了剧中感人的一幕而潸然泪下。

我敬佩剧中的男主角四少,我欣赏剧中的女主角静婉。

四少年轻有为,父亲过世之后接任了督军的职务,他遇事镇定自若,足智多谋,风流倜傥,风姿飒爽是个典型的好男人,是万千女人心中的男神,是怎样的魅力让如此多的佳丽为之倾倒,我想他是拥有好男儿的气势,胸怀大志,救国爱民,他有男儿的铁血方钢,也有男儿的侠骨柔情。在战乱时期,一方面要保家卫国,一方面要保护自己心爱的女子,可是,熊和鱼掌不可兼得,只能让自己的感情在兵荒马乱里摇摇欲坠,牺牲自己心爱的女人只为了保全国家的安危,一边是江山,一边是美人,大丈夫又能怎样抉择?内心是多么的痛苦和不舍,爱情在他们面前又是那样不堪一击,不是他们不钟情,而是现实让他们不得不放手。

静婉是个受了高等教育,是个拥有智慧和美丽,坚强与独立于一身的新时代女性,她勇敢果断的追求自己与四少的幸福,她放弃与她有婚约的建章,毅然决然的选择逃婚,只为遵从内心的感觉,自己到底爱谁,她为了爱,离开了父母,背上了背信弃义,不忠不孝的罪名,追随四少上战场,做好后勤工作。她用行动证明了她对四少的爱,苦一点,累一点,委屈一点,她不怕,她只怕错过他,为了他,受了枪伤差点没命,只是本能的替他挡了一枪,如果不是爱,又是什么?

为了心爱的人,不幸背上一生的骂名,他的未婚夫不会原谅她,她的父母也和她断绝了父子关系,她跟随四少无名无分,没有亲人的祝福,只有无限的自责和愧疚,她不惜抛开一切的杂念,只为了他有一个稳固的江山,为了天下太平,人们可以安居乐业,不再受到战事的伤害,为了兴国安邦,一个小女子受点苦,受点累,受点委屈又算得上什么,如果这不算爱情,也算得上爱国之大爱。

一个女人一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一个爱自己的人,不求荣华富贵,不论地位高低,只为爱人倾尽一生的温柔。

无论这个男人有多少傲气,有多大的胸襟抱负,就算他拥有了整个世界,而他最终只为一个女人而活着,没有她,他的身体好像被抽离成了空壳,有了她,哪怕失去了整个世界,他也是幸福的。

四少就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好男人。他为了天下的太平,不得已和谨之结婚,只是权宜之计,为了是谨之能出兵平定内乱,可是谨之早已老谋深算,四少在危难时刻会求助与她,到那时候再来个美女救英雄的好计策,这样她可以顺理成章的成为四少的太太,而静婉,名不正言不顺,自然是被世俗而淘汰。

谨之要挟四少出报澄清他与静婉无任何男女关系,若四少不从,谨之就不会出兵救援,战场上需要增援是迫在眉睫之势,如若延迟,城池将会沦陷,陷老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尽管不情愿葬送自己的幸福,可是国难当前,又不得不妥协现实,在现实面前爱情变得那么脆弱,变得那么无力,变得那么不钟情。

四少被迫接受谨之的婚约,可是他的心早已死去,他明白他只爱静婉一人,无论世事变幻,他依然爱她,哪怕自己一无所有,爱她的心一直是温温柔柔。是啊!当你深深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你已忘记自己是谁,忘记对方是谁,彼此相拥,一种无言的告白胜似千言万语的感动。

四少有不得已的苦衷,让他赔上一生的幸福,最终失去了静婉,静婉含恨离去,只是上天和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她怀孕了,她无名无分,四少也抛弃了她,她看到了人生的绝望,失去了他,她身体和心里上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最后孩子也没保住,静婉含泪离开了。

也许时间是最好的解药,慢慢的静婉原谅了四少,她和他再也回不到当初的甜蜜,留给她的只有无尽的相思,而四少自静婉离开他的那一天起,他的脸上再也没有往日的笑容,他终日浑浑噩噩,沉迷酒色,一蹶不振,受着生不如死相思的煎熬。爱情的力量真伟大,它可以重振一代君王的威严,同时它可以摧残一代君王的命运,爱情让人如痴如醉,爱情又让人生不如死 。爱情,让人开心,也能让人痛苦,爱有多深,痛就有多深。

我相信两个人相爱,到最后哪怕不能长相厮守,也能怀念当初的点点滴滴,也就足够,因为爱,到后来,或相聚,或分开,只是不同的结局,重要的是两个人曾今是那样的相爱过,无悔今生,所以,相依相偎是幸运的爱情,而咫尺天涯又是爱情别样的美丽,只要两颗心真诚的相爱过,时间,距离,生死,都是无法将两个人分开,那样的爱情是悲壮的,是豁达的,是人间的大爱。

真情像花儿一样开遍整个大地。让两个相爱的人最终走到了一起。

战乱时期,日军入华,对中国人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试图吞噬中国。

静婉离开四少之后,她以积极的心态战胜了自己,不再做一个心怀狭窄的女子,而是要做个心怀天下的好女子,她不再缠绵在儿女私情,小情小爱上面,全身心的投入到爱国救国的行列里。

四少因失去静婉悲痛欲绝,迟迟走不出情感的漩涡,直到有一天他与静婉的相逢,静婉让他重新燃起生活的斗志,也加入了红十字会,积极的参加了革命。

两个有情人不再因为自己的儿女私情而乱了方寸,他们励志保家卫国,有了国家的安定,才有自己的小幸福,抛开一切杂念,只为早日赶走日本侵略者,让老百姓过上太平的日子。

经过了漫长的生死较量之后的三个月里,日军彻底向中国投降,滚出了中国的地盘。静婉和四少最终走到一起,过着平静的生活。

两个相爱的人最终走到了一起是个圆满的结局,我相信爱情的美好,也知道它的残酷,当爱情来临的时候我们要真心对待彼此,多一些谅解,多一些包容,多一些等待。

爱就爱了,分就分了,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需要两个人的坚守和等待,不要等到想说爱你已来不及,那样是人生的悲剧。

展开阅读全文

经典QQ日志花千骨观后感

全文共 1323 字

+ 加入清单

“我在进退的路口,我看不见了天空,你快乐吗,我也好想躲一躲,到你的胸口,我的喜悲你的自由,就像彩虹短暂逗留,你快乐吧你找到你的出口,你真的自由,我不爱过就不懂寂寞,我不难过泪又怎么会流,爱的够重伤得够痛,证明我爱过,幸福走过才浮现感动,幸运的我曾拥有你的温柔,你的笑容还有你问候,都让我心动,你喜欢过你沉溺过你残忍过,这一刻我都懂,我真的自由。”

一面沉浸在音乐的旋律中一面重温着《千骨》,虽然这个故事我早已烂熟于心,但还是忍不住想要去再读一遍。而且我觉得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年纪读相同的故事,衍生出的自然是不一样的感悟。

还记得第一次读《花千骨》时我才上初中,我很快沉迷其中,在为花千骨深感不值得同时也未这个悲壮的故事唏嘘不已。想他堂堂上仙至尊智商满分情伤为零,什么事都在他的算计之中却唯独对花千骨的这份感情视而不见,多年来的执着相伴到了最后换来的是惊天一剑,亲手将花千骨与自己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造成无可挽回的遗憾,最终毁在了自己手里。

第二次读《花千骨》因为上了高中所以对友情特别重视,格外关心花千骨的朋友圈。看到有这么多的挚爱围绕在她身边,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挺身而出。看到东方彧卿的温柔宠溺与面面俱到,杀阡陌的霸道爱护与不计得失,轻水的无私关照与默默支持,云翳的鼎力相助玉唯命是从,轩辕朗的骄傲相守,朔俸的舍身成全,不禁又为她感到幸运。

第三次阅读《花千骨》时不禁探究起“人性”这个问题来,当读到霓漫天带着世尊摩严前去仙牢中将绝情池水泼在花千骨脸上,而在摩严走后又将剩下的绝情池水尽数倒入花千骨口中,心不禁揪起,这是怎样的深仇大恨要将她至于此?后来身陷蛮荒容颜尽毁而手无缚鸡之力只能任人宰割,幸得哼唧兽护其周全。而蛮荒众人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甚至毁灭人道,在那里没有和平有的只是残忍的杀戮与泯灭人性的“生存之道”,试问这世间正义何在,青天何在?

现在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又读了一遍,这次我心平气和仿佛天眼洞开有了一番新的感悟。《花千骨》是一个爱中坚持的故事,里面有着太多温暖却决绝、仁慈却固执、美好却绝望的爱情。其中花千骨对白子画的崇拜仰慕,对杀阡陌的撒娇随性,对东方彧卿的依赖信任,对轩辕朗的美好留恋,对小月糖宝的疼惜爱护都构成了她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正如书中所言,现实生活中错过了就是错过了,遗憾往往永远得不到补偿,我们所能做的不过就是如花千骨那般,即使被伤到遍体鳞伤仍然心怀善意相信感情,又如同白子画那般即便痛失所爱悔恨到无以复加却依旧没有止步不前,最终了却了今生的情义也还尽了前世的亏欠。浮华一梦三生过,酒醒了不妨再沉醉。

也正如歌词中写的那般“我不爱过就不懂寂寞,我不难过泪又怎么会流,爱的够重伤得够痛,证明我爱过,幸福走过才浮现感动,幸运的我曾拥有你的温柔,你的笑容还有你问候,都让我心动,你喜欢过你沉溺过你残忍过,这一刻我都懂,我真的自由。”

所谓“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是无类。”这个悲壮而凄美的故事是如此地动人心弦常读常新,有时我在想,当我今后再重温这个故事的时候不知又会读出怎样的深长......

展开阅读全文

《公牛历险记》观后感450字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就在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公牛历险记》。

影片讲述了西班牙公牛费迪南不愿做斗牛,即使被迫站在斗牛场上,与斗牛士对峙,也不愿伤人。他想反抗做一只公牛的命运,回到农场去。

在那“公牛之家”里的牛,“公牛之家”的人,都希望费迪南做一只斗牛。费迪南性情温和,不愿做斗牛,它喜欢花,它想要安安稳稳的生活,这让我想起自己的经历。

饭桌上,又是日常聊天。今天的内容聊到了我长大以后要做什么。“我啊,我不知道。”我说。妈妈头一凑,“我觉得呀,当翻译官不错,跟在那些老总满世界跑,工资又高,也就是说几句话就行,你英语成绩不是挺好的吗?”“哎,妈,那是三、四年级的事来,学一门外语哪有那么容易!”我尬尴地说,爸爸把饭碗放下了:“医生不错,那种做手术的,一场手术下来就是几万块,也很赚钱的!”我把手伸到爸爸面前,“你看,手不自觉得抖,手术刀都拿不稳,而且手术面对人身器官,想想就恶心。”

爸爸妈妈净想着挣钱多的工作,根本不考虑我喜不喜欢,我能不能做。

我要反抗命运,做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狮子王观后感600字

全文共 614 字

+ 加入清单

狮子王》这部电影是根据经典动画片《狮子王》改编的,这部经典之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成为了他们人生道路中的指路牌,如今这部电影以震撼人心的仿真画面效果,温馨感人的故事再次出世后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影片主要讲了狮王木法沙和王后沙拉碧一起统治着荣耀王国,不久他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辛巴。狮王的弟弟刀疤一心想害死辛巴,夺取王位。于是他与鬣狗群联手策划了一场阴谋。木法沙因此死于刀疤之手,而善良的辛巴被刀疤欺骗,认为是自己害死了爸爸,便自卑的离去了。最终在老侯的引导下,辛巴夺回了王位……

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会经历坎坷,重要的是如何看清自己,如何勇敢的面对。

小辛巴被刀疤驱逐出了王国,他对自己充满了自卑,认为是自己没有自救能力,所以才害死了爸爸。他没有勇气去面对这件事,更别说战胜刀疤了。但在最关键的时候,亲人的关怀和爸爸无私的爱,让它身体里充满能量。在面对困境和坎坷时,我们应该有成功的希望,希望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可以产生实实在在的力量,辛巴最终战胜了刀疤,因为他学会了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打败刀疤。

我从小学习小提琴,刚开始的时候拉不好,常常自暴自弃,但妈妈告诉我,只要经过努力的练习,就会成功。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努力着,我从不轻言放弃,最近一次考级,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相信自己能练好,哪怕只有一点希望。我们每个人身体里都蕴含着丰富的宝藏,在面对坎坷时,就像被灰尘包裹的玉珠。但只要擦去灰尘立即就会闪耀生辉。

展开阅读全文

热血教师观后感

全文共 64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反观影片中的克拉克老师,首先,他是主动接受了这个所谓问题班级的任教工作,态度积极主动;其次,开始任教后,问题接踵而来,他并没有报怨,也没有退缩,而是充满热情地去解决并努力去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当一种方式宣告失败的时候,他马上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与失败之后,他最终找到了正确的方式方法解决了问题,带领着他的学生们一同取得了各自领域的成功。而且在影片里克拉克老师任教的后期,他不仅仅安于出现问题才去解决,而变成主动寻找问题出现的原因,甚至可以在问题出现之前就把它解决了。这是对出现问题才去解决的态度的又一次改进。

影片中克拉克老师很多的教学方法都很新颖独特,我们都可以通过影片观摩到。为什么我觉得他对待问题的态度这一点才是我们最值得借鉴、学习和反思的呢?因为我觉得,我们每一位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一切理论、教学方法和经验都只能做为我们教学活动的参考,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每一位学生都是个性的、变化的、独一无二的,相应的教学方法也是随机而灵活多变。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唯一不变的是,时刻保持自己对于教学事业的热情、对学生的关爱之心,学习影片中的克拉克老师,像他一样充满爱心、激情与热血地投入教育事业,及时用心发现、分析问题,态度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并努力寻找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才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用心,用爱,用我们学到的教育理论与技能,教导每一名学生。

在教学中,对待问题的态度决定解决问题的效果。要像克拉克老师一样,时刻保持一份对教育工作的热忱。这就是我的一点看法,也用于自省。

展开阅读全文

做最好的教师观后感

全文共 869 字

+ 加入清单

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触很深。这本书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在序言中,李镇西老师的这一段话也令人回味无穷:“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任的教师。”这是写给他学生的,也是写给他自己的。读到这儿时,我的内心便会受到触动:对啊,自己和自己比,今天和昨天比,每天反省自己的行为,不正是在“做最好的自己”吗?是的,“做最好的老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只要我从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每天反省自己一天所做的事,理清思路,相信自己,就一定能有所进步

李镇西老师说到,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他认为教育中的“爱心”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这是我非常欣赏的观点,一直以来我也坚信自己是个有爱心的老师,读完这本书,我对教育中的“爱心”问题也有的新的认识和理解,在书中他谈到“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中真正的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有时我也在怀疑,对于我们班的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到底要不要惩罚?如今我明白了这其实只是一个教育的必要手段,需要老师用爱心去把握的“度”的问题了。因为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在李老师从教之初,他也曾经讽刺过学生,曾经辱骂过学生,曾经体罚过学生。但是后来他将这一切都变成了教育财富,这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困难、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失误最终将他磨练成了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

展开阅读全文

小小的我观后感

全文共 582 字

+ 加入清单

观看《小小的我》,重受心灵的洗礼,给我带来震撼与感动,如同看《妈妈再爱我一次》,有着撕心裂肺的痛。我从心底里觉得我白活了十几年。一次无情的车祸,夺走了稚嫩的小粟欣的双手与双脚。她想上学,可却被主任拒绝。于是她只能趴在阳台上听着广播体操的音乐。这样的生活简直无法想象!一次次跳跃运动,成了小粟欣的向往。她可望上学,可望做跳跃运动,可望一切的一切。经过再三请求,她最终收下了。但她不能画画,不能写字,不能自已上厕所,甚至翻不了书--------实在太多太多的不能导致被同学排斥。但由于她坚强,她乐于助人,最终得到了全体师生的拥戴与认可------。她多么坚强!我从心底里觉得,我白活了十几年。

尽管如此,病魔依旧威胁着她的生命,我不懂,为什么上天要这样对待一个意志坚强的上女孩?或许因为她太小,小的无法战胜病魔。当他知道自已即将面临死亡时,她对医生说?“伯伯,请让我多活几天,让我的爸爸妈妈再多高兴几天?”多么懂事的孩子,为何老天要这样对待她?世界真好,集体真好,活着真好。这也出自小粟欣之口。我从心底里觉得,我白活了十几年。“眼泪只能流一滴。”这是欣欣的父亲告诉她的,可欣欣却把它告诉了许多人。我也知道这个道理,我在看电影时,眼泪不乱流了多少滴。看电影时“悲伤,感动,气愤”三个词一直在我的脑中来回冲撞,所以,违背了“眼泪只能流一滴”。我从心底里觉得,我白活了十几年。

展开阅读全文

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九期观后感

全文共 847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贫困人口脱贫带来了冲击,给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带来挑战。面对这场时间紧、任务重、近尾声的脱贫攻坚战,要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绷紧思想、政策、精准三根弦不松劲,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获得最终胜利。

绷紧“思想弦”不放松,提振精神树好“致富志”。“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人穷不能志短,扶贫要先扶志。只有把好贫困户“思想关”,才能引导他们摆脱“贫困志”。只有把“致富志”树立好,才能充分调动贫困户参与生产生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扶志须攻心,要引导贫困户树立“靠勤劳双手摆脱贫困”的思想,坚决杜绝“等靠要”思想。做足做深做透困难群众思想工作,多到田间地头“走一走”,多到贫困户家中“坐一坐”,多与贫困户“唠一唠”,全面提升其进取心,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进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让“懒汉”心热起来、行动起来,用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

绷紧“政策弦”不放松,为民造福植好“福祉林”。“政策如果对我们的百姓好,就是真正的好,我们就坚持这个政策”。政策为行动提供有力保障。扶贫政策可以为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保障。只有“少搞一些盆景”,把扶贫政策宣传到位,才能把党和国家的政策春风拂遍贫困户的面颊,温暖人心。只有把这些政策落实好、运用好,才能真正发挥政策保障作用,助力脱贫摘帽。扶上马送一程。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始终坚持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在当前决胜的关键时期,既要把这些政策宣讲好、传递好,更要巩固好“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凝心聚力把这些政策落实好、运用好,对不稳定户、边缘户及因疫情导致的特殊户针对性帮扶,让生活有保障、饮水安全、住房温暖、老有所养、幼有所依,脱贫致富指日可待。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唯有绷紧思想、政策、精准三根弦不放松,才能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展开阅读全文

《齐鲁最美教师》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894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在教师中掀起了向“最美教师”学习的热潮,老师们都深深地被“最美教师”的义举所打动,纷纷表示要向“最美教师”学习:

一、学习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张丽莉同志面对生死考验,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毫不犹豫,奋不顾身救助学生。她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弘扬了民族的传统美德,用英雄的壮举诠释了教师的光荣称号,是当代优秀青年的杰出代表。要学习她的高尚情操、精神状态和昂扬的斗志,全身心地投入到的教育事业中去。

二、学习她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张丽莉同志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宽裕,但她连续三年每月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钱资助贫困学生。正是爱心,责任感,熔铸了师魂的真谛。要学习她高尚的师德,恪尽职守,甘为人梯,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学习她勤奋向上、追求卓越的崇高职业理想。张丽莉同志的座右铭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她经常在网上教育教学交流互动,参加市、区、教学教研活动,还出资购买了的学习资料,专业了较快的。在年轻的班主任当中,她是最让家长信服的好朋友、放心的好同志、学生喜欢的好教师。她用执着的热情收获了累累硕果,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她工作像“拼命三郎”,每天早来晚走,经常带病工作。要学习她勤奋进取的精神。

四、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崇高职业精神。张丽莉同志参加工作,用她的热情和勤奋进取铺设了无悔的从教之路。她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在师傅课堂上聚精会神,一直听课5年,事发当天还连续听课两节,听课学习成了她的习惯。她承担两个班的教学任务,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她把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心上,一视同仁,宁可放弃休息也不愿放弃孩子。她用的行动诠释着为师者对职业的热爱,学生收获的仅是知识,更是一份情感、一份无私、一份热爱。要学习他的崇高思想,牢记使命,忠于的教育事业,高尚的职业道德,教书育人本领。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事迹在感动着,也给每个人的感动,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不平凡的事。我是一名教师,我要向张丽莉老师学习,学习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英雄气概,学习她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崇高品格,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出光和热。

展开阅读全文